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的作文700字

2024-10-09

春暖花开的作文700字(共15篇)

春暖花开的作文700字 篇1

杨柳纷飞的三月,桃花已经向人们微笑着点头,绽了一树一树的笑容。

我却独自一人坐在屋内,空对着挂着红灯笼的卷子发愁。

一阵细碎如飞絮的脚步声在耳边响起,你轻轻推开门,笑容可掬地端着一杯牛奶,看到我手中的试卷,怔了一下,却依旧笑容满面地说:“三月了!油菜花都开了吧,我们出去走走吧。”

厚重的鼻音显示出我的心情:“我不去!”笑意还在你眼中荡漾:“走吧。”我犹豫了一下,终于决定出去。

走出门,一阵春的气息扑面而来。车飞驰着,终于停了下来。

田野的感觉洋溢在春天里,一下车,一股油菜花清新的香味便由鼻子钻进了心里。灿烂的阳光给油菜涂了一层又一层的`金辉,无数朵油菜花儿欣欣向荣,汇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几缕纷飞的柳絮翻飞着,使人想起了“日长飞絮轻”的曼妙意境。几天积累的阴霾也不由一扫而空。

“妈,我没考好……”我垂着头,不知何时又滋长的愁又充诉了我的心,“剪不断,理还乱”。哎!

“没事!下次加油考好就可以了。你看这片油菜,他们还是幼苗时便历经无数大雨的洗礼,狂风“呼呼”刮,可他们都挺过来了。现在不正接受阳光的温暖吗?”你温暖如春的目光中含着向上的乐观。

“对啊!”青葱的叶展现了挺拔的美感,空气中弥漫着油菜花清爽的感觉,和着泥土的气息一下一下地撩动人们的心田。时光定格在这美好的一瞬,你微笑着向我挥手。

母亲,你在那一刻让一声鸟鸣划过我灰色的天空。那一刻,油菜花开满了我的世界。

春暖花开的作文700字 篇2

来信及汇款请寄:

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天苑路1号《快乐作文》编辑部李国欣收

邮编:050071

电话:0311—88643112 87750673

传真:0311-87750761

名额有限, 订满为止。订书截止日期:2015年3月18日。有意者请从速办理。样书如需邮寄到港澳台地区及海外地址, 邮资另付, 以实际资费为准。

2014 年8月8日

作文教学,期待寒冬后的春暖花开 篇3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个性;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2-0164-03

作者简介:李红燕(1973.2-)。浙江杭州萧山人,本科,中教一级,曾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基层先进工作者,曾被评为校级“十佳优秀教师”,教科研成果:多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或发表。

1 缘起:学生作文问题依然严重

不久前,笔者所在的年级进行了一次语文测试,其中的作文是以“爱”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笔者作为作文阅卷老师,在批改完全年级几百份作文卷后,又一次生发出很多感慨:学生的整体作文状况的确不容乐观,作文教学前景依然令人担忧。

按照常理,“爱”这个话题对笔者所教的九年级学生来说是十分容易的。即使生活圈子很狭窄的学生,他的生活中肯定也少不了爱:父母亲人的爱、兄弟姐妹的爱、老师学生的爱;爱国家、爱学校、爱生活、爱自然……凡是可称得上“爱”的情感和“爱”的经历和事件,都属于可以撰写的行列。但数百位学生在内容方面翻旧出新或独树一帜的寥寥无几,十分罕见。绝大部分是千篇一律地记述父母爱自己的生活琐事,或朋友之间的友爱,但四平八稳,寡淡无味,能够创新写法和构思的同学更是凤毛麟角。

如此易写的话题,学生为什么写不好呢?是因为“三点一线”的生活局限,还是少阅报刊书籍、电视电影,而导致缺少生活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生涯,笔者做了一番冷静又客观的思索和分析,认为学生写不好文章不是因为是缺少生活。因为从出生到现在,学生总有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和耳闻目睹的人生轨迹,有亲戚朋友,有匆匆过客;有风雨雷电,有花草虫鱼;有悲欢离合,有爱恨情仇……诸如此类,充盈着孩子们的信息仓库,这岂能说他们缺少生活?

既然如此,学生写不好作文的真正原因何在?回答只能是——我们的语文作文教学出现了问题。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呢?

2 分析:教与学的偏差造成作文“寒冬”

2.1 学生的写作热情被冰冻

2.1.1 生活热情黯淡:初中生应该对生活中的一切充满好奇和兴趣,敢于探索和尝试。但是,色彩缤纷的网络影视已经侵蚀了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过重的学科负担剥夺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好多学生不同程度地出现心理早熟和眼光早熟,对生活熟视无睹,或者冷眼旁观,更有甚者敌视逆叛,这就导致原本丰富多彩的生活在他们头脑中印象越来越黯淡,心中掀起的情感涟漪越来越小,最后就消失殆尽了。在学生的周围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发现生活、关注生活的眼睛和挖掘生活、品味生活的热情。所以,在精彩纷呈的生活面前,学生的眼里只有空洞,于是文章也空洞乏味。

2.1.2 真我人格隐匿:功利化的教育制度严重影响着学生,以致学生作文时总是有意无意地迎合老师和考试的作文要求,在他们的作文中本该洋溢着的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更是少之甚少,更多的是充塞着伪圣化的事件,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惟独找不到“真我”,所表现的是虚假的自我,整篇文章虚假的感情四溢,在作文中处处抒发着一些莫须有的情感,试图以此打动读者。作文中到处充斥着说大话、空话、套话,仿佛把套话当成他们的专利,口号当成他们的特权,违心话连篇累牍,全然没有了自己那纯真的心灵,清纯的面庞。

2.1.3 独创意识空白:写作文没有创新意识,人云亦云。把作文的写作当成一种既定格式,一种套路,一种模范,不管是什么题目,都可套用。在我们的思维中,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固定的话语形式来描述,从而概念化、公理化,放之四海而皆准。我们的学生也没有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喜好特点去逾越思维习惯,打破思维常规,不能破旧立新,独创意识空白,独创举动简直为零。这就使我们的作文千人一腔,如写“爱”为话题作文,别人写母爱,我也是母爱;别人写平铺直叙的记叙文,我也如此。

2.1.4 批判胆量萎缩: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身体的逐渐成长,理应明辨是非,批判地接受各种思想,但是我们的学生唯师唯书,不是被文化知识拘囚为容器,就是被教师或书本所谓的权威们逼迫成应声器,还有的被所谓的时尚潮流引诱为附庸。他们不敢想自己所想,不敢做自己所愿,不敢怀疑和挑战,不敢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而蜕变成异类。没有批判的胆量,没有鲜明的个性,枯燥的学习生活冲走了生活的彩色成分,千篇一律的作文是他们的真实反映。

2.2 教师的教学思路被僵化

2.2.1 思想健康高于一切:在中考作文指挥棒的驱赶下,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生写作文时,总是三令五申地说明,“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的道德教育功能,什么思想不能消极,感情不能不健康,情绪不能悲观;挖掘要深,立意要高远,基调要向上等等,于是大量伪圣化的人物从学生听话的笔下造就。一般情况,在学生临场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教师都要求学生以不失分为原则,不要求新求异,万一碰上个“不识货”的阅卷教师呢?

