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范文

2024-09-22

河南中考范文(共8篇)

河南中考范文 篇1

2014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押题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1、2013年10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西藏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全面介绍60多年来西藏发展进步的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60多年里,西藏走完了人类社会需要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走完的历程,书写了人类历史上壮丽的篇章。西藏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是因为()

A.我国坚持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B.我国坚持把和平、团结、互助、共同繁荣作为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C.西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持 D.我国坚持民族高度自治这一基本政策 2、2014年2月10日,感动中国2013人物正式揭晓,“最美村官”段爱平、“良心医生”胡佩兰、革命老人龚全珍等获奖。这些感动中国人物的震撼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A.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B.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越高,人生价值越大 C.必须放弃个人利益,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只有作出重大贡献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理想 3、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今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好现有“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B.城镇化就是现代化 C.城镇化要关注弱势群体的利益 D.城镇化要坚持走布局优化、生态文明的道路 4、2014年2月10日下午3时许,洛阳小伙刘永银扶起摔倒老太太。当记者问其敢于扶起老人的原因时,他说出这样一句话:“谁家都有老人,要是轮到自己头上,出了意外没人帮,会更心寒。”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

①尊老爱幼,关爱他人 ②保护自己,避免麻烦 ③乐于助人 勇担责任 ④为出风头,炒作自己,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中国梦想任重道远,深化改革方能实现。

个人国家命运相连,全民参与梦想实现。

二、请你辨析(10分,只做判断不分析不得分)5.三、观察思考:(每小题10分,共20分)

6.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饮消费日趋火爆,与此同时,“舌尖上的浪费”令人触目惊心:一盘大虾无人问津;有些红烧肘子或者清蒸鲈鱼,客人就动了一下,就剩下了„„保守推算,我国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质就达800万吨,浪费脂肪300万吨,相当于两亿人一年所需。

2014年1月26日,郑州晚报在头版位置重点报道了中国式“剩宴”,向读者发出倡议,得到市民的纷纷响应,不少市民通过打电话或发微博,就如何减少餐饮浪费献计献策。

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完成下列问题:

3(1)劝说人们向舌尖的浪费说“不”,你会用到哪些知识?请你列举要点。(两点即可,4分)

(2)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请你向在饭店用餐的消费者提几点合理化建议。(三方面即可,6分)

7.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即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新中国成立100年。“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鼓舞人心,集中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

材料二: 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均引起强烈反响。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 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回答了列问题:

(l)材料一中“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二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3)你为实现“两个100年” 奋斗目标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准备做些什么?(4分)

四、活动探究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8.材料一:新华网北京2013年11月4日电,近日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加强制度建设的通知》,整顿目前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把专项整治作为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的重中之重。材料二 2013年12月28日中午12点左右,习近平和一行人乘面包车来到庆丰包子店中,分别排队点餐。据悉,他点了二两猪肉大葱馅的包子,共六个,一碗炒肝,一份芥菜,共消费21元。习近平在庆丰包子铺排队买包子,全程自己买单、端盘子、取包子。

(1)想一想:党加强“四风”整治体现了是什么?(2分)

(2)做一做:校团委组织我们用实际行动向习主席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九(3)班同学本周末决定去敬老院做志愿服务。假如你是该项活动的志愿者,你准备做些什么?(2分)通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2分)

(3)谈一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一系列的廉政措施和亲民工程,使我们更加拥护党的领导,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请你就某一方面的民生工程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9、中央电视台3 15晚会已经成为一个符号,是中国消费者最信赖的守护消费品质的舆论阵地。在2014年的3.15晚会上,曝光了杭州广琪贸易公司在大量销售过期进口食品原料。据央视报道,广琪公司使用过期、生虫的面粉;每天都有不少过期食品不经过修改日期,直接被拉走;还有大量的原味亮面果胶、杏桃亮面果胶、高级片状酥皮油,均已经过期两年左右。广琪公司长期客户包括可莎蜜儿、金点、丹比、浮力森林、面包新语、小小涩会、九月生活等多家烘焙企业。

(1)杭州广琪贸易公司大量销售过期食品原料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4分)

(2)2014年3.15晚会的主题是“让消费更有尊严”,请从不同角度谈谈怎样才能让消费更有尊严(6分)2014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押题试卷参考答案

1.C 2.A 3.B 4.D

5、(1)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 不平衡的小康,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2分)

(2)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区别情况,分类推进,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之策,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3分)

(3)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要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个人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中国力量,依靠全体人民。(3分)

(4)实现中国梦是全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在改革创新的时代潮流中,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全国人民为了共同梦想努力,中国梦想一定会实现。(2分)

6、(1)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我国人口众多,粮食供给的压力长期存在(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有悖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助长了奢侈浪费不正之风。

(2)克服虚荣、攀比消费心理,适度点餐;根据用餐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合理搭配;不挑食,争做“光盘族”;吃不完的饭菜要打包,避免浪费;自助餐厅就餐时“按量取餐、勤拿少取”。(三方面即可,6分)

