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管理考试重点

2024-11-30

配送管理考试重点(精选7篇)

配送管理考试重点 篇1

《物流配送管理》考试改革方案

物流配送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物流企业管理、沟通和决策能力,特实施“开卷考试+课业设计”的考试方式。

一、具体方法

1.开卷考试

题目:(1)写出《物流配送管理》最核心的20个名词及定义;(2)列出《物流配送管理》最重要的10个问题,并简述理由。共30分。

2.课业设计

题目:从以下7个题目(附后)中任选1个进行分析,并写出2000字以上的分析调研报告。70分。

二、考试要求

1.不需统一安排考试时间,课业分析需提前20天开始,由学生业余时间完成。

2.开卷考试和课业设计报告均在上课结束时完成、提交。

附1:《物流配送管理》课业设计题目

1.物流企业配送作业流程及各环节任务分析

2.物流配送企业功能分析

3.物流配送企业增值服务功能分析

4.物流企业配送合理化状况分析及建议

5.物流配送企业成本、效益分析及建议

6.物流配送中心建设、规划的影响因素分析

7.物流配送企业配送模式分析

分销渠道管理考试重点 篇2

一、名词解释

1.营销渠道:指产品或者服务转移所经过的路径,由参与产品或者服务转移活动以使产品或者服务便于使用或者消费的所有组织构成。营销渠道也被称为“销售渠道”、“流通渠道”或者“分销渠道”。(P7)2.营销渠道的宽度:指渠道的覆盖范围,意味着渠道可以使企业产品抵达区域的多少或大小。(P98/P124)3.营销渠道的长度:也称为渠道的层级数,指营销渠道中处于制造商和消费者或者用户之间环节的多少。(P98/P124)4.渠道权利:是一个渠道成员对于另一个在同一渠道中不同层次上的渠道成员的影响力P211

5.渠道依赖:渠道成员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需要与另一个渠道成员维持交换关系的心理与行为状态,或渠道合作伙伴所提供资源难以替代的程度。6.渠道控制:是企业为确保渠道目标按计划实现而对渠道活动进行监督,并在发生偏差时进行纠正的活动程序。(P40)7.批发商:指从制造商购进产品,然后大批量转手其他批发商、零售商、生产用户以及各种非营利性组织的商业机构或中间商,按照商品经营范围划分为综合批发商、大类商品批发商和专业批发商三种类型。(P100)8.零售商:是以零售(将商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以供个人或者家庭消费的商业活动)为主要业务的商业企业或中间商。(P100)

9.渠道流程:营销渠道的流程就是其功能流,包括实体流、所有权流、促销流、洽谈流、融资流、风险流、订货与信息流及支付流P9

10.权利零售:零售商依靠自己的渠道资源对供应商提高议价能力。(老师上课讲的)11.渠道政策:根据当前的营销环境和企业发展的战略意图,为有效地激励分销渠道成员和中间商所提出的渠道的运作规划、职能分配、奖励政策、支持政策及分配政策的总称(老师上课讲的)

12.实体流:指产品的实体与服务从制造商转移到最终消费者或者用户的活动与过程。(P9)13.融资流:指各成员之间伴随所有权所形成的资金融通或活动与流程。(P10)14.渠道激励:渠道领袖对渠道成员进行激励,调动其合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提高整个渠道的效率而努力工作。渠道激励分为企业内部的渠道激励和跨组织的渠道激励两个层面。企业内部的渠道激励,主要是通过企业内部各种各样的政策和管理者的领导行为,激励企业内部的渠道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努力为企业工作(包括对于营销渠道中其他企业的监督和控制)。跨组织的渠道激励,则主要是一家企业由其渠道管理人员作为代表,通过企业的渠道政策和渠道人员的行为,对渠道合作伙伴进行影响和激励P40 15.水平渠道系统:指处于同一层次的渠道成员,为了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与资源所进行的横向联合,联合行动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永久的。主要包括三种形式:制造商水平渠道系统、中间商水平渠道系统和促销联盟。(P119)16.垂直渠道系统:指由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或者其他类型的中间商通过纵向联合而构建的渠道系统,根据企业对渠道的治理形式和控制程度可分为公司型、契约型、管理型和关系型。(P112)17.密集分销:指企业在某个市场区域内同时利用多种渠道销售,增大销售网点的数量和相互覆盖的程度,使消费者或者用户能够更方便地购买。这种渠道适用于日用品营销。(P111/P129)18.独家分销:指制造商或服务提供商在一定的市场(比如一个城市)范围内利用一家中间商进行销售,适用于消费品中的特殊品比如奢侈品。(P109/P128)19.选择分销:指企业在一定的市场(比如一个城市)范围内选择几家代理商或者中间商经销其产品。选择分销在渠道长度、宽度、密度、中间商类型以及单一或复合等方面均有不确定性。(P110/P128)20.营销渠道的绩效P310

营销渠道的绩效即渠道效率,是渠道的投入产出比,在渠道投入一定时,渠道产出越大,渠道效率就越高

21.营销渠道的行为P19 指渠道参与者为了完成渠道任务所进行的渠道领导、激励与控制活动,以及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互动行为。

22.营销渠道的冲突P260 指的是下述这样的一种状态:一个渠道成员正在阻挠或干扰另一个渠道成员实现自己的目标或有效运作;或一个渠道成员正在从事某种会伤害、威胁另一个渠道成员的利益,或者以损害另一个渠道成员的利益为代价而获取稀缺资源的活动

二、简答题

1.渠道成员选择的原则:P150 2.独家分销的定义及特征:(P128):

1)定义:制造商或服务提供商在一定的市场(比如一个城市)范围内指利用一家中间商进行销售,主要是用于消费品中的特殊品尤其是奢侈品。2)特征:密度较小、独家代理和渠道单一; 3.选择分销的定义及特征:(P110/P128):

1)定义:指企业在一定的市场(比如一个城市)范围内选择几家代理商或者中间商经销其产品,适用于消费品中的选购品和特殊品、需要经销商大力推销的工业品;

2)特征:选择分校在渠道长度、宽度、密度、中间商类型以及单一或复合等方面均有不确定性。它可以使与独家分销比较接近的单一渠道,也可以是与广泛分销或者密集分销比较接近的复合渠道。这取决于代理商或者中间商的类型及其渠道层次、网点范围和网店密度。4.密集分销的定义及特征(P111/P129):

