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2024-07-05

金凤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精选10篇)

金凤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篇1

争创“五好”支部

构建和谐金凤

——金凤村党支部创先争优先进事迹材料

一、基本情况

金凤村由原红字、黄狮两村合并而成,幅员面积6.88平方千米,辖25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134户,总人口3237人,村民主要以种植伏季水果、杂柑和外出务工为主。金凤村党支部现有党员72人,60岁以上党员17人,女党员15人,外出务工党员12人。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金凤村以“富民强村创佳绩,脱贫奔康争先进”为主题,认真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金凤村的实际情况,在党支部和党员干部中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在全村营造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目前,活动进展顺利。

二、工作措施

为了能够让创先争优活动成为党员干部重视,人民群众认可,党委政府满意,实际成效明显的一次活动,他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创先争优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县委组织部和镇党委指导下,金凤村迅速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创先争优活动的第一责任人,由党支部委员和各党小组组长分工分片负责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并以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的创先争优活动带动共 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开展创建先进集体、争当先进个人活动。

(二)深入动员宣传,为创先争优活动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金凤村在6月16日专门召开了创先争优动员大会,传达各级党委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同时发挥宣传栏、广播电视以及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作用,组织党员群众认真学习各行各业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事迹。并通过制作宣传板,张贴横幅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在全村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使广大党员群众自觉地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形成一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三)创新活动载体,为创先争优活动打造适宜的工作平台。他们在活动的开展中,结合实际,主要围绕两个活动载体进行。一是积极开展公开承诺活动。接到要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公开承诺的活动通知后,他们迅速组织召开会议,认真查找全村在党的建设、扶贫开发工作、村务工作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商讨对策,找准努力方向,由党支部作出公开承诺。承诺内容包括加强党的建设,发展集体经济、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兴办公益事业、改善人居环境、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和维护农村稳定等方面。同时,他们在经过认真调查摸底后,在全村挑选了56名党性修养好、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党员干部参加了本次公开承诺活动,并帮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明确承诺内容。目前,包括“两委”干部在内,全村共有67名党员干部作出公开承诺。他们还将 2 党支部和党员的承诺内容在村委会进行了公示,接受本村群众和社会监督。公开承诺活动开始后,党支部和党员都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二是深入拓展“双定双为”机制。“双定双为”工作机制(定岗位、定职责,为群众服务、为党旗增辉)是金凤村开展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创先争优活动开始后,他们结合新的工作需要,创造性地增设了一些新的岗位,将本村党员吸收到这些岗位中来,激发他们的创先争优热情,配合全村开展工作。如在扶贫开发“双到”工作中,我们增设了“党员扶贫”责任岗、“扶贫开发”责任岗等新岗位,较好地将创先争优活动与党员作用的发挥结合起来,很好地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干事创业热情。目前,全村定岗定责的党员有36名,岗位12个,很好地发挥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四)坚持服务群众,为创先争优活动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他们坚持将创先争优活动与服务群众紧密结合,注重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树立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威信,打牢群众基础,争取群众参与。一是认真开展本职工作。“两委”班子成员带头,从规范上班工作制度,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入手,努力做到村委有人办事、认真办事、能办好事。金凤村每天都安排有干部值班,群众随时来了都有人接待。对于群众在办事中存在的疑问,他们都认真给予解答和帮助。同时要求全体党员要密切联系周围群众,了解群众需求,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保持与党支部 3 密切联系。二是积极开展惠民活动。他们联系了镇卫生院组织医疗队为全村1500多名群众免费提供咨询、诊治等医疗服务,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中共金堂县五凤镇委员会

2011年1月4日

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篇2

富民强村的坚实堡垒

——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乡**村地处县城东北部,**河沿村而过,现有***个村民小组***户 2***人,有耕地面积 2100 多亩,山地面积 3200 多亩,是我县冰糖橙发源地。现有党员***人,平均年龄 55 岁。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以“****”重要思想为指针,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了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农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截止2006 年底,全村实现社会生产总值**.*亿元,集体年收入**.*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 4**元,村里各项工作名列全乡前列。去年初,又被确定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

一、扭住了一个关键--狠抓党建、提高素质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关系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贯彻执行,关系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能否实现。**村扭住党建这个关键不放松,在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上做文章,不断扩充新鲜血液。一是多方筹资,建成一块强阵地。今年该村积极争取了村部改造项目,引来各方面投资 5 万余元,对村两委活动阵地进行了改造、整修,目前维修完毕,各室齐全、制度上墙、公开栏显眼……成为村里一大亮点。群众开会有了场所,党员学习有了地方。群众说,来到村里,就像看见了党,党在,群众就有了主心骨。二是团结奋斗,形成一个好班子。团结的基础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村,凡涉及人、财、物及关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必须由“三

会”层层讨论通过后方可执行。“会前多交流,会中可讨论,会后不扯皮”,大家都自觉维护着班子的团结;维系班子团结的纽带是班子成员们高尚的品格。为此,该村党支部要求班子成员做到“六讲六不”,在这一作风的要求下,村领导工作中互相支持补台,在生活中情同手足。常常为工作和原则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在生活中又都是互敬互助、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这里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三是一套好制度,管好了人和事。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矛盾错综复杂。村党支部认为只有建章立制、照章理事,用制度管好人,才能做好各项工作。因此,党支部在全村建立了有关党组织建设、党员定期培训、经济社会及基础设施改造等制度 20 余项。每项制度有分管领导,有责任人,有监督人,有考核评比,并层层签订责任状。大家的制度大家定,自己定出的制度管自己。一次,一个家有急事的干部忘了值班,被扣了**元钱。今年初,一支部委员因家中盖房耽误了两天荒洲植树造林义务活动,被严格考勤后,他在支部大会上作了检讨,后又自觉补上了所欠树木。去年,全县“新农村建设一人学一技比武活动”现场会在该村召开,村两委一班人迎难而上,工业滤布齐心协力,克服了天气不利、资金短欠等诸多困难,在三天内把会场准备的完美无缺,得到了县委领导的高度好评。

二、紧扣了一个主题--为民服务、帮民致富

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是党在新时期的伟大任务。为群众创造一个优良的致富环境,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村是远近闻名的“冰糖橙专业村”,村里**%的村民从事冰糖橙种植、销售,并靠此发家致富。但是由于开发时间早,品种老化,结构欠合理,严重影响了市场销售。为进一步加快冰糖橙产业化发展步伐,提高柑桔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经村两委多方考察、论证和市场分析,决定逐步完成全村的柑桔品改。去年以来,该村通过技术指导、物质奖励等方式

