老师的生日五年级作文

2024-09-22

老师的生日五年级作文(精选6篇)

老师的生日五年级作文 篇1

老师的生日五年级作文

11月25日是我们语文老师的生日,开始我们并不知道怎么办,后来,我们班的.班长提议给语文老师买蛋糕,最后,大部分同学同意了。

刚开始,我们先筹钱,班长拿来一个盒子,让我们每人给5角到20元左右。这时,班里沸腾了,大家各拿出爸爸妈妈给自己的零花钱给班长......不知不觉,已经到了11月23日,据班长总结,全班共给了60元。于是,我们班有个同学一下子拿出了20元,让我们买饮料。放学过后,班长和三个班干去订了一个58元的蛋糕,并且要求送蛋糕11月25日的送到我们班里。

终于迎来这一天了,送蛋糕的把蛋糕送来了,我和吴琼去买饮料,班上有个同学从家里拿来了一瓶雪碧。......下午上体育课时,语文老师终于来了。全班同学一起为老师唱了一首【祝你生日快乐】,唱完后,有些同学流下了眼泪,我的眼泪也禁不住流下了,因为实在是太感人了。

“铃铃铃”,上课了,语文老师说:“同学们,我的生日过不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我们认真地听着。

我想:老师说的也有道理,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考个好成绩。

老师的生日五年级作文 篇2

具体地有条理地写出实验过程, 注意突出其中的一两个细节。

【课前准备】

一只普通的中号透明塑料水杯、四十多枚彩色曲别针和一大杯冷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这节作文课上, 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瞧, 我带来了什么实验用具? (板书:实验用具, 出示透明塑料水杯。)

(学生们的回答很快。有的说“这是一只杯子”, 有的说“这是一只透明的杯子”, 有的说“ 这是一只 塑料水杯”, 也有的说“这是一只没装水的杯子”。最后,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一只透明的一次性的塑料的空水杯。”)

师:这又是什么呢? (出示四五枚彩色曲别针)

(有了刚才观察塑料水杯的经验, 学生很轻松地从色彩、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曲别针并回答:“这是彩色的曲别针。”“曲别针真漂亮, 有红的, 有绿的, 有黄的, 有蓝的, 还有白的。”“曲别针小小的, 比我的橡皮还小一点儿。”最后, 教师引导学生用一两句通顺、连贯的话来描述彩色曲别针。)

师:我还带来了一大杯冷水。 (出示一大杯冷水)

师:开始做实验啦!看, 我在干什么?

生:老师拿起装了冷水的大杯子。

师:说得正确! (接着往空的一次 性塑料杯 里倒满水) (板书:倒满水)

生:老师慢慢地往一次性塑料杯里倒水, 水很快就倒满了。

师:从“慢慢”可以看出你观察得很仔细!水真的倒满了吗?谁来检测一下? (板书:检测)

(学生很积极地参与到实验中来, 纷纷举手, 准备到讲台前来检测水是否倒满。教师请一名学生来检查。)

师:看清楚, 他是怎样检测的? (学生进行目测)

生:他用眼睛看了看, 说:“水倒满了。”

师:请你再慢慢地检查一遍, 其余同学仔仔细细地看清他的动作。 (学生再次进行目测)

生:他弯下腰来, 侧着头, 眼睛靠近杯沿, 眯起来, 认真地看了一会儿, 才肯定地说:“水倒满了。”

师:观察仔细, 说得具体。 (问目测的学生) 你怎么知道水一定是倒满了呢?

生:我看见水面是平的。

师:能说更清楚些吗, 水面和什么是平齐的?

生:杯子中的水面和杯沿是平齐的。

师:好!谁还有不同的办法? (请另一名学生来检查) 他用的是什么办法?把每个动作看仔细、说清楚。

生:他走到水杯旁, 伸出食指, 在杯沿上刮了一下, 一看, 手指上有水, 说明杯子里的水是满的。

师:接下来, 我要请一位同学把一枚曲别针放到装满了水的水杯中。 (板书:放入一枚曲别针) 其余同学的观察任务是什么?

生:看水会不会溢出来!

师:对!除了观察水面有什么变化, 还要观察什么?

生:他怎么把曲别针放下去的。

生:曲别针落到水里的速度。

生:看曲别针是浮的还是沉的。

生:看曲别针沉到杯底的位置。

师:好!这些都是观察任务。 (请出一名学生, 给他一枚曲别针) 大家眼睛不要眨, 细心观察他是怎么投放曲别针的。 (让学生把一枚曲别针放入水杯中) 再看看, 水杯里的水溢出来没?

