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转让委托书

2024-09-15

股份转让委托书(通用10篇)

股份转让委托书 篇1

股份转让委托协议书

客户姓名或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券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鉴于:

1.乙方为经核定具有代办股份转让业务的资格;

2.乙方已与股份转让公司签订有委托代办股份转让协议;

3.在签订本协议前,甲方已认真阅读《股份转让风险揭示书》,并充分认识到投资本协议项下股份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后果;

4.甲方已详细阅读《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并承诺遵守该办法的规定。

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就本协议项下委托转让事宜订立本协议。

第一条 释义

本协议除另有约定外,下列语词具有如下含义:

(一)转让股份:指依据乙方与股份转让公司签订的委托代办股份转让协议利用乙方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设施转让的股份。

(二)股份帐户:指甲方申请开立的为转让股份的记载、登记、存管、过户和结算而设立的专用证券帐户。

(三)风险揭示书:指本协议附件所指《股份转让风险揭示书》。

(四)《办法》:指《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服务业务试点办法》。

第二条 开户

(一)甲方委托乙方进行股份转让,应持有效身份证件在乙方营业网点办理股份转让系统开户手续。

(二)甲方应保证提供给乙方的身份证明等文件以及填写的开户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和合法有效。

(三)乙方根据甲方开户申请和开户资料经审查确认后,为甲方开立股份帐户和相应的资金帐户。

(四)甲方办理开户手续时,必须设置操作密码和资金帐户密码。操作密码和资金帐户密码为甲方预留的重要印鉴,分别作为甲方进行股份转让和资金存取的依据。

(一)甲方持本人身份证、股份账户卡办理资金开户手续。

(二)甲方取款时应提供本人身份证及资金账户卡,有代理人的,须持代理人身份证、代理登记卡(或委托公证书)、委托人的股份账户卡、资金账户卡。

(三)甲方的资金存取可通过乙方的资金柜台办理,也可通过乙方的银证转账系统办理。

(四)甲方的现金取款必须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大额取款规定执行。

(五)甲方支票存入的资金,必须通过支票取出。

第四条 转让委托申报

(一)股份转让采用集合竞价方式进行,甲方可在股份转让日的申报时间内通过股份转让系统提交转让股份的委托申报。

(二)甲方可采用柜台委托、终端自助委托、远程终端委托、电话委托、网上委托以及其他委托方式。甲方通过各种委托方式下达的报价指令在当日有效。

(三)乙方不受理甲方全权委托。

(四)柜台委托经甲方签字确认的委托(划拔)凭证为准。甲方通过自助形式下达的指令一律以乙方的电脑资料为准,其中判定甲方是否下达委托转让的指令及指令的内容,以乙方打印的用户委托报告书为准。

(五)甲方通过自助方式下达指令时,必须按照乙方有关的《系统使用说明》进行操作。若甲方违反上述说明,其后果由甲方承担

(六)甲方务必注意密码的使用与保密。凡使用其密码下达的一切指令均视为甲方亲自办理,因此而产生的法律后果由甲方承担

(七)乙方有义务对转让的股份建立股份集中托管库,为甲方设立股份明细帐,对甲方的股份进行妥善管理。

(八)甲方须遵守乙方有关严禁证券帐户“卖空”的规定。

第五条 配对成交

(一)转让日申报时间内接受的所有转让申报采用一次性集中配对的竞价方式。

(二)集合竞价确定转让价格的原则依次是:

1.在有效竞价范围内能实现最大成交量的价位;

2.如果有两个以上价位满足前项条件,则选取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价位:高于该价位的买入申报与低于该价位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与该价位相同的买方或卖方的申报全部成交。

3.如果有两个以上价位满足前项条件,则选取离上一个转让日成交价最近的价位作为转让价。

(三)经股份转让系统主机配对后,转让即告成交。

(四)集合竞价结束后,股份转让系统通过通信系统将转让数据即时发送至乙方所属营业部,内容包括:营业网点编码、合同序号、甲方股份帐户卡号、股份编码、转让数量、转让价格等。

甲方对下达指令达成的股份转让结果有进行交收的义务。甲方可查询其指令的操作结果(含资金划拨和股份转让交割的结果)。甲方查询或交割应在指令下达的T+1日营业时间内进行。如有异议,应在T+l日营业时间内提出,否则,乙方视同甲方默认转让结果,不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

第七条 免责条款

甲方充分认识到股份转让的风险,并同意乙方在下列的情况下不承担任何责任:

(一)甲方在股份转让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诸如通讯、电脑故障等不可预测的因素或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

(二)甲方的转让股份帐户、资金帐户和银行储蓄帐户之一项或多项,发生挂失、销户、被依法冻结或银行储蓄帐户更改支取方式致使甲方无法下达或传送指令;

(三)因乙方或联网银行电脑系统出现故障,结算资金和帐务出现差错,乙方有权对发生错误的帐户进行冲帐处理并追讨有关资金

(四)甲方下达的指令违反本协议规定、《试点办法》和自助委托系统使用说明等,从而使发出的指令成为无效指令;

(五)由于甲方本人的资金帐户、银行储蓄帐户资金余额不足以及转让股份余额不足等原因致使下达的指令为无效指令;

(六)甲方当日提款额超过乙方规定的预约取款限制;

(七)甲方指令送达时间超过乙方的营业时间;

第八条 股份转让的暂停、恢复和终止

乙方有权根据“办法”的规定,暂停、恢复和终止股份转让。

乙方作出暂停、恢复和终止股份转让时,应当在乙方网站和营业网点予以公告。

第九条 特别约定

(一)除经甲方同意,或其他法律认可机关要求,乙方不得擅自透露甲方的任何资料。

(二)甲方如不能亲自下达股份的转让指令,可授权代理人进行操作,其代理人的资格须经乙方确认。甲方授权代理人的行为视同甲方本人行为。

(三)甲方的股份帐户、资金帐户一旦遗失,应及时向乙方挂失,乙方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帐户被他人使用。甲方应委托乙方代理其补办股份帐户。帐户一经补办,甲方应持补办帐户和相关凭据在乙方处办理股份和资金的转户手续。

