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共3篇)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篇1
4、中国绿色时报11月16日报道(记者:丁洪美 刘娜微 温雅莉)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竹藤组织和浙江农林大学利用亚太林业周这一国际平台,于11月11日举行“竹林与应对气候变化”研讨会,发布了《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引起了与会代表的热烈讨论与共鸣。【飞亿陈波】
据国际竹藤组织中国项目部主任楼一平介绍,近年来,碳汇造林的研究、示范和实践在我国和全球虽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这些与之相比,还是显得杯水车薪,所以这条路任重而道远。竹子作为一种生长快、用途广,并且兼具经济、社会和生态多种效益的造林类型,在我国生产实践中受到广泛重视。目前,我国每年新造竹林面积保持在7万亩-8万亩。但是,由于竹林碳汇造林和计量监测方法学的缺失,竹子造林面积无法纳入碳汇造林的范畴,其碳汇量无法得到计量和交易,使得投资者和经营者失去了增加碳汇受益的机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碳汇造林市场需求和技术要求,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竹藤组织和浙江农林大学联合研制了这一方法学。【飞亿陈波】
为保证该碳汇项目造林质量,确保该项目产生的碳汇准确、可靠和可核查,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室委托浙江农林大学对该碳汇项目进行碳汇计量与长期监测。同时,研究工作也参考了国际竹藤组织近年来对竹林碳汇的研究成果。对中国竹林碳汇造林项目开发原则、项目合格性、碳库选择、温室气体排放源、泄漏源、基线情景和项目情景、碳汇林造林技术以及项目监测计划等方面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和规定,用于指导和规范竹林碳汇林的营造、经营及其碳汇量的计量和监测。【飞亿陈波】
代表们认为,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推动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新的领域发挥竹子资源在改善民生、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潜在作用。
据介绍,在亚太林业周咨询的基础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国际竹藤组织和浙江农林大学将根据国内外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该方法学,并拟在今年12月份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十七次缔约方大会期间开展全球咨询,争取在2013年发布,用于生产实践。【飞亿陈波】
会上,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秘书长李怒云、国际竹藤组织中国项目部主任楼一平和亚尼克.库尔博士、浙江农林大学校长周国模教授和傅伟军博士,分别就中国林业碳汇交易的研究与实践、竹林生长与碳汇预估模型、竹林应对气候变化、竹林碳汇造林方法学、竹林碳汇造林项目的实施、竹林项目碳汇计量方法等主题作了报告。【飞亿陈波】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篇2
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吸收CO2进而达到净化空气的目标, 该过程需要投入的成本较工业减排低出许多, 因此受到了大众的广泛重视, 进而派生出碳汇林概念。其实质便是碳汇林场, 具体目标在于利用碳汇林功能使空气之中的CO2浓度合理降低, 有效预防温室效应。广东省是我国林业大省, 其森林覆盖率已达到近58%, 再加上广东经济建设发展快速, 人流分布更加密集, 因此排放出的CO2量显著提升。通过数据资料分析显示, 广东省年排放碳总量高达3亿t, 约达到全国总量的1/10, 具体集中于水泥、炼油、火电以及钢铁等行业, 而钢铁、火电年度排碳量更是达到总量的90%。为合理实现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近年来, 广东地区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 扩充森林碳汇。由2011年起, 广东地区对重点生态项目工程进行全面整合, 并大力建设森林碳汇工程, 力争在5年的发展期限中, 利用植树造林以及改造优化低产低效林, 创建高水平碳汇林项目, 以应对碳排放不断增加的现实状况。
