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奖学金与助学金

2024-09-20

励志奖学金与助学金(共11篇)

励志奖学金与助学金 篇1

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申请、材料递交及评选

前言:很多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国家奖助政策不熟悉,对奖助学金申请不了解,本文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及参与资助工作的学生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熟悉申请流程。

一、国家助学金的申请

1、贫困生申请与认定

贫困生档案是确定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和社会资助对象,以及评定各类奖助学金的重要依据,因此,申请贫困生是申请奖助学金的第一步。

申请:首先学生根据所在学校要求(一般在每年的暑假)下载国家《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根据要求如实填写相关内容,并且具有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意见及签章,登记有民政部门详细信息。如有父母下岗证明、家庭人员重病医院证明等也一并提交。(大一新生在录取通知书中一般已经夹带调查表)

评定:首先,学生填写所在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将调查表、申请表及证明等文件交至学生所在班级。

然后,由所在班级辅导员(班主任)依据学校分配的配额、学校关于贫困生认定的方案等组成评定小组,组员一般由班级主要学生干部,各寝室代表组成。评定小组对学生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根据申请人的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确定是否符合贫困生认定条件。对符合贫困生认定条件的学生,根据所交材料,家庭情况,申请人日常生活等方面,确定贫困等级,等级分为:特别困难、困难、一般困难。评定结束后,评定小组组长在认定申请表上陈述认定理由并签字。

最后,对评定结果进行公示,班级人员无异议后,由学生填写《贫困生个人信息汇总表》,班级将学生材料提交所在学院,由所在学院及学校填写认定意见。审核通过后,贫困生个人信息将录入国家贫困生信息数据库。

2、助学金的申请与评定

申请:已经被认定为贫困生并已录入国家贫困生信息数据库的学生才能申请国家助学金,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填写《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提交班级。评定:班级辅导员(班主任)组成助学金评定小组,依据学校助学金认定条件,国家助学金认定方案,申请人生活表现及贫困生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等材料,根据学校分配名额,确定申请助学金学生名单及获得资助的等级。一般,贫困等级决定受资助等级。

确定后,将名单在班级内公示,无异议后,由初步确定的助学金申请人填写电子版《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并提供电子版近期彩照(材料根据每年的政策而变),连同纸质版申请表以及班级填写的《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金评审情况备案表》一并上交学院。

3.注意事项

(一)贫困生认定参考所在院校学生手册、学校关于贫困生认定相关条例、申请人日常条件以及百度百科、好搜百科贫困生界定标准等。

(二)贫困生的认定要经过两次评定,一是贫困生资格评定,二是等级评定,一般两次评定一起进行。国家助学金的等级一般取决于贫困生等级,特别困难一般都是获资助最高等级。助学金一般按照贫困生等级划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金额不同,一般为4000元、3000元和2000元三个层次。被认定为贫困生的学生由于助学金名额限制不一定能获得国家助学金。

(三)助学金评定参照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四)在贫困生及助学金评定过程中,如发现有违规操作、暗箱操作、实际与界定不符、不公平公正等情况,及时向所在院校举报。

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申请与认定

1、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资格

申请国家励志讲学金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家庭经济困难,已被认定为贫困生并且已经录入国家贫困生信息库

(二)学习成绩优异,在班级贫困生人员中成绩排在前列

(三)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四)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五)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

2、申请

符合条件的学生按照要求填写《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审批表》与学生学年成绩表及其他所需材料一并交至班级

3、评定

班级由辅导员(班主任)成立评定小组,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进行评定,依据所在院校关于国家助学金的评定方案、申请人的日常生活表现、申请人的成绩以及贫困等级等,根据院校分配的名额,公平公正的评定,初步确定名单。并在班级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班级填写《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奖学生初审名单表》、《班级励志奖学金评审报告》连同申请表电子与纸质版一并交至学院。

注意事项:

1、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定依据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各院校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定方案。

2、同一学年内,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可以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但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奖学金。一般,国家助学金大一就有,而国家励志大二才有。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年5000元。

注:

随着国家资助政策的改变,资助流程及具体步骤程序也在发生变化,具体参照院校关于助学金和励志奖学金的实施办法,本文只提供参考意见。

落英曳泪

2015/1/28

励志奖学金与助学金 篇2

一、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定性

经过长时期的不断完善,我国高校已基本建立起以助学贷款为主体,“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的大学生资助体系。那么国家励志奖学金属于“奖”还是“助”呢,不同的搜索网站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有的认为属于奖学金,有的认为属于助学金,可以看出社会对于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定性不是那么的明确,或者说相关文件有一定的模糊性,而“品学兼优”和“家庭经济困哪”的二元评审条件更加剧了评审工作者的困惑。如果属于奖学金,那么评定条件就应该以成绩为主;如果属于助学金,那么就应该以家庭贫困为主,这个问题不首先解决,后续将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可是如果根据语义来判断: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首要评审条件是“品学兼优”,根本目的是奖优、励志,它应属于奖学金的范畴。[3]

而且国家励志奖学金不同于国家奖学金的单纯奖优,也不同于国家助学金的纯粹补困,它是介于它们二者之间的中间地带,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

二、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困境

《办法》中对于国家励志奖学金的申请、评审、发放、管理与监督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可是在这些过程中依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1、申请条件难以量化,实施困难

《办法》中规定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基本申请条件:“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3.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4.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5.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

可以清楚地看出这几项条件都非常模糊,在班级中排名多少才算是成绩优秀,家庭收入多少才算是经济困难,而且很多新生在填写《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的时候,因某些家庭收入难以明确统计或者学生故意往往导致缺乏真实性,再者不同省市、地区收入标准、消费情况不同也难以比较出哪个家庭更为贫困,学生当地有关部门开具的贫困证明缺乏很大的有效力,而评审老师对于学生的了解途径也很有限。因此,这些条件都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实施起来也很困难,如果不加以明确量化,评审工作者就会非常盲目。

2、评审过程不够科学,缺乏公开、公平、公正

根据前文所述,国家励志奖学金就是在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找出家庭困难的,可是在现实情况中,这两者有时往往并不是并存的,也许在某个学期成绩优异者几乎都是家庭优越的学生,又或者几乎都是家庭贫困的学生,那这时国家励志奖学金就去了应有的意义;若两个学生一个成绩更为优秀,一个家庭更为贫困,而名额有限这时无论把名额给哪个学生,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情绪。这对于教师的学生管理工作也是非常不利的。

评审工作者难以权衡,就会出现要么过于重视成绩要么依据“个人喜好”等来评定的不良情况,使得评审过程缺乏科学性,公开、公平、公正也无从谈起。

3、学生对于国家励志奖学金的漠视越来越严重

首先,自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虽然国家拿出大量财政用于资助成绩优异和贫困学生,但是相对于增加的学生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而且奖学金的数额并没有增加,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励志奖学金的数额已不足以成为激起学生追逐的动力。许多学生宁可做兼职也不愿努力学习争取奖学金,也就是说奖学金的数额对于当今大学生来说价值不高,不能引起他们对目标的重视,从而影响了奖学金激励功能的发挥[4]。