2.2.2 课堂主导地位过度:语文作文教学也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只有真正贯彻落实,作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但时下很多语文教师一上此课往往匆匆一讲到底,然后叫学生开始写作,还美其名曰“不限制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的“听”“说”“读”“写”都没有体现出来。还有的老师走另一个极端——对学生限制过多,在内容、形式、主题等方面都有表现:内容上紧跟中考,形式上要求四平八稳,主题上要求“放之四海皆准”。

2.2.3 作文教学淡化:应该说,作文的重要性谁都知道。但对作文教学却淡化,甚至取消。因为对作文教学的作用许多教师脑子里一片模糊。有人认为作文不用教,有先天素质;有人认为作文不是教出来的,是学生自己练出来的;还有人认为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短三年的几节课难得有成效;偶有一些在黑暗中摸索的教师,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2.2.4 作文批改霸权:学生的辛苦创作,在许多“辛勤”的老师严格的眉批、旁批、总评下“千创百孔”, 面目全非;而我们学生并不领情,或看一眼分数就行,或不屑一顾。教师没有把自己从苦海中解脱,没有把批改权归还给我们的学生,于是有“霸权”但没有“霸业”,值得深思。

3 思考:情与趣的融合迎来作文“春天”

3.1 引进生活活水,在生活中孕育情感:引新鲜活水于语文作文教学之中是作文课堂由闭门造车变为生动活泼的有效途径。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叶老的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我们要抓好作文训练这个“流”就必须抓好生活这个“源”。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是生活;让学生接触社会,与各种人打交道是生活,带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也是生活。总之,我们应当把作文训练的触角伸向学生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生活中长知识、受教育、得到启发,用情感的波澜、生活的需要,激起他倾吐的欲望和情感。

我们要教育学生多面向社会,多关注生活,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这样也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没有感染力了。

3.1.1 作文指导生活化:比如说写父母亲情的文章,做法如下:①找一张父母亲的老照片,询问父母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下照的,让他们讲讲那个时候发生的与父母亲有关的故事;②询问父母亲的长辈和兄弟姊妹,了解在他们心目中父母亲的情况;③给父母亲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因为某种原因而使父母亲受到伤害的愧疚之情;④写作,对象是父母亲,可以记述事件或表达情怀或议论观点,根据自己的体验确定。这一系列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删调整。这样不仅完成一篇作文,而且通过写作让学生与家庭展开心灵的对话,增进了情感。

3.1.2 作文过程生活化: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充实学生生活,开拓学生的课余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生活而让学生观察、体验、感悟生活,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将学生的作文与生活联缀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时时在作文,处处有作文。

(1)活动写作模式。利用各种节日、纪念活动以及学校和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让作文走进生活。如:开展创建“诚信校园”、“珍惜生命”、“崇尚科学”活动、暑假读好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人与自然”活动,参与“手拉手”、“扶残助残”、“洁我家园”、“爱心捐款”等社会公益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月”、“校园艺术节”、“校园科技周”,开展系列主题文化活动(活动形式有“赛、演、评、讲”,即赛文、赛诗、赛歌、赛画;评:影评、书评、画评;演:小品、相声、课本剧、主题队会;讲:演讲、辩论、故事会)。活动给学生带来生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感化每个学生。于是引导学生抓住各类典型的新闻时事、成立小作家协会,编辑小报等,让作文走进生活,使生活亲近作文。

(2)媒介写作模式。学校通过校广播站、电视台、宣传橱窗、校报、地方报刊、网络等媒介,发表、宣传学生习作,以搭建学生作文展翅舞台,让更多的学生过把“发表”瘾。只要学生作文有特色,有闪光点,我们就把它播音、刊登、上传,涉及面广,鼓励性强,来增强学生作文成就感,直接促进写作积极性的提高,也增强教师作文教学的成果感。

(3)实地写作模式。如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实地观察、生活娱乐、社会调查、自由拓展、阅览模拟、上网浏览、听中央新闻、模拟情境……调查厂矿企业,了解自然环境、熟知风土人情,全面拓展实地作文渠道。让学生走向社会贴近生活,以生活万象来激活学生写作的内驱力,为学生的写作注入源头活水。

(4)阅读写作模式。阅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课堂更是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阅读实践的时间占学生生活的很大部分。“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第一兴趣”,理应成为作文教学生活化的口号之一。在我校更显优势:设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派专人管理,每班每周拿出一课时开设阅读课,并由语文老师临场指导。以写促读,以读养写,在读与写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5)休闲写作模式。休闲是现代人生活的一种时尚,学会休闲理应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内容。如旅游、散步、钓鱼、游戏等休闲方式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内容,通过学生在与休闲生活交流中碰撞、对话、摩擦形成写作话题和素材。

3.1.3 作文内容生活化: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眼里的世界,是绚丽无比的。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鼓励学生奔向“十字街头”,多角度、多侧面地反映生活。而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它蕴藏着丰富的习作源泉,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勤于开拓,它一定能成为我们作文教学一道靓丽的风景,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田园,使学生有柳暗花明式的快感。

如:

走进社会:倾听大地的呼吸——我与植物;关爱自然的精灵——我与动物;呵护自然的生命——我与环境;寻根采风,追本究底——透视企业;团结就是力量——参与社会活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热点聚焦。

融入家庭:一笑一颦皆有情——父母;一窗一几亦流连——家境;酸甜苦辣我自知——轶事;给我一片天空——自由;尊老爱幼是常情——伦理。

聆听校园:让我欢喜让我忧——走近吾师;同桌的你——走近学友;风景这边独好——我爱我校;给我一双慧眼——扫视学习活动;走进缤纷的世界——阅读名著;吹尽狂沙始到金——文海拾贝。

打开自我: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欣赏自我;掌声响起来——挑战自我;我的未来不是梦——憧憬自我;我的心中下着雨——烦恼自我;倾听风铃声——完善自我;美丽的音符在跳动——冲击自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优化自我。

3.2 珍视独特感受,在开放中彰显个性

3.2.1 融洽师生感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互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自由、信任、关爱和宽容,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在课堂教学中,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对学习会产生兴趣。师生关系的融洽可以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

因此,教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推动我们的作文教学的正常开展,让学生感受课堂的心理是那样的广阔和丰富,可以让他们感到表达的乐趣,使他们满怀信心的表达。“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理念渐驻人心,作文课堂必将呈现新气象。

3.2.2 开放语文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的接受者和创造者,而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开放性教学过程正是学生主体意识、主体行为、主体能力、主体精神的充分体现。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变指令性教学为开放性教学,以寻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型机制。

(1)理解多元化:在语文教学中,由于作品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并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角度,思维方式和期待视野。所以,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要体现开放性,对文本的内涵要作多元化理解。只要不造成谬误,言之有理的,都是可以允许的,不必拘泥于唯一的答案,要摈弃唯一标准答案的旧思维。多元化理解,既是启动学生动脑思维的问题情境,又是不断开发学生智能的中介,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意识和教学思想。

(2)情感个性化:每位学生有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世界,在语文课堂中,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允许不同的情感体验,形成不同的学习个性和风格。《新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通过感性的、感情的交流,把学生心灵中美好的因素、崇高的因素都调动起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对生活的美好信心。”

