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烟与烈酒抒情散文

2024-10-21

香烟与烈酒抒情散文(共3篇)

香烟与烈酒抒情散文 篇1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染上了瘾,爱上了烈酒和香烟的味道。她们的出现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为我解忧为我愁。

一个人的时候,我习惯点燃一支烟,深深地吮吸。那种感觉好似在亲吻少女的红唇,让我忘掉寂寞空虚。其实这只是自己在骗自己,这是一个消除烦恼的借口罢了。午夜时分,我总会不成眠。昏暗的灯光下,一个小红点忽明忽暗,那是我在抽着烟。

时常会叫上几个小伙聚在一起,举杯共饮。有时候我们会相互吐露生活中的一些事和人,这样能让我们心灵得到安慰。三五杯烈酒下肚,已经醉意浓浓。我一定是伙伴当中喝酒最多的一个,因为我对她有瘾。多么希望醉酒以后可以忘记不想记起的事,但事实却是残酷的。发酵的酒精麻可以醉神经,同样会却泛起内心深处的丝丝忧愁,那种感觉让人奇妙而心痛。

生活中一些不愿和无奈,会让我疲惫不堪。生活就是这样,总有一会不安和无奈。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有香烟和烈酒的陪伴,让我有勇气去扛起生活。香烟和烈酒伴我一路同行……

香烟与烈酒抒情散文 篇2

关键词:即景,散文,形,神

抒情散文在表现方法上, 可以即事抒情、即景抒情、即理抒情。《荷塘月色》就是一篇优美的即景抒情散文, 是朱自清散文中的名篇。朱自清在1927年9月17日的一封信中曾经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 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 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 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 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挣扎着, 要明白些什么, 但似乎什么也没有。”这篇作品写的是在一个静谧夜, 作者为了排遣心中的苦闷, 到北京清华园古井堂附近散步时, 所见荷塘月色的景象和当时的心情[3]2。其形神兼备, 情景交融, 意与境达到了和谐统一。作者具体细腻地描述出素淡朦胧、和谐宁静的荷塘月色, 展示了偷得片刻自由的淡淡喜悦, 流露出终究无法摆脱的隐隐哀愁, 抒发了不满黑暗社会现实, 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思想感情。就《荷塘月色》而言, “形”即“景”——“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神”即“情”——“心里颇不宁静”。前者是作者抒发感情, 表明愿望的凭借和依托, 后者是“枝繁叶茂”的景物的“根系”和“营养”, 景物的色彩正是由它润泽的, 两者之间关系密切, 即景的目的是在于抒情, 作者的思想感情并非说教式的一吐为快, 而是寓情于景, 此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然而,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作为教学者, 就应该透视景物, 挖掘情结。

因此, 教学这一篇, 必须将以下两点作为重点:

首先, 揭示作者直接表露的感情和愿望, 把握主题。文章一开头便写“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颇不宁静”就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的心情的表露, 这种心绪贯穿全文, 作为抒情的基调。这篇作品写于1927年7月, 此时正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期, 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 许多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 一时处于苦闷、彷徨之中。于是寄情山水风月, 以排遣那无可名状的“颇不宁静”的心情。这时朱自清思想十分苦闷, 他不满现实但又看不到出路, 在中和主义思想影响下, 他感到“还是暂时超然的好”, “乐得暂时忘记, 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 (《那里走》) 。为了获得心里暂时的宁静, 他独自沿着荷塘小径背着手踱着, 忽然觉得“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到了另一世界里”。这“世界”就是在“茫茫的月色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是个自由人”的“独处妙处”的境界。这种无牵无挂独自受用无边荷香月色的自由境地, 就是他要摆脱由现实扰乱“心里颇不宁静”, 而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的反映[1]124。于是独步月夜, 浏览荷塘, 借景浇愁, 超然自况。教学时, 首先把握住“颇不宁静”这一感情脉络为全局的纲领, 围绕这一脉络对作者笔下景物进行分析, 文章的思想内容便不难为学生理解掌握了。

