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六年级上册写字教案

2024-05-25

l六年级上册写字教案(共8篇)

l六年级上册写字教案 篇1

小学六年级写字教案 杭城小学六年级上册写字课

教案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杭城小学六年级上册写字课教案”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第6课

怎样提高钢笔楷书的书写速度

教学要求: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提高钢笔楷书书写速度的方法。

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写字速度。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社会交往对写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字写得正确、美观,还要有一定的速度。

怎样才能提高书写速度呢?

二 新授

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写字速度的方法。

小组讨论。

班级讨论。

教师讲解:

(1)要尽量做到熟练。

首先运笔要熟练,做到下笔成形,不出怪异的笔画;还要熟悉字的结构,做到字形端正,不因提高书写速度而变形。

(2)要尽量减省运笔动作。

楷书笔画凡是转折连接的地方,都要有停顿动作,如能将有些动作减去,就能提高书写的速度。

(3)相近的笔画可以相连。

(4)可以点代画,减省部分笔画。

(5)要强记书写内容,做到心到手到

写字时,要尽量减少看字逗留的时间,心中要熟记书写4 内容,笔下的字就像流水一样逐个淌出,这样,抄写的速度自然能加快。

学生临摹,领会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提醒学生提高书写速度的根本方法是熟能生巧。

三 练习

写一写。

想一想。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7课

呼应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呼应”;

使学生明白怎样呼应;

使学生会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板书课题

呼应

激发兴趣

什么叫呼应呢?为什么要呼应?

二 新授

(一)什么叫呼应

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

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

根据例字讲解:

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

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

(二)怎样呼应

出示例字“小”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小”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出示“心”字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心”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心”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三)呼应关系明显的字

通过“九”和“源”体会笔画的呼应关系。

(四)笔画未能呼应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可以怎样处理?

三 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四 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六年级写字课教案

(上册)

杭城小学

《写字》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通过写字教学,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有效进行书面交流,并对学好语文及其它学科,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接受能力较强,通过集体演示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三、教学目的:

1、继续规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达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L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六年级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兴趣为主,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9人,从整体看,学习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行为习惯不好,本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点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三、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八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题“热爱祖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第二单元:主题“向往自然,热爱生活”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第三单元:主题“童年生活”让学生感受自然的无限生机和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第四单元:以“真诚与关怀”为主题,让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关爱,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真、善、美。

第五单元:以“人与自然”为主题,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热爱生命的情感。

第六单元:以“热爱祖、珍惜家园”为主题,让学生感受对劳动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家园的深深眷恋之情。

第七单元:“以民风民俗、思乡思亲”为主题,让学生体会各地不同节目的风俗人情。第八单元:以“有志者事竟成”为主题,让学生知道人贵有志,从而知道从小要用毅力与耐心去做任何事情。

四、教学措施

1、把培养学生语文的兴趣放在首位,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抬高或降低。

2、努力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注意阅读能力的培养。词语的理解和积累。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效地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热、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娇正,讲求实效。

4、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让学生提通过阅读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注意各单元语文基础知识的整合与训练,培养学生的古诗文素养,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6.、继续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开学复习常规教育

第二周开国大典七子之歌

第三周詹天佑选读一神舟七号飞船着陆记语文乐园一

第四周古诗二首骑马上天山威尼厮之夜

第五周第二单元选读二埃及金字塔见闻语文乐园二

第六周第三单元校园门口的那片树林我的第一首诗怀特森先生的课 第七周第三单元选读三大自然的教科书语文乐园三

第八周第四单元献你一束花一诺千金小丑的眼泪

第九周第四单元选读四海的女儿语文乐园四

五年级上册写字教案 篇3

第一课

教学内容:学习“形

友” 教学目标:

1.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 :形的三撇儿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的准备情况。.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范字:形

友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小结并板书:撇画较多,撇头对起,撇画间距离相等。横为主笔,横长撇短,撇为主笔,横短撇长。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书写(强调双姿)四.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学生书写情况。3.教师小结,布置课后练习。

第二课

教学内容:学习“食

板” 教学目标:

1.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难点 食的下部分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的准备情况。.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出示范字:食 类 板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小结并板书:一个字有两个捺画,书写时注意除主要的捺画外,另一个一般要变成点画。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书写(强调双姿)四.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学生书写情况。3.教师小结,布置课后练习。

第三课

教学内容:学习“冷 雷 羔” 教学目标:

1.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难点:雷和羔的四点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的准备情况。.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出示范字:冷 雷

羔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小结并板书:点画要注意上下呼应,左右呼应。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书写(强调双姿)四.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学生书写情况。3.教师小结,布置课后练习。

第四课

教学内容:学习“松

精” 教学目标:

1.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注意三个字左窄右宽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的准备情况。.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出示范字:松

精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小结并板书:

(1)横右略高,竖穿横右,直撇斜左,点不超横,公立右中。(2)平撇平短,竖起撇中,直撇斜左,点不超横,中字略长。(3)点撇相向,竖穿横右,直撇斜左,点不超横,青字略长。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书写(强调双姿)四.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学生书写情况。

第五课

教学内容:学习“息 照 京” 教学目标:

1.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息的心字第和照的四点底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的准备情况。.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范字:息 照 京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小结并板书:。

(1)自字端正,左右斜左,卧钩平斜,三点相离,上窄下宽。(2)日字窄长,左右同高,左右斜左,三点右斜,下宽托上。(3)点局横中,口字居中,竖对中点,两点对称,上宽下窄。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书写(强调双姿)四.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学生书写情况。

第六课

教学内容:学习“海

绿

钱” 教学目标

1.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难点:钱和绿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的准备情况。.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出示范字:海

