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观后感

2024-05-31

张思德观后感(精选10篇)

张思德观后感 篇1

张思德事迹观后感

周末老师组织观看电影《张思德》,很有教育意义的一部片子。特别是我们这些在幸福中生活的大学生,能使我们了解到革命的艰难性,和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电影以张思德奔跑作为开头和结尾的画面,我觉得电影是意喻张思德是一个平凡的人。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搞过生产,烧过木炭。生命历程中,他没有惊人的事迹,也没有动听的话语,“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不注意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张思德是不平凡的。毛泽东评价他“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 他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却那样淡泊。从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情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高尚的灵魂。银幕上的他,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是不计个人得失,乐于造福他人的奉献精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牺牲精神,这种震撼力来自心灵深处的向往和追求。张思德,以他的行动诠释了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人民服务的诗歌。

张思德同志有很多看似有点普通的优点首先,他做事努力,勤奋。别人都上床休息了,他还在搓麻绳。别人熄掉了灯,他就到厨房去干活,还与老师傅抢活干,被老师傅拒绝后,就到门口继续搓麻绳。后来,他在山里烧炭时,他仍然以身作则,努力干活,一天下来,整个人就跟黑炭差不多了。直到牺牲前,他还在煤窑里开心的干着活。其次,他做每一件事都很认真,努力想做的很好。烧炭时,也是脏活累活抢着干而毫无怨言。正是他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使他深受主席的赏识。再次,他身上洋溢着共产党员的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当他被派去烧炭时,连他的朋友都有意见了,“怎么别人让你干啥,你就干啥!”他只一笑,说:“烧炭没什么不好的呀!”当他的养子问道:“烧炭是干什么的?”他说:“烧炭是为大家提供温暖,天底下谁冷,我就给谁烧炭!”说完脸上还露出一个开心的微笑。一个纯朴的党员形象就这样定格在我的心中。另外,他还十分虽然他不爱说话,别人问一句他答一句但是他做事很努力热心,不管是谁,只要有困难,他都会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

我可以看到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努力,认真,乐观,热情,务实。总的来看,张思德同志似乎很普通:做的事情很普通,说的话也很普通。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为法西斯卖命,剥削压迫中国人民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就比泰山还重,尽管他看似平凡,但其中孕育着伟大和光荣的品质。

向张思德同志致敬!

张思德观后感 篇2

在他的追悼会上,毛泽东主席悼文中赞扬到:“„„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张思德一直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从不懈怠。张思德只是一个警卫员,可他却在平常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成绩。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凡人一个,要取得丰功伟绩不太可能,但我想,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用心办事,真心奉献,就一定能干出不同寻常的成绩。

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而将两者紧紧相连、融为一体的,正是那五个字——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其实很简单,它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从点滴小事入手,去做好自己的事,去关心帮助自己周围的人。影片中的张思德对待同志如春风化雨,爱他们像兄弟姐妹一样;对老红军就像儿子一样;对孤儿就像父亲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更是恪尽职守,默默奉献,即使像是惩罚似的去烧炭窑也毫无怨言。

他很少讲话,很不爱讲话,他的缺点是“办事不吭声”,他的优点还是“办事不吭声”。他把公众的事情、别人的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他看到别人需要,他就会积极主动去关心,去帮忙。旁人

都觉得上前线跟日本鬼子真刀真枪地打仗,是英雄;张思德在后方做着非常平凡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小事,也是英雄。他说,不管在哪里,前线就在脚底下。是的,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把需要做的事情做好,把前线放在自己脚下,就能在平凡中做出伟大。张思德是平凡的,但又是伟大的。一个平凡的人更具有代表意义,张思德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是千万的共产党员的缩影,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楷模。

