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真伟大

2024-10-28

老师真伟大(精选12篇)

老师真伟大 篇1

以前,我还不太懂事的时候,总觉得当老师好。因为当老师可以管着一大群学生,命令这个,命令那个,有同学不听话还能叫家长来谈心,权力多大!老师有自己的办公室,夏天不用在教室闻臭汗味,冬天不用穿大棉袄还冻得嘴唇发紫,多舒服!老师不用在体育课上大汗淋漓,还可以穿各种衣服,打着遮阳伞,在一边闲谈,多轻松!

可是今天下午,我和任月调查了吴老师一天的工作量,才知道当老师是多么不容易:吴老师在学校要管我们早自修、上课批作业、出试卷,好要管我们出操,为我们出班刊、留学生补作业。这样算下来,除吃午饭的时间,老师几乎没有任何时间休息。晚上回家,还要写教学反思、为明天的新课备课、看书,这样下来要将近5个小时!假设吴老师一天只睡7小时,那剩下只有4小时。而吴老师自己也有孩子,还要烧饭、做家务,这些时间算下来,4个小时是远远不够的。可是老师却在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弥补这些时间。

从前,我们并不知道老师每天的工作量,一直以为只有正常的8小时。而且还常常添乱,惹老师生气。现在想起来,我真是羞愧万分。通过这次调查,我才知道老师把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我们身上,自己休息的时间还是负数。老师为了我们,快要把自己榨干了——孩子、家庭、生活、娱乐、休息……花在这些上面的时间都被用在了我们身上。老师把我们当成了她自己的孩子。

老师是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老师是路灯,为学生照亮前进的路;老师是园丁,用辛勤的汗水滋润我们的心田。我真想说:“老师,您真伟大!”

老师真伟大 篇2

要说开封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就必须从这场改革的发起者、策划者和践行者——孙庚白老师说起。

一、孙老师与学校体育的不解之缘

孙庚白老师1938年出生于河南省叶县一个普通人家, 1952年考取开封市实验中学。由于身体素质出色, 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体育比赛。高三时主攻跨栏跑, 曾先后打破当时的开封市与河南省的纪录, 1958年被保送到北京体育学院学习。1963年毕业时, 为响应国家支边号召, 他来到黑龙江省铁力县一中工作, 成为当时铁力县唯一的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孙老师在铁力一中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正值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 体育教学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但各种体育竞赛活动比较活跃, 这使得孙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策划、编排、组织体育竞赛的工作经验。1978年, 国家各项事业在文革后逐渐恢复正常, 人事制度更加灵活, 孙老师调回开封市高级中学工作。开封高中文化传承悠久, 教研氛围浓厚, 体育教学规范, 加上1979年我国扬州会议的召开为学校体育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孙老师更是如鱼得水, 从此结下了他与学校体育的不解之缘, 开始了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懈追求。

二、困惑与对策——开高体育课改的起步

上世纪80年代初, 我国普通高中体育教学执行的是国家《体育教学大纲》。当时《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繁杂, 每项内容的教学时数相对较少, 学生学习运动技能浅尝辄止, 很难形成运动专长。再加上体育教学内容往往不是学生的兴趣所在, 所以, 本应出勤率最高的体育课反而成了学生逃课率较高的学科, 这些现象使孙老师感到非常困惑。面对尴尬局面, 他和体育教研组的同事经过研讨, 决定打破原有《体育教学大纲》的束缚和行政班授课的组织形式, 实行体育课按选项分班教学, 并增加运动专项的学习课时, 用兴趣把学生吸引到体育课堂上来。1983年, 孙老师担任着学校体育教研组组长, 在他的发动和提议下, 开封高中体育教研组向当时的开封市教育委员会递交了关于“开封高中申请实行体育教学改革的报告”。申请报告得到开封市教委的批准, 自此, 开高的体育课程改革开始了它长达28年的发展历程。

三、跨过三个坎儿, 持续二十八年

据孙老师自己讲, 开高的体育课程改革曾跨过了三个“坎儿”, 也就是经历了三次重大突破。

1. 打破行政教学班级界限, 实行按运动专项分班教学

第一次突破解决了学生的运动兴趣问题, 使体育课变得好上了。

他们实行体育课程改革最初的做法是, 根据学校体育场地、师资等实际情况, 设置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和艺术体操等几个运动专项,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运动兴趣或特长, 自愿报名参与某个项目的学习, 然后根据报名情况打乱原有的行政教学班, 按运动专项重新分班进行体育教学, 教学内容主要是学生根据兴趣所选择的运动专项。实行体育课选项教学后, 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和锻炼热情大大提高, 体育教师普遍感到体育课比以前好上多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使孙老师意识到, 要全面增强学生体能和增进健康, 使学生形成运动专长, 仅仅依赖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兴趣可以把学生暂时吸引到体育课堂上来, 但学生运动兴趣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仅靠兴趣很难持久地吸引学生刻苦锻炼、掌握技能, 以及形成运动专长。还必须科学合理地设置体育课学习内容, 形成能有效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教材内容结构, 不能把体育教学搞成“单打一”。于是, 这种认识上的深化引发了开高体育课改的第二次突破。

