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政协会议上讲话

2024-08-17

区委书记在政协会议上讲话(精选8篇)

区委书记在政协会议上讲话 篇1

区委书记在区委政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区政协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X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政协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总结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任务,推动我区政协事业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强富美高”新X凝聚强大合力。

人民政协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委高度重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坚持把政协工作纳入全局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积极支持政协加强自身建设,切实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动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政协主动、各方配合、社会关注的良好局面。全区各级政协组织高举旗帜,紧扣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很好地发挥了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全区各级政协组织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区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努力推动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团结和谐;充分利用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选择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提升、法治政府建设等事关全区发展大局的重大课题,深入调研,精准建言,为X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全力参与政府重点实事工程、“1058”工程的督查工作,有力促进了政府部门工作的落实和效能的提升;牢固树立履职为民的理念,坚持把反映民意、维护民利、改善民生作为政协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民生事业进行专题协商,围绕民生问题开展专题监督,为民生事业的更好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进工作创新,大胆探索政治协商的新形式,努力开辟民主监督的新领域,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新成效,推动政协协商民主取得了丰硕成果。可以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的成绩,与全区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辛勤工作密不可分,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奋斗密不可分。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做好政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论述了协商民主的重大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协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强富美高”新定位,团结各界力量,凝聚各方智慧,共同推进X改革发展。

下面,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人民政协工作重大意义的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我国政治格局稳定的重要制度保证。”全区各地各部门要不断深化对人民政协本质特征和地位意义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政协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要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在凝集共识、汇聚力量、共同推进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囊括了各党派、各团体,包含了不同界别、不同信仰的代表人士,集中体现了统一战线在组织上的广泛代表性和政治上的巨大包容性,能够最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调动各方力量。新形势下,产业转型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凝聚各界共识、协调社会关系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艰巨、更加复杂。人民政协在这方面具有制度上的独特优势,在凝聚共识、增进团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人民政协的地位更加突出、责任更加繁重、作用更加重要,政协工作大有作为。

二要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在实现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和推进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政治制度所体现的多党合作,把党的领导与多党合作有机统一起来,既能使执政党经常听到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又便于发挥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作用,有利于政党之间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实现民主与集中、稳定与发展、活力与效率的有机统一。在新形势下加强政协工作,有助于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更好地完成党的执政使命;也有助于我们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促进区委、区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

三要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协商民主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主要的民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强调:“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依法选举、让人民的代表来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举以外的制度和方式让人民参与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制度化的专门协商机构,各党派、各团体、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济济一堂,经常化制度化对涉及发展民生的重大问题、重要决策进行充分协商,有利于形成广泛的人民群众参与政府事务管理和国家治理的机制,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二、进一步推动人民政协为全区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

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协工作,要从X的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彰显特色,开拓进取、大胆探索,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为X“十三五”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要在政治方向上更加坚定。人民政协要大有作为,根本的一点就是要把握方向,与党中央保持同心、同向、同行。要把思想建设摆在人民政协各项建设的首位,积极组织委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学习统一战线理论知识,不断夯实参加政协的各单位和各族各界各阶层人士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对X工作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政协工作的全过程,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人民政协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二要在服务发展上更有作为。当前,X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各方面利益调整难度加大。人民政协要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聚焦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动员和组织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提出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要坚持以人为本、履职为民,围绕教育、就业、医疗、社保、交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敢于讲真话,敢于提出批评,积极推动民生改善,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加强民主监督,适时开展协商议政“回头看”,加强政协民主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的有机结合,不断拓展民主监督的形式,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三要在协商民主上更有成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要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建设,在人民政协履职全过程、各环节中充分体现协商民主,使政协协商民主过程成为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要找准结合点,把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统筹考虑,科学制定协商计划,在议题选择、实际推进过程中广泛听取意见,让社会各界人士和更多基层群众参与进来。要进一步改进政协协商的形式,变被动协商为主动协商,变事后协商为事前、事中协商,有序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要注重处理好政协协商与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的关系,共同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四要在团结联合上更有力量。人民政协作为党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做好大团结大联合工作责无旁贷。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睦。要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对外交往和联络活动,加强与港澳台及海外同胞的交流,积极为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铺路搭桥。要深入做好群众工作,认真落实政协委员接待群众制度,加强同基层一线和界别群众的沟通联系,及时反映各方面的利益诉求,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鼓舞士气的工作,努力培育理性、包容、平和的社会心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协履职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区各级政协组织要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政协工作的指示要求,适应新形势,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办法,进一步提高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以改革思维、创新理念、务实举措大力推进履职能力建设,不断推进政协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促进全区政协工作再上新水平。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和参与。全区各地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创造良好条件,不断开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要切实把政协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全区各级党委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协工作的各项制度,全力支持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要把政协协商民主纳入总体工作部署,坚持每年定期听取政协党组的工作汇报,并及时研究、统筹解决政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把政协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切实做到“三在前”“三在先”。要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分工联系政协的工作制度和党政领导出席政协协商活动的制度,政协举行的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和重要的专题协商活动,党委和政府领导原则上要到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二要切实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全区发展大局思考工作、谋篇布局。要切实把党的主张通过民主程序转化为政协的决定,切实把党委的重大决策贯彻落实到政协工作之中。要落实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强调整风肃纪,切实反腐倡廉,树立良好作风。政协党组成员和政协委员中的中共党员都要模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好教育引导和团结联谊工作,努力把更多的人团结在党的周围。

三要切实为政协开展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各级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同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协作和配合,建立对口联系和对口协商制度,对政协专门委员会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为政协委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创造良好环境。各级各部门及工作人员要虚心接受政协委员提出的意见、批评和建议。政协委员所在单位要积极支持委员参加政协活动,保证委员各项待遇不因参加政协活动受到影响。要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宣传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宣传各级政协履行职能的情况和政协委员发挥作用、奉献社会的情况,努力营造各方重视、关心、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做好新时期的人民政协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周围,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开拓进取,不断推动人民政协事业向前发展,为加快推进“强富美高”新X建设而不懈努力!

区委书记在政协会议上讲话 篇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 没有广大农牧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区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牧区的现代化, 就没有全区的现代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是我区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内容。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区多数旗县抓住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 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2年, 全区县域生产总值完成10260亿元, 是2000年的12.6倍, 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2%提高到64%;县域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91亿元, 是2000年的30倍, 全区所有旗县 (市) 地方财政收入都突破亿元大关。应该说, 已经取得的这些成绩, 为下一步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但是, 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 我区县域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无论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 还是与全国先进发达省份相比均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2011年我区县均经济总量109亿元, 低于全国121亿元的平均水平, 仅相当于江苏的1/5、山东的1/3;去年我区只有2个全国百强县, 而江苏、山东分别有25个和24个。二是产业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大部分旗县传统种养业比重较高, 工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产品居多。三是县域发展不够平衡。经济强县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 少数强县和多数弱县之间发展差距过分悬殊。四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无论是农牧业基础设施, 还是城镇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都十分滞后。五是民生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多,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六是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强, 市场主体发育不足, 体制机制障碍还较多。从总体上看, 县域这一层面仍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当前, 我区正处于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对于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全面加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意义。首先,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农村牧区是我区小康建设的主战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都在旗县。因此, 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小康建设的进程。其次,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是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区大部分自然资源和园区集中在旗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全区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心放在旗县, 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将有力支撑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三,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也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搭建好、发挥好县域经济这个统筹城乡的平台, 才能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第四,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我区民生改善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旗县, 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才能有条件提高旗县居民生活水平, 才能提供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总之, 县域兴则全区兴, 县域强则全区强。

