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遇上美术

2024-07-25

绘本遇上美术(精选10篇)

绘本遇上美术 篇1

当绘本遇上写话

——浅谈利用绘本提高小学低年级写话能力

【摘要】

本文从绘本的优势和当前写话教学的困惑谈起。首先阐述了绘本教学中阅读和写话可以相得益彰,并以此发挥绘本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深度功能。本文的主体部分,在基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如何选择适合低年级阅读写话的绘本,发掘出画写、补白、续编、猜写、仿写等多种绘本写话的训练形式。

【关键词】

绘本 写话 低年级

什么是绘本?绘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写给孩子的,带插图的书。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读本,通过绘画和文字两种媒介,互动来说故事的一门艺术。绘本非常强调情绪和主题的连续性,在短短的几十页之内,形成一个连继的视觉影像。绘本都比较唯美,版式精到独特别,以填封面、扉页、下文以及封底,构成一个近乎完美的整体。

绘本十七世纪诞生于欧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绘本绘本的主流传向了美国,绘本图书迎来了黄金时代。五六十年代,绘本开始在韩国、日本兴起,七十年,台湾也开始了绘本阅读,随后引起绘本阅读的热潮。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建构精神,培养多元智能。二十一世纪,绘本阅读已经成了全世界儿童阅读的时尚。

写话,是作文的启蒙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对一、二年级学生提出的写话要求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又明确指出小学低段写话教学的要求是“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写话的兴趣不浓,写话水平参差不齐,教师缺乏有效的写话指导策略。如何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成了很多老师感到困惑的问题。

所幸,在带领孩子们开展课外阅读时,我们认识了绘本,并把它请进了写话教学中。绘本遇上写话,会迸发出怎样璀璨的火花,开始一段怎样美丽的阅读之旅呢?

一、绘本与写话的相得益彰

(一)激发写话兴趣,以趣引路 儿童对绘本有着出自本能、发自内心的喜欢。那些鲜艳的画面、诙谐的话语、有趣的形象,无不冲击着孩子们的视觉,直抵他们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绘本语言简练灵动,字里行间流露出儿童所特有的那一份纯与真;画面精美,色彩明丽,富有内涵,能给孩子美的熏陶;人物动作诙谐有趣,个性张扬,推动着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对于孩子们来说,绘本是富有魅力的,他们深深地沉醉其中。不仅如此,绘本在吸引孩子阅读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表达的欲望:绘本画面之间的跳跃给故事留下了许多空白,孩子们想填充它;绘本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发孩子创编新故事的激情;绘本因其儿童性,会自然引发孩子的阅读感悟,他们不吐不快„„

(二)充实写话内容,有米之炊

低年级学生往往因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表而无从下笔。这不仅因为该学段的学生尚未学会选择习作素材,更因为他们还不会细致地观察真实的生活世界,也不会像成人那样冷静地审视事物。他们主要是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来思维的。绘本或描绘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如《第一次上街买东西》;或反映妙趣横生的动物世界,如《母鸡萝丝去散步》;或细腻描摹孩子们的情感律动,如《我有友情要出租》、《猜猜我有多爱你》;或告诉孩子们一些有趣的知识,如《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等。内容和题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绘本以其丰富的内容、鲜活的画面,将孩子们的种种生活情状定格于图画中,并辅之以简练的语言旁白,引发学生由此及彼地展开遐想,为学生搭建了爱读乐写的写话平台。学生徜徉在由丰富的画面和动人的叙述交织而成的美丽故事中。在这美丽而又快乐的图文旅行中,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喷薄而出。在丰富的画面中,在动人的叙述里,孩子们感到“有话可写”。读了《逃家小兔》,孩子们也想和妈妈做做这个游戏,写写你追我逃的乐趣;读了《我有友情要出租》,孩子们会为咪咪搬家后失去朋友的大猩猩感到难过,会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再为大猩猩找个好朋友;读了《小猪闹闹》,认识了那只在冒险中长大的小猪,孩子们也想提笔写写自己许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小猪闹闹比一比„„

(三)丰富绘本功能,读写互动

当绘本走入语文课堂时,大多数老师对它的认识,还停留在“阅读”阶段,认为这只是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其实不然,绘本的功能远不止阅读。它是一座 2 有待开发的“宝藏”,蕴藏着丰富的营养元素。不论是图还是文,都有着丰富的内涵。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里说:“一本绘本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故事。”不仅如此,绘本文字的排列,潜在的节奏、细节、留白、阅读的方向等都值得我们去细细玩味。其中到处包含着“写”的元素。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绘本“写”的元素,创造性地进行写话训练,使阅读和写话互为表里,既锻炼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又丰富了绘本的功能,可谓一举两得。比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如果单单把它当作一个阅读材料,孩子们可在大、小兔子爱的比较中体会到他们之间洋溢着的浓浓爱意。但如果把其中蕴含着的“写话”因素挖掘出来,让孩子们仿照绘本,写写自己和妈妈之间爱的故事,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写话能力,而且在抒真情、表真意中,孩子们会很真切地感受到无法度量的爱。

二、适合写话的绘本选择

现在随着绘本阅读的流行,种类繁多,但并不是所有的绘本都适合低年级孩子写话训练,这就需要老师有意识地从浅入深地无痕引导,这样,写话教学才会有价值,孩子才会慢慢从爱上绘本到爱上写话。

主要从绘本的两方面来选择进行写话训练的素材:(1)故事内容方面 故事的取材要贴近孩子的生活,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事情,但要有一些异于常态、常理、常情的变化,使儿童感觉到熟悉而奇特、新颖而有趣。故事的情节必须是简单而清楚的描述,让孩子想知道接着发生什么。故事的语言浅近、具体、形象;句子单纯、短小、口语化;朗读时明快、活泼、琅琅上口,富有音乐感。(2)图画表现方面 图画要富有视觉美,要恰当地运用色彩特指,比如小白兔、红狐狸、绿草、金色的阳光等,这样故事中的形象才会更鲜明,也更能激发孩子阅读的欲望。画面的构图也是营造故事视觉美的一个重要手段。高低对比关系以及散点构图等,能在视觉上引起愉悦,使注意力集中在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上,增进孩子对故事的理解。

进行绘本写话训练的准备阶段:首先“读”在先,“写”在后。只有指导孩子从头到尾阅读图画和故事,他们才会对文本进行理解,也才会有进一步的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无论什么书,封面都是最先映入读者眼帘的。而在阅读前让孩子对故事进行猜测,能激起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的封 3 面上画有一大一小两只兔子,小兔子抓住大兔子的耳朵,仿佛在说些什么。在教学时,就可以引导孩子看图,猜猜它们对话的内容,从而引出故事的题目———猜猜我有多爱你。每一个需要引导孩子去写的绘本,首先让孩子们爱上这个故事是第一步要做的。只有喜欢这个故事,才会产生浓厚的写话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一个写话教学的主题重点,比如人物语言、动作、表情,或是环境、景色、天气的描写,或是如何写一个连贯的故事。只有把这个主题确定了,才能使孩子的写话训练扎实有效。

