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解释读后感

2024-08-16

文化的解释读后感(精选6篇)

文化的解释读后感 篇1

一、组织文化的特征整理

有人把组织文化比喻为组织的DNA, 这个比喻是很恰当的, 因为组织文化不仅稳定, 具有遗传和筛选功能, 还具有无意识性和独特性。

组织文化的潜在价值观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 并由此而产生的制度, 特别是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会被作为组织上下都认同并遵守的规则传递给新的组织成员, 即为组织文化的遗传性。当组织招聘人员意识到新成员或应聘者所秉持的价值观与组织的价值观不符, 或应聘者、新成员感到无法接受组织的价值观时, 就会拒聘应聘者或解聘新成员, 这是组织文化的筛选功能。如果新成员在价值观冲突的情况下, 还想留在组织中, 他们则必须通过调整态度行为的一致性来对实现自身在组织中的社会化过程。而作为潜在价值观成立的假设, 很少被人们怀疑, 故这些潜在价值观的强度越高, 越不容易被意识到, 这就是组织文化的无意识性, 也可称为组织成员无意识。各个组织创始者和现任经营层的人格、经营理念和管理意识的不同, 使各个组织的潜在价值观体系中各维度的内容和强度都不会相同, 这形成了组织文化的独特性。

所以, 组织文化的最高强度价值观内容的表现形式, 常常会被称为潜规则来迫使所有成员服从。其他的价值观内容围绕在潜规则周围。将这些价值观提到纸面上来分析, 如图1所示。

如果把强度得分达到90分以的维度内容称为核心价值观维度, 会不会出现2个维度或2个以上的维度得分都达到90分以上?这是许多企业管理者在做经营决策时的不经意假设, 即无论其怎么说, 下属都会无条件照办的, 而且会实现到其预期目标。事实上, 都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允许的。90分以上的价值观维度只有一个, 而且往往是和经营者创办组织的终极目标相联系, 并且会作为潜在价值观的假设存在, 从而由此生成一套核心价值观。当我们发现或意识到强度为60多分或70分多的某种价值观内容对组织的存亡和发展至关重要时, 如果不能将与其相关联的中级价值观维度的强度提升到90分以上, 从而取代原有的核心价值观维度的内容, 我们的努力可能不会有结果, 甚至我们的努力可能带来负面的结果。例如, 对相对老一些的企业进行CI设计不容易达到所期望的目标, 原因是, MI理念识别设计与组织文化中的经营理念不符, 从而受到潜规则的反对, 实际中的BI行为识别系统出现了与设计无法一致的目的, 从而使CI设计沦落成了VI设计。

二、用自然中的冰山特点来分析组织文化冰山

一般情况下, 冰的比重为0.8, 故形成了冰山的水上与水下部分的比例为1∶4这种现象。由于看不到冰山的水下部分, 所以可能会更加关注水上部分的情况。我们看待组织时也常常会这样, 如组织的目标、战略、制度政策、口号、仪式、故事、正式权利、行为、穿着以及公开的价值观, 这些都是我们了解组织的常用资料。然而, 组织成员是怎样知觉的, 对某些行为的态度, 群体中存在哪些规范、成员之间存在哪些非正式影响方式, 人际冲突关系, 群体间的冲突原因及水平, 这些都是我们不易察觉的。特别是什么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组织成员有了这些行为反应更是不易发现的。然而, 战略的实现、目标的达成, 以及为目标的战略设计和构建的组织结构, 如正式制度、正式权力等内容, 也是以水下看不见的冰山部分作为承载物的。不可见的部分远远大于可见部分, 并且承载着可见部分,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了。

大海中的冰山是水冻结而成的, 然而, 提供水的大海却内容丰富。一般情况下, 组织文化是从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中脱胎出来的, 但是, 构成组织文化这座冰山的价值观内容很少, 这些很少的价值观内容被称为核心价值观。组织成员的态度、知觉会受这个体系的影响, 无论潜在的规范还是组织的制度都是这个核心价值观的衍生物。组织成员在组织中所遵循的有效行为规范要远远少于他们在社会日常生活中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