7、(1)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3)我们这样做:让我们始终用一颗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爱我们的国家、爱我们的人民;让我们工作中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中争创骄人业绩;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诚实守信,为社会的和谐、进步增砖添瓦;让我们爱护、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你我之间把友爱和善良传递。

8、(1)党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党是我们的领导核心,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党始终关心民生。(2分)

(2)做法:帮老人收拾房间,陪老人聊聊天,给老人读读报纸。(2分)收获:增强了我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弘扬了尊老

爱幼的传统美德等。

(3)例如:食品安全问题。

加大立法执法和监管力度,严惩生产销售问题食品企业;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识别伪劣食品的能力等。(4分)

9、(1)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4分)

(2)消费者:要学习、掌握相关的消费知识和法律知识,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

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增强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生产活动要做到守法、讲诚信。

国 家: 立法机关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做到有法可依;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司法机关要依法打击和制裁相关违法犯罪行为。

河南中考范文 篇2

一、试题特点

通过对2009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及往年中考试题的认真分析和对比,我们发现,2009年的试题在坚持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新课改理念的前提下又有了新的变化,呈现出新的特点。

1. 结构稳中有变,难度适当降低。

2009年中考试题结构与往年相比可概括为:“整体稳定局部微调。”试卷的答题时间(60分钟)、总分(70分)、题型(选择、概括、简答、辨析、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主客观试题比例都保持不变,不同的是变过去单项选择题加多项选择题为单一的单项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试题难度,抬高了考生的成绩。历次中考考试和平时的模拟考试的实践证明,多项选择题难度较大,令考生头疼、错误率较高的题型往往是制约考生成绩的关键因素。本次变化一方面总体降低了试卷难度,另一方面通过组合选择的形式增加了试题的思维含量,弥补了单选题的不足,是符合初中学生思想认知水平的改革。

2. 与时俱进,务实创新,突出时代特点,体现人文关怀。

2009年中考思想品德试题直接考查时政4分,以时政入题考查与书本知识联系的高达56分,广泛涉及2008年至2009年3月份里许多重大新闻。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三鹿奶粉事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北京奥运会、神七发射、中国海军赴索马里亚丁湾海域护航、西藏民主改革50周年、5.12地震一周年纪念、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和建国60周年等10多个时政热点,数量之多,分值之高为历年来中考试卷少见。

另外,在试题中更多出现漫画、图画、顺口溜、诗词等表现手法,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设问也巧妙地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发展。部分试题语言表述读来使人精神振奋,对学生起到了正面教育的作用,如简答题、观察与思考便是如此。

3. 关注省情、省策,力促家乡发展。

进一步加大了对河南省情、省策的考查,突出了试题的地域特色,帮助学生树立爱国就要先从爱家乡做起的意识,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为家乡增光添彩。

2009年中考试题涉及认识河南省情关注河南发展的共有5题34分,分别为单选6、7小题(4分),观察思考之二(10分)和活动与探索1、2题(20分)。可以说是近几年来中考试题中最多的一年。

4. 突出能力考查,重视价值引导。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学生的道德践行,这是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本质要求,也是思想品德教学的落脚点。综览本试卷,除单选的前两题为直接考查的时政知识的记忆和再现外,其它各题无一不是能力和行为习惯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某事正确的行为选择能力。启发学生思考自己与周围生存环境、人际交往、制度法规等的关系,从而增强公民意识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的、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存在问题

到现在为止,我们没看到学生的答卷,但通过和学生座谈和对学生成绩的分析,认为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不清,对时政及材料挖掘不够,浅尝辄止。

2. 不能准确审题,对材料中提供的有效信息没有高度的敏感性。

3. 专业术语、基本概念表述不规范、不准确,口语化倾向严重。

4. 书写不规范,字迹潦草,难以辨认,关键字写错,书写不分层次,不分要点,答案没有条理性、完整性。

5. 分析综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缺;对课本知识理解不够深刻;思维广度不够,不能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

三、教学建议

1. 平时教学中要重视抓好双基,对知识要抓好重点、抓主干,把握考点知识,编织知识体系结构。

基础是一切事物发展的第一步,割裂基础看世上万物都将成为空中楼阁。教育教学同样如此,知识和能力密不可分,知识是源,能力是水,知识是本,能力是木。如果离开知识谈能力,能力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能发展的。在抓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师要关注“面”更要突出“点”,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重点,抓住主干,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的辅导要全方位,多角度:一要抓点及类,深浅有度,就是说要抓重点,抓主干,辅导深浅有度,实实在在让学生多角度地掌握“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了什么”、“属于什么”就行了,不宜把辅导做得太曲太深;二要明确事理关系,重视分析归纳,平时教学中针对基础知识不要死记硬背,但要分析归纳,特别是对知识块中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响锤重敲。

2. 加强练习,归纳做题方法与技巧,训练做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书写的认真等。

