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团学财务报告

2025-01-17

第十六届团学财务报告(精选6篇)

第十六届团学财务报告 篇1

外语系第十六届团学组织财务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嘉宾、代表们:

大家晚上好!

我受外语系第十六届团总支、学生会的委托,向大会全体代表作2013—2014学财务报告。请代表们审议。

外语系团学组织活动经费由外联赞助、报销经费组成。十五届学生会经费剩余3254.2元,英语演讲比赛学校经费支持1250元,口语比赛经费2462元,2013年校运会、外语学科应用平台赞助11306元,外联部拉得赞助11655元,其他经费9420.8元,以上总计39348元。

一、2013-2014学各部门日常开支情况:

1)宣传部:购买宣传用品,制作宣传海报等,共1841.5元;

2)自律部:购买活动饮用水、证书礼品、配钥匙等,共3515.7元;

3)学习部:资料打印费,共45.5元;

4)办公室:资料打印、签到用品,共752.3元;

5)外联部:外联商家宣传,共333.5元;

6)志愿站:举办志愿活动,共1369.5元;

7)体育部:购买文具、修理三轮车,共63元。

8)文娱部:购买化妆品,共134.5元

以上各项开支总计:7943.7元。

二、2013-2014学各单项活动开支如下:

1)迎新活动共561元

2)2013年上学期团日活动,共333.1元

3)校运会共2932.3元

4)外语学科应用平台开幕式共、7957.9元

5)外语学科应用平台之配音大赛共131元

6)外语学科应用平台之英文歌唱大赛共849元

7)外语学科应用平台之口译大赛共68元

8)英语演讲比赛共906.6元

9)口语比赛共822.3元

10)12.9大合唱共2810元

11)第一次全体大会共126元

12)男女生节系列活动共851元

13)体育节共265.5元

14)2014年系内辩论赛共591元

15)下学期团日活动共665元

16)“挑战杯”共65.6元

17)外语学科应用平台之英语基础技能竞赛共73元。

18)考研经验交流会共471元

19)第二次全体代表大会共150元

以上各项开支总计:20629.3元

三、其它开支:

1)上届团总支、学生会报销:1769.7元

2)团总支、学生会系列培训:740.2元

3)团总支、学生会交流系列活动:1681元

4)红旗学生会评比:49元

5)系刊稿费:330元

5)布置办公室:319.7元

以上各项开支总计:4889.6元

本届团总支、学生会活动经费总开支:33545.3元

本届学生会剩余经费:5885.4元

以上是2013-2014年外语系团总支、学生会财务报告,如有任何疑问,可到自律部查询。

我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汇报人:叶带仪

2014年6月10日

第十六届团学财务报告 篇2

本刊讯 (记者申海鹏) 第十六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 (BCEIA 2015) 将于10月27日~3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本届展览会坚持“分析科学创造未来”的方向, 围绕“生命生活生态——面向绿色未来”的主题组织学术报告会、专题论坛和仪器展, 将使BCEIA更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

此次展览会会场设于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首次实现学术报告会和展览会两会在同一地点举办, 这将更有利于科学家、用户与仪器开发制造商之间的交流, 以促进仪器的创新和应用发展。

BCEIA 2015听会及参观均为免费, 观众可采取网上预登记形式获得参会资格, 登记成功后打印预登记确认页, 并在展会现场凭登记确认页换取正式胸卡入场。

第十六届团学财务报告 篇3

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攻坚克难,跨越推进,全力夯实率先科学发展基础

“十一五”时期是城关区情发生深刻变化、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的重要时期。五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锐意进取,开拓创新,自我加压,负重前行,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十一五”是城关经济发展加速、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时期。预计,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地区性财政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由200.73亿元、153.33亿元、127亿元、3957亿元和4.4亿元,分别增长到370亿元、322亿元、225亿元、100亿元和10.5亿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3%、16%、12.12%、20.37%和19%。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平均增速高于全国和省、市增长水平。

“十一五”是城关项目建设带动势头强劲、产业结构调整最快的时期。累计实施重大项目32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

目104个,占项目总数的32%;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8亿元,年均增长12.12 %,高出“十五”时期平均增速3个百分点。一、二、三产的比例由0.6∶30.7∶68.7,调整优化为0.26∶20.28∶79.46,现代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达到38%和51.93%,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主导产业优势更加明显。

“十一五”是城关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加大、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的时期。累计投入资金13.23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十五”时期的3.4倍。新建和改造城乡道路14条,改造整治小街巷199条,新建标准化肉菜市场15个,新建改建公厕111座;开工和建成城中村改造安置房103万平方米。完成8个新农村试点建设任务,改造农村危旧房521户,解决了6500人安全饮水问题。森林覆盖率达到18%,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39平方米。建成西北首家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全面推行责任包干、对口帮扶、举报投诉、网格化监督和责任追究五大管理机制,城市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十一五”是城关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环境改善最快的时期。经济体制、财税体制、行政审批、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集体林权制度和农村税费改革稳步推进。精简机构7个,减少行政审批事项5项。不断扩大对

外开放,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选择性,实现了招商引资向“选商选资”、“招大引强”的转变,引进项目386个、到位资金1861亿元,引进国内知名企业36家,分别是“十五”末的1.27、2.91和3.6倍。制定出台了《城关区经济发展奖励办法》、《城关区项目建设服务承诺制度》等7个支持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了重大项目指挥部推进机制,经济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十一五”是城关社会事业发展提速、社会保障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累计投入资金33.85亿元,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是“十五”时期的3.02倍。新建改建学校教学楼15栋,新开办学校4所。新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3个。新建群众文化活动场地10个,人均体育用地达到0.54平方米。开工和建成保障性住房1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由22.86平方米增加到24.63平方米。就业、社保、医保、养老和救助等多项民生工作走在了全省、全国前列。累计为民兴办实事50件,一大批老百姓关注的就业、上学、看病、住房和养老等难题得到有效缓解。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从8691元和7373元分别提高到14503元和12351元,年均增长10.79%和10.86%。

“十一五”是城关经受考验较多、执政理事能力提升最快的时期。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遏制了经济总量占省、市比重连续下滑的势头,保持了经济平

稳较快增长。成功处置了“5·16”石峡口和“9·14”小达坪等自然灾害事件。妥善解决了区属改制企业、街办集体企业退休职工社会保险等一大批历史遗留问题;积极化解了一大批征地拆迁、涉法涉诉引起的矛盾纠纷。有效防治了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疫情的传播。圆满完成了奥运会期间的安保和奥运火炬传递工作。成功举办了喜迎新中国六十华诞、万人升国旗等12项重大社会活动。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经验启示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城关的发展定位,坚持“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123456”的发展思路,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必须准确把握城关的比较优势和阶段性特征,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引领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增强城关发展的竞争力;必须紧紧抓住城市管理这一重点,持之以恒地推进城市管理体制创新,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不断增强城关发展的吸引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着力改善民生,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区人民,不断增强城关发展的凝聚力;必须牢固树立“大城关”的理念,增强服务全省、全市发展的意识,营造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氛围环境,不断扩大城关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力。这些启示和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在今后工作中要一以贯之,不断发扬光大。

