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发射基地的范文

2024-05-19

火箭发射基地的范文(共7篇)

火箭发射基地的范文 篇1

朋友!你是否曾去过酒泉的火箭发射基地呢?只见硕大的火箭矗立在发射架上,整装待发,就在起动时的一刹那,底部喷出一束炽烈的火光,其火箭径直冲向碧蓝的天空中。那幺为什么火箭要垂直发射呢?

其实火箭在起飞的一刹那要减轻火箭的重量,而且飞行过程中还要减少空气阻力。人们总是希望只消耗较少的能量便能使火箭平稳的起飞,并获得非常大的飞行速度。

发射台上的火箭起飞之后,如果推力大于重力,火箭才会慢慢且平稳地垂直上升,并逐渐快速飞向空中。假设不是垂直发射而是倾斜发射的,那幺火箭就一定在倾斜的发射架上滑行非常长的距离才能获得足够的起飞力量,以免很快掉到地上来;这不但要多消耗能量,并且要有很长的发射架。弹道式火箭的推力比其重力大不了多少。一般采用垂直发射较为合适。火箭飞行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和大气的密度、压力、温度有直接联系,而空气的因素又随高度的不一样而显着变化,所以,垂直发射能够使火箭尽快地穿过浓密的大气层而进入高空飞行,以降低能量的消耗。

如此可知,垂直发射火箭是最合理的发射方法。

火箭发射基地的范文 篇2

火箭增雨防雹, 是通过火箭发射装置将增雨防雹火箭弹发射到目标云中, 达到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的目的。火箭发射架定向器是火箭发射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作用是装载和定向发射增雨防雹火箭弹。

目前国内定型的火箭弹主要分为WR-98型、HJD-82型、RYI-6300型和BL-1型等几种型号, 普遍是一部火箭架的定向器只能装载型号匹配的火箭弹, 装载量3~4枚, 这种装载模式已经使用了十几年, 显然不能满足当前大剂量、限时和使用多种弹型作业的实际需求, 急需装载容量大、适应各种弹型的定向器。国内现用定向器点火触头总成, 触头直接联接在压缩弹簧上, 易受火箭弹离轨的高速碰撞损坏。火箭弹装进发射轨道内, 用手扳动挡弹器将火箭弹挡住, 这也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式。本文对现用的定向器进行优化改进, 通过合理地利用和改进部件, 使定向器装载容量得到扩充, 解决点火触头受损问题, 其中设计的点火触头总成和挡弹器已申报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 改进设计

定向器由轨道撑架、导轨、导轨垫块、点火触头总成、点火接线柱、挡弹器等组成。

1.1 轨道撑架、垫块、导轨

轨道撑架起着固定导轨垫块和导轨的作用, 提供了火箭弹滑行空间, 用螺栓联接在轨道托架上, 材料为铝合金, 一次成型工艺制作, 结构设计见图1。

轨道撑架采用模具整体精密压铸成型, 具有一定的密实度, 应消除气泡、夹渣等缺陷, 能够满足强度要求, 表面要求采用高标准的喷涂技术, 外观光洁, 色泽匀称, 具有长期制作的性能稳定性, 并且加工精度高, 效率高。

1.2 导轨垫块

上、下导轨垫块使火箭弹尾翼巧妙避开了轨道撑架, 按导轨的外形和形成的发射轨道空间进行设计, 材料用铝合金一次成型工艺制作, 见图2。

在定向器组装中, 下轨导向垫块可以颠倒使用, 不同方向的装配可以装入不同规格的火箭弹, 减少了不同规格垫块的设计与投入, 大大节约了成本, 并且安装快捷。

1.3 发射导轨

由一根上导轨和一根下导轨组成一个发射轨道, 发射轨道的包容圆直径由火箭弹的外径确定, 不同的火箭弹需要的包容圆直径不同, 导轨的宽度和长度也就不同。导轨可设计成槽型, 槽型的上、下导轨迫使火箭弹在槽内滑行, 导轨长度有效保证火箭弹起始定向和火箭弹脱离轨道后延续稳定方向的飞行, 结构设计见图3。

发射导轨亦是铝合金材质, 也采用模具挤压成长条状, 直接制作成设计长度, 中间钻孔后就可使用, 表面进行亚银色的氧化处理工艺, 与导轨垫块具有相同的制作工艺。

1.4 点火接线柱、点火触头总成

点火接线柱与点火触头总成的作用是将点火电能量传递给火箭弹内的电发火装置。

BL-1A型火箭弹是线连接点火方式, 点火接线柱适用此类弹种的电能量传递。点火接线柱分火线和地线, 成对安装在定向器尾部的上导轨垫块中, 可以用市场中购买的接线柱或接线夹改制而成。

WR-98型、HJD-82A型、RYI-6300型火箭弹是接触点火方式, 需要点火触头总成完成点火。根据火箭弹点火铜片的位置, 正极点火触头总成安装在上导轨中部的槽内, 负极点火触头总成对应安装在下导轨中部的槽内, 依靠扭簧作用使触头与火箭弹中部的铜片紧密接触, 并且留有8 mm的调整距离, 方便与各弹种铜片接触的微调, 结构设计见图4。

1.5 挡弹器

挡弹器由基座、挡弹片、铆合销轴组成。其作用是将装载在轨道内的火箭弹挡住, 不至滑落, 同时把规格不同的火箭弹固定到合适的位置, 使火箭弹上的点火铜片与导向轨道上的点火触头完全接触, 保证电路通联, 成功完成点火发射功能, 结构设计见图5。

图5中的挡弹器安装在定向器尾部的各发射轨道的上导轨槽内。装弹时, 弹头推动挡弹片上移直到水平位置, 当弹体全部装入发射轨道内, 挡弹片自然下坠, 将火箭弹从喷火口位置挡在轨道内。挡弹片是采用耐高温不锈钢材质, 完全可以承受住喷火瞬间产生的高温和气压冲击。挡弹器基座采用铝合金一次成型工艺制作, 留出20 mm的前后移动距离, 给各种弹型的点火铜片与点火触头接触提供了调整空间, 一种规格的挡弹器可以适应多种规格的火箭弹。

1.6 组装

图6中定向器用8个轨道撑架、4根82 mm上、下导轨和垫块组成2个准82 mm发射轨道;在准82 mm发射轨道中, 反向安装下导轨垫块就组成了2个准66 mm发射轨道;在准66 mm发射轨道的上、下导轨内, 增加4根56 mm导轨组成2个准56 mm发射轨道;3对点火接线柱, 用于BL-1A型。6对点火触头总成, 用于WR-98型、HJD-82A型、RYI-6300型火箭弹点火。按此组装后, 1个轨道撑架可满足3个发射轨道, 由于导轨较长, 采用了4对轨道撑架, 实现6个发射轨道的定向器。

ϕ82 mm发射轨道装载WR-98型、HJD-82A型火箭弹, ϕ66 mm发射轨道装载RYI-6300型火箭弹, ϕ56 mm发射轨道装载BL-1A型火箭弹, 用户可根据作业需要进行发射轨道口径的调整, 也可通过纵向或横向拼接轨道撑架, 增加发射轨道数。

2 结语

本文根据装载和发射增雨防雹火箭弹的特点, 设计出叠加的轨道撑架、组合的发射导轨、共用的导轨垫块、耐用的点火触头、方便的挡弹器等主要部件, 构成的新型火箭发射架定向器, 具备了结构简单、零配件通用性高、装配方便灵活、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 经外场试验和实际应用后, 达到了设计目的,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摘要:增雨防雹火箭发射装置作为地面催化剂的主要运载工具, 已被广泛使用。火箭发射装置中的定向器和火箭弹的型号必须匹配, 同时装载数量应较小, 否则会影响作业效果和火箭发射装置的通用性。文中根据定向器结构和定向发射火箭弹的功能需求, 对现用的定向器进行优化改进, 利用部件组合互用和叠加结构, 设计出一次可以启动6个发射通道的定向器, 各部件均用铝合金一次成型工艺制作。通过合理地利用部件, 使定向器装载容量得到扩充, 同时满足装载4种弹型, 解决了点火触头受损和装载弹型匹配问题, 利于今后定向器的规模化生产, 也为定向器再次扩容提供了空间。

关键词:发射架定向器,改进设计

参考文献

[1]杨炳华, 王旭, 廖飞佳, 等.新疆人工影响天气[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14:271-294.

[2]陈光学, 王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法及设备[M].北京: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2:96-100.

[3]章澄昌, 许焕斌, 段英.人工影响天气岗位培训教材[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3:201.

火箭发射基地的范文 篇3

大型无人机双发火箭助推发射技术的研究

与小型无人机单发火箭助推发射系统比较,大型无人机双发火箭助推发射系统设计中存在着一些特殊问题,如火箭助推器的匹配设计,发射装置类型设计,发射参数的.选择,纵向力矩平衡问题,以及机-架系统的动载荷问题等.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讨论,为此类无人机发射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一些设计原则和选择依据.