能力是练出来的,决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要提高中考成绩,针对性的练习必不可少。练习一要精选好试题,二要作好讲评,以练习和讲评,使学生掌握每一题型的方法与技巧,提高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书写认真性,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一般来说,做任何一种题型都应遵循三个步骤:一是审清题意,明确要求;二是回归教材,找准联系,即找准本题所考查的教材知识点;三是运用课本相关知识按要求组织答案,需要指出的是,对课本知识的运用绝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而要根据答题的需求,对知识进行选择、取舍、组合,组织的答案应注意规范性、准确性、完整性和书写认真性。

3. 密切关注时政热点,将其与教材知识有机结合。

2009年的时政知识考查并没有局限于《中学政史地》所列内容,如单选题2:我国成为世界上首个掌握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关键技术的国家。同时,试题中的很多大题都是以时事为载体,考查对教材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就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密切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和热点问题,并将他们与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学会运用知识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和分析,这样做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一举三得。实践证明,有些教师平时采取让学生进行的“课前3分钟新闻播报”和时政热点专题讲座,都是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4. 关注身边小事,联系自身实际。

河南中考范文 篇3

一、试题特点

1.知识点的选择涵盖面广。

知识点分布较为均匀,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基本上平均涵盖。

选择题:中国近代史有第1~7题及第12题,8分;中国现代史有第8~11题,4分;世界近代史有第13~16题,4分;世界现代史有第17~20题,4分。非选择题:中外古代史有第21题,5分;中国近代史有第22题,7分;中国现代史有第23题,7分;世界近现代史有第24~25题,11分。如此布局,符合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与检测等的考查范围。

2.强化课标,立足基础。

本试卷所考查的知识点基本上每个都能在课标中找到依据。如课标要求“理解辛亥革命的过程、意义和影响”,选择题第3题就通过描述辛亥革命的一段材料,要求学生判断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影响。其他选择题第9题所示改革开放时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股票”,第11题考查的“863计划”,第13题《权利法案》的意义等均属课标要求掌握的基础知识。还有,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中国的近代化探索,科技革命及德国史、美国史,对这些重点考点的考查都依据课标,命题稳定成熟,符合新课改理念,对我省今后初中历史教学具有检测和导向作用。

3.注重能力立意。

本套试题侧重对学生识图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旨在让学生学会概括、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第1题、第8题、第21题、第23题、第24题,都考查了学生对图片的认知,需要学生明确图片表达的信息,回归教材知识,作出合理判断。关于对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如第4题,要求学生判断年代尺上的时间,联想发生的相关事件:1919年五四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并据此判断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国民大革命是反帝反封的重要阶段,全面抗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等。对照题中选项可以得出,年代尺反映的是民主革命的主题。如第8题,图片反映出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三件大事,它们起到的作用就是巩固新生政权。解答这样的试题,需要学生对教材相关内容有个整体上的把握,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第24题,要求写一篇短文,考查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历史材料的能力。学生依据要求组织所学知识,虽难度不大,但考查能力的倾向十分明显。

4.突出考查主干知识,且着眼细节。

2013年中考历史试题基本上都是考查主干知识,但往往在细节处设问,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对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的近现代外交、中国人民的抗争、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罗斯福新政、拿破仑对外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东问题等这些知识点的考查都属意料中事,但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却往往容易被忽略。如:中国近代化探索几年来成了考查热点,但戊戌变法的积极影响有哪些?美国史学生掌握得非常熟练,但《独立宣言》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之间有何联系?

本套试卷非选择题每道题均为一个小专题。如第21题是“中外文明的发展与交流”,第22题是“戊戌变法运动的原因及影响”,第23题是“新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与成就”,第24题是“科技革命与科技人物”,第25题是“美国的崛起与发展”。这些专题知识从整体上看体现了以下这些理念:思想解放运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科技进步推动本国和人类社会发展、大国崛起的历程与启示。这也延续了河南中考的一贯特点。

5.依托周年,考查历史。

试题考查的许多事件属于整5周年或整10周年大事。如2013年是达·伽马开辟新航路515周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325周年、美国独立战争胜利230周年、马克思诞辰185周年、美国黑人奴隶获得自由150周年、卡尔·本茨研制成功汽车110周年、苏联工业化开始85周年、罗斯福新政80周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0周年、以色列建国65周年、冷战开始65周年、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75周年、戊戌变法115周年、三大战役开始65周年、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改革开放开始35周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55周年等。

二、备考建议

(一)开卷考试闭卷备考,把握基础知识是关键

1.利用目录复习,建立知识的横向联系。

2.进行专题复习,建立知识的纵向联系。

例:新中国农业政策的四次调整。

(1)1950年到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发展开辟了道路。

(2)1956年基本完成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3)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颊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4)1978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多角度训练,巩固掌握重点知识。

