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共8篇)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篇1
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情况分析
1、本试卷题型为语言积累与运用题、阅读理解题与作文,分值分别为25分、45分、30分。满分100分。试卷总体难度中等,紧紧围绕教材重点内容,结合社会热点命题,有利于绝大多数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成就感,同时也有利于一定的分数区分度。
2、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的题目,直接考察学生对书后生字词的掌握,对古诗文的背诵与记忆,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对文字大意的概括,贴合教材与现实的紧密关系。
3、注重考察学生多种文体的阅读理解能力。本试卷中,分为现代文阅读、议论文阅读和课内文言文、古诗词阅读。初三学生第一次接触议论文文体,在期末考试中有所体现,同时覆盖学生比较熟悉的记叙文,考察的课内文言文也是近年来中考的重点篇目,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4、作文题目切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不少学生能够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叙事手法多样灵活,高分作文比较多。
二、做得较好的试题及原因分析
1、纵观学生的试卷,做得较好地试题为:基础部分选择题、现代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阅读以及作文。
2、原因分析如下:
(1)在本学期教学工作中,始终将字词的理解运用和课内文言文背诵作为重点,经常利用早读课给学生听写课后字词,默写课文,利用正课给学生讲解病句,总结积累知识要点,久而久之,学生的字词功底较为扎实。课内文言文也是教学重中之重,让学生反复记忆,并经常以中考原题佐之,使学生如临实景,增加实战经验。
(2)将随笔融入到学生的日常作业中,使学生形成时常动笔的习惯,做到提笔有话说,看到题目之后心里就能有思路。故而此次作文学生整体进步较为明显。
三、做得较差的试题及原因分析
1、学生试卷中做得较差的试题为:古诗文默写以及议论文阅读相关题目。
2、原因分析如下:
(1)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古诗文背诵都被作为教学重点,但有些学生始终如法克服懒惰等学习陋习,无法跟进教学进度,个别学生不细心,造成古诗文默写题失分较高,有学生几乎一字未写,有学生个别字出错。
(2)议论文阅读中有道题目考察论证方法,学生失分较高,普遍学生没有读懂原句,将“比喻论证”的关键字“如”看作是“人名”,导致答非所问,南辕北辙。
四、对策及教学反思
1、端正学生态度。有初三学生在进入复习阶段开始出现怠惰情绪,作业得过且过,不能把所有的心思用到学习上。教师应引导学生重视这最后一学年的初中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复习阶段学习方法的过程引导。
2、注重重点,提高能力。针对中考的重点,指定行之有效地教学计划,注重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背诵内容一定要熟记,保证会就一定可以写对,同时培养知识的运用能力。
3、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注重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以及人文关怀,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读多写,关注周边环境,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关注世界。开阔眼界,开阔胸怀。
4、提升个人教学水平。作为教师,应从教学实际着手,切实指定计划,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向45分钟要质量,克服自我松散、懈怠的不良情绪,不断提升个人能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篇2
1 材料与方法
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2008级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的系统解剖学期末考试试卷为材料。本次试卷共164份, 首先统计题型分布并进行试题的主客观性比较;其次将全部试卷按分数段计数, 绘制条图并制定出考试成绩频数表, 用SPSS13.0 统计软件进行正态性分布检验;再对全卷及各大题的难度和区分度进行计算比较;最后在高分组和低分组分别随机抽出30份试卷, 具体算出各小题的正确率或平均分数, 用每一小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对试题进行优秀、良好、一般和差的评判。
2 结果
2.1 成绩总体情况
试卷满分为100分, 平均为72.22分, 标准差为18.47。最高分96分, 最低分3分, 全距高达93分, 变异系数为0.26 。不及格 (60分以下) 41人, 不及格率为25%。
试卷题型总体分布见表1, 试题的主客观性比较见表2, 其中单选题、双选题、填空题和填图题属于客观试题, 简答题和论述题属于主观试题。各分数段频数分布见表3和图1。用SPSS13.0 统计软件包对考试成绩进行正态性检验, P<0.01, 表明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
2.2 试卷分析
主要考察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以此作为评价试题质量的主要指标
试题的难度与区分度。难度 (P) 指全部应试者中答对该题的人数, 也可也说是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P值大小与试题的难易程度呈反相关, 即P值越大, 试题难度越小, 表明试题越简单;P值越小, 试题越难。试题的区分度 (D) 是指试题对被试者学习情况分辨能力的大小, 也是某道试题与本次考试整体之间的相关系数。区分度大的试题可以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良好的区分开来, 而区分度过低则使成绩分布趋同, 无法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目的。本次考试全试卷及各大题的难度系数与区分度见表4。本试题的总体难度P=X/Xmax, X和Xmax分别为平均分和满分。各题型的难度计算用下面的方法:首先将成绩由高到低排序, 取27%的高分组试卷和27%的低分组试卷, 即各取44份, 按照D= (XH-XL) /Xmax公式进行计算, 其中XH和XL分别为高分组和低分组平均得分, Xmax为该题满分。
试题优良的评判。在高分组和低分组中分别随机抽出30份试卷, 用率法计算客观试题的难度, 用平均数法计算主观试题的难度, 得到每一小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根据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大为优良试题的总思路, 对试题进行优良评判, 见表5和表6。
3 讨论
3.1 试卷的题型分布
从表1, 表2可见试卷的题型分布比较合理:在数量上, 覆盖面较宽的客观试题 (单选题、双选题、填空题和填图题) 占到86%, 对了解学生对大纲要求内容的掌握情况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主观题虽然量少, 单分值也占到了50%, 而且简答题、论述题分值分配合理, 减少了考试中偶然性对成绩的影响。
3.2 成绩分析
从图1和表3可以看出, 成绩主要集中在70~至90~分数段, 占频率的0.621;其次是50~至60~分数段, 占0.250, 而50分以下的仅占0.121。这样的成绩总体上代表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
3.3 试卷分析
本试卷总难度系数P为0.72, 区分度为0.43, 从总体上看较为合理。从表4可以看出, 难度较大的是填空、填图和叙述题, P值均小于0.7;双选题P>0.8, 较易, 其余题型P值在0.7-0.8之间, 难度适中。区分度由大到小依次是填图题>填空题>叙述题>单选题>双选题>简答题。从区分度的角度看, D>0.4的优良题占到75%, D<0.2的差题仅占5%。综合难度系数与区分度来看, 难度适中而区分度又好的试题在50%以上, 因而是一份既有一定难度又有较好区分度的试题。
以上根据考试结果计算出的试题难度称为实测难度, 此外试题还可以有个预计难度。即出考题时由教育专家或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对试题通过率进行估计所得的数值。为了保证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我系通常由系上有资历的教授对试题把关, 以免出现试题过难或过易, 达不到考试的目的。
3.4 学生成绩呈正态分布的意义
本试卷由课程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命题, 试题量适当、题型较丰富, 教学内容覆盖率达98%以上, 反映了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与要求。学生成绩成正态分布, 首先说明考试题目难度适中, 70-89分的学生占到了45.7%, 90分以上的占17.1, 60分以下的占24.9%。试题不但将优秀的学生与中等的学生区分开来, 还将中等的与差的明确区分开来。同时正态分布也是符合正常人群智力分布规律的。但是, 大学生是经过高考选拔的相对高智商人群, 稍偏高分数段的偏态分布更能说明学生整体学习刻苦, 成绩优良。
3.5 建立科学规范的题库势在必行
多年来人们一直对应试教育产生的“高分低能”现象有所诟病, 呼吁素质教育的呼声愈来愈高。但是考试是被教育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证明的一种检验学生学习状况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如何使考试脱离死记硬背的僵化模式, 向更多的考察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转变, 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 而科学规范的题库的建立将大大有助于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时俱进的将优良试题选入题库, 淘汰劣质试题, 使题库不断完善, 这既有利于将考察知识与考察能力相结合, 又有利于教师提高工作效率。
3.6 关于不及格率的问题
虽然本试卷从难度和区分度来看是一份较好的试题, 但是不及格的学生达到41名, 占到学生总数的25%, 显然有些偏高。这与大一新生刚从中学考入大学, 对大学课程的学习还处于适应阶段, 对解剖学课程无任何基础以及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当有关。为了避免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 考试前突击复习取得高分数, 以及有少数学生虽然平时努力学习, 但是期末考试发挥失常导致的不及格,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只占该门课总成绩的75%, 其它25%为平时成绩。包括考勤5分, 作业5分, 提问5分和期中标本考试10分。经过平时成绩的矫正, 不及格人数为20人, 不及格率为12%, 这是较合理的比例。
摘要: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2008级五年制临床、法医专业系统解剖学期末考试试卷 (共164份) 进行了统计学分析, 结果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 (P<0.01) , 平均分为72.22分, 标准差为18.47分。整份试卷难度系数为0.72, 区分度为0.43。数据显示这是一份难度适中、区分度良好的试卷, 为今后期末考试出题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试卷,难度,区分度
参考文献
[1]路明, 张晓田.组织胚胎学考试试卷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 2002, 10 (1) :41.
