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期末试卷(精选8篇)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篇1
答题时间:15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共6页 只交答题卡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在世界文明对话史上,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这一文明对话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后果,它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与儒家、道教一起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而且也使得佛教获得持续的发展活力,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直到今天仍然发挥其重要的精神作用。
两汉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发生期。佛教进入中国大地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其教因西域使臣商贾以及热诚传教之人,渐布中夏,流行于民间”。(汤用彤)它不是像后来基督教教团pai出大量传教士有组织地传教活动。这一点决定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是与当时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隋唐时期是佛教东传的开花结果期,这两个时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随着三教合流,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融入中华文明的佛教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佛教已经不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魏晋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主要体现在佛学与玄学的对话上,两种文明对话呈现出佛 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如宋文帝曾与僧人论究佛理,宋武帝亲自到寺庙听讲,梁武帝甚至亲制发愿文,皈依佛教,大兴寺庙。
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东晋是佛典合译的高峰期。不仅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被创译,而且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当时在佛经的翻译解释中大量采用“格义”的方法,即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以便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显然这是一种聪明的文明对话与融合方式。
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还在于佛教本身具有一种对话精神,佛教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中土的高僧大德完全继承了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 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受到罗什的高度赞扬,与僧肇一起被称为“第一”。
佛教东传与中华民族文明对话并不纯粹是“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还有大量中土的高僧大德长途跋涉到天竺等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中土沙门西行求法从曹魏的朱士行开始可谓代不乏人
其中东晋的法显和唐朝的玄奘是最为突出的两位。当代印度史学家阿里教授在给季羡林先生的信中写道:“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一个深远的历史影响是通过中国,佛教流传远播于四邻诸国。早在隋朝,佛教就通过中国而影响到高丽、百济、新罗及日本。没有在中国的存在与发展,佛教难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就此意义而言,中国佛教具有建构世界宗教文明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历史价值。
(选自张三夕《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有删改)
1.下列关于“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唐以后,伴随着中国化佛教禅宗的盛行,佛教不再被看作是在异族异质文明意义上与中华文明展开对话了。
B.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出现的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是世界文明对话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使佛教从一个地方性宗教上升为世界性宗教,就是到今天还发挥着重要的精神作用。
C.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可以说是双向对话,不仅有“西学东渐”的单向对话,同时也有大量像法显和玄奘等中土的高僧大德到西方取经而形成的逆向对话。
D.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不仅使佛教融入中华文明,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结构性力量之一,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使佛教通过中国流传于四邻诸国。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在魏晋和南北朝时期的表现特征不同,魏晋时期主要是佛学的玄学化和玄学的佛学化,南北朝时期一个突出特征是皇帝亲自参与对话。
B.在魏晋时期,中外学者合译佛经就取得了突出成绩,小乘佛教的基本经典《阿含经》系列和大乘佛教的重要经论、密教经典、律典等都被译出。
C.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因此,佛教进入中国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
D.中土的高僧大德慧远曾就大乘要义与罗什通信,往复问答。慧远的弟子慧观,也从罗什请问佛学,研核异同,详辩新旧,这是对印度佛学的对话精神的继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翻译佛经的过程中,为了便于中国信徒的理解与接受,就用中国原有经典中的精义与典故来比配佛经中的道理,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与融合。
B.佛教文明在中土的生根开花结果,除了通过和平、聪明的方式融入之外,还因佛教自身具有对话精神,即其内部往往通过对话来加深对佛法佛学的理性认识。
C.魏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时期分别是佛教东传的扎根期和开花结果期,是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对话的最重要时期,唐以后佛教成为了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D.佛教能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是离不开其在中国大地上的存在和发展的。在此意义上,中国佛教在建构世界宗教文明上的历史价值必不可少。
二、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4-7题。
卢渊,性温雅寡欲,有祖父之风,敦尚学业,闺门和睦。袭侯爵,拜主客令,典属国。迁秘书令、始平王师。以例降爵为伯。给事黄门侍郎,迁兼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
是时,高祖将立冯后,方集朝臣议之。高祖先谓渊曰:“卿意以为何如?”对曰:“此自古所慎,如臣愚意,宜更简卜。”高祖曰:“以先后之侄,朕意已定。”渊曰:“虽奉敕如此,然于臣。实有未尽。”及朝臣集议,执意如前。冯诞有盛宠,深以为恨,渊不以介怀。
及车驾南伐,赵郡王干督关右诸军事,诏加渊使持节、安南将军为副,勒众七万将出子午。寻以萧赜死,停师。是时泾州羌叛,残破城邑,渊以步骑六千众号三万,徐行而进。未经三旬,贼众逃散,降者数万口,唯枭首恶,余悉不问。诏兼侍中。初,渊年十四,尝诣长安。将还,诸相饯送者五十余人,别于渭北。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未几,拜仪曹尚书。高祖考课在位,降渊以王师守常侍、尚书,夺常侍禄一周。寻除豫州刺史,以母老固辞。
寻遭母忧,高祖遣谒者诣宅宣慰。服阕,兼太尉长史。高祖南讨,又兼彭城王中军府长史。寻为徐州京兆王愉兼长史,赐绢百匹。愉既年少,事无巨细,多决于渊。渊以诚信御物,甚得东南民和。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外叛,渊觉其萌渐,潜敕诸戍,微为之备。屡有表闻,朝廷不纳。陵果杀将佐,勒宿豫之众逃叛。滨淮诸戍,由备得全。陵在边历年,阴结既广,二州人情,成相扇惑。陵之余党,颇见执送,渊皆抚而赦之,惟归罪于陵,由是众心乃安。
景明初,除秘书监。二年卒官,年四十八。赠安北将军、幽州刺史,复本爵固安伯,谥曰懿。
(选自《魏书卢渊传》,有删节)
4.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B.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乎生。
C.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D.有相者扶风人王伯达曰/诸君皆不如此/卢郎虽位不副实/然德声甚盛/望逾公辅后/二十余年/当制命关右/愿不相忘/此行也相者/年过八十/诣军门请见/言叙平生。
5.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车驾”本指马驾的车;后也指帝王所乘的车,常用为帝王的代称,颜师古曾注:“凡言车驾者,谓天子乘车而行。”
B.“考课”就是朝廷依照相关法令,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
C.“谥”,古代君主、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与品德,而给予一个带有赞美性质的称号。
D.“服阕”的意思是守丧期满除服。按照封建礼制,父母死后必须穿丧服守孝三年,三年后才能除去丧服。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渊性情温和文雅,崇尚学业,家庭和睦,后继承侯爵位,官职屡有升迁,做了 始平王的老师后,按照惯例降爵位为伯爵。
B.高祖要册立冯氏为皇后,先征询卢渊的意见,卢渊认为这是朝廷大事,应该择日占卜再定夺,但他的意见未被皇帝接受。
C.卢渊对待叛乱的态度是诛杀首恶,宽宥其余。在羌人叛乱时和南徐州刺史沈陵叛逃时均采取这种方法,成功地化解了危机。
D.高祖考核在职官员政绩时,卢渊被降职,并被罚了俸禄。不久又被授予豫州刺史,因为母亲去世的缘故,卢渊坚决地推辞。
7.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朝臣集议,执意如前。冯诞有盛宠,深以为恨,渊不以介怀。
(2)愉既年少,事无巨细,多决于渊。渊以诚信御物,甚得东南民和。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 诗,完成问题。(10分)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 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8.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首句中的黄梅时节是指暮春这个时令。
B.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C.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D.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E.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9.结合诗歌后三句的内容,谈谈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10.名篇名句默写: 每空1分,共8分
(1)人生亦有命。鲍照《拟行路难》
(2),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细草微风岸。杜甫《旅夜书怀》
(4),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5),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6),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7)春水碧于天。韦庄《菩萨蛮》
(8)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共14分)
陈寅恪
刘继兴
万里独步成绝学,世间再无陈寅恪。陈寅恪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耸入云端的高峰,被誉为近现代最博学的人。
1919年,吴宓在哈佛刚刚认识陈寅恪时,就宣称:“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日本史学权威白鸟库吉亦称陈寅恪为中国最博学的人。
陈寅恪是一位怪才,他游学西方二十三年,“奔走东西洋数万里”,足迹所至有日本、德国、美国、法国、瑞士等国。他先后就读于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但未曾获得一个学位。因为文凭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张废纸而已。
在留学期间,陈寅恪学习并掌握了日、梵、英、法、德和波斯、希腊等十几种语言。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陈寅恪国学基础深厚,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学问深不可测,独步成绝学,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史上空前绝后。
1925年起,陈寅恪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道成为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陈寅恪曾经写过一副对联给他的学生,说他们是“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说国学研究院的学生是南海圣人的再传弟子,是因为梁启超的老师是康有为,而康有为有“南海圣人”之称,既然是梁启超的学生,不就是南海圣人的再传弟子吗?而王国维是溥仪的老师,国学研究院的学生现在也是王先生的学生,岂不就跟溥仪是同学吗?同学们一听高兴得不得了。
最重要的是,陈寅恪讲课,从不拾人牙慧。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而,陈寅恪上课的教室,总是坐得满满的,一半是学生,一半是慕名而来的老师,就连朱自清、冯友兰、吴宓那样的名教授也一堂不漏地听他上课,人称他是“教授中的教授”。
陈寅恪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崇尚学术自由。陈寅恪和王国维一样,以生命捍卫了思想的奔放与学术的自由。他一生从未写过一篇媚俗的文章,从未无感而发地去“遵命”写作。
1949年前后,陈寅恪谢绝了一切关于移居海外的劝说,携全家前往广东岭南大学,就是后来的中山大学,从此开始了他最后二十年的岭南生活。陈毅看望,陶铸照顾, 胡乔木、郭沫若、周扬过访。许多重要人物到了广州,总是以目睹陈氏风采为荣,一贯狂横的康生竟然被陈寅恪堵在门外。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几乎都在中山大学度过,失明与膑足的痛苦,并没有消磨掉他喷薄欲出的创作才华。1953年夏,陈寅恪病了一场。他看了清代陈端生所作的《再生缘》,于是,他那积蓄已久的生命感受终于找到了一个喷发口。他把生命情感体验与对身世之浩叹,全都倾泻于陈端生身上,一篇气象万千、光芒四射的《论再生缘》诞生了。
从1954年至1964年,足足十年时间,陈寅恪在几近湮没的历史废墟之中艰难地发掘。《柳如是别传》全书八十余万字,此书犹如一堆需不停地添加燃料才能旺盛燃烧的火,耗尽了这位还有很多愿望没有实现的老人的心血……
陈寅恪一生学贯中西,倡导以诗文证史,能运用十几种语言文字从事文史研究,并能以外文资料与中土旧籍相参证,他在历史学、宗教学、语言学、考据学、文化学及中国古典文学等领域取得了罕见的成就。
(选自《今日文摘》,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寅恪被誉为近现代最博学的人,他学习并掌握了日、梵、英、法、德和波斯、希腊等十几种语言,令人肃然起敬。
B.陈寅恪大量吸取西方文化,学识广博,学贯中西,见解深刻,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他讲课的教室场场爆满,连著名教授都慕名前来听课。
C.陈寅恪凭借喷薄欲出的创作才华创作了《柳如是别传》,将生命情感体验与对身世之浩叹,全都倾泻于陈端生身上。
D.陈寅恪学贯中西,研究深入,能运用十几种语言文字从事文史研究,在历史学与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E.选文主要从治学的高度赞扬了陈寅恪的才华与贡献,也对他在二十年的岭南生活中谢绝外人的到访表示敬意。
(2)请结合文本分析陈寅恪的治学风格。(4分)
(3)请结合陈寅恪的治学精神,就如何治学谈谈你自己的看法。(5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题。(共13分)
医心
明晓东
街上喧闹声传来时,王仁甫正在医心堂和白忠孝对坐品茗。听着外面日本兵叽里咕噜的叫喊声和皮靴重重敲击青石板街道的声音,白忠孝的手一阵颤抖,绿莹莹的茶汤淋湿了面前摊开的医书。白忠孝长叹一声,这群蛮夷又在抢掠了,这日子啥时才是个头呢?
王仁甫侧了身子仔细听了听,依旧低头无语。
二更天时,急促的拍门声响起,王仁甫轻轻拉开门,闪进两个人影,其中一个受伤者被另一个人拖了进来。王仁甫扶伤者躺下,端起油灯仔细查看,白忠孝拉过王仁甫,悄悄地伏在耳边说,师兄,怕是青龙山游击队的吧,日本人追究起来,咱俩可就没命了。”
王仁甫看了师弟一眼说:“伤者必救,这是师父的规矩,你不记得了?”
白忠孝就嗫嚅着退到一边,心惊胆战地听听窗外的动静,不再说话了。
王仁甫先是取下墙上的皮囊,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片刻,汩汩流血的伤口便止住了血。王仁甫伸出一只手一点一点地捏着,把碎裂的骨头复位,再敷上草药,揩掉头上的细汗,牵出后院的骡子,套上车扶伤者躺了上去,目送两人在黑暗中离去。
翌日,门外飘起了膏药旗,日本兵长驱直入,把医心堂翻了个底朝天,然后抓走了一旁瑟瑟发抖的白忠孝。不几日,人们经常看到白忠孝点头哈腰地围着日本鬼子大队长宫本一郎转来转去,才知道白忠孝医好了宫本的头痛病,成了日本人的军医。
白忠孝带着宫本走进医心堂的时候,王仁甫正捻着他的宝贝银针,一枚一枚地仔细看着。宫本一郎进门就喝退了身边的随从,双手抱拳说:“久闻王先生神 针大名,今日总算有幸目睹了。”王仁甫随意一笑,点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宫本也不客气,单刀直入地说:“听贵师弟白先生说,令师 曾传针灸秘术于你,可否让在下看看?”
