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数学教师实习报告

2025-02-25|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实习数学教师实习报告(精选8篇)

实习数学教师实习报告 篇1

实习总结

王计红

实习期间,我并没有什么大的目标,出了带来了自己的包裹,还有一颗诚恳“求知”的心。要求自己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指导老师交给我的各种工作,不断追求进步,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充实自己。这段时间里,心情也是千变万化,紧张过、努力过、开心过、焦虑过也醒悟过。

每天早上,当我站在门口,听着学生一声声问候,就会油然而生一种满足感,好享受这样师生和谐的感觉。当我站在讲台看着台下一张张年少幼稚的脸蛋,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我感觉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也体验到了当老师的快快乐。刚开始的的两周我都在听课,感受着指导老师上课的气场和她游刃有余的讲解,坐在下面的我羡慕得不得了,我仔细的记着祁老师课堂上的每一个步骤!除了指导老师的课每课必听以外,第一周后期已经有队友开始尝试上课,我也积极地听队友的新课,当然,我们由于教学经验尚浅,队友的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评课过程中,我们都毫无保留地向彼此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后来自己准备课的时候,才是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上网查询上课的各种资料,看教学视频,学习模仿,认真设计课上的每个环节,撰写详细教案,精心制作PPT,找指导老师磨课,祁老师一点点看,一句一句的扣,让我十分感动。每次知道,她总是那么耐心,毫无保留。一节看似简单的一年级数学课,我愣是准备将近一周。每一节课都是那样,批了改,改了批,经过多次之后这堂课才能与学生见面。

起初面对学生时,实习老师的身份让我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显得很尴尬,因为学生都不怎么把实习老师放在眼里,这虽然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激起了我的斗志,我要用自己的表现让学生给我应有的尊重!

每天早上我都很早起床,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吃早饭,吃过早饭后站在学校门口迎接每个到校的学生和老师,微笑,问好。除了特殊情况,无一例外。进班听晨颂,和学生一起学习;出操时,和同学们一起在操场上活动,感受他们的活力,他们的快乐;听数学课,记笔记,学习上课程序,老师的课堂调控;中午看着孩子们吃午饭,蹲下身子为每一位同学盛汤,嘱咐他们安静吃饭,吃饱;饭后和同学们一起感受绘本故事,了解同学的喜好,用孩子们的童真感染自己;放学后,先是带领学生做之日,等学生走后再次彻底打扫教室,摆齐桌椅,让学生一早来到教室时能有个整洁的心情。慢慢的,学生开始接受我,能主动和我打招呼,问句:“老师好”,我的话也能给他们一定的影响,这就是进步,是学生们对我工作的一种认可。很欣慰,付出就会有收获。

平时没课的时候我都会找机会和办公室其他的老师聊天,听她们对学生性格的分析,看她们处理犯错误学生的做法,怎么 “因材施教”,同样的错误,老师对于不同的学生处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稍微惩罚就能意识到错误,而有的学生必须要很严格才能有警示作用;找机会和指导老师探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老师说最真实的东西往往是在课堂上自然生成的,这时候就需要对课堂内容的掌控和足够灵活的应对能力。指导老师很严肃的告诉我一定不要仅仅为了教授学生知识,在传授之后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学生价值观引导,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课堂中渗透育人,让他们能在学会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多年之后知识他们可能忘记,但是忘记知识之后留给他们的就是教育,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老师们不仅交给我方法、技巧,从她们身上学到了什么是师德,这些足 可以让我受益终生。

这段实习生活使我的教学经验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一)、教学工作

1、听课

在听课前,应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并且自觉的备好课,如果是习题课,应事先认真把题目做一遍,想一下如果是我来讲我会怎么讲。到了听课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听课的重点是注意任课老师讲解过程中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以吸收老师的优点,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会这样讲,课下与老师交流。同时要观察老师怎样讲课,如何传授知识、教学思路是怎样的、如何控制授课时间、驾驭课堂的方法和调动课堂气氛的技巧、与学生互动的技巧、板书设计等等并不是单纯的关注老师所讲的知识。老师讲课时也要注意学生的表情反应,思考以后自己上课时要以怎样的形式去上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备课

备课是教学的开始,备课不仅仅要联系书本上的内容,一定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还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怎么才能把学生从已有的认知水平牵引到新授课上来,还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预设情形。知识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设计课程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本着学生是主体,老师是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

慢慢的我给自己规定了一个备课模式:1.认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并且自觉的备好课,如果是习题课,应事先认真把题目做一遍。尽可能地多看几遍,自己先参透本堂课内容。2.了解学生学情,把握本堂课的重难点。3.认真学习看教学参考,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标要求着手教学设计、教学思路等。

3、讲课

教学工作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上讲台讲课,这个步骤是把前面所有工作拿到实际环境中去的重要一步。我应该多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讲课时语言必须要精炼,不重复,提出问题要有明确的指向性。要注意关注所有的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注意从学生的回答中捕捉重要信息。要注意学生对课堂的反应,根据教学实际情景等方面的情况适时调控。每堂课的基本过程就是讲、练、评。课堂上准备的题目要有层次性,要做到当堂检测、当堂批阅、当堂反馈、当堂矫正。在老师的指导和自己的摸索下,归纳出了几种课型的基本程序:

新授课的教学模式是:情境导入、明确目标──学案导学、导引诱思──展示交流、点拨提升──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达标检测、当堂反馈、批阅、矫正。

复习课的基本模式是:概括导入、确认目标──梳理知识、落实双基──典题引导、点拨深化──达标练习、提升能力──反思归纳、课堂小结。

讲评课的基本模式是:错题统计、找准错因──自主纠正、反思内化──展示思路、暴露问题──重点点拨、方法指导──变式训练、二次达标。班主任教学工作方面我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管理工作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在做任何事情和任何决 定之前一定要征求知道老师的统一和意见,这是起码的尊重和礼貌,同样只有博得了指导老师的支持,你有了坚强的后盾,你的工作才能够更顺利地开展。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班上的学生的名字记住,能叫出学生的名字,这不仅能让学生倍感骄傲,也能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及进步。在学生取得成绩的时候,给他们敬佩的目光及须再向前的鼓励;在学生遭遇挫折的时候,给学生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力量。正确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既不能高高在上让学生跟你无话可说,也不能在学生面前,没有教师的威严,以至于以后的教学、班级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第二:要正确对待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爱。对“优等生”要严爱,对“后进生”要偏爱,对“中等生”要关爱。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一定要以耐心的态度去了解去关爱他们,每个孩子落后的背后都会有原因,在心里上不能够忽视他们。对于那些暂时落后的学生,用一种关爱的态度去了解,去和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跟那些平时落后,要让他们感受温暖,感受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对他们的爱是真实的。有些时候就算你不和他们说话,他们也能听懂你的语言,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你对他们好他们都懂,有些时候他们只是一时自制力不够,才会犯错。我记得一位老师跟我说过,你不能够只看孩子的缺点,一定多看他们的优点,他们是孩子,没有成年人的自制力和是非判断能力,一定要以宽容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些话都成为每天工作的警训。

第三:和“问题学生”学生做朋友。其实没有特别品质坏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有很多因素造成的,对于这些学生你不能再以老师的威严来批评他们,这样可能会适得其反,你必须先从软处着手,和他们做朋友,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的想法,等他从内心接受你的时候,他就会听从你的安排和教育,从各个方面去关爱他们,他们都是孩子,总有一天会懂的。他们只是一时迷失方向而已,他们需要的是来自老师、父母同学的关怀,现在还是在小学阶段,我们不能够放弃他们,因为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得相信他们,给他们足够的信心。

几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获益匪浅,也让我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1.给学生做辅导工作,不是十分清楚用什么样的话安慰或开导更有效,在处理学生紧急情况的时候,还需要积累更多的经验等,需要更多时间的磨合

2.我的课堂每个环节进行得很刻板不够灵活,不能根据课堂生成的东西灵活掌握课堂内容,与学生互动不足,缺乏实践运用的灵活性。

3.如何把握上课时间,调控好课堂纪律,在兼顾这些的同时高效的完成课堂内容。

4.对于小学生的课堂讲到一个知识点或这一个活动一定要讲透运用透才能达到用它的效果,让学生真正吸收。务必做到师少讲生多练。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讨,消化、吸收、活学活用。

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要虚心听取别人有益的意见,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是很好的学习实践。学永无止境,在老师们的鼓励下,我时刻不忘督促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将鼓舞着我不断前进。我将继续以更加认真的态度虚心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执教水平。

对待每一个孩子要公平、公正,要有一颗爱心、责任心,更要有一颗平常心。因热爱而喜欢,因喜欢而乐此不疲。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义无反顾地的美誉.有了这几个月的实习的经验积累,我相信,在往后的教师道路上,有着 我的不懈努力,我定能够走出自己的漂亮教师路。