要重视写作中的真情实感情感是写作的血液,写过文章的人都会懂得“文以情生”,情感与作文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无论哪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只要作者情感的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朱自清的《背影》写得感人至深,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作者真实地反映了父亲对儿子的真爱和儿子对父亲的深情。试想,如果没有这浓浓的真爱深情,只怕很难写出如此优美动人的文章来。

(3)作业超市化:《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据此,笔者对作业设计的方式、方法作了改革,注重多样化,个性化,可选择化,生活化。教师有意识地设计多样化的自主型作业,可以是拓展式的,也可以是实践性的,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可以选择作业的数量和难度,也可以根据兴趣、特长自主选择作业的形式和完成方法,使每位同学都想“跳一跳”,都能“摘到桃子吃”。

3.3 归还学生权力,在评改中享受快乐:《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评价学生作文时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重视对协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3.31 创设修改平台——“疑义相与析”:基本原则:“四多”原则——多给学生一些自我评价,多给学生一些赏识评价,多给学生一些情感评价,多给学生一些过程评价。

(1)师生平等对话:变教师“婆婆妈妈”式 的唠叨或“权威至上”式的警告为师生平等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推心置腹的平等对话。教师选择一两篇有代表性的习作进行精细的示范评改,促使学生去读一读,议一议,评一评,教师予以适当的点拨和引导,然后“扶”着学生评改,使学生受到启发,为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打下基础。

春暖花开作文700字 篇4

好景就要好好欣赏,不要浪费才好,这才对得起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吗?你说谁说不是呢?本地正开锣打鼓闹晚春呢,我又怎能不凑上一脚,图个热闹呢。

万物竞相开放,可谓是蔚为壮观。所以我们刚刚踏青回来,身体是说不出的劳累,可内心的欢喜更是不必言说。放眼望去是成片的美色,所谓秀色可餐也不过如此了吧,和这满心的美景相比累能算什么呢?

绿的是柳,粉红的是桃花,白似雪的是梨花,个个都是那么吸引人,可以让你忘记一切。还有许多还处在萌芽阶段,一个个小小的嫩芽就那么慢慢悠悠的从又干又老的厚皮里冒了出来,更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春意盎然自是惹人怜,何谈吃苦与受累,如此岂不对不住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柳似乎快没有什么新意了,可还是有的,这又怎么说呢?万绿丛中有那么些不一样的春光,便将一切点缀的更加浪漫,惹人心动。轻轻荡荡地惹着这个世界,为这个寂寞了一个冬季的地方增添热闹欢快的气氛。淡淡的色彩是浅绿又是浅黄,究竟是哪一种颜色,我们无法断定,因为他总奇妙的变换,一日新翌日新,都不是一个模样。就那么招摇过市地恣意摇摆,招惹这牵挂她的人们。

粉嫩中透着娇羞是那种楚楚动人的可爱。朵朵是少女那羞怯而红润的脸庞,红的诱人又淡的清新,嫩的仿似是那沙漠中的绿洲,一碰是那无尽的水汁从那撅着的嘴中吐出落下。远远望去是哪羞答答和恋人玩着过家家游戏的顽皮少女。

白似雪的梨花已蓬蓬勃勃的开放,开的满心欢喜,开的满眼灿烂,真让人有种望花思梨的想法。花开得如此美好,想必今年也一定会硕果累累,丰丰收收。绽放的梨花是哪老农脸上的喜悦的写照。是天使送给大地的新年之礼。白裙飞舞是天使的颜色吧,那么的洁白、干净、都不忍心让人碰,生怕弄疼、弄坏了她。就那么远远的望着,也是无尽的喜悦。

春暖花开的作文700字 篇5

小学六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我毕业了。但六年来,我是幸福的。

敬爱的王老师,您使我幸福!

我是个好读书,爱朗诵的孩子。课堂上我每每站起来朗诵课文,您都会把赞许的目光投向我,这时候,一股自豪之情便会从我心底油然而生。这是幸福的时刻。

老师,有一件事,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

一天下午,在结束了一堂烧脑的数学课之后,同学们都很疲惫,走出了教室放松放松;而我坐在教室里,已经呼呼大睡了。“哒—哒—哒”,不用说,是王老师您来了。“陶玉盼——陶玉盼!”您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醒醒!”“嗯?怎么了?”我睁开我那惺忪的双眼,喃喃说道。“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嗯,好的——嗯?不对呀,喊我去办公室?”我害怕了,心想:是不是我作业写错了,还是,啊——不想了不想了!

“老师,您找我有什么事吗?”我低声询问。

“啊,我给你报了个朗诵比赛。”

听到这个消息,我真是又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可以站在大舞台上,激情朗诵;紧张的是,我怕读不好,给您丢脸。

“不,我不去。”我低着头。

您脸色变了,喝了一口茶,说:“老师知道你是个好读书的孩子。你爱读书,不就是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了吗?这是一种享受,既然是享受,又何必在乎名次?去吧孩子,老师相信你。”

我听了,被震惊了。当即选了那篇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因为那时,我是最幸福的!

到了比赛那天,我穿戴整齐,走上了明亮的舞台,激情朗诵道:“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在昏黄的灯光下,我看到了您,您那肯定的眼神我终生难忘!“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朗诵完了。“哗哗哗”——观众席上竟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我又看到了您,您的脸上洋溢着骄傲!那时候,我只想对您说:“老师,谢谢您!”

当一个人拿奖时,他不幸福吗?当一个人达成心愿时,他不幸福吗?当一个人被肯定时,他不幸福吗?我的答案都是:幸福!

春暖花开,行摄非著名的油菜花海 篇6

广东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提到油菜花,广东的摄友们十有八九会想到从化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油菜花。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自2007年起在石灶风景区的天池湖泊边种植观赏性油菜花,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欣赏。1月到4月期间,油菜花绽放,一派流金溢彩,花海里蜂蝶相戏。微风吹来,金浪翻滚,波连云涌。在蓝天白云和原始次生林的衬托下,一望无际的金黄显得异常斑斓。浓烈饱和的金黄色犹如绿色翡翠中的一道耀眼光芒,被游客称为“石门黄金花海”。

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油菜花属观赏性油菜花品种,花田面积逾千亩,种植于石灶风景区内碧水如镜的天池边,被1.6万亩原始次生林所环抱着。该油菜花田所处海拔近千米,因而有“石门高山黄金花海”之美誉,每年春天石门油菜花绽放之时,绚烂浩瀚的花海在石灶风景区内造型独特的原生态森林和天然河谷的映衬下,呈现出一幅震撼人心的黄金花海壮丽美景。

石门油菜花节至今已成功举办第四届,以全中国油菜花花期最早,全广东油菜花种植海拔最高、面积最广最靓深受粤港澳踏春游客的喜爱,更以浩瀚大气的景致在近年来成为广州最受欢迎的婚纱摄影基地之一。

今年的石门油菜花节除了油菜花海保持一贯的水准之外,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春暖花开美景,特于油菜花海丛中分别种植了上千平方米的荷兰千色郁金香以及冰岛国花三色堇, 与油菜花同期迎着春风绽放。其中,郁金香种苗引进于荷兰,颜色鲜艳丰富、花朵高贵迷人;冰岛国花三色堇因其花朵面貌奇特又被戏称为猫儿脸,神话传说中但凡见过三色堇的人都能获得幸福。