其次, 紧扣抒情“线索”, 分析景物“色谱”。线索属于形式的范畴, 是文章结构的主要脉络, 是组织材料的艺术手段, 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抒情散文中, 线索是抒情寄意的纽带。本文采用了间接抒情, 寄意于“荷塘”、“月色”, 这正是“设情以体位, 举正于中”的体现。这些景色是作者情感的“物化”, “意”的抽象由“物化”而具体可感。显然, 要下大力气引导学生认识景物和景物的转移及作者的感情与感情变化的内在联系。讲好了这一点, 作者融入景物的情感便会像七彩光一样映射出来, 读者定会与之戚戚然。本文的教学成功与否, 其关键就在于此。在对景物描写的分析中, 我首先给学生提出了这些问题: (1) 作者为何层次鲜明地描绘月下的荷叶、荷花的形、色、香? (2) 作者在描写月色时, 为何先写月光, 后写月影, 再写光和影的和谐统一? (3) 作者写荷塘四周的月色, 为何从近写到远, 从上写到下, 从“树”写到“蝉声”、“蛙声”?我并未让学生立即回答, 而让一位同学回答我提出的另一个问题:“假若上周班主任老师狠狠批评了你, 你委屈地流下眼泪, 一个人跑到操场上, 心里难受极了, 在操场上,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这位同学的回答是:“唉!啥也没有看到, 啥也没有听到……”我又问大家:“她真的什么也没看到, 什么也没有听到?”我环顾全班, 同学们在细语, 但听得清一位同学的话:“她还有心思去看去听哩, 心里不难受成啥了?”“心有灵犀一点通”, 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她沉浸在极其痛苦之中。”抛砖引玉, 契机来临, 认识由此步入“快车道”——我便一字一板地给同学们讲:“任何一个人都是在一定的主观意识指导下来观察世界的, 客观景物本无意识, 一经观察便赋予它以感情和思想, 此所谓“境由心造, 物随意迁”。别林斯基曾经说过:“记述大自然之美的作品是创造出来的, 不是抄袭而成的。作家 (注:原为诗人) 从心坎里复制大自然的景象, 或是把它看到的东西加以恢复,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 美都是从灵魂深处发出的, 因为大自然的景象不可能有绝对的美, 这美隐藏在创造它们的那个人的灵魂里。作家 (注:原为诗人) 用自己的感情, 自己的思想, 给大自然的景象加添生气…… (《别林斯基选集》一卷, 221页) 听罢我的这番讲述, 同学们点头微笑, 问题迎刃而解。

文章随作者的足迹或行止, 视线的远近高低, 多层次多角度地描绘景物。从小路到荷塘到伫立环顾到神往凝想, 形成明显的空间顺序, 使各层情景得到步步深化, 使内心感受得到充分展示, 加上一首一尾, 自然呼应都显示出结构布局上严谨精美, 为细致的描写和简练的表现提供了坚实基础, 成功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复杂情绪。《荷塘月色》里的“爱群居, 也爱独处”, “酣眠固不可少, 小睡也别有风味”等等, 使人感觉得到, 他是在跟你促膝谈心, 既显得娓娓动听, 真气照人, 又往往妙语解颐, 横生逸趣, 真是文如其人, “包蕴着个人的性格”[4] 。

文章先写荷塘, 后写月色, 这是观察景物的推移。结构上它界定了层次, 但更重要的是显现了作者思想感情变化的轨迹。荷塘是月下的荷塘, 月色是荷塘的月色, 而“荷塘”、“月色”正是“设情”的“体位”, 这是本文教学的重点、难点。应作具体分析:

(1) 月下的荷塘

首先大笔涂抹, 概略地写荷塘的环境。接着工笔细描, 细致地描写荷塘内部的景色。写荷塘内部, 先写它的静态美:从田田的荷叶写到层层荷叶中点缀着的白花;后写它的动态美:从微风送来的缕缕清香, 写到花与叶在微风吹动下的优美风姿, 还写到了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突出了荷塘的优美景色——月下特有的一种素淡和柔美, 淡淡的喜悦之情寓于景中。

(2) 荷塘上的月色

首先写荷塘的月光:先写月光, 再写月影, 再写光和影的和谐统一。淡淡的月光静静地泻在荷花上, 杨柳的倩影映在荷叶上, 构成了美的统一体。这朦胧的月色, 与荷塘的优美景色, 共同形成一种“静穆美”。然后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从近到远, 从上到下, 从“树”写到“蝉声”、“蛙声”。这部分的写法与前面的精雕细刻不同, 它是简单勾勒。你看, 那近处的树, 只“像一团烟雾”, 远处的山也“只是一些大意”。这些景物较之花、叶及树影模糊多了, 仍然带有一种朦胧美, 但显得冷清, 再衬以树上的蝉声、水中的蛙声, 显现出了环境的寂寞, 流露作者在淡淡的喜悦中夹杂着隐隐的哀愁。

