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案设计

2024-10-14

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案设计(通用11篇)

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案设计 篇1

云浮市云城区教育科研课题

——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

12大自然的启示 教案

云浮市第五小学

苏谏容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2、朗读课文,把握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了解自然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有人说大自然是本无字的百科全书,这话不错。如果同学们平时多多留心观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一定会获得很多知识,获得很多教益。如果你不信,请读《大自然的启示》。(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老师: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老师把词语请出来和大家见见面,看看认识吗?(1)出示词语:遭殃 扫帚 土壤 腐烂 机翼 关键 鲸鱼 略微 不折不扣 枯枝烂叶 异想天开 机毁人亡 轻而易举

自由读,齐读

(2)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再仔细地读读课文《打扫森林》,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标志,可以是一个小小的问号,也可以简单地将问题写在旁边;遇到感受深的语句画下来可以用一个词或简短的句子记下自身的感受。云浮市云城区教育科研课题

——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

出示以下问题,生边读边解决(1)“打扫”前后的森林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呢?(3)为什么题目上“打扫”两字要加引号?(4)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5)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生态平衡”的事例?

2、生读后汇报,重点探究第5-6段。

①默读课文,思考:使森林遭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画出能够说明这一原因的重要语句。② 全班交流,老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第5自然段中列举了几种事物之间的联系可用简单的线段图表。

第6自然段是从反面说明的。即:如果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人为地破坏这种联系,就会破坏生态平衡。

④说说你从这篇文章中受到什么启发。(谈谈动物间的食物链现象)

四、迁移学法,运用巩固

过渡:同学们真会读书!刚才咱们通过读课文,了解了《“打扫”森林》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并通过提出问题,互相交流,得到了关于大自然的启示。下面,我们就按刚才的方法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

1、让学生利用自己掌握的自学方法学习本文,在方式上仍然讲究自主、合作、探究。着重解决以下问题:

(1)科学家从蜻蜓的翅膀上得到了什么启示?(2)科学家从鲸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3)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好老师?(4)读了本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云浮市云城区教育科研课题

——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研究》

以上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适当引导,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2、学生交流各自所知道的其他有关“自然的启示”事例。

五、总结

林务官打扫森林,结果给森林带来了灾难;人们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发明。可见假如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办;假如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类。

六、拓展延伸:用批注阅读法学习《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板书设计:

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案设计 篇2

游戏规则:随机请一学生(女生)上前,让她请上自己要好的男生,上来手拉手。再由该男生请上要好的女生,继续拉手。以此类推,请上自己要好的异性同学。最后全班同学绕着桌椅外围,拉手围成一个大圆。

2. 师生问好后,请学生说说玩游戏的感受

生: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大家团结一致。

师:讲得非常好。

生:这个游戏让人玩得很害羞。(生笑)

师:第一次玩嘛,总有点害羞的。

生:我觉得不好意思,因为和男的手拉手,这样不太好。

师:没拉到过,下次多拉拉。

生:有点恶心,但为了玩游戏豁出去了。

师:豁出去就好了。

生:我觉得这个游戏很好玩,看到了大家的害羞。

师:这个游戏会有很多的启发,但是现在大家还没想到,学了今天这篇课文之后,我再请你们说一说,你们可能就会有不同的感受。

3. 直接入题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师出示课题:大自然的启示)

师:一起读。(生齐读课题)

师:谁来说一说“启示”是什么意思?

生:它的近义词是“启发”。

师:对。

生:通过某个事物使人们发明、创造些什么东西。

师:想到些什么东西,对不对?非常好。

师:再增加点难度,“启”是什么?

生:启发的意思。

师:“启”就是“启发”的意思?猜吧,我估计你们都不知道,那就猜吧。

生:“开始”的意思。

师:为什么这么说?(该生接不上)你是从哪个词语当中想到的?

生:启动。

师:“启动”就是开始的意思。

生:道理。

师:道理?不对。

生:事故。

师:不对。所以很多时候,一个词语的意思我们是知道的,但要去想一个字的意思就不知道了。“启”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生:发现。

师:也不对。老师告诉你们,“启”的意思就是“打开”。喝酒的时候有一个“启瓶器”。“启示”连起来就是“启发”的意思。

4. 明确学习要求

师:怎么来学习这篇课文?我们来看要求,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呈现略读提示语,请一生读要求)

师:学习这篇课文有两个要求,第1个要求是——

生:说一说其中的每篇短文主要讲了什么,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师:对,这是第1个要求。第2个呢——(标画两个要求)

生:画出自己感受深的语句,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它们抄下来。

师:你有一个字读错了。“画”,我们南方人都读“划出划出”,其实是错的,应该是——

生:画出。(生齐读)

5. 感知内容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要求,在屏幕上。

(生先自学,然后教师引导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过程略)

6. 认读新词

师:了解了主要内容,再来看一看生字和词语。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师:这里有个词语“遭殃”,“殃”是什么意思?又靠猜了。(生猜)

师:破坏,猜错了。

生:灾难。

师:猜对了。今后要多预习,特别关注每一个字是什么意思。

7. 理解课文

师:森林遭了什么殃?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把森林遭殃的这段话用笔画出来。你到前面来画。(呈现《“打扫”森林》的课文,请一位学生在白板上画,利于后面校对)

师:对不对?(该生画出了第3段)

生(齐答):对。

师:我们一齐来读一读。(生齐读所画段落)

师:老师有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这段话中把什么比作扫帚?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讲得非常好。谁再来讲讲?