影片一开始,张思德一路劲跑,为了赶回来参加唱歌演出;中间一段,张思德给主席打水,跑来跑去;最后,为了修车,张思德跑了两次,拿了两次轮胎。一路的奔跑,意味着抓紧时间,提高效率。张思德用行动告诉我们,尽心尽力的抓紧时间去工作,去帮助他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时光流逝一去不返,而我们要做的工作太多太急,我们要抓紧时间,多做实事,少一分浮躁,多一分实干。

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有人做出一番事业。同时,时代也需要像张思德这样的人在默默无闻、点点滴滴不起眼的平凡小事中,体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而这个价值不亚于英雄的价值,正是用自己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行动感染、团结,带动了一批人,共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正如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说道:“我们的队伍里到处都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就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平时注意不到他们,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全部的事业„„”

作为生活在优越物质生活中的当代大学生,应该从张思德身上学习甘

影片《张思德》观后感 篇3

[影片《张思德》观后感(共2篇)]篇一:电影《张思德》观后感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

看过《张思德》这部点影后,我对张思德有了更多了解,又重新感悟了“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电影大概讲述了张思德参军十几年,经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但仍然只是一个勤务兵。但他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这些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利益和解放全中国默默的奉献。而张思德在一次烧炭事故中光荣牺牲了,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分,心潮澎湃,被他的这种精神深深的吸引!

“有思想的思,有道德的德”

“有思想,有道德,就是少张嘴,话都让别的同志给说了”

“作战勇敢,团结同志,办事认真”

“不抽烟,识百草”

“办事不吭声”?? 这些质朴真实的话语都是毛泽东主席对他的警卫员张思德的高度评价。张思德一直在他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从不懈怠,除在警卫班给毛主席当警卫这项工作重要特殊外,其他岗位工作都很平常。甚至没有英俊潇洒的外貌,没有耀眼的职务,没有显赫的地位。照他老乡说:年跟他一起参加革命的老乡都是团级以上的干部,而他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革命老战士。做的事都很平常:站岗放哨、修轮胎、打水、编草鞋,甚至抱小孩拉稀,等等,看不出什么是惊天动地的事业,也不见引人关注、轰轰烈烈的行为。张思德是个凡人,可他却在平常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常的成绩。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凡人一个,要取得丰功伟绩不太可能,但我想,只要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用心办事,真心奉献,就一定能干出不同寻常的成绩。

“为人民服务”其实很简单,它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口号,而是从点滴小事入手,去做好自己的事,去爱自己周围的人。影片中的张思德对待同志如春风化雨,爱他们像兄弟姐妹一样;对老红军就像儿子一样;对孩子就像父亲一样;对待自己的工作更是尽职尽责,干一样爱一样。在我们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党员,他们工作上“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千千万万个像张思德那样的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带领兰考人民战天斗地的焦裕禄,心系西藏的孔繁森,带领湘西人民致富的郑培民,保一方平安英勇献身的任长霞??.他们都用自身行动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诺言,我在也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身为一名党员的职责所在!

[影片《张思德》观后感(共2篇)] 看完这部影片后,我觉得我要学习张思德,以苦为乐,勇于平凡,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自己来到艰苦的环境;学习张思德甘于艰苦、勤于吃苦、勇于拼搏的精神,以艰苦为乐,以寂寞为伴,以学习为友,多思考、多总结、多探索;学习张

思德,注重细节,脚踏实地,始终如一的去奉献态度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今天,在前进的道路上,“张思德”是生动的,为人民服务是具体的。有人说把公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只要需要不管大小就去做,这是为人民服务;有人说,为他人做有利的事情就是为人民服务;还有人说,在本职之外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是为人民服务。我认为除此之外,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需要去做但又是很平凡的小事情,如果看到了又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这就是为人民服!