福建长泰山重古村

山重,一个掩藏在桃花源里的古村落。与外面喧嚣的世界保持着一段长长的距离,村中也因此保留了许多古朴的民风民俗。

山重有着众多的古民居、古城堡、古佛塔、古寺庙等。村口还有一座以鹅卵石垒成的宋代佛塔,距今近800年历史。塔顶端是一八面体石柱,形如笔尖,所以此塔又名“文昌塔”,意寓重教兴学,文风昌盛。村中的另一处古迹是盂宁堡,建于明天启年间倭患猖獗之时,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

山重村在闽南一带人眼中有“闽南婺源”的美称,婺源最引人眼球的是那气势磅礴的油菜花美景,而山重村也同样以气势夺人的油菜美景引人前往,沿着村中的小道步入农田,便能看到几百亩的油菜花开了,开得无拘无束,开得热烈奔放。不知怎的想用喧嚣两字来形容眼前这样的一种美丽,一株、两株、三三两两的油菜花在人们的眼中是不起眼的,但当一大片一大片的油菜花以阵取胜、以势夺人时,你能很强烈地感受到它们在用一种质朴、在用一点的霸气将自己的美丽喧嚣得满山遍野,向风向天展示着它们春的色彩与魅力。雨后的油菜花田一片泥泞,令人无法拥有那一种在菜花田中穿行的浪漫举止,但眼前这一片热烈奔放的金黄,依然让每一个人的心都舒舒畅畅着。

一茬一茬的油菜花在风中轻轻摇晃,清纯的乡间里,有一种质朴的、醉心的醇美溢满心怀,铺天盖地一片的金黄让每一个人都有那么一种感慨:春天是希望,是最美的季节。

春暖花开的作文700字 篇7

我蜷缩在房间的某个角落,瑟瑟发抖。被那猛然出现的消息吓得不知所措。当我正握笔在日记上写下“今日无事”时,祖母告诉我父亲出车祸了。圆珠笔从手上滑落,撞在地面上发出一声刺耳的声音。

我想哭却不知道眼泪要从哪里落下。就那么呆呆的茫然地蜷缩着。祖母抱着我,不停地安慰我,但我却什么都听不进去,只是抱着一团棉被,面无表情的盯着前方。

骏渐地,似乎觉得与整个世界都隔绝了,心中留下的只有冷。一声鸡鸣声吹散了天空上覆盖着的阴霾。天亮了么?可为什么我的世界只是一片黑暗?

不知什么时候,是谁把我带到了父亲的病房,忽闻带一股熟悉的味道,那强忍了好久的泪水终于滚了下来,渗进嘴里,苦苦的,涩涩的。

我趴在父亲的床前,任父亲爱怜的揉着我散乱的发丝,告诉我“宝贝,不哭!要坚强,要像梅花一样坚强!”像梅花一样坚强?望向窗外,那一株艳红的梅花在风雪中昂着头颅傲然向上,在一片白色中尤为显眼。走近,摸一摸它娇嫩的花瓣,竟觉得有些热呢!那是你在燃烧生命之火,拼搏之火,坚强之火吗?你是在教导我要坚强乐观吗?

猛然觉得这只是上帝给我的考验,那株红梅是上帝派来指引我走向成功的天使,放眼望去,前方又是一片光明。

再次走向病房,带着那久违的笑容告诉父亲:“爸,你要赶快好起来哦!我们一起去踏雪寻梅。”“好!”病房里笑声一片。在这温馨的时刻,一朵春花已悄然盛开,一股温暖袭上心头。

站在湖边,看着湖水里的自己。我问“你会放弃吗?”绝不会!“你会坚强吗?”一定会!“你能赛过梅花吗?”能!对着她我自信地笑,坚强地笑。

那一刻,春暖花开作文700字 篇8

又是一节烈日下的体育课,我不由叹了一口气,心想,今天如果不跑步该多好呀。

手一落下,我便在跑道上迈开腿,向终点奔去,如一匹马,在草原上自由驰骋;又像一只鸟,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又好似一条鱼,在深海之穿梭游荡。

一圈、两圈、三圈、四圈……我在跑道上飞奔,超过了一个个同学,向跑得快的同学奔去,只是体力已经开始减少,隐约感到了一丝吃力,双脚也开始放慢速度,不听大脑的指挥了。

步子有些不稳定了,使我的身体一会儿偏向左,一会儿又偏向右,像一只肥胖的企鹅,滑稽可笑。有些想放弃,心里默念:加油!已经跑完了一半,再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四圈后就能跑完了,就能突破了,再加把油!

又跑完一圈,小腿已经发酸、发软,脚掌像踩在针刺上一样,又烫又痛。我弯着腰,使劲掐住腰,让痛感稍微减小在太阳的炙烤下,额头已经冒出细密的热汗,一丝丝、一点点向颈间流淌,小滴小滴的汗水汇成一大滴汗珠滚落。扬起手向汗珠挥去,袖口上留下了一片湿辘辘的水痕,好似一朵花绣在衣服上,记录了青春年华。

还剩下最后一圈,我已经累得快抬不起脚了,缓慢地前进着。胸脯上下浮动,我大口大口地吸着气,看着一个个同学超我而去,心中有无尽的不甘,便激了一股冲天的斗志,身体中焕发出新的动力,闭着眼睛,咬着牙、扬着头,拼了命地向前狂冲而去。

不管太阳有多么炙热,不管头发如何篷乱,不管鞋带如何飞扬,也不管汗水如何流淌,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向前冲!

冲过终点线,脚已经酸软无力,手杵着发抖的双腿,起身向前走去。太阳烤着我原本就红透的脸,让它更加红润添上一抹欣喜与自信……

春暖花开的作文700字 篇9

我们之所以关注《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诗歌中的幸福观, 是因为发现诗人海子在这首诗歌中表现出对幸福观极度的关注:

首先诗歌在首句就提到了“幸福”两字———“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

其次, 诗人在诗歌各章也都提到了“幸福”两字。

全诗在中学教材中有分为三章和分为四章的段落分法, 笔者比较支持普遍的三章分段方式,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钱翰老师曾经指出, “而且最后的六行诗是一个整体, 不能从中间分开。”

从分三章的角度看, 海子在这首诗歌中的每一章都提到了“幸福”这个两个字。

即使不从三章或者四章的方式去理解, “幸福”这个词语在整首诗歌中共出现了4次, 这反复的手法强调突出了“幸福”两字, 由此把我们引向对诗歌中关于“幸福”观这一主题进行思考。

一、幸福和幸福观

幸福是精神上的满足, 是一种即时的心理感受。哲学博士孙穆老师说, 幸福是人的精神 (意识) 对自我进行觉知时的满意状态, 这种满意状态是由于目标和理想的实现而产生喜悦、满足和感恩、富足的心理感受。

通俗地说, 心理健全的人对于幸福的心理感受应该大致是相同的。

幸福观是采取怎样的行为方式, 去实现幸福这种心理感受的观点、态度和看法。因为每个人对于实现幸福采用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 所以虽然幸福的感受可以大体相同, 但是相似的幸福感受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幸福观。

