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书记在人大会议上的讲话

2024-08-18

党委书记在人大会议上的讲话(精选8篇)

党委书记在人大会议上的讲话 篇1

党工委书记高作平同志在区人大、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的讲话[更新日期:2007-01-16 10:50:49]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

区人大、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经过全体代表、委员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今天就要胜利闭幕了。这次会议,各位代表、委员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责,认真听取了管委会通报、各自常委会工作报告及“一府两院”工作报告,顺利完成了各项选举任务,特别是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议案和提案,数量之多,质量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充分体现了代表、委员们对开发区事业和发展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体现出了代表、委员们参政、议政的高水平和自身的高素质,本届人大、政协会议自始至终洋溢着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气氛,真正开成了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在此,我代表党工委对会议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与会人员和工作人员表示亲切地问候和衷心地感谢!

会议期间,延东同志代表管委会、区政府做了《管委会工作通报》和《政府工作报告》,这两个报告内容详实,实事求是,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工委(扩大)会议精神的一次再深化和再落实。各位代表、各位委员不负全区人民的重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集思广益,共商发展大计。会议做出的各项决议,体现了全区人民的意志,代表了全区人民的利益,反映了全区人民的愿望。可以说,这是一次民主团结的大会,求实鼓劲的大会,开拓奋进的大会!

为了更好的贯彻党工委(扩大)会议和区人大、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精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我代表党工委讲三点意见:

一、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努力实现全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我们的发展思路、工作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营口开发区要打造全新形象,加快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动摇,抢抓机遇,扩大开放,以快赶强,争先晋位,在全市的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应当看到,当前的营口开发区已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可以说,我们现在是机遇和挑战同在,困难和希望共存。

国家、省、市的领导非常重视、关心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对开发区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在省十次党代会的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了营口开发区,强调“要把鲅鱼圈区建设成为精品钢材基地”。李克强书记对鞍钢项目非常关心,多次询问鞍钢项目建设进展情况。昨天,鞍钢和大连造船厂就在鲅鱼圈建设造船分厂事宜进行了洽谈磋商,并且达成一致的意向,如果造船工业能够引进鲅鱼圈,围绕鞍钢形成冶金、石化、装备制造、造船完整的产业链条,使开发区整个产业发展布局更加合理。市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辽宁大振兴,营口快发展,营口开发区要首当其冲”的具体要求。市委程书记来开发区调研时,提出开发区要“发挥优势,加快发展,建设沿海临港现代化城区”要求。在实际工作当中,省市主要领导多次亲自帮助我们定大事、谈项目、解难题,期望之大、要求标准之高、支持力度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现在,全区上下由于坚持“十字”工作方针,特别是和谐的氛围浓厚,全区上下左右心齐气顺,非常有利于我们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

随着东北振兴、沿海开放,以及辽宁沿海“五点一线”经济带战略的全面实施,特别是营口港亿吨大港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华能营口电厂的扩建、鞍钢鲅鱼圈钢厂项目建设的迅速推进,马来西亚生物柴油、韩国生物汽油、北京新型建材工业园、体育公园和五星级酒店等一批大项目成功签约落户,开发区几年来经济持续的高位运行、快速增长,充分表明了开发区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轨道。现在,全区上下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想当前、干长远的劲头越来越足,谋发展、求发展、促发展的信心越来越坚定,人人肩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责任,都感觉时间不够用,要做的工作很多,干不过来。

在看到我们面临的大好形势的同时,大家也要清醒看到开发区的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当前,全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去年年底,党工委组织领导干部到“长江三角洲”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使大家更加清醒的看到,我们与沿海先进开发区之间的差距。在我们的周边地区,大连长兴岛、花园口工业区,辽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也都在竞相发展,后发优势咄咄逼人,对开发区的未来发展形成了新的压力。我们最好的时期就是眼前这两三年,我们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拉开和周边地区的距离,一旦他们形成了气候,我们的优势就一点也没有了。我们今年确定“四大”工程的任务目标,就是要进一步创造发展的优势,和这些地区拉开距离,加快我们的发展。我们必须认清这种形势,发挥最大的优势,抢占领跑位置。就开发区自身而言,我们的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这些都是开发区大发展、快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发展才能得到彻底解决。

形势越好,压力越大;发展越快,矛盾越多。在这样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面前,我们必须加快发展,重新审视自己,走出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决不能有半点的懈怠,半点的自满自足。

在不久前召开的党工委(扩大)会议上,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开发区“建设辽宁沿海对外开放的先导区、新型工业化项目的集聚区、港口城市经济的示范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商贸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区”的发展目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认真遵循的“项目、环境、和谐、稳定、惠民”十字工作重点,以及2007年要“实施大规划、建设大园区、建设大路网、发展大旅游”等一系列重大任务。主要目的,就是要紧紧抓住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提高开发区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提升综合经济实力,再创开发区发展的新优势,形成港区互动、城乡联动、上下齐动的大发展格局,在全省新一轮开发建设热潮中,实现率先发展。要想实现上述的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这就需要全区党员干部群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定要站在事关开发区事业成败的高度,站在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统一到党工委(扩大)会议和本次人大、政协会议的精神上来,不断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形成合力,攻坚破难,坚定不移地抓好各项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

新的一年,全区上下要真正树立起“人行我行,敢为人先”的理念,确定更高的发展目标和参照系,与时俱进,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思想束缚,积极应对新机遇和新挑战,以思想的不断解放,观念的不断更新,促进营口开发区的大发展、快发展。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只争朝夕,力争上游”的工作作风,发扬负重前行、奋力拼搏的精神,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突出抓好一个“早”字和一个“实”字,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和水平,把握要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对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要攻坚克难,重点突破;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工作,要脚踏实地,有序推进。只要我们把综合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把竞争压力转化为前进动力,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有效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团结拼搏,迎难而上,就一定就能够圆满完成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就一定能够实现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人大、政协工作的新模式、新途径

人大、政协肩负着神圣的历史使命,地位独特,作用明显,职责重要。特别是在当前区、政合一体制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人大、政协工作,改进和提高人大工作,是开发区大发展、快发展的客观要求。历史上,曾提出弱化人大、政协工作,那是当时的情况。三镇划归以后,开发区人口增加到30万,弱化是不可能的了,而是要强化,要探索在区政合一体制下,人大、政协工作的新模式,努力走出一条适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大、政协工作的新体制。围绕开发区开发建设的全局积极开展工作,为开发区的大发展、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具体讲,就是要做到“三个到位”。

一是要强化监督,把法定职责履行到位。要以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民主监督为重点,加强对全区各部门、各单位的监督,认真履行好依法监督和民主监督职能。特别是要抓好人大监督法的宣传、学习、贯彻和落实,提高人大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要进一步增强参与全区重大事项决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谋大事,抓实事,干当前,想长远。要把监督与支持有机结合起来,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党工委、管委会和区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的全面贯彻落实。特别要对一些部门职责履行不到位,法律法规执行不严肃、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要认真组织开展视察检查,督促其及时纠正;对一些部门在工作落实上应付拖拉、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要理直气壮地组织代表、委员进行质询和评议,对于在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沟通,力求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二是要深入调研,把社情民意反映到位。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本,也是人大政协参政议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当前开发区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人大、政协要充分发挥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桥梁作用,继续发扬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立足本职,面向基层,着眼大局,深入调研,多出成果,多做贡献。

这次政协会议,党工委、管委会、区政府的每一位领导都出席了大会发言,每一位委员的发言都得到了与会同志很高的评价,这充分说明委员们的发言和提案是非常质量和针对性的。本届人大、政协会议的建议、提案较往年是最多的,人大确定了2个议案,97件建议,政协提出了130多个提案,最后确定为69件,还有八个建议案。人大、政协的这些议案建议、提案和党工委、管委会确定的工作思路、工作任务是完全吻合的,都是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来考虑的,反映了党工委、管委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任务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想法、意见在为人民利益,为人民负责这点上是完全一致的。在大会闭幕之后,有关部门除了对确定的提案,建议和议案要认真办理外,还要对未列入提案、建议和议案 的批评、建议和意见进行认真分解,认真办理,认真落实。在全力抓党工委、管委会确定的“四大”工程、十件实事之外,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些其它问题,我们也要一个一个地认真加以解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题,针对事关全局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当前,特别要潜心研究“项目、环境、和谐、稳定、惠民”的十字工作重点,“实施大规划,建设大园区,建设大路网,发展大旅游”的四大发展任务,为民办理的十件实事,以及提升招商引资质量水平、塑造城市建设新形象、开展大绿化、促进就业再就业、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收集、整理蕴藏在群众中的真知灼见,提出高质量、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工委、管委会的科学决策、及时决策提供依据。

要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地倾听群众呼声,帮助党工委、管委会、区政府了解群众想些什么、盼些什么、迫切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及时进行反馈;要围绕当前确定的思路,就调整经济结构,项目建设、城市开发、环境美化以及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开展检查、评议,使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更加合乎民情、顺应民意。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体察群众的冷暖,解决群众的困难,维护群众的利益。不仅要把群众的意见记在本上,还要挂在心上,做到受人民之托,忠人民之事,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要结合本职工作尽其所能地为群众热忱服务,最大限度地团结发动群众,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加快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要围绕中心,把自身优势发挥到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各条战线、各个岗位推选出来的组织信任、群众信赖的杰出代表,不仅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且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大家一定要以身作则,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建设发展重任,围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好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优势,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发展经济、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模范,调整产业结构、带领群众致富的模范,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模范,维护法纪、遵纪守法的模范,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模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模范,影响和带动广大人民群众,为开发区的率先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形成同心同德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