(学生在仔细观察后纷纷发言 :“他捏着 曲别针……”“他慢慢地、小心翼翼地把 曲别针从 杯沿放到 水中。他的 手还有一 点发抖呢!”“水面轻轻晃动了一下, 可是没有一点儿水溢出来。”“曲别针好像一条小鱼跃入水中, 水面起伏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就平静了。”“曲别针就像潜水运动员轻快地跳到水中, 潜到水底。”“曲别针静静地躺在杯底的中央, 好像甜甜地睡着了。”教师又请出一位学生, 他在水杯底座四周用手指一抹, 检查发现, 水杯没有往外溢水。)

师:课上到这里, 我们的实验已经做了一半。小结一下, 完成了几项观察任务, 哪项任务做了重点观察。

(学生思考以后, 整理出四项内容:1.观察实验用具;2.老师往杯子里注水;3.通过目测和动手观察了水杯里的水;4.往水杯里放第一枚曲别针。3、4两项任务是重点内容。

接着, 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内容口述上述内容。待学生们口述结束, 教师要求学生尽量把第3项和第4项内容写具体。

随后学生迅速进入写作状态, 教室里很安静。教师在座位之间巡视, 不时地夸奖学生“写得真快!”“小节分得正确!”有时提醒学生“把动作写仔细”, 不时地请个别学生站起身高声朗读自己刚写好的文字。

下课铃响时, 多数学生完成了这部分的写作内容。)

第二课时

师:我们继续做实验。一枚曲别针放入装满水的水杯中, 水却没有溢出来。那么, 你猜猜放几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 (板书:猜猜)

(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 不断窃窃私语, 有的说“可以放两枚”, 有的说“能放二十枚”, 也有的说“能放无数枚”, 还有的摇着头, 不知道究竟可以放多少。)

师:到底能放几枚呢? (请出一名学生) 这位同学每放一枚曲别针, 大家要看杯子里的水有没有溢出来。 (板书:放入十枚曲别针)

(学生往水杯放入了一枚曲别针)

师:停!现在, 你心里想些什么? (板书:想)

生:水怎么还没有溢出来呀?

(这位学生又往水杯里放入四枚曲别针)

师:停!现在, 你心里又想些什么?

生:水面还是没有升高, 这是为什么呢?

(这位学生连续往水杯里放入五枚曲别针)

师:停!现在, 大家心里想些什么?

(学生议论纷纷, 简直不敢相信眼前这一事实, 有的兴奋地鼓起掌来。他们说:“我想, 这太神奇了!水居然没有溢出来!”“难道老师带来的水有魔力吗?”“这只水杯里到底可以放多少枚曲别针呢?”)

师:下面, 我让大家往水杯里各放一枚曲别针。请想象场面会怎样? (板书:每人放一枚曲别针) 班长你给同学发放。

(班长把曲别针分给了同学们)

(教师请出第一组约十人, 示意他们排好队。他们有的笑眯眯的, 有的一本正经的, 有的在东张西望, 有的歪着头在思考, 有的笑容满面, 还有的正盯着水杯看……)

师:好, 现在开始放曲别针。其余同学一起大声计数, 同时请仔细观察, 他们怎样放曲别针, 各自的动作有什么不同。开始!

(该组学生依次将手中的曲别针放入水杯中。)

(台上的学生投放曲别针的动作确实精彩。有放得很慢很慢的, 有拎着曲别针的, 有朝着曲别针吹了口气才放手的……座位上的学生都挤到了讲台四周, 一边大声数数:“11、12、13……”一边饶有兴趣地仔细看着。

此后, 剩余的大概二十多名学生也都从班长 手里各获得一枚曲别针。他们或兴奋地或紧张 地把一枚枚曲别针放进了水杯。杯子底的曲别针堆起来了, 杯中的水渐渐隆起, 水面微微颤动着。学生的情绪更 加激动了。)

师:同学们, 先看四十多枚曲别针在杯底堆得如何, 再看看杯子水面的变化吧。 (板书:杯底……水面……)

(学生不由自主地走下座位观察。一个学生说“杯子里有座小山”, 另一个学生补充说“像一座彩色城堡”, 还有学生说“水面鼓起来了, 像个小馒头”, 细心的学生说“不是小馒头, 是半个水晶球, 你看鼓起的水面在颤抖在闪光”, 教师立即赞赏 :“对!你看得很仔细!眼光很独特!)

师:如果要把这个实验的上半个过程写下来, 应该写哪几个内容?

