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教育实习总结

2024-07-23

语文教师教育实习总结(精选6篇)

语文教师教育实习总结 篇1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颇有成就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个键盘无法承载的。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我教的是高一〈1〉班,这个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们的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因此颇受关注。加上高一全用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我一脸的茫然。

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的语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这些基本情况入手。我总共听了指导老师三堂课,其中两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电教室上的。他的课堂大半交给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因为工作繁忙,他很少教我具体该怎么分析课文、怎么调节气氛、怎么设计教案。他只给我一个总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用他的话说,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听都能听明白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这句话可以说是他对我指导的全部,但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句话也是使我受益最多的。虽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胜过千言万语。其次是对班上学生语文水平的调查。在见习的三、四天时间里,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的了解,我对班上的语文水平和每个学生的水平有了基本了解。得知这个班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且全班的学习氛围很好,课堂纪律和作文上交情况都很好,学生课前预习也很自觉,更重要的是他们讨厌传统的语文教学,他们不喜欢老师垄断课堂。了解了这些情况,我再仔细的研究了一下新教材。新教材分必修

1、必修2两本书,总体上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它从先前的应试教育转为对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上。所有的这些给我的只有一个讯息——我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找

见习结束,我们进入国庆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我的课堂大都采用一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这里,我只抓住设问析疑这个点谈谈我的见解和感受。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作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项脊轩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写的手法以及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过渡句,然后根据过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问学生,作者如何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设问“文章是不是以‘喜’贯穿全文”,转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大事表现自己的‘悲’的还是通过小事、生活细节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们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看看哪处细节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什么感动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学会了记物叙事抒情融合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确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如在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先放录音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录音的感受,得出共同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优美,语句优美,写景优美。然后叫他们找出文中直接写景的段落(第4、5节),接着分析第4节。先明确这类写景抒情散文应抓住文章写了什么,怎么样,勾勒了怎样的意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接着由我带着他们一起分析这一段的月色下的荷塘。自然而然的他们会仿照第四节的分析来自读、分析第5节。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画面想象,通过音乐的渲染,再次把他们拉入了那种意境美。怎么去提问应该说是没有定论的,但一个总的前提是问题得围绕你的教学目标,得有科学的内容。你所提的问题目的是要把学生引导到你的教学目标中来,这是一个大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再考虑如何提问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使问题更有连贯性,使问题更有概括性。

问题提出来了,如何引导呢?首先对学生的发言应该鼓励。发完言后应有恰当的评价。不要小看了那几句鼓励的话,它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有好几位学生在给我的留言本里写道:“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谢谢老师对我回答问题的赞美和肯定。我从没想过我还会受人关注,我从没料到我的发言也可以受到肯定。我们需要肯定,需要关注,需要鼓励。”这是他们心底发出的话,因此不要忽视了给她们鼓励。

引导可适当启发、点拨。如教《华罗庚》一文时,分析课文结构、解读传主思想、分析文章写作特色时,我都会联系先前学过的课文《“布衣总统”孙中山》。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启发他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布衣总统”孙中山》,这篇文章是通过生活中的几个方面表现传主甘于淡泊的品质。那么《华罗庚》还是不是从一个方面来写的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是以时间为顺概括了他一生的经历。我接下来便问: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是漫长的、复杂的,作者是不是只写了传主某一方面的品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由此很自然的转为课堂的重点——讨论文章突出了华罗庚怎样的品质,通过什么事怎样来表现的。在上《作文 有文采》这堂作文课时,唐突的叫学生分析一个例句的好坏,他会哑口无言,不知从何入手。我会提醒他们例句中用了哪些修辞,哪些修饰词,用了哪些动词,调动了哪些感官,这样写的效果怎样,给人的感觉怎样等等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和点拨。这样不仅使他们学到了作文怎么做到有文采,同时也学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由此看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了,要通过知识迁移、层层推理、由浅入深等等方式去做适当的引导,要让他们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要自己作答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总结。可由老师总结,也可以由学生总结。如“我们这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从这节课中你们主要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等,使学生对整堂课的重难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一节课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总结可以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住重点,消化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总的说来,从设问到析疑再到总结,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钻研教材的程度、对课堂的驾御能力的高低、教学技巧的灵活处理等等都会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正确的目标,确立好重难点,找好切入口,设计好问题,对学生也要有所了解,要顾及所有学生而不单是那些积极的想发言的学生。一个月的语文教学结束了,我深切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做了,就会有成绩。设问析疑、教师点拨法是我运用得较多的教学模式,它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成功,让我很有一种兴奋感和成就感。当听到指导老师“非常好”的评价时,当学生不约而同的说“老师,你的课让我听得入迷了”,“你是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欣慰,有了这些,再多的辛苦算什么。

这次实习,听过十几位老师的不同的授课方式,吸取了许多的经验,发现每个老师都会有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我才明白“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应该说这次实习,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而是使我那种教师应该塑造个性化教学的观念越来越明显、清晰。语文是最富有人情味的学科,是一门艺术课。怎样上好它,每位语文老师应该根据个人的不同、学生的不同塑造并保持自我丰满的教学个性,以求得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学习更加主动的学习、自主的发展。

2个月的教育实习,颇多感慨,特就“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一角度写一实习总结,欢迎各位踊跃发言!

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教育实习总结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颇有成就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个键盘无法承载的。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我教的是高一〈1〉班,这个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们的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因此颇受关注。加上高一全用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我一脸的茫然。

思考之后,我决定先从指导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的语文水平、新教材的改革这些基本情况入手。我总共听了指导老师三堂课,其中两堂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电教室上的。他的课堂大半交给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因为工作繁忙,他很少教我具体该怎么分析课文、怎么调节气氛、怎么设计教案。他只给我一个总的教学思路:把课堂话语权交给学生。用他的话说,一节课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在听都能听明白都能学到东西,这堂课就算成功了。这句话可以说是他对我指导的全部,但在后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句话也是使我受益最多的。虽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却胜过千言万语。其次是对班上学生语文水平的调查。在见习的三、四天时间里,作文的批改再加上自习时间和课下时间的了解,我对班上的语文水平和每个学生的水平有了基本了解。得知这个班的语文水平还可以,且全班的学习氛围很好,课堂纪律和作文上交情况都很好,学生课前预习也很自觉,更重要的是他们讨厌传统的语文教学,他们不喜欢老师垄断课堂。了解了这些情况,我再仔细的研究了一下新教材。新教材分必修

1、必修2两本书,总体上要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它从先前的应试教育转为对学生语文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上。所有的这些给我的只有一个讯息——我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

见习结束,我们进入国庆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我的课堂大都采用一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这里,我只抓住设问析疑这个点谈谈我的见解和感受。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作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项脊轩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写的手法以及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过渡句,然后根据过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问学生,作者如何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设问“文章是不是以‘喜’贯穿全文”,转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大事表现自己的‘悲’的还是通过小事、生活细节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们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看看哪处细节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什么感动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学会了记物叙事抒情融合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确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如在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先放录音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录音的感受,得出共同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优美,语句优美,写景优美。然后叫他们找出文中直接写景的段落(第4、5节),接着分析第4节。先明确这类写景抒情散文应抓住文章

语文教师教育实习总结 篇2

一、思想认识

这一学期里,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 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严格要求自己, 鞭策自己, 力争思想上和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好的形象。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组织活动, 如积极认真参与校庆节目训练、每周一学校会议、周三教研组会议。一学期来, 我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 配合领导和同事们的各项学校工作。兢兢业业, 严于律己, 相信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 在校领导的关怀下, 在同事们的帮助下, 通过自己的努力, 克服缺点, 发挥优点, 能取得更好的进步。下学期眨眼功夫便将来临, 我将更加努力工作, 勤学苦练, 使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受得起各种教学工作考验的高中语文教师。