王仁甫正色道:“中华医术博大精深,乃我民族之瑰宝,岂容异族觊觎?先生死了这条心吧!”然后拱了拱手,算是送客。
宫本一郎沉下脸来说:“仁甫君再好好想想吧。”说完,带着手下走了。
过几日,白忠孝独自一人来了,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白忠孝告诉王仁甫,宫本怀疑青龙山游击队长刘一飞当日受伤是他救的,就这一条足以杀了王仁甫全家。白忠孝还说,宫本有头痛病,一高兴或是一发怒就头痛得满地打滚,要不是念在王仁甫的神针可以救他,早就抓了王仁甫进日本人的大牢了。
王仁甫笑了笑说:“咱俩师出同门,你就可以治他,而且可以凭着手艺尽享日本人的荣华呀!”
白忠孝拉着王仁甫的手说:“师兄,你明知我的针灸术不如你,我只能治得了宫本一时呀!”
王仁甫拍拍白忠孝的手说:“好吧,你坐下,我把师父的针灸术教给你,你就可以治好宫本一郎的病了。”白忠孝坐在椅子上,王仁甫捻起一排银针,悉数刺入白忠孝头顶,片刻后取下,对白忠孝说,这神针之妙就在于针的深浅不一,深一毫则当场毙命,浅一毫则治不了根本,师弟切记啊!”
七日后,宫本头痛病再犯,白忠孝依着师兄传授之术,将银针一一刺入宫本的胖脑袋,片刻间宫本只觉得神清气爽,而扎完针后白忠孝却颓然倒地,再无气息。宫本挥挥手,让手下将白忠孝拖到荒野弃尸。自此,宫本的头痛病也不再犯了。
再说白忠孝被扔在荒野,被青龙山游击队发现竟是当日救过队长的先生的师弟,就抬上了山准备找个地方掩埋,岂料一锨土下去,白忠孝却长出了一口气,醒了过来。活过来的白忠孝不敢说自己帮过日本人,就留在了游击队给伤员治病。
几个月后,宫本一郎指挥手下围攻青龙山,游击队已经弹尽粮绝,眼看着青龙山就要被攻下。宫本手舞军刀大笑,正指挥着日本兵最后冲锋的时候,突然觉得头皮一麻,头痛病又犯了。宫本丢了军刀,捂着脑袋直挺挺地倒下去,一蹬腿死了。
游击队乘机反攻,全歼了日本鬼子。游击队员不解,为什么没人击中宫本,宫本却自己死了,只有白忠孝不语,他心里比谁都清楚。
医心堂再次开张的时候,日本人已经投降。王仁甫端坐在草药味弥漫的大堂里,白忠孝也进来了。白忠孝进门就跪在王仁甫面前说:“师兄,我没能遵从师父教诲,帮了日本人,害了别人也差点害了自己呀!要不是师兄扎我几针,恐怕我已是罪人了呢。”见王仁甫不语,白忠孝又说:“你扎我,我再扎宫本,一样的针法,咋就治死了宫本呢?”
王仁甫哈哈一笑说:“宫本病在身上,一针刺进神经止住疼痛,再一针刺出脑血管微疵,欣喜若狂自会出血而死;而你身虽无病却病在心神,一针刺你灵魂出窍,再一针刺你回归正道,是为医心啊。”白忠孝跪地不起,王仁甫双手搀起白忠孝说:“心已归正,就忘记过去,我教你师父的神 针绝技吧。”
自此,医心堂名震省内外。
(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又希望师兄能与他一道享受日本人赏给的荣华富贵,过上太平日子。
B.小说大量地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的表现手法,刻画了王仁甫与白忠孝两个形象,展现了师兄弟两人不同的思想性格 和精神面貌。
C.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用词准确而形象,如“捻起一枚银针,在麻油灯上燎过,然后扎进伤者的穴位”一句中的“捻”“燎”等动词的使用贴切而生动。
D.游击队员们不明白宫本为何突然倒地身亡,只有白忠孝内心清楚而不语,因为他知道宫本 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
E.小说设置伏笔来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如开篇描写白忠孝在听到日本兵的喧哗时手的颤抖,突出了他软弱的性格,为后文他投靠日本 人埋下了伏笔。
(2).小说中王仁甫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3).小说的标题为“医心”,王仁甫的医馆名为“医心堂”,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医心”的理解。
(4分)
五、语言知识基础
13.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春晚只是一台晚会,不必求全责备,也不必奢望它能承担所有期待,它已被赋予太多角色,变得步履沉重,气喘吁吁了。
②《家庭现场急救》软件用了近500幅插图、动画及AVI小电影,演示了各种自救与互救的方法,让您体会在关键时刻如何妙手回春。
③这篇文章记叙了一场篮球比赛的经过,场面描写非常传神,神态、动作等描写十分精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④黑心商贩为敛财无所不为,吃着香喷喷的里脊肉,你能想象它有可能是廉价鸡肉“整容”而成的吗?如今,食品安全问题堪忧。
⑤一场车祸让这位阳光男孩突然成了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巨大的人生落差让他不知所以,他在残疾的阴影中整整消沉了五年。
⑥尽管科学家试图证明外星人的存在,但现有资料表明,虽然 银河系中存在浩如烟海的其他行星,但人类是唯一的生命形式。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随着国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要。
B.当一些日本媒体报道中国飞机多次侵犯日本领空时,日本的大多数媒体、报纸和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日本极端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阴谋。
C.《时尚装修魔鬼省钱细节》一文,介绍了很多实用、省钱但又不失时尚的装修办法,让家居装修无时无刻都能省着点钱花,因而大受家居装修者的关注。
D.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 者招待会上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艺术观点是不断变化的,① 中国文字的传承是恒久的,它涉及我们文明的 存废。② 在今天,③ 书法已经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对书法产生误解。这种误解,④ 就体现在对“书法”的理解上,⑤ 古人学习书法是“认”“念”“写”三位一体,⑥ 这三个部分在书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认,对汉字的研究,交给了中文系;念,交给了表演系;写,则交给了美术系。中国书法首先是文字,然后才是艺术,如果把文字的内涵都剥掉了,就剩下一个艺术的壳,那就实之不存了。
①②③④⑤ ⑥
A但特别因此 /首先其次
B但尤其因为首先过去现在C因而尤其因为首先虽然但是
D因而特别因此 /过去现在16.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一个精心制作的新节目,只要在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播放,初期的观众是不用愁的,如果节目质量过得去,就会形成一股社会风潮。而如果这样的节目在视频网站播放,_ _________,观众的数量自然难以保证。
A.网站将想方设法培养用户,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措施控制负面评论
B.网站将面临是花时间培养用户还是采取措施控制负面评论的选择
C.网站要花很长时间培养用户,还要冒着无法控制负面评论的风险
D.虽然网站初期的用户不用愁,但节目难以掀起大规模的社会风潮
17.下面是 某中学国庆七日游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洛林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表彰其在寄生虫疟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发现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及团队身上体现着许多可贵的精神,例如:
(1)屠呦呦和她的团队发现青蒿素历经艰辛,此前尝试的中药有200多种,提取方法加起来380多种。
(2)“大家都没有考虑名利,把谁做的更多成绩进行汇报,是‘大协作’。”
(3)85岁的屠呦呦平静地说:“我觉得荣誉本身就是一个责任,荣誉感多,你的责任就更多一些。”
屠呦呦及团队身上体现的这些精神,你认为哪方面对于成长、成功更重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1.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B项“是世界文明对话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错误,原文表述为“公元2世纪到7世纪期间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当属佛教的东传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对话”,该项将范围扩大化了。
2.C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项“因此,佛教进入中国是一个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错误,根据原文可知“佛教进入中国是和平的、非强制性的,最初是与道家的黄老之术和方士之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这与“佛教进入中国是因地域关系自然而然地发生的过程”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这里属于强加因 果的错误。
3.A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 力。A项“这种方式加速了佛教文明与中华文明的对话与融合”错误,这一信息在原文没有表现,属于无中生有的错误。
4.A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断句应先了解句子大意,本句大意理解是“有看相的扶风人王伯达说:‘各位都不如这卢渊,虽然他的官位与实际不符,但德行声誉特别高,名望超过宰相。二十多年后,必当掌控关右地区,希望不要忘了我们。’此次关右之行,看相的已经年过八十,到军门求见,与卢渊叙说一生经历。”再联系断句的一般规律,由“曰”“虽”“然”“也”等虚词,“诸君”“德声”“愿”“诣”等实词判断A项正确。
5.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关于“谥”的表述,“给予一个带有赞美性质的称号”不正确,谥号也有带有批判性质的。
6.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又被授予豫州刺史,因为母亲去世的缘故,卢渊坚决地推辞”的表述错误,原文是“寻除豫州刺史,以母老固辞”。卢渊推辞豫州刺史之位,是因为母亲年老,而非去世。
7.(1)等到朝臣集中商议时,卢渊像以前那样坚持自己的意见。冯诞深受皇帝宠信,对卢渊非常怨恨,卢渊不把它放在心上。
(2)元愉年纪还小,事情不论大小,多由卢渊决断。卢渊凭借诚信接人待物,深得东南一带百姓的信赖。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要先确定得分点。本题涉及的得分点有(1)句“及”解释为“等到”,“恨”解释为“怨恨”,“介怀”解释为“放在心上”。(2)句中“无”解释为“不论”或“无论”,“御物”解释为“接人待物”,“和”解释为“信赖”。之后在此基础上翻译整句,努力使翻译的句子语意通顺。
【备注】【文言文参考译文】
卢渊性情温和文雅,清心寡欲,有祖父和父亲的风范,崇尚学业,家庭和睦。他继承了侯爵爵位,官拜主客令,典属国(主管外交事务的官职)。升为秘书令、始平王(元勰)的老师。按照惯例降爵位为伯爵。供职黄门侍郎,叉升职兼任散骑常侍、秘书监、本州大中正。
这时,高祖将要册立冯氏为后,将召集朝臣商议这件事。高祖先对卢渊说:“你心里认为这件事怎么样?”卢渊回答说:“这件事自古以来都很慎重,依照我的想法,应该择日卜问。”高祖说:“册立先皇后的侄女,我意已决。”卢渊说:“虽然奉命如此,但是我心中确实有想法。”等到朝臣集中商议时,卢渊像以前那样坚持自己的意见。冯诞深受皇帝宠信,对卢渊非常怨恨,卢渊不把它放在心上。
等到高祖南征的时候,赵郡王元干督管关右各路的军事,下诏封卢渊持节领军,安南将军为副将,统帅士兵七万人准备从子午谷出兵,不久,由于萧赜死了,停止进军。此时泾州的羌人叛乱,攻城掠地,卢渊率六千步兵、骑兵,号称三万,缓缓地进军。不到三十天,叛贼们都逃散了,投降的有数万人,卢渊只将叛贼头目斩首,其余的都不问罪受诏命兼任侍中。当初,卢渊十四岁时.曾到长安。将要回来时,为他饯行的有五十多人,在渭水北边分别。有看相的扶风人王伯达说:“各位都不如这卢渊,虽然他的官位与实际不符,但德行声誉特别高,名望超过宰相。二十多年后,必当掌控关右地区,希望不要忘了我们。”此次关右之行,看相的已经年过八十,到军门求见,与卢渊叙说一生经历。不久,卢渊被任命为仪曹尚书。高祖考核在职官员政绩,给卢渊降职,凭借王师的身份担任守常侍、尚书,罚一年的常侍俸禄。不久被授予豫州刺史,卢渊以母亲年纪大了为由坚决推辞。
不久卢渊母亲去世,高祖派遣使者到卢宅 宣旨慰问。守丧期满,兼任太尉长史。高祖南征,又兼任彭城王中军府长史。不久又兼任徐州京兆王元愉的长史,皇帝赏赐他一百匹绢,元愉年纪还小,事情不论大小,多由卢渊决断。卢渊凭借诚信接人待物,深得东南一带百姓的信赖,南徐州刺史沈陵密谋叛乱投敌,卢渊察觉到此事苗头,秘密地命令各处边将,暗中防备这件事。卢渊多次上表报告朝廷,朝廷没有采纳。沈陵果然杀了副将,胁迫宿州豫州的军队叛逃。沿淮一带各边关,由于事先有准备得以保全。沈陵在边关多年,私下结交的范围很广,两州的人心,都被他煽动蛊惑。沈陵的余党,很多被逮捕押送过来,卢渊都加以抚慰赦免,只将罪行归于沈陵一人,由此人心才安定下来。
景明初年,被授予秘书监,二年死于任上,享年四十八岁,追赠安北将军、幽州刺史,恢复原来的爵位固安伯,谥号为懿。
8.AD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A项“首句中的黄梅时节是指暮春这个时令”的表述错误,黄梅时节乃是立夏后数日梅子由青转黄之时,江南多雨,俗称黄梅天。D项“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曲解诗意,诗人约客而客人不到,诗人闲敲棋子,实际是焦躁的表现。
9.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稍有些失落的心情。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
10.(1)安能行叹复坐(2)春江潮水连海平(3)危樯独夜舟(4)吴楚东南坼
(5)云中谁寄锦书来(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7)画船听雨眠(8)故园无此声
11.(1)AB【解析】(1)C项,“创作了《柳如是别传》,将生命情感体验与对身世之浩叹,全都倾泻于陈端生身上”表述错误,《柳如是别传》应改为《论再生缘》。D项,“在历史学与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不全面。E项,“谢绝外人的到访”不正确,并非全部谢绝,只是将一贯狂横的康生堵在了门外;“表示敬意”于文无据。