二、发掘多种绘本写话训练形式

当绘本和写话亲密接触后,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发生了,写话教学的新途径被开辟出来,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新增长点也被找到。我们老师在实践中可以发掘多种绘本写话训练形式。

(一)画写

秦牧曾经说过:“绘画可以说是用线条和颜色来表现的文学,文学也可以说是用文字来表现的绘画。”由此可见,画的创作和文的写作本来就是共通的。而绘本是文学与绘画的完美融合,教师可以借鉴绘本的表现形式,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启蒙孩子的写话。老师可以让孩子们模仿绘本的样子,会写的字就用字写,不会写的字或意思用图画来表示。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孩子们画画、写写,乐在其中。这样不仅充分尊重了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又能降低写话书写表达的难度,更快地促进低年级孩子口头和书面语言的发展。

(二)仿写

汪潮教授在《中国语文读写结合研究》一文中指出,由读到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读,有现成的文章;写,却是从无到有,靠自己组织文章。怎样简化复杂的过程,降低难度,使初学者易学乐学呢?仿写无疑是最基本的方式了。绘本的语言往往非常简练,但是却蕴含着一定的语言规律,是孩子们仿写的好材料。如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执教绘本写话课《我爸爸》中,先出示单幅图单句话: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健壮。爸爸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然后把两幅图连起来,出示: 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健壮,也像整天笑眯眯的河马一样快乐。引导学生发现其中起到桥梁作用的“也”字。同时提取句式“„„像„„一样„„,也像„„ 4 一样„„”,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在这个片断中,窦老师充分挖掘了绘本中的语言规律,科学地渗透了写话训练点。教学由扶到放,激发了学生的写话兴趣,降低了写话难度,使学生乐于提笔。

(三)补白

1、给图画补白

图画是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绘本中的图画,是延展的、跳跃的、活动的图画,能引领孩子们走进故事情境,蕴含了文字无法表达的语意,这就是绘本图画的空白。这种“空白”给孩子们预留了想象的空间,可以引发孩子产生丰富的联想。在绘本写话中,如果我们引导学生仔细读图,展开想象,给画面补白,可能会收获别样的精彩。如江苏陆锦华老师在执教《母鸡罗丝去散步》绘本写话课时,他充分挖掘图画中藏着的故事,引导学生用顺口溜的形式把文字中没有提到的狐狸的遭遇描述出来。孩子们想象的阀门一旦打开,有趣的文字就从他们的笔下奔涌而出。将绘本原先的文字和孩子们的创作稍加整合,就成了这样一首妙趣横生的小诗:母鸡萝丝/出门去散步/狐狸偷偷/跟在她后头/走过院子/当头吃一棒/绕过池塘/扑通跌下水/越过干草堆/刺溜钻里头/经过磨坊/全身变了样/穿过篱笆/小车直摇晃/钻过蜜蜂房/蜜蜂紧追上/哎呀呀/哎呀呀/这下遭大殃/母鸡萝丝/按时回到家/这顿晚饭/吃得可真香!(加粗部分是孩子的创作)

2、给文本补白

绘本的文字简洁明了,舍去了很多繁琐的叙述,同样给孩子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给文本补白就是让孩子们乘着想象的翅膀,依托已有的图文,给这些言简意浓处进行扩充和丰满。像英国马丁·韦德尔的绘本《鸭子农夫》中,当牛、羊、鸡聚在一起商量怎样帮助受尽农夫欺凌的鸭子时,有这样一段对话:“‘哞哞!’牛说。‘咩咩!’羊说。‘咕咕’!鸡说。就这么说定了!”只有短短18个字,所谓的对话也就是动物们的叫声。但透过这么简单的文字,我们可以想象到的却是一幅动物们激烈争论的画面,牛说了什么?羊是怎么说的?鸡呢?神态、动作?将想象到的这幅画面描绘出来,一切就水到渠成了。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某个清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老牛、小羊和母鸡在院子里散步。他们看到鸭子一大早就扛着锄头出去了,现在正在整理菜园,而他的主人——农夫却还躺在床上睡大觉呢!老牛慢腾腾地说:“哞——哞——鸭子实在太受欺负了,我 5 们要帮助他!” 羊点点头说:“是呀,农夫实在是太可恶了!这样吧,我们想个办法把农夫赶走吧!”“咕咕!”鸡在旁边扑闪着翅膀,忙不迭地说:“我同意!我同意!”他们三个靠在一起商量起来:哞哞!咩咩!咕咕!不时还传出激烈的争论声。最后,大家找到了一个好方法,他们高兴地围在一起跳起舞来!

(四)猜写

孩子的好奇心总是非常强的。他们总是想探究未知的事物,寻找未知的答案。塞缪尔·约翰逊曾说:好奇心是智慧富有活力的最持久、最可靠的特征之一。绘本故事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教师在引导孩子阅读绘本时,故意隐去故事的某个部分(或起因、或经过、或关键处、或高潮、或结局),引导孩子猜想各种可能性。孩子们兴致高涨,乐此不疲。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能猜中绘本的描述,他们拼想象、搏表达,写话热情和表达智慧竞相绽放。

(五)续编

绘本往往篇幅较短,读完之后总让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有些故事在精彩处戛然而止,让人意犹未尽,留下了较大的想象空间。如英国莉迪亚·莫恩科的作品《我要是一只狗就好了》,讲述了一只猫非常羡慕狗可以“汪汪大叫”;狗能追赶小偷,甚至还可以当电影明星。因此它很想成为一只狗。绘本的最后,小女孩怀里的小狗听到了这些,却说:“我要是一只猫就好了!”阅读到此,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狗接下去还会说些什么?把这个故事往下编。学生已有刚才的阅读体验,再加上丰富的想象,比如说可以让孩子以“我要是一只猫就好了”为题,来揣摩小狗的心理,来进行自己创作。

当然,在进行具体的写话实践中,我们有可能会遇上很多困难,这时就要老师及时点评,及时鼓励,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低年级的孩子写话不宜要求过高,但写了就一定要要求他们把话写得有条理,文通字畅。事实上,有的孩子能说,说得也很好,但并不见得他能写得好,因为他们的思维往往不注重细节。这时候,可以以先让学生说,老师家长写的方式起步,让孩子先进行“说话”,等到一定程度,孩子能把话说完整了,能写的汉字多了,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写话”了,先是一句话,再到一段话。只要坚持这样的训练,孩子的写话能力会有一定地提高,他们的精神世界也会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老师在此过程要起到引导作用,向孩子介绍好的绘本,鼓励孩子说话写话,孩子们的“童言童语”要及时发现,及 6 时表扬鼓励,让孩子觉得说话写话是件很轻松的事,不存在考试分数,没有对错,只要勇敢大胆地说出来!