2. 构建合理的教材结构, 帮助学生夯实基础, 突出专长, 受益终身

第二次突破是一个自我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

1985年, 专项教学已经实行了几个学期。他们通过达标测试数据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 不少学生虽然专项技能水平和专项素质有所提高, 但肺活量、胸围、耐力素质等指标却低于河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究其原因, 主要是实行体育专项教学后, 体育课缺失了那些增强身体素质效果良好的田径、体操等基础性体育教学内容, 造成了学生身体发展的不均衡。为了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和突出高中体育课程的基础性, 他们及时把田径、体操、武术等内容列为体育课必修教材, 保证耐久跑、单双杠等教材的教学时数, 使选项教材和必修教材的比例控制在6∶4左右, 这与2001年修订的全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对必修和选修教材的比例建议基本一致。同时他们还设计制订了校本体育课考核评价体系, 确定了体能和技能的考核项目及标准, 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均衡发展, 满足体育文化传承的需要。此后的20多年中, 他们曾四次对教学内容结构和评价体系进行了修订, 使之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他们还于1991年、1996年、2002年和2009年先后对全校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测试, 测试数据表明, 开高绝大部分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体能指标高于河南省和全国同年龄组的平均水平, 证明体育教学改革的举措和选项加必修的体育教学内容结构, 促进了学生课内、课外体育锻炼的结合, 从而有效增强了学生的体能素质。

3. 在坚持和放弃中抉择

第三次突破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 这是一次坚持改革还是放弃改革的抉择。随着社会发展与经济进步, 教师上课开始计算工作量了, 有课时费了, 这引起了其他学科教师的质疑:同样多的课时费我们得教60多名学生, 体育教师由于按专项重新分班, 只教40多名学生, 课时多了, 课时费也多了, 这不公平。在部分学校领导中也出现同样议论。孙老师坚持认为, 体育教学以技能学习为主要内容, 上课学生人数不宜过多, 现在的做法要比传统做法在教学效果上好得多, 必须坚持改革不动摇。学校领导经过深入研究讨论, 认为教育不是现代工业生产, 其效用是隐性的, 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 为社会的整体进步育人, 体育课程改革对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是明显的, 应该坚持下去。就这样, 他们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跨过了改革之路上的第三个坎儿, 一直坚持到如今。

孙老师的不懈追求和学校体育课改的成功, 助推了孙老师在事业上的不断发展进步。1992年, 孙老师被评为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 1996年, 又光荣地被评为中学体育学科特级教师, 成为开封市乃至河南省中学体育学科的带头人。孙老师在开高工作期间, 多次参加《河南省中小学体育教材》和《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等书籍编写, 为全省体育教师培训班讲课等活动, 为河南省中小学体育工作做出了贡献。

四、发挥余热, 为学校体育发展尽责尽力

孙老师退休后曾在一所高中继续从事体育教学工作, 后被开封高中返聘, 担任学校体育工作的督导, 继续发挥余热一直坚持到2010年。孙老师担任学校体育督导时, 已是年近70的老人, 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在短短几年中, 整理了大量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资料, 规范了许多学校体育工作的规章制度。他从早到晚审阅批改青年教师教案, 观察点评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 与青年教师交流谈心, 指导业务。他把对青年体育教师的殷切期望化成了一丝不苟的严厉, 这种“寓爱于严”的态度曾让一些青年教师感到有压力甚至吃不消, 有个青年教师甚至夜里睡觉还梦见孙老师在看他的体育课, 以至于从梦中惊醒。但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自己这段成长经历, 青年教师们都为自己教学能力的迅速提高和业务上的不断进步而感到欣慰和快乐, 衷心感谢孙老师为他们的成长付出的心血。他们说, 孙老师用自己点点滴滴的辛勤劳动, 为学校体育的发展贡献着虽然微薄但却感人的力量。