当冰的冻结时间短、杂质多的情况下, 其结构就会比较酥松, 例如, 冰棍、冰激淋等。当一个组织成立时, 组织成员都会逐渐熟悉创始人的人格特质、领导风格、经营思想及对各种问题的态度, 并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效仿创始人的行为, 这样, 行为及规范被复制, 原始的组织文化就形成了, 而这些成员也可以被称为“土著成员”。当新成员进入组织时, 这些土著成员会按照自己的理解及行为教会他们。然而, 此时的文化大多属于弱文化, 即核心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 组织逐渐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指导组织解决困难的那些基本思想及前提假设就被不断提炼, 并得到强化, 排在了价值观体系的核心位置, 这座文化的冰山的致密度增加了, 体积增大了, 破坏它需要消耗更大量的能量, 表现为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更加清晰了, 组织成员的行为具有了鲜明的组织烙印, 组织文化成为了强文化。

三、组织文化冰山描述的发展

海洋中的冰山一般只能出现在寒冷的南北极附近, 这样长期稳定的低温条件在自然界中所占比重并不是很大, 其形成的过程很长, 并且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要想消融冰山也同样要消耗巨大的能量。由于比重的缘故, 水面可见部分的大小是由水下部分的大小来决定的。冰块其实也可以视为小型冰山, 只是其能承载的重量比较有限罢了。

中国两千年来相对稳定的封建历史, 形成中国灿烂文明的同时, 也形成了社会发展变革的强大阻力, 所以中国由半封建半殖民社会无法正常演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而是通过翻天覆地的人民解放革命, 建立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新中国。这一历史所表现出的组织文化的冰山特点与自然界的冰山特点多么的相近。由此可以使用更多的冰山特点来描述组织文化的相关内容。

例如, 冰山可能是由一些小冰块不断地聚集而形成的, 也可能是由巨大的原始冰山不断消融、冻结而形成的。一般情况下, 组织文化的冰山都是由弱文化这样的冰块逐步发展形成的。应注意的是, 即使弱文化的强度再弱, 它也是组织文化, 而强度达到90以上的价值观内容也会存在, 如老板至上、领导者利益至上等等, 只不过是这类价值观内容产生的潜规则对组织成员的行为影响力较小。

再如, 在冰山消融时, 水下部分消融得更快, 这就使冰山水面部分不断下沉。而组织文化这座冰山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加速、竞争加剧而消融时, 组织中也会出现战略实现支持力不够, 正式权力被侵蚀、正式目标失真, 过去的领导者被推崇, 现有领导者的领导能力被怀疑等水面部分下沉的现象。

所以, 在理解组织文化的时候借鉴冰山的一些特点还是很有效的。

四、掌握组织文化冰山描述的重要意义

通过对组织文化的冰山描述、解释, 还能发现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足。

首先, 公开的、可视的组织文化中大都是成功的历史资料, 关键性的失败资料及其原因却非常少。表现为这些组织文化内容一般都是过去成功历史的总结, 如文化仪式, 公开的目标、战略、政策、产品、组织结构、技术、正式权力、供应链等, 它们并不能客观反映现有的潜在价值观。而且, 这些内容可以为了某种目的而被改造, 如公开的目标、战略、政策、传奇、口号、典礼、穿着等的设计, 干扰了了解组织文化的过程, 增加了解现有的组织文化的难度。

其次, 真正的组织文化内容都处于看不见的水下, 这就使得探索和变革组织文化更加不易了。组织文化这座冰山的水下部分往往是由现有经营层的潜在价值观体系构成, 往往他们愿意改变组织的战略、规模、结构、激励体系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却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知觉习惯和价值观体系, 甚至根本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再次, 组织文化冰山的形成往往需要追溯到创始人和关键经营者的价值观形成过程, 即这个过程消耗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以及其他宝贵的资源, 这也就是使得经营层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原因。如果采用简单地打碎原有的冰山这样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原有的组织文化这个障碍, 就极可能形成一种不伦不类的组织文化类型———主文化不明显, 组织中拥有大量极其相似的、遗传于原有文化的亚文化。这些体积虽小, 但数量却很多的组织历史文化冰块不仅会阻碍组织的发展、变革以及新的主文化形成, 还会在主文化没有形成的情况下, 带来组织将解体的危机。而消融原有的冰山所消耗的能量又太大, 对各种资源都极为有限的组织来说, 这种变革模式本身就直接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文化管理的概念已经提出, 但是通过本文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文化的变革极为困难, 通常情况下组织变革的失败就是由于组织文化的变革失败带来的。而且随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速度都在不断增加, 竞争的热度在提升, 组织文化冰山地形成越来越难, 但是在这种条件下, 弱文化冰块的形成却不难, 所以越来越多的呈现弱文化的新组织出现的速度也在增加。而冰山只能存在于稳定的寒冷的环境中, 进入温暖的环境中就会消亡, 如何使组织文化的冰山适应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面对变化迅速的环境, 如何迅速构建所需的组织文化平台, 又如何利用弱文化来承载一个组织的远大战略, 这些都是组织文化管理的重大课题。