而且,我们畅想一下,绘本与写话的美丽邂逅可以一直延续到小学阶段的中高年级。

一、二年级以绘本为素材,培养写话兴趣为主,到小学中高年级还可以进行简单的绘本小作文训练,甚至是绘本的创作。

孩子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写话教学也应该生动活泼、新鲜有趣。绘本是训练低段学生写话的极佳载体,教师应利用绘本为孩子创设选择和尝试的空间,帮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广阔的创作空间里自由挥洒,尽抒童真、童趣、童乐,让他们踏着“绘本写话”这座坚实的阶梯走进更广阔的习作殿堂里!【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小学语文通讯》2008.12 [3]《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张祖庆

绘本遇上美术 篇2

2013年,在青岛政区图的正中心,诞生了一所崭新的学校———青岛立新小学;2014年,它作为青岛市市北区四所实验校之一开始实施全课程教育教学改革。

全课程改革到底是一项怎样的改革?

全课程,它指向的是完整育人、育全人,覆盖学校全部生活的课程;它强调的是突破学科界限,推动学科全面融合,将学校全部生活课程化,实施的是跨学科的主题项目学习。

全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又有哪些改变呢?

学校一、二年级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北京全课程实验小组编写的全课程教育实验系列读本,原有的每学期一本的语文课本变成了每学期3~4本不同主题的A4横版大小的精美读本。内容上采用大量绘本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突出体现“教育即生活、学习即游戏”的理念,在低年级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充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全课程教材在编辑方式上,纵向———每月一个主题项目引领,构建起每月一个大项目单元,每个大项目单元由四个小项目单元支撑,以二年级第一学期为例共有三个主题:《你好,二年级》《我的动物朋友》《漫游童话王国》;横向———每个项目都是跨学科整合:把识字写字、阅读、绘画、音乐、戏剧等都整合在一起。如二年级这学期的第一个主题是关于春天的,这个主题下又有四个小项目单元:《正月里》《春的笔记》《春的调色板》《春天里,做一件美丽的事》。每个单元都由至少3个文本构成,大量的绘本阅读是全课程的突出特点,尤其是在低年级,每个主题下来至少要阅读16篇绘本和诗歌,一学期初步估算一下学生的课内阅读量是近50篇,还不包括拓展阅读的内容。与每学期大约25篇的苏教版的阅读量相比要高出许多。

全课程倡导的是为学生构建有意义、有趣味的教育生活,让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体验,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广博的智力背景。在这样的理念下,语文学科的概念被弱化,但是阅读素养的要求被提高,大量的绘本阅读就是旨在为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奠定基础。

面对如此大容量的绘本阅读,我们该如何更有效地实施阅读教学?又该如何为学生提供更人文的阅读体验?

于是我们在摸索中前行———

第二部分:简介教育戏剧、创造性戏剧活动与绘本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参加了2015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教育戏剧大会,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育戏剧专家、学者和一线工作者就教育戏剧对中国教育事业的推动和发展展开交流与讨论。通过具有国际视野的主题演讲、具有实践意义的示范课、工作坊、圆桌论坛等多元形式,我们认识到戏剧教育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教育戏剧———它不是以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的学习为目的,它是一种教育性质的戏剧活动,它区别于舞台演出,它以创造性戏剧、即兴演出、角色扮演、观察、模仿、游戏等方式进行,参与者在老师的引导下,运用想象、调动自己的经验去表达、交流彼此的理念和感受,从而实现开启智力、增加知识、活跃身心的目的。其中创造性戏剧活动因为更加能激发参与者的创造力,引导学生通过肢体、声音、情绪来进行表达,所以更加适合儿童。创造性戏剧与传统戏剧不同,它注重过程而非以表演排剧为主,鼓励学生利用“假装”的游戏本能地去想象和自我表达。

更令我们惊喜的是,这种创造性戏剧的载体多是绘本。日本绘本界泰斗松居直曾经断言“我们想告诉孩子的事在绘本中都能找到”。可见绘本可以很好地拓展儿童体验,戏剧同样也是,扮演是儿童的天性,戏剧对于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于是当绘本遇上戏剧,这对天作之合自然就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愉悦、充满体验的阅读学习,同时也带来了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转变。

第三部分:创造性戏剧活动应用于绘本教学带来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也是我们在探索绘本教学方式过程中的一个着眼点。实践中我们努力将创造性戏剧活动应用于绘本教学,带来了教学方式的新转变———

转变一:开放,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投入阅读

全课程改革着力打造一个自由、开放、民主的生态场,这也为绘本阅读教学和创造性戏剧活动的实践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它的理论依据是具身认知理论,具身认知作为当代认知科学与认知哲学研究的前沿,告诉我们尽量使学习环境能够让学习者更多的感知器官参与进来。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是知识理解与传递的窗户,及时的感官反馈能够被调入工作记忆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帮助学习者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和迁移应用。我们努力将这一理论应用于绘本与戏剧的实践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感觉形态(如视觉资料、画外音、各种动作等)的感知环境,所使用的感觉形态越丰富,学生的学习动机越强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越深刻。

我们根据不同绘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学生们创设了不同的阅读环境,例如学习绘本《小牛的春天》,我们把学生带到开放的阅览区或是楼外的长廊里,让学生们在春风的沐浴中,调动身体的各种感官去感受文本中“春风吹过、草儿冒出了嫩芽”;再如学习《儿童古典音乐绘本》中的《动物狂欢节》,学生们的阅读场所设在了教室学生活动区域的地毯上,学生们把自己扮成文本中的小动物,把文中的狂欢节现场搬到了教室里……没有固守的教室,没有既定的座位,学生们身心放松,无拘无束地席地而坐,营造的是一种宽松、积极的阅读氛围,拉近的是文本与学生内心的距离。

转变二:体验,让阅读变成分享而不是分析

绘本阅读教学的原则之一就是分享,而不是分析。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他们的阅读实践。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绘本阅读的教学中我们特别强调尊重学生读书的主体性,与他们平等地分享自己阅读的感受和内心体验,而不是居高临下地灌输和教导,也不是冷漠地旁观,或者权威地讲述。从过程方法上看,这个分享的过程通过组织创造性戏剧活动,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感知,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

《巨人的花园》讲述了一个拥有美丽花园的巨人拒绝任何人进入他的花园,即使是天真无邪的孩子。后来当他意识到自私的行为让花园不再美丽时,他改变了自己,让春天和快乐又回到了花园。