[2]李凯丽.人体解剖学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医学教育探索, 2008, 7 (7) :679.
[3]杨文清, 郭克锋.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康复医学试卷分析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 2009, 6 (8) :648.
期末考试测试卷(一) 篇3
1.抛物线y=mx2的准线方程为y=2,则m的值为 .
2.若函数f(x)=a-x+x+a2-2是偶函数,则实数a的值为 .
3.若sin(α+π12)=13,则cos(α+7π12)的值为 .
4.从长度分别为2、3、4、5的四条线段中任意取出三条,则以这三条线段为边可以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
5.已知向量a的模为2,向量e为单位向量,e⊥(a-e),则向量a与e的夹角大小为 .
6.设函数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且对任意x∈R都有f(x)=f(x+4),当x∈(-2,0)时,f(x)=2x,则f(2012)-f(2013)= .
7.已知直线x=a(0
8.已知双曲线x2a2-y2=1(a>0)的一条渐近线为y=kx(k>0),离心率e=5k,则双曲线方程为 .
9.已知函数f(x)=ax(x<0),
(a-3)x+4a(x≥0)满足对任意x1≠x2,都有f(x1)-f(x2)x1-x2<0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
10.设x∈(0,π2),则函数y=2sin2x+1sin2x的最小值为 .
11.△ABC中,C=π2,AC=1,BC=2,则f(λ)=|2λCA+(1-λ)CB|的最小值是
12.给出如下四个命题:
①x∈(0,+∞),x2>x3;
②x∈(0,+∞),x>ex;
③函数f(x)定义域为R,且f(2-x)=f(x),则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④若函数f(x)=lg(x2+ax-a)的值域为R,则a≤-4或a≥0;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题号).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是第一象限内曲线y=-x3+1上的一个动点,以点P为切点作切线与两个坐标轴交于A,B两点,则△AOB的面积的最小值为 .
14.若关于x的方程|ex-3x|=kx有四个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二、解答题
15.已知sin(A+π4)=7210,A∈(π4,π2).
(1)求cosA的值;
(2)求函数f(x)=cos2x+52sinAsinx的值域.
16.在四棱锥PABCD中,∠ABC=∠ACD=90°,∠BAC=∠CAD=60°,PA⊥平面ABCD,E为PD的中点,PA=2AB=2.
(1)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V;
(2)若F为PC的中点,求证PC⊥平面AEF;
(3)求证CE∥平面PAB.
17.某企业有两个生产车间分别在A、B两个位置,A车间有100名员工,B车间有400名员工.现要在公路AC上找一点D,修一条公路BD,并在D处建一个食堂,使得所有员工均在此食堂用餐.已知A、B、C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均有1km,设∠BDC=α,所有员工从车间到食堂步行的总路程为s.
(1)写出s关于α的函数表达式,并指出α的取值范围;
(2)问食堂D建在距离A多远时,可使总路程s最少.
18.已知点P(4,4),圆C:(x-m)2+y2=5(m<3)与椭圆E:x2a2+y2b2=1(a>b>0)有一个公共点A(3,1),F1、F2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直线PF1与圆C相切.
(1)求m的值与椭圆E的方程;
(2)设Q为椭圆E上的一个动点,求AP·AQ的取值范围.
19.幂函数y=x的图象上的点Pn(t2n,tn)(n=1,2,…)与x轴正半轴上的点Qn及原点O构成一系列正△PnQn-1Qn(Q0与O重合),记an=|QnQn-1|
(1)求a1的值;
(2)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3)设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若对于任意的实数λ∈[0,1],总存在自然数k,当n≥k时,3Sn-3n+2≥(1-λ)(3an-1)恒成立,求k的最小值.
20.已知函数f(x)=(x2-3x+3)·ex定义域为[-2,t](t>-2),设f(-2)=m,f(t)=n.
(1)试确定t的取值范围,使得函数f(x)在[-2,t]上为单调函数;
(2)求证:n>m;
(3)求证:对于任意的t>-2,总存在x0∈(-2,t),满足f′(x0)ex0=23(t-1)2,并确定这样的x0的个数.
附加题
21.[选做题] 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两题作答,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
A.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自圆O外一点P引圆的一条切线PA,切点为A,M为PA的中点,过点M引圆O的割线交该圆于B、C两点,且∠BMP=100°,∠BPC=40°,求∠MPB的大小.
B.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二阶矩阵A=1a
34对应的变换将点(-2,1)变换成点(0,b),求实数a,b的值.
C.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椭圆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离心率为12,点P(x,y)是椭圆上的一个动点,
若2x+3y的最大值为10,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D.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若正数a,b,c满足a+b+c=1,求13a+2+13b+2+13c+2的最小值.
[必做题] 第22、23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22.如图,在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的正四棱柱ABCDA1B1C1D1中,P是侧棱CC1上的一点,CP=m.
(1)试确定m,使直线AP与平面BDD1B1所成角为60°;
(2)在线段A1C1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Q,使得对任意的m,D1Q⊥AP,并证明你的结论.
23.(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x+1)n=a0+a1(x-1)+a2(x-1)2+a3(x-1)3+…+an(x-1)n,(其中n∈N*)
(1)求a0及Sn=a1+a2+a3+…+an;
(2)试比较Sn与(n-2)2n+2n2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18
2. 2
3. -13
4. 0.75
5. π3
6. 12
7. 710
8. x24-y2=1
9. (0,14]
10. 3
11. 2
12. ③④
13. 3324
14. (0,3-e)
二、解答题
15.解:(1)因为π4<A<π2,且sin(A+π4)=7210,
所以π2<A+π4<3π4,cos(A+π4)=-210.
因为cosA=cos[(A+π4)-π4]
=cos(A+π4)cosπ4+sin(A+π4)sinπ4
=-210·22+7210·22=35.所以cosA=35.
(2)由(1)可得sinA=45.所以f(x)=cos2x+52sinAsinx
=1-2sin2x+2sinx=-2(sinx-12)2+32,x∈R.因为sinx∈[-1,1],所以,当sinx=12时,f(x)取最大值32;当sinx=-1时,f(x)取最小值-3.