摘要:文章将通过对组织文化的特征进一步阐述, 解释和完善了组织文化冰山理论的内容。组织文化具有许多特点, 这些特点与自然冰山的特点有许多相似点, 通过二者的比较分析,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组织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为解决组织变革中的问题提供帮助。

关键词:组织文化,冰山理论

参考文献

[1]、斯蒂芬·P·罗宾斯著;孙健敏, 李源译.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2]、斯蒂芬·P·罗宾斯, 玛丽·库尔特著;孙健敏, 黄卫伟, 王凤彬, 焦叔斌译.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Don Hellriegel, John W, Slocum Jr, Richard W.Woodman.组织行为学[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1998.

[4]、理查德·达夫特著;宋继红, 薛清梅, 孙晓梅译.组织理论与设计[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解释学与跨文化传播的关系探究 篇2

【关键词】解释学 跨文化传播 视域融合

一、解释学的发展

解释学(hermeneutics又译为释义学,诠释学等),它不是一个特定的哲学流派,而是一种关于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①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当时是一门如何把隐晦的神意转换为可理解的语言的技术。经历了中世纪以及宗教改革时期对其内涵的丰富,直到19世纪,才有了现代解释学,作为一门专门研究意义、理解和解释的哲学理论。

从历史上看,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首次提出了有关正确理解和避免误读的普遍解释学理论。作为现代诠释学的创始人,他首次将诠释学从其诠释的特殊对象中分离出来,建立了一般解释学或普遍解释学理论。施莱尔马赫将解释学定义为“避免误读的技艺”②,认为解释学就是一种关于通过消除误解以达到对一般文本正确理解的方法的学科。真正现代意义上的解释学始于德国哲学家狄尔泰,他对解释学的重要贡献是把解释学发展成为一种精神科学(即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论和一般方法论。狄尔泰的解释学,反对实证主义和历史主义,认为文本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解释者融入作者的心境,进行精神性的深度挖掘,实现所谓的“生命体验”。③无论施莱尔马赫还是狄尔泰都主张摆脱个人偏见,纯客观地理解文本的意义,因此他们所发展的解释学都被视为客观主义解释学。

后来的研究者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则充分证明,所谓走出解释者的内心世界而达到纯客观的理解,根本是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因为任何理解和解释都依赖于理解者和解释者的前理解。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中有两个核心概念:一个是“效果历史”,一个是“视域融合”。他认为人是有限性和历史性的存在,对任何文本的理解也是有限性或历史性的,即受一定历史条件制约的。而当解释者以自己的“视域”去理解这些文本时就出现了两种“视域”的对立;而只有把这两种“视域”融合起来,即把历史的融合与现代的之中,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才会出现具有意义的新的理解。这一过程就是“视域融合”的过程。这种融合不仅克服了自己的局限性,而且也克服了他人的局限性,是向一个更高的普遍上升直至达到更广泛的视域。一言以蔽之,“视域融合”就是从意识上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二、跨文化传播的发展与意义

跨文化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起源于文化人类学。1959 年美国文化人类学者爱德华·霍尔(Edward Hall)在他《无声的语言》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一词。霍尔指出:文化就是传播。这一论断激发了对文化与传播关系的思考。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跨文化研究才真正从人类学中分离出来,跨文化传播作为一门学科在美国文化学者的推动下得以形成。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社会,信息传递的便捷性使得国际和国内的信息交流量日益增加,信息和文化的传播对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影响,所以跨文化传播的意义不容小视。

三、解释学与跨文化传播的关系

解释学作为一种哲学方法论,其理论和方法在多个社会人文学科都有一定指导意义。在跨文化传播中,借鉴解释学的理论,能够更深刻地发现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法,避免文化传播中的误解和偏见,使得文化之间的交流更顺畅。

1、哪里有误读,哪里就有解释学

跨文化传播是指具有明显差异的文化观念和表征体系的人们之间所进行的相互交流。④这种差异化对传播活动产生很大影响,这使得传者和受者之间完全真实的传播活动不可能完成,于是“误读”现象便出现了。

