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最伟大老师们散文

2024-11-10

那些最伟大老师们散文(共4篇)

那些最伟大老师们散文 篇1

那些最伟大老师们散文

我有无数位的老师,遗憾的是有很多老师我们都未曾见过,但是今天我必须写一些什么来记录和赞美他们,无论他们对与错,更无所谓善与恶……

感谢孔子,虽然礼教在当代看似过时,但我们中华向来就是礼仪之邦,今人已经缺少了古人的气概和礼貌,虽然时空隔了很多年,但我的第一位老师就是孔子,感谢您教会我怎样彬彬有礼去交往朋友和亲人。

感谢大禹,虽然我不在水利部门工作,但是大禹教我的也不是关于如何治理水患,人类的思想庞杂多变,是您,是的,就是您教导我如何用疏导的方式去处理那些棘手的人际关系,在人际课堂上您应该算我的启蒙老师。

感谢阮籍老师,我知道人生有很多条路,但很难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一条,有时候我很想惬意的乘坐牛车去环游世界,我感觉那才是我要的生活,比田园生活更随意、更惬意,可是许多年以后我仍在城市间奔走,身心疲惫。

感谢诸葛孔明老师,在你的身上我学了很多,你让我知道成功不是靠自己,而是靠别人,同时,帮助别人获得成功也是我最大的喜悦,看了您的事迹之后我开始把帮助别人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我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我要帮助更多的人,看到那些被我帮助的笑脸,我会幸福的难以入睡。

感谢岳飞老师,是您让我了解到人生需要有一个不变的信念,纵使万分艰难,只要坚守如一,一定会有所作为,即使在死亡面前也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感谢商鞅老师,是您教会我在必要的时候需要变革,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总要注入新的元素和血液,不要一味的一成不变,我一直试图改变我自己,也改变我周围的人,希望我们都不要拘泥于自己的.时代,我们考虑的角度应该超越时代。

感谢嬴政老师,我不叫你秦始皇,是因为你的一生都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世人,历史不会焚书坑儒而有任何改变,一切事物都在按自己的轨迹前进,也就是说过往的历史是没有办法改写的,虽然想要不为人知,到结果总是尽人皆知。

感谢武则天老师,是你叫我看到原来女人也可以同那些七尺男儿们一样叱咤风云,是你教会我不要看轻任何一个人,其实生活在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才华,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还有很多位老师,都从历史上过往,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口传心授的听你们的教导,但你们的事迹,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对我有影响,都会给我带来启示,你们所教的也不只是我一个人,有千千万万的人都在学习你们的优点,鄙弃你们的缺点,并创造自己的生活。

我知道,无论生活怎样奔波,也要怀着感恩的心一路走过。

现在我们看你们,许多年以后又有后人看我们,或许这就是中国的传统,也是一代人比一代人聪明的原因。

末了,为那些曾经创造历史的中国人稽首,谢谢你们。

我班的那些老师们初一作文 篇2

——黑板是他们的道具,大显身手,各领风骚。

——我们是台下的观众,加油助威,斗志昂扬。

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老师们。我们骄傲,因为他们明亮的眼里那无一例外的自信;我们自豪,因为他们那强烈到无法掩盖的热情。

每个人都极具特色,每个人都与众不同。如在班级里十分活泼的班主任、略带正能量愤青色彩的政治老师、笑容可掬的数学老师和天塌下来也淡定自如的历史老师,在教学方式与个人方面都各有千秋,特点显著。但若说最特别的,非朱老师莫属。

朱老师人如其名(非姓也),长得十分有福气:高大而壮实的身体,略圆的头上,那一对极其嚣张的眉毛和藏在镜片后一双精明的小眼睛令人过目不忘,人称“老朱”,自称“朱哥”。

朱老师有四个特点,委婉地描述一下,即自我感觉良好、幽默、集体荣誉感过剩,和突然间气场强大起来的严肃。

说到朱老师的自我感觉和幽默细胞,其本人真是将二者发挥到了一种境界。前几天物理课上,朱老师讲到质量和密度,盘算着要举一个大家都懂的例子。忽然间,老师的眼睛瞟上了课代表的大头,立刻眼疾手快,一边抓住可怜课代表的小号大头,一脸得意地展示给我们看:“喏,看见某某的头了吗?假设某某的脑袋是——”,老师停顿了一下,道,“1000千克,括弧,装了不少美食……”话音未落,教室里一片笑声。紧接着,朱老师又摇晃着自己的大号大头,赶紧说,“假设我的脑袋也是1000千克,括弧,装了不少知识……”接下来的话已经听不清了,完全被我们的笑声淹没。

还有一次举行歌咏比赛,五六班联合起来唱《让我们荡起双奖》(不是重点),荣获二等奖(重点在这里),作为上台领奖的代表,朱老师兴奋得一步一蹦跶,三步一打转,就这样急吼吼地冲上了主席台,接过奖状,立刻双手高举,四处转换角度向台下其他班炫耀,像个孩子似的。一时间我们不由同时不好意思地低头掩面(难得整齐划一),装作没看见其他班同学们脸上善意的大笑。可若除去被朱老师的惊人动作劈得外焦里嫩的心情,其实心里每个人都得意地翘着尾巴……

另一个让我们津津乐道的就是政治老师,姓黄,自称老黄。自开学以来,黄老师的头发就一直是雷打不动的模样:头顶周围的一圈头发总是黑得发亮,而脑门上的总是要十分小心地盖在上面,却总有一撮头发十分淘气,自顾自地耷拉在一边。托它的福,我们所有人在第一节政治课上就记住了他。

黄老师略带愤青色彩,当然,这是正能量的。从他讲课的一言一行来看,每个人都会忍不住想象黄老师学生时的模样,然后不由自主地失声笑出。不怪我们,老师是在是太特别了。每每看到报道社会上某某扶起老人或是谁谁高官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还有国家的外交、军事方面取得的成就等等,总是要在课前几分钟就一溜小跑冲进教室讲给我们听,一张脸激动地通红。最后一句结束语是雷打不动的:“同学们可是新中国的希望啊!现在赶紧努力读书吧……叽里呱啦……”最后还不忘挥着胳膊示意,我们也是极配合的。

至此,真要感叹:

“噫!有老师如此,学生复何求!”

