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县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成效显著

2024-12-07

象山县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成效显著(共2篇)

象山县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成效显著 篇1

象山县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今年以来工作成效显著

象山县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自2007年成立以来,始终遵循依法公开平等自愿的原则,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积极为群众提供交通事故法律咨询,今年1—6月份人民调解交通事故951起,调解率为97.79%,自成立以来,调解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基本实现了人民调解与交警行政调解、法院司法调解的有效衔接,提高了交通事故处理效率,方便了群众,节省了警力,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建立衔接机制,畅通衔接渠道,保障合法权益。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各部门既依据职责和责任分工开展工作,又加强相互衔接,确保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及时处理。道路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调解重大疑难案件需要大队协助的,大队及时给予协助和支持。建立纠纷诉前引导工作机制和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协议确认制度。对于未经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直接到法院起诉的,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法院可以引导当事人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二、强化业务培训,确保调解效果。为全面提高调解员素质,县司法局对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制定了专门培训计划,今年以来,县司法局和县交警大队组织律师和事故处理经验丰富的民警对人民调解员集中进行了两次业务培训,并组织人民调解员

旁听事故处理民警主持的调解,帮助人民调解员全面提高业务素质,通过素质提升,确保调解质量和调解效果。

三、坚持工作原则,依法调解纠纷,妥善化解矛盾。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本着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坚持平等自愿、依法调解的原则,注重心理疏导、专业调解和社会效果。调解委员会今年6月份专门选聘了20名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和热爱人民调解工作的工作人员担任专业调解员,根据案件难易程度和当事人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开展调解工作,依法妥善调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提高了调解效率,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

象山县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成效显著 篇2

人民网北京4月27日电(记者 尹深)27日上午,司法部就“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举行新闻发布会。司法部副部长刘振宇介绍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和人民调解工作基本情况时表示,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大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全国人民调解组织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达900万件左右,调解成功率在96%以上。

刘振宇表示,人民调解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民间调解优良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具有方法灵活、程序便捷、不伤感情、不收费用等特点,在我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人民调解员是人民调解工作的具体承担者,肩负着化解矛盾、宣传法治、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职责使命。近年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大力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成效显著。各地充分发挥人民调解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熟悉社情民意的优势,坚持定期排查与重要节点、重要时段专项排查相结合,及时就地妥善化解纠纷,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全国人民调解组织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达900万件左右,调解成功率在96%以上。

二是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各地大力加强村(社区)和乡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积极推进医疗、道路交通、劳动、物业、消费、旅游、金融、知识产权、电子商务、环境污染等领域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推动在基层人民法院、公安派出所、交警、信访等部门设立人民调解工作室。目前,全国共有人民调解委员会76.6万个,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65.7万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4.3万个,派驻有关部门调解室1.6万个。

三是人民调解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各地坚持选聘结合,专兼结合,拓宽选任渠道,丰富选任方式,注重吸收退休政法干警、律师、医生、教师等专业人士参与人民调解工作。积极探索人民调解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途径,大力发展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立医学、法学、心理学等专家咨询库,提高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一些地方探索建立人民调解员备案登记、持证上岗和等级评定等制度,增强人民调解员的职业荣誉感。

四是人民调解工作法治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我国宪法、民事诉讼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多部法律都对人民调解制度作出了规定,2010年又颁布了专门规范人民调解制度的人民调解法。全国已有13个省(区、市)出台了人民调解工作条例、规定等地方性法规、规章,陕西省政府2016年颁布了全国首个加强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方面的地方政府规章。近年来,司法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加强人民调解工作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多数省(区、市)出台了加强公调对接、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等衔接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制定了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的标准,有力促进了人民调解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的提高。

五是人民调解创新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一些地方整合资源,探索建立了综合性、一站式专业人民调解中心;还有一些地方积极打造调解工作品牌,推动建立以调解能手、律师等专业人士个人命名的调解工作室。加强人民调解案例库建设,充分利用12348中国法网,积极发挥调解案例库指导示范作用。一些省市充分发挥电视传媒优势,积极开展电视调解工作,在群众中广受欢迎,取得良好宣传教育效果。此外,一些省市研发了人民调解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了手机APP,很多地方建立了人民调解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大幅提升了人民调解工作质效。

上一篇:后进生评语大全下一篇:公路管理局2005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