引导全村完成了品改面积640亩,引进了最新的大果型、红皮型冰糖橙300亩,为今后的柑桔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蔬菜种植也是该村群众增收的一大手段,村班子积极鼓励群众进行土地流转,将村集体育苗基地出租给蔬菜种植大户向宽书,形成了 300 亩蔬菜生产基地,每天到该村收购新鲜蔬菜的商贩络绎不绝。在该村养殖名人路必和的带动下,全村每年都养殖**麻鸭达**.*万羽以上,孵化 3 万羽左右。他们还多渠道开辟就业门路,鼓励全村***名青壮劳力在浙江、广州等地打工或者利用农闲时光进城从事房屋奘修等工作,仅此一项,为村民年创收 430多万元。

村党支部在引导群众增收致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没有忘记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近年来,村党支部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村上先后筹措资金 80 多万元,实施了村道 3 公里的“通达工程”项目,打修进村水泥路 1.3 公里,硬化了村内**%的大街小巷,彻底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投资**.*万元,修筑衬砌“u”型渠 1.4 公里,增设水泵等配套设施 4 台,增设变压器 3 台,改造低压线路 2.5 公里滤布

三、净化了一方水土--和谐相处、民乐村安

该村党支部深刻地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整体素质。为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首先是在坚持依法以德治村中,一直注重了对村全体村民的教育。充分利用农闲时节,以村民大会的形式,先后请县、乡司法人员来宣传各种法律法规,使村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其次是大力构筑精神文明载体。投资 4 万元,在村小学修建了篮球场、乒乓球台,村里成立了老年协会、腰鼓队、龙舟队,多次参加县、乡组织的文化活动,丰富和活跃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再是坚持易风移俗与树新风结合,提倡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卫生模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3

“先净其屋,而后敬其客”

公共服务体系作为经济发展的保障线,其建设的滞后最终影响着农业产业化、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张书记当选后,特别是XX年创建新农村示范村以来,他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按照“群众自愿、村民自治、由易到难、重点突破、点面结合、分布推进”的建设原则,全面实施“绿化、硬化、净化、亮化”的四化工程改善村容村貌;大力推行“改水、改厨、改厕、改圈”的四改工程提高村民生活条件,通过“利用条件争资,发动群众捐资,盘活闲置资产筹资,利用在外工作人员助资”等诸多渠道筹集资金上百万元。到目前,共维修和新修水渠3000多米,全村至各组道路硬化基本完成,架设灌溉用电线路1000多米,完成了25万元的自来水工程。通过积极实施“四化四改”工程基本改变了过去农户柴草乱放、粪土乱堆、污水乱倒、家禽乱跑、垃圾乱倒的“五乱”现象,改善了人居环境,使广大村民逐渐形成了讲卫生、有礼貌的好习惯。通过几年努力,目前,全村农业总产值达1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60%的农户吃上了城里的自来水,100%农户走上了平坦整洁的水泥硬化路,60%农户用上了沼气、液化气、省柴灶等清洁新能源,80%的农户安装了电话,90%以上农民掌握2门以上农村农业实用技术,96%以上农民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开办了农村夜校、文化室、图书室、电教室,组建了村级篮球队、腰鼓队和中老年文艺宣传队,基本形成“五保”专人供养机制。

在张书记引导带领下,新农村建设正稳步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初具规模,民生大事得到很好改善。正如一村民所说,“张书记工作很有一套,他做事我们大家都放心,他就是我们村老百姓的主心骨……”

“独乐不乐,众乐乐”

栽种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张书记带领下,随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的加大,该村也逐渐焦聚着多方投资者的目光。XX年一位姓曾的金银花开发商来到长乐坪,意图租下村小作为金银花加工厂。此时的村小因为学生都收置兴隆镇中心小学就读而长期闲置,这给张书记率领的班子发展地方产业带来了希望。经过协商,曾老板表示村里只要免收十年租金,他愿意租用校舍30年并自资修通由村部到学校的水泥路。可其后在党员组长会上,许多人提出每年5000元租金一分不能少。眼看商机就要化为泡影,张书记深思熟虑,从招商可以解决就业,增加村民收入的角度出发,对村民一一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思想动员,通过一次又一次真挚耐心的劝解,终于赢得了群众的支持。目前,金银花加工厂已成功落户该村并正常运转,30余名村民加入了该生产队伍从事生产和管理工作,金银花厂为该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的实惠。

长乐坪村虽有其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但长期以来由于主导产业不明确、生产力水平不高、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速度缓慢,农业产业发展主要以户为单位各自为政,导致没有形成规模型经济开发实体,资源优势没有很好转化为经济优势,群众没有获得较大经济实惠,农民增产增收困难。针对这一现状,张书记从实际出发,带领村班子成员长期苦心经营,出村、出县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村里实际实施了系列改革,助推经济发展。一是摆脱传统农业“各自为政”的思想束缚,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抓大户促规模、抓典型带全面、抓服务增效益”的思路,作好无公害蔬菜、优质水果种植和金银花加工三篇文章,农业产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从过去的末端产业逐渐成为长乐坪村发展的支柱产业。目前,全村共种植无公害蔬菜150多亩,新开发高山葡萄100亩,种植特优水果300亩,新开发金银花420亩,人均增收300余元;二是依托地缘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工业企业建设。先后引资筹资兴办了煤厂、中药材加工厂、机械器件厂等企业,这些企业安置了该村劳动力220多名,每名月工资达600元以上。此外,今年来为顺应全县“旅游活县”的发展大局,张书记带领村班子努力发掘本村旅游资源,开发长乐坪休闲旅游山庄,积极与北京来的外商协商投资事宜。

心系百姓,意表民生

作为村级组织的主要领导,张书记全心全意为长乐坪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服务。

一个清瘦矫健的身影,一本轻便而厚重的“民生”日志,每天来回于这片他心中的热土。走进长乐坪,通过与乡亲们的交谈,你会惊异而后是感动。廖冬秀是长乐坪村的鳏寡老人,一个人住在一间小小的木房里,张书记体谅她的疾苦,经常会送粮食给她,帮老人修房子、劈木柴,老人家说书记真的很贴心,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4