绿

钱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小结并板书:

(1)点斜右下,中点稍左,提斜右上,距离相等,左窄右宽。(2)撇折尾尖,两笔靠紧,提略靠紧,中横较长,左窄右宽。(3)直撇斜左,横起撇中,横距相等,竖提穿横中,左窄右宽。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书写(强调双姿)四.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学生书写情况。

第七课

教学内容:学习“顺

创” 教学目标:

1.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难点:顺的左边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的准备情况。.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出示范字:顺

创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小结并板书:

(1)左右两边高低.长短.宽窄基本一致。

(2)左边窄,右边宽。左边笔画少略疏,右边笔画多略紧。(3)左边宽,右边窄。左边笔画多略细,右边笔画少略粗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书写(强调双姿)四.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学生书写情况。

第八课

教学内容:学习“峰 励 和” 教学目标:

1.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学重难点:峰的书写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的准备情况。.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出示范字:峰 励 和 2.观察这些字的字形特点

3.教师小结并板书:左小稍偏上,右宽长。左边略宽,右边略低。左边长,右边短居中。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书写(强调双姿)四.教学评价。1.指导自我评价。2.检查学生书写情况。3.教师小结,布置课后练习。

第九课

教学内容 : 山字旁 立刀旁 教学目标:

1.掌握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

教学重难点:山字旁: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

立刀旁: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

二、指导

1.出示: 划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1)山字旁的中竖稍长,竖折向右上斜位置偏上。(2)立刀旁:形态窄长,比字左部件要长,短竖在竖钩左边中间偏上处起笔。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6.分析常见病因。

(1)山字旁:① “山”部过长。② “山”部过低。

(2)立刀旁:① 短竖与竖钩较远。② 距离太近。

三、练习

1.描红、临写“峡、崩、岷、岳”和“划、创、刑、则”。

2.临写一段话。

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枝繁叶茂,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阵阵林涛。

3.完成“想一想”。

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其书写要领是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山字旁和立刀旁的字例来?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第十课

教学内容;食字旁 春字头

教学目标:

1.掌握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

教学重难点:

食字旁:形态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略高右边。

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食字旁和春字头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饲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1)食字旁:形态较窄长,竖钩在撇与横钩中间起笔,钩锋对准字的中心。略高右边。

(2)春字头:宽大开张,要能覆盖下面的部分。春字头的三横长短相近,不可写成“三”字。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1)食字旁:① 字左太小。② 字形歪斜。

(2)春字头:① 三横长短错误。② 撇、捺不开张。

三、练习

1.描红、临写“雷、雪、露、霜”和“春、泰、奏、秦”。

2.临写一段话。

夕阳也渐渐地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

3.完成“想一想”。

春字头的三横为什么不能写成“三”字?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五年级下册写字课教案

第十一课

教学内容:避就交错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避就”和“交错”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学会使用“避就”和“交错”。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避就”和“交错”的关系。

2.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使用“避就”和“交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避就交错

2.请学生说说对“避就”和“交错”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3.教师:在书写左右结构的字时,经常会用到“避就”和“交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两种方法。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1)在左右结构的字中,为了使两边不发生碰撞,它们之间相互要避让,叫做“避就”。“砚”字“石”部缩小以避让。

(2)在左右结构的字中,通过“避就”,左右两边就产生了相互“交错”,使字形紧凑和谐。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1)“避就”:① “石”未避让而碰撞。② “石”偏低而碰撞。

(2)“交错”:① 没有“交错”。② “交错”过分。

三、练习 1.描红、临写“砚、溢、娓、姥”和“炊、杖、叨、吟”。

2.临写一段话。

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

3.完成“想一想”。

“避就”和“交错”各是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联系吗?

四、总结全文

第十二课

教学内容:左右结构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窄右宽型和左宽右窄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

教学重难点:

根据笔画的多少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结构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判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1)左窄右宽的字,左部要写得窄些,而右部要写得宽一些。

(2)左宽右窄的字,左部要写得宽些,而右部要写得窄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1)左窄右宽:① 宽窄比例错误。② 缺少“避就”而碰撞。

(2)左宽右窄:① 宽窄比例错误。② 撇画太斜。

三、练习 1.描红、临写“涯、掺、性、伪”和“判、刹、粼、戳”。

2.临写一段话。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3.完成“想一想”。在左窄右宽和左宽右窄的字中,两边笔画的多少与宽窄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第十三课

教学内容:左右结构

(二)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中左右相等型和左边短小型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左右相等和左边短小的字。

教学重难点: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左右相等和左边短小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堵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1)左右相等的字,左右两边的宽窄要写得大致相等。

(2)左边短小的字,左边的位置要偏上一些。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1)左右相等:① 左窄右宽。② 左宽右窄。

(2)左边短小:① “土”部太低。② “土”部太长。

三、练习

1.描红、临写“软、歼、欧、乳”和“堵、瞎、碍、叽”。2.临写一段话。

夏天的夜晚,公园里还举行露天音乐演奏会,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着、回荡。

3.完成“想一想”。

两边的宽窄关系达到什么程度就可以算做“左右相等”?左边短小的字,左边部分应该放在什么位置?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第十四课

教学内容:左右结构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左右结构中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的书写要领。

2.练习书写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

教学重难点: 处理好左右的宽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写右边短和左右都短的字。

二、指导

1.出示小黑板。幻

2.学生观察字形。

3.讨论交流。

(1)右边部分短的字,右边部分的位置要低一些。

(2)左右部分都短的字,就要写成左高右低。

4.教师范写。

5.学生练写。

6.分析常见病因。

(1)右 边 短:① “巴”部太长。② “耒”部太短。

(2)左右都短:① 左右平齐。② 左右都太长。

三、练习

1.描红、临写“耙、配、扭、锄”和“幻、即、印、虾”。

2.临写一段话。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3.完成“想一想”。

书写“右边短”的字应注意什么要点?把左右都短的字写成左高右低的根据是什么,你能说一说?