(二)如何回归课本endprint

误区:回归课本就是让学生背书。

回归课本的目的是把课本中的核心知识牢固掌握,理清易混点,突破易错点。围绕这一目的,方法有很多。

1.线索不清楚的,自己动手构建知识框架。

2.概念不清晰的,可以把关键词空出来填空、默写重要知识点等。

3.经常出错的地方,自己要将其整理到一起,通过请教老师、和同学讨论逐个突破。

4.事半功倍的做法,还是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试题演练。如针对《近代化的探索》这一单元,2013年各地中考历史试卷出了44道题,如果再加上2012年、2011年中考的相关试题,其中的必考点已全部囊括,把它们有针对性地挑选出来做,留心问题所在,重点复习,这样的效果比单纯背书要好得多。

(三)能力训练在平时

1.平时做练习题尤其是做选择题时,不仅要能做对,还要知道为什么选某一选项,并且弄清楚其他选项为何不对。

2.注重知识小结。可先建立知识框架,然后自己写出关键知识点。

3.平时作业、训练,要有意识地多做主观题,要认真做,按照考试要求做。

(四)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贴近现实生活

“学以致用”是历史教学活的灵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将历史学科的重点知识与社会热点内容紧密结合是中考历史一贯的指导思想,近年来的河南中考历史试题始终坚持了这一原则。粗略算来,2014年的社会热点问题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依法治国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之一。

◆切入角度:

(1)中国法制化道路: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

(2)世界法制化道路:《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1787年宪法、《法典》、《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等内容比较和作用归纳。

2.近现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切入角度:

(1)可从晚清弱国地位是怎样形成的,新中国成立后弱国地位是如何发生根本性变化,国际地位又是怎样逐步提高的这条线索切入。

(2)也可结合建国以来的外交成就,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演变。

3.20世纪中国的三次巨变(伟大革命)。

◆切入角度:

(1)三大巨变的代表性事件(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注意与改变社会性质的三大事件区分)。

(2)从一些历史文化名城(如南京、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人手,认识其在近现代历史上的变迁表现和原因。

(3)从具体的社会生活变迁角度切入,分析变迁的原因(如深圳城市和衣食住行变化的原因等)。

4.大国发展(政治民主化过程、经济工业化过程、国际交往密切化过程)。

◆英国史切入角度:

(1)近代英国崛起的原因和影响。

(2)考查英国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日本史切入角度:

明治维新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的对比、分析、归纳。

◆美国史切入角度:

(1)美国崛起的过程、应对危机的做法、国际地位的变化等。

(2)中美关系从对抗到和解再到合作的演变进程,分析其变化原因、带来的影响等。

(3)从中美共同应对挑战的角度切入,理解中美合作的历史作用,如共同应对法西斯的侵略、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等。

5.“三农”问题。

◆切入角度:

(1)历代农业科技发展,认识到科技兴农的重要性。

(2)以土地为核心的农业政策的演变和作用。

6.人类交流、合作求生存、求发展。

◆切入角度:

(1)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20世纪,全球化加速,人类日益成为利益和命运攸关的共同体。

(2)二战中的反法西斯合作。

7.科技发展、科教兴国。

◆切入角度:

(1)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的推动。

(2)二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3)科教文化因素在日本两次崛起中的作用

(五)解题技巧平时练

1.选择题的解题方法。

(1)认真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在此一定要做到“三看”、“三思”。

对题干要做到“三看”: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二看是肯定还是否定角度,确定答题方向;三看关键词语,明确答题内涵和外延。

对被选项要做到“三思”:认真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史实,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例1 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例2 下列史实对解决民生问题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

①萨拉热窝事件②罗斯福新政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④我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这两道题的答案分别是D和B。

2.材料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1)第一步,审题。审清题意是正确作答的前提,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①审关键词——明确要求答什么。

②审限定词——确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定、答案来源的限定。如“依据材料回答问题”,其答案来源范围自然要依据材料所给信息。

③审分值——量体裁衣,根据分值判断需要答几点(中考一般每点1分)。

材料题审题要先看问题,再带着问题有意识地去阅读材料,特别是找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观点、事件、引文出处等),这样的阅读顺序目标性强,能够提高做题效率。

(2)第二步,打腹稿。根据问题按图索骥,准确对接,化整为零,重新建构,在心中列出答案提纲。

河南中考 篇4

关键词:两考合一、一考多用

意见指出,今后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将“两考合一”,合并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减轻学生多次备考负担。

关键词:改革录取计分科目

除了语数外,体育也将纳入必考的录取计分科目。在这四门之外,学生可发挥自己的特长,自主选择其他录取计分项目,须文理兼顾。对于其他没有选择的科目,需要达到考试合格。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

和高考改方向类似,综合素质评价也是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此次改革意见中明确要求,试点地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以往处在从属、参考地位的“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主角,在高中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均纳入评价内容和要求。

关键词:完善高中自主招生

同时,继续完善高中学校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此外,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是此次改革另一重点。譬如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招生录取时作为参考。

【河南现状】已全面实施“两考合一”

据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二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南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一直走在前列,早在20就已全面实施“两考合一”,目前实施效果良好;录取计分科目改革逐步探索进行。另外,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河南实行了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目前,河南各地分配生比例普遍高于当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50%。

【改革方向】或是“4+3”计分模式

明年初一学生适用新制度

未来,河南中考招生改革方向是什么?