对于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 王君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总体要求中提出, 以县县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 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民生保障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我认为, 这一总体要求符合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 是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其亮点在于“以县县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 而不是80个旗县平均实现小康。这一新目标的确立, 能够确保每一个旗县都能在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新目标, 特别是对于那些落后旗县。

基本原则中提出五个“坚持”:即坚持“四化”同步推进, 坚持特色产业主导, 坚持市场主体多元, 坚持生态保护为重, 坚持惠民富民优先。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 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根本。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 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只有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 才能形成各自旗县发展的比较优势。坚持市场主体多元, 符合十八大继续强调的“两个毫不动摇”, 必须大力培育、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坚持生态保护为重, 是贯彻落实十八大“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体现,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个旗县的立足之本。坚持惠民富民优先, 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富民强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一是围绕“五大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二是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三是围绕城乡统筹发展, 不断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四是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面实施以扶贫攻坚为重点的各项民生工程;五是围绕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切实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围绕实现可持续发展, 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紧扣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以“8337”发展思路为统领,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富民强县为目标, 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路径和关键举措。在每一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中, 都有十分详尽而系统的思路阐述和工作部署。同时, 对各方面提出了共同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求。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落实这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关键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使每一个方面的工作重点都落到实处。

在全市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区委书记在政协会议上讲话 篇4

今年,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工作部署,紧密结合X实际,特别是针对我区在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推出有效的工作措施,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从刚才汇报的情况看,各级党委思想高度重视,各级党委书记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切实发挥职能作用,有力地推动基层党建各项任务的落实,基层党建工作涌现出了许多好的经验、好的做法,各区(区、区)可以相互借鉴,把今年工作做得更好。但必须看到,我区基层党建工作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还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党要管党职责,抓住突出重点,解决实际问题,务求工作实效,不断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摆在突出位置

省委按照中央的要求,结合浙江实际,就我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各项工作任务完成的战斗堡垒。当前,X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的任务都非常繁重,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至关重要。

(二)充分认识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紧迫性。

做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工作,最关键的还是要加强基层基础,而加强基层基础的关键是要重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从去年抓后进村整治、抓“清障行动”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基层党组织强的地方,工作就抓得好;基层党组织弱的地方,工作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X确实具有非常强的紧迫性。

(三)充分认识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区(区、区)委书记的重要工作职责。

所谓基层,重点是乡镇、街道和村居。作为区(区、区)委书记,抓好乡村两级组织建设是重要的工作职责。只有把这两级组织建设抓好,使这两级组织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把乡镇党委书记、村居支部书记配强,我们的工作才有保障。去年我区的基层党建工作很多方面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今年各区(区、区)委、各区(区、区)委书记要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把基层党建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好。

二、抓住薄弱环节,解决实际问题

我一直强调,抓党建工作同抓经济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一样,都需要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真抓实干的作风。要坚持全面推进和突出重点相结合,紧紧抓住基层党建中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实际问题。

(一)高度重视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加强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配强乡镇(街道)党委书记是重中之重。今年,要继续把后进村整治作为重点,作为动态滚动整治,而且要为明年的村级换届做一些准备工作。准备工作里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人选物色好,加强培养。要把村级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培养选拔作为乡镇(街道)党委的重要任务,哪里选举出问题,哪里的乡镇(街道)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应该承担责任。对重点的乡镇、街道党委书记,一定要配强。今后提拔区(区、区)副区级领导干部要优先考虑具有乡镇党委书记工作经历的同志。贯彻执行中组部关于执行干部职务任期的规定,保持干部在法定任期内相对稳定。对乡镇党委书记任期不到3年进行调整的,要报经区委组织部同意。各区(区、区)委也要加大基层干部培养使用力度,注重选拔优秀基层干部,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

(二)大力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基层基础工作,龙头是基层组织建设。一要加强乡镇党委建设。这是今年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重点。要通过加强乡镇党委建设,使班子能够紧密地团结、协调各方,切实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要引导乡镇党委花更多的精力去抓村级组织建设。要精心设计一些载体,采取有力举措,落实好区委关于加强乡镇党委书记队伍建设的意见。坚持权责相匹配,充分调动乡镇党委的工作积极性。二要继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关键是抓两头、带中间。一方面要抓先锋工程,推进“三级联创”,发挥先进村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继续抓后进村整治。要切实理顺村级党组织与村委会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村级党组织是村级领导核心的理念,完善村级组织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大力选拔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双带”能力强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支持村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党员通过选举担任村委会主任,也要积极培养村民委员会主任、委员入党,解决党员村委会主任比例偏低的问题。X民营经济发展得早,“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一直是X党建工作的品牌,我们要继续抓好,争取在全国走在前列。要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提高党员普及率、党组织覆盖率,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其中的作用。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保障。包括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办公场所建设、资金物资保障等方面。

(三)提高基层党员队伍的素质。

从现状看,基层党员队伍有几个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党员老龄化,全区60岁以上农村党员占农村党员总数的27.7%,党员老龄化问题突出的村占1/5;农村党员发展难,一些村多年没有发展党员,有的甚至长期没有发展党员;党员意识淡化,有的把自己视同普通群众,有的长期脱离党组织,有的做出违法违纪的事,有的信仰宗教;党员流动性很强,全区现有流动党员3.5万人,占党员总数的近1/10。针对这些问题,要积极探索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效举措,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四)推进基层干部作风建设。

当前,基层干部的作风问题也比较突出。有些乡镇干部不了解基层的情况,不会做群众工作;乡镇工作机关化现象也不容忽视,乡镇干部异地任职,每天早上来上班,傍晚时就回去了,这样造成乡镇干部工作精力不集中,一遇到紧急情况,也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当前“转作风、优环境”活动已转入集中解难、全面推进的阶段,各地要从基层实际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全面加强基层干部的作风建设。

(五)抓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现在的党风廉政建设包括群众来信来访中,基层的问题所占比例比较大。在基层工作,群众的监督是面对面的。要抓住乡镇机关、基层站所和村级组织这些重点,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乡镇机关权力运行,规范村级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的管理,扎实开展创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等活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环境。

三、落实责任制,形成工作合力

把基层党建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关键要完善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党委抓党建、书记带头抓党建、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的党建工作格局。

(一)完善基层党建工作机制。

要进一步完善党委常委会定期讨论研究党建工作制度、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全面落实区(区、区)委书记向区委常委会、乡镇(街道)党委书记向区(区、区)常委会就抓基层党建作专项述职的制度。充分发挥区、区两级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牵头协调、指导督查作用,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组织部门要当好党委的助手,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狠抓工作落实。

(二)落实党委书记抓党建的责任。

各级党委书记作为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理念,在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同时,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抓好党的建设,不仅要亲力亲为,对党建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勤调研、常分析、提思路、谋对策、抓落实,而且要带动班子成员认真履行管党职责,经常督促检查班子成员履职情况,形成用责任制管责任人、靠责任人带一班人的工作局面。需要强调的是,当前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的精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一步落实乡镇党委书记抓党建的责任。

(三)加大党建工作督查力度。

要督促各级党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坚持经常性督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了解掌握各地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情况,了解党员群众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要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和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的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激发各级党委深入抓、持久抓党建的内在动力。

区委书记在政协会议上讲话 篇5

一、2020年及“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发展全域旅游,建设宜游X”的目标,全力以赴,攻坚克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推动X经济社会向好发展。

(一)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

自新冠疫情发生后,我区高度重视,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快速反应、科学决策、凝聚力量,制定防控方案,以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联防联控,迅速阻断疫情传播蔓延。核查岛内疫情发生地人员X人,有X人确诊感染(其中X人为重症),均为输入性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实现“无死亡病例、无院感事件、无扩散病例”目标,成功打赢“X岛保卫战”。坚持每周一研判,严格抓好重大节日和重大赛事的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了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我区社会安全稳定。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冲锋在前、担当作为、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获得国家、省、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X个、先进个人X人;“最美酒店”——X大酒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提供酒店作为健康观察区,为疫情防控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力保经济向好发展