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核心,也是做好人大、政协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要从增强执政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充分调动和发挥人大政协参与、支持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性。

一是要充分发挥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全力支持人大、政协开展工作。各级党委要切实把人大、政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要重视支持人大政协开展工作。党工委将及时听取人大、政协常委会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人大、政协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各级党委召开的重要会议和组织开展的重要活动,都要吸收人大、政协及其办事机构负责人参加。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党组的职能作用,坚持把党委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区、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有机统一起来。同时,要坚持重大问题和重要工作向党工委请示汇报的工作制度,确保党工委的决策和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全区干部群众的意志。二是完善决策议事机制,保障人大、政协及其常委会依法决定重大事项。今后,凡区内涉及经济、社会、行政、执法、民生等方面的重大事项,都要以不同形式征求人大、政协意见,把人民当家作主和实现党的意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促进全区各项工作更加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保证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保证各项工作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三是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努力为人大、政协工作营造良好环境。要加大对人大、政协工作的支持力度,对于人大、政协的重要会议,党工委、管委会、区政府要根据议题需要,安排班子成员参加讨论,主动听取和征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对于人大、政协的议案、提案、调查报告及通过其它方式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全力办理,及时反馈办理结果。各级各部门都要支持人大、政协开展工作,尊重和保护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民主权力,主动为代表和委员的调研、视察等活动创造条件。

要重视和加强人大、政协的机关建设,不断提高素质,真正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机关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努力提高人大、政协机关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要高度重视人大、政协干部队伍建设,把人大、政协干部的培养、选拔、交流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实现人大、政协干部与党政干部双向交流。关于干部双向交流问题,我们已经开始实施了,今后我们要继续推进,不断提高人大、政协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质量。要进一步改善人大、政协机关的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保证工作所需经费。要不断加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队伍建设,提高代表和委员的思维质量、工作质量,提高参政议政和依法履职水平,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真正体现先进性、代表性,全面推动人大、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府两院”要围绕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秉公执法、严格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的监督,不断提高执法行政水平。政府各部门要主动地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积极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标准、工作质量和水平。要认真办理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定期向人大、政协反馈情况,积极征求代表和委员的意见,真正把人民的意愿落实到政府各项工作当中,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成果之上,进一步推进政府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和规范化。

这里我强调,新的一年开始了,人大政协按照工作制度都有定期的常委会视察活动,请一府两院,特别是政府部门、管委会部门的主要领导,提高依法行政、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要高度重视人大政协的工作,特别是常委会的工作,要求谁参加,必须本人参加,不允许替代,去不了,要请假,这是纪律,要严格遵守,做到善始善终。开好两会,其中一条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包括出席、列席的同志都要准时参加,昨天下午,我听说有些人就缺席了,什么

原因?也不请假,今后,这种自由散漫的作风是不允许在开发区再存在的,今天,在这里,我向大家发个信号,希望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

总之,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在全区上下营造一种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的氛围,一种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的氛围,一种围绕中心、开拓创新、一往无前的氛围,真正实现政令通畅、工作顺畅,心情舒畅的良好局面,全面推动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营口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已经迈上了新的起点,进入了新阶段。实现营口开发区的大发展、快发展,是省市的殷切期望,是全区上下的强烈愿望,是我们肩上担负的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党工委坚信,只要我们审时度势,乘势而上,万众一心抢抓机遇,群策群力谋求发展,营口开发区“十一五”的宏伟蓝图就一定能够在我们的手中变成美好现实,营口开发区的未来一定会更加光辉灿烂!

党委书记在人大会议上的讲话 篇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 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证明, 没有广大农牧民的小康, 就没有全区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牧区的现代化, 就没有全区的现代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是我区在西部地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内容。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区多数旗县抓住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 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取得了历史性成就。2012年, 全区县域生产总值完成10260亿元, 是2000年的12.6倍, 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2%提高到64%;县域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291亿元, 是2000年的30倍, 全区所有旗县 (市) 地方财政收入都突破亿元大关。应该说, 已经取得的这些成绩, 为下一步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但是, 我们更应该清醒地看到, 我区县域经济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 无论是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相比, 还是与全国先进发达省份相比均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实力还不够强。2011年我区县均经济总量109亿元, 低于全国121亿元的平均水平, 仅相当于江苏的1/5、山东的1/3;去年我区只有2个全国百强县, 而江苏、山东分别有25个和24个。二是产业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大部分旗县传统种养业比重较高, 工业化尚处于起步阶段, 初级产品和粗加工产品居多。三是县域发展不够平衡。经济强县主要集中在呼包鄂地区, 少数强县和多数弱县之间发展差距过分悬殊。四是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无论是农牧业基础设施, 还是城镇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都十分滞后。五是民生和社会事业欠账较多, 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六是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不强, 市场主体发育不足, 体制机制障碍还较多。从总体上看, 县域这一层面仍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 加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

当前, 我区正处于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区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对于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 全面加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具有基础性、决定性意义。首先,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农村牧区是我区小康建设的主战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都在旗县。因此, 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小康建设的进程。其次,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是推动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区大部分自然资源和园区集中在旗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全区投资和项目建设的重心放在旗县, 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将有力支撑全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三,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平台。城乡发展一体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也是解决“三农三牧”问题的根本途径。只有搭建好、发挥好县域经济这个统筹城乡的平台, 才能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第四, 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我区民生改善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旗县, 只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才能有条件提高旗县居民生活水平, 才能提供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总之, 县域兴则全区兴, 县域强则全区强。

对于如何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跨越, 王君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提出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总体要求中提出, 以县县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 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 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持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民生保障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大跨越。我认为, 这一总体要求符合内蒙古县域经济发展的实际, 是统领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其亮点在于“以县县实现全面小康为目标”, 而不是80个旗县平均实现小康。这一新目标的确立, 能够确保每一个旗县都能在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新目标, 特别是对于那些落后旗县。

基本原则中提出五个“坚持”:即坚持“四化”同步推进, 坚持特色产业主导, 坚持市场主体多元, 坚持生态保护为重, 坚持惠民富民优先。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针, 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根本。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 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只有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 才能形成各自旗县发展的比较优势。坚持市场主体多元, 符合十八大继续强调的“两个毫不动摇”, 必须大力培育、充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坚持生态保护为重, 是贯彻落实十八大“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体现,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每个旗县的立足之本。坚持惠民富民优先, 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也是“富民强区”的题中应有之义。

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是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抓手。一是围绕“五大基地”建设,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二是围绕增加农牧民收入, 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三是围绕城乡统筹发展, 不断提高县域城镇化水平;四是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 全面实施以扶贫攻坚为重点的各项民生工程;五是围绕增强发展保障能力, 切实加强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六是围绕实现可持续发展, 着力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紧扣我区县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以“8337”发展思路为统领,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以富民强县为目标, 提出了明确的发展路径和关键举措。在每一个方面的工作重点中, 都有十分详尽而系统的思路阐述和工作部署。同时, 对各方面提出了共同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工作要求。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落实这六个方面的工作重点, 关键是要从本地实际出发,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使每一个方面的工作重点都落到实处。

在全市文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3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认真贯彻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文艺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投身建设现代化包头的生动实践,通过各种文艺样式讴歌人民、讴歌时代,凝聚力量、凝聚人心,我市文艺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生动景象。一是文艺创作成绩显著。我们推出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剧、影视、文学、艺术作品,荣获国家和自治区级重要奖项达100多项。电影《吴运铎》、广播剧《宗旨》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惊蛰》荣获中国话剧艺术最高奖“金狮奖”,舞蹈《醇香》、摄影《北纬45°心情草原》、撕纸《吉祥草原》、中国画《天韵草原·赛场》分别荣获“荷花奖”“金像奖”“山花奖”“中国百家金陵画展金奖”,一大批好作品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二是特色文艺各领风骚。糅合包头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精髓独创的地方剧种漫瀚剧,成为改革开放后我区第一个走向全国的地方戏曲剧种,赴1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演出,市漫瀚剧院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土右旗连续两次被文化部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二人台文化艺术之乡”,被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内蒙古二人台艺术节永久举办地。我市民间剪纸艺术,兼具北方游牧和中原农耕文化特质,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剪纸艺术品牌。三是文艺人才声名远播。著名美术教育家兰尚濂老师,桃李满天下,很多学生成为中外知名的画家、教育家。美术大家刘大为、杨飞云,长期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和中国油画院院长职务,艺术成就非凡;著名书法家麻天佑半个多世纪笔耕不辍,其隶书作品人称“麻隶”;白铭、闫汝勤、任德超、潘志成等一批书画大家,作品广泛流传,形成了当代书画界的“包头现象”。著名诗人纪征民作词、国家一级作曲家王星铭作曲的歌曲《我从草原来》,传唱祖国大江南北。老一辈作家玛拉沁夫、歌唱家马玉涛,深受全国人民爱戴。国家一级编剧闫甫、郭长岐多年倾心戏曲创作,为漫瀚剧成为创新剧种奠定了基础。四是群众文艺方兴未艾。鹿城文化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等一批品牌文化,为文艺精品走进群众提供了展演展示平台。社区之光大舞台、少儿艺术节、农牧民文化大院风采大赛、老年艺术节、文博书法绘画展等一批特色群众性文化活动载体,既让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文艺创作,又让群众享受到了更多的文化成果,展现了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五是文艺队伍发展壮大。我市已拥有书法、美术、作家、摄影、曲艺等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文艺协会会员3000多人;国家一级编剧、演员30多人;有影响力的民营文艺机构200余家;一批中青年艺术家迅速成长,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不断涌现,网络作家、个体演艺人员等新生力量持续壮大,为包头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艺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着力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2014年10月,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文艺的重要作用、根本方向、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回答了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国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15年10月,中央制定下发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深入贯彻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是指导我国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意见》精神,努力推动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在新起点上实现新发展。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当前,我市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正处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璀璨明珠的关键时期。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实践,既搭建了文艺事业的大空间大舞台,也呼唤着文艺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文艺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履行自身肩负的使命和责任,把自己的追求奋斗融汇到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去,融汇到建设现代化包头的实践中去,努力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努力创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鼓舞和激励全市各族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坚守为民导向,努力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中体现文艺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是党对文艺战线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决定我国文艺事业前途命运的关键。”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要求,切实把握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真正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始终怀有真挚爱民的情感。有没有感情,对谁有感情,决定着文艺创作的命运。古往今来,那些关心群众疾苦、关注人民生活的伟大诗人作家,那些历经磨砺而愈显珍贵、大浪淘沙而更加醇厚的传世经典,之所以被人们津津乐道、世代相传,就是因为他们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把万家的忧乐倾注笔端。比如,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寄托了对人民命运的悲悯;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包含了对百姓冷暖的关切;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表达了对人民群众的热爱,等等。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对人民饱含真挚的感情、怀有浓重的热爱,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人民创作、为人民放歌,从而赢得人民的敬仰和爱戴。