其次,高校对于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宣传不到位。绝大多数的高校,校园里边随处可见一些至理名言,餐厅尽是节约粮食的口号,可是唯独不见对于奖学金的宣传标语,虽说大学生不能事事靠他人,但是学校有这个义务把有关政策宣传到位,从而激励大家的学习热情。

而且,奖学金中的“马太效应”也助长了学生的漠视。有些学生可以连续或者多次拿到奖学金,而有些学生无论什么奖都没有拿到过,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教授说:“现在大学精神有点迷失,出现了一种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精神虚脱。作为全社会来讲,包括大学,功利主义盛行。”[4]的确,高校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社会中一些不良习气的感染,因此教师极力培养那些所谓的“优等生”。很明显“马太效应”的结果是偏重于“锦上添花”,而忽略了“雪中送炭”,这将是对后继人才的一种扼杀。[5]

4、缺乏必要监督

即使评审老师尽职尽责可是也不免出现差错,这时就需要发起学生的监督作用,虽然很多高校设立有监督部门和电话,可是往往出现不知向谁举报的情况,举报电话更无从查起。对于奖学金获得者的监督也是缺失的,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家庭贫困学生,如果出现奖学金用于购买奢侈品等不正规用途就应当取消本次名额,或者此后任何评优评先都不予首先考虑,通过强制力的措施激起大家的监督作用并警示奖学金获得者。

三、国家励志奖学的出路

1、采用大数据精准定位

如今科技发展迅速,已惠及千家万户、各行各业,同样也可以用在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选上。2016年年初,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基金会策划的“暖心饭卡工程”悄然启动,通过调查在校学生在食堂的消费记录,进行大数据分析,找到301位贫困生,然后每月定期对这些学生的饭卡打上不定额的钱,不仅保护了贫困生的自尊心,更精确找出了需要帮助的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选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方式,用事实说话,胜过一切无力的证明材料。

2、加强宣传,强化意识

高校印发专门宣传手册给予新生,并展开讲座宣传,请奖学金获得者发表获奖心得,使学生详细了解奖学金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在校园、教室、图书馆等场所张贴有关标语,时刻强化大家获得奖学金的意识,激励大家努力学习;建设专门网站,把奖学金获得者的素质、条件等发布到网上供大家学习,便于大家每个人都能时刻了解奖学金获得者的风采。

3、加强监督,充分发挥学生作用

监督,作为奖学金激励机制十分重要的一环,但是作为贯穿这个机制的过程往往被忽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对于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评比细则没有做到明确化、公开化,制定的同时没有参照学生的建议和意见,评比过程学生也没有充分参与,很多高校的监督举报电话也是形同虚设,应该以班级、专业为单位,辅导员教师为指导老师、班委和普通同学为参与者的专门评选委员会的构建,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同时有效的实施监督。[6]

国家励志奖学金作为奖学金激励机制的重要一环,也是“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中的重要一体,更是特殊的一体,应该受到国家及高校的重视,这对于完善奖学金激励机制的作用是亟需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Z].财政(2007)91号.

[2]彭海霞.奖优还是助困:对国家励志奖学金评审条件的思考[J].黑龙江教育,2012,(8).

[3]殷成志.国家奖助学金的育人功能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4月.

[4]高闰青.教育需要人文精神滋养.[N].光明日报,2010-10-28.

[5]周卫东.谨防“马太效应”,平等对待学生[J].教育与职业,2003,(10).

励志奖学金与助学金 篇3

相信自己的潜力

回想2005年,告别了初中生活,填报了淮安电大五年制高职志愿的我,带着梦想与渴望,来到了淮安市深圳路3号——如愿进入电子工程专业开始了我的新的学习生活。刚开始,与初中迥异的学习和生活给我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困扰,我的生活变了,学习变了,心理上压力很大,要知道来自经济条件比较贫困家庭的我,能上学接受教育是多么不容易!老师悉心帮助我解开了困惑和苦恼:感恩父母的勤劳、感受生活的博大!人生的道路哪能都一帆风顺!既然爸爸妈妈他们赚钱是那么不容易,他们辛勤劳作是希望做儿女的能够过上比较好的生活,那么每个人都要好好努力,人人都是有待开采的潜力矿!只要努力,相信自己一定能有所作为!

中肯的分析坚定了我的信念,及时的调整帮助我较快地适应了学校生活,融入了学校大家庭、融入了05电子五(2)班这个小家之中。我还给自己在思想、生活、学习上定了目标:思想上积极上进,保持向上的人生态度,乐干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乐于奉献,同学有困难我都能主动帮;学习上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能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学习态度端正,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力争学好专业课;生活方面注重培养好的习惯,勤俭节约,管理自己的生活,每天准时起床、参加运动,定期整理寝室。目标指引我努力向前,我相信只有努力付出才有成功的希望和可能,我的父母身上的勤劳、善良、诚实、朴素的优良作风深深地影响着我,所以,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出于减轻家庭负担和锻炼自己的目的,我在放假的时候会去找一些临时的工作做。后来学校安排去苏州毅嘉电子实习是第一次正式与社会接轨,2010年二月我作为学校企业建教合作班一员来到淮安富士康,尊重领导,服从指挥,工作认真、责任心强,与同事友好相处,准时地、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感悟更多,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与人相处、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不仅需要学书本知识,还要学习领悟生活中蕴含的道理。我做的可能是些较琐碎的工作,但培养了多方面的素养。

奖学金使我的生活有所改善

我知道,这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是对我努力的肯定,一方面,国家励志奖学金激发了我的学习斗志,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态度,让我更加坚信学习能改变命运,使我的基本生活情况有所改观。另一方面,这笔高达五千元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对我的家庭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大的收入,减轻了父母的负担,我的心理负担也相对减轻了,能相对轻松的面对我的学习和生活。我觉得国家设立励志奖学金的目的也就在于激发我们家庭困难学生的志向,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创造辉煌。

虽然我不是最优秀的,但我要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保持优秀,做最好的自己。这是一段被铭刻在我心底的文字。所以,一直以来,无论身在怎样的处境,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也无论心情怎样的糟糕,当我安静下来,心底的这段话便会凸显。激励着我坚定的走下去。也许不是每个人都生来具有跌倒又爬起的毅力和品质,但可以学习养成这种品质。

荣誉就好比是圆形的跑道,既是终点,又是起点。不管曾经取得怎样的成绩,都只代表着过去。我会用心珍惜我的所有,不因一时的成绩而骄傲,也不因一时的困难而气馁。

励志奖学金与助学金 篇4

老生总人数M,年级人数G,专业方向(即班级)人数C,我院励志奖学金名额数K,平均绩点在专业方向上(二年级的在级上)排名T1、基本资格:通过家庭经济困难认定审核;

