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初一作文(共15篇)
感受初一作文 篇1
一边喝着露露,一边悠闲地走着。原来,今天——3月14日,我灵感大发,突然决定寻找一下春天的足迹。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在樱桃树上吗?不!我仔细地望着每个树枝树杈,什么都没有找到。只有几片烂树叶随风摆动,小麻雀跳上跳下地在欢乐地嬉戏着。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在菜地里吗?不!我低着头,瞪大了眼睛,寻找着发芽的菜种。菜地里空空如也,荒凉无比。唔……唔……唔……一阵风扫过,我冷得直哆嗦,急急忙忙地离开了菜地。但是,我不灰心,继续寻找春天的足迹。
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在没开花的牡丹花上吗?是的!是的!是的!我终于找到了春天的足迹!只见枯萎、发黄的树叶在跳舞。你仔细一看,就会看见花枝上有一些粉红色的小花骨朵。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很满足地蹦蹦跳跳地往家走。
我一边走,一边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哩,春天在那小朋友眼睛里……”
感受春天作文初一作文
感受初一作文 篇2
再就是启发、鼓励青年学生关注生存环境、关注他人、直面人生的作文题占了一定比例。如浙江卷的《触摸城市或感受乡村》、上海卷的《他们》、辽宁卷的《青年人的价值观》、天津卷的《人之常情》等等都有引导青年人关注身处的社会和自然环境、正视他人存在的价值,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的作用。当然一些题目略显宽泛或是大而无当,甚至都可以用作科研人员的研究课题,有悖于千字文“开口要小,发掘要深”的要义,但其象征意义会远远大于它的实际价值,至少它会引导我们的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再一味地死钻课本,枯坐书斋,要将视角时时调整到我们的课本、我们的校园和我们封闭的个人小圈子之外,投向我们所处的城市乡村、投向我们自身之外的生命,投向那些需要我们伸出援手的弱势群体,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这正体现出了语文这门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而且通过高考这根教学工作的指挥棒来实施这一目的,会比平时的耳提面命、苦口婆心要容易得多。
或许是缘于一种多年形成的惯性,今年高考作文题中的“哲理性”标题仍然占有不小的比重。诸如湖南卷的“根据韩愈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总感到与2007年北京卷作文“根据刘长卿《别严士元》中的两句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写一篇评论”的格式类同)、全国Ⅱ卷的作文题《海龟和老鹰》、北京卷关于“杯子装物”的材料作文、福建卷关于“从选择不同口味的饮料看人”的供料作文、海南宁夏卷的根据“母女养鸟”的材料作文以及山东卷的《春来草自青》的命题作文等等差不多仍然是在与“人生哲理”较着劲。对于读惯了《读者》《意林》《视野》一类“心灵鸡汤”型随笔杂志的学生来说,面对这类题目大概是“不会作诗也会吟”的。这类文章写起来生动读起来轻松,内容飘逸玄妙文笔潇洒空灵,是历代文人士大夫驾轻就熟、时时把玩的东西。只是在今天这样一个沉甸甸的时代,实在不知道我们的命题者哪来的这份轻松洒脱!人生的种种小哲理小机智在我们的同胞们所经受的苦难面前实在是太不值得一提了!
还有几道有意思的作文题不可不谈。重庆卷的作文题《在自然中生活》与湖北卷的作文题《举手投足之间》都是谈“如何生活”与“怎样做人”的,单独看各有道理,但两相联系就有意思了,《在自然中生活》主张人要生活得“本色”“自然”,而《举手投足之间》却是警告你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将彰显你的人格、品性,所以“自然”“随意”不得。安徽考生去年刚做了《提篮春光看妈妈》,今年又《带着感动出发》———看来安徽是要将煽情进行到底了。而最值得一谈的还是江苏卷的作文题《好奇心》。语文考试甫一结束,《扬子晚报》社就约请了处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和研究生不同学段的5名学生,让他们“下水”写这篇高考作文;同时邀请到有多年高考阅卷经验的一位高三语文老师、省级语文学科带头人为他们的作文打分并加以评析。出人意料的是,那位小学六年级同学夺得了这5人组的作文冠军。她以美妙的童言稚语和新奇的构思征服了阅卷者。而两位大学生反而叨陪末座。高考作文让小学生得了冠军我感到很不是滋味。这初高中6年时间的语文还有学习的必要吗?这高考作文到底是否需要一定的思想、学识、文化等方面的积淀?《好奇心》作为作文题我敢说全江苏师生大概没一个能猜上,但我们出高考作文题难道仅仅就是为了“抗猜题”吗?
