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作文小学(精选16篇)
学会作文小学 篇1
今天学到了一句话,说的是“舌头根下生祸福。”
这让我想到了现在很提倡的一点就是学会倾听。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似乎真的越来越趋于表达,急于表述自己的感想,却很少能静下心去倾听他人。
当然,这里指的是,向我们熟悉的人,因为即使是有社交恐惧症的人,在自己熟悉的朋友亲戚面前,也是会有爱说话的时候。
很经常地看到,大家都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有爱插话的时刻,都会有在对方才发表了一丁点意见的时候,马上就有人把自己所了解的见识赶着压了过去。
场面也许是有点儿热闹,大家讨论的也是很热火朝天,但是细细一想,真的都是急于抢话表达的居多。
而那一句话,如果放在这些聊天的内容中去看,真的会发现,有时候有些话真的不是很有必要去提去讲,你觉得没什么问题,可是有时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时就在无意中会得罪或者冒犯他人而不自知。
有些人听了让自己不舒服的言论,表面上礼貌地不予以反击,但无形中,也许之间的友谊等就会有了间隙了。
所以,还是学会说话,少说话,说适宜的话。
学会作文小学 篇2
激发写作欲望, 引起学习兴趣。1.抓住契机, 引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就像鸟儿鼓起了飞翔的翅膀。小学生情感丰富, 易受感染, 因而对小学生要注重情感激发, 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2.体验成功, 引发兴趣。教师对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 要善于发现, 对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之处, 哪怕是一个好词、好句, 都要加以赞扬, 积极鼓励, 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另外, 还可采用作文展览的形式, 让学生消除写作的畏惧心理, 坚定写作的信心。
降低要求, 打好写作基础。写作是一种相当艰苦的脑力劳动, 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特殊劳动。对于小学生就要降低要求, 作文是练笔而不是创作。小学语文大纲提出:小学生要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常用的应用文。还指出:作文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 用文字表达出来。因此, 教师要适当降低要求, 让学生怎样想怎样说就怎样写, 让学生写出心里话。
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在写作文时, 有时不知写什么, 所以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 解决源泉问题。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做有心人, 多观察周围事物, 把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经历过的事情、储存在大脑中, 这样写作时, 才有取之不尽的源泉。
1. 在生活中学会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歇”。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生活和写文章的关系。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这句话告诉我们,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 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美的能力。
在孩子们的生活中, 家里的亲人、学校的老师、同学, 都是他们熟悉的人, 他们之间发生的各种事情, 都为学生所了解, 这都是极好的写作素材。另外, 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也是孩子们的写作内容。春天万物复苏, 百花盛开;夏天树木繁茂, 生机勃勃;秋天绚丽多姿, 硕果累累;冬天雪花飘洒, 洁白静谧。还有祖国那壮丽的山河, 神奇的日出日落。清晨草叶上的露珠闪闪发光, 沐浴在朝阳中;傍晚美丽的云霞染红西边的天空;夜晚月亮在云朵中穿行, 呈现出一个神话般的意境……这么多的美景, 都等着孩子们去发现、描写。美丽的大自然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写作内容。
2.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并和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感知活动。教师要求学生在写作前必须去认真观察事物, 然后再去动笔写。教师首先要向学生交代观察的对象、范围、任务, 使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比如让学生观察一种动物, 就要告诉学生观察这个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其次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比如按照方位顺序或时间顺序等。最后要让学生在观察时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
3.注重平时的积累。蜜蜂采集花蜜, 要采集一百万朵花才能酿出一公斤蜜来, 没有辛勤的采集, 就酿不出香甜的蜜来。所以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像小蜜蜂一样勤于采集, 多读课外书, 积累各种知识, 开拓视野。
学习写作方法, 掌握写作技巧。写作有一定的章法可循,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学习写作的方法, 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规律。
1. 在课文中学习写作方法。
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 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 语言优美, 词汇丰富,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习体会, 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比如, 六年级上册中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作者是通过几件事来写鲁迅先生的;还有三年级下册中的《美丽的小兴安岭》, 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作者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这些写作方法, 让学生进行仿写。
2. 指导学生获取写作方法。
比如教师指导学生写一个人, 就要指导学生从这个人的外貌、性格、爱好、品质等方面去构思。写作时先写人物的外貌特征, 再从几件事中写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这样学生写起来就有章可循了。
3. 从课外阅读中借鉴写法。
学生写作文时, 教师应鼓励学生阅读相关题目的优秀作文, 从中体会领悟, 触类旁通, 借鉴写法, 达到为我所用。