__出生于 19__年__月__日,汉族,现任__市__区__镇__村党支部书记。

?二十年来,他始终扎根于基层单位,实心实意服务村民。他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工作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他心系农民,无私奉献,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高度的使命感,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先进科学的发展、管理模式,促使__村发展蒸蒸日上。

?__同志政治思想坚定,通过参加集中学习讨论、培训、自学等形式,能认真学习领会 xxx 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届、十九届全会精神,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新形势村书记工作需要。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上级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能严格执行贯彻落实党委政府的决议。具有较强的文化素养和理论素质,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农村基层干部。正因如此,__同志被当选__县第十五、十六、十七届人大代表,__区第一届人大代表。2007 年就被评为全县优秀共产党员。

?2020 年__同志被提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领导“两委”班子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出了显著成绩。近年来,__同志带领党支部村委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目标要求,以实施民心工程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为目的,因地制宜,科学发展,解决了许多群众关心的问题,使__村村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新变化,呈现出一派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蓬勃发展局面。

?__村地处__区县城周边地带,属于城乡结合城中村。多年来,__同志竭尽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多方协调为群众解难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具体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真抓实干,勇于创新,树立责任意识。__同志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点,着力抓住信访维稳、拆迁安置补偿等关键点不放松,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大服务群众,破解难题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采取“科学、务实、便民、高效”的原则,带领班子成员一道努力奋进,在实际工作中切切实实地解决了问题。在信访、维稳工作中,他坚持重心下移,超前防范,认真组织开展纠纷大排查。解除了村民用电、用水、生活用火、防盗等存在的重多安全隐患,也化解了很多来访群众的各类矛盾,实实在在的成了群众心中的“贴心父母官”。完成村道路硬化 2 万余平方米。对__村环境卫生进行了大的整治。积极配合创卫办完成拆迁、征地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群众的一致好评。

?二、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心有民、情自切”,__同志始终怀着对党的忠诚,怀着对农村的一往情深,怀着对村民的责任。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农村基层文化,近年来__同志的带领下__村加大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阅览室、娱乐室、广播室、残疾人活动中心、等文化活动中心。同时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组织抗击疫情募捐活动,残疾人及贫困户助残日活动等,向村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广大群众提供丰厚的精神粮食,不断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使村风民俗焕然一新。村干部难当,一个集体经济薄弱的村书记更难当。但__同志总是任劳任怨,扎实实干。真正做到了“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他扑下身子,扎实苦干,建设新农村,为让村民更加富裕、群众更加殷实、__村的明天更加美好做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

?三、履行工作职责,真心为民办实事。雷锋同志曾说过:“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共产党员就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必须永不生锈,闪闪发光”。__同志不忘雷锋同志所说的话,更不会忘记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他时刻用雷锋精神鞭策自己,履行工作职责,真心为民办实事。为全力支持和配合上级发展集体经济指示后,带领班子成员,不厌其烦地跟“两违”户,拆迁户讲政策、摆事实、讲道理。有时遇到难缠的拆迁户,他总能耐下性子,一次次与他们谈心、交心,用真情感化他们,用行动征服他们,其间耗费多少汗水、口水、苦水,拆迁户们最终心悦诚服签订协议,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拆迁任务,赢得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与赞赏。

?四、科学发展,建设新农村。党总支成立以来,他仔细研究了《乡村发展空间布局规划》、《乡村发展体系规划》,积极打造城乡结合部新农村建设,真正实现了整合资源、统一开发、联合发展、共同富裕。在提升乡村环境的同时,他把大

力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__同志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我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他从不去要求他的下属去干什么,而是主动去做什么,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他的带动下,大队班子成员工作积极性高涨,都积极踊跃投入。在参加组织活动,特别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时,自己始终积极主动,用自己的爱心让职工群众感受党的温暖,用自身的言行感召周围的同志,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闪耀发光。

?五、疫情防控,身先士卒,鞠躬尽瘁。疫情爆发以来,正是他的科学组织、有力应对、广大退役军人和广大群众村民积极行动,辖区内无一例感染者,无一例不配合疫情防控的人员和事情发生。也正是他舍身忘己的工作作风感染着身边的所有干部成员,始终为辖区广大群众的平安健康保驾护航,始终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全民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__书记组织开展了“凝聚爱心,共抗疫情”募捐活动,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领导班子、退役军人服务站专干带头捐款,全村党员、退役军人积极响应,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用一颗颗火热的爱心温暖着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干部群众。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根据疫情需要,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对返乡人员进行摸排,共计摸排出十三名湖北返乡人员。对他们进行疫情宣传,摆事实,讲道理,用真情感化他们,赢得了返乡人员理解和支持,使返乡人员全部主动配合居家隔离、测量体温、消毒。__同志他也知道,自己也是血肉之躯,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但是他更清楚,做为村党支部书记,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冲锋在前,不怕牺牲,为了疫情防疫工作,他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自疫情发生以来,__站长,勇于负责,组织疫情防护宣传、值班值守、入户排查、喷洒消毒等工作,发放宣传资料 3000 余份,清运垃圾 40余车,值岗值勤 500 人次,累计消毒 2000 余平方米,检查登记车辆、人员一千余次。在疫情面前,站长__他以“我是党员我上前,我是党员该我冲”的信念,要求所有村组干部党员及退役军人服务站成员全部取消休假,走村入户,坚持每天两次对湖北返乡人员监测体温,防范疫情扩散的风险。带领村组干部及退役军人服务站专干挨家挨户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发放防控宣传资料,全力配合村、组做好返乡人员的信息登记和监控工作。白天有时就是一碗泡面充饥,晚上村口站点巡查执勤,坚守到深夜,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

初心和使命,在防控疫情斗争中彰显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憨牛伏枥,志在千里。__同志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带领着乡亲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更加幸福的生活和美好的明天。

村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篇5

一、抓学习强素质,自身建设上台阶

××*同志始终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因此,她十分注重对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上任之初,就和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中国共产党章程》,再次重申党员权利义务,统一了党员的思想。同时,村党支部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作为一项根文秘杂烩网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她教育党员干部讲理想、讲道理、讲文明,教育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乐于奉献。并以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解决村上存在的问题,净化党员干部的思想灵魂,提高了干部的政治思想觉悟,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能够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