作 者:裴锦华 吴泊宁 Pei Jinhua Wu Boning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机研究所,南京,210016刊 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年,卷(期):31(3)分类号:V279 V271.3 V435关键词:无人驾驶飞机 助推火箭 发射

气象探测火箭发射用软件射表 篇4

气象探测火箭发射用软件射表

在气象探测火箭发射之前需要根据实测风场, 应用射表对火箭飞行弹道进行“风修”.传统射表在风修精度和通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软件射表具有明显优势,它基于弹道数值仿真及迭代搜索技术,根据火箭分离技术要求和实测风场条件,确定出火箭发射角并及时预示飞行弹道.与传统射表相比,软件射表具有更高的风修计算精度及通用性,并省去了繁杂的射表编制工作.

作 者:陈广南 张为华 CHEN Guang-nan ZHANG Wei-hua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航天工程与材料学院,湖南,长沙,410073刊 名: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年,卷(期):22(2)分类号:V421.1 V555+.2关键词:气象火箭 射表 风补偿

火箭发射基地的范文 篇5

火箭发射分布式仿真系统中信息交互方式设计

回顾了分布式仿真系统中交互协议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了四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交互方式,结合工程实践对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针对火箭发射分布式仿真系统实用、高效的`数据通讯的需要,选择了HLA和串行通讯相结合作为信息交互方式.重点研究了多线程串行实时通信的方法.系统运行证明在设计分布式系统信息交互方式时,针对实际灵活地选择合适的交互协议,是完全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

作 者:龙勇 黄先祥 张志利 高钦和 王海洋 LONG Yong HUANG Xian-xiang ZHANG Zhi-li GAO Qin-he WANG Hai-yang  作者单位: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25 刊 名:系统仿真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年,卷(期): 18(z2) 分类号:V4 TP3 关键词:分布式仿真   信息交互设计   多线程串行通信  

火箭发射基地的范文 篇6

过去数年间,苹果公司的发展历程恰似航天火箭的发射过程——一系列快速紧密有序的爆炸而后直冲苍穹。苹果公司本身,它的领导者及它的产品已经变成了一种文化上的通用语。戴尔公司想成为商业领域的苹果公司,Zip car亦想在汽车共享领域成为苹果公司,戏剧演员比尔马赫甚至说,如果苹果公司总裁做总统,政府将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一个公司或个人怎样才能成为“某某领域的苹果”?在与苹果公司前雇员,现任合伙人以及其他一些长期关注苹果的专业人士进行探讨交流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它们围绕以下十大关键因素展开。

1、像保时捷一样不落俗套

在20世纪80年代领导苹果工作团队设计产品时,在“笔记本看起来应该像什么”这个问题上,斯蒂芬乔布斯经常亲自指导工程师们。“有一次他在百货商店看到一个异常精美的厨具”,安迪赫兹菲尔德说,“然后他就要求设计师把笔记本设计成他看到的那个模样”,“还有一次他要设计师把产品设计成保时捷的模样”。安迪赫兹菲尔德是苹果创始工程师之一,并著有《硅谷里的革命:苹果公司成长的伟大历史》一书。

计算机看起来更应该像跑车和厨具,而苹果公司的追随者恰是高端人群——那些已买或者是将买保时捷的人。很明显,仅通过跟随硅谷的市场动向,通过技术专家或是其他俗套的设计,你很难吸引他们。而苹果的魔力,恰恰在于自己钻研,从而不落俗套地吸引其目标客户。

2、苹果的哲学逾越常规

技术专家普遍认为,源代码开放是大势所趋,且体现共享原则。在这一背景下,苹果被视为略显封闭。

但在苹果的哲学里,封闭与自由并不冲突。“我们正竭尽所能地让用户体验到预想效果,”乔布斯在给莱恩塔特的电子邮件中写道。此前,莱恩在博客中抨击苹果禁止在iPhone和iPad上使用Flash技术。“你可以不赞同我们,但我们的动机是纯洁的。”乔布斯写道,“禁止该技术是因为苹果商店提供了太多自由,你能买到盗取个人隐私的程序,也能买到摧毁电池的程序,还能买色情影片。”

尽管如此,程序员们一直抱怨苹果商店过于封闭,他们认为苹果商店在设计应用程序上一直持独裁态度。即问题不在于它是封闭的,而在于它在规则制定方面是独断专行的,隐蔽的,频繁变动的。如果苹果公司能放宽透明度,就能避免上述大部分争议。

但根本上,苹果不在乎争议。虽然批判仍在持续,但是苹果商店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连其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它极其便捷且妙趣横生。

3、产品的骄傲拒绝复杂

“拒绝”可能是乔布斯在苹果公司所扮演的首要角色。“他简直是个过滤器”,苹果电脑工程师赫兹菲尔德说。每一天都会有设计者向乔布斯展示关于新产品和在现有产品上加入新特征的创意,而他的回答几乎都是拒绝。“我为那些我们没有去做的产品感到骄傲,正如同我为那些我们做出来的产品感到骄傲一样。”乔布斯在2004年接受采访时说。

乔布斯拒绝的原因,不仅出于对复杂设计的一贯反感,还有成本考虑,并制造期待效应。对一些复杂的设计说不可以使成本降得更低,减少一些产品的特征还能制造一种期待。“故意忽略一项人们想拥有的产品特征,会激发人们对它的渴望。”苹果公司的前工程师雷德说,“当你在新版本中将这个功能加入时,用户得偿所愿,则更加高兴。”

苹果公司一遍又一遍地运用着这个策略,最新的例子是iPhone O S4,它添加了多任务操作功能。事实上,该功能用户们从2007年起就开始要求。再来看看iPad,真的没法添加摄像装置吗?

4、压倒一切的目标服务客户

不管你的产品有多好,它总有出问题的时候。近年来,在笔记本和手机领域,苹果的竞争对手们大多采取回避客户而非服务客户的策略。它们关掉了自身的客户服务部门,并将这项业务外包给由低薪员工组成的电话服务中心。它们甚至要客户自己去网上寻找常见问题的解答。

而二十年前,苹果公司制订零售策略时,就明确了一个压倒一切的优先目标,即创立一种让客户完全联想不到计算机工业的零售商店。他们致力于在商店中营造一种类似四季酒店大堂的友好氛围。

Genius Bar便是代表。Genius Bar里的工作人员会为你诊断每一款苹果公司的产品,而不管你从哪里买的。除非过了保质期,公司对上述服务不收取任何费用。苹果公司为何如此慷慨呢?曾在Genius Bar工作过的德尔说:“有时候客户进来时是为寻求帮助,但在离开时却购买了新产品。”

5、超越客户想象一匹更快的马

乔布斯总是在各种场合频繁引用亨利福特的名言:“如果我问客户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总是说要"一匹更快的马!”

乔布斯用这句话,来说明苹果公司所信奉的哲学,即人们预想不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客户会告诉你一大堆他们所需要的东西,但是当你按照他们的意图制造出来时,这又不是他们想要的。将那些尚不存在的东西形象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乔布斯也不是将客户的反馈视为无物。他将其看做是鼓舞,而非方向;是方式,而非结果。所以苹果总是能推出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又超越客户想象的新产品。

6、堪比基督徒对耶稣的忠诚

如同Genius Bar已被证明是天才创意一样,如今风行全球的苹果宣传口号“换种方式思考”也被证明不是空话,因为苹果粉丝们的思考方式确实与众不同。粉丝对苹果的忠诚度堪比基督徒对耶稣的忠诚度。苹果的品牌是如此的强大和有吸引力,以至于对有些人而言,苹果已经成了一种信仰。

苹果公司通过一系列精细入微的方式,来培养粉丝对苹果品牌的宗教般的狂热。包括渲染产品的神秘等。而最重要的方式,是强化苹果产品的象征意义,最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则植根于产品本身。苹果公司用颜色、声音、形状等元素的组合,构建了清晰的品牌形象。苹果通过这些策略使其品牌形象深植人心。

这一点在苹果发布新产品时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一系列统一协调的步骤,苹果调动大众的胃口,吸引更多人关注。在公众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时,苹果再适时对外公布其早就准备好的信息或新产品。这一切都是围绕着营销进行的。

7、对幻想不要感到惊讶

如果有一天苹果推出了一款没有桌面的电脑,请不要感到惊讶。

仅仅是幻想吗?绝对不是,这些都将写进苹果的专利申请文件里。虽然还没有看到这些产品,但我们丝毫不应怀疑苹果的创新能力。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像苹果那样频繁地对所在领域的基础环节进行反思和重构。仅仅在过去的短短几年间,苹果公司就对其笔记本电脑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大幅度革新,这也是笔记本生产设计领域有史以来所进行的最迅捷最大规模的革新,除苹果外,没有任何其他公司做到这些。

苹果完全无视IT领域所强调的兼容性的概念,这对诸如微软这样的竞争者来说是福亦是祸。在苹果公司的历史上,它数次采用新的操作系统和新的芯片构造,这些决定总是使它原来的生产组装基地立刻变得过时。苹果总是不停地否定过去设计中的不合理及不足之处,不断地推陈出新,使其产品总能以独特的风格傲立于时代前沿。

8、乔布斯让所有人呆若木鸡

2000年,作为苹果阿斯塔特美国业务分部的运营经理,麦克伊万杰李斯特负责DVD刻录技术研发,即将这种DVD装在高端电脑上,并且在未来将其转变为iDVD。该项目界面呈现出来的,是多种多样的窗口和菜单选项,以及大段的功能解释文字。