2 广东地区碳汇林项目造林措施
2.1 扩充宣传力度, 提升碳汇林项目支持度
碳汇林项目对确保区域经济稳定和谐、快速迅猛发展意义重大。特别是对优化生态环境来说更加重要。然而, 对绝大多数居民来讲, 他们对碳汇林项目的实施意义并没有充分认可, 或者说并不理解碳汇林项目真正意义、具有怎样深刻的价值与内涵。我们对广东某地区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并明确, 碳汇林种植地区对该项目十分了解的民众仅占到20%, 而农村地区, 这一数字更低, 仅有15%, 对碳汇林项目完全不了解的城市地区居民高达50%。这一数字说明, 林农并没有清醒认识到碳汇林项目现实重要性, 为此广东地区应继续扩充宣传, 提升碳汇林项目支持度与认可度。宣传渠道应丰富多样, 例如应获取林业单位、机关甚至学校的大力配合, 通过公益广告、教育培训、重点林区张贴广告等模式, 令人们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 逐渐加深印象。最终目标在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 最大化激发碳汇林项目功能价值。再者, 可开展碳汇林项目植树造林活动, 打响绿满广东的口号, 组建形成包括政府员工、志愿者以及林业科技人才在内的团队, 全面深入林区进行现场宣传, 通过入户走访, 提升宣传管理效果。
2.2 优化碳汇林项目保护激励机制, 提升实践积极性
由树种分布状况来讲, 碳汇林造林项目树种较大一部分形成的经济效益增长速度要慢于经济林。而另一层面, 由于没能充分认识到碳汇林造林项目的现实重要性, 因而较多林农没能对碳汇林形成强有力的支持, 导致保护林区的理念认识并不强。事实上, 无论以何种形式加强林业保障管理, 均需要遵循三分种、七分管的原则, 由此可见管理工作制度以及采用的措施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而, 实践工作中不仅应做好宣传工作, 吸引更多的民众自觉主动地加入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队伍之中, 还应进一步做好法律制度约束管控, 提供完善保障。应逐渐优化碳汇林项目保护管理以及奖惩激励机制, 针对一些故意破坏森林的不法之徒应强力打击。可通过道德谴责或是配合必要的经济惩罚等手段管控, 对于情况严重的还应追究其刑责。再者对一些主动积极保护碳汇林、具有较高参与热情并为保护碳汇林作出一定贡献的广大群众与干部, 则应按照贡献度給予相应的奖励, 可以通过物质奖励或是精神奖励等形式开展, 营造出一种和谐健康的文化氛围。当前存在的状况是, 通常对于破坏影响碳汇林项目造林的非法行为可作出严厉惩处, 然而对怎样激发民众积极性, 提升他们参与热情以及实践工作兴趣, 对保护森林资源工作中作出一定成绩的人员进行奖励等工作, 却仍旧有所欠缺。为此, 广东地区应继续严格依照森林法有关要求, 针对广东省发展现实状况, 编制相配套的法规制度, 真正明确清晰对碳汇林项目造林保护的激励奖惩措施。如果条件允许应做到责任到人, 各个政府部门应通过包片管理制度细化管理, 村干部应清晰权责, 具体到每人协助政府单位保护什么范围、片区, 这样便可全面提升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 增强他们的效率观念。再者, 应自上而下建立起层级负责的管理制度, 定期组织保护碳汇林工作成果的总结报告会, 给工作人员创造充分分享经验、积极交流的平台, 将先进工作经验以及存在的错误认识均能够分享展示给不同林区, 进而互相借鉴学习, 有效弥补不足, 实现共进提升。
2.3 提升工作效率, 有效协调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广东省各区域应稳步做好碳汇林项目造林由申报直至开展过程的批复管理工作, 使各环节得到合理的简化, 进而全面提升实践工作效率, 为造林项目赢取更充裕的时间。另外, 为全面合理地提升碳汇林项目造林成活率, 有关林业科研单位应积极组织开展相关林木资源遗传育种处理, 主力强化反季节造林技术研究以及高抗逆性、高成活率的种类改良与繁育。由各区域林农角度来讲, 碳汇林项目造林不仅要促进社会乃至国家提升生态效益, 为该区域经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同时还应考量自身获取的经济收入。广东地区进行碳汇林项目造林种植的过程中, 不应纯粹看重生态效益, 或是片面看什么树种能吸收更多的CO2便栽种什么种类。这样一来, 事实上在较大层面会对林农碳汇造林积极性形成负面影响。为此, 应参照广东省各个不同地区的现实状况, 通常应遵循在不对植树造林工作效果与恢复生态环境形成负面影响的前提之下, 更全面地考量林农获取经济效益层面的问题。各个区域应针对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土壤条件栽种一些体现良好碳汇功能且经济性高的林木, 对碳汇林之中纯粹生态林以及经济林所占的比重进行有序协调, 确保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达到合理平衡。