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诫子教案(共3篇)
周公诫子教案 篇1
周公诫子 教案教学设计
初三语文《周公诫子》教案
秦俊凤
河北青县回民中学 邮政编码062651
说教学主导思想及思路 从新目标看语文教学应追求一种人文性与工具性齐抓并举的境界,从而实现培养发展型人才的教育追求。在基础教育阶段应做好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课的教学思路便是以人文性与工具性为总的指导思想,以抓好基础能力培养为基本目标,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为最低目标。
说教材 《周公诫子》为九年级第七单元第二篇课文,文章以“握发吐哺”形容君王为国礼贤下士,殷切求才;并以六种“谦才”强调谦虚谨慎是理天下、成大业的第一要素。 选文不仅可读性强,易于记诵,且寓意深刻,读后引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说学生 学生到了九年级,已具备借助工具书阅读理解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说教法 本课文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借助工具书阅读理解浅近文言文的能力的训练,首先是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可以让学生自己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字,并且注释中的主要内容写在重点字词的边上,以加强理解和记忆;课上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在疏通字面含义后,让学生试着翻译课文,教师给以补充订正。最后组织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讨论,教师加以总结,并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度拓展。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反复诵读中着力培养学生自行领悟的能力,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和元学习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意义,并指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加强这些美德的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难点:文章的写法。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准备:引导学生多渠道搜集有关周公的故事及诗文,进而循此导入新课。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激情导入: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周公的信息。1-3分钟
以三国曹操《短歌行》中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诗句,关于周公的这个故事,后世就演化成一个成语:“握发吐哺”。对于这个故事,出自《周公诫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典故。
二、作者与作品 1-2分钟
1、作者
韩婴:西汉古今文诗学“韩诗学”的开创者。燕(今北京)人,治《诗经》,兼治《易》。文帝时任博士。著有《韩诗内传》和《韩诗外传》。
2、《韩诗外传》
是一部由360条轶事、道德说教、伦理规范以及实际忠告等不同内容编成的杂编。今本作十卷。其书杂述古事古语,虽每条皆征引《诗经》中的句子,然实系引《诗》以与古事相印证,非引事以阐释《诗经》本义。它是研究西汉古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三、初读全文 7-10分钟
1、学生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自读全文,力求读准字音。选出应在字音或字形方面引起注意的字词。3分钟
生字识记
相(xiàng):1、辅助。如:吉人天相。
2、宰相。如:丞相。
3、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
4、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如:傧相。
另读(xiāng) 1、互相。如:相识。
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好言相劝。
3、姓。
2、自荐带着自己对文章的初步理解朗读,然后全班齐读。 5-7分钟
(设计意图:对古典文学课文的初步感知必须落实在“诵读”上,这是新课改的要求,更是学生认知规律的要求,换句话说违背了新课标并不是绝对重要,因为他是人制定的,难免有疏漏,但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绝不允许的,那结果绝不逊色于“浑沌之死”。)
四、小组合作探究(5-8分钟)
分配任务:2-3分钟 探究方案:1分组--全班按桌次分四组,每组的同学按同桌和前后桌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大组的探究内容相同,各小组独立探究,每个小组形成简单的文字探究报告。
2分配探究专题
第一组 :翻译课文--选出应引起注意理解的词语,和可以作为文学积累的经典语句,并阐明原因。
第二组 :研究结构 --找出本文观点、论证、正反论据、结论。
第三组 :我们向本文借鉴什么--词语运用、品德修养、说理方法。三个方面。
第四组 研究现实意义--1.周公为什么要诫子?这六种“谦德”,对现在有何借鉴意义。
(设计意图:1、“磨刀不误砍柴工”老师要充分发挥导师作用,明确的学习任务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2、此做法类似于现代工业化追求的合作中的独立,微观上各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组内部有分工又有合作,宏观上各大组又在完成同一个学习任务,小课堂变成了一个小工厂,小社会,学生在学习中得到语文知识、个人能力多方面地培养。符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性要求。)
五、 报告交流20分钟
每组不超过五分钟,老师及时补充订正。
六、盘点收获。5分钟
学生各抒己得,句式要求,“读……我懂得了……”、或“听……我收获了……”
(设计意图:1、从教师角度是检测课堂,长期坚持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从学生角度是检测听课效果,从而养成边学习边整理的习惯,这是一种可以让学生受益终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 2、规范学生语言,继续进行语言能力的培养。)
七、拓展延伸:如何才能具备周公美德?联系平时生活实际进行说明。
周公诫子教案 篇2
一次教学开放日, 备课组的教师们集思广益, 精心编写了《周公诫子》的导学案, 制作了课件。活动结束后, 却发现有的教师完成了导学案上的内容, 有的没能完成。这不禁引起了大家的思考: 为什么统一的导学案、课件, 教学进度会不一样? 怎样才能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呢?