多方面训练, 形成写作技能。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写作的功夫也在平时。教师要从平时训练抓起, 为写作铺路搭桥。
1.首先抓好字词知识。文章好比一座高楼大厦, 而字词知识就是盖楼房的一块块砖头, 没有砖头, 怎么能盖起高楼呢?因此, 要重视字词的训练, 这样学生写作文时就没有文字障碍了。
2.要求学生平时熟读语文书, 最好每天读40分钟。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 文质兼美、词语丰富, 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学生熟读后, 就有了语感, 能积淀一定的语文素养, 日久天长, 学生就有了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
3. 要指导学生多背诵精美文章和作文书籍。
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教师要让学生养成平时多读好文章, 甚至背诵精美文章的好习惯。
4. 指导学生养成积累词汇的好习惯。
学生平时读书时, 遇到好词好句、成语、诗词名言, 不妨让学生抄写下来, 并且熟读写会, 这样学生写作文时, 就能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为自己的文章锦上添花。
5. 指导学生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
教师在平时就要要求学生写日记, 记下生活中的人、事、景等。另外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可以指导学生仿写、写读后感, 这种训练长短不限, 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记下自己的心灵感悟。
让小学生学会作文构思 篇3
关键词:小学;作文;构思;掌握
俗话说,文成于思。学会构思是学会作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构思为作文搭起了“架子”。而构思是小学生进入作文的一个最大困难,构思的灵感往往藏于人思维的深层中,别说小学生了,就连教师来说,也是不易捉摸的。所以对孩子的要求不能太高,否则会适得其反。最基本的方法是让学生想想作文怎样开头、怎样发展、怎样结尾,引导学生回忆、再现作文所需要的人和事。当然,好的构思会使作文出彩,令人耳目一新,所以让小学生初步掌握一些构思技巧是很有必要的。
一、引导构思,从联想开始
联想是小孩子在作文构思中经常要用到的一种心理活动。心理学指出,联想能使人从一件事想到与这件事有关联的多件事。联想使小学生的构思扩大了范围,作文内容自然丰富了,文章的感染力得到了加强。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充分发挥联想在构思中的作用,为小学生作文搜集大量的材料,以便于选用,进一步开拓孩子们的思路。
比如,在指导小学生“写一种动物”的习作训练时,小动物对于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所接触的小动物有很多,然而当老师让他们动笔时,他们却不知道应该写哪一种动物,因此他们对作文就会盲目无从下笔。这时候,我们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小学生联想构思。先让每个学生都来谈谈自己接触过哪些小动物,这个问题很简单,小学生都会参与谈话,畅所欲言。当孩子们谈得起劲时,教师可继而提问:“那你们能说说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吗?”当孩子们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时,再进一步提问:“你能把你所喜欢的小动物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当然,小孩子们的介绍是不完整的,让他们初略写下所联想到的,然后布置他们放学以后回家仔细观察自己所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及生活习性,对自己的联想内容进行“笔对”。这样通过课堂联想与课的观察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学会作文构思与现实的联系,习作内容才不会空洞。
二、范文引领,从模仿入门
让孩子们产生联想,并通过观察得来的资料,还不等于就能写出好文章,必须通过巧妙的构思、精心的裁剪,才能写出好文章。但是,这对于小学生来说实在不容易,我们常说“言之有序”“言之有理”。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模仿性强的心理特征,借用写人、写事和写物的典型文章,将抽象难懂的作文知识化难为易,还是有办法把小学生引上构思之“路”的。
比如,在训练写景的习作时,我们可以借鉴《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作为习作范文。这篇课文结构简单:总分总,先总写小兴安岭,再分别叙述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色,文章结构分明,便于学生掌握。
再如,在训练写人的习作时,也可以借引《爱迪生》这篇文章,首先简介典型事例来塑造人,先写外表、性格,最后赞美品质,点明中心。
三、审清题意,从题眼抓起
教师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构思时,要让学生千万不要看到题目就动笔写。因为你没有明白题意,没有怎么写的思路,心里没数,当然会写不下去。那应怎么办呢?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一步。题目都不清楚,那太盲目了,当然写不好。因此,要引导学生读懂题目,理解意思,这样才能选好材料,谋划布局。
比如,在写《一个刻苦学习的人》这个题目时,要让小学生看仔细,引导学生认清这个题目中共有“一个”(表示数量)、“刻苦”(肯钻研)、“学习的”(指明范围)、“人”要写的是人物等四个词。其中“刻苦”最主要,说明“学习”的特点和程度,那“刻苦”就是“题眼”。我们要引导小学生进行构思:这个题目要求我们写的是“刻苦学习的”“一个人”,也就是谁?怎样刻苦学习的?这样作文构思起来,才会有针对性,才不会离题。
四、确定顺序,从提纲布局
题目审清了,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要构思“怎样写”的问题了。怎样写,就是顺序的问题: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很明显,我们要列出“写作提纲”,谋篇布局。有了这个提纲思路,写起作文来,就会做到心中有数了。写完上段,就会按列出的提纲,去写下一段。
那么,怎样列提纲呢?可以引导学生把它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写什么?二是怎样写?在“怎样写”,先说明“用什么顺序写”也就是“顺叙”、概括具体、总分总等,接着说“可以分成几大段”?每一段可以用一句简洁的话作为“段意”,还要确定哪段是重点段等等。
总而言之,构思是培养学生思维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是学习谋篇布局的重要一步。指导小学生作文,从构思开始,让孩子们学会构思,写作文就有章可循了,这样写出来的习作才会有血有肉,鲜活动人。
参考文献:
[1]伍新春.小学四年级学生写作构思技能培养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01).
[2]周泓.小学生写作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3]周泓,张庆林.近二十年国内写作心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3(04).