该负责人介绍,根据教育部《中考招生改革指导意见》,河南将对中考计分项目进一步改革,积极探索基于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模式。

按照全科纳入的原则,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所设定的全部科目纳入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合理确定全省统一考试科目和地市组织实施的考试科目数量。从省统考科目中选择部分科目作为中招录取计分科目,在国家规定的语、数、外、体育必考科目的基础上,文理兼顾,合理确定我省选考科目的构成,初步考虑可能会是“4+3”的计分模式,具体办法须等省教育厅研讨后最终确定。

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参照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方面纳入评价内容,建立全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

另外,启动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试办一批综合性高中;适当推迟首次普职分流时限,给学生发展提供更多选择空间,进一步推动高中阶段教育普及。

新方案什么时候开始实施呢?该负责人透露,此次中考招生改革试点将从之后入学的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河南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改革指导意见的原则,确定符合河南省情的实施细则。

1.河南20中考体育评分标准

2.年河南中考

3.河南中考体育评分标准2017

4.2017年河南中考服务平台

5.河南中考服务平台2017

6.2017河南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7.河南省中考服务平台2017

8.2017年河南中考服务平台成绩查询

9.2017河南省中招考生服务平台

2014河南中考满分作文 篇5

我记得太阳不断地升起、落下,从山顶、从水面、从云雾中、从屋脊与电线之间升起,像装满稻草的大车,吱吱扭扭,一路洒来,遍地金黄。当阳光射进我的眼,我的心中滋生出一种异样的感动。

我记得阳光。在我的意识中太阳不断的升起落下并不意味着时间,我只是一味的痴信,太阳会给我带来永恒的温暖。而当太阳在天际徘徊,泛着绚丽的光彩,另一种静穆会注入我的心田。我看着一群飞燕掠过天空,划出一道道漂亮的弧线,又随即消失,就像根本不曾存在。几只细腰的狗在田埂上跳跃;向日葵酣酣的垂着它们的头;远处的杨柳在雨后清新俏丽的抖动;太阳像一个满载而归的渔夫把光线拉扯着一点一点收走,我心中充满着爱的幻觉,在傍晚轻柔的风里,喃喃自语。

在这个夏天的某个午后,奶奶病倒了。那么突然的,我一直仰望着的如大山般硬朗的奶奶就这么倒在我的眼前,无力的躺在床上呻吟,我一动也不敢动,连呼吸也屏住,生怕惊扰了奶奶的灵魂,生怕它会抛下我去向天国。那刻,我深深地感受着这突然的一瞬给我的如此永生难忘的印象。我为自己触摸到了某种真实的东西而惶恐。许多的疑惑在这种强烈的震惊下就这样突然的解开了。此时我想起了一切能想起的事情,我每次流泪的起因。那似乎都是一些个瞬间,为一个什么所触动,然后就流泪了。我记不清那些琐屑的原因,却记得那些心动的感觉,每一次我都觉得我已到了万劫不复的边缘,我对自己说我要死了,那一刻我万念俱灰。似乎因为什么有似乎不因为什么,某一个瞬间我就判了自己死刑。我被过脸去,面对墙壁不与任何人交流目光。那似乎也是因为什么又似乎不因为什么,某一个瞬间我又宣布自己的新生。这一个已经死去,而那一个又是崭新的面目,是我又不是我。这样一次次的死而复生,终于回复到原始宁静的状态。

就在这个夏天,奶奶重新笑着在家里忙碌的时候,我好像又生出了一只眼睛,看到了那么多平时我看不见的事情,我的心中充满了一阵一阵的感动,感动于空气中有炊烟的味道;感动于我能每天看到太阳升起和落下;感动于春天斑驳而泥泞的道路和北归鸟儿风尘仆仆的叫声;感动于翻书的声音和我的汗水;感动于一个陌生而的年轻母亲胸前的奶渍以及幼儿园里那些喧闹、稚气的小孩子的声音……

2022年中考时间(河南) 篇6

今年中招考试时间为6月22日——24日

中考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

1、基本知识是学习的基础,复习阶段就不能只满足会背诵会证明,而应当通过分析、研究后,挖掘出知识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串联,整理归纳出完整的知识体系。做题切记不能泛泛地重演一遍,而是要通过做题探究转化的过程,总结出转化用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然后归纳出一般解题规律。复习时也要多做一些历年的中考试题,才能悟出中考强调的解题思路。有利于我们的准备与中考方向保持一致。

2、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复习时通过平日的练题、测试,找出自己的“病根”,找出产生“病根”的原因,再认真加以反复练习(有针对性地练习)。抓“实效性”还要在复习中狠抓重点知识、重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中考备考方法