二、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方面, 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 新教师担任高中两个年级的课程, 因跨课头而备课量较大, 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 我坚持经常阅读《语文教学通讯》等杂志, 时常抽时间听老教师优秀课, 还经常在网上找一些优秀教案、课件加以学习体会, 从中汲取别人的长处, 领悟其中好的教学艺术。平时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一学期来, 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做教学反思, 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 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广泛涉猎各种知识, 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严格要求自己, 严格要求学生, 并尊重学生, 发扬教学民主, 使学生学有所得, 不断提高, 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 也基本顺利完成本学期教育教学任务, 在此过程中高一教学做到以下教学反思:

三、要注重语言艺术

教师的课堂语言, 是教师用来传授知识、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练就一张铁嘴”, 是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作为一名教师, 即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如果在课堂上或别的场合不能够准确而流畅地进行语言表达, 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去启迪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教学效果也可能很差。俗话说, “茶壶里煮饺子, 有货倒不出”, 正是对那些知识渊博而表达能力差的教师的描绘。

教师主要通过语言实现其教育教学任务的, 教师不仅要能自如地运用语言, 更应追求语言的艺术性。知识是前提, 而表达是关键。教师的课堂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 曼妙、细腻、唯美;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 深邃、练达、智慧。讲课者切忌平淡无味, 拖泥带水, 废话连篇, 颠三倒四, 逻辑混乱, 言之无物, 词不达意。课堂教学语言应具备的特点是:鲜明的思想性, 严密的科学性, 思维的启发性, 言辞的逻辑性, 表达的规范性, 感人的形象性, 入情的节奏性。而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 教师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几种转变:由命令式转变为商讨式、由评判式转变成建议鼓励式、由灌输式转变为引导式、由统一的语言转变为开放的语言、由单一的评价转变为评价的多元化, 使得我们的教学语言更符合新课程标准, 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的姿势、表情、手势这三种非语言手段的最佳搭配与组合, 能表达出用语言所无法表达出的意思, 强化课堂教学语言效果。

1. 姿态。

教师讲课时的行为举止、动作姿势要端正潇洒、稳重大方、从容不迫。讲述时可适当走动, 但走动时步子要轻, 要受控于情而表现出情。

2. 表情。

表情是课堂上最直观、最富有生机、活力, 最有魅力的教具。教师丰富的面部表情能提高语言感染力, 使语言顿生光彩。

3. 手势。

人的手是能说话的, 据学者们研究, 手势与表情结合, 可传导信息的40%。在教学中, 手势行为的积极作用也很明显。教师在讲课中运用富有艺术修养的手势, 能够优化教学效果。但手势过多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一般在一句话结束时, 或需要着重强调的关键词处辅以恰当手势, 以增强感染力。

“语言不是蜜, 但可以粘住学生。”当然,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体现在很多方面, 远非以上所述。如果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十分重视课堂语言表达, 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 不断地加以锤炼和完善, 形成自己独特而有魅力的教学风格, 我们的课堂教学一定能够走向高效和成功。

语文教师教育实习总结 篇3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 实习期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21-02

教育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不管是高校扩招、还是教育公平、还是高考改革都是一旦提起就会成为激起千层浪的那块石头。近年来,农村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关于教育的论述,不管是三要素说、四要素说、还是五要素说、六要素说,教育者都位列其中。承担了教育任务、对受教育者施加了教育影响的人都可称之为教育者,但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教师队伍。在经济快速发展、学生父母越来越忙的今天,教育更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但是,近年来教师的素质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素质深受诟病。如许多农村老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认同感不高、缺少远大的教师职业理想、缺少教师职业情感和职业信念、教育教学技巧不高等等。

农村教师之所以会有这些不足,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是我觉得教师在实习期间的经历也是重要的原因。尽管实习前他们在大学里接受了几年的师范生教育,学习了大量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也上过教学技能训练课但都因为缺少亲历教育教学实践而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教师职业情感和职业信念,也没有真正掌握教育教学技巧。只有亲历教师这个职业,遇到一些教育问题之后才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师职业情感和职业信念,才会熟练运用各种教育教学技巧。实习期间是准教师们第一次亲历教师这个职业,在这期间对教师这个职业的观感会影响这些准教师们的专业发展,进而影响他们一辈子。这应该就是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所说的“首因效应”。我根据带队实习期间对实习生、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实习学校学生的观察、访谈了解到的情况来分析实习期间影响实习老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我认为实习期间影响实习生专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实习学校指导老师的专业素质、师德修养,带队指导老师的专业素质、师德修养、带队方式,实习教师的个人素质(学业基础、专业知识技能、专业发展意愿),实习学校学生的素质,社会因素等。本文主要从前三个因素来分析。

首先谈谈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对实习生专业发展的影响。实习生到了实习学校后,校方都会给实习生指定一名专业老师和一名班主任对他的教学实习工作和班级管理实习工作进行指导。在实习期间,实习生跟指导老师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写好的教案要指导老师签字才能上课,开什么主题班会也要先跟指导老师商量,总之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习生受“理论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言论影响总是会觉得自己在学校学的是理论,而理论跟实践总是会有一定的距离,对自己的实践能力不够自信,因此很容易对指导老师的丰富实践经验产生崇拜然后唯指导老师马首是瞻。实习生都是年轻人,指导老师都比实习生年长,实习生都得尊指导老师为师父,从职场伦理的角度,实习生也容易在指导老师面前唯唯诺诺,不太敢有自己的看法。所以不管是指导老师的专业素质还是师德修养都对实习生产生巨大的影响。下面举几个我带的实习生的例子。

小华是我带的一个实习生,在校内试讲阶段,第一次试讲《记承天诗夜游》,就脱稿讲完整个教学设计的内容,而且导入、新课展开、拓展、小结结构完整,导入也新颖有趣,新课展开能依据文言文特点、考虑初二学生学情设计让学生齐读课文,然后自主结合注释理出文章大意,再同桌合作解决难字词,解决不了的标出来,向全班同学提出。在提出难字词后,用抢答正确有奖的方式来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她还说她要准备一些棒棒糖作奖品)。并巧妙插入介绍作者作品背景,示范朗读是背诵的。我觉得她挺不错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都比较扎实,知识面也比较广,态度也很认真,备课很仔细。所以我挺看好她的。到了实习学校后,第一周实习生是不被允许上课的只是去听指导老师的课。第二周实习生开始正式上课,因为实习组有二十多个人,所以等我能安排时间去听小华的课时,已经是她正式上的第二节课了。那节课她上《老山界》。她的上课流程大概是这样的:上课铃响,师生互相问候后,她叫学生打开课本到第7页,在学生翻书时,她板书课题。叫学生看书,她板书段落的层次大意和课文主体部分的“四难”及其作用。板书完之后叫学生抄笔记。学生抄完笔记后,她串讲课文(挑一些句子来讲,如“男人躲起来”“苛捐杂税……残杀瑶民”“之字形火把”等等)。还有十分钟时不讲句子了,让学生集体读第二十三自然段,让学生找出此段的排比、比喻、拟人句子,并告诉学生此段是要求背诵的,课后要背出来。接着板书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让学生抄写笔记。最后布置课后完成探究练习二至四题,要求学习委员晚上下晚自习时把作业收起来。这节课简直让我目瞪口呆。课后我马上和她评议她的课。我问她,怎么这课这样处理,试讲时都有安排学生活动的,怎么这节课全没了,老是板书让学生抄笔记?她告诉我,她的指导老师规定她要这样上,她把她之前写好的教案拿给指导老师看,指导老师说“我不用看你的教案,我知道你大学教学法老师是谁,我不信你们那一套。我们的学生很差的,你不让他们抄笔记他们学不了东西的,不要安排什么活动也不用讲太多太深,他们不懂的。我告诉你,记叙文就要给他们分段,让他们记住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色。”我问她是否认可指导老师的意见。她说她也很迷茫,但是觉得自己是新手,而指导老师是老教师,以前还在别的学校当过校长,现在还在帮当地整理民间故事,他说的应该不会错,所以就这样上了。