生:把干枯的橡树和菩提树比作扫帚。

师:第2个问题,为什么要把它们比作扫帚?(稍等待)来,这位同学。

生:因为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所以——

生:所以把橡树和菩提树比作光秃秃的扫帚。

生:这样更表现了森林遭了殃,菩提树和橡树的叶子越来越少了。

师:你是这样理解的。还有没有不同的理解?

生:我觉得这样才能体现害虫的破坏力大。

师:才能够体现出来,是这个意思对吗?还有没有?你说。

生:因为森林里没有了那些脏东西,像枯枝烂叶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现在橡树和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所以作者把它们比作一把把扫帚。

师:好。我们来看一看这个课题,“打扫”森林,“打扫”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生:它代表反义词。

师:反义词什么意思,就是不打扫?

生:破坏的意思。

师:你觉得是破坏森林。好的。

生:“打扫”有特殊含义,它不是真正的“打扫”森林。

生:加双引号含有贬义的意思。

师:就是不好的意思。现在再来想一想,为什么把它们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一打扫,那些树一片叶子也没有了,所以把光秃秃的树比作扫帚。

生:因为林务官已经破坏了生态平衡。

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再次打开课本,快速浏览第5、6自然段,找出这两段当中的一个总起句,把它画出来。(师出示要求)endprint

师(巡视,指点):总起句,不要拿起笔就画,想一想。画出一句。

师:请一个同学读出来。

生: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师:对不对?

生:对。

师:有些同学画到最后去了,老师提醒了之后就画对了。“总起句”是在前面的(白板中红线慢慢标出总起句),开始的时候写的这句话叫“总起句”。有的同学画到第6自然段去了,那个不叫“总起句”。今后一定要听清楚老师的问题。

师:我们来看这句话,“原来”(白板上红笔圈词),这个词语是针对哪句话来说的?联系上下文来思考一下。

生:第4自然段中的“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师:对,“原来”是针对上文的。

师:“互相联系” (红笔圈词)针对哪里?

生:针对下文。

师:很好。现在请同学们4人小组合作。合作要求,请看大屏幕。

师:比如说“枯枝败叶”,它和“土壤”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师边讲解边示范画法、写法)它是“土壤”的“肥力”。“枯枝败叶”还与什么有联系呢?“土壤”又与什么有联系呢?老师给大家发了一张纸,4人小组一起完成这个作业。写得越多越快越准确,越好。你们有5分钟的时间。开始。这条线(白板时间线)没了,就结束了。画好了,可以贴到黑板上。(生小组合作。组长张贴合作单)

师:我们叫下面的老师也来参与一下我们的学习,好不好?选一个老师上来,选一个小组汇报。(一位教师主动上台选了一张小组合作单)

师:来介绍一下你们的成果。

生1:我们小组认为“枯枝败叶”对“土壤”有肥力作用,它们也是有些动物的食物,动物也会为森林提供生态平衡。(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解)

师:你们觉得这组怎么样?

生:很好。

师:鼓掌。请你选一组。

生2:我们组认为枯枝败叶可以让土壤增加肥力,土壤为大树提供养料,大树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排出氧气,供养人类,又为小鸟、动物提供栖息地,小鸟为大树捉害虫。(学生对着思维导图讲解)

师:好不好?(生主动一齐鼓掌)再选一组。

师:(对生2)你觉得比较好的选一组。放投影上。

生3:我们组从灌木联想到害虫,从害虫联想到天敌,由害虫又联想到鸟类,由鸟类联想到树木,从树木联想到土壤,从枯枝败叶联想到肥力,从兽类联想到栖息的地方,从兽类还联想到隐蔽的场所,从栖息的地方联想到昆虫。

师:这个同学的表述有个问题,没有讲清楚,对不对?你们组有没有人能讲得更清楚?他就讲了一个词“联想”,关系没有讲清楚。你来,能不能讲清楚?

生4:由兽类联想到灌木。

师:又“联想”了。

生4:兽类在灌木丛里有隐蔽的场所,有栖息的地方。灌木丛里有害虫,就有鸟类来制服害虫,还给树木捕捉害虫。树木吸收土壤的肥力,给人类提供氧气,枯枝烂叶提供肥力给土壤。

师:先回去吧。这张图主要的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两个上来的同学都讲不清楚?

生:没写清楚。

师:对,他们把作用也写进去了,“鸟类”“昆虫”“栖息地”,“栖息地”应该写在横线上就非常清楚了。这张图虽然看起来很漂亮,但还需要修改。下课以后可以修改。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句话,一起读一遍。

师: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来学习下一篇课文《人类的老师》。你自己先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然后找最要好的同伴交流,这次不限男女。时间是3分钟。

(学生自学,找同伴交流。教师巡视、倾听,发现一个没有同伴的孩子)

师:你们一起好不好?