文本中孩子们在巨人不在的时候在花园里玩耍的快乐与后来被巨人粗暴地赶走后失落的心情形成鲜明对比,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花园给孩子带来的快乐以及孩子让花园变得更美丽,我们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创造性戏剧活动,即让学生想象孩子们在花园里会玩些什么游戏,用肢体表现出来。学生们对“玩”非常感兴趣,也具有丰富的经验,于是课上他们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捉蝴蝶、跳绳、奔跑,还有多人组合的“跷跷板”“荡秋千”……学生对于花园游戏的体验和演绎体现出自发的创造性,在整个戏剧活动过程中也表现出较好的理解力。

另外,在其他绘本的教学中我们也努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戏剧体验活动中学习文本,如《云朵面包》《不一样的小豆豆》《能听见春天的声音了》(《雪夜怪声》)等。

转变三:合作,让学生在想象中发展问题的解决能力和学习能力

合作与想象,这两个貌似关系不相近的关键词,在绘本与戏剧相融合的教学中关系却非常密切。具体来说,首先关于想象,就绘本的文本特征来看,已有的多姿多彩的画面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遐想,另外绘本中还有很多不是连续性的故事,画面多有跳跃性、留有许多空白,这就需要学生去想象、填补,才能立体、完整地理解故事。如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理解力呢?我们采取的策略就是用戏剧手段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补白,这样往往能生成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如《大卫,不可以》,如果学生粗略翻阅,可能只看到几个孤立的生活片段。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依据画面已有信息,发挥独有想象,触摸人物的心理活动,预测未知的故事情节,把每个画面拓展丰富成一个小故事。以封面为例,引导学生想象:大卫想干什么?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结果如何?妈妈来了会怎么说?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进行创作,用语言和肢体将想象变出来,在表现的同时也就将画面里隐藏的内容和意趣呼唤出来,加深对故事的解读。

再如,李欧·李奥尼的《小黑鱼》中有一个情节就是小黑鱼的同伴都被鲨鱼吃掉后,它曾经一度害怕消沉下去,但是后来它决定改变自己,走到海洋其他地方去看看。这时我们没有直接把它看到的各个场景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小组里展开想象,合作用肢体表现出看到的场景,于是一幕幕海底世界就呈现出来:有的学生摇摆身体扮演水草、有的扮演一张一合的扇贝、有的用摆动的手掌来表现来回穿梭的游鱼,还有的学生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原来他们在扮演海底的海参……在即兴想象补白中,文本被激活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更积极、更精彩。在小组合作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参与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第四部分:努力方向(后续研究)

综上所述,我们在绘本教学的课堂上引入创造性戏剧的方法,收获的是学生们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当绘本遇上戏剧,阅读就从静变动,从浅入深;当孩子遇上戏剧,他(她)就不只是那个日常状态下的他(她),还可以是别人,或是未来的自己;而作为教师,我们也在每一次阅读实践中,读懂了每一个孩子……

不可否认当戏剧遇上绘本,就是阅读教学上的一个跨界,关于语文素养的培养,方式真的不仅仅局限于用口眼读书,莫言就是在“用耳朵阅读”的童年里埋下了文学的种子。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新取向———具身认知告诉我们:“可以特意地利用行为来调整心态”,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在绘本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肢体动作和情感理智来推动学生的阅读理解,推动他们阅读素养的发展。当然,对于绘本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教育戏剧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更好地发挥戏剧的优越性,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是我们在下一步将要努力探索和实践的。

当绘本遇上游戏 篇3

让图书走进孩子的世界,是当今社会父母的共识。当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很多父母已经通过充满爱意的语调,为孩子朗读一些优美作品,让孩子享受阅读,为孩子播下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

其实,一些优秀的绘本,除了能让父母和孩子共读之外,还能让家长和孩子共玩。在这里,列举其中的四个绘本游戏,在幼儿园和家里都能开展,让孩子更爱阅读。

游戏 寻宝

我们从绘本《弗洛格找宝藏》中延伸出“寻宝”游戏。绘本中,弗洛格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他和他的小伙伴们甚至掉进了自己挖的深洞里。不过,最后他们还是战胜了困难,寻得了宝贵的“石头”宝藏。

幼儿园里我们这样玩

老师将“宝藏”藏在幼儿园或教室的某一个角落,孩子在限定的时间内“寻宝”;也可将孩子分成两组,分别进行藏宝和寻宝。在游戏中还可以根据藏宝点的难易情况,请藏宝的孩子画出藏宝示意图,来提示寻宝的孩子。

寻宝游戏充满了挑战,符合孩子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是百玩不厌的游戏。游戏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给他们带来莫大的成就感和快乐体验。而绘制和看懂藏宝图的过程也是孩子们提升方位感,构建空间智能和逻辑智能的途径。

家里可以这样玩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把珠子用彩纸包裹作为宝藏,也可以直接用其他小物品代替。最开始,宜小范围游戏,例如在茶几上玩,父母藏宝,孩子寻宝。范围小,容易找,让孩子有成就感,激发游戏兴趣。接下来逐步扩大游戏范围,可以在客厅、卧室等地方玩。

注意事项

玩之前家长要对孩子强调,寻找过的物品要物归原处;有危险的地方不能放宝藏,如厨房、高处等。

父母可以绘制藏宝图,让孩子“按图索骥”,也可和孩子互换角色。

当孩子寻找有困难的时候,父母要给予适当的提示和鼓励,让孩子保持游戏的兴趣,并学习弗洛格不怕困难的精神。

游戏 护蛋大行动

绘本《狐狸爸爸鸭儿子》讲述了一只狐狸捡到了一颗鸭蛋,为了能吃到一只肥嘟嘟的小鸭子,狐狸小心翼翼地保护着鸭蛋。过了整整21天,终于孵出了一只叫他爸爸的小鸭子,这时狐狸再也舍不得吃掉这只可爱的小鸭子了。我们从中延伸出游戏“护蛋大行动”。

幼儿园里我们这样玩

请孩子们向狐狸爸爸学习,保护一颗蛋(可用鸡蛋),看谁能将它保护得最好。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了解妈妈爱护宝宝的各种方法,感受妈妈对自己深厚的爱,同时体验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从而引导孩子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平时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养成做事认真负责的好习惯。另外,孩子们在探索保护鸡蛋的不同方法中,能学习、探究并创造性地使用各种材料,发展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家里可以这样玩

在家里,父母和孩子共读《狐狸爸爸鸭儿子》时,可以聊一聊:狐狸想了哪些办法来孵蛋?他辛苦吗?鸭子孵出来以后,狐狸是怎么照顾鸭儿子的?