在跨文化传播中,误读现象不可完全避免,其产生的原因简单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总是透过自身文化的棱镜去审视他者文化,如果对其他文化的审视和认知与现实社会发生偏差,误读就出现了。有时候这种误读是无意的,但也可能是故意的篡改以达到某种目的。传播者的“误读”还可能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有关。当两种文化在这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时,其中一种文化经常以自己的标准和经验为基准去衡量他文化,以彰显自身文化的优越性,推行文化的霸权主义,这样必然导致“误读”。其次,文本的误读问题。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不亲身体验而从文本获得一些信息,而文本有时不能够完全再现客观世界,如果机械地将文本世界等同于客观世界则很容易导致误读。第三,接受者的跨文化的知识结构产生的误读。人们常说语言要当做一种文化来学习,就是这个道理。不懂一种文化的结构和内涵,在接受某种文化的时候,自身前见或前理解就会左右一个人的理解方式。

理解和解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如何避免“误读”是理解的核心问题。伽达默尔也曾指出:“解释学的基本问题是:在通过写作而固定下来的意义与通过读者进行理解的意义之间的距离如何能够达到沟通。纯粹的客观是不可能达到的,因此误读在一定意义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跨文化传播中,解释学的运用广泛存在。

2、跨文化传播需要“视域融合”

跨文化传播的一大难题是:如何调整无可避免的“我之视角”和“他者文化”理解的关系。严格地说,跨文化研究的核心是 “跨”,这一动态的方法意在强调越出某种局限去扩大视野。偏狭的视角是无法真正了解外部世界的,最终会把外来文化囿于本土文化的投射和荫蔽中。就像庄子《秋水篇》中的河伯,必见笑于大方之家。⑤

“视域融合”理论帮助跨文化传播解决这一难题。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它包括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作为理解对象文化,是传播者的视角,而接受者以自己的视角去理解这一文化时,就出现了两种视域的对立。只有将这两种视域融合起来,寻求更大的视角,才能克服各自的局限性,超越两者之间的障碍,实现跨文化的广阔视域。这里所说的融合不是将原有视角摒弃,而是一种解释循环,理解的前结构与理解本身的循环,也可称作“交互解释”,是一种反观。从输出文化到接受文化再返回到原输出文化,使得文本的解释和理解进行交互影响,这种交互性越强,越具有跨文化性。以《道德经》的跨文化传播为例,其本身在中国本土文化中有其独特的解释,翻译成其他文字后在目的语文化中产生了本土的解释,这种解释反过来又成了中国学者研究的参照。这种循环往复使得这部经典作品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3、解释学破除文化中心论

解释学主张一切文化产物都是对人类意义的不同解释。因此不同文化之间就不应有高下优劣之分,这就有助于“文化中心论”的破除。

文化传播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理想的平衡互换模式,不同国家种族和阶级地位的任何人,都应该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因此跨文化传播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所谓的文化优劣,所谓的不同只是不同人对不同文化的不同解释罢了。解释学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解释基础,这样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才能缩小横亘在人们之间的距离感。

4、解释学给跨文化传播带来新的意义

伽达默尔认为,文本的意义并不完全是客观、僵化、静态地凝固于文本之中的东西,而是与解释者的理解不可分割的。文本与读者的关系不是“独白”,而是“对话”,只有在对话中文本才产生意义。因而任何一个文本,只有当它与人的理解相结合时才具有活生生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理解就没有真正的意义。

而人是社会化的人,受到环境的影响很大。当今的经济全球化使得国与国、人与人的联系更为密切,观念也相互影响,麦克卢汉的“地球村”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印证。在当今的跨文化传播中,不同背景文化的人对不同文化进行理解的时候,在解释中融入当今普遍的价值观,给原始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例如好莱坞拍摄的《花木兰》等影片在全球受到追捧,不免引起一番思考。花木兰本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本身的民族含义是中国人所熟知的,而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不一定了解其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孝”的典型。但在好莱坞的重新塑造下,木兰更主要是女性主义的的化身,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则成为其主要内涵。不能说这是一种误读,而是适应了新时代的文化氛围。这种价值观是普适的,也是对解释学完美运用和延伸。

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可能模糊了地域界限却不能完全消除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隔阂,所以跨越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显得尤为必要,在这条路上,解释学是一盏指路灯,是一把拐杖,给予跨文化传播有力的扶持,同时跨文化传播也为解释学提供思想资源,两者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①③孟琳,《通途与陷阱——为解释学一辩》,《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3)