篇二:电影《张思德》观后感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 风雨交加,泥石混杂,半边山坡随着轰隆隆的声音整片塌下,一个年轻而伟大的生命瞬间消失在风雨之中。这是观看了影片《张思德》给我最震撼的地方,虽然它是一部党性教育的宣传片,但是它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和启示。

影片讲述了张思德作为一名普通的士兵,在延安艰苦的日子里,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日常的生活中的表现,突出了张思德同志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充分体现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怎样去为人民服务。比如: 对孤独老人,他像儿子一般,对孤僻小孩,他又如同父亲一样。两个不幸的人,被他真切的装在了心底,他像儿子般抚慰了老人那可孤独的心,找寻了活的希望,他又像父亲般将那个孩子捧在手里,用父亲般慈爱的心呵护那颗脆弱的心。在自己的同志因为错误的问题被禁闭的时候,以平凡的方式,晓之以理,要求他好好反思,做好改造工作,争取早日得到组织的认可,从而体现出张思德关心同志的优良品质。有一次,主席去开会,车胎坏了,他[影片《张思德》观后感(共2篇)]跑着回去拿轮胎,鞋子掉了也不知道,可是,当他看着毛主席工作没有因为车子的问题而受到影响的时候,他会心地笑了。这一点反映出张思德工作细心、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最后烧炭的工作期间,小白在

工作中出现了错误,情急之下,张思德把他的口琴掉到了池塘里,过后自己又亲自到池塘打捞,并向小白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做法,争取了小白的谅解,这一点也体现出一个共产党员能够做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高尚品德。还有,由于下暴雨,山体塌方,危难时刻,张思德把身边的战友小白推出窑外,自己却被压在窑内不幸牺牲,表现出张思德同志舍己救人的共产主义精神。他的牺牲使毛主席非常难过,对他的后事安排多次作出指示。其中,毛主席说:“他平时笑起来的时候像个孩子。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这些话,虽然阐述简单,却讲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意义”,在场的同志无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和鼓舞。

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少说多干的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的崇高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却永放光芒,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学习和工作。在现实生活中,虽然有一些年轻人为了职位或者某些利益,有三分本事就说成十分,有十分就说成百分的虚假和浮夸的现象。但我认为,我们可以平凡,但不可以没有意义。在我的工作中,我应该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服务于人民群众,在学习生活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给别人帮助。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看到自己的不足,认真对待。在平凡的人生中,发挥张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 篇4

平凡造就的不平凡——《张思德》观后感

“不管干啥子,都想着前线就在脚底下。” 这是《张思德》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张思德,一名普通的士兵,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1933年参军的老战士,一辈子没当过大官,当过一次班长还被人撤了。同年当兵的老乡刘秉钟当了主任,35年参军的王长岭做了团长。他呢?却一直默默无闻,战友说他是“马掌”,可他却说“硬不起成一块铁,想当马掌还当不上哩!”

在延安,他是毛主席的勤务员,毛主席见他的第一句话就是:有思想,有道德,就是缺张嘴。没错,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淡泊名利,不出头露面。毛主

席曾经给他总结过:你这个人自大的缺点就是做事不吭声,但这也是你最大的优点,改不改由你自己。还有一次,主席去开会,车胎坏了,他跑着回去拿轮胎,鞋子掉了也不知道。主席又总结了一个缺点:喜欢打赤脚。他不怕苦,不怕累,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虽然木讷寡言,但不傻,虽然敬爱主席,却毫不畏惧,他也给主席总结了一个缺点:别人都睡觉了,他却不睡。主席听了之后笑了,没错,这不是指责,是关心。

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的津津有味,他干着最不起眼的工作。在他被派去烧炭后,由于下暴雨,山体塌方,危难时刻,张思德把身边的战友小白推出窑外,自己却被压在窑内不幸牺牲。张思德的牺牲使主席非常难过,对他的后事安排多次作出指示。毛主席对身边的人说:“他笑起来像个孩子。“的确啊,他还是个孩子,牺牲的时候只有29岁。主席记得他”喜欢“打赤脚,嘱咐警卫员给他送双鞋,不要让他光着脚上路。追