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绘, 语言清新秀丽, 特别工细, 除采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运用想象、联想、烘托、渲染等艺术手法外, 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形容词和传神的动词, 把一个平凡的荷塘和一个日常习见的月色给写活了。那蓊蓊郁郁、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绿树, 那隐隐约约的远山, 那曲曲折折的荷搪, 那亭亭玉立的荷花, 那缕缕清香, 那静静的花, 那薄薄的雾, 读来使人如历其境。作者写荷叶用“挨”;写月光用“泻”, 写灯光用“漏”, 绣织佳字, 很见功力, 统观全文, 我们感觉作者巧于炼字, 精于炼意[2] 。文章作者不像一般人那样把荷塘月色的景象笼统写出来, 而是把这个景象“剥开来看, 拆穿来看”, 把这个荷塘与月色本来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景象分解为两个组成部分, 一部分是月色下的荷塘, 一部分是荷塘上的月色。前者重点是写荷塘的种种景物, 而以月色为背景;后者重点是写月色的种种变化, 而以荷塘为背景。这样由一完整的荷塘月色这一景物巧妙地分解开来作两次描写, 就得以把景物描写得很细腻。当然, 这种描写, 并不是把本来很统一和谐的描写对象生硬地割裂开来, 而是始终把被分作两部分的荷塘和月色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只不过是两次描写的角度不同, 主景和背景互相调换了一下位置罢了。

不仅如此, 朱自清在表现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这两个组成部分的时候, 还进一步作更精细的分解剖析, 把这两个部分再分解剖析成许多更小的部分, 然后逐一描写并且从景物观赏者的视觉、嗅觉、听觉以及景物的静态、动态等角度, 写出它们的种种性状, 从而把景物表现得格外细腻[3] 。

作者选择并精心描绘这些景物, 是作者思想感情的“物化”, 寄意于斯, 设情于斯, 是“心里颇不宁静”的抒情线索的“情网”所织。同学们“披文入情”于“荷塘月色”之中, 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便水到渠成了。

过去, 了解散文的特征, 让我记得最牢的一句话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如今, 我讲这篇文章, 索性掂来一条成语:“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权做教学一得。因为“披文入情”后, 那“荷塘”仿佛我的心田, 那“月色”犹如我的情思。

参考文献

[1]陈孝全, 刘泰隆.朱自清作品欣赏[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1.

[2]范乡之, 王牧天.通脱明净历历如画——浅谈《荷塘月色》[J].山东文艺, 1979, (5) .

[3]杨昌江.朱自清的散文艺术[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

抒情散文的阅读与写作对应指导 篇3

一.从抒情散文构思套路解读名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经有一位散文作者总结出了一套散文构思法,他设置了一套散文的八股,并说自己按照此法流水线创作,一个月内发表了近二十篇散文。当时曾被斥为对散文文体的亵渎。现在,据说输入写作程序的电脑,写出的文章水平也不在一般人之下,只是诸多原因没能普及。其实,散文写作确实存在基本套路。作为初涉者总结并学习基本套路,未尝不可。以贾平凹的《丑石》和朱自清的《绿》为例,我们试作归纳。

首先,题目往往有象征意义,本义之外有另外的寓意,如《丑石》既指石头形状外形之丑,也指世人偏见之丑。《绿》既指自然之美,也指善良心灵之美。

其次,开文主要集中在描写对象的三方面,色彩,形状,质地。色彩例举:《丑石》中“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绿》中“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形状例举:《丑石》中“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绿》中则更细致,“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质地例举:《丑石》中“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绿》中那一段,“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很明显,在描写这三个方面时,作者都充分运用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拟人等等,使描写对象生动具体,渲染铺陈,制造氛围。在描写形状时,还运用了俯仰视角、远近变距等手法。

第三,描写对象本身写足了,怎么办?描写背景,设想背景。《丑石》如此写下去:“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借雨借夜色了。《绿》是借风,“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这类似我们现在的ps照片,世间万物,只要能突出描写对象特点,皆可为我所用。或明或暗,或动或静,这就有了以暗写明以动写静诸多办法。

第四,纵比或横比,在比较中凸显描写对象特点。纵写,也就是追溯时间,从《丑石》中可见:“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也就是问从哪里来,倘若有神话传说典故之类也可。梅雨潭没有,或者作者不知,《绿》中用横比,横比是空间比较,“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你看,北京杭州西湖秦淮河,都来捧场子了。

第五,放进事件中,没有事件,那就放进想象中。《丑石》写了天文学家来解读丑石,《绿》只能用想象完成提升,“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