nlc20230909020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充分反映人民大众的心声。文艺创作的根在基层、本在人民,只有让人民成为主体、成为主角,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文艺创作才会始终充满希望和活力,文艺工作者才真正践行了服务人民的创作导向。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始终坚持为劳动人民、劳苦大众进行创作,被称为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把自己的创作和感情倾注于被压迫劳动人民、为劳苦大众而歌的作曲家”。我市创作的话剧《北梁人家》,描绘了2000多名干部与北梁群众肝胆相照、同心协力,共圆“宜居梦”的感人事迹,反映了北梁人民期盼和梦想,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强烈共鸣。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想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就必须代表他们的利益、表达他们的心声,为他们写和作、为他们歌和唱、为他们鼓与呼,做他们多彩生活的演绎者、真实感情的传递者、心灵诉求的代言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消费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有了更高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当前,随着我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外地人对包头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他们想了解包头的经济社会、历史人文、民族风情、地方特色,这些光靠对外宣传、官方介绍是远远不够的,靠外地人亲自了解、亲身感受是很有限的。而文艺是最好的交流方式,在这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包头大地、传承包头文化、讲好包头故事、唱响包头声音、光大包头形象,让外地民众通过欣赏我市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来深化对包头的认识、增进对包头的了解。

第二,发扬精品意识,努力奉献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需要优秀作品来体现;一个地区的文艺高峰,需要优秀作品来构筑。当前,我市文艺创作总的态势是好的,但扛鼎之作、经典之作还不是很多,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紧紧抓住创作这个中心任务,努力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当年柳青、丁玲等老一辈作家,为了创作一部好作品,在村子里一住就是几年,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作品的人物都是有着生活原型的;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亲自下煤窑、当矿工,感受其中的人物心态和生活。这些作品之所以有影响力、得到群众认可,是因为它们从劳动群众的最深厚根基中汲取了养分。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的创作态度,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努力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要建立健全作家、艺术家深入群众、体验生活的常态化制度和机制,大力弘扬“走转改”精神,深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前线,深入重点民生工程最前沿,深入农村牧区、街道社区、企业学校最基层,使作品始终体现时代特色、群众立场和生活温度。

要善于挖掘、善于发现。我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黄河文化与阴山文化、西口文化与工业文化多元交织、融汇发展,孕育形成了包容开放、兼容并蓄的独特文化品质,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资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根植包头文化沃土,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包头特色、反映包头风格、体现包头气派、展现包头风貌的文艺精品,让它们在祖国文艺百花园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当前,我市正在进行许多具有新时期特点的伟大建设,改革开放、创新创业、转型发展,城市棚户区改造、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等,都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题材。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入挖掘我市人民群众在这些伟大实践中的事迹,努力从实践中获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推出更多反映人民群众热火朝天搞建设、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励人作品。

要潜心研究、潜心创作。从古至今,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汉代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清代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铸就了世界文学史上的奇峰;我市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用近30年的时间酝酿打造《茫茫的草原》,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这些文学巨匠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典范、树立了丰碑。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先贤为范、向经典看齐,静下心来、克服浮躁、拒绝喧嚣、耐住寂寞,用情感和功夫锤炼、用时间和心灵酿造,努力打造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时代精品,创作更多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巨制,推出更多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传世之作。

第三,大力铸造灵魂,努力在传承和弘扬中国精神中发挥作用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切实担负起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崇高使命,履行好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包头各族人民力量的神圣职责,真正发挥文艺引领时代风尚、铸就民族魂魄的重要作用。

要凝聚实现中国梦的正能量。紧紧围绕我市正在开展的“中国梦·尽责圆梦”“德润鹿城·文明包头”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以自己熟悉和擅长的文艺形式,深情讴歌各行各业践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包头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用优秀作品汇聚起建设包头、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继续发扬我市在蝉联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唱响爱国主义的永恒旋律。正确、生动地反映和描写包头发展史,大力弘扬包头文化核心理念,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激发起各族人民热爱包头、建设包头、发展包头的豪迈热情和精神动力。

nlc202309090206

要弘扬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民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比如,根据我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朱清章真实事迹改编创作的电影《守候》和话剧《惊蛰》,生动再现了朱清章三十年不离不弃,终于唤醒植物人母亲这段撼人心魄的人间真情,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广大观众受到极大的感染;以文艺志愿者为主题的《爱+1度》微电影,深刻诠释了志愿服务精神,让更多人认识到了志愿服务的价值和快乐。这些作品不仅向世人生动传递了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还引导人民增强了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做好新时期文艺创作工作,必须要继续坚持真善美的时代主旋律,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精彩的故事、鲜活的语言、丰满的形象,使人们感悟和认同社会主流价值。

要坚守中华文化自信和自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这些年,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丰润作品,使文艺创作有了更为丰富的哲学内涵、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增强了作品的历史厚度和文化底蕴。新的时代条件下,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续好中华文脉,溯到源、找到根、寻到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生活智慧挖掘出来,把中国人民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发扬光大。要找准当代生活的底蕴和传统文化血脉之间的契合点,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底色、鲜明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彰显包头独特魅力中,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第四,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人才

文艺能否给人以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审美启迪,取决于艺术家的思想水平、业务水平、道德水平。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牢记德艺修养这个根本,追求德艺双馨,赢得人民尊敬。

要提高艺术修为。现在,有些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作品人们不喜欢,不是曲高和寡,而是曲低和寡,主要原因是文化功底不深,实践功底不深;有的不注重积累积淀,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宣传、广告、公关上,结果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遗忘了。古人经常讲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实际上只有学富五车、才能才高八斗。我们一些文学大师、艺术大家,无不是经过日积月累、艰苦磨练才修成正果的。历史只承认真正的艺术,关键是要舍得下硬功夫、下苦功夫。广大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年轻艺术工作者,一定要学习和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位、重品质,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持续提升自己的学养、涵养、修养,努力通过潜心钻研、苦心历练达到成功的彼岸、艺术的高峰。

要恪守道德情操。精品力作都是有大德的文化人所作,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之所以千古传颂,就是他们本身的为人境界高。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注重品德修养,自觉锻造人格修为,打牢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底,严明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恪守爱国、为民、崇德、尚艺的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文化人。要处理好义利关系。坚决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坚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引领时代风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赞誉。

要强化文艺担当。文艺有教育、认识、审美、娱乐等功能,但教育是第一位的功能。一部好的作品可以引导人们崇德向善、积极向上;一部坏的作品可能让人走火入魔,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文学艺术家影响的是全社会的人,一定要在文艺育人、弘扬正气上发挥更大作用,在促进社会和谐上担负重要责任。总书记在《忆大山》一文中写到,大山是一位非党民主人士,但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来。他利用与基层民众水乳交融的关系,以诙谐幽默的语调,合情入理的分析,乐观豁达的情绪,去劝说人们、影响人们,主动地做一些疏导和化解矛盾的工作,让人们看到光明和希望,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充满信心。大家一定要学习贾大山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在团结人民群众、营造社会和谐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坚持党的领导,努力为全市文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党的领导是文艺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要自觉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极端重要性,从建设文化强市、打造文明包头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文艺工作的领导。

要把握文艺发展的正确方向。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文艺工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好党的文艺方针政策,把握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政治立场和创作自由的关系,切实做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掌握文艺改革发展领导权。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熟悉文艺工作规律、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要高度重视文艺阵地建设特别是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决不给错误文艺思潮和不良文艺作品提供传播渠道。各级宣传部门要发挥统筹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做好文艺工作,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和团体协同推进,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文艺工作新格局。

要加大文艺人才培养力度。文艺的发展首先看作品,作品的背后是人才。没有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没有好的作家、艺术家。要加强高端人才、人民喜爱的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的培养、锻炼和使用力度,造就一批造诣高深、成就突出、影响广泛的文艺领军人物。要大力宣传推介有突出贡献的文化名家,整合社会资源,对他们承担的重点项目、重要演出等给予支持,力争有更多的名人入选自治区、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要引导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业余作家、民间歌手、民间艺人,发展壮大民间文化人才队伍,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要强化文化人才梯队建设,建立后备人才库,发挥老专家、老学者、知名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大力培养接班人,推动青年文化人才快速成长。要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积极探索凝聚、吸纳、利用各类文艺人才的有效渠道,加强文艺人才引进,壮大文艺人才队伍。