注意不断巩固和强化基础知识

中考试卷考察的重点主要还是书本知识,只要将书本中的内容融会贯通,通盘掌握,就能够应对90%以上的考题。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熟记各种学科的基本常识、概念、专业词等,不断夯实基础。

勤做笔记、多做知识总结

教科书中的知识点都会分章节、单元陈列出来,归纳总结其中的基本概念、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各学科、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者都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学科知识。

及时总结错题,形成错题集

每次考试中的错题,都是知识漏洞的具象化提现,如果没有对错题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还会犯同样的失误。只有及时更正错误,使用正确的思维解题,才能够切实提高成绩。

多研究例题,精练习题

在一般情况下,课本上和老师讲述的题目往往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钻研例题,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做参考书中的题目,能够帮助我们在学习中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不足,进而实现知识储备质的飞跃。

多多分析往年真题

中考真题都会体现出考卷的出题方式和逻辑,多做真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知识点,提高应试信心,极大提升解题能力。

中考注意事项

1、早些起床(7:00-7:30之间)浏览一下备考笔记、重点公式、重点定理和术语。

2、注意早餐的营养,不可有大的改变,最好与平常差不多。

3、拿好考试物品赶往考场。前往考场应有一定的提前度(25——30分钟),以防路阻,考生迟到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点。6月22日上午8:00赶到考点,8:15禁止考生入场,有听力考试。

4、考前十分钟应避免嬉笑、打闹,坐一会儿或整理文具。

河南中考范文 篇7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中考考试;制度实施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Sports Exam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Henan Province

LIU Tian-xiao

(Department of Sports, Huanghuai College, Zhumadian, Henan 463000)

【Abstract】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 reform, the system of Sports Exam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Henan Province has benefited a lot. And now it is implemented everywhere. The examining items include standing long jump, 1000-meter race (for boys), 800-meter race (for girls), 50-meter race, shot put ball, sit-ups (for girls), rope skipping, pull-up (for boys), and basketball.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Key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Exam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豫发〔2007〕30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组织实施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实行初中体育升学考试(以下简称“体育中考”)是加强学校体育,促进学生锻炼的一个有效的手段;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关心;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豫发30号”文件下发四年来,河南各地在实施体育中考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改进和执行体育中考制度提供参考。

1河南省体育中考制度的历史回顾

自河南省1981年进行重点中学体育中考试验,2007年提出体育中考改革要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口号,即体育中考改革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健身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养成,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2008年进行体育中考的全面改革,至今已有19个年头,河南省体育中考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1试验推进阶段

1992年原国家教委体卫司印发《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河南省被正式确定为全国试点省份。1992年体育中考刚刚推出之时,重文轻体现象十分严重,针对这样的情况,河南省教育厅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加强体育中考的宣传和教育,统一思想,并把体育中考确定为“地位考试”和“初中毕业生选拔性考试”。结合1979年“扬州会议”提出的“以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教学观念,以及当时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状况,河南省首先按传统的“跑、跳、投”老三项进行考试项目设置,确立“50米快速跑、铅球、立定跳远”为中考内容。1993年增设“耐久跑(男1000米,女800米)”,允许学生在“跑”的项目内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50米跑”,或是“耐久跑(男1000米,女800米)”,第一次尝试了选择性考试。项目评分标准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依据,优秀级确定为满分标准。每项满分各为20分,三项满分为60分;1993年把60分改为45分,每项满分各为15分。考试的组织形式采用全市统一安排,现场集中测试的方式。1994年开始采用电脑编排、录入考试成绩。经过几年的实施,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程度有了较好的改观,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学生的体能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1.2初步改革阶段

20世纪末,就在体育中考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可的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为了能让学生获得体育中考的高分,置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于不顾,使体育中考慢慢地走近应试教育。体育中考成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指挥棒。教学过程简单化、程式化,使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不良影响。为此,从2000年起河南省把原来确定的体育中考的“地位考试”和“初中毕业生选拔性考试”,改为“水平性考试”和“导向性考试”。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和运动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把“跑、跳、投”老三项考试项目改为“球类技能项目、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运动体能(身体素质)、平时成绩测试”,分值分别为5分、10分、15分、10分;球类技能项目为“篮球行进间投篮、排球垫球、足球颠球”三项,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参加考试;运动体能(身体素质)为“实心球、立定跳远、跳绳”,也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参加考试;第一次增加“过程性评价”内容,对学生初中阶段三学年的体育成绩进行评分,计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由学校给予评价,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人员进行审核或检查。

nlc202309051242

1.3逐步纠正发展阶段

2000年的中考方案一直延续到2002年,2003年因为非典没有组织考试。到2004年,体育课程改革继续深化,《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实施,但是,课改中的一些负面问题也随之出现,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被忽视,运动技能学习被淡化,体育教学中“放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初中体育教学应试教育的现象又进一步抬头。学生的体育学习根本无法体现主体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更加无从谈起。分析其原因,是由于体育中考内容设置不够丰富,方法过于简单,没有运动技能含量,容易导致体育教学简单化。初一、初二体育课“放羊”,初三时逼着学生每天练习体育中考的内容。为此,2004年河南省首先加大平时成绩检查的力度,在平时成绩测试中增加学生需要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要求,并在检查中专门抽查这一内容。把原来球类技能项目中考成绩的分值由5分增加为6分,进一步刺激运动技能教学。同时把《体质健康标准》中的三项身体机能测试项目“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引进体育中考之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三选一进行测试。2005年开始有把《体质健康标准》中三项身体机能测试项目改为“肺活量/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握力/体重指数”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考试。这次改革,由于增加了运动技能评价在体育中考中的权重,并在整个评价体系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体育中考的评价由单一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有效地解决了体育教学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的倾向。