“这时乔布斯走了进来,”伊万杰李斯特回忆说,“他没有仔细看我们的工作,而是在白板上画了一个框。”“这就是新设计。”乔布斯说,“只要一个窗口,将音像资料推入窗口,然后点击一个叫播放的按钮,这是我们要的。”

“所有人呆若木鸡,”伊万杰李斯特说,这种风格与他以前所就职的公司迥异。技术领域追求具有包容性的、彻底的、集合大众智慧的创新。而苹果的工程师则要花费100%的时间去设计由一小部分资深经理或是乔布斯一个人计划的产品。有权做出决策的人是如此之少,以至于苹果一年仅能够推出一项或两项创新产品。

9、独一无二的典型iPad

“革命性”是乔布斯最喜欢的词之一。他极力夸赞苹果的每个发明创造都是独一无二的和有创造性的。

苹果的产品到底具不具有革命性,取决于我们对革命性这个词的定义。苹果公司擅于搜集汇总技术领域的最新创意,并通过转化将其变为己有。苹果擅长发现别的同类产品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其推出的产品上将上述问题和不足予以解决,或者是对货架上的其他同类产品在苹果的模式下进行改良革新。

iPad就是一个典型例子。早在2001年比尔盖茨就推出了一款具备几乎相同功能的建立在windows操作系统基础上的产品,但是当时在交互界面,应用软件开发方面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微软公司就没有继续坚持下去。乔布斯发现在苹果公司现有的技术基础上,上述的问题都不成其为问题,于是iPad横空出世。在刚推出的三个月里,iPad就卖出了300万台。

1 0、不被竞争态势所牵制有条不紊

在iPad上市几周后,惠普、微软及其他一些公司相继推迟了同类产品的上市。它们正试图制作出比iPad更加精密、功能更加齐全的产品。它们正致力于创造自己版本的“快马”,于是它们推迟面市,又回到了设计室。与此同时,苹果的其他竞争者如Google,Intel等也快马加鞭地在该领域排兵布阵。

苹果公司并没有为这种iPad,它严格地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行事。苹果公司的时间表是严格按照其自身的经营策略和长期愿景目标来制定的,其受市场态势和竞争者状况的影响较为轻微,这样苹果公司总能掌握主动权,适时地推出一些新产品,占尽市场先机。

火箭发展漫谈[范文模版] 篇7

卢志鎏

关于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坊间有很多传闻,被人们不厌其烦地传播着,比如者加加林之前,就有航天员在发射台上就被炸死了,或者加加林之前已经有人进太空,但是他没能回来,成了太空里的孤魂野鬼。或者他回来了,但没能活着回到地面。再或者他活着回到地面,但是没能去苏联,而是在中国。再再或者他是在苏联,但是身负重伤,没法见人……

这些可能是好事者编造出来自娱或者娱人的。也可能是西方情报机关编出来迷惑人心,降低苏联影响力的。不过美国自己也受到相应的折磨。几十年来一直有人质疑美国登月的真实性,认为那只是电视特效罢了,甚至还拍了一部电影,名叫《摩羯星一号》。

作为一个航天爱好者,我想通过这篇文章讲述加加林那次壮举前后的日子发生的一些事情,以此纪念这一伟大事件。

1、尴尬的卫星

其实,人类第一颗卫星上天多少是件有些偶然的事情。

苏联领导人,具体地说就是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苏斯洛夫等等,非常关注苏联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在他们那个年代,核弹是终极武器(在本年代好像还依然如此)。但是核弹只攥在手里是没有用的,要能打得出去才行。所以苏联领导层最关注的是洲际投射能力,远程轰炸机也好,弹道导弹也好,巡航导弹也好,无论什么,只要能飞过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砸到美国人头上就行。

此时,科罗廖夫的第一试验设计局(OKB-1)端出了R-7洲际弹道导弹,它可以携带3吨弹头飞越8500千米,足够打到美国本土了。不仅如此,弹道导弹还飞得很快,实际上是无法防御的武器。苏维埃领袖们对这个新鲜的东西很感兴趣,提供了大量资源,要求让科罗廖夫尽快开发出来。

但是科罗廖夫心里自有他的小九九。他的目标绝不局限在区区美国。说白了,他想让人类突破大气层,飞到太空去。和他有一样想法的是吉洪拉沃夫(这是一个一直躲在幕后推动苏联航天进程的关键人物,有时间要写写他),这两位都是齐奥尔科夫斯基的粉丝,梦想造出神奇的机器去探索宇宙。

现在,科罗廖夫有资源研制R-7,实际上就等于有了将宇宙探索机器送进太空的工具。接下来要做什么就顺理成章了——吉洪拉沃夫和科罗廖夫想让中央拨款造出这个机器并让它上天。

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想让它上天,先要把它造出来,这需要一笔投资。不仅要造出来,还要为它研制部署测控系统,这是一笔更大的投资。苏联国力和美国比,差距很大,造导弹都嫌不够用,还要分出钱造没用的东西。领导们不干。

说到测控系统,有个R-7洲际导弹的小秘密不妨说一说。

前面我说过,弹道导弹是无法防御的武器,但那是针对完善的导弹系统而言的。在这里,我耍了个小小的滑头,没说R-7是无法防御的。实际上,R-7并不是无法防御的。它有很多弱点,比如发射阵地非常庞大,造价高昂;发射准备异常复杂,操作周期长;使用液氧煤油推进剂组合,无法长期贮存。不过这些都不算什么,作为武器,R-7有一个致命弱点:在其飞行轨迹下方,每隔500千米必须部署一个制导站为它制导。否则,R-7的精度就会大幅下降,实际上没法用了。

由于R-7的弱点如此明显,所以即使赫鲁晓夫倚重导弹到了近乎疯狂程度的领导人,都没敢大量部署它,执行战斗值班任务的R-7大概也就是个位数吧。当然,这些事情当时都严格保密,绝不能让美帝知道。后来还是扬格利拿出了实用的洲际导弹,解了燃眉之急。

请允许我稍稍地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次,从R-7的弱点似乎可以判断出,科罗廖夫当初就没真心实意地研制武器,而是一门心思想搞出航天运载工具。否则,一个液氧的贮存问题就能枪毙他的方案(我的猜测是错的,下面有介绍,这里保持原貌)。

书归正题。

吉洪拉沃夫和科罗廖夫不死心,不断向上头写信,阐述重要意义——美国人也在琢磨这玩意,我们不能落在他们后面。尤其是这东西有军事用途,可以@#%#$%^&~~~~~

军事用途这个词打动了领导人,上面终于同意分点资源给这个小家伙,但是决不能耽误研制R-7。

就在这种尴尬的处境下,OKB-1和一众设计局、科研院所紧赶慢赶,1957年10月4日深夜,苏联终于抢在美国前面把一个83.6千克重的金属球扔进了太空。据赫鲁晓夫自己说,他晚上接到电话得知消息后,祝贺了有关人员,然后像往常一样平静地上床睡觉去了。第二天的《真理报》在右下角刊登了Спутник发射成功的消息,说难听点就是个豆腐块。Спутник意思是伙伴,这个非常普通的词汇从此成为这种神奇机器的名字。

苏联就这样漫不经心地带领人类走进了航天时代。

2、可怜的狗狗

卫星上天后,科罗廖夫大发慈悲,几年来第一次给他的手下放假,让他们去度假胜地索契好好放松一下。是啊,他们太累了。

科罗廖夫没有同行,他回了莫斯科。

此时,卫星上天让西方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纽约时报》头版大字标题《苏联向太空发射地球卫星,卫星四次越过美国上空》。刚奠定霸主地位的美国在一个全新而且看起来前景无限的领域猛然被人超过,感受可想而知。

西方的反应立刻反馈回苏联。赫鲁晓夫等人没想到,一个小小的铁疙瘩竟能带来这么大的反响,这自然是赫鲁晓夫极喜欢看到的。

作为一个深具抱负的人,科罗廖夫不允许自己有片刻放松。他不仅精通火箭卫星,也深谙领导人心理。科罗廖夫决心趁热打铁,趁此良机让自己的航天计划挤进只有导弹的领导人脑袋。

果然,赫鲁晓夫很快就找他了解第一颗卫星的细节。他仿佛无心地问了一句,最近还能再射一颗不一样的东西上天么?