(四)乙方根据《办法》规定的收费标准收取,甲方承诺遵守乙方的收费标准并有义务及时支付。

第十条 其他约定

(一)甲方承诺遵守乙方营业网点有关秩序、安全、环境等规定。

(二)本协议执行中发生的争议,可采取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三)《股份转让风险揭示书》、《试点办法》及甲方填写的《开户申请表》均为本协

议附件,为本协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四)本协议执行过程中,如主管部门对代办股份转让业务作出新的规定和要求的,相关内容应作出修改。

第十一条 本协议生效与终止

(一)本协议一式_________份,甲乙双方各执_________份,双方签字盖章后即告生效。

(二)因甲方要求或其他原因办理销户手续并结清托管的股份和资金后,本协议终止。

甲方(签章):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或营业执照号):_________

资金帐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盖章):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

股份转让委托书 篇2

股份转让一般是指公司股东将其所持有的该公司股份的全部或部分转让给他人的法律行为。全部转让的, 受让人代替转让人成为公司股东;部分转让的, 受让人就已受让的部分享有股东权益。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 股份转让对企业募集资本、优化资源配置、灵活市场交易、产权流动重组都有着重要意义。为明确本文所讨论的中日公司法中股份转让的内涵和外延, 先对以下问题进行阐明。

(一) 中日两国公司法股份转让的立法背景

1938年日本吸收德国《有限责任公司法》的立法精神和相关制度, 制定了以适应中小企业发展为目标的《有限公司法》。二战后以公司管理运营机构的美国化和企业金融合理化为中心进一步改革, 逐渐形成糅合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公司法特点的公司法律制度, 于2005年7月正式公布了日本第一部完整统一的公司法典。该法典中取消了原有的有限责任公司, 统一合并入股份有限公司, 并将股份有限公司分为“公开公司”与“非公开公司”两种类型。根据日本《公司法》第二条定义规定, 公开公司即“章程没有规定有关通过转让取得其发行的全部或部分股份需要股份公司承认之意的股份公司”, 与之对应, 非公开公司即发行的所有股份均有转让限制的股份转让限制公司, 这一分类正是基于股份转让限制上的不同。

我国公司法的立法背景具有自身的历史特点, 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公司法处在不断积累经验教训以立法完善理论储备、解决企业所有制格局问题和法律本土化的过程之中。

(二) 对“转让”的理解

1.转让的方式

为了达到股东依法将股份让渡给他人的目的, 在一般的有偿买卖实现转让之外, 中日法律还在股份转让的章节中规定了其他一些转让方式扩大性理解, 主要有以下内容:

(1) 继承。中国《公司法》第76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的继承, 即除公司章程另有规定外, 股权当然地发生转让, 其合法继承人可以继承股东资格。日本《公司法》在股份转让受限制度的领域扩大了章程自治的范围, 使得继承实质上也可以成为转让许可的对象。

(2) 赠与。虽然中日公司法在股份赠与问题上均未有明文规定, 但参照继承的规定, 可作以下理解:一方面, 赠与合同是在公司决议通过后, 由公司的法人、赠与方与受赠方签字, 并进行相应的公司内部股东名册变更登记和外部工商变更登记;另一方面, 允许公司章程做出除外规定。

(3) 异议股东的收购请求权。中日公司法对此均做出相关规定, 限于篇幅, 在此不予赘述。

2.转让的对象

股东在享有股东权之后方才产生股份转让的可能性, 而股东权的两大核心内容就是自益权与共益权。自益权主要是财产权, 包括发给出资证明或股票的请求权、股份转让过户请求权、股息和红利的分配请求权、公司剩余财产的分配请求权等, 是股东专为自己利益为目的而行使的权利。共益权主要是管理权, 包括股东会召集请求权、出席股东会的表决权、任免董事和管理人员的请求权、查阅公司章程即簿册的请求权、要求宣告股东会议决议无效的请求权、对董事或监事提起诉讼的权利等, 是兼为公司与自身利益而行使的股权。

既然是一种可转让的权利, 那么假设不能一并整体转移, 受让方便不能影响公司的决策和运营, 不能通过公司运行使自己依法获益, 导致的后果就是权益获得的消减、障碍或损害, 使股权空泛而虚化。

3.股份转让与股权转让

我国2005年最新修订的《公司法》中并存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两种表述, 在此做一简单说明, 在以下的论述中, 将不以字眼的差异性为限。

从投资人通过认购公司的出资或股份而取得股东资格的角度来看, 股权与股份本质上都是股东对公司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凭证, 之所以有此用语上的差异, 笔者认为基于以下几点:

其一, 从股权的客体来说, 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的“出资”, 股份有限公司是“股份”, 二者的股份载体和股本划分方式不同。我国修改前的公司法对有限责任公司使用的“出资转让”侧重于静止的事实性描述, 而“股权”包含着动态发展的财产性和身份性双重权益, “出资”显然难以将其涵盖在内[1]。

其二, 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更强。“股权”相较于“股份”, 体现了股东享有的公司权利的总和而非简单的权利客体, 体现了包括股东与公司之间、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 甚至包括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等的更广泛的法律关系[1]。

其三, 从转让限制程度来说, 中日公司法在对待限制转让公司或者说非公开公司的态度都给予了更多的限制与要求, 以更好地维系、平衡股东间的信赖关系。

二、中国公司法对于股权转让制度与股份转让制度的规范

(一)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情形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基于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而区分不同的转让情形, 主要分为股东间的转让、转让给公司以外的第三方的转让以及公司依法收购股东的股权三种情况。由于三种情形下对公司股东间的信赖关系的冲击和公司的稳定存续影响程度依次加强, 法律给予的限制也依次增大, 体现如下:

(1) 股东间转让股权以自由转让为原则, 但《公司法》以第72条第4款规定了股东之间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在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时应从其规定, 满足了公司以其自身利益与意志进行自治的需要。

(2) 转让给公司以外的第三方的情况下, 《公司法》第72条第2、3款规定, 除非公司章程另有规定, 依法应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 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 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 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 视为同意转让。对于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 其他股东具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 不止一名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 协商确定购买比例, 协商不成, 再按出资确定比例。至于如何看待优先购买权在具体操作时存在的问题, 将在与日本公司法的比较分析中予以详述。