实习数学教师实习报告 篇2

笔者就实习教师的困境对5位应届实习教师 (尚未毕业) 进行了个别的非结构性访谈。5位应届实习教师中, 有一位实习教师的专业是教育学 (实习学校是小学) , 有两位实习教师的专业是学前教育学 (实习学校是幼儿园) , 剩余两位实习教师的专业是教育技术学 (实习学校是初中) 。在轻松的氛围下, 笔者与被访谈者一对一地进行交流, 因此访谈的自由度和弹性比较大, 更易于捕捉被访谈者的深层次感受, 同时也促进了本研究的顺利进行。

一、实习教师的困境

通过访谈, 笔者了解到实习教师在教育实习过程中都会出现超出实习指导教师指导范围的各种程度的身份转换困惑和困境。这些困惑和困境的处理不当成为影响实习教师脱离教师职业规划的关键点。这些困惑和困境主要体现在实习教师的身份认同、实习状态、教学效能感和教学反思等方面。

1.身份认同存危机

特伦特 (Trent) 认为“教师教育就是一个身份建构的过程, 教师身份认同就是塑造和再塑造以面对和适应学校、学生和政府变化多样的期望”[3]。实习教师的身份认同就是建立在自我感知、学校教育、家庭支持和社会反映之上的。许多实习教师在实习过程中大多抱有过于“理想化”的教师职业认识。

有一部分实习教师认为“应试教育使学生成为牺牲品, 既然知道了, 作为教师就应该去改变”, “我们以前的教师学历低、观念落后……我以后作为教师绝对不会像他们那样, 连点创意都没有”。但是, 面对应试教育成绩为先的现实, 实习教师变得手足无措, 对“教师到底是什么”, 或者说, “教师到底应该做什么”产生了困惑。“我讲课的时候, 学生直接跟我讲, 能不能不要讲那些没用 (考不到) 的东西, 能不能只讲考得到的东西, 还特别跟我说就像某某老师那样。我上课之前还专门在拓展性知识上下了功夫, 这让我很寒心, 感觉一厢情愿……我都不知道教师到底是要干什么。”“那些正规的教师工资都好低, 一个男孩子做教师很没出息。”

在访谈中, 笔者发现, 实习教师的身份认同存在很大的问题, 实习教师对教师职业的定位往往趋于功利化而且脱离教育发展的现实。由于缺乏经验, 实习教师很容易在现实面前受挫, 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就可能在未来成为教师职业倦怠的导火索。

2.教学效能感缺失

实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实习教师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做好教学工作和成功地引导好学生的主观判断和认知。“拥有较高效能感的职前教师比拥有较低效能感的职前教师在包括教学理解行为在内的特殊教育 行为上表现更好。”[4]实习教师教学效能感缺失的表现就是不自信和对教学的焦虑。

“其实, 当指导教师让我去单独承担教学时, 我特别紧张, 我害怕那些学生不听话或者提出一些很难的问题来刁难我。”“有一次我在课 (堂) 上给学生讲课的时候, 两次把答案讲错了, 学生提出来的时候, 我不知所措, 当时感觉自己的权威都没有了。后来上课就总怕出现那个事情, 越发不自信了, 老觉得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

班杜拉 (Bandura) 认为“一个人在特定形式下的行为方式取决于他的态度, 这种态度是其认知和情感的表现, 即效能感”[5]。在访谈中, 笔者发现, 过去的成功经历和失败经历都会成为影响实习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关键原因, 而总结其根本原因则是实习教师的经验不足, 在遇到困难时未能及时地进行心理调节。实习教师教学效能感的高低会影响到实习教师的实习效果和今后从事教师工作的意愿, 因此, 如何提高实习教师的效能感就变得非常重要。

3.实习状态趋孤立

职前教师的实习状态趋于孤立是相对于知识管理而言。实习教师的孤立状态是指实习教师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往往是孤立的, 很少与其他实习教师进行知识的互动和共享。佩德森 (Pederson) 和拉森 (Larson) 认为, “知识管理就是组织改变传统的交易性知识共享为组织内知识信息灵活传递的分布式知识管理方式”[6]。实习教师在实习中经常被鼓励进行网络互动和知识共享, 但是实际上由于各种原因, 真正的隐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却比较少。

“我们班的群也就是下达通知, 谁没事在里面聊聊自己的感受, 大家都很忙。”“自己不会的也问, 但是对自己获取的经验跟同学进行深度交流的则很少……有时候他们在群里聊天, 通知都被弄到 (聊天记录) 上面去了, 大家可能看不到信息……刚开始交流还行, 后来大家就不聊了。”“我们的指导老师还是比较好的, 但是见面时间比较少, 沟通时间比较少。”“知识系统没听过, 群里有时候也会有上传的共享, 一般是指导老师让我们看的。”

在访谈中, 笔者发现, 几位实习教师都有意愿进行知识共享, 但是由于时间, 还有知识共享激励措施的缺失, 实习教师知识共享的积极性较差。实习教师的孤立状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由教师职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教师职业要求实习教师能独立地完成教学任务, 包括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等都是“一个人”的工作。而实习教师不同于在职教师, 实习教师的孤立状态导致实习教师遇到问题时只能向工作繁忙的指导教师求助, 而这些问题往往并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

4.教学反思力不足

反思是外在信息和经验内化的过程。实习教师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决策进行反思可以增加自己教学的灵活性和促进自己实践经验的积累。罗马诺 (Romano) 和史瓦兹 (Schwartz) 认为, “一旦教师开始自我反思实践, 就会持续地在他们的实践中获益, 并且持续地鼓励他们改善教育实践”[7]。除此之外, 反思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实习教师作为一名新手教师, 如果力图要发展为熟手型甚至是专家型的教师, 就必须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反思。

“ (自己) 也会有反思, 指导教师让我们写反思性日记, 可是一般坚持不下来, 我写了还不到十篇……有用, (实习) 回去还要学习, 根本没有时间反思……就是写一下今天在课堂上怎样教课的或者帮助老师做了什么事情, 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其实我经常在快要睡觉的时候会想一下今天自己的收获, 那也算是反思吧。”“反思基本上很少与同学分享。”

在访谈中, 笔者发现实习教师对反思实践重要性的认识不深, 反思深度不到位, 反思时间较少且不能持久。而实习教师的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践知识的学习。实习教师在两种身份的转换过程中面临很多困境, 如有及时反思就可以深化其对困境的认识并最终促进其专业发展。

二、可行性对策建议

教育实习对实习教师来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实习并不意味着只是简单的教学。弗曼 (Feiman) 认为“新教师必须去教学, 而且必须学会怎样去教学, 无论有怎样棒的职前教师计划, 有一些东西却只能在工作中被学到”[8]。认识实习教师的实习困境, 进而可以帮助实习教师更好地在工作中获得有意义的经验。针对发现的实习教师身份认同存危机、教学效能感缺失、实习状态趋孤立和教学反思力不足的四个困境,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合理定位实习教师身份

威戈 (Wenger) 认为“教师身份认同是一场战争, 它让我们去研究我们要做什么, 并且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获得关于我们是谁的鲜明感觉”[9]。实习教师如果要打赢这场战役, 就必须合理定位实习教师的身份。首先, 实习教师必须认识到教师职业是做什么的。其次, 实习教师还要认识到教育理论超前于社会发展现实的现状。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里, 经济差距依然存在, 教育人才评价标准的改变还需要时间, 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明确教育改革大势的同时, 面对学生和某些教师群体唯考试论的现象, 实习教师应尝试进行引导, 并准确定位自己作为教师要做什么。最后, 实习教师在功利主义面前应学会坚持教师的价值, 不能将“利”作为衡量教师的唯一标准, 另外, 还应看到国家对教师职业的重视和教师的未来发展前景。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实习教师的身份认同, 让实习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完成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的顺利过渡。

2.增强实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阿乐比恩 (Albion) 指出, 提高教师效能感要从教师教育计划、类似教师的成功经验、口头安慰、当时情感状态四个角度来进行[10]。因而在增强实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的过程中, 也应从这四个角度来做。首先, 实习教师在进行实习之前要做好教育教学规划。教育教学规划就是教学的整个过程的提前计划。计划包括编写教案、进行试讲, 做好教学的充分准备。其次, 和实习学校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心理方面和教学方面的沟通, 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 注重成功经验的学习, 从别人的身上找到提升自己教学效能感的方法。再次, 对自己的不自信要适时地进行自我安慰和寻求他人的鼓励, 将自己想象成一个可以顺利并且成功完成教学任务的优秀教师, 不断地进行心理暗示。最后, 寻找方法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 多思考自己生活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积极实践, 摆脱消极紧张情绪, 保持一颗“平常心”, 大胆地去实现自己的教学梦想。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实习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帮助实习教师以自信和达观的面貌完成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的顺利过渡。

3.促进实习教师知识的共享

知识管理就是实习教师将自己在实习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进行交流共享, 而学校对这些知识进行统一的管理, 以达到知识的最大效益。威尔逊 (Wilson) 认为所谓知识就是被赋予意义的信息, 要进行知识管理就要进行信息的交换[11]。首先, 学校在促进实习教师知识共享过程中, 除了要利用网络进行信息的交流外, 还必须注意知识共享的激励。比如, 指导教师可以在群里带头发言和互动, 引导实习教师进行交流。其次, 知识共享范围要扩大, 不能仅仅拘泥于指导教师与实习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 实习教师之间知识共享的重要性不能忽视。实习教师之间的知识共享可以通过固定形式和固定时间的讨论开展进行。最后, 实习教师的知识共享成果应该成为实习成绩测评的一部分。将实习教师的知识归纳成果提高到一个重要的地位, 这样才能激励实习教师在实习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反思和共享。只有这样, 才能加强实习教师彼此之间的联系, 促进实习教师的知识积累和信息共享, 使他们充分地利用实习机会来完成自己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的顺利过渡。