2、绩点要求:平均绩点在全班排名前15%;(计算公式:T/C≤0.15,二年级的为T/G

≤0.15)

3、年级名额:年级获得的名额计算公式:G*K/M;(如某年级人数为161人,老生总

人数为582人,当年我院励志奖学金名额为26个,那么该年级可获得励志奖学金的人数为:161*26/582=7.19≈7)

4、班级名额:专业方向(即班级)获得的名额计算公式:C*K/M;(如某班人数为26

人,老生总人数为582人,当年我院励志奖学金名额为26个,那么该班可获得励志奖学金的人数为:26*26/582=1.16≈1)

5、班级名额附加一:如果某班按照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数字的十分位为4—6,那么该

班获得的名额数根据该年级获得的名额数而定;(如某年级人数为161人,其中A班76人,B班19人,C班17人,D班15人,E班34人,老生总人数为582,当年我院励志奖学金名额为26个,根据公式计算A班的名额为3个,B、C、D班的名额各为1个,E班的名额为34*26*582=1.52,但由于A、B、C、D班总名额已占6个,E班也只能分配一个,剩余的0.5个名额将在永旺励学金或狮子会励学金中给予补偿)

6、班级名额附加二:如果某一专业方向因人数过多而分为两个班级,评选时以专业方

向排名为准;

7、名额重新分配:在某班如果出现符合绩点要求人数少于该班可分配名额时,扣除该

班已分配名额后,按班级人数占年级人数比例重新分配;(如某年级人数为161人,其中A班76人,B班19人,C班17人,D班15人,E班34人,老生总人数为582人,当年我院励志奖学金名额为26个,该年级可获得的励志奖学金名额为7,A班可获得的励志奖学金名额为3,但如果A班只有2位家庭经济困难同学的绩点排在班上前15%,那么剩余的一个名额将由B、C、D、E四个班按照人数比例重新分配,B班获得的名额为19*6/(161-76)≈1,C班、D班的也各约为1,E班的为2,也就是说,在实际分配上,将A班的名额分配给了E班)

8、优先原则:在绩点排名并列的情况下,家庭经济困难程度高的同学优先;

9、特例生原则:上一学年为交换生或当前学年为插班生的同学不具备申请资格。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学工办

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申请书 篇5

一个人可以非常清贫、困顿、低微,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只要梦想一天,只要梦想存在一天,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处境。——奥普拉·温弗瑞

这句出自美国黑人脱口秀女王之口的名言是我一直以来的信仰。回想2011年9月,我承载着希望与梦想,踏进了学院的大门,没人会知道那时候我内心的忐忑和不安。一直以来,我身上背负了太多包袱,无论是家庭条件、家人寄予的厚望还是他人的冷嘲热讽,无不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它时刻压着我并让我喘不过气来。

而进入大学后,在学习之余我加入了部门,那时的我成为了一名学生干部,而两年来忘我的工作让我逐渐从一位少不更事的小女孩转变为一个可以雷厉风行的女汉子。一个凡是只能靠自己,一直用自立自强提醒自己的女汉子。身边的同学总会调侃道:“你怎么这么残,你是用生命在工作吗?值得吗?”但是谁也不会知道,我之所以那么认真,因为我想改变自己,我不想被别人比下去。父母在为我辛苦劳累,而我凭什么享受生活,本来就差人一步的我根本没资格停下来欣赏沿途的风景。

一直以来,我不卑不亢,比大多数人都坚强,因为我明白我的身上担负着一份责任,我绝不能辜负家人的期望,更不能辜负国家对我的援助。只有我努力学习,才能在将来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大二的时候,当知道自己申请到了国家励志奖学金的那一刻,我难以遏制自己内心的兴奋,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把这份喜悦与我的父母分享。因为,那笔钱又可以填补一部分债务了。那些冷嘲热讽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国家资助对于我们这样的贫困生而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上的慰藉,让我们感受到了国家和学校对我们经济困难学生的关爱,使我们变得更加自信、自立、自强。除了感恩与感谢,我想不出来更好的辞藻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

俗话说 “一诺千金”,因此,无论对任何事许诺的时候,都必须掂量它的价值。我一直都没忘记我在申请国家的资助时,我曾经向党和国家许下的承诺,“言必信,行必果”一直是我的原则。而目前,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立足现在,竭尽全力,学好本领,为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我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人,回馈社会,无论是义务服务还是无偿献血,我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的人。从小到大,我都希望自己可以加入到献血的行列中去,那时小小的我便知道献血是一件多么神圣的事情。但因为家乡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我无法如愿。进入大学之后,让我最为之兴奋的事情莫过于,我终于可以兑现幼时的心愿了,一想到有人因为我的血液而脱离了险境,我的内心便澎湃了。我想,没有什么事情可以比帮助别人能让我更加快乐。

在“助学·筑梦·铸人”的主题教育会议上,辅导员给我最大的感触莫过于要懂得感恩,更要忠于自己的内心。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我听了辅导员的那番话后,双眼会湿润,或许我也有着一样的共鸣。平时我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更多时候,我喜欢用行动去代替。在日常生活中,我总会去做一些别人觉得很傻的“老好人”事情,但是我从不后悔,因为只要我能给予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那样我就满足了。

励志奖学金与助学金 篇6

关键词:研究生,奖学金,改革,实践

1 我国研究生奖学金机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仍执行着研究生培养类别管理的模式, 录取时根据入学成绩将研究生划分为“计划内”、“计划外”、“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自筹资金”等培养类别, 在学费和奖学金方式上区别对待, 其中“计划内”研究生享受公费, 同时每月发放普通奖学金, 而“计划外”等类别的研究生需要自己或者单位筹措学习经费。在此管理模式下的研究生奖学金机制存在着评审方式不科学、评审条件不完善、评审过程不规范、激励和资助功能不充分、资金来源不通畅等问题。首先, 评审方式采取了入学评价和录取分类的方式, 存在“一考定三年”的现象。“计划内”研究生入学后无论是否努力学习均可享受奖学金, 并且奖学金额度相同, 如同抱上“铁饭碗”;而“计划外”等类别的研究生即使学习期间表现突出也不能享受奖学金。其次, 评审条件中主要依据入学成绩, 对科研水平、实践能力等方面难以兼顾, 评审标准具有片面性。再次, 贫困研究生资助方面存在“盲点”, 相当部分贫困研究生因为属于“计划外”类别而游离于资助范围之外。最后, 奖学金经费主要来源国家财政拨款, 经费来源面较窄, 限制了研究生规模的扩大, 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 探索可行的研究生奖学金机制

改革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机制, 更新师生观念, 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 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与国际接轨的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和质量保障机制, 需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研究生奖学金机制, 真正发挥奖学金对优秀研究生的激励作用, 帮助贫困研究生完成学业的资助作用, 鼓励科学研究的引导作用, 突出导师在奖学金评定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优化多方共同筹措资金的奖学金来源结构。