(2)①他一生追求真理,崇尚学术自由,从未写过一篇媚俗的文章,从未无感而发地去“遵命”写作。②他治学严谨,全力以赴,失明与膑足的痛苦并不能消磨掉他的创作才华,他长期在几近湮没的历史废墟之中艰难地发掘。
(3)
①刻苦学习、求知,勇于探求新理论、新知识,做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②研究学问,脚踏实地,学人之长,避人之短,切莫坐井观天,闭关自守。③坚持真理,求真务实,只有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才能达到尽善尽美。
12(1).A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白忠孝独自一人来劝王仁甫投靠日本人,因为他担心师兄的生命安危”的表述无中生有,由文本看,更主要的原因是他在日本人面前好交差。D项“因为他知道宫本的死是师兄传授的针法导致的,自己不想邀功”的表述曲解文意,应该是白忠孝因为自己曾经帮过日本人办事不光彩,担心游击队知道。
(2).①医术高超。为伤员治病时,王仁甫运用银针为其片刻止血,又很快将其伤骨复位,显示了他高超的医术;就连宫本一郎也久闻王仁甫神针大名。②沉着冷静。从容镇静地完成了对游击队伤员的救治;宫本初到医心堂时,王仁甫正从容地捻着银针赏看,对侵略者的淫威毫不畏惧,显得沉着冷静。③大智大勇。王仁甫设计通过教授白忠孝针灸之术,巧借其手除掉日军指挥官宫本一郎,体现了他的智慧与勇气。④正义爱国。王仁甫不顾身家性命而救治游击队伤员,保护民族医学而拒绝与日本人合作,体现了其正义爱国的一面。⑤包容大度。师弟白忠孝省悟改正后,便不计他帮助日军之前嫌,教授其神针绝技。
(3).“医心”有两层含义:①医者之心。医者既要有伤者必救的仁爱之心,更要有恪守正道的崇高人格。王仁甫秉承先师教诲,不顾个人安危,帮助抗日武装救治伤员;他捍卫民族医学的尊严,拒绝与日本人合作,设计除掉日军指挥官,都体现了其守正爱国的情怀。②医治人心。医生既要善于医治患者的身体疾病,更要疗救世人的精神。王仁甫医术精湛,救死扶伤,始终坚持自己的职业操守;他用针灸之法,拯救了白忠孝这个误入歧途的人,帮助他重新做人,回归正道,体现了疗救精神的真谛。
13.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求全责备”的意思是对人或对人做的事情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是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无缺;与①句“步履沉重,气喘吁吁”的语境相符,且是否定,使用恰当。“妙手回春”是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用在②句中属于望文生义。“呼之欲出”是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与③句“人物形象”的语境相符。“无所不为”的意思是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或干尽了坏事;与④句“黑心 商贩”的行为相符。“不知所以”是指不明白为什么是这样,指不知道原因,也形容人不明原故;在⑤句中与句意矛盾。“浩如烟海”是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在⑥句中属于用错对象。
14.D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在时态上存在矛盾,可删掉一个;B项并列不当,“媒体和报纸、电视台”存在交叉关系,不能并列。C项否定不当,双重否定中少了一个否定词,可以将“都”改为“不”或将“无时无刻”改为“时时刻刻”。
15.B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①空由“不断变化”和“恒久”的句意关系提示填转折关系的连词;②处举例,可填“尤其”或“特别”;③处阐释原因;⑤处有“古人”的提示填“过去”;⑥处与⑤处相对。综合判断B项恰当。
16.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这段文字是分析一个新节目在不同的渠道播放所引起的不同的反响。很明显这里是对比了两种情况:在有影响力的电视台播放和在视频网站播放。由后文“观众的数量自然难以保证”可知这里要填写的是在网站播放面临的困境,即用户不足,还有无法控制的负面评论。因此,可知C项是最合适的。
17.为了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学校将组织国庆杭州七日游活动,要求参加者做好前期准备;到杭州的主要活动有参观游览高校、博物馆和风景区。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考生要能够读懂构思框架的结构和逻辑,首先写出国庆七日游丰富课余生活、增长见识的目的,再提示做好前期准备,最后介绍七日游的活动范围。
18.略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屠呦呦及其团队获得诺奖是极为重大、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事件本身具有时代性、热点性,但背后反映的却是传统价值、人类精神。既有学术性,又有普遍意义,他们身上体现的是能够引领社会健康发展,引导人们积极生活,促进人类和谐进步、走向光明的满满的“正能量”。因此这则材料作文既有时代性,又有前瞻性。
材料已经把屠呦呦及其团队的可贵精神总结出来,即
①“ 艰苦探索、不懈追求”的攻关精神;
②“精诚团结、通力合作”的奉献精神;
③“勇于担当、不辱使命”的责任意识、主人翁精神。
题干的指向侧重于让考生选择一方面去立意,立意时要根据材料内容,结合现实和自身,旁征博引,分析举例,深入挖掘“某一精神”的积极现实意义和永恒规律。如果综合起来去写,则易构思为“总―分―总”的议论文范式,纲举目张,并提例列,首尾呼应。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篇2
本着这样的原则, 我认为试卷命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语言情境, 体现学以致用
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应注重积累, 语文积累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但积累是为了运用, 应让知识积累为能力转化服务。试卷命题的设计, 都应从利教、利学、利用的角度, 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知识的命题要突出积累, 突出理解与运用, 对优秀作品、成语的理解与背诵等要求,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具体语境理解中完成, 要由单纯的“识记型”向“应用型”转变, 尽量不出单一知识的纯概念题。如:
1.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你看, 冰心奶奶笔下的海棠花, 在春天的感召下, 舒展出美丽的四肢, 使出;鲁迅笔下的蜡梅花, 花瓣, 很有点的韵致;叶绍翁抬头眼见杏花, 满心惊喜:“, 一枝红杏出墙来”;杨万里眼中的夏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 ”;月色也是那样美好, 孟浩然赞道:“, 江清月人。”……
2. 郑和长得 () , 平时举止 () 。他率领船队下西洋, 出发那天, 老百姓 () , 争相观看浩浩荡荡的船队。在下西洋途中, 面对 () 和凶恶的海盗, 他 () , 闯过了一个个险关…… (填成语)
该题考查的是本册书中要求学生积累背诵的名段名句和成语, 大多是需要学生终身记忆的文化常识, 设置语境, 不光可以考查学生对名篇名段和成语的积累情况, 还可以考查学生对这些成语、句段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情况。引导学生重视对课文语言材料的积累, 使答题成为一种有意义的行为, 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和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养成意义记忆,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习惯。
二、题型多元开放, 体现综合考查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 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加强整合, 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 努力通过整合, 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试卷题型既要多元开放, 又要体现综合考查。
首先是基础与开放的整合。课程三维目标的确定, 促使考题内容必须体现基础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必须以课程标准中本年级段的要求和教材为指针, 体现开放而不失课标的制约, 体现创新而不失教材基础知识的依托, 将教材的基础性和开放性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课内积累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其次是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对成语、名篇名句、典型句式、修辞手法等的考查都要充分体现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尽量不出单纯的识记型题型, 而是引导学生以积累为基础, 进行语言迁移运用, 重组仿造, 提高语言感悟、理解、表达能力。如:
1. 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意思不变
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2. 仔细读下列句子, 仿写一句
如果我是一朵白云, 我会装扮蓝天;如果我是一束阳光, 我会照耀大地。,
3. 请以“天上的云变化万千”为内容,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第三是能力与方法的整合。在拟题时, 题目可以用“学会”为题引, 引出答题要求, 在答题要求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
(1) 学会书写。写一手好字, 别人会对你刮目相看, 答题时你可要书写端正喽!卷面分5分
(2) 学会使用生字新词。处处留心, 就可以学到不少新词儿。
(3) 学会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 下面的习作片段, 有五处毛病, 请你仔细读后用修改符号帮助他改正。
……
考查并引导学生, 培养其听、说、读、写、书的语文能力,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最后是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试题呈现的内容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综观以上所举事例:成语运用题, 引导学生学习郑和不屈不挠的探险精神;句子运用题, 渗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学会奉献等生活态度的引导。
社会实践题, 渗透基本礼仪修养的培养和要有宽广胸怀、博爱精神的引领……如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1) 会交际:“礼到人心暖, 无礼讨人嫌”。当你在下楼梯时, 不小心撞到了抱着本子上楼的老师, 老师的本子全撒在了楼梯上。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把你说的和做的写下来。 (2) 关注社会热点: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核污染, 灾难深重。有的网友说,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中国应该尽力支援;也有人说, 日本一向对中国有侵略之心, 不可做好心的“农夫”, 你有什么看法, 请说明理由。
还有以下第三部分所举的课外阅读短文, 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等, 都是既考查学生对生活的基本态度, 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试卷中, 听、说、读、写、书几项语文的基本能力都应进入考查视野, 一般试卷中少有的考查书写能力、听力以及社会实践类的试题, 都应兼顾到。题型涉及面要广, 要关注到生活中的语文:日常交际和社会热点话题。这类试题的设置, 可以变革传统的考查观, 必定会逐步唤起语文课堂对倾听与书写等方面的关注, 从而落实相关能力培养。
三、把握分值权重, 体现年段提升
在中高年级语文试卷中, 往往会出现年段特点不清晰的问题, 即大量的基础知识充斥其中, 重在考查学生的积累, 这一方面会在客观上导致语文教学的“死记硬背”, 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 忽略了学生中、高年级年段特点, 试题没有针对性, 没有随年段升高提升读写能力。
试卷对各题分值的设置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要求, 随着年级的升高, 尤其要重视读写能力考查。
三至六年级阅读考查权重幅度:20%~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作文考查权重幅度:25%~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
阅读题要突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不要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 每个题目的设计都要结合语境, 都必须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本文的前提下完成, 不要出现脱离阅读材料就能完成的题目。如读《桥》完成练习:
1. 这篇文章是按顺序来写的。用“∥”可将短文分成四个部分, 依次可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请照样子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第二、第四部分的小标题。
突遇山洪→→桥塌殉职→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表面不说话, 但心里会想些什么?从“他像一座山”可体会到什么?