聊完以后,父母可以给孩子展示妈妈怀孕时的照片,讲讲妈妈当时的不适;给孩子看看刚出生时的照片,对比现在的照片看看有哪些变化。最后,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讨保护蛋宝宝的方法,一起动手来包裹,让生鸡蛋有安全的防护服。也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怎样让蛋宝宝从高处摔下去仍旧完好无损。

注意事项

父母要引导孩子共同参与到动手活动中来,切不可“越俎代庖”,包办代替。

出现保护不当,蛋宝宝破碎的情况时,爸爸妈妈要及时引导,反思问题出现的原因,鼓励孩子克服困难,重新保护,直至取得成功。

游戏 泡泡乐园

绘本《淘气的泡泡》中,一个淘气的泡泡惹出了一个好大的麻烦。这个泡泡从桌子上弹起来,飘到了小宝宝的头上,然后,大泡泡裹着小宝宝一起飘走了……镇上的人们齐心协力,最终救出了泡泡里的小宝宝。我们以此延伸出“泡泡乐园”游戏。

幼儿园里我们这样玩

有阳光的天气,老师带着孩子到草地上,用各种工具吹泡泡。

在活动中,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否有区别?哪些工具更容易吹出较大的泡泡?有什么办法能一次吹出多个泡泡?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吹出來的泡泡是否都是圆的?孩子在这些问题的猜想、探究、实践中,能激发出参加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体验在科学活动中自主探索的快乐。

家里可以这样玩

爸爸妈妈可以通过和孩子共浴的机会,创设情境和孩子在浴室里玩泡泡。如,在身上涂满泡泡,在手上变出大泡泡,把身体藏在泡泡里等;父母和孩子可以尝试用家中的洗涤物品来调制泡泡水,并试着用各种物品吹泡泡,如牙刷、铁丝、积木、树叶、塑料袋等,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还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在草坪上玩泡泡。

这些有趣的游戏告一段落之后,父母和孩子安静下来,一起共读《淘气的泡泡》,聊一聊:淘气的泡泡惹出了什么麻烦?镇上的人们是怎么帮助小宝宝的?下次我们还可以怎么玩泡泡呢?

注意事项

用吸管吹泡泡时不要朝上吹,避免泡泡水倒流到嘴里。也不要对着别人的脸吹泡泡,防止泡泡水溅入他人的眼睛或嘴巴,影响健康。

吹泡泡尽量选择户外开阔的场地,不宜在地砖或地板上玩。地砖和地板遇泡泡水易滑,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游戏 废物大变身

在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中,约瑟的爷爷每一次都能对将被丢弃的东西进行大改造,然后又重新出现在了约瑟的身上,所以约瑟总是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的心灵手巧真让众人羡慕不已。以此我们延伸出游戏“废物大变身”。

幼儿园里我们这样玩

在区域中专门设立“我们一定有办法”美工区,用来改造各种废旧物品。孩子们在剪剪贴贴中,能体验表现与创造的乐趣,提升审美情趣,感受成功带来的快乐。

在幼儿园的生活中,有许多废旧物品能通过孩子们的想象与改造重新焕发光彩。例如,将纸巾筒大变身,改造成笔筒;在纸盘上添画几笔,变成装饰画;将纸箱子粘一粘,画一画,变成了小汽车等。

家里可以这样玩

父母和孩子需要共同树立环保意识,将生活中的垃圾分类处理,将纸巾盒、纸筒芯、牙膏盒、包装盒收集起来,动手动脑,进行废旧物品大改造。将啤酒瓶盖钉一钉,变身成刮鳞器;将矿泉水瓶剪一剪,变身玩沙器;将旧床单改造成娃娃的衣服等。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制作,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还能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本领,体验“爸爸妈妈一定有办法”,增强孩子对父母的崇拜感,提升亲子感情。

废物大变身,生活更美好!

注意事项

废物改造时要注意物品的卫生情况,改造前将用到的物品,如瓶子、瓶盖等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中班美术与绘本整合《变色鸟》 篇4

活动目标:1.学习变色鸟的轮廓画法,并能绘画出不同飞的姿势。2.能用绘本中的句式表述作品内容:变色鸟飞到了,它就变成了颜色。3.体验作画的乐趣,感受变色鸟的艺术美。活动准备:1.绘本封面。2.范画。活动过程:一.设置悬念,引出主题。1.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变色鸟吗?它为什么叫变色鸟,谁知道?”2.幼儿讨论。3.教师小结:因为小鸟的身体颜色多样,可能会随季节及环境而变化身体的颜色,所以大家称它为变色鸟。二.认识渐变色。1.出示草地背景图,请幼儿猜测变色鸟的身体颜色。2.幼儿讨论,得出结论:变色鸟飞到了草地上,它的身体就变成了绿色,有深绿和浅绿色。3.教师:“你们觉得变色鸟还会飞到哪里,身体还可能变成什么颜色?”4.幼儿:飞到了天空,变色鸟就变成了蓝色。5.幼儿:飞到了果园,变色鸟就变成了黄色。6.幼儿:飞到了花园,变色鸟就变成了彩色。7.教师小结:是的,变色鸟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出了这么多的颜色,有蓝色、绿色、黄色和彩色。三.分解重难点。1.请一名幼儿画一只鸟,教师在旁指导:先是小鸟圆圆的脑袋,胖胖的身体,两边漂亮的翅膀,后面有尾巴,最后画上小鸟尖尖的嘴巴和大大的眼睛。2.请另一名幼儿增添背景。3.其余幼儿说一说这只变色鸟该变成什么颜色。四.        幼儿作画。1.            教师:变色鸟想飞到更多的地方,让它的颜色变得更多,请小朋友们来帮它实现吧。2.            幼儿作画。3.            教师在旁巡视,给予适当提示。4.            作品展示。5.            请幼儿用绘本中的句式与同伴交流自己的作品内容。

绘本遇上美术 篇5

中班绘本美术《蚂蚁和西瓜》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绘本故事《蚂蚁和西瓜》的主要情节及绘本中蚂蚁的各种表情和动作,感受绘本色彩简约、情趣生动的美。

2.尝试用简单线条表现蚂蚁的各种动态

3.体验创意绘画带来的愉悦感。

活动准备:

1.幻灯片《蚂蚁和西瓜》。

2.蜡笔

3.纸盘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我们一直在看的一本有趣的书,叫什么名字呀?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吧!

二、回忆故事,欣赏幻灯片。

(故事: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小蚂蚁们又热又渴,出门找水喝,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块大西瓜。,便迫不及待的爬上大西瓜尝了起来。“真好吃啊,咱们把它搬回家吧!”一只小蚂蚁跳下来,伸开了胳膊,蹬开了两腿,咬着牙使出了浑身力气推西瓜,瞧,连小触角也来帮忙了,可还是推不动。于是,他们只好跑回家,请来更多的蚂蚁兄弟帮忙,你们瞧,大家忙开了,有的用铲子铲,有的用手推,有的用绳子吊,有的用肩扛,有的两人抬„„经过大家的齐心努力,大西瓜终于被顺利的搬回了家。可没想到啊,小蚂蚁把剩下的大西瓜皮当成了一个西瓜大滑梯。瞧!大家玩得多开心啊!)