海子在《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首诗歌中呈现了以下几种幸福观:普通人的幸福观、伟人的幸福观、海子的幸福观。

二、普通人的幸福观

普通人就是诗歌中的“你”, 即万千大众的我们, 本质是一个集合概念。

诗歌中“你”出现在第三章: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诗句“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来看, “你”应该和“陌生人”为同一类人。然后, 诗人对“你”给出三个“愿”: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这三个“愿”产生这样一种幸福观:

婚姻美满 (有情人终成眷属) 和事业顺利 (灿烂的前程) 。

这其实就是我们普通人幸福观———感情物质双丰收。

三、伟人的幸福观

在“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之前, 是诗句“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

既然三个“愿”阐释了普通人的幸福观, 那么这诗句中行为方式就应该不等同于普通人的幸福观, 否则的话应该放在三个“愿”内。

能给山河起名字的人, 在远古文明时代, 我们的祖先认为是神, 近现代, 我们认同是伟人, 他可以是国家领袖, 也可以是名人烈士等杰出人物, 总之不是我们普通人。

只有那些为国家民族、为人类集体事业而撒过热血、献出才情的人杰, 有着丰功伟绩的人才可称为伟人, 才可以给江山命名, 因此伟人的幸福观就是“指点江山”。

成为伟人曾经是“你”这些普通人都曾遇到过的幸福观,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 伟人的幸福观是大多数父母对于子女给出的成长要求:最好做一个伟人, 实在不行做个小领导, 小老板等等。成为伟人这是普通人幸福观的极致表现, 而极致是一般人做不到, 因为这极致的幸福观隐隐约约透入出, 事业比爱情婚姻更为重要的意味, 所以伟人的世界观更多是关注于事业而轻视情感体验的。

这样缺少或者放弃温暖情感体验的极致幸福观不是我们这些普通人轻易可以达到的, 所以诗人也就没有把它列入三个“愿”中。

四、海子的幸福观

(一) 海子的幸福观不同于普通人的幸福观。

诗歌第三章有三个“愿”, 和一个“只愿”:

愿你有一个灿烂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三个“愿”, 和一个“只愿”产生明确的对比, 加上“只愿”的“只”字, 都刻意区别出诗人自己幸福观不同于普通人的幸福观, 即不会是婚姻事业的双丰收。

(二) 海子的幸福观不同于伟人的幸福观。

伟人的幸福观是指点江山, 海子只是一个诗人。在这“指点江山”的诗句的前, 诗人没有加“从明天起”的限定, 承下文是没有把这幸福观作为对陌生人的祝福, 承上文是因为他明白自己不会成为缺少或放弃情感温暖体验的伟人的, 因为诗人要起的是“温暖的名字”。

原本“每一座山每一条河”的名字让海子感到了寒冷, 是因为名字背后是祖国万里河山的寒冷:或许是祖国在世界之林的落后贫困状况让诗人寒冷, 或许是周围人群的冷嘲热讽让诗人感到寒冷……

海子在北京期间, 有次在百无聊赖之际随意走进学校附近的一家餐馆。他对老板说:“我给大家朗诵我的诗, 你们能不能给我酒喝?”老板抬眼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年轻人, 回答说:“我可以给你酒喝, 但你别在这儿朗诵。”

还有次在北京诗歌聚会上, 除了好朋友、《十月》杂志编辑骆一禾, 没一个人理他。

(三) 海子的幸福观具有矛盾性的统一性

1、矛盾统一的具象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所以作为题目“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诗人在诗歌中主要表述的一种状态。而且“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此诗句不单出现在诗歌第一章, 还出现在诗歌的最后一章的最后一句。这句诗正是诗人要表述的幸福观。

幸福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描述的具象画面是一组矛盾景象。

所谓矛盾景象是, “面朝大海”和“春暖花开”从地理意义上是相对的水域与大陆, 在画面中诗人是处在水陆的分界线上。

当诗人面朝大海的时候, 目光是无法触及“春暖花开”的景象的, 因为海上可以生明月, 而不能产鲜花, 春暖花开的景象在诗人的背后。

处于分界线的诗人是选择一望无尽的海域呢还是选择鲜花烂漫的大地呢?诗人告诉我们他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他面对的是广阔无垠的大海, 留下身后春暖花开的大地, 虽然身心统一在一个具体的生命中, 但是身和心要向着各自方向分开, 奔向这组矛盾的具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矛盾统一的内涵

(1) 渴望幸福在远方且短暂巨大。

诗歌首章用两个“从明天起”指出“幸福的人”: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表明诗人想要来一场近几年来流行的说走就走的旅行, 要做一个行吟诗人。

这样幸福是在“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的远方”, 此为空间范畴上的远。

诗歌首句“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说明诗人的现状:他的今天亦或昨天是不幸福的。至少在海子自己看来, 写诗歌当天的他是无法达到幸福的, 他把描述的幸福划给了似乎马上要到来可能又永远不会到来的明天, 这是时间范畴上的远。

时间上的远又表现客观地表现在空间———“房子”上。

现实中的海子其实并没有一所这样的房子, 海子好友诗人西川曾回顾说:“在 (海子) 他的房间里, 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 他既不会跳舞、游泳, 也不会骑自行车。”

所以,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并没有出现在海子过去或创作这诗歌时候的生活状态中, 有房的生活状态, 是从属于“从明天起”这个时间点, 是未达到的, 是理想中幸福观实现的表现。

因此说诗人幸福观的一个特点是在远方。

在诗歌第二章中诗人写到: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闪电”一般出现在雷雨天气, 出现时天空黑暗无比, 所以诗人在感知幸福的时候是身处黑暗的恶劣的“气候”状况下的。

但是诗人的“幸福”毕竟像闪电一样, 有着刹那的光明。

闪电来的突然, 去的也快, 出现时亮光很巨大, 这些都表明海子的幸福来的突然且巨大, 只是海子的幸福感受也像闪电一样, 来得快, 去的也快, 是短暂的。

(2) 放弃远方的幸福。

第一诗段中“幸福的人”的处世行为是: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

在该诗段中诗人用两个“从明天起”的时间限制性状语, 表明自己暂时不属于他要达到的那些“幸福的人”的范围, 所以第一诗段中“幸福的人”不能等同于诗人创作诗歌时的自己, “幸福的人”的行为方式只是诗人希望能达到。

但是, 诗人在“从明天起”的幸福中, 又提出了: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现实情理上讲选择周游世界式的生活方式, 和有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是不矛盾的。比如我们可以有一所房子作为固定住所, 很多时候我们把这住所称之为家, 同时我们又选择离开这固定住所出去远游。

当我们把诗人描述的两种生活方式经过概括抽象后, 可以发现分别指向为出发和驻留, 而这两种行为状态是互为矛盾的, 因为从时间的单向性上讲, 一个人不可能同时生活在两种状态中, 即在此地的同时又在彼地。当我们选择出游的时候, “有一所房子”仅仅是法律意义上的物权拥有, 而并不是我们个体生命意义上的有, 我们必须离开房子, 才能出发的。

而诗人最终在诗歌最后一句明确表示了: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是对远方幸福的放弃, 而选择了停驻的幸福观。