2008年, 河南省普通高中进入课改。当孙老师发现开高的体育课改革思路和做法与全国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不谋而合后, 除了感到欣慰之外, 立即开始了新的举措。他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 理解课程新理念, 及时引入模块教学概念, 调整编写新的教学计划, 完善必修与选修内容结构, 改进考核评价制度等。经过认真思考, 他们认为高中阶段只有田径一个模块作为实践课的必修教材过于狭窄和薄弱, 不能体现高中体育课程的基础性特点, 也不利于全面发展学生体能。因此, 他们坚持把田径、体操、武术 (男) 、舞蹈 (女) 等都列为必修教材, 保证高中阶段体育课有3~4个模块的实践课必修教材。同时还坚持学生选项一选三年, 除个别调整外基本不再重新选项, 以保证学生在某个项目上有足够的学习时数, 从而促进运动专长的形成。在此基础上, 他们又提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1+X”模式, 这是一种建立在大体育课程观基础上的学校体育整体改革思路, 即形成以体育教学为中心, 带动俱乐部、体育社团、课余训练、运动竞赛、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协同发展, 形成“人人参与、各有所长、相互促进、和谐发展”的学校体育工作新局面。孙老师说, 这种学校体育工作的局面, 是他的毕生追求和最大愿望。

克隆机器真伟大 篇3

多的高科技产品,看得他们心里直痒痒。于是,唐僧就宣布放一天假,让大家都大饱一下眼福,逍遥一番。

一听到放假一天,可以自由活动,猪八戒心花怒放,也不招呼大家,就屁颠屁颠地跑到一家餐馆,大吃大喝起来。

孙悟空也感到一身轻松,吩咐沙和尚!“师傅交给你了,好生照看师傅!”不等沙和尚应答,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没了踪影,不知去了哪里。

这位老师真伟大作文 篇4

这一天,曹小姐病了。她的脸变得苍白,她有力的眼睛变得模糊。我不时咳嗽。“上课!”过去,温柔的声音消失了,一个嘶哑的声音从喉咙底部传来。“站起来!”好像所有的学生都知道老师生病了,就用很大的声音说,然后开始上课。虽然老师病了,但他没有说一句关于感冒的话。以前上课耍花招的同学都认真听了。老师问一个问题,“刷一下”,教室立刻变成了“小树林”。以前干燥的教室变得温暖起来。

第二天,我上了一节语文课。曹老师把课件做的很漂亮很漂亮。让我们在课堂上“玩游戏”,边学边玩,在游戏中学习知识。事后才知道曹老师熬夜做这个课件了。听完,我仿佛看到曹小姐成了“国宝”。

她也很温柔,从不骂人。这一天,我们班的“头号捣蛋鬼”趁老师不在,开始了他的“游戏”。他东奔西走,让全班人议论纷纷。不一会儿,整个教室变得像菜市场一样,闹得沸沸扬扬。事后曹老师发现了,说:“哎呀,下次别把教室弄成菜市场了。我们不卖蔬菜。还有,下次不要重复“大闹天宫”。学生们听了都笑了。”

母爱真伟大作文 篇5

6岁的我,用零花钱买了一瓶八宝粥。当我喝完时,心想:这东西好像用来刷油漆的啊!我用竹竿也做一个吧!正当我折断竹竿时,一个竹刺正好刺到了我的手指上,手指一下子被划破了,鲜血直流。我哇哇大哭起来,这时,正在洗头的走过来,急切的问:“怎么了?怎么了?”“呜呜……我的手指流血……”还没等我说完,立刻跑到客厅找药箱。本来爱整洁的妈妈把家里的东西一阵猛扔,头发也没有用毛巾擦干,为了不让伤口沾上水,妈妈还拿了一件刚洗完的衣服在头上胡乱擦了一下,就从药箱里拿出创口贴,迅速包扎好。

看到我之前苍白的脸色有了一点红晕,妈妈叹了一口气,温和的对我说:“以后不要做这种危险的事了,如果真的很想要的话,也让妈妈帮你……”听了这句话,我的眼睛湿润了……

母爱真伟大作文 篇6

最难忘提20xx年10月,妈妈去北京做了一次大手术。临行前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心里对我是一百个不放心。妈妈还答应我要给我带我喜欢的玩具回来。妈妈走后我发现,我的写字台下还压着一封妈妈写给我的信,信中充满浓浓的爱。想妈妈的时候,我就读读这封信,感觉妈妈就像在我身边一样。

十天之后,妈妈从北京回来了。她头上缠着厚厚的绷带,脸色蜡黄,说话也细声细气的,一看就十分虚弱。妈妈的样子,让我大吃一惊,因为电话里爸爸告诉我妈妈情况不错,手术十分顺利。我真没想到妈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见到我妈妈高兴地笑了,她告诉我从北京给我带回了三个玩具:遥控飞机、果宝特攻、悠悠球。看着这些我日思夜想的玩具,我高兴坏了。