社会经济运行整体向好。202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亿元;财政总收入X.X亿元;房地产销售额X.X亿元,销售面积X.X万平方米;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比前三季度回升X.X%;农业总产值X.X亿元。狠抓项目建设。2020年我区省重点建设项目X个、市重点建设项目X个。其中省重点项目保利银滩项目,完成年度投资X%;X个续建和X个新开工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X.X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X.X%。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组织开展了“攻坚第二季”行动;谋划、组织了“三个一批”项目共X个。20X年,SX大堤至X大道景观提升工程、X度假区、X区人民医院附属配套设施工程等X个马上干、准备干项目开工建设。加大招商引资。积极参加X市招商推介大会,破解招商难题,2020年我区成功签约项目共X个,投资总额X亿元。X城市规划编制有效推进,中交城投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创建

全年共接待游客X万人次,同比下降X%;旅游总收入X.X亿元,同比下降X.X%。尽管受疫情影响,成功举办X岛第X届民宿产业发展论坛暨投资招商大会、第X届X(X)开渔节、X岛马拉松等大型活动;荣膺“X省楹联文化之乡”,X镇入选第二批X省旅游风情小镇名单;X滩片区成功入选第二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名单,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入选X省自然教育基地名单,成功创建X省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央广播电视台大型文艺系列节目《唱响新时代》在X岛成功录制,并在央视多个频道滚动播出,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积极备战国家XA景区复核。制定了《X市X试验区迎接XA级景区复核工作方案》,加强景区的文化氛围建设,以良好的形象迎接国家的复核。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旅游+”战略,推动X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升级改造,打造特色文创街、南宋谷寮渔村生态乡村、悬崖泳池等项目,着力推动了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举办海钓装备和渔船等展览,进一步丰富第X届X开渔节的内涵,全面打造多样化旅游发展业态。不断加强旅游宣传推介。积极参与2020年X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和第X届X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展示X岛特色X旅游资源;主动赴X、X、X、X区、X考察学习,学习先进旅游发展经验。

(四)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2020年完成水稻、薯类、玉米等食粮作物播种面积X.X万亩,总产值达到X.X万元。全区特色农产品珍珠马蹄种植面积X.X万亩,产量X.X万吨,预计产值X万元。全面做好脱贫攻坚工作。2020年,全区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X.X万元,建档立卡精准扶贫人口X户X人均达到脱贫标准及退出标准,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总体实现“一相当、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全面落实“三保障”政策工作,实现贫困户落实兜底保障率、贫困户购买基本医疗保险率、危房改造竣工率均为X%,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均已安装自来水,有效地解决了贫困户安全饮水问题。完善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完善提升麻礼、那洋等X个村委会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完成全区乡村风貌提升策划方案,扎实推进新屋村和山底村的示范村建设。基本完成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打造干净整洁村X个、美丽宜居村X个、特色精品村X个,完成X公里“四好农村路”的改造任务。X镇被确定为X省数字乡村发展试点镇。

(五)持续推进海洋渔业发展

抓好海洋经济工作。2020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X.X万吨,同比增长X.X%;渔业经济总产值X.X亿元,同比去年基本持平。积极推动网箱养殖产业发展、推进远洋渔业发展、加快实施国内渔船更新改造。2020年全区网箱养殖总产量X.X万吨,总产值X.X亿元。努力抓好渔业安全生产管理,不断提高渔民安全意识。顺利推动渔港项目建设。X现代渔港建设项目已完成工程量X%,完成投资X.X亿元,占项目总投资X%;渔港交易中心顺利推进,完成投资约X万,已完成工程量X%;X美丽渔港建设项目已完成打捞船下水试行、渔港码头灯光启用;X世界级渔港打造项目前期工作顺利开展。

(六)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顺利开展基础设施升级改造。X一号大道附属工程和X大道市政工程已基本完工并已通车,X港路升级改造工程现已完成总工程量X%,X小区路网工程现已完成总工程量X%。经过努力,X路建设工作已全面铺开,为北洛项目顺利推进创造了条件。X区X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主干管工程(一期)现已完成总工程量X%,X社区市政升级改造工程(一期)顺利推进。集中力量治理城市管理顽症,补短板,破解“城市病”,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环境污染防治,明显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七)着力推动民生事业发展

基本民生保障不断提升。在疫情冲击下坚持民生保障支出不减,投入资金X.X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X.X%。成功组建X社区,完善全区X个村委会(社区)全民健身工程及X文体广场、X体育活动中心的建设。医疗水平全面提升。区人民医院与市人民医院签订共建医疗共同体协议,形成紧密型医疗体;有序推进X区人民医院(X镇卫生院)发热门诊和发热诊室规范化建设,村卫生站规范建设完成X间、在建X间。教育事业优质发展。顺利完成学前教育“X”目标任务。稳定就业高质量发展。开展“X菜师傅”“X技工”“南X家政”职工技能培训,提供就业岗位X多个,培训人数达到X人次。不断推动“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大力实施“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实现政务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X个X%;X综合服务热线到期办结率达X%,满意率X.X%。社会安全稳定。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推进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建设,完成X家学校食堂平台基础建设工作。落实“一岗双责”安全生产制度,全区形势总体稳定。全力开展“飓风X”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好扫黑除恶决胜战,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保持全市前列。

2020年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十三五”的圆满收官。五年来,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攻坚克难,奋勇前进,推动X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五年来,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地区生产总值从X.X亿元增加到X.X亿元,年增长X.X%;三次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税费收入达X.X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X亿元,年均增长X.X%;固定资产投资累计X.X亿元。旅游业取得长足发展,被认定为X省第三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十大美丽海岛”。渔业经济成绩斐然,狠抓海水养殖,力促水产品深加工和流通,“十三五”期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X.X万吨,年均增长X.X%;总产值达X.X亿元,年均增长X.X%。与横琴新区对口交流、合作共建,狠抓产业招商工作,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访客中心项目、汽车营地乐园项目、东湾景区等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动,石井村、谷寮村等特色乡村旅游产业共建项目建设完成。

五年来,全域旅游发展取得新成效

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X年共接待游客约X.X万人次,首次突破千万人次,总收入达X.X亿元。荣获中国蓝色旅游示范基地、X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红树林湿地公园、国家一级博物馆、X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等荣誉;创建X黄金海岸、X旅游度假区X家XA级旅游景区,新增X旅游公司等X家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成功举办X(X)开渔节、X岛国际马拉松、帆船帆板锦标赛、棋文化峰会、保利艺术品拍卖会、民宿产业发展论坛、蚝美X美食节、沙滩音乐节等“旅游+节庆活动”重大赛事活动。稳步推进“快进慢游”系统建设,投入新开X条岛内短途公交线路,逐步完善交通网络。

五年来,城乡发展展现新面貌。

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明显改善城乡环境秩序。推动X中转站硬件基础设施、X公厕、辖区两座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推动入岛圆盘、双丰圆盘、X一号大道等景观工程实施,建成X大道,X岭隧道达成双向通车,X岛大桥建成通车。推动完成沿海防护林、乡村美化绿化、生态景观林带、特色景观林等林业生态工程以及红树林湿地公园建设;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岛内水质、空气、噪声三项主要环保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类标准。