小月是我带的另一个实习生。一天我去听她上课,上课过程中有好几个学生几乎整节课都在睡觉,还有几次她问问题时有几个学生答出不着边际的话语,她并没有理睬他们,而是提高了音量给出答案。课后,我找她评议她的课,问起这些情况,她告诉我说,“我们指导老师说了,那几个学生很差的,从来都不学的,不用理他们,他们如果睡觉是最好不过的事,这样才不会影响别的学生听课。还有有的学生特别爱故意乱答,你不用管他们,学习好的那些学生答不出,你就直接讲答案吧。”

实习过了一个月的时候,我对我的实习生做了一个调查,了解他们毕业后当老师的意愿。结果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表示只要有机会不当老师绝对不当老师。我问起为什么不想当老师,很多学生告诉我说听指导老师说多了当老师的辛苦、无聊、工资低,就害怕当老师了。

“职业认同感的培养是所有求职人员对拟进入的那个职业都应具有的起码的心理品质,一个求职人员如果对即将要进入的那个职业没有一点的思想准备,那她(他)在取得职业岗位之后很可能就会处于一种茫然的状态而无法很好地开展工作。当然,尽管可以有相当一部分求职人员对未来即将从事的那个职业缺乏起码的思想准备,而是在进入那个职业之后再慢慢培养的,但这种培养毕竟是一个事后的补救。”﹝1﹞“教师职业认同,既指一个过程,也指一种状态。“状态”是说教师职业认同是当下教师个体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是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特征的认同状态,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识、情感、期望、意志、价值观及对自己职业技能的感知。”﹝2﹞一个教师如果对教师这个职业没有认同感、没有很深的感情,是没有办法全身心地投入教师这个工作的,那也是没办法建立良好的教师职业信念的,也是没办法做好教师这个工作的。教师职业认同感会加深教师职业情感。反之,深厚的教师职业情感也会加深教师职业认同感。前面提到的例子中指导教师薄弱的教师职业认同感和教师职业感情对实习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由于首因效应,这种影响可能会影响实习生的教师专业发展认识与态度甚至影响实习生的职业选择。

其次谈谈带队指导老师的专业素质、师德修养、带队方式对实习生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师范生实习一般是二三十人一组由系里安排一名老师带队指导管理,这名带队老师可能是实习生之前的任课教师也可能从没给他们授过课。带队老师负责组织、指导、管理实习生的校内试讲和校外实习。在实习期间实习生与带队老师的接触甚多,带队老师的专业素质、师德修养、带队方式会对实习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下面举两个带队老师的不同风格给学生带来不同影响的例子。

小香和小沛是同班同学,但分在两个不同的小组实习,由不同的带队老师带着在不同的实习学校实习。以下是她们实习期间的聊天内容。小沛:“今晚我们实习组要开会。”小香:“你们怎么这么多会呀?我们很少开会。”小沛:“我们现在会少啦,刚开始来的时候每天晚上开总结会,让大家总结一天的工作,提出遇到的问题来一起讨论,分享大家得心得。现在是大家一起去听了某个同学的课或组里有事才开了,今早上老师和我们一起听了小福和小娟的课,所以今晚才要开会评议他们的课。”小香:“我们很少开会,除了刚来那时,实习学校安排了几节课让我们集体听,我们就没有集体听过课了。老师说系里有事,他很忙,我们很少见到他。我们也没开过评议会。都是自己跟实习学校指导老师商量怎样上课。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很放心我们,都让我们自己上的。”小沛:“我们可不是这样的,我们来到的第一周,老师和我们一起去听课,我们同学分别由十二个指导老师带,我们老师听过五个指导老师的课。每天晚上开总结会时,我们讲了我们的听课感受后,老师会把她的听课感受跟我们分享,也结合我们的听课感受给我们指点。我们二十几个同学的第一节正式上课,老师基本都听了,也要求同年级没课的同学一定要和她一起去听,还让上课的同学主动邀请指导老师也来听。听了课的当天晚上开评议会,要求上课同学邀请指导老师一起来开评议会。实习中期这样的评议会少一些,但有同学上微格课时(我们实习学校有一个微格教室,老师要求我们每个人起码都要上一节微格课,上完课用U盘拷走上课视频。),老师也基本都組织没课的同学去听,听完之后晚上开评议会。”小香:“你们好好喔,我们老师说他不是教教学法的,他也不怎么懂中学教学,而且他很忙。”小沛:“听说你们的住宿很好,住教室公寓?我们住宿很差的,我们而是所有的女同学集体住在一间大教室里,没有卫生间的,我们老师住楼上的一间原来的仪器室里,也没有卫生间的,男生全住在一间学生宿舍,有卫生间,但是是一楼,很暗,而且旁边就是那些男中学生住的。”小香:“是的,我们住的是实习学校老师的公寓,还没有人住过的,主人本来打算搬进来住了的,我们来了,就先让我们住了。有厨房的哦,呵呵。”小沛:“好好哦,我们在学生食堂开饭,饭菜很难吃。不过,老师上个周末有事回去,返回时带我们最喜欢的那家蛋糕店的蛋挞来分给我们吃,每个人得到两个喔。”

实习生实习期间离开了就读大学,大学里的老师有自己教学、科研工作,除非实习生打电话找他们,他们跟实习生没有了任何的联系,实习生却跟负责指导、管理自己的带队老师朝夕相处。在这个实习生初走进教职的阶段,实习生肯定会遇到许多来自工作、生活、思想上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实习生很快就想通了解决了,但有些问题,就实习生目前的水平是不能自己独立解决的,他们需要开导、指导、安慰、鼓励。甚至有些问题,实习生自己都发现不了但却确实存在,不解决就会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甚至会影响实习生的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信念。这时候需要带队老师细心观察,发现问题,适时给予合适的开导、指导、安慰、鼓励。带队老师要做到这些,必须要对实习生有爱心、对工作有责任心,熟悉掌握中学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各种方法技巧,也即是要对自己的带队指导工作有职业认同感、职业情感,还要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素质。实习生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自己发现或没发现的问题如果都能得到带队老师适时的开导、指导、安慰、鼓励,他们的教师职业发展就会有个很好的开端。