科罗廖夫马上拍胸脯保证,在伟大的十月革命40周年来临时,我能发射一枚带狗的卫星上太空,让全世界再吃一惊。

赫鲁晓夫大喜过望:干吧,总设计师同志。

可怜那些刚到索契的部下,还没晒够太阳泡够温泉呢,就被科罗廖夫一个电话拽了回去。

比他们更可怜的是将被送入太空的狗狗。显然,它拿到的是一张单程票,上去就别想活着下来,卫星会像弹道导弹的弹头一样再入大气层烧毁。

人们选中了一条叫莱卡的母狗,非常安静和顺,惹人喜爱。为了让这条可怜的狗狗少受痛苦,医生们建议装一个小装置,在卫星里的氧气耗尽前可以给她自动注射毒剂。

11月3日,莱卡成为世界上第一只进入轨道的动物。很荣幸,但并不幸福。由于卫星舱内温控系统失灵,温度猛升,11月7日,还没用上人类为它准备的毒剂,莱卡就死于温度过高带来的机能衰竭。

3、竞赛开始

下一步就是把人送入太空并且让他安全地返回地面。这是科罗廖夫们的梦想,但并不是赫鲁晓夫们的打算。他们关心的是中程导弹和洲际导弹进展如何,能打多远,能部署多少,一旦发射能把美国和西欧揍成什么样子。至于卫星,他们更关注的是侦察卫星。如果不知道导弹的目标在哪里,那怎么打仗。这个卫星叫OD-1侦察卫星,也由OKB-1研制。载人卫星叫OD-2,从编号也能看出来,载人飞行的位置是靠后再靠后的。

在美国这边,这个号称自由资本主义的国度,似乎比号称计划经济体制的苏联,在航天项目的规划上更有条理、更有计划、更有耐心。1958年10月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成立。没几天,一个航天任务小组就在NASA兰利中心成立,领头人是吉尔路斯,还有关键人物艾格斯、费格特、乔治·劳和克拉夫特等。这些都已经是或将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任务就是制订计划,推进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选拔标准制订、载人卫星(后来命名为水星飞船)研制招标等等都开始进行。

这些信息都被苏联掌握。1958年11月,影响力很大的总设计师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研究美国人的进展,决定把载人飞船任务提到第一位,侦察卫星放到第二位。

OD-2卫星的研制得以加速。

本来OKB-1专门研制了OD-1侦察卫星,为了保证侦察卫星的进度,现在干脆把OD-2设计成侦察、载人两用飞行器。二者共用服务舱设计,载荷舱稍有不同。所以苏联的侦察卫星和美国的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它装相机和胶片的载荷舱是密封增压的。西方曾经认为这是为了方便设计相机和胶片,其实主要原因在此。现在看来,这就是卫星公用平台的思想啊,很先进嘛。

既然是载人卫星,人的安全自然是第一位的。科罗廖夫要求研制固体火箭发动机的OKB-81拿出类似美国水星飞船那样的固体火箭逃逸系统。OKB-81倒是拿出来了,但严重超重。就这样,OKB-81的总设计师还拒绝减轻重量,他担心减重会降低系统性能,航天员会面临不必要的危险。科罗廖夫也拿他没辙。于是OKB-1里有人建议,干脆别用火箭逃逸系统了,就用已经成熟的弹射座椅。航天员一发现有事就弹走,多省事。这是与美国飞船的第一个不同。

OD-2卫星舱内气压接近一个大气压,使用氮氧混合气体。水星飞船采用三分之一大气压体制,用纯氧。苏联这样设计简单,节省研制时间,而且舱内不用纯氧,安全。美国人后来就吃了用纯氧的苦头。

4、航天员

除了飞船,另一个关键是挑选航天员。

军方、科学院、设计局等开了个联席会议,要确定挑选志愿者的方法和标准。开始大家认为航天员要有如下职业背景:飞行员、潜水员、火箭部队军官、赛车手。其他好理解,赛车手也能入选有点奇怪,估计是觉得他们能在高速、高压力环境下工作吧。

当时美国人也在选拔航天员,他们的思路更广。除了赛车手外,他们还考虑了冲浪运动员,甚至玩空中飞人的杂技演员。

苏联空军对此不以为然。他们坚持,必须从空军飞行员中挑选航天员。理由是只有他们才同时具备在缺氧、高压力环境、高过载环境下工作的经验,而且还要有弹射经验。

空军的想法是有道理的。这个意见被采纳了。

苏联航天员的体格挑选标准是:年龄25-30岁,身高不超过175厘米,体重不超过72千克。身体健康,不能有疾病,小到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大到肾脏、肝脏、心脏等器官病变。甚至,哪怕医生认为你可能将患上胃炎、肠炎都不行。

顺便说一下,美国最终也完全面向军方飞行员选拔航天员,其他人不予考虑。

科罗廖夫说,我们苏维埃的航天员必须聪明,理解力强,体魄强健,能在高度压力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不需要像美国人那样,把航天员训练成成熟练的工程师。因为我们的卫星是高度自动化的。换句话说,开卫星比开飞机容易多了。

以这样的标准,3000多飞行员中选出了102名佼佼者,再进行更严格的体格检查和心理测试,挑出了8人。

本来计划就是挑出七八个人,这跟美国第一批航天员队伍七人的规模差不多。但是科罗廖夫认为人员规模应该有美国水星计划3倍大,为什么科罗廖夫这样想,我估计他可能这时候就想到了要为将来的登月、登火星、等金星做准备。当然这个想法他不会说出来。实际上,后来的登月计划里,预定的三批乘员组指令长全部来自这支队伍。

1959年底,20个幸运儿成为航天训练员。

和大多数人想的不同,这20人其实没多少飞行经验。飞行时数最多的是别里亚耶夫,900小时。惟一飞过超音速飞机的是波波维奇,飞的是米格-19,实际也只是跨音速飞机而已。有过试飞经历的只有科马罗夫。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年龄。他们大部分25岁左右,最年轻的23岁,最年长的34岁(只有4个人3字开头),多数是上尉军衔,最高少校。这样的年龄和资历结构自然不可能让他们有多丰富的飞行经验。

这和美国的情况大为不同。

美国的航天员选拔标准是:年龄不大于40岁,身体特别健康,有学士学位或相当资格,毕业于试飞员学校,飞行时数不少于1500小时,有喷气式飞机飞行经验。

后来的事实证明,美国的标准更合理。苏联第一批航天训练员年龄定得太低,太年轻的人心理状况不太稳定,情绪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发生波动,即使是加加林这样的人物,在首飞成功后也一度陷入低潮,花了不短的时间才调整过来,加入联盟飞船任务的训练。

5、上级关怀

1960年1月11日,空军总司令维尔希宁空军主帅签署命令,建立航天员训练机构。空军第一副参谋长卡马宁中将改任空军负责航天飞行的训练副总监,负责领导一个委员会领导有关航天员选拔、训练和管理的一切工作。关于卡马宁,请见番外篇。

卡马宁的第一个问题是谁来当航天员训练机构的头头。他选中了叶甫根尼·卡尔波夫空军上校。

38岁的卡尔波夫是航天员选拔专家小组组长,从头到尾参与选拔,对这20个小伙子非常熟悉,而且具有丰富的航空医学经验。

而且,他是个很有性格的人。

1960年2月24日,卡尔波夫成为航天员训练中心主任。他向空军总司令部提出训练中心的用人计划,要求给中心250人的编制。负责载人航天事务的空军副总司令微笑着把205人砍到70人。卡尔波夫当着他的面向总司令维尔希宁声辩,总司令对副总司令说:你,不知道怎么训练他们,他,也不知道。”然后他转向卡尔波夫:“你要小心呢,说到就要做到。”

他批准了250人的要求。

由此可见维尔希宁对载人航天有多么重视。

那20个小伙子离开原部队前往中心报到前,维尔希宁都一一打电话,提醒他们要肩负的责任和任务的艰巨性。这既是打预防针,也未尝不是一种打气。想象一下,一个刚出航校没几年的毛头小伙,师长都不一定亲眼见过,忽然接到空军总司令打来的电话,千对你叮咛万嘱咐,那心里该汹涌彭湃得一晚上睡不好吧。

6、航天训练员

20个小伙子分三批,来到位于莫斯科市内列宁斯克大街一栋2层小楼报到。这里就是训练中心暂时栖身的地方。

第一个搬进训练中心的是波波维奇和夫人玛丽娜。他来得早,门路熟,后来成了向导和“后勤部长”,为后来的航天员和家属服务。这个人很热情,跟每个人都能打成一片。不过呢,我要向大家隆重推出的是他的夫人玛丽娜,详情也请见番外篇。

当时的中心很简陋,一位航天训练员刚到中心时发现到处都是突击修建的明显痕迹,他被安排在一栋两层小楼住下,听着不错,其实这是一间健身房,突击改成公寓。健身房属于大名鼎鼎的中央陆军体育俱乐部,就在旁边,做运动很方便。事实上,航天训练员们经常去中央陆军体育俱乐部锻炼身体。这可不是耍特权,而是任务需要。

3月14日早上九点,中心开课了,小伙子们又一次坐进了教室。头四个月里,每天除了理论学习就是身体训练,挺辛苦的。

20人一起训练效率实在很低,关键是训练设备数量严重不足,这会大大影响训练进度。科罗廖夫、卡尔波夫和卡马宁向上级建议选出6人做第一梯队,给他们吃小灶,加速训练,执行第一次飞行。其余14人做第二梯队,以后飞行。这个想法是对的,在这个分秒必争的时候,撒胡椒面远不如重点培养效果好。1960年5月30日,空军挑出第一梯队的6位成员:卡塔绍夫、尼古拉耶夫、加加林、波波维奇、季托夫和瓦拉莫夫。这批人相当于美国的“水星七杰”,号称“先锋六人组”。