②[德]伽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239

④熊伟,《透视文化传播的“误读”问题》,《国际传播》,2008(7)

⑤周宪,《跨文化研究:方法论与观念》,《学术研究》,2011(10)

(作者:均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

法律解释在文化综合执法中的应用 篇3

文博律政

[摘要]:在文化综合执法,多部行政法规都相应的规定了擅自从事文化经营活动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文化主管部门依法予以“取缔”。但对如何进行“取缔”,即“取缔”的方式?“取缔”的性质是行政处罚种类还行政强制措施?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如何寻找法律依据,该行为当如何定性呢?这就要求行政执法人员应以法律精神为指导,运用法律解释处理案件,创造性地适用法律,使法律的使用与法律的功能发挥相吻合,保证依法行政,实现执法公正、合理。本文以文化综合执法(仅限于行政处罚,不包括行政许可)部分典型疑难问题为例,就法律解释在文化综合行政执法活动中应如何具体运用作粗略探讨。

[关键词]: 法律解释 文化综合执法

法律解释在执法实践中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法律规定不详细、或法律规定过于原则等造成执法操作中的困惑,有助于保障法律的正确、公正实施。执法人员要以法律精神为指导,运用法律解释推动案件处理,能动地、创造性地适用法律,使法律的使用与法律的功能发挥相吻合,保证执法公正,实现执法的合理性和正当性。

一、法律解释的概念以及种类[1]。

(一)法律解释的含义。法律解释指由一定的国家机关、组织或个

人,为适用和遵守法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政策、公平正义观念、法学理论和惯例对现行的法律规范、法律条文的含义、内容、概念、术语以及适用的条件等所做的说明。法律解释是人们日常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法律实施的重要前提。法官在依据法律作出一项司法活动之前,需要正确确定法律规定的含义;律师在象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时候也需要象当事人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公民为了遵守法律也要对法律规定的含义有正确的理解。

(二)法律解释的种类

法律解释的由于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所谓的正式解释,通常也叫法定解释,是指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的人对法律作出有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正式解释有时也称有权解释。根据解释国家机关的不同,法定解释又可以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解释。

非正式解释,通常也叫常理解释,一般是指由学者或其他个人及组织对法律规定所作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学术或常识性的,不被作为执行法律的依据。虽然如此,非正式解释在法律适用、法学教育、法制宣传以及法律发展方面不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二、法律解释在行政执法中的意义[2]

(一)法律解释的对象是法律规定和他的附随情况。法律规定和法律条文是法律解释所要面对的文本,法律解释的任务是要通过研究法律文本及其附随情况即制定时的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的背景情况,探求他们所表象出来的法律意旨,即法律规定的意思和宗旨。有利于正确行使行政执法权。比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接纳”

未成年人,法制办将“接纳”解释为接受未成年人进入营业场所的行为,无论未成年人是否上网。

(二)法律解释与具体案件密切相关,有利于提高办案质量。首相法律解释往往由所待处理的案件所引起。其次,法律解释需要案件和具体条文结合起来进行。法律解释的主要任务是,就是要确定某一法律规定对某一确定的法律事实是否具有意义,也就是对一项对应于一个待裁判或处理的事实的法律规定加以解释。比如:市中宪

制宣传活动,通过具体案件的处理起到教育行政相对人应享有什么权利、承担什么义务的宣传法律知识的作用,也有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树立行政执法部门文明公正形象。

三、法律解释在文化综合执法中的运用

(一)关于“取缔”的解释。长期以来,“取缔”是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还是行政处罚,一直存在着争议。随着《行政强制法》的出台,明确行政强制措施的定义、种类,界定行政强制措施是对公民的人身自由、财物实施暂时性限制的特点。再者,行政处罚的目的是为了制裁违法行为;而行政强制执行不是制裁,只是对义务人应履行的法定义务予以强制履行[3]。比如《娱乐场所管理条例》

犯罪案件主要是盗窃罪。盗窃的立案追溯标准往往要求具体的金钱价值评估或者珍贵文物级别的鉴定。然而文物的价值具有特殊,具有历史、科学和艺术性三大价值,是一种无价和无形的资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很难以用金钱价值进行评估。对于损毁的理解也同样存在偏差,即损毁比例大于整体部分。主要原因一是社会发生变化,然而法律的稳定性带来了滞后影响;二是公安机关长期接受苏俄传统司法理念教育根深蒂固。比如[4]:刑法