各位代表,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城关发展史上极不平凡、至为关键的一年。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省委区域发展战略和市委“再造兰州”战略,按照区委“156”工作布局,攻坚破难、真抓实干,全面或超额完成区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经济增长创历史新高。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70亿元,同比增长13 %,创近年来最好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25亿元,同比增长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22亿元,同比增长20 %;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5亿元,同比增长21%,超收5000万元。项目支撑作用更加有力,实行项目包干和指挥部制度,完善了项目推进机制,区列102个打硬仗项目进展顺利,其中“5515”重大项目建设实现跨越式推进,庙滩子危旧房整体改造、国际会展中心配套区等5个百亿元项目取得实质性推进;大连万达商业广场、九州生态园等5个五十亿元项目启动实施;重离子治疗中心、九州主食厨房等10个十亿元项目和50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49项,开工率达到70%。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引进项目113个、实际到位资金59.29亿元。项目投资额、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推进速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92.15亿元,占全区GDP的一半以上,已经成为推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城市形象改善显著。坚持规划引领城乡建设,制定了《城关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规划。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拆迁90万平方米,有力支持了兰渝铁路、南山路、北环路和雁滩地区规划道路等项目的顺利实施;投入资金1.46亿元,启动了“兰山人家”和“青石小镇”建设,改造城乡小街巷40条,新建标准化公厕40座,完成了雁儿湾路、盐什公路改造和小砂沟桥维修加固工程。开工和建成城中村改造安置房30.1万平方米。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实施皋兰山面山森林景观绿化,深入推进“百万盆鲜花上街”、“大树进城”和“绿色雕塑扮金城”等十大环境美化工程,完成景观造林1050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8%,城区新增绿地168亩,人均公共绿地达到8.39平方米。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单位GDP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全面达标。城市管理水平快速提升,深入实施城市管理“一十百千万”工程;投资2212万元,新购置环卫作业车辆81台,推行沿街门店和生活垃圾全收集,启动道路清洗工作,推行农村道路专业化清扫保洁,实现小街巷专业化统一作业全覆盖,机械化清扫率提高了17个百分点,达到35%。出台《城关区市容和环境卫生层级管理绩效考评办法》、《城关区违法建设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全面落实周末卫生大扫除、部门包街、临街店面责任公约等制度,城市管理长效机制进一步完

善。注册资金1.3亿元,组建了区城投公司。

——社会事业发展提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加快教育最优化城区建设的意见》。深入推进教育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等“七大工程”,投入119亿元完成11所学校新建扩建,实施30名优秀师范生选聘计划,公开招考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123名,教师结构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步伐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普工作跃上新台阶。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三项经费达到1290万元。建成区级科技人才库、科技企业库和科研项目库。专利申报数量占到省、市申报总数的50%和70%。卫生事业跨越发展,投入7162万元,启动中医骨伤科医院改扩建项目,新建3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10个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1所市级标准化村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8%。建成30个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创建全国社区中医特色先进单位评估验收。食品药品监管专项整治成效显著。人口和计生管理服务手段进一步创新,率先在全省建成人口信息全采集管理系统,计生工作在全市目标考核中名列前茅。制定出台《文化活区战略实施意见》。建成社区阅览室和农家书屋55个,新建体育健身广场1个、全民健身路径50条,推动20家文体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举办全国象棋名宿精英邀请赛等4项品牌赛事,开展第三届干部职工运动会等系列群众文体活

动759场次,荣获“国家阳光体育先进县区”、“全国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先进集体”称号。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省级文明县区标兵示范区” 通过验收,圆满完成了全市90%以上的国家“双测”迎检任务。

——社会保障水平全面提高。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完成就业培训1.07万人,新增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5%。发放小额担保贷款9725万元,实现创业带动就业3774人,率先在全省建成创业型示范城区。五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超额完成任务,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2 %。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支付标准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加快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遗留问题,将1864名职工纳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范围。率先在全省建成社保参保人员电子档案和养老金模拟计算系统。率先在全省推行城乡低保一体化,率先在全市实施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大病医疗救助最高标准由8000元提高到3万元。广泛开展各类救助活动,累计发放各类补贴和救助金4559万元,惠及群众 22.3万人次。率先在全省建成虚拟养老院,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老人近1万人。启动了店子街廉租住房建设项目,完成九州中心花园廉租住房建设,建成保障性住房6.2 万平方米。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年初确定的10件实事全部完成。

——社会管理服务能力快速提升。[HT]基层基础不断

夯实,投入 7725万元,建设3个街道、18个社区、10个司法所、10个执法中队和2个派出所办公用房,建设面积达到 1.2万平方米。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力量,建立完善社区办公经费保障机制,将社区办公经费从1万元提高到1.5万元。实施社会管理“八百工程”,购置流动接警治安巡逻车88辆,招聘视频监控员、文明交通劝导员、城管协管员、地质灾害监测员、楼院长、交通协警和专职校园保安1026名。信访维稳工作全面加强,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287起,彻底解决信访积案41件,率先在全省建成医患纠纷调节室和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168起,破案率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领域“打非”专项行动,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投入资金4400万元,完成九州石峡口等18处地质灾害治理。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妥善处置公共突发事件52起,社会大局保持了和谐稳定。

——政府效能建设大力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11件,办复率均达到100%。办理市长专线投诉件642件,政务大厅办件量达到9万件,办结率均达到100%。加强审计监察工作,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核减工程决算973万元,节约政府采购资金542万元。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认真开展 “行政效能建

设年”和 “工作创新年”活动,全面推行“周安排、月计划、季调度”制度。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政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年来,我们努力发挥中心城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成功举办了春节灯饰亮化、元宵音乐焰火晚会、兰洽会大型文艺演出和重大节庆氛围营造等一系列重大社会活动,不仅为提升兰州城市形象和品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而且有力地提升了城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年来,我们深入开展“争第一、创一流”活动,承办了全省社保工作等7个现场观摩会,成功打造了虚拟养老院等13项特色亮点工作,100多项工作受到了国家和省市的表彰奖励。不仅为省市发展创造了经验,而且充分展示了城关敢为人先、开拓奋进的精神风貌,更加坚定了全区上下率先发展的信心。