为避免出现股权转让的搁置, 保障出让方的权利能正常实现及受让方获得完整的股权, 如果不在公司法中对股东权的强制转让制度做出规定, 必然使公司股东权的强制执行和转让失却公司法基础, 公司法也不能成为一部完整的法律。[2]因此我国《公司法》第73条规定了法院强制执行的制度, 其他股东在接受法院通知一定期限内不行使优先购买权将被视为放弃。

(3) 继承。上文已有述及, 法律保障继承人在公司章程没有相反规定时当然地行使继承权。

(二) 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限制

为了保障公司运营的稳定性、连续性、安全性, 防止公开发行股票前的原始股在上市后被大量抛售赚取差价, 法律对发起人, 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非公开发行股份转让的限制做出了一系列规定[1], 外部登记仅具有对抗善意第三人的作用。当然, 在法律规定必须履行批准或登记手续才能生效的特殊股权的转让应依法律规定实现生效。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更加流通自由频繁, 因此记名股票由股东背书转让或者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 公司相应对股东名册变更登记;但除了法律对上市公司股东名册变更登记另有规定外, 股东大会召开前二十日内或者公司决定分配股利的基准日前五日内, 不得进行变更登记[3]。

(一) 股份转让的原则性规定

1.强调交付生效的转让原则

日本公司法同样赋予了股东转让其持有股份的权利, 在转让方式上着重强调了交付生效主义, 在股票发行前的转让对公司不生效[4], 而是否允许章程规定限制股份转让成为其中一个标志性的环节。日本最新公司法允许公司自由进行机关设置, 在股份公司设立阶段不再设置最低额的限制, 与重组有关的规则如合并、分立或股份转让均有所放宽, 这些亮点都反映了改革立法所基于的大环境。日本自1950年就实行授权资本制, 即使设置法定最低资本限额, 仍不能避免大量小型家族企业选择股份公司形态, 这与股份公司制度旨在供大型企业选择的初衷已经背道而驰。至2006年立法改革初期约有250万家上市公司, 其中120万家左右为股份公司, 股份公司中90%属于小型企业, 家族式企业又占其中的绝大部分, 针对其限制股份转让的需求, 立法只能适应[4]。1974年《日本商法典》旨在区分大小公司进行了修改, 在原则上承认股份公司股份转让自由化的同时, 允许公司章程对小型封闭式股份公司的股份转让做出限制, 而日本所沿承的英美国家公司法的主要精神即是公司内部意定章程、外部承担有限责任, 进而方便创业、灵活吸引公众投资, 减轻国家刚性管理成本, 进一步让市场主导企业的命运, 从而加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满足各种类型的企业生存与发展需要。

2.我国现阶段在立法模式下的问题

我国目前对公司类型的划分, 从注册资本、人数、限制程度还是能否募集资本、上市交易的封闭性等方面都可以显见对两大法系国家在标准、形态上的兼采。如我国沿承了英国于1907年修改公司法时首次定义的闭锁公司 (private company) 的要求, 即股东人数不超过50人、限制股份的转让、禁止公开募股或发行公司债券, 而被我国和日本同时借鉴的有限责任公司类型正是源于德国制定的《有限责任公司法》。然而仔细考量后不难看出以下问题:其一, 英国过去的公司分类虽然区分了闭锁公司与公众公司, 但仍不能避免处于中间地位的公司[5];其二, 德国在单独立法创设有限责任公司形式之时, 是出于股份有限公司类型不能完全适用所有现实中的公司形式而超前地针对一种尚未出现的公司形态而制定的理论范式。而我国的公司分类思路更待区分这样一组关系, 公司分类的目的到底是服务于对现有公司治理模式的科学整合与分析归类, 还是为了便于已有治理模式削足适履地参照、套用某个类型。在这个层面上, 日本的改革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与日本相似, 英国通过2006年最新《公司法》将公司类型划分为“私人公司和公众公司”, 定位私人公司为“不是公众公司的任何公司”, 立法的出发点经历了从刚性固化的法规框架限制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章程自治主义——以是否限制股份转让为区分标准的转变。而我国现行分类模式下也产生了所谓“中间重合地带”的尴尬, 主要表现在:

其一, 人数上的重合与公司治理方式上的冲突:一方面, 根据中国证监会2006年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9条的规定可知, 除非国务院特别批准, 任何公司要想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股票的核准, 都必须成立股份有限公司3年以上, 这就导致我国股份有限公司几乎全部是发起设立。在成立之初人数普遍较少, 不可能有公众股东, 股东人数甚至少于有限责任公司, 都往往会存在人合性的依赖信任关系, 有时甚至与有限责任公司一样强。但也存在多于50名股东的股份有限公司, 由于自身业务性质等原因希望找到一种能限制股份转让、股东流动的公司形态。然而我国《公司法》却不允许公司章程作出其他限制, 从而导致了“形式重合下的制度空白”。

其二, 我国新《公司法》规定了股份有限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一样实行一次认足、分批缴纳的资本制度, 最低资本限额大幅降低, 同改革前的日本一样, 使得占了相当大比例的小规模的封闭式股份公司与有限责任公司的差别微乎其微。

尽管如此, 我国公司法改革首先要做的也许并非两种公司在划分与适用中的修正, 而是整理目前在内资、港澳台投资、外商投资企业三分法框架下兼具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等所有制模式的较为分散、自成系统的法律法规, 将控股权与公司形态区分对待。

(二) 中日两国公司章程自治空间比较

放宽章程自治空间给予了企业面对市场重新洗牌的机会, 尤其对于跨国之间的股份转让更是预示着在本土法律的强制性门槛“开闸放水”时, 企业之间迎来了更大的合作空间。以2009年中国500强之一的杉杉集团与世界500强之一的日本伊藤忠商社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例。将杉杉集团股份的25%和3%分别转让给伊藤忠个人和伊藤忠 (中国) 有限公司, 约定伊藤忠运营杉杉集团未能达到目标时杉杉集团可单方面提出原价回购股权, 而3年后伊藤忠如果认为企业文化不合无法融入管理, 则可单方面提出原价转让股权。这样的灵活“对赌”协议帮助本国企业降低走入国际市场的风险, 加强国际合作和学习, 是中国民营企业在世界金融危机下寻求的另一途径[6]。