每时每刻,我们如是想道。

最伟大的老师作文 篇3

敬爱的王虹霞老师,您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一定很辛苦吧!在学校有您的学生需要您来栽培,在家里有您的孩子需要您的照顾和养育,您的`辛苦用在了更多的孩子身上。您有时回到家要做饭、备课、批改作业,以及做家务到很晚,还要照顾自己的孩子。您有时改作业忙到大半夜才睡觉,早上一大早就要起来。到了学校又要给我们上课,有些记的东西您写在本子上一遍,还要抄到书上,然后再写在黑板上让我们也记下来,有时还需要写更多遍呢,而我们就写一两遍就感觉累了。您上课在黑板上写字举着手,手也一定很疼吧!但您一个“累”字也没说过,我们也理解。还有些同学还没写一点就喊累,和您比差了太多!我想说:老师您辛苦了!

今天,您的孩子生病了,您却不请假回家照顾孩子,并且带着孩子来上课,边给我们讲课,边照顾孩子,有多辛苦呀!别的老师上课的时候,您还要照顾您的孩子,喂他吃药,您还是没有时间休息。

以此献给人世间最伟大的母亲散文 篇4

故乡的场边,有盘古老的石磨。听爷爷说,那是他的爷爷在地主吴大瞎的雇佣下,和另外三个伙计从宿迁海山运来的。解放后,这磨归了公,生产队里大部分人家的吃面,以及队里几十头牲口的饲料都靠这石磨。

推磨,是故乡人不可或缺的一项家务活,由于白天大家都下田干活,所以推磨只能在晚上或夜里。记得我刚记事时,妈把我和弟弟哄睡了,便提着“马灯”和姐姐去场边推磨。那时,所有人家的“马灯”都是自制的:先把小煤油灯固定在一块圆形木板的中央,再用去了底的盐水瓶罩在上面,用铁丝和钉子固定好,那便是乡下人用惯了的不怕风、不怕雨,在黑暗中发出微弱亮光的自制“马灯”。由于要推磨的人家较多,所以要常常排队,而且大家都愿意互相帮忙,因此,场边总是很热闹的。有时,我和弟弟闹着不睡,妈妈只好带着我们一起去,在场边玩“弹子”,听大人们讲“东家长、西家短”,有时还帮姐姐一起推磨,实在乏了,就倒在场边的`茅草房里呼呼地睡了。

从六岁起,我便开始帮妈和姐推磨。有一次,姐姐在推磨时忽然跌倒在地,一动不动,妈妈一下子慌了,赶紧放下罗子,使劲地摇她,许久,姐姐才醒来。妈问她哪儿疼,姐说她在做梦,梦见爸爸带着好多白馒头回来了。妈这才放心,并且心疼地叫她在一旁休息一会,睡一觉,姐很懂事,就是不肯,继续和我一起推磨,直到把一天的口粮磨成面粉为止。

十二岁那年,姐姐出嫁了,推磨的重担就全落在我和弟弟的肩上。那时,生产队里已经有了加工场,我老是理由十足地对妈说:

“妈,不能去机器加工吗?还要我们推!”

“那不要花钱吗?”妈妈把脸一沉。

“昨天不是卖了好多鸡蛋吗?”

“打油,买盐,还要给你们做衣服,哪样不花?”

我把嘴一撅,不高兴地推着,觉得这磨太沉太重,这路太遥太远,哪儿才是尽头啊,有时我真想把这磨给砸了。但一听说妈妈要给我们做新衣服,身上的劲头就好像永远使不完,整个磨盘象是要飞起来一般。

八年过后,我终于考上了大学,这可成为全村的大事喜事,村里专为了庆贺,连续三个晚上在我家门口放了好几部电影,妈从此也受到全村人的羡慕。我却告别了农村,摆脱了那沉重的石磨。

又是八年,我带妻儿回故乡住几天,临别前的晚上,我想带点玉米面回来,妈妈知道后,专门去邻居家借来十斤春玉米,叫我们呆着,他要和爸去推磨。

“妈,不能去加工吗?”

“傻孩子,玉米e机器是加不出来的”。

“那磨还在吗?”妈妈嗯了一声。

“那还是我去吧”。

走到半路,我提醒妈带上“马灯”,妈说那儿装上了电灯,“马灯”早不用了。

石磨确实还在,只是那宽敞的社场不见了,那低矮的茅草房也不知何时被拆了,取代的是一排崭新的带走廊的砖瓦房。不知哪个好心人在磨边的电线杆上还安装了电灯,将黑夜照得通亮。

我刚推上几圈,便气喘吁吁。妈妈接过我的推杆,要我往“磨眼”里“喂”,她一边推,一边提醒我“多喂点”,“再多点”。妈妈还是那样步履稳健,一会儿,十斤玉米就给“喂”光了。

妈妈开始打扫磨槽,罗面,时而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偶尔还咳几声。

“妈,你怎么咳嗽了?”我关切的问。

“没事,人老了,都这样,歇歇就好了”。

上一篇:电力施工年终总结报告下一篇:幼师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