享受作文 感受快乐 篇3
一、结合内容,创设机会,安排读写迁移
学生的语言水平,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得到更大、更快、更高效的提高。所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阅读起到了由模仿到创作的桥梁作用。
文质兼美的课文是学生学习语言的典范。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如能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安排读写迁移,使作文训练如春风细雨般融入阅读教学中,既可加深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提高其习作水平。《海滨小城》一文中,作者以生动的文笔向读者展示了海滨小城的美丽、干净、整洁。文章布局巧妙,总分式的安排,让人觉得层次清晰。在学生感受了文章布局之美之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依照此文的写法,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短文。由于有了典型的范文,学生写起文章来轻松多了,谋篇布局相当精彩。广泛的阅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课本中的文章毕竟有限,为了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图书室定期向学生提供各类图书,以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二、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快乐作文
“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如能让活动贯穿作文训练的全过程,并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那么,写作将成为学生感到快乐的事情。
四年级有一个场景的写作训练,砸口袋、八字跳、拔河比赛都是学生愿意写的内容。虽然学生多次玩过这样的游戏,在游戏时也是兴致勃勃,然而到真正提起笔来的时候,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我就组织学生玩了这些游戏。在游戏前向学生明确提出观察的任务和具体方法。游戏结束后,我请学生马上把自认为感触最深的情节写下来。这时,学生拿起笔来当然是得心应手了。
三、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感受生活,提取素材
“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大多数学生往往会感到“无话可说,无话可写”。鉴于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广泛收集素材,让学生提高主动选择并分析素材的能力。
大自然是人生最美的课堂,为我们创造了多彩多姿的世界,这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源泉。学生自己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丰富了,亲身经历的事情多了,并掌握良好的积累方法,养成良好的积累习惯,作文的素材自然也就多了起来。教师可根据生活实际,组织学生进行某项力所能及的活动(家务、公益活动、手工艺劳作等)。这些活动可以学生个体活动为主体,也可以小组形式出现,教师从旁要求、督促、鼓励,并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由于小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较差,虽然有时他们经过持续观察后占有的材料十分丰富,且富有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但是在他们的头脑里,这些材料是凌乱的、分散的,没有轻重之分。教师有必要向学生明确提出观察目的、任务和具体方法,并让学生尽可能地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如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双手摸,并从各个方面对一些事物加以综合分析,以形成完整而全面的概念。
四、用多媒体激发习作兴趣,使学生享受作文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作文教学中引进现代电教媒体,构建“人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建立立体的信息沟通网络,完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而强烈的求知欲可使学生积极地探索。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灵感才会被激发。巧用多媒体,精心设计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渴望。比如让学生描写春天的美景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欣赏鲜花的绽放,小溪叮叮咚咚地流动,燕子飞上飞下忙搭窝,柳树的枝条在春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等生动形象的画面。优美的景色能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五、巧用想象和联想,使作文形象感人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写出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是习作的翅膀,是创新思维的依托。联想和想象,就是由一个形象想到相似或相关的另一个形象,由一个形象创造出另一个形象。写作时,用上联想和想象,方能“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创造出优美的意境,感人的艺术形象。例如,播放一段表达学生生活场景的录音或一段乐曲,让学生听后把感受到的内容写下来;展示一幅图画,让学生自由表达;给个故事的开头或几个词语编写童话;给个题目写篇文章,如《假如——》《二十年后的我》等。这些形式都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学生在作文时也会变得有话可说。他们可以在作文中倾吐内心的话语,思想不会受限,想象力也会更加丰富。
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跳出传统的习作框架,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开发和利用一切有利于习作的教学资源,这样,学生才能妙笔生花,享受作文,感受快乐。
感受初一作文 篇4
拖着沉重的行李,踏着轻松无比的步伐,我们走向了初一……
“哔——”宿管老师的口哨声如雷响起,我慵懒地爬起来,睡眼朦胧地摸索着门,走到阳台。我总喜欢看一看天,那样我就不再迷糊了。每一个我早起的清晨,天空总是灰色的。但是过了一会儿,清晨的第一抹阳光便会照在阳台上。我喜欢这样,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初中生活虽苦,但总会有趣的,就像这冬日暖阳一样“雪中送炭”。
早训时间总令人苦不堪言。说实话,我也无比厌倦这“魔鬼早训”。但是想到我和朋友们一起“共苦”,心里又油然而生起一丝丝甜味!