要营造良好的文艺创作环境。环境关系文艺生态的涵养,关系文艺事业的健康发展。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拿出细化、量化、具体化的落实措施,更好促进文艺创作生产。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文艺人才、尊重文艺创造的良好氛围,使优秀作家艺术家专业上有权威、社会上受尊重。要加强对文艺队伍的团结引领,诚心诚意同他们交朋友、为他们办实事,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在政治上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要加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形成健康有序的良好市场环境。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出作品、出人才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艺精品和文艺人才充分涌现、文艺影响力和传播力不断扩大的生动局面。

各位艺术家、同志们,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伟大的作品助推伟大的时代。希望大家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望,多出精品、多创佳绩,为开创我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全面建成更高质量的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6年4月15日)

党委书记在人大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同志们:

公司2006年度工作会议、党委(扩大)会议暨一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就要结束了。这是我们步入新的一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上,传达了集团公司“两会”精神,总经理作了题为《抢抓机遇,创新经营,精细管理,为全面完成2006年工作目标而努力奋斗》的行政工作报

告,认真总结了过去一年公司中所取得的成绩和主要工作,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公司面临的形势和困难,着重安排了2006年的重点工作及生产经营任务;党委书记作了题为《创新理念,凝聚力量,为公司工作全面上台阶而努力》的党委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05年党委工作,明确了2006年党委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提出了今年的指导思想、总体工作思路和工作意见;总经济师作了题为《精细管理,稳健理财,为加快公司的发展而努力》的财务工作报告,总结了2005年度财务工作,分析了2006年财务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困难,对2006年财务工作提出了要求;副总经理作了《公司首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处理和首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提案征集审理情况的报告》,通报了首届一次职代会提案的处理落实工作及二次职代会的提案征集审理情况;副总经理作了《关于〈公司2005年集体合同〉履行情况的报告》,通报了2005年集体合同履行兑现情况;与会代表承载着全公司干部职工的重托,以高度的责任感,认真审议和讨论了各项报告,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必将为推进公司发展,实现2006年的奋斗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相信通过本次会议,对统一大家的思想,理清大家的思路,做好各自的工作,促进公司的发展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大会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各项议程,借此机会,我代表公司及公司党委向这次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

下面,结合公司实际谈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为实现06年各项工作目标奠定思想基础;

06年公司面临的压力是经营承揽难度大的压力;安全、优质、按时、高效完成4亿元产值的压力;经济复苏缓慢,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的压力;实现低利润下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压力;实现公司科学管理,走集约化经营的压力;在职工思想趋于多元化的情况下,实现各项改革目标和确保员工收入稳中有升,保持队伍稳定的压力。

明确这些压力就是让大家认清形势、认识自我、统一思想、找准差距、明确任务、增强信心。形势是严峻的,促使我们必须把握机遇,应对挑战,确保公司有完成06年各项工作目标的动力。

06年按照21局集团的要求和公司实际,我们确定的基本经济指标是:完成承揽任务1.5亿元,完成产值4亿元(其中建安产值3.3亿元),完成上缴款400万元,实现利润400万元,偿还历史债务1000万元,职工人均工资增长10,四金上缴保证在100,工程质量保证在100,职工施工生产重伤率控制在0.5‰以下,死亡率控制在0.13‰以内。

今年我们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机遇和挑战并存,走出困境,重振雄风的重任落在了每一个职工的肩上。集团公司会议明确提出,各子(分)公司的职能定位就是以管理为主体,对在建工程负责,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在建工程管理上,特别是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主管领导要亲自抓,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现场决定市场,更关系到企业生存。要千方百计把在建项目管理好,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及各项承诺的全面兑现,为经营承揽打好基础,做到良性循环。我们必须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把思想统一到这次会议的决策上来,统一到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具体措施上来,统一到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上来,加大执行力,落实责任制,推动全年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公司各部门和全体职工要认真贯彻集团公司和公司会议精神,从企业文化、基础管理着手,突出项目管理,抓好在建工程管理,提升整体管理水平,全面完成2006年各项生产经营目标。

二、深化认识,统一思想,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主导,用先进的企业文化构筑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今年,是总公司系统“企业文化年”和实施企业文化三年规划的关键年,我们要按照总公司、集团公司提出的“三大工程”和“八项工作任务”要求,切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如今,企业之间已经逐步从价格竞争、质量竞争、服务竞争走向更高层次的文化竞争。企业文化在未来十年中将成为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只有建设优秀且强势的企业文化,才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凝聚职工、赢得市场,有效提升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资源,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物质活动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品牌价值的提高、无形资产的积累,企业文化都贯穿其中。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自己的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要在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职工,给每个人以实现自身价值和展示才能的舞台。企业要有自己的企业精神或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或企业价值观,企业要努力培养职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价值观,增强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齐心协力推动企业发展。企业要构建充满活力的机制,做到人尽其才,以贡献决定分配,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奋发向上的氛围。企业要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让职工对企业的前途有一个明确和良好的预期,以振

奋精神,凝聚人心。企业文化建设要关注人才问题,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文艺联欢、图书馆、阅览室、广播站、黑板报等表层的东西,是企业文化的有形部分,企业文化的载体,搞活文化活动能有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内涵丰富、外好范文版权所有延广泛,应在实践中全面建设。

现在,要特别强调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要把企业文化的创新贯穿到企业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等各个环节,以创新促进发展,以科学的发展解决企业的困难。

三、统筹规划,构建和谐,为全面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需要构建和谐企业。构建和谐发展的企业,一方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落实建总和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公司必须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实际,在实现生产经营工作目标的同时,必须不断丰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和途径,积极探索和谐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取得思想政治工作的明显成效。因此,结合经营实际,严格履行企业宗旨、价值观,为企业和职工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为国家建造优质工程,真正做到“组织放心、业主满意”,实现企业与职工共同发展也就是一种和谐。建设和谐企业不仅是公司快速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职工实现自身价值的迫切要求。必须把企业、社会和职工的和谐作为一种理念,通过公平竞争,创造和谐安定的工作环境和人才成长环境。

06年公司在抓好和谐企业的构建基础上,将着重在抓好在建工程建设,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工期上下功夫。公司本着“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交一批朋友、占一方市场、创一份效益”的原则,对在建工程一是确保优质创精品,为经营承揽奠定基础,二是确保效益,为企业发展提供积累,学习借鉴其他工程局关于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经验,积极推行项目责任成本承包制,建立激励机制,树立精品意识,狠抓工程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严格成本管理。项目责任成本控制是加强内部管理的重中之重。公司将坚持“项目前科学评估,项目中严格审计,项目结束后离任审计”的工作方针,对完成生产计划和经济指标情况进行全面监控。

在06年一是要继续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保障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用制度展示党内活动的程序,用制度来保证作用的发挥,用制度保证党的组织建设。二是强化项目部的党建工作。要规范组织设置,明确工作机制。强化项目部党务负责人的建设工作,选好人,用好人。继续开展好“五好党支部”、“六好共产党员”活动。围绕生产活动、安全、质量、工期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升领导干部和“六管”人员遵纪守法意识,规范用权行为;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抓好廉洁自律“十不准”的执行。好范文版权所有

四、团结一心,求真务实,全面实现06年工作目标。

06年时公司走出困境的关键年、决定年,形势特别严峻,任务非常艰巨、责任十分重大,我们必须知难而进,团结一心,努力去实现既定的目标,具体措施是:

1、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力量,班子成员必须要精诚团结、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以公司利益为重,以确保职工安康为重,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科学决策,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乐于奉献,承担责任,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2、落实责任制,提高执行力。责任制是规范各级干部和职工工作行为的准则,执行力是确保责任制落实的关键。同时落实责任制,提高执行力也是二十一局集团06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公司将按“责、权、利”三个明确为基础,建立各级和个人责任制,同时加大执行力度,确保每个岗位、每个环节、每个部门、每个系统、每个经济组织,都能保证公司06年各项目标的实现。

3、转变机关职能,强化工作质量。随着工程的生产、组织、管理、核算等职能向项目部的下沉,公司机关的职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小机关大服务,是公司机关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公司机关将以经营任务为主要职责,同时对下的制度执行、经济状况、自我生存能力等进行监控、评估,并提供宏观的政策性、指导性、前瞻性服务,以确保公司取得计划中的经济效益。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以人为本观念。

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重点,以调整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主线,紧紧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中到公司的各个岗位上来,这是公司确定的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是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共同负责,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各项目部按照党委“干一个工程,培养一批人才”的要求,在施工实践中积极培养人才。二是抓好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级技工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教育、技能鉴定、招收大学生、引进人才等方法,使公司工程技术人员数量不多、青黄不接、再教育机制不健全、高级技工人员奇缺、部分职工对学技术、学管理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得到了缓解。06年,公司还将加大改革分配和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5、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根据总公司、集团公司和公司党委的总体部署,在集团公司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第一督导组的大力帮助和精心指导下,公司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于2005年8月1日正式启动,历时四个月。经过学习培训、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我们将根据总公司和集团公司党委的要求,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继承又要创新,既要讲求系统配套又要注重务实管用,既要建章立制又要确保落实。统筹安排,扎实推进,努力建设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公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工作目标的基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施工组织延伸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立到哪里;业务工作延伸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做到哪里。真正做到有党员就有组织,有组织就要有活动,有活动就要有效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同志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公司号召全体干部职工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全面落实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把力量凝聚到打造优势和推进发展上来。发扬讲求科学、扎实肯干的务实精神;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爱企爱岗、乐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坚韧不拔、奋发进取的拼搏精神,为努力实现本次大会确定的奋斗目标,开创公司各项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在党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5