一年来,我们认真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大力支持国防建设,投入2000多万元实施预备役营房和民兵训练基地建设。全面加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和慈善事业等各项社会工作,有效发挥群团组织和统战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营造了凝心聚力谋发展、只争朝夕抓建设的生动局面。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和区政协有效监督、全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上下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帮助和积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离退休老同志,向驻区单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城关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发展要素制约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土地资源匮乏依然是制约我区发展的最大“瓶颈”;基础设施建设欠账仍然较多,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城市形象与中心城区地位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依然艰巨;干部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还不够强,政府职能转变有待进一步加快,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把握机遇,科学谋划,创新完善率先科学发展思路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城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区委九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根据省委区域

发展战略、市委“1355”总体部署和“再造兰州”战略部署,围绕“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的奋斗目标和“123456”的发展思路,按照 “南升北拓、整体推进,项目引领、产业支撑,组团布局、统筹发展,率先跨越、建设首善”的工作布局,着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北城区开发建设;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把城关建设成全省全市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特色旅游休闲中心,经济最发达、就业最充分、保障最完善、社会最安全、教育最优化、文化最繁荣、生态最宜居的现代化城区,打造成引领全省和全市科学发展的“首善之区”。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一个拓展、三个高于、六个翻番、六个提升”的“1366”目标。“一个拓展”就是拓展发展空间,实现建成区面积再造;“三个高于”就是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高于“十一五”、全省和全国省会城市中心区的平均水平,在省会城市中心区的排名提档升位;“六个翻番”就是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10年的

基础上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以上,努力向1000亿元迈进;“六个提升”就是产业发展水平、城市管理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城乡一体化水平、生态文明水平和市民素质水平全面提升。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是:推进发展空间、经济总量、产业体系、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六个再造”。

——发展空间再造。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推进的原则,依托九州开发区增容扩区,整体规划建设黄河以北地区,加快土地整理开发,力争拓展空间60平方公里。

——经济总量再造。依托项目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做强主导产业,做大经济总量,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人均GDP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 7万元以上。

——产业体系再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力争现代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每年提高3—5个百分点,形成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增势强劲的现代产业体系。

——城市形象再造。实施“121”现代化城区建设计划,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力争用5年时间,完成800万平方米旧城改造任务,打造五星级酒店5家以上、城市综合体7个以上、地标性建筑群12个以上。不断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全面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

——城市功能再造。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构建立体城市路网体系。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数字城关”建设。加强学校、医院、公厕、菜市场、停车场和便民超市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图书馆、体育中心、文化中心等综合性场馆,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

——生态环境再造。按照“显山、露水、透绿、通畅、靓丽”的要求,加快南北两山景观改造步伐,深入推进城市绿色生态建设工程,全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地质灾害避让和综合治理工程,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森林覆盖率达到19.5%;城区新增绿地750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48平方米;受地质灾害威胁人数减少35%。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率先科学发展进程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至关重要。2011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区委确定的“1366”奋斗目标,以率先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拓空间、谋再造,抓项目、调结构,强管理、重提升,统城乡、共繁荣,保民生、促和谐,全力推动城关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2011年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达到

425.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20%,达到2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达到38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达到121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5%,达到16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达到142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5‰以内。

确定这样一个跨越发展的目标,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和判断。一是基于对发展机遇的新把握。从国家层面来看,明年国家宏观调控的主线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城关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有利。从全省、全市来看,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国办《若干意见》和国家部委支持甘肃加快发展政策的全面落实,省、市委区域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政策叠加效应逐步显现,为城关率先跨越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从自身来看,经过几年的发展,一大批投资额大、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相继实施,一系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为城关率先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基于省委“中心带动”和市委“再造兰州”战略的新要求。省、市 “十二五”时期跨越式发展目标的确立,为城关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城关必须发挥中心带动的“引擎”作用,在省、市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创造新经验、做出新贡献,发挥好带动和辐射作用。三是基于加快推进城关率先

跨越发展的新任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城关进入了加快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城关发展要素制约突出、社会管理任务繁重、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较低的现状还没有根本改观,城关更好地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出路还在于不断加快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矛盾和问题,在解决矛盾中实现跨越发展。四是基于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对加快发展的新期盼。几年的快速发展,为城关实现跨越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极大地鼓舞了干部群众加快发展的信心。全区上下盼发展、谋发展、快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一心齐劲足的发展局面,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为城关的发展注入新的精神动力。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和要求,2011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结构调整主线,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坚持以发展方式转变为目标,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带动力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着力实施北城区开发建设。按照“跳出老区建新区、建设新区带老区”的总体思路,以九州经济开发区增容扩区为契机,整体规划黄河以北九州、盐场和青白石地区60平方公里的区域。将北城区纳入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之中,科学定位北城区发展目标、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北城区总体发展规划。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依托区城投公司的融资平台,探索引入BT、BOT融资模式,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北城区土地整理开发,力争年内整理土地10平方公里以上。争取将北城区道路、水电、管网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兰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范围,最大限度地争取省市支持。加快推进九州开发区道路、自来水和天然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一区两线三组团”的框架,优化产业布局。改造提升中央商务区功能,重点实施东方红广场综合改造,着力建设金融总部商圈。启动实施酒泉路武都路商务区建设,着力打造商业摩尔,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态。启动实施陇西路金城商业文化广场旧城改造,着力打造现代商务聚集区,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特色专卖、文化产业等业态。以皋兰山、徐家山和五一山“两线”为重点,积极培育城市生态观光、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等产业,加快实施兰山山地生态公园二三期、头营村整村改造、九州生态园、徐家山公园改造提升等重大项目,着力打造南北两山旅游经济带。加快推进飞天文化产业大厦、创意国际商贸城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文化创意等业态。加快推进大连万达商业广场等项目,积极发展商业综合体、研发中心、时尚地产等业态。加快推进庙滩子整体改

造、甘肃会展中心建筑群、电力调度通讯楼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会展经济、金融服务,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和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贯彻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意见》,制定出台相关配套政策,设立2000万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加强引导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再注入资金1000万元,基金总额达到5000万元。积极支持兴办担保机构,不断拓展新的融资业务。扶持30家传统服务企业优化升级,扶持 10家现代服务企业发展壮大。依托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重点引进城市综合体和总部经济体,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包装策划和科技服务等生产服务型业态,力争引进 15家知名企业总部和城市综合体项目。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新建和改建标准化菜市场10个、便民菜店50个,新建家政服务网点30个,培育家政服务企业2家。推动现代服务业向产业形态特色化、空间布局集约化、服务领域区域化方向发展,使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提高到 60 %以上。

(四)大力整治市场秩序。深入开展清理整顿无证无照经营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行为,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继续开展“12315五进活动”。强化税收征收监管,开展税源清查工作,完善税收护税机制,严厉打击偷、逃、漏税违法行为,确保税收应收尽收、均衡足额入库。

加强物价监督检查,强化质量监督工作,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十大专项整治行动,创建30家食品药品放心消费门店,打造20家规范化药房。