1.4全面深化阶段

2004年河南省教育厅就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的功能定位、价值取向以及我省体育中考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性意见:体育中考如果仅仅是在学生苦其心志的基础上再劳其筋骨,激化应试教育,就需要改革甚至没有必要存在。如果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引导体育教学向良性、健康、常态化发展,就值得肯定,并需要加强。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河南省集中力量开始调研、论证,构思新的体育中考方案。2007年底提出未来几年积极稳妥完善体育中考改革的基本设想和推进思路,提出了2007、2008年逐步过渡的建设思路。2009年在2008年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权重和评价内容,加大运动技能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所占的权重。把体育中考分值划分为过程性评价分,终结性评价分。具体分值根据各地市实际情况确定。

2体育中考考试的意义

2.1体育中考考试的目的是培养德、智、、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体育中考考试是一种育人考试,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公民的手段。它的根本目的是要从体制上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问题,同时促进学校、社会、家长共同来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问题,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主要表现在各地市教育部门实行初中体育毕业升学考试时指导思想明确,注意了考试的政策、评分标准以及计入升学总分的比重与本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考试的项目较少,评分标准宽,计入升学总分的成绩满分值一般是30-60分。从一些教学实践和统计材料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其中60%-90%左右的分数。据全国许多试点城市1994年统计,在许多市、区、县中考成绩550分以上的人中,考试体育的成绩未达到满分60%的仅只占1%,(其中还要扣除少数支体残障和患有先天疾病的考生)并未影响他们的升学。在这里,从正确树立人才观的高度必须强调指出,我们所说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电脑网虫”。

2.2体育中考考试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形式

体育中考考试不分及格与不及格的界限,只要学生努力达到的分数,真实准确,无论得多少分都计入升学考试总分。因为我们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强身健体!只要学生平时认真上好体育课,按规定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还有,学生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生理和心理上一方面调节了因学习紧张引起的疲劳;一方面增强了体质,精神状态也迥然不同,学习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也是人们常说的“8-1>8”的道理所在。实行“考试”的目的意义概括起来就是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纠正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积极有效形式。其目的在于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进学校关心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的活动落到实处,确实改变当前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高近视率、多肥胖症、多瘦条型、运动协调能力差、自私、怕吃苦、耐力性差、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素质、健康方面的严重社会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全社会都来重视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问题,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问题,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3河南省体育中考成绩显著性分析

以河南省1995和2005年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为例,1995年(未实行体育中考)有效样本数量共2488名学生,其中男生1244名,女生1244名;2005年(实行体育中考)有效样本数量共3824名学生,其中男生1912名,女生1912名。

由表1-表4可以看出:男生1000m、女生800m跑;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反映了人体在速度、耐力、力量等的身体素质。2005年初中学生比1995年初中学生明显退步,说明了学生运动素质明显提高。运动素质是身体组织、器官的功能表现,如耐力素质是心肺功能的直接表现,2005年初中学生比1995年初中学生运动素质明显提高。大量的事例和数据都说明:初中体育毕业升学考试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推动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体育课的正常化;缓解了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带来的精神压力;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nlc202309051242

4对策与建议

4.1利用体育中考,转变人们的体育观念与行为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应加大宣传力度,把人们的体育观念从传统的“训练-强健模式”转到“活动-健康”模式上来,在广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以健康和终身体育为目的体育活动。以体育中考为手段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更多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的生动性,积极宣传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学生、学生家长对体育中考及学校体育活动的认识,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与习惯,端正办学思想,形成重视学生体质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推动素质教育。

4.2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和评价

开展学校体育专项督导,确保各项措施的实施。包括体育器材、场馆建设、课时安排。健全、建立长效机制,为学校体育工作保驾护航。要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真正把体育工作摆到学校教育更重要的位置。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学校体育制度,如评比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和个人、学校体育年终考核等,把体育中考作为其中固定量化项目,促进学校体育走向规范。

4.3利用体育中考,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软硬件的建设

学校要重视体育场地与器材的建设,改变学校体育投入不足的状况,提高、改善学习和教学的环境,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用体育考试的办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是教育管理的无奈选择。改变这一尴尬局面需要理念的更新,需要管理制度的创新,更需要对体育教师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能力培训,要始终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专业技能培养、教学能力锻炼、教学理论学习作为重点来抓。从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选定准则三个方面构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和发展要求,提升体育教师知识创新能力。