今天召开的党委工作会,是继8月10日三届三次职工代表大会后,集团公司决定召开的又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

刚才,王书记代表集团党委作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报告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回顾总结了以来的集团党委工作,深刻分析了党建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党委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这个报告是指导集团公司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单位、各部门、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员工,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确保全面贯彻落实到位。

党建工作是中国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资源,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中国特色”,是国有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可或缺的发展优势。在潞安大有可为的机遇期、转型跨越的攻坚期和新兴产业的爬坡期,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党建工作的主题和课题就是抓好“三个转化”,即努力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工作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工作的“软实力”转化为转型跨越发展的“硬实力”,全面提升集团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下面,围绕“三个转化”的新课题,我重点讲三点意见,概括起来讲,就是要加强“三力建设”,即增强凝聚力,增添新特色;强化执行力,增添新优势;突出创新力,增添新亮点。

一、围绕中心抓党建,努力营造众志成城、齐心协力的发展环境和氛围,在增强凝聚力上增添新特色

凝聚力是战斗力,是发展力。增强凝聚力就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凝心聚力、凝才聚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是要风清气正、奋发有为,营造干事创业的好环境、好氛围。增强凝聚力是潞安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促进转型跨越发展必须抓好的首要问题。重点要从三个方面抓起:

一是使命回归,以企业愿景和使命来引领凝聚力建设。最高的管理是使命管理,最好的教育是理想教育。在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没有工资待遇,不想升官发财,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精神和气概,抛头颅、洒热血、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不断取得新胜利。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激情和热情,关键在于有崇高的使命意识,坚定的理想信念。如果把先烈的精神和使命用于今天的建设,必将取得辉煌的业绩。现在,我们潞安的中心任务已经非常明确,就是:建设亿吨煤炭新基地、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开创幸福潞安新天地,全面建设既强又大国际化新潞安。这个定位,面向的是世界一流企业,面向的是煤炭行业的未来,面向的是职工家属的庄严承诺。既强又大国际化新潞安新在国际化安全发展新水平、高端发展新优势、循环发展新特色、国际化共赢发展新境界、可持续发展新基石、和谐发展新合力,跨入世界500强。这既是我们“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的美好愿景,又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责任重于泰山,使命高于一切。广大干部员工要以崇高的使命感,将思想、智慧、力量凝聚到转型跨越发展上,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

集团方方面面、上上下下要完整理解、深刻领会、广为宣传、大胆实践,广大党务工作者要突出特长、发挥优势、利用各种场合、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宣传灌输、强化教育引导,让这一中心任务成为潞安人的普遍共识,化作广大干部员工的自觉行动。

二是作风回归,以提升服务和促进发展来推动凝聚力建设。解放初期,毛泽东同志讲“两个务必”: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党在革命时期保持这个作风,在经济建设时期更需要保持这个作风。人心齐,泰山移。艰苦奋斗,重在“奋斗”。好的作风产生感召力,增强向心力。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潞安的光荣传统。广大党员干部是潞安的中流砥柱。在新的形势下,作风回归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把拼搏奋进、不惧艰辛、追求卓越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把服务基层、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作为起码要求,把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深入群众作为一项基本功力,摸实情、讲实干、求实效,不断提升服务大局的能力和促进发展的能力。同时,要深刻地认识到:公平、公正也是凝聚力。公平就是水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工作中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做到说话群众愿意听、行动群众愿意跟、安排工作群众愿意干,以作风回归凝聚起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拼搏奋斗促转型、实干创新谋跨越,在转型跨越发展中产生出更大的价值、更高的效应、更好的效益。

三是宗旨回归,以幸福潞安建设来增强凝聚力建设。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发展要依靠员工,所有发展都要造福员工,全面打造幸福潞安,从战略层面为所有潞安人谋福祉,是潞安的优秀品质,也是集团班子牢记并践行根本宗旨的体现。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建设幸福潞安是集团最大的凝聚力工程”的理念,以感恩企业、感恩员工、感恩社会的心态,全力推进职代会和党委工作会安排部署的各项惠民工程,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全力解决员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比如,要继续推进社区建设、国际安全社区建设、一流文明矿区建设等得民心、顺民意的工程;要明确净化水工程的实施进度,加大绿色蔬菜工程推进力度,尽快让潞安人喝上“优质水”,吃上“放心菜”等等。让每一个潞安人都生活得更加富裕、更加健康、更有尊严、更有品位,让每一个潞安人更加热爱潞安,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更加珍惜风清气正、团结奋进的发展环境。

二、强化执行抓落实,增强纪律性,强调科学性,体现艺术性,努力在强化执行力上增添新优势

目前,潞安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主要抓手、保障措施等已经十分明确,工作的重心就是抓落实。没有落实,再美好的蓝图也是空中楼阁;没有落实,再难得的机遇也会白白丧失;没有落实,再优秀的团队也将无所作为。

如何扎实落实、科学落实、高标准落实,关键是强化执行的法制性、执行的科学性和执行的艺术性:

一是要强化执行的法制性,确保各项工作和目标任务的扎实落实。赢在战略,胜在执行。我们的转型跨越发展就是一场大兵团的作战,必须要有铁的纪律作保证,要着力构建法制性的执行体系,以卓越的法制执行力和贯穿力,切实解决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问题。最近,集团公司班子成员职代会重点工作任务分解表已经编制完成,很快就要下发。下发分解表,对班子成员来讲,是严肃的承诺,是严格的考核,也是执行力的体现,要一级一级地传递下去。

特别是各单位要紧紧围绕职代会确立的目标任务,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八大课题:职代会和党委工作会对本单位的要求是什么?本单位在集团目前的地位和为建设国际化新潞安的贡献是什么?发展和提升最大的瓶颈制约问题是什么?重点工程、重点工作的目标任务、关键节点和推进网络是什么?本单位在集团内部和集团外部两个层面实施对标管理的标杆是什么、改进措施是什么、成效是什么?创新工作、创新业绩是什么?围绕员工群众的吃、住、行、医疗保健、子女就业、文化休闲等惠民实事的措施和要求是什么?本单位和部门推进各项工作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机制是什么?

围绕这八大课题,各单位要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举措,完善“硬杠杠”,明确“硬要求”。按照定目标、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间、定资金、定考核“六定”要求,实施目标化管理、网络化推进、刚性化考核。各重点项目的关键路线、关键节点都要纳入集团大调度考核管理,各单位要建立起“一周一通报,一月一考核,一季一评价”的考评体系,做到周周有进展、月月有变化、标志性项目有阶段性、标志性成果,以扎扎实实的落实确保效率、效能和效益的有力提升。

二是要强化执行的科学性,确保各项工作和目标任务的有序落实。在抓工作落实上,我们的要求是“既要好好干,更要干得好”。“好好干”是科学的态度,“干得好”是科学的执行。我感到,科学的执行应该体现在科学管理手段的科学运用上。一是在集团层面引入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当前,70%的世界500强企业都引入了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这种管理的核心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经营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相互驱动,把抽象的战略规划转变为具体的目标和指标,实现企业绩效的科学评价,促进战略目标的高标准实施。二是各生产单位特别是新兴产业要积极学习推广精益化管理,实现管理流程的精细、精准、精确、精益、精美,推动现场管理向高标准迈进。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丰田的精益管理》一书,集团要人手一册进行学习。要求大家先学习、借鉴书中一整套的科学管理体系,然后结合单位实际、岗位实际,进行创新。各单位要认真实施精益化管理,从而大幅度降低成本,进一步保障安全,更好地体现企业效益。各单位从现在开始就要学习调研、积极推进两个管理手段的科学运用,早日取得成效。三是推行与国际化接轨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学习世界500强企业信息化与国际化管理融合的先进经验,依靠信息化管理,实现管理流程再造系统性、有效性的提升。

三是要强化执行的艺术性,确保各项工作和目标任务的高标准落实。要将加强执行力建设提升到企业文化的层面,不断强化“战略顶天、执行立地”的理念,在战略谋划和定位上,要有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胸怀;在确保高标准落实上,要充分体现出执行的艺术性,以强化执行的艺术性确保高标准落实。这既是各级干部的职责要求和基本素养,更是各级干部的智慧体现和能力检验。

党委书记在人大会议上的讲话 篇6

春节刚过,我们就抓紧安排县“两会”,目的是把工作往前赶,集中时间和精力抓大事、谋发展。县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明天就要正式召开。这次人代会有两项重要任务,一是听取和审议县人大常委会、“一府两院”以及财政、计划工作报告;二是选举县检察院检察长。今天召开这次党员代表会议,就有关问题先通报一下情

况,目的就是首先在党内统一思想,统一意志,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确保圆满完成大会的各项任务。下面,我代表县委讲四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开好人代会的重大意义,把民主务实、团结鼓劲、发展稳定的总要求落到实处