一、精编导学案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
学案[1]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 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编写的, 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而编制的学习方案, 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所以, 想要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精编导学案就显得尤为重要。精编导学案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如果没有目标, 就如航海时没有灯塔, 很容易迷失方向。只有目标明确, 教师才能围绕目标取舍好一篇课文学习的重难点; 只有目标明确, 学生们才能围绕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只有目标明确, 学生们才能在40分钟的课堂中有所收获。所以, 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具体的、可检测的、易达成的学习目标[2]。学习目标不能太多, 两三个即可; 内容一般涉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学习目标应用“能记住”、“能说出”、“会运用”、“解决”等可检测的明确用语, 同时, 标注出学生学习中的重、难点, 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编写导学案时, 往往忽视确定学习目标这一重要环节, 有的教师直接摘抄教学用书上用词模糊的学习目标, 有的设计的学习目标较多, 这都不利于导学案的编写, 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比如乐府诗《木兰诗》, 虽然篇幅有些长, 但如果目标确定为能背诵《木兰诗》, 能说出木兰的可爱之处, 两节课便可学完这篇课文, 而有的教师用了四五节课才上完。试问这样的课堂又怎能算高效呢?
2. 设计合理的问题链
研读探究环节是导学案的核心, 是实施学习目标的具体过程。教学中通常会将学习目标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组, 通过对问题链的质疑、释疑、激思, 分析课文, 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发散思维的能力。
设计问题是很讲技巧的。问题设计的过多、过细, 学生就会被追问得很疲惫; 问得太具体, 容易束缚学生的手脚, 让他们拘泥于课本, 对号入座; 问得太浅, 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问得太深, 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学生够不着, 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降低了学习的效率。比如《囚绿记》一课, 有教师在研读探究部分设计了五个问题:“ ( 1) 你对作者有多少了解? ( 2) 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来记叙, 除了写“囚绿”之外, 还写了哪些有关“绿”的意念和行动? ( 3) 作者笔下的常春藤有何特点? ( 4) 作者为什么要囚绿? 对作者这个行为, 你是如何理解的? ( 5) 作者因为爱绿而囚绿, 课文哪些语句体现了他对绿的深爱?”因问题太多、太细, 本来两节课的内容, 两节半课才能完成, 影响了课堂效率。
所以, 只有设计紧扣教材, 围绕学习目标, 符合学生学情, 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有梯度、有层次的环环相扣的问题链, 让学生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学会看书、自学、探究、合作, 才能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3. 精选多样化的达标测试题
达标测试是六环节目标导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课堂效率和学习目标完成情况的重要手段。既可设计本课所学的基础知识, 也可是本课的重、难点, 重要的中考考点; 既可是选择填空题, 也可是简答题。不管是怎样的形式, 怎样的题目, 都不能脱离学习目标, 而且题量要适中。因为它的目的是教师通过测试迅速、准确、真实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让学生学会查漏补缺, 而不是把导学案变成学生的练习册或试题集。
二、认真备课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关键
如果将课堂比作是“岸”, 导学案是“船”, 教师则是摆渡人, 光有船是不能到达彼岸的。有了教师这个摆渡人的引导, 才能在导学案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才有希望将静止的导学案转化成生动的教学过程, 进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为此, 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 备教材
“给人一碗水, 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作为一个语文教师, 必须有渊博的学识。上课前, 一定要对要教的课文进行反复的诵读, 了解相关的图片、背景, 明确课文的大意、文章的主旨、本课的重难点、写作特色、语言风格等。只有吃透教材, 才能在语文课堂上游刃有余[3]。
2. 备导学案
导学案采用集体研讨、轮流主备、修改优化、师生共用的模式, 不是自己负责主备的单元或课文, 很多教师是没有认真阅读、思考的, 导学案过多地烙下的是主备人的思维方式、教学风格。“一千个读者, 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一千位教师, 也会有一千种教学风格”。所以, 其他的教师, 在上课前, 一定要认真阅读导学案, 思考主备人设计的用意, 教学环节间的衔接过渡, 同时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适当地对导学案进行删、增、调等处理, 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为娴熟。
3. 备学生