二、抓班子带队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同志一直认为,村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村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她坚持以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今年的“三双”活动中,村里实行了村务党务双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村上15名党员都能够按照各自的实际情况,做出承诺40余条,现已履行承诺20多条。同时,她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今年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7名积极分子中确定培养对象4名。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她积极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三、抓建设促发展,带动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她全面分析本村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制定出“安沟村农业产业化发展五年规划”和“安沟村三年脱贫规划”,围绕村上的主导产业扩大再生产。积极争取资金,解决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群众生产生活的水、电、路等突出问题。几年来,先后争取资金4万余元,在四组修建水窖19个,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争取资金40余万元,为五组8户村民解决了用电照明问题;投资7.9万元,修建了村委会办公室,解决了多年来村上无活动场所问题;投资156万元,硬化村组道路7.8公里,彻底改变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生产生活环境;去年5.12地震灾害发生后,组织群众向汶川灾区捐款1.3万元,缴纳“特殊党费”970元,又投资607万元,新建灾后重建住宅楼2栋、灾后重建房屋7座,不仅解决了73户受灾群众的居住问题,还节约耕地13亩,在全县率先达到“农民市民化”的标准,为全县做出榜样。

四、抓民心树新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针对村机构涣散的问题,她多方协调,建立健全了民调会、治保会、治安巡逻队等村级组织,各机构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积极组织开展了“两示范,一带动”活动,全村树立党员示范户5户,通过典型引导,榜样带动,全体村民的精神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现在村里社会治安安定,邻里和睦,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新风尚。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公选村优秀党支部书记”、“感动县十大人物”等殊荣。

村党支部疫情防控先进事迹材料 篇6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天一大早,XX 党支部全体党员像往常一样正在疫情防控卡点重温入党誓词。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党支部把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制胜法宝,第一时间动员党员投身战“疫”一线,汇聚了疫情防控的“红色力量”。

党旗引领,做阻击疫情的“行动派”

“党员同志请注意,目前疫情形势严峻,关键时刻,共产党员就得站出来、上一线,请大家马上到村委会集合,参加疫情防控!”大年初二,党支部书记在广播里向全村党员发出了动员令。很快,在家的 48 名党员全部集结到位,包括许多女党员也舍小家、顾大家,主动向党支部请战。写标语、设卡点、拿分工……

大家很快就忙碌起来。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专门制作了印有“我是共产党员”字样和党员姓名的胸牌,让党员亮身份、做示范,党徽、胸牌、口罩、袖标成了党员的“标配”,活跃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党员 XX 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当先锋、冲在前、做表率,挡在疫情和群众之间,守护好我们的家园和父老乡亲!”

严防死守,做群众安全的“守护者”

为了掐断疫情传播路径,党支部对村内的 XX处大小路口全部进行了严封实堵。在保留的X处应急出口设立了防控卡点,搭起了值班帐篷,建起了党员先锋岗。组织党员 X人一班,24 小时昼夜轮流值守。每天,参与防控卡点值守的党员都要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对想进出村庄的人员车辆,第一时间靠上劝返;对确需进出的,也严格落实体温检测、病毒消杀、信息登记等措施,切实把防控措施落实到细微处。村党支部书记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每天都要服药,连日的奋战,也让他身体亮起了红灯,感到不适,家人心疼地劝他歇一歇,他却说:“疫情就是战场,哪能随意下火线?”朴实的话语、固执的坚持,体现了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群策群力,做疫情防控的“宣传员”

村党支部书记先进材料 篇7

远嫁到我县紫**村。从1988年起,她就从事村上的卫生防疫工作,并以她泼辣、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的性格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村民的信任和支持,不久就被推选为村妇代会主任,1990年9月又被推选为村委会副主任,1996年12月担任紫**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紫**村地处我县东南角,先后隶属庙湾乡和常丰乡管理,2002年10月划归**镇管理,全村5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村152户554人。“宁肯上街要饭,也不往紫**村里乱钻”,这句当时流传很广的顺口溜形象地道出了人们对紫**村的印象。点灯靠油、吃饭靠天、收种靠担,这是昔日紫**人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由于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紫**村一度成为全县最穷的村子之一。

**担任村干部后,面对全村贫困落后的现状,她吃苦在先,埋头苦干,带领全体村民执着而坚定地走上了一条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创业之路。

艰苦创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变样

古老的漆水河从紫**村穿村而过,有史以来村里的人一直吃的是这河水,这水喝到嘴里,一嘴的泥腥味,令人难以下咽。上个世纪80年代,由于河水上游污染严重,严重困扰着群众生命健康。特别是遇到阴雨天,河水混浊不堪,几天吃不上水是常有的事,群众用水真是难上加难,改水成了群众的心头之急。

1990年**当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后,想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水。然而当她提出改水的想法时,竟遭到了不少人的冷嘲热讽。有人说“人老几辈都没办法的事,你一个女人能把这事办成?”还有人说,“你能把水改成,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

面对世俗的目光和工作中的阻力,**毫不退缩,她铁定了心,暗暗发誓:一定要让乡亲们喝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此后的一段时间里,村前村后、沟里岔里处处留下了**奔忙的身影。人们总能看见她手里拿着一瓶瓶取回来的水样,一趟趟往县城跑。终于有一天,**手舞足蹈地站在村头呐喊:“好水,我找到好水了”!

水源找到了,她又开始为工程立项和争取资金奔忙了。为了不给村上增加维修负担,她多次自费到县水利部门争取资金跑项目,经过艰辛的努力,村上的引水工程终于被列入县以工代赈工程项目,还争取了国家投资3万多元。

工程动工时,正值春耕大忙季节,材料只能运到距村上13里外的安舒庄,村里的男人们又都在忙地里的农活。这可怎么办?**便一家一户动员全村的年轻妇女组成一支30多人的“娘子军”,硬是领着姐妹们肩扛人抬,翻山越岭,将工程材料一件一件运回工地,保证了工程进度。

通水管道要经过六、七米宽的漆水河道,必须在河床下面挖出一条1米深,6米多长的管槽。山里的三月,春寒尚未褪去,当时的河水冰冷刺骨,没一个人敢下到河里去堵水施工。**便第一个跳进河里干了起来,村里的姐妹们都知道此时的**刚刚做完结扎手术还不满三个月,但为了大家的事她全然不顾自己的身体,个个感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跳进水里跟她干了起来。由于河水过大,管槽挖一点,就会被水冲来的沙石填满,为了及时将管槽挖好并顺利铺设管道,她把自己家里积攒了好几年的小麦桔杆无偿拉到了河里堵水。管道架设成功了,可她家价值几百元的麦草垛就这样被水冲走了。

看到姐妹们在工地上干重活,经常为施工顾不上回家做饭,饥一顿饱一顿,细心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了不耽误工期,她将自家600多斤小麦磨成面粉,为施工姐妹做好午饭挑到工地。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全村人终于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望着自家门前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村里的一位老人动情地说:“改水改掉了我们的病根啊!秀英一个女人家这么能干,我们真是托了秀英的福了”。

负责引水工程的县水利局的同志也说:“要不是**,紫**的引水工程难啊!”