再者, 可继续推进林下养殖技术, 促进养殖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合理应对农民生计有关问题。当前, 广东区域碳汇林培育种植种类选择上, 诸如樟树、红椎以及荷木、山杜英等, 均体现了优质的碳汇效果, 并且包含较高的经济价值, 因此可作为发展碳汇林项目造林的首选种类, 不但可确保生态平衡, 同时还顾及到广大林农享有的经济利益。该层面上一些代表性的区县总结了丰富的经验, 其他地区应充分借鉴。例如龙川县, 选择的碳汇林项目造林种类较为讲究, 其位于下坡栽种红椎以及木荷, 同时在中坡位置栽种藜蒴, 而选择在上坡位置栽培木荷以及火力楠。该类混交林栽培种植模式可明显地预防病虫害问题, 同时对于水土养护、推动林业经济的良性发展体现了明显的效果。
2.4 保证各类政策制度更好兑现, 推动循环碳汇林业健康发展
我国在2009年颁布的推动农业健康发展、实现农民稳步增收的有关意见中明确, 创建现代林业, 推动山区林特产品发展, 加强生态旅游建设以及碳汇林业发展等要求。足以见得, 我国已清晰明确了碳汇林业为发展公益事业的重要任务。基于碳汇林项目造林这一公益属性, 在碳汇林栽培种植区域, 一些碳汇林栽种选择在大型林场或是位于公路干线的两旁。还有一些碳汇林则种植延伸到个人所承包管理的山坡中, 由此可见应下大力气执行对广大林农的补贴政策, 各个部门不应以任何缘由随便对补贴进行挪用或节流, 应全额将碳汇林补助发放至林农手中。针对参加抚育碳汇林的工作人员, 则应依照具体工作状况, 并结合当前的天气环境足额支付工资以及相关补贴, 确保员工权益得到应有保障, 不受到恶意侵犯。再者, 为全面实现碳汇林建设发展目标, 还应大力开展林权制度改革, 向着产权到户以及集中化管理的高效发展之路不断前行。应联合资本以及市场, 构建形成整体化的产业链。例如, 从培育苗圃到植树造林再到加工木材、生产家具或是地板, 发展生物质能源以及进行化工生产等一体化产业链, 这样一来碳汇林项目造林发展便不会仅仅是一类单纯的公益事业, 而是势必发展变成推进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为完成这一目标, 我们应在确保前期碳汇林项目拥有足够的启动资金的基础之上, 把握碳汇林项目具备的公益属性, 在国家拨付专款、对部门以及个人实施奖励的同时, 由政府单位发挥引领作用, 通过有效的组织安排, 更多地吸引不同企业单位组建形成专项的绿色碳基金, 发展成为环保捐款、补偿碳排放、获取碳排放交易资金、财政等多元化的环保经费来源途径, 真正取缔财政包办模式, 合理缓解环保经费紧张的不良局面, 确保森林资源健康发展, 创建优质的碳汇林。通过上述途径便可构建形成一个体现更高价值, 可操作性强且满足持续发展的碳汇林项目造林保障管理体系。
3 结语
总之, 碳汇林概念的提出, 虽然得到了更多人群的认可, 然而仍旧有较多林农没有真正明确开展碳汇林项目造林的真正意义。广东地区始终是我国经济大省, 其CO2排放量居于全国前列, 为此, 积极推动碳汇林项目造林具有深远影响, 其意义极为重大。诚然, 碳汇林项目造林为一类任务量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林业机构、国土资源机构、农业机构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部门的协同配合, 各单位均应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 真正明确碳汇林项目造林的作用价值, 有效开展人工造林建设、套种补种工作, 全面实施改造更新, 方能推动碳汇林项目造林的健康稳定发展, 为广东省创建现代社会, 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水平而付出较大贡献, 实现全面发展。
摘要:指出了碳汇林项目造林为影响我国民生发展的重要任务。就广东地区碳汇林项目造林科学策略展开了研究, 对创设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确保生态环境的良好和谐发展, 激发民众参与热情, 为广东碳汇林造林引领明确的工作方向, 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广东地区,碳汇林,造林
参考文献
[1]刘宇.广东省二氧化碳排放现状对策[J].开放导报, 2009 (5) .
[2]陈光辉.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浅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5) .
[3]张超, 彭道黎, 谢晨, 等.西南地区退耕还林现状与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 2011 (6) .