后来爸爸告诉我,他们从北京回来的那天上午,妈妈执意要去玩具商场给我选购玩具,爸爸心疼妈妈的身体而反对,可妈妈却态度坚决,说是已经答应我了,不能食言,更不能让我失望。无奈之下,爸爸只好和妈妈一起去选购玩具。玩具买回来之后,妈妈就累得趴在床上,半天不肯起来了。听爸爸讲完这些,再看看虚弱的妈妈,我感动地哭了。

这三个玩具,我一直珍藏着,小心呵护着。它们饱含着伟大的母爱,让我铭记于心。

老师,您比爱因斯坦还伟大! 篇7

看着四五个吓得脸色苍白、原地发愣的男孩,我又气、又羞、又疼,大声责问道:“谁踢的?”没有一个人回答。我更气了:“再不说,我把足球没收了。”还是没有人回答。我使出杀手锏,“哪班的?我找你们班主任去。”没想到依然是一片沉默。

怎么办?如何收拾这尴尬的局面?老师的尊严如何挽回?情急中,我突然想起了四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课,文中小女孩无意中撞了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却友好地向小女孩道歉。想到这里,我调整一下情绪,强压心头之火,友好地地冲着他们一笑:“对不起,孩子们,我不该这时出现在这里,打扰你们踢球了。”说完,我便弯下腰去捡本子。男孩们先是一愣,接着一起跑过来帮我捡作文本,一边捡一边告“罪”:“老师,对不起!对不起!我们不是有意的,没想到您会走过来……”一个个子高一点的男孩说: “老师,真是对不起!是我踢的,我用劲大了点,求求您别告诉我们的班主任,行吗?”听着他的苦苦“哀求”,我的气也消了很多——毕竟是孩子呀!我笑了一下,说:“好吧!不过以后不准再在走廊里踢足球。”我注意到,一丝轻松立刻写在男孩的脸上,他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老师,您真伟大,您比爱因斯坦还伟大!”(原来他也是四年级的学生)他屁颠屁颠地跑了,还转身叮嘱我:“老师,您可要说话算数啊!

我呢,当然就做了回“君子”,也没有去找他们的班主任。第二天,他竟然送了一大包暖宝给我,问我腰疼不疼(其实早就不疼了),还说以后也要像我一样做一个宽容大度、遵守信用的人。多乖的孩子,多会体贴人!后来想想,如果我当时不及时控制情绪,不学爱因斯坦的做法,而是把他们带到班主任那狠狠批评一顿,我还能得到这包暖宝吗?还能得到一个孩子最纯洁的信任吗?

母爱真伟大作文 篇8

小时后,妈妈时常把我抱在怀里,唱着那遥远而又古老的催眠曲,哄我睡觉,直到我睡着了,妈妈才去休息。

有一次,我上作文课 的时候,我突然肚子疼,妈妈马上回家拿了药帮我擦肚子,我很快就舒服了。

还有一次,放学时,天空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没有带雨伞。这时只见妈妈拿着水鞋、雨伞匆匆忙忙地向我跑来,为我撑起了雨伞,使我没有淋到半点雨滴,而妈妈的左半边身子却已经完全淋湿了。

母亲像一把雨伞,为我们遮风挡雨;母亲像一杯水,滋润我们成长母亲像一支蜡烛,照亮别人却忘了自己······她永远是那么无私,那么豁达。

母爱真伟大作文 篇9

在我们身边有无数的爱,我今天就要说一件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关于爱的事情。

有一天,我吃完饭感觉头很疼,不过我也没有给我的妈妈说,我妈妈见我的脸红红的于是就问我:”你是不是难受呀?“我实在是头疼的不能行了,所以我只好对妈妈说:”妈妈我头很疼。“妈妈听了我说的话以后出去找了一个体温表,然后给我量体温,我在妈妈给我量体温之前问:”妈妈是不是体温高要打针呀。“妈妈回答我的的问题对我说:”如果是发烧的话那只要打了针才能好呢。“我妈妈给我说完了以后就给我量体温,慢慢的五分钟就过去了,我妈妈拿出体温表一看说:”你现在发着烧呢要去打针。“我听了以后问:”妈妈是不是夹得紧一点那读书就会更加准确呀?“妈妈说:”是呀。“我因为害怕打针所以让我的妈妈在给我量一次,于是我妈妈又给我量了一次, 这一次我把体温表夹得非常的紧,慢慢地五分钟又过去了,这一次我妈妈拿出体温表一看然后对我说:”你发的是高烧必须得去打针。“我见说不过妈妈只好去打针了,妈妈给爸爸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开着汽车和我去医院,我打了一针以后烧就退了,爸爸妈妈见我退烧以后就带着我回家了,我从爸爸妈妈对我的关心中感到了爱。