1)定义:企业在某一个市场区域内同时利用多种渠道销售,增大销售网点的数量和相互覆盖的程度,是消费者或者用户能够更方便地购买,适用于日用品营销。

2)特征:密度大、多种类型经销商和多种渠道,市场覆盖面较大 5.渠道权力(见渠道权力的主要内容)P211 6.渠道冲突(见渠道冲突的主要内容):P260

7.渠道绩效评估P310:根据渠道的跨组织特性,渠道效率需要从渠道和渠道成员两个层面进行评估。从渠道层面评估渠道效率,主要是分析一条渠道总的运作概率;从渠道成员层面上评价渠道效率,主要是分析某一条渠道内各渠道成员执行渠道功能的效率。前者特别适用于那些采用多渠道策略的企业,后者则适用于所有企业。

8.特许经营模式:(1)产品和品牌特许(2)生产特许(3)经营模式特许 9.零售经营战略的发展趋势:

1)传统零售企业将受到挑战。由于消费者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个性化、时尚化、专业化、精品化、体验化和健康化,所以零售企业的大战势必要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

2)体验消费将逐步成为未来零售业的新的发展趋势,零售企业必须把消费者想要的变成消费者需要的,零售企业千遍一律的购物环境使得消费者感到麻木、厌倦,要想激发消费者新的购物需求,则零售企业只有改变和创新,以新的概念、新的形象来吸引消费者;

3)网络购物实现爆发性的增长,网上购物已经成为扩大消费的重要方式,巨大的网上购物发展空间以及发展趋势将会使越来越多的传统的零售商、品牌制造商以及其他资本进行网络销售,零售渠道将由陆地专为网络; 4)全球经济合作对话······· 10.批发企业的发展趋势: 1)特点:a.流通种子规模化 b.流通技术和社会科学化

c.经营行为规范化、一般化

2)优点:a.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程度,建立商品流通的新秩序,有利于优

化流通资源的配置,降低成本,协调产供销;

b.商业企业的竞争也是技术和装备的竞争,技术设备现代化使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企业,逐步实现商品流通的现代化、机械化、电子化和自动化

c.企业行为的规范化要求企业必须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在规范化的过程中,发挥人财物的作用;

3)趋势:

a)新的批发企业将成为新的市场主角;

b)批发业的功能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服务将成为主要的步骤;

c)批发企业通过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和零售企业共同占领市场,形成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现代营销网络、现代通信和管理手段使得这成为可能;

d)批发企业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将加宽。物流配送中心是实现商业物流、信息流有机结合的综合分销系统,它的核心功能是销售代理和产品配送;

11.渠道政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1)中间商选用的规则及准则

2)商品的销售区域的政策:一般来说,区域越大,销售空间越广,需求量就越大,仓储、分销机构的次数也会增加,渠道的控制也越复杂; 3)区域差别化政策:受到文化差异、经济水平差异、商业环境以及消费习惯差异,这些会对渠道存在不同的要求,所以分销渠道的政策针对不同市场区域的特点往往会提出有所不同的区域分销政策;

4)产品的销售价格政策:企业以多高的价格销售给商品中间商或者生产企业支付给中间商多少佣金(中间商是否能够盈利或者其盈利水平,同时也反映到商品价格); 5)货款的支付条件

6)转售定价权:中间商是否有转售商品的定价权 7)库存水平8)商品质量的保证

9)渠道的支持政策(出货、培训业务员等)10)竞争性的品牌销售权 11)知识产权的保护 12)佣金以及奖金的支付比例

12.渠道权力理论的主要内容(P211—P213): 1)渠道的权力与来源

a)依赖——权力说:渠道权力来源于依赖;b)权力基础说:渠道权力有六种基础:奖励权力、强迫权力、法定权力、认同权力、专家权力和信息权力;

2)渠道权力的使用

六种权力影响策略:许诺策略、威胁策略、法定策略(强制性权力)、请求策略、信息策略、建议策略 3)权力的使用成本······· 渠道冲突理论的主要内容(P259—P266):

1)定义:一个渠道成员正在阻扰或者干扰另一个渠道成员实现自己的目标或者有效运作;或一个渠道成员正在从事某种伤害、威胁另一个渠道成员的利益,或者以损害另一个渠道成员的利益为代价而获取稀缺资源的活动。2)渠道冲突的类型(由于营销渠道涉及横向、纵向、看、类型间和多渠道等多种关系

a).水平冲突(对应横向关系)b).垂直冲突(对应纵向关系)c).交叉冲突(对应类型间关系)3)渠道冲突的根源:

a)角色界定不清;b)资源稀缺;c)感知差异;d)期望误差;e)决策领域有分歧;f)目标不一致;g)沟通障碍;4)渠道冲突的解决方法:

a)确立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 b)组织共商共议活动; c)倡导相互咨询;

d)交换管理人员以增进相互了解; e)对渠道中的弱者提供帮助; 14 渠道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P217—P211): 1)激励理论:

a)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五种层次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b)EGR理论(三种核心需求: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c)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d)目标设置理论(指向一个目标的工作意向是工作激励的主要源泉)e)期望理论

2)渠道激励的特点与方式:

a)渠道激励的针对性; b)渠道激励的期望理论;

c)渠道激励的原则:实事求是原则、目标相容原则、适时原则、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原则、公平原则 d)渠道激励的方法:······· 渠道绩效理论的主要内容: 16 互联网对传统零售企业以及批发企业的冲击有哪些?