4.注重实习教师的专业发展

实习教师要进行专业发展必须注重反思和集体的参与。刚刚接触教师职业的实习教师会面对很多没有预期过的问题, 而实习教师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又会获取大量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对于实习教师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如果实习教师没有进行及时的反思, 就会降低这些知识和经验的价值。由于时间有限, 实习教师可以将反思日记变为反思微博或反思微状态, 不需要太多的字数, 只需要300到600不等的字数就可以把当天的关键经验和感想进行记录下来。另外, 专业发展要求实习教师将教师职业看成是一种专业, 实习教师获得专业的发展需要创设一定的专业发展环境, 这就与笔者讲的知识管理相联系。只有在一定发展环境中, 实习教师才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技能和知识的积累。伯尔曼 (Birman) 等人认为“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 集体参与能够有利于塑造教师们对所建构的目标、策略和方式产生共同理解的专业文化”[12]。因此, 这就要求学校在对实习教师进行管理时要加强实习教师专业发展文化环境的塑造和教学反思习惯的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实习教师的专业发展, 使实习教师充分地把握好实习机会, 完成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Field, J.C., Latta, M.M.What Constitutes Becoming Experienced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01, 17 (8) :885-895.

[2]Moon, B.Research analysis:Attracting, developing and retaining effective teachers:A global overview of current policies and practices[EB/OL].[2013-10-18].http://www.ineesite.Org/uploads/files/resources/Attracting, _developing_and_Keeping_Teachers1.pdf.

[3]Trent, J.Teacher Education as Identity Construction:Insights for Action Research[J].Journal of Education for Teaching, 2010, 36 (2) :153-168.

[4]Gorrell, J., Capron, E.W.Effects of Instructional Type and Feedback on Prospective Teachers’Selfˉefficacy Belief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Education, 1988:120-123.

[5]Bandura, A.Selfˉefficacy: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J].Psychological Review, 1977, 84:191-215.

[6]Pedersen, M.K., Larsen, M.H.Distributed Knowledge Management Based on Product State Models—The Case of Decision Support in Health Care Administration[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2001, 31 (1) :139-158.

[7]Romano, M., Schwartz, J.Exploring 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Eliciting and Encouraging Beginning Teacher Reflection[J].Contemporary Issues i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2005, 5 (2) :165.

[8]Feiman, N.S.From Preparation to Practice:Designing a Continuum to Strengthen and Sustain Teaching[J].Th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2001, 103 (6) :1013-1055.

[9]Wenger, E.Communities of Practice:Learning, Meaning and Identity[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192.

[10]Albion, P.Selfˉefficacy Beliefs as An Indicator of Teachers, Preparedness for Teaching with Te c h n o l og y[EB/O L]. (1999-03-04) [2013-10-18].http://eprints.usq.edu.au/6973/1/AlbionSITE_1999_AV.pdf.

[11]Wilson, T.D.The Nonsens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J].Information Research, 2002, 8 (1) :8-1.

实习数学教师实习报告 篇3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 实习期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21-02

教育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不管是高校扩招、还是教育公平、还是高考改革都是一旦提起就会成为激起千层浪的那块石头。近年来,农村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关于教育的论述,不管是三要素说、四要素说、还是五要素说、六要素说,教育者都位列其中。承担了教育任务、对受教育者施加了教育影响的人都可称之为教育者,但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教师队伍。在经济快速发展、学生父母越来越忙的今天,教育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是,近年来教师的素质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深受诟病。如许多农村老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不高、缺少远大的教师职业理想、缺少教师职业情感和职业信念、教育教学技巧不高等等。

农村教师之所以会有这些不足,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觉得教师在实习期间的经历也是重要的原因。尽管实习前他们在大学里接受了几年的师范生教育,学习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也上过教学技能训练课但都因为缺少亲历教育教学实践而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教师职业情感和职业信念,也没有真正掌握教育教学技巧。只有亲历教师这个职业,遇到一些教育问题之后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师职业情感和职业信念,才会熟练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技巧。实习期间是准教师们第一次亲历教师这个职业,在这期间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观感会影响这些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进而影响他们一辈子。这应该就是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所说的“首因效应”。我根据带队实习期间对实习生、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实习学校学生的观察、访谈了解到的情况来分析实习期间影响实习老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我认为实习期间影响实习生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的专业素质、师德修养,带队指导老师的专业素质、师德修养、带队方式,实习教师的个人素质(学业基础、专业知识技能、专业发展意愿),实习学校学生的素质,社会因素等。本文主要从前三个因素来分析。

首先谈谈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对实习生专业发展的影响。实习生到了实习学校后,校方都会给实习生指定一名专业老师和一名班主任对他的教学实习工作和班级管理实习工作进行指导。在实习期间,实习生跟指导老师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写好的教案要指导老师签字才能上课,开什么主题班会也要先跟指导老师商量,总之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习生受“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言论影响总是会觉得自己在学校学的是理论,而理论跟实践总是会有一定的距离,对自己的实践能力不够自信,因此很容易对指导老师的丰富实践经验产生崇拜然后唯指导老师马首是瞻。实习生都是年轻人,指导老师都比实习生年长,实习生都得尊指导老师为师父,从职场伦理的角度,实习生也容易在指导老师面前唯唯诺诺,不太敢有自己的看法。所以不管是指导老师的专业素质还是师德修养都对实习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举几个我带的实习生的例子。

小华是我带的一个实习生,在校内试讲阶段,第一次试讲《记承天诗夜游》,就脱稿讲完整个教学设计的内容,而且导入、新课展开、拓展、小结结构完整,导入也新颖有趣,新课展开能依据文言文特点、考虑初二学生学情设计让学生齐读课文,然后自主结合注释理出文章大意,再同桌合作解决难字词,解决不了的标出来,向全班同学提出。在提出难字词后,用抢答正确有奖的方式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还说她要准备一些棒棒糖作奖品)。并巧妙插入介绍作者作品背景,示范朗读是背诵的。我觉得她挺不错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都比较扎实,知识面也比较广,态度也很认真,备课很仔细。所以我挺看好她的。到了实习学校后,第一周实习生是不被允许上课的只是去听指导老师的课。第二周实习生开始正式上课,因为实习组有二十多个人,所以等我能安排时间去听小华的课时,已经是她正式上的第二节课了。那节课她上《老山界》。她的上课流程大概是这样的: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候后,她叫学生打开课本到第7页,在学生翻书时,她板书课题。叫学生看书,她板书段落的层次大意和课文主体部分的“四难”及其作用。板书完之后叫学生抄笔记。学生抄完笔记后,她串讲课文(挑一些句子来讲,如“男人躲起来”“苛捐杂税……残杀瑶民”“之字形火把”等等)。还有十分钟时不讲句子了,让学生集体读第二十三自然段,让学生找出此段的排比、比喻、拟人句子,并告诉学生此段是要求背诵的,课后要背出来。接着板书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让学生抄写笔记。最后布置课后完成探究练习二至四题,要求学习委员晚上下晚自习时把作业收起来。这节课简直让我目瞪口呆。课后我马上和她评议她的课。我问她,怎么这课这样处理,试讲时都有安排学生活动的,怎么这节课全没了,老是板书让学生抄笔记?她告诉我,她的指导老师规定她要这样上,她把她之前写好的教案拿给指导老师看,指导老师说“我不用看你的教案,我知道你大学教学法老师是谁,我不信你们那一套。我们的学生很差的,你不让他们抄笔记他们学不了东西的,不要安排什么活动也不用讲太多太深,他们不懂的。我告诉你,记叙文就要给他们分段,让他们记住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我问她是否认可指导老师的意见。她说她也很迷茫,但是觉得自己是新手,而指导老师是老教师,以前还在别的学校当过校长,现在还在帮当地整理民间故事,他说的应该不会错,所以就这样上了。

小月是我带的另一个实习生。一天我去听她上课,上课过程中有好几个学生几乎整节课都在睡觉,还有几次她问问题时有几个学生答出不着边际的话语,她并没有理睬他们,而是提高了音量给出答案。课后,我找她评议她的课,问起这些情况,她告诉我说,“我们指导老师说了,那几个学生很差的,从来都不学的,不用理他们,他们如果睡觉是最好不过的事,这样才不会影响别的学生听课。还有有的学生特别爱故意乱答,你不用管他们,学习好的那些学生答不出,你就直接讲答案吧。”

实习过了一个月的时候,我对我的实习生做了一个调查,了解他们毕业后当老师的意愿。结果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只要有机会不当老师绝对不当老师。我问起为什么不想当老师,很多学生告诉我说听指导老师说多了当老师的辛苦、无聊、工资低,就害怕当老师了。