三、分析画面的趣味性

1.看了这本书你最喜欢哪一副画呢?为什么喜欢呢?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2.这些蚂蚁有些什么动作?谁来学一学他的动作?(手、脚)

四、动态形象,添画示范。

1.师示范画不同动作的蚂蚁

我最喜欢这幅画面了,这只小蚂蚁在努力的背西瓜,我觉得他真能干,还有许多蚂蚁也很能干,你来说说你最喜欢哪只小蚂蚁呢?

示范画蚂蚁:圆圆脑袋,圆圆身体,小手弯一弯,小脚抬一抬,触角翘一翘,瞧我们的蚂蚁跳起来了。

小蚂蚁看到这一片大西瓜,叫来很多她的好朋友,他们看到这一片大西瓜,会怎么做呢?谁来画一画!(请2个幼儿上来画画)

你的小蚂蚁在干嘛呀!(2-3组)

五、绘画创作。

1.师讲解操作要求

今天又来了一群小蚂蚁,看见了这个大西瓜,又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呢?

想不想也把它画下来呢?想一想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一幅画,画完之后把你画的编个故事,等下讲给大家听。

2.幼儿创作,师个别指导

六、评价。

1.展示幼儿作品

2.幼儿自己介绍作品

教师请个别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绘本遇上美术 篇6

摘要:儿童绘本以它独有的精妙的语言文字和明快引人的画面,引领着孩子们飞翔在这一个个神奇梦幻般的空间里享受文化带来的不同以往的快乐,也给我的美术教学带来鲜活的生机,赋予了课程一个全新的面貌。

(一)儿童绘本为美术教学张本

儿童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故事的书,是图文交融、相得益彰的一种书籍表现形式。在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图画书就是这样用绘画的方式让学生感知生命,解说无法言说的挫折、灾难、离别和死亡,震撼读者的心灵,它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视觉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元素。由国内外著名的作家和画家创作并曾获国际大奖的经典图画书,其角色造型、场面设计、绘画语言的运用,及其出色的创意、联想、幽默的表现手法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蕴藏着众多可借鉴的优秀美术资源。

1.绘本中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优秀的绘本由于作者来自世界各国,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表现在童书上就产生迥异的技法与风格。文字和图像都是传达文化给儿童的一种语言。而儿童绘本的题材又非常广泛,有各国的民间故事,如杰拉尔德•麦克德默德的《射向太阳的箭》;童话故事,如南茜•艾克红•柏柯《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成长故事如保罗•弗莱舒曼文的《威斯利国王》等优秀绘本都体现了各个国家的文化精髓。所以,在愉快的阅读中,儿童绘本能启发学生感知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了解不同国家文化的独特性。

2.绘本中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儿童绘本的艺术风格在夏洛特著的《儿童文学在小学》一书里,被分成了八类:具象派艺术、印象派艺术、表现主义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民间艺术、卡通艺术等。如李欧•李奥尼的《小蓝和小黄》,是一部世人所公认的抽象派作品,作者完全摈弃了常见的具象,用一蓝一黄两个近似圆形的抽象的色块,象征两个孩子,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融合的故事,在四十多页的白纸上只有一群五颜六色的色块滚来滚去,既抽象有晦涩。在外人看来,这实在太大胆太前卫的,近乎狂野的豪赌,但结果却恰恰相反,孩子们轻而易举地接受了故事,而且读出了小黄和小蓝的喜怒哀乐,还在他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在这时候,只要老师讲解一下抽象画派特征,学生不仅读懂了故事,而且也理解了抽象画。像这样的资源还很多:获凯迪克奖金奖的《夏日海湾》,作者用美丽的水彩画给我们描绘了一段悠闲而又充满了大自然神秘感的小岛生活。画面中光影与色彩的变化,带有明显的印象派的特征。《谁来我家》、《凝固的时间》、《梦想家威利》等作品中都可以看到超现实主义的影子。从这些优秀的儿童绘本中挖掘出美术知识进行欣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艺术风格。

3.绘本中绘画技巧的丰富性。凭借不同的媒体,儿童绘本有太多的表现技法,除了铅笔画、蘸水笔画版画水彩画油画压克力颜料画,还有照边拼贴以及电脑制作等。正是这种多样化,才让图画书拥有了迷人的外貌,更使图画书成为美术教学的资源宝库。

(二)儿童绘本为美术教学解难

在美术教学中,常常会碰到一些美术专业知识,如果单纯由老师讲解,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而在儿童绘本中,依托故事的情节,学生就很容易理解。

1.关于透视:透视是小学美术教材中的难点,不同的视点产生不同的透视现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而在图画书里,视角是构图的一个最富于戏剧性的因素。借着儿童绘本中的画面,我们可以分析不同的视点带来不同凡响的视角效果。诸如,鸟瞰,从极高处往下看。在《让路给小鸭子》以展翅翱翔的野鸭为视点,从天上看下去,波士顿公园的情形一览无遗;《走上世界最高的钢索》展现了最触目惊心的鸟瞰画面,画家用一连串的鸟瞰视野,展现了钢索的高度,看得让人头昏目眩。

2.关于色调:画面的色调可以表现环境的意境,可以表现时间,可以表现心情。这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难题,在儿童绘本里被表现的淋漓尽致。诸如《黎明》中的画面,它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只是靠天光水色的微妙变化,通过色彩的渐变,就表现了一个黎明的全过程。还有《十四只老鼠赏月》,用幼儿也能读懂的色彩变化,表现了月亮升起后的光线的变化,很美,纯净而又充满了幻想。在儿童绘本里色调成了与孩子沟通的特殊语言。

3.关于留白:留白是绘画的技巧,是设计的手段,也是儿童绘本常用的表现方式,为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具有无中生有和无中胜有的效果。诸如在《月下看猫头鹰》的留白中读出了雪晕,在《苏赫的白马》的留白中读到了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的悠远意境。在《我最讨厌你》的留白中看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有了这种体验,再来理解国画中计白当黑,就变的容易了。

(三)儿童绘本为美术教学开源

知之不如乐之,乐之不如好之。作为老师不仅善于发现学生的喜好,而且要及时地抓住时机组织教学。把学生对儿童绘本的阅读热情迁移为学习美术的动力。所以,可以儿童绘本为载体,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性的美术活动。

绘本图画的特点以及教学方法:

绘本的图画讲究细节,而且往往是前有铺垫后有呼应地暗示读者故事想象的生发点。所以在读文赏图的过程中或者在读完整个故事之后,有必要引导孩子再现情节,通过思考感悟绘本以产生心灵的顿悟。知之不如乐之,乐之不如好之。作为老师不仅善于发现学生的喜好,而且要及时地抓住时机组织教学。把学生对儿童绘本的阅读热情迁移为学习美术的动力。所以,可以儿童绘本为载体,根据不同的年龄特征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性的美术活动。