三、论述题

1论述渠道政策的主要内容(老师上课讲的)

(1)中间商的选用准则。(2)商品销售区域政策。(3)区域差别政策。(4)销售价格。(5)转授定价权。(6)贷款交付。(7)商品质量保证。(8)铺货。(9)备货水平。(10)佣金与奖金支付。(11)知识产权保护。(12)物流配送。

医院管理学考试重点 篇3

(1)医院应有正式病房和一定数量的病床设施,应有能力对住院病人提供合格与合理的诊疗、护理和基本生活服务。(2)应有基本的医疗设备,至少应设立药剂、检验、放射、手术及消毒供应等医技诊疗部门。(3)应有相应的、系统的人员编配,包括卫生技术人员、行政和后勤人员等,各类人员分工协作,以构成整体医疗功能。(4)医院应具备基本的医疗、休养环境及卫生学管理制度。同时,也应有相应的工作制度与规章制度,包括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等。

2.【填空】按照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层次,医院可分为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

按照运行目标,可分为营利性医院、非营利性医院。3.医院的性质:福利性、生产性、经营性。

医院的功能:医疗、教育、科研、预防和社区卫生保健服务。【简答】医院的工作特点:(1)医院必须以医疗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2)医院工作的科学性和技术性。(3)医院工作的整体性和协作性。(4)医院工作的随机性和规范性。(5)医院工作的时间性和连续性。【简答】医院的发展趋势:(1)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2)专业分工精细和多学科协作。(3)医疗设备先进和医院建筑的现代化。(4)医院从医疗型逐步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5)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6)重视人才建设,大力培养专业技术队伍和管理队伍。

4.医院直线参谋组织:示意图:

优点:保证医院内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和管理,避免多头指挥和无人负责的现象。同时有一套职能部门和人员,作为直线指挥人员的参谋助手,因而能对本组织内部的活动实行有效的管理。比较适用于中等规模的医院,我国的区、县中心医院等二级医院绝大多数采用这种组织结构形式。

5.【简答】医院病床设置的原则:合理布局的原则;适应社会需求的原则;服从医院等级的原则;效益与动态管理的原则;保证重点反应特色的原则。

6.【简答】医院人员编制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功能任务定位的原则;结构合理的原则;低投入、高产出的原则;动态发展的原则。

7.【简答or填空】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人员教育;人员考核;人员奖惩;劳动人事统计和人事档案管理。

【填空】人事管理的基本原理:能级管理原理;互补原理;激励原理;相关原理;动态原理;行为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8.【填空】岗位设置的原则:(1)按需设岗、因事设岗;(2)合理结构的原则。

【简答】岗位设置的方法:(1)分析医院的服务功能(2)按服务功能分类,确定需要设立的部门(3)按各部门的学科构成与管理职能要求分类,设立岗位(4)明确岗位的人员数量与结构要求(5)明确岗位责任制(6)建立各级各类人员的管理制度。

【简答】人员配备的原则:(1)因事设人(2)责、权、利一致(3)用人所长,扬长避短(4)合理流动,人尽其才。9.【名解】人力资源开发:是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经过有目的的培养教育和组织协调,发掘、发展和利用人员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和创造性,使之得到充分发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10.【简答】培训的原则:(1)全员培训和重点提高相结合的原则(2)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3)目前需要和长远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11.【简答】领导与管理的联系和区别:联系:从范围上来说,领导属于管理的一部分。领导与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领导是管理,是管理的高级形式。管理比领导具有更广泛的含义,其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在活动对象上,管理的对象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方面,而领导的重点对象是人;(2)从功能上来看,管理活动包括对未来的预测、目标的选择、战略的制订、资源的分配、人员的激励、工作的考评等,即所谓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协调三大功能。而领导只是管理的一个功能,即主要针对机构成员的作为,如提高士气、调解纠纷、创造良好的工作气氛等,其中主要涉及人的因素。所以说,管理者并不一定都是领导者,有些管理者如果缺乏领导才能,不善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则他只能被认为是一个管理者而不是真正的领导者。从长期的角度看,一个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同时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12.【名解】医院的医疗管理:是指对医院医疗活动全过程所进行的的组织、计划、协调和控制,使之经常出于应有状态,并对变化了的客观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达到最佳医疗效率和医疗效果的目的,是完成医疗任务的重要手段,是影响医院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

【简答】医院医疗管理的基本原则:(1)病人第一的原则,即一切从病人需要出发;(2)安全有效的原则,即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3)首诊负责制原则,即对首诊病人做到及时、认真、负责;(4)重点加强的原则,即对重点病人,如急症、重症、疑难病人做到重点保证。

【简答】门诊工作的特点:(1)病人集中并且流量大(2)门诊医生用于诊断和治疗的时间短暂(3)门诊工作是保证医疗质量的第一个关键环节(4)就诊环节多而复杂(5)门诊是方便而经济的医疗服务方式。

13.【简答】急诊科的特点:时间性特别强;随机性比较大;病种涉及面广及专业性强;任务重责任大;医疗纠纷多。

14.【简答】住院诊疗管理的特点:(1)以病房管理为中心设计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2)以三级医生结构为核心,医疗业务活动为重点的管理体系(3)医疗功能的连续性、协同性、系统性、综合性(4)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反馈调节作用明显。15.【名解】ICU:是指把需要特别诊疗和护理的急重危病人,集中在一个专治的病区或病室,采用专门的诊疗技术和仪器设备,实施加强诊疗、护理和监视的一种过渡性诊疗组织形式,是随着医疗护理专业的发展、新型医疗设备的诞生和医院管理体制的改进而出现的一种集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为一体的医疗组织管理形式。16.康复科的管理要点:(1)加强对康复科的领导和建设(2)抓好康复专业人员的培训(3)搞好与其他临床科室的协调性(4)抓好社区康复工作。

17.【填空】从护理学科的实践与研究的角度,现代护理专业发展可以概括为3个阶段: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

18.【名解】WHO对护理管理的定义是:护理管理是为了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系统地利用护士的潜在能力和有关其他人员或设备、环境及社会活动的过程。

19.【填空】从工作实施角度,护理管理可以大致分为3个主要方面:护理行政管理、护理业务管理、护理教育管理。

20.【填空】护理人员绩效考评的原则:与工作相关原则;公开化原则;标准化原则、激励原则、沟通原则。

21.【名解】护理质量:是指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技术性服务和生活照顾服务的效果,以及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程度。

22.【名解】护理医务技术管理:是对护理工作的技术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使护理技术能够准确、安全、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服务,达到以优质、高效为目标的管理工作。

23.【简答】医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1)树立病人至上,质量第一,费用合理的原则(2)预防为主,不断提高质量的原则(3)系统管理的原则,强调全过程、全部门和全员的质量管理(4)标准化和数据化的原则(5)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原则。

24.【填空】医院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一般分为3层:医院质量自主管理、科室和部门质量管理小组、院级质量管理组织。