墙砖历史价值的毁灭,破坏了文物的完整性。通过上述例子,重新定义了损毁的内涵,成功处理了该案件。

(三)关于文化综合执法中询问未成年人证人证言是否应当需要监护人在场的理解。传统观点认为应当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

即可。

实践证明,法律解释是实现法治中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法律技术日益专门化、职业化,法律解释在推进法治化进程中日显重要,如何在现行的法律体系中正确地运用法律解释以彰显法的精神是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职责所在。执法人员在运用具体法条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认定时,必须通过严密的法律解释说理将法律规范与案件违法事实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有利于提高行政执法质量,有利于制约执法人员对自由裁量权的不当行使。只有这样,行政执法人员才能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提高执法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资料:

[1]《2011年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第一卷,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编辑委员会编写,法律出版社,2011年5月。

[2]《说理式执法文书》,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管局,http://。

[3]《行政执法理论与实务》,福建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4]《刑法解释理念》法学讲坛,张明楷,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第16卷第6期,2008年12月。

中国文化概论名次解释绪论 篇4

1、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社会集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公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2、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3、文化内涵: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4、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妯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现象包括文化事象。

5、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6、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7、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8、国别文化: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9、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上层文化是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0、中国传统文化: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长期历史发展所沉淀的文化。

11、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12、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项,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

文化的解释读后感 篇5

从解释学解读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文化教学

在解释学的发展史上出现过三种理解观--圣经式理解、文化式理解和创读式理解.它们对外语教学影响巨大,尤其是迦达默尔的`解释学理论推动了传统语言理解观的飞跃.从理解观的变迁角度来思考外语教学的文化解读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作 者:郝林晓 HAO Lin-xiao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温州,325035刊 名:山东外语教学 PKU英文刊名: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JOURNAL年,卷(期):“”(1)分类号:H319关键词:解释学 理解观 文化解读

文化的解释读后感 篇6

一、文章内容梳理

《湿和干:巴厘岛和摩洛哥的传统灌溉》通过文章题目, 我们可以看出来, 首先, 这是运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 而不是单一的考察一个社区。其次, “传统灌溉”暗示了会涉及到文化方面的意义。“湿和干”预示了不同的自然环境, 在特定环境下的灌溉方式的选择,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地理环境决定论”的相关解释, 但实际上是比较潮湿、降雨量丰富的巴厘岛采用的是高效率的集体的方式, 降雨量很少的摩洛哥采用的是低效率的个人的方式。格尔茨要告诉我们的恰恰是当地特有的文化体系决定了对某种灌溉方式的选择, 而灌溉方式的选择决定了效率的高低。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用比较的方法来观察不同类型的人类组织模式, 试图从自然进程和文化需求的关系中发现更广泛的一般性, 是人类生态学一直比较推崇的方法。但是渐渐的, 相关研究好像抛却了这个原则, 而转变成了简单的“生态学”即“地理决定论”, 为了对此种趋势作出回应, 格尔茨通过对比巴厘岛和摩洛哥的传统灌溉形式, 指出隐含在背后的文化因素。

(二) 作为文化载体的“宗教”和“法律”

巴厘岛全年降水量丰富且均衡, 农业条件相对较为优越。这一地区的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也较高, 一般情况下, 这种条件下多会开展个体经营的农业。但其农业组织主要是通过“subak”的形式, 这是一种集体协作的组织形式。人们通过“subak”组织起来, 一起应对农业生产, 特别是灌溉。更值得关注的是, “rice-goddess cult”不仅会在“subak”内部举行, 还会在不同的“subak”之间举行。可以说, “subak”不仅是发达的技术单位, 也是一个社会单位, 更是一种合作组织。

这对于我们来说好像有点儿匪夷所思, 自然和技术条件都允许个体单独地进行农业生产, 为什么还始终坚持这个集体的合作模式呢?格尔茨试图置身于当地文化中来寻求解释。“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 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 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 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 (格尔茨, 1999) 。

宗教无疑是一个地方的文化载体, 通过宗教以及相应的仪式可以看出来当地人的价值体系、他们尊崇的和遵循的是什么社会规范。“rice-goddess cult”这种米神崇拜的仪式, 可以说是巴厘岛文化的直接的反映。它已经规定好了何时播种、灌溉以及收割等, 这种农业制度安排又要求集中大量的劳动力短时间内完成, 才能不误农时, 有很好的收成。如果要解释为什么巴厘岛会采用“subak”这样的形式, 而不是个体行动, 我们就可以说是因为巴厘岛文化推崇和选择了“subak”这样的形式, 而不是其他。