五年来,改革创新取得新成效。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府服务模式改革,全面推开“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开办企业便利度有效提升;“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不断创新,全覆盖式开展“粤省事”平台宣传推广工作,正式启用X市电子公文交换系统,实现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网门户配置实施以及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顺利完成X对口帮扶任务,落实资金X.X万元,在规划提升、旅游开发、乡村振兴、医疗教育等领域成效显著。《关于支持建设X岛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第X号)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成功提出。

五年来,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社保扶贫实现动态清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应发尽发。加快区人民医院建设,推动医院及时启用,提高X人民群众的公共卫生保障水平。先后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月”等招聘活动,推动就业增加。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积极推进X省义务教育强镇建设和义务教育现代化建设,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农村人居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乡村振兴模式逐步形成,乡村民宿经济初具规模,旅游产业扶贫成效显著。加强地方储备粮管理,稳定粮食正常供应流通;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检查、监管,深入开展渔业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推进信访维稳工作,“平安X”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推进智慧新警务服务建设,积极推动X现代化派出所智慧化、敏捷黄金海岸旅游警察服务中心、视频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深入推进“法治X”建设。有序推进经济普查和人口普查工作。完成莳元、北极、北汀等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升级,推动X镇文化站选址搬迁及升级改造,完成X岛X°海上书吧阶段性升级改造和区文明实践站建设。

过去五年,虽然我区在疫情防控及社会发展各方面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全区房地产、社消零等产业高度依赖旅游业,极易受到冲击。海洋渔业亟需转型,作为传统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受海洋捕捞零增长的政策限制和海洋资源不断减少的影响,海洋产业带动经济增长作用不断减弱,海洋加工产业不足。旅游产品有待进一步丰富,旅游业结构仍存在结构单一,淡旺季明显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增加优化旅游产品供给。人才资源亟需引进,在医疗服务、教育等方面人才缺乏的情况突出,亟需出台引进人才相关政策。乡村振兴仍然任重道远,在乡村水利设施、环境整治、社会民生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需要继续加大投入,提高综合水平。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和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同时,也是X岛抢抓重大历史机遇,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X沿海经济带、湛茂都市圈等重大区域战略叠加的辐射带动效应,奋力打造世界级X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核心区的重要转型发展期。我们要积极适应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新格局,开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局面,实现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时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按照省委“X+X+X”工作部署和市委“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X城市”战略目标,立足X岛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以“湾带联动”为战略引领,以“X所能”全面对接融入“双区”建设,建设具有X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增进民生福祉,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努力把X岛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世界级X生态休闲旅游度假核心区,展现X新担当新作为,为X加快打造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X城市,争当融入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排头兵提供重要支撑。

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区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迈上新的大台阶,建成具有X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基本形成,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十四五”时期我区将综合研判国内外发展态势和X岛发展条件,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打造世界级X生态休闲度假核心区”战略定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努力实现以下五个目标。

(一)实现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构建具有X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充分发挥X岛的生态及海岛区位优势,实现农业基础更加稳固、旅游业支撑更加有力、海洋渔业提档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做强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开展数字农业行动,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发展;深度拓展“全域旅游”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更加融合、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加强海洋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建设X岛海洋生物医药制品基地和海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积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渔业发展中心,建立海岛特色创新体系,实现X岛海洋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聚焦扩大项目投资。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谋划推动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交通、能源等重大工程“两新一重”投资项目,扩大基础设施、民生建设、产业升级等领域的有效投资。着力保障重大项目投资,实施一批投资额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力争到2025年,我区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备,旅游功能配套更加完善。重点面向X区,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投融资保障机制,支持跨区域的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项目的建设。

(三)推动海岛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把握全球大健康旅游发展新趋势,充分发挥X岛生态环境优越优势,大力引进、培育、发展“旅游+康养+度假”大健康旅游产业集群,打造国际一流的健康旅游岛。加强对海上丝绸之路等文化遗产的开发,推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全力打响X岛“海丝文化”品牌,助推X岛打造世界海丝文化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X岛相对独立的离岛优势和旅游产业优势,加快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步伐,重点推动通关和旅游签证政策、免税购物政策、旅游业开放政策、旅游新业态开放政策、金融开放政策、航空航权开放政策在X岛先行先试。

(四)更加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解决企业开办、投资、运营、退出全流程各环节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建立X岛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系统。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完善监管机制,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体系为基础,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是X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与“双区”接轨的营商环境。

(五)提高民生福祉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更充分就业,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显著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三旧”改造和城市更新,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入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增强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显著增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和自然灾害防御能力,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加强法治X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平安X、法治X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三、2021年工作计划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在新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紧紧抓住“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全力打造世界级X休闲旅游目的地,推动X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

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X%;固定资产投资增长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X%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X%;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X%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年度目标,重点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抓好项目投资

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以最大力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X亿元的年度目标任务,为X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全年安排省、市级重点项目X个,年度计划投资X亿元。加快做好项目规划报批、施工许可等前期工作;加大土地征收及收储力度,全力推进X镇东小区等多宗土地出让,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快X渔港等X个项目建设,确保X岛排污工程等X个项目开工建设;力促X酒店、X酒店等项目尽快动工;服务好X省水下遗产保护中心建设。全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海陆空兼备的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推进华山隧道、X大桥立交、X旅游公路X岛支线建设,谋划推进X通用机场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中交城投项目前期对接,推进项目尽快落地。加大X旅游文化项目的招商,着力打造世界级X休闲旅游目的地。推进新一轮横琴对口帮扶合作,明确目标,聚力产业精准发展,落实资金重点用于展厅规划、标志性游客服务中心、景观设施、“软联通”等方面建设。

(二)进一步抓好旅游产业

继续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严格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试行)》,逐项对标,力争在2021年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国家AAAAA级景区管理,落实5A复评验收工作。升级改造X岛X国家湿地公园,推动创建敏捷黄金海岸4A景区、X岛保利银滩度假区3A景区。加强沙滩卫生、非泳区安全管理,巩固非泳区安全管理成效,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落实南岸沙滩企业化管理,谋划北边海岸滩涂管理,做到海岸线安全管理全覆盖。出台相关管理制度,依法打击“拉客宰客”行为,维护良好旅游环境。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道路、景区及其他公共场所外语标识标牌规范化建设,加强国际化旅游服务培训,全面提升X岛旅游信息化、景区智慧化水平。推动X、X、X、X、X等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发展。挖掘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旅游资源,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古村落开发,升级改造一批以民俗风情、田园风光、休闲农业为重点的精品乡村游线路。以形象宣传与产品营销相结合,加大X旅游的宣传。

(三)进一步抓好海洋渔业

加快传统海产品企业转型升级和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打造成集水产品交易、加工、物流、服务和酒店为一体的现代化水产品交易中心;加快X世界级渔港建设,打造集生产、生活、贸易、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渔业产业基地和现代渔港经济区。大力发展现代渔业产业群。按照“生态、健康、安全”理念,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使海水养殖成为渔业的重要产业;以原生态渔村为依托,在保留田园、水域风光的基础上,发展集休闲、娱乐、度假、特色饮食于一身的新型生态休闲观光渔业,打造生态渔业旅游度假区。建设X岛深水网箱养殖产业园。以工业园区的理念,规划好海洋牧场,促进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产业化,创建X海洋网箱产业特色品牌。

(四)进一步抓好城市品质

区委书记在政协会议上讲话 篇6

区委书记 XXX

2006年8月1日

同志们:

刚才,XX区长结合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的精神,代表区委、区政府对上半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同时也对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和要求作了具体部署,请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就会议的传达贯彻,我再强调一下:

总的讲,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和今天区委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卓有成效的工作举措,统揽全局,扎实工作,促进全区各项工作有计划地推进,确保XX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7月27日召开的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武汉率先在中部崛起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枢纽五个区”:即努力把武汉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形成科技和制度创新的先行区、优势产业的聚集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示范区、要素市场的集散区、和谐社会建设的特色区。这个目标描绘了武汉在中部崛起中的定位和发展战略,符合实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深入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把全区人民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市委和区委的部署上来,对于促进XX更快更好地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区委认为,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不能脱离XX实际,也不能脱离当前的工作,必须密切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既要从XX长远发展的宏观上去考虑,又要从当前具体的工作抓起,把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方面,要把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与XX的科学定位、总体发展思路,特别是完成好“十一五”规划紧密结合起来。XX作为武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在武汉崛起中找准定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请同志们认真思考。特别要以正在启动的区乡换届为契机,深谋远虑,统筹规划。就全区来讲,要按照全市确定的总体框架、区域功能布局,认真研究并丰富完善我们的发展规划,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就各街乡镇场来讲,也要研究所在区域在全区发展的总体格局中,如何实现本地的资源优势、区域特点、产业关联和发展潜力,努力探索和选择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区委正在起草党代会的报告,已在搜集有关的资料,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提出一个响应中部崛起号召,争取有所作为的工作报告,并在即将召开的区委三次党代会上审议通过,以指导全区的工作,促进XX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各街乡镇也要深入调研、集思广益,形成自己完整的思路,通过换届,作出明确的部署,带领干部群众抓好落实。

另一方面,要把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与当前的工作结合起来。当前的工作任务很多,一定要科学安排,统筹考虑,有序推进。要注意处理好如下几个关系和工作重点: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换届与日常工作的关系,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特别是经济工作目标的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集中换届年,保证全区经济社会在换届之年健康发展,是学习贯彻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的现实任务。这次集中换届涉及范围广、人员多、时间长,客观上对工作会有一定的影响。怎样处理好集中换届与抓好当前工作的关系?区委认为,经济工作是全年工作的主线,区乡集中换届是今年工作中阶段性的政治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放在头等重要位置,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换届,以换届促经济发展,以发展保换届的圆满完成。这是区委对当前及下段工作总的要求。按照这个总体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职能,具体要求:一是思想上要摆正位置。对照绩效管理目标,认真分析半年工作的成效,找准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决不允许因换届工作、因班子成员或个人的进退去留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影响目标任务的完成。二是工作格局上要明确分工,各有侧重。区里在“四大家”上有个基本分工,各乡镇党(工)委书记要集中精力抓换届,副书记和其它政府班子成员集中精力抓经济工作。对一些突击性、阶段性的工作任务,要明确到人、限时办结,确保整个工作按年初的部署有条不紊地进行。三是区直各部门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按照职能分工和年初的工作部署,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本部门分管工作的督办、协调、服务,帮助基层完成任务。对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在这里强调两点:一是年终严格按目标责任考核,不管主要领导人和班子变动如何,考核的指标不变,奖惩兑现的政策不变,即使主要领导人变动了,也要按全年的绩效考核成绩兑现奖惩政策。二是把工作质量和目标进度与换届中领导干部的进退去留联系起来。特别要注意第三季度各地经济任务的完成情况,目标任务完成不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较大波动的地方,在决定主要领导进退去留的时候要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这些要求,希望各地认真领会,回去后开好班子成员会,明确责任,细化分工,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正常进行,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区党代会的召开。

第二,要正确处理好家园建设行动计划试点与面上工作的关系,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工作应该说开局是好的,但不是说抓试点就不管面上的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立足全局,统筹考虑。怎样让新农村的政策阳光照耀全区、惠及更多的老百姓?第一,要加快制定全区“十一五”新农村建设的规划。省里规划已经出来了,区里也要制定,以更好地指导我区新农村建设的开展。第二,要重点突出试点村的建设。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民意调查的问题,如有的基层干部对创建的把握不全面、村庄规划有的还不够规范、长效管理的机制研究不深不透、资金捆绑使用还不够落实等,要按照市里要求,结合我区的情况,尽快完善村湾规划、整治方案和实施方案等基础性工作;迅速启动创建项目。各地各部门都要倒计时安排,明确责任,对于进展较慢的村,要加强指导,特别是挂点的领导,仍然要深入下去,必须坚持每一个月有一次现场办公会,到现场解决问题。对此,区“家园办”要加大通报的力度。第三,要以点带面。对试点村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要认真总结,特别是在政策落实上、村务公开上、民主管理上,也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致富门路的清晰等方面的内容,要扩大宣传,积极推广。

第三,要正确处理好当前抗旱抗灾与全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关系,全力打好抗灾夺丰收保卫战。当前一部分地方的旱情还在持续发展,农村“双抢”已进入关键时期,因此,农村工作的一切重心,都必须转移到抗旱减灾这个大目标上来。这关系到今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任务的完成。首先,要突击抓好抗旱保“双抢”和在田作物的防虫治病。这是当前全区最大、最急的经济任务。乡镇干部和区直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发扬过去抗旱夺丰收的光荣传统,深入农村一线,调动各方力量,大战七八九。要坚持合理调度,科学抗旱,最大限度保障水田作物生产。区气象、农业、水务、供销、电力、石油等部门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抗旱如救火,大家都要更积极主动地为抗旱工作搞好服务。其次是未雨稠缪抓好秋播秋调。做到早谋划、早安排,组织农民发展短平快的秋冬作物;同时科学调整好种植结构,以冬春作物弥补夏秋作物歉收的损失。三是组织引导农民打工增收。四是发展农村多种经营增收。总之,要采取综合措施,远近结合,多管齐下,努力把灾情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第四,要正确处理好国家宏观调控与项目建设的关系,进一步加强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和项目服务工作。今年以来,我区招商工作势头比较好,但有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实行继续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另一方面,我们的工作有的还没有完全到位,主动性不行,创造性不够。怎么处理好国家宏观调控与项目建设的关系?特别是结合贯彻国务院召开的严控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的会议精神,结合XX实际怎么安排?这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全面分析,认真加以研究。XX正处于爬坡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在项目上取得突破至关重要!项目建设从全区的角度讲,总的还是少了,尤其是工业项目,依然是“腿短”,仍然没有大的实质性突破。工业项目不发展,工业经济不进步,将直接影响我们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因此,对于项目,总的原则,要标本兼治。从治标的角度讲,就是要抓紧清理,有保有压,以积极的姿态响应中央的号召,保大项目、保关联度大、涉及长远的项目,压小项目、压关联度不大、不影响全局的项目。区商务局、国土规划局、发改委、开发区和有关的街乡镇都要认真研究,对于已经签约的项目,要区别对待、加大协调的力度,符合产业规划、能报出去的项目,尽快报出去,争取批下来;能开工的项目,尽量完善手续,确保尽早开工。这一点请大家一定要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发改委、国土局和建设局,必须加大倾斜的力度。区委、区政府确定的事情,部门必须不折不扣的完成。对明显与政策不相符的项目,也要做好耐心的解释和善后服务工作。从治本的角度讲,就是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选好引进的项目。大家回顾一下,三年前,我们应对宏观调控的措施是重点抓规划,包括产业规划。应该说,规划给XX发展带来了很大转变。怎样与时俱进,按照目前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我们的规划、落实我们的规划,必须要加大力度。如果我们抓住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把应对宏观调控的措施调整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来,对XX的发展必定有一个更大的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的就是要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注重项目引进的方向和质量,注重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和投入产出率。这是真正的向内使劲!对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大家都要作深入细致的调研。招商引资的关键,就是要围绕转变增长方式来选商、招商、安商。第一,要创新思路,这是前提。不能以简单的行政手段搞“拉郎配”。佳海模式、卓尔模式、滠口现代制造业支撑基地的模式都是未来招商引资的方向。第二,要形成合力,这是保障。决不能区委、区政府搞招商,舞台搭起来了,意向有了或是协议签了,但没有人去抓落实,甚至在落实过程中还有强调部门利益的问题。对当前的投资环境,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企业还有不满意的地方,软硬环境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特别是作为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招商引资涉及到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具体的办事人员出了问题,很容易前功尽弃!所以,各职能部门和街乡镇场一定要按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以项目为中心,全力做好服务工