25.【填空】PDCA循环是指计划、执行、检查、总结。26.【简答】PDCA循环的8个步骤:(1)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2)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3)从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中,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4)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订质量改进的计划(5)执行计划,按预定计划和措施分头贯彻执行(6)检查效果,把实际工作结果和预期目标对比,检查计划执行情况(7)巩固措施,把执行的效果进行标准化,制订制度条例,以便巩固(8)把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管理循环。27.【论述】医疗安全的重要意义:(1)医疗安全是实现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优质医疗服务的基础是医疗安全。医院的优质服务是要全面满足患者及其他服务对象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文明服务需求的全方位质量要求。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基础组成部分。同时,医疗的不安全会损害社会对卫生系统的信任,降低病人的满意度,而且会带来卫生费用的浪费。(2)医疗安全是患者选择医院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医院之间竞争的加剧,医院要争取病人,首先要保证有经得起选择的医疗质量。而医疗安全是医疗质量的首要质量特性,一旦出现医疗不安全,病人的需求就不能得到满足甚至“等于零”。(3)医疗安全是保证病人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病人的生命健康权是病人的重要权利。医疗的不安全是对病人生命健康权的损害,只有实现了医疗安全,病人权利的实现才有可能。(4)医疗安全能产生高质量的医疗效果。医疗保健活动可能产生正反两方面截然不同的结果,它可能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化,亦可能朝着不好的方向转化。无论何种结果均是多种因素作用于医疗活动的效果。而医疗不安全因素可使治疗效果向反方向发展,也可终止正方向的发展。医疗安全和医疗效果是并存于医疗活动中的因果关系,没有完整的医疗安全措施,要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是不可能的。(5)医疗安全直接影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由于医疗不安全带来延长病程和治疗方法复杂化等后果,不仅增加医疗成本和经济负担,有时还发生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影响医院的社会信誉和形象。(6)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直接影响医院内部保健管理。医疗安全除保障病人的人身安全外,还包括医院从事医疗护理及医学工作技术等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医疗场所的各种污染、放射性危害、物理化学有毒制剂等也会对院内工作人员和社会群体构成危害。只有健全完善的医疗安全管理,才能保证工作人员健康,更有效发挥医院的功能。

28.【简答】影响医疗安全的主要因素:医源性因素;医疗技术因素;药源性因素;院内因素;设备器材因素;组织管理因素。

29.【名解】医疗纠纷:是指发生在医患双方之间因患者对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不满意而与医方发生的争执。

【简答】医疗纠纷可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30.【论述】医疗纠纷的原因:医疗纠纷发生无职称、职务限制,因此应强调有的放矢,减少并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是迫切需要的,原因归纳有以下2类。

(一)医院及医务人员方面的原因

1、制度执行不严。医务人员对相关制度缺乏认识,上班时间脱岗,医疗文献、原始资料保管不善,病历书写不及时、不规范。交接班制度不严,特别是节假日期间,重症病人交代不清,造成隐患。

2、医院内部管理欠缺。医院设备配备不齐,医务工作者自身素质较低,责任心不强,医疗水平不高,人为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3、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和信任。法律规定,患者对疾病有知情权,然而,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缺乏认识,对于一些并发症没有预见性,一些预防性用药或检查不能理解,认为是乱开单、乱收费。还有处理医疗纠纷时的“举证倒置”,使医生不得不全面检查以保留证据,致使患者及家属对医生产生怀疑,甚至不配合治疗,从而引发矛盾。

4、医疗单位之间协调不够。有些诊所一味追求疗效和效益,诋毁、打压邻近的正规医院,还存在严重的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许多患者都是在当地诊所治疗效果不佳才转入正规医院治疗,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疗效差、疗程长,加上患者经负面洗脑,心理上对医院产生挑剔、抵触情绪,出于应激状态,医务工作者稍有不慎就会引发纠纷。

5、医疗保健制度不健全。

6、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由于医疗环境不理想,加上工资福利待遇不到位,直接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了生存,迫于无奈,在职人员转行、跳槽,搞第二职业不在少数,导致思想涣散,消极怠工。

(二)病人或家属方面的原因

1、缺乏医学知识和对医院规章制度不理解。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知识不够了解,认为进医院如同进商场购物,付费就能买到中意商品,不知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对疾病的治疗结果可能不一样。一旦疾病愈后不好或出现并发症,患者家属便把所有责任强加于医院而引发医疗纠纷。

2、病人及家属不良动机造成的纠纷。极少数病人及家属企图通过吵闹来达到某些目的(经济利益)。

3、病人对医学的期望过高。有些疾病会遗留后遗症,但病人及家属把此责任归于医生身上,因而引起了医疗纠纷。

31.【简答】认定医疗事故必须同时具备下列4个条件:

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行为的违法性。

3、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

4、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2.【名解】外源性医院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遭受医院内非本人自身存在的各种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感染。

33.【简答】医院感染的危害:危害人群健康;降低医院工作效率;造成资源浪费;妨碍先进技术的发展。

34.【名解】医院感染发病率:是指一定时间内出于一定危险人群中,新发医院感染病例的频率。

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期新发医院感染例数/观察期间危险人群人数

【名解】医院感染病死率:是指某种医院感染的全部病例中因该感染死亡的病例数的比值,反映了医院感染的严重程度。

医院感染病速率=因该感染而死亡的例数/某医院感染的病例数 * 100% 35.【简答】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控小组提出以下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1、严格掌握使用抗生素的指征。

2、使用过程中监测抗生素的使用情况。

3、预防用药及联合用药要慎重。36.【简答】医院科研的意义:科研是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学科建设与发展、培养医学人才的必要措施,是衡量一个医院医疗水平、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1、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增进人民健康。

2、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3、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提高医院学术地位。

4、促进医学科研成果转化。

【填空】医院科研的特点:安全性、复杂性、社会公益性、多学科交叉性。

【名解】纵向科研任务: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下达的课题、项目,包括国家、部门和专业发展规划中确定的科研任务,或主管部门根据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和在防病治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难点提出的科研课题。

【填空】医院科研的必要条件:科技人员、科研基地与场所、实验技术装备、科研经费。37.【简答】选题原则: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必须以学科发展为目的,与学科主攻方向相一致。

2、要有创新性。创新应是前人没有研究过的或是已有研究工作上的再创造,包括新发现、新设想、新见解,也可以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或开拓的新领域。要防止低水平的重复。