作为比较, 摩洛哥的降水量很少, 而且年际降水量和一年的平均降水量分布也极为不均, 农业技术水平也不高。正常来看, 摩洛哥更可能会通过集体合作来共同抵抗风险, 来维持较好的收成。但是恰恰相反, 摩洛哥的农业组织形式是个体的, 仅在很个别的时候, 他们会在极小的范围内进行协作, 而这也是明显的雇佣关系。摩洛哥人独自在自己拥有的土地上进行各种农事安排, 彼此之间的界限非常清晰。而如果采用集体合作的方式就能够自然而然地避免大量的沟通成本以及延误农事的风险。同样, 格尔茨主张以当地的文化来理解当地人的行为。在摩洛哥, 宗教的地位被法律所取代。法律对社会生活中的各项事务都做出了明晰的界定, 它明确规定了个人的权利和义务, 个人拥有土地管理权、水渠使用权, 甚至水渠使用的日期。通过法律这个文化的载体, 依稀可以窥见当地文化对个人化的推崇。当地文化是一种推崇个人化的、提倡权责分明和个人理性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孕育出不同的社会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 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社群的所有活动。

这彻底否定了“地理决定论”, 肯定了文化因素对社会中一切事务的影响作用。就好像在中国, 儿女可以一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由父母提供生活费用;但在美国, 18岁以上的人就要自谋生路, 不能再依赖父母接济。这不能简单地说, 是因为出生在了中国这块土地上, 所以我就可以“啃老”;出生在了美国的领土内, 我就必须独立。要解释这种差异就必须从文化中去寻找根由。

二、综述和比较相关研究

人类学的特点是研究异域。既然是异域, 那么在研究过程中自然就涉及到了如何理解和解释当地的一切事务。随着人类学的发展, 其研究领域日趋规范化和专门化, 经济人类学成为了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当然, 经济人类学也面临着这一共有的问题:如何理解和解释当地的一切事务。基于不同的回答, 经济人类学可以划分为四个流派:形式论流派、实质论流派、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和文化论流派。

格尔茨可被看作是文化论流派的代表人物, 对他来说, 文化是一个象征系统, 是由象征有机地结合而形成的意义体系。这里“意义”指的是包含认识、情感、道德在内的一般性思考, 它是具有知觉、观念、理解、判断的一种包容性的概念。“象征”则被界定为所有事物、行为表现、事件、性质以及关系都是传递某种“意义”的载体 (vehicle) 。他主张, 文化分析是寻求意义解释的科学, 其目的是“理解他人的理解” (Saying something of something) 。由于人们常赋予事物以特殊的社会意义, 多数情况下事实是多重的, 它一方面是“生性的事实” (brute fact) , 即事物原初的属性。另一方面又是“人为的事实”, 即人们所赋予事物的象征意义, 包括对行为意义系统的分析、分析之后要对异文化的读者说什么, 甚至也包括读者的理解。 (格尔茨, 1999) 因此, 在进行一般性理论分析之前, 我们首先所面临的是如何“理解他人的理解”的问题。

不同于格尔茨的分析视角, 形式主义流派的突出特点是, “以研究市场经济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作为自己的基础, 以西方经济学的方法论作为自己的方法论指导, 有意识地将上述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非西方社会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生活的研究领域。” (施琳, 2002) 这一流派的代表人物斯图尔特·普莱特纳认为, 经济人类学吸收了整体分析方法, 在考量人们的经济行为与经济生活时, 不是仅仅孤立地观察某一方面的具体行为, 而是进行综合的、整体的观察。他认为, 经济是嵌合在整个社会当中的, 如在《市场中的经济行为》这篇文章中讲到的, 人们之间物品和服务的交易过程必须考量成本和风险的问题。人们通过建立起较长久的、互惠的经济合作关系, 可以有较多、较固定的途径获取信息, 从而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交易过程中不确定因素的风险。