“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是所有求职人员对拟进入的那个职业都应具有的起码的心理品质,一个求职人员如果对即将要进入的那个职业没有一点的思想准备,那她(他)在取得职业岗位之后很可能就会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而无法很好地开展工作。当然,尽管可以有相当一部分求职人员对未来即将从事的那个职业缺乏起码的思想准备,而是在进入那个职业之后再慢慢培养的,但这种培养毕竟是一个事后的补救。”﹝1﹞“教师职业认同,既指一个过程,也指一种状态。“状态”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是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特征的认同状态,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识、情感、期望、意志、价值观及对自己职业技能的感知。”﹝2﹞一个教师如果对教师这个职业没有认同感、没有很深的感情,是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教师这个工作的,那也是没办法建立良好的教师职业信念的,也是没办法做好教师这个工作的。教师职业认同感会加深教师职业情感。反之,深厚的教师职业情感也会加深教师职业认同感。前面提到的例子中指导教师薄弱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和教师职业感情对实习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由于首因效应,这种影响可能会影响实习生的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与态度甚至影响实习生的职业选择。

其次谈谈带队指导老师的专业素质、师德修养、带队方式对实习生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师范生实习一般是二三十人一组由系里安排一名老师带队指导管理,这名带队老师可能是实习生之前的任课教师也可能从没给他们授过课。带队老师负责组织、指导、管理实习生的校内试讲和校外实习。在实习期间实习生与带队老师的接触甚多,带队老师的专业素质、师德修养、带队方式会对实习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举两个带队老师的不同风格给学生带来不同影响的例子。

小香和小沛是同班同学,但分在两个不同的小组实习,由不同的带队老师带着在不同的实习学校实习。以下是她们实习期间的聊天内容。小沛:“今晚我们实习组要开会。”小香:“你们怎么这么多会呀?我们很少开会。”小沛:“我们现在会少啦,刚开始来的时候每天晚上开总结会,让大家总结一天的工作,提出遇到的问题来一起讨论,分享大家得心得。现在是大家一起去听了某个同学的课或组里有事才开了,今早上老师和我们一起听了小福和小娟的课,所以今晚才要开会评议他们的课。”小香:“我们很少开会,除了刚来那时,实习学校安排了几节课让我们集体听,我们就没有集体听过课了。老师说系里有事,他很忙,我们很少见到他。我们也没开过评议会。都是自己跟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商量怎样上课。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很放心我们,都让我们自己上的。”小沛:“我们可不是这样的,我们来到的第一周,老师和我们一起去听课,我们同学分别由十二个指导老师带,我们老师听过五个指导老师的课。每天晚上开总结会时,我们讲了我们的听课感受后,老师会把她的听课感受跟我们分享,也结合我们的听课感受给我们指点。我们二十几个同学的第一节正式上课,老师基本都听了,也要求同年级没课的同学一定要和她一起去听,还让上课的同学主动邀请指导老师也来听。听了课的当天晚上开评议会,要求上课同学邀请指导老师一起来开评议会。实习中期这样的评议会少一些,但有同学上微格课时(我们实习学校有一个微格教室,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起码都要上一节微格课,上完课用U盘拷走上课视频。),老师也基本都組织没课的同学去听,听完之后晚上开评议会。”小香:“你们好好喔,我们老师说他不是教教学法的,他也不怎么懂中学教学,而且他很忙。”小沛:“听说你们的住宿很好,住教室公寓?我们住宿很差的,我们而是所有的女同学集体住在一间大教室里,没有卫生间的,我们老师住楼上的一间原来的仪器室里,也没有卫生间的,男生全住在一间学生宿舍,有卫生间,但是是一楼,很暗,而且旁边就是那些男中学生住的。”小香:“是的,我们住的是实习学校老师的公寓,还没有人住过的,主人本来打算搬进来住了的,我们来了,就先让我们住了。有厨房的哦,呵呵。”小沛:“好好哦,我们在学生食堂开饭,饭菜很难吃。不过,老师上个周末有事回去,返回时带我们最喜欢的那家蛋糕店的蛋挞来分给我们吃,每个人得到两个喔。”

实习生实习期间离开了就读大学,大学里的老师有自己教学、科研工作,除非实习生打电话找他们,他们跟实习生没有了任何的联系,实习生却跟负责指导、管理自己的带队老师朝夕相处。在这个实习生初走进教职的阶段,实习生肯定会遇到许多来自工作、生活、思想上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实习生很快就想通了解决了,但有些问题,就实习生目前的水平是不能自己独立解决的,他们需要开导、指导、安慰、鼓励。甚至有些问题,实习生自己都发现不了但却确实存在,不解决就会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甚至会影响实习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信念。这时候需要带队老师细心观察,发现问题,适时给予合适的开导、指导、安慰、鼓励。带队老师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对实习生有爱心、对工作有责任心,熟悉掌握中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各种方法技巧,也即是要对自己的带队指导工作有职业认同感、职业情感,还要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素质。实习生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自己发现或没发现的问题如果都能得到带队老师适时的开导、指导、安慰、鼓励,他们的教师职业发展就会有个很好的开端。

最后来谈谈实习教师的个人素质(学业基础、专业知识技能、专业发展意愿)对实习生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我们会发现同一个实习组同一个带队老师,甚至同一个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指导,但却在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信念、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小陪和小安是同班同学,分到同一个实习组,到实习学校后又分到同一个班级实习。但是最后,小陪被推选为实习组的代表给实习学校的领导老师上实习汇报课,而且由于实习期间教育教学效果好,获评为优秀实习生,坚定地表示毕业后一定要从事教师职业。小安呢,却每次到他上课,他都很为难,面对一篇课文不知道要给学生讲什么,即使指导老师指导他备课明确了要讲什么,他也很难把教学各个环节自然推进。他害怕班级学生出现问题,如果真遇到问题了,他总是等小陪去解决。小陪是来自城市的孩子,从小读的书比较多,父母也经常利用寒暑假带他去旅游,在父母身边读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父母跟他大学之前的老师都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会适时表扬他,所以他比较自信开朗,知识面也比较广,大学上教学技能训练课时,他会主动要求试讲(老师要求在课堂上试讲,但由于班级人多时间不够,只有一少部分人能在班级课堂上试讲,其余同学在课后自行试讲。),让老师当堂点评。小安呢,来自农村,小时候是个留守儿童,父母进城打工了,他在家跟爷爷奶奶,小学、初中都在农村上的学,高中到了县城念。学校开家长会,父母从来没出席过。寒暑假就帮家里干些农活,高中之前除了教科书基本没看过其他的书籍,父母、老师也没要求他看课外书,高中到了县城念,学校图书馆有比较多的书了,老师也会介绍一些书,但因为忙着做各种高考练习题,根本没时间看。他在大学是个安静、腼腆、礼貌的学生,上课基本不说话,就静静地听,在实习学校开会时也基本不说话,就静静地听。问起他毕业后的打算,他说到时再说。

实习生如果学业基础打得好、知识面比较广、教育教学技能掌握得比较好,那么他实习时,上课效果会比较好,容易得到老师和学生好评与欢迎,而这种好评与欢迎会增加他的自我效能感,让他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实习更自信、更主动、更勤奋,然后又会提升实习效果,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会更坚定了他对教师职业的喜欢、认同的情感。反之,如果实习生学业基础打得不够好、知识面比较窄,教育教学技能掌握得不够好,又比较腼腆不善言辞,那么他上课效果会比较差,然后得不到老师学生由衷的肯定和欢迎,这种情况会降低他的自我效能感,让他害怕接下来的上课和与老师学生接触,然后上课效果会更差,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可能会让他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害怕、厌恶、不认同的情感。

除了上边分析的三个因素之外,实习学校学生的素质,社会因素等也会对实习老师的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在此不展开论述。

所以,我认为大学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选出真正爱学生的专业素质高、师德修养好、懂中学教育教学的带队指导老师;和实习学校沟通,遴选专业素质高、师德修养好,教育教学技巧娴熟的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如果实习学校有困难,则大学可派合适的人帮助培训指导教师);在大学的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学业基础、专业知识技能、专业发展意愿)。

参考文献:

[1]左平良,钟华,范毅.论本科法律实践教育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91-93

数学教师实习报告字 篇4

(四)团队力量

曾经我只知道企业的发展需要团队的合作,没有想到这次实习让我意识到老师专业的发展也是需要团队的力量的。这次恰巧遇上省的小学教师技能大赛,我校的金雯老师参加了比赛。上课内容为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这节课在最初师傅就带我去听试讲,听评课,第一次听时,我觉得我根本没有听出金老师的思路,但是我也不好说,只是专心听其他专业老师的评课,在多次试讲、多次评课、多次修改之后,最终金老师出线了,代表我们无锡参加省里的比赛。这节优秀课打磨的全过程我见证了,这让我感触很多: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但是团体的力量却是无限的。作为老师,即使你在能力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应该多和同行探讨专研才能更好的提升自我。

因为这次实习,让我由生嫩的学生开始向稳重而又成熟的老师角色转变。这段短暂的实习时光是我最美丽而又难忘的一段人生回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踏实的态度和专研的精神走上教学岗位,同时以乐观、开朗、积极地心态对待生活,笑对人生。