二、统筹城乡建设管理,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城区

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原则,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加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增强城市亲和力、凝聚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力配合市上做好元通黄河大桥、金雁黄河大桥和中山桥等3座桥梁的建设和维修加固,做好南山路、北环路和九州东南出口等重大项目拆迁工作,完成拆迁100万平方米以上。加快庙滩子、伏龙坪、南砖瓦窑、红泥沟和徐家湾等五大片区旧城改造步伐,实施旧城及棚户区改造100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房30万平方米,着力打造2个城市综合体和地标性建筑群。加大主城区人行道路面整治力度。改造城乡小街巷60条。

(二)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大市容市貌整治力度,以城区三大出入口、居民院落为重点,集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完成50个破旧楼院整治任务;以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为重点,集中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大力倡导文明交通;以夜市、马路市场为重点,集中开展乱摆摊点整治;以违法

建设和违法广告拆除为重点,集中开展城区立面整治。投入2000万元,新建垃圾中转站5座、公厕20座,推行公厕免费开放,改造垃圾收集点500个,机械化清扫率达到50%以上。创新环卫作业方式,推进主干道清洁方式由清扫向清洗转变,保洁区域由城区向城乡结合部延伸,保洁时间向全天候延伸,实现主城区垃圾流动收集全覆盖。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推动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细化部门和街道、社区城市管理职责,完善权责统一的责任体系;整合部门、街道的执法和管理力量,全面推行两级执法、三级管理模式,完善综合执法体系;强化城市管理绩效和监督考核,整合数字城管、公安视频等信息资源,建立覆盖全区的数字城管信息二级平台,推进数字化管理向多领域、多层面延伸,健全城市管理监督体系。

(三)加强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全面提升城区绿化水平,开展城区三大出口景观绿化活动,继续推进“大树进城”工程,实施雁滩公园改造提升,新建和改造城市小游园4个,设置绿色景观雕塑50组以上,积极开展园林化单位创建活动,城区新增公共绿地100亩,不断提升城区绿化、美化和艺术化水平。巩固南北两山绿化成果,继续实施皋兰山面山森林景观工程,完成1000亩林地景观改造任务。推行绿化承包流转机制,大力实施兰山公园、徐家山公园和五一山公园景观改造,启动国家4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强生态环境

治理,实施3条河洪道综合整治,加快伏龙坪、九州、红山根、盐什公路沿线地质灾害治理步伐。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强公共领域节能降耗工作,完成30台燃煤锅炉和30家餐饮企业清洁能源改造任务,确保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市定目标以内。

(四)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按照“三个集中”的原则,加快青白石和皋兰山地区开发建设步伐,推进头营村、石沟村市级新农村试点建设,开发整理土地3000亩,开工建设476户农村新居,加快两村整村搬迁工作。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特色农业,做优做精高原夏菜品牌,加大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非农现金收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启动实施皋兰山电力提灌大型泵站改造项目,完成皋兰山地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和五一山上水改造工程,改造农村危旧房200户。

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坚持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深入实施教育最优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校安工程,投入15亿元,新建和改建兰州四十八中等10所学校教学楼。投入5000万元,完成教育信息化二、三期工程

建设。全面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投入3500万元,新建和改建区保育院等4所公立幼儿园,扶持30所民办幼儿园,强化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加强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实行名校长、名师政府津贴制度。推进教师结构优化工作,从北师大等部属师范类院校选聘优秀毕业生,充实中小学教师队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教育均衡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路径与方法。设立1000万元教育发展基金,加快教育优先发展、优质发展和均衡发展。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社区教育。启动城关区教育科研中心建设项目。

(二)深入实施“文化活区”战略。完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创建4个文化人才培养基地,招募300名文化服务志愿者和文化辅导员。启动市民特色文化广场改造项目,建成10个高标准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广场。设立500万元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梧桐斋精品小剧场建设。建立政府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补贴机制,推动10家以上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加快推进市区联建体育中心项目,新建50条全民健身路径,打造5个精品体育社区,启动徐家山登山步道建设,建成国民体质流动监测站。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继续办好春节民俗文化庙会、金城社区艺术节,举办大学生、中学生艺术节和秦腔票友大赛,举办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辖区单位篮球邀

请赛。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全力做好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创建迎检工作。

(三)深入实施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深化发展战略。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资金5000 万元,开工建设中医骨伤科医院改扩建工程,启动区医院改造项目,新建2个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内涵式发展,建成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推行“片医制”责任管理模式。打造30家示范性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中医药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补贴力度,建立经常性经费缺口补助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工程,开展“生殖健康进家庭”服务活动,为万名育龄妇女提供生殖保健免费服务,对千名困难家庭妇女实施救助。深化计划生育“以房管人”模式,建成“数字人口”信息平台和人口文化网站。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四)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带动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步伐,开展辖区科技资源调查摸底,制定《城关区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大力扶持符合城关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高附加值项目。探索建立区域性“规范化公司运营,专业化团队管理”的技术交易平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加快推进科技孵化器建设,为产业结构调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提供强有力支持。投入200万元,创建国家级科普示范区。创新科普工作机制,推动科技与经济、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管理等领域的深度融合。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城关率先科学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让全区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一)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继续开展“1112”就业行动计划,完成就业培训1万人,发放社保补贴1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万人,新增就业再就业2万人以上。加快完善三级就业服务网络,将进城就业人员全部纳入就业服务范围,在全区18个村建立就业服务站,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全面推进就业服务信息化全覆盖工程,建立全域城关的就业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城关民生就业服务品牌,建成国家级优质服务窗口。

(二)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深入推进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工作,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5%以上。继续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加快解决区属企业及街道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遗留问题。全面建立医保信息管理系统,推行城乡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实现医疗费用网络结算。加快劳

动监察网格化和网络化建设,建立街道社区劳动监察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老龄事业。深入实施虚拟养老工程,建设虚拟养老餐厅20个、虚拟养老医疗服务站30家,注册老人达到7万人以上,享受养老服务人群达到1.5万人以上。加强残疾人保障工作,建成残疾人托养中心,将所有重度残疾人纳入虚拟养老院服务范围。

(三)加快推进社会救助均等化。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深入实施诚信阳光低保,建立低保诚信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加大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力度,扩大社会救助范围,推进社会救助向老残病贫、外来务工人员和突发事件受灾群体延伸,开展万户贫困家庭和300名贫困大学生救助活动。完善慈善救助体系,推进慈善事业快速发展。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0万平方米。

(四)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信访维稳工作,完善“大维稳”、“大调解”网络体系,依托民意调查机构,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畅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全面推行“楼院长”管理,加快启动流动人员信息化管理。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全面推进“金盾工程”二期建设,建立完善技防体系。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等多发性犯罪行为,大力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从源头上加大毒品犯罪打