一直和形式主义流派在打口水仗的实在主义流派不赞同上述的关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的看法, 而主张从社会、生态自然环境和人类之间的互动、交换关系的角度来观察经济问题。波朗尼提出了“经济被嵌合在社会之中”的重要观点, 认为社会的各个方面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 尽管可能不为人们意识到, 但在由血缘关系、宗教信仰或社会习俗所决定的人们的行为中, 实际上暗含着生产、分配、交换等经济功能。 (施琳, 2002) 经济行为专指物质交易, 像“夸富宴”之类的行为不被实在主义者列入经济行为。而形式论者则认为属于经济行为, 他追求的是心理成就上个人利益的最大值, 这也是进行另外一种型式的交易行为。

在形式主义和实在主义的争论声中, 新马克思主义流派崛起了。新马克思主义流派主要研究的是族群的政治经济历史, 特别关注生产体系和各社会团体对权力的追逐, 努力尝试将马克思学说应用于非工业化社会的研究, 并且重视政治、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 (施琳, 2002) 直到今天他们关注的仍然是一些很根本的问题, 比如谁制造并引导文化, 有钱政治怎么操作文化政策等。

可见, 相比于斯图尔特·普莱特纳的“整体分析”和“嵌入”, 波朗尼的“经济被嵌合在社会之中”, 以及新马克思主义流派的“重视政治、社会制度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相互关系”, 格尔茨也主张不应该孤立地关注经济行为, 而应将经济放入整个社会中, 但他更加关注的是对一个社会文化的建构和解读, 并尝试着从这个视角解释经济现象。可以说, 上面四个流派的研究并不矛盾, 只不过是各自的理论前提不同。他们的研究不等同于“盲人摸象”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而更像是有的人研究大象的骨架大小, 有的关注骨架的比例, 有的关注骨架的粗细而已。

三、对文章的思考———文化的可解读性和解释力

在文章中, 格尔茨采用的是比较的研究方法, 并尽量使用当地人直接的论述描述当地人的实际情况。单一的研究很难有新的发现, 而通过比较就能弥补这一点。格尔茨在提供了相应的信息后, 还留下大量的空间供读者发挥想象, 将著述出来的文化作为一种文本可供读者再思考、监督、评价的底片。

一方面, 格尔茨倡导”理解他人的理解“, 当地人直接的描述可以看作他是试图减少对当地文化的误读, 做到尽可能准确。但恰恰在这个过程中, 就存在着矛盾。就像所说的“不可能钻进印第安人的脑子里, 看看他究竟在想些什么”一样, 我们不可能真正理解一个异域的文化。正如社会学中“价值无涉”的悖论, 每个研究都要求做到价值中立, 但是要求价值中立本身就是价值。完全从当地文化出发来理解当地事务的设计是好的, 但却是不可能做到的。

其次, 就算可以做到, 把文化当成一个意义的体系又会面对这样的问题:在任何社会中, 文化都常被当成意识形态来运用, 扮演着以世界观来掩盖政治经济现实的角色。作为意识形态, 文化使某些人有权力, 使某些人屈从于某种权力。文化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建构的, 能被引导和影响, 很大程度上文化并不真正是一个意义体系。巴厘岛的宗教仪式是处于统治者的需要, 还是人们真正的信仰这个文化, 而这个信仰中又有多少有意的欺瞒成分, 都是很难确定的。

另一方面, 一个地方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肯定是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 这使得用当地文化来解释当地的经济现象变得非常容易。但是文化是人建构出来的, 对于文化, 人也有选择和能动性, 在不断的文化建构与解构中, 经济现象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或者反过来, 新的经济行为的需求也会引起新一轮对文化的建构和解构。文化解释在成为一剂“万能药方”的同时, 它的解释力也在不断下降。

综上, 格尔茨巧妙地对比了两种不同的“传统灌溉方式”, 并从文化视角解释了它们在当地文化中的合理性, 否定了地理环境和科技水平的决定作用。但是, 由于一个社会中政治、经济和文化本身存在的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并不真正是一个意义体系, 单一地用文化因素去解释经济现象显得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摘要:格尔茨巧妙对比了两种不同的“传统灌溉方式”, 并利用宗教和法律等文化载体, 从理解当地文化出发, 解释了它们在当地文化中的合理性, 否定了地理环境和科技水平的决定作用。但是由于一个社会中政治、经济和文化本身存在的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在很大程度上文化并不真正是一个意义体系, 单一地用文化因素去解释经济现象显得没有足够的说服力。

关键词:文化载体,符号,宗教,法律

参考文献

[1]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2]施琳.经济人类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2.

[3]纳日碧力戈, 等.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4]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5]夏建忠.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

上一篇:部门登山聚餐的策划书下一篇:高中化学每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