4.4优化体育中考全过程的操作模式

体育中考的“透明度”是抑制其发展的“瓶颈”,要想得到社会认可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今后在工作中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规范,设立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确立一套有效的安全保障制度,形成一支作风正派、业务熟练的考评人员队伍。体育考试实施办法、考试规则、裁判工作组等要报批并对监考裁判人员进行政治与业务培训,做好考前、考中、考后准备工作,考试检测工具应尽量使用智能化测试仪,避免人为操作作弊的可能,提高考试评分的科技含量和考试的信誉度。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考试工作质量。

4.5推进课程化的体育考试

对体育中考进行课程学研究,尝试把体育中考作为一个目标纳入原来的目标体系,采取多样的课程教学方式,增强课程的生动性。课程化不仅表现为课程内容知识的衔接和递进,而且也表现为课程的逐步深化,关注课程在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得学生在意识、视野和能力得以逐步提升。具体说就是要促进学生上好体育课,不断感受体育文化,提高运动能力,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重视平时锻炼考评,倡导运动技能结合“2+1”工程,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平时锻炼测试综合考评,研究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试内容方式体现人性化。

4.6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和透明度

体育中考作为综合性评价手段,检验标准要把运动能力、健康知识,包括对体育的态度、习惯、技术掌握等也列入考核和评价内容,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着眼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重视对学生平时体育学习行为和表现的评价,以此促进初中各学段学生都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防止平时成绩在最后弄虚作假,要强化学生平时体育课成绩的审查,要求各校每年把学生测试的成绩公示,学生平时都是现场测试,对自己的成绩很清楚,公示后让每个学生都了解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成绩,增加透明度。同时还要加强师德修养,细化检测制度,严惩弄虚作假,这样才能使平时成绩成为实现体育中考初衷的“催化剂”。

任何事物都是在前进中不断地发展,体育中考也是这样。河南省的未来体育中考应该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严格各项规章制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努力使学生将体育学习和活动作为自己终身发展的内部需要;优化体育中考方案、提高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对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为造就体魄强健、文明高尚的一代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S〕.2007-05-07.

〔2〕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S〕.豫教体发〔2000〕30号,2000-07-5.

〔3〕刘海元.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实施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8,(9).

〔4〕王燕,关于我国中考加试体育工作的研究综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第23卷,2008,12.

〔5〕谢卓锋.对我国体育中考实施情况的审视与思考

〔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

〔6〕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2006,9,18.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5,7.

〔8〕陈两福.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回顾与展望〔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8,(2).

〔9〕赵东辉.沈阳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08,(31).

〔10〕李秋兴,洪惠娟,胡新民,方敏,黄法良.中考体育评分方法的设想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2,(4).

(责任编辑:李远伟)

河南省中考报名时间 篇8

二、网上报名时间:3月11――16日;

提醒:请认真阅读页面上的报名注意事项、操作要领。

三、注意事项

1.考生及家长应慎重选择报考类别,报考类别分别为普通高中、普通中专、职业类学校3种类别。选择报考职业类学校、普通中专者,将不能填报普通高中志愿,也不能被普通高中学校录取。报名结束后将不能更改报考类别,因此请考生及家长慎重选择报考类别。

2.因特殊情况在规定时间未采集基本信息的个体考生,可先与体卫站进行联系,听从体卫站的有关安排。

3.市区初中在校生由所在学校统一发放;社会其他类考生于2017年3月25日凭体育考试考务费缴费凭证到体卫站领取准考证。

扩展阅读

日前,教育部公布的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指导意见,在考试科目构成、考试内容、成绩计算等多方面都有变。

关键词:两考合一、一考多用

意见指出,今后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考试将“两考合一”,合并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现“一考多用”,减轻学生多次备考负担。

关键词:改革录取计分科目

除了语数外,体育也将纳入必考的录取计分科目。在这四门之外,学生可发挥自己的特长,自主选择其他录取计分项目,须文理兼顾。对于其他没有选择的科目,需要达到考试合格。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

和高考改方向类似,综合素质评价也是中考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此次改革意见中明确要求,试点地区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以往处在从属、参考地位的“综合素质评价”将成为主角,在高中录取中真正发挥作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等均纳入评价内容和要求。

关键词:完善高中自主招生

同时,继续完善高中学校的自主招生政策,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此外,大幅减少、严格控制加分项目是此次改革另一重点。譬如取消体育、艺术等竞赛类加分项目,相关特长和表现等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在招生录取时作为参考。

【河南现状】2017年已全面实施“两考合一”

据河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二处相关负责人介绍,河南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一直走在前列,早在2005年就已全面实施“两考合一”,目前实施效果良好;录取计分科目改革逐步探索进行。另外,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河南实行了优质普通高中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目前,河南各地分配生比例普遍高于当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的50%。

上一篇:年基层党支部工作报告全文下一篇:小学学生资助公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