到了2003年,使用了13年的水管多处损坏漏水,村里人吃水再次发生困难,她又组织群众进行维修,在分配挖管道任务时,群众坚决不给她家分,她就是不答应,坚持把自家分在了石头最多、最难挖的地段。她白天巡回在工地上组织劳动,晚上才挤时间完成自家挖管道任务,并比分配的任务多挖了10多米。为了节约工程开支,家家户户基本上都安装上水龙头,唯有她执意没有给自家装,家里用水依旧到屋前的一个公用龙头上去挑。

吃水的问题解决了,可每当望着昏暗的煤油灯,笨重费力的石磨子,看到其它村一个个先后都通上了电,她不由暗自伤心,“都啥年代了,没有电怎么能行呢?”拉电又成了她的挂心事。说起拉电,谈何容易。紫**村要拉电按直线距离算,所

需的资金就达2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500多口人的小山村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争取项目和资金,她先后10多次下县城,闯省城,有好几次为了找办事的人,竟然在楼道里一等就是五、六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2年8月,拉电工程终于动工了。两个多月的施工中,**和男劳力一样抬杆、挖坑,每天总是要忙到深夜一两点,第二天还得照

常翻山越岭赶到工地。长时间的劳累和重体力劳动,使她病倒了。但她依然没有停歇,拖着病体继续为拉电的事奔忙着。

当电线架到蒋家山38号杆前时,因为1500元钱的材料款没有付清,工程被迫停了下来,施工队准备撤走。听到这个消息,**不顾病体疼痛,挣扎着赶往蒋家山工地,含泪恳求工程队的领导说:“钱,我一定想办法凑齐,但工程无论如何也不能停”。工程负责同志被她忘我工作、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感动,答应宽限到第二天早上10点钟以前把钱交来,否则,工程队就撤。

为了不让工程停下来,她连夜召开村民大会筹集资金1500元,第二天一大早赶了十多里山路,亲自将钱交到了工程队,工程才得以继续进行。

线路架通了,但由于还差1.5万元的工程款,村上迟迟通不了电。长期缺乏营养、劳累过度的**一急就晕了过去。醒来后,她求人用自行车把她带往庙湾乡信用社,以个人名义贷了5000元,回家后东凑西借筹够了1.5万元交给工程队,终于使这个祖祖辈辈点灯熬油的山村有了光明。通电那天,小山村沸腾了,全村群众奔走欢呼,而**却累倒了,体重从施工前98斤减到了74斤。

事后群众问她:你这么做图个啥?**却淡淡地说,只要把大伙儿的事办好,就是搭上我这条命也值。村里的小学只有几间土木结构的旧房,一到阴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穷也不能穷孩子。”刚当了支部书记的**懂得这个理。她再也不忍心让孩子们在这破房里提心吊胆地去念书,于是建校又摆上了**的议事日程。1999年的“普九”终于为建校带来了一丝希望。在她奔走争取下,县文教局为村上拨下了建校款2万元,但这远远不够。群众穷啊,集资太难了,但为了这建校的钱,为了尽快改善孩子们的上学条件,她出东家进西家动员群众集资,受了多少骂,她也记不清了,最终还是集了3万多元。这在一个穷山村可真是破了天荒!

盖学校的那段日子里,她带病坚持在工地上工作,而且一干就是45天。为了方便组织施工,她将治病的药带到校建工地上去煎,有好几次只顾工作,竟然把药熬干了。学校里的一名教师实在看不下去了,主动帮她煎起了药。在她艰辛努力下,两排12间砖木结构的教室建成了,村里的孩子终于有了读书的地方。2003年,她又争取资金4.6万元,新建校舍5间。经过两次建校,村上的小学已是校舍全新,窗明几净,教学条件更好了。

紫**村沟套沟,峁连峁,拉送东西全靠肩扛背驮,出门不上就下,隔沟能望见,绕山走半天,关键是没有一条像样的出山路。路,制约了紫**村群众几千年,也浸透着祖辈人太多的苦涩和心酸。吃尽苦头的紫**人盼路、想路,对路积聚了太多太久的渴求。要想挖掉穷根,就必须修路。**憋足了劲,发誓要让乡亲们有一条通往山外世界的大道,让更多的乡亲们能走出深山,与外面进行沟通联系。在与村组一班人达成共识后,她便马不停蹄地组织群众开始了她的修路工程。在修筑通往县城的道路过程中,她把自己吊在**上打眼、放炮,苦活累活她总是抢着干。一时间,受尽苦楚的全村男女老少全都涌上了修路的工地,自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以来,多年没见过的大会战场面又重新出现了。在**带领下,从1998年开始到2003年,紫**村先后五次拓宽路面,一次比一次强度大,一次比一次档次高。原来连架子车都难以通过的山路,如今拓成7米宽的砂石大道,架起了5座水泥桥,全长20.5公里,连通了附近两个村及县城的道路,全村农用车辆畅通无阻,群众再也不为行路难而发愁了。

锲而不舍,带领群众迈上致富路

崖村土壤瘠薄,日照度差,气温低,小麦生长成熟度不够,亩均地产不到100斤,有时连种子、化肥的投资款都难以收回,群众耕种积极性不高,人均收入低。群众吃尽了贫穷的苦头,为了寻求致富门路,**先后8次自费外出考察学习,并3次组织村组干部、党员及群众代表去邻县及本县经济发展较快的村组学习“取经”,从县里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对地质进行会诊。经过分析论证认为,紫**村虽山大沟深,人口稀少,但有草坡面积大的资源优势,于是“牧果药粮一起上,以多经为主,以粮食为副”这样一个新的经济发展思路在全村干部群众中形成了。