师:时间都去哪儿了?都花在学习上了。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要求是说说你的同伴怎么说的。(引导互相倾听)

生:啊?(略显意外)

生:我的同伴是这么说的,“如果没有这些动物启示我们人类发明这些、创造这些,我们的生活不会这么多姿多彩”。(师示意自由传话筒)

生:我的同伴说:“人类要从大自然中学习,从大自然中发现。”

生:我的同伴说:“大自然中的奥秘是很多的,所以,我们要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师:同学们都有很多的感受,很好。

师: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生齐读)

师:你自己说说学了这篇课文以后得到了哪些启发,结合课前的游戏,重新思考一下有哪些启发。

生:我知道了不能破坏生态平衡。

生:我们必须团结友爱。

生:我们认为的枯枝烂叶也有用处,不能随意清理。

师:我记得你刚才说“有点恶心”,现在觉得刚才的游戏有没有意思?

生:还是有点。

师:会不会比刚才好一点?

生:好一小点。

生:我知道了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是互相联系的,我们人类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一些东西。

师: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互相联系,我们同学之间是不是互相联系的呢?我们同学是不是应该联系在一起呢?

师:最后做一个作业,把老师提供的词语之间的关系图画出来。画好的就下课。

大自然的启示四年级下册作文 篇3

有一天,我和妈奶奶去田园种菜,看见窄小的路旁有几丛郁郁葱葱的小草,旁边都是大大的石头,但小草还是长得生气勃勃。可是,小草这么柔弱,它是怎么从石头缝里钻出来的呢?这个问题使我迷惑不解。

我回到家,问了妈妈。妈妈说:“小草就是从土里往上长,然后从土里钻出来的。”我又问道:“小草怎么穿过大石头啊?”妈妈什么话也没说,我想妈妈一定不知道,还是去百度。我走进自己的房间,打开电脑查了一下,原来小草在泥土底下努力向上生长,不怕苦,不怕累,努力向上不停生长,不管自己有多么柔弱,它知道,只要能钻出地面,穿过石头就能见到温暖的阳光。小草不放弄,努力向着目标直行。

做人并不需要多么的享受,不需要荣华富贵,只要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勤勤恳恳的人,向着目标出发,有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大自然给我的启示四年级下册作文 篇4

俯视那一株株野草,倾听着草的脉动,曾经,它们是披着绿衣,耸立在原野之中,好不威风!如今,不仅风光不在,还得承受雪的重量,有些同伴已承受不了。一个接着一个,倒了下去,虽然失去许多同伴,却也不是白白牺牲,为日后的新朋友成为肥料。

看到一旁冻住的河流,我不禁沿着河走,心思也飞到河的尽头。这条河的水源地,一切的用水都在这出现,而路上有许多花草,骄傲地挺在雪中,吸取融化的雪,及河流底部冻结的水,接受强风的考验,承受雪的压制,却还是坚忍不拔,使我忍不住肃然起敬!看到一些花草被压制,我忍不住把上面的雪拨掉,因为,我下定决心,要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帮助所有的植物!

“一沙一世,一花一天堂。”这世上所有的事都有它的精神,不管是好是坏,只要有下决定,有志者,事竟成,一定能完成你的梦想,不留遗憾的离开!

关于大自然的启示作文作文400字

今天,我在放好沙子的盘子埋下了一颗豆子,再在豆子上放了一块石头。想看一看他的生命力如何?经过了风吹雨打,我以为它会死。不是的,它现在,用吃奶的力气,终于长出了芽。只不过才长出一点点嫩绿的芽,我知道要让它打破石头,才可以生长。不然,等待它得就是 死亡。因为日积月累,小芽长呀长呀,终于快顶到石头了,这就是它和石头的生死决战。

刚好,今天是星期六,我快速写完作业,就来仔细观察它。一分一秒过去了,小豆芽在加油顶破石头。一小时过去了,石头一点儿也没动,更别说顶破了。我想我在浪费时间,又觉得在发呆,便想去玩一会。我想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而是我又静下心来观察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了,一小时后,终于小豆芽顶出了一点点石头,这可是多大的成功!小豆芽在不断的努力,终于在两天后,把石头顶开了。

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案设计 篇5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的每次进步都和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从大自然的启示中学会了各种知识,也可以说大自然是人类最早的老师。

一代大师——鲁班从细齿形的草划伤手指得到启示,发明了锯;莱特兄弟从飞行的鸟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牛顿从自由落地的苹果得到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

我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也是得到了大自然的启示吧!它是由2001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的巨型体育场,形态像一个孕育着生命的“巢”,也像一个呵护生命的摇篮。设计者们对这个国家体育场没有作任何多余地处理,只是简单粗暴地把钢结构暴露在外。这样,自然形成建筑的独特外观,完整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结构不正是鸟给我们带来的一个启示吗?

人类只要认真观察,不断实践,就能将大自然给予的启示揭示出来,为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幸福做出贡献。

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案设计 篇6

拥抱大自然

活动目的:

1.通过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自然景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观。

2.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积下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活动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大自然美的洗礼,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活动过程

暖身操

1.大自然图片欣赏

2.说一说,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的感觉如何?心情如何?

感受大自然

1.配乐表演。(放轻音乐,同学们边听音乐边表演。

我是一朵蒲公英,自由自在四处飘荡;

我是高高树上的一个枝条,在风中摇摆;

我是一只小鸟,在林中自由的飞翔;

我是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我是一只小松鼠,跳跃在林间空地上。

„„

想一想,在大自然中的感觉是不是很美妙?

2.你去过公园或风景区,领略过郊外的田野和山冈吗?