人代会是全县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倍受关注。今年的人代会,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十五”,谋划“十一五”,更快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大会。民主务实、团结鼓劲、发展稳定是大会的总要求,也是大会能否开好的重要标志。去年下半年,中央、省、市委相继召开了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六届六次全会、市委八届六次全会及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这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标准。为贯彻好上级精神,总结好去年,谋划好今年,去年底,县委、县政府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发展千人问卷调查”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92.2的干部群众对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大家认为,过去的一年,全县项目投资势头强劲,交通建设力度较大,县城面貌逐步改观,经济运行平稳,发展速度加快,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可持续稳定局面日益巩固,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上下人心思进、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与大家履职尽责、献策出力也是分不开的。在这种好的形势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振奋精神,加压奋进,努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刚刚召开的县委九届四次全会,根据当前的新形势,结合我县实际,对九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进行了完善,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今年的工作重点。今后全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主基调,以执政能力建设为根本保障,继续坚持以“建设**卫星城,打造**西花园”为总体目标,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加快工业化、产业化、城市(镇)化、信息化进程,更快更好地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06年底,全县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达到50亿元以上,到2015年再翻一番,达到100亿元以上,分别比党代会确定的翻番目标提前一年和五年实现。到2008年,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大关。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目标已经明确,下一步就是要通过这次大会,把县委的决策变成全县人民的统一意志和自觉行动,把全县上下的精神进一步振奋起来,合力进一步凝聚起来,干劲进一步鼓舞起来。作为党员代表,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这次人代会的重大意义,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发挥模范作用,带头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努力营造“干事、创业、为民”的浓厚氛围,真正把民主务实、团结鼓劲、发展稳定的要求落到实处。

二、要着眼于推动**更快更好发展,认真参政议政,积极建言献策

在这次人代会上,宝庆县长将代表县政府做工作报告,英杰主任将受人大常委会委托做人大工作报告。此外,还有“两院”工作报告和计划、财政报告。把这几个报告讨论好、审议好、修改好,是人代会的一项主要任务。这次提交人代会的几个报告,都是在人大、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的亲自主持下,经过充分酝酿,多方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后形成的,县委常委会也专门进行了研究讨论。总的看,几个报告对去年工作的总结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对今年工作的安排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符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较好地体现了“干事、创业、为民”的要求和县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希望大家从全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积极负责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认真组织审议讨论,引导各位代表主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要坚持发扬民主与正确集中相统一,对去年取得的成绩,要讲清说透;对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要找准亮明;对今年的工作,要提出真知灼见,真正使我们的目标更明确,思路更完善,措施更有力。要通过审议、讨论报告,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凝聚智慧,形成合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要认真贯彻市委人事安排意图,旗帜鲜明讲政治,确保选举顺利成功

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7

这次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 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总结去年工作, 分析当前全省“三农”形势, 研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措施, 安排部署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省委省政府对这次会议非常重视。会前, 省委常委会专题进行了研究, 陆书记、徐省长对进一步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下面, 我讲几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形势, 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责任感

过去的一年是我省发展历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5.12特大地震灾害和婴幼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重大挑战, 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急剧变化、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和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带来的诸多困难, 全省上下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个主题, 采取一系列更明确、更直接、更有力的举措,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经受住了各种考验, 农业农村发展迈出了新步伐, 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旱作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坚持把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革命性措施来抓, 在31个旱作农业县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289万亩, 增产粮食8.7亿斤, 找到了保障全省粮食安全的新路子。全省粮食生产在连续5年丰收的基础上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总产达到175亿斤, 比上年增产11亿斤, 是建国以来最高的年份。

二是促农增收“六大行动”见到实效, 农民收入增幅超过预期目标。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 启动特色优势产业提升、草食畜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扶贫开发水平提高、强农惠农政策保障等“六大行动”, 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比上年增加351元, 增幅达15%, 增加额为历史新高, 增幅为1998年以来最高。

三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 特色种植业和草食畜牧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围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特色优势产业, 优先对马铃薯和草食畜牧业进行重点扶持。整合资金1亿元, 在全国率先实行马铃薯良种补贴,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和种薯市场监管, 提高脱毒种薯的推广普及率;着力扶持规模集约水平较高的马铃薯骨干龙头企业, 关停并转年产1万吨以下的淀粉加工企业, 有效遏制了无序竞争和环境污染。整合草食畜牧业发展资金, 重点扶持良种扩繁和规模化养殖, 积极推进养殖方式转变, 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 第一轮试点工作成效明显。按照“五句话、二十字”的总体要求和“试点先行”的基本原则, 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水平, 按东、中、西三片分类指导, 注重在培育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示范引导、探索路子、积累经验。100个试点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五是扶贫方式不断创新, 贫困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加强规划指导, 着力扶持发展能够稳定解决温饱的产业。同时注重把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整村推进、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扶贫方式, 完善扶贫机制。据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提供的资料, 预计全省51个重点扶贫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60元, 增幅达17%, 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的作用不断凸显。

六是民生工程进展顺利, 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从加强农民最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认真实施农村饮水、乡村道路、户用沼气、特困群众危房改造等改善民生的重点工程, 预计全年解决了1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 新建改建乡村道路1.3万公里, 改造特困群众危房2万多户, 重建震区农户住房19.8万户、改造维修28.5万户, 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5万户。目前, 全省累计有78个县实施了农村沼气项目, 总任务量居西北第一, 成为全国唯一连续4年完成建设项目的省份。

七是公共财政投入不断增加, 农村社会事业取得重要进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把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省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全部免除, 53万贫困家庭学生得到了寄宿生活费补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省94%的农村人口, 补贴标准翻了一番,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初步建立。

八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加强, 农村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着眼于确保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 研究出台了《强农惠农专项资金支付管理办法》, 财政惠农资金“一册明、一折统”将从今年第一季度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适应农业信息化服务的要求, 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 拓展了反映农民诉求的渠道, 为农民群众及时提供政策法规、种养技术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 深受广大农民群众拥护。

总之, 过去的一年, 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持续向好, 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 作出了重要贡献。可以说, 全省农业农村发展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 确实来之不易,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结果, 是各地各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农业战线上的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 向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 向所有关心和支持“三农”工作的各界人士, 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 受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影响, 导致国内经济增长减速, 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明显加大。今年将是新世纪以来我省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最严峻的一年, 也是“三农”工作面临挑战最大的一年。一是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加大。据农业部门监测, 去年10月份以来, 多数农产品价格均由前期持续上涨转为掉头下行, 主要农产品普遍出现价格下滑和卖难。其中, 玉米价格由上年同期的1.5元/公斤下降到1.1元/公斤;啤酒大麦由2.4元/公斤下降到1.6元/公斤;马铃薯、苹果的售价分别比上年同期下降25%和20%;猪肉价格下降9.48%。从宏观环境看, 消费需求下降, 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 支撑农产品市场价格高位运行的市场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这对稳定农业和粮食生产、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极为不利。二是保持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难度加大。务工收入是我省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随着金融危机逐步向实体经济扩散, 劳动密集型、外向型中小企业用工规模将大幅度缩减, 对农民转移就业的冲击将进一步显现。据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 2008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增速下降, 预计今年极有可能出现农民工新增就业机会难以增加甚至会减少、工资水平难以提高甚至会下降的局面。依靠外出务工拉动我省农民增收的渠道受阻、空间缩小。三是农业发展资源和市场约束增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 耕地、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加速从农村向城市流动, 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依靠拼资源来提高农业产出的余地日益缩小。同时,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普遍提高和农产品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 对我们提高农产品质量档次、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整体加工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四是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在全省86个县市区中, 有43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8个省扶县, 加上非重点县的重点乡, 扶贫任务涉及68个县。目前, 全省有贫困人口490万, 国家调整扶贫标准后, 贫困人口和贫困面将进一步扩大。

我们必须全面分析把握形势, 切实增强危机感和责任感。只有把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估计得越足, 把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考虑得越充分, 并注重从挑战中寻找机遇, 善于从不断变化的情况中捕捉机遇, 才能有效应对各种复杂局面, 克服各种困难, 开辟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

二、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 牢牢把握做好“三农”工作的主动权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精神的第一年, 也是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一年。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陆书记和徐省长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 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三农”工作, 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形势。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上来,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

一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略思想。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 内容丰富, 内涵深刻, 特别是提出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的重要论断, 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的基本判断, 明确了“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的总体思路, 并从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三大方面”作出全面部署。《决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一贯思想, 集中反映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政策创新的最新成果, 突出体现了在“三农”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新要求, 是指导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省委省政府立足于省情, 在力求全面贯彻的基础上, 牢牢把握统揽全篇的精神实质, 紧紧抓住贯穿始终的脉络主线, 制定了我省的《实施意见》 (省委发[2008]46号) , 从10个方面提出了60项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措施。各地一定要结合实际, 认真贯彻落实, 把有力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为扩大内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风险、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要深刻领会和把握“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强调, “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工作, 千方百计确保农业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出问题。”温家宝总理指出, “只有坚持不懈地巩固和加强农业这个基础, 才能牢牢掌握谋划全局的主动权。”今年中央1号文件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 明确了全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 强调要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 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 增强科技支撑, 加大投入力度, 优化产业结构, 推进改革创新, 千方百计保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这一总体要求既是具体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体现, 又是中央加强“三农”工作基本思路的延续, 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年度特色, 又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陆书记和徐省长在全省经济工作会上明确指出, 要按照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 着力强基础、抓特色、保供给、增收入, 扎扎实实地推进新农村建设。我们一定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抓住关键环节, 突出工作重点, 努力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三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强农惠农政策。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基础上, 适应“三农”发展的新要求, 中央制定了“四个用于”、“四个扩大”、“四个提高”、“四个取消”的具体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 从8个方面提出了40条具体实施意见, 提交这次会议讨论后以省委1号文件下发。无论是中央的1号文件, 还是我们省的具体实施意见, 都明确要求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 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 加大力度扶持粮食生产, 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 推进畜禽规模养殖,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基层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建设;强调要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 加大统筹城乡力度, 积极扩大农村劳动力就业,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这些政策措施, 体现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思想, 反映了抓紧解决急迫的热点、难点问题和着力解决重大的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问题的要求, 指向明确、含金量高、操作性强、覆盖面广, 对于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落实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悉心理解, 认真贯彻落实, 充分发挥强农惠农政策激发农民和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发展农业生产经营的强大威力。