(学生思考以后, 整理出三个内容:1.一个同学怎么放入十枚曲别针?2.十个同学怎么放曲别针?动作神态有什么不同?3.四十多枚曲别针放进去, 杯底和水面是 怎样的?

同样, 教师仍要求学生根据板书提示口述内容。)

师:把这个实验过程写成文章, 该取什么题目才能概括文章内容呢?

生:《有张力的水》《会团结的水》《有魔力的水》……

师:好, 继续写作, 把实验的下半段过程写具体。

(学生们迅速在作文本上写起来。教师一边巡视检查, 一边夸奖:“动作写得细致, 心情写得真实。”“用‘有的……有的……’的句式写出实验的场面。真棒!”大概在10分钟后, 当大部分学生完成写作时, 教师建议学生上“百度”查阅“水的表面张力”, 了解本次实验结论。然后提出要求:1.在文章结尾添写实验结论;2. 写完作文, 多读几遍, 把句子改通顺, 把语意说明白。)

师:下课!

【教学反思】

本课学写一次小实验。教学目标有两条:一是过程要写完整;二是要描写一两个实验细节。由于采用了现场情景演示的教学法, 把实验过程写完整不 称其为难点, 难的是实验细节的描述。这个难点主要由两个要素组成:一是细节的确定, 二是细节的观察描述。

我事先把“水的张力”的实验反复做了三遍, 对实验过程和细节反复体验之后, 对其中的教学因 素有了把握, 在教学中就有了突破。

具体说, 本次作文内容应该选定这几个实验细节。

①检测水杯里的水是否满。

②往水杯里投放第一枚曲别针时。③最大极限地投放完曲别针时。

一起来看看这些细节的教学内涵。

细节①:“水面检测”。我请出两位学生先后用“眼睛看一看”“手指刮一刮”的方法来确认杯子里 的水是否“满”了。如果教学时间允许, 还可以采用“盖一盖东西”“摸一摸杯身”的方法……从实验意义角度看, 这些细节是培养科学品质的举动, 从写作角度看, 这些细节能丰富地表现实验过程。

细节②:投放第一枚曲别针。我给这个细节确定了三项观察任务:投放的动作、曲别针落水的状态、水平面的变化。细细想来, 三个观察点正好组成第一枚曲别针的投放过程。事实上, 投放一枚曲别针只需“1秒钟”, 而放到作文教学课堂上, 就是一个个“放大了的镜头”, 写出来的就是一段生动的过程。

细节③:投放完所有的曲别针。当四十枚曲别针投进了水杯后, 我设定了“看”和“想”两项任务。先看杯中的“彩色小山尖”, 再看杯子水面堆起的“小馒头”;然后引导学生想:“杯子里的水怎么会不溢出来呢?”把质疑引向探秘本次实验结论。

由此可见, 课堂上的教学细节具有“呈现和观察”的特性, 教学细节就会转化为“写作细节”。

祖国的生日五年级作文 篇3

早上,我一睁开眼,就想:今天是国庆节,街上一定很热闹。于是,我就急急忙忙穿好衣服,吃了早饭,拉着爸爸、妈妈和外公一起上街了。

我们一走到街上,首先发现逛街的、游玩的、促销的、做买卖的人都来了,接着我的耳边接二连三地传来车笛声,马路被车子和人挤得水泄不通。

在超市里,爸爸一眨眼就不见了,我和妈妈、外公找了半天才发现,原来他站在堆得满满的熟菜摊子的前面,正准备买菜呢。在摆放货品的`架子上,我发现贴着一张张卡纸,上面写着“特价”两个字,“海南香蕉大减价了……”,“螃蟹四十二元一斤,只要四十二元,保证是雌的,个个都有黄!”……叫卖声吸引了很多顾客去购买,我们也满载而归。

五年级作文叙事:难忘的生日 篇4

在十多年中,我过过许多个生日,其中有一次让我终生难忘。那是一个初夏的日子,是我的生日。那一天天气不是很热。嘉兴的妹妹也来了。爸爸决定带我去小外公家给我过生日。小外公家离我家不远。生日那天上午,父母两人就带我去定蛋糕。进了蛋糕房,我看到那里的蛋糕非常多,各式各样,都非常漂亮。