说一说,那种感觉是什么样的。如果有相片,请带来和大家一起欣赏。

吟诗作画

请根据诗中的描写画一幅画。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少暖睡鸳鸯。

配乐朗诵

比一比,看谁朗诵最好.最有感情。

天上的小鸟

天上的小鸟是我的兄弟,地上的花儿是我的姐妹,树是我的朋友,所有的生物,山川和河流

我都要来保护。

因为这个绿色大地是万物的母亲,悠悠青天是万物的灵魂。

我与万物共享一个生命,我愿为万物奉献我的爱。

倾听大自然

1.赤足健行。找一条小路(泥土路或石子路),脱掉鞋袜,赤足慢行,看看是什么感觉。

2.倾听树的心跳。选一棵直径至少15厘米且皮比较薄的树,将耳朵紧紧贴在树干上,听听树的“心跳”声,并找出最佳“听点”。

送你一句话

四年级下册书法教案设计 篇7

个性化设计

第1课

提手旁

教学目标:

1.掌握提手旁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提手旁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例字“抱”右边的文字,思考:提手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抱”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持、授、拂”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

“提手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上的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

4.描红“抱、持、授”

5.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三、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第2课

左耳旁与右耳旁

教学目标:

1.掌握左耳旁与右耳旁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左耳旁与右耳旁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中例字“降”右边的文字,思考:右耳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降”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陈、邪、都”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右耳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左耳旁与右耳旁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

4.练习书写“降、邪”

5.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三、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小结.第3课

立刀旁

教学目标:

1.掌握立刀旁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立刀旁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中部例字“利”右边的文字,思考:立刀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

不同部位的立刀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利”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判、前、烈”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立刀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3.学生自主研究立刀旁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3.练习书写“利、判、前”进一步巩固立刀旁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4.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第4课

欠字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欠字旁的写法。

2.让学生写好带有欠字旁的合体字,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

教学准备:

毛笔、墨、田字格。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揭示课题

二、指导书写偏旁

“欠”

(一)指导书写“欠”。

1.师:同学们,我们下一个要写好的偏旁有一定的难度,是“欠”字旁,请大

家仔细观察。

全班仔细观察后,请一位平时书写很好的同学板演写一个“欠”,大家评议他写的字好在哪里,即是否注意:

上撇较直,横撇的起笔靠近上撇的尾部。

(二)书写练习

1.观察这些欠字旁生字共同的间架结构特点。

2.观察

“欠”作偏旁时,所占田字格中位置的不同。

3.学生模仿书上范写一个

“次”,同时注意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与例字对照。

4.请两位同学板演,分别写

“次”,评议,全班练习写这两个字。

5.观察

“欣”“歌”这两个字。

6.指名分别在田字格中书写以上三个字,评议,说说谁写得好,为什么?

7.全班对照书上例字,每个字各写一个,再各练写。

四、小结。

第5课

反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反字旁的写法以及在结字中的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评改以及鉴赏能力,初步能把本课例字写得结构匀称、整洁美观。

3、进行补字练习,培养正确的书写习惯和能力,培养情操。

教学重点:反字旁的写法以及结字时的变化和搭配要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中例字“教”右边的文字,思考:反字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反”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不同部位的反字旁的书写有什么不同?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教”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改、政、敞”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反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

3.研究“反”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的特点

4.练习书写“教、敞、散”等字补上反字旁,进一步巩固反字旁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5.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四、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五、课堂小结.第6课

提土旁、王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提土旁、王字旁及含此偏旁的左右结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能力以及正确的书写能力。提高学

生审美、修身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点:“土旁、王字旁”正确的书写要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二、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中部例字“地”左边的文字,思考:“提土旁、王字旁”的书写要领是什么?同独体字土、王的书写有什么变化?

(1)小组讨论、总结班内交流教师点拨。

(2)多媒体展示“地”字的书写,(3)学生临写,老师巡视指导。

(4)拓展例字书写。“坤、琳、埴”

2.研究不同书法家书写

“提土旁、王字旁”,小组内交流它们的结构特点。结合课本上的碑帖例字,老师点拨,并进行个别例字的书写与分析。

3.学生自主研究“土、玉”字的源流,体会不同书体字的特点

4.自主研究古代著名书法家——陆游,增加知识储备,老师通过

多媒体介绍陆游的书法代表作《自书诗卷》

5.练习书写提土旁或王字旁的字,进一步巩固两个偏旁在合体字中的书写。

6.每日一得:老师讲临写要求然后学生书写。

三、展示其作品,学生相互评价,老师提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小结.第7课

戈字旁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戈字旁这种偏旁的写法。

2.让学生写好带有这种偏旁的合体字,注意生字的间架结构及笔画在田字

格中的位置。

3.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

教学准备:

毛笔、墨、田字格。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指导书写偏旁

“戈”

(一)指导书写“戈”。

1.师:我们接着写好“戈”字旁,这次我请同学们从书上直接观察,写好“戈”

字旁要注意什么?

2.学生观察,要注意:

横上斜,斜钩高起笔,撇的起笔比横的收笔偏左,点稍靠外。

3.请两个学生同时在田字格中板演,各写一个“戈”,全班

比较评议。

4.全班练写一个“戈”,和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然后再另外练写5

三、指导书写有这个偏旁的生字。

1.师:同学们的偏旁写得很不错,你们能把它们作偏旁后的合体字写得一样

好吗?