四是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在正视困难和挑战的同时, 我们也要把握农业农村正在发生的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和积极的趋势, 看到农业农村发展的有利条件。从大的方面讲, 一个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 初步形成了新时期强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制度框架, 开始建立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为农业农村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另一个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把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建设作为投入重点, 把加大对“三农”的金融支持作为重要取向, 为增加“三农”资金投入提供了重要契机。再一个是农业蕴含着较大的资源集约利用潜力, 农民蕴含着较大的创业热情和潜能, 特别是我省通过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旱作农业技术,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还有较大空间, 只要我们注重挖掘和发挥好这些潜力, 就能在抵御风险、应对挑战中拓展发展空间。同时, 各地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中也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 总结了不少可行办法, 形成了一套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的工作督查机制、部门协调机制。最为重要的是,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全省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各级党委政府把握全局、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这为我们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只要我们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坚持把推动发展的积极性与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敢于迎难而上, 勇于开拓进取, 善于利用有利条件, 培育积极因素, 就一定能够继续保持好的发展势头。

三、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作, 确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农业农村工作千头万绪, 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 又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今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全委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坚持把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紧紧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这个核心要求, 落实惠农政策, 转变发展方式, 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 着力推进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 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 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着力抓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 围绕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着力推进农村制度创新和建设。省委全委会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 研究提出了推进我省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市县党委政府要着眼于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优化农村发展环境, 积极开展试点, 不断总结实践新经验、探索改革新举措, 力求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推进农村土地、农业支持保护、农村金融、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取得突破。省里在加强对面上改革指导的同时, 着力推进3项具体改革。一个是, 积极稳妥地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7个试点县要按照林改《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 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为全省全面推进积累经验、探索路子。另一个是, 积极深化农垦企业改革。着眼于优化配置生产要素、集聚和释放生产力, 推进农垦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创新, 增强农垦企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第三个是, 积极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工作。兰州、嘉峪关、金昌3市和市州所在地的一些区, 以及有条件的市县和新一轮新农村建设试点县, 要从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5个方面积极探索, 率先推进一体化发展, 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加快形成城乡发展有机融合、良性互动、共同繁荣的崭新格局。其他地方也要尽力而为, 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 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 着力推动“六大行动”贯彻落实。确保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的目标, 是全省农业村工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也是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现在看, 今年农民减收因素明显, 正如中央指出的“有可能出现农产品价格下降、乡镇企业增速放缓、农民外出就业困难、农民工工资水平降低等诸多不利因素几碰头的严峻局面”。省直有关部门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路, 对价格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和产品重点进行扶持。今年, 对抓好马铃薯、草食畜产业化经营和落实500万亩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已明确了扶持办法, 正在抓紧确定扶持中药材、果蔬、油橄榄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办法, 进一步增强种养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市县党委政府要针对影响农民增收的突出问题, 及时修订和完善发展规划, 进一步细化实化实施“六大行动”的措施和办法, 全力以赴打好农民增收这个硬仗。要高度关注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行和一些农产品“卖难”问题, 扩大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规模, 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和品牌产品生产, 加大产销衔接力度, 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需要强调的是, 要从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农民外出务工就业压力大的实际出发, 把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 切实加大对农民返乡创业和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指导服务力度, 大力拓展农村非农产业增收渠道, 最大限度开辟就业创业增收空间。一是要引导和支持农民广泛利用各类资源, 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类型多样的农村服务业, 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 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 扩大农村二三产业的就业容量, 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二是要整合培训资源, 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阳光工程培训力度, 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的对接,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增强农民就业创业的稳定性和增加收入的可靠性。三是要以县为单位抓紧成立劳务公司, 组织好农民的劳务就业。省内重点项目建设要优先使用当地农民工。要通过以奖代补、以工代赈等方式组织农民大规模开展兴修水利、整治土地, 参与省内重大建设工程, 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就业容量。同时, 要为省内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做好征地拆迁等地方服务工作, 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四是要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统筹配置各类生产要素, 有效集成各项支持政策, 增强县域经济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

第三, 围绕实施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示范工程, 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是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也是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治本之策。省委全委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 到2012年全省新增粮食产量50亿斤, 使全省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10亿斤以上, 实现较高水准的动态平衡。我们要紧紧抓住国家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机遇, 着力加强“三大能力”建设。一要着力加强土地产出能力建设, 整合资金, 提高补助标准, 引导农民积极投工投劳, 加大梯田建设的力度, 切实增加高产稳产田比重。今年先在年降雨300毫米以上、又适宜坡改梯的县实施这项工程, 并和所在县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起来。二要着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建设。以良种良法推广应用为重点, 扎实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集成技术, 不断推进旱农技术集成和创新;以种养业良种扩繁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为重点, 促进产学研结合, 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 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三要着力加强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建设。注重把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同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 加快构建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为推进结构调整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支撑。

第四, 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着力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层次和水平。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是提高农业比较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业发展整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 突出区域发展重点。省直有关部门要指导各地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 认真研究水土光热资源, 科学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 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片带。省里初步确定, 新出台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政策, 重点推行规范化种植, 发展精深加工, 着力提高地道药材的市场份额和增值空间;制定扶持果品产业发展的政策, 重点推广苹果套袋、高接换种和病虫害防治技术, 支持主产区提高储藏能力。市县应主动加强同省直有关部门的沟通, 完善产业发展指导性规划, 力求同全省的产业发展规划相衔接, 同市场需求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相衔接。二要结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从今年起, 省里将围绕实施产业化提升行动, 集中力量重点扶持一批与特色产业发展相适应、与终端市场相联接、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精深加工企业, 尤其要改进扶持办法, 注重通过与银行共同筛选项目和贴息的办法, 放大资金量, 高起点地扶持马铃薯、中药材、草食畜等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加工水平, 不搞低层次、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市县也应明确政策导向, 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 着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应。同时, 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特别要注重引进一些有品牌、有实力、市场占有率高的精深加工企业参与特色优势产业开发, 让农民更多分享加工流通增值收益。三要积极培育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特色优势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按产业、产品发展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 并从登记注册、税费减免、贷款贴息、风险担保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引导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第五, 围绕强化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这是全省农业农村发展中亟待加强的薄弱环节, 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着力点。能不能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的机遇, 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 是对我们各级干部领导能力和水平的现实考验。一要逐条研究国家的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 切实搞清楚国家在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着力实现工作重点与国家扶持政策的有效衔接。二要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把发展抓项目的要求落到实处。要立足当前, 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投资机遇, 积极做好项目的筛选、申报和争取工作, 力求使多年想办的农村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得以落实。尤其要重点办好“水、电、路、气、房”五件实事, 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农村沼气、农村安居建设, 继续抓好生态移民工程。在农村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中, 要遵循安全、适用、节省的原则,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统筹协调安排好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林区棚户区改造等涉及农房建设的项目。三要注意建立激励机制,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需要国家和省里的支持, 但不可能由政府包下来, 必须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六, 围绕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着力创新扶贫开发方式。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 是全省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要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精神和省委的《实施意见》, 进一步强化扶贫措施, 努力把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一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 实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要加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实施扶贫政策, 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对没有劳动力或劳动能力丧失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救助, 真正为农村贫困人口建立起最后一道生活保障线。二要继续把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同整村推进和连片开发有机结合起来, 进一步创新扶贫开发方式。要以县为单位整合扶贫专项、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资金, 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有机结合起来, 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加收入。要打破行政区划壁垒, 从中心镇、乡镇和行政村不同层次统一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布局主导产业发展, 形成扶贫开发整体优势。需要强调的是, 由于生产方式、生产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一些贫困群众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 生活依旧十分困难, 省委省政府已确定今年将河西移民贫困群众纳入整村推进式扶贫开发范围。迁入地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统筹考虑解决好这部分群众的实际困难, 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三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通过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对于贫困地区来说, 能不能把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事关扶贫开发的成败, 事关可持续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把扶贫资金的10%用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根本目的在于推进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分散短期输出向有组织常年稳定输出转变。无论是国定扶贫工作重点县, 还是省列扶贫县, 都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和重大项目来对待。要整合培训资源, 加强组织协调, 突出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校企联合, 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将农村基础教育的“两后生”同农村职业教育对接, 下功夫提高农民素质。同时, 要完善对口帮扶机制, 提高社会帮扶的实效。

第七, 围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着力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发展循环农业, 是省委全委会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 也是促进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抓紧制定全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把积极促进循环农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各地可先从三个方面着手推进:一要大力推广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为主的节约型农业技术, 尤其要大面积推广节水农业技术, 着力缓解资源型缺水和干旱对我省农业生产的制约。二要围绕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量, 以农村沼气建设为突破口, 着力推进作物秸秆、粪便的资源化利用, 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科学处置。三要着眼于建立循环农业体系, 着力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的相互融合和有机联系, 努力在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实效。

第八, 围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着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省委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 总结了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 并就下一阶段全省新农村建设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各地要把试点示范和面上推进有机结合起来, 着力在完善规划、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转变发展方式、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实施“六大行动”以及培育新型农民和整治村容村貌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省里确定, 下一阶段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在兰州、金昌、嘉峪关3市和其他市州的11个县进行。3个市的试点工作, 要突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工作着力点。11个县的试点工作, 要着眼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围绕“六大制度”建设和“五句话、二十字”的总体要求,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 发挥后发优势, 按一体化的发展要求, 规划建设饮水、道路、通信、电网改造等基础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 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各地党委政府分管农村工作的同志, 一方面,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 全力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另一方面, 要着眼于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主动同分管教育、卫生、文化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同志加强衔接, 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保障向农村覆盖。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不断提高“三农”工作的水平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任务异常繁重艰巨。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工作的组织领导, 切实抓住面临的机遇, 积极应对严峻的挑战, 以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扎实有效的工作举措, 确保实现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今年“三农”工作的目标。