备完教材、导学案, 教师完成了人与文本之间的解读, 但课堂的意义在于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解读, 深入浅出地教给学生, 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情景之中去品味、去感受, 从而完成师生之间的对话, 生与文本间的交流。所以, 学生有怎样的认知水平, 能够回答哪些问题, 会有怎样的疑惑, 用什么方法引导学生快速融入到文本中去等问题, 都是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预设的。只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全面考虑, 教师才能灵活机智地处理好学生随机提出的问题, 才会在变化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 不至于手足无措地被动地将自己的所知“填鸭式”地灌输给学生。
例如教学《孔乙己》一课,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 放手让学生去阅读、探讨交流, 恰到好处地引导点拨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因此会有很多自己的体会感悟, 生成的东西也会非常多, 自然会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三、充分预习是打造高效语文课堂的保证
“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 “以学为主, 以学定教”的观念, 表明只有以学生为主体,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学案既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又是改变课堂教学面貌, 优化课堂效率的新的教学模式。如果学生把新课前已拿到手的导学案丢之抽屉、书包置之不理, 那么再优质的导学案, 再优秀的教师, 也只能在课堂上老牛拉破车似的唱独角戏, 课堂气氛十分沉闷, 课堂效率极其低下。《周公诫子》一课, 为什么有些班级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不是导学案不够优质, 不是教师不够优秀, 而是学生们没有充分地预习, 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有预习。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很多教师、家长、学生都认为上课认真听讲, 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就可以了。其实不然, 学习三部曲: 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一个环节也不能少。课前预习不仅可以扫除听课中的“拦路虎”, 提高记笔记的水平, 还可以提高听课的效率。怎样预习提前发下去的导学案呢[4]? 首先, 通读课文, 标记好段落序号, 了解课文内容梗概, 故事情节。其次, 明确学习目标, 本课的重、难点, 思考研读探究部分的问题, 完成导学案预习部分的练习。最后, 把导学案中不会的知识、不懂的问题勾画出来。
通过预习, 学生了解了自己, 知道自己懂得和不懂的问题; 通过预习, 学生了解了课文, 知道了课文内容和喜欢的人物、情节; 通过预习, 学生了解了导学案, 知道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学习的重难点, 可以说知己知彼。兵法曰“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对于学习, 学生无论听课, 记笔记, 还是讨论都非常有针对性, 课堂气氛一定非常活跃, 课堂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
教师精编导学案并认真地进行二次备课, 学生充分地预习将要学习的课文, 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一定能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摘要: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教师只有精编导学案, 认真备课, 学生们充分进行预习, 这样起主导作用的教师才能充分调动学习主体学习的兴趣, 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语文课堂, 避免统一导学案、课件, 以及不一样的课堂进度和效率的现象出现。
关键词:导学案,学习目标,问题链,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沈威.例谈导学案的价值属性[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11) .
[2]孔令山.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J].学苑教育, 2012, (11) .
[3]李青峰, 丁亚宏.怎样上好一节语文课[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0, (4) .
周公诫子的阅读题答案 篇3
(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④。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则不能冶性。然后年与时驰,意⑦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①行:操行②修身:这是个人的品德修养③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④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⑤淫漫:荒淫,怠惰。⑥励精:振奋精神。⑦意:这是意志。⑧接世:合于世用,这是为社会所用。
1.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非学无以广才()
悲守穷庐()
又相天子()
2.解释下边加粗字在文中的意思。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往矣,子勿以鲁国骄士()
夫君子之行()
险躁则不能冶性()
3.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是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扩展 屋子 辅佐
2.在 因为 放在句首作发语词,无实意 就
3.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意对即可)
4.(1)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2)(如果)年华随着时间流失,然后意志随着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周公诫子教案】推荐阅读:
鲁周公世家教案05-18
周公《诫伯禽》原文及翻译10-24
宝鸡周公庙导游词09-23
周公庙戏曲文物调研论文12-26
《鲁周公世家》一体化教学案教师版07-23
《诫子书》教案11-24
《诫子书》精品教案(第2课时)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