确定后,为了解决群众生产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把筹集资金的目光投向全村唯一的信贷员张文英身上,向张文英提出了为全村群众每户解决贷款600元的问题。张文英这个土生土长的紫**人非常了解村上群众的经济状况,但从信贷员的职责考虑,他最担心乡亲们无力还贷,因此犹豫不决,一直不肯答应。**便三番五次地去他家做工作,到后来张文英干脆躲了起来。但**没有气馁,还是一次又一次上门当说客,张文英被**那锲而不舍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答应协助给群众贷款,解决群众买化肥难等生产问题。这一年,全村种植高粱人均3亩,秋季人均收入500多元。经过几年,20多户群众靠种植高粱建起了新房。

99年,县上提出“发展布尔肉羊,建设畜牧大县”的目标后,**便想,紫**有山有水,草坡丰富,不正是养羊的好地方吗,可不能错过这个好机会。于是,她及时召集村组干部开会,专题研究发展畜牧业,制定了紫**村畜牧业长期发展规划,确定了包抓责任人。为了能让零星养羊户成为养羊的典型示范户,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她走村串户,耐心地做起了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为了示范引导更多的群众发展养羊,她先行一步,拿出自己仅有的3000元钱,一次买羊50只,率先发展养羊业。同时,她又苦口婆心地劝说自己帮扶的贫困户王丰林购买了140只羊,一年下来,王丰林净收入达到4万元以上,一跃变成了全村有名的富裕户,王丰林家由此而盖起了新房,添置了新家具。在**的带动下,全村羊只存栏由1996年的370只增加到2003年的2420只,人均养羊4只,养羊已成为紫**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1999年,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遍三秦大地,退耕还林成为农村热议的话题。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又一次向当时的庙湾乡党委立下军令状:3年保证建设3000亩生态林和干杂果园,10年后使全村“山上绿树缠腰,山底良田丰茂”。万事开头难。**走村串户,苦口婆心地动员群众退耕还林,但多数群众对优惠政策还是不大相信,等待观望的多,付诸行动的少。当年全村仅有6户群众栽植了52亩刺槐。2001年,退耕还林政策得到了兑现,穷怕了的乡亲们看到了希望。群众退耕还林的热情空前高涨,面积由2000年的52亩一下子上升到2003年的3400亩,治理荒山4100亩,建成了**镇第一个千亩干杂果示范基地,经国家林业总局组织有关人员验收全部达标。仅此一项,全村去年就享受国家补助60多万元,人均增收1000多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6年的480元增加到2003年的945元。

兑现额达3000元的村民刘军福给**送来一条烟,感激地说:“多亏你李书记,不然我的穷日子还不知道啥时候是个头”。“这不是我的功劳,要感谢就感谢党的好政策吧”,**婉言谢绝了李军福送来的烟。

一心为民,群众冷暖时刻挂心头

**村,大凡红白喜事如果没有**的张罗,主人就会感到脸上不光彩,就没了头绪。只要她一到场,事事便井然有序。群众的事儿离不开**,**更是牵挂着群众的恼心事。

作为妻子,谁都想有一个可信赖的臂膀作为依靠;作为母亲,谁都想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的家。但对于**来说,这些都成了她不敢奢求的期望,因为她肩上挑着的是全村群众交给她的神圣而沉甸甸的担子,心中装着是一心为民的执着追求,这让她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考虑儿女私情。“已经套到了辕上,我就只能使劲地往前拉。”**如此说。这句朴素的话语里透着的却是她对紫**村500多人口深厚的感情和神圣的责任。原支书张炳耀在任期间因工作上的事与**一直有隔阂,离任后身体一直不好,儿子也与他分家另过,家庭特别困难。2000年,他又患了前列腺肥大症,无钱医治,病情十分严重。正当他绝望之时,**不计前嫌,拿出家里仅有的200元钱让他先治病,随后又争取县乡民政救济款1000多元,亲自送张炳尧去县医院看病。此后每逢过年过节她都要带上村组干部去看望老支书。老支书打心眼里感激他以前的“死对头”,逢人就讲:“秀英她肚量大,是个能办大事的女强人,我这条老命就是秀英给捡回来的。”

“没有李支书的帮助,我现在还是个贫困户。现在日子好了,怎么也不能忘了李支书,不能忘了乡亲们。”这是村民江会举发自肺腑的一句感激话。江会举家贫底簿,早已被生活煎熬得失去了信心,日子过得苦巴巴的。**不忍心他再过这样的煎熬日子,私底下联系好车辆,到木龙盘砖厂以自己的名义欠了几万砖拉到江家,动员村上群众为江会举家盖起了新房。如今的江会举,不但住上了宽敞的大瓦房,脱了贫,还常常帮助别人。2003年腊月,**的丈夫上山放羊,路陡雪滑,一不小心,摔到沟底,不幸骨折。就在丈夫住院治疗期间,一位村民告诉她,村里一名80多岁的孤寡老人过年缺粮吃。“咱的伤要治,老人的年也要过!”她安顿好丈夫后,就急急忙忙赶回村里,把自家一袋小麦分三次背到磨房,磨好面粉送到了老人家里,这位八旬老人愉快地度过了她人生中的最后一个春节。而丈夫不愿看到她来回奔波,不等伤好就办了出院手续独自回家了,因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落下终身“打拐”的遗憾。

2001年冬季的一天,一伙群众围在村口七嘴八舌的乱嚷嚷。“董金侠家出事了,男人开车翻了,人也摔死了,这一家今后可怎么过呀?”“赶快找李支书,让她拿个主意”。**听到消息后,拔腿就往董金侠家跑。**一连5天一边帮金侠料理她丈夫的后事,一边做董金侠的思想工作。董金侠伤心过度一病不起,**亲自到县城请来医生为她看病,送水送饭,照顾得无微不至。为了彻底解决董金侠家庭困难,随后又一手为她牵线组成了新的家庭,董金侠现在仍念念不忘**的恩情。

甘于清贫,无怨无悔当村官

**的家好找,只要照着全村最简陋的三间厦房去便是。就是这几间厦房,还是赊欠盖的。那是1996年,她为村上的计划生育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家里的照明线路严重老化,一场无情的大火,把她家那简陋的瓦房烧了个精光。一家五口人只得挤在一孔破窑洞艰难度日。山间洪水无常,窑洞随时可能坍塌,村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可**始终没把自己家的事当回事。盖房的事,她一拖再拖,直到1999年7月村民们自发来给她家盖房了,她才东挪西借1.1万元盖起了今天的三间厦房。**家里唯一的一件奢侈品,就是一台电视机。放电视机的一张桌子还是1996年火灾后,村上一帮人从村委会给借来的,一只老式平柜也是二嫂添置新家具后送给她的。