3.观察这些戈字旁生字共同的间架结构特点。

4.学生模仿书上范写一个“戌”“戒”,同时注意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与例字对照。

5.请两位同学板演,分别写“戌”“戒”,评议,全班练习写这两个字。

6.评议,说说谁写得好,为什么?

7.全班对照书上例字,每个字各写一个,再各练写。

四、小结。

第8课

木字旁与禾字旁

教学目的:

1.学习木字旁、禾字旁等左偏旁及由它们所构成的字的写法。

2.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对书法的鉴赏能力。

教学用具:

毛笔、墨、田字格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二、出示例字,揭示新课。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三、指导书写偏旁

“木”、“禾”。

(二)指导书写“木”。

1.师:我们接着写好木字旁,这次我请同学们从书上直接观察,写好木字旁

要注意什么?

2.学生观察,要注意:

竖为垂露,起笔高,与横的交叉点偏右。

3.请两个学生同时在田字格中板演,各写一个“木”,全班比较评议。

4.全班练写一个“木”,和书上的例字对照比较,然后再另外练写5

(三)指导书写“禾”。

1.师:同学们,我们下一个要写好的偏旁是什么?

2.全班仔细观察后,请一位平时书写很好的同学板演写一个“禾”,大家评议

他写的字好在哪里,即是否注意:

横左伸右缩,竖与横的交叉点偏右。

3.全班练写一个“禾”,和书上的例字对照后再继续写5遍

四、指导书写带有这几个偏旁的生字。

1.师:同学们的偏旁写得很不错,你们能把它们作偏旁后的合体字写得一样

好吗?

2.观察这些左偏旁生字共同的间架结构特点。

4.观察

“木”和“禾”作偏旁时,所占田字格中位置的不同。

5.学生模仿书上范写一个“材”“村”,同时注意重要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与例字对照。

6.请两位同学板演,评议,全班练习写这两个字。

7.用“观察例字――指名板演――评议板演――对比书写――继续练写”的方法,写“和”。

8.观察

“林”、“程”这几个字。

9.指名分别在田字格中书写以上三个字,评议,说说谁写得好,为什么?

10.全班对照书上例字,每个字各写一个,再各练写

五、小结。

第9课

走之底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走之底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写好“近、道、造”三个字。

3、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走之底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写好“近、道、造”三个字。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感受文字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习作、毛笔范字、板书纸条、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讲王羲之刻苦练字的故事——《墨馍馍的故事》。

王羲之练字不仅讲究笔法,还花了大量的时间刻苦勤练,最终成为有名的书法家。我们班的小朋友也能勤学苦练,有些人还练成了一双会观察的火眼金睛。谁来评价评价这几个字?

2、(展示习作:“近、道、造”)

你觉得这几个字写得好看吗?(不好看)

如果把这几个字的偏旁部首写好了,掌握了它们的间架结构,这几个字就好看了。

3、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两个好姐妹,她俩长得有点像。姐姐叫——(出示毛笔写的偏旁走之儿),快跟她打个招呼。(生齐读))

想和她们成为好朋友吗?

二、学习走之儿和带有走之儿的字

(一)学习走之儿

1、走之儿姐姐说先过了口诀这关再说吧。老师读一句,你们跟着读一句。

(出示口诀:(1)点画偏右移;(2)横斜折流畅;(3)交处对齐点;(4)捺画有波折。师边读边演示)

2、自己再读读,对照着走之儿,想想每一句的意思。谁来说一说?

3、师在黑板上范写,生报口诀。

4、生在练习纸上描一个,写一个。

(1)写字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坐姿十二字》和《执笔歌》

出示:

坐姿十二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心静气缓。

执笔歌

距离笔尖三厘米,拇指食指相对夹。

中指首节垫笔杆,无名小指自然弯。

指实掌空才美观。

(2)生齐读一遍。边读边做好写字准备。

(3)生描一个,再练写一个。

5、展示、点评。

6、生再写两个。

7、点评。

(二)学习带有走之儿的字:这、近。

1、出示毛笔字:这、远

2、带有走之儿的字在笔顺上该注意什么?(先写里面,再写外面)

3、(出示“这、远”,故意把文的一点写成捺,把元和走之儿离得很远。)

这两字看着别扭吧?那怎么改呢?(一个字中有两个捺,一个捺就要收起,变成点。走之儿和里面的部分要离得近些。)

4、师范写。

5、生描一个,写一个。

6、点评。

7、生再写两个。

五、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走之底这个偏旁,知道了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希望同学们写字前学会观察汉字的结构,写字时做到“提笔即练字”,持之以恒,一定能写得一手好字!

第10课

心字底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心字底这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

“思”、“忽”、“忍”,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教学提示

1.复习前课内容。

2.新课指导。

出示心字底例字,或教师黑板上放大示范书写,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仔细观察每一笔书写的位置和相同笔画出现的变化。

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心字底作字底,书写时要尽可能写扁,并成上收下放聚散状。

3.书写指导。

(1)“写写偏旁”。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这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心字底:心字底三点分别为左点、挑点、右点,卧钩应向左上出钩,以平均分割上部空间。因为如向上出钩,字中宫空间就大,字形就松散。教师可向学生渗透“字宜中宫收紧”这一审美规律。可以人体身材苗条应收腰来作比,颇形象逼真。

例字指导

1.“忍”,上下结构,呈梯形。“刃”部撇从横折之横中间处出,以左点平衡字形。

2.练习

3.观察“思”、“忽”的写法,并说一说要注意什么?