学会生存小学作文 篇4
我们就像生活在温室里的花朵,事事依赖父母,随着我们渐渐长大,我们必须独立面对生活,在生活当中积累经验,学会生存,做生活的强者。
前年寒假的一天,爸爸带我在去上跆拳道的路上,接到了邻居奶奶打来的电话,说闻到了煤气味,忽然想起忘记关煤气,我们掉车头往回飞奔。
一走进我家所在的楼道,一股子怪味迎面扑来,我和爸爸加快了脚步往楼上跑,到了房门外,气味更浓了,我开始紧张起来,但想到越是危险的时候越要镇静。我叫开对门奶奶的房门,借了两条湿毛巾,爸爸赶紧开门,一股煤气味扑鼻而来,呛得我忍不住咳嗽,我们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一起冲进厨房,看到粥锅溢出了大量粥液,浸湿了灶台,火焰早已经熄灭,但煤气还在继续外冒,我赶紧关闭开关,然后就去开厨房窗户,爸爸也一起帮忙,我实在憋不住要呼吸了,赶紧跑出房门外,爸爸紧也跟出来了,我们长长出了一口气,爸爸朝我竖起大拇指,夸我真专业。我骄傲地说:“爸爸,这点生存小常识我早就从书上看过了,而且,我还在电视里看过演习呢。”“对了,爸爸,你负责在门口看路过的人不要吸烟,我负责去开卧室的窗户,尽快通风”。爸爸叮嘱我“一定要小心,开两扇就出来透口气”。我答应一声:“知道了”。就又冲进去,感觉呼吸憋不住了,就跑出来换气,反复几次,家里的窗户都打开了。爸爸不停地叮嘱路过的邻居:不要吸烟,不要停留,小心煤气中毒。
学会珍惜小学作文 篇5
他们是云南楚雄州南华县雨露乡洒披武村的孩子们,因为20xx年云南百年不遇的大旱灾,所以他们每天用地底下的脏水解渴,连脸都不能洗,使他们的皮肤又黑又干,他们的世界只有灰色,没有鲜花,没有小草,就连人类赖以为生的水,在他们的眼中都是很稀有的。当然,没有水,庄稼怎么活呢?没了粮食,他们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而且,每顿饭连半饱都谈不上,所以他们的身体又瘦又小,却只能留着绝望的泪水。
而我们呢?却吵着“不行,这个不好吃,我们要吃那一个”!在我们说这种话时,他们连饭都吃不上呀!明明和他们比起来,我们已经够幸福了,却身在福中不知福,什么东西都要最好的,而我们可曾想过他们这时在干什么吗?
学会游泳小学作文 篇6
1游泳的启示——勇敢的我
游泳是一种玩耍的乐趣,更是一种技能,我决定学好游泳这项技能。
星期天,我和好朋友贾丰硕去迎宾馆学游泳,刷过卡后我们俩人就迫不及待的来到游泳池里。教练让我先学习憋气,我认真的学起来。不大一会儿,我就掌握了这种技能,教练又教我练习漂浮的方法,刚一开始我很紧张,好在教练鼓励我要放松。我也就慢慢的进入了状态。我把手和胳膊伸直,用力的往前划,腿使劲的往后蹬。这样可以抵挡一些水的阻力,慢慢的我通过了教练教的方法,真是即兴奋又开心。
通过游泳告诉了我这样一个道理:只要肯努力,就能克服任何困难。
2第一次游泳
记得七岁那年我和我舅舅一起去水上世界游泳,那天阳光灿烂、晴空万里。在路上我和舅舅头顶上冒着汗但我们也不觉得热,到了游泳池,绿色的池水一见就让人感到凉爽。
我和舅舅换好衣服后就下水,水里凉快极了。接着舅舅教我游泳,舅舅先游了一遍给我看我就照着游但经常呛水还游不远,舅舅说:“别怕多试几次就好了。”我就这样一直游舅舅有时也纠正我一些动作,最后终于可以游远了呛水也没那么多了,舅舅说:你真棒以后就要这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听了以后下定决心学习也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这次游泳让我收获很大不仅学会了游泳也学会了一些知识。
3第一次游泳
每当我看到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在游泳池里玩耍时,我心里羡慕极了。
今天,我们全家去游泳馆游泳。我们来到游泳池,池里的人真多呀!我套上游泳圈,噗通一声钻进水里。我自己漂了一会儿,对游泳还是没敢觉。我想了一个办法,利用螺旋桨的原理来把自己身子往前推。我用手和脚向一个方向转,果然身体慢慢地移动。我爸爸看见我漂过来,就教我打水和划水,可是我越划越往下沉,一着急,我快速地打水,没想到我竟游了上来,慢慢地我试着往前游,不错,我好像入门了。
我很喜欢游泳,虽然我今天没学会,但是我不灰心。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4学游泳的道理
暑假里,妈妈在省体育中心给我报了一个游泳班,我在那里学得可开心了。
第一天,我有点紧张。教练先教我们憋气,先吸上一口气,把头埋进水里,教练数1秒、2秒……10秒,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基本上掌握了憋气的方法。教练告诉我们,手脚并用是游泳的关键,如果只用手的话是很难前进的,用脚的话虽然能前进;但是很费力!后来,我又学会了、蹬、翻、夹,等动作,可以在水里像一条鱼一样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让小学生学会朗读 篇7
一、注重教师范读
学生语言南腔北调, 普通话说得很差, 因此, 朗读课教学要注意范读。
1. 注意教师范读。
要把握教材, 揣摩文本, 然后进行范读。小学生喜欢模仿,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 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范读时, 要求学生注意听, 认真模仿。教师的朗读要以情感、技巧感染学生, 动情动感, 入情入境是关键所在。教师嗓音也许不够动听, 语调也许不够优美, 但感情是真挚的, 谁能说这样的朗读不能打动学生呢?