科罗廖夫6月18日第一次访问中心,和小伙子们见面。他们3个月前才知道这位总设计师的存在,而且他们对总设计师的情况了解也不多。这就是苏联式的保密制度。接下来他们回访OKB-1,得以第一次看见他们将要驾驶的载人卫星。

7、星城

训练中心现有的场地有很多缺点。首先是地方太小,很多装置、设备放不了。办公、生活条件也差,而且不够偏僻,不利于保密和安全。显然在这里开展工作不是长久之计。空军决定选个新地方建设中心。

选址要求蛮多,看上去挺苛刻:地方要够大,要人迹罕至且容易隔离,要在空军基地附近,适度接近公路、铁路。最绝的是,要离莫斯科不远,但又能保证有封闭的环境秘密安全地训练;要离莫斯科不近,但又能提供舒适的生活条件。

选址小组筛选出2个地方,巴拉希哈和谢尔科沃。空军领导选中了后者。

谢尔科沃区在莫斯科市东北郊,距离首都30千米,苏联最大的军用机场契卡洛夫斯基机场就在附近。这是一片茂密的森林,面积辽阔,地势平坦,容易与外界隔绝。森林里有一块地,是已经废弃的无线电试验场,正好可以用来建设训练中心。最妙的是,附近有几个单位都跟航天员有联系,包括契卡洛夫斯基机场、苏联科学院、莫尼诺空军学院,最关键的是还有OKB-1。简直太理想了。

地址确定后,中心的建设速度惊人。就在科罗廖夫访问航天员们后11天,1960年6月29日,中心迁入新址,这里改名绿城。后来它的另一个名字更为世人知晓:星城。

8、训练日

训练员们在进入中心4个月后,开始享受从未“品尝”的独特课程了。来自OKB-1和其他总师单位的专家们开始每周三次讲授诸如火箭、地球物理学、天文学、航天生物医学、无线电通信、导航等等课程。这些都他们来说颇为陌生,却是一个航天员必备的知识。即使科罗廖夫的机器是高度自动化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门课程是他们的老本行——飞行。苏联最著名的试飞员之

一、格罗莫夫试飞院的马克·盖雷当他们的飞行教官,飞米格-15UTI。空军改装了一架图-104喷气式客机,在盖雷的驾驶下,飞机做抛物线飞行,训练员们可以经历30秒的失重状态,提前体验太空飞行。

搬进去没多久,意外就随之而来。

7月16日,卡塔绍夫上离心机作8g过载测试时被医生发现了问题,背上有肉眼很难发现的针点状血迹,后来确诊是血管破裂导致内出血。就是因为这点小问题,尽管队友极力为他辩护,但上级依然很快就让他退出了“先锋六人组”。1962年4月,他离开航天员队伍。

卡塔绍夫和NASA的斯莱顿颇为相似。卡塔绍夫体格强壮,机灵聪明,一度是飞天第一人的最可能人选。但是因为血管破裂这个小小问题被淘汰出局,非常可惜。

斯莱顿是“水星七杰”的一员,本来要飞美国第二次载人轨道飞行任务。就在飞行前3个月,医生查出他有心律不齐,飞天梦顿时化为泡影。他成了“水星七杰”中惟一没有飞过水星飞船的成员。不过他运气比卡塔绍夫好,经过漫长的治疗,他后来奇迹般地重获航天员资格,执行了阿波罗-联盟飞行任务,也就是那次有名的“太空握手”。此时距离他原本的第一次飞行,已过去13年了。番外篇◆卡马宁

卡马宁在航空和航天两界都是大名鼎鼎的人物。

大家都知道,在苏联有“苏联英雄”这个响当当的称号。这个称号怎么来的呢? 1933年,正是苏联朝气蓬勃的年代,苏联人什么都想突破,什么都敢突破,有人瞄准了天空,有人瞄准了海洋,也有人瞄准了北极。极地科学权威、苏联科学院院士施密特准备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北极科考活动,从摩尔曼斯克穿过北极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这是一个充满未知因素和冒险成份的计划。施密特与“切留斯金号”船长沃罗宁商量,想让他和他的船出马,完成这次创举。沃罗宁认为“切留斯金号”不够大,破冰能力不强,所以不同意这次航行。施密特很厉害,硬是说服了他,于是就出发了。

开始还挺好,但是后来发生的事证明沃罗宁的担心绝不是杞人忧天。1934年2月13日,“切留斯金号”在楚科奇海遇到浮冰。施密特在无线电里报告说:“我们看到冰块压在船舷上,露在冰块上面的船壳钢板向外鼓起来弯曲了。冰块不断向船进攻,这种进攻虽然很慢,却是没法防御的。鼓起的船壳钢板沿着铆缝裂了开来,铆钉噼噼啪啪地飞走了。转瞬间,轮船的左舷从前舱到甲板的末梢完全撕裂了„„”

“切留斯金号”的厄运已经无可挽回,船上的科考队员和船员怎么办?

这时轮船距离海岸约20公里。当地的渔民闻讯后立即赶来营救,他们把部分患病的科学家安置在渔村,多数人员只能留在浮冰上安暂时栖身,生死悬于一发,他们发出了紧急求救信号。

北极飞行在当时是非常危险和困难的,苏联政府临时组建了一个飞行组,一共七名飞行员。从1934年4月份开始,他们冒死驾机多次飞往极地,将遇险者们从绝境中解救出来。飞行员们完成任务后,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当他们到达莫斯科时,高尔基大街变成了“鲜花之路”,激动的莫斯科市民将鲜花塞满了飞行员乘坐的敞篷汽车。

为了表彰他们英勇无畏的行为,1934年4月16日,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创立一项新的荣誉称号——“苏联英雄”,七位勇士成为第一批“苏联英雄”,同时获颁最高勋章——列宁勋章。

卡马宁就是这七位勇士中的一位,他驾机出动9次,救出34人,名列第二位。所以,我不敢说他在苏联家喻户晓,但我敢说他的名字在航空界那是如雷贯耳。

后来卡马宁当上了航空兵旅长、师长、军长、空军集团军司令、军区空军司令,然后进

入空军总司令部,成为空军第一副参谋长。再然后,他的名字就和苏联航天事业紧密连在了一起。苏联第一批航天员,包括加加林、季托夫、科马罗夫都是在他的主持下进入航天员队伍的,用中国话说,他们都是天子门生啊。

意气风发的苏联英雄们。知道哪位是卡马宁吗?

最左边神情刚毅的那位就是。

番外篇◆玛丽娜

玛丽娜是个了不起的女性。有多了不起呢,看下去就知道。

她生于1931年,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因为德寇入侵,全家疏散到新西伯利亚去了。是战争让她萌生了当飞行员的想法。1947年她中学毕业,几次三番报名参军,而且只去空军,但每次申请都被打回来。无奈之下她只好先去当地的跳伞俱乐部跳伞玩,等待时机,时刻准备出击。

几年间,玛丽娜一边继续上学,一边跳伞,一边继续做着飞行员的梦。1951年,她再次毕业,在毕业舞会上,她遇见了一个在当地驻扎的年轻飞行员,又是帅哥,又是飞行员。玛丽娜对他有了不可阻挡的好感,两人坠入情网。但是残酷的命运把他们无情地分开了。

小姑娘真可怜,飞行员做不成,想拍拖也失败。

一般人这时候可能就放弃了,随波逐流了。但是,牛人所以是牛人,就在于有牛叉的作为。

玛丽娜径直跑到莫斯科,神奇地找到了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请他帮忙让自己加入空军。伏老深受震撼,这么个小女孩竟有这样的毅力和报国热情,这个忙当然要帮。

伏老为小女孩写了封亲笔信,让她交给一个人,一定能帮她得偿所愿。

这个人是谁呢?正是卡马宁。

卡马宁当时是全苏支援陆海空志愿协会主席。伏老在信里叮嘱卡马宁,仔细倾听玛丽娜的愿望,如果小姑娘满足条件,就让人家实现理想,当飞行员多好。

卡马宁是个好人。

玛丽娜的理想实现了,卡马宁帮助她成为苏联空军的一名运输机飞行员。

这还不算牛。玛丽娜作为一个女试飞员,短短3年间创造了13项飞行世界纪录,算得上牛人吧。

实际上,人们一度认为她会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航天员。

这,还不算牛。

玛丽娜一生供驾驶40种以上的机型,创造了107项飞行世界纪录。由于她的杰出成就,人们用她的名字命名了巨蟹座的一颗恒星。

故事讲到这里还不够圆满。要有个完美的结局为本文作个结束。

1955年,玛丽娜空军少校遇到了29岁的波波维奇空军中尉。两人喜结连理,生下了

2个可爱的女儿。

是的,波波维

奇中尉就是4年前玛丽娜在毕业舞会上遇见的那位帅哥。字典上说,玛丽娜来源于拉丁语,含义是“大海的”,可她显然更热爱天空。

玛丽娜和波波维奇。

9、朴素的生活

我记得我们国家的航天员生活条件是很好的,有专门的航天员公寓,每个航天员家庭都有独立的大套间。训练设施也很先进,而且训练完了有航天员们还可以去专用的球场、健身房、游泳池、桑拿浴室放松。

所以我想当然地认为苏联航天员肯定也过得很好。

事实证明我错了。

前面说过,训练中心开始在莫斯科列宁斯克大街上,航天训练员们也住在这里。他们的住宿条件怎么样呢?