3. 用“”在文中画出一个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你的理由写在下面。
4. 读了这篇短文, 不禁让我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大江保卫战》。我想这样赞美上文中的老汉:
5. 这篇短文主要是写“老汉”的, 应该以“老汉”作为题目, 可短文为什么要以“桥”作为题目呢?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这几道阅读题中, 没有单独考查基础知识和单独写话的试题, 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 从“获取信息”“形成解释”“反思与评价”这三个角度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方面注意了朝向文本内容的概括、提炼、感知等理解能力的考查 (如第1、2题) , 另一方面注意了朝向表达方式的理解能力考查,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 学习文章的表达手法 (如第3题) , 同时也注意考查了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第5题) 。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阅读要求, 充分体现了年段提升, 能考查出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
作文题的设计也要体现年段提升。例如:学会表达:下面的作文题, 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请你按要求把它写出来。 (35分)
家里的长辈是我们最亲近、最熟悉的人, 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发现他们的独特特点了吗?试着写一写。给文章起个显眼的题目, 让人一看就知道他 (她) 的独特特点, 比如:《“爱唠叨”的奶奶》《“爱管闲事”的爷爷》《“购物狂”老妈》《我的“球迷”爸爸》等等。
要求:通过具体事例, 突出人物特点, 语句写通顺, 写出真情实感, 不少于350字。题目自己定。
小学生作文重在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表达真情实感。因此, 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想象作文、看图作文, 材料作文、续写等应该作为作文试题的主要类型。该题设计的话题作文, 体现了高年级的特点, 贴近学生生活, 留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一方面为学生“拟题留白”,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选材留白”。不仅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独我”表达, 写出真实独特的个性作文。
一般而言, 随着年级的升高, 基础考查分值应该逐步下降, 阅读和习作的分值应该递增。试卷中板块分值配置上应该有梯度。
四、活化命题语言, 体现人文关怀
传统的语文考题设计过于呆板、程式化, 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应试的积极性。必须进行改革, 让每道考题都能具有一定的“磁力”, 吸引学生去做。因此, 试卷的拟题首先要从情境的创设入手, 注意活化命题语言。卷首可设计开考寄语, 如:“同学们, 你们好!时间过得真快, 又到了检阅收获的时候!你们准备好了吗?一起去语文竞技场去体验一番吧!相信只要你们开动脑筋……”目的在于打消学生应试的顾虑, 激起学生应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卷中可设计鼓励语:“做了这几道题, 你一定觉得自己很成功吧, 不过以下的内容更要动脑筋喽。”激励学生战胜自我, 再树努力完成试卷的信心;卷尾设计小结提示语:“祝贺你, 你即将凯旋!请你有时间再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胜利果实。记住!细心+耐心+智慧=成功。”引导学生学会检查与反思, 体验成功与失败。
每道考题题目的语言表达要力求注意重心下移, 体现启发性与鼓励性, 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表述要亲切, 体现人文关怀, 让学生乐意去做。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篇3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炮烙/烙印朱拓/拓片眼圈/圈养间或/间不容发
B. 门槛/囚槛徘徊/低徊周正/正月咀嚼/咬文嚼字
C. 寒暄/喧嚣绞丝/蛟龙烟霭/和蔼爆竹/一曝十寒
D. 钝响/清炖桌帏/忌讳鄙薄/簿册谬种/未雨绸缪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据说北京奥运会圆满举办后,许多西方媒体为寻找赞美北京奥运会的形容词而处心积虑,国际奥委会官员也为如何赞扬北京而发愁,绞尽脑汁想形容词。
B.如果你能设身处地为林黛玉想一想,那么你不仅会明白她寄人篱下生活的无奈,而且会彻悟为什么她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C.校运会百米决赛开始了,我们班的苏航一马当先跑在了前面,并第一个越过终点线,顿时同学们沸沸扬扬,好不激动。
D.无论是构思布局,还是语言文字,《老人与海》高妙的艺术、深孕的寓意都使人高山仰止。
3.依照例句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4分)
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翩跹的蒲公英;
人一离开乡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5分)
记者11月7日从陕西省测绘局获悉,得益于西安市地下水的持续回灌,地下水位明显回升。矗立千年的唐代建筑大雁塔由1996年时的1010.5的西北方向倾斜度,逐渐回弹至今年的998.9点九毫米。有专家称,按照目前的“回位”速度,倘若不出现意外,大雁塔塔身完全扶“正”尚需一千年左右。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的慈恩寺内,是玄奘为藏经典而修建的,始建于公元652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窦泰,字世宁,大安捍殊人也。本出清河观津,曾祖罗,魏统万镇将,因居北边。父乐,魏末破六韩拔陵为乱,与镇将杨钧固守,遇害。泰贵宠,追赠司徒。初,泰母梦风雷暴起,若有雨状,出庭观之,见电光夺目,驶雨沾洒,寤而惊汗,遂有娠。期而不产,大惧。有巫曰:“渡河湔裙,产子必易。”便向水所。忽见一人,曰:“当生贵子,可徙而南。”泰母从之。俄而生泰。及长,善骑射,有勇略。泰父兄战殁于镇,泰身负骸骨归尔朱荣。以从讨邢杲功,赐爵广阿子。神武之为晋州,请泰为镇城都督,参谋军事。累迁侍中、京畿大都督,寻领御史中尉。泰以勋戚居台,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
天平三年,神武西讨,令泰自潼关入。四年,泰至小关,为周文帝所袭,众尽没,泰自杀。初,泰将发邺,邺有惠化尼谣云:“窦行台,去不回。”未行之前,夜三更,忽有朱衣冠帻数千人入台,云“收窦中尉”,宿直兵吏皆惊,其人入数屋,俄顷而去。旦视关键不异,方知非人。皆知其必败。赠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贞。泰妻,武明娄后妹也。泰虽以亲见待,而功名自建。齐受禅,祭告其墓。皇建初,配享神武庙庭。子孝敬嗣。位仪同三司。
(节选自《北齐书·第十五卷·补列传第七》)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初,泰母梦风雷暴起暴:突然
B.寤而惊汗,遂有娠娠:身孕
C.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纠:纠正
D.旦视关键不异,方知非人关键:门锁
6.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显示窦泰“显贵”的一组是( )(3分)
① 泰贵宠,追赠司徒。
② 以从讨邢杲功,赐爵广阿子。
③ 神武之为晋州,请泰为镇城都督,参谋军事。
④ 虽无多纠举,而百僚畏惧。
⑤ 位仪同三司。
⑥ 赠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曰武贞。
A.①②⑥B.②④⑤
C.②③④D.②③⑥
7.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窦泰的远祖是清河观津的后代,因为曾祖窦罗是统万镇的守将,所以安家在北边。父亲窦乐在破六韩拔陵作乱时遇害,在窦泰富贵受宠之后,被追封为司徒。
B.窦泰的母亲,梦见突起风雷,好像天要下雨,便走出屋到庭院中观看,看见电闪雷鸣,雨点飘洒,忽然惊醒,一身冷汗,生下了窦泰。
C.窦泰有勇有谋,自己背着战死的父兄骸骨投奔尔朱荣。凭借随军讨伐邢杲的功劳,被赐爵为广阿子。后又受到高祖的赏识重用,不断升迁,升为侍中、京畿大都督,不久又兼任御史中尉。
D.东魏天平四年,窦泰行军到小关,被周文帝偷袭,全军覆没,窦泰自杀。死后,他被封为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号为武贞。皇建初年,朝廷将他陪祭于高祖庙中。他的儿子窦孝敬继承了他的爵位,位列仪同三司。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泰父兄战殁于镇,泰身负骸骨归尔朱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四年,泰至小关,为周文帝所袭,众尽没,泰自杀。(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宿直兵吏皆惊,其人入数屋,俄顷而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醉落魄正月二十日张园赏海棠作
管鉴
春阴漠漠,海棠花底东风恶。人情不似春情薄,守定花枝,不放花零落。
绿尊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以吹愁却。
[注释]管鉴在《<养拙堂词>序》中说:“与客赏海棠,忆去岁临川所赋,怅然有远宦之叹。” 管鉴原本是龙泉(今浙江省某县)人,靠父亲的功绩被荫授为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司干办官,任所在抚州,于是移家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西)。
(1) “愁”是这首词的词眼,词人抒发了哪些愁情?是如何表现这些浓愁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细读全词,本词中哪些字词用得传神形象?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由。(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无应门五尺之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2)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3)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4) 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5) 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6) 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五、 文学类文本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走近云梦草原
王守振
① 一直以为“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广袤辽阔只是塞外风光的专利,也一直以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苍凉只是西域风情的绝唱。然而,在云梦山巅,当这些意象中流传千古的诗页与画卷穿越时空的阻隔,与眼前的一切交汇时,我不禁惊诧与迷茫了,不是由于她的大气与非凡,而是为了她的似曾相识却又蕴涵着的独特和新奇。
② 这里是鹤壁市淇县云梦山东侧海拔500多米的一个山势平缓的山顶。秋去春来,年复一年,数千万年的风化雨浸、枯老荣生,使得漫山齐腰的黄稗草,在大自然的呵护与磨练下,浸染绵延成一处“空中草原”。放眼远眺,秋风劲舞,草浪翻涌,远山绰约,云雾迷朦,蒙古包白影点点,散落成趣;近看芳草萋萋,山花烂漫,群鸟翻飞;侧耳倾听,山风阵阵,秋虫和鸣。草丛中偶有几片嶙峋怪石,突兀伫立,在夕阳余晖的映衬下,给这静谧而又辽阔的草原平添了几分野趣,更显得恬淡、宁静和安详。
③ 蓦然,阵阵马蹄声从背后生出,由远及近,沓沓作响。回首看去,一群青春男女跨骏马飞奔而来,打一个潇洒的手势,又携咯咯笑声擦身而过。飒爽英姿,骏马秋风,给苍茫的秋阳大漠风光注入鲜活之气、青春之美。
④ 沿名叫“桃园”的草坡前行,两旁以《鬼谷子》十四篇命名的十四座草亭,古朴雅致;太阳洞西侧,一堵大型汉白玉摩崖石刻巍然矗立,《鬼谷子》兵书全文跃然石上;“孙庞对弈”大型雕塑,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广袤无垠的山顶草原和着秋草的气息、泥土的馥郁,泛起幽幽历史沉香。相传,这里曾是纵横家鼻祖、智圣鬼谷子演兵布阵、习练兵法的地方。当年鬼谷先生斩草为马,撒豆为军,点石为兵,揣摩出了诸如八卦阵、握奇阵、蟠龙阵、颠倒八门阵等一个个阵法,神出鬼没,奥妙无穷。孙膑、庞涓、苏秦、张仪等春秋战国时期的旷世奇才,都在这里从师鬼谷先生,学有所成后,走出云梦,将千军万马运筹帷幄之中,叱咤风云,演绎出“鬼谷三卷隐匡天下,兵家七国才出一门”的历史奇闻。
⑤ 眺望莽莽原野,细听草木萧萧。端坐反应轩,留连揣摩亭,小憩抵戏斋,抚摸鬼谷子兵书中的捭阖术、反应术、内楗术以及揣篇、摩篇、权篇的亭内雕刻,感受计计相套、环环相扣的兵法奥妙,领略这些智谋在政治、外交、军事等领域的应用技巧,特别是对现今人们为人处世、经商创业的启迪,使厚重的兵学文化与当今纷繁的生活一下子拉近了距离,昭示良多。
⑥ 夕阳西下,满天云锦。站在草原东侧的巨石之上,俯视脚下,悬崖陡峭;凭栏远眺,沃野千里。感触天地之造化,陶醉在边塞风光独有的中原文化里,沉湎在浩瀚悠远的历史积淀中,人也仿佛置身于旌旗猎猎的演练场。
⑦ 霞辉散去,夜晚来临。月儿垂挂天穹,繁星忽隐忽现,秋虫和鸣,清风拂面,草和着风在月光照及的地方发出嗍嗍的微响。云梦草原更显得幽古神秘。
11.文章第一段说“我不禁惊诧与迷茫了”,结合全文说说,云梦草原为什么让“我”“惊诧与迷茫”?(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说云梦草原“蕴涵着独特和新奇”,结合全文,分点概括云梦草原的“独特和新奇”。 (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章四、五两段描述了鬼谷子的相关事例,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有何作用?(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结尾说:“云梦草原更显得幽古神秘。”根据文章,探究思考作者为何说“更显得”?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论述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文采是个低端概念
周泽雄
数月前,有论者以“文采欠佳”为由,奚落巴金、茅盾等人的作品。对此,我曾就其批评方式,提了些外围性意见。没有切入正题,倒不是出于回避,而是没有发现有效目标,即,他们所说的文采究系何指,尚未见明确表述。这问题其实颇值一议,我这就试试。
若不加限定,文采的实质只是一种辞采,通常体现为文字美色。被赞许为有文采,意味着该作者的文字眉眼,长得格外玲珑俊俏,类似语言里的西施、潘安。姑按此说,则我以为,文采是个低端概念;设若文学概念也有先进落后之分、健康陈腐之别,推崇文采,当属后者。
中国文学的发展相当特殊,既有早熟一面,也有迟迟未能发育成熟的一面。过分注重文采,即是发育不当的结果;而其特有的早熟性,又把这份先天不良,培植到玄妙的美学高度,类似把一种变态水族培育成婀娜万方、清泪汪汪的金鱼,令人一见心喜之余,忽视了它的魅惑性和欺骗性。当然,蓄意卫护者不难在古人著述里挑出若干断语,证明前贤对此有过戒惕。如刘勰有言:“联辞结采,将欲明经,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明确指出了辞采泛滥的危害性。诗人杜牧也有类似的高见,他说:“意不先立,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是言愈多而理愈乱。”今人钱钟书讥讽贾谊名文《过秦论》那个浮夸的开头时,也以一个黑虎掏心的洞见,点明了症结所在:词肥意瘠。不过,由于古人的文学观里缺乏高端概念,所以他们即使对文采有所警惕,也认知不足,一般仅限于指出文采与义理的冲撞相克,无法用一个更高的概念,把文采牢牢镇住。所谓更高的文学概念,我指的是风格、结构、文体、思想之类。
与这些更高的概念相比,文采不过是一介审美小厮。拿文采来衡量古希腊悲剧或司马迁的《史记》,好比拿玩具望远镜来探测河外星系,拿文采来衡量曹雪芹或海明威,好比拿药房里称中药的戥子,为一头大象测体重。如果你对小说《围城》的欣赏止于作者的幽默文笔,结论只有两个:要么说明你缺乏把握长篇小说的能力,要么说明作者缺乏驾驭长篇小说的能力。总之,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不是什么美事。长篇小说自有长篇小说的胸襟抱负,它虽然不应在文采上有所亏空,但也不该把成败系于文采之上。否则,就有失文学体统了。
由于文采是一个较小的审美单位,所以,在一些体量迷你的文体(比如随笔)里,会占据较大的权重。身为随笔家,却不能在文字美色上偶尔让人耳目一新,多少有些丢脸,其文学成就也难免随之下滑。反过来,身为小说家,却可着劲地在文字上逞风雅,耍贫嘴,而不是倾全力于作品的结构、主题及人物性格上,其实是志大才疏的表现。
英国随笔大家赫兹立特有个说法,值得恭听,他把文采判为一种“字面上的想象力”,他还认为,这种想象力不过是“头脑贫瘠”的特征。识者或谓,当今文坛,文笔“淡出鸟来”的家伙比比皆是,适时强调文采的重要性,难道不是对症之药?非也。依我小见,那不过暴露出我们文坛还有股沥青般呛鼻的文学初级阶段气味而已,我们若不明就里,盲目突出文采的地位,只会使我们愈加深陷在这个初级泥沼里。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
15.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针对数月前有论者以“文采欠佳”奚落巴金、茅盾等人作品,因为没有发现有效目标,作者只就论者的批评方式,提了些外围性意见。
B.文章中引用刘勰的“联辞结采,将欲明经,采滥辞诡,则心理愈翳”是为了论证“蓄意卫护者不难在古人著述里挑出若干断语,证明前贤对此有过戒惕”。
C.中国文学的发展既有早熟一面,也有迟迟未能发育成熟的一面。过分注重文采,即是发育不当的结果。
D.英国随笔大家赫兹立不仅把文采判为一种“字面上的想象力”,而且还认为,这种想象力不过是“头脑贫瘠”的特征。