3、要有科学性。要符合客观规律,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4、要有先进性和可行性。

38.【填空】医学教育的三个阶段:医学院的在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

39.【填空】信息的基本特征:无限性和相对性;时效性和时滞性;可存储性和可传输性;共享性。

40.【简答】医院信息的特点:

1、信息的类型多样且复杂。不仅包括病人生理方面的信息,还有心理、社会、家庭等方面的信息。

2、信息获取比较困难。

3、信息往往不太准确。

4、时效性要求高。

5、医院信息要求连续性。

41.【简答】信息对医院的作用,主要由以下4个方面。

1、信息是医院管理必要的资源。

2、信息是医院计划决策的依据。

3、信息是医院管理中组织和协调的手段。

4、信息是医院管理中有效控制的工具。

42.【名解】医院信息系统:是利用先进的电脑技术和网络通信手段来实现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输、应用和反馈,并在自动化、标准化、网络化的基础上科学有效地支持医院全方位的运作,包括医疗、教学和科研。

43.【论述】医院信息系统的作用。具体地说,医院信息系统提高医院工作效率和质量表现在7个方面。

1、管理信息系统能极大地提高医院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仅工作人员处理这类事情的速度加快,而且其正确性、完整性、连续性、共享性和传输速度都能得到很大提高。

2、医院信息系统为医院管理的科学化、数量化提高了技术保证,可以使各种先进的管理控制技术得以应用在医院管理实践中,从而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发展。

3、临床医学信息系统使医护人员对病人的诊疗工作更加准确、及时和富有效率。

4、医院信息系统增加了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可以有效杜绝各种资源浪费等不合理现象,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

5、医院信息系统可以提高对信息的利用能力,从而使医院最高层决策者有可能掌握医院全面情况,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减少内耗。

6、简化医院内外信息传报工作。

7、促进教学和科研。

44.【名解】病案:是医务人员记录疾病诊疗过程的文件,它客观地、完整地、连续地记录了病人的病情变化、诊疗经过、治疗效果及最终转归,是医疗、教学、科研的基础资料,也是医学科学的原始档案材料。

45.【填空】病案管理的任务:病案集中、整理归档、保管供应、统计分析、制定规章制度。46.【简答】医院统计工作的作用:

1、医院统计是制订医院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

2、医院统计是医院实行科学管理的主要工具。

3、医院统计是医院工作检查和监督的手段。

4、医院统计是临床医学科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47.【论述】医院药事管理的任务。

1、是以药学为主体,结合临床医学,运用医院药事管理学的理论,指导规范医院药事管理的实践活动,从采购、制剂、质控、调配、分发等环节控制医院内所使用的药品质量最优,确保药品疗效,保证病人的用药安全。

2、运用现代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医院药事组织机构、人才机构的优化,研究提高医院药学技术人员的素质。

3、运用系统化、信息化、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医院药事信息及管理现代化。

4、运用现代科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探索医院药品的营销、管理、配发的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案,维护病人和医院利益。

5、依据法学和行政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建立健全医院药政法规和监督管理体制。

48.【填空】财务管理的目标:结余最大化、资产要保值增值、事业基金积累越多越好。49.【简答】医院财务管理的原则:

1、资金合理配置原则

2、收支平衡原则

3、成本效益原则

4、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

50.【填空】编制预算的原则:政策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统一性原则。

51.【简答】医院建筑的原则:

1、医院建筑要与防止交叉感染的要求相适应。

2、医院建筑要与综合性多学科的机构相适应。

3、医院建筑要与病人需要的休养环境相适应。

4、医院建筑要与医院功能相适应。

5、医院建筑要与医院工作日夜不间断的特点相适应。

6、医院建筑要与医院设备相适应。

52.【简答】现在医疗设备的特点:

1、医疗设备技术上的综合化程度提高

2、医疗设备的技术更新周期缩短

3、医疗设备的结构一体化、操作自动化

4、医疗设备的性能、价格比提高。53.【简答】医院设备管理的原则:

1、动态管理原则

2、系统管理原则

3、经济管理原则

4、开放协调原则。

供应链管理考试重点 篇4

2.推式供应链是指:供应链的运作以制造商为核心,制造商依据对市场的长期预测以及产品库存水平,有计划、按顺序地将最终产品推向终端顾客。

3.拉式供应链,供应链的运作以最终顾客为中心,基于顾客实际需求而不是依靠预测组织生产,要求整条供应链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最终为了实现定制化服务.(4.独立需求:若某种需求对其它产品或零部件的需求无关,则称之为独立需求。

5.相关需求:对某些项目的需求若取决于对另一些项目的需求,则这种需求为相关需求。

6.物料需求计划MRP是在产品结构与制造工艺基础上,利用制造工程网络原理,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料的从属与数量关系,以物料为对象,以产品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按照反工艺顺序的原则,根据各物料的加工提前期制定物料的投入出产数量与日期。

7.牛鞭效应,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是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很一根甩起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8.收益管理(Revenue Management,RM)或收入管理(Yield Management,YM)是旨在以市场细分和预测为基础,通过确定合理的价格及最优能力分配来实现收益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技术。其核心思想在于将管理的重点集中于收益最大,并运用预测和优化技术将市场的不确定性转为可能性,再将可能性转化为公司的收益。核心:收益管理的核心在于价格细分(也称价格歧视),是根据一定标准向具有不同需求特征和价格弹性的客户执行不同的价格标准。

9.供应链协调是指为使供应链的各种流(信息流、物料流和资金流)能无缝地、顺畅地在供应链中传递,减少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等环节的不确定,以及消除因供应链各成员的目标不同而造成的利益冲突,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而采取的任何措施。

10.供应链的概念,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后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型。

11.动态定价:根据供应链资源的配置情况将易逝品在不同时间段上进行差别定价来确保供应链的收益

1.大规模生产模式的要点:1)标准化 2)统一的市场 3)稳定的需求

2.顾客价值的特性:主观性,动态性,情境性

3.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特征:正确性,及时获取性,适当性。

4.物流的类型:按物流研究范围的大小分类,宏观物流,中观物流,微观物流

按对象、目的、范畴不同分类:社会物流,企业物流

5.物流的七大职能:.1.运输职能,由于商品产地与销地之间存在着空间的背离。物流的运输职能创造着物流的空间效用2.储存职能,商品生产与商品消费存在着时间上的不均衡。商品停滞要看作商品出售的必要条件。3.包装职能,要能使商品实体在物流中通过运输、储存环节,顺利地到达消费者手中,必须保证商品的使用价值完好无损。因此,商品包装职能十分必要。4.流通加工职能,流通加工是在商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运动的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维护商品质量和实现物流效率,而对商品进行的再加工。5.物流信息,物流信息职能是由于物流管理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其功能是保证作业子系统的各种职能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创造协调效用。