悼会上,毛主席说:”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这句话,讲出了为人民服务的意义,阐述简单,在场的同志无不受到深刻的教育和鼓舞。

这样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少说多干的人,也让60多年之后的我银幕下的我们肃然起敬,久久回味。凝望着这个奔跑的背影,感受到一种永恒:伟大生于平凡,平凡成就伟大。张思德同志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如今,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不同时代,不同年代,不同时期,不同工作岗位,都有实践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诺言的人:雷锋,孔繁森,李素丽···

···他们也有着平凡的人生,却被我们所有人所熟识,他们没有特别优秀的家世背景,只是利用自己平凡的人生创造了不平凡的事迹。就像雷锋同志所说的那样:“用

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一个平凡的人,一颗高尚的灵魂,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尽收眼底,做着最普通的事。纯洁不肤浅,憨厚而忠诚。不仅仅是张思德,还有无数为人民服务的人。张思德的一生虽然短暂、平凡,但是,他的崇高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却永放光芒,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努力学习。我们也只是大千世界的一棵平凡的小草,甘于平庸会平凡的死去,不甘于平庸则会想张思德一样造就不平凡的人生。

以往,“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于我而言只是个符号,简单却又陌生。它从未引起我的思考,“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怎样做是为人民服务”,这一切似乎距离我相当遥远。但看完《张思德》以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就是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实际行动付诸于点滴生活,去做好自己的本分,而已。

还记得毛主席对张思德的评价吗?

对,就是“你这个同志嘛,最大的缺点就是做事不吭声,最大的优点也是做事不吭声”。当我听到这句话时心中有一种莫明的伤感,张思德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木讷寡言,憨厚诚实,无论干什么都是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我们从影片中知道他是一个老战士,参加过长征,走过三次草地,和他同时入伍的差不多都当了官,然而他还是个勤务兵。但他呢?他心里完全没有这些世俗名利,当面对别人的逗笑时,他只是憨厚的一笑,我无法想象这需要多大的胸襟,多么高尚的灵魂。“做事不作声”到底是优点还是缺点,我不知道。但我清晰的明白能做到这一点的绝不会太多。因为不给自己邀功就很难得了。

看完影片后,我曾想如果把张思德放在现在,那会是怎样?其实于我而言,他的许多行为我无法理解,尽管我在心底里崇拜着他。我想到如果他把官做到更大一点,难道不能帮到更多的人吗?不,也许是我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也许

是我的思想深度还不够,是我不能够理解他,不能够理解他那崇高的思想。因为社会上只有有像张思德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为社会奉献的人,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繁荣。就如同新中古成立以后,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这样一批批甘于奉献自己的人。是我不够成熟,过于天真。张思德才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正如别人对他名字的解释,“思”,是有思想的思;“德”,是有道德的德。他出生于贫苦家庭,他亲历过各中艰辛,他明白人生的真正意义,他更知道自己活着的价值,他是最可爱的人。

就人品而言,他身上找不出任何瑕疵。他勤劳善良,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尤其他对那一老一小的真挚付出,真真切切体现了他是一个大写的人。对孤独老人,他想儿子一般;对孤僻小孩,他又如同父亲一样。两个不幸的人,被他真切的装在了心底,他像儿子般抚慰了老人那可孤独的心,找寻了活的希望;

他又像父亲般将那个孩子捧在手里,用父亲般慈爱的心呵护那颗脆弱的心,然他找到了温暖,让他的世界出去乌云布满阳光。这就是张思德,平凡中更现伟大的人。

张思德是个好人,但它却没能长命,仅仅二十九岁就离开了我们。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在现在,我们正处于社会的繁荣发展之际,没有了那时的艰辛,但“为人民服务”却不能丢。这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品质。也许我们大多数都做不到张思德那样,但我们可以竭尽全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服务于人民群众;其次,在学习生活中,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给别人帮助。

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个奔跑的人,记住那张憨厚的脸,记者那个代表着一种精神的名字张思德,同时,让我们用自