从《公司法》第138条“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可见, 目前我国对于所有股份有限公司都采取法定限制转让模式, 这并不方便和符合目前我国大量中小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治理现状, 与此现状相似的韩国于1995年《商法》修订时就明确规定“章程可以对股份转让进行限制”。鉴于我国的公司法改革决不能忽视自身体制上的特点而一蹴而就, 笔者建议采用过渡式立法放宽任意性规范的适用范围。诸如日本区分股份有限公司中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 规定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公司在章程中不得有限制股份转让的做法, 对于我国公司法在章程自治领域的扩大、顺应世界公司法发展应有裨益。

(三) 中国公司法“股份优先购买权”制度的完善

一旦选择内部章程的任意性规范, 则会出现股东在多数表决中若利益被孤立则得不到保障, 但是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可以为一种评价权所填补——一般称为异议退出权[7]。而这种权利保障机制在我国并不完善, 公司法律实务中也缺乏具体化、可操作化的法律依据。“优先购买权”的规定过于笼统。

其一, 享有优先购买权的主体。我国《公司法》第72条第3款表述为“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 在同等条件下, 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权”, 但这里的“其他股东”不应等同于前两款中除了出让方以外的所有股东, 而应从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和异议股东的保护层面出发, 理解为不同意向公司外第三人转让的那部分股东。

其二, 从不同意转让产生强制购买义务到不购买视为同意转让之间缺乏期限规定, 可能产生停滞、迟延履行购买义务。

其三, 一个过程中产生了从义务到权利的“变质”。起初的过半数不同意的股东应履行强制购买义务, 到后来不履行义务反而产生了优先购买的权利, 使得义务规定与“过半数”的人数要求虚化繁琐而无意义。

其四, 如何征得股东同意与否的意见未给出程序规定。日本《公司法》规定了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是股份转让批准或指定收购人程序中的必经之路, 而我国法律中未予以明确规定。这使得转让股东在第三人与其他股东之间支出过大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如果不能通过会议决议集中产生结果, 那么私下里逐一询问的过程必然在稳定性、效率、商议形式、结果认定上都难以兼顾。

日本公司法在这里给予我们一个很好的范例和参考, 其中新思路可以概括为——股东大会 (设董事会的股份公司为董事会) 中心主义。即只要转让方或受让方向公司提出了申请批准转让的请求, 无论是否批准, 指定收购都通过会议召集形成决议, 这样就保障了操作规范, 大大减轻了转让方的负担, 加强了转让过程的稳定性和程序性。如果股东大会或董事会不作为, 尚有“视为承认转让”制度作为最后保障, 时限规范非常清晰。而我国公司法的优先购买权制度正好可以与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形式良好结合:一方面在会议前转让股东完成与第三方协商议价的准备、确定最终议价方案, 将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公司, 通知到达后经过一定期间在股东会或董事会会议上做出是否同意转让;一方面, 保留过半数股东同意和其他股东的优先购买权环节, 对异议股东强制购买的程序可以取消, 不同意转让的股东此时也已经根据之前的通知明确了自己的内心价位, 如果不愿意购买, 自然转化为“视为同意”的情形, 如果愿意购买, 则可在同等条件下行使优先购买权。

涉及具体是通过股东会还是董事会以什么样的表决要件进行, 笔者认为每个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性质上的人合性与资合性不同进行自由选择而在章程中予以规范, 甚至据前述非上市的中小股份公司也可以选择适用这样一种制度来限制股份转让。

(四) 公司回购的操作性规范问题及日本公司法的借鉴意义

我国关于公司回购的规范与日本尚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

其一, 仅对上市公司因减少注册资本而进行的股份回购的程序通过《公司法》以外的《上市公司回购社会公众股份管理办法 (试行) 》等法律法规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对因其他情形的股份回购只规定了要经过股东大会决议, 而日本公司法针对定向回购、所有股东的股份回购、从子公司回购股份、通过股票交易市场或公开收购方式等[8]。

其二, 日本董事会中心主义模式的便捷高效灵敏更适应股份回购的进行, 而我国仍粗率地全部适用股东大会决议通过, 诸如大型上市公司往往在股东召集、决策形成方面耽误商机。

其三, 我国未规定被回购的特定股东不应参与表决, 仅规定“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易导致大股东操纵会议结果, 不利于回购决议的公正透明和对中小股东的保护。

其四,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在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的情形规定上立法局限多、差异显著, 后者仅存在于“公司合并、分立决议持异议的情形”中, 而日本法承认因股份转让取得股份的回购、反对股东对营业转让提出股份收购请求权等情形。

其五, 我国缺乏对异议股东的股份回购请求权的程序规定。我国《公司法》第75条是该法在股份转让的收购部分中唯一关于程序的规定, 仅涉及逾期达不成协议的可诉, 而未来的立法趋势应包括公司的决议告知、异议请求的提出、价格协商、估价诉讼等程序事项, 而在这一点上, 日本《公司法》第116条、117条分别对股份回购请求的法定期间、付价期间、估价诉讼付息做出了规定 (14) , 值得我国借鉴完善。

其六, 我国《公司法》第143条仅规定了“用于收购的资金应当从公司的税后利润中支出”, 却未对资金来源做出限制, 或导致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发生。

其七, 我国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价格确立的规定较为简略, 而日本在公司不批准转让请求的“强制回购股份”情形中规定了较为完善的买卖价格确定方法, 尤其是法定确立, 包括申请法院定价的期限、期内与逾期申请的不同定价、股份公司提存时的视为支付价款 (15) 等。

五、结 语

公司法到底应走强制性规范还是任意性规范道路的争论一直存在, 其中股份转让制度直接体现了公司章程的自治性与法律规范强制性的“交锋”, 从日本法改革目前的情况看, 其公司治理是向“有效监督下的经营者控制”不断过渡演化的过程。我国与日本同是师出两大法系, 在成长和完善的过程中对公司分类、治理模式都颇有借鉴, 但是不同在于日本立法的核心思想在于立足本土大环境, 通过对股份转让限制的“严”与“宽”, 赋予公司管理者针对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动态以自治性的公司章程灵活设立不同的治理模式的自由空间, 可谓“以动制动”;而我国公司法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旧有公司形态和股份转让制度日益产生重合碰撞的过程中, 也在不断积累判例经验、细化规范操作、反思立法初衷、提高立法技术水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我国公司法的第三轮改革将昭示出新的希望。

摘要:股份转让作为通过股东让渡其股份给他人进而实现公司产权流动重组、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 在同为2005年最新修订的我国公司法与日本公司法中对股份转让制度的规定却体现着不同的立法考量。在世界公司法逐渐向任意性规范转变的趋势下, 我国公司法改革应逐步确立科学的公司分类制度, 确立公司章程自治的立法精神, 借鉴日本公司法完善我国优先购买权与股份回购等制度的构建, 以期为未来建立立法逻辑术语严谨、操作规范具体、适合本土环境的中国公司法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股份转让制度,中日公司法,优先购买权,股份回购

参考文献

[1]潘福仁.股权转让纠纷[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0.