四、总结全文 概括本课内容。

第十五课

教学内容:结构法则

(一)教学目的:

1、掌握横平竖直的构字规律与写法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重难点:处理好横平竖直的笔画写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字,揭示课题。

1、出示小黑板:青

2、齐读,这四个字的字形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横平竖直

3、今天我们来学习结构法则

(一)”:横平竖直。

二、指导书写。

1、出示卡片:青

(1)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好看?(2)学生边议论边试写。

(3)指名学生发言,谈谈自己试写的感受。(即:怎样写好“青”字)(4)指一名学生上台边说边写。(5)师生评议。

(6)学生自由练习同一类的字三个。

2、出示小黑板:(贴有写字的图片)

想一想:这些字个有什么特点?如何写好它们?

3、书写。

(1)学生读一读。(2)分析生字的特点。

(3)学生试写,要求注意横平竖直。

4、师小结。

三年级上册写字课教案 篇4

第 一 课

基本笔画一 教学目标

1.掌握“横画、竖画”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技能。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教学过程

一、观察横画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书写要点:书写时向右下方顿笔,轻提向右行笔。2.学习“

五、可、正、假、”的写法

二、观察竖画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书写要点:先向右下方顿笔,少顿后往下行笔。2.学习“丰、申、来”的写法。

三、观察撇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要点:起笔稍按顺势向左下方行笔,至末尾出峰收笔。2.学习“人、仰、大、文”的写法。

四、观察捺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书写要点:自左上切入向右下轻快行笔,有轻渐重至捺处取平势出峰收笔。2.学习“全、天、之、趣”的写法。

五、实践演练---书写练习

1.写一写自己在本单元课文中学会的字和词。2.教师重点指导“将、疆、蓝”的写法。

3.说说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并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4.作业点评。

六、介绍书法文化常识:欧阳询观碑

钢笔字 第 二 课

基本笔画二 教学目标

1.掌握“点、横折、竖钩、弯钩”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技能。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教学过程

一、观察点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宝、悄、郊、闪”的写法。

二、观察横折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目、田、者、摆”的写法

三、观察竖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示、寸、侧、列”的写法。

四、观察弯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子、了、乎、手”的写法。

五、实践演练---书写练习

1.写一写自己在本单元课文中学会的字和词。2.教师重点指导“懂、熟、悉、拨”的写法。

3.说说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并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4.作业点评。

钢笔字 第 三 课

基本笔画三 教学目标

1.掌握“斜钩、卧钩、竖弯钩、横折弯钩”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技能。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掌握书写规律,并将它们写美观。教学过程

一、观察斜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我、伐、试、找”的写法。

二、观察卧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心、总、思、想”的写法。

三、观察竖弯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元、见、况、宽”的写法。

四、观察横折弯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丸、乞、忆、仇”的写法。

五、实践演练---书写练习

1.写一写自己在本单元课文中学会的字和词。2.教师重点指导“摔、辽、阔、暖”的写法。

3.说说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并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4.作业点评。

六、书法文化常识——名胜古迹与书法

钢笔字 第 四 课

基本笔画四 教学目标

1.掌握“竖弯、竖折、横折提、横折钩”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技能。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掌握书写规律,并将它们写美观。教学过程:

一、观察竖弯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

四、匹、西、晒”的写法。

二、观察竖折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山、亡、世、出”的写法。

三、观察横折提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计、证、详、误”的写法。

四、观察横折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朵、没、设、投”的写法。

五、实践演练---书写练习

1.写一写自己在本单元课文中学会的字和词。2.教师重点指导“制、架、葡、萄”的写法。

3.说说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并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4.作业点评。

六、书法文化常识——张旭草书绝,楷书是基础

钢笔字

第五课

基本笔画五 教学目标

1.掌握“撇折、撇点、横撇、横折折撇”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观察和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技能。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掌握书写规律,并将它们写美观。教学过程

一、观察撇折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云、玄、县、参”的写法。

二、观察撇点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女、要、始、案”的写法。

三、观察横撇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2.学习“又、冬、肢、授”的写法。

四、观察横折折撇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1.讲解并示范书写要点。

2.学习“及、吸、廷、极”的写法。

五、实践演练---书写练习

1.写一写自己在本单元课文中学会的字和词。2.教师重点指导“饥、饿、幻、想”的写法。

3.说说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并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才能把这些字写好。4.作业点评。

钢笔字 第六课

基本笔画六 教学目标

1.掌握横折弯钩、横折折钩、竖折折钩、竖折撇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教学过程

一、观察横折弯钩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二、学习横折折钩、竖折折钩、竖折撇的书写

三、实践演练

1.练习书写以上四种偏旁。

2.临写、默写“阻、跨、转、杨”等带有以上四种偏旁的字。

四、临写“我学会的字”和“我学会的词”

五、重点指导“陡、峭、疑、惑”的写法

六、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在刚才书写中我认为最难的字。

2.临写、默写在刚才书写中我认为最容易出错的字。

七、作业点评

1.优秀作业展示。2.问题点拨。

钢笔字

第七课

基本笔画七 教学目标

1.掌握横钩、横折钩、提、竖提的写法技巧,并将它们写美观。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教学过程

一、观察横钩、横折钩、提、竖提的占格、学习它的运笔方法

二、学习横钩、横折钩、提、竖提的书写

三、实践演练

1.练习书写以上四种偏旁。

2.临写、默写“买”“同”“虫”“即”等带有以上四种偏旁的字。

四、临写“我学会的字”和“我学会的词”