我简直看傻了眼,不知道定哪一种蛋糕好。爸爸说了:“我看还是定一只水果蛋糕好,上面加上草莓。”因为爸爸知道我最喜欢吃草莓了,所以才这么说的。我听了满心喜欢,心想爸爸真好。老板立刻答应一声,亲自动手为我做起了生日蛋糕。他先拿刀在一块大蛋糕上面左切了一刀,右切了一刀,然后放在一个大圆盘上面。再浇上雪白的奶油。大圆盘又转了起来,他又动手涂上彩丝,还把一些水果放在上面,接着,他又在蛋糕上面用奶油写上我的名字,并且写上祝我生日快乐等字。蛋糕做好了,爸爸付了钱拿着蛋糕带着妈妈和我一起走出了蛋糕店。我们在小外公家做了丰盛的晚饭,然后关了电灯,点着了蜡烛,大家一起唱起了生日歌,祝我生日快乐。然后,爸爸叫我对着蛋糕默默地许了一个愿。接着,他叫我把蜡烛一口气吹灭。等我吹灭了蜡烛,爸爸就拿起一把塑料刀切蛋糕。然后,他把切开的蛋糕放在盆子里,让我分给在场的每一个人。于是,我和弟弟妹妹一起抢着吃蛋糕。我挑了一块奶油最多的蛋糕,留给自己吃。这一块蛋糕上面有几粒红色的草莓,一颗绿色的杏子。我立刻张口咬了下去。

这时,顽皮的弟弟趁我不注意的时候,刮了一点奶油向我脸上弹来。我没有注意,给他把奶油弹到了脸上。我想弟弟真调皮,得让他也吃一点苦。我也趁他在和别人吵的时候,刮了一大块奶油往他脸上弹去。弹中了,好,我拍手大叫。弟弟向再来弹我,我已经有了防备,再也没有让他用奶油弹到我的身上。妹妹站在边上,不知怎么搞的,脸上也弹上了奶油,变成了一只大花猫。我觉得非常有趣,于是,我拍手哈哈大笑。后来,我们又吃起了蛋糕来了。我一只手里拿一块,左手那块吃一口,再右手那块也吃一口。我那狼吞虎咽的样子引得大家都笑了。我吃完了手中的蛋糕,拿起手中的塑料刀又做起了奶油飞弹。我趁弟弟与人谈话张口的时候,一下子把奶油弹弹向了他的嘴巴里面。真准,一颗奶油弹飞进了弟弟的嘴巴里。他顿时停止了说话。

小学五年级作文:我的生日 篇5

十五年前,我哭喊着降临到了这个世界。从此,开始了我的征程。是的,这是我的征程,而不是旅程。也许,我不应该把它看做是旅程,虽然它也有许多美丽的风景,但是,它需要我去拼搏,它不允许我放弃。

今天,我生日。我吃到了一个很美味的蛋糕,奶油很香,蛋糕很软,我插上了我的第十五根蜡烛。我还享受了一顿很丰盛的午餐,它包含着很伟大的爱,它是爸爸准备,妈妈烹饪的。

今天,我生日。我又学会了很多。我这一天都很乖,没有惹爸爸妈妈生气。他们要我去奶奶家,我去了。我的生日没有同学和朋友,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必要,所以,我也没有和同学一起玩。

今天,我生日。在早上,我还是很生气的。妈妈叫我起床,一起去奶奶家。我偷偷地哭了,我的十五岁生日,不想想我的十四岁一样被他们遗忘。去年,我一直在埋怨他们。说好国庆在家好好过,却带我去了奶奶家,而且一整天都没有提及这件事。真的很害怕,所以偷偷地哭了。

今天,我生日。我还是很开心的。在出发前,他们允诺回来时会买一个生日蛋糕给我,我便开心了。我还是很容易满足的啊。就象吃蛋糕的时候,妈妈把奶油点到我脸颊时一样甜蜜,就象我吃下蛋糕时一样幸福。

今天,我生日。我要对自己说:

老师的生日五年级作文 篇6

一、重情趣, 巧妙导入

于老师课前不急于上课, 而是跟学生交流, 用幽默的语言风趣地向学生们介绍自己:“我姓于, 干钩于, 一个‘干’带着‘钩’就把‘于’钓起来了……”让学生了解他的姓名、年龄、籍贯。亲切地问学生姓名, 热情地和学生握手, 很快地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们感受到他的和蔼可亲, 消除了畏惧感, 从心里喜欢他, 为上好习作课打下基础。在和学生交流中他就用上了有趣的歇后语, 如:哑巴开会———没说的;铁锤敲锣———响当当……巧妙地导入了本堂课要上的内容———用歇后语编故事。同时也打开了学生们的话匣子, 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歇后语。于老师别具匠心的开场白, 令人赞不绝口。

