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教学反思(精选6篇)
碧螺春教学反思 篇1
《碧螺春》教学反思
唐山市滦县茨榆坨镇谢各庄中心小学
吴秀梅
社会高速发展,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需求与日俱增,应用也越来越频繁,这也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使现代信息交互技术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因此,现代信息交互技术与语文教学融为一体,对于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语文教学中运用交互技术势在必行,下面就本节课教学进行一下反思:
1、本节课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26课《碧螺春》第二课时。
2、在本课教学之前,农村学生对于茶还仅仅是一种“看过”的理解,对于有关茶的知识是少之又少,对于江南茶园更是从未见过。基于这种情况,在课前布置学生和老师一起去搜集并了解一些关于茶的知识,学生通过询问、网络等多种途径去搜集资料。这些知识将成为本课学习的基础。我就孩子们搜集图片及自己搜集视频制成课件,应用于本次教学过程中。
3、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回忆已学知识,在多媒体图片及老师创设的去碧螺春茶园游览的情境中,扮演导游,回忆上节课知识,回忆了碧螺春的产地、名字的来历,学生们入情入境,进入文本,仿佛真到了江南一样。
4、接着,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与课文内容相近的情境,有图片有音乐伴奏,为个性化的朗读作保障。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下,学生朗读语言文字自然有了独特的感受,真切地感悟语言文字所带来的意境。
5、接下来出示文字图片,学生感情朗读,勾画制茶时动作的词语,同桌讨论交流,再让孩子们结合图片模仿制茶时的繁忙情景,体会到茶手的勤劳、心灵手巧。
6、最后播放一段制茶时的视频,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制茶的工艺,对茶手那娴熟的炒茶技艺无比敬佩。
总之,电子交互技术的使用,使孩子们真正体会到了作者写作时的意境,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扩大了知识面,提高了兴趣,体现了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这节课我觉得十分成功。
《碧螺春》的教学反思 篇2
在准备这节课时,我自然就把这两个方面,作为了授课的重点,可是由于我们地处北方,孩子们几乎没有人亲眼看到过茶园,所以为了让孩子们对茶园有个清晰的印象,我从网上找了很多茶园景色的照片,然后经过认真的筛选,留下了自认为是能给孩子们以震撼感觉的照片,准备课上呈现给孩子们。事实证明,这些照片的出现,的确令孩子们受到了美的熏陶,同时也令他们的想象更加有灵性了。
对于碧螺春制作的部分,我采取了:说说文字留给了你怎样的印象——找一找表示动作的词语——看炒制碧螺春的视频,体会茶手技艺的高超——看炒制出来的“蜷曲成螺”的碧螺春的图片,体会“工艺茶”的名不虚传的步骤,带着孩子们边读边动手边体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品茶部分重点放在了碧螺春的色香味形的“品”上。当那一杯碧绿的碧螺春呈现在大屏幕上时,我看到有的孩子真的在深呼吸,我想他们是想闻一闻它的味道。教学至此,孩子们说出“在清香地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也就不足为奇了吧!
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作为本课的一个拓展,我补充了一部分关于茶的知识。我是想让孩子们在文本之外,对茶文化有一个稍微深一层的接触,以便让他们用由此而激发出来的兴趣,自己主动地去阅读、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
总体上来说,这节课达到了我预期的目标,但是仍然有很多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的感情朗读少了一些,有一部分孩子没有得到读的机会;由于是陌生的老师,课上部分学生的思维,没有真正活跃起来,不想或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想在课前,如果我和孩子们能有多一些的沟通和交流,这种状况应该会有所改变。
《碧螺春》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了解有关茶文化的信息。2.了解茶乡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感受茶乡人生活的美好。
3.通过分析课文,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描写的细致与准确,积累相关的词句。
教学重点:了解碧螺春的采摘、制作、品茶,体会文章表达的有序性。教学难点: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解决了字词问题,对课文内容和结构有了大概了解。谁来给大家讲讲关于“碧螺春”的传说?请同学讲一讲。文章还介绍了哪几方面内容?(碧螺春的采摘、制作、品尝、赢得人们喜爱)
二、重点段落赏析(顺序颠倒,从品茶谈起)1.月下品茶。
(1)师:同学们,你们对那一部分最熟悉呢?——品茶。(请同学读相关段落)
师:谁告诉我泡碧螺春茶需注意什么?