4.在纸上练习并展示优秀作业

第11课

皿字底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读帖,掌握皿字底及带有皿字底的汉字的结构特点,体悟其结构的精妙之处。

2.让学生感受书法与生活的联系,激发起学生的写字兴趣。

3.

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学习书写简单的书法作品,做到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读帖,掌握皿字底及带有皿字底的汉字的结构特点,体悟其结构的精妙之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书签。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汉字是一个一个的方块字,你知道它是怎么造出来的吗?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甲骨文(图1),想一想,它像什么事物。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皿字底和带有皿字底的汉字的写法。

(板书:

皿字底)

二、学写皿字底

(一)探究书写要领写好皿字底要注意什么?

1.下面我们来读帖,平常你们是怎么读帖的?

2.我们在写皿字底的时候,要注意“竖画内眼力收”这样,皿字底就显得气脉贯通,浑然一体。

三.

学写带有皿字底的宇

长横平阔横画往上斜,像被稍稍压弯的扁担,显得很有韧性,长横平稳而又扁阔,如同广袤的大地,承载着上方的一切。

(二)师生练习点评

1.

下面,老师就按照这个要领来把皿字底写一写。

2.

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把皿字底描一遍,写两遍。

注意写字姿势: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3.

我们来评一评这位同学写的皿字底,看看他哪些地方写得很到位,也可以给他提提建议,让他写得更好些。

有了同学们的帮助,相信你可以写得更好!

下面同桌也来评一评,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练字效率。评好后请把皿字底再写两遍,争取一遍更比一遍好。

5.

第二次书写,老师发现大家都有进步。

(二)讨论交流,明确要领同学们都很聪明,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其实,写字与图形的道理是相通的。

看看这两个带有皿字底的例字,想一想,怎样处理上下两部分的关系呢

(三)学生练写,讲评示范

1.

读好了帖,我们一定能写好字。

先看老师写字,大家书空。

2.

现在,让我们试着来写一写,把这两个字各描一遍,写两遍。

3.

我们写好字后,要回过头来看一看,看看哪些地方写得较好,又有什么不足,不足的地方下次加以改正,这样才会有进步。

下面自己对照口诀评一评自己的字。

相信同学们现在对这两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受,会写得比刚才更好。

把这两个字再写两遍。

四.

作品呈现

1.

练字讲究举一反三,你们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写好这三个字吗?请同学们各临写一遍

第12课

火字旁

教学目标:

练习书写火字旁的字。

教学重点:

火字旁书写时上两点要左低右高,相互呼应,不可分离太远;捺画变点,位置不可过低。

教学过程:

一、出示:烦、精

认识火字旁。

二、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读帖,观察两个字的写法,说说火字旁的特点。

2、师强调书写要点:

火字旁书写时上两点要左低右高,相互呼应,不可分离太远;捺画变点,位置不可过低。

三、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评议。

五、布置作业:练写一页毛笔字。

跟我学写话(写事)

跟我学写话(写动物)

跟我学写话(写人)

跟我学写话(写景)

跟我学写话(写物品)

小学四年级下册设计生活标志教案 篇8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标志,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并根据场所和主题设计简洁、醒目、美观的标志。2.过程与方法

学生观察、分析、交流、实践的过程中,利用绘画来表现有主题的标题设计,完成自己的设计创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知道设计是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难点

识别标志的含义,了解标志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进行生活标志的设计。2.教学重点

标志的设计符合主题、简洁、美观、醒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阿衰的周末来导入,通过介绍阿衰上厕所跑错厕所,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告诉他们生活中标志的重要性,引导一起研究生活中的标志。

二、新课教授

1.阿衰刚才被大家笑了,他觉得不服气,他也向小朋友们提了一个问题,出示一排英文字母McDonald’s。让学生讨论这是什么,然后放麦当劳的完整标志。

2.小组讨论,找出标志的特点

标志的特点:简洁——分析学生作品,了解色彩简洁的过程;醒目——颜色要对比、强烈;美观——结构绘画完整;易懂——一目了然。3.提问学生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标志,并播放一些生活标志的图片。

(1)提问分类

(2)讨论为什么这么分类,这些标志的组成有什么特点?(3)让学生发现这些标志的组成(文字、图案、颜色)。

三、探索方法

1.教师演示美术教室标志简化的过程。引导学生根据标志的这四个特点为学校某一地方设计一个标志。(提示学生注意构思、颜色、造型。)

(设计意图:巩固知识点,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2.播放一些学生作品

四、作业展示评价

(1)结合学生创作的标志互相交换观察、交流看法,并讨论自己设计的标志的特点。从色彩的角度进行探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学们互相猜标志的意思。

(2)自评,对同学讲解自己设计标志的思路及含义,课后为自己的班级、小组设计一个标志。

五、拓展延伸

让学生课后多搜集一些标志,并与同学分享。

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案设计 篇9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旧时吆喝的内容、种类、作用,把握文章的结构

2、合作调查能力、搜集整理能力、表演能力等 过程与方法

1、上集市搜集、调查、整理如今当地的种种“吆喝”,研究其规律、特点及价值,探讨其中包含的民风民俗等

2、自学讨论法、行动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热爱本土俗文化的情感。

2、归类记录类似吆喝的口头文化遗产,为抢救工作做一点贡献。萧乾的《吆喝》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动幽默的语言介绍了旧北京街市上动人的一景,缓缓的追忆语调中流露出的是愉悦和怀想,让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内容贴近生活,文字也不艰深。学生基本上可以自读,在自读后由学生质疑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重点:带有地方特色的吆喝的作用及其中蕴涵的浓郁的情趣。