2002年10月,大儿子在县职业中学毕业后,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想去西安上技校学技术。回家拿钱时,家里实在没有一分钱,**又外出不在。儿子一气之下,外出打工。2004年5月,在宝鸡振华学院即将毕业的二儿子急需1600多元钱,面对急需钱用的儿子,**两口急得团团转,在自家的事上束手无策。其实,**当村委会副主任以前,家里还是村上比较富裕的户,有一技之长,在紫**这个偏僻的小村,要致富是没有困难的,更何况是**这么能干的人呢!但任村党支部书记八年来,她为村上的事长年奔波,家中里里外外的活儿全推给了丈夫一人料理,家庭唯一的收入就是地里的那点庄稼,全年收入不足3000元。这几年**家更穷了,除4.1万元贷款外,还欠私人外债4100元。村民们都说:“李书记把村上的事办好了,群众致富了,却把自家给耽搁了。”

2003年冬天,省电视台播出电视连续剧《郭秀明》,**特地抽出时间,一集不落地看完每一集电视剧,每次都看得泪眼婆娑,她能真切地体会到老郭太多的痛苦和太多无奈,因为她与郭秀明有太多的相似点。在一次支部会上,她说:“人家郭秀明,那才叫共产党员。比人家,照自己,我们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呢!”就这样,她不断激励同志们,也在激励自己不断奋斗,在小家与“大家”之间,她总是把集体的事放在首位,把群众的事放在首位。

**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她把来自于家庭方面的所有困难和苦衷,都深深地埋压在心底,从不向任何人倾诉,家庭的寒酸与窘迫丝毫没有动摇**对集体事业的执着和追求。家里的经济再紧张、再急迫,她从没有依赖过村上,反而经常为了集体的事业,省吃俭用,舍不得多花一分钱。每次上县城办事,她从不住旅社,借宿在亲戚家,吃饭有上顿没下顿。**为了集体的事业,零零碎碎不知搭进了自己多少钱。多年来,她不论外出还是在家,总是自己买烟招待,县、乡下村来的所有干部都一直吃住在她家。**当村干部的报酬不多,但始终没有领过补助费、招待费。

艰辛的付出必有丰厚的回报。**同志所做的工作得到了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她的事迹先后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她本人多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表彰奖励。1997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1998年被评为市级“三八”红旗手标兵,并当选为市党代表,1999年被评为市级优秀党务工作者,2000年荣获市级“巾帼十杰”提名奖,2001年被评为陕西省“三八”红旗手、宝鸡市“十佳政协委员”,2002年被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全省农村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层干部标兵,并当选为县党代会、人代会和省第十次党代会、十届人代会代表。

面对一个个金灿灿的奖牌和各种荣誉,**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止步不前,而是又在筹划和带领紫**人迈向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

金凤村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篇8

——巴彦呼舒镇西日道卜嘎查党支部书记刘海林

先进事迹

“是共产党员,心里就得时刻装着群众,为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困难,让群众在你身上看到希望”。这是西日道卜嘎查党支部书记刘海林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的工作写照。刘海林同志1976年9月10日生,1996年9月入党,2009年10月任西日道卜嘎查党支部书记。几年来,刘海林同志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全体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该嘎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抓班子强队伍,树立党支部的核心地位

刘海林同志常讲,嘎查党支部有没有战斗力,嘎查干部在群众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坚持以大局为重,坚决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嘎查党支部书记岗位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政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群众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村内重

大事项的决策,和群众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带领下,嘎查实行了财务、村务、党务三公开制度,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嘎查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因嘎查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他积极调查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

二、抓学习强素质,自身建设上台阶

刘海林始终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能够认真学习党的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学常思,并亲自给群众进行讲解。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嘎查党支部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嘎查党支部每年召开两次全体党员会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党员干部讲理想、讲道德、讲文明,开展了以宗旨教育为核心的“讲传统、比奉献”活动,教育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乐于奉献。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为民服务意识,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提高。一位老党员深有体会地说:通过学习教育,使我进一步理解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为本村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三、抓经济促发展,带动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

发展才是硬道理,为了全嘎查的经济发展,把小康水平推向新的台阶,身为党支部书记的刘海林同志心里装的是群众,他全面分析本嘎查的发展形势,拓宽思路,因势利导为农牧民拓宽增收渠道一是率先成立专业合作社,引导农牧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协调上级解决部分村民的生活,重点解决无土地、无门路、无经济来源的群众。解决好部分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对病困户、特困户、无经济来源等户多加倾斜。二是2009年协调信用社建立全镇唯一的信用村,为农牧民春季借贷260万元,扶持农牧民对生产生活的大量投入。三是建设嘎查文化活动室,增强了农牧民文化娱乐生活。四是投入27万元新修村间路5公里、桥涵2座,方便村民出行难问题。五是,他协调资金5万余元购买服装、音响设备等,组织当地的农牧民建立了80人秧歌队、20人农村业余乌兰牧骑。在节假日开展丰富多彩群众文化活动,2010年举办了嘎查首届春节联欢晚会。六是他组织党员去北京等地等考察,开拓了嘎查党员的视野。七是积极配合“红十字会”,组织会员712人、志愿者21人,专设“红十字会”办公室,设备齐全。为西日道卜嘎查农牧民受红十字救助提供了方便。

四、抓民心树新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

刘海林同志对工作严格自律,以身作则。几年来,在他的眼里,钱不可不花,但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为全嘎查群众办

事花钱值,几年来,该嘎查建立健全了民调会、治保会、治安巡逻队,这几个机构分工协作,各负其职,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开展了评选“种养能手”、“产业化带头人”、“致富能手”等活动,通过典型引导,榜样带动,全嘎查农牧民的精神文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现在嘎查的社会治安安定,邻里和睦,整个嘎查呈现出一心一意发展经济的新风尚。

五、发展不忘稳定,认真抓好综治工作

特殊的环境造就了刘海林憨厚朴实的禀性。虽然读书不多,但却十分明理。他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大公无私,憨厚朴实;一心为公无私利,言辞不多干劲大。他从抓支部建设入手,经常组织党员学习政策法律,自觉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党中央和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一心扑在工作上,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他的领导下嘎查无综治案件,社会事业进步很大。人民安居乐业农牧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刘海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然而他并没有满足,在他心中正运筹着下一步计划:正踌躇满志地带领全嘎查群众加快脚步奔小康。

