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经典语录(共4篇)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经典语录 篇1
比利·林恩 演员 乔·阿尔文
美国德州士兵,19岁入伍参加伊拉克战斗,在一次交火中他大难不死,意外与战友成为大众的关注焦点,被召回美国参加巡回宣传。最后重回战场,其中经历了复杂波折的心理转变过程,他对人生和命运也产生了很多终极思考。
凯瑟琳·林恩 演员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比利的姐姐,一直背负着内心的愧疚,就是弟弟在伊拉克战场上的命运,弟弟当初的参军是因为她。她是离比利最近的人,真切地感受到了比利的内心变化。比利回到美国的时候,她真情地希望弟弟不要再回战场。
戴姆 演员 加内特·赫德兰
B班班长,他是兄弟们的大哥、导师、领导、他们的模范以及理性的代表。当比利在两难抉择的内心时,他希望比利回战场。
阿尔伯特 演员 克里斯·塔克
好莱坞电影制片人,是野心勃勃的投资人,试图将伊拉克战争归来的比利的传奇经历拍成电影。他真心喜爱并且尊重B班弟兄,也希望通过比利可以将B班的伟大故事搬上大银幕。
施洛姆、(蘑菇) 演员 范·迪塞尔
一名职业军人,一个受人尊敬且敬畏的人物,同时又充满灵性与哲学性。他已经待在战场上比任何人都还久,对战争经验有着截然不同的一套领悟,用宗教观念教化比利如何看到战争与生死,也触动了比利内心的波澜起伏。
诺姆 演员 史蒂夫·马丁
橄榄球队老板,是一位精明商人,对他来说利益最大化就成为了他追求的目标,一旦没有利益价值,就会立刻转移目标。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电影观后感 篇2
1
不是想拆掉电影天堂的篱笆,只是想把边界再向外扩一点
李安导演透露,拍摄更高帧数电影的想法从拍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时就已酝酿:“拍少年派的时候我第一次接触3d,第一次接触数字电影,拍了之后就感觉24帧不行,看都不能看。同行导演在看24帧格式3d的时候,都感觉不对。”电影拍摄使用24帧/秒并非定规,而是在当时技术水平限制下“最便宜”的选择。李安导演举了个生动的例子:“我常常想24帧就像是天堂乐园的一个栏杆,出去了大家就都不知道怎么办。”以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为起点,他毅然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虽然电影最终的样貌尚未正式走到观众面前,但对于这部新作,李安肯定地说道:我一直想说我没有疯狂,这个是可以做的,而且做出来真的很好看。”技术的进步并非建立在颠覆历史上,作为致力于保护传统电影技艺的影人,李安导演诚言自己只是向世人展示了电影未来可能的方向:“希望有更多同行来一起探讨怎么做。我并不是想拆掉天堂的篱笆,只是想把边界再向外扩一点。”
2
如果不拼命,做电影就没什么意思
李安导演从影24年来,一直在突破自我,这次《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所采用的技术前所未见,作为“探路人”的李安,也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煎熬。面对拍摄中的种种“不可能”,李安表示:“有一个梦想很重要,一直坚持一直要求,有些不可能的事情就会发生。现在对我来说,拍困难的电影我没有兴趣,拍不可能的电影才能提起兴趣。做电影就是要拼命,不拼命,做电影好像没什么意思。”除了处理技术上的难题,李安还要面对来自片商的压力。李安笑着讲述了与片商交涉的故事:“当时片商跟我商量,别拍60帧,做不了的;我就回答道,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不拍60帧了,片商很开心,坏消息是要拍120帧的`,但是一般电影是24帧,电视是30帧,120帧是所有的倍数,什么都能放,就把片商‘骗’过去了。”超高规格的技术也给演员的表演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为了力求真实,大部分演员素颜出镜,剧组的化妆师也都替换成了营养师,为了好气色所有演员都要“食补”。为了达成这一“不可能任务”,从导演到演员再到整个剧组,所有人都体验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身心洗礼。”
3
拉着李淳做军训,他表现得很可爱
李安的小儿子李淳也出演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媒体见面会上,当李安导演被问道与儿子的合作感受时,李安说道:“因为是自己儿子,也怕被人说有私心,他压力也很大。但是父子一起工作很愉快,感觉蛮好的,他表现也很好,非常可爱。”李安也现场爆料:“其实我是真的拉着他做军训的,我们请了海豹突击队的教练,进行了好几个星期的魔鬼训练,挺可怕的,但李淳很卖力,全程坚持了下来。”