列昂诺夫是第一批航天训练员之一,是世界上第一个在太空漫步的人。这位后来大名鼎鼎的任务第一次看到住处时很失望。说出来可能你不相信,他们的住处是一座排球馆。排球馆里摆着床,列昂诺夫和夫人把报纸贴在排球网上,就当作墙壁了,这样可以获得一些私人空间,因为其他训练员夫妇就睡在馆内其他角落。

后来中心搬到了契卡洛夫斯基,他们也搬进了新家,条件有所改善,一套两居室,中间加一堵墙,给两家人合住。再然后,大概在1966年春天,训练中心2栋公寓楼建成了,大家都住上了三居室,总算可以住得宽敞舒服一些。

这里还有件轶事。加加林飞天回来后,上级给了他一项特别优待,把两居室中间的墙拆了,给他一家住。后来,新房子盖好了,大家喜气洋洋搬新家,可是加加林对老住处很满意,倒不愿搬了。

这是房子,还有一个例子也挺有意思。

玛丽娜,就是波波维奇的夫人,传奇女性,和丈夫搬进了中心,要照顾波波维奇,所以以前飞行员的工作也就没有了。她和另外一位训练员的夫人,设法弄了台清洗机,帮人洗地板,一次20卢布,用来贴补家用。

如果我们听说杨利伟、聂海胜们的夫人们搞家政服务给家里挣钱,恐怕要斥之为假新闻吧。

10、游泳游出的祸事

星城的训练生活很辛苦,也挺枯燥的,所以一有机会,训练员们就想跑出去轻快一下。

星城附近有一个湖,叫熊湖,其实叫小河可能更准确一些,这是一条非常窄也非常浅的“湖”。搬入星城不久的一天,趁着训练间隙,好动的瓦拉莫夫叫上比科夫斯基、绍宁去熊湖游泳。瓦拉莫夫上个月刚升了大尉,训练也很顺利,所以心情非常好。到了湖边,他看到湖畔绿草茵茵,有一处岸堤深入湖中,就动了心思,跟另外二人说:看到那了吗,咱们不是训练过高台跳水吗,今天我们就玩一次野外跳水,从那里跳到湖里去,一定好玩。

另外两人觉得主意不错,比科夫斯基第一个跳下去,脑袋碰上了湖底的沙层,好在没事,他马上站起来告诉同伴:当心,这里水很浅。绍宁第二个跳,也跟比科夫斯基同样遭遇。最后轮到了瓦拉莫夫。

他没有前面两位的好运气,从水里站起来就觉得不对劲,他的脖子受伤了。比科夫斯基和绍宁一看不妙,直接把瓦拉莫夫送进了星城的医院。在那里,瓦拉莫夫躺了几个星期,就因为他跳水撞伤脖子,颈椎错位了。好不容易出院了,瓦拉莫夫迫切地想重返训练场,可惜,根据医生的建议,由于脆弱的颈部已不适合承受大过载,他只能离开航天训练员队伍。

瓦拉莫夫非常不甘心,但是命令下来,他只能服从。没想到一时贪玩竟然让他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不过有一点可能比卡塔绍夫强一些,他没有离开星城,而是改行当了星城的教练,成了未来航天员们的老师。

瓦拉莫夫的去世来得很突然。他在家里洗澡,地上很多水,他不小心滑倒了,偏偏那么巧,又撞到了头部。这一次他没能逃过马克思的召唤。去世后,他被安葬在星城附近的公墓里,可以静静地看着他的后辈们继续他的事业。

11、扫把星

上次和瓦拉莫夫一起游泳的有比科夫斯基和绍宁。比科夫斯基和绍宁有一天又有了出游的兴致。他们拉上尼古拉耶夫出去玩,玩着玩着,找不到方向了,几个人都认为自己指对了方向,可惜他们仨指着三个不同的方向。比科夫斯基雷厉风行,他脱了夹克,扔下鞋子,爬上旁边一棵松树手搭凉棚作眺望状。

本来没什么大事,偏偏绍宁激了他一句:你爬得那么低,能看到什么。

好,那我就爬个高的给你看。

比科夫斯基真往上爬。爬着爬着,啪的一声,树枝断了,比科夫斯基重重地摔在地上,一动不动。

尼古拉耶夫和绍宁赶紧冲过去查看。闯祸的绍宁这时脸都吓白了,他跪在地上,轻轻拍着比科夫斯基的脸,问他感觉怎样。比科夫斯基直喘粗气,看着脸色惨白的绍宁,他诡异地笑了:我掉下时你怎么不接住我。

两个人上上下下好好检查了比科夫斯基一番,发现似乎没什么大问题,除了他肩膀摔得很疼以外。于是,只要一有空,比科夫斯基就让俩人给他的肩膀按摩按摩。这一招很有效果,后来体检,比科夫斯基愣是一点问题没查出来,顺利通过。

也许你已经发现了,这两次意外都有一个人存在,却一点损失没有。对,他就是绍宁,堪称他人的扫把星。

说起来,绍宁可是个苦孩子,还是小孩子时就遇上德国佬侵略,一家子被迫逃难。他老爸扛上枪打鬼子去了,这一去就再没回来。他和哥哥、妹妹是被奶奶拉扯大的。小时候的绍宁很调皮贪玩,学习一塌糊涂。直到有一天,他想长大了当海员,于是发奋读书。但是,有一天他又迷上了飞行员的行当,便又了改主意,后来真当上了飞行员,而且团里的是飞行尖子。看来,小未必能看老,小时候调皮,长大了未必不能成才。

绍宁还有一点可以说说,他很可能是20名训练员里,甚至是全中心里第一个认识加加林的人。早在他还是一名北极地区空军飞行员时,他就和加加林认识了。加加林也曾在北极服役。二人不是一个团的,我记得好像是一个歼击机师。

12、训练日

(二)本来小伙子们都对训练非常期待,都很好奇。没想到一开始的课程让训练员们很不耐烦。都是航天医学课程。他们是来飞行的,现在却要变成生理医学专家了。这让精力旺盛的他们很郁闷。好在不久,他们开始学习从未接触过的课程,来上课的是OKB-1以及其他设计单位的专家,比如吉洪拉沃夫、布舒耶夫、费奥吉斯托夫等等,都是大牌。上的课程包括物理学、轨道动力学、航天器构造、无线电通信等等。不怕你们精力旺盛,这些课程足够你们吃一壶的。

中心还规定,你们想外出可以,出去前先测验,内容就是你们学的课程,通过了就能出去,没通过嘛,就乖乖待在中心,好好训练吧。

有人回忆,课上,有两个人最喜欢提问,一个是黑眼睛、很深沉的小伙,一个是蓝眼睛、很机灵的小伙。前者是科马罗夫,后者就是加加林。

加加林总能通过测验。

要问小伙们最讨厌什么训练。那可能就是跳伞了。不光是打开机舱跳下去哦,训练内容还包括弹射跳伞。飞行员们都讨厌跳伞,因为这意味着飞机保不住了,他们要抛弃自己的伙伴逃命。这还意味着可能会遭遇意外。弹射座椅可不是性格温柔的绵羊,有一点姿势不对就可能严重受伤。但是这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载人卫星的设计决定了航天员只能弹射离开返回舱,然后落到地面。

于是,这些小伙后来都成了跳伞专家。

其中别利亚科夫肯定是对这段生涯最难忘怀的。他跳伞把脚踝摔断了,训练整整耽误了一年,杯具啊。

别利亚科夫就是后来帮助列昂诺夫太空漫步的那位。

13、飞船的诞生

在航天员加紧训练的同时,以OKB-1为首的载人航天器研制单位也没闲着。

载人航天器的名字已经定了,叫“东方”。它由两部分组成:球形的返回舱和圆锥结合圆台的服务舱。返回舱直径2.3米,重2.5吨,是个锃光瓦亮的大圆球。返回舱在轨道飞行时是航天员的生活舱,再入大气层时是保命舱。舱内有生命保障系统,可供航天员生存3昼夜。舱内人造大气的气压与气体成分和地面相同,温度20多摄氏度,挺舒适。但是真进去了就没人这么想了。舱内没有多少活动空间,航天员只能老老实实地躺在弹射座椅上,依靠头顶和脚底的两个窗户向外观察,很受拘束。

在地球的另一边,美国也在抓紧研制“水星”载人航天器。

1960年1月24日,麦克唐纳公司交付了第一艘生产型“水星”。7月29日,第一枚“水星-宇宙神”组合体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升空,59秒后火箭解体,“水星”冲入大西洋,试验彻底失败。

4个月后,5月15日,“东方”1P和火箭伫立在拜科努尔发射场1号发射台上。P的意思是“简易型”,说得通俗些就是缩水版。它没有防热大底、降落伞、弹射座椅,目的是检验航天器的整体设计是否正确。