2. 在朗读中, 适当播放名家朗读。
配合教材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朗读的方法, 名家的朗读语调优美, 感染力强, 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体会, 并感受其境, 逐渐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二、注重朗读指导
朗读课教学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指导:
1. 正确地读。就是用标准的普通话, 把每个字音读正确读清楚, 做到不落字, 不添字, 不倒字, 不重复, 不唱读。尤其是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和轻声、儿化及“一”、“不”、“啊”等字的变调、音变, 朗读时要读得正确。还要注意平翘舌的读音, 做到四准确:一要做到教学汉语拼音时, 把翘舌音zh、ch、sh、r和平舌音z、c、s发音准确;二要做到教学生字时发音准确, 如次与赤, 三与山, 四与市的读音。三要做到朗读课文时发音准确。如教古诗《石灰吟》时, 教师的范读要把翘舌音的字如“石”、“锤”、“深”、“身”等字和平舌音字“碎”分别拼音, 读准之后, 再反复朗读成诵;四要做到在生活实践中注意发音准确。
2. 流利地读, 是指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 读得通顺流畅, 不顿读, 不破句子, 不中断朗读, 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合适的朗读速度。一般低年级的学生朗读时经常出现顿读、中断朗读的现象,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处在这一学段的学生朗读时不是以词语或短语为单位停顿, 而是把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都割裂开来, 一字一顿地读;由于心理紧张, 往往用手指读, 这也是造成顿读的一个原因。学生为了把课文读得连贯流畅, 还没有把每个字辨识清楚就急于朗读出来。这样, 就给读错字、丢字、加字等创造了机会。当他们意识到读错了想要改正时, 又造成了朗读的中断。有关研究表明, 要做到流利地读, 主要是扩大“视音距”。刚上小学的学生视音距几乎为零。随着阅读量的增加, 知识的丰富, 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视读能力会不断提高。犹豫视音距加大, 视知觉也渐趋扩大。这时, 学生开始进入以词为单位进行朗读的阶段, 朗读不流利的现象也就减少了。
3. 有技巧地读, 是指在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 能准确读出句子不同的词语、句子的重音, 能正确处理语法停顿、逻辑停顿, 语速适中, 节奏自然, 教师应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 在朗读技巧上给予具体的指导, 使朗读升华。例如, 《孔子游春》最后一句:“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朗读时可指导学生在“泗水河畔的春意”后面稍作停顿, 表现出对场景的向往。“更浓”两个字要读得重一点, 以体现出师生之间的浓厚深情。
4. 学生感情升华之后, 有感情地读, 是指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语调。有感情地读既是朗读训练的最高要求, 又是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的普遍要求。实际教学中, 切不可只重视对少数学生的训练, 而忽视或降低对大多数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要求。
三、注重训练,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就语文学习而言, 朗读是最重要的。可以说, 不朗读, 不出声诵读, 光靠看, 光靠浏览, 是学不好语文的, 因而在阅读教学中, 把朗读训练提到相当重要的位置上, 打好扎实的基础, 这并非一日之功, 需要多种形式的训练。
1. 分层训练, 朗读到位。
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的朗读, 可分三层。第一层:“下雪了!下雪了!雪地里来一群小画家。”教师语言描述, 引导看图, 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带学生进入情境:“小朋友, 南方很少下雪, 雪天多美啊!你们喜欢雪天吗?下雪了, 你们会怎么说?”学生争先恐后发言, 再让学生用“高兴”的心情反复读这几句话, 这样就很自然地进行了朗读训练。第二层:“小鸡画竹叶, 小狗画梅花, 小马画月牙, 不用颜料不用笔, 几步就成一幅画。”这一层, 先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体会美感, 再通过“枫叶”、“月牙”等词一重一轻语调的变化, 练习朗读, 看谁能读出美感。第三层:“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躲在洞里睡着啦。”这一层, 采用问答式练习朗读, 分别进行同位、师生、男女生问答练习, 看谁读的形象。
2. 分成角色, 扮演朗读。
课文中有很多故事性、人物性感染力很强的课文, 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三打白骨精》、《诚实与信任》等, 朗读时让学生扮演角色, 使小学生在模仿中入情入境, 兴趣浓厚。
综上所述, 在阅读教学中,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 是阅读教学中最常用最重要的基本训练方式。因此, 在朗读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各种朗读方法的训练, 培养朗读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让每个学生都具备基本的语文素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使朗读更好地为语言教学服务。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在朗读教学中必须注意对学生进行各种朗读方法的训练, 培养朗读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指导
参考文献
让小学生学会读书 篇8
一、指导阅读方法
吕叔湘说:“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老师‘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阅读教学也是如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教给他们阅读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主要介绍阅读积累的方法。阅读积累的方法主要有“记”、“摘”等。记,也就是背诵,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背诵。背诵的作用是为了强调小学生对具体语境的感悟和规范语言的积累。背诵是不断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基础,许多作家都很重视背诵。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选出的篇目,这些文章不但符合小学生学习和阅读,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指导他们进行背诵。最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在教学中,我根据大纲规定的“小学生必读书目”,给学生规定一定的背诵篇目,并指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背诵。如指导他们用比较,归纳,揣摩,体会等多种方法背诵,使他们逐渐掌握了背诵的要领和方法,提高了记忆的效率。摘,就是摘抄,摘抄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它是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在阅读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摘抄本”,指导他们把学过的好词好句好段和阅读过程中读到的动人优美的片段摘抄下来,有的片段还要求他們写下摘抄评语。对好词好句、好段还可让学生在摘抄的同时进行摹写,学生做得都很认真,很多学生还写出来生动感人的语句。
其实阅读的方法还有很多,但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是要把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这样,阅读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强朗读训练
朗读是阅读的基础,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对小学生的朗读训练对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里的“读”主要是指朗读。一位大文豪曾说:朗读是学习语文及阅读教学的源泉。由此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我认为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师首先要训练小学生的朗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主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通过研读新课改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每一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中都有: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通过有声的语言,加深小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加强对文章词句、篇章的记忆,培养他们口头和书面的表达能力,并从朗读中领略祖国语言文字之美。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调动他们的朗读兴趣和积极性,切实做到有效朗读,提高阅读能力呢?