所以函数f(x)的值域为[-3,32].
16.解:(1)在Rt△ABC中,AB=1,
∠BAC=60°,∴BC=3,AC=2.
在Rt△ACD中,AC=2,∠CAD=60°,
∴CD=23,AD=4.
∴SABCD=12AB·BC+12AC·CD
=12×1×3+12×2×23=523.则V=13×523×2=533.
(2)∵PA=CA,F为PC的中点,
∴AF⊥PC.∵PA⊥平面ABCD,∴PA⊥CD.
∵AC⊥CD,PA∩AC=A,
∴CD⊥平面PAC.∴CD⊥PC.
∵E为PD中点,F为PC中点,
∴EF∥CD.则EF⊥PC.
∵AF∩EF=F,∴PC⊥平面AEF.
(3)取AD中点M,连EM,CM.则EM∥PA.
∵EM平面PAB,PA平面PAB,
∴EM∥平面PAB.
在Rt△ACD中,∠CAD=60°,AC=AM=2,
∴∠ACM=60°.而∠BAC=60°,∴MC∥AB.
∵MC平面PAB,AB平面PAB,
∴MC∥平面PAB.
∵EM∩MC=M,
∴平面EMC∥平面PAB.
∵EC平面EMC,
∴EC∥平面PAB.
17.解:(1)在△BCD中,
∵BDsin60°=BCsinα=CDsin(120°-α),
∴BD=32sinα,CD=sin(120°-α)sinα,
则AD=1-sin(120°-α)sinα.
s=400·32sinα+100[1-sin(120°-α)sinα]
=50-503·cosα-4sinα,其中π3≤α≤2π3.
(2)s′=-503·-sinα·sinα-(cosα-4)cosαsin2α=503·1-4cosαsin2α.
令s′=0得cosα=14.记cosα0=14,α0∈(π3,2π3);
当cosα>14时,s′<0,当cosα<14时,s′>0,
所以s在(π3,α0)上单调递减,在(α0,2π3)上单调递增,
所以当α=α0,即cosα=14时,s取得最小值.
此时,sinα=154,
AD=1-sin(120°-α)sinα=1-32cosα+12sinαsinα
=12-32·cosαsinα=12-32·14154=12-510.
答:当AD=12-510时,可使总路程s最少.
18.解:(1)点A代入圆C方程,得(3-m)2+1=5.
∵m<3,∴m=1.
圆C:(x-1)2+y2=5.
设直线PF1的斜率为k,则PF1:y=k(x-4)+4,即kx-y-4k+4=0.
∵直线PF1与圆C相切,∴|k-0-4k+4|k2+1=5.解得k=112,或k=12.
当k=112时,直线PF1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3611,不合题意,舍去.
当k=12时,直线PF1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4,
∴c=4,F1(-4,0),F2(4,0).
2a=AF1+AF2=52+2=62,a=32,a2=18,b2=2.
椭圆E的方程为:x218+y22=1.
(2)AP=(1,3),设Q(x,y),AQ=(x-3,y-1),
AP·AQ=(x-3)+3(y-1)=x+3y-6.
∵x218+y22=1,即x2+(3y)2=18,
而x2+(3y)2≥2|x|·|3y|,∴-18≤6xy≤18.
则(x+3y)2=x2+(3y)2+6xy=18+6xy的取值范围是[0,36].
x+3y的取值范围是[-6,6].
∴AP·AQ=x+3y-6的取值范围是[-12,0].
19.解:(1)由P1(t21,t1)(t>0),得kOP1=1t1=tanπ3=3t1=33,
∴P1(13,33),a1=|Q1Q0|=|OP1|=23.
(2)设Pn(t2n,tn),得直线PnQn-1的方程为:y-tn=3(x-t2n),
可得Qn-1(t2n-tn3,0),
直线PnQn的方程为:y-tn=-3(x-t2n),可得Qn(t2n+tn3,0),
所以也有Qn-1(t2n-1+tn-13,0),得t2n-tn3=t2n-1+tn-13,由tn>0,得tn-tn-1=13.
∴tn=t1+13(n-1)=33n.
∴Qn(13n(n+1),0),Qn-1(13n(n-1),0),
∴an=|QnQn-1|=23n.
(3)由已知对任意实数时λ∈[0,1]时,n2-2n+2≥(1-λ)(2n-1)恒成立,
对任意实数λ∈[0,1]时,(2n-1)λ+n2-4n+3≥0恒成立
则令f(λ)=(2n-1)λ+n2-4n+3,则f(λ)是关于λ的一次函数.
对任意实数λ∈[0,1]时,f(0)≥0
f(1)≥0.
n2-4n+3≥0
n2-2n+2≥0n≥3或n≤1,
又∵n∈N*,∴k的最小值为3.
20.(1)解:因为f′(x)=(x2-3x+3)·ex+(2x-3)·ex=x(x-1)·ex
由f′(x)>0x>1或x<0;由f′(x)<00<x<1,所以f(x)在(-∞,0),(1,+∞)上递增,在(0,1)上递减
欲f(x)在[-2,t]上为单调函数,则-2<t≤0.
(2)证:因为f(x)在(-∞,0),(1,+∞)上递增,在(0,1)上递减,所以f(x)在x=1处取得极小值e
又f(-2)=13e2<e,所以f(x)在[-2,+∞)上的最小值为f(-2)
从而当t>-2时,f(-2)<f(t),即m<n.
(3)证:因为f′(x0)ex0=x20-x0,所以f′(x0)ex0=23(t-1)2即为x20-x0=23(t-1)2,
令g(x)=x2-x-23(t-1)2,从而问题转化为证明方程g(x)=x2-x-23(t-1)2=0
在(-2,t)上有解,并讨论解的个数.
因为g(-2)=6-23(t-1)2=-23(t+2)(t-4),g(t)=t(t-1)-23(t-1)2=13(t+2)(t-1),所以
①当t>4或-2<t<1时,g(-2)·g(t)<0,所以g(x)=0在(-2,t)上有解,且只有一解.
②当1<t<4时,g(-2)>0且g(t)>0,
但由于g(0)=-23(t-1)2<0,
所以g(x)=0在(-2,t)上有解,且有两解.
③当t=1时,g(x)=x2-x=0x=0或x=1,所以g(x)=0在(-2,t)上有且只有一解;
当t=4时,g(x)=x2-x-6=0x=-2或x=3,
所以g(x)=0在(-2,4)上也有且只有一解.
综上所述,对于任意的t>-2,总存在x0∈(-2,t),满足f′(x0)ex0=23(t-1)2,
且当t≥4或-2<t≤1时,有唯一的x0适合题意;当1<t<4时,有两个x0适合题意.
(说明:第(2)题也可以令φ(x)=x2-x,x∈(-2,t),然后分情况证明23(t-1)2在其值域内,并讨论直线y=23(t-1)2与函数φ(x)的图象的交点个数即可得到相应的x0的个数)
附加题
21.(A)解:因为MA为圆O的切线,所以MA2=MB·MC.
又M为PA的中点,所以MP2=MB·MC.
因为∠BMP=∠BMC,所以△BMP∽△PMC.
于是∠MPB=∠MCP.
在△MCP中,由∠MPB+∠MCP+∠BPC+∠BMP=180°,得∠MPB=20°.
(B)解:∵0
b=1a
34-2
1=-2+a
-6+4,
∴0=-2+a
b=-2,即a=2,b=-2.
(C)解:离心率为12,设椭圆标准方程是x24c2+y23c2=1,
它的参数方程为x=2cosθ
y=3sinθ,(θ是参数).