击力度,进一步加强社会帮教转化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创建6个平安街道,新建6个流动警务室。强化司法公证和法律援助工作,建成省级规范化法律援助中心,积极创建省市级规范化司法所。大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启动社区矫正工作信息化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领域专项整治,加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水平。

继续加强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关心妇女儿童事业,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事务、侨务、人防、档案、保密和地方志等工作。

固本强基,提高效能,不断增强率先科学发展活力

坚持把改革创新、提高行政效能作为推进率先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一)夯实基础、强化管理,提高政府执政力。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基础作用,加大街道、社区办公用房标准化建设力度,实现街道、社区办公用房全面达标,全面建立社区服务工作站。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建成“三维数字社区”,全面提高政务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逐步提高社区干部待遇,提高街道、社区经费保障水平。完善社区服务功能,着力打造10个“一刻钟”精品服务社区。完成社区、村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大兴学习和调查研究之风,完善干部学习培训制度,建立和推行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制度,提高干部工作能力。健全和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建立重大决策风险评估制度,把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提高政府公信力。坚持把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的重点向社会公用事业倾斜,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救助面倾斜。健全完善政府与辖区单位沟通协调机制,增强为辖区单位服务的主动性,引导辖区单位积极参与和支持城关经济社会发展。加大政务公开力度,健全完善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监督考核制度,着力打造“阳光政府”。强化便民服务,办好市长热线和行风热线,加大对群众反映问题的督办力度,为民兴办20件实事。

(三)转变职能、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执行力。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全面启动“六五”普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处罚法》,增

强公务员法治意识。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强对执法部门的监管,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对执法不公、越权执法、执法犯法等行为严查严办。

(四)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提高政府影响力。完善和规范政府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协调机制和内部监督程序,全面推行和完善“周安排、月计划、季调度”制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简化审批程序,推行并联审批、集中审批和现场审批。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优化政务服务环境,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倡导开短会、讲短话、发短文,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坚决治理政令不畅、落实不力、推诿扯皮等现象,对政府部门任务不落实、行政不作为、履行职责不认真、内部监督不到位进行问责,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

(五)强化责任、廉洁奉公,提高政府凝聚力。严格落实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将政府廉政工作向街道社区(村)、基层站所延伸。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部位、特殊岗位的监督管理,将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监督之下。认真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完善工程建设招投标、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监管机制。严格干部教育监

督和管理,规范干部行政行为,以优良的政风和良好的形象凝聚人心。

各位代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是我们共同的期待,也是我们共同的使命。机遇宝贵,失不再来,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不断形成新的共识,进一步创新思维,开拓奋进,埋头苦干,为城关的率先跨越发展积蓄力量,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昂扬的斗志、有力的措施、务实的作风,奋力把城关各项事业推向前进,以优异成绩向党的90华诞献礼。

2011年为民兴办20件实事:

1 改造城乡小街巷60条。

2 新建和改造城市小游园4个,城区新增公共绿地100亩。

3 新建垃圾中转站5座、公厕20座。

4 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0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村民安置房30万平方米。

5 改造农村危旧房屋200户;开工建设头营村、石沟村476户农村新居。

6 全面推行“楼院长”管理模式,不断提高社会综合管理水平。

7 新建和改建标准化肉菜市场10个、便民店50个。

8 新建和改建10所学校教学楼;完成教育信息化二、三期工程建设。

9 新建和改建4所公办幼儿园幼教楼,扶持30所民办幼儿园发展,强化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

10 新建社区文化体育广场10个,推动10家以上文体活动场所向社会开放;建成全民健身路径50条;建成国民体质流动监测站。

11开工建设中医骨伤科医院改扩建工程;打造30家示范性中医特色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2 继续开展“1112”就业行动计划,完成就业培训1万人,发放社保补贴1万人,创业带动就业1万人,新增就业再就业2万人以上。

13 解决区属企业及街道集体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遗留问题。

14 实施“生殖健康进家庭”活动,为万名育龄妇女提供生殖保健免费服务,对千名困难家庭妇女实施救助。

建成残疾人托养中心,将所有重度残疾人纳入虚拟养老院服务范围。

16 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开展万户贫困家庭和300名贫困大学生救助活动。

17 实施虚拟养老工程,建成虚拟养老餐厅20个、虚拟养老医疗服务站30个,享受养老服务人群达到15万

人以上。

18 建成“三维数字社区”,打造10个“一刻钟”精品服务社区,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19 加大街道、社区办公用房标准化建设力度,实现街道、社区办公用房全面达标,进一步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

20 新建6个流动警务室,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名词解释:

1 “123456”发展思路:是区委九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即坚持以“率先科学发展、建设首善之区”为目标,切实增强“大城关”这一理念,突出发展和管理两项重点,加快推进现代化、人文化和生态化“三化”进程,打好环境美化、拆迁改造、改善民生、项目建设四场攻坚战,实施产业强区、科教兴区、环境塑区、文化活区、和谐安区“五大战略”,着力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人居环境“六个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

2省委区域发展战略:是省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心带动指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两翼齐

飞指陇东能源化工基地,河西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组团发展指各市州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推进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与保护、扶贫攻坚、人力资源开发和循环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同步、整体推进实现新突破。

3 “再造兰州”战略:是市委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战略构想。“再造兰州”战略的基本内涵是“跳出老城建设新区、跨越发展再造兰州”。具体指在继续抓好老城区发展的同时,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通过积极推进兰州新区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增容扩区,以及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在城区面积拓展和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兰州,使城区面积由现有170平方公里扩大到350平方公里以上,GDP和地方财政收入由目前不到1000亿元和100亿元分别增长到2500亿元和200亿元以上。

4“156”工作布局:指区委九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提出的2010年工作布局,即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着力打好环境美化、拆迁改造、民生改善、项目建设、基层基础设施建设五场硬仗,大幅提升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城市管理、社会事业发展、平安建设、科学建党六个水平。

5“5515”项目计划:指投资总额超过1500亿元的重

点项目行动计划。即庙滩子整体改造等5个投资上百亿元项目,大连万达广场等5个投资上50亿元项目,重离子治疗中心等10个投资上10亿元项目,兰山山地生态公园等50个投资上亿元项目。

6“一十百千万工程”:五个“一”即打造一条精品街、一处精品游园、一个精品公园、一个精品夜市、一个城市窗口;五个“十”即新建十处生态绿地、新建十条精品景观路段、修整十处裸露绿地、打造十个精品市场、打造五十个精品楼院;五个“百”即整治百个废品收购站、新建百个景观型垃圾收集点、优化百家小餐饮门店、实现百栋楼宇夜景亮化、实现百条道路无三乱广告;七个“千”即实现破墙透绿千米以上、实现千棵大树进城关、实现千块店招换新颜、设置千个便民服务网点、设置千块门头电子显示屏、提高千条小街巷清扫标准、发动千名环境卫生志愿监督员;五个“万”即更新万米绿地护栏、落实万家店面签订责任公约、拆除万平方米违法建设、美化万平方米墙体立面、清除万米洪道垃圾。