在阅读教学中,对课文的学习可以通过朗读训练来理解和感悟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味、读出情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慈母情深》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它的作者是梁晓声。在文中,作者讲述了他小时候,非常想要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他跑到平时妈妈工作的地方,看见妈妈正弯着背在缝纫机上工作,他毫无顾忌地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了妈妈。虽然一旁的人都劝妈妈别把钱给他,但妈妈还是不顾旁人劝说,给了他一元五角钱。当他拿到钱以后,文章这样写道:“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那一天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那天,我用那一元五角钱给母亲买了一瓶水果罐头。”这些语句使全文的感情达到了高潮。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慈母情深,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感受伟大的母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并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从重音到情感把握有重点地指导这些语句的朗读。学生在朗读实践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既感受和理解了课文的内涵,又体会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他们被这位平凡的、辛劳而又贫寒的慈母深深打动,并由此产生了对自己母亲的热爱。这种以朗读为感知、感悟的教学方法,教师只需做稍加的点拨,就能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阅读教学对学生听、说、写三种能力的养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阅读教学搞好了,可以把其它方面带动起来。以读开阔学生的视野,以读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以读带动学生听、说、写能力的训练。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们应尽早尽快地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和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并使阅读成为他们终身相伴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学会生存小学作文 篇9
《鲁滨孙漂流记》讲的是一个叫鲁滨孙的英国人喜欢去航海冒险,在一次航海的途中,他遇到了一场风暴,与他一起同行的伙伴全都淹死了,只有他免于一死。鲁滨孙漂流到了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那整整生活了28年,在这28年中他经历了种种困难,最后终于回到了英国。
读完《鲁滨孙漂流记》这本精彩的小说后,我很佩服鲁滨孙积极乐观,勇敢的精神。他一个人漂流到荒岛却一点儿也不害怕,还在那生活了20多年!如果是我的话,恐怕我早就已经绝望了!更别说能在那生活20多年,能生活几年都算好的了!而且到了夜晚,我肯定会躲在一个角落里,一点声都不敢出!
学会欣赏小学作文 篇10
欣赏赢得尊重。一个欣赏他人的人,就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去欣赏,去发现,就只能和普通马一样,才有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会欣赏对手,每个人对手都值得我们去欣赏的地方。
欣赏是一种永不贬值的财富。去学会欣赏,欣赏他人,欣赏自己,不要吝啬你的掌声,慷慨给予吧!真的,也许你的欣赏足以去温馨整个世界。是以为有了“欣赏”这一词,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并且能在人生这条披荆斩棘的道路上坚强地走下去 。 学会欣赏,它会让你的生命不同凡响从而去品味酸甜苦辣得的美丽人生。生活没有欣赏就会没有美丽,没有。
欣赏作品。不懂欣赏的人,就等于是一个盲人,看不见道路,辨不清方向。就如舞蹈,在一个懂欣赏的人眼里,那是灵动的随着音乐的起浮,跳舞的节奏时快时慢,而不懂欣赏的人眼里那是娱乐,观看了使人放松心情。这时欣赏就由为重要。
让小学生学会阅读数学课本 篇11
一、引导学生学会读数学课本
1.学会阅读概念
在读概念的时候,要抓住概念的关键词,弄明白概念的内涵,知道其适用范围。例如:在学习“梯形”的概念“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时,要仔细思考为什么要强调“只有”呢。又如:在阅读“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要抓住“未知数”和“等式”这两个关键词。抓住了要点,很多概念就容易掌握了,这样既提高了读书效率,又增强了记忆。
2.学会阅读公式
很多同学觉得记忆公式很困难,并且还容易混淆。其实,公式是不需要去死记硬背的,关键是弄清它的推导过程。所以阅读公式的推导过程就很重要了。在阅读时要弄清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有什么特征,要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和内在联系。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老师要引导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要让学生弄清平行四边形的高与三角形的高的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与三角形的底的关系,进而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的关系。这样,不仅让学生自己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而且也让学生明白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中“÷2”的意义。
3.学会阅读例题
读题,就是要弄清楚题意,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数学课本中的例题具有典型性,所以在读例题时要读懂、读透。弄清已知什么,求什么,关键的词可以做个记号,配合课本中的图解读提示,了解解题的步骤及计算过程。也就是阅读要做到:(1)要认真审题,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2)要和课本比较解法的优劣,并使解题过程的表达既简捷又符合书写格式;(3)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
二、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
1.边读边动笔
如何动笔呢?阅读做记号就不失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好方法。教会学生阅读时用符号做标记,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意义,并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了解重难点。如果阅读的是文字,就可以在自己认为是重点和关键的文字上,用各种符号做上标记,这样既对理解知识有所帮助,同时又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这样可以很快地理解题意,提高阅读的效率。例如,在阅读“圆的直径是8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这样的题时,要求学生边读题,边把已知条件勾画出来,问题部分可以用括号括起来,还可以把单位做上记号,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明白题目中已知条件与问题的关系,从而知道给出的已知条件是直径,要求面积应先求出半径,并且题中的单位名称也不一样,计算结果要进行单位换算。
2.边读边动手
数学阅读时往往不单纯是文字,有的时候可能是图形、表格、或者是算式等等,那么就要结合文字左思右看、动脑动手,可以动手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算一算等各种形式的活动,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观察、比较和思考,感悟新知识,做到深入理解。例如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时,我们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就可以很直观的看到拼成的角是一个平角,也就是180度。
3.边读边思考
思考是对输入大脑的文字信息的识别与加工。阅读中必有思考,没有思维的阅读,是一种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阅读。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联系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边读边思考,反复琢磨和分析,咀嚼其中的意义及知识之间的关系,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大胆思考”,深入体会数学语言的内涵,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例如:“为什么单位不相同不能相加减”“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在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通过读从不同角度换位思考,激发学生“爱思考、会思考”的良好习惯。
总之,数学是一种语言,数学课也要培养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它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数学阅读既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深度,增加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社会、人生、世界,使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我们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数学阅读,著名的教育家于永正先生说过:“书是读出来的。”数学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应当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能力和习惯的意识,而不是一种形式,它应当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艰难过程,只要从点滴做起,坚持不懈,相信会卓有成效的。