第一课时

1、以小组为单位,深入调查: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或旧时生意人调查过去人们吆喝的内容和声调,做好记录或录音

2、每人模仿一两句旧时的吆喝声

1、交流学生调查或搜集到的旧时各种吆喝,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学习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及作者情感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先模仿一句旧时本地的吆喝。

2、请同学们模仿昨天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旧时商人处学到的吆喝(教师可适时组织评点)

3、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我们这儿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这种商贩叫卖的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要不是你们爷爷奶奶们还健在的话,它们就可能永远地消逝了。知道吗?你们昨天做了一件多有意义的事啊!你们昨天做的,是抢救我们本土的文化遗产事啊!只不过我们昨天只做了第一步,如果将采集到的这些吆喝用文字整理下来,那才是大功一件呢。(讨论如何动笔?)

4、看看著名的作家、记者、翻译家箫乾是如何动笔写《吆喝》的。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北京的吆喝声介绍了什么?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介绍了吆喝声所代表的经营品种,各种吆喝声的具体内容,表现方式及音韵节奏等。介绍时充满了美好的怀念之情和浓郁的情趣。

2、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相互交流,体会其中的意味。

3、文章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独到之处?

(全文从两个方面人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最后,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路十分清晰。)

三、质疑解疑

1、为什么介绍“从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时主要介绍卖什么而很少介绍怎样吆喝?(对材料的加工剪裁功夫)

2、本文十分注意语段的衔接过渡,找出这些语句,看它们承转了哪些内容?

3、为什么“我”听到“卖荞麦皮”的吆喝会吓了马趴?(自然写实、幽默调侃)

4„„„(学生自己提出)

四、作业布置:

1、将昨天采集的本地旧式吆喝整理成文(自拟题目、教师指导)

2、以小组为单位,上集市搜集录音现时的吆喝,并将其排成简单的节目。

第二课时

交流小作文,各小组调查汇报表演

一、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小作文(旧时的各种吆喝整理)每小组推荐出一至两位代表

二、班级交流,教师组织评点

三、以小组为单位汇报集市吆喝调查,教师组织评价打分

四、作业布置

1、以“吆喝”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可以是调查报告,可以是散文小品,也可以是相声等其他形式)

2、以小组为单位将作品整理装订成册,选优送给政府负责文化的领导。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先模仿一句旧时本地的吆喝。

2、请同学们模仿昨天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旧时商人处学到的吆喝(教师可适时组织评点)

3、如果时光倒流几十年,我们这儿的大街小巷,人们经常可以听到这种商贩叫卖的吆喝声。如今,这些清脆悠扬的叫卖声大多已经淹没在都市的喧嚣中,要不是你们爷爷奶奶们还健在的话,它们就可能永远地消逝了。知道吗?你们昨天做了一件多有意义的事啊!你们昨天做的,是抢救我们本土的文化遗产事啊!只不过我们昨天只做了第一步,如果将采集到的这些吆喝用文字整理下来,那才是大功一件呢。(讨论如何动笔?)

4、再来看看著名的作家、记者、翻译家箫乾是如何写《吆喝》的。

二、回顾已知

1、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北京的吆喝声?他对北京的吆喝声怀有怎样的感情?

(全文从两个方面人手写“吆喝”:一是“从早到晚”,一是“一年四季”,主要介绍卖什么。最后,又介绍了各种吆喝的主要内容、声调变化、音韵节奏,使读者对这吆喝有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理解,文章的思路十分清晰。)

看来,显得非常杂乱的街头叫卖,已经被作者清晰的两根线所穿起来了。那你说说,如果是你来介绍收集到的武汉旧时候的吆喝,你打算怎么安排内容呢?

2、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语)写的,特别是描写吆喝的语句,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试找出几例,相互交流,体会其中的意味。

那我们如果写武汉的吆喝,又要注意什么呢。对,用武汉方言。

三、感受吆喝方法的多样性

师:默读第4自然段,了解作者写到了四季中哪些货色,做上记号。生默读勾画。

课件出示写秋天一段的文字。(秋天该卖“树熟的秋海棠”了。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

怎么样,从这一段中,我们又学到了什么介绍的方法吗?对的,按照季节的顺序,把叫卖的货色介绍出来。对,还要及时写出感情。

师:全班一起读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再请四位同学分读春夏秋冬的句子。

生读。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哪种吆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自读。

师:这些小贩运用了夸张、借甲物形容乙物、戏剧性、声音的变化的方法来吸引人。是不是只有这几种方法呢?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请同学们看看大屏幕,如果去掉这一段的第一句话,好吗?

师:看来这句话很重要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再次感受它的重要作用。

生读。

师:这些吆喝者只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没受过高等教育,却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对吆喝、对生活进行着艺术创造,吆喝真是语言的艺术。让我们再来回味那韵味十足的吆喝声。(课件播放)

四、了解吆喝的现状

师:北京现在的吆喝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快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一下。

预设——

生1:有卖鱼的。“卖鱼啦,卖鱼啦”

生2:有磨剪刀的。(唱)“磨剪子咧,锵菜刀” 生3:“回收彩电、冰箱、、空调、热水器” 生4:“重庆卤鸡蛋,一块钱三个,味道好的很!”