[2]翁齐斌.修改完善公司制度若干问题探讨[A].游劝荣. 公司法比较研究[C].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3]王保树.最新日本公司法[M].于敏, 杨东, 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

[4]吴建斌.从日本公司形态整合看中国统一公司法趋势[A].赵旭东.国际视野下公司法改革——中国与世界:公司法改革国际峰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5]蒋学跃.股份有限公司章程限制股份转让合理性探讨[N].证券市场导报, 2011, (4) .

[6]杉杉“对赌”迷局[N]. 宁波经济, 2009, (3) :52-53.

[7] (日) 滨田道代.日本公司法之现状与未来[A].李兴华译.国际视野下公司法改革——中国与世界:公司法改革国际峰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6.

挂牌股份转让新规暗藏玄机 篇3

可以说,“三板”将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三板”未来的功能定位将会有所转移,不再是单一的退市的上市公司的“垃圾桶”,增加了可进可退的“互动”功能,这对于目前国内的证券市场服务机构来说是一次良好的机会。

市场制度创新

对比中关村园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的试点办法、主板和“三板”市场,此次在制度建设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通过一些简单的对比列表,可以发现其中的差异和暗藏的玄机。

从发行来看,此次挂牌的公司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非上市股份公司,对企业而言没有再融资的功能,但是有较多的信息披露义务。在对企业尽职调查过程中,从指引和实际工作来看,申银万国的前期工作与主板IPO的要求近乎一样严格。有两家企业因为某些方面不能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而被暂停。而且,证券公司对企业的业绩要求、公司治理结构、内部管理制度和可持续发展性等同样细致。律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都是有证券业务资格的,他们在配合券商工作的同时,也是被赋予更细致的职责。

此次证券业协会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都是仅承担程序性审查,主要核心审查和调研在证券公司。事实上是增大了证券公司和相关中介机构的风险。对于未来企业发展、市场表现等,券商承担了一定程度的道义上的责任。挂牌市场的业务口碑从此开始。对于比较成功的挂牌而言,当数量累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出现财富效应,好的证券公司会推荐更好的挂牌公司;同样,预挂牌的公司会选择有实力的证券公司来担当,最终对挂牌的股份转让价格产生影响,将政府承担责任的审核制转向以市场为主导的备案制,用纯市场的手段搭建一个初级平台,对后续的升级主板带来很大的帮助,减少了审核风险和责任。

试点办法对主板券商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此次通过协会认可的券商有11家,代办股份转让券商有16家,预计还要调整。主板的保荐人券商数量由于保荐人的转移,数字常有波动,一般也在50家左右。但是满足挂牌条件的非上市股份公司却比较多。一旦初期试验成功,业务模式清晰,相关费用明确,势必未来会形成一个繁忙的场面。目前所面对的仅是北京市中关村园区的企业,满足要求的就有近130家,未来一旦向全国开放,数量将非常可观。只有11家主办券商是否能满足市场需求呢?

在信息披露方面,从两家挂牌公司来看,他们的实际做法都是比较完整和细致的。尽管试点办法要求的程度与主板有一定差距:比如风险提示、现金流量表等与主板不同,由于没有融资所投资的新项目,所以,投资者的资金风险比较小。现阶段是对企业现状的评价和权衡,投资者可以通过信息披露的内容对企业历史沿革、行业属性和地位、管理架构和水平、经营绩效、以及企业基本情况做个初步的判断,在股份转让价格上有个参照。这个更多的是对企业过去的肯定而不是未来的估价,因为企业没有就未来具体项目可产生的新的利润予以披露。换句话说,挂牌与否并不影响企业未来的经营变革和正常运营。从严格要求上来说,对企业只有要求,而没有获取,只有成本的增加,而没有新的利润产生。

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只须披露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其主要项目附注,鼓励其披露更为充分的财务信息;(2)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只须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鼓励其聘任具有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审计;(3)公司只须披露最近两年的财务报告;(4)公司只须披露首次挂牌的报价转让报告和后续的年度报告,鼓励其披露半年度报告和季度报告;(5)公司只须在发生对股份转让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事项时披露临时报告,无须比照上市公司,发生达到一定数量标准的交易就须披露临时报告。

由于没有辅导期限制,挂牌的前期运作时间周期比较短,对企业来说是可以很快看得见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从一个普通公司变成了半公众公司。这加快了企业评估的步伐,对股东个人价值实现有较快的帮助。

从交易制度上来看,其试点办法的目标投资者不是普通投资者,甚至可以达到中户的要求水准,及在证券市场上有30万元的投资金额者才会参与。首先股份数量起步不少于3万股,低于3万股的只有一次交易机会。只有一次卖出,买卖对象单一。假设每股在4元左右,就需要12万元,不含税费。一个普通客户不会全部买入该公司股票,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采用人工委托,私下撮合。首先委托代办券商报出买卖价格,然后电话联系,达成成交意向,此时需要撤单,将双方的报价信息撤下来,再次委托代办券商办理成交手续。进入股份登记系统,以便于收盘后的交易结算,过户和划款。这种人工委托只有在主板的大宗交易和国外的一些场外交易市场才会看到的方式,现在普通投资者较少接触到。初次使用不是很方便,对于流程中出现的阻隔不能判断出是哪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同时,有些投资者则可以不用委托报价,自己直接寻找到下家,则市场信息就有可能出现失真的情况。