数学教师实习报告范文2000字篇3

我们的实习团队一行10人,于11月23日来到浙江省杭州市重点中学青春中学实习。由于之前我们的班主任肖远军教授和学院领导沟通工作比较到位,因此一到学校,杭州市青春中学的领雁工程的负责人陈主任和教务处张主任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让我们倍感亲切。两位主任向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学校的情况。杭州市青春中学前进校区现有39个班的规模,有学生一千多人,拥有一支由教学明星、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等组成的师风正、素质好、能力强、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学校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度,积极吸收先进的办学思想,初步显现了“思路新、机制活、发展快、质量高、效益好”的社会形象。在办学思想上,学校坚持“轻负担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价值观,积极探求教育改革的最大化。辛勤的耕耘使他们学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听了主任的介绍,我思考着我这一次定不会白来。上午第三节课组织召开了指导老师和我们实习老师的见面会,就在很短时间内将我们分配到了各个指导老师及其所在班级,我们很快就进入了实习教师的角色。

当时青春中学的老师把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老师介绍给班级里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初中学生的时候,我们就立刻感觉到一种教师的责任感又一次在心中油然升起。由于不同班级的教学进度不同,因此有的学员比较快的进入了教学状态,一部分学员则是先在班级听课,然后再进入具体的教学工作。刚开始,最早进入教学工作的学员埋怨,自己准备时间比较仓促,当自己站在讲台上的时候,会有局促不安的感觉,虽然在农村初中教学方面已经得心应手了,但是等到讲台底下面临的是城市初中学生的时候,还是会有不知所措的眩晕感觉。但是,青春中学的指导老师尽管年纪没有很大,但是都非常的耐心的指导实习老师的工作。从讲课方法、教学思路、课堂纪律的管理各个方面进行教诲。有的同学在教态方面的小毛病,也被指导老师指出,这让我们这些学员感到教师工作的确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从教经验丰富的老师成为了我们进行教学实习工作信心的来源。其他一些晚一些进入教学工作的学员拥有更多的教学准备时间,并且在听课过程,学员也和指导老师互相交流,一些我们在农村中学没有遇到的课堂情境给我们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每一次当我们遇到教学方面的问题的时候,指

导老师总能第一时间为我们解答。

听课:学校给我们安排的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第一周以听课为主,我们分别听取了初一孙秀兰老师的常态课《问题解决的步骤》,孙老师上课的认真细致,循循善诱;初三魏卓莹老师、马珍老师的同课异构《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魏老师教学思维的缜密马老师教学设计的巧妙与亲和力,都深深的吸引着我,还有初三李馨老师的直线和圆的章节导入课,独特的设计、教学的睿智更是展示了异位优秀教师的风采,听课的老师感叹,听他的课真是一种享受。。。。。。在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

上课:听课是一个铺垫,是一个向他人学习、模仿的过程。关键还是如何把从别人身上学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的第二周安排每一位学员开一堂诊断课和一堂提高课。先是自己构思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一位老师上课,同伴进行听课,课后,我们组内的其他学员各抒己见,毫无保留地指出了我这堂课的不足之处。特别是请指导老师,切中要害地点评。“我们老师往往担心学生会不懂,所以在课堂上不断地说。

可是,我们说的学生又会记住多少呢?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多说,多做。老师的这些话既委婉地指出了我这堂课的不足,又是那样地精辟而又实用,使我们深受启发。接下来我认真进行课后反思,完成自我诊断分析报告,并根据这些意见修改诊断课的教学设计,为第二节提高课做好准备。通过诊断提高这样的过程,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汇报课:对于汇报课的准备,我们的重点是放在磨课上,磨自己选的课,磨小组成员的课。在磨课的过程中导师和组员对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获益不少。磨课最重要的一环是议课。我们讨论的焦点是课堂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生成问题的解决策略。具体的做法是这样的:首先由上课的老师说设计意图、课后反思,接着同伴谈听课感受及想法,然后导师作评价与指导,讨论如何改进。

最后针对大家的意见建议,修改教学设计,理好新的教学思路,准备上最后的汇报课。这样的活动,不仅对上课老师,而且对其他成员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备课,上课,评课,议课,再上课,我又学到了好多。在教学心态上,能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其关键在于认真与爱心。有了认真的教学态度,才能严谨仔细地准备教学内容,多方寻求资料和理论依据予以佐证。有了对课题的兴趣和对学生的爱心,才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寻求最为合适的教学切入点,收集资料,钻研教材,力图使课堂异彩纷呈。

教学之后,我又仔细分析了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和反响的部分,总结出了以下教学方法:

1、品读析句,感悟写法。在教学中非常注重提炼抓关键词句进行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情景再现、传媒环境的图片资料,让大家直观形象地感受。

3、突出悬念,加强互动。悬念感对于学习兴趣的调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学生很高的兴趣。

4、对比之中见真知。对比的教学方法往往会使比较双方的特征更为突出,进而得出更为令人信服的结论。

5、多媒体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声画交融,为教学提供大量多媒体实景资料,直观生动。

实习小组成员经常在一起交流研讨:下面是一些学员的实习感言:学员1:我的第1站,很忙,忙到我两个星期瘦了8斤。每天回到家动都不想动。这种感觉好充实,真是棒极了

学员2:我好喜欢哦!我的指导老师还请吃酸菜鱼!以后都没享受过那种待遇(无比怀恋中)。而且,哦,老师很可爱,会拿她女儿的照片给我看,讲她的可爱事迹。很轻松,忽忽~

学员3:我跟老师混的到不是很熟,但是我觉得上课的时候很有感觉。我经常跟指导老师及她的同事们吹牛,时间一会儿就过去了。他们都讲我蛮有悟性的!

学员4:忙!还好吧!

学员5:像度假,既辛苦又舒服。

学员6:忙!忙翻的老~指导老师人很好,是有名的,对我们要求很高,学习目的很明确。上公开课没出什么毛病,效果不错也。真是多亏指导老师的指点啊!

学员7:我的指导老师是总带教,那水平就是不一样!而且很热闹,大家都很外向,我相当喜欢,我都他们打成一片啊~哈哈值得提出的是,刚开始实习的前几天,我们所有的实习教师共同的感受是,以前在农村中学教学,我们最缺乏的就是教学生成,而在课堂上最重要的就是教学生成这一部分,以前的教师技能大赛表演的成分大于教学的成分。

在这里我们面临初中生的时候,我们往往会遇到,对于一个同一个知识点,全班级二三十的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接受状况,一些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总能在第一时间回答出问题答案,而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却往往体现出比较冷淡的参与态度。面对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不同反应之间的矛盾所产生的问题,就连指导教师也表现出无奈。

但是,因为我们是实习老师,学生较有新鲜感,所以大多数学生们的课堂反应都比较活跃,但是我们知道,这种新鲜程度只能维持一周,在之后的实习工作中我们还要靠自己的认真负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要拿出“尊重的教育”来完成接下来的教学工作。

掐指一算我们实习结束已经三个星期了,实习时并不觉得怎么样,但是看到大家的实习感受我就觉得自己真的是完全在享受整个过程。

通过实习,现在我们对待工作的态度也有了进步的正确认识,乐观和积极是我们首选,不管有多么的艰苦,我们都会去面对,去挑战,目的是能磨练自己的意志,使之能迅速成长。工作也需要靠大家的自觉性,虽然工作已有目标,但需要经过自己穿身去体验尝试,有时确实感到工作压力还是很大的,但由于我能踏踏实实地去干,去做,最后总结让我看到成绩我也会感到很欣慰的。

通过实习期间的思考,我们觉得教学工作的很多方面需要我去摸索和探讨,要不怕吃苦,勇于激流勇进,教学工作虽然单调又重复,但这是磨练意志最有效的方法,我告诫自己要认真完成,工作过程中遇到困难,一定要争取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战斗”,只要希望还在,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实习很快要结束了,我们又迈来一新的起点。新的旅程艰难又宽广,我们又要迎接新的挑战,实习其实就是不断磨练自己,增加一些实践经验,从中找出自己不足之处,虚心学习一些实用知识,在实习工作中不断学习,反复推敲,事事总结,从中积累自己的一些实用经验。

在实习中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我深知千万不能满足现状,这才是万里长征刚迈出第一步,我还要不断努力,发扬成绩,用于拼搏,争取更大的进步!我们感觉这次实习时我们踏上教育征途的另一个起点,甚至对我们的人生规划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经过理论学习后的实习,再一次踏上神圣的三尺讲台,更体会到了一名教师肩上的重任,我们深深地感觉到我们担负着家长的期望、学生的信任,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一个半月的时间其实不长,当我们才渐渐进入角色,发现自己有一群可爱的学生、开始觉得教书也是件挺有趣的事时,实习已经接近尾声。这段时间是我的宝贵经历,让我受益良多。

刚开始的实习生活是很辛苦的,现在要早起看晨读。每天都感觉自己没干多少事情,可是却很疲惫。老师就是一件操心的活,这话一点都不假。一点一滴的小事,汇聚在一起就足够老师承受了。我想实习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我每天不想早起的时候,学生读书的情景就跑到我的脑海里,我应该早起督促他们。同时,实习小组的良好纪律和学习安排,以及学校的指导老师***、***老师的督促关爱,让我们的实习生活更加成功。