己的实际行动缅怀和张思德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

张思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战士,但在他牺牲后,毛主席专门写了《为人民服务》来纪念他。张思德是伟大的!他所做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平凡的小事,但是众多个平凡小事积累起来就是不可或缺的,平凡中关心他人,在平凡中做出伟大。

从1933年参军,过草地,尝百草,编草鞋,送信,照顾孤儿,不忘战友,关心战友、哑巴炊事员、烧窑······最高的职位只是个班长,但是职称高又能怎样?张思德做着平凡的小事,但也不失自己的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平凡的小班长也比那些犯了错了的旅长、团长、营长更有意义!如若把张思德的价值拿出来与他人相比较,就会是对他的亵渎,如果他想有所彰显,又何必做那么多别人不记得、不知道的小事?毛主席在任他为警卫员时,让他说说自己的最大的优点,如果在现在或是换做其他人,为了

职位或者某些利益,谁会说自己没什么优点?谁会真诚地袒露自己?毛主席替他总结了张思德的最大的优点是:不说话;最大的缺点是:不说话。这最大的优点让他变得有意义,那最大的缺点也就使他是平凡的,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说到命运,那时的个人命运不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是交给党,交给革命,那么说张思德的死是为了人民利益,为人民服务,他的死是重于泰山的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似很空,很大,只是个思想指标,思想空壳,并没有实质内容。但是归于生活,回到实际来看,这些不仅体现在那些惊天动地的政策为人、为民,更体现在那些平凡细微的小事上。我们因为正在享用着这些细小的关心和益处,所以没有觉察到它的意义,当它离开或消失时才会引得我们注意,因此,我们应该注意身边平凡的人,更要在平凡生活中小事去着手,平凡在不知不觉中变的有意义。我们可以平凡,但不可

以没有意义。

张思德平时不说话,很木讷,肯吃苦,做实事,细心、关心、爱心、奉献之心,这些使他在做毛主席的警卫工作,是对他的肯定,是对革命的保障。主席在追悼会上说,他是个伟大的人,死重于泰山,成天跑来跑去,也许你们不认识他,那是因为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凡的战士,他们都一样。但是不一样的是:张思德始终把平凡当做生活,不刻意去追求什么,去做什么,在平凡的小事中成就意义、价值。这些成就是不自觉的,也可以说是我们后人给他追加的。

时代需要英雄,需要有人做出一番事业。同时时代也需要像张思德这样的人,在默默无闻、点点滴滴的平凡小事中体现自己存在的意义。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 篇5

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他1933年参军入伍,当过勤务员、通信兵、警卫员,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最高职务是个班长。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1944年他带领一班人到安塞县烧木炭。在一次烧炭中炭窑突然崩塌,张思德不幸牺牲。

艰苦的日子,平凡的岗位,张思德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别人不愿干的活,他干得有滋有味;最不起眼的工作,他也求尽善尽美。出头露面时他那么笨拙,功名职位前是那样淡泊。别人看不到的角落,被他收入眼底;最普通的人和事,悄悄装在心中。从不声不响的举止和点点滴滴的真情中,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力,这种震撼力来自心灵深处的向往和追求。张思德,以他的行动诠释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用他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人民服务的赞歌。

这首歌值得我们代代共产党人深情传唱。

这首歌需要我们新时代的人民公仆再谱新篇。

在“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今天,作为新时期的监狱人民警察,我们见证过老一辈监狱人民警察吃苦耐劳、默默奉献、扎根边疆开创监狱事业的身影,我们也担负着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积极进取、创新监狱工作的使命。

监狱工作是平凡的,但平凡之中却彰显着无尽的责任,这份责任,让我们长期战斗在维稳一线;这份责任,让我们无言地尽着特殊园丁的职责;这份责任,让我们为一个个失足的浪子鼓起了新生的风帆;这份责任,让我们把一个个家庭的伤口慢慢抚平;还是这份责任,让我们用坚定的信念奏响时代的和谐之音。