师:大家可以继续了解家乡的吆喝,并做好记录。吆喝其实是一种民俗文化,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其他民俗文化。(观看课件)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搜集各种民俗文化的资料进行了解。

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案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12个字,会认9个字,能用“日新月异”“大显身手”写句子。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并能抓住关键词句,通过读、说等活动,体会机器人的神奇。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

4、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说明事物的方法,了解常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教师随着画面介绍:它正在进行深海作业,来到一艘躺在海底很久很久的沉船上,寻找着上个世纪随船遗落的宝物。它身体自如地穿梭着,目光锐利,周围的任何事物都休想逃过它的眼睛,它发现目标了……

2、提问: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谁来简单地说说你对机器人的认识?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机器人的课文《神奇的机器人》,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布置自读要求。把生字新词读正确,语句读通顺。

2、再次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介绍了那些机器人,你喜欢哪一种,它有什么神奇之处?

3、汇报自读情况。(它通过眼睛发现了窃贼,再把信息传给了“大脑”,“大脑”连同网络报了警。)(机器人的形状各式各样:有的……有的……)(机器人的各种传感器)(机器人能干人们干不了,干不好的工作。)

三、学习课文一、四自然段。

1指名读1、4自然段,说说机器人什么作用。2理解“千奇百怪”“日新月异”

四、学习课文2、3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主要介绍了哪种机器人?

2、再读本段,边读边画出最能表现“能追捕罪犯的机器人”神奇的词句。

3、交流体会。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中的“亡命之徒”结合实际,体会情况之危急:抓住“能”“善于”等词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3自然段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对机器人有了初步的了解,同学们想对它有进一步的了解吗?回家继续收集有关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课文5—7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5——7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5自然段。

默读这一自然段,交流:宠物机器人有何神奇之处? 引导学生品读词句:为什么会永远陪伴你?体会机器人的喜怒哀乐。指导学生朗读。

3、师生共议学习方法,用这种学习方法学6、7自然段。

三、创新设计,畅想未来

机器人神通广大,在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同学们想不想畅想一下未来的机器人?

1、先在小组内讨论,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说清楚它的样子和作用。

2、推荐有创意的设计,交流

四、展示作品,梦想成真

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只要我们想得到,一定能做得到。我们学校里就有一批对机器人非常感兴趣的孩子。今年暑假,机器人小组代表我校参加了全国第三届电脑机器人创新大赛,获得了团体第一的好成绩。其中创意作品还送往兰州参展

古诗诵读浪淘沙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结合图画、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丰富的想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在多形式的诵读中,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挖掘积累:小朋友们谁会背诵古诗?由朗朗背书声,营造学诗氛围,自然过渡,板书课题。

2、观察描绘: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能把观察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在此基础上引入学诗。看看古代诗人是如何描绘的?

二、初读(借助拼音,自读诗句,达到正确流利,培养识读能力。)

1、出示诗句,让会读的学生领读,教师相机指导。

2、抓住生字和难点音,强调读准。

3、自由练读,把句子读通,读熟。

三、细读

1、引导学生自读质疑,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读懂?

2、根据学生的质疑师生互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教师应在充分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的基础上,古诗诵读 浪淘沙

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教案设计 篇11

这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特点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课文插图意境优美,有利于配合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训练。

设计理念:

抓住重点词语,知道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使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会用“偶尔、活泼”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4、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 一 教 时

(总第 课时,执行时间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会用“活泼”造句。

3、理解课文第一段,概括段意,练习背诵。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 个性化修改

一、揭示课题

1、出示燕子的图片。仔细观察燕子的外形,抓住特点说几句话。

2、出示课题 : 6 燕子 ,教学生字 “燕”。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燕子的哪些方面?

2、读后四人小组自由讨论。

3、自读课文。

⑴按要求自读课文。⑵检查自学效果:①听写词语。②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细读课文。

1、边看图边读课文§1。思考:第一自然段写燕子的什么?作者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2、讨论交流。

板书: 羽毛 乌黑发亮

翅膀 俊俏轻快

尾巴 剪刀似的

3、指导朗读。

4、练习背诵。

5、指名说说第一自然段的大意。(板书:外形)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

2、用“活泼”造句

3、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后记:

第 二 课 时

(总第 课时,执行时间 )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会用“偶尔”造句。

3、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课前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设 计 个性化修改

一、复习

二、赏读课文

1、导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燕子的样子十分可爱,那么这些活泼可爱的小家伙什么时候来和我们见面呢?

2、自由读§2。

⑴边读边思考:作者描述了春天的那些景物?这些事物有什么特点?

⑵重点品味。

⑶齐读课文。

⑷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⑸指导背诵。

3、自由朗读§3。

⑴思考:这一段主要写燕子干什么?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快?哪些词句说明燕子飞得轻?

⑵指导用偶尔造句。

⑶指导朗读、背诵。

4、指名读§4。

⑴学习打比方的句子。画出文中两句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做了什么。

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练习背诵全文。

多种形式练习背诵。

比赛背诵。

四、总结课文。

师总结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4

上一篇:月考后的总结与反思下一篇:我的小伙伴作文500字_高中高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