相对于主板来说,由于成交价格没有涨跌停板限制,价格波动的幅度可能会比较大。也没有集中交易等,成交信息在当天并能看出,成交价格的确认需要等到晚间顺利结算之后才能清楚整体市场价格的走势和波动幅度。“三板”是一次成交,每周五次价格或三次。

结算方式差异较大。目前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交易所市场的结算方式和资金存管方式相同,采用多边净额结算,通过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和代理证券公司完成股份和资金的交收。股份报价转让采用逐笔全额非担保交收的结算方式,投资者达成转让意向的,买方须保证在结算银行的报价转让结算资金账户存有足额的资金,卖方须保证在报价股份账户中有足额的可转让股份,方可委托证券公司办理成交确认申请。投资者在确认成交前,须对拟成交对手的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因买方报价转让结算账户或卖方报价股份账户余额不足引起交割失败的,由买卖双方按照约定自行承担责任。股份的交收通过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和代理证券公司完成,资金的交收由指定结算银行依据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指令办理。

可能的风险

交易信息不准确不及时所产生的误导。现在所能看到的信息大部分是委托信息,成交的信息较少,即使价格达成一致也难有成交确认,因为账户冻结、资金等问题使得只有口头成交,而无实质成交。有些成交可以不经过委托程序,私下撮合。失真的信息易对投资者产生误导。

内部利益输送。投资者与投资者之间、挂牌公司股东与投资者之间由于交易的不透明性,使得内部利益输送成为可能,从而对其他投资者带来误导,甚至欺骗,以致造成损害。

交投清淡市场边缘化。由于市场经常性的零成交,以后挂牌公司较多的时候,某些挂牌公司可能会出现长期无成交的现象,导致市场被投资者淡忘,丧失挂牌转板的功能。这个问题在与申银万国证券相关负责人沟通的时候,担忧还是有的。毕竟新的市场规则和交易方式,投资者需要有个熟悉的过程。尽管各方是谨慎对待,低调宣传,但是,一个市场如果没有宣传,市场的功能就很难发挥出来。

企业挂牌之后,转主板失利,逼迫退出。对企业来说,实现融资再发展是挂牌的目的,但是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前期又花费了大量费用,每年还要有大量的信息披露、审计等费用需要企业支付。大量企业信息对外披露,易导致商业机密外泄,最终得不偿失,打击了后续挂牌企业的信心。毕竟在国内,对公众企业进行私有化还是个热门话题,一旦逼迫退市,会影响企业的外部形象。

处罚机制不健全。由于没有融资,对外信息几乎与公众投资者关系不大,投资者数量也不会很多,对社会的稳定性影响不大,也不存在变更资金投向等主板常见问题。难道该市场就没有违规的可能吗?显然不是。毕竟更多的投资者对企业有较多的知情权,行使一个股东应有的合法权益。如果依旧是大股东代位行使,内部利益操作,必然会对新股东造成恶劣影响。而且,已经转让出去的金额是进入股东个人的腰包的,对企业是没有贡献的。

哄抬价格和打压价格成本更低。由于是私下撮合交易,只要双方达成一致,成交价格就可以被确认,又没有涨跌停板的限制,对价格的设定反而变得容易。对于一些有不良企图的投资者,可以利用不转移所有权的方式,将价格产生波动。对挂牌企业而言由于缺乏可以操作空间使得股价被人为利用和操纵,丧失了价值发现的功能。对那些意图上市融资,加快企业发展的挂牌公司来说,处于不利地位。

股份转让协议(样本) 篇4

甲方(转让方):

乙方(受让方):

经甲乙双方协商,并经公司股东会批准,就_______________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股份转让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将其在_______________公司_____%的股份(人民币_______万元),依法转让给乙方。

二、乙方同意接受该转让的股份。

三、转让价格为人民币__________万元,该转让价款乙方分三期向甲方支付,即在本合同签订之日支付______万元,_____年___月__日支付____万元,____年__月__日支付_______万元。

四、甲方保证对所转让该公司的股份拥有完全的处分权(没有设置任何抵押、质押或担保等,并免遭任何第三人的追索),否则,由此引起的全部责任,由甲方承担。

五、甲方应保证本股份转让协议生效之前该公司对外的债权债务作了详细介绍和说明,特别是会计报表等财务资料中没有反映出来的债权债务,甲方务必向乙方如实说明、不得隐瞒,否则乙方有权解除本股份转让协议,甲方对此承担赔偿责任。

六、因本协议引起的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争议,由各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各方同意由乙方所在地法院裁决。

七、本协议签订后,公司在10日内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之日起,公司向受让方签发《出资明书》,受让方成为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股东权利、承担股东义务和相关民事责任。

八、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备案一份,自双方签字后生效。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合同签订时间: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

车辆股份转让协议 篇5

转让方:(以下简称甲方)受让方:(以下简称乙方)

甲乙双两方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就甲方将其所有的车辆一半的股份(即 %)转让给乙方,经双方协商同意签订本转让协议,以资双方共同遵守执行。

第一条 甲方将已购买的 挂车(牵引车牌号为,挂板车牌号为,发动机号码:,车架号:)作价 万元,甲方自愿将该车辆 %的股份(作价 万)转给乙方。转让后,该车辆归甲乙两方共同所有,即甲乙双方各享有该车辆 %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和处置权。

第二条 转让款支付方式:乙方首先给甲方支付 万元现金,剩余 万元,乙方在 年 月 日前支付完毕。

第三条 现该车辆所欠购买公司的尾款已全部付清,该车辆已由公司转入甲方名下,并以甲方的名义办理了相关营运证件,虽该车辆所有营运证件是以甲方的名义办理的,但实际为甲、乙双方共同拥有,各享有 %的股份。

第四条 甲乙双方在经营过程中,如遇一方不愿参与经营,另一方可以优先购买另一半股份。

第五条 该车辆今后在营运过程中,所产生的税费以各种费用(包括车辆检修、保养、维护、事故、受损等)以及营运过程中的亏

损概由甲乙双方共同承担,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盈利,由甲乙双方平均分配。

第六条 甲乙双方任何一方不得以该车辆作抵押向外主张借款和向银行贷款,如果甲乙双方在经营过程中确需要向银行贷款,双方必经共同到银行部门出面办理,任何一方不得委托另一方单独办理。