五、重点指导“嘴”“黎般“攻”“瓶”的写法

六、实践演练

1.临写、默写在刚才书写中我认为最难的字。

2.临写、默写在刚才书写中我认为最容易出错的字。

七、学习书法文化常识

《华夏子孙,写好汉字》读一读,了解相关知识。

八、作业点评

1.优秀作业展示。2.问题点拨。

钢笔字

第八课 综合练习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的钢笔书写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复习巩固,形成初步的书写技能。

2.通过欣赏钢笔书法作品,培养学生对钢笔书法的赏析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准备

书法欣赏使用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指名讲书法家的小故事,使学生对书法产生兴趣

二、练一练

1.要求学生临摹“

五、来、人、天、闪、田、寸、子、我”等字,注意:书写时要注意字的结构。2.抄写综合练习,提示:

一、要求学生先观察每个字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再写;

二、要把每个字写的正确、匀称、端正;,字的结构不同,笔画有简有繁,要注意写得大小一致性,使诗句从整体上看协调、美观。

三、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仿写古诗

四、欣赏作品

1.欣赏名家作品。2.欣赏自己的作品 3.师生进行相互评议。

毛笔字

第一课 基本笔画(1)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写好长横、短横,掌握它们的书写要领,并指导学生练习书写含长横、短横的字,要求写得正确、美观、大方。

2.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正确的写字坐姿和执笔姿势。3.在书写训练中进行爱学习的教育。教学重点

笔画和单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如何记住书写要领

教学方法 读练结合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1.名家书法欣赏、展示身边“小书法家”的作业。2.过渡:大家知道为什么她的字能写得这么好吗?让我们来听一听该同学说说她的秘诀是什么。(勤学苦练)

3.加强练习就是秘诀,这个秘诀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掌握,是吗?

二、教学“斜钩”

1.指名读“长横、短横”书写分析。2.指名上台书写,并讲解要领。

3.生合起书,在草稿本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4.生完成练习。

5.生默读“短横”的书写分析,边读边用手比划,要求要把字“印”在脑中。6.指名上台书写,其他学生在草稿本完成书写。

三、学写其它带有“长横、短横”的字 1.生按刚才的方法自学其余字的书写。2.生练习时,师放音乐,巡视辅导。

四、教学“长横、短横”

1.指名读“长横、短横”书写分析。2.指名上台书写,并讲解要领。

3.生合起书,在草稿本上练习,然后再和字帖进行对比,找出问题所在。

六年级写字课教案 篇5

(一)教学要求:

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 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上下结构

(一)2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新授

1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宽下窄型)?让学生回答。(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4)学生观察分析“上小下大型”字的写法。(5)教师讲解:

(一)上部件要写得短,下部件要写得长;

(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三练习1写一写; 2想一想。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12课相向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相向”; 2使学生明白怎样写好相向的字;

3使学生会书写相向的字,体会相向的含义。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相向 2激发兴趣

什么叫相向呢?怎样写好相向的字呢? 二新授

(一)什么叫相向

1在左右结构的字中,左右两部件的笔画形态同时向字的中间聚集,在结构上称做“相向”。这类字写时容易过挤,所以要求做到紧而不挤。

2出示相向的例字,让学生体会相向的字是怎样写的。3根据例字讲解: “锡”中“ 二新授

(一)复习什么叫字根 指名回答什么叫字根。你知道有哪些字根吗?

(二)“少”是一个组字能力很强的字 哪些字是由“少”组成的?让学生举例。

(三)和“少”组合的字举例。出示“沙”、“妙”、“砂”、“吵”等字。

l六年级上册写字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左右结构字的写法,会归纳右偏旁的三种形式。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左右两部分长短的写法合理搭配。难点: 断、款、歇、默的写法。教具、学具: 挂图。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有什么特点?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学习断、款、歇、默的写法。示范书写,强调协调。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2次。“断”字笔顺指导。提醒学生“款、歇、默”字的难点易错处。

2、布置练习作业,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巩固练习。板书设计

1、左右结构的三种形式

和、知、取、缸、断、款、歇、默

教学后记:

2、左右结构的高低搭配

教学目标:

1、掌握部分左右结构字的高低搭配规律,写好左右结构字。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左右两部分高低搭配规律,结构协调。难点:

幼、卸、郭、野的写法。教具、学具: 范字、书写用品。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左右两部分位置有什么特点?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学习找出规律:

(1)笔画较匀:力、生、犬等与左部稍平(举例);

(2)单耳、右耳、占、勾等,笔画较集中部位下移(举例);形体较短的:口、工、二、厶等,置中间(举例)。强调协调。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幼、卸、郭、野2次。提醒“卸、野”两字的难点易错处。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巩固练习。板书设计

2、左右结构的高低搭配

仁、私、红、幼、卸、郭、野、构 教学后记:

3、左右结构的宽窄搭配

教学目标:

1、掌握部分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搭配规律,注意相向笔画的呼应,写好左右结构字。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左右两部分宽窄搭配规律,认识相向呼应结构特征,把字结构写紧凑、协调。

难点:

汤、妙、蚂、转等字的写法。教具、学具: 小黑板。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汤、妙、蚂、转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左右两部分笔画方向有什么特点?什么叫“相向”?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不同。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解决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呼应与协调。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汤、妙、蚂、转2次。提醒“转”字的难点易错处。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3、左右结构的宽窄搭配

教学目标:

1、掌握部分左右结构字的宽窄搭配规律,注意相向笔画的呼应,写好左右结构字。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左右两部分宽窄搭配规律,认识相向呼应结构特征,把字结构写紧凑、协调。