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篇9

--记***镇***村党总支书记***

“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年年都变样”,这是泾区***镇***村广大干部群众对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班长的村两委一班人的夸奖,也是对这个村近年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自2008年以来,***村先后引进企业8家,解决村民150多人就近就业;投入53.8万

元新建了村部办公楼,按照“三室九有”的要求配齐办公实施,结束了过去“开会打游击、活动无场所”的历史;多次被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评为“五个好党组织、基础实施建设先进村、全区计划生育‘村为主’机制建设先进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等;村党总支书记***今年“七一”期间又被区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

然而,人们所不知,这个村近年来取得的成绩要源于村党总支书记***上任时对支部党员和群众“誓把***换新颜”的表态承诺。2008年原***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涉嫌经济犯罪分别被开除党籍和撤销职务,出现了党总支和村委会“群龙无首”的局面,村集体经济负债30多万元,党员有意见,群众闹上访。这时正好赶上了村两委统一换届,经过组织考察、党员投票,时年42岁的***在换届中被选举为村党总支书记,在当时支部换届大会上***凝望着全村54名党员期盼的眼睛,没有过多的表态,仅掷地有声地说了一句三年内“誓把***换新颜”。

也就是为了兑现这句“誓把***换新颜”的承诺,身为党总支书记的***上任后,放弃原本收入不错的工作,面对村里如此的难摊子,他没有退缩,更没有“脚踩西瓜皮,滑哪里是哪里”,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村里,没有“开办费”,自己掏腰包先垫着;他首先从抓队伍做起,逢事率先垂范,在抓村两委一班人的同时,结合无职党员设岗定责,配备了“招商、综治、计划生育、殡葬改革信息员”,较好地解决了办事有人的问题;为了使办事有钱,他一方面盘活闲置集体资产,另一方面积极争取上面的项目支持,同时“厚着脸皮”发挥自己同学、战友、同事的人脉优势,到处化缘,2009年筹资50多万元动工新建村部办公大楼,于今年3月28日竣工启用,还一并建起了村卫生室,党务、村务、民生工程、计划生育公开栏,给了广大村民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个响亮的回答。其实,*书记上任以来为了兑现当初的承诺,个中吃的苦、受得累还有许多尚不被人们所知,酸甜苦辣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人们看到的仅仅是以他为班长的村两委一班人所取得的成绩。

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事迹材料 篇10

“有人掉进井里了!”,2011年3月20日上午11点左右,一声急切的呼救声打破了村庄的平和宁静,正在返修老家房屋的**村书记、主任**听到呼救声后,立即招呼身边干活的人去拿竹竿和绳子,自己一路向着出事的水井跑去。

水井直径约70公分,井深超过13米,井沿长满青苔,井

下情况不明,救人难度极大。当时周围找不到救生工具。而落井人的体力已消耗殆尽,呼救声逐渐微弱,随时都有被淹死的危险。54岁的鹿书记没有多想,马上用双手撑着井沿,用脚抠住井沿的石头缝,徒手下井救人。他的脑海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快把人救出来!”

他下到井底,才知道落水的是本村已经83岁高龄的鹿奉志老人。老人见有人下井来救他,强撑的意志彻底崩溃,双腿一瘫,再也没有了站起来的力气。鹿书记下到井底,井水漫到了他的下巴,他紧紧将老人抱在怀里,在冰冷刺骨的井水中苦苦坚持着。

老人的儿子得知消息后也匆忙赶来,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慢慢下到井里,用绳子将老人捆住,努力把老人从井里往上拉。由于水井口比较窄,再加上老人此时已经昏厥,直到下午13点05分,已在水下泡了3个多小时的老人终于被成功救出,等在一旁的120急救车立即对老人进行抢救。在众人的帮助下,下午13时20分,在冰凉的水里待了2个多小时的**被成功拉了上来。

一出井口,**便瘫倒在了地上,众人急忙将其搀扶回家,换衣取被为其取暖。当得知落井老人经过抢救已无生命危险后,他才放下了心。无论众人如何劝说让他一起随120急救车去医院做个检查,他愣是将自己埋在被窝里不肯出来。“他是担心让俺花钱!”老人的儿子哭着说。这次经历让**落下了浑身关节疼的毛病,虽然后来也用一些土方子治过,效果总是不理想,可是他说:“以后遇上这样的事情,我还会跑在前面。”

**平时就是一个热心人,村里谁家有事,他总是第一个赶到,出主意、想办法,帮助村民克服困难。有一次,村民宋文芳突发脑出血昏倒在了家里,**赶忙找车及时将她送到了医院,还自己掏钱垫上了押金,帮她办理了住院手续。“鹿书记也救过俺丈夫的命。”村民贺德云说。那是2011年8月,她的丈夫骑车去城里卖菜时,被一辆面包车撞到了沟里,头上满是鲜血,肩膀也碰掉了一大块肉。他清醒后首先想到的是给鹿书记打电话求救,也是鹿书记在第一时间把他送到了医院,得到了及时救治,转危为安。

“鹿书记可是个好书记啊!他带领村民致富,为大家卖桃,销售桔梗;无论哪家村民有事,他都跑在前头;同时为村里修桥铺路,做的好事太多了。”“要不是鹿书记,我们哪能安上自来水、喝上干净水啊!”在**村村民的心里,**自任职以来,始终任劳任怨,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带领群众发家致富,成了大伙钦佩的当家人。

**村是个小山村,村里原来吃水十分困难,**积极对上争取政策支持,并用自己的积蓄垫付上5万元费用,终于让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为了实现村道通畅,带动经济发展,他更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带领村两委把贯通全村长约4.5公里的主干道改造成了水泥路。

村里有一半村民家里都有桃园,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请来农业专家,到村里为百姓讲解种植、施肥、剪枝等技术。到收获时,他到处跑销路,找收购商到村里收桃,让村民的桃能卖上好价钱。而他家的桃园由于收得晚,桃子烂得多,只能低价格出售。对此,他从未有过任何怨言。村民在他的带领下,通过种植桃树、蔬菜、加工桔梗,人均年收入达到了近万元。

上一篇:冬天里的思念散文下一篇:司法考试与考研是否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