学会作文小学 篇12
一、激发小学生对于科学 学习的兴趣
鉴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他们的心智还尚未成熟,这就决定着他们对于学习会有一些明显的情绪变化。通过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集中的时间不长。因此,在小学科学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作为教学的主要工作。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科学是一门非常基础的课程,虽然在教材中出现的是大量的科学基础知识,但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科学实验,来提升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兴趣与探究欲望。
例如,教师在讲解“植物茎的作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带一些植物到教室当中,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植物茎的具体部位,然后再引入植物茎的具体作用与功能。同时,教师可以把芹菜的茎浸泡在红色的水中,通过让学生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芹菜的茎在逐渐地变成红色,接着让学生切开芹菜的茎,来观察横断面,学生就能够看到芹菜的茎中聚集了很多细微的管道,通过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就能够掌握这些管道是用来传输水分与养料的。
二、通过小组合作来提高 学生的参与度
科学教师在课堂的教学当中,不仅应该从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以及生活经验出发,也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与实践等方式,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充分地尊重学生,改变讲授科学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不断地调整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与评价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加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更加易于被全体学生所接受。同时,教师应该不断地鼓励学生学习,增强学生对于科学学习的信心,调动学生对科学课堂活动与课堂实践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互动学习,让学生首先在小组内部互动,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使用有效的问题来引 导学生思考
在课堂教学当中,提问能够非常有效地引发学生产生心智活动,并且能够通过对问题的回答来作为反应的信号刺激,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科学教师使用提问来引导,能够起到与学生沟通的作用,提高教学的成功度。在传统的科学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一般都只是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授,即使有提问也一般都是以考问的形式,通过问答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之下,教师提问的目的并不能够只是检查与诊断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掌握,还应该通过提问来支持学生的学习活动。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教师能够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各个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不断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形成。
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由于小学科学是一门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于一体的基础学科。小学教师在教学之中应该注重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断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与地位,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时,应该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习惯与科学思考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从而为学生今后的科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明确的指导方向,通过科学实验与科学研究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意识,规范学生的科学操作规范;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加思考,与同学共同讨论,如果同学之间讨论之后还是不能够得到解决,就可以与教师讨论。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学思考的能力。
学会欣赏小学作文 篇13
如果有一栋古老的房子,有的人会说“这是一栋破旧的房子”,而也有人会说“这是一栋古雅的房子”;如果有一朵玫瑰,有人第一眼会看到玫瑰的刺,而有人第一眼会看到玫瑰的花瓣;如果同时仰望星空,有人会看到无尽的黑暗,而有人则会看到黑暗中隐隐约约的星星。会欣赏者和不会欣赏者的差距,就在这点点滴滴中流露出来。用欣赏的眼光去看世界,这个世界会很美。反之,你若用抱怨去迎接这个世界,那么世界会让你觉得糟糕透了。善于欣赏,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智慧。
在某医院的一间病房内,一位女士病快怏地躺在床上。这几天对她来说真是糟糕透了——那天,咖啡弄脏了她的白裙,她去阁楼换衣服后,从楼梯上摔了下来,然后就到了这里。
她正想睡一会,但窗外的阳光不偏不倚地照在她脸上。她努力睁开眼来,大声咆哮着:“天哪!是谁把窗帘拉开了?”听到声音,护士小姐急忙跑进来,拉上了窗帘。当她准备继续睡的时候,门外又传来了一位小姑娘咿咿呀呀的歌声。她双手抓着自己的头发,难过地说: “到底要我怎样做啊?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她拿起手机拨通了母亲的电话:“妈妈,我这几天太倒霉了,好像整个世界都在跟我作对,我该怎么办?”她说着低下了头,左手捂着脸哭了起来。电话那边的母亲安慰她说: “孩子,别哭了,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去感受生活呢?”“换个角度?”“咖啡倒在白裙子上,换个角度看不就像朵花吗……孩子,所有的事情也许并没你想象的那么坏。”
第二天,这位女士仍然躺在病床上,但是微笑已不经意地爬上了她的脸庞。她靠着枕头翻阅一本小说。阳光照在她脸上,也照在书上。她微笑着用手去感受那暖暖的阳光。窗外传来了一阵小提琴声。她想:“在优美的`音乐中阅读,真是一件享受的事。”
不久,这位女士就出院了。她回到家,找出了那件白裙,拿起针线在有咖啡渍的地方用棕色的线缝上了一个词“Appreciate”(欣赏)。次日清晨,她穿着这条裙子出了门。朋友见了都好奇地问: “哇!你这条裙子在哪里买的?真漂亮!”她微笑着说:“在我心里。”
这个世界没有十全十美,总有那么一些人、一些事让你很反感。可如果静下心来,换个角度来看,你会觉得这个世界也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糟。学会欣赏,学会爱,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无比美妙!
学会感恩小学作文 篇14
今天是“感恩节”,你们知道感恩节是怎么来的吗?我来告诉你们吧,“感恩节”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独有的节日,他们是为了感谢上天赐予的好收成、感谢印第安人的帮助,人们在感恩节要吃火鸡。
我今天在艾诺参加了感恩节活动,这次活动中我是玉米队的队员,滚南瓜游戏我们得了第一名,我们还跳了火鸡舞,说了感恩誓言,爸爸给我手腕上系了黄丝带,我给爸爸摸了护手霜。今天的活动我非常高兴,并且让我明白我们要感谢帮助自己的人,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老师等等。
学会作文小学 篇15
1.以标志为载体,有目的、有顺序地进行比较全面的观察,掌握常用的观察方法。
2.能有意识地将思考与观察结合起来,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边观察边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 教学准备】
教学PPT;小组观察记录单。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PPT出示“ 找不同”游戏。
师:老师先请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找不同。观察两幅图, 你能快速找到其中的几处不同之处吗?
学生观察后交流。
师点评:你们观察时注意到了细节的不同。
2.PPT出示“树脸图”。
整体上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再观察局部,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师点评:看来每个人各有智慧的眼睛。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观察是我们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一个人获得的知识和经验80%以上来自观察。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标志的世界学习观察吧。
二、观察米奇,有序观察,注意细节
1.出示米奇文具盒。
师问:观察一下,这是什么牌子的?你怎么知道的?
