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施工监理监控重点有哪些?(精选2篇)
盾构施工监理监控重点有哪些? 篇1
注浆控制分为压力控制与注浆量控制两种,压力控制是保持设定压力不变,注浆量变化的方法。注浆量控制是注浆量一定,压力变化的方法。一般仅采用一种控制方法都不充分,应同时进行压力和注浆量控制。
1.注浆量
注浆量除受浆液向地层渗透和泄漏外.还受曲线掘进、超挖和浆液种类等因素影响,不能准确确定。一般采用以下方法确定。
按下式计算注浆量Q:
Q=V×α
V=π(Ds2-D02)×v/4
式中V——计算空隙量;
α——注入率;
Ds——开挖外径;
D0——管片外径;
v——掘进速度,
注入率α是根据浆液特性(体积变化)、土质及施工损耗考虑的比例系数,基于经验确定。
2.注浆压力
注浆压力应根据土压、水压、管片强度、盾构形式与浆液特性综合判断决定,但施工中通常基于施工经验确定。
从管片注浆孔注浆,注浆压力一般取100~300kN/m2(1~3kg/cm2),或间隙水压+200kN/m2左右。
盾构施工监理监控重点有哪些? 篇2
由于不存在会车,单线制的轨距可达900mm或以上,列车直接进入盾构机后配套,
优点:
由于车宽仅受盾构机后配套内净空限制,在后配套内净空允许的情况下,列车车辆的车宽较宽,单辆或单列车运量较大。
轨道需要量少。轨枕材料需要量少。
轨面标高低,有利于盾构机后配套设备布置。
缺点:
对列车的容量有特别的要求,
当每列列车的容量等于盾构机一环掘进的渣量时,列车循环一次时间(驶进、驶出、装渣、卸渣时间总和)不能大于盾构机两个循环时间,否则将会使盾构机在一个掘进循环中停机等待一次。也就是说,在每台盾构配两列车,每列列车的容量等于一环掘进的渣量的情况下,单线制轨线只能适于区间长度为米以下的隧道的出碴运输(设机车平均速度为8kw/h)。当每列列车的容量小于盾构机一环掘进的渣量,例如,盾构机一环掘进的渣量由两列车运出时,列车重车驶出及轻车驶入的时间总和,即为盾构机一环掘进中停机等待的时间。例如,设列车平均行驶速度为8km/h,当运距为1000m时,盾构机一环掘进中停机等待的时间为15分钟。因此,单线制轨线只适应于短区间隧道施工。
不利于应付突发故障和事件。
【盾构施工监理监控重点有哪些?】推荐阅读:
盾构管片壁后注浆施工要求有哪些?12-01
盾构掘进施工09-10
盾构同步注浆施工11-04
成都地铁盾构施工07-23
盾构施工地表沉降08-27
泥水盾构施工工艺01-03
盾构施工成本控制01-18
地铁盾构施工专项方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