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这次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去年工作, 分析当前全省“三农”形势, 研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 安排部署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 省委常委会专题进行了研究, 陆书记、徐省长对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 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发展历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特大地震灾害和婴幼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重大挑战,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和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诸多困难, 全省上下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 采取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举措,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经受住了各种考验, 农业农村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旱作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坚持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革命性措施来抓, 在31个旱作农业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89万亩, 增产粮食8.7亿斤, 找到了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新路子。全省粮食生产在连续5年丰收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总产达到175亿斤, 比上年增产11亿斤, 是建国以来最高的年份。

二是促农增收“六大行动”见到实效, 农民收入增幅超过预期目标。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启动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草食畜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扶贫开发水平提高、强农惠农政策保障等“六大行动”,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比上年增加351元, 增幅达15%, 增加额为历史新高, 增幅为1998年以来最高。

三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 特色种植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特色优势产业, 优先对马铃薯和草食畜牧业进行重点扶持。整合资金1亿元, 在全国率先实行马铃薯良种补贴,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种薯市场监管, 提高脱毒种薯的推广普及率;着力扶持规模集约水平较高的马铃薯骨干龙头企业, 关停并转年产1万吨以下的淀粉加工企业, 有效遏制了无序竞争和环境污染。整合草食畜牧业发展资金, 重点扶持良种扩繁和规模化养殖, 积极推进养殖方式转变, 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 第一轮试点工作成效明显。按照“五句话、二十字”的总体要求和“试点先行”的基本原则,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水平, 按东、中、西三片分类指导, 注重在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示范引导、探索路子、积累经验。100个试点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是扶贫方式不断创新, 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加强规划指导, 着力扶持发展能够稳定解决温饱的产业。同时注重把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扶贫方式, 完善扶贫机制。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提供的资料, 预计全省51个重点扶贫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60元, 增幅达17%, 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的作用不断凸显。

六是民生工程进展顺利,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从加强农民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认真实施农村饮水、乡村道路、户用沼气、特困群众危房改造等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 预计全年解决了1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 新建改建乡村道路1.3万公里, 改造特困群众危房2万多户, 重建震区农户住房19.8万户、改造维修28.5万户, 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5万户。目前, 全省累计有78个县实施了农村沼气项目, 总任务量居西北第一, 成为全国唯一连续4年完成建设项目的省份。

七是公共财政投入不断增加, 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 53万贫困家庭学生得到了寄宿生活费补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省94%的农村人口, 补贴标准翻了一番,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八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加强, 农村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着眼于确保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研究出台了《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 财政惠农资金“一册明、一折统”将从今年第一季度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适应农业信息化服务的要求, 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 拓展了反映农民诉求的渠道, 为农民群众及时提供政策法规、种养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拥护。

总之, 过去的一年, 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 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 全省农业农村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 确实来之不易,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结果, 是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农业战线上的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 向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 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三农”工作的各界人士, 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 导致国内经济增长减速,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明显加大。今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最严峻的一年, 也是“三农”工作面临挑战最大的一年。一是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据农业部门监测, 去年10月份以来, 多数农产品价格均由前期持续上涨转为掉头下行, 主要农产品普遍出现价格下滑和卖难。其中, 玉米价格由上年同期的1.5元/公斤下降到1.1元/公斤;啤酒大麦由2.4元/公斤下降到1.6元/公斤;马铃薯、苹果的售价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5%和20%;猪肉价格下降9.48%。从宏观环境看, 消费需求下降, 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 支撑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位运行的市场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这对稳定农业和粮食生产、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极为不利。二是保持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难度加大。务工收入是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金融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扩散, 劳动密集型、外向型中小企业用工规模将大幅度缩减, 对农民转移就业的冲击将进一步显现。据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 2008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速下降, 预计今年极有可能出现农民工新增就业机会难以增加甚至会减少、工资水平难以提高甚至会下降的局面。依靠外出务工拉动我省农民增收的渠道受阻、空间缩小。三是农业发展资源和市场约束增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 耕地、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加速从农村向城市流动, 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依靠拼资源来提高农业产出的余地日益缩小。同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和农产品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 对我们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整体加工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四是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在全省86个县市区中, 有43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8个省扶县, 加上非重点县的重点乡, 扶贫任务涉及68个县。目前, 全省有贫困人口490万, 国家调整扶贫标准后, 贫困人口和贫困面将进一步扩大。

我们必须全面分析把握形势, 切实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只有把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估计得越足, 把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考虑得越充分, 并注重从挑战中寻找机遇, 善于从不断变化的情况中捕捉机遇, 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克服各种困难, 开辟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二、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 牢牢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主动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精神的第一年, 也是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陆书记和徐省长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三农”工作, 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上来,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 内容丰富, 内涵深刻, 特别是提出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的重要论断, 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的基本判断, 明确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总体思路, 并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大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一贯思想, 集中反映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政策创新的最新成果, 突出体现了在“三农”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新要求, 是指导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省委省政府立足于省情, 在力求全面贯彻的基础上, 牢牢把握统揽全篇的精神实质, 紧紧抓住贯穿始终的脉络主线, 制定了我省的《实施意见》 (省委发[2008]46号) , 从10个方面提出了60项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措施。各地一定要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 把有力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为扩大内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 “只有坚持不懈地巩固和加强农业这个基础, 才能牢牢掌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今年中央1号文件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 明确了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强调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 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 增强科技支撑, 加大投入力度,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改革创新, 千方百计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这一总体要求既是具体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现, 又是中央加强“三农”工作基本思路的延续, 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年度特色, 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陆书记和徐省长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明确指出, 要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 着力强基础、抓特色、保供给、增收入, 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抓住关键环节, 突出工作重点, 努力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三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强农惠农政策。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 适应“三农”发展的新要求, 中央制定了“四个用于”、“四个扩大”、“四个提高”、“四个取消”的具体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 从8个方面提出了40条具体实施意见, 提交这次会议讨论后以省委1号文件下发。无论是中央的1号文件, 还是我们省的具体实施意见, 都明确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 加大力度扶持粮食生产, 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推进畜禽规模养殖,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强调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 加大统筹城乡力度, 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这些政策措施, 体现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思想, 反映了抓紧解决急迫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着力解决重大的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的要求, 指向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覆盖面广, 对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悉心理解, 认真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和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强大威力。

四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 我们也要把握农业农村正在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和积极的趋势, 看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大的方面讲, 一个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 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 开始建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农业农村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另一个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把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投入重点, 把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作为重要取向, 为增加“三农”资金投入提供了重要契机。再一个是农业蕴含着较大的资源集约利用潜力, 农民蕴含着较大的创业热情和潜能, 特别是我省通过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有较大空间, 只要我们注重挖掘和发挥好这些潜力, 就能在抵御风险、应对挑战中拓展发展空间。同时, 各地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中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 总结了不少可行办法, 形成了一套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的工作督查机制、部门协调机制。最为重要的是,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全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各级党委政府把握全局、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这为我们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只要我们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坚持把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敢于迎难而上, 勇于开拓进取, 善于利用有利条件, 培育积极因素, 就一定能够继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