2.1 建立以保障研究生质量为前提的激励机制

改革研究生类别管理模式, 建立每年动态评定奖学金的制度, 结合研究生入学成绩、学习效果、科研成果、社会工作等各方面的情况每年评定奖学金, 为所有研究生营造公平竞争、争先创优的学习环境, 保证优秀研究生安心学业。

2.2 建立以鼓励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奖励机制

改进以入学成绩为标准的奖学金评定方式, 完善研究生奖学金测评体系, 将研究生科研工作量和科研成果作为评定奖学金的重要内容。同时对研究生自主创新的优秀科研成果进行单项奖励。

2.3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基础的资助机制

取消研究生普通奖学金, 培养研究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竞争意识, 提倡研究生通过自身的劳动解决学费问题。设立研究生教学助理、科研助理、管理助理 (研究生“三助”) 岗位, 鼓励研究生通过工作获得相应的报酬。

2.4 建立以导师负责制为核心的管理机制

完善学校和院系两级管理、重心在学院的研究生奖学金管理模式, 建立导师负责制和奖学金评审领导小组相结合的评定方式, 发挥导师的优势, 使导师在测评体系构建、科研成果评价、科研工作量认可等方面拥有自主权和一定的自由度, 将研究生奖学金评定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发挥奖学金评定的导向作用, 促进学科方向的凝练和学科成果的积累。

2.5 建立多渠道筹集奖学金的长效机制

拓展奖学金来源渠道, 将国家财政拨款的研究生培养专项经费、作为生活补助的普通奖学金、社会捐赠的奖学金、科研项目中的人力资源成本费以及学校筹措的其他经费统筹使用, 使资金来源更广泛, 资金使用效率更高。

3 构建研究生奖学金测评体系

奖学金测评体系的构建应坚持差异化原则, 根据研究生学习的基本规律和学科之间的差异, 建立分门别类的测评体系;应坚持兼顾性原则, 兼顾研究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 建立综合评价的测评体系;应坚持主导性原则, 高度重视导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引导和主导作用, 建立导师负责制基础上的测评体系;应坚持方向性原则, 体现学校研究生培养目标, 建立鼓励科研创新的测评体系。

3.1 建立分年级、分学科测评体系

按照研究生教学规律, 根据各学习阶段的侧重点和各学科的差异进行测评。其中, 一年级研究生重点依据入学成绩进行评定, 按照各学科的成绩排名评定第一学年奖学金。二年级研究生重点依据课程学习成绩进行评定, 将课程成绩折算为标准成绩, 分学科评定第二学年奖学金。三年级研究生重点依据科研情况进行评定, 按照研究生科研工作量和成果分学科评定第三学年奖学金。

3.2 建立课程成绩评测体系

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因为研究方向侧重不同具有选课内容和数量差别较大的特点。在成绩计算过程中引入“标准成绩”, 将每门课程成绩的绝对值转换为相对该门课程平均成绩的相对值, 得出该门课程的“标准成绩”, 再将“标准成绩”与学分结合计算最终成绩, 从而有效的避免了课程差异引起的偏差。

3.3 建立科研能力测评体系

研究生科研能力主要体现在课题研究工作量、科研成果的发表等方面。在测评体系中应体现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协调工作量、成果数量、成果质量的关系, 引导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断地总结研究进展、形成论文、专利和著作等研究成果, 从而提高研究生科研的水平和能力。

3.4 建设实践能力测评体系

根据研究生在社会工作、教学实践、文体竞赛等方面的表现给予评定。

参考文献

德国洪堡奖学金的改革与发展 篇7

关键词:洪堡奖学金;常见分类;改革发展

一、洪堡奖学金的历史沿革

洪堡基金会的建立与德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有着密切关系。早在1800年前后,被称为“科考之父”的亚历山大·冯·洪堡,远游南美洲,调查研究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居民生活习惯。他去世一年后,为纪念这位贤哲,人们在柏林成立“亚历山大·冯·洪堡自然科研学术旅行基金会”(die Alexander-von-Humboldt-Stiftung für Naturforschung und Reisen),其目的是资助德国科学家出国进行学术研究。

随着1923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大萧条,洪堡基金会的资本来源受到了直接冲击。直到1925年,德意志帝国重新起步,基金会才重回正轨并进行了调整。这次主要是向赴德国深造的留学生(包括学者)提供补助。

1945年,德国当局停办这一补助项目,后来在历届洪堡访问学者的建议下,基金会于1953年12月10日在波恩的巴德戈德斯贝格(Bad Godesberg)重新组建,一直延续至今。

今天的洪堡基金会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每年为 2000 余名来自全世界的青年学者提供资助。据统计,截至2016年7月,已有来自 140 余个国家的 2.7 万多名青年才俊获得了洪堡奖学金,其中包括 52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1]。中国洪堡学者是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的最主要的外国学者群体之一,从 1953 年到 2015年间,先后有 2131 名中国学者获得洪堡基金会各类奖学金资助。[2]

二、洪堡奖学金的常见分类

(一)洪堡科研奖学金

科研奖学金(Humboldt-Forschungsstipendium)是洪堡基金会“促进计划”(F?觟rderprogrammen)中的经典项目,每年邀请2000多名学者及专家赴德进行12个月的学术研究。基金会每月向他们提供3150欧元的奖学金,博士后每月能获得2650欧元;参加外地会议及学习德语的费用还可额外报销。为了让学者、专家在研究期间没有后顾之忧,基金会也向他们的家人(配偶及孩子)提供补助。

洪堡基金会每年平均提供1800个留驻德国的研究名额,另外设立700多个奖学金名额及各种名目的奖金。此外,范围广泛的促进计划每年可获得基金会提供的约1.09亿欧元经费预算,其中95%来自德国联邦财政预算。

(二)洪堡教授奖学金

2008年创设的“亚历山大·冯·洪堡教授职位奖”是德国奖额最高的国际学术研究奖,由洪堡基金会颁发,联邦教研部资助,其中科学实验奖金为500万欧元,理论科研奖金为350万欧元。奖金主要用于组建科研团队以及添设实验室装备。

获得“洪堡教授奖”的科研专家能得到一份较高的薪水。该奖项面向长期在德国高校及科研机构进行面向未来的项目研究的各专业领域的顶级科学家。德国高校每年可向由科学及政界人士组成的评审团推荐最多10位杰出的外国科学家。

(三)德国总理奖学金

2007年起,洪堡基金会每年还向来自美国、俄罗斯、中国、巴西和印度五国的具有领导才能的未来领袖人才颁发总计50份的德国总理奖学金。申请人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可自选德国院校,完成各自制定的研究计划。该奖学金根据入选者资格条件,分为2150欧元、2450欧元、2750欧元三个资助档次。