2x+3y=4ccosθ+3csinθ=5csin(θ+φ)最大值是5c,
依题意tc=10,c=2,椭圆的标准方程是x216+y212=1.
(D)解:因为正数a,b,c满足a+b+c=1,
所以,(13a+2+13b+2+13c+2)[(3a+2)+(3b+2)+(3c+2)]≥(1+1+1)2,
即13a+2+13b+2+13c+2≥1,
当且仅当3a+2=3b+2=3c+2,即a=b=c=13时,原式取最小值1.
22.解:(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A(1,0,0),B(1,1,0),P(0,1,m),C(0,1,0),D(0,0,0),
B1(1,1,1),D1(0,0,2).
所以BD=(-1,-1,0),BB1=(0,0,2),
AP=(-1,1,m),AC=(-1,1,0).
又由AC·BD=0,AC·BB1=0知AC为平面BB1D1D的一个法向量.
设AP与面BDD1B1所成的角为θ,
则sinθ=cos(π2-θ)=|AP·AC||AP|·|AC|
=22·2+m2=32,解得m=63.
故当m=63时,直线AP与平面BDD1B1所成角为60°.
(2)若在A1C1上存在这样的点Q,设此点的横坐标为x,
则Q(x,1-x,2),D1Q=(x,1-x,0).
依题意,对任意的m要使D1Q在平面APD1上的射影垂直于AP.等价于
D1Q⊥APAP·D1Q=0x+(1-x)=0x=12
即Q为A1C1的中点时,满足题设的要求.
23.解:(1)取x=1,则a0=2n;取x=2,则a0+a1+a2+a3+…+an=3n,
∴Sn=a1+a2+a3+…+an=3n-2n;
(2)要比较Sn与(n-2)2n+2n2的大小,即比较:3n与(n-1)2n+2n2的大小,
当n=1时,3n>(n-1)2n+2n2;
当n=2,3时,3n<(n-1)2n+2n2;
当n=4,5时,3n>(n-1)2n+2n2;
猜想:当n≥4时,3n>(n-1)2n+2n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由上述过程可知,n=4时结论成立,
假设当n=k,(k≥4)时结论成立,即3k>(k-1)2k+2k2,
两边同乘以3得:3k+1>3[(k-1)2k+2k2]=k2k+1+2(k+1)2+[(k-3)2k+4k2-4k-2]
而(k-3)2k+4k2-4k-2=(k-3)2k+4(k2-k-2)+6=(k-3)2k+4(k-2)(k+1)+6>0,
∴3k+1>((k+1)-1)2k+1+2(k+1)2
即n=k+1时结论也成立,∴当n≥4时,3n>(n-1)2n+2n2成立.
综上得,当n=1时,Sn>(n-2)2n+2n2;当n=2,3时,Sn<(n-2)2n+2n2;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篇4
一、试卷基本情况
1、题型结构
这套试卷在题型上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选择题,第二部分是非选择题。按照考试要求,历史试卷总分为100分,选择题23个,每小题2分,共46分,非选择题共54分
2、考查内容
本套试卷主要考察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即世界近代史部分的内容。
3、试卷特点
(1)、突出基础
本套试卷增加了基础知识的考查,选择题的大部分和判断改错题主要针对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而且问题直白,易于回答。从材料分析题来看,所选历史事件都是世界近代史中重要的历史事件,分别考查了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历史事件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中
从试卷整体上来看本套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突出重点历史知识,很少有偏题,与中考题型及难易程度相当。
(3)、注重学以致用
新课改以来,历史学科的试题一反过去的面貌,注重历史知识与现实的结合,注重了学以致用,注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本套试卷充分的体现了现在历史命题的趋势,这主要体现在材料分析题当中。材料分析题构成了非选择题的主体部分,他侧重于对学生对历史知识理解程度的考查。
二、答题情况
从整个历史考试情况来看,成绩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从得分率上来看,得分率较高的是一些基础知识和简单知识的记忆,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失分较多的是在课本基础知识的记忆基础上的提高与扩展,主要是材料分析题。从本次考试也可以从侧面看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是最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他们在做题的时候不审题,做选择题时不能全面去权衡选项,看到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后就盲目下结论,导致失分。对主观题做总结的时候草草行事,思路不完整,总结不全面,以完成试卷为目的,结果成绩可想而知。
三、教学启示
1、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因为基础知识在总分值中占得比例最大,同时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也是学生综合运用、灵活掌握知识的前提。
2、在教学中应重视探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内容多角度、多途径的分析能力。近几年的中考试卷非常注重这一点,同时,这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必需。
3、平时做题过程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仔细审题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要加强历史语言规范性表述的教学,要求在答题中表述准确,没有歧义;表述完整,没有信息丢失;表述符合逻辑,没有相互割裂甚至自相矛盾。
4、根据历史课的特点,对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立体的学科知识网络,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
九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篇5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元夕》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写作:父母的呵护需要咀嚼,你才能体会到其中的亲情无价;老师的教诲需要咀嚼,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良苦用心;同伴的交往需要咀嚼,你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情厚谊;成功的过程需要咀嚼,你才能品尝到期中的酸甜苦辣;失败的教训需要咀嚼,你才能获取人生的启示„„
请以“咀嚼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
(1)先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完成题目后作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静安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风劲角弓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猎》
2、昨夜江边春水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书有感》
3、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若为庸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涉世家》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久已病已。
写作:
题目:情暖心田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闸北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愤》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蛇者说》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琅琊也。《醉翁亭记》 写作:
题目:点燃心中的火炬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闵行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月上柳梢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查子·元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
4、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写作:
新年就要到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选出自己真诚的祝福„„请以“我的祝福”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长宁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愤》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忧其民。《岳阳楼记》 写作:
题目:成功不难 要求:
请不要写成议论文。请以自己的经历感受,字数600字左右,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能用规范的修改符号。
金山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愤》
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孟论学》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写作:
题目:那一抹亮色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虹口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3、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愤》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5、日光下彻,影布石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琅琊也。《醉翁亭记》
写作:
题目:我要感谢_______________ 要求:
(1)先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浦东新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一水护田将绿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湖阴先生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与灯依旧。《生查子·元夕》
3、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天净沙·秋》
5、越明年,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写作:
题目:窗前„„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松江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2、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4、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5、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6、醉能同其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太守也。《醉翁亭记》 写作:
题目:选择___________ 要求:
(1)先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杨浦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此后禅院》
2、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衷情》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己亥杂诗(其五)》
4、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愤》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蛇者说》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写作:做个有心人,其实并不难,只要你细心,你认真,你有爱心„„你会发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吧。请以“做个有心人”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不少于600字。(2)作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3)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普陀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轻烟老树寒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
4、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5、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
6、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写作:
题目:耳畔响起了掌声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徐汇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5、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愤》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暮云半。《观猎》
写作:以“新春又临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请不要在文中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奉贤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
3、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净沙·秋思》
4、浮光跃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殚其地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捕蛇者说》
写作:走进初三,我们就走进了十六岁的滑稽,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自己多了几分成熟,少了几分幼稚;多了几分自信,少了几分忧郁;多了几分宽容,少了几分自私;多了一份责任,少了一份盲从„„十六岁,我们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足迹。请以“十六岁,我多了一分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嘉定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零丁洋》
2、出师一表真名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书愤》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草红叶黄花。《天净沙·秋》
4、终于寻她千百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5、任如从太守游而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6、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岳阳楼记》
写作:
题目:从来没有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
(1)先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语,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卢湾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柴门闻犬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匹马戍梁州。《诉衷肠》
5、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大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刿论战》 写作:
题目:让我飞翔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
崇明区初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约黄昏后。《天净沙·秋思》
5、野芳发而幽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醉翁亭记》
6、吾观其辄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逐之。《曹刿论战》 写作:
题目:有种幸福就在身边 要求:
1、要有真情实感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篇6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斗牛之间(dǒu ) 修葺(yì) 双栖(xī) 外甥(shēng)
B.水波不兴(xīn) 先妣(bǐ) 亘古(gèn ) 机杼(shū)
C.酾酒临江(shī) 垣墙(huán) 泠然 (lín) 领衔(xián)
D.外强中干(gān) 眷属(juàn) 艳羡(xiàn) 镌刻(juān)
2.下
面语段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握手时人们往往都笑容可掬,被领导握手时的人更是受宠若惊。如果
陌生人握手,人们也能够做到谈笑自若,虽然他们不过是萍水相逢。
A 笑容可掬 B受宠若惊 C谈笑自若 D萍水相逢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再别康桥》主题的理解,课后,同桌提出了一些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B.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C.关于复原米洛斯的维纳斯那两条已经丢失了的胳臂的方案至少有三种以上。
D.大家在写作文时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栗。我知道这是把自己的额头裸露在弓箭之下了,心灵极容易被别人的批判洞伤。许多年来,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表示自己“很重要”。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我不重要”。
[
①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与浑厚的集体相比,我不重要。
②作为一名普通士兵,与辉煌的胜利相比,我不重要。
③作为随处可见的人的一分子,与宝贵的物质相比,我们不重要。
④作为一位奉献型的女性,与整个家庭相比,我不重要。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学生情况:我校五年制高职护生为初中毕业中考后统一录取。2010级高职护生170名, 女生167名, 男生3名。 (2) 教材及教学方式:教材采用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护理技术》第2版。理论教学152学时, 实践教学152学时, 总计304学时。本课程安排在第四学年。
1.2 方法
遵循教考分离的原则, 试卷由教务科从题库抽题组成, 满分100分, 共69题, 各题型所占比例见表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 在课程完成后一周左右进行。依据统一评卷标准, 客观题采用流水方式评卷, 主观题按得分点每一题由一人评卷, 以减少人为评分差异, 最后由专人负责查阅试卷, 进一步保证评卷的公平公正。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护生考试成绩及分布 (见表2)
护生成绩为34~93分, 平均分为72.16分, 标准差为10.43分, 全距为59.00分, 多为65~85分, 基本呈正态分布。
2.2 试卷分析
以难度和区分度作为评价试卷质量的主要指标[4]。
2.2.1 难度 (P)
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 一般用试题得分率或答对率来表示。本次研究用通过率计算客观题难度 (某题答对人数/总人数) , 用平均得分率计算主观题难度 (某题平均得分/标准分) 。本套试卷难度为0.7, 各题的难度见表3。
2.2.2 区分度 (D)
区分度是试题对不同学生学业成绩的鉴别程度。如果一个题目的测试结果使水平高的学生答对得高分, 而使水平低的考生答错得低分, 则其区分度很强。区分度是鉴定题目有效性的指标。0.15≤D≤0.30为试题良好, D<0.15为不宜采用, D>0.30为试题优秀。本次研究采用得分率求差法计算每道题目的区分度。本套试卷的区分度为0.61, 各题区分度见表4。
2.3 护生各种题型的失分情况 (见表5)
3 讨论
3.1 考试题型和成绩
本套试卷客观题与主观题的题量比为7∶1, 分值比为3∶2, 客观题题型只有单项选择。为了考查护生对基本概念、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 使其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自2011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以后, 我校基础护理学期末考试中加大了单项选择题的题量, 题型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仿, 主要使用A2、A3、A4型题, 辅以少量考查概念的A1型题。但并没有完全采用客观题, 保留了一定比例的主观题型。主要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归纳总结、综合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此次考试护生成绩为34~93分, 全距为59.00分, 65~85分者占73.53%, 及格率为92.35%, 平均分为72.16分, 这表明绝大多数护生基本掌握教学重点, 达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90分以上1人, 50分以下7人, 最低分34分, 表明少部分护生知识掌握不牢固, 提示教师要关注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方法不当的护生。可以利用课后辅导或增加辅导资料、课后练习题等方式激发护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成绩。
3.2 试卷质量
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卷的重要方面[2]。本套试卷难度为0.7, 难度适中, 其中难度<0.4的较难试题8题, 占11.59%, 为单项选择题 (7题) 和填空题 (1题) , 分别占单项选择题的11.67%和填空题的50.00%;难度0.4~0.7的适中试题22题, 占31.88%, 为单项选择题 (18题) 、名词解释 (3题) 和填空题 (1题) , 分别占单项选择题的30.00%、名词解释的100.00%和填空题的50.00%;难度>0.7的容易试题39题, 占56.52%, 为单项选择题 (35题) 、简答题 (3题) 和病例分析题 (1题) , 分别占单项选择题的58.33%、简答题的100.00%和病例分析题的100.00%。区分度是评价试卷质量的另一重要指标。本套试卷区分度为0.61, 区分度优, 能较好区分护生实际水平。其中, 区分度≥0.40的50题, 占72.46%;区分度0.30~0.39的5题, 占7.25%;区分度0.20~0.29的6题, 占8.70%;区分度<0.20的8题, 占11.59%。
3.3 护生失分情况
此次考试护生失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名词解释、填空题、单项选择题、病例分析题和简答题, 总失分率30.59%。病例分析题和简答题失分率低, 可能与护生复习时注重大题的背诵有关。基础护理学中的简答题一般是条款清楚的大知识点, 护生容易记忆, 不易失分。病例分析题考点突出, 混淆护生判断的障碍设置不明显, 护生感觉比较简单。教师将改革后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以及大量辅导资料中基础护理学部分的知识点根据教材章节建立题库, 并以辅导资料的形式让护生进行练习, 这是单项选择题失分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单项选择题失分集中在A2型题, 说明护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其中“标本采集”和“急救”章节内容失分率最高, 标本采集知识4道题中两道题失分率高, 分别为60.00%、90.00%;急救知识5道题中有3道题失分率高达67.06%、86.57%和91.76%。表明护生基本没有掌握以上知识点, 提示教师应加强此章内容的讲解。名词解释和填空题失分率高, 说明护生对基本知识点记忆不够准确, 对小知识点不会归纳总结。
3.4 存在的问题
3.4.1 对基本知识点记忆不够准确
护生对基本知识点记忆不够准确造成某些知识点混淆;对基本概念理解得不够准确造成概念不清, 这是名词解释和填空题失分的重要原因。
3.4.2 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较差
单项选择题中A2型题的题干都会联系临床实际, 要求护生综合分析题干后作出判断。护生会出现错误理解甚至无法理解题干内容而答错, 这主要是因为其综合分析能力较差。
3.4.3 某些内容讲授不够细致深入
教师是影响护生学习的因素之一。“标本采集”章节知识点多而细, 并且目前临床发展变化快, 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 学生很难理解其重要性。“急救”章节知识点多而复杂, 与健康评估、外科等密切相关, 护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也不容易记忆, 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授课技巧, 很难激发护生的听课兴趣, 更不能将知识点讲清讲透。
3.5 建议
为提高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 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强集体备课。备课内容要细、要深, 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统一教师认识。年轻教师应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有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2) 紧扣临床。建立一支懂医学、懂护理、懂人文、肯钻研, 热爱护理专业并有一定临床护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目前高职护理学教学改革中需解决的问题[5]。我校根据基础护理教研室教师数量和每学期教学工作量, 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进入临床学习, 丰富临床经验, 拓宽临床视野, 培养“双师型”人才。 (3) 不断完善题库, 提高试题质量。每学期期末考试结束后都应对试卷进行分析, 区分并淘汰区分度差的试题。可适当调整难度分配, 例如, 加大简答题和病例分析题的难度, 以达到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殷磊, 于艳秋.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2]廖灯彬, 宁宁.外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与评价[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 2009, 24 (20) :73-75.