难点:创、怜、纺、物、钩等字的写法。教具、学具: 小黑板。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创、怜、纺、物、钩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让学生读一读。

二、探求新知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左右两部分笔画方向有什么特点?什么叫“相向”?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注意左右两部分的宽窄不同。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解决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呼应与协调。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创、怜、纺、物、钩2次。提醒“创”字的难点易错处。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巩固练习。教学后记:

4、左右结构中的相背结字法

教学目标:

1、掌握部分左右结构字的相背规律,注意右部笔画的舒展。写好左右结构字。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左右两部分宽窄及相背规律,把字结构写紧凑、协调。难点:

犯、驰、乳、施等字的写法。教具、学具: 范字图片、钢笔。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非、兆、驰、乳”,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这些字是什么

二、探求新知 让学生读一读,说说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左右结构—相背

2、左右两部分笔画方向有什么特点?什么叫“相背”?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注意左右相背。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解决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与协调。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非、兆、驰、乳”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的左偏旁难点易错处。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巩固练习。

4、左右结构中的相背结字法

教学目标:

1、掌握部分左右结构字的相背规律,注意右部笔画的舒展。写好左右结构字。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左右两部分宽窄及相背规律,把字结构写紧凑、协调。难点:

犯、驰、乳、施等字的写法。教具、学具: 范字图片、钢笔。教学后记: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北、犯、施”,让学生读一读,说说这些字是什么

二、探求新知 让学生读一读,说说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左右结构—相背

2、左右两部分笔画方向有什么特点?什么叫“相背”?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注意左右相背。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解决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与协调。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北、犯、施”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的左偏旁难点易错处。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巩固练习。教学后记:

5、品字形结构字笔画的变化

教学目标:

1、掌握品字形结构字中笔画变化规律,注意下部结构的安排。写好品字形结构字。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和书写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品字形结构字中笔画的变化,把字结构写紧凑、协调。练习品字形结构字。

难点:磊、鑫、矗等字的写法。教具、学具: 范字图片、钢笔。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品、众、晶、森”

二、探求新知 让学生读一读,说说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板书课题:品字形结构(笔画变化)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注意稳定性。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解决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与对正。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品、众、晶、森”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的下部左边变化,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5、品字形结构字笔画的变化

教学目标:

1、掌握品字形结构字中笔画变化规律,注意下部结构的安排。写好品字形结构字。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和书写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品字形结构字中笔画的变化,把字结构写紧凑、协调。练习品字形结构字。

难点:磊、鑫、矗等字的写法。教具、学具: 范字图片、钢笔。教学后记: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磊、鑫、矗”

二、探求新知 让学生读一读,说说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板书课题:品字形结构(笔画变化)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注意稳定性。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解决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与对正。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磊、鑫、矗”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的下部左边变化,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6、左中右结构宽窄长短比较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中右结构字中宽窄长短变化规律,注意结构安排紧凑。写好部分左中右结构字。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和书写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左中右结构字中三部分宽窄变化,把字结构写紧凑、协调。难点:狮、微、娜等字的写法。

教具、学具: 范字图片、钢笔。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晰、树、狮、微、娜、”,二、探求新知

1、让学生读一读,说说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板书课题:左中右结构(宽窄长短比较)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解决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晰、树、狮、微、娜”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左边变化,“反犬旁、女字旁”较难写。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6、左中右结构宽窄长短比较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中右结构字中宽窄长短变化规律,注意结构安排紧凑。写好部分左中右结构字。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和书写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左中右结构字中三部分宽窄变化,把字结构写紧凑、协调。难点:狮、微、娜等字的写法。

教具、学具: 范字图片、钢笔。教学后记: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附、班、彬、倾、衡”,15

二、探求新知 让学生读一读,说说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板书课题:左中右结构(宽窄长短比较)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指导解决刚才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附、班、彬、倾、衡”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巩固练习。教学后记:

7、上下对正 宽窄有度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中下结构字中各部分宽窄搭配、上下对正、重心平稳的规律,注意结构安排紧凑。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和书写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上中下结构字三部分宽窄变化,把字结构写紧凑、重心平稳。难点:萝、案、意、拿等字的写法。教具、学具: 范字图片、钢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萝、案、意、拿”

二、探求新知 让学生读一读,说说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板书课题:上中下结构(宽窄长短比较)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对正、宽窄搭配”。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萝、案、意、拿”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较难写的部位。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7、上下对正 宽窄有度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中下结构字中各部分宽窄搭配、上下对正、重心平稳的规律,注意结构安排紧凑。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和书写能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上中下结构字三部分宽窄变化,把字结构写紧凑、重心平稳。难点:曼、暑、鼻、急等字的写法。教具、学具: 范字图片、钢笔。教学后记: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曼、暑、鼻、急 ”

二、探求新知

让学生读一读,说说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板书课题:上中下结构(宽窄长短比较)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对正、宽窄搭配”。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曼、暑、鼻、急”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较难写的部位。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8、几种较特殊的结构形式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下或左右结构字中几种特殊的结构形式。上下对正,结构紧凑。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技能。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特殊结构形式字,把字结构写紧凑、重心平稳。难点:莎、嘉、筑、崔、熊、罚等字的写法。教具、学具: 范字图片、钢笔。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莎、嘉、筑、崔、熊、罚”

二、探求新知 让学生读一读,说说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板书课题:上下(或左右)结构。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对正、宽窄搭配”。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莎、嘉、筑、崔、熊、罚”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较难写的部位。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8、几种较特殊的结构形式

教学目标:

1、掌握上下或左右结构字中几种特殊的结构形式。上下对正,结构紧凑。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技能。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特殊结构形式字,把字结构写紧凑、重心平稳。难点:蛙、椅、颖、碗等字的写法。教具、学具: 范字图片、钢笔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蛙、椅、颖、碗”

二、探求新知 让学生读一读,说说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板书课题:上下(或左右)结构。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对正、宽窄搭配”。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蛙、椅、颖、碗”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较难写的部位。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四、巩固练习。教学后记:

9、半包围结构的几种特殊形式

教学目标:

1、掌握半包围结构字中几种特殊形式。上下对正,结构紧凑,重在平衡。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技能。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特殊结构形式字,把字结构写紧凑、重心平稳。难点:龙、彦、房、虎等字的写法。教具、学具: 范字图片、钢笔 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板书:半包围结构的几种特殊形式。

二、探求新知

1、让学生读一读龙、彦、房、虎等字,说说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对正、左右平衡”。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龙、彦、房、虎”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较难写的部位。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9、半包围结构的几种特殊形式

教学目标:

1、掌握半包围结构字中几种特殊形式。上下对正,结构紧凑,重在平衡。

2、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增强观察比较的能力,提高书写技能。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特殊结构形式字,把字结构写紧凑、重心平稳。难点:局、原、危、存、唐、鹿等字的写法。教具、学具: 范字图片、钢笔。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师生问好,检查上课前准备情况。

2、引入课题,板书:半包围结构的几种特殊形式。

二、探求新知

1、让学生读一读局、原、危、存、唐、鹿 等字,说说

1、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2、这部分字特点是什么?

3、将这些字的外形归纳一下,画出图形来表示。搭配要合理。

4、引导学生提出的问题。找出写字规律: 强调“紧凑、对正、左右平衡”。

三、书写实践与练习指导

1、指导书空“局、原、危、存、唐、鹿”2次,解决笔顺和难点。提醒这几个字较难写的部位。改变自己过去的书写习惯。

2、巡视辅导学生练习。(双姿、用笔方法)

l六年级上册写字教案 篇7

《d t n l》这课内容浅显易懂,情景图颜色多彩,栩栩如生,适合刚入学的学生学习。本课包括五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是四个声母d t n l,每个声母配有一幅图画。第一幅图是一个队鼓和一副鼓锤,敲鼓的声音“嘚”提示d的音,队鼓和鼓锤组成的图形提示d的形。第二幅图是一条跳起的鱼,鱼的体态提示t的形。第三幅图是一个门洞,门洞的形状提示n的形。第四幅图是一个小男孩手拿一根小木棍赶猪,小男孩嘴里发出的声音“嘞”提示l的音,小男孩手中的木棍儿提示l的形。

第二部分是d t n l与单韵母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d t n l的书写格式及笔顺。

第四部分是带调拼读音节,认识五个生字。配有一幅情景图,蕴含着一个故事情节:一匹马驮着米袋在路上走,路边有大片大片的土地。米袋不知什么时候漏了,小马却没有发觉,小兔子飞快地追上来告诉它:你的米袋漏了。第五部分是一首儿歌。【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并从课堂中感受快乐。本课的教学设计巧妙地创设“拼音王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运用“情景图”、故事、儿歌、游戏等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儿童化的语言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做学习的主人,体验学习拼音带来的乐趣。【教学目标】

1.学会 d t n l 4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2.学会d t n l与单韵母的拼读音节及带调拼读音节。3.认识5个生字。会读儿歌,体验童趣。【教学重难点】

声母d t n l的发音及与韵母拼读音节、认识汉字是本课教学的重点,n l的发音及n l与韵母的拼读是教学的难点。【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2.认读韵母卡片(课件出示):ɑ o e i u ü:,这些都是什么宝宝?(韵母)3.认读词语(课件出示):我、爸爸、妈妈

4.导入新课:今天,咱们继续在拼音乐园里认识更多的声母宝宝,同学们愿意吗?

二、借助图片,学习发音 1.教学声母d:

(1)出示图片(课件出示):图上画了什么?(鼓和锤)当锤敲在鼓上时,会发出什么声音?(嘚嘚嘚)(2)板书(课件出示):d,谁认识这个声母?(指名说)(3)谁发现了什么?(“嘚”读得又轻又短,就是d的发音。)[设计意图:重视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去发现规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维、去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4)教师范读,指名读,开火车练读。2.教学声母t:

(1)出示图片(课件出示):图上画了什么?(一条跳舞的小鱼。)(2)有一个声母和这条小鱼样子很像,板书(课件出示):t,谁认识这个声母?(指名说)(3)教师正音、范读。(4)指名读,开火车练读。3.区别d和t:

(1)教师范读、示范:把薄纸片放在嘴前,看老师读d和t时,纸会怎样?(发t时,有较强的气流冲出,纸片颤动较大。)(2)学生自由练习d、t的音。(3)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4.教学声母n:

(1)出示图片(课件出示):图上画了什么?(一个门洞)(2)有个声母的样子像这样的门洞,板书(课件出示):n,谁认识这个声母?(指名说)(3)教师正音、范读:当读n音时,有气流从鼻腔出来,捏着鼻子,手指会有颤动的感觉。(4)生练读感受,指名读,开火车练读。5.教学声母l:

(1)出示图片(课件出示):图上画了什么?(一个小男孩在赶猪。)(2)有个声母和小男孩子手里的小棒很像,板书(课件出示):l,谁认识这个声母?(指名说)(3)教师正音、范读:当读l音时,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鼻子没有颤动的感觉。(4)生练读感受,指名读,开火车练读。第二课时

一、儿歌识记,指导书写 1.借助图画,指导识记:

(1)仔细看图1(课件出示),看看d像什么?(鼓和锤)(2)教读儿歌(课件出示):小鼓加锤,左下半圆d d d。

(3)仔细看图2(课件出示),看看t像什么?(小鱼)你觉得它还像什么(伞柄)(4)教读儿歌(课件出示):小鱼跳舞,小伞柄儿t t t。(5)仔细看图3(课件出示),看看n像什么?(一个门洞)(6)教读儿歌(课件出示):一个门洞n n n。

(7)仔细看图4(课件出示),看看l像什么?(小棒)(8)教读儿歌(课件出示):一根小棒l l l。

(9)你们还能编一个记忆“d t n l”的小儿歌吗?(鼓励学生自己创作识记儿歌。)[设计意图:此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快乐地识记所学的内容,同时有培养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指导观察,学习书写:(1)指导书写d:

①认识:基本笔画:左半圆。

②观察书本:请同学们观察字母d先写哪笔,再写哪笔,几笔写成?占什么格?同桌同学互相说说。

③学生说笔顺、位置,教师范写,强调d的第二笔“上不顶格”。④学生书空笔顺。

⑤学生书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对姿势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2)t n l的教法同上。第三课时

一、复习方法,练习拼读

1.复习拼读方法:谁还记得拼读口诀?(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2.板书(课件出示):d—e→de dɑ di du(1)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拼读,相机正音。(3)开火车读,齐读。

3.t n l和ɑ e i u ü 的拼读教学方法同上。4.练习带调拼读:

(1)板书(课件出示):d—ǎ→dǎ(2)自由练习拼读。(3)指名读、开火车读。(4)给音节口头组词。

(5)ná nù lí tí的练读同上。

二、看图说话,认读生字

1.看图说话(课件出示):图上画了什么?仔细看图,这幅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认读生字:

①图上有几个词,谁认识?

②自由练习拼读(课件出示):dà mǐ、tǔ dì、mǎ、tù。③指名拼读,教师相机正音。④学生练读、开火车读、齐读。⑤去拼音读词(课件出示)。

⑥去拼音认读5个生字(课件出示)。⑦扩词练习,谁能给这些生字找找朋友。3.学习儿歌。

(1)自由读儿歌《轻轻地》(课件出示),你读懂了什么?(2)用铅笔圈出红色的音节,自由拼读。(3)指名拼读,相机正音。(4)开小火车、齐读。

l六年级上册写字教案 篇8

汉语拼音是一串枯燥无味的字符,要想让学生学得快,掌握得牢,就要变无趣为有趣。而“游戏是孩子们快乐求知的源泉”。因此,在本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中,教师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游戏情境,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再现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所学新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汉语拼音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学生在“摘苹果”“分苹果”“捏字母”“送信”“摆一摆”等活动中,口、脑、手多种感官协同参与,轻松愉快掌握d、t、n、l四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和字形,体会声母d、t、n、l和单韵母拼读的方法,懂得生活中我们要爱护花草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件,拼音卡片,写有声母、韵母的房子图两个,写有6个单韵母和8个声母的信封图。(教师)

2.橡皮泥。(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

1.摘苹果。出示一幅苹果树挂图,树上结着6个单韵母苹果和6个声母苹果。引导学生仔细看看:这些苹果分别叫什么名字?自己轻声读一读。

2.请一名学生上来,把这些苹果摘下来,分成两盘,(出示两个有编号的空果盘图)再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分。

预设:因为ɑ、o、e、i、u、ü是韵母,所以把它们放在1号盘子里,b、p、m、f、y、w是声母,所以把它们放在2号盘子里。

3.开小火车读1号盘子里的单韵母。

4.引导学生想一想:读声母时要注意什么?(声音要短。)

5.指名读声母。

6.引入新课:声母是个大家庭,它们共有23个兄弟呢!这节课,我们学习汉语拼音第4课中的4个声母d、t、n、l。

设计意图: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因此,在检查复习时,为了避免简单、枯燥,创设了摘苹果的情境,学生从上课伊始,就被一种愉快和谐的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唤起学生对学习拼音的兴趣。

二、图文结合,学习音、形

1.课件出示字母d、t、n、l。

2.指名试着读一读,然后提问:你们见过它们吗?

预设:我在幼儿园里学过d、t、n、l这四个声母。

我妈妈教过我d的读法。

我问过奶奶t念什么。

3.学生同桌互读d、t、n、l。

4.学生个别读,教师相机讲解发音要领:发d时,感觉不到气流冲出。发t时,有较强的气流冲出。发n时,气流是从鼻腔出来。发l时,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

5.教师出示d、t字母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d、t,教师及时纠正错误口形。

6.学生捏着鼻子发l的音,体会气流从舌头两边出来;松开鼻子发n的音,体会气流从鼻腔出来。

7.出示n、l字母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8.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预设:我发现图中立起来的鼓和旁边的鼓棒组成了声母d。

跳舞的姐姐拿的伞把像声母t。

舞台上艺术节的彩门像声母n。

打架子鼓的小哥哥手中拿的鼓棒像声母l。

9.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画编一首字母歌。

预设:敲小鼓ddd,小伞把ttt,

一个门洞nnn,小鼓棒lll。

10.课件出示儿歌,指名领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

11.引导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能记住它们。

12.课件出示d和b、p;n和m;t和f;l和i。引导学生比较每组字母之间有什么不同。

13.课件出示“左下半圆ddd,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小伞把ttt,一根拐棍fff,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一根小棍lll”。学生自由读、同桌对读、小组对读。