2.出示米奇头像。
师:这就是米奇产品的标志。 米奇是一只老鼠的名字,为什么用它的头像做公司的标志呢?这和风靡世界的动画明星米奇有关, 你们看,米奇来了。
3.PPT出示米奇图片,指着米奇问:你觉得它怎样? 用一两个词语说说你的印象。 ( 可爱、滑稽、夸张等)
点评:这是你观察后的整体印象。
4.师:有了整体印象,我们的观察还不够细致,想一想,以前你是如何观察事物的? 例如,美术课上老师是如何让你观察的,作文课上,老师也告诉我们哪些观察的秘诀?
学生交流,小结。( 老师都告诉我们观察要有顺序,才能做到全面观察,不遗漏。 )
5.有了这些宝贵的经验, 面对米奇, 我们该如何有顺序地观察呢?
指名说。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开始有顺序地观察,三分钟后,各小组来比一比,谁观察得最全面、最细致、最有顺序。 填写好观察记录表一。
PPT出示小组活动要求:
有顺序地观察米奇,记录下你们小组的发现,填写《 观察记录表一》 。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合作,讨论时音量适中,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
6.学生汇报。
点评:刚才同学们通过有序地观察,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现。 指着米奇的图比划出“ 圆”。 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发现了米奇最大的两个特点:圆、夸张。
这时候,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吗?(为什么用这么多的圆?)
学生回答。
点评:生活中,圆形让人觉得可爱,圆圆的脸蛋讨人喜欢,圆圆的苹果爱不释手, 现在你明白为什么用米奇头像做米奇产品的标志了吧?
7.小结观察方法:回顾一下刚才的观察过程,步骤是什么?
第一步:整体观察,感知形象。
第二步:有序观察,注意细节。
第三步:发现特点,提出问题。
三、观察交通标志,比较异同
1.观察有意思吗?还有更有意思的呢。
出示9个交通标志。
2.请你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有三类。
3.出示分类图。
你们观察了哪些方面,从而进行这样的分类的?
点评:你们是观察了颜色、形状和里面的指示图的组合,然后进行了分类,真棒。 观察力有提升哦。 考考你们吧。
4.出示生活中的两个安全标志( 禁止饮用和小心火灾) ,观察它们,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意思?
点评:这就是观察,它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留给我们的是智慧。
四、观察新闻联播视频
1.同学们,生活中的标志不都是静止的,还有一些是动态的, 下面你们看到的将是一个动态标志,你打算如何观察呢?
学生发言,师小结:一看内容是什么,二看变化过程。
2.放第一遍新闻联播。
师:看到了什么?(新闻联播的片头,其实就是一个动态标志)
师:你是从哪里判断出放的是新闻联播?
这就是片头里的主要元素。
师:除了主要元素,还有什么?
师:对了,这些元素就是我们要观察的内容。如何观察呢?就要用到前面我们所学的方法,第一步:整体观察,感知形象:第二步: 有序观察,注意细节;第三步:发现特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回答: 主要元素由四个汉字和下面的拼音组成。 细节观察,发现字的颜色和字体。
师: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你能不能自己解决问题。
同样的方法观察背景。
3.既然是动态的,只观察内容够不够, 不够, 还要观察什么? ( 变化过程)
具体说就是主题和背景的变化过程。
4.放第二遍,看主体的变化过程,做观察记录。
5.放第三遍,看背景的变化过程,做观察记录。
6.小组交流,汇报。
7回顾刚才的观察过程,有哪些步骤。
出示:第一步:看内容是什么。
第二步:看变化过程。
8.新闻联播自开播以年,经历了四个版本的发展,请观察四个版本的新闻联播片头什么没变,什么变了?
播放历年来新闻联播。
9.观察以后,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为什么地球没变? 为什么字没变? 为什么音乐没变? )
学生自己尝试着解决问题。
教师小结:观察中,你们已经不知不觉地发现了新闻联播的特点,它的特点就是那些没变的元素。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说,教师小结。
整体感知,有序观察,抓住细节,发现特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们的社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观察的事物也会越来越复杂、多样,所以,同学们要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学习观察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边观察、边思考,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 课后反思】
我执教的《 学会观察》 这节能力训练课分成了三个板块,按照由单一到复杂,由静态到动态的顺序选择观察力训练的载体,每一个板块又侧重于不同观察策略的指导。
第一板块:依托经验,引导反思,获取观察策略。
开始的两个小游戏是两个观察类的趣味游戏, 课堂教学从观察米奇开始。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观察力不是零起点,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已经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绝大多数学生对某一观察对象都能有一个整体印象。 在这一板块中,我选择了米奇这一卡通形象作为观察对象,米奇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形象,它有着鲜明的特征,设计者在设计这一卡通形象时用到了很多的圆,圆圆的脑袋,圆圆的耳朵,圆圆的鼻子等,这就是米奇这一形象的本质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时,我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米奇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或者是可爱,或者是滑稽等。 然后启发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印象,进一步引导学生有序观察“ 圆”这一元素在这一卡通形象上的运用,从而发现了事物的本质特征。 事实上,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经常需要学生观察某一事物, 有序观察才不会遗漏观察点,尽量避免观察的笼统、模糊和杂乱,使观察活动能获得更多信息。
第二板块:比较异同,抓住特征,提升观察能力。
第二板块观察的对象是一组交通标志。 之所以选择这一组交通标志,我是这样思考的,在第一板块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观察一个事物,生活、学习实践中,观察对象往往要复杂一些,会以多个或成组的形式出现,交通标志就是以成组的形式出现的,每组中的单个标志之间有相同也有不同,发现其中的规律, 就掌握了它的本质特点。 在进行这一板块的教学时,首先还是要清楚学生已有的经验和水平。 所以,我在这一板块中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通过观察这一组交通标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的发现是这是一组交通标志,可以分成三类。 这就是他们已有经验的反映。 分析学生的回答,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观察多个事物时,先是找相同, 这是一个包含着比较、归纳等思维方式的心理活动过程。 观察多个事物仅仅找相同是不够的, 还要能通过更加细致深入的观察发现不同之处,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 于是,课堂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再一次展开观察活动,发现交通标志组合的规律,交通标志中间图案传达的意思等。 这一板块的教学在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进一步的观察实践,学习了又一个观察策略———比较异同,这是在观察多个事物时经常用到的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锐感觉。
第三板块:关注变化,自我提问,培养观察意志。
小学班主任如何教育学生学会感恩 篇16