1.继承性美术学习活动。在听故事中,逐渐学会文字与视觉语言的相互转换。听故事是每个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的一件事。在听故事中,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把美术导入学生的心灵。如我在根据《疯狂星期二》为载体的美术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看无字的书,完全靠视觉元素来读懂故事内容。然后闭上眼睛,根据老师导读的故事情节,再现画面效果。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丰富学生大脑中的视觉形象。慢慢养成看到精彩的文字描写马上就能转化成画面情景的习惯。

根据绘本原来的风格,续画故事。在儿童绘画本中学习其中的构图,色彩等绘画技巧,以及画面叙述的方法,了解绘本中潜在的节奏,掌握如何表现细节等方法,自己尝试续编。如《疯狂星期二》讲述的是一群青蛙飞上天的故事,故事的结尾是:下一个星期二的晚上七点五十八分,墙上映出了几个影子,又有什么东西飞了起来。这回是„„猪飞了起来,满天的大肥猪!那么下一回呢?下下一回„„这里给学生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为学生的续编创作提供了无数种题材。

从阅读中学习儿童绘本中的表现方法。每一本儿童绘本中处理图画与文字的关系,文字的排列设计等方面给学生开展封面设计,装桢设计等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可借鉴的实例。

2.创作性美术学习活动。给文字类儿童书籍创编绘本,提高视觉表达能力。如为童谣配“童画”的创作。让传唱千年的童谣与天真烂漫的“童画”相结合,学习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文学之美,用五彩的颜色,大胆的想象,通过笔尖流落到“童画”上,描绘出自己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表达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体会。以美丽的“童画”为背景,在朗读童谣的音乐中,使文学之美,声音之美,色彩之美生动地融合为一体。在诵唱中感受“童画”的悦目色彩,在欣赏“童画”中体会童谣的韵律。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

以自己的生活为蓝本,做视觉日记。这是用绘画、照片和文字记录生活。用自己纯真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纯真的画笔勾勒生活。因为是日记,所以笔下的文字和绘画便没有了刻意设计,没有粉饰雕琢,真实地记录学生的日常感受。其间流淌的是朴实、自然、细腻、鲜活。

独立创编儿童绘本。通过视觉日记的积累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用自己擅长的表达方式尝试自创绘本。逐步学会自己寻找题材,自己写脚本,自己根据情节做绘本。

3.情感性美术学习活动。为自己喜爱的书设计一张书签和藏书票。当学生享受着阅读优秀绘本带来的快乐,当学生体验着的创作绘本的甘苦。适时地进行情感性的美术学习活动,拓展美术学习的空间。

为自己喜爱的书设计一张宣传画。好书润泽孩子的心灵,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通过设计一张图文并茂的宣传画,把好书推荐给大家,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能力,更是提升了自己的品味。

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篇7

一、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意义

专业的美术教学与绘本教学主要的区别就在于绘本是赋予了一定的故事情节, 而美术图画书比较单一。虽然在美术图画书中, 每幅作品都是有想法、有寓意的。可对小学生而言, 他们往往并不太理解作者想表达的寓意, 只能看到视觉传达的表象。绘本之所以更能吸引到小学生, 很大一方面是因为贯穿在绘本中简单有趣、积极乐观的故事。简单的文字搭配形象的图画, 轻松解决了年龄较小的孩子“画中会意”的困难, 也进一步激发了孩子欣赏、学习图画的兴趣。另外, 绘本内容丰富多样, 不受美术教学大纲限制, 它所表达的画面包罗万象, 是常规美术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拓展, 教师可以通过绘本丰富课堂、延伸课堂。

二、绘本在小学美术教育的优势

绘本实则为图画书, 将绘本融入小学美术教学对小学生的心理及审美都有很大的帮助, 同时也符合小学美术的教学要求。小学阶段是一个特别的时期, 是儿童德、智、体教育的启蒙阶段。在这样的期间内, 他们的逻辑性还比较弱, 脑海里没有具体的表象, 思维较为混乱抽象。因此,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除了让学生欣赏一些著名画家作品及画风之外, 还需要添加一些简单易懂的图画, 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 避免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首先, 在绘本中人物、动物、植物的造型大多鲜明、可爱、生动, 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 绘本图画大多色彩鲜艳, 充分运用了邻近色、对比色等色彩知识, 对学生的色彩知识学习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第三, 绘本中的故事往往短小精炼, 具有趣味性, 可以让学生轻松领会图画含义。第四, 绘本的绘画风格各异, 绘制材料丰富, 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画种。第五, 绘本画面蕴含美术原理, 如画面均衡、透视等, 为教学提供优秀资源。由此可见, 绘本内容与小学美术学习内容高度一致, 并且符合小学美术教育理念, 能够辅助教学达成教学目标,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三、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 合理运用, 激发学习

绘本用于美术启蒙教育的优势显而易见,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知的不断变化, 合理地选择和运用绘本成为首先要关注的问题。由于不同学龄基础知识量的不同, 对绘本的选择要有所变化, 需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分出不同的层面。对于低年级的孩子, 应用色块明亮、简单的绘本进行教学;对于高年级的孩子, 他们已能大致分析画面所使用的绘画技巧、风格、和图画所蕴含的教育意义, 故在选择上可以倾向于绘画技巧较复杂的绘本或视觉传达效果强、寓意深刻的绘本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和艺术气息, 促使孩子了解自己喜欢的作画风格, 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进一步提高孩子们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

2. 循序渐进, 深入教学

美术教学中,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认知, 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学生学习兴趣, 从而达到深入教学。绘本“浅显易懂”这一特性, 恰好能成为启迪学生认知的“金钥匙”。如:高年级《猫头鹰》一课中, 教师需引导高年级学生欣赏著名画家《猫头鹰》作品, 找到猫头鹰的形象特点, 并将《猫头鹰》作品与实际猫头鹰的图片做比较, 领会作品中的寓意, 并且分析画家运用了什么画法来体现猫头鹰这些特点。为了营造轻松、趣味的学习氛围, 我们首先可以引用绘本《猫头鹰宝宝》的图画故事, 利用绘本中的画面提高学生对猫头鹰生活习性和身体结构的了解;引导学生对比《猫头鹰宝宝》和著名作品《猫头鹰》的绘画手法, 使学生对猫头鹰的身体比例及形象特征有更深刻的认识。

3. 理性临摹, 提高技巧

绘本中的画面构图合理美观、造型活泼、色彩鲜艳, 贴近小学美术教育的内容。小学美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色彩感知等, 这些教学点在绘本中都能一一提炼, 故理性地临摹绘本能帮助小学美术教学实现教学目的。还可让学生将绘本中的明暗色块用水彩颜料调和出来, 再按照绘本的明暗位置进行上色,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运用。

结束语

小学课堂加入儿童绘本, 既能结合世界各国原画家、插画家的作画风格, (如抽象派、现实主义派等作画风格) 使孩子的艺术细胞受到熏陶, 对于艺术的理解不断增加, 又能开创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 使学生不断创新。美术是一种艺术, 文字是一种文化, 两者结合成一种文化艺术来教育学子, 引导学生的启蒙之路可以说是一门学问, 也是开创新型美术教育的里程碑。