三、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作, 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农村工作千头万绪, 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 又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今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把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个核心要求, 落实惠农政策, 转变发展方式, 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 着力推进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 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着力抓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围绕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着力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和建设。省委全委会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 研究提出了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县党委政府要着眼于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积极开展试点, 不断总结实践新经验、探索改革新举措, 力求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推进农村土地、农业支持保护、农村金融、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省里在加强对面上改革指导的同时, 着力推进3项具体改革。一个是, 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7个试点县要按照林改《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 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为全省全面推进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另一个是, 积极深化农垦企业改革。着眼于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集聚和释放生产力, 推进农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 增强农垦企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第三个是, 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工作。兰州、嘉峪关、金昌3市和市州所在地的一些区, 以及有条件的市县和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县, 要从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5个方面积极探索, 率先推进一体化发展, 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形成城乡发展有机融合、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崭新格局。其他地方也要尽力而为, 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 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 着力推动“六大行动”贯彻落实。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的目标, 是全省农业村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也是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现在看, 今年农民减收因素明显, 正如中央指出的“有可能出现农产品价格下降、乡镇企业增速放缓、农民外出就业困难、农民工工资水平降低等诸多不利因素几碰头的严峻局面”。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 对价格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和产品重点进行扶持。今年, 对抓好马铃薯、草食畜产业化经营和落实5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已明确了扶持办法, 正在抓紧确定扶持中药材、果蔬、油橄榄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办法, 进一步增强种养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市县党委政府要针对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 及时修订和完善发展规划, 进一步细化实化实施“六大行动”的措施和办法, 全力以赴打好农民增收这个硬仗。要高度关注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和一些农产品“卖难”问题, 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 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和品牌产品生产, 加大产销衔接力度,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需要强调的是, 要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压力大的实际出发, 把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切实加大对农民返乡创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指导服务力度, 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增收渠道, 最大限度开辟就业创业增收空间。一是要引导和支持农民广泛利用各类资源,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类型多样的农村服务业, 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 扩大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二是要整合培训资源, 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培训力度, 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对接,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稳定性和增加收入的可靠性。三是要以县为单位抓紧成立劳务公司, 组织好农民的劳务就业。省内重点项目建设要优先使用当地农民工。要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农民大规模开展兴修水利、整治土地, 参与省内重大建设工程, 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就业容量。同时, 要为省内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做好征地拆迁等地方服务工作, 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四是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统筹配置各类生产要素, 有效集成各项支持政策, 增强县域经济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

第三, 围绕实施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示范工程,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也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治本之策。省委全委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到2012年全省新增粮食产量50亿斤, 使全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10亿斤以上, 实现较高水准的动态平衡。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 着力加强“三大能力”建设。一要着力加强土地产出能力建设, 整合资金, 提高补助标准, 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 加大梯田建设的力度, 切实增加高产稳产田比重。今年先在年降雨300毫米以上、又适宜坡改梯的县实施这项工程, 并和所在县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二要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以良种良法推广应用为重点, 扎实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集成技术, 不断推进旱农技术集成和创新;以种养业良种扩繁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为重点, 促进产学研结合,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 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要着力加强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注重把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同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加快构建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推进结构调整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 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着力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层次和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发展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突出区域发展重点。省直有关部门要指导各地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 认真研究水土光热资源, 科学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 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片带。省里初步确定, 新出台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政策, 重点推行规范化种植, 发展精深加工, 着力提高地道药材的市场份额和增值空间;制定扶持果品产业发展的政策, 重点推广苹果套袋、高接换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支持主产区提高储藏能力。市县应主动加强同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 完善产业发展指导性规划, 力求同全省的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 同市场需求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相衔接。二要结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从今年起, 省里将围绕实施产业化提升行动, 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一批与特色产业发展相适应、与终端市场相联接、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精深加工企业, 尤其要改进扶持办法, 注重通过与银行共同筛选项目和贴息的办法, 放大资金量, 高起点地扶持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加工水平, 不搞低层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市县也应明确政策导向, 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 着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同时, 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特别要注重引进一些有品牌、有实力、市场占有率高的精深加工企业参与特色优势产业开发, 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三要积极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按产业、产品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 并从登记注册、税费减免、贷款贴息、风险担保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引导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第五, 围绕强化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这是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能不能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的机遇, 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是对我们各级干部领导能力和水平的现实考验。一要逐条研究国家的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 切实搞清楚国家在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着力实现工作重点与国家扶持政策的有效衔接。二要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把发展抓项目的要求落到实处。要立足当前, 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投资机遇, 积极做好项目的筛选、申报和争取工作, 力求使多年想办的农村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得以落实。尤其要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安居建设, 继续抓好生态移民工程。在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中, 要遵循安全、适用、节省的原则,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统筹协调安排好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林区棚户区改造等涉及农房建设的项目。三要注意建立激励机制,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国家和省里的支持, 但不可能由政府包下来, 必须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六, 围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着力创新扶贫开发方式。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是全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和省委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强化扶贫措施, 努力把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要加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实施扶贫政策,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没有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救助, 真正为农村贫困人口建立起最后一道生活保障线。二要继续把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方式。要以县为单位整合扶贫专项、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资金, 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加收入。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 从中心镇、乡镇和行政村不同层次统一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布局主导产业发展, 形成扶贫开发整体优势。需要强调的是, 由于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一些贫困群众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 生活依旧十分困难, 省委省政府已确定今年将河西移民贫困群众纳入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范围。迁入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考虑解决好这部分群众的实际困难, 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三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通过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对于贫困地区来说, 能不能把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事关扶贫开发的成败, 事关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扶贫资金的10%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根本目的在于推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分散短期输出向有组织常年稳定输出转变。无论是国定扶贫工作重点县, 还是省列扶贫县, 都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重大项目来对待。要整合培训资源, 加强组织协调, 突出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校企联合,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将农村基础教育的“两后生”同农村职业教育对接, 下功夫提高农民素质。同时, 要完善对口帮扶机制, 提高社会帮扶的实效。

第七, 围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力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发展循环农业, 是省委全委会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 也是促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抓紧制定全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把积极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各地可先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进:一要大力推广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为主的节约型农业技术, 尤其要大面积推广节水农业技术, 着力缓解资源型缺水和干旱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制约。二要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 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突破口, 着力推进作物秸秆、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科学处置。三要着眼于建立循环农业体系, 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相互融合和有机联系, 努力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实效。

第八, 围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着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省委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 总结了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并就下一阶段全省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各地要把试点示范和面上推进有机结合起来, 着力在完善规划、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六大行动”以及培育新型农民和整治村容村貌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省里确定, 下一阶段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在兰州、金昌、嘉峪关3市和其他市州的11个县进行。3个市的试点工作, 要突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工作着力点。11个县的试点工作, 要着眼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围绕“六大制度”建设和“五句话、二十字”的总体要求,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发挥后发优势, 按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规划建设饮水、道路、通信、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 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各地党委政府分管农村工作的同志, 一方面,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 全力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另一方面, 要着眼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主动同分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同志加强衔接, 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不断提高“三农”工作的水平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任务异常繁重艰巨。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 切实抓住面临的机遇, 积极应对严峻的挑战, 以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 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今年“三农”工作的目标。

一要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是中央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明确要求, 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真正做到在政策制定上, 多出有利于“三农”的真招实策;在工作部署上, 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功夫;在财力投放上, 真正向“三农”倾斜, 舍得拿真金白银;在干部配备上, 把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选配到“三农”工作的领导岗位上。县一级党委政府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 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 要想大事、谋大事, 紧紧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 着力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矛盾, 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 转化为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 努力在农村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在强化农业基础上取得新进展, 在改善农村民生上取得新成效。要认真履行组织领导责任, 结合今年市县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切实把强农惠农举措贯彻到基层、落实到农户。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认真倾听群众呼声, 及时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 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该出的措施要早出台, 该批的项目要早批复, 该下的资金要早下达, 及时给基层和农民群众发出政策信息, 充分发挥政策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的效力。