4
如果一个人喜欢一个行业,通常会接受善意的折磨
身为坐拥诸多电影奖项的国际大师,年过60的李安导演并未享受荣耀带来的安逸,而是勇敢地向艰难挑战。导演谈到拍摄时的痛苦:“没有人可以求教,受到了很多打击,问题接踵而来”、“每个镜头都会拍好几次,一天拍不了几个镜头”、“到后期的时候,大家都很可怜,像是拉着手一起喂狮子,大概这样折腾了一年”。技术上的难题并不是李安导演最忧心的,沟通上的瓶颈才是李安最苦恼的事情:“跟片商打交道是最难的,只能连哄带骗,要找到让他们相信的理由。”但是对于这种痛苦,导演和团队似乎“乐此不疲”,李安笑言:“在片场就会一直要求、一直摸索,我喜欢对工作吹毛求疵的人。”如果怀抱着电影梦想,再大的困难也只会被当做一种乐趣,折磨也变得可以接受:“如果一个人喜欢一个行业,通常会接受善意的折磨。”
5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经典语录 篇3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改编自同名长篇小说。主角是一名19岁的得克萨斯男孩比利·林恩,他加入美军后被派往伊拉克战场,大难不死后被召回国接受表彰。在感恩节那天的橄榄球比赛中场休息时,他与碧昂斯等娱乐巨星同台并被授予荣誉勋章。但在这之后,比利·林恩和其他老兵又被重新送回伊拉克战场。
导演李安曾三获奥斯卡奖而成为电影品质保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同时电影采用的拍摄格式已大大超越时代,电影未上映就成为话题。
面对国内业内和观众好评如潮,李安却是一路谦卑,一直自称是“电影的小学生”,并“对电影有天职”,李安说:“我62岁了还在慢慢成长,新技术让我感觉到活着。但我的时间也不太多,所以我对新的媒体和新的表达方式,有点心急,一步走了好几步。我希望自己还在‘服役’的时候,能够给观众看到更多的。”
对于“口碑风暴”,李安坦言:”这几天让我很安慰,我这样快手快脚得拿了出来,很感激能够得到认同。”
对于电影业来说,此次最引人关注的是李安启用的全新3D/4K/120帧的高规格。李安却强调了这项新技术是为电影本身服务:“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技术,我不会想拍这个小说,小说本身就以感官为主,是一个思绪性、意识流的电影,所以和新媒体必须集合。我不是一个做科技的人,我只是想用新的眼光来看问题。内容和科技不应该分开,最终电影还是一场检验人性的过程,内心活动依然是最重要了。”李安希望观众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不要只注意技术,而是能沉浸在这个故事里。
3D/4K/120帧目前在全球仅有五个影厅能够放映(纽约、洛杉矶、上海、北京、台北),包括在其中北京和上海各为此升级了一个放映厅,其中上海影城一号大厅以最高规格最大屏幕的放映。上海影城和北京博纳影城目前已经开始预售,预售当日再现“阿凡达”式热情。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采用同时多制式上映,除了3D/4K/120帧制式之外,同样还有3D/2K/120帧、3D/4K/60帧、3D/2K/60帧、3D/2K/24帧等放映制式。其中,在中国银幕上能放映的60帧银幕就超过10000块,将成功升级电影院观影感受。
为了多种制式都能呈现最好的放映效果,李安在做后期的两三个月里,亲力完成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7种放映制式:“24帧是伟大的艺术,但在做不同版本时,我对电影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希望大家不同形式的都去看一下,会有不同的感受。”
比利林恩的中场故事影评 篇4
——
说实话,找这个片子实在是找到吐血,最后还是买票去看了,真是不容易至极。好在确实没有辜负我的努力,满满的大片既视感。4K、3D、120FPS,虽然乍听起来都是黑人问号,但是直观来说就是无与伦比的真实感,皮肤,场景,鲜血,都有着前所未有的真实程度。
在看此片之前,网络传媒充斥着大量的吹捧叫嚣和狂黑不止的言论,包括在北美的低分级,两极严重分化,争论非常大。但是在我看完之后,我有了自己的看法。
与我而言,这部影片更多的是在讲述“比利林恩”而不是“战事”,李安在本片对于战争没有太多明确的感情判断或者说是下定论。反而是更多地将视角倾注在主角个人身上,让我们看到了更真实更富有血肉的比利。