摘要:近年绘本慢慢走近人们的视野, 它以新颖的人物角色、绚丽的场景及绘画语言的应用逐步走进小学美术教学课堂。绘本, 用图说话, 简单易懂的画面容易吸引起学生的兴趣, 激发出学生不断探索美术、学习美术的欲望。让学生们在看画、画画、读画中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 为他们营造出绚丽多彩的世界, 如何将绘本应用到小学美术课堂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儿童绘本,美术教育,小学

参考文献

中秋遇上国庆作文 篇8

大清早,爸爸就打开了电视,映入眼帘的就是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那一排排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扬显着我泱泱大国的军容风采。

夜幕降临,一轮圆月缓缓从天边升起,我和哥哥在奶奶家吃了晚饭便不想回去了,在院子里的凉台上摆上小桌子,上面摆放了各种美味的月饼和苹果、橘子、葡萄等各种时令水果,奶奶说这叫“供月餐”。

月亮像一个大蛋黄徐徐地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白云,向上升起,就在一刹那间,月色蓦地变亮,那样皎洁,那样傲然,跳出来照亮了院子里的一切,照亮了我们全家人的笑脸。我不禁想起了关于月里嫦娥的传说,说不定美丽的嫦娥仙子正抱着小玉兔望着我们呢。

当吕布遇上孔明 篇9

――题记

一日风雪交加,吕布与陈宫二人骑马前往卧龙岗。

行至中途,陈宫道:“主公,此次拜访卧龙先生,不可再像前几日那般造次。”

吕布笑道:“公台多虑,我自会应付,汝勿多言。”

说罢,拍马疾驰向前。陈宫也拍马先前,奈何吕布坐下乃赤兔宝马,陈宫如何赶上,

于是只有在后面徐徐而行。

少顷,吕布便来至卧龙岗。遥遥便看见了孔明居住的草庐。

吕布催马正欲前往,突然一人拦于马前,吕布定睛一看,原来是草庐中的.小童。

吕布勒住宝马,用手中方天画戟一指小童。笑道:“别告诉我你家先生又没在,快快让开”。说罢,不顾小童,疾驰入草庐之中。吕布跳将下来,快步行至草堂门前,推门就进。

吕布进入之后,一看屋中并无一人。于是又走至院中,骑上赤兔马,疾驰到草庐之外的小童面前。

这次吕布还未说话,小童就说到:“吕将军,怎么样?我家先生在吗?”

吕布跳下马,上前一把将小童拽起道:“诸葛村夫到底在哪里,快说。”

小童定睛看了看吕布,摇头笑道:“他是不会辅佐你的”。

吕布瞪大眼睛道:“你怎么知道”。

小童并没有害怕,也没有惊慌,正色道:“因为我就是你口中的诸葛村夫”。

吕布大笑道:“你说什么,哈?哈,开什么玩笑”。

正在这时,两匹马飞驰而来,吕布定睛一看,是自己的谋士陈宫和司马徽。

只见水镜先生见到小童,下马正身道:“孔明贤弟,别来无恙呀”。

吕布的笑声戛然而止,相反眼睛又瞪得更大的。拽着小童的手也逐渐放松下来。吃惊道:“什么,你?你就是诸葛先生。”

孔明笑道:“怎么,你还不信。哈?”

绘本遇上美术 篇10

一、科学化选择儿童绘本开展教学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儿童绘本,对于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但是并不是随便选择绘本就能够在美术教学中应用的,在选择绘本的时候需要注重选择的科学化。首先,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儿童绘本,从而使绘本的内容能够与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理解能力相吻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绘本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例如,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颜色比较鲜艳、色彩模块比较大的绘本。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文字相对比较多、注重培养学生想象力的绘本。同时,教师在选择绘本的时候,应该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美术教学的目标。只有选择最适合的儿童绘本,才能使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儿童绘本进行美术课堂教学的导入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在课程导入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绘本进行课堂导入。这是因为学生受形象思维的影响,对于一些形象生动的画面会有更多的兴趣,也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例如,在教学美术知识“我爱树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儿童绘本《爱心树》来进行课程导入。通过对绘本内容的播放,会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绘本上,对所学习的内容会更加有兴趣。这样在具体学习的时候,学生学习的效率会大大提升,学习的有效性也得到了很好的保证。

三、加强对于儿童绘本中绘画手法的解读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其中就包括培养学生动手绘画的能力。但是如果教师仅仅是进行讲解和示范,那么就会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绘画的精髓,难以实现“用心绘画”,他们的绘画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同时,教师进行理论的讲解和示范,还会使学生的思想受到禁锢,美术意识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儿童绘本开展绘画教学,启发学生绘画的思维,使学生理解绘画的要义。例如,在学习绘画一些比较有深意的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一只有教养的狼》来进行绘画手法的解读。学生通过绘本上的内容,就能够掌握怎样进行构图和设计。同时,教师安排学生根据绘本上的图画进行绘画,可以让学生深刻地领会绘画的要义,使学生掌握绘画的思维,实现美术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绘本内涵的解读

美术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之外,还应具备情感塑造的功能,使学生能用美术表达出喜怒哀乐,在绘画的过程中展现出自己的个性。这就需要教师在利用绘本开展教学的时候,应该多关注绘本中的情感因素,注重向学生传递绘本中的情感,使学生对于绘本的内涵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当前,学生所接触到的绘本中,有许多对于培养学生的情感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绘本《朱家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领悟其中相互尊重的内涵,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加理解和尊重别人,实现和谐相处。除此之外,一些绘本中还包含着一些民间的习俗、不同的文化之间的情感和文化信息,通过对这些绘本内涵的解读,可以使学生对世界的多元文化有更好的理解,进而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在课后作业中应用儿童绘本

由于学生在课下的时候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识,就要求教师在课后布置适当的作业。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特点布置一些学生喜欢的作业,才能使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完成作业,提高课下学习的效率。例如,教师在课下的时候可以布置读绘本《妈妈你好吗》和《烟花》等,使学生能够感受不一样的艺术作品,能够欣赏到一些与常见的美术图画不一样的艺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使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艺术作品,进而从绘本中找到学习美术知识、提升美术综合素养的方法。这样,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课下的时间,使美术教学不仅局限于课上有限的时间。这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结束语

总之,通过应用儿童绘本开展美术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绘本中的色彩、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可以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性情,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儿童绘本的资源,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到美术教学中,为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美术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摘要:儿童绘本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立足美术课堂教学现状,研究儿童绘本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儿童绘本,美术,课堂教学,教学现状,应用策略

参考文献

[1]王智慧.浅谈“儿童绘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03).

上一篇: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节征文下一篇:公司融资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