6.配送智能:配送是指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中心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7.装卸搬运职能,装卸搬运是指在一定的区城内,以改变物品存放状态和位置为主要内容的活动。

6.供应链给顾客带来的价值:1.更优的产品和服务质量2.把成本装进顾客的口袋3.以柔性响应市场4.快速且可靠的交付能力5.更为迅捷的创新脚步。

7.产生信息陷阱的原因:1.供应链的复杂导致信息失真2.信息共享的缺乏3.供应链中各企业间的利益冲突。4.企业内部部门的目标冲突

8.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能否完全消除,为什么?:原因

1、需求预测偏差,企业不是以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变动来预测自身产品的需求

2、订货批量决策,周期性的批量订货策略以及安全库存3.价格波动激烈的市场竞争;突发事件使需求波动,加剧牛鞭效应

4、短缺博弈,各自利益的考虑导致信息扭曲

5、时间延迟,信息传递和物流均存在延迟现象。

牛鞭效应不能完全消除,只能减缓,因为有层级结构等供应链本身固有的,供应链自身无法克服的客观原因和主观上的企业目标利益不协调等主观原因。所以,要使得激励机制与目标一致,通过信息共享减少不确定,提高运营业绩和效率,利用定价策略和订货管理稳定订单规模,构建合作伙伴关系和信任机制,优化供应链结构并减少供应链流通环节等方法缓解牛鞭效应。

9.大规模定制与大规模生产的比较:焦点,大规模生产 通过稳定性和控制力取得高效率,大规模定制,通过灵活性和快速响应来实现多样化和定制化,目标,大规模生产,以几乎人人买得起的低价格开发、生产、销售、交付产品和服务。大规模定制,开发、生产、销售、交付买得起的产品和服务,具有足够得多样化和定制化,差不多人人都买得到自己所想要得产品。关键特征。大规模生产,大规模生产,稳定的需求,统一的大市场;低成本、质量稳定、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开发周期长,产品生命周期长。大规模定制,分化得需求多元化得细分市场,低成本、高质量、定制化得产品和服务,产品开发周期短。产品生命周期短

10.战略定价的准则:准则之一用需求导向代替成本导向定价.是指企业在定价时不再以成本为基础,而是以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理解和需求强度为依据准则之二:用差别定价代替统一定价.是对企业生产的同一种产品根据市场的不同、顾客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价格。一般来说,只要对不同类型的顾客就同一种产品采用不同的价格,或经营多种产品的企业对具有密切联系的各种产品所定的价格差别同它们的生产成本的差别不成比例准则之三:把产品留给最有价值的顾客.最有价值顾客是指那些在媒体投放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忠诚的,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并且在各行业知名品牌的客户,我们要最大程度的照顾这些客户。

11.差异化定价的类别:1.顾客差异化定价。服务行业经常会采用这样的策略来最大化效益经营。

2.渠道差异化定价。对于相同产品,当经过的渠道不同时价格往往也是不同的。3.产品差异化定价。产品差异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即同类产品不同品牌和同样产品不同质量。4.时间差异化定价。时间具有不可逆转的特殊性,每个人对于时间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而企业往往利用顾客对时间上的需求差异实现差异化定价。

12.定价对于供应链的重要性:1.定价是供应链提高利润的杠杆。对大多数公司来说,更好地定价管理就是增加利润的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2.定价是供应链竞争战略的关键因素,比如说某些便宜且不错的物品可以成为许多消费者光顾一个企业的理由,而这也能带动了该企业生产的其他商品的销售。3.定价是维持供应链伙伴战略联盟的钥匙,一个好的定价策略不仅能够促进供应链中各方关系的密切度和协调程度,同时还可以收益共享的方式达成长久的供应链战略联盟关系。4.供应链运营战略中的定价趋势,随着供应链成员对收益管理认识的加深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定价或许会成为关系企业供应链运营战略的成败关键因素之一

13.MRP的运行原理:MRP就是根据销售订单确定主生产计划(也就是独立需求),然后库存文件、产品工艺流程,BOM清单等,确定生产出该独力需求产品所需要的相关零部件,依靠模具生产的,还需要对模具寿命、模具库存、模具BOM等进行考量,明确采购周期,生产提前期、外包周期的具体时间,决定采购/自制/外包零部件的数量,需求时间。大体来说,MRP原理就是用倒退的方式,将客户需求(预测)转化,分解为具体的工作任务,采购单,加工命令单和外包建议等可操作性的任务。

煤矿安全监察与管理考试重点 篇5

1,煤矿安全监察法制是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

2煤矿安全监察法制是行政执法工作的有力保证

3煤矿安全监察法制是扭转煤矿安全状况不好的重要措施

4煤矿安全监察法制是建立高素质执法队伍的需要

煤矿安全监察法律法规体系的层级是什么?

1《宪法》我国安全法律体系框架的最高层次

2与煤矿安全方面有关的法律和我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安全公约

3煤矿安全行政法规,如《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4煤矿安全监察规章制度

煤矿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

瓦斯治理要保证抽蔡达标,抽蔡达标的基本要求是: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采平衡,效果达标。煤矿安全检查条例确定了哪些煤矿安全法律制度?

1煤矿安全监察员管理制度

2煤矿建设工程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验收制度

3煤矿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4煤矿事故调查处理制度

5煤矿安全监察信息与档案管理制度

6煤矿安全监察监督约束制度

7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制度

安全监察工作制度、程序、方式、方法、手段各有哪些?

制度(太多手机拍照吧)

程序

1监察准备的内容2监督检查任务和形式3监察处理4行政制裁5申请司法干预

方式

1视时监察:对某些时间,某些季节加强监察工作

2重点监察:对监察的不同场所和人员有所侧重。

3一般监察:日常情况下进行的监察工作

4特殊监察:特殊情况下,采取特殊的办法进行监察工作

怎样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建立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形成强有力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地方政府的责任,把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企业,这是国务院《决定》所确立的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强化企业的安全责任主体,是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为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安全生产的实践主体。

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怎么办?