二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要着眼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选好配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以及青年、妇女组织的重要作用。要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务工回乡人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领办人中选拔村干部, 带动生产发展、农民致富。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短期实践培训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 着力提高他们干事创业的能力。同时, 要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村任职, 鼓励引导机关干部到村帮助工作, 逐步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养老保险、离职补偿等激励保障机制, 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要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复杂多样, 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要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确保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 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民主评议村干部、审计监督农村集体财务等制度, 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积极推进乡镇政务公开, 方便群众办事, 接受群众监督。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稳定工作, 妥善解决农村因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移民搬迁、集体资产处置等引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 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提高农民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和履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义务的自觉性。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拓展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建立农村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 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化解在萌芽状态。特别要建立预防和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责任制, 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四要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倡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革除陋习、移风易俗, 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尤其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和节俭意识, 促进农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要确保农民基本文化权益, 促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民书屋工程, 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 为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发挥积极作用。

区委书记在政协会议上讲话 篇8

(一)总的来看,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

宏观调控取得的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得到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投资规模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抑制,货币信贷增势减缓,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了重要进展,价格特别是基础产品价格涨势趋缓。第二,国民经济保持了比较平稳和比较快的发展势头。GDP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消费市场正在趋旺。

之所以说当前宏观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经济运行当中的突出矛盾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基础还相当不稳固。具体表现在,一是预计今年粮食总量将会得到缓解,但粮食品种、区域结构等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二是投资扩张的压力仍然比较大,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新开工项目6.8万个,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清理上报情况来看,还有2万多个拟建项目;三是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第二,从当前经济运行来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一些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现象这两个月又开始呈现,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苗头;二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出现了紧张状况;三是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从7月份开始回升。

这些问题的存在,多数还是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当然也有法制不够健全、政策执行不够有力、增长方式没有转变等方面的问题。

(二)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清理。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的汇总情况来看,各地都比较认真,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工作深度和力度各省参差不齐。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做好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善后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此,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清理整顿工作虽然基本告一段落,但收尾工作至关重要。对各地提出的停建、缓建和继续建设的项目的处理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暂时不作评论,待调研后再发表看法,但各地要按照提出的处理意见做好收尾工作。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清理工作总的原则是有保有压,并不是让所有项目都停下来,而是要求各地根据国务院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政策标准,自行提出哪些项目需要停,哪些项目需要继续建设。

第三,最近,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到地方调研期间,至少有3个省的主要领导同志反映,治理整顿期间的政策特别是土地控制政策过于严格,很多项目都没法批。关于土地控制政策我想跟大家讲几点看法:一是今年10月31日以前,土地严格控制政策是不会松动的。二是10月31日以后,土地管理特别是建设用地管理的严格程度有可能不会比现在松多少。三是今年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工作,有1/3的省做得很不错,很快就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报来了项目材料,要求尽快对重点急需建设项目予以确认。但是,还有几个省到现在还没有把文件报上来。有的省虽然报上来了,但文件不符合要求,投资司提出补充材料的要求后,还是不能尽快反馈补充材料,造成项目确认工作延误。

二、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工作

(一)对《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认识和落实问题

《决定》是经过近10年反复酝酿出台的,国务院专门研究了3次。我认为,《决定》是一个重要的文件。第一,这个文件在投资管理体制上向市场经济迈出了一大步;第二,这个文件基本适应当前我国投资管理乃至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尽快贯彻落实《决定》,应该研究怎么把《决定》具体化,怎么在实践中指导实际工作。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既要有利于发展,又要加强调控。

(二)突出强调一下核准制的问题

第一,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今后侧重管理5个方面:一是看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资源利用是否合理。如果已制定过有关规划,那么要看这个项目是否在规划当中。属于城市中心或城市郊区规划范围内的,还要看是否纳入正式批准的城市规划范围。这个方面工作主要由各级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门负责;二是看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这主要请环保部门提出意见;三是土地部门是否出具了审查意见;四是在经济安全上有保障;五是使用银行贷款的,看银行是否承诺贷款。今后,核准项目就把握这5条,至于市场、技术、效益等等,都不属于核准内容。

第二,凡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初核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所出具的文件原则上是部级的。比如,环保评价应由国家环保总局出具文件,土地利用应由国土资源部出具文件,贷款应由商业银行总行出具文件等等。一般来说,省级部门出具的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不认可。

第三,现在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可研报告,需要按核准方式办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将其转成核准项目。但应特别注意,原来可研报告达不到上面5点要求的,必须作必要的补充。二是项目建议书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不再退回,如果属于核准的,按上述5点要求,补充有关资料,符合要求的就核准,不符合要求的请抓紧做工作。总之,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从现在起都要按《决定》精神办理。这个过渡时期的处理办法,请各省发展改革委向省长报告。再重申一下,对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和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各有关部门的审查意见是前置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对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地区布局、资源利用、经济安全等进行核准。各省现在就要按照这个办法做工作,共同配合,加快项目核准的步伐。

(三)关于备案制和代建制

第一,备案制度由各省自己制定,先实践,后总结。第二,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了一个指导性意见。备案制和代建制一样,没有现成的办法,只能先实践,摸着石头过河。关于代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暂时不出台办法,也暂时不全面推行代建制,而是先搞代建制试点。从今年起,拿出两个项目作为代建制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各省可以实行各自的代建制。

(四)各级发展改革委特别是省级发展改革委,要团结有关方面共同做好投资项目管理工作

这次机构改革后,有十几个省市的经委或经贸委保留了原技术改造投资管理职能,他们同样是投资项目管理战线的战友。在这里我明确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是省发展改革委,同时也包括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省级经委或经贸委;二是各省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文件(包括审批和核准文件),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单独上报,涉及到上述十几个省有原来意义上的技改项目的,可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单独上报,也可以会同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省级经委或经贸委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受理省级经委或经贸委单独上报的文件。这样做是为了保持工作的一致性,同时也便于各省统筹安排和管理投资项目。

总之,这次投资体制改革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利益牵扯面也很多,在执行当中,各方面要加强协商、协调。同时要继续深入研究投资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

三、关于固定资产投资清欠工作

第一,各地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都要重视此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各级发展改革委不要认为这只是建设部门的责任,我们也有责任。

第二,对有中央投资项目的拖欠问题,各省发展改革委和经委(经贸委)责无旁贷,要加大工作力度。从现在起,用两个月的时间,按项目搞清楚下面两类情况:一是有中央投资项目的拖欠情况;二是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拖欠情况。

第三,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8月23日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要求,今年10月末以前,各省要上报有政府投资项目的拖欠解决办法(包括时间、进度、措施),抄送建设部、国家发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会上,曾培炎副总理还要求,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造成的拖欠,全部由地方政府负责,在今明两年内解决。这项工作总体上由建设部门负责,但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拖欠问题的措施,各级发展改革委责无旁贷。

四、关于明年的投资工作

明年的投资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目前可以明确的有这么几项:

第一,明年国家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很大可能还要保持一定的调控力度。

第二,明年投资安排和管理工作会更多地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结构调整方面倾斜。

第三,明年中央政府掌握的投资将会减少。

第四,今年后几个月和明年第一季度要对1998年以来国债投资的项目进行总结。这项工作已经布置,请各地抓紧做好这项工作。

上一篇:计算机初级考试试题下一篇:我喜欢的趵突泉公园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