该资助的目的是让这些有领导潜力的人才在事业开始阶段就有机会在德国开展长期的学习,并希望这些人未来成为社会、学术领袖,为德国的对外交往打造友谊的基础。

三、洪堡奖学金的改革发展

自2007 年起,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洪堡基金会开始改革其奖学金制度。新改革改变了“过去非常僵化的做法,以年龄划线,40 岁以上的申请者基本不予考虑”的做法,而采取更加灵活的新资助模式。根据职级模式(Karrierestufenmodell)发放奖学金和其他资助,为基金会赢得更多的人才资源。所谓职级模式就是根据申请者的不同层次,提供更加适合其职业发展的资助[3]。博士后奖学金将由过去的12个月资助期,延长到 24 个月,以保证其有充裕的时间开展研究项目,为未来学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关于资深学者奖学金,可在获得博士学位后的 4~12 年内提出申请,资助期限为 6~18 个月,在德国逗留的时间还可在 3 年之内分 3 次完成。这为学者们提供了很大的灵活性,他们可把在德停留时间安排在暑期。这项资助也为青年研究小组负责人和新任教授建立与德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性,使他们不必担心无法离开甚至放弃原有职位。

此后,洪堡基金委又陆续进行了若干改革。根据《2014年洪堡基金会的年报》,基金会在社交网络、合作伙伴、校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改革[4],目的是增加德国对国际优秀科研人才的吸引力。随着越来越多的世界大国在吸引人才方面投入重金,德国相比较而言在资金投入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只能通过更加灵活、方便、有效的机制来确保其竞争力。

(一)建立在线社交网络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洪堡基金会在2014年建立了“洪堡生活”(Humboldt Life)在线社交网络。世界各地的洪堡家族成员(博士后、资深研究者)都被邀请参加社交网络的活动,其主要目地是利用新媒体,克服时间、空间的困难,方便大家建立联系。

“洪堡生活”是一个以人际交往为目的互动交流平台。它是根据各学术科研工作者的需求量身定做的产物。成员可创建自己的主页,记录学术生涯,介绍研究重点,通过博客撰写、问卷调查、图片上传、出版物清单展示等多种形式来与洪堡校友进行交流。

(二)扩展合作伙伴

2014年,除了德国外交部,联邦教研部,联邦经济合作与发展部,联邦环境、自然保育及核能安全部,及欧盟等资助者外,洪堡基金会还扩充了其合作伙伴名单,最重要的第三方资助合作伙伴有卡尔·弗里德里希奔驰基金会(Carl Friedrich von Siemens Stiftung)、夏利特基金会( Stiftung Charite )和慕尼黑工业大学。洪堡基金会与这样伙伴合作的主要目标是为德国赢得高素质的科研人员,为他们的科学研究提供经济支持。合作伙伴网络扩展的益处在于,在许多情况下,私人基金会/合作伙伴可以为洪堡奖学金获得者提供一系列额外资助,如对合作伙伴的访问,参加受邀的各类活动,及各种以建立联系为目地的网络建设等。

(三)校友网络建设

“一朝洪堡人,终生洪堡人”是基金会创建之初的格言。科学家学成回国后,基金会不仅继续与他们保持联系,更深化双方关系。该基金会新设立的回访奖学金为发展中国家的学者和科研后备人才再次回访德国提供了机会,因此大约60%的洪堡奖学金学生及学者专家会再次或多次重返德国继续研究。至今已有高达90%的洪堡人至少参加过一次洪堡基金会在各地举办的交流活动。此外,世界各国都有洪堡人组织的校友会,目前总共有122个校友会散布于全球75个国家。现在,全世界洪堡人数已达2.7万多人,其中52位是诺贝尔奖得主。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von Humboldt-Stiftun.?譈ber die Stiftung[EB/OL].https://www.humboldt-foundation.de/web/karriere.html,2016-07-27.

[2]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教育处.驻德使馆举办2016洪堡学者招待会[EB/OL].http://www.de-moe.edu.cn/article_read.php?id=12014-20160708-3577,2016-07-08.

[3]闫瑾.德国洪堡基金会改革奖学金制度[J].世界教育信息,2008(4).

[4]洪堡基金会.洪堡基金会2014年年报[EB/OL].https://www.humboldt-foundation.de/pls/web/docs/F-519732643/jahresbericht_2014.pdf,2015-12-01.

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填表要求 篇8

统一2010版《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2012版《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审批表》,不得更改表格内容或使用自制表(表格后制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0年版字样必须保留且不得更改,表前附件字样删除),严格按照填写说明规定填写:

1、《国家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审批表》均为一页,正反两面,不得随意增加页数。表格填写应当字迹清晰、信息完整,不得涂改数据或出现空白项,不得刮擦、或使用涂改液等。

2、表格中各项内容可打印,但不能改动表格间距、大小等,必须严格按照模板标准进行填写,同时所有签名处必须由相关人员手写签名,不得使用签名章代替。

3、表格标题空格栏中,学年的填写为评审工作开始所在学年的上一学年。如2015年秋季学期填表,应填写“2014-2015学年”,以此类推。

4、学校名称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院系为美术系、工程系、法商系、外语系、体育教学部。

5、“出生年月”正确写法例“1990年5月”;“入学时间”正确写法例“2010年9月”;学制格式为“四年”;“联系电话”一律为11位数字的手机号,不得出现座机电话;专业必须写全称;必修课课程为上一学年数量;综合考评方框内打勾,不得涂黑,民族格式为“汉族”等。

6、“学习情况”栏的范围为标题栏填写的学年,学习成绩、综合考评成绩排名的范围为系、年级、专业、班级排名均可,但必须注明评选范围的总人数。

7、国家励志奖学金家庭户籍方框内打勾,不得涂黑,家庭月收入、人均月收入的填写要一致,并且金额应合适。填写格式如“5人”“1000元”。

8、表格“政治面貌”栏中,应填写“中共党员”“中共预备党员”“共青团员”“群众”等,不得填写“入党积极分子”,政治面貌必须填写全称,不得以简称代替。

9、获奖情况保持填写的美观,每栏一项,不能多写,“日期”一栏不具体到日,正确写法例“2014年12月”;注意先写2014年8月-2015年7月间获得的奖项,若未填满不在此时间段的奖项要填上,奖项要从大到小填写;切记奖项名称不要打引号。切记不要出现“获”“荣获”等字眼,仅仅是奖项名称,“颁奖单位”以获奖证书落款字样为准。

10、表格中“申请理由”栏的填写应当全面详实,不能出现自我介绍等凑字数内容,要能够如实反映学生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家庭经济等方面。格式规范,不能出现错别字,只能写成一段,段落前必须空两格,不得出现尊敬的领导,此致敬礼、谢谢、望领导批准、不忘党训等字样,字数控制在200字左右。

11、表格中“推荐理由”栏的填写应当简明扼要,字数控制在100字左右,段前必须空两格,格式要工整规范,只能写成一段。推荐人必须是申请学生的辅导员或班主任,其他人无权推荐。推荐理由必须做到理由充足,能明确体现每名申请国家奖学金学生的优秀表现和突出特点,不能千篇一律,甚至出现雷同。辅导员或班主任在签名档中,必须亲笔填写,不得用其它方式代替。

12、表格中“院(系)意见”栏须详细填写审查意见,段落前必须空两格,不得只填写“同意”等过于简单的审查意见,字数必须保持15字以上,切记系领导签名和系章必须完备。

贫困生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申请书 篇9

尊敬的院系领导:

您好!