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0%加处罚款

2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什么是企业安全文化?

所谓企业安全文化,就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安全生产活动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安全价值标准、基本信念、职业道德、理想、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等

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以人为本,以文化为载体。

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要注重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三个层次

怎样理解安全生产方针?

96年《煤炭法》颁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得以法律上的确认,成为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的生产安全方针适用于我国所有的生产井勇单位,煤炭行业也是在这个方针的指导下开展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评价的种类及含义?

1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2安全验收评价: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前、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的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3安全现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系统、工程的安全现状进行评价。通过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物流管理信息技术考试重点考点 篇6

物流信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文字数据的总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商流的高度统一。物流信息技术指运用于物流各环节中的信息技术,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平台上的各种技术应用。数据库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能为多个用户或应用程序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

数据库的特征:数据的最小冗杂性;数据的共享性;数据的独立性;数据的统一管理与控制。

常用的三种数据模型: 层次数据模型;网络数据模型;关系数据模型(二维表格)

计算机网络利用通讯设备和线路将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为:(1)局域网(LAN),是指范围在几米到十几千米内计算机相互连接所构成的计算机系统。(2)城域网(MAN),几十千米到上百千米(3)广域网(WAN),全球范围。按网络的使用范围和用途分为:(1)公用网,由政府或相应的商业机构建造,为全社会所有人提供服务的网络。(2)专用网,某个企业为自己的工作所需建造的网络,只为拥有者提供服务。

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为:

总线形结构:优:结构简单,可扩充性好;可靠性高;响应速度快。

星形结构:优:结构简单,可扩充性好;可靠性高。

环形结构:优:结构简单,且系统中各节点地位平等。

树形结构:优:易于扩展,易于故障隔离。

TCP/IP参考模型:4应用层3传输层2互联网层1网络接口层

客户机/服务器型:用软件来浏览浏览器/服务器型:用网站浏览

条码是由一组按特定规则排列的条、空及其对应字符组成的表示一定信息的符号。

条码的特点:简单、易于制作,可印刷,被称为“可印刷的计算机语言”;信息采集速度快;采集信息量大;可靠性高;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灵活实用;自由度大。

EAN条码符号说明:左侧空白区9个模块,起始符3个,左侧数据符42个,中间分隔符5个,右侧数据符35个,校验符7个,终止符3个,右侧空白区9个。

GPS全球定位系统,它是利用卫星星座、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机对对象进行动态定位的系统。主要包括三方面:空间部分(GPS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部分(GPS接收机)。

空间部分由24颗GPS工作卫星组成。地面控制: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5个监控站。

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学科,是描述、存储、分析和输出空间信息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另一方面,它是一个技术系统,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EDI也成为“无纸贸易”。ISO将EDI定义为一种传输方法,这种方法首先将商业或行政事务处理中的报文数据按照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事务处理的报文数据格式,进而将这些结构化的报文数据经网络,从计算机传输到计算机。

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包括软件、硬件及通信网络三大要素。相关软件包括:转换软件、翻译软件和通信软件。转换软件可以将原由计算机系统的文件转换成翻译软件能够理解的平面文件。翻译软件能将平面文件翻译成EDI标准格式或将接收到的EDI标准格式翻译成平面格式。

配送管理考试重点 篇7

1、群体规范: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并为群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守的行为标准、准则。

2、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接纳,同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群体对成员的内在吸引力。

3、领导:领导就是领导者通过自己的活动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从而实现某种目标的过程。

4、气质:气质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灵活性、稳定性和指向性。

5、需要: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6、人际关系:在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人与人间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叫人际关系。

7、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8、社会知觉: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过程中对别人、对群体、对自己所进行的认识过程,主要包括对他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和角色知觉。

9、自我知觉:自我知觉是社会知觉的一种形式。它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以自我为认识的对象。

10、态度:态度通常指个体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较持久、较稳定的综合心理倾向。包括认知、情感与意向三个部分。

二、基本理论

1、霍桑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答:(1)人是社会人(2)生产效率与人的“士气”有关

(3)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4)提出新型领导的必要性。

2、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的内容要点。

又叫激励保健理论。即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能对工作带来积极态度,较多满意感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多为工作内容/工作本身方面的因素,叫做激励因素(责任感、工作的成就感等);能使员工感到不满意的,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叫做保健因素(报酬、工作环境等)。他认为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满意,不满意的对立面是没有不满意。

3、人际沟通的特殊性。

社会性(沟通行为本身是一种社会性行为);选择性(发送者必须选择正确的内容、通道、方式、时机、归宿等,接受者则对传递来的信息存在着选择性和选择性理解);主动性(沟通过程每一个参与者都是积极的主体);互动性(沟通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反馈过程);符号性(沟通双方的任何信息交流都是通过符号形式);干扰性(沟通过程中存在多种干扰)。

4、现代冲突观与冲突的特性。

现代冲突观即冲突相互作用观点。该观点鼓励冲突,认为融洽、和平、安宁、合作的组织容易表现出停滞、冷漠和迟钝,维持冲突的最低水平能使群体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冲突的好坏取决于冲突的类型。

特性:(1)冲突的建设性:帮助群体改进工作,促进创新,使群体保持活力。。

(2)冲突的破坏性:恶化群体中的人际关系,阻碍群体目标的实现。。

5、需要、动机、行为三者间的关系。

需要是动机的基础和源泉,动机则是推动人行为的直接动力,而行为又是动机的结果。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需要并不必然产生动机,只有在需求的对象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转化为动机。一般来说,动机是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其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并不一一对应,同一动机可以引起多种不同的行为,同一

行为也可能出自不同的动机。动机会指导行为,同时行为也会反作用动机。一般说来,其三者满足下列链式关系:

需要 → 心里紧张 → 动机→目标导向行为 → 目标行为→需要满足 →新的需要。

6、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的关系。

群体凝聚力与生产效率并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凝聚力高,群体的生产效率可能高也可能会降低,这主要是因为会受到群体规范的性质和水平,即组织共同所制定的生产指标的性质和数量的影响。在一个凝聚力强的组织里,成员的行为高度一致,个人有较强服从组织规范的倾向,如果这个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则凝聚力与生产率成负相关,生产率越低,反之,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则二者成正相关,生产率越高。