设计意图:这个部分的设计,巧妙地运用了“情境图”和“语境歌”。“语境歌”短小精悍,语言朗朗上口,富有童趣,学生易于接受,也乐于接受,一下子就把所学的字母同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生活经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化难为易。另外,当单调的拼音字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结合在一起时,学生就会愉快地记住拼音的样子。加上儿歌是孩子们自己参与编出来的,很有成就感,所以印象深刻。

三、观察思考,学习书写

1.指导学生观察书中d、t、n、l四个拼音娃娃分别住在四线格几楼。

预设:d、t、l住在一格和二格,n住在二格。

2.指导书写d。

(1)课件演示声母d的笔顺,学生书空。

(2)指名说说d的笔顺。

(3)教师在四线格里范写d,重点讲解半圆要占满中格,竖从上格三分之二处起笔,到三线收笔。

(4)学生在四线格内独立仿写两个d。

(5)投影展示书写较好的范例,引导学生说说哪里值得自己学习。

3.指导书写t、n。

按照指导书写d的方法“教师范写--学生仿写--互相评价--再练写”指导学生书写t、n,引导学生注意每个字母的占格、笔顺、笔画位置等。

4.学生独立仿写l。

设计意图:书写在低年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此环节教师设计时分为三个层次,指导书写d时特别细致,从笔顺开始,再到每笔起、收笔位置,占格等,教师都做了一一的讲解;在指导书写t、n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书空、仿写中渐渐掌握每个字母的书写要领及方法,让学生体会到细心观察在书写中的重要性;在书写l时,学生基本掌握观察方法,又由于这个字母比较简单,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练写。与此同时,在交流展示作品中,学生进一步体验到书写的乐趣。

四、动手操作,巩固认识

1.捏一捏。操作规则:学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捏一捏今天认识的拼音娃娃,可以独自进行,也可以与同桌讨论合作。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动。

3.展示捏好的作品,请全体同学欣赏,结束全课。

设计意图:独特的教学手段再次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饶有兴趣的欣赏、展示是对学生内在需求的最好馈赠。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会成为学生记忆中永恒的财富。

第二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游戏《送信》,教师把声母房、韵母房图贴到黑板上,引导学生替生病的马伯伯把写有声母d、t、n、l,韵母ɑ、e、i、u、ü的信,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2.指学生到前边逐一送信。

3.集体订正后齐读拼音。

4.引入新课,这五个单韵母与这四个声母相遇,又会组成哪些音节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d、t、n、l和单韵母的拼读。

设计意图:游戏活动能唤起孩子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有趣的“送信”游戏,一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情绪高涨进入角色,愉快接受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达到巩固复习旧知的目的。

二、联系生活,学习拼读

1.学习n的拼读。

(1)教师拿出单韵母ü和声母n,组成音节nü,学生自由练习拼读三遍。

(2)学生领读、小组赛读音节nü。

(3)教师板书音节nǚ,学生借助打手势自由练习拼读一遍。

(4)学生个别读、开火车读nǚ。

(5)读这个音节时,你想到了什么?

预设:我是一个女孩儿。

妈妈是女人。

姥姥有两个女儿。

(6)引导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拼音卡片,摆一摆,看看声母n还能和剩下的单韵母组成哪些音节。

(7)指名汇报。

(8)课件出示ná、né、nǐ、nù四个音节,同桌对读,读错的多读几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9)指名领读四个音节。

2.学习l的拼读。

(1)教师从房子图上拿出声母l,和单韵母ü组成音节lü,指3名同学试拼。

(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个别读。

(3)教师板书lǘ音节,学生借助打手势自由练习拼读一遍。

(4)学生开火车读lǘ。

(5)教师引导学生用lǘ说一句话。

预设:爷爷家有一头小毛驴。

毛驴在草地上跑。

毛驴的叫声很大。

(6)引导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拼音卡片,摆一摆,看看声母l还能和剩下的单韵母组成哪些音节。

(7)指名汇报。注意:当学生提到l和o能组成音节时,教师要予以纠正,把正确的音节写在黑板的一角,但不用告诉理由。如果学生拼出了三拼音节,教师予以鼓励,但不做重点讲解。

(8)课件出示lā、lè、lì、lù四个音节,学生个别读、领读、小组开火车读。

3.学习d、t的拼读。

(1)学生四人一组,组长任意拿出一张音节卡片,指名拼读,读对了其他组员跟读,读错了其他组员纠正,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对多的组获胜。

(2)课件出示dǎ、dé、dī、dú、tā、tè、tí、tú八个音节,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开火车读。

(3)用你喜欢的音节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在通过生动有趣的说、讲活动,帮助学生将生活与拼音联系起来,让学生知道“生活即是课本,生活即是知识,学为了用,用为了促进学”这里设计的“用你喜欢的拼音说一句话”既训练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又让学生学以致用,体现了大语文观。

三、学习生字,朗读儿歌

1.课件出示“马路”“泥土”的图片,引导学生说说。

2.课件出示带有音节的生字卡片“马、土、不”,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领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4.教师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5.教师范读儿歌。

6.学生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音节请教老师或同桌。

7.指2~3名学生朗读儿歌。

8.男女生对读儿歌。

9.齐读儿歌。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在教学汉字时,根据拼音是识字的手段,将学习拼音与识字有机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体会拼音在识字中的作用。

教学反思

在教学d、t、n、l时,我努力选择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乐于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力求做到有情有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饱满热情。游戏是孩子们快乐求知的源泉,本课的设计中穿插了一些游戏,整堂课下来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有个别环节学生由于沉浸在游戏的快乐体验中,有些管不住自己,课堂稍显混乱,虽然我使出了浑身解数,但还是未见成效,游戏与知识之间如何更紧密的结合,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将是自己下一个思考的问题。

上一篇:亲子游戏活动总结下一篇:公司统一培训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