第七条 甲乙双方在经营过程中,任何一方都可以将股份转让给他人,但必须事先通知另一方,并协助办理好相关转让手续。

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自双方在本协议书上签字捺印后即生效。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

个人股份转让合同 篇6

甲方:(出让人)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

乙方:(受让人)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市签署

鉴于:

1.甲方系柳渡街元气小猴店铺的股东,出资额为万元(大写伍万元整),占公司总股本的_25_%(下称“合同股份”);

2.乙方愿受让有述股份;

经友好协商,双方立约如下:

一、合同股份的转让及价格

甲方同意将合同股份转让给乙方。乙方承诺以现金受让合同股份。经双方协商,转让金额为万元(大写肆万伍仟元整),占公司总股本的%(下称“合同股份”);

二、付款期限

在本合同签署之日起______日之前,乙方向甲方一次性支付股份转让款。

三、生效

本合同自双方签字盖章并经柳渡街元气小猴店铺的股东会通过后生效。

四、甲方的陈述与保证

1.若柳渡街元气小猴店铺租金合同到期,房东不给本店继续经营或不续签合同,甲方将25%的股份收回,退还人民币45000元给乙方。

五、乙方的陈述与保证

1.乙方接受后店铺的经营效益都与甲方无关

六、违约责任

一方违约,致使本合同不能履行,应当向守约方支付合同总价款%的违约金。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股份转让委托书 篇7

一、个人持有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上至1年(含1年)的,暂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暂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上述所得统一适用20%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前款所称挂牌公司是指股票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的非上市公众公司;持股期限是指个人取得挂牌公司股票之日至转让交割该股票之日前一日的持有时间。

二、挂牌公司派发股息红利时,对截至股权登记日个人已持股超过1年的,其股息红利所得,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直接由挂牌公司计算并代扣代缴税款。对截至股权登记日个人持股1年以内(含1年)且尚未转让的,税款分两步代扣代缴:第一步,挂牌公司派发股息红利时,统一暂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并代扣税款。第二步,个人转让股票时,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根据其持股期限计算实际应纳税额,超过已扣缴税款的部分,由证券公司等股票托管机构从个人资金账户中扣收并划付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应于次月5个工作日内划付挂牌公司,挂牌公司在收到税款当月的法定申报期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个人应在资金账户留足资金,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证券公司等股票托管机构应依法划扣税款,对个人资金账户暂无资金或资金不足的,证券公司等股票托管机构应当及时通知个人补足资金,并划扣税款。

三、个人转让股票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计算持股期限,即证券账户中先取得的股票视为先转让。

应纳税所得额以个人投资者证券账户为单位计算,持股数量以每日日终结算后个人投资者证券账户的持有记录为准,证券账户取得或转让的股票数为每日日终结算后的净增(减)股票数。

四、证券投资基金从挂牌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按照本通知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五、本通知所称个人持有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的股票包括:

(一)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前取得的股票;

(二)通过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转让取得的股票;

(三)因司法扣划取得的股票;

(四)因依法继承或家庭财产分割取得的股票;

(五)通过收购取得的股票;

(六)权证行权取得的股票;

(七)使用附认股权、可转换成股份条款的公司债券认购或者转换的股票;

(八)取得发行的股票、配股、股票股利及公积金转增股本;

(九)挂牌公司合并,个人持有的被合并公司股票转换的合并后公司股票;

(十)挂牌公司分立,个人持有的被分立公司股票转换的分立后公司股票;

(十一)其他从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取得的股票。

六、本通知所称转让股票包括下列情形:

(一)通过全国股份转让系统转让股票;

(二)持有的股票被司法扣划;

(三)因依法继承、捐赠或家庭财产分割让渡股票所有权;

(四)用股票接受要约收购;

(五)行使现金选择权将股票转让给提供现金选择权的第三方;

(六)用股票认购或申购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份额;

(七)其他具有转让实质的情形。

七、个人和证券投资基金从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原STAQ、NET系统挂牌公司(简称两网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按照本通知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从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退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按照财税[2012]85号文件的有关规定计征个人所得税。

八、本通知所称年(月)是指自然年(月),即持股一年是指从上一年某月某日至本年同月同日的前一日连续持股,持股一个月是指从上月某日至本月同日的前一日连续持股。

九、财政、税务、证监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通力合作,切实做好政策实施的各项工作。

挂牌公司、两网公司、退市公司,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以及证券公司等股票托管机构应积极配合税务机关做好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

股份转让委托书 篇8

但是,在这期间的股权转让和增资大多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不论公司价值多少,股权转让价格一直低于净资产,价格显失公允,涉嫌利益输送。

2001年国有股权转让价格低存国资流失嫌疑

1994年,金桥信息成立,当时的注册资本就是1000万,股东方是浦实电子、上海交大等5家国有单位,后经过一些股权变更,但都是国有单位之间转来转去,一直是国有完全控股的公司。2001年,金桥信息摇身一变成为了民营公司,所有国有股东的股权全部出让给了24名自然人,转让价格是按照调减后的注册资本680万作价,以每元出资额1元的价格转让给这些金桥信息的公司内部人员,其中杨明炯占股59.5%,成为控股股东,而杨当时既是金桥信息的董事长,也是浦实电子的常务副董事长。

尽管有资产评估和浦东区国资部门的认可,但是记者还是很纳闷:一家成立7年之久的国有公司,从事的又是非常时髦的信息网络工程行业,难道7年内就没有一点资产累积,还将老本都亏损掉了吗?

记者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金桥信息成立之后的几年经营情况良好,业务和利润都不错,甚至给予了股东以投资回报,截至1999年12月,该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926万,远高于2001的转让价格680万。

金桥信息的招股书中披露,2012年3月30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了《关于上海金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事宜的复函》对金桥有限2001年股权转让的资产评估事项和产权交易事项进行了说明,并确认了评审中心对资产评估结果的确认系按照当时资产评估确认审核的技术规范进行、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对产权交割的鉴证系按照当时上海市产权交易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规定进行。但记者不知道,在这样涉及国有资产转让甚至涉嫌国资流失的情况下,在企业上市的材料中,是区政府一级的证明文件就足够了?抑或是一定需要市政府一级的证明文件?