生:倒上七八十度的温开水,然后分别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生:先放水后放茶。
师:请同学们从色、香、味、形四方面找一找相关词语。生:色(嫩绿透亮,碧绿清澈)生:香(清香、扑鼻而来、浓郁、飞溢四周)生:味(清新爽人、甜津津、回味无穷)
师补充:因为碧螺春是和各种果树套作种植的,所以碧螺春的清香不同于一般的茶的香味,它的清香中有一丝丝淡淡的花香,还有一丝丝淡淡的水果香,花香果味,沁人心脾。
生:形(青螺入水、旋转、飞速下沉、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极其动人)
师:有这样独特的色、香、味、形的碧螺春,怎能不让人爱不释口呢?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听我朗读这些句子,你来品味一下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
夕阳西下,一套青花瓷茶具,一小撮碧螺春茶……
(2)师:品茶的感觉真好,我们就像作者一样被陶醉了。作者陶醉仅仅是因为碧螺春有独特的色香味形吗?是不是只要有好茶就一定会被陶醉呢?品茶还需要有什么呢?
生:夕阳西下,明月初升。在院中摆上一张桌子,几个人团团围坐…… 生: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溢四周。师:品茶,品的不仅仅是茶,品的是心情,品的是朋友深情,品的是家人真情。让我们给它起一个优美的名字吧!(月下品茶图)
师:你有没有被碧螺春独特的色香味形以及喝茶的独特韵味所陶醉?请同学把本段美美地读一读,品一品。
2.清晨采茶
课件出示泡好的茶汤,再问学生:你从茶汤中看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师:可有人比我们看到的要美,你知道他看到了什么吗?(读结尾)师:江南明媚的春光是什么样子呢?出示课件。反映了外国诗人怎样的情感?
生:对碧螺春的喜爱和对江南风光的赞美。
师:你想到了哪些词来形容江南春光呢?(鲜嫩、清澈、纯净、淡然……)美吗?
师:俗话说:饮水思源。品茶之余,我们也走进江南,走进茶园,去领略江南明媚的春光。出示采茶图。
师介绍:碧螺春的采摘技艺高超,有三大特点:
一、摘得早;
二、采得嫩;
三、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最为名贵。
师:看到采茶图,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美)让我们跟随作者脚步去去体味一番。
生默读第四自然段。
师:你来到湖山的茶园了吗?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看到了清晨,采花女披着晨雾,踏着朝霞,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我看到太阳升起来了,湖山的上空金光万道,茶园一片金色;到茶园里茶树丛翠绿欲滴,采茶女个个神采飞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
——听到了公鸡嘹亮的叫声,整个湖光醒来了。江南春光的无限美好;听见了采茶女采茶时发出的银铃般的笑声。
——闻着淡淡的花香。
——感受到早晨湖山的景色很美;感受到茶园的空气很清新;感受到采茶女采茶时很快乐,有说有笑的;感受到采茶女心灵手巧,一早就在茶园采茶很勤劳;感受到采茶女的脚步很轻快;感受到采茶女的心情很快乐;感受到作者很喜爱这湖山的晨景。
师介绍:同学们的读书收获可真多,读书就应该这样来读。苏轼评王维的诗与画,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读这段文字,也有这种感觉,不但看到美丽的画面,还听到美妙的声音。
小结:是啊,江南的茶园美,采茶姑娘美,劳动画面更美,它们一起构成了江南明媚的春光。出示茶汤,从茶汤中,你看到了这些吗?把本段美美地体味一番吧!
三、入夜制茶
1.师:清晨采茶,入夜炒茶,这就是茶乡人民的生活。碧螺春不炒隔夜茶,炒制好的碧螺春又叫什么呢?(工艺茶)那么,你怎么理解“工艺”两个字?(学生谈,教师引导说出工艺茶既要有精美的外形,还要体现精湛的技艺。)
师:哪些句子让你觉得碧螺春是当之无愧的“工艺茶”? 课件出示: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问:你怎么理解这句话?(谈自己理解。)
师:真所谓干之一分则焦,脆之一分则碎,青之一分则腥,细之一分则断。而碧螺春的烘焙恰好做到不焦、不碎、不腥、不断。被称为“工艺茶”真是当之无愧!哪个词表达了这个意思?(无怪乎)
师:老师觉得这句文字也像碧螺春一样充满了芳香,作者连用了几个相同形式的词语,使句子读起来朗朗上口。
请同学读这一部分。
2.师:要炒出当之无愧的“工艺茶”,必须有精湛的烘焙技艺。你知道是怎么炒茶的吗?(请学生读相关句子)师:炒茶手就是在这样滚烫的大锅里,用血肉之手来回翻拌啊!那动作是快是慢呢?(快)从哪里可以读出来?(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
师:作者描写这种连续的动词或变化,用了什么句式?(忽而……忽而……)你能表演一下这些动作吗?(请同学表演,其他同学读句子。速度要快。)师:如果炒茶师傅在你的身边,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表达对他们的赞美、敬佩之情)
3.在炒茶师傅的精心烘焙下,茶叶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变深了,变细了,条索纤纤,蜷曲成螺直到弥漫芳香。
师小结:碧螺春经过炒茶师傅的精心炒制完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
4.出示茶汤,同学们,从茶汤里,你又看到了什么?