7、领导与领导者、领导与管理、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为什么说领导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1)大多数情况下,“领导”是动词,而“领导者”是名词。当“领导”被看成动词时,领导是一种影响过程,致力于实现这种影响过程的人就是“领导者”。“领导”就是“领导者”通过自己的活动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从而实现某种目标的过程。

(2)领导具有全局性、超前性、超脱性特征,而管理具有局部性、现实性、具体性特征。

(3)管理者主要处理复杂问题,领导者处理变化问题。领导者能够战胜周围复杂、动荡、含糊所带来的有可能令人窒息的困难,而管理者遇到这些困难只能缴械投降。

(4)领导工作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是各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的。领导者通过指导、激励等影响被领导者,被领导者也给领导者以信息来修正领导者现在或未来的行动,是一个双向的动态过程。人们的能力、感受与心态是不断演变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也必须不断修正,行动必须持续调节。因此,领导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三、基本理论的理解及应用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答:将人类多样的需要归纳为五类: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求如金字塔般由下至上逐次排列,当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高层次需要才会出现和满足;前三者是低级需要,后两者是高层次需要;低级需要易满足,高级需要往往不易满足,对行为的激励更具持久性;同一时期,总有一种需求占支配地位,对行为起主导决定作用;任何需求都不可能随着更高级需求出现而消失,只存在对行为影响力的消长。一个国家人民对各个层次的需要与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挂钩,因此要了解员工的需要到底是什么。

2、领导管理方格图理论

答:管理方格理论是研究企业领导的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由美国罗伯特—布莱克提出。倡导用方格图示研究领导方式。这是一张九等分的方格图,横坐标表示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纵坐标表示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程度。两条坐标轴各划分为由1~9的九个小格,作为标尺。整个方格图中共有81个小方格,每个小方格就表示“关心人”和“关心生产” 这两个基本因素相结合的一个领导方式。在评价某领导者的领导行为时,可根据其对生产的关心程度和对职工的关心程度,在图上寻找交叉点,这个交叉点就是他的领导倾向类型。例如,某领导关心人的程度很高,达到9,而关心生产的程度很低,只有1,两点的交叉点就是(1,9),他就是(1,9)型领导,依此类推。布莱克和莫顿在方格图中列出了五种基本类型的领导方式: ①(1,1)型贫乏型管理。该领导对职工和生产几乎都漠不关心,是以最小的努力来完成必须做的工作。

②(9,1)型任务第一型的管理。该领导注意力集中于对生产任务、作业的效率和要求,注重于计划、指导和控制职工活动,以完成企业的生产目标。但不关心人的因素,很少注重职工的发展和士气。

③(1,9)型俱乐部式的管理。即领导集中注意对职工的支持和体谅,注重职工的需要,努力创造一种舒适和睦的组织气氛和工作节奏,认为只要职工的心情舒畅,生产就一定能搞好。

但对规章制度、指挥监督和任务效率等很少关心。

④(5,5)型中间型管理。这种领导对人的关心程度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虽然都不算高,但能保持平衡。这种领导方式缺乏创新精神,只追求正常的效率和可以满意的士气。

⑤(9,9)型战斗集体型管理。即领导对职工、对生产都极为关心,努力使职工个人的需要和组织的目标最有效地结合,注意使职工了解组织的目标,关心工作的成果。布莱克和莫顿认为,一般而言,(9,9)型是最有效的领导方式。领导者应该客观地分析企业内外的各种情况,分析自己的领导方式,尽可能使自己的领导方式转化为(9,9)型,以求得最高效率。(9.9)型管理方式分为五个阶段:组织学习方格并利用它来评价自己管理风格、进行班组建设、群体间关系的开发、设计理想的战略组织模型、贯彻开发。

3、个性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答:(1)知人善用(根据职位及员工的个性,做到人尽其才,发挥最大的作用)

(2)因材对待,因材施教(深入了解每一个人不同个性,采用相适应的领导方法,对症下药,因势利导,讲究方法)

(3)配备合理的领导结构(一个领导班子中应该有两种个性的成员,做到个性互补)

4、激励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激励理论包括:内容型、过程型、状态型、综合型激励理论。作为管理者可以采取的激励技术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重要的是理解的基础上根据员工的特点和能力,制定出符合组织特点的激励方案。

(1)教育和培训:组织在满足个人目标的同时,要通过教育和培训在观念上引导员工的需要,改造员工的动机结构和行为,使员工的需要和行为能与组织目标及要求保持一致。

(2)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金钱作为激励因素的重要性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充分发挥金钱的激励作用,必须制定合理的工资福利制度,真正地激励绩效。

(3)目标管理:上下级共同制定目标,明确责任,并以目标来衡量工作成果的过程。

(4)员工参与:通过设计一种参与过程,激励员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贡献才智并分担责任。

一般有:参与式管理、合理化建议、代表参与、质量圈、员工股份所有制。

5、领导权变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

领导权变理论所关注的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影响,尤其关注不同的领导方式与各种环境之间的适应性。它认为,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效的领导类型和方式。

(1)领导风格必须与环境情景相匹配(费德勒权变理论模型)

确定领导风格——确定情景——领导与情境相匹配

提高领导者的有效性途径:替换领导适应情境;改变情境适应领导者。

(2)有效的领导行为与下属的成熟度结合起来共同考虑,重视下属(领导生命周期理论)领导者应当根据下属的成熟程度采用恰当的领导方式。如:指导型领导行为适用低成熟度的员工;宣传型领导适用于较低成熟度的员工;参与型领导适用于较高成熟度的员工;授权型领导适用于高成熟度员工。

(3)领导应尽可能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使之与组织的总体目标一致(途径——目

标理论)

根据下属的个性特点和具体环境,选择四种领导方式:指导型、支持型、参与型、成就型

(4)领导者应当尽可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员工,尽可能减少圈外关系对组织的负

面影响。(领导者——成员交换理论)

(5)领导者根据对后进下属行为表现以及所处环境的考察,作出归因分析和判断;再根

上一篇:世界读书日学生心得下一篇:报关员考试重点辅导笔记:进出口货物完税价格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