我叫xx,是食品与化工系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一班的学生。2009年,能够来到我院深造,成为我院一员,我感到万分荣幸!这两年里,通过自身努力及老师同学们的帮助,我刻苦学习,我的努力也得到了同学们和老师的认可,在此申请助学金,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帮助,更好更顺利地完成今后的学业,以下是我的一些基本情况,以作为领导核查:

我是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可我认为生长在农村就不见得一定比其它地方的孩子差很多。虽然我的家庭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到这不会是我自卑自弃的理由。我家里有髦耋之年,如今又经常多病的爷爷,行走、生活自理能力大不如从前;我爸我妈已将近半百,除了照顾我爷,还有姐姐的两个孩子,邻里都说一头的白发、满脸的皱纹,也说明不了他们经历的风霜;而我姐,虽仅比我大六岁,却免不了长年外出打工……家里支出很大,却只靠着姐姐姐夫打工赚钱……

但是从小到大,家人从没说过我上学怎么样怎么样,他们的苦心,我是知道的。所以我一直在尽力好好学习知识、专业技能,在校的两年,我不爱吃穿,只比学习中的不足,我的努力、我的付出,时常得到老师同学的认可,为此我觉得自己所做的事值得的。没有骄傲、没有自满,有的是欣慰、更多的是自信……

以上是我的一些基本情况,我郑重地向学院递交申请,希望领导核查审批。

申请人:

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书

尊敬的院系领导:

您好!

我是普护09-10班的辜xx,我来自一个偏远山区,那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我家有四口人,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靠种田为生,日子过的很艰苦,更为严重的是我的父亲家里的顶梁柱于09年外出务工不幸高楼坠伤,造成严重脑损伤,至今还在治疗中,家里还有位体弱多病的奶奶需要供养,可想他们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喜闻学校开展励志奖学金的评选工作,经过和自身条件的比较,在做好充分思想准备的情况下真心的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希望能够获得。现将过去一年里的成绩作如下汇报,请学校领导审查。

2009年很荣幸的成为乐山学院的一名新生,怀着自信与希望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在过去一年里我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时时以高标准要求自己的同时,妥善处理好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到全面发展。

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树立了良好的人生观和道德观,永远保持与时具进。认真学习党的工作路线,正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发展形势,以及国内外的局势变化,积极参加有关党团活动,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争取早日成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而不断努力。在学习上,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平均分名列前矛,并获得了院级一等奖学金,当然大一的成绩并没有使我满足,我知道这里我的目标还很远,很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始终应以学业为主,在入学第一天我就从未放松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课程上始终保持端正、谦虚的学习态度,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此同时我积极的报考了普通话、计算机的过级,并已获得普通话二乙证书,在课余时间经常上网查阅资料来充实自己,及时补充课堂的不足。在过去学习中,曾被评为“三好生”,获得过“田径运动会荣誉证书”等奖项,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前进。由于家境贫困,在生活上我朴素节检,严于律己,宽厚待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与家庭富裕的同学攀比吃穿,只比学到了什么,并利用假期勤工检学,找工作锻炼自己,贴补家用。通过工作时与别人的互动交流也使我的性格开朗了,提高了交际能力。

大学生活是我人生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此我要特别感谢领导的大力培养,老师在专也方面的深入指导以及同学们在生活中给我的支持和帮助,虽然我的家境贫困,但我一直没有放弃过努力,始终相信付出就会有回报,为了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也为了将来能更好的回报父母,回报党、国家与社会的援助,我郑重的向学校递交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书,今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求有更好的表现。再次特别感谢!

此致

敬礼!

励志奖学金与助学金 篇10

自2007年秋季学期起,南宁市创新推行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国家助学金﹙以下简称“中职国家助学金”﹚“南宁统发模式”, 减少了资金的核拨周转环节,确保了资金的安全,并准时、足额将中职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最大程度规避了学校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行为发生,实现了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

一、“南宁统发模式”的发展历程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南宁统发模式”的历程可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方式是统一管理,银行代发,准时足额,直接到人;第二阶段的方式是制定目标,重抓基础,规范管理,确保成效。

在“南宁统发模式”实施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一)第一阶段的统发模式,资助主管部门做到的仅仅是把各中职学校的国家助学金集中由代发银行统发,没有把规范管理体系融入整个资助项目的工作中。因此,学校领导没有从思想上认识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的意义和内涵。学校资助机构不健全,无管理制度,无专人负责,责任不清。部分学校领导还认为国家助学金是学生受益,学校没有任何好处,这项资助工作给学校增添了很多工作量等等。导致资助工作依据不清,数据错漏;资助人员流动性大,工作“链”断;上报数据不能反映统发动态信息,数据不真;资助活动形成的档案材料不规范,档案材料丢失,管理混乱等问题。

(二)第二阶段的统发模式,主要针对第一阶段存在的问题,从“制定管理目标,重抓基础工作”着手,进一步强化资助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在实施第二阶段的统发管理工作时,同样遇到单位领导不是很支持和学校资助工作人员意见很大的困局。

一是按照 “工作流程细则”和 “统一表格”的要求,工作太细,工作量多。学校的资助人员水平低,无法操作或操作难度大,给学校资助人员增加工作量,影响统发工作进度等等。二是推行信息化手段进行管理,国家教育部和广西教育厅还没有统一要求,单位也没有人力管理等等。

正当陷入这种困局时,广西教育厅采用了我编写的“工作流程细则”和设置的 “统一表格”,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全区各地市教育部门和中等职业学校。广西教育厅的及时给力,为“南宁统发模式”第二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推动其 “健康成长”进程。

二、“南宁统发模式”的探究与对策

(一)“南宁统发模式” 完善阶段的探究

1. 制定资助工作管理目标

规范资助基础工作是实现管理目标的重要环节,是确保成效的重要前提。因此,结合中职学校的现状,制定了以下管理目标:

第一个目标:重抓资助基础规范工作,实现中职学校资助工作制度化、统一化和规范化。

第二个目标:推行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中职资助工作信息化。

2. 完善统发资助项目管理体系

制定的资助工作管理目标,帮助学校提升规范管理“理念”,指导学校资助管理工作,规范学校各工作流程的资助行为,从而提高资助工作质量和效率,推动统发工作规范管理进程。

(1)制定“工作流程细则”和“统一表格”