学校的课总是丰富多彩的:新的语文知识,让我们了解到更多更广的写作方法;新的数学有着“世纪难题”般难解,虽然让人“头大”,但是破题后的喜悦总让人自豪;新的英语单词,虽然有些枯燥乏味,但词汇量的日渐丰富总让人心生欢喜。我们的社团活动总是各式各样的:有让我们强身健体的篮球社、足球社等;有拓展我们知识面的文学社、英语社等;还有发展我们兴趣爱好的合唱团、书法社和舞蹈社……
感受的初一作文 篇5
快到中午的时候,阿姨来到我们家。看到我在写作业,就过来看了看。我听她遗憾地说:“你的作业题目挺好的,就是这个字有点难看。加油!”看到她这么无助我很难过,但我也不能说什么反对的话。
午饭后,我正要出去玩,当我走出门时,我听到邻居家的两个孩子经过我家,指着我说:“她的书法太难看了,她妈妈和阿姨都说她的书法很难看,所以我们不应该和她玩,否则她会教我们不好,那就太糟糕了!我不想被我妈骂。”说着就跑了,我原本优秀的心情被他们说的话彻底破坏了。怎么会有这么无知的孩子?我好想上去痛打他们一顿,好让我好受点!但是不行,我不是这种人,我只好忍着这口气回屋了。
想到妈妈的责骂,姑姑的教育,孩子的嘲笑和排斥,心里好像有千千万万只蚂蚁在吃东西,很难受。这时,爸爸走过来催促:“去做作业吧。作为一个女生,你字写得这么烂,怎么会觉得对不起呢?””看到原本很温柔的爸爸也开始嫌弃我,我再也忍不住了,转身跑回自己的房间大哭起来。哭了一会儿,觉得这样不行,就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练字,写出漂亮的字来打动你!不然我就感觉不好了!立刻坐直,拿出你的书法书,抓起一支笔,一个一个写。
感受春天初一作文 篇6
来到长征广场,呀,在广场上玩的人还真多,零零散散地游动着,有大人,有小孩,有到处疯跑的男孩,也有花枝招展的女孩。人们不再像年前那样用厚厚的衣服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而是“轻装上阵”,在广场上悠闲地逛着,欣赏着周围的景色。
广场上的树木吐出了新芽,有的甚至已经抽出了小小的枝条,在春风中摇曳着——哦,那是春天的小手吧,在向人们打招呼呢。广场的花圃上,有些性急的花儿也已经含苞欲放了,娇娇的,嫩嫩的,像生气的小孩撅起的小嘴,煞是可爱。孩子们在广场上放着风筝,跑着喊着……到处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
我信步来到了河边,倚在护栏上观赏滨江堤上美丽的景色,倾听风吹杨柳的声音。看着,听着,我才明白,原来这风声便是春天的声音,她唤醒了沉睡中的花草树木,和各种冬眠了一冬的动物;她轻唤人们从家中出来,去看看她带给人间的各种礼物……
春天不仅让春风来叫唤,还派出春雨来报信呢——瞧,淅淅沥沥的春雨忽然下起来了,“淅沥沥,淅沥沥……”极是好听,仿佛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当然,只要你仔细倾听,春天的声音还有呢——“扑棱棱……”那天空中一群群候鸟飞回来的声音,也是春天的使者在演奏吧……
感受初一作文 篇7
一、课堂作文要放手
在课堂作文训练中,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教师规定下写作,因而失去了对生活观察的兴趣,也就失去了对生活应有的敏感。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鉴于此,我对作文尝试了一次小小的改革。苏教版第9册习作七,给了“盼过年”、“冬天”等四个题目,本来我想选一个比较好写的题目给他们写,后来决定“放手”,让他们自己选题目,没有任何范围的限制,只要求: (1) 叙事写人详细生动; (2) 能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等描写方法; (3) 不少于450字。我告诉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联想思维,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出乎我的意料,作文很快交齐了。我在批改的过程中也感到异常轻松,像是在阅读一个个新颖别致的小故事,全没了平时改作文的头痛。我惊讶于学生原来有那么多有趣的生活感受,我惊喜于学生原来有那么生动的语言。我意识到:不是学生们不能写好作文。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写好文章的天赋,关键在于如何打开其创造的泉源。”学生作文能否有所突破,某种程度上就在于教师能否放手,对学生的条条框框愈多,学生愈难以施展开手脚,尤其对刚刚步入写作殿堂的学生,指手画脚愈多,愈