16.“文采”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作为“低端概念”的“文采”有哪些特征?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什么作者说“文采是个低端概念”?(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作文 (70分)
18.梦想,流露着浓浓的诗情画意;梦想,散发出淡淡的幽香温情。在梦想实现的征程上,你在那美丽的季节里,曾有过泪与笑,曾有过苦与痛,也曾有过抉择与放弃,但无论如何,你有着美丽的梦想。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梦想的季节”为题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③不能写成诗歌;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 B kǎn/jiàn huái/huí zhèng/zhēng jué/jiáo(A luò/lào tà/tà quān/juàn jiàn/jiān;C xuān/xuān jiǎo/jiāo ǎi/ǎi bào/pù;D dùn/dùn wéi/huì bó/bù miù/móu)
2. B(A“处心积虑”为贬义词,感情色彩有误;C“沸沸扬扬”形容议论纷纷,不合语境;D“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的仰慕,不合语境)
3.示例:就成了离枝的树叶、飘荡的柳丝、飞扬的花朵、飘散的木棉。
4.示例:大雁塔逐渐改“斜”归正
5.C (“纠”为“检举”之意)
6.D (①窦乐被追赠,间接显示窦泰的“显贵”;④表现的是其他官僚对窦泰的畏惧;⑤说的是窦泰的儿子窦孝敬)
7.B (“忽然惊醒,一身冷汗,生下了窦泰”误,应是“遂有娠”,即有了身孕)
8.(1) 窦泰父兄都战死在镇上,他便自己背着父兄的骸骨投奔尔朱荣。(殁,死;负,背着;归,投奔。注意三个实词的翻译)
(2) 天平四年,窦泰行军到小关,被周文帝偷袭,全军覆没,窦泰自杀。(四年,根据语境,应是天平四年;为……所,被动句式;没,通假字,通“殁”)
(3) 当夜执勤的兵吏都受了惊,他们进入好几间房子,不久又离去了。(宿,名词作状语,当夜;直,通“值”,值勤;俄顷,不久)
【参考译文】
窦泰,字世宁,是大安捍殊人。他的远祖是清河观津的后裔,曾祖窦罗,是北魏统万镇的守将,因而安家在北边。父亲窦乐,北魏末年破六韩拔陵作乱,窦乐与镇守的将领杨钧固守,遇害。窦泰富贵受宠之后,追赠窦东为司徒。当初,窦泰的母亲梦见突起风雷,好像要下雨,便出屋到庭院中观看,看见电闪雷鸣,雨点飘洒,忽然惊醒,一身冷汗,于是有了身孕。到时候却不能分娩,很害怕,有巫婆说:“你渡河让河水打湿裙子,就容易产子了。”窦母便走到河边,忽见一人对她说:“你应该会生个贵子,但要迁居到南方去。”窦泰的母亲听从了他的话。不久便生下了窦泰。等到窦泰长大成人,擅长骑射,有勇有谋。窦泰父兄都战死在镇上,他便自己背着父兄的骸骨投奔尔朱荣。凭借随军讨伐邢杲的功劳,赐爵为广阿子。高祖在晋州当政时,请求让窦泰来担任镇城都督,参与谋划军事。窦泰不断升迁,担任侍中、京畿大都督,不久又兼任御史中尉。窦泰以功臣贵戚身份居此要职,虽然没有检举弹劾几个人,但百官都畏惧他。
东魏天平三年,高祖西征,令窦泰从潼关进入关内。四年,窦泰行军到小关,被周文帝偷袭,全军覆没,窦泰自杀。这以前,窦泰将从邺城出师时,当地有个惠化尼编了个顺口溜说:“窦行台,去不回。”出发前一夜,三更天时,忽然有数千个穿着红色衣帽的人进入台中,声称“捉拿窦中尉”,当夜值勤的兵吏都受了惊,他们进入好几间房子,不久又离去了。天亮后发现门锁没什么异常,知道那不是常人,都知道此战必败。死后封大司马、太尉、录尚书事,谥号为武贞。窦泰的妻子,是武明皇后娄氏的妹妹。窦泰虽然是凭借亲戚的关系而被重视,但他的功勋却是自己建立的。北齐受禅建国后,派人拜祭他的坟茔。皇建初年,将他陪祭于高祖庙中。他的儿子窦孝敬继承了他的爵位,位列仪同三司。
9.(1) ①一是由落花而产生的伤春愁绪;二是离乡“远宦”之愁,作者的远宦之愁,是由赏海棠未能尽兴而引起的。②借景抒情,借落花而引发伤春愁绪。连绵的阴雨、怒吼的狂风使海棠花开得早,败得也早,刚是“正月二十日”,海棠便遭受到零落的厄运,这不能不勾起词人的惜花之情和远宦之叹。
解析:古人评诗论词时常用“诗眼”、“词眼”的说法,所谓“诗眼”、“词眼”往往是指一句诗或词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本题为剖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切忌空洞,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愁绪”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愁”;至于如何抒发“愁”情,则是对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即表现手法的考查。
(2) 如“漠漠”,运用了叠音,音节上铿锵有力,也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阴雨连绵的天气,有力地烘托了词人的伤春愁绪。如“细细”,亦用叠音,这不只是一般的品酒,而是要借细斟慢饮,来从容地守定将落的海棠,这个词把作者留春的心境描摹得极其细腻。
解析: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这种题是要求品味这些锤炼过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应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10.(1)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独立
(2) 晓来谁染霜林醉
(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 留取丹心照汗青
(5)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 非宁静无以致远
11.云梦草原既有塞外风光的广袤辽阔,又有西域风情的壮美苍凉,更蕴涵着的一种独特和新奇的美感。
12.(1)给人一种恬淡、宁静和安详之感;(2)有鲜活之气、青春之美;(3)泛起幽幽历史沉香。
13.作者写鬼谷子及其弟子事例,目的有二:一是突出云梦草原蕴涵着历史的沉香,二是表现现今人们的为人处世、经商创业从厚重的兵学文化那里受益颇多。作用在于使文章富于厚重感。
14.云梦草原给人一种独特和新奇,在那独特的环境之下感悟天地之造化,令人不仅陶醉在边塞风光独有的中原文化里,也沉湎在浩瀚悠远的历史积淀中。
15.B (这一论据是为了证明“辞采泛滥的危害性”)
16.文采的实质只是一种辞采,体现为文字美色。具体指作者的文字眉眼,玲珑俊俏。文采作为低端概念具有早熟性、魅惑性和欺骗性。
桂林高二语文期末试卷作文 篇4
诱惑是个坏家伙。她看似清清白白,样子十分可爱,姗姗而来,微笑着,不断发出糖衣炮弹,猛烈地攻击着你的“司令部”。意志稍微薄弱一点的人,都有可能被他无情地催毁。紧接着,她还会穷追猛打,不断的吞噬着你的灵魂。此刻,经不住诱惑的你只能变成他的俘虏,最终溺死在她迷人的诱惑海洋里。捧着一部精彩的武侠小说,爱不释手,怎么办?管他三七二十一,只管看!看着花样不断翻新的电视节目,怎么办?看了再说!慢慢地,你会迷上那些只有情节而没有情怀的东西,浪费大量的时间,自我陶醉,更有甚者还会受其感染而沉醉于花前月下,忽视学业,焉然回首,才发觉学业之洲已成荒原一片。唉!悔之已晚!
追时髦,赶潮流,面对诱惑“不言愁”。为了商海弄潮起进头,可以不择手段,唯利是图;为了官海出风头,可以出卖灵魂,惟贵是用……这样的人,永远都只能被不断扑过来的诱惑牵着鼻子走,而最终注定一无所有。
诱惑,是个小精灵。他使尽解数想让你动心,如果你意志坚强,心灵的城堡坚不可摧,这个小精灵就会知难而退,对你避而远之,最终被你征服。
抵挡诱惑最重要的武器便是坚强的意志。有了坚强的意志,你就能像雷锋那样不为一己之力斤斤计较,却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有了坚强的意志,你的意识中将没有车辆,没有行人,没有生活的灰沙,没有名利权位,一切都清新、自然。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篇5
适用班级高二职高班(高二服装班除外)
一、基础知识(32分。1—8题各2分,第9题8分,第10题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锱铢必较zī zhū戕害qiāng瞋目chēn尺牍......dú
B木直中绳zhōng岑寂cén樊哙ài.i踱步dù ...ku.....
C而不舍qì脉脉mài须臾ú颓圮ǐ .锲...y...p..
D参省乎己xǐng遁辞dùn数目shuî慰藉jí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才疏学浅端木遗风走头无路修养生息
B望洋兴叹息息相关众叛亲离花枝招展
C历尽沧桑金榜提名歪风斜气委曲求全
D心平气合雷励风行无精打采专心致志
3、下列选项中全是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君子生非异也。②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④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⑤私见张良,具告以事。⑥距关,毋内诸侯。
⑦张良出,要项伯。⑧吾属今为之虏矣。
⑨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⑩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A ② ④ ⑥⑨B①④⑦ ⑧C③⑤⑦⑩D⑤⑥⑧ ⑩
4、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素善留侯张良。...
B①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②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C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D①吾得兄事之。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只有少数儿童....
才年复一年,十年又十年地对学校给予自己的这把金钥匙感到惊讶和痴迷,并不断加以使用。
B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得到了能力上的锻炼,也享受了天伦之乐。....C首届职业学校学生艺术创作大赛上,各种艺术品令人眼花缭乱。....
D他走出职业学校校门不到五年,电焊技术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B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C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噩运突然降临到石家人身上。
D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
7、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吴钩和柳叶眉坐在小堤上歇息,柳叶眉不知怎么心烦意乱地说:“大哥,你给我吹个小曲儿,要酸酸的,甜甜的,凉凉的。”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D托尔斯泰像对待他的钱、房子和荣誉一样,也把他的名字仍在身后。
8、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A这两节诗中押的是“ang”韵,押韵的字是“长、巷、娘”。
B诗作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美好而又难以实现的理想。C诗人借雨巷的寂寥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D诗中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只把“逢着”改为“飘过”,更强烈地传达出诗人心中的失落、孤寂与惆怅。
9、填空(8分)①《鸿门宴》节选自____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组成。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鲁迅誉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②出自《劝学》和《鸿门宴》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名句默写。(8分)
①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
②读书有三到,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
④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而荒于嬉,行成于思,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各领风骚数百年。
⑦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
⑧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1-16题。(每题2分,共12分)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_______,_______。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1、句子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对下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疾:强.
B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对„„有利.
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一:专一 .
13、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尝终日而思矣蟹六跪而二螯 ..
B锲而舍之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4、从句式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5、下面对语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所选文段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B从所选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
C所选语段说理的突出特点是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D第二段文字的议论中心是:只有不断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16、翻译正确的一项 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翻译:君子的性格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翻译: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翻译:所以不积累半步,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远的地方。
D(蟹)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翻译:(螃蟹)没有蛇鳝的洞穴就不能寄居托身,这是它用心浮躁啊。
(二)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7-22题。(每题2分,共12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英语violin小提琴的译音)上奏着的名曲。
17、第一段中,作者运用了许多叠字叠词来深化物态情貌的形象感。如:“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层层”表明荷叶的深度。“田田”是什么意思?下文哪一句与之呼应?
18、文中画横线 的比喻句各侧重描写荷花哪些方面的特点?
19、第一段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第二段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标有【】的地方应依次填入的正确的一组是()
A轻轻薄薄淡淡弯弯B 静静淡淡薄薄柔柔
C轻轻淡淡薄薄柔柔D 静静薄薄淡淡弯弯
21、“虽然是满月”,却“不能朗照”,作者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
为()A作者感到生活惬意,别有风味。
B它使作者摆脱了惆怅与烦恼。
C它与作者孤寂冷落的感受相一致。
D它与作者淡淡的哀愁和片刻的逍遥的喜悦感受相合拍。
22、两段文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A月下的荷塘B荷塘的月色
C月下荷塘和月的光与影D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
(三)阅读下面语段,回答23-26题。(每题3分,共12分)
为自己减刑
余秋雨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被囚禁的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于获得了学好一门外语的上好机会。”
几年后,我接到一个兴高采烈的电话:“嘿,我出来了!”我一听是他,便问:“外语学好了吗?”他说:“我带出来一部六十万字的译稿,准备出版。”他是刑满释放的,但我相信他是为自己大大地减了刑。茨威格在《象棋的故事》里写一个被囚禁的人无所事事时度日如年,而获得一本棋谱后日子过得飞快。外语就是我这位朋友的棋谱,轻松愉快地几乎把他的牢狱之灾全然赦免。真正进监狱的人毕竟不多,但我却由此想到,很多人正恰与我的这位朋友相反,明明没有进监狱却把自己关在心造的监狱里,不肯自我减刑、自我赦免。我见到过一位年轻的公共汽车售票员,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非常不喜欢这个职业,懒洋洋地招呼,爱理不理地售票,时不时抬手看着手表,然后满目无聊地看着窗外。我想,这辆公共汽车就是这位售票员的监狱,他却不知刑期多久。其实,他何不转身把售票当做棋谱和外语,满心欢喜地把自己释放出来。
对有的人来说,一个仇人也是一座监狱,那人的一举一动都成了层层铁窗,天天为之而郁闷忿恨、担惊受怕。有人干脆扩而大之,把自己的嫉妒对象也当做了监狱,人家的每项成果都成了自己无法忍受的刑罚,白天黑夜独自煎熬。听说,过去英国人在印度农村抓窃贼时方法十分简单,抓到一个窃贼便在地上画一个圈让他呆在里边,抓够了数字便把他们一个个从圆圈里拉出来排队押走。这真对得上“画地为牢”这个中国成语了,而我确实相信,世界上最恐怖的监狱并没有铁窗和围墙。
人类的智慧可以在不自由中寻找自由,也可以在自由中设臵不自由。环顾四周,多少匆忙的行人,眉眼带着一座座监狱在奔走。老友长谈,苦叹一声,依稀有锒铛之音在叹息中盘旋。
舒一舒眉,为自己减刑吧。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恢复自由?