在实习过程中,虽然总的说来上课有些进步,但我觉得没有哪堂课令我十分满意,教学过程和环节中总是存在疏漏的地方,让我事后惭愧。我想,真的要重新走上教学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还需自己以后不断的努力实践。

实习班主任方面,我深刻体会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实在不容易。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情况,还要在讲话方式上多多注意。学生比以往更加重视自我意识和个性发展,作为班主任就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些时候我说话太直接了,戴老师提醒我应该注意学生的情绪。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对于我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得来说,实习期间虽然很辛苦忙碌,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磨练和尝试。最后我们想衷心感谢杭州市青春中学让我们有了这样一段实习经历,同时也衷心感谢我们的学科和班主任指导老师,他们给了我们很多的指导和帮助。虽然有成功也有失败,但都将是我的美好回忆,成为我珍视的财富。在后阶段的两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将着段时间的学习所得加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整理好实践手册,完成实习体会,认真准备上好汇报课,圆满的结束这次领雁工程的培训。

实习总结数学教师 篇5

本人于 年 月 号开始,在****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实习支教工作。学校的领导亲自去火车站迎接我们,安排我们住宿,并且对我们的实习工作也给予很大的支持,让我们尽显才华。在学校领导的带领和指导下,我和其他实习支教的同学很快的进入了角色,投入到了充实的实习工作当中。

四个月的时间里,我担任初二(3)班和初二(5)班的数学老师,及初二(5)班的副班主任。我努力将教学理论一点点转化为教学实践,模拟教学变为真正面对面的教学,尽管生涩、但在慢慢的成熟之中,让我的实习支教生活充满未知、惊喜、快乐,当然也少不了有挫折和困难。

实习支教能检验我们所学的知识,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又能使我们更加了解和熟悉教师工作,加强我们的综合能力,对于我们师范生是非常重要的。在实习开始之前,院系老师就要求我们在做好知识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好心理准备,特别要注意角色转换,一言一行都要以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一、实习学校

*******

二、教学工作方面 1.听课

在实习支教的一个学期里,我听取指导教师 老师的数学课,及其他老师的课,写听课记录。在听课过程中,我深感,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语言是这种艺术的传达方式。听课的过程,是积累经验的过程。2.备课与上课

熟悉了教学流程的之后,我开始进行备课。备课不是简单地看教材,而是认真地梳理教材的内容和想方设法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要用严谨但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枯燥的数学知识,这一点非常重要。以前作为学生听课,目的是学习知识;现在作为教师上课,是为了学生学习。目的不一样,我们的注意点就不一样。由于缺乏经验,我对教材的处理、对讲授内容的把握做得并不到位。对于指导老师 老师的指正,我非常珍惜并积极改正。老师对我的教案进行指导,我也经常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沟通,积累教学经验。

教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交流。刚开始时因为心情特别紧张,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教学思路不流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老师会细心讲解哪些是重点,怎样突破难点,怎样自然过度,并提议要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多研究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并且面对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经过 老师不断指导和我自己的反复揣摩,现在的我已经基本能够驾驭课堂了。虽然我还有很多做的不是很好的地方,但这次实习真的让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工作的辛劳,也深刻理解了教学相长的内涵。要想成为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等都是很重要的。3.批改作业

批改作业对纠正学生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在批改之后,我都会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写上激励的评语,并强调改正缺点的重要性,根据各个学生的情况加以勉励开导。学生需要改正错误、完善缺点的机会,身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用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爱护每一个学生。

三、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管理者和策划者,也是学校管理的中间力量和骨干分子,对良好班风和校风的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的实习班主任基本工作有:每天早起督促学生按时早读、打扫卫生。大课间督促他们下楼做课间操、眼保健操,并进行一些答疑辅导。对于上课违规的学生,对其进行思想、纪律教育。除了常规工作外,我还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等活动。

在指导老师 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四、科室工作

在实习支教期间,我同时也在档案室进行档案整理工作,在此期间我了解了学校的档案管理制度。平时的整理档案、下发资料等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细心,所以我一直都在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我常常觉得档案工作比较琐碎繁杂,办公室的同事们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工作作风时刻影响着我。让我汲取了更多的工作经验,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其他方面

在实习期间,我还进行四次值班,监考等工作,汉语水品考试、高考、中考、水平测试及模块考试等的监考工作。除了教学实习和班主任工作,我也与同办公室的实习老师一起探讨教学方法,相互听课,互相借鉴经验,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给我的实习支教工作起了很大的帮助,我从不同的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如不同的教学风格,班主任工作技巧等等。

这次实习支教体验使我受益颇多,也是对自己的检验。作为一名数学老师,基础知识要扎实,知识面要宽广,平时要做有心人,多多细心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事情,并将它们灵活的运用于教学之中。作为一名班主任,耐心和毅力,理解和尊重,是处理学生工作时非常重要的因素。无论是哪一个角色,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其实,学生也是我的老师,我们一起成长成熟。作为准老师的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努力、不断成长,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数学教师实习个人总结 篇6

经过了前两周的听课、试讲后,第三周便开始正式上课,第一次感觉自己所学的知识派上用常上一节课,看起来简单,可其中每个环节又有很多小细节。

初次教学时,应尽量把知识体系完完整整地写下来,即使是很小的,你自非常有把握的,你都应该把它写下来,以免到时候的紧张而遗忘知识,给你的课堂带来缺憾。

在实习中,我采取讲授法,一共上了八节课,课堂上若学生对我的提问有所反应,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因此,在课堂上必须注意学生的反应,即时对他们的疑问作出解答,使上课内容能够按时完成。

近年来,我国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加强和指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就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我的指导老师第一节课就把学生分成4-6人一组讨论,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说建立起了学习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了几次小组讨论学生就能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教师应对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作细致的组织工作,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对小组之间的活动情况组织有效的交流,以此来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

高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严重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原因有:

(一)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二)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主要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要求去组织、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

所以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并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多找资料、趣事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兴趣,这些都是有效的技巧,使学生对本课程产生兴趣。

(二)要多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这样有利于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只有沟通、了解,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另外,有些学生基础较好,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就能更好地引导这些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对于一些数学题,学生都不知如何入手去解,他们没有形成解题的思维习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题,我把解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分为几个简单的解题步骤一步步地解题。

批改作业时,针对不同的练习错误,指出个性问题,集体订正共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对激发学习的兴趣有较好效果,最后分析错误的原因,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经历了一个半月的实习生活,让我体会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回顾和学生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深感如今学生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在学生中树立起好老师的形象,还需要走一段不寻常的摸索之路。

三.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次实习进程顺利,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有一些不足值得我们重视:

1、在讲课过程中,在对教材的挖掘深度不够,这反映出我们的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

2、在把握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尚需积累更多经验,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3、对新的课程理念显得有些生硬,应更好的处理教材和学生的关系,做到以学生为本。

4、同学间交流较少,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些问题。

通过这次实习,检查和巩固了我们的教学理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我们独立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能力。我认为本次实习,锻炼了自己,收获了许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要针对实习中反映出的问题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升理论水平。

实习教师网络反思日志的研究 篇7

(一) 研究背景

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作为教师教育的起始, 教育实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它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整个教学生涯影响深远, 培养反思型教师, 必须从教育实习开始。[1]

目前, 在教育实习中由于缺乏群体互动或即时交流, 无形中削弱了教育实习在培养实习教师反思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 实习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通常是个体的反思, 由于缺乏群体互动, 这些闪烁着智慧灵感的实习感悟未能在实习生群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让其他实习教师获得启示。其次, 虽然在实习小组教研活动时也可能产生群体的反思, 但通常也仅局限于实习学校少数几个人, 由于时空的限制, 分散在各个实习学校的实习生之间难以开展即时交流, 分享资源与经验;大学指导老师也难以及时了解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和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为反思提供即时、有针对性的辅导。

新兴的网络沟通工具blog具有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 能提供即时、方便的互动和交流, 使用者在文章发布与管理上简单易学, 还具备友情连接与评论响应的功能, 运用此功能可将无数blog串连起来, 形成一个分享式的社群。本研究利用blog系统创建一个以实习教师为中心的, 有大学指导教师、中学指导教师和中学生参加的分享式反思社群———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系生物师范教育实习blog (http://shenghuan.shnu.edu.cn/01shengshi/) , 通过分析实习教师在blog上的反思与同伴评论的情形, 了解实习教师的反思特点以及实习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期对发展实习教师自我反思促进其专业成长有所启示。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生物师范专业2001~2004级共160名参加生物教育实习的师范生为对象。研究对象参加为时两个月的中学教育实习, 实习内容包括教学实习, 班主任工作实习, 完成一篇教育科研小论文, 以及在blog上自愿书写关于教育实习的反思日志。期望藉由blog上的反思与交流, 协助实习教师养成自我反思的意识与习惯并提升其专业自主成长的能力。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分析质性的资料为主, 亦呈现一些量化的资料。质性资料收集的是160名实习教师在blog上发表的反思日志 (共2052篇) 、同伴评论文章 (共1016篇) 、大学指导教师文章 (共42篇) , 经开放编码 (1) 后归纳分析生物实习教师的反思情况;统计评论文章以量的方式呈现实习同伴间的互动情况。分析拟揭示: (1) 实习教师反思的特点和重点 (2) 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反思日志研究