7创业型示范城区:指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城区,其基本特点是政府推动创业的积极性高,创业环境和氛围好,创业服务体系健全。

8文明城市“双测”:指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

9社会管理“八百工程”:指在社会管理方面,购置流动接警治安巡逻车88辆,招聘视频监控员165名、文明交通劝导员114名、城管协管员173名、地质灾害监测员95名、楼院长194名、交通协警100名和专职校园保安185名。

10教育最优化“七大工程”:按照《关于加快建设教育最优化城区的意见》,提出了重点实施基础设施优化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名校长培养、教师素质提升、教育质量提升、社区教育深化、教师安居等“七大工程”。

11“121”现代化城区建设计划:指每年完成拆迁任务100万平方米左右,每年新开工建设200万平方米左右,每年建设打造一批地标性建筑。

12北城区:指以九州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盐场片区为重点,青白石片区为延伸,加快土地开发整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布局,通过每年开发整理土地10平方公里以上,到2015年达到60平方公里左右。

13商业摩尔:即超级购物中心,指在一个毗邻的建筑群中或一个大型建筑物中,由一个管理机构组织、协调和规划,把一系列的零售商店、服务机构组织在一起,提供购物、休闲、娱乐、饮食等各种服务的一站式消费中心。

1412315五进活动:指国家工商总局提出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行动,即12315进社区、进校园、进农村、进商场、进企业。

15三个集中:指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16片医制:指根据地域大小,卫生行政部门将管辖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包干区”,相应由若干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实行分片包干服务。

17楼院长:在社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居民小区楼院管理者由一些热心社区公益工作,善于组织和引导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党员、志愿者、离退休等“五老”人员担任。

18消防安全“四个能力”:指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扑救初级火灾的能力、组织疏散逃生的能力、消防宣传教育的能力。

第十六届团学财务报告 篇4

一、会议须知„„„„„„„„„„„„„„„„„„„„„2

二、议程„„„„„„„„„„„„„„„„„„„„„„„3

三、总监票人、监票人、总计票人、计票人名单„„„„„„5

四、代表资格审查报告„„„„„„„„„„„„„„„„„6

五、监票、计票人员须知„„„„„„„„„„„„„„„„7

六、选举办法„„„„„„„„„„„„„„„„„„„„„8

七、团学联席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简介„„„„„„„„„„„9

八、代表名单„„„„„„„„„„„„„„„„„„„„„12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

会 议 须 知

一、全体代表和工作人员要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加会议。自觉遵守大会的纪律和各项规定,保证大会的顺利进行。

二、准时参加大会各项活动,不迟到、不早退;因病或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席会议者,须向大会筹委会秘书处请假。

三、举行大会时,采用代表个人签到办法,在入口签到处签到。

四、会议进行中,不得随便走动或大声喧哗,讲文明礼貌,所有通讯工具一律关机或调至静音状态,认真履行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五、代表要随身携带钢笔或水性笔,以备会议中使用。

六、大会期间,所有代表要佩戴团徽。

七、大会时间:2014年3月22日(星期六)9:00—12:00

八、大会地点:科技楼报告厅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

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筹委会秘书处

2014年3月22日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

议 程

2014年3月22日 预备会(9:00—9:30)

一、审议通过大会主席团、执行主席、秘书长名单

二、审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小组成员名单

三、审议通过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四、审议通过大会选举办法

五、审议通过总监票人、监票人、总计票人、计票人名单

正式会议(9:40—12:00)

一、宣布大会开幕,奏唱《国歌》

二、介绍与会领导及嘉宾

三、领导嘉宾致辞(校团委)

四、听取并审议通过外国语学院第十三次团委学生会工作报告

五、委员候选人简介并发表竞聘演说

六、投票选举产生新一届团学联席委员会委员

七、学院领导答复学生提案

八、宣读表彰决定并颁发第十三次团委学生会、艺术团、领袖英语团队荣誉证书及聘书

九、宣布选举结果

十、新当选委员代表就职发言

十一、学院领导讲话

十二、全体起立,奏唱《团歌》

(宣布大会结束,并合影留念)

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

主席团名单

韦丽娜 罗明洁 叶达深 林 斌 刘碧玺 王 雯 李万俊

韦丽娜

秘书长:杨成 员:林

组 长:黄大周副组长:韦丽娜成 员:罗明洁

执行主席

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

大会秘书处名单

洪 黄舒菲

敏 封恋虹 彭梦雪 王建伟 黄明铭 黄泽平张梦贤

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

代表资格审查小组

叶达深 林 斌 刘碧玺 王 雯 杨 洪 黄舒菲

钟 权

李万俊

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 总监票人、监票人、总计票人、计票人名单

总监票人:李文超

监 票 人:覃勇荣

黄秋珍

李继平总计票人:李 俊

计 票 人:林颜容

彭彩梅

杨玉娟

宋振群

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

代表资格审查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小组的委托,现将代表资格的审查结果向大会作如下报告:

根据《团章》及我院《关于召开第十四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的通知》中有关代表产生办法要求,在党团组织的领导下,在各团支部、班委认真组织,民主选举下,共选出正式代表102人,其中女生代表81人,占总正式代表的79.4%;党员及预备党员正式代表10人,占正式代表的9.8%;列席代表27人。本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来自各班壮、汉、彝、瑶、苗、土家、回、纳西、仫佬等民族学生,是按全班人数的10%选举产生。

代表们在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是学生中的优秀党团员、班干部代表,产生的方法充分体现民主性、广泛性和先进性。根据有关规定,代表资格审查组对代表作认真审查,审查结果符合条件要求,他们的代表资格全部有效。以上报告,请大会审议通过。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

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小组

2014年3月22日

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

监票、计票人员须知

一、监票计票人需做到工作严肃认真,高度负责。

二、会议宣布进行选举时,监票人即把投票箱放置在台下指定地点。

三、当宣布投票时,总监票人即将票箱倒空示众,然后监票人站在选票箱两边监督投票。

四、会议执行主席宣布进行选举时,监票人对代表要清点实到人数(包括监票人、计票人及主席团的正式代表),要求准确无误地将正式代表的实到人数报给总监票人。

五、监票计票人是正式代表的,在投票开始时,先将选票填好,并投入投票箱。

六、计票人计算选票要认真细致,并将结果及时报给总计票人。计票人点票时,监票人应予以监督。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

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筹委会

2014年3月22日

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

选 举 办 法

一、会议选举工作由本次主席团主持。

二、本次大会须有五分之四(含五分之四)以上代表出席,方能进行选举;与会的正式代表均有选举权,凡我院有学籍的学生均有被选举权。因故不能出席大会的代表作弃权处理。

三、第十四次团学联席委员会委员是由个人自愿报名、班级推荐,并通过竞聘演说、民意测评、组织考核和公示等环节,然后向大会提交候选人名单,进行正式选举,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出第十四届团学联席委员会委员。