[4]冯艳红, 李延涛, 陈李根.退耕还林工程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园艺, 2011 (19) .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 篇3
关键词:碳汇林,造林技术,效益,粤北山区
碳汇造林主要是为了增加森林的碳汇功能, 其营林活动主要是对造林及林分 (木) 实施碳汇计量与监测[1]。广东省连山林场位于粤北山区, 属省直属的十大林场 (局) 之一。在碳汇造林中, 按照《碳汇造林技术规定 (试行) 》和《广东省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规划》的要求, 结合粤北山区具体情况进行碳汇林建设, 对宜林荒山荒地、无立木林地和其他土地等采用人工造林, 对疏残林、低效纯松林、低效桉树林采取低效林改造套种方法。
1 碳汇造林技术
1.1 造林地选择
根据生态区位优先原则, 对江河两岸、重要通道两侧、生态环境脆弱的造林地优先安排。根据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 对造林地不炼山、不全垦, 注意保护原生阔叶乔木和灌木。根据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原则, 优先安排交通方便、基础条件较好、容易操作的林地造林。碳汇林工程建设主要是为了消灭宜林荒山荒地, 改造疏残林、低效纯松林和低效速生丰产林 (主要指低效桉树林) [1]。
1.2 林地清理
在林地清理中, 根据坡度和林地情况选用水平带或垂直带状清理的方法, 清理带宽为1.0 m, 对清理的带面进行全铲, 保留原有乡土乔木树种。相邻种植带之间设立保留带, 保留带上的植被不能清除。清理的杂草等可在带间堆沤让其自然腐烂分解, 以改善土壤性状[2,3]。
1.3 整地
整地是造林前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 应在造林前一年的秋末冬初进行, 为防止水土流失, 保持土壤的养分, 采用穴状整地, 整地时穴土要全部清出穴坑, 将表土和心土分开堆放, 经风化一段时间铲肥沃表土与基肥搅拌均匀后回填半穴, 再将心土覆满全穴, 植穴按垂直行布设, 规格为长50 cm、宽50 cm、深30 cm或40 cm, 两行植穴呈“品”字形分布, 有时为了避开原有树木和石头等, 部分地段需要进行局部位移, 采取不规则式随机布设, 但造林密度要与规划时保持一致。
1.4 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需遵循“适地适树”原则, 并针对碳汇林的功能要求, 结合当地乡土树种, 筛选适生性好、碳汇能力强的适应的树种, 优先选择优良乡土阔叶树种。二要优先选择吸收固定二氧化碳能力强的树种, 以满足碳汇造林功能要求。三要依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 对树种进行合理配置。为此, 可以选择以下树种, 包括樟树、黄樟、阴香、华润楠、山杜英、火力楠、红锥、米椎、锥栗、荷木、枫树、黎蒴、麻楝、紫薇、南酸枣、红苞木、白兰、翻白叶树、石栗、降真香、香椿、红鳞蒲桃、降香黄檀、乳源木莲、榕树和仪花等[4]。
1.5 主要树种配置
碳汇造林时除考虑其功能要求外, 还要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保护和植物群落结构等。在树种配置上应立足于当地丰富的阔叶树种资源, 将碳汇林的功能特点和生物多样性有机融合, 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突出当地树种特色, 尽可能满足景观要求, 营造多树种立体混交林结构。根据以上原则和方法, 粤北地区采用多树种混交造林, 需要按要求对所选树种进行科学配比。为了减少种间竞争, 稳定林分结构, 混交的方式可以采用株间、行间、随机自然3种模式。在实际造林过程中, 大多采用4种以上阔叶树种随机混交林的营造模式, 单个树种的比例≤30%。通常可以采用以下树种配置进行营林。一是木荷∶樟树∶其他阔叶树种=4∶3∶3, 进行随机混交。木荷多种于山脊和林地中上部, 红锥、火力楠、樟树、阴香和乳源木莲等阔叶树多种于林地中下部。二是木荷∶红锥∶其他阔叶树=4∶4∶2。按照生态功能优先的原则进行随机混交, 相邻的同一树种不得超过5株。三是以荷木、樟树、红椎、藜蒴、枫香和中华杜英为主选树种, 选择其中3种以上 (70%以上) , 适当地搭配火力楠、红花荷等树种 (≤30%) [4]。
1.6 造林密度
项目人工造林株行距为2.0 m×4.0 m, 密度为1 260株/hm2;套种补植株行距为2.6 m×4.0 m或3.0 m×3.5 m, 密度为960株/hm2, 有林地段见疏加密, 保证小班造林株数达到密度要求。
1.7 回土与基肥
造林的回土在春季造林前30 d进行, 回土 (细碎、物石块和树根) 要先回表土后回心土, 当回土至约30%时, 回填混有基肥 (复合肥0.15 kg/穴或磷肥0.25 kg/穴) 的穴土至穴面以上10 cm;然后开蓄水小穴[4]。
1.8 苗木要求
人工造林苗木选用一年生以上顶芽饱满、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营养袋苗, 要求树高50 cm以上、地径0.5 cm以上, 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根系发达且木质化充分的Ⅰ级容器苗。套种补植和更新改造因造林地中已有林木, 要求选用两年生以上、苗高120 cm以上的一级营养袋苗;注意避免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失水和损伤, 确保苗木成活率。苗木应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证、植物检疫证书、质量检验合格证和种源地标签等, 禁止使用无证、来源不清、带病虫害的苗木。此外, 尽可能就地育苗或就近调苗, 以减少长距离运苗等活动造成的碳泄漏, 有效保证苗木质量和新鲜度。