最后来谈谈实习教师的个人素质(学业基础、专业知识技能、专业发展意愿)对实习生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我们会发现同一个实习组同一个带队老师,甚至同一个实习学校的指导老师指导,但却在教师职业认同、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信念、教育教学效果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小陪和小安是同班同学,分到同一个实习组,到实习学校后又分到同一个班级实习。但是最后,小陪被推选为实习组的代表给实习学校的领导老师上实习汇报课,而且由于实习期间教育教学效果好,获评为优秀实习生,坚定地表示毕业后一定要从事教师职业。小安呢,却每次到他上课,他都很为难,面对一篇课文不知道要给学生讲什么,即使指导老师指导他备课明确了要讲什么,他也很难把教学各个环节自然推进。他害怕班级学生出现问题,如果真遇到问题了,他总是等小陪去解决。小陪是来自城市的孩子,从小读的书比较多,父母也经常利用寒暑假带他去旅游,在父母身边读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父母跟他大学之前的老师都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会适时表扬他,所以他比较自信开朗,知识面也比较广,大学上教学技能训练课时,他会主动要求试讲(老师要求在课堂上试讲,但由于班级人多时间不够,只有一少部分人能在班级课堂上试讲,其余同学在课后自行试讲。),让老师当堂点评。小安呢,来自农村,小时候是个留守儿童,父母进城打工了,他在家跟爷爷奶奶,小学、初中都在农村上的学,高中到了县城念。学校开家长会,父母从来没出席过。寒暑假就帮家里干些农活,高中之前除了教科书基本没看过其他的书籍,父母、老师也没要求他看课外书,高中到了县城念,学校图书馆有比较多的书了,老师也会介绍一些书,但因为忙着做各种高考练习题,根本没时间看。他在大学是个安静、腼腆、礼貌的学生,上课基本不说话,就静静地听,在实习学校开会时也基本不说话,就静静地听。问起他毕业后的打算,他说到时再说。

实习生如果学业基础打得好、知识面比较广、教育教学技能掌握得比较好,那么他实习时,上课效果会比较好,容易得到老师和学生好评与欢迎,而这种好评与欢迎会增加他的自我效能感,让他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实习更自信、更主动、更勤奋,然后又会提升实习效果,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会更坚定了他对教师职业的喜欢、认同的情感。反之,如果实习生学业基础打得不够好、知识面比较窄,教育教学技能掌握得不够好,又比较腼腆不善言辞,那么他上课效果会比较差,然后得不到老师学生由衷的肯定和欢迎,这种情况会降低他的自我效能感,让他害怕接下来的上课和与老师学生接触,然后上课效果会更差,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甚至可能会让他对教师这个职业产生害怕、厌恶、不认同的情感。

除了上边分析的三个因素之外,实习学校学生的素质,社会因素等也会对实习老师的教师专业发展产生影响,在此不展开论述。

所以,我认为大学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选出真正爱学生的专业素质高、师德修养好、懂中学教育教学的带队指导老师;和实习学校沟通,遴选专业素质高、师德修养好,教育教学技巧娴熟的老师担任指导老师(如果实习学校有困难,则大学可派合适的人帮助培训指导教师);在大学的日常教学中对学生严格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学业基础、专业知识技能、专业发展意愿)。

参考文献:

[1]左平良,钟华,范毅.论本科法律实践教育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91-93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总结 篇4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我们理顺知识结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育实习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总结1

10月伊始,我和本班其他4位同学到北碚区实验小学开始了为期两个月的分散型实习。所谓分散,就是每周星期四到实习学校参加实习工作。光阴似箭,实习就这样不知不觉的结束了!回转身一看,这一段时间我过得充实、有意义。在实习期间,我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观察,深切地感觉到:做一个小学老师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过与此同时,我也深深地觉得儿童是真可爱、真单纯。与他们相处多了,真的可以让自己永葆一颗年轻的心。虽然我离准教师这个标尺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尽管在教师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难险阻,我依然坚定着自己的梦想:做一个光荣的人民教师。做教师,不再是单纯地完成一个儿时的梦想,更多的是承担一份社会的使命感。在实习过程中,我更是得到了辅导教师——吴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同组同学的细心指点,让我的实习工作以收获颇丰的结局完满结束。

在实习学校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对于小学中的日常教学和日常工作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尽管自己也当了近20xx年学生,而小学时代更是在我生命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但初次以一名小学教师的身份重回小学去实习、去体验,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大不相同,而视角更是变得迥然不同了,因此感受也与以往有着天壤之别。

第三,来我谈谈我批改作业的感受。批改作业,在实习期间,虽然我们与学生们接触的时间显得尤为的少,但是随着离别的临近,心里还是多少有些舍不得。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而每周星期四发生的一幕幕、感动着我的每一件事,我相信都会成为我以后教育工作的一段宝贵记忆。实习是我教育旅途的第一步,现在的我无非是才迈出第一步。对于这步,我尽管不是很满意,但依然不能气馁。要知道将来的路还很长,这点儿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对于任何一个年轻老师来说,都会遇到暴风雨雪,而重要的是不放弃。只要有那个成功的信仰,再大的挫折都不再是挫折,再大的苦难也终不是苦难。一直清晰地记得一句名言: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尽管现在的自己起点很低,但是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我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灿烂,自己的阳光。

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努力去做个好老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我一定能行的,将来我一定会成功的!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总结2

我实习所在的学校是家乡的一所普通乡村学校。实习的基本内容包括:课堂教育和协助班主任工作。基本情况如下:课堂教育:包括备课、上课、修改作业、批阅试题。做一个语文教师所做的事情。积极引导,认真做好工具性与人文性教育工作。班主任工作 :及时正确引导学生思想,处理班上日常杂务,管理好学生日常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调动学生干部处理班上各事务。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一个极为重要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方面,通过实习,我们将书本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际中,发现了自己在教学工作方面的优缺点,积累了实践的经验,争取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发挥利用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使我们更好地胜任教师这个角色。在班主任工作方面,通过实习,我们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对什么是班主任工作、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朦胧的概念,这对于我们以后的工作都有着极大的帮助。实习,让我们收获,让我们成长,更让我们明白:成为一名老师,一名合格、优秀的老师,我们仍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进步!

近两个月的实习,使我真正体会到做一位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近两个月的实习,现在回想起来,短短的实习生活,感觉可以说不错,真的很不错。当我漫步在实习的校园里,那出自学生的一声声“老师好。”“老师好”的感觉真好。

听了一周的课之后,我开始走上讲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篇“处女作”。当然,刚开始心情特别紧张,由于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讲课重点不突出,讲课顺序不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等等。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要求我多听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并且面对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帮助修改教案,她们没有丝毫的架子,有更多的是朋友般的亲切交谈。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严格按照学校和指导老师的要求,认真仔细地备好课,写好教案,积极向其他同学和老师学习,多多向人请教,把握好每次上课的机会,锻炼和培养自己的授课能力。

在上课的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譬如学生的不配合就常常令我痛心疾首。当时有人建议我使用强制的方法。如罚站、罚蹲等。诚然,这种方法可以勉强维持课堂秩序。然而,这也无疑加深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甚至使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想方设法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在教学活动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而且教师要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我取得的教学效果还不错,有几个很调皮的学生在上我的课时认真多了,还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俗话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我的体会是必须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他们在快乐中主动学习。无论是上语文还是数学,我都采取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方式,课堂只要是以学生的朗读和提问为主,然后让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讲评,我再加以补充、纠正。因为课堂都是以学生讲为主,充分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涉到这个班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这个班级的课堂教学质量,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牵涉到方方面面,是教育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期的班主任工作学习,很机械、很重复,只是简单地跟早读、跟操、跟值日,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班主任如何完成学校分配的任务、如何处理班级事务、如何与家长沟通,从看的角度去学习,感悟其中的微妙之处,注意其中的细节问题,努力地记忆,努力地模仿。实习期间,因为一位老师临时因事请假,我接管了她的班级,在这期间里,我以外行人的身份担任了这个班的语文老师,完全以一位班主任的身份融入到老师中、融入到学生中,独立地做着班主任工作,教学、出操、应付学校的作业检查、处理班里的事务、做学籍册等等工作都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工作的琐碎,同时也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一名班主任的责任,对班主任工作有了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实习后期我将工作移交回了给原来的班主任,回到了我原来的实习班级,再次投入到跟班中,工作依旧很重复,可是已经让我有了不一样的体会。通过看、通过做、通过想,对班主任工作我有了以下几点的领悟与体会:重视学生安全,安全排第一位