(一) 实习教师在blog上评论的情况

经统计160名实习教师在blog上共发表反思日志2052篇, 被评论的反思日志共675篇, 约为三分之一。评论文章1016篇, 平均每篇日志得到1.5篇评论文章。虽然blog的评论功能会集中呈现反思社群对评论主题的交流互动情形, 对群体反思有所帮助, 但统计数据显示评论功能并没有被充分利用。观察其评论内容, 主要包括资源和经验的分享以及相互勉励和寒暄。如:

(YY评论HY-2007-09-18) 好强啊!恭喜你了, 上完了人生的第一课。

(HBM评论ZMX-2007-10-21) 加油哦!慢慢来会找到感觉的, 毕竟我们最缺少的就是经验嘛——实际操作是要靠慢慢积累的, 一起加油!大家都在实习啊——

(JJ评论TT-2007-10-25) 有同感——实验课的确不好上。我预先实验安排就很长时间——做完实验清洗也是一个问题——

(二) 实习教师在blog上的反思情况

观察160位实习教师的反思日志, 其反思内涵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 但也呈现出共性的特点以及反映了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同时也体现了blog对反思培养的重要价值。

1. 实习教师的反思特点及重点

波斯纳 (1989) 认为:“经验的获得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前提, 但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实习教师通过教育实习获得教育、教学经验固然重要, 但如果他们不对这些经验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总结, 这些经验就永远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 只有在获得经验的同时不断地反思其过程, 认识其规律, 才能发挥教育实习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更大作用。本研究发现实习教师可资反思的教学经验其实很有限, 在反思日志中他们经常借助学习者的经历、教育理论以及中学指导老师或实习同伴等提供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 从中提炼并吸取富有创新意义的智慧与力量。其中, 中学指导教师的教学经验, 包含了对学科知识、教育知识和情境性知识等的个人理解, 类似于美国舒尔曼 (shulmn, 1987) 提出的所谓教师特有的“学科教学知识” (PCK) 。因而, 这些实用的、具体的教学经验常常会引起实习教师们的感悟, 成为他们反思的重点。比如, 对于如何处理教材, 使教材适用于自己的教学情境, 实习教师是这样反思的。

(JH-2005-10-26-实习札记) 我的指导老师对我说: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层次的教案;知识的重点对于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 但知识的难点是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来定的;教学过程中, 要时时注意学生的反映, 注意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差距, 调节好上课的内容和进度……几堂课下来, 我也慢慢领悟了:知识不能靠灌输, 而是在老师的帮助下由学生自己来建构。

(WLP-2004-09-26-听课反思) ……同样是解释“遗传&变异”, ……上课时举了克隆羊“多利”的例子, 学生感觉并不是老师在解释这个知识点, 而是在引入一个新的知识点。而张老师举了众所周知的“龙生龙、凤生凤”的例子, 学生连书都不用看便脱口而出:“这是遗传!”说明例子不是越新越好, 重要的是学生都能理解、接受。

研究也发现, 实习生的特殊身份更能观察到以学生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差别, 似乎更能体会到教师作为教学权威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身份、地位以及情感之间的微妙的关系。撰写反思日志对于实习教师在整个社会文化背景下反思教学过程, 树立教师信念、提高教学敏感性和社会洞察力有所帮助。如:

(WLP-2004-09-23-听课感想) ……张老师又一次强调:“我只讲一遍, 待会儿要同学来复述!看看大家到底掌握了没有?”前面半节课, 说实话简直就是“一人堂”, 只有张老师一个人在讲呀讲。直到张老师随机抽查学生复述时, 才有了一点生气, 然而复述毕竟是复述, 学生没有主动权, 我觉得这种所谓的掌握也是被动的, 学习的主人变成了知识的奴隶……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

(HY-2007-09-27-生物课) 说起早上的抄生物作业现象, 乐老师义愤填膺地说:这些学生极不重视生物课!唉, 期盼高考政策会改变, 不然生物老师的地位不说了, 学生都成语数英+1个书呆子了!

2. 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实习教师进入实习中学, 第一次由学生转变为教师角色, 虽然充满了新鲜和刺激, 但慢慢地, 他会发现自己处在专业信念的理想和教育环境现实的夹缝中, 面临着专业自主和科层控制的冲突。这种“现实的震撼” (Reality Shock) [2]反映了实习教师所面临的挑战。美国学者傅乐 (fuller, 1975) 根据问卷调查将教师的关注分为四个阶段:教学前关注 (Pre-teaching Concerns) 、早期的生存关注 (Early Concerns about Survival) 、关注教学情境 (Teaching Situations Concerns) 、关注学生 (Concerns about Student) 。[3]本研究与傅乐有相似的发现, 即实习教师的关注点依次聚焦于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 最后才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以及自己对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反思日志的分析, 总结实习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如何树立教师威信?”“如何改善和评价教学效果?”“能否胜任教师工作?”

(1) 实习初期“如何树立教师威信?”

观察日志我们发现实习教师都会遭遇到诸如课堂纪律、师生关系和学生教育上的困难, 正是对实践的迷茫和困惑激发了他们潜在的反思意识, 他们会在日志中把这些问题作为关键事件加以反思, 指导教师的指导会使实习教师的反思由日常的琐碎事情转为有意义的教育课题。如:YY实习生一度为学生纪律而烦恼, 在指导教师的启发下, 开始反思师生情感与生物教学的关系, 并将此作为教育研究的主题。

(YY-2006-9-26-实习第二周) 朱老师上的生物课很精彩, 学生对他是既敬又畏。他告诉我, “感情”很重要!我一直在探索着, 觉得很有道理。

(YY-2006-11-15-科研小论文“师生情感与生物教学”) ……第一堂课的教训……我认为, 师生感情是促进生物教育效能、提高教学地位的基础。……

(2) 实习中后期“如何改善和评价教学效果?”

吴卫东、骆伯巍 (2001) 将教师的反思内容与不同的教师群体联系起来, 即新手型教师主要进行教学技能反思, 适应型教师更多地进行教学策略反思, 成熟型教师进行教学理念反思, 专家型教师则进行教育科研反思。本研究发现实习教师对上述四方面的反思均有涉及, 只是较多地进行教学技能与教学策略方面的反思, 目的是改善教学效果。如:

(CKJ-2006-09-26-实习札记) 我在讲“新陈代谢”时, 举了氰化物的例子, 学生没什么反应。指导老师建议我用糖衣包裹药丸的例子来解释酶的专一性, 效果就好多了。

(SD-2004-10-15-实习第三周) 经过这些日子, 我觉得PPT要简洁明了, 将重点和难点的内容以板书形式写给学生, 这样既可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的知识量的优势又可以发挥传统板书在突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上的优势。

(评论1:) 说得对, 现在越来越觉得板书很重要!不能光把知识结构按着PPT的思路放下去;而且某些实验演示也是动画所无法比拟的。按照上课的板书, 复习起来最有效率了。

(评论2:) 我还是喜欢老师写黑板.PPT的速度似乎太快了。

Lederman和Gess-Newsome (1991) 的研究发现, 由于实习教师对于教学尚未拥有完整的价值体系, 因此难以用系统的方式评估、批判自己的教学成果。[4]本研究也发现实习教师在评价教学效果时, 客观上多以学生成绩为依据, 主观上则以学生上课表情和师生互动是否热烈为依据, 较少呈现多元化、系统化的评价观点。如:

(GY-2007-10-12-总算露脸了) 区统测的成绩出来了, 我们班排名第二, 师傅表扬了我, 哈哈, 我的教学效果不错吧。

(ZC-2007-11-05-听课感想) 听了几节学校的研究课, 感觉到现在我们追求的是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 在课上学生能开开心心地呼应老师并且做出相应的回答, 那就说明这个老师的课是上得成功的。

因此, 在实习中后期, 实习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善和评价教学效果?”

(3) 始终质疑“我能否胜任教师工作?”

有研究指出, 一旦准教师离开了职前教师教育机构, 它们在那里获得的对教育教学的积极态度、教师信念, 会被学校中的体验一扫而光。[5]教育研究者可通过实习教师的反思日志了解影响其教师信念的事件。如:一篇在2003生师blog上引起较大反响的日志, 反映了实习教师不断经历的自我怀疑:“我能否胜任教师工作?”

(QYT-2006-10-17-受刺激了我) 有个学生对我说, 老师我建议你改行吧!我们都不喜欢生命科学!或者你去初中部吧!高中部是没有搞头了!我郁闷了!

(评论1) :唉, 这些学生也够让人头疼的!不管他们怎样, 你要坚持下去, 要乐观点!?