[3]张旭东, 张双娥.试卷分析在学校教学管理中作用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 2009, 11 (2) :252-253.
[4]张凤, 张巧俊.神经病学试卷质量分析与评价[J].西北医学教育, 2003, 11 (4) :329-331.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篇8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伛偻/佝偻 亵渎/买椟还珠 逡巡/怙恶不悛
B. 拗口/执拗 曝光/一曝十寒 叱咤/姹紫嫣红
C. 稽查/稽首 沮丧/含英咀华 痉挛/不胫而走
D. 倾轧/轧钢 呼吁/长吁短叹 田畴/觥筹交错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昨天皇马与巴塞罗那欧冠之战所引发的纷争,大有愈演愈烈之势。今晨双方都向欧足联提出投诉,欧足联也宣布要调查皇马主帅穆里尼奥的赛后言论,并将于5月6日召开听证会。
B. 高烧不退的通胀预期下,央行今年在短短的不到两个月时间里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加息一次,央行严控通货膨胀的决心可见一斑。
C. 近日,关于退烧药尼美舒利可能会导致肝损害的报道不绝如缕,国家药监局表示,从目前的不良反应监测来看,未出现异常情况,该药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论证。
D. 美国联邦调查局已对通缉要犯名单上的本·拉登加上“死亡”注记,不过官方对为捉拿本·拉登而悬赏的2500万美元赏金要如何处理一事却讳莫如深。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从用瘦肉精喂猪、用硫磺熏制漂白食品到在奶制品中加入“皮革水解蛋白粉”,食品安全问题令人防不胜防,而防止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态势,已是当务之急。
B. 近日,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文,要求各地在推进水价改革过程中严格履行水价调整程序,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尤其要做好低收人家庭的保障工作。
C.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立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是大家知道的。
D. 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将强化政府的责任和加大投入,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逐步减轻群众医药费用的负担。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外表美只是一种花哨的东西,唯有内心美,才是真正的美,才是我们要提倡的美,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美。《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中的克洛德外表非常漂亮,表面上也是一个“好人”,却是蛇蝎心肠,内心非常丑陋,居然采用卑鄙下劣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一点罪恶感都没有。而伽西莫多
。
这两个人,外表和心灵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美与丑。
(1)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法国作家
的著名小说《》。(2分)
(2) 请在文中划线部分填上合适的文字,注意内容与上下文相接,语言风格要一致。(4分)
二、 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为司空。于时燕昭王墓前,有一斑狐,积年能为变幻。乃变作一书生,欲诣张公。过问墓前华表曰:“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华表曰:“子之妙解,无为不可。但张公智度,恐难笼络,出必遇辱,殆不得返。非但丧子千岁之质亦当深误老表。”狐不从,乃持刺谒华。
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比复商略三史,探赜百家,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华无不应声屈滞。乃叹曰:“天下岂有此年少!若非鬼魅,则是狐狸。”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此生乃曰:“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言卒,便求退。华已使人防门,不得出。既而又谓华曰:“公门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于仆也。将恐天下之人,卷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深为明公惜之。”华不应,而使人防御甚严。
时丰城令雷焕,字孔章,博物士也,来访华,华以书生白之。孔章曰:“若疑之,何不呼猎犬试之?”乃命犬以试,竟无惮色。狐曰:“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以犬试我,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华闻益怒曰:“此必真妖也。闻魃魅忌狗,所别者数百年物耳;千年老精,不能复别。惟得千年枯木照之,则形立见。”孔章曰:“千年神木,何由可得?”华曰:“世传燕昭王墓前华表木,已经千年。”乃遣人伐华表。
青衣曰:“老狐不智,不听我言,今日祸已及我,其可逃乎?”乃发声而泣,倏然不见。使乃伐其木,血流,便将木归。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
(节选自干宝《搜神记·卷十八》)
5. 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狐不从,乃持刺谒华。 刺:名片
B. 华无不应声屈滞屈滞:迟钝
C. 谈老、庄之奥区,披风、雅之绝旨 披:打开
D. 乃扫榻延留,留人防护 延:邀请
6.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 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B. 华不应,而使人防御甚严/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C. 遮莫千试万虑,其能为患乎/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D. 乃遣人伐华表/设九宾礼于廷,臣乃敢上璧
7. 下列选项中,分别表明狐妖才识渊博,心高气傲的一组是(3分)()
A. 子之妙解,无为不可/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
B. 以我才貌,可得见张司空否/天下岂有此年少
C. 于是论及文章,辨校声实,华未尝闻/我天生才智,反以为妖
D. 披风、雅之绝旨/老狐不智,不听我言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斑狐因为年深日久而能幻化为人形,不听华表木的劝告坚持要去拜谒张华,结果被张华用燃烧千年枯木的方式识破真身,落得被煮的可悲下场。
B. 斑狐幻化的书生年纪轻轻,风流倜傥,举止从容,顾盼生姿,在张华面前纵谈阔论,可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引来张华的嫉妒,便怀疑他不是人是妖。
C. 华表木预言,张华才智气度非凡,难以控制,前去拜谒定会遭受屈辱,还有可能有去无回,跟后面斑狐不但惹火烧身,还殃及华表木形成照应,使文章前后连贯,结构严谨。
D. 千年妖狐太过锋芒毕露,不懂得隐藏,行事随心所欲的个性导致了他悲剧性的结局。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 华见其总角风流,洁白如玉,举动容止,顾盼生姿,雅重之。(3分)
答: ②明公当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奈何憎人学问?墨子兼爱,其若是耶?(3分)
答: ③燃之以照书生,乃一斑狐。华曰:“此二物不值我,千年不可复得。”乃烹之。(4分)
答: 三、 古诗词鉴赏(10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酒泉子
宋·潘阆
长忆西湖,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
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惊起。别来闲整钓鱼竿,思入水云寒。
(1) 有人说“长忆西湖”的“忆”字是全词关键,请简要分析。(3分)
答: (2) 这首词首尾写现实情,中间写昔日景,两片之间有多处照应,请举出三处。(3分)
答: (3) 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任选一种表现手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杜甫《登高》)
(3) 时维九月, 。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勃《登滕王阁序》)
(4)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
(李清照《声声慢》)
(5)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五、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5题。
牡丹的拒绝
张抗抗
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是由于它的美。
它美得秀韵多姿,美得雍容华贵,美得绚丽娇艳,美得惊世骇俗。它的美是早已被世人所确定、所公认了的。它的美不惧怕争议和挑战。
欧阳修曾有诗云:洛阳地脉花最重,牡丹尤为天下奇。
传说中的牡丹,是被武则天一怒之下逐出京城,贬去洛阳的。却不料洛阳的水土最适合牡丹的生长。于是洛阳人种牡丹蔚然成风,渐盛于唐,极盛于宋。每年阳历四月中旬春色融融的日子,街巷园林千株万株牡丹竞放,花团锦簇香云缭绕——好一座五彩缤纷的牡丹城。
所以看牡丹是一定要到洛阳去看的。没有看过洛阳的牡丹就不算看过牡丹。况且洛阳牡丹还有那么点来历,它因被贬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这一年已是洛阳的第九届牡丹花会。这一年的春却来得迟迟。
连日浓云阴雨,四月的洛阳城冷风飕飕。
街上挤满了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赶来的看花人。看花人踩着年年应准的花期。
明明是梧桐发叶,柳枝滴翠,桃花梨花姹紫嫣红,海棠更已落英纷纷——可洛阳人说春尚不曾到来;看花人说,牡丹城好安静。
一个又冷又静的洛阳,让你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你悄悄闭上眼睛不忍寻觅。你深呼吸掩藏好了最后的侥幸,姗姗步入王城公园。你相信牡丹生性喜欢热闹,你知道牡丹不像幽兰习惯寂寞,你甚至怀着自私的企图,愿牡丹接受这提前的参拜和瞻仰。
然而,枝繁叶茂的满园绿色,却仅有零零落落的几处浅红、几点粉白。一丛丛半人高的牡丹植株之上,昂然挺起千头万头硕大饱满的牡丹花苞,个个形同仙桃,却是朱唇紧闭,皓齿轻咬,薄薄的花瓣层层相裹,透出一副傲慢的冷色,绝无开花的意思。偌大的一个牡丹王国,竟然是一片黯淡萧瑟的灰绿……
一丝苍白的阳光伸出手竭力抚弄着它,它却木然呆立,无动于衷。
于是看花人说这个洛阳牡丹真是徒有虚名;于是洛阳人摇头说其实洛阳牡丹从未如今年这样失约,这个春实在太冷,寒流接着寒流怎么能怪牡丹?当年武则天皇帝令百花连夜速发以待她明朝游玩上苑,百花慑于皇威纷纷开放,惟独牡丹不从,宁可发配洛阳。如今怎么就能让牡丹轻易改了性子?