2003年股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净资产

私营化2年之后的2003年,金桥信息当时的控股股东杨明炯就将持有的404.6万元出资额(占股59.5%)中的351.9万元转让给其他23位股东,转让价格还是每元出资额按照1元执行。

当时公司的净资产是多少?按照审计结果,截至2002年12月31日,金桥信息的净资产是1414万,按照680万的注册资本折算,当时每元注册资本对应的净资产至少也是2元。

这位杨董事长为什么如此“高风亮节”,将自己的绝大部分股权以低于净资产一半的价格转让给其他人?而与杨董事长同样高风亮节的还有该公司的另外一位股东王肖松,他也是按照1元/每元出资额的价格将15.3万元出资额转让给了金桥信息目前的实际控制人金国培。

2008年股权转让同股不同价或藏玄机

2008年2月5日,金桥信息的两位股东同时将股权转让出去,但是转让价格却相差近一倍。

转让便宜的是龙骄,他将自己持有的22万元出资额按照1元/每元出资额的价格转让给了许坚翔。转让稍贵的是宋炜,他按照1.97元/每元出资额的价格将88万元出资额转让给金国培,转让总金额是173万。记者不知道,在同样一天签订协议,龙骄股东为什么就愿意将自己的股份折价将近一半转让出去了?

而截至2007年12月31日,金桥信息的净资产是5068万,按照2200万的注册资本折算,每元注册资本对应的净资产是2.3元,上述两位股东的转让价格都低于净资产,金桥信息又现“高风亮节”的行为。

2010年增资存股份支付问题

2010年8月,金桥信息股改。在股改之前的5月,该公司进行了第一次增资。除了以未分配利润转赠股本以外,金国培等还以现金进行了增资,增资价格是1.6元/每元出资额,但是,截至2009年12月31日,金桥信息的净资产是10257万,即便按照增资完成后的6000万出资额计算,每元出资额也对应1.7元的净资产,金国培等人增资价格明显低于净资产,涉嫌股份支付问题,应该作相应的财务处理。而通过这次增资,金国培进一步巩固控股地位,持股比例上升到43.87%,远超第二大股东5.28%的持股比例。

在2个月不到的7月10日,金桥有限注册资本由6000万增至6600万元。王狮实业和自然人束韶华本次现金增资价格均为每1元出资额5元,两股东各增资300万出资额,对应的增资现金是1500万,这个价格进一步说明5月份金桥信息针对金国培等股东的增资价格显失公允,涉嫌利益输送。

本刊记者试图采访金桥信息董事会秘书未果,得到的答复是,采访函中提及问题在招股书中均已披露。

车辆股份转让合同 篇9

转让方(甲方):

受让方(乙方):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友好协商就甲方将古蔺至二郎客车(车号:川E35113)整车1/4股份转让给乙方,就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车辆情况:

车号川E35113车辆为运营车辆路线为古蔺至二郎车辆挂告二运公司(畅通公司),挂靠人姓名为吴美琦,现实股份拥有人为吴美琦、冯川、杨文成、卫柏芝各1/4,现卫柏芝将持有整车的1/4股份转让1/4与乙方,转让后实际股份拥有人为吴美琦1/4,冯川1/4,杨文成1/4,乙方1/4。

二、股份转让价格与付款方式:

1、车价:整车的1/4为:元(大写:整)。

2、付款方式:签定协议时乙方一次性付清1/4车款。

三、双方保证条款:

1、甲方保证对所转让的股份拥有完全处理权,是甲方合法拥有的股权,没有涉及任何抵押担保,并免遭任何第二人的追诉。否则引起的所有责任由甲方承担。

2、甲方转让股份后,车号川E35113车辆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随股份转让而转让与乙方。

3、国家扰惠的油差补贴(按整车年计算2013年12月30日前归卫柏芝所有)以及旧车报废等补贴由甲方享有,2014年1月1日起归乙方所有。

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字生效。

甲方(签字):乙方(签字):

内部股份转让协议 篇10

甲方(转让人):

乙方:性别:男,身份证号码:住址:

第一条 转让项目:甲方曾共同运作、经营、承包履行“芜湖中煌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芜湖市中标的《芜湖市新育红小学工程》相关合同”,现将上述项目全部转让给乙方履行。

第二条 项目内容《芜湖市新育红小学工程》全部事务。

第三条 转让金额:甲方将在本协议签订前已向中煌公司缴付保证金、投标资金占用费、中标代理费、保函手续费合计金额为286.2209万元和已投资在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等,共计 370 万元整,(大写:叁佰柒拾万圆整),乙方必须将该款370万元转到甲方指定账户。

第四条 上述要求转让款在本协议签订前,乙方支付甲方200万元整,中煌公司与芜湖市镜湖区重点局签订《芜湖市新育红小学工程》合同后三日内再付100万元,余款在第一次进度款到乙方账户三日内付清。

第五条 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本协议签订后,乙方满足中煌公司要求;甲方负责配合乙方到中煌公司将此项目的内部承包合同中的承包人变更为乙方,所增加的费用由乙方负责。

2、该项目转让款不包括已发生的土方工程款。

3、甲方负责了结2013年11月5日零点前该项目发生的债权债务,2013年11月5日零时之后发生的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第六条 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项目结束时,乙方有权直接从中煌公司退还254.2397万元的保证金,项目盈亏均由乙方自行负责。

2、乙方应按期支付甲方转让款。

3、乙方独立经营、运作该项目,由乙方履行甲方和中煌公司签订的内部承包协议,确保该项目质量、安全如期进行,如有违约行为乙方自行承担责任。

第七条 违约责任

1、乙方不能如期付款的,导致违约;甲方没收乙方先期付款,并由乙方承担该项目总合同款10%的违约金支付给甲方,终止合同。

2、甲方违约导致乙方不能履行本协议的,应全额退还乙方已付款。

第八条 争议解决方式

凡因本协议或与本协议有关的一切争议,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如协商不成,提交芜湖市镜湖区人民法院诉讼。

第九条 本协议双方签名后生效;一式五份,利益人各持一份。

甲方:(签名)乙方:(签名)

上一篇:秘书个人求职英文简历下一篇:党员个人创先争优工作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