(评论2) :坚持自己的理想, 不动摇, 不管别人讲什么, 只要你认为是对的, 就大胆地去做吧。

(评论3) :记得小时候被老师留下来?或者被骂了, 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以后我要是做了老师一定不会这样的。……?做一个好老师?为你的学生带来一个美好人生的开始。高中对学生很重要的。

三、结论与建议

分析实习教师在Blog上的反思与同伴评论的主题, 可了解实习教师反思的特点与重点以及在实习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难与信念危机为何。研究显示, 实习教师虽然缺乏实践经验, 反思不够全面, 许多反思也只是简单地记录了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甚至也并未找到研究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途径, 但是通过Blog上反思, 他们确实分享了经验和资源, 促进了自我的反思。然而, 研究也显示, 实习教师获得的支持性辅导不足, 因此, 提出以下两个建议。

1.应加强实习教师的辅导

观察实习教师的反思日志, 发现指导老师的教育对其实习表现确实具有很大影响, 应在教育实习期间有针对性地提供实习教师有关学生教育知识、教学评价方法、有效教学策略以及反思策略, 以促进实习教师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 检验和质疑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技术, 评价自己的教育效果, 激活已具备的缄默知识, 激发自己的教育智慧, 为今后的教师岗位和专业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2.充分发挥Blog的互动功能

研究表明以网络为载体的反思日记比传统的以纸、笔为载体的反思日记对年轻的实习教师更具吸引力, 虽然人气Blog (评论率较高) 一般来自性格开朗、善于交流的实习教师, 但是性格内向却善于思考的实习教师往往能够写出大量高质量的反思文章。因此, 要培养实习教师的反思能力, 首先要激发他们的自我反思意识, 其次要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来协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而利用Blog技术作为实习教师书写与交流反思日志的平台是值得推广的。然而, 本研究中Blog的互动功能未被充分利用。因此, 建议在教育实习期间除了鼓励实习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外, 也要去阅读实习同伴的反思日志并给予评论, 以增加反思的互动性。同时, 实习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应该适度, 以保证他们有较为充裕的时间进行反思与交流。此外, 专家与资深教师的鼓励对实习教师的反思更具激励作用, 应尽可能参与评论。

摘要:本研究以网络沟通工具blog作为生物师范专业实习教师撰写反思日志的平台, 通过分析反思日志与评论文章, 总结了实习教师的反思特点与重点以及实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应加强实习教师的辅导以及充分发挥Blog的互动功能两点建议。

关键词:反思能力,反思日志,实习教师,blog

参考文献

[1]刘正伟.培养反思型教师:从教育实习开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3, (5) :49.

[2]Simon Veenman.Perceived Problems of Beginning Teacher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1984, 54 (2) :143~178.

[3]Fuller, f.and Brown, O..Become a Teacher[A].K.Ryan (ed.) .Teach-er Education, Seventy-four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Part2) [C].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46.

[4]Lederman, NG, &Gess-Newsome, J. (1991) .Metamorphosis, adaptation, or evolution?Preservice science teacher’s concerns and perceptions of teaching and planning.Science Education, 75 (4) :443~456.

[5]Fred A.J., Korthagen, Jos Kessels, Bob Koster, Bram Lagerwerf, Theo Wubbels.Linking Practice and Theory the Padagogy of Realistic Teacher Education[M].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 2001.32.

浅淡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顶岗实习 篇8

关键词:酒店管理 顶岗实习 教学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通过顶岗实习,能更好地认识社会、了解酒店行业,认清当前高职学生就业形势、调整学生就业心态、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使学生就业更有针对性;能增强酒店管理专业教师职业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指导学生尽快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缩短就业链条,节约就业成本,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做到“零距离”上岗;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历,用工作体会以及切实案例作为以后教学的基本铺垫和宝贵资源。为提高专业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打造“双师型”教师,此次借“湖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机会,根据院系工作安排,本人在武汉湖锦娱乐发展有限公司与江苏无锡锡州花园酒店两家企业进行了总共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工作。在实习期间,熟悉酒店的经营管理情况,掌握酒店对人才的需求规格,熟悉酒店主要对客服务部门的实践技能操作,同时为酒店提供员工的岗前培训、职后、转岗培训,在自我更新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实现高职教师为社会企业服务的能力。

1 酒店顶岗实习的基本情况

在酒店,专职教师一般被安排在前厅部、客房部以及餐饮部等主要对客服务部门,根据专职教师的社会服务要求,也会在人力资源部进行阶段性的顶岗实践工作。基本工作任务是:学习前厅部、客房部以及餐饮部等主要对客服务部门的实践操作,运营管理,帮助人力资源部培训酒店在职员工。

2 顶岗实习工作任务设计

2.1 与酒店相关人员研讨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以《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以酒店发展需要和房务部(前厅与客房部)实际工作(客房预订-礼宾服务-入住登记-住店服务-清洁卫生-离店结账)为主线,以酒店房务部真实产品(或服务)为载体,确定本课程的内容为6个模块。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对学习性工作任务进行了科学设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讲解完成前厅、客房部门对客服务部门的主要工作任务以及部门的运营管理,介绍每个模块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学生在学习后,用以完成前厅接待的主要任务以及客房对客服务的主要工作。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都围绕着实际工作和典型任务进行,在学习的同时完成工作任务,掌握每个环节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并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工作所需的职业能力。在每一学习情境后,都安排有课内实训项目以及课外阶段性的专业实训任务,都是以仿真前厅接待和客房服务为例,由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课程的校外阶段性的专业实训环节,学生可以参与到校企合作的酒店实际工作中去,学以致用,体验酒店文化,使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2.2 调查研究、总结整理资料。与酒店市场销售部总监和前厅部、餐饮部总监沟通客源市场情况以及同类型竞争对手酒店情况分析,确定酒店的目标客户类型,根据客户特点、客源信息,确定不同的对客服务工作技巧与针对性的客户体验,根据顾客反馈对服务进行创新和改进,保持客户关系维护并开发有潜力的客户资源。

2.3 帮助组织进行酒店员工进行岗前培训、职后、转岗培训。

2.4 探讨酒店服务业的行业标准以及如何提高酒店市场竞争力、提供个性化服务。

3 顶岗实习锻炼的体会

3.1 掌握酒店前厅、客房、餐饮主要对客服务部门的业务流程与相关实践技能操作 根据酒店的类型与酒店的市场定位,对客服务的标准与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都遵循“顾客至上”的服务原则,注重针对性的对客服务技巧,提供各自的个性化服务,保证对客服务质量。这就要求酒店员工不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有较高的个人素质与较强的服务意识,能满足不同客人的需求,使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提高酒店的知名度,保证酒店的盈利。

3.2 细节决定成败 顾客满意就是酒店的服务宗旨,酒店将对客的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服务质量的管理就是细节的管理。实行全员的服务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全方位的管理、全过程的管理、全员参与的管理、方法多种多样的管理,对每个环节都要求精细、严格。

3.3 重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重视员工的培训与激励 “顾客至上,员工第一”,照顾好员工,才能更好的服务客人。酒店致力于给员工提供健康、稳定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理解员工、信任员工。试图为员工创造个人发展的机会,重视对员工的培训与激励,按培训对象和阶段进行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划分,帮助员工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技能。同时,通过相关的物质激励和其他的激励方法对员工进行激励,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4 建立有效的岗位责任制 酒店针对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建立了明确的岗位责任制,直接与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挂钩。如果部门员工出现问题,部门管理者负有连带责任,酒店给予赏罚分明。

4 教学分析

4.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教学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就是在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念和思路下,通过对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来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实际工作过程设计教学内容,用具体的工作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注重多元化的能力考核,加强校企共建。在酒店前厅、客房部门负责人的参与下,合理地把行动领域方式方法转变成学习领域的知识体系,设计教学任务,进行知识的重构。学习领域中实行项目任务教学,让学生掌握前厅、客房对客服务的工作过程中需要的知识、技能以及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4.2 学生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的教学,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对酒店管理课程的学习兴趣也日益浓厚,深化对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教学相长。在理論与实际一体化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停留在传统理论知识的层面,而是注重知识如何应用、如何转化成职业能力。教师更注重以应用为目的,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掌握资料的搜索、学习方法。尤其是小组形式的学习过程更是锻炼学生社会能力的关键环节,也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使教师本身的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特别是与酒店进行校企共建,与职业经理人的双向交流,将教师的的知识从书本走向实践,教师的双师素质也得到提高。

酒店管理专业教师顶岗实习,零距离地接触酒店运营管理,熟练掌握酒店的操作技能和第一手资料,了解行业发展与企业用人需求,了解酒店运作的基本方法与管理流程,为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积累实战经验打下基础。酒店专业教师顶岗实习是非常必要的,它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环节,把实践所学带到课堂上,做到教书育人与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丛培柱.专业教师顶岗实习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0,(3).

[2]黎凤环.校企合作、共同管理,提高教师挂职锻炼的实效[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3]严霄蕙,马骏,马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酒店教学研究.当代经济,2008,第4 期(上).

[4]贺昌文.《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科教文汇,2008,(8).

本论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 成果与长江职业学院校级课题“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下高职旅游酒店专业课程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编号2010X005)。

作者简介: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物流会议发言稿多篇下一篇:细节中见人品作文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