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段,小学生的年龄仍比较小,心智仍未成熟,仍需要老师在身边监管,而安全问题则成了首要问题,它包括了交通安全问题和校园安全问题必须严肃及时地处理好安全问题必要时会联系家长,这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保障学生的安全。明确要求,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小学,对学生的生活要求都是很细致的,都是一些很细小的问题,然而在这些小问题上却必须明确要求,对于在这些方面表现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而对于违反的也必然采取一些相应的惩罚措施,让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总结3

在实习学校接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对于小学中的日常教学和日常工作情况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尽管自己也当了近15年学生,而小学时代更是在我生命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但初次以一名小学教师的身份重回小学去实习、去体验,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大不相同,而视角更是变得迥然不同了,因此感受也与以往有着天壤之别。

第一,来谈谈我的实习总体感受。由于本次实习是分散型的模式,因此我们与孩子们接触的时间较之以前减少了很多。不过,在实习期间,我还是深感到了作为实习老师的乐趣,同时,它使我的教学理论变为了教学实践,使虚拟教学变为了真正的面对面的教学。近两个月的实习,如今回味起来,真是让人感慨颇多,不禁有一种眷恋。自进入大学校园以来,我就渴盼着走上讲台,希冀着孩子们叫我“老师”。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心中怎是难以抒发的成就感。我实习的班级是六年级一班,这个班级非常优秀,“优秀”主要体现班上大部分同学是教师子女,教师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均比较高,很多同学都有自己明确的爱好特长,并且知识面都比较广。但他们仍有作为孩子的天真,永远清晰地记得,第一次到这个班级做自我介绍时,他们对我和潘长江同姓时,报以的爽朗笑声。但同时,我也深感作为小学老师的责任之重大。小孩子始终是小孩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根本没有健全。虽然六年级的某些同学对老师的观点、看法会有某种程度上的质疑,但是绝大部分的同学还是始终相信“老师讲的即是真理”。因此,小学教师的劳动强度虽不算很大,但做一个小学语文教师还是很辛苦的。这种辛苦主要是来自对学生人生的负责。要知道做小学语文老师,就意味着当班主任。尽管我不知道我们的辅导教师——吴老师平时忙不忙,但每周星期四,我都看见吴老师在教室和办公室之间奔波忙碌。“起早贪黑”无疑就是班主任每日的生活状态。早上得早到学校,督促同学们的朝读。中午要负责帮同学们添饭、守午休和辅导同学们的作业。除此之外,班级琐事更是层出不穷。很多同学天性跳调皮,总是会时不时出现一些小茬子,这就得找学生谈心,做做他们的心理和思想教育工作。而六年级的学生还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在家长思想的左右下,他们都很看重成绩。因此也要常找那种成绩不是特别稳定、心理承受能力不是很好的同学谈心、鼓励他们建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所以这些,常常会弄得老师疲于奔命。

第二,来谈谈语文教学的感受。简单一个字——“难”。教书匠好当,教育名师难成。听了几位老师分别讲的示范课之后,我开始走上讲台,开始了自己的第一篇“处女作”。老实说,当时的自己并不是很紧张。要知道,我一直很向往讲台,很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但或许因为是第一次,经验实在不足和随机应变能力的确不强,课堂上出现了很多状况。首先是,不自信,在没有生字卡片的情况下,自己一下子就变得六神无主起来,信口叫他们拿出书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这是他们所没有遭遇的情况,一个个睁着困惑的眼睛望着我。这更让我乱了阵脚,随笔在黑板上写起生字来,丝毫没有注重生字的规范、标准性,这无疑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大忌。而且没能拿出教师的霸气,很好的掌握住课堂秩序,导致课堂陷入混乱局面。其次,我的普通话不够标准,居然把“逸”这个字读成了“yí”而完全不自知,在学生明确指出来的情况下,我也没有及时修正。板书方面更是存在很大问题,对同学的表扬用词很单调、甚至很不恰当。总而言之,这一节课上过之后,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挫败感。教师基本功一点儿都不扎实,这需要我今后大大改进。其次是,没有从小学生的思维角度去设计教学,即在教学设计时完全遵循自己的`主观思维和理解,没有换个角度设想小学生会不会理解这个问题,这样讲学生会不会感兴趣,能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特别是教学语言上不够规范,不够通俗化,不够幽默。这些都需要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去将自己的口头语言转化为课本语言。要创设一种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样才能使自身的教学产生良好影响。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导老师也提出要我从教师的基本技能抓起,要树立自信心,站上讲台得有一种能控制住课堂的霸气。此外还要多听课,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这些都是在上课之后,在课堂生成总结之时,老师面对面的以委婉的说话方式指出了上课时存在的缺点。这不仅有利于保护我受挫的心理,更在潜移默化中指导了我如何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她完全没有教师的架子,更多的是朋友般的亲切交谈。

第三,来我谈谈我批改作业的感受。批改作业,是做实习教师时干的另外一件很值得回忆珍藏的事。还记得自己在上小学时,对语文老师所写的评语很是感兴趣,总是会对某位同学的作文得到了语文老师的鼓励性评语充满艳羡之情,当时我就暗暗地想:以后自己当老师了,一定要给每位同学都写很多评语,让他们个个在心理上都得到平衡。而如今,真正轮到自己给同学们改作文时,才突然意识到这样写评语是不可能的。一是,要抓改作业的效率,二是有的文章可评可点的地方真的很少,三是这样会显得累赘、啰嗦。适当地让同学之间产生羡而不妒的情绪,反而有助于同学们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势头,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此外,批改语文类其他作业时,我深刻意识到纠正学生的错误是非常重要的。六年级的同学,仍有少部分同学有写错别字的情况,尽管只是小部分,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就有义务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我在纠正学生每个错误的时候,写上激励的评语,或是画上一个伤心的表情。使同学们在评语和表情中知道订正的重要

在实习期间,虽然我们与学生们接触的时间显得尤为的少,但是随着离别的临近,心里还是多少有些舍不得。不禁感叹:时间过得真快!而每周星期四发生的一幕幕、感动着我的每一件事,我相信都会成为我以后教育工作的一段宝贵记忆。实习是我教育旅途的第一步,现在的我无非是才迈出第一步。对于这步,我尽管不是很满意,但依然不能气馁。要知道将来的路还很长,这点儿小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许对于任何一个年轻老师来说,都会遇到暴风雨雪,而重要的是不放弃。只要有那个成功的信仰,再大的挫折都不再是挫折,再大的苦难也终不是苦难。一直清晰地记得一句名言: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他就强。尽管现在的自己起点很低,但是只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我我相信自己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灿烂,自己的阳光。

面对现实,接受挑战,努力去做个好老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相信,我一定能行的,将来我一定会成功的!