第六,结尾,散文是作为哲理散文还是作为抒情散文,在这里区别明显。《丑石》是这样: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绿》是这样: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前者是哲理,明明白白。后者是抒情,呼应开头,但不说明白,抒情讲究个含蓄。

二.从抒情散文构思套路解析阅读鉴赏对应考点

对照全国和省市高考《考试说明》,再比对一下我们在前面概括的散文写作套路,搜集历年高考语文文学阅读题,加以整理,不难勾勒出散文阅读题考查的写作技巧简图。

第一类是有关题目的命题。主要考查题目象征意义,与套路中第一点吻合。

第二类是从开篇中命题,考查a,点题。b,为下文铺垫。c,与结尾呼应。d,渲染烘托气氛。与套路中第二点相关的考试内容有: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等;衬托手法,包括反衬映衬等;还有变换视角侧面描写等。

第三类是对应套路第三点,以暗写明,以动写静,环境描写,烘托气氛。

第四类是对应套路第四点,对比描写,想象描写,时空变换,引用典故等。

第五类考查细节描写,包括动作对话神态心理描写等。

第六类考查主题思想,与第一类题相联系,象征意义,哲学寓意。若分值较大,则从全文构架中考不散之“神”。

三.按抒情散文构思套路进行作文训练

笔者在高三作文课上曾以随身携带钥匙为话题在全班进行口头作文。

色、形、质,多用修辞手法。

每个人身上都带着钥匙,有家门的,有办公室的,有小汽车的。钥匙多了就有了钥匙环,钥匙包,据说贫穷年代,腰上挂一串钥匙曾经是男人流行的装饰。你想,不管那钥匙是铜的钢的,那闪亮的金属光泽是耀眼的。而长长短短钥匙排列一起,让人想到边民们脖子上的银饰品,举手投足之间,钥匙也会在你腰间或口袋里欢乐地嬉闹,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生机。

靠背景描写,钥匙环,钥匙包等。

单个的钥匙往往是挂在孩子的脖子上,那是父母怕孩子丢失它。随着孩子的奔跑,那枚钥匙敲打着孩子的小胸脯,时时提醒该回家了。或许,它会藏在门口的某个老地方,共同拥有的人探手可得,他们因为这个秘密彼此更加信任和亲密。而生活中,更多的是钥匙们被集合在一起,有了钥匙环和钥匙包,人们的财富多了,秘密多了。钥匙环多是年轻人用,除了钥匙,往往还挂着卡通小工艺品。那钥匙环不是藏着掖着,干脆吊在小背包上了。而钥匙包,多是成人用,有布的、塑料的,高档的是真皮的。据说名品店的品牌货,一只就要上万元。试想,躺在那样钥匙包里的钥匙,一定像那些豪车上的土豪,养尊处优。

纵比写钥匙产生,从绳结到管钥到十字钥。横比写,从铜质到不锈钢到指纹。

最早的钥匙是什么?是绳结。某位老祖宗有次打了个死扣,自己也解不开了,于是就发明了管钥,铁的或铜的,不光能开家门的锁,也能开城门的锁。铅合金出现,不锈钢出现,钥匙用料也越来越牢固了,而且越来越精致复杂了。现在最先进的钥匙是指纹,还有数字密码。钥匙似乎有一天将消失于生活中。

想象:老师交给你教室钥匙;第一辆新车钥匙;刘邦咸阳交钥匙给项羽。

一个新生报到,班主任将教室钥匙交给你,那是信任鼓励和责任,你一定设定时钟,每天成为第一个到教室的人。当你拥有第一辆心爱的自行车或摩托车,你接过那枚车钥匙的喜悦不亚于考了一次满分,车钥匙是快乐的拥有权。想当年,先克咸阳的刘邦俯首将国库钥匙呈给项羽时,项羽收下的不仅是钥匙,还有谦卑和敬畏,项羽因此骄横而踏上不归路。

哲理:锁再复杂总有钥匙可开,不设防是最美境界。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钥匙和锁的博弈无休无止,钥匙从有形走向无形。但我们渴望有一天锁消失钥匙也消失,人人坦荡,夜不闭户。更渴望有一天,人与人的心不设枷锁,不系心结,相亲相爱,天下大同。

整理出一套散文结构法,只是想通过它从写作的角度阅读理解散文,便于解读文本。从写作的角度言,也只适合初学写作者入门练笔,因为倘若多读散文,你会发现,优秀的散文并不受教条的限制。所以,作为也在写作的语文老师,我深知,它仅能作为对付考试的伎俩。

上一篇:新沂市旅游局2011年度工作计划下一篇:局长广州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