23、为什么说“这辆公共汽车就是这位售票员的监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文中叙述“象棋的故事”和列举售票员的例子,分别是为了说明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四段中“棋谱和外语”指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题目“为自己减刑”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由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展开联想,通过正反两方面的物象,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深刻的主题,使人受到启迪。
B人进了监狱不要紧,只要学习一项技能,就会有减刑的可能。
C本文告诉人们禁锢思想的监狱比禁锢肉体的监狱更能束缚人。
D“为自己减刑”说明要想为自己减刑,除了自己的争取之外,还得依靠外界的帮助。
E本文围绕中心,选取了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两方面的材料,语言朴实而含义深邃,耐人寻味。
三、语言运用(2分)
27、请你根据下面提供的例句仿写,必须运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和类似的句式。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必定有所坚守,有所放弃。
坚守内心的宁静,精神世界就会变得充盈而富足;坚守思想的清纯,心灵的天空必将变得清明而澄澈;坚守诚实做人的原则,坚守认真做事的态度,必能收获友谊,收获真情,收获人生丰收的成果。唯有坚守,不随波逐流,才能保持真正的自我,才能闪耀个性的光芒。
同样,行走人生之旅,还必须学会放弃。放弃自卑,才能捡回自信;放弃虚假,才能回归本真。每个人,只有勇于放弃不良习惯、爱好,放弃错误的思想做法、负面情绪以及虚幻的奋斗目标,才能轻装上路,轻松自在的完成充满风险而又精彩纷呈的人生之旅。
事实上,无论坚守,还是放弃,都会经历一个理性甚至痛苦的抉择过程,都会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和记忆。同学们,你在坚守或放弃什么?在这过程中又有怎样的经历和感想?
以“坚守_______________”或“放弃__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篇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4G通信
就在3G通信技术正处于酝酿之中时,更高的技术应用已经在实验室进行研发。因此在人们期待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所带来的优质服务的同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最新技术也在实验室悄然进行当中。
那么到底什么是4G通信呢?
有人说4G通信的概念来自其他无线服务的技术,从无线应用协定、全球袖珍型无线服务到3G;有人说4G通信是一个超越以外的研究主题,4G通信是系统中的系统,可利用各种不同的无线技术;但不管人们对4G通信怎样进行定义,有一点人们能够肯定的是4G通信是一个比3G通信更完美的新无线世界,它可创造出许多消费者难以想象的应用。4G最大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it/s,这个速率是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的1万倍,也是3G移动电话速率的50倍。4G手机可以提供高性能的汇流媒体内容,并通过ID应用程序成为个人身份鉴定设备。它也可以接受高分辨率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从而成为合并广播和通信的新基础设施中的一个纽带。此外,4G的无线即时连接等某些服务费用会比3G便宜。还有,4G有望集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从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到卫星通信,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标准漫游到另一个标准。
4G通信技术并没有脱离以前的通信技术,而是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并利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术,来不断提高无线通信的网络效率和功能的。如果说3G能为人们提供一个高速传输的无线通信环境的话,那么4G通信会是一种超高速无线网络,一种不需要电缆的信息超级高速公路,这种新网络可使电话用户以无线及三维空间虚拟实境连线。另外由于技术的先进性确保了成本投资的大大减少,未来的4G通信费用也要比3G通信费用低。
4G通信技术是继第三代以后的又一次无线通信技术演进,其开发更加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提高移动装置无线访问互联网的速度。据3G市场分三个阶段走的发展计划,3G的多媒体服务在后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在发达国家,3G服务的普及率更超过60%,那么这时就需要有更新一代的系统来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为了充分利用4G通信给人们带来的先进服务,人们还必须借助各种各样的4G终端才能实现,而不少通信营运商正是看到了未来通信的巨大市场潜力,他们已经开始把眼光瞄准到生产4G通信终端产品上,例如生产具有高速分组通信功能的小型终端,生产对应配备摄像机的可视电话以及电影电视的影像发送服务的终端,或者是生产与计算机相匹配的卡式数据通信专用终端。有了这些通信终端后,手机用户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漫游了,随时随地的享受高质量的通信了。
1.下列选项中有关4G通信的优势,说法正确的是( )
A.4G的数据传输速率超过100Mbit/s,是移动电话数据传输速率的1万倍,也是3G移动电话速率的50倍。
B.4G手机可以提供高性能的汇流媒体内容,从而成为个人身份鉴定设备。
C.4G手机可以接受高分辨率的电影和电视节目,从而为合并广播和通信的新基础设施提供条件。
D.4G能集 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从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到卫星通信。
2.下列 选项中有关4G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4G通信技术仍然以传统通信技术为基础,又利用了一些新的通信技术。
B.4G一种不需要电缆即可使电话用户以无线及三维空间虚拟实境连线。
C.有了4G技术,就能让手机用户们随心所欲地漫游,随时随地享受高质量的通信。
D.4G通信技术的开发目标是提高移动装置无线访问互联网的速度。
3. 关于4G的前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4G通信的终端产品研发和生产将是一个巨大的商机。
B.4G的投资成本会比3G更低。
C.4G的通信费用会比现在更低。
D.当3G服务的普及率超过60%时就是4G服务进入市场的时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坐忤魏忠贤,下狱。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崇祯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①;石麒多所平反。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史,未至,改吏部尚书。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石麒奏曰:“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秉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 半。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南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僧真实藏之柜中,逾二旬始殓,颜色如生。仆祖敏、李升从死。闽中唐王立,谥“忠襄”。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值权奸用事,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疏劾之。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节选自《南疆逸史》,有删改)
【注】深文:引用法律过于严苛。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B.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C.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 之后议之未晚
D.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
5.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启,是明朝皇帝的年号,下文的崇祯也是明朝皇帝的年号。
B.出,指罢黜官职,与“罢、除、夺、左迁”等词一样都是用于罢免官职的词。
C.旬,是计时间的单位,在这里,一旬是指十天,二旬就是指二十天。另外,一旬还可以指十岁,如八旬老人。
D.谥,也称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改任吏部尚书后,徐石麒向皇帝陈奏了有关官吏考核任用的七件事,都被皇帝采纳了。
B.徐石麒死后,真实和尚把他的尸身藏在柜子中,二十天后入殓,面色还和活着一样,很有传奇色彩。
C.马士英上疏向皇帝讨要封赐,徐石麒坚决反对,认为在这个时候这样做很不合适,因而被马士英怀恨在心。
D.徐石麒博闻强识,明晓典律,爱人荐贤,为官清正刚直,却因奸臣当道,屡遭排挤打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5分,共10分)
(1)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 野死,当与城俱。”
(2)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天津桥春望
雍 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天津桥,是当时东都洛阳著名的景点。上阳:宫名,上元年间,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天津桥北。
8.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5分)
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此景此 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 。”
(2)《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鄙弃权臣贵戚的傲骨的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第十二位乘客
列奥斯劳
这只白色瓷质的猫,有一对琥珀色的眼睛,摆在壁橱最上面一层。约翰穿过客厅走向厨房时,厌恶地朝它瞥了一眼。
杜伊正在洗碗槽边忙着,看样子已经吃过早餐了,桌上只放着一个人的餐具。约翰心里自然明白,匆匆吃了块面包,喝了半杯咖啡就离开座位站起来。
“今天早上,我要搭船到特慕冷叔叔那儿!”杜伊说道,她显然正等待着约翰的回答,然而他却不作声,只点个头,转身就走了。脚步声沿着楼梯一路响下去。
约翰过街时,没有像以往一般 ,转身回望年轻的太太,就连拐入街角之前,也忍住了回头的冲动。
他实在不能原谅杜伊,她简直太让人失望了。这是他们 结婚以来第一次发生口角,全都是这只白瓷猫惹的祸!杜伊答应过不做任何不必要的开销,但还是买下了这只瓷猫,那些钱原本是省下来准备买汽车的。
约翰到现在一直没有钱买车,天天搭公车到轮船公司上班。他觉得自己在同事堆里显得格格不入,当别人谈论马力、活塞时,他一句话都插不上,因此迫不及待想早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子。
想不到昨天一回到家里,约翰就发现壁橱上多了只猫,他诧异的程度不难想象。杜伊花了二十古顿买了这只猫,因为她喜欢它。这笔钱是亨利叔叔送的,杜伊没有把它存入他们的“购车基金”当中,反而搞了个只会沾染灰尘的东西。在约翰的眼 里,它不仅不中看,摆在壁橱里还占地方。
杜伊颇不以为然,她争辩说,屋子里不该只有家具, 也该有些令人赏心悦 目的小摆设。约翰对她的意见表示难以苟同,两人一语不合,就因为这只有对琥珀色眼睛的白瓷猫大吵了一架。之后,谁也不理谁。今天早上,约翰下定决心不和杜伊说话,直到她自己认错。
当约翰到达轮船公司的办公室时,港口正笼罩在一片潮湿的雾气里,一个上午的时间好像永远过不完似的。约翰的思绪一直绕着杜伊转,当 他正想写一封信以借此转移注意力时,突然被一阵持续不断的警笛声打断了。
他从窗口看到海防队鲜红得刺眼的小船疾驶到河心,船头溅起泡沫般的浪花,尖锐的警笛声还夹杂着汽船呜呜作响的低沉信号。不久,轮船公司里跑腿的男孩冲进办公室激动地叫着:“开往特慕冷的船翻了,在河中被拖船撞翻了。”
约翰不禁打了 个冷战。杜伊不是说过她要搭船到特慕冷叔叔家吗?而这艘船每天只开一班。
约翰用颤抖不已的手握住电话听筒,拨了家里的号码。电话没人接,铃声不断地响着。
约翰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办公室,跑向港口轮船停靠的码头,挤过一群群跟去看河上救援工作的人。出事地点有一大片很明显的油污,在那附近,除了海防队以外,还有几艘汽船。从水中被救出来的乘客,个个都紧抓着缆绳和救生圈。救护车已经停在码头上待命了,救生艇也慢慢地驶靠岸边。
约翰好不容易才挤到港口警卫旁边,警卫仔细听他叙述之后,很有把握地说:“乘客应该是全部获救了!你用不着为你太太担心!”
落水的人都被送上岸了,最后渡轮的驾驶员也上来了,他数了数乘客,一共有九位男士,两位女士,他不解地摇着头。“我明明卖了12张船票!”他说,并仔细地打量被救上岸的人。“开船前有个年轻的太太上了船,但是她不在这里!”
约翰紧紧抓住他的手臂,问道:“她的头发是金色的吗?”
“我不记得她的头发是不是金色的。”渡轮驾驶员回答,“不过她把大衣上的风帽扯得很高。”
约翰呆住了,杜伊确实有件带风帽的大衣,这回错不了了,她一定是渡轮上的第十二位乘客。
约翰心跳加速,悔恨交加,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杜伊今天早上一直等着他的原谅,但是他却头也不回地走了。为什么他一点都不体谅她,连她买只白瓷猫的权利都要剥夺?他实在太自私了,一心只想到自己。
人群又起了一阵骚动,人头朝着小艇慢慢停靠的防波堤攒动。一个女人被人用担架抬上岸来,湿淋淋的黑色长发披散在肩上,“她还活着,”护送她的医生说,“我们送她去医院。”
约翰松了口气,是他搞错了,杜伊并没有上船,担架上的那个女人他并不认识。约翰挤出重围,沿着河岸走了一段路后跳上一辆计程车,对司机说了家里的住址。
当他奔向门廊时,看到他前面有个身影正要上楼,“杜伊,”约翰跑向她,将她搂进臂弯,紧紧地抱住。此刻他才发现杜伊怀里抱着一个包装好的盒子。
“你上哪儿去了呢?”他急忙问道。
杜伊莫名其妙地看着他:“我刚才到我买瓷猫的那家店铺去啦。我想把它退掉,因为你讨厌它 。可是不能退货。”
“不!”约翰说,“把它留下,它是世界上最漂亮、最有价值的白瓷猫。因为它,你没有去特慕冷而逃过一劫。”
在他们走进屋里的时候,约翰告诉杜伊今天早上发生在河上的一切,然后接过那只有琥珀色眼睛的白瓷猫,打开包装纸,把它放回壁橱的最上面一层。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 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 项是(5分)( )( )
A.约翰对妻子杜伊不满,是因为妻子自私自利、言而无信。杜伊曾答应丈夫不做任何不必要的开销,但她竟然用准备买汽车的钱买了自己喜欢的白瓷猫。
B.约翰一直没钱买车,只能天天搭公车到公司上班,这让他觉得在同事面前很没面子。为了不让自己边缘化,他决定早日存下钱来买车。
C.约翰因为白瓷猫和妻子大吵了一架,上午在公司上班,神不守舍,思绪一直绕着妻子转。为了弥补自己的过错,约翰想写一封信来向妻子道歉。
D.当听说开往特慕冷的船翻了,约翰心中 惊恐万分、愧疚不安,因为早上妻子说她要搭船到特慕冷叔叔那儿,他以为妻子肯定难逃此劫,深感之前不该不原谅她。
E.杜伊起初想搭船去特慕冷叔叔那儿,但因为丈夫为那白瓷猫而生自己的气,且赌气不肯原谅自己,于是临时改变计划,想去买白瓷猫的店铺退货。
(2)小说中的“白瓷猫”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3)杜伊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以“第十二位乘客”为题,但主要内容却是围绕“白瓷猫”展开的,如果以“白瓷猫”为题,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闻一多的转变
从1927年到1943年秋参加“民主运动”时,对现实满腔热血又颇感无奈的闻一多一直埋头书斋,对《诗经》、《周易》、《楚辞》、远古神话和金文甲骨文等传统文化都作了深入的研究。作为学兼中西的诗人、学者,他将中国传统的考据校勘之学与西方现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熔为一炉,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其 成就迅速享誉学界。
此时的他埋头故纸堆,有意过着避世的生活。抗战初期避难云南时,除上课外他平日很少下楼,以至友人皆劝他“何妨一下楼呢”,他竟因此得到“何妨一下楼斋主人”的雅号。不过,生逢时时面临民族危亡的近代中国,要成为对政治毫不关心的学者几乎没有可能。
30年代初闻一多曾在青岛大学任教两年。此时,九一八事变使爱国学生运动日益高涨,青岛大学亦三次爆发**。在每次**中,闻一多都站在校方一边反对学生罢课,主张开除学运积极分子。学生也将矛头对准闻一多,甚至发表《驱闻宣言》,指其为“准法西斯蒂主义者”。
直到40年代初,闻一多仍与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对国民政府虽有种种不满,但基本立场还是站在国民党一边的。西安事变爆发时,清华大学的教授几乎一致反对,闻一多的态度更为鲜明。平日在课堂上从不提课外话的闻一多此时抛开讲义,怒气冲冲地说:“真是胡闹,国家的元首也可以武装劫持!一个带兵的军人,也可以称兵叛乱!这还成何国家?”