小学语文教育实习总结4

时光匆匆,还来不及回味,实习已经接近尾声。在半年中,我在努力地学习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以及生活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我在这里收获了希望,得到了成长。

一、教学篇

实习半年,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所学到的技能和方法。实习之初,只有满腔热情的我,不懂得如何把握课堂的各个环节,导致我付出了很多却收效甚微。我曾经为此感到迷茫。但是经过半年的努力,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加之我自己请教了许多学校的优秀教师,最终,在课堂教学方面我获得了很大的进步。

1、备课方面

在实习之前,我已经认真阅读了“语文课程标准”,并打印了一份以备在实习中查询。但在实习之初,我却没有充分利用这份材料,没有将新课标的理念充分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指导老师和带队老师的提醒和帮助下,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失误并在每一次备课时充分考虑新课标的理念。

备课需要有一个认真、谨慎的态度,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每次备课我都会认真钻研教材,并参阅相关资料。可是,我总是一厢情愿地想着自己该如何讲,却没有充分了解学情,没有“备学生”。一位教育家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学还原成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带队老师第一次听我的课时,她就重点提出了这一问题,并提醒我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在以后的实习教学中,我都会首先考虑学生的的情况,通过与学生交谈或询问班主任。有了这些资源,我才能备好一节课。经过半年的锻炼,我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这一技能。

2、教学语言方面

在半年的实习过程中,我也发现,教师在讲课时的语言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他们甚至可以把教师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当成正确的甚至真理来看待。

在实习之初,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响亮,以保证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学生也能听见。但是我却没有注意到,教师在上课时的语速与平时的语速的区别,讲课时经常“赶着说”,学生也反映我的语速快,后来才发现,语速是初登讲台得每一个实习生的一个通病。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3、课堂管理方面

都说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地管理课堂,课讲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实习最初的日子,我并没有意识到课堂管理的重要性,结果最主要的问题也就出在了这里。由于种种原因,学校安排我教六年级,我刚接触那个班,不了解学生的特点,就想着给学生留下一个好印象,课堂管的较松,学生摸清了我的脾气后,就肆无忌惮地开始捣乱了,甚至无视我的存在。一节课讲下来特别累,但却收效甚微。我曾经为此而着急苦恼,想了几种方法,但效果还是不太好。

我请教了指导老师,在她的帮助下,我充分认识到了我的错误所在。我反思了好长时间,发现教师不严格要求学生就等于害了学生,“严师出高徒”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严格要求学生不仅是对学生负责,更是对自己的教学负责!我参考了有关课堂管理的资料,并将指导老师的意见充分利用,在每一堂课中锻炼着自己管理课堂纪律的技能。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比如,在刚接触一个新的班级时,一定要给学生立下严格的规矩,告诉学生必须执行,让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不注意听讲,要用一些如“注意看黑板”这样的话来提醒学生;学生捣乱有时是因为上课时没事情做,所以,在课堂上,每节课都要有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事情做,学生就没时间去捣乱了;遇到一些比较难管的学生,可以找班里的“孩子王”来帮助老师管理课堂;对于接话茬的学生,老师可以不予回答,让学生自己感到没意思了,他就会停下来,也可以顺势利导,拿学生的话茬进行正面教育等等。

有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的教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4、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方面

初出茅庐,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最怕发生的就是课堂突发事件。没有经验,一着急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导致一些课堂突发事件不能有效地解决。我们实习小组对此进行了多次讨论,并请教了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在这一方面掌握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我们实习生害怕遇到课堂突发事件,那么就应该首先从心理上克服这一障碍,那么就应该首先从心理上克服这一障碍,要让自己变得强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面对突发事件,一定要沉着冷静,可以利用“冷处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也可以把事情放到课下处理,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说错话或写错字,而学生勇敢地指出来了,这时老师一定要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并夸奖学生认真听课,勇于指出老师的错误,也可以顺势利导,请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如果老师遇到学生问一些难题而自己不会,老师要诚恳表态:“这个问题我也不会,课后让我们一起查资料研究解决,一定给这个问题以圆满的答复”,有了承诺必须兑现,学生也很讨厌说话不算数的老师。

经过这半年的锻炼,我接触了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的学生,也遇到了很多课堂突发事件,根据这些方法,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5、复习方面

“复习是学习之母”,有效地组织学生复习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有很大的帮助。实习学校这学期一共进行了四次考试:两次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我也有幸对学生的复习做了指导。然而,上好复习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初我对如何进行复习没有一点头绪,在第一次考试时没有引导学生做好复习。后来,我请教了指导老师,并进一步征询了学生的意见,也找到了一套比较合理的方法。

首先要巩固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要做到面面俱到。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零散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及时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其次是做练习促进提高。做练习要有针对性,并且题型要全。

在复习时,我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并设小组长。组长负责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并帮助小组内的后进生,组员之间要团结合作。我还作出规定:各小组之间展开竞争,以平时表现和考试成绩为依据来排名。这样就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间的凝聚力

二、生活篇

在实习学校住了半年,由于我们实习小组就两个人,所以我们两人特别团结,遇到教学以及生活中的难题时总能互相体谅并给与对方帮助。和其他老师住在一起,我们也得到了学校老师的帮助。通过与学校老师的相处,我在为人处事方面也得到了锻炼。老师总说实习不仅是锻炼你的教学技能,也可以提升你的交际能力,的确如此。一向比较内向的我,在这个学校的大家庭中变得开朗了许多,我要感谢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是他们让我变得更加自信。

学校也有假期,所以我们需要自己做饭。很早就会做饭的我在这里也会遇到难题,两个人的饭很不好把握,所以我就请教了和我们住在一层楼中的其他老师,经过老师的指点,我们的厨艺也见长。

初中语文教育实习总结 篇5

设问析疑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教育实习总结

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受益匪浅。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第二课堂颇有成就也颇多感慨。其中付出的努力、其中的感慨、其中的得与失,恐怕是这个键盘无法承载的。这次总结,我就语文教学这个方面谈谈我最深的体会。这些体会也许不如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的真知灼见,却也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我教的是高一〈1〉班,这个班是全校的示范班,他们的语文老师同时又是学校教务处的主任,因此颇受关注。加上高一全用新教材,这些都使得我颇感压力。到底该如何教好这个班呢,我一脸的茫然。见习结束,我们进入国庆假期。利用假期,我翻阅了大量的资料,再结合本班实际,完成了下一周的备课。设计教案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耗体力也耗脑力,同时也是一件颇艺术的工作。经过良久的冥思苦想,忽然头脑开窍,一个思路出来了,一个问题解决了,那种成就感、兴奋感是不言而喻的。到了后来的教学实践,我才更深刻的切身的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教案和讲课是相辅相成的,又是必须灵活变通的。我的教案、我的课堂,学生的参与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下面,我具体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种教学模式。某种程度讲,它已经成为我在这一个月里的教学风格。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颇受指导老师的赞赏和学生的喜欢与接受。

我的课堂大都采用一种教师点拨法即设问析疑。所谓设问析疑,是教师首先由一篇课文的切入口入手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分析疑问并由此转入另一问题,最后把学生引导到预定的教学目标中。通过这种设问析疑,在加上适当的讨论,某些课文再结合文体特点,采用品味法、朗读法进行教学。这里,我只抓住设问析疑这个点谈谈我的见解和感受。