“荣耀英雄之路,一切从此展开”——十九岁的孩子,逃不脱的人生,他甘愿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无意义的战争。这是他自己的命,他认了。选择了就必须得去面对,无论世界多么悲惨,我们无法逃脱。
我的国,当他在你身后蒸蒸日上,日新月异的时候,我在硝烟中无数次举起我的步枪,面对无数次狂飙的鲜血;
我的民,当他们在平静的家中开始一天又一天安宁而幸福的生活的时候,我所面对的是生与死之间无穷无尽的大恐怖。
我定要心比金坚,身化钢铁,但这是无奈之举。
或许我的国会在一个小小棋盘上纵横捭阖,而我连作为棋子的资格都没有,生死由天;
或许我的民会在背后疯狂的非议你,甚至还有想从你身上得到利益,蛇蝇狗苟之徒,数不胜数。
但,又如何?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在战场上他表现出了鲜活的人性气息,无论怎么样,这是他奉献给这个世界的满满的“爱意”,他的拯救给了他自己一次被拯救的机会。他成为了别人的“英雄”,国家的战士榜样。然而,这样说吧,我相信每个人倘若在全世界最最恶劣的环境中艰苦挣扎了许久最终挣脱之后,当你看到,除了你自己所在的井底,其他地方都是乐土的时候,会是怎样一种感受呢?
“你经历了他人无法知道的一切”——之后是“自己无法相信的一切”。我相信这也是比利回到真实的纽约之后的心里波动。“那让我没办法表达自己”——如果是我的话,面无表情,泪如雨下,行尸走肉是必然的。因为你会质疑啊,质疑自己的人生的意义何在。人总是会不断地给自己一些理由,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借此以为寄托。然而当你发现你之前的所有努力都是相当“meaningless”的时候,自然而然一种绝望到无可奈何的情绪会充斥脑海。无论网上如何争议比利故事的平庸,我还是力挺这个如此真实的故事。起码,我从中感受到了主角的感受,精神得到了哺乳,这种真实而不做作的情感比任何鸡汤都来得更为温暖亲切。
正如影片最后比利所说:他们对战争有不同的理解,他们才是一切的主宰。一直到最后比利才醒悟,在美国这个地方,正是这些不在战场上的人决定了他们,他自己本身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令人可笑的是,他能主宰自己命运的地方不是美国,反而是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只有那里对于比利来说才是真正的“安全的地方”。从入伍到中场表演结束,对于比利来说,他才真正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而那一刻他的灵魂也得到了升华。
有数据显示,美国17%的流浪人口是退役军人,曾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服役的160万退役军人中,大多数都申请了残疾补助。这些军人里,20%左右被确诊患有PTSD或抑郁症,剩下的80%里有许多人不愿意进医院,不愿意看心理医生,不愿意承认自己“有问题”。
我也想起了一些关于战后士兵生活的故事,相信就我微薄的认识面来讲,我所见识过的,就从解放军战遗上,就有数不胜数的例子。然而就像本片所说,迷茫的退役士兵会像漂泊在海上的一木小舟,始终无法在物欲横流、相对繁华的现实而平静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坐标,说是行尸走肉也并不为过,正是因为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我始终觉得本片是有它的故事价值的,它应该被讲述,也应该被关注。好的电影总是能够反映当下,反馈当下,我认为《中场战事》可以当得起这个称呼。对于退伍士兵,或许多一点关爱多一点照顾,而不是一昧的利用和压榨,还有不负责任的搁置放任,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找回自己的归属感,从而回归社会。
李安,作为一名优秀的电影厨师,确实还是有他的不凡之处的,就自己来说,虽然很多作品都不是我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导向我去欣赏的,但是我还是能够体会到,“李安出品”这个词的分量。《喜宴》、《断背山》、《饮食男女》、《卧虎藏龙》、《色戒》……都是曾经带给我无上的享受的“美食”。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确实是福音一般的人物。怎么说呢,虽然这部作品,李安声称是吃螃蟹般的史诗新作,但是单从技术来讲,并没有太多很明显的不同。在技术层面上我给的是遗憾的评价,不过开个先河也是可以接受的。在故事上我给的是满分的评价,作为社会人,太刺激的故事不会像比利一样能够深切憾动你的心灵,只有平淡中的波澜才是真正的“惊涛骇浪”、“水漫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