1.9 栽植和补植
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及所选树种的习性来确定栽植时间。一般选在春季透雨后的阴雨天进行。栽植时, 注意剥去营养袋并扶正苗木, 栽植后回土适力压实并覆盖5 cm厚松土成馒头状。栽植后40 d左右, 全面检查苗木的成活情况, 发现死株、缺株应及时补植。
1.1 0 抚育和管护
碳汇造林种植后当年7—8月进行穴状除草松土并追肥, 次年至第3年每年5—6月进行穴状除草松土并追肥, 将植株1 m2范围内的杂草和小灌木清除。初次抚育时发现死株要及时进行补植, 同时每次穴施复合肥0.1 kg。为了减少肥料流失, 提高肥料利用率, 在完成除草、松土、培土等工序后, 再沿树冠垂直投影线方向的两侧各开挖5~10 cm的浅沟, 均匀地将肥料施入沟内, 然后用土覆盖。如果造林地位于路边、村边, 由于这些地方人畜活动频繁, 宜进行封禁, 并做好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防控工作[4]。
2 效益分析
2.1 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 所造林分年均林木生长量6 m3/hm2以上, 每年可增加活立木蓄积6 m3/hm2以上。科学研究证明, 森林每生长1 m3蓄积量, 平均能吸收1.83 t二氧化碳, 释放1.62 t氧气, 据此估算, 项目建成后, 每年林分可增加碳汇9.72 t/hm2, 并吸收二氧化碳10.98 t/hm2。
项目的建成, 将逐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 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项目建设过程中, 可为当地提供大量的劳动就业机会,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当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 可以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做到自觉地爱林护林。由于营造的是阔叶混交林, 可以大幅减少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减少公共财政开支。
2.2 经济效益
在木材储备方面, 每年可增加活立木蓄积6 m3/hm2, 按价值500元/m3元计, 每年可获得木材储备效益3 000元/hm2;同时, 项目建成后, 必将在江河两岸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生态系统, 美化了当地环境, 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3 讨论与建议
3.1 讨论
碳汇造林实施林地一般存在面广、点多、立地条件多样化的特点。造林过程中, 由于设计要求如整地规格和苗木要求等过高, 造成施工难度大, 施工单位难以完成。此外, 碳汇造林后, 由于造林后的抚育难度大, 抚育资金不到位, 容易形成重造不重管 (抚育管护) 的局面, 达不到碳汇造林绩效。碳汇林生长过程的碳汇计量与监测工作滞后, 不利于碳汇林的后续发展。
3.2 建议
(1) 科学设计。在造林设计的前期要对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和施工难度进行科学评估, 因地制宜做好造林设计。特别是对坡度大、土质差、交通不便的山地, 在设计中对穴的规格和苗木要求可适当降低。
(2) 抓好质量管理工作。造林质量关乎项目建设成败, 在造林和抚育过程中, 要抓好现场管理工作, 严格实行工序管理。在质量验收时, 要严把质量关。
(3) 抓好项目管理工作。要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管理办法的要求, 落实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度、检查责任制度、竣工验收制度和财务报帐制度等。项目完成必须凭竣工验收报告、监理报告和财务决算书, 进行资金拨付。
(4) 实行绩效管理制度, 做好项目的持续跟踪和绩效评价工作, 建立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对碳汇林的抚育和管护工作, 落实管护责任制, 确保实现绩效目标。
(5) 要科学开展碳汇林生长过程的碳汇计量与监测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怒云, 吕佳.中国林业碳汇[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9:71-78.
[2]袁传武, 张家来, 袁凌云, 等.碳汇林的营造与监测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 2009 (2) :19-23.
[3]刘周全, 吴焕忠, 黎荣彬.广东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贡献与潜力分析[J].防护林科技, 2011 (1) :27-28.
【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推荐阅读:
造林碳汇项目10-01
碳汇造林09-17
碳汇造林整改报告05-23
造林项目建议书10-24
造林司关于加强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管理工作的通知10-10
山西省造林补贴试点资金和项目管理暂行办法05-19
造林技术的方法09-02
造林常用的方法10-01
林业造林技术方法综述08-18
造林技术和管护方法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