法国教育学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怎么去激励、唤醒、鼓舞听课者呢?让他们参与课堂,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惟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的融入课堂,惟有这样,学生的语文水平才会有所提高。设问析疑无疑是一个较好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一种的教学模式。经过多次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有颇多好处,具体的说有助于学生思考多方面的意见,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鼓励学生专心地有礼貌地倾听,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了尊重,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总的说来设问析疑可充分增强学生的创造性、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具体如何设问、如何析疑是设问析疑的关键。我经常把一堂精彩的语文课看作是一曲动人的交响曲,提问则是这乐曲中的旋律。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吃透教材、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准确落实设问点。如教《项脊轩志》一文,我抓住文章最富有特色的特征即文章善于选取生活细节、场面描写的手法以及记物、叙事和抒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把它作为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把文章“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作为切入口。先叫学生找出过渡句,然后根据过渡句先分析“喜”的部分。提问学生,作者如何通过写景抒发自己“喜”的心情。接着设问“文章是不是以‘喜’贯穿全文”,转而分析“悲”的部分。首先叫学生看课文是通过大事表现自己的‘悲’的还是通过小事、生活细节表现自己对亲人的怀念的。学生轻而易举的可以得出是后者。由此,很自然的叫他们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看看哪处细节写得最好,最感动人,为什么感动你,这就转到了叙事与抒情融合的写法了。整堂课问题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学生自己从问题中找到答案。最后,我问他们“你们从这节课学到了什么?”,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学会了捕捉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描写,学会了记物叙事抒情融合的写法。这就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找切入口,确定目标,设置问题内容,设置问题顺序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不仅老师可以提问,学生也可以提。如在教《荷塘月色》这篇课文时,我先放录音把学生带入一种意境,然后让他们说说听录音的感受,得出共同的体会即这篇课文很优美,语句优美,写景优美。然后叫他们找出文中直接写景的段落(第4、5节),接着分析第4节。先明确这类写景抒情散文应抓住文章写了什么,怎么样,勾勒了怎样的意境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接着由我带着他们一起分析这一段的月色下的荷塘。自然而然的他们会仿照第四节的分析来自读、分析第5节。最后,再让学生进行画面想象,通过音乐的渲染,再次把他们拉入了那种意境美。怎么去提问应该说是没有定论的,但一个总的前提是问题得围绕你的教学目标,得有科学的内容。你所提的问题目的是要把学生引导到你的教学目标中来,这是一个大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再考虑如何提问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何使问题更有连贯性,使问题更有概括性。

问题提出来了,如何引导呢?首先对学生的发言应该鼓励。发完言后应有恰当的评价。不要小看了那几句鼓励的话,它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至关重要。有好几位学生在给我的留言本里写道:“谢谢老师对我的鼓励,谢谢老师对我回答问题的赞美和肯定。我从没想过我还会受人关注,我从没料到我的发言也可以受到肯定。我们需要肯定,需要关注,需要鼓励。”这是他们心底发出的话,因此不要忽视了给她们鼓励。

引导可适当启发、点拨。如教《华罗庚》一文时,分析课文结构、解读传主思想、分析文章写作特色时,我都会联系先前学过的课文《“布衣总统”孙中山》。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会启发他们:“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布衣总统”孙中山》,这篇文章是通过生活中的几个方面表现传主甘于淡泊的品质。那么《华罗庚》还是不是从一个方面来写的呢?”学生很容易得出答案——是以时间为顺概括了他一生的经历。我接下来便问:一个人一生的经历是漫长的、复杂的,作者是不是只写了传主某一方面的品质?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由此很自然的转为课堂的重点——讨论文章突出了华罗庚怎样的品质,通过什么事怎样来表现的。在上《作文有文采》这堂作文课时,唐突的叫学生分析一个例句的好坏,他会哑口无言,不知从何入手。我会提醒他们例句中用了哪些修辞,哪些修饰词,用了哪些动词,调动了哪些感官,这样写的效果怎样,给人的感觉怎样等等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和点拨。这样不仅使他们学到了作文怎么做到有文采,同时也学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式、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语文学习的方式。由此看出,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了,要通过知识迁移、层层推理、由浅入深等等方式去做适当的引导,要让他们自己去找问题的答案,而不要自己作答。

最后,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总结。可由老师总结,也可以由学生总结。如“我们这堂课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从这节课中你们主要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启示”等,使学生对整堂课的重难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一节课可能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总结可以让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抓住重点,消化难点,达到教学目标。

总的说来,从设问到析疑再到总结,设问析疑这一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教师钻研教材的程度、对课堂的驾御能力的高低、教学技巧的灵活处理等等都会影响整堂课的效果。所以,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正确的目标,确立好重难点,找好切入口,设计好问题,对学生也要有所了解,要顾及所有学生而不单是那些积极的想发言的学生。一个月的语文教学结束了,我深切感受到:只要你用心做了,就会有成绩。设问析疑、教师点拨法是我运用得较多的教学模式,它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成功,让我很有一种兴奋感和成就感。当听到指导老师“非常好”的评价时,当学生不约而同的说“老师,你的课让我听得入迷了”,“你是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时,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动和欣慰,有了这些,再多的辛苦算什么。

语文教师教育实习总结 篇6

教育实习是高师美术课程体系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未来美术教师的优劣。然而, 目前高师美术院系在课程建设上缺乏师范性的痼疾难改, 注重美术技能技巧的培养而忽略了师德修养和教学技能的训练, 从而导致师范生在美术教育实习中不能很好的应对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及相应的教科研活动, 进而影响了高师美术教育毕业生的质量, 延缓中小学素质教育及课程改革的进程。从总体上看, 高师美术教育实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教育实习基地建设滞后、实习生缺乏充分的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时间短, 内容单一、管理体系不健全, 指导不力等。

二、PDS教育实习模式及其特点

(一) PDS教育实习模式简介

P D S是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的简称PDS) , 1986年由霍姆斯小组在题为《明日之教师》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专业发展学校”的概念。PDS是大学的教育学院与地方的公立中、小学或学区合作成立的一种新教师入职培训的临床教学基地。其宗旨是完善教师教育职前培养计划, 加强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 大中小学协作分工, 共同承担教师教育的职责, 提升师范生的教育胜任能力, 同时促进在职教师的进修、反思与提高, 以整体改进教育质量。PDS正逐渐成为美国加强教师职前教育的主要模式, 并开始在国际上产生重要的影响。

PDS教育实习是将教学贯穿于教师的整个生涯, PDS开展的教育实习中, “在教中学”、“在做中学”和“在合作中学习”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是一种“教与学水乳交融的全新的实习模式”。这种教育实习不是程式型的、经验型的, 而是探索型的、研究型的;使实践凸显了知识, 为经验赋予了价值。在这种实习模式中, 实习生全方位地参与并在真实的情景中开展各种教育实习活动, 在丰富多彩的学习团体和实践活动中获得真实的教学体验, 锻炼了反思与研究的能力, 获得了全面系统的教学经历。

(二) PDS教育实习模式的特点

1、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 加强中小学与大学合作

PDS是以中小学为基地,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设的机构, PDS教育实习模式打破了过去大中小学彼此隔绝的藩篱, 在两者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不仅使中小学的问题与需要能及时反映到大学及其教师教育的课程与计划中。同时大学也给中小学带去了教育教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 促进了双方课程与教学之间的沟通与互动, 为大学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基地。

2、在实习过程中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PDS教育实习模式从学院式教育转变为现在的着重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的教师教育, PDS强调了教师教育必须是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为未来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经验。这样一来, 实习学校在教师教育中起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这意味着以大学的研究为基础的教育学知识和教学法, 要深深地植根于教学实践。对实习生来讲, 教学认识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 实习生必须体验不同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在实践中逐渐获得正确的认识。教育实习使实习生能熟悉其未来工作的特点和要求, 为实习生提供了入职前的充分准备, 它具有综合运用和考查所学知识的作用, 把在大学中获得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加以运用, 从而形成专业技能。

3、实习时间长, 注重反思

在实习时间的安排上, 美国全国教学和未来委员会认为:“必须延长教学实习时间 (至少30周) , 并使教学实习与理论课程整合为一体, 交替进行”。并且建议:“制定各种长期的研究生级别的教师培训项目, 并安排在PDS实习一年”。PDS中长达一年的教育实习时间比较科学合理, 参与实习三方各自的目标与任务规定都明确而具体, 强调了理论学习与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及应用, 注重实习小组的研讨与信息交流作用, 引导师范生对自己所学与所教进行反思, 培养师范生反思性教学的意识, 使他们在今后能够较容易上手, 很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 这符合教育人才培养的规律, 是在先进教育思想指导下的结果。