一个个动人的传说;一杯碧绿清澈的茶汤;一阵扑鼻而来的芳香;甜津津的味道回味悠长;独特的姿态就是那一旗一枪。这就是碧螺春。
5.通过这篇课文,我们走进了碧螺春的世界,欣赏了如画的清晨采茶,如舞的入夜炒茶,如诗的月夜品茶。难怪连外国诗人喝了它,都称赞:“: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也因此,碧螺春才能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而像第一段里所说——久负盛名(长时期的享有好的名声。)
四、课外延伸。
让学生观看关于中国茶文化的短视频,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茶文化。
五、布置作业
孩子们,咱们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文化博大精深,你们一定还意犹未尽,有兴趣的同学回去继续查阅资料,可以制作一期以茶文化为主题的手抄报,或制作一张碧螺春茶的宣传海报。
六、板书设计: 碧螺春
清晨采茶图
美丽动人
入夜炒茶图
月下品茶图
“工艺”茶
陶醉
碧螺春 篇4
--------------------------------------------------------------------------------
dzzgx.126.com张广祥主页、中国语文名网“中学语文在线”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弄清课文的段落层次;写好本课生字
2.自学生字新词,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朗读磁带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当你看到了课题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激发学生兴趣)
二.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提示注意:
捻:声母是“n”
“搓”与“撮”读音相同
焙:读“bi”不能读成“pi”
2.质疑。(不理解的词语)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弥漫---充满、布满;
神采飞扬---形容人的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精神。
四.学生按自然段试读课文,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交流分段情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试说各段大意。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并归纳分段。
3.同位同学互查朗读一遍
五.指导写字。
1.先观察字行,掌握间架结构;
2.突出指导,“煞”、“茸”部首约占字的三分之一;“袄”字左边是“”,不要写成“”
3.学生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14.碧螺春
赞美碧螺春的句子 篇5
【第1句】倾城,碧螺春。它是一种茶,香气高而持久,俗称“吓煞人香”。康熙皇帝下江南,特地品常此茶,觉得此茶口味甚好而其名不雅,依据此茶产于碧螺峰,茶色碧绿,满生批毫,条索纤细,形曲似螺,又是早春所采,赐名为“碧螺春”。它与别的茶不同,间杂着果与花的香气,传遍四方。
【第2句】关于碧螺春,有这么一个传说.据说碧螺春原是一种野茶,生长在太湖东山的碧螺峰石壁上.有一年,野茶长得特别茂盛,采下的茶叶竹篓里装不下,采茶人就把多余的茶叶放入怀里.谁知茶叶沾着热气,透出阵阵异香. “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人们嚷了起来.从此,这种野茶就被叫做“吓煞人香”.后来,大家觉得这个名字不雅,就根据此茶原产于碧螺峰,以及古代常用“春”字来代称茶的习俗,便给它起了一个颇为雅致的名字——“碧螺春”.
【第3句】我没事的时候常常喜欢冥想,今天一边喝着碧螺春一边有一搭没一搭地冥想,真是奢侈又雅致的享受,想起来都让人沉醉。看着碧螺春在杯中慢慢下落,那清澈的浅绿色茶汁带着丝丝甜意滋润着我,简直就是浸润着我的骨子和血脉,把我意识中那些尖利的,带着棱角的东西泡软了,冲圆了,变得柔和而圆润了。每一条神经都放松下来,此刻我才是真正为自己活着吧。
【第4句】碧螺春的采摘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刚交春分,碧螺春茶汛便开始了.随着几声嘹亮的鸡叫,整个湖山醒来了.披着晨雾,踏着朝霞,采茶姑娘三五成群,结伴向茶园走去.空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翠绿欲滴的茶树丛中,不时传来银铃般的欢笑声.太阳升起来了,在湖山的上空铺开万道金光,
【第5句】绿绿的嫩牙青青的水,晶莹剔透水晶杯,圆圆的脸儿明亮的眼,纤纤玉手弄水来,绿芽舞清水。薄薄的雾气幽幽的香,红木桌椅说香憻,柔柔细语吴地女窈窕,婆娑倩影绕室香,香风抚清脸。淡淡的涩味微甜的水,白瓷细盘装茶点,美味的糕点豆干蜜饯,回味无穷佐茶来,味入心扉开。秀美的山峦太湖的水,缓缓山坡白云间,绿幽幽的茶园果树边,相传好茶嘴含来,碧螺春茶美。
【第6句】翠团一盏碧螺春,坐看流云自在人。更与清风成故友,梅花迎笑几分纯。包罗万象茶中解,写意人生苦辣煎。七碗清风消欲念,长箫吹断旧尘烟。壶里乾坤藏日月,陶然一笑破尘风。浮生不憾经年雨,淡酒茶香醉晚中。
【第7句】入夜,山村里万家灯火,又是另一番繁忙景象.焙茶手短衣紧袄,利索地把拣好的鲜叶芽倒进滚烫的大锅,叉开五指,在嫩叶中不住地翻拌.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 煞是好看.渐渐地,随着水分的蒸发,叶芽的颜色变深了,条索纤纤,蜷曲成螺.这时一边降温一边揉捻、搓团,待到茶叶捏拢放开就能自行松散之时,满屋子已弥漫着浓郁的芳香.此时的茶叶干而不焦,脆而不碎,青而不腥,细而不断,无怪乎人们称它为“工艺茶”了.