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制定工作流程细则和统一的资助套表,让各级资助机构和学校明确了资助工作流程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资助审核依据,明确了各类报表的资助指标和统计口径以及表间的逻辑平衡关系等。

(2)制定资助项目档案管理实施办法

资助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资助业务所形成档案材料的管理,目前全国也没有统一的规定。根据档案法和相关规定,编写了资助档案管理实施办法,明确了各级资助机构和学校规范收集、分类、整理、装订和装盒档案管理工作的行为。

3. 设计中职学生资助管理系统

为减轻资助统发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探索资助统发工作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釆用B/S架构的系统模式,设计资助信息管理模块和各模块功能技术指标。编写了《南宁市中职助学金统发审核管理系统》方案,该方案得到南宁市教育局和南宁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并设立专项经费,纳入了2010年单位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管理。

(二)“南宁统发模式” 完善阶段的对策

自2008年11月以来,为实现制定的资助工作管理目标,探究的对策如下:

1. 积极推行“工作流程细则”和 “统一表格”

通过以工作布置会、专题培训班、工作研讨会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多种培训方式,举办资助业务培训班。解读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和“统一表格”的各个指标,让学校资助管理人员准确掌握国家资助政策,熟悉统发月报报表和学期台账的指标要素和表间的平衡关系。

“工作流程细则”和 “统一表格”的推行,改变了学校资助人员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由被动工作变主动工作,增强了责任心,促使资助统发工作有序进行,成效显著。

2. 加强统发工作的“事前、事中和事后” 监督

中职国家助学金统发监督工作是由统发工作“动态”特性而决定。“事前” 和“事中” 的监督工作,实际上就是监督学校统发“事前” 和“事中”对受助对象的初审和评定是否符合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的规定。 “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工作,直接关系到统发工作的质量。因此,强调资助统发的“事前”和“事中”监督工作,旨在达到从源头防患于未然。实际工作中,我们推行“全员”参与监督工作,把学校资助管理人员组织起来,采取 “集中分组交叉审核,学校现场核实受助学生”的方式,开展全面统发 “事前”和“事中”的监督工作。这样,既给学校资助人员提供了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的机会,又获得了现场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确保学校提供的统发受助学生信息准确无误。

“事前”和“事中”监督工作是规范做好统发基础工作的重要前提,为“事后”监督工作服务。实际工作中,我们抓住各级部门对我市资助工作进行检查的契机,加强资助统发 “事后”监督工作。指导和督促我市中职学校规范整改资助工作存在的各类问题,切实做好每月增减异动学生情况的审核报批工作和“全国中职信息管理系统”等受助学生的信息维护和填报工作,确保系统受助学生人数和实际受助人数准确无误。

3. 积极推行信息化手段管理统发工作

推行《南宁市中职助学金统发审核管理系统》。该系统经2010年春秋学期的试用和调试,解决了与“全国中职信息系统”和“银行发放系统”的衔接问题,确保了学校国家助学金的实际发放金额和受助人数的统计数准确无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轻了手工审核的劳动强度。

从2011年春学期起,南宁市中职学校正式启用信息化系统对中职“国家助学金”和“特定专业学生第三年生活费”资助项目的统发工作实施信息化管理。统发工作启用系统管理后,学校和各级资助人员每月手工填报的月报表、汇总表和学期台账以及受助学生增减异动信息的审核工作等,都通过系统完成。也就是说,学校只要每月按时做好受助学生增减异动受助信息的系统维护工作,完成初审和提交工作,经上级审核通过后,系统将自动生成统发月报和各种学期报表和台账等。

目前,南宁中职“国家助学金”和“特定专业学生第三年生活费”资助项目的受助学生,也可通过《南宁市中职学生资助信息查询系统》查询自己2010年至今的受助情况。学生查询系统启用后,方便学生和家长了解我们资助工作的进度,从而提高他们对资助政策的知晓率。

三、进一步健全完善“南宁统发模式”

励志奖学金与助学金 篇11

一、国家助学金的发放现状

1. 国家助学金的发放政策。

对于人均总额3000元的国家助学金, 《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教[2007]92号) 第十五条规定“高校应按月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各省市在配套的实施细则中也有相关表述, 例如《江苏省普通高校国家助学金管理实施细则 (暂行) 》第十五条规定“高校收到国家助学金经费后, 应及时补发本学年以前月份的国家助学金, 以后月份的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

2. 国家助学金发放的通行做法。

经了解,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均能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政策执行, 在确定了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后, 即行逐月按时发放。譬如江苏地区, 国家助学金经费被分成3批次, 分别于新学年初、秋季学期中和春季学期初拨付到学校, 杜绝高校图方便省事, 一次性发放了结的情况。按月发放的举措, 既充分体现了国家助学金属于补助生活费用开支的性质, 又避免了助学金被一次性大额开支的不当消费情况。

二、发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重发放前的资格认定, 轻认定后的跟踪管理。

为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 各校普遍较重视国家助学金受助资格的认定工作, 一般均制定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实施办法, 需要学生递交经由地方民政系统签章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贫困生认定申请表等材料。其认定过程, 大多按照“学生个人申请→评审小组评议→院系审核公示→学校最终认定”的模式实施。而且部分院校已经在如何界定贫困标准、甄别申报材料可信度、改进认定方法和完善认定程序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提供了不少方法和对策。对于国家助学金的资格认定, 目前一些高校已有较成熟的做法。

然而, 在受助名单经确认并上传到资助管理系统后, 绝大多数高校的国家助学金工作即告一段落, 剩下的只是财务部门依据受助名单按月进行发放, 一般情况下不会再有后续跟进的助学金受助对象跟踪认定及管理考核等工作。由于欠缺后续跟踪管理, 使用助学金进行不当消费, 甚至沉溺网游、生活攀比等情况时有发生, 造成不良影响, 辜负国家和社会的期望。

2. 重经济资助制度建设, 轻育人管理引导机制。

国家助学金制度是以直接的经济资助为手段的助学机制, 旨在为贫困学生提供受教育机会, 实现“不让一个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政府承诺。为此, 不管是国家层面的“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绩效评价”, 还是高职院校本身, 都把经济资助建设作为资助工作的重点, 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企业助学金、入学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学费减免、伙食补助、公益助学基金、勤工俭学等, 无不是着眼于经济资助, 其相关制度建设已较完备。

但是, 资助行为本身, 其实具备着超越经济层面的育人功能。而现状是, 众多高职院校还没有能将资助与育人结合起来。即使有部分院校已意识到这一问题, 但尚未形成基于资助体系的育人管理引导机制, 导致资助工作易偏离“帮助贫困生成长成才”这一主题。资助是手段, 育人是目的。没有育人管理引导机制的国家助学金, 只能满足贫困生一时的经济之需, 无法解决他们因贫困而产生的信念、学习、交往、心理等方面问题。另外, 育人机制的缺失, 很容易使部分贫困生滋生“等、靠、要”的思想, 甚至发生“比拼贫困程度”的不当行为, 违背国家资助体系建立的初衷。