爸爸妈妈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我也很爱他们。

母亲真伟大 篇10

母亲真伟大!鹿山小学三年级 郑 昊名师点评:小作者叙述了生活中的一件事来反映母爱的伟大。我和妈妈一起被雨淋湿了,一起感冒了,可是妈妈不顾自己的身体,而是先把我送到医院,又给我做早饭,又喂我吃药,直到我烧退了,妈妈才松了一口气。其实,任何母亲都是这样的,孩子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这就是母爱的伟大之处。“妈妈忙这忙那,自己都已经筋疲力尽了可她还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见妈妈那么辛苦,眼睛里窜出了泪水。”小作者也心疼妈妈那么劳累,看来小作者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文章的语言简练,叙事条理很清晰,而且故事很感人,写得挺不错的。“我的烧终于腿了”中“腿”改为“退”。(学乐中国特聘教师:郑蕾老师)-10-29 20:54:00

你真伟大-作文 篇11

你真伟大

・ 我从小到大经历过好多感动的事......曾经被电视上的画面感动;曾经被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件事感动;曾经被自己所做的一件事感动。我记得那是三年前的一个炎热的夏天......

・ 我 刚放学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饿极了,回到家大概还有半个多小时,我实在忍不住了。刚巧,路边有一个摊子,那是卖包子的,我霎时感到那真是绝处逢生,于是,我就使劲吃奶的力快速奔过去!我还仔细的留意了一下那个卖包子的人。

・ 他是个老头儿,头发都没几条,还是白的,所以,在猛烈的太阳的照射下,变得光亮光亮的。他只穿着一件破破烂烂的、补了又补的衣服,看他的样子已经年过花甲了。还有,他的手看起来很粗糙,看起来很航脏,给人一种不顺的感觉!

・ 但他看起来又好像是好可怜的样子。“这么热的天气,他怎么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卖馒头,而且他又这么老,万一晕都了怎么办呢?他的`儿女呢?哪去了?好可怜啊!”我不敢大声说出来,只好自己想。看他那么可怜,我又这么饿,只好去买啦!“爷爷,我要3个馒头,麻烦你啦!”我说。“哦,孩子要买馒头啊,等等,好快”他一听见我要到他那里买馒头,眼带笑意,原来他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线,好可爱啊!于是,我想:这么好的爷爷,怎么没人帮助他?我虽然对他的认识不深,但觉得他是最好的,我只是地一次在他那里买包子,他就那么关心我,他要是我爷爷就好了......“孩子,在想什么,都入神了!呵呵,包子弄好了,快趁热吃,凉了就不好吃啦,我想你饿了,我还加了3个馒头给你,快吃吧,边走边吃,晚回家妈妈就骂啦!”“哦”我的眼泪像新生孩子――不停地冒!

・ 。。。。。。

・ 当我想完后,刚想转身和爷爷说再见时,他的背影已随着阳光慢慢离去,我的眼泪不停的滴在馒头上,到最后我对他说了声:“爷爷,再见啦,我会永远就记住你的!”我只见他转过身挥挥手,好像和我说再见!但他并没有说话,好像根本没听见我最后说的话.......

我的妈妈真伟大 篇12

有一段时间,我和发表那文章的`人结下了“深仇大恨”,怨他不该把那篇文章登出来。可尽管我“恨”他,可每天还是坚持吃苹果,这一坚持就是四年!同时也锻炼了我的毅力。

妈妈的第二个“毛病”是不仅不让我长时间学习,还“硬”是让我看电视。有一次,我做了1小时作业后,就拿起作文选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本想赢得妈妈赞扬的我没想到却得到她的百般责怪:“做作业做这么长时间还看书,快出来看电视,调节调节!”接着硬是拉我出看“幸运52”,边看边告诉我该看什么样电视节目的知识,使我对电视节目的选择有了新的了解。同时也教我怎样调节作息时间,使我长期“困”在“书海”里的时候,学会了放松自己的心情。

瞧。我妈妈是挺怪的吧!我曾经向往过在妈妈怀里撒娇,可是没有成功,不懂事的我以为妈妈不爱我,通过这两件事,使我感觉到:妈妈对我虽不懂“花言巧语”,但却很爱我,爱得真,爱得实。我有一个令我自豪的妈妈。

上一篇:关于发布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规定的公告下一篇:参加幼儿园亲子活动感想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