张思德观后感400字 篇6

电影《张思德》既没有战火硝烟,更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曲折的情节。一部黑白电影的故事情节慢慢的侵入我的心田。

张思德做事认真负责,总是“风风火火”跑步完成。汽车的轮胎坏了,他就推着轮胎前进。鞋子坏了,他就光着脚走路。夜幕降临,黄土高原负枪奔跑的张思德从安塞敢到延安,参加内务班的合唱演出。正唱着,舞台一侧的灯泡坏了,他就跑过去当梯子,扶起战友换灯泡。回到宿舍,别人上炕睡觉,他却跑到厨房帮老炊事员磨豆浆。炊事员推开他,他憨笑着坐到门口编起草鞋。球场上,篮球让战友扔下山坡,张思德抢着去追,追到半路碰见老乡的猪跑了,他又老远去追猪……张思德就是这样一个处处为别人着想的普通人。

张思德致死都不忘战友。他奋力的将战友推出即将要倒塌的煤洞,自己却被活埋了。死时,他才29岁。

《张思德》电影观后感1000字 篇7

一听大张思的这名字,就可以想到他好思想,有品德。

《张思德》中的他,是个团结集体,尊老爱幼,做事认真,助人为乐的人,最大缺、优点就是坐视不吭声,不太会说话。他非常喜欢小孩子,有一个小孩是个孤儿,一次,尿湿了,张思德把他抱起来,洗澡时,洗得比自己还干净。他还非常爱帮助人,一次邻居家的一个老奶奶的野猪跑了,他跳到河里,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弄得透湿,我心想:张思德宁愿自己被弄湿,也要帮老奶奶去追野猪,这种关心穷苦人的品质,多么高尚,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还有一次……张思德的优点数也数不清,他助人为乐的好事更是像星星一样多。

我由张思德联想到自己,我和张思德一样吗?我有他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吗?记得有一次:天阴沉沉的,乌云笼罩了天地。

好像就快下雨了似的。刚好那天轮到我值日,我心里真有些不情愿,巴不得找个理由逃回家。做值日时,组长叫我到一下垃圾,我还强词夺理,推却了。只肯干自己份内的事,多一点也不干。我想想张思德,又想想自己,实在很惭愧。我以后一定要一张思德做榜样,做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少年!

我们现在是小学生,还可以从小好好学习,长大了学有所成,为祖国争气。可是张思德呢?他才二十九岁,二十九啊!

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在泥石流下。想到这里,我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不知不觉,我已泪流满面,成了个泪人儿,苦涩的泪水不断地往外流,往外流……

啊!世界太不公平了,一个年仅二十九岁的小伙子,一个比我们大的叔叔.你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你应该有美好的未来,你应该去读书、去上班、去……应该有一顶鹅黄的军帽,黑色的羽绒服,灰色的手套,深绿的跑鞋。然而你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在那个战争的时代不给你一切,你只能拥有饥饿、痛苦和不幸,你只能带着理想:做一个木匠。就那么一点点小小的理想,在美好时光中早早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多少革命前辈为我们美好的今天,付出了多少代价,没有他们那种精神,哪有我们今天自由幸福的生活?而我在幸福之中,竟不懂得珍惜。平日里,不合口味的菜不吃;不漂亮的衣服不穿;不好的玩具不要……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啊!

这时,我才深深地感到,我们对张思德的敬仰是万古长青的。我觉得张思德就活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学习他助人为乐的好品质,更要学习他那为人民、为祖国奋斗的精神!