抗日战争的爆发,使闻一多等学院派知识分子的处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从北京到昆明的大转移中,闻一多参加了历时两个多月、横跨湘黔滇三省共三千余华里的步行团。这次转移让这些一向待 遇优厚的知识分子的生活突然贫困化,许多教授要靠业余经商、到中学兼课或卖文售字才能维持生活。要养活八口之家的闻一多只得给人治印,勉强维持日用。生活的平民化,把这些知识分子彻底赶出了安逸的象牙之塔,使他们观察问题的角度发生了极为重要的变化。于是,社会下层的生活与执政者令人触目惊心的贪腐真切地暴露在了他的面前。
闻一多的变化,是从1943年春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一书在昆明发售开始的。蒋介石在这本书中公开宣扬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主义。他不仅反对共产主义,连自由主义也不能容忍,认为二者都是“文化侵略最大的危机和民族精神最大的隐患”。这是一向信仰民主自由的人们所难以接受的。闻一多这样写道:“《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在我一个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我简直被那里面的义和团精神吓一跳,我们的英明的领袖原来是这样想法的吗?五四给我的影响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向五四挑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
不久,闻一多偶然读到了延安诗人田间的几首诗,深为其中的战斗精神所震惊,立即写了《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一文公开发表,在大后方引起了一阵波动。随后他又写了一系列针对现实的杂文,开始呐喊,开始成为一位斗士。这时,他急切地阅读各种左翼书籍,详细了解共产党的各种情况。赵超构的《延安一月记》中关于全延安只有“四个警察”的记述给他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认为“只有在那样的新社会秩序下,青年人才可以毫无阻碍地接受民主的教育”。
具有诗人浪漫气质的闻一多的转变是迅猛彻底的,他于1944年夏在罗隆基、吴晗的介绍下秘密加入民盟,并表示“将来一定请求加入共产党”。从此,他在共产党的秘密领导下全身心地投入到争民主的运动中去,直到1947在发表激烈抨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最后一次讲演”后被特务杀害。
(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闻一多虽然在传统文化的研究上享誉学界,但埋头故纸堆并不是他喜欢的事情,这只是满腔热血的他对现实失望后的一种无奈选择。
B.本文以时间为脉络,以1943年春蒋介石《中国之命运》一书的出版为界,介绍了闻一多的转变,让读者体会到当时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
C.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一书中对义和团精神有所肯定却在挑战五四民主自由的精神,这让深受五四精神影响的闻一多难以接受。
D.闻一多想远离政治,并曾因此获得“何妨一下楼斋主人”的雅号;不过,他又不可能对政治毫不关心,因为当时的中国时时面临民族危亡。
E.赵超构的《延安一月记》等左翼书籍让闻一多对共产党和延安有了新的认识,延安的新社会秩序也让他看到了实现民主的希 望。
(2)40年代初及此前,闻一多的基本立场一直站在国民党一边。这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简要概括。(6分)
(3)闻一多思想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6分)
(4)文章题目“闻一多的转变”中“转变”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与理由。(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莫言,还是村上春树?中日两位作家成了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人选。自8月起,在欧洲几家博彩公司的赢家赔率表上,两人的位次便__ ________。如今, 一切已___________。虽然这只是瑞典学院18名院士又一次集体投票的结果,但人们还是要追问:莫言凭什么____________,赢了___________的村上春树?
A.半斤八两 水落石出 旗开得胜 炙手可热
B.不相上下 水落石出 捷足先登 炙手可热
C.半斤八两 尘埃落定 旗开得胜 大名鼎鼎
D.不相上下 尘埃落定 捷足先登 大名鼎鼎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不管网络游戏是以软件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数字化的形式、在线的形式出现,载体及传播方式都只具一种技术的属性, 改变不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容的本质。
B.转基因是一种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它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改造其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
C.在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上,河北省去年的投资达到151亿元,实现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9万公里,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D.“中国好歌曲”因原创特色而备受关注,尤其是霍尊的《卷珠帘》视频微博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 里被转发超过了6万次以上,受欢迎度惊人。
15.下列各诗句所涉及的传统节日,依次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便插茱萸少一人。 ②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看鹊桥归路。
⑤渚闹渔歌响,风和角棕香。
A.重阳节 元宵节 春节 七夕节 端午节
B.春节 重阳节 元宵节 冬至 清明
C.重阳节 春节 元宵节 七夕节 冬至
D.元宵节 春节 端午节 重阳节 七夕节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建筑属于空间艺术,音乐属于时间艺术,① 然而,将二者联系起来已经成为人们艺术审美的共识。西方许多经典建筑都具有音乐美,② 北京故宫的三重建筑群传达出起伏的节奏和韵律美,苏州园林的“体宜因借”,徽州民居的白墙黑瓦,都表现出错落有致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因此,③
答:① ② ③
17. 阅读下列材料,给“短信文学”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洁,内容丰富,含标点符号在内不超过60字。 (5分)
①短信文学是一种文学新门类。
②短信文学的特点是以短信为存在方式。
③短信文学具有文学性、娱乐性、互动性、时效性等特点。
④短信文学还具有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特性。
⑤短信文学以手机为传播媒介。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为了在沙漠干旱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仙人掌把叶片蜷缩成针刺,以减少水分蒸发,在大漠中安营扎寨。沙漠大黄则向四面伸展肥硕碧绿的叶片,通过叶片上许多凹凸不平的纹理,将落到叶子上的每一滴水都导流到根部 ,然后,开出娇艳的花朵。
它们的生存方式,引发了人们许多思考:有人说,在恶劣的环境中,仙人掌和沙漠大黄都有自己的生存智慧;也有人说,在困境中,蜷缩内敛的仙人掌活得从容;还有人说,在困境中,舒展张扬的沙漠大黄活得灿烂……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 篇7
1. 如果向南走30 m记为 +30 m,那么向北走20 m可记为( ).
A. -20 m B. ︱-20︱ m
C. -(-20)mD.1/20m
2. 2012年海安县全年生产总值达480.14亿元,其中480.14亿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480.14×108元 B. 4.801 4×102元
C. 4.801 4×1010元 D. 4.801 4×108元
3. 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11/2xy B.13/2xy C. 6xy D. 3xy22
4. 数轴上的点A,B分别表示数 -2和5,点C是线段AB的中点,C点表示的数是( ).
A. -1 B. 1. 5 C. 3 D. 3. 5
5. 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对应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
A. ab>0 B. a+b<0
C.a/b<1 D. a-b<0b
6. 甲从点A出发沿北偏东35°方向走到点B,乙从点A出发沿南偏西20°方向走到点C,则∠BAC等于( ).
A. 15° B. 55°
C. 125° D. 165°
7.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平面图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这是一个棱锥B. 这个几何体有4个面
C. 这个几何体有5个顶点D. 这个几何体有8条棱
8. 点P为直线m外一点,点A,B,C为直线m上三点,PA=4 cm,PB=5 cm,PC=2 cm,则点P到直线m的距离为( ).
A. 4 cm B. 2 cm
C. 小于2 cm D. 不大于2 cm
9. 按下列线段长度,可以确定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
A. AB=8 cm,BC=19 cm,AC=27 cm
B. AB=10 cm,BC=9 cm,AC=18 cm
C. AB=11 cm,BC=21 cm,AC=10 cm
D. AB=30 cm,BC=12 cm,AC=18 cm
10. 元旦假期,某超市推出如下优惠方案:
(1)一次性购物在100元(不含100元)以内时,不享受优惠;
(2)一次性购物在100元(含100元)以上,300元(不含300元)以内时,一律享受九折优惠;
(3)一次性购物在300元(含300元)以上时,一律享受八折优惠.
小明在本超市两次购物分别付款80元、252元. 如果小明改为在本超市一次性购买与上两次完全相同的商品,则应付款( ).
A. 288元B. 316元或332元
C. 360元或392元D. 288元或316元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把最后的结果填在题中横线上)
11. 单项式 -2x2y3的次数是 ______.
12. 如果a-3b=-6,那么代数式5-a+3b的值等于 ______.
13. 若代数式2x-3与6x-5的值互为相反数,则x=______.
14. 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 cm、4 cm、3 cm,把它们叠放黏合在一起可以组成一些新的长方体,在这些新的长方体中,表面积最大的是 ______cm2.
15. 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100°,则∠BOD=______°.(第 15 题 )
16. 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4倍小40°,这个角的度数为______ 度.
17. 方程与方程的解相同,则m的值为 ______.
18. 某数学活动小组的20位同学站成一列做报数游戏,规则是:从前面第1位同学开始,每位同学依次报自己的顺序数的倒数加1,如第1位同学报∠,第2位同学报∠第3位同学报这样得到的20个数的积为 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9小题,共56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21题,共18分)
19.(本题满分6分)在下面的证明过程中填上理论依据:(第 19 题 )
如图,已知CD⊥OA于点D,CE⊥OB于点E,CE与OA相交于点F,若∠C=20°,求∠O的大小.
解:因为CD⊥OA,CE⊥OB.
所以∠CDF=∠OEF=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O+∠OFE=90°,∠C+∠CFD=90°.
因为∠OFE=∠CF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O=∠C=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题满分6分)计算:
21.(本题满分6分)解下列方程:
(1)2x-3=3x+2;
22.(本题满分4分)
画一条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
23.(本题满分5分)
先化简,再求值2x2+[x2-(3x2+2x-1)],其中x=-1/2.
24.(本题满分6分)
在长方形纸片内部裁剪出一个长方形,尺寸如图所示.
(1)用含有a、b、x的代数式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_____________;
(2)当a=2b=10,x=2时,求此时阴影部分的面积.
25.(本题满分7分)
小明同学在解方程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 -1没有乘6,因而求得方程的解为x=4,试求a的值,并正确地解方程.
26.(本题满分8分)
已知∠AOB=20°,∠AOE=100°,OB平分∠AOC,OD平分∠AOE.
(1)求∠COD的度数;
(2)若以O为观察中心,OA为正东方向,射线OD的方向角是 ______;
(3)若∠AOE的两边OA、OE分别以每秒5°、每秒3°的速度,同时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当OA回到原处时,OA、OE停止运动,则经过几秒,∠AOE=42°.
27.(本题满分8分)
小明的妈妈在某超市买回1袋粉丝、半斤牛肉,准备做牛肉粉丝汤.
妈妈:“今天买这两样菜共花了27元,上月买同重量的这两种菜只要22元.”
爸爸:“报纸上说这个月粉丝的单价上涨了50%,牛肉的单价上涨了20%.”
小明:“爸爸、妈妈,我想知道今天买的粉丝和牛肉的单价分别是多少?”
请你通过列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这天粉丝、牛肉的单价.
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期末调研试卷参考答案
1. A 2. C 3. A 4. B 5. C 6. D 7. B 8. D 9. B 10. D
11. 5 12. 11 13. 1 14. 234 15. 50 16. 44 17. -6 18. 21
19. 垂直的定义;对顶角相等;相等的两个角的余角相等.
20.(1)原式 =6+1/5-2-1. 5=2. 7.
21.(1)移项,得2x-3x=2+3;合并同类项,得 -x=5;系数化为1,得x=-5.
8(2)去分母,得3(2-x)-18=2x-(2x+3);去括号,得6-3x-18=-3;移项,合并同类88项,得 -3x=9;系数化为1,得x=-3.
23. 解:原式 =2x2+[x2-3x2-2x+1]=2x2-2x2-2x+1=-2x+1,当x=1/2-时,原式 =2.
24. 解:(1)2ax+2bx-4x2或ab-(a-2x)(b-2x);
(2)当a=2b=10,x=2 时,2ax+2bx-4x2=44.