发射很顺利,“东方”1P进入了远地点300多千米的预定轨道。这是“东方”第一次发射,尽管只是一次验证飞行,但它毕竟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卫星,意义重大。头头们凑在一起,商量该给塔斯社一份怎样的新闻通稿。这是一个问题难住了他们,该给“东方”1P起个什么名字呢?第一颗卫星叫Sputnik,现在已经名扬四海。那即将载人的卫星叫什么好呢?科罗廖夫有主意,他说:我看就叫船(Korabl)吧。海里有海轮,河里有轮船,天上有飞艇,现在,我们有飞船,宇宙飞船。

于是,人间多了一种会飞的船。

按照飞行计划,“东方”1P在19日飞到非洲大陆上空时,船上制动发动机点火,此时飞船应该减速脱离轨道,再入大气层。没想到飞船不但没有减速,反而加快速度,飞向了远地点600多千米的高轨道。本来设计师们为“东方”飞船特意设计了一条低轨道,就是准备在制动火箭失灵的情况下,让飞船在空气阻力作用下迅速衰减轨道高度,10天内就能再入大气层返回地面。没想到竟然会发生这种情况,飞船一直飞行了844天才再入大气层烧毁。如果这是一艘载人飞船,那航天员早就变成_人干了。

第一次试验就出了大问题,人们非常沮丧。为什么会这样呢?板子要打在劳申巴赫身上,他是姿控系统的主任设计师。

在制动发动机点火之前,发射场方面就已经发现姿控系统的红外敏感器有问题,给出了错误的信号。敏感器出故障,后果是飞船进入错误的姿态。好比我想去拜科努尔发射场玩,但却面冲东南边走。虽然从理论上说,我绕地球一圈走后,也能到拜科努尔,但是,那得是多傻的人干的事啊„„

“东方”1P就是那个犯了南辕北辙错误的傻子。本来地面发现错误后,报告莫斯科,建议改用姿控系统的另一套敏感器,叫太阳敏感器,它工作正常,可以让飞船保持正确的姿态。但是,劳申巴赫完全不同意发射场的意见,坚称没问题。于是,飞船姿态整个儿颠倒了,制动发动机变成了加速发动机,使它飞入了更高轨道。

这个错误的代价真大啊。

14、善泳者溺于水

10月24日是联合国日。在1960年的联合国日,苏共中央第一书记、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要去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会议,为了展示苏联国威,震慑西方,领导人希望能在这时进行一次洲际导弹试射。

当时不像现在,洲际导弹的发展还在起步阶段,是很稀罕的宝贝疙瘩,美国担负战斗值班的洲际弹道导弹不过30多枚,不过这足以让苏联领导人睡不好觉了。一时间苏联洲际导弹的型号层出不穷,甚至还出现了发射重量上百吨的洲际巡航导弹。导弹研制重镇“南方”设计局的拳头产品R-16型(美国情报机构称之为SS-7)洲际弹道导弹就是其中一个厉害的角色,它可以将一枚30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准确投掷到13000千米外。前面说过的R-7那些毛病,在R-16身上得到了不小的克服。如果它能顺利定型,投入服役,苏联战略火箭军的实力就能上一个台阶。

战略火箭军头年刚刚组建,但地位非比寻常,乃是苏军第一军种,是“苏联武装力量的基础”,连陆军老大哥都矮它三分。赫鲁晓夫把第一任总司令的重担交给了他深为信赖的国防部副部长、炮兵主帅涅杰林。

现在第一书记要到美国访问出席国际会议了,如果这时候能成功试射一枚R-16,那是多么美妙的事,用赫鲁晓夫的话说:当我的脚踏上美利坚合众国的土地时,您要给我放一枚导弹,吓唬吓唬美国人。涅杰林不敢怠慢,亲自担任这次试验的国家委员会主席,并到拜科努尔现场指挥发射。发射准备工作不太顺利,正在加注推进剂的导弹出现故障。涅杰林心急如焚,立刻带领众多高级火箭专家上了导弹发射台,亲自检查导弹。根据安全条例规定,检查只能在推进剂排空后才能进行,而且应该一项一项进行,不能所有系统同时检查。但为了赶上原定的发射时间,涅杰林顾不得遵守制度,他让各系统的专家同时上阵,自己不顾发射基地主任的再三劝说,让人找来椅子,就坐在发射台边上坐镇。

注满推进剂的R-16有130多吨剧毒、易燃、易爆的偏二甲肼和硝酸,就像一枚巨型炸弹竖立在众人身边。24日傍晚将近7点钟的时候,就在预定发射时间前30分钟,悲剧发生了。导弹第二级发动机突然启动,但导弹被固定无法上升,进而引发第一级推进剂发生爆炸。顿时发射台陷入熊熊火海,犹如人间地狱,许多人在一瞬间就化为灰烬。遇难者人数说法不一,有的说90多人,有的说100多人,不管怎样,这是一场巨大的惨祸。

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中央书记勃列日涅夫第二天上午带队来到现场察看,遇难者的遗

骸大多都已烧

得无法辨认,涅杰林连遗骸都没有找到,人们只发现他的半块炮兵主帅肩章和熔化的保险箱钥匙。

中国有句古话,自夸善射者,死于矢,善战者死于兵,善泳者溺于水。炮兵主帅的命运是什么呢?

涅杰林的葬礼

15、邦达连科

1961年3月23日,一个寒冷冬日,一大早,中央航空医学研究院附近的博特金医院就陷入了忙乱。一辆救护车鸣叫着凄厉的警报,冲进了研究院,后面还跟着几辆军方的伏尔加轿车。一副担架从救护车上抬了下来,病人用毯子盖着,众人急匆匆地把担架抬进了隔离区,早已得到通知的医生正等候在那里。

好像厨房开伙了,空气中此时弥漫着皮肉烧焦的气味道。

这是从一个可怜的伤员身上散发出的气味。

1961年3月13日,中央航空医学研究院开始进

行一项例行的航天员耐力实验,内容是低压耐力、孤独承受力、操作技能等,这是每个航天训练员都要接受的训练,也是非常让他们讨厌的一项训练。想象你独自身处一个极其安静的幽闭小房间,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去,时间一长会不会发疯?这就是早期航天训练员们要经受的考验。

这次进隔离舱的是邦达连科。他是个乌克兰帅小伙,1937年2月16日出生在乌克兰名城哈尔科夫市。看他的照片就知道,说他帅绝非打诳语。这次要在隔离舱内进行为期15天的实验,研究人员为模拟高空环境降低了太空模拟舱内气压,同时注入高浓度氧气以防他得减压病。为了监控他的生理情况,他身上贴了传感器,可以把生理数据传输到监控台上。

3月23日,实验第10天,离整个任务结束已经不远了。隔离舱里很冷,邦达连科开了里面的一个小电炉取暖。从这个细节也能看出来,当时苏联的训练科研条件确实很简陋。邦达连科摘下贴在身上的传感器,用沾了酒精的棉球清洁身上贴过传感器的部位,然后把棉球扔到了一边。不巧的是,其中一块棉球正落到电热板上,立即着了火。密闭纯氧空间里的火焰是极其可怕的。但邦达连科没意识到这一点,他在第一时间不是有发警报,而是试图自己灭火。火焰很快烧到了邦达连科身上,压力隔离舱顷刻变成了烤炉。舱外的监控医生发现起火立刻想打开隔离舱的舱门,但这时已经晚了,邦达连科已被严重烧伤。人们把他抬出来时,他反复念叨着一句话:是我的错,跟别人无关。

博特金医院的医生发现邦达连科烧伤面积超过90%,要给小伙子做静脉注射,可是找不到可用的血管,最后还是在脚上找到了静脉——飞行靴抵御火势保住了脚部。惟一可以安慰生者的是,邦达连科当时已经休克了,没有受很大的痛苦。

第二天上午,邦达连科去世,年仅24岁。

这时,主治医生发现走廊里坐着一个年轻军官,他从昨天就在这里一直没离开,看上去非常悲伤。医生走过去一问,果然是邦达连科的战友,两人聊了一会,握手道别。

后来,过了不到三星期,医生从报上又看到了这个年轻军官的照片,这回他知道小伙子的名字了——尤里·加加林。

16、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悲剧让人心痛,但任务还是要继续的,而且不能拖延。经过若干次成功和失败的飞行(这些我都略过不提,否则就写得太长了),1961年3月25日早晨,又一艘“东方”飞船和运载它的火箭缓缓来到发射台上。与以往的发射不同,有几位特殊的观众来看这次发射,他们是苏联第一批航天训练员。

这是小伙子们第一次到现场看航天发射,大家都很兴奋。

加加林也不例外。他的眼睛紧紧贴在潜望镜上,死死盯住远处的火箭,生怕错过一丝细节。

发射!

指令从喇叭里传来,但是火箭一点动静也没有。加加林惊讶地回过头,以询问的眼神望着旁边的技术人员。后者轻轻告诉他:快了。

点火!