于是你面对绿色的牡丹园,只能竭尽你想象的空间。想象它在阳光与温暖中火热的激情;想象它在春晖里的辉煌与灿烂——牡丹开花时犹如解冻的大江,一夜间千朵万朵纵情怒放,排山倒海惊天动地。那般恣意那般宏伟,那般壮丽那般浩荡。它积蓄了整整一年的精气,都在这短短几天中轰轰烈烈地迸发出来。它不开则已,一开则倾其所有挥洒净尽,终要开得一个倾国倾球,国色天香。
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因为它总被人作为富贵膜拜。后来你目睹了一次牡丹的落花,你相信所有的人都会为之感动:一阵清风徐来,娇艳鲜嫩的盛期牡丹忽然整朵整朵地坠落,铺散一地绚丽的花瓣。那花瓣落地时依然鲜艳夺目,如同一只奉上祭坛的大鸟脱落的羽毛,低吟着壮烈的悲歌离去。牡丹没有花谢花败之时,要么烁于枝头,要么归于泥土,它跨越萎顿和衰老,由青春而死亡,由美丽而消遁。它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
所以在这阴冷的四月里,奇迹不会发生。任凭游人扫兴和诅咒,牡丹依然安之若素。它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自己的规律,它有权利为自己选择每年一度的盛大节日。它为什么不拒绝寒冷?!
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络绎不绝地涌入洛阳城。人们不会因牡丹的拒绝而拒绝它的美。如果它再被贬谪十次,也许它就会繁衍出十个洛阳牡丹城。
于是你在无言的遗憾中感悟到,富贵与高贵只是一字之差。同人一样,花儿也是有灵性、有品位之高低的。品位这东西为气为魂为筋骨为神韵只可意会。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
(原文有删节)
12. “牡丹的拒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4分)
答: 13. 结合全文,由物及人,简要概括作者要赞美人间的什么品格?(6分)
答: 14. 作者在写“牡丹的拒绝”之前为何要盛赞牡丹的美?(6分)
答: 15.对划线句子“况且洛阳牡丹……而名声大噪”,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古代文人被贬的实例来谈。(7分)
答: 六、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8题。
向文化奴隶致敬(节选)
吴静男
印证米开朗基罗“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的事件之一,就是他在西斯廷教堂800平方米天花板上,经过四年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在一千多个日子里,站在脚手架上的米开朗琪罗始终保持一个姿势,仰起头颅,举笔上指,以致《创世纪》完成后,有关部位的关节僵硬变形,再也恢复不过来。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强迫和奴役。
王安忆有一个发现:中国文人的感情本身就是小体积的,我们的感情总是那种一触即发状态的,是即兴的,像我们感情那样细碎,有一些小结构的体裁,就足够对付了。比如,中国古代诗词,讲的是“深哀浅貌,语短情长”,即所谓“空灵”,这种意境具有高级的心智和机巧,使我们认同了这种审美理想,专注于此。然而,这种趣味使那些尖锐的,不可调和的痛苦,还有崇高壮美的欢乐,全都温和化,委婉化,并且享受化了。如果米开朗基罗也有中国文人“空灵”的趣味,他的《创世纪》就不必画得那么扎实,减下来的笔触也许让他四个月就能完成创作。他的感觉一定更温和。
逃离或者说背叛,有时又有另一种表达:改变或者说革新,是我们消费时间的一种方式;专注或者说坚持,是我们消费时间的另一种方式。但巨大的制作却要求从始至终对所创作的对象保持“慎终如初”的状态。这是一种很不温和的人生,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很容易让人想起强迫状态下的奴隶。如果不是受到某种强迫,谁都不愿接触这样的人生战斗,也没有信心和技术赢得这样的战争。
所以,像运河、长城、金字塔那样的鸿篇巨制,让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大批奴隶的作品,因为它们也意味着巨大的身体及心灵的冲突,丝毫没有中国文人式的婉约与温和。它们所表现出来的“壮怀激烈”,也只是强迫下的结果而非自由意志的表达。我们这样晦暗地去揣测那些伟大工程的制作者,实际上是我们的经历与之截然相反,这样就可以文饰我们的婉约与温和式的享受,它是多么光明正大!