25. 解:把x=4代入方程2(2x-1)=3(x+a)-1,2×(8-1)=3×(4+a)-1,解得a=1.所以原方程为
解方程得x=-1.
26.(1)10° (2)北偏东40° (3)解:设经过x秒,∠AOE=42°.
可列方程5x+42=3x+100,解得x=29.
5x-42=3x+100,解得x=71 .
答:经过29秒或71秒,∠AOE=42°.
27. 解:设上月牛肉的单价是x元 / 斤,则粉丝的单价是x元 / 袋,根据题意8得:8,解得:x=40,
∴这天粉丝的单价是(
这天牛肉的单价是(1+20%)x=(1+20%)×40=48.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篇8
1. 下列词语中,加黑体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虔诚(qián)钥匙(yào)
稽首(qǐ)隽永(jùn)
B. 瞬间(shùn)铿锵(qiāng)
羽扇纶巾(guān)跌宕(dàn)
C. 咆哮(páo)恪守(gè)
出殡(bìn)颓废(tuí)
D. 人寰(huán)浑身解数(xiè)
拜谒(yè)一瞥(piē)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B. 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天霹雳—— 一块珍藏多年的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变成了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C. 我们少年时代,读书真的到了夙兴夜寐的快乐程度。我现在闭着眼能清晰地看到自己一面吃饭一面读书的“迷样子”。
D. 旅居国外已30年的黄老先生思念故土,思念亲人,最近,他写信给老家的政府部门,表达他安土重迁的愿望。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不但知识渊博的人见解比较深刻,而且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常有远见。
B. 具有创新思想,是能否发现新事物的关键。
C. 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了,可是比北平还差点事儿。
D. 获得教养,能改善生存质量,能获得有价值的人生。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是北岛的诗歌《回答》中的诗句,揭示了一种不合理的社会逻辑。调整该诗句的语序,使之分别符合下列要求。(不得增删或改换词语)
(1) 反映一种更不合理的社会逻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表现一种比较公正的社会逻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仿照下面的句子,仍以“幸福是”开头,写一组排比句。(5分)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
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 文言文阅读(18分)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余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团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予也耶?”
道士顾笑,予亦惊悟。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苏轼《后赤壁赋》)
6. 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薄:靠近,接近
B. 予乃摄衣而上摄:整理,整顿
C. 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危:危险
D.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放:不拘束,使任意行动
7. 下列各句中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项的是()(3分)
A. 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B.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C.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D. 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8. 下面对文章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这篇文赋,是《前赤壁赋》的姊妹篇。两赋抒情写意,大体相同,而此篇表现作者幻想超尘出世以求解脱的情思比前篇更为具体而深沉,末尾鹤化道士的幻觉幻境,更多具一层浪漫主义的艺术特色。
B. 全文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的变化,逐步推出新境,显现出作者文思奔涌、奇想联翩、幽情妙趣、随文毕现的艺术特色。
C. 苏轼秋天刚写完《赤壁赋》,由于情犹未尽,又在隆冬写了这篇《后赤壁赋》。
D. 《后赤壁赋》写的是月夜之游,但描绘的不再是江上明月,而是山间草木,景色也由清幽转为峭拔。
9.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苏洵《六国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古诗鉴赏(8分)
10. 阅读下列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móu:古代士兵的头盔,诗中借指士兵。
(1) 上阕头两句一问一答,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何处望神州”说的是什么意思?(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此词即兴抒怀,借古讽今,通过历史上的哪一个人物来暗讽什么?倾诉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2) 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师说》)
(3)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过秦论》)
(4)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______________,而未尝往也;______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
(苏轼《赤壁赋》)
(5) 携来百侣重游,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五、 现代文文本阅读(28分)
(一)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10分)
我现在想,正像当初鹿群在对狼的极度恐惧中生活着那样,那一座山将要在它对鹿的极度恐惧中生活。而且,大概就比较充分的理由来说,当一只被狼拖去的公鹿在两年或三年就可得到补偿时,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
牛群也是如此,清除了其牧场上的狼的牧牛人并未意识到,他正在取代了狼用以调整牛群数目以适应其牧场的工作。他不知道像山那样去思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了沙尘暴,河水把未来冲刷到大海里去。
我们大家都在为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而奋斗着。鹿用轻快的四肢奋斗着,牧牛人用套圈和毒药奋斗着,政治家用笔,而我们大家则用机器、选票和美金。所有这一切带来的都是同一种东西:我们这一时代的和平。用这一点去衡量成就,似乎是很好的,而且大概也是客观的思考所不可缺少的,不过,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也许,这也就是梭罗的名言潜在的含义。这个世界的启示在荒野——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它已被群山所理解,却还极少为人类所领悟。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代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牛群也是如此”中的“此”指狼的消失导致鹿群的数目增加而使草场受到严重损害。
B. “正因为如此”中的“此”指牧牛人杀死狼,不懂得像山那样去思考。
C. “这也就是梭罗的名言潜在的含义”中的“这”指人类用自己的奋斗换来了和平,但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
D. “这也许是狼的嗥叫中隐藏的内涵”中的“这”指这个世界启示人们不要为了自身利益而破坏自然界的食物链,要回归田园,善待自然。
13. 选文末段末句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这三段文字在结构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8题。(18分)
老贝尔曼是住在楼下底层的一个画家,六十开外,有一把像米开朗琪罗的摩西雕像上的胡子,从萨蒂尔似的脑袋上顺着小鬼般的身体卷垂下来。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还是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他老是说就要画一幅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除了偶尔涂抹了一些商业画或广告画之外,几年没有画过什么。他喝杜松子酒总是过量,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此外,他还是个暴躁的小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苏艾和琼珊——的看家恶狗。
苏艾在楼下那间灯光黯淡的小屋子里找到了酒气扑人的贝尔曼。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候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了二十五年。她把琼珊的想法——看到窗外那片叶子掉落的时候,我也该走了——告诉了老贝尔曼。
老贝尔曼的充血的眼睛老是迎风流泪,他对这种白痴般的想法大不以为然,连讽带刺地咆哮了一阵子。
“什么话!”他嚷道,“难道世界上竟有这种傻子,因为可恶的藤叶落掉而想死?你怎么能让她脑袋里有这种傻念头呢?唉,可怜的琼珊小姐,总有一天,我要画一幅杰作,那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里啦。天哪!是啊。”
他们上楼时,琼珊已经睡着了。苏艾把窗帘拉到窗槛上,做手势让贝尔曼到另一间屋子里去。他们在那儿担心地瞥着窗外的常春藤。
第二天早晨,苏艾睡了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看到琼珊睁着无神的眼睛,凝视着放下来的绿窗帘。
“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她用微弱的声音命令着。
苏艾困倦地照着做了。
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那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
“那是最后的一片叶子。”琼珊说,“我以为昨夜它一定会掉落的。我听到刮风的声音。它今天会脱落的,同时我也要死了。”
“哎呀,哎呀!”苏艾把她困倦的脸凑到枕边说,“如果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替我想想呀。我可怎么办呢?”
但是琼珊没有回答。那个玄想似乎更有力地掌握了她。
那一天总算熬了过去。黄昏时,她们看到墙上那片孤零零的藤叶仍旧依附在茎上。随夜晚同来的北风的怒号,雨点不住地打在窗上,从荷兰式的低屋檐上倾泻下来。
天色刚明的时候,狠心的琼珊又吩咐把窗帘拉上去。
那片常春藤叶仍在墙上。
琼珊躺着对它看了很久。然后她喊喊苏艾,苏艾正在煤气炉上搅动给琼珊喝的鸡汤。
“我真是一个坏姑娘,苏艾,”琼珊说,“冥冥中有什么使那最后的一片叶子不掉下来,启示了我过去是多么邪恶。不想活下去是个罪恶。现在请你拿些汤来,再弄一点掺葡萄酒的牛奶,再——等一下;先拿一面小镜子给我,用枕头替我垫垫高,我想坐起来看你煮东西。”
一小时后,她说:“苏艾,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去那不勒斯海湾写生。”
下午,医生来,他离去时,苏艾找了个借口,跑到过道上。
“好的希望有了五成。”医生抓住苏艾瘦小的、颤抖的手说,“只要好好护理,你会胜利。现在我得去楼下看看另一个病人。他姓贝尔曼──据我所知,也是搞艺术的。也是肺炎。他上了年纪,身体虚弱,病势来得很猛。他可没有希望了,不过今天还是要把他送进医院,让他舒服些。”
那天下午,苏艾跑到床边,琼珊靠在那儿,心满意足地在织一条毫无用处的深蓝色户巾,苏艾连枕头把她一把抱住。
“我有些话要告诉你,小东西。”她说,“贝尔曼在医院里去世了。他害肺炎,只病了两天。头天早上,看门人在楼下的房间里发现他痛苦得要命。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他们想不出,在那种凄风苦雨的夜里,他究竟是到什么地方去了。后来,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末了──看看窗外,亲爱的,看看墙上最后的一片叶子。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
(选自《最后的常春藤叶》有删改)
15. “啊,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那晚最后的一片叶子掉落时,他画在墙上的。”结尾揭示叶子是假的,而在前文已有多处伏笔。具体有哪几处伏笔呢?(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贝尔曼是小说的主人公,作品集中写他的只有两处。请依据这两处描写,分析贝尔曼这一形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作文(70分)
18.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作家张洁在《我的四季》一文中写道:“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酸又苦的欢乐。富有而善良的邻人,感叹我收获的微少,我却疯人一样地大笑。在这笑声里,我知道我已成熟。我已有了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我的邻人不知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我已经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你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会?
请以“收获”为题,写一篇以记叙为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命题人:张旭鸿顾卉宇)
参 考 答 案
1. D(A项“隽”应读juàn;B项“宕”应读dàng;C项“恪”应读kè)
2. A(B项“一文不名”指一个钱都没有,形容非常贫困。此处应改为“一文不值”之类的成语。C项“夙兴夜寐”多形容做事很勤劳。此处写的是读书的勤奋和快乐,应改用“废寝忘食”。D项“安土重迁”指的是在一个地方住惯了,不肯轻易迁移。此处应改用“叶落归根”之类的成语)
3. C(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应将“知识渊博的人”和“不但”调换位置。B项一面词和两面词搭配不当,应在“具有”前加上“是否”。D项动宾搭配不当。宜将“改善”改为“提高”)
4. (1) 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 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2) 高尚是高尚者的通行证 / 卑鄙是卑鄙者的墓志铭。
5. 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幸福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
6. C 危:高
7. A(A项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B项 时:名词用作状语,这时;C项 东:名词用作状语,从东方;D项 西:名词用作动词,向西飞去)
8. C
9. (1) 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了,为了等待您随时的(意外的/预料不到的)需要。(2)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失了。(3) 等到李牧因为谗言而被杀,邯郸成为(秦国的一个)郡邑,可惜它使用武力却不能坚持到最后。
10. (1) 神州在哪里?意思是说整个中原都沦陷敌手,已经非我所有。(2) 借三国时的英雄孙权来暗讽南宋朝廷腐败无能、屈辱求和,倾吐了作者仰慕英雄,主张收复中原的情怀。
11. (1) 假舆马者/而致千里 (2)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 逝者如斯 盈虚者如彼 (5)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2. D(此句中的“这”所指代的内容与“这也就是梭罗的名言潜在的含义”中“这”指代的内容相同,即人类用自己的奋斗换来了和平,但太多的安全似乎产生的仅仅是长远的危险。)
13. 由于狼的消失导致鹿的增加,从而使大山伤痕累累。维护生态环境这也是山的愿望,但人类却为了短期利益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还没有认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环境的意义,这是人类悲哀之所在。
14. 层层递进:先写对狼的消失,鹿的增多导致后果的直接认识,以此推测到牧牛人杀死狼,再联想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导致“长远的危险”,从而得出要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发人深省。
15. (1) 其他的叶子都落了,只有这片叶子经历两天的狂风暴雨傲然挺立。(2) “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的“贴”字。(3) “他的鞋子和衣服都湿透了,冰凉冰凉的。”(4) “他们找到了一盏还燃着的灯笼,一把从原来地方挪动过的梯子,还有几支散落的画笔,一块调色板,上面和了绿色和黄色的颜料”。(5) “你不是觉得纳闷,它为什么在风中不飘不动吗?”(答对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
16. 答:最后一片叶子关系到琼珊的生死,它的存在将燃起琼珊与病魔抗争而勇敢地生存下去的希望。(2分)最后的藤叶之所以能挽救琼珊的生命,是因为历经风雨的藤叶并未像琼珊想象的那样凋零,而是依然挂在窗外的藤枝上,这让琼珊找到了与病魔抗争的理由,在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的鼓舞下,重新振作起来,直到康复。(4分)
17. (1) 初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外貌描写告诉我们:贝尔曼是一个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牢骚满腹、郁郁不得志的老画家;(2分)又通过语言描写,当他得知琼珊的病情和“白痴般的想法”后,“讽刺地咆哮了一阵子”,写出他的善良和同情心。(2分)(2) 再见贝尔曼时,作者通过侧面描写让我们看到贝尔曼平凡得甚至有点讨厌的外表下有一颗火热的爱心,他虽然穷困潦倒,却无私关怀、帮助他人,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作者借此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心灵美。(2分)
【高二语文期末试卷】推荐阅读: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08-30
第二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卷08-30
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卷09-06
高二语文期末总结08-18
高二期末模拟语文试题05-17
高二文科语文考试试卷06-11
高二语文第二学期试卷05-27
高二数学期末复习试卷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