一团火焰突然从火箭底部窜了出来,随后,大团白色烟雾腾空而起,越来越大,像一只迅速长大的白色怪兽。再然后,大地剧烈的震动和巨大的轰鸣声源源不断地传来。一时间,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加加林踮起脚尖使劲探着身子,仿佛这样能让他看得更清楚一些。

远处的火箭已经离开地面,慢慢地,然而坚定地,向天空刺去。越往天空深处,它飞得越快。

这就是“东方”3KA-2升空的场面。它有2名乘客:伊万·伊万诺维奇和一条小狗。别担心,伊万诺维奇是个假人。

航天训练员们看完发射就乘飞机离开拜科努尔回莫斯科。还没等他们降落,“东方”飞船的飞行任务就成功结束了。伊万·伊万诺维奇乘弹射座椅成功弹出,落在离返回舱不远的地方。通往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大门打开了。下次坐在飞船里的就该是加加林了。

17、谁是第一人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必煞有介事地提这个问题了。不过在当时,这确实是个问题。

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前夕,有8人准备就绪,可以承担任务。但是,只有一个人能上去。

上级别出心裁让航天训练员各自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列昂诺夫回忆,大多数人都选了加加林,少数人选了季托夫,还有人选了自己。

最后有三个人得分最高,依次是:加加林、季托夫、涅留波夫。

4月5日,卡马宁率领一支3架伊尔-14组成的特别机队离开莫斯科前往拜科努尔。卡马宁和加加林、涅留波夫一架飞机。季托夫第二架飞机。其他人员包括摄影师第三架飞机。

表面上,人选由赫鲁晓夫定夺。实际上,这个权利在卡马宁手里。由他和、凯尔迪什、科罗廖夫领导的一个国家委员会要向最高领导层提出报告,建议人选。虽说只是建议权,但实际上这种专业性极强的事情,赫鲁晓夫是不会自己另想一套的。

也就是说,委员会建议谁,谁就是第一人。而起决定作用的就是卡马宁。他终于艰难地做出了决定。

4月9日早晨,卡马宁把加加林、季托夫请到了自己的办公室。说他已经选定了加加林执行第一次飞行任务。根据苏联媒体后来的报道,季托夫立刻向加加林表达了热烈的祝贺。

实际情况是,季托夫听到这个消息后,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明显非常失望沮丧,甚至都没有和加加林握手表示祝贺。完全可以理解,谁都想做第一,第一才代表至高的荣誉,有谁能记得住历史上的第二呢?你能说出中国第二个拿奥运会金牌的人是谁吗?你知道第二个踏上月球表面的是谁吗?不要百度哦。(巴兹.奥尔德林。最后一个离开月球宇航员又是谁呢?欢迎大家给出答案。)

18、为什么是加加林

在卡马宁心里,加加林和季托夫都完全能胜任第一次飞行。那么他为什么选择加加林呢?

有西方的苏联航天史研究者认为,加加林出身工人家庭,单纯质朴;而季托夫出身知识分子家庭,喜欢吟诗作乐,有时显得对外部因素很敏感,不善于处理与外界的交往。加加林亲切的笑容、随和的作风,让他比季托夫更适合担任形象大使,可以更好地为苏联的对外宣传服务。

卡马宁的日记透露的则是另一番说法。卡马宁认为加加林更适合第一次飞行,是因为第一次飞行虽然只围绕地球一圈,持续一个多小时,但未知因素很多,更需要强壮的身体、敏捷的反应和巨大的勇气。而季托夫的个性特征和身体条件更适合第二次飞行,这将是一次持续24小时的长时间飞行。

这里插一段,为什么第一次飞行只给一圈的时间。因为,此前的一次生物飞行中,一条狗萎靡不振,人们认为它简直就要死了。好在,它后来恢复过来了。但是这让医生和生理学家们很紧张,因为他们不知道具体原因啊,说不定航天员进入太空后也可能分不清上下高低,头脑昏沉,甚至精神失常呢。于是,设计飞行任务时就把飞行时间定在刚好绕地球一圈,创造了纪录就行。为了防止航天员在飞船中神志失去控制,破坏整个任务,除了飞船本身高度自动化,飞行不需要航天员人工干预外。还有一招绝的:用安全带把航天员死死绑在弹射椅上,即使发疯也不至于让飞船失去控制。

实际上,科罗廖夫也是倾向加加林的,据列昂诺夫回忆,科罗廖夫第一次看望他们时,拿着名单点名,点到谁,谁就报告,并介绍自己。当总设计师念到加加林时,他的态度明显不一样,很随和地问起了加加林家人等情况。或许,加加林在他眼里就像一个儿子。

言归正传。为了宣传,要拍摄航天员出征前领受任务的纪录片。在著名新闻摄影师苏沃洛夫的要求下,本次任务的国家委员会安排了一次仪式,莫斯卡连科坐镇,卡马宁和加加林、季托夫还有涅留波夫,把本很简单的事情在聚光灯下重演了一遍。影片中可以看到季托夫始终低头看着桌子,只是在卡马宁叫到他名字的时候才站起来看了一眼大家。

季托夫后来回忆说,赫鲁晓夫听到他的名字是问:盖尔曼,他是德国后裔吗?季托夫的名字是Gherman,正好跟German非常相似。也许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季托夫和加加林,这是一张有两人签名的珍贵照片

19、睡不着

4月11日这一天,一个留着蓬乱发型名叫鲍勃·迪伦的年轻小伙在纽约开始了自己的歌唱处女秀。而在地球的另一面,一个比他大7岁的苏联军人也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他要飞出大气层。

与此同时,另一些年轻人已被派遣到苏联在各地新建的多处航天飞行地面测控站当通信联络员,他们是加加林在星城的同伴们。航天员在天上飞行,经过各责任测控区时,要跟地面联系对话,这些小伙子就要干这个活。比如列昂诺夫就在勘察加半岛的一座测控站待命。搞笑的是,直到此时,他们也不知道到底谁是第一个飞天人。苏联人的保密观念有时真让人无语。

吃完晚饭,医生给加加林和季托夫检查身体,现在他们是重点保护对象。加加林身体状况很好,血压正常,收缩压115,舒张压75,脉搏每分钟64次。季托夫也差不多。医生禁止两人再谈论跟任务有关的话题,让他们放松再放松。于是两人玩游戏,聊同年,季托夫还表演了拿手好戏——背诵诗歌。

晚上快十点,两人回房睡觉。他们的床在一间房里。虽然季托夫对没能成为正选一号航天员很失望,但是现在他已经把情绪调整过来了,两个人还是好战友、好兄弟。

过了不久,卡尔波夫(还记得他是谁么)进房间检查休息情况。听到二人均匀的呼吸声,卡尔波夫主任满意地点点头,出去了。

这一夜,科罗廖夫都很兴奋,翻来覆去思考可能出现的问题,眼看谁不着了,他干脆直接去了发射阵地检查最后的准备工作,此时已是12日凌晨三点。

清晨五点半,卡尔波夫再次走进航天员的房间,这次他是来叫醒他们的。卡上校走到加加林床边,轻轻拍着加加林的肩膀。后者马上睁开了眼睛,笑着问:该起了吗?旁边的季托夫也立刻醒了。卡尔波夫给了两人一人一束拜科努尔土产鲜花,不要小看这花,这是为即将出征的人准备的礼物。

几年后,加加林向科罗廖夫透露了一个小秘密,其实那晚他根本没睡着——季托夫也是。20、通关

航天员的早餐很简单:肉泥、黑莓酱和咖啡,大概是为了让众人别那么紧张,两人都表现得非常爱吃,加加林还说要留下一点带给妻子,让她也学着做。

吃好喝好穿戴好,两人上了专门准备的中巴,前往发射阵地。车上准备了一前一后两个大座椅,适合航天员穿着航天服乘坐。后面坐着季托夫,前面坐着加加林。下面这组照片由著名军事版主加特林(请注意是加特林不是加加林,谢谢)提供,我们可以看到让人啼笑皆非的往事内幕。

左侧画面中后排露出侧脸站在加加林后面的年轻军官是涅留波夫,这是他还是个英俊潇洒前途无量的小伙。可是后来他却步入歧途,走向了自我毁灭的命运。可能苏联人不想让外界知道竟有结局如此糟糕的苏联航天员。于是,这张著名的照片被修改得看不出涅留波夫了。

六点五十分,中巴抵达发射阵地。加加林穿着臃肿的航天服走向伫立在发射台上巨大的8K72K火箭,这实在不是件舒服的事情,好在没有多远。不过在登上飞船之前他还要通过一关。

只见前方一将率领一众喽啰把守在加加林前往火箭的必经之路上。为了登上心爱的飞船,加加林必须通过这一关。只见他坚定地而又笨拙地走到那人跟前,朗声说道:来将何人,不要挡我去路,否则,我拉你一块上太空!

开个玩笑哈。此人是国防技术国家委员会主席鲁德涅夫,实权人物。只见加加林“啪”两脚一并,立正,恭恭敬敬向鲁德涅夫敬了一个军礼,向主席同志报告任务,请求主席同志批准。鲁主席很高兴地批准加加林执行人类第一次航天飞行任务。然后众人一通热烈拥抱,真的是热烈拥抱,尼古拉耶夫热烈得一头撞在加加林的头盔上,脑门当时就起了个大包。

亲热完毕,加加林在一前一后两位工作人员的保护下艰难地迈上了发射台梯子,上得平台,转身向众人挥手告别,走进升降机。

可以认出加加林、科罗廖夫、卡马宁

上一篇:把班级还给学生下一篇:答案在风中飘荡优秀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