【第8句】太湖里有山名洞庭,分叫东山和西山,一半岛一大屿,咫尺相距,隔水相望。山上一年三季,枇杷黄过杏子又红,杨梅熟透金桔又香,碧螺春茶树就长在片片果园和层层花木之间,加上太湖水的云蒸霞蔚,还有洞庭山的风滋雨润,自然是承天赐之厚夺人间之爱。康熙爷也算个有文化有品行的.好皇帝,江南他也下了,好茶他也喝了,好妞也许泡了,可不该把人家乡下名“吓煞人香”改成“碧螺春”,可远没有吴侬软语的名字叫着乡土气息。
【第9句】如果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夕阳西下,明月初升.在院中摆上一张桌子,几个人团团围坐,取一套青花陶瓷茶具,倒上七八十度的温开水,然后分别放入一小撮碧螺春茶.茶叶如青螺入水,旋转着飞速下沉.这时叶芽伸展,茸毛轻舒,一旗一枪,嫩绿透亮,姿态极其动人.
【第10句】一盏茶思清俗骨,天涯海角客随风。芳菲谢尽何愁老,不改兰心淡墨同。碧水桥西向晚舟,亭前挥笔赋风流。云团翠雾穿心过,换得清闲墨雨留。夜色阑珊半盏茶,碧螺古韵待梅花。唐风卷处诗成雨,玉案台前点点加。
【第11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我美丽的家乡——洞庭西山岛,似一枚青螺卧于那烟波浩淼的茫茫太湖中之中。这里山青水秀,四季花果不断,更有那扬名中外、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洞庭碧螺春”。
【第12句】整个白瓷杯中,汤色碧绿清澈,清香扑鼻而来.轻轻抿上一口,清新爽人.茶水入肚,口中仍感到甜津津的,让人回味无穷.朋友相聚,品茶谈心,那份真诚的情谊随着浓郁的茶香飞溢四周……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
【第13句】茶和人一样是有个性的。绿茶清淡,红茶醇厚,香片馥郁丰满。碧螺春清清的苦与淡淡的甜,没有少年人的青涩与轻狂,也没有中年的沉重和老年的超脱,却有着三十而立的舒展和安详,一切都在似有若无间,经历的时候可能有一丝惆怅,事过以后再想起却是人生行囊中的一个华彩篇章。这就是碧螺春了,初入口时总有一点点的涩,而喝过之后却是悠长的甜美。
【第14句】碧螺春茶园也被染上一层金色.采茶姑娘个个神采飞扬,她们用灵巧的双手敏捷地从茶树上摘下一片片嫩芽.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
绿茶洞庭碧螺春冲泡服务标准 篇6
161、绿茶洞庭碧螺春冲泡服务标准
(1)备器:根据人数的多少,准备洁净的`玻璃杯或白瓷盖碗,与茶叶罐、茶荷、茶匙等一并放在大茶盘上,另置开水壶待用。
(2)赏茶:在冲泡前,简洁说明洞庭碧螺春的特性等。开启茶叶罐用茶匙拔取少量茶叶,置于茶荷中,呈现客人面前,供观赏闻香。
(3)置茶:将茶杯(碗),使其口沿第一文库网向上,一字摆开,并将茶叶一一拨入茶杯(碗)中待泡。
(4)温润泡(或洗茶):向杯中倾入适量80℃开水,置水量为茶杯容器的1/4或1/5。放下水壶,提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数圈,目的是在于使茶叶浸润、膨胀,便于内含物质浸出,时间掌握在30秒左右。
(5)冲泡:提壶冲水入杯,使茶杯中茶叶上下翻滚,从而使茶汤浓度上下一致。冲水入茶杯容量的七八成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