现实中的诗人没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 诗人并不生活在海边, 现实中的“我”是有着固定住所的, 但并不是有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房子, 海子的住所远离着大海, “这就是海子从1983年秋天到1989年春天的住所, 在距北京城六十多里地的小城昌平 (海子起初住在西环里, 后迁至城东头政法大学新校址) 。”

(3) 向死的生命和向生的诗情相互统一

大海象征博大, 大海是我们人类生存的自然地域环境中大的极致景观, 而这大的极致的唯一性, 就会透露出孤独之感, 所以诗人选择面朝大海就有了诗人是直面孤独的意味。

大海的博大反衬出我们人类个体的渺小, 面朝着大海的诗人不仅是直面着孤独, 也正视着自己作为人类一员的渺小。

面朝大海能看到什么?大海因为在视觉中展现出边际渺茫, 很多时候与大洋彼岸式的希望是分不开的, 但是在这首诗歌中, 诗人海子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目光所到之处, 而是在自己的背后, 诗人是身心分离的。

直面着孤独, 正视着自我渺小的诗人, 展现出的是让人心冷的画面, 而把“春暖花开”的温暖景象留在了自己的身后, 这冷与暖的分隔其实是诗人身与心的分裂, 一个人身心的分裂也就预示着生命的消亡。

诗人在最后诗段用“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指出自己的幸福不会在尘世, 而是在与之相对的地方, 或地狱、或天堂, 这都是死亡的代名词。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的房子, 是诗人在诗歌中选择的归宿, 这样一座面朝着大海而在春天围绕着鲜花的建筑物, 不就是一座将被摆满鲜花的坟墓吗?

“很显然, 在主人离去前这两间屋子被打扫过:干干净净, 像一座坟墓……这就是海子从1983年秋天到1989年春天的住所……”

当我们这些普通人把“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为一所能欣赏着阳光沙滩的海景房, 并作为美丽的幸福景象来追寻的时候, 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幸福追求却成了诗人的坟墓。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式向死的景观是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形象化的描绘, 是诗人追求的精神家园的物化。

诗人在这首诗歌中表现出原本想把自己生命的归宿地选择在海边, 即水陆相接的地方, 但是现实中诗人并没能到达海边, 而是选在山海关。

其实从北京出发到山海关, 线路方向就是朝向大海的。“因为北京有那么多的铁轨可卧, 如果没有一定的指向, 是不必也不用跑到山海关去的, 这一行为本身就足以令我们深深思索。”

对于以中华文字作为自己生命印记的诗人海子来说, 选择“山海关”这个词, 正好符合“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式的水陆分隔概念的大名称, 山水的关隘, 山水的分界。

眷恋着文字的诗人应该更喜欢诗歌中“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因为更具有春天万物生机勃发的重生意味, 我们从“诗人生命最后的诗歌是《春天, 十个海子》”就可以看出。

虽然现实的海子最后没能把生命的归宿选择在温暖的地方, 但是依旧是选择在文字的温暖中离开了。

诗人西川曾经回忆:“自杀时他身边带有四本书:《新旧约全书》、梭罗的《瓦尔登湖》、海涯达尔的《孤筏重洋》和《康拉德小说选》。”

诚然, 生物意义的生命终结后是无法重生的, 真正重生的是海子的对于文字的情怀, 一个诗人的春暖花开的情怀。1989年25岁3月26日, 在生物意义的终点, 诗人海子把自己的头颅朝向水陆相隔的地方, 静静地躺在了冰冷的铁轨上, 带着几本有着温暖文字的书, 向着心中的诗歌圣地重生去了。

摘要:《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是中国当代诗坛80年代后期新诗潮的代表人物海子死前两个月的作品, 很多读者认识海子也大多是从这首诗歌开始的。在这首诗歌中, 诗人展示了各种幸福观, 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幸福观。

关键词:海子,幸福,幸福观

参考文献

[1]杨九俊, 汪政语文 (五年制高等师范教材) (1年级) (上册) [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0.

[2]钱翰.细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M].上海:时事新报, 2009, (12) .

[3]孙穆.启蒙文[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13.

[4]周细良.怎样抓住题眼[M].黑龙江:作文成功之路 (下) , 2013, (10) .

[5][6][9]谭五昌.《活在珍贵的人间》:海子纪念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4.

[7]海子之死的评价 (2) .西部商报.

花开的季节作文700字 篇10

――题记

在长大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难以忘怀。又跟同学吵架之后的不服气;有跟老师顶嘴后那一句“她能奈我何。”;或是取得了小小的成就一蹦三尺高……太多太多。即便如厕,那些不论好与坏的回忆都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和回忆……

那颗白玉兰树,在我心中,是抹不掉的字迹。它包含了我太多太多童年的回忆。听老师说,这棵白玉兰很早就有了,经过风吹雨打,没有断枝残叶,而是笔直笔直的站在那,让我看到了小白杨的影子。在当时我的眼中,显得格外的成熟。小时候,每当到了花开的季节,我们几个小毛孩就站在树下,围成个圈,唱着歌等待着花瓣轻轻落下。有时,偶尔有一阵小风吹过,花瓣纷纷落下。看到这幅画面的我们,高兴的哇哇直叫。

在树下站了一小会儿,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香味,那是什么?是白玉兰甜甜的香味和孩子们天真无邪的愿望。记得当时的我最喜欢闻这种味道。教室里都弥漫着清香。我摘了几片花瓣,回家后放在我的小桌前,闻着那淡淡的清香做每一件事情。

白玉兰的香味,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它不仅仅包含了本身的清香,还包括了当时我们几个小屁孩天真无邪的童年回忆。而现在,那几个孩子都已经长大,也不会在树下唱着现在觉得幼稚的歌,像“疯子”一般去摇树,拾花瓣。

转眼间,我们到了六年级,最后一次凝望着它。我静静的坐在树下,看着风吹过带着花瓣缓缓飘落。猛然发现,花瓣落地姿势是那么美,那么悠然。那缕缕清香是那么浓。也许我是最后一次闻着这棵树的花瓣,最后一次站在这树下,但是这味道,肯定不会忘,不会忘,铭记于心……

那缕缕清香,连接着丝丝温情;那缕缕清香,连接着纯洁的友谊;那缕缕清香,连接着我们天真无邪的童年回忆。连接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那颗白玉兰,我心存感激,它教会了我什么是童年的友谊,那清香,勾起了我多少童年回忆。在那最后花开的时节。我最后一次伴着它的清香入睡。闻着花香静下心来,都会想起有几个小毛孩,围在玉兰树下,拾着花瓣,唱着歌。伴我度过最后时节……

春暖花开的作文700字 篇11

我的世界也有这般的.春暖花开。

今天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日子——地生中考。我的心里掠过一丝丝的迷惘与担忧,两年的奋斗就体现在这两个小时,两年的等待只为了这一场精神上的战斗。万一又没认真,万一临场发挥不好……我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紧张的情绪在血管里涌动,从心脏到头顶。我试图平复自己的情绪:不就是一次考试吗?平时学的那么好,结果又怎么会差呢?即使这样安慰自己,可手心里仍往出沁汗,那汗似乎冒着凉气,我的步伐也似乎变得更加沉重了。