3. 重物质帮扶单纯给予, 轻人文关怀尊严维护。

根据国家助学金评定的相关规定, 在评定过程中有个人申请、班级评议和校内公示等必要环节。这些环节在促进国家助学金公正透明操作的同时, 往往因为会触及贫困生的家庭及个人隐私性内容, 这对于内心敏感的贫困生来说, 无疑会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部分贫困生甚至会因此心生顾忌, 拒绝申请助学金。

另外, 由于助学金是一种单纯性的资助给予, 这对于自尊心很强的学生来说, 会感到有“不劳而获”之嫌, 从而产生“有失尊严”的心理。所以, 这部分原本应该有资格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 往往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奖学金 (励志奖学金) , 或者通过勤工助学获取劳动报酬。究其原因, 是目前的国家助学金制度, 忽视心理视角下的对受助对象的人文关怀和尊严维护。

三、对发放过程加以改进的几点思考

1. 摆脱制度束缚, 建立受助对象变更机制。

现行的国家助学金制度, 要求受助对象一旦确定后, 即通过“资助业务管理系统”上报受助学生名单, 且系统不支持对名单进行变更调整操作。这是各校在资格认定工作完成后, 在后续发放过程中就疏于管理的一个重要诱因。笔者认为, 这一制度性制约因素亟待改革。应该允许校方根据后续的实际情况, 对受助对象进行调整, 实现动态管理。

当然, 受助对象变更工作同样需要严格的规程。首先, 校方应明确哪些情况要列为“受助警示”, 哪些情况将导致“受助终止”, 哪些情况甚至要被“追回受助金”;其次, 对原受助学生进行变更处理前, 应与学生本人核实相关情况, 告知变更缘由, 并予公示;最后, 对于拟接续的受助对象, 仍要参照期初申请程序, 完整地履行认定申报流程。

2. 进行后期督查, 弥补资格认定阶段不足。

由于国家助学金评定工作往往时间紧迫, 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新生来说, 入学伊始, 老师对学生甚至同学之间尚未十分了解, 就需要在较短的时间 (通常是2周) 内, 完成认定工作, 因判断不清而影响评定公平性的情况就难免会发生。

因此, 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的特点, 通过后期督查, 给资格认定阶段的工作提供“查漏补缺”的机会———对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 不仅停止发放并追回全部助学金, 情节严重的, 甚至可以给予纪律处分。通常来说, 虚假及不当申报行为, 只能蒙混一时, 很难禁得起后期较长时间段的跟踪督查。同时, 这可以成为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环节。只有这样,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国家助学金发放的公正合理, 并对不当申报起到教育警示作用。

3. 建立约束机制, 助学金逐月考核后发放。

为发挥资助和育人的双重功能, 培养贫困学生自强自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强化勤俭节约的意识, 应该对受助学生建立一个考核约束机制。该考核约束机制与每个月的助学金发放直接挂钩, 即本月经考核合格, 才能获得该月的国家助学金。

当然, 所谓的考核, 其标准不宜过高, 能“守住底线”即可。笔者建议该考核可以关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 为节俭意识。受助学生应该量入为出, 崇尚节约, 如发现有吸烟酗酒、铺张浪费等不良消费行为, 经警示无效的, 可以停止发放助学金。其二, 为遵章守纪。受助学生应该洁身自好, 遵纪守法, 若违反校级校规, 经警示后无效的, 可以停发助学金;若受到行政纪律处分的, 还应追回已发放的助学金。其三, 为认真学习。要激励受助学生锐意进取, 刻苦学习, 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上, 努力提高职业知识和技能。原则上一学期所获学分不足应修学分2/3的, 应停止发放助学金, 并取消申请下一学年助学金的资格。

4. 配设义工岗位, 引导学生积极回报社会。

为了改变受助学生单纯作为“接受者”的角色定位, 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 同时落实感恩教育, 要鼓励受助对象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和义务劳动, 通过义工等形式, 以“给予者”的身份回报社会关爱, 实现内心需求的平衡。

这种鼓励“给予”, 需要校方有意识地提供相关平台。一方面, 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受助学生开展一些送温暖、送服务等性质的公益活动。另一方面, 可以面向国家助学金受助对象, 设置一些义工岗位, 譬如卫生保洁、报刊取送、绿化修剪、资料打印、图书整理、秩序维护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 甚至可以给出一个“义工时长”的下限, 作为发放考核的一项指标。需要强调的是, 这个“义工时长”不宜与受助金额挂钩, 且要求不宜过高, 以免国家助学金被变相操作成勤工助学的劳动报酬。

5. 政策告知家长, 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督促。

家长作为子女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有理由知晓子女获得经济资助的情况。所以, 有必要将资助的具体情况, 尤其是资助政策、考核发放的相关规定等, 告知家长。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的做法是, 通过寄发《国家助学金受助情况告家长书》的形式, 告知家长:“为引导受助同学自强自立, 并督促其遵章守纪、勤奋学习、回报社会的关爱, 学校将从生活节俭情况、遵章守纪情况、勤奋学习情况和回报社会情况这四个方面进行发放过程考核。”并详细说明具体要求。

比告知更重要的是, 《告家长书》明确提出了“请贵家长知晓此事, 并教育和督促您的孩子使用好国家助学金, 把助学金用于必要的学习和生活开支, 真正体现助学金的助学意义”。通过将家长因素引入监督机制, 达到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督促的目的。

四、结语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忽视认定后的跟踪管理、欠缺育人管理引导机制、忽视人文关怀尊严维护的问题, 再加上部分高职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尚有欠缺, 确需加强督促的实际情况, 我们利用国家助学金按月发放的特点, 提出要摆脱制度上的束缚, 建立受助对象变更机制;要开展后期督查, 以弥补资格认定阶段可能存在的不足;要建立约束机制, 使逐月发放的国家助学金实现逐月考核后发放;要配设义工岗位, 引导受助学生积极回报社会;并建议将家长因素引入发放过程的监督机制。通过加强对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的关注, 充分发掘国家资助政策中隐含的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导向功能, 更好地实现资助育人的目标。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在国家助学金发放过程中忽视认定后的跟踪管理、欠缺育人管理引导机制、忽视人文关怀尊严维护的问题, 提出要摆脱制度束缚, 建立受助对象变更机制;进行后期督查, 弥补资格认定阶段的不足;建立约束机制, 助学金逐月考核后发放;配设义工岗位, 引导学生积极回报社会;将家长因素引入监督机制。

关键词:国家助学金,考核发放,高职院校

参考文献

[1]马彦周, 高艳丽.大学生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 (6) :41-43.

[2]周文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建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2011 (12) :151-155.

[3]胡丹蕾, 刘波.浅析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与贫困生的教育管理[J].科技创业, 2011 (4) :90-92.

上一篇:经济运行分析汇报下一篇:杨涛《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