摘要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它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生命充满生机,遍洒阳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恩来自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关键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感恩意识。父母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长成,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带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带我寻找到生命中最真最纯的意义。儿童从入学到熟悉和喜欢学校生活,经历了一个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自己与他人及集体关系的过程。
关键词道德教育;感恩教育;感悟
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感恩教育”是一个起点。教会学生心存感激,那么孩子们就会多一份宽容,多一份自律,多一份热情……从感恩教育入手,使学生感悟到:父母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长成,我们应该感谢父母;老师带我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带我寻找到生命中最真最纯的意义。让我学到知识,懂得思考,我们应该感谢老师;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辽阔的疆土、壮丽的河山,让我们感到温暖,我们应该感谢祖国;朋友让我体会到友谊的芬芳,我们应该感谢朋友……怎样才能使我们的感恩教育落实到孩子的行为中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的点拨、引导。儿童从入学到熟悉和喜欢学校生活,经历了一个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自己与他人及集体关系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有必要将儿童的认识进一步清晰化、有意识化并加以提升。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犹如心灵的泉水,它源源不断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生命充满生机,遍洒阳光,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感恩来自心灵,不假外求,近在咫尺,关键只在一念之间,也就是感恩意识。它并非与生俱来、非生而知之的,需要教育的导引和环境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感恩的心态、品质和责任。因此,在教学中,从各个角度、多层面地把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例如教学《爸爸妈妈》一课,我设计“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活动,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实践,在爸爸或妈妈的帮助下,进行家庭自我服务劳动,使学生从小就树立感恩意识。
二、要让学生明白感恩的内涵
感恩包括哪些内容呢?感恩包蕴着孝亲敬长、关爱他人、热爱故土、精忠报国、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等传统伦理价值,是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所表现的“恩”也是丰富多彩的,有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之恩;有社会对我们的关爱之恩;有祖国对我们的呵护之恩;还有大自然对我们的滋养之恩…… 因此,我们应明确教科书中的感恩教材,为学生诠释其感恩内涵。
三、班主任要善于引导感恩行为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实施感恩教育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感恩的道德意识,进而让学生知恩于心,感恩于行,能用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回报师长,报效祖国,回馈社会。因此,我们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将感恩意识化为行动,从小事做起,将感恩之行落实在日常行为之中。
1.引导 “升华”感恩情怀
(1)定期召开以《我会说谢谢》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说出了自己平时感恩的点点滴滴,进行感恩行为的交流。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不难知道,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除了有自己的努力以外,还有很多亲戚、朋友、同学甚至陌生人给过自己关爱。由单纯的感激父母,转化为对社会的感恩,从而学会去关心和帮助别人。(2)把感恩教育作为日常行为规范来加以实施,给每个学生建立感恩档案,把自己感恩行为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每月一评,评出班里的“感恩之星”,让学生每天都提醒自己做个懂得感恩的好孩子。(3)写感恩日记。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资源,看看厨房里的炊事阿姨,田里辛苦劳作的农民伯伯,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家乡的巨大成就……并把自己的所想,所感记下来。(4)生日祝福:建立学生生日档案,在学生生日那天由班长主持,大家一起给他唱生日歌,让他感受来自同学的祝福;让自然的美带给大家好的心情。
2.参与感恩教育实践活动
环境是无声的教育,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经常结合教材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洗礼。根据我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如下做法:(1)讲述“感恩”的故事。通过对自已身边“感恩”故事的收集、整理和提炼,并用丰富的肢体语言进行演讲,使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2)表演“感恩”的小节目。让学生将文化艺术融入“感恩”活动中,从中得到熏陶。如在教学《我们小学生要这样做》时,我就结合他们日常生活中该做的事情,让他们自己找同伴合作表演。唱响《祖国你好》、《世上只有妈妈好》等歌曲。通过这一活动,学生把自己在课文中所学的知识化为一种感恩行为,同时感念自然之恩的种子也在孩子的心中深深埋下了。
3.“体验”感恩的真情实感
我们可以结合节日,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家中,在社会的大范围内进行感恩的自觉活动。如在母亲节或父亲节时,教育学生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展为父母多做事的活动;在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时,向老师献真情活动,如:给老师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送一句话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祖国的生日时,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看图书、看画册等途径,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英雄的事迹,崇敬人民英雄。
综合以上几点,我们知道,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记得有一首歌叫《感恩的心》,其中有几句印象深刻: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如果说,爱是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我们一定要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让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绽放鲜艳的花朵。
【学会作文小学】推荐阅读:
学会低调小学作文11-15
小学生作文:学会07-23
小学作文:我学会了感恩10-21
学会关爱小学作文400字06-07
让我们学会感恩小学作文06-20
我学会了原谅小学作文07-06
我学会了独立小学作文08-13
我学会游泳了小学作文08-26
学会感恩小学作文300字09-14
我学会了小学作文范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