然而,那些堪称奇迹的鸿篇巨制是多么地震撼人心,那是一篇篇恒定的专注对转瞬的背叛的胜利宣言,是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人生境界。让我们仰视它们吧。没有这样的毅力便不可能创世纪!支持米开朗基罗在脚手架上数年如一日去创世纪的,不是一种相同的激情么?在“耐心”逐渐放逐于当代文化词典的今天,还能够像米氏那样消费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让从众的我们不由得肃然起敬。
(摘自《文汇报》)
16.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按照王安忆的观点,中国文人的感情体积过小,过于即兴,过于细碎,不足以支付对鸿篇巨制的创作所要的感情。
B. 作者认为,人们把运河、长城、金字塔看作是大批奴隶的作品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光明正大文饰我们的婉约与温和式的创作态度。
C. 作者在文末点题,对缺乏“耐心”的当代文化创作表达了深切的忧虑,对“文化奴隶”发出了热切的呼唤,引人深思。
D. 本文开篇提出“强迫和奴役”的话题,接着对比论述其难能可贵,在阐析其“震撼人心”过程中表达出对文化奴隶的敬意。
17. 谈谈你对“没有这样的毅力便不可能创世纪!”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18.作者向“文化奴隶”致敬的原因有哪些。(5分)
答: 七、 作文题(70分)
19. 请以“复制”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演讲稿。(70分)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人:赵小和)
参考答案
1. B(B项,ào/niù bào/pù zhà/chà;A项,lǚ/lóudú qūn/quān;C项,jī/qǐ jǔ jìnɡ;D项,yà/zhá yù/xū chóu)
2. C(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A项,愈演愈烈:指事情、情况等越来越恶化。B项,可见一斑:比喻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也能推知事物的整体。D项,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3. B (A项,“防止”与“态势”搭配不当。C项,结构混乱,后一分句杂糅。去掉“是大家知道的”,或者在“为主”后加冒号和“这”。D项,成分残缺,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后面加“服务”)
4. (1) 雨果 巴黎圣母院(2分)(2)示例:虽然是独眼龙、驼背、还跛脚的丑人,但是他内心却非常美丽善良,他用自己的所有甚至是自己的生命爱着爱斯梅拉达,并愿意为她做一切事情。(4分,句式不要求一致)
5. C (“披”在此处解为“揭示”)
6. B(A项,前一个“以”是介词,凭借;后一个“以”是连词,因为。 B项的“而”均为连词,表转折,却。 C项,前一个“其”是语气词,表反问,难道;后一个“其”是语气词,表揣测,大概。D项,前一个“乃”是连词,于是、就;后一个“乃”是副词,才)
7. C(A项,后一句是张华的感叹;B项,是张华对他杰出才华的赞赏;D项,是华表木的无奈)
8. B(张华并无对斑狐幻化书生的嫉妒)
9. ① 张华看见他年纪轻轻,风流倜傥,肌肤洁白如玉,举动从容不迫,转眼回望风姿横生,所以十分敬重他。(“总角”:古时儿童束发为两结,向上分开,形状如角,故称总角,此处指他年纪轻,1分。“容止”:动静举止,威仪,1分;“雅”:副词,很,1分)
② 您应该尊重贤能的人才,宽容普通的百姓,嘉奖聪明能干的而同情没有能力的。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普遍地爱天下的人,他像你这样吗?(“贤”、“善”词类活用,1分;“不能”:古今异义,1分; “矜”:嘉奖,1分)
③ 把华表木点燃了来照书生,竟是一只花狐狸。张华说:“这两样东西如果不碰上我,过一千年也不可能被发现。”于是他就把狐狸煮了。(“以”:表目的连词,“来”,1分;“乃”表判断,译为“是”,1分;“值”:遇到,逢着,2分)
10. (1) 一方面显示西湖风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2分)另一方面,领起下文,引出对西湖美景的描写。(1分)(2)别来与长忆;钓鱼竿与钓鱼舟;水云寒与正清秋。(1个要点1分)(3)情景交融。钓鱼舟三三两两,悠然闲散,自由自在,雪白的芦花,雪白的鹭鸟,泛舟垂钓,(2分)以高洁、闲雅的景物描写表现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以及急于归隐的情感。(2分)虚实结合。起首两句写作者念念不忘西湖,终日登楼怅想,结尾两句写收拾鱼竿,急欲归隐西湖,抒现实情,是实;(2分)中间写景部分则是转入回忆,描摹往昔的西湖美景,写昔日景,是虚。(2分)
11. (1)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 序属三秋 烟光凝而暮山紫 (4) 如今有谁堪摘 (5)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12. 洛阳的牡丹在天寒情况下未按时绽放。
13. ①不畏强权 ②矢志不移 ③壮烈高贵(意思接近即可)
14. ①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 ②引出下文,由牡丹的美引出游人去洛阳观赏牡丹; ③在与下文写“牡丹的拒绝”的对比中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了牡丹的坚守与高贵。
15. ①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不要埋怨,而要立足当今,创造条件,战胜困难与挫折,去开辟美好的未来。②唐朝文学家柳宗元被贬至偏远的永州,却写下了“永州八记”及其它散文,这些作品成了文坛上的不朽之作。
16. A
解析:A项中王的观点只是条件之一,另外一个条件是国人专注“空灵”意境。属于片面判断。
17. 米氏如果没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便没有《创世纪》的问世。(2分)我们如果不能恒定地专注创作并忍受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就出不了鸿篇巨制,也不可能创出自己的世纪。(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作为文章多次出现的关键词语,我们在解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多义性。要多角度理解“毅力”和“创世纪”。毅力包含“恒定地专注创作并忍受其中的痛苦和沮丧”,“创世纪”既是特指米氏作品,也是泛指。作答时易忽略泛指。
18. 要点一,文化奴隶的工作态度是专注和“慎终如初”,让人尊敬。要点二, 缺乏“耐心”的当代文化创作中,被艺术强迫浪费时间已经是一奇迹,让人仰视。(要点各2分,结合文章阐述1分)
解析:要求答出文化奴隶致敬的根据,我们只要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为几个论证方面,选出文化奴隶的积极因素,然后整理要点得出答案。
文言文参考译文:
张华,字茂先,晋惠帝时(公元290年~306年)任司空。当时燕昭王墓前有一只花狐狸,因为年深日久而能使自己变化莫测,于是便变成了一个读书人,想去拜访张华。它去问墓前的华表:“凭我的才能相貌,可以去见张司空吗?”华表说:“您善于辩解,当然没有什么不可的。只是张公的才智气度,恐怕难以控制,你去一定会遭受屈辱,可能还会回不来。不但会丢了您修炼千年的体质,也会让我深受其害。”狐狸不听华表的劝告,就拿着自己的名片去拜见张华。
张华看见他年纪轻轻,风流倜傥,肌肤洁白如玉,举动从容不迫,转眼回望风姿横生,所以十分敬重他。于是他就论列起文章的优劣成败,分别评判各个作家的名声和实际,张华还从未听见过这样的评论。等到他再商讨《史记》、《汉书》、《东观汉记》等三部史书,探求诸子百家的精微义理,畅谈《老子》、《庄子》的玄妙之处,揭示《诗经》中《风》、《雅》的非凡意旨,张华无不应对迟钝、甘拜下风。张华于是叹息说:“天底下哪会有这种年轻人!如果不是鬼魅,就一定是狐狸。”于是就打扫了床榻挽留他,并留下人防范他。这书生便说:“您应该尊重贤能的人才,宽容普通的百姓,嘉奖聪明能干的而同情没有能力的。怎么能忌恨别人有学问呢?墨子普遍地爱天下的人,他像你这样吗?”说完,便要求告辞。张华已经派人守住了门,书生没能出去。过了一会儿他又对张华说:“您门口部署了士卒挡道,该是对我有怀疑了吧。我真担心天下的人,将会卷起舌头不再和您说话,足智多谋的贤士,望着您的家门而不敢进来。我深深为您感到可惜。”张华没有理睬他,反而叫人防守得更加严密了。
这时候丰城县县令雷焕,字孔章,是个广闻博见的人,来拜访张华,张华把书生的事告诉了他。雷焕说:“如果你怀疑它是鬼魅或狐狸,为什么不呼猎犬来试探一下呢?”张华就呼猎犬来试探,那老狐狸竟然没有一点害怕的神色。狐狸说:“我生来就有这样的才智,你反把我当成妖怪,用狗来试探我,尽管你千方百计来试探我,难道能伤害我呢?”张华听见后更加恼火了,说:“这书生一定是真的妖怪了。听说鬼怪怕狗,但狗能识别的只是修炼了几百年的怪物,至于修炼了千年以上的老精怪,狗就不能再识别了。只有搞到千年的枯木点燃后照它,它的原形才能立即显出来。”雷焕说:“千年的神木,在什么地方能搞到呢?”张华说:“人们传说燕昭王坟前的华表木,已经经历一千年了。”于是张华就派人去砍华表。
【初三语文期末考试试卷】推荐阅读:
初三语文试题期末考试06-14
2022年春季初三语文月考试卷12-03
初三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分析08-24
初三物理期末考试卷08-30
初三化学上期末考试试卷分析01-11
初三语文试卷12-24
初三语文期末自我测评10-25
12月月考初三语文试卷08-11
届初三期末语文作文题目及10-02
部教版初三语文测试卷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