四、选票盖有红色“共青团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委员会”和“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委员会”戳方能有效。

五、本次大会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共选出8名第十四次团代会团学联席委员会委员。

六、代表对选票上的候选人可表示同意、反对或弃权。同意的,在候选人下方的小格内划“O”;反对的,则在候选人下方小格内划“×”;弃权则不作任何记号。如另选他人,在选票右边空格内写上另选人的姓名。选票选举人数等于或少于8人为有效票。写票一律用钢笔或圆珠笔,符号填写要准确,字迹要清楚,选票上无法辨认部分为无效。候选人必须获得实到代表半数以上的赞成票方可当选。

七、投票前,监票人要认真准确地清点到会正式代表人数,由总监票人报大会选举工作主持人,发票前由总监票人当众开启票箱检查,然后加封。代表投票时,先由总监票人、监票人、总计票人、计票人投票,再由主席团成员投票,最后由正式代表投票,投票完毕后有秩序的返回座位。

八、投票结束后,由监票人检查验收票箱,计票人清点票数。

九、计票完毕,由总计票人向大会主席团报告选举结果,并向大会公布新一届团学联席委员会委员名单。

十、如选举中发生本办法规定之外的情况,由大会主席团讨论决定。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

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筹委会

2014年3月22日

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团学联席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简介

女 预备党员 13级英语1班 团委办公室理事 座右铭:未来不仅是用来向往的,还是用来鞭策自己的 荣获奖项:可口可乐杯英语演讲比赛优秀志愿者

校园寻宝大赛二等奖

英语配音大赛优秀奖

陈远舟

男 团员 13级越语1班 团委办公室理事、13越1体委 座右铭:随心、即事

荣获奖项:领袖英语团队优秀学员奖

英语配音大赛三等奖

全国民族大学外院院长论坛志愿者

陆丽莉

女 入党积极分子 12级英语2班 生活委员、团支书、外联部副部长 座右铭:贵在坚持,唯在坚持,成在坚持。荣获奖项:全国英语竞赛优胜奖

翻译大赛优胜奖

全国高师技能及格奖

女 入党积极分子 12级英语2班 班级生活委员、团支书、外联部副部长 座右铭:贵在坚持,唯在坚持,成在坚持。

荣获奖项:21世纪∙中国日报社可口可乐杯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

广西民族大学 “优秀团干”荣誉称号

暑期“三下乡”区级、校级“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罗鹏飞

男 入党积极分子 13级缅语班 班长、团委办公室临时理事、主席团助理 座右铭: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荣获奖项:院“最佳辩手”荣誉称号

院外文歌曲大赛“个人优秀奖”

“可口可乐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广西区优秀志愿者

梁宇堂

男 团员 13级缅语班 组织部理事

座右铭:上有天,下有地,中间站着你自己,做一天人,尽一天人事 荣获奖项:院运会100m第一名

王智丽

女 入党积极分子 13级印尼语班 秘书处理事、班长 座右铭:阳光下做人,风雨中做事!荣获奖项:军训先进个人

院辩论赛优秀辩手

全国英语大赛优秀志愿者

姚一发

男 团员 13级越南语1班 预科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班长、外院学生党支部宣传委员、秘书处理事 荣获奖项:校运会毽球比赛第三名

院辩论赛冠军

军训先进个人

张 丽

女 入党积极分子 12级英语3班 外联部副部长

座右铭:未知的前方,坚定的走下去,才会看到更多的精彩!荣获奖项:校级优秀理事

2012年东方正龙广西翻译大赛纪念奖 团委学生会优秀理事

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

正式代表名单

(按班级排列)

班级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班级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11英1 林 斌11英1 李万俊11英1 曾庆成11英1 戴霖梅11英2 韦雪君11英2 韦 未11英2 王 雯11英3 叶达深11英3 罗明洁11英3 韦永娇11英3 黄 华11法1 韦巧苏11法1 赵春秀11法1 刘碧玺12英1 黄子容12英1 杨 丹12英1 王荣秋12英1 陈雪珂12英1 覃煜程12英1 李丽莉12英1 封恋虹12英2 刘绮雯12英2 唐翠琳12英2 熊开琼12英2 钟 权12英3 莫晴淋12英3 黄浩存12英3 韦利升12英3 谭 颖12英3 严业清12英3 林 敏12英3 黄荣娜12英3 郑智源12法 黄舒菲12法 唐娜娜12法 罗丹敏 男 汉族女 苗族男 汉族女 汉族女 壮族女 壮族女 汉族男 汉族女 汉族女 壮族女 汉族女 壮族女 苗族男 汉族女 汉族女 汉族女 汉族女 汉族女 汉族女 汉族女 汉族女 汉族女 汉族女 苗族男 汉族女 汉族男 汉族女 汉族女 汉族女 汉族女 汉族女 壮族男 壮族女 汉族女 汉族女 瑶族党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党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党 员 12党 员 12党 员 12党 员 12党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入党积极分子 12团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入党积极分子 12团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入党积极分子 12团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入党积极分子 12团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团 员 12越1 越1 越1 越1 越2 越2 越2 越2 越2 越2 泰1 泰1 泰1 泰1 泰2 泰2 泰2 老 老 柬 柬 缅 缅 缅 缅 印尼印尼印尼印尼印尼印尼马来马来马来马来马来

唐颖倩 女 壮族 团 员 李云芳 女 汉族 团 员 冷兴梅 女 汉族 团 员 唐颖倩 女 壮族 团 员 戚 昕 女 汉族 团 员 朱胶娥 女 汉族 团 员 黄明铭 男 汉族 团 员 秦夏蕾 女 汉族 团 员 陈启慧 女 汉族 团 员 潘俊均 女 汉族 团 员 黄慧华 女 壮族 团 员 沈扬洋 女 汉族 团 员 黄泽平女 汉族 团 员 甘雨民 女 壮族 团 员 江博为 男 汉族 团 员 程思丽 女 壮族 团 员 杨 洪 女 壮族 入党积极分子蔡双夷 女 汉族 团 员 何玉凤 女 纳西族 团 员 李绍梅 女 汉族 团 员 石小静 女 壮族 团 员 谢福计 男 汉族 团 员 韦香荣 女 壮族 团 员

王建伟 男 仫佬族 入党积极分子叶佳勇 男 汉族 团 员 唐海文 女 汉族 团 员 覃凤娇 女 壮族 团 员 梁 睿 女 汉族 团 员 凌云峰 男 汉族 团 员

何奇男 男 汉族 党 员 张鑫鑫 男 汉族 团 员 彭梦雪 女 土家族 团 员 杨舒麟 女 回族 团 员 杨思梦 女 回族 团 员 韦蔺栩 女 毛南族 团 员 孙玲媛 女 汉族 团 员