来到教室一切依旧如往常一样,同学们手里捧着地生,嘴上念着地生。我也从包里抽出书,想在最后关头多记些,可是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我站起来,想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可是两腿直哆嗦,几乎站不稳,但仍控制着在原地不停地踱步,脑门上的冷汗一滴一滴的往下流,但我也顾不上擦,眼睛死死地盯着手里的地生书,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知识点,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握在手里的课本几乎被手心里的汗浸湿了。可是我什么都没记住。

“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我们马上下楼去考场,保持一颗平常心……”班主任叮嘱着,可是我的焦虑不安没有得到任何缓解。半路上,我跟好友唠叨:“我好紧张!好紧张!”她笑笑,什么也没说,估计她早已料到此时的安慰或许已是枉然。

到了考点,时间尚早,唯有等待。每一分钟都很煎熬。没办法,又和站在我附近的班主任低声嘟囔着:“我紧张,怎么办?”她走近我,笑笑,笑容里从未有过的温柔:“抱抱就好了,灵丹妙药,你试试!”说着把我拥入怀中,搂着我的肩,拍拍我的头。她的拥抱使我瞬间沉静下来,似乎有馨香沁人心脾。

面向太阳不问春暖花开 篇12

人, 来到这世上, 总会有许多的不如意, 也会有许多的不公平;会有许多的失落, 也会有许多的羡慕。

你羡慕我的自由, 我羡慕你的约束;你羡慕我的车, 我羡慕你的房;你羡慕我的工作, 我羡慕你每天总有休息时间。或许, 我们都是远视眼, 总是活在对别人的仰视里;或许, 我们都是近视眼, 往往忽略了身边的幸福。

事实上, 大千世界, 不会有两张一模一样的面孔, 只要你仔细观察, 总会有细微的差别。

同是走兽, 兔子娇小而青牛高大;同是飞禽, 雄鹰高飞而紫燕低回。

人, 总会有智力、运气的差别;总会受环境、现实的约束;总会有人在你切一盘水果时, 秒杀一道数学题;总会有人在你熟睡时, 回想一天的得失;总会有人比你跑的快……参差不齐, 才构成了这世界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是的, 走在生活的风雨旅程中, 当你羡慕别人住着高楼大厦时, 也许瑟缩在墙角的人, 正羡慕你有一座可以遮风的草屋;当你羡慕别人坐在豪华车里, 而失意于自己在地上行走时, 也许躺在病床上的人, 正羡慕你还可以自由行走……

有很多时候, 我们往往不知道, 自己在欣赏别人的时候, 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事实上, 人生如一本厚重的书, 有些书是没有主角的, 因为我们忽视了自我;有些书是没有线索的, 因为我们迷失了自我;有些书是没有内容的, 因为我们埋没了自我……

一生辗转千万里, 莫问成败重几许, 得之坦然, 失之淡然, 与其在别人的辉煌里仰望, 不如亲手点亮自己的心灯, 扬帆远航, 把握最真实的自己, 才会更深刻地解读自己……

春暖花开的作文700字 篇13

夜半,起身慵整纤纤手,与此同时,一阵吹面不寒的杨柳风走过耳畔。霎时,我仿佛听到了画楼听雨的姣好,红帐昏歌的超然,那一刻,宛若在虞美人盛开的山坡上,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在杏花满头的春日里,挽一朵杏花于手,聆听花蕊的微语,畅想着春天的壮游上。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

春日里,我们静卧着,看午后慵懒的白云,嗅万紫千红的香甜,感自然的清新恬淡。春天仿佛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使这个本身只有时间的内容的季节充满了生机。人们的情感也会被春的美而感染,欢快愉悦着。但是自然之景似乎不足以触动人们最深处的心弦,花开成海,赏心只有三两支;莺歌燕舞,悦目只余一两双。

曾有个富含禅机的故事:一天,一个年轻人带着对家乡景物的厌烦,背上行囊,来到一个生机勃勃的乡村。在途中,他碰上新的美景。于是老者说:“既然你讨厌你家乡,你就走吧,这里也糟透了。”然而几天后另一个年轻人来到同样的地方,老者问他:“你来这是厌烦了自己的家乡吗?” 年轻人摇摇头,“我很爱自己的家乡。”于是老者说:“你来对了,这里一定不会比你的家乡差,这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为什么在同一个地方,两个人得到的回答却截然相反呢?一个不懂得欣赏的人,哪怕站在最美的.山中,呈现在他眼前的都只是一堆烂石;相反,一个懂得欣赏,积极对事的人所行之处,处处都是春暖花开。

即使置身春天,不善于感受美的人依旧是一脸茫然吧。

我追寻春天的脚步,领悟到了感受美、欣赏美的真谛。 在一粒砂石中看见原始蛮荒的野性美;在花朵中闻到生命的美好。

花开作文700字 篇14

早晨,我拿着书到班上。早读已经开始,人数也不少了。但朗朗的书声并未响起,几个自觉得孩子,在认真的读书,值日的孩子来回穿梭,还有一些在发呆的孩子,可以看出并未投入。

我很想训斥,但我忍住了。与其挨我训斥,不如我慢慢等待,看孩子们能不能管理好自己。默默走到最后一排,开始阅读——《做有思想的鸡,快乐的蛋》。这本书是一位私立中学的数学老师写的,文字幽默,堪称麻辣教师。我特别向往书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似乎不是师生,更像朋友。亦师亦友的角色转换,老师做的游刃有余。读到有趣之处,我还情不自禁的笑出声来。我用余光看到有几个孩子好奇的扭脸看我,可看到我在认真阅读,他们也不再打扰。一时间,我醉在书中,放飞思绪,也感慨颇多。

不一会,铃声就响起了。此时我抬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孩子们个个拿着书,认真早读,腰背挺直,书声琅琅。这不就是我理想的早读状态么?我不由得欣喜。原来,少了我的训斥,孩子们也能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我的投入专注,也在无形中感染着他们。

走上讲台,我面带喜色,向他们介绍我正看的这本书,以及书中师生和谐的关系,我看出来,孩子们也希望有这么好的师生关系。我告诉他们,我们也可以,各尽其责,我们也会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我还告诉他们,在我沉浸读书的时候,忽然发现大家早读那么用心,让我觉得很幸福。听到这话,孩子们的脸上,也露出了喜色。

有时候,幸福真的很简单。

教育,也会如此简单。

亲爱的孩子们,我愿意相信你们,相信你们能做到你这个年龄段该做到的,相信你们通过努力,会让我们有更多的幸福感。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赏析 篇15

全诗开篇, 诗人即点出自己的愿望, “做一个幸福的人”, 但前提却是“从明天起”。有心的读者会发现, “明天”二字, 正说明诗人今日之生活并不幸福。诗人把自己的幸福界定于“明天”, 且从“明天”起才着手去做, 这就为全诗奠定下一种悲凉的基调。今日愿望, 从明天开始做, 那么今日做什么呢?除了绝望与悲哀, 剩下或许只有深深的寂寞吧。