一要切实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加强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 是中央对各级党委政府的明确要求, 也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真正做到在政策制定上, 多出有利于“三农”的真招实策;在工作部署上, 投入更多精力、下更大功夫;在财力投放上, 真正向“三农”倾斜, 舍得拿真金白银;在干部配备上, 把作风正、能力强的优秀干部选配到“三农”工作的领导岗位上。县一级党委政府要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 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 要想大事、谋大事, 紧紧抓住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 着力解决“三农”工作中的突出矛盾, 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 转化为具体措施和实际行动, 努力在农村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在强化农业基础上取得新进展, 在改善农村民生上取得新成效。要认真履行组织领导责任, 结合今年市县乡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切实把强农惠农举措贯彻到基层、落实到农户。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 认真倾听群众呼声, 及时总结推广群众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 努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省直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该出的措施要早出台, 该批的项目要早批复, 该下的资金要早下达, 及时给基层和农民群众发出政策信息, 充分发挥政策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的效力。

二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是做好“三农”工作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要着眼于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 选好配强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 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以及青年、妇女组织的重要作用。要切实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注重从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务工回乡人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领办人中选拔村干部, 带动生产发展、农民致富。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短期实践培训和现代远程教育培训, 着力提高他们干事创业的能力。同时, 要鼓励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村任职, 鼓励引导机关干部到村帮助工作, 逐步建立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养老保险、离职补偿等激励保障机制, 激发广大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要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复杂多样, 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要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尊重和保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确保农民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 完善村民民主理财、民主评议村干部、审计监督农村集体财务等制度, 完善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办法。积极推进乡镇政务公开, 方便群众办事, 接受群众监督。高度重视农村社会稳定工作, 妥善解决农村因土地征用、环境污染、移民搬迁、集体资产处置等引发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 引导农民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提高农民群众依法维权的能力和履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义务的自觉性。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拓展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建立农村社会矛盾排查调处机制, 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 化解在萌芽状态。特别要建立预防和有效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责任制, 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四要加强农村和谐文化建设, 为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倡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革除陋习、移风易俗, 进一步提升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尤其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和节俭意识, 促进农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要确保农民基本文化权益, 促进文化资源向农村倾斜, 加强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建设, 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民书屋工程, 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增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继续组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活动, 为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发挥积极作用。

党委书记在人大会议上的讲话 篇8

(一)总的来看,宏观调控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现在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

宏观调控取得的效果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得到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投资规模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抑制,货币信贷增势减缓,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了重要进展,价格特别是基础产品价格涨势趋缓。第二,国民经济保持了比较平稳和比较快的发展势头。GDP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经济效益继续提高,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消费市场正在趋旺。

之所以说当前宏观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主要出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第一,经济运行当中的突出矛盾虽然有所缓解,但是基础还相当不稳固。具体表现在,一是预计今年粮食总量将会得到缓解,但粮食品种、区域结构等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二是投资扩张的压力仍然比较大,今年上半年全国共新开工项目6.8万个,根据固定资产投资清理上报情况来看,还有2万多个拟建项目;三是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第二,从当前经济运行来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是一些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现象这两个月又开始呈现,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苗头;二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出现了紧张状况;三是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从7月份开始回升。

这些问题的存在,多数还是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当然也有法制不够健全、政策执行不够有力、增长方式没有转变等方面的问题。

(二)关于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清理。从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的汇总情况来看,各地都比较认真,也做了很多工作,但工作深度和力度各省参差不齐。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做好清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善后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在此,主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清理整顿工作虽然基本告一段落,但收尾工作至关重要。对各地提出的停建、缓建和继续建设的项目的处理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暂时不作评论,待调研后再发表看法,但各地要按照提出的处理意见做好收尾工作。

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清理工作总的原则是有保有压,并不是让所有项目都停下来,而是要求各地根据国务院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政策标准,自行提出哪些项目需要停,哪些项目需要继续建设。

第三,最近,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到地方调研期间,至少有3个省的主要领导同志反映,治理整顿期间的政策特别是土地控制政策过于严格,很多项目都没法批。关于土地控制政策我想跟大家讲几点看法:一是今年10月31日以前,土地严格控制政策是不会松动的。二是10月31日以后,土地管理特别是建设用地管理的严格程度有可能不会比现在松多少。三是今年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工作,有1/3的省做得很不错,很快就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土资源部的要求报来了项目材料,要求尽快对重点急需建设项目予以确认。但是,还有几个省到现在还没有把文件报上来。有的省虽然报上来了,但文件不符合要求,投资司提出补充材料的要求后,还是不能尽快反馈补充材料,造成项目确认工作延误。

二、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工作

(一)对《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认识和落实问题

《决定》是经过近10年反复酝酿出台的,国务院专门研究了3次。我认为,《决定》是一个重要的文件。第一,这个文件在投资管理体制上向市场经济迈出了一大步;第二,这个文件基本适应当前我国投资管理乃至经济管理的实际情况。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尽快贯彻落实《决定》,应该研究怎么把《决定》具体化,怎么在实践中指导实际工作。在执行《决定》的过程中既要有利于发展,又要加强调控。

(二)突出强调一下核准制的问题

第一,实行核准制的项目,今后侧重管理5个方面:一是看项目是否符合产业政策,资源利用是否合理。如果已制定过有关规划,那么要看这个项目是否在规划当中。属于城市中心或城市郊区规划范围内的,还要看是否纳入正式批准的城市规划范围。这个方面工作主要由各级发展改革委和建设部门负责;二是看项目是否符合环保要求,这主要请环保部门提出意见;三是土地部门是否出具了审查意见;四是在经济安全上有保障;五是使用银行贷款的,看银行是否承诺贷款。今后,核准项目就把握这5条,至于市场、技术、效益等等,都不属于核准内容。

第二,凡是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的项目和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初核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所出具的文件原则上是部级的。比如,环保评价应由国家环保总局出具文件,土地利用应由国土资源部出具文件,贷款应由商业银行总行出具文件等等。一般来说,省级部门出具的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不认可。

第三,现在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可研报告,需要按核准方式办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将其转成核准项目。但应特别注意,原来可研报告达不到上面5点要求的,必须作必要的补充。二是项目建议书已报到国家发展改革委的,不再退回,如果属于核准的,按上述5点要求,补充有关资料,符合要求的就核准,不符合要求的请抓紧做工作。总之,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项目,从现在起都要按《决定》精神办理。这个过渡时期的处理办法,请各省发展改革委向省长报告。再重申一下,对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和报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各有关部门的审查意见是前置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主要对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地区布局、资源利用、经济安全等进行核准。各省现在就要按照这个办法做工作,共同配合,加快项目核准的步伐。

(三)关于备案制和代建制

第一,备案制度由各省自己制定,先实践,后总结。第二,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了一个指导性意见。备案制和代建制一样,没有现成的办法,只能先实践,摸着石头过河。关于代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暂时不出台办法,也暂时不全面推行代建制,而是先搞代建制试点。从今年起,拿出两个项目作为代建制试点,然后总结经验。各省可以实行各自的代建制。

(四)各级发展改革委特别是省级发展改革委,要团结有关方面共同做好投资项目管理工作

这次机构改革后,有十几个省市的经委或经贸委保留了原技术改造投资管理职能,他们同样是投资项目管理战线的战友。在这里我明确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省级投资主管部门是省发展改革委,同时也包括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省级经委或经贸委;二是各省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文件(包括审批和核准文件),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单独上报,涉及到上述十几个省有原来意义上的技改项目的,可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单独上报,也可以会同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省级经委或经贸委联合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不受理省级经委或经贸委单独上报的文件。这样做是为了保持工作的一致性,同时也便于各省统筹安排和管理投资项目。

总之,这次投资体制改革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利益牵扯面也很多,在执行当中,各方面要加强协商、协调。同时要继续深入研究投资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

三、关于固定资产投资清欠工作

第一,各地发展改革委、经委(经贸委)都要重视此项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各级发展改革委不要认为这只是建设部门的责任,我们也有责任。

第二,对有中央投资项目的拖欠问题,各省发展改革委和经委(经贸委)责无旁贷,要加大工作力度。从现在起,用两个月的时间,按项目搞清楚下面两类情况:一是有中央投资项目的拖欠情况;二是地方政府投资项目的拖欠情况。

第三,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8月23日电视电话会议上明确要求,今年10月末以前,各省要上报有政府投资项目的拖欠解决办法(包括时间、进度、措施),抄送建设部、国家发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会上,曾培炎副总理还要求,地方政府投资项目造成的拖欠,全部由地方政府负责,在今明两年内解决。这项工作总体上由建设部门负责,但解决政府投资项目拖欠问题的措施,各级发展改革委责无旁贷。

四、关于明年的投资工作

明年的投资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研究,目前可以明确的有这么几项:

第一,明年国家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很大可能还要保持一定的调控力度。

第二,明年投资安排和管理工作会更多地向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结构调整方面倾斜。

第三,明年中央政府掌握的投资将会减少。

第四,今年后几个月和明年第一季度要对1998年以来国债投资的项目进行总结。这项工作已经布置,请各地抓紧做好这项工作。

上一篇:重庆房产税征收标准下一篇:美国金融学硕士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