二、重积累, 作好铺垫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意思是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 由此就能获得新的更多的知识。于老师认为积累不仅是语言的积累, 还有生活的积累和感受的积累, 这三者缺少了任何一点, 都学不好语文。因为习作是语文教学的综合体现, 所以于老师在本堂教学中也很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 他用课件出示了许多歇后语, 如:铁公鸡——一毛不拔;老母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狐狸开商店———没好货;屎壳郎腾空———硬充战斗机;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麻雀下鹅蛋——瞎吹……这些歇后语意思浅显, 让学生容易接受, 并容易用故事表演。于老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得很周到, 让学生有话可说, 有戏可演, 有事可写, 为后面的说、演、写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重感悟, 拓展思路

所谓感悟, 就是先感后悟。先感知歇后语, 后悟其义。于老师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感悟歇后语, 这样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使每个学生在习作前有了一种欲望, 一种冲动, 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学生们自由组合排练表演歇后语的故事内容。有的三个一组, 有的四个一组……共同选择歇后语, 共同出谋划策, 一块儿编, 一块儿演, 互相提示, 互相配合。

于老师也既导又演, 与学生们共同合作, 精彩的表演, 赢得了热烈的掌声。更主要的是生动有趣的表演, 激起了学生们用歇后语编故事的浓厚兴趣, 打开了学生们的习作思路, 拓展了学生们习作的空间, 丰富了学生们习作的想像, 让学生们感悟到习作中人物语言对话的重要, 让学生们掌握了最好的习作素材, 为下一步动手习作埋下了伏笔。

四、重迁移, 妙笔生花

迁移就是举一反三, 就是运用, 就是在读的基础上重视写的训练, 加强读写集合, 小学生的习作练习实际上是由读到写的迁移。而于老师的教学是由积累、感悟、演说到写的迁移。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 不断要求向上, 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 才能产生使学生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于老师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指导学生构思、动笔习作。提示学生注意写事的六要素, 还要大胆地想像, 要把人物的特点写出来, 要把故事内容写具体。学生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便于编故事的歇后语进行习作。杜甫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而于老师指导的学生参与歇后语故事表演后, 挥笔速写, 二十分钟过去了, 大部分学生的习作都能完成。学生们选择编写的歇后语不同, 构思新颖, 根据歇后语的意思编出了一篇篇生动有趣、用词准确、想像丰富的故事, 最后揭示出歇后语的来历, 真是妙笔生花, 令人欣慰。

五、重习惯, 点评鼓励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习”就是练习和实践。“学”就要“习”, 只有“习”才能“惯”, 久而久之, 便成习惯。于老师重视习惯的培养, 他鼓励学生说, 习作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改出来的。要求写好的学生要反复修改, 而且要大声地念, 这样才能发现自己习作的不足之处。写好的学生按照于老师的要求去做, 部分学生在吟诵中确实发现了问题, 再进行修改, 习作又有了更大的进步和提高。有个学生选择的歇后语是“狐狸开商店——没好货”, 写的故事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一只狐狸到处找工作, 可是谁都不雇用它。有一天, 它就想自己开商店, 自己当老板。没多久, 它的店就开张了。许多动物听说后, 都从四面八方纷纷赶来, 拥挤在狐狸的店里购买自己需要的货物。小熊买了腰带, 小狗买了发卡, 小猫买了蝴蝶结……生意很红火, 狐狸开心极了。可是好景不长, 没几天小熊的腰带断了不能系, 小狗的发卡坏了不能卡, 小猫的蝴蝶结烂了不能用……最后狐狸被告上了动物法庭, 营业执照被没收了。

这个学生写了很多的动物, 这些动物买的东西不同, 东西坏的程度也不一样。在于老师的指导下她确实做到了大胆想像, 敞开心扉, 把故事编得曲折而形象, 具体而生动, 完整而优美, 得到了在场老师的高度赞赏。

于老师在点评习作时, 给写得好的学生打满分;给书写好的、阅读能强的学生加十分、二十分。问学生高兴不高兴?学生开心地说:“很高兴。”于老师追问:“为什么?”学生高兴地说:“因为我的习作从来没有得过这么高的分数。”就这样, 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学生, 在他们的习作得到于老师的认可后, 脸上洋溢着习作成功的快乐。许多学生高高地举着自己的手, 想早让老师发现自己, 欣赏自己的习作, 也能得到老师的赞赏。于老师让学生在短时间里轻松愉快地完成了高质量的习作, 使学生终生受益, 怎能不养成爱写习作的习惯呢?

上一篇:外科医师在医院的工作年终个人总结下一篇:关于资源浪费的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