班级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班级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12马来 马雪丹 女 回族 团 员 13泰2 崔 莹 女 汉族 团 员 12马来 岑雨洋 男 汉族 团 员 13泰2 刘奕欣 女 汉族 团 员 13英1 张 馨 女 汉族 预备党员 13越1 王 航 男 壮族 团 员 13英1 吴 芳 女 汉族 团 员 13越1 覃桂春 女 壮族 团 员 13英2 黄 娇 女 壮族 团 员 13越2 李自辉 男 汉族 团 员 13英2 吴炯玲 女 汉族 团 员 13越2 陆 琪 男 壮族 团 员 13英3 劳偲静 女 汉族 团 员 13柬 蒋阜含 男 汉族 团 员 13英3 岑颖姬 13法 陈慧伦 13法 柳 莹 13泰1 杨红霞 13泰1 曹阳阳

女 汉族 女 汉族 女 汉族 女 汉族 女 汉族 党 员 13团 员 13团 员 13团 员 13团 员 13

柬 梁愉琴老 曾 俏缅 范小萍缅 陈 丹印尼 胡明睿13印尼 符丽影

女 仫佬族 女 汉族 女 汉族 女 汉族 男 汉族 女 汉族

团 团 团 团 团 团

外国语学院第十四次团员暨学生代表大会

列席代表名单

(按班级排列)

班级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班级

姓名

性别

民族 政治面貌

11英1 何 婕11英2 曹智君12英1 黄冬萍12英2 罗冬冬12英3 卜笑华12法1 黄海洋12泰1 刘欣媚12泰2 苏秋丽12越1 张双双12越 2 李旺梅12柬1 杨景国12缅1 张莹琳12印1 甘丽容 13

女 壮族 女 壮族 女 汉族 女 汉族 女 汉族 男 汉族 女 汉族 女 壮族 女 汉族 女 汉族 男 汉族 女 汉族 女 汉族 党 员 12团 员 13团 员 13团 员 13入党积极分子 13团 员 13团 员 13团 员 13团 员 13团 员 13 团 员 13团 员 13团 员 1314

马1 白丹妮英1 农瑰璐英2 莫桥苗英3 陈 前法1 廖志芸泰1 罗秋菊泰2 薛 慧越1 李琦轩越2 覃一棉老1 周晓钰柬1 何 尧缅1 廖 凯马1 张燕娜印1 彭钰雯

女 回族 女 壮族 女 瑶族 男 汉族 女 瑶族 女 壮族 女 侗族 女 壮族 女 壮族 女 汉族 女 汉族 男 汉族 女 汉族 女 汉族

员 员

员 员

英协 第十六届 推介会流程 篇5

一、主持人开场白

二、嘉宾致辞

三、会长致辞

四、英协特色活动介绍

1)每周的英语广场

作为协会的品牌活动,每两周以“话题演讲—FREE TALK”为主题让同学们互动英语。

2)外文K歌大赛

这是协会的精品活动。带你走进艺术殿堂。在歌声中show你的风采,领略外文的魅力,享受活动的快乐。

3)外文文化交流节

与其他大高校联合,在榕湖图书馆附近聚集交流英语的盛会。

4)英语演讲比赛

桂林四大高校联合举办的大型英语演讲比赛,走出校园给你展现自我英语的平台。

5)外交交流角

6)欣赏英文原生电影

在欣赏电影中学习英语,在快乐中感受文化。

7)英语自习室

播放四六级听力资料,借阅英语杂志和资料,指导四六级英语考试。

四、其它活动介绍

五、英协家庭照

六、各部门干部介绍

1.一会:常委会。

主要成员有:李锐双

其他成员有:肖小莲、陈雨明、陈如秀、李思佳。

2.两长:两个副会长,肖小莲、陈雨明。

3.八部:

1)秘书部

部长:陈如秀

副部长:王芳、周艳梅

2)学习部

部长:冷思佳

副部长:刘泽慧、廖美连、蒙春竺、李霞。

3)资料部

部长:吴晓

副部长:潘莉、唐志媚。

4)外联部

部长:龙凤娇

副部长:余金花、黄惠、苏泽梅

5)组织部

部长:毛丽芳

副部长:姚明英、鲁雪英、刘趁敏。

6)宣传部

部长:吴冬青

副部长:唐德慧、邓亚清

7)网交部

部长:鲁红梅

副部长:赵艳红、张益芳

8)文艺部

部长:邓丽香

副部长:卢倩、姜岑

七、智力小游戏

 1.What kind of dog can never bite and bark ? Hot dog

 2.What can you swallow that can also swallow you? Water

 3.What always has one eye open but can’t see? A needle

 4.Why is a river rich?

Because it has two banks

 5.What’s your first thing to get up in the morning? Open your eyes

 6.What animal wears big black glasses on its face ? A panda

 7.How can you go as far as a racing car?

When you are in it

 8.What is dark but made by light?

A shadow

 9.what is the cheapest way to see the world? Buy a map

八、欢送嘉宾

第十六届团学财务报告 篇6

作为国内最具规模、历史最悠久的包装、加工机械专业展览盛会之一的ProPak China 2010—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加工、包装及印刷科技展览将于2010年7月14日至16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第十六届ProPak China将向观众展示更多海外技术设备。

相对于全球其他国家,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吸引了众多海外国家,同时这些国家的很多公司也把ProPak China 2010作为一次不可错失的寻求市场的良机。目前由各国贸易协会所组成的各官方展团已生成,本届ProPak China相比往届将增添更多海外先进技术,由此证明ProPak China是一台真正能够为海外供应商创造更多商机的专业盛会。目前确认的海外展团有意大利、德国、日本、韩国、英国以及美国。ProPak China是国内唯一一台得到如此众多海外国家及地区的包装、加工技术行业协会鼎力支持的专业展会。2009年展会期间,展商的销售情况及针对最新加工包装技术设备的大量订单印证了展会的成功。无论新老参展商都对下届展会充满了期望。ProPak China吸引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429家参展商,专业观众14046,其中1567来自海外。

ProPak China是一台涵盖所有行业的加工、包装技术设备的专业展览会,同期还设有有关液体加工技术的专业性极强的China BevTek展览。参观展会的专业观众包括食品、饮料制造业、包装业、消费品制造业、化工行业、医药行业、化妆品行业、电子行业及所有对最新包装加工技术有需求的任何制造行业。在液体加工技术方面,本次展会将向来自饮料、啤酒、乳制品、油制品及其他液体加工生产企业展示所需的相关技术及设备。

上一篇:教你填写简历妙招下一篇:生病英语请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