4、实习内容形式多样, 教学实践贯穿职前教育

PDS灵活地制定实习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师范生的需要。在形式上采用分散见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 教师指导与学生反思相结合, 在分散见习期间, 实习生可以通过参观学校、听示范课、观察课堂教学等形式熟悉中小学各年级的教学情况。集中实习阶段, 实习生要像正式教师一样参与学校的全部活动, 师范生可以以多种形式参与教学实习其形式包括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进行的每周一次的教学活动、参与家访、参加教师教研会、进行教学实验、管理班级等。从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有序的安排教育实践活动, 并穿插讲习、微格教学等多种形式, 将教育实践活动贯穿始终。师范生在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深化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获得教育教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的全面发展。

5、实习管理规范, 评价科学

PDS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来确保师范生教育实习的质量。根据PDS不同的情况, 其组织管理类别主要分为三种形式:联络小组、学校指导委员会和多方协调委员会。每种类型组织管理机构的成员来源较广泛, 由若干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校长及其他行政管理人员组成, 有的机构还吸收家长和社区成员加入。各种类型的机构都会定期举行会议来制定标准规范, 安排教育实习活动, 制定评价体系, 分析评价结果, 对教育实习进行科学系统的指导、评价等方面的管理。

三、借鉴PDS教育实习模式改革高师美术教育实习

针对目前高师美术教育实习的现状及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借鉴PDS教育实习模式的成功经验, 来反思高师美术教育实习工作, 积极探索新的实习方式, 使美术技能技巧的学习、美术理论知识学习和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紧密结合, 从而提高教育实习的质量。

(一) 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增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广泛联系

实习基地的选择及建设, 是高师教育实习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前提和保证。从美术教学的特殊性上来看, 在选择实习基地时, 应选择具备美术实习基本条件的单位与之建立伙伴关系, 高师院校与中学双方可本着加强基础教育和培养未来合格的中小学教师的共同愿望, 根据互惠互利的原则, 以签订合同的形式建立长期的挂钩关系, 协调并明确规定双方的义务。例浙江师大美术学院通过学院与中小学签订合作协议, 为基层学校培养教师, 实践基地的教师享有类似于教育硕士的权利, 可以免费修习美术学院的任何课程并挑选指导教师等, 让实习学校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实习基地建设成果喜人。

此外, 高师院校还应多角度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 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尤其是科研合作等各方面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积极为中小学课程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等服务与指导, 中小学不仅为高师院校提供稳定的实习基地, 还提供稳定的教学指导教师及最新的教学一线改革动态信息,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广泛的合作关系。

(二) 完善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育实习方式

借鉴PDS教育实习模式中实习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改革毕业前集中一次校外教育实习, 将教学技能训练、分散教育见习和集中教育实习贯穿于师范生进入大学到毕业的整个学习过程, 并分步完成教育见习、“校内—校外—校内”相结合的初步教育实习、集中的反思教育实习。

1、“集中—分散—集中”的教育见习模式

教育见习是师范生尽早接触中学实际、巩固专业思想、学好理论课的重要手段, 是教育实习的基础。高师美术教育见习采用“集中—分散—集中”的教育见习模式。

2、“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和“教育研习”分段教育实习模式

是一种校内外结合, 层次渐进的教育实习方式。从初步认识美术教育, 亲身体验教学实践直至实习生回校后的再教育和自我剖析, 让实习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使他们在反思性实践中中, 不断的完善和加强, 更好的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三) 建立高师美术教育教学技能训练新体制

为了加强师范院校美术教育的师范性, 应当在学习过程中分阶进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学技能的训练, 使师范生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扎实的教学技能。

1、贯穿高师美术教育的全程教育实习内容设计 (见图1)

2、开展微格教学, 做好教学诊断

为了使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中尽可能减少失误, 可通过微格教学训练, 诊断自己的教学效果, 根据模拟教学的录像反映出的优缺点, 进行改善, 这恐怕是教育实习前最有效果的训练和准备。

3、强调“说课”的重要性

在教育实习中增加说课这一环节, 以调动师范生学习教育理论、钻研大纲和教材的积极性, 并促使他们从更高的理论高度去研究说课、把握说课的方向,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通过说课, 达到实习生的教育理论与其教学行为之间的紧密联系, 使理论自觉与行为练习能够和谐结合, 增强教学行为的意识性和自觉性。

(四) 规范教育管理体制

由于我国教育行政部门还没有建立高师教育实习督查制度, 实习过程中教师工作量没有界定, 缺乏专项经费支持等等, 这些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制约了实习的深入发展。为了便于学校对教育实习的有效管理, 应设立“教育实习指导小组”, 修订教学计划, 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安排, 为高校教师和大学生深入中小学实践, 为中小学教师步入大学讲堂, 为双方合作, 实践, 反思提供时间保障。并指定专职教师负责全程教育实践, 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 协调各方利益。

(五) 加强过程指导

在教育实习期间, 应由大学教师和中小学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共同组成合作指导小组, 加强教育实习过程指导。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不再是跟个别实习指导教师学习如何进行教学, 而是接触更多的教师, 获得多方的指导。一方面, 中小学教师担任实习生指导教师, 其主要职责在于指导实习生开展教学实习, 使实习生形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形成教学、班级管理和人际关系处理等能力。他们的职责包括:参与对实习生的指导, 向实习生提供参与多种教学实践 (小组教学、合作教学等) 的机会;给予实习生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和评价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与大学教师进行及时沟通等。

另一方面, 在实习过程中, 实习生不仅需要实践经验更需要理论指导, 而这一环节往往是实习过程最容易忽视的。因此, 美术课程教学论教师应深入实习学校, 观察并指导实习生的实习工作和学习, 组织师范生开展实习和专题讨论, 必要时上台执教, 给的实习生以教育理论指导, 尽量确保师范生能获得教学经验的广度和深度, 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教师素质,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六) 教习研一体化

不论是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新教师都认为, 教育实习是教师培育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教师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育实习的过程与特点。当教学成为只是遵照教师手册来教学的一种技术时, 教学就缺乏创造性。因此, 如何通过教育实习, 引导实习教师超越美术教科书的限制;如何通过教育实习, 开发美术课程资源, 看到自己作为随时准备思考和重组课程的有知识、有创造力的人。教习研一体化可以使未来的美术教师们通过初步的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 达到提高创新意识与创造能力的目的。

结语

PDS模式是教育行政部门, 大学, 中小学三方合作为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搭建的一个实践教学平台, 在以:合作, 互补, 实践, 反思运行模式中, 大学和中小学教师充分发挥自己优势, 在相互补充, 平等合作的基础上对实习生进行实践知识的培养, 该平台有效弥补了单纯教育实习的诸多不足, 可有效培养实习生的教师职业精神和教师意识, 教育教学能力, 教学反思意识, 并可使合作三方受益, 有效提升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平。希望通过借鉴PDS教育实习模式, 分析目前高师美术教育实习的现状, 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重新认识和定位, 并实施行之有效的方式, 提高高师美术教育实习的整体质量。

摘要:教育实习是高师美术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深入教学第一线去体验、发展、形成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只有通过深入有效的教育实习课程, 才能培养其教育教学能力。而近年来美国教师教育把加强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学实践环节与过程作为重点改革项目, 特别是PDS教育实习模式中所体现的措施和特点, 对我国高师美术教育实习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术教育,实习,PDS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丁邦平.论美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1, (2)

[3]许建美.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J].比较教育研究, 2002, (3)

上一篇:直接证明间接证明下一篇:世界陆地和海洋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