电影《张思德》观后感700字 篇8

就在几天前,我有幸观看了张思德同志的同名电影《张思德》。作为思想已相对成熟,并且身为共产党员的我,这次,张思德同志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观看之后,我也做了长时间的思考,为什么如此平凡的一生却能给我们带来如此大的心灵震动;为什么我们有如此好的条件,却不能在平凡中创造出非凡。我觉得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有没有一个坚定地信念去做好一件事,并且会不会仅以自身的利益去衡量这件事的价值。

张思德同志只是中国共产党员中平凡的一员,为党为人民做着平凡的事。但就是这样一种永远服从党的安排,永远为党奉献而不求索取的精神,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他参加了长征,随后被调到中央军委警卫营通讯班当班长。在数年的通讯工作中,张思德兢兢业业、吃苦耐劳、认真负责,完成任务准确无误;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采暖问题,他带领一班人到延安以南的土黄沟的深山老林中烧木炭。工作繁重且艰辛,特别是开窖取炭最为艰辛,窖里闷热不说,取炭时没有任何防护工具,但就是这种最脏最苦的活张思德总是抢在最前头。最终经过三个月的苦战,他们把八万斤烧炭运到了延安;在抗战最艰苦的时期,他又随警卫营来到了南泥湾开荒,不仅带领全班战士完成了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同时还担负起通讯工作,白天劳动,夜里步行,长距离送信,积极完成通讯任务。等等这些我们看似枯燥平凡的事,如果没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是不可能做好的,这也正是我们要认真学习的地方。

张思德观后感 篇9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19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全家靠给地主当帮工过日子。母亲和几个哥哥相继因冻饿而死,而父亲却远走他乡。张思德便成了孤儿,叔父叔母收养了他。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

电影先是表现张思德当警卫员,他助人为乐,做事总是很负责任,也总爱跑步。比如汽车轮胎坏了,他就背着轮胎跑步前进。由于他得爱跑步,他的鞋总爱坏而他总是光着脚板走路。然后又表现了他爱心的一面:他把自己的爱给予了一个受了刺激的小男孩,是他能和别的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为帮老大娘追猪而把自己搞的狼狈不堪;帮助一个即将牺牲的团长完成了遗愿。他的战友由于贪污被判刑一年。为了帮助这个战友重树信心,他几次探监,帮助战友又重新找回了自我。

电影最后是他调到烧炭队后,表现他如何领导这个队的。当下大雨时,张思德去给炭窑遮盖,遮盖好之后他没有离开炭窑而是在里面避雨,这是他忽视安全的一个严重错误,就是大雨对于黄土坡意味着泥石流。大雨造成的泥石流将炭窑覆盖,张思德也牺牲了。在这一点上我们能看到张思德不适合当领导,适合当兵。

我觉得这部电影特别适合我们这些在幸福中生活的初中生,它能让我们了解到革命的艰难,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可以说,类似于张思德这样的人如果活到现在,依然是革命的,他们是不会被打倒的。那些类似于他的战友那样的人,将自己的资历作为是贪图享受的资格,这些人定会被糖衣炮弹打倒。中国革命的成功都是依靠像张思德辛勤劳动的这样人。

影片《张思德》 篇10

这是一个英雄的故事,影片《张思德》以大量的细节塑造出一个精力旺盛、善良憨厚,纯净而不肤浅,憨厚连着忠诚的小个子士兵。张思德的可贵之处就是在平凡的生活工作中做着不平凡的贡献,在他牺牲后回想起来才能用“伟大”来形容他的一生。在这个信仰缺失、英雄褪色、理想泯灭的物质社会,银幕上的张思德,以他的朴实憨厚给了我们的心灵重重一击,带给我们一种动人心魄的震撼。

张思德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英雄,这个普通士兵的牺牲,让一代伟人毛泽东悲伤、沉思。毛泽东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那篇著名讲话,这五个字,被我们党写入党章,奉为宗旨,数十年回响不绝。张思德29岁的短暂人生,13年艰苦卓绝的延安岁月,正是对这五个字的生动诠释。

上一篇:莫因事小而不为的教师发言稿下一篇:会动的玩具美术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