因此, 本诗一开始就交织着一种希望与绝望、痛苦与幸福相交融的复杂情感。我们应知道, 人并不仅仅生活于未来, 未来是为今日服务的, 过去的已不再复返。人, 真正地应生活于现在。忽视了“现在”的人生是迷茫的人生、虚幻的人生, 所以忽视“现在”的人, 定不会有真正美好而幸福的未来。海子的悲凉, 或许正来自这里。只是, 海子为什么不选择从今天起, 而一定选择从“明天”起呢?这其中或许有一言难尽的秘密吧。生活于现在, 并非意味着拒绝未来, 而意味着将未来的理想付诸于今日之行动来实施, 因为没有行动, 只有幻想或理想的人生, 将是真正无望而缥缈的人生。

诗的第一行中, “幸福”二字, 亦点出诗人今日的无奈与不快。从第一句我们可以看出, 诗人的愿望就是“幸福”, 但诗人如何真正走向自己所期望的幸福?是否真的只能从“明天”起?荀子曰:“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荀子的话正见证着从今日做起的重要性。然而, 诗人偏偏选择“明天”, 这其中的内隐或许还有待慢慢道来。

诗的第二行, 诗人对自己所渴望的“幸福”进行了界定, “喂马, 劈柴, 周游世界”。“喂马”、“劈柴”, 体现出诗人对远离尘嚣的寂静生活之向往。这是一种属于个人的逍遥生活, 没有竞争, 没有压力, 亦没有烦人的人际交往, 一切简简单单, 自由自在, 过着属于自己的逍遥生活, 在自己安逸的世界里享受人生与自然带来的乐趣。但聪明的读者会发现, 诗人真正的逍遥还并不仅仅表现在“喂马”与“劈柴”上, 诗人“喂马”、“劈柴”之目的乃是为了“周游世界”。因此, 能够自由自在地“周游世界”, 才是诗人真正所企盼的逍遥, 才是他对“幸福”的别样向往。带着一匹马, 带着一把劈柴的刀, 在大山与河、海之间逍遥, 遍游世界, 从而享受人生之为人生的无尽之美。诗人的这一企盼, 其要求如此之低。读到这里时, 我们不得不深思今日忙忙碌碌的世人。与世人相比, 诗人的理想体现了当代人所无法企及的至境。海子之伟大, 或许正体现在这里。

品到全诗第三行, 我们不禁会问, 为什么要从明天起, 才关心“粮食”与“蔬菜”, 而不是今日呢?其实仔细品来, 这句诗不仅代表着诗人的一种自责, 更代表着一种呼吁!忙忙碌碌的世人, 在追求自己物质享受的同时, 似已遗忘那些仍在寒风中饥饿的孩子、老人……看看那些贫苦的人, 看看那些饥饿而贫寒的人, 让我们多一点关心和呵护, 让这个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美、更好!诗人企盼世人关心粮食与蔬菜, 这乃是诗人对世界幸福的一种呼吁, 这再次体现了海子作为诗人的博大胸怀。他不是为自己去关心, 而是为世人, 并企望世人与其一起关心那些挨饿的世人。

然而, 对世界的呵护与关心, 并不能抹去诗人自我内心的孤寂与寂寥。让世界因我们的存在而更美, 但世界的美尚不能平复“我”内心的寂寞。我会在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默默为这个世界祝福, 所以诗人在第一节诗尾点出“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这是诗人的企盼, 亦是诗人的追求。“房子”, 就是“家”, 诗人的家, 朝向的是大海而非世人。这并非说诗人漠视着世人, 而恰恰相反, 体现出诗人一种博大、无我、无私的精神境界:把幸福给予你们, 你们若能幸福, 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对于“我”自己, “我”一无所求。诗人对世人一无所求, 这对于我们今天忙忙碌碌的人群来说, 未免不是极大的震撼。我们是否也应放下自己那无谓的沉重抱负, 少为点自己, 多爱点世界?

诗的第二节, 诗人的愿望是把自己的这种幸福告诉每一个亲人, 并告诉世上每一个人, 但这种告诉的前提依然是“从明天起”。这一愿望不是诗人自我对世人的所求, 乃是诗人为世人而向世人所求。他企望把这种幸福———人人皆能幸福从而让自己获得幸福的那种幸福———告诉世上每一个人。这乃是一种极大而无私的爱, 这种爱, 已超出一己的狭隘, 它是对世界上每一人、每一物的爱。世界, 因爱而温暖;世界, 亦因爱而幸福。因此, 这一节的诗尾, 诗人接着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不过, 谁来给它们取温暖的名字呢?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并不仅仅是诗人自己。山、河的温暖名字, 要靠世人一起来努力!诗人之所以将自己的幸福祈愿告诉世上每一个人, 其目的亦不仅仅在于让世人知道他的幸福, 更在于让世人懂得他的幸福!他企盼, 人人从这种“懂得”中, 好好呵护这一世界;他企盼, 人人能够献出自己一点爱, 一起让山、河温暖, 从而让世上每一个人获得温暖。这就是海子要将自己的幸福告诉世人的深层原因吧, 这也正是诗人“幸福”意义之所在。从这里, 我们亦可以看出, 在诗的第一节中诗人“周游世界”的梦想, 乃是建立在世人获得幸福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世人幸福, 世界幸福, “周游世界”才能给诗人内心带来真正的愉悦。可见, 海子要周游的世界, 决不是充满饥饿与忧伤的世界, 而是每一条河每一座山皆有温暖名字的幸福世界。笔者以为, 诗人的伟大, 读到此已清晰可见矣。

全诗最后一节, 诗人再次点出了自己的心声。其实, 此节是对前两节的再次说明与强调。诗人将自己的幸福告诉每一个人之后, 尚怕世人“不懂”其幸福的内在意蕴, 所以诗人明确地说:“陌生人, 我也为你祝福。”

当陌生人真的得到诗人亲口所给予的祝福之后, 陌生人应做些什么呢?通过诗的前两节我们可以看出, 诗人并不仅仅要世人接受他的祝福, 他更企望世人与他一样“关心粮食和蔬菜”, 他亦企望世人与他一起“给每一座山每一条河取一个温暖的名字”。他企望自己与世人一起, 让世界温暖, 从而让生活于尘世的每一个人拥有温暖。

只是, 我们不可忘记, 诗人的温暖与幸福不同于世人的温暖与幸福。对于诗人来说, 只有世人的温暖与幸福才是他自己的温暖与幸福!海子的幸福意蕴远超出世人的幸福意蕴, 它是一种幸福后的幸福。然而, 这种幸福是那么难以企及, 因为世界总是充满忧郁与灾难。

我们说, 海子的这种完美幸福观在忙忙碌碌的人世间或许永远不可能达到, 它只能永远属于理想。但诗人并没有因这种理想的无法实现而放弃自己的追求, 他连续用了三个“愿你”, 除了说明诗人理想实现的困难外, 更说明诗人对那一完美理想的不懈追求!

或许诗人比谁都明白, 要实现他的幸福, 在此世已无可能。所以, 诗人干脆来个自勉:“我只愿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诗人这种对世人一无所求的爱, 这种只期望世上每一个人皆能获得幸福的爱, 被表达得如此纯净而真诚。此诗百读而不厌, 由此可见其深层原因了。

上一篇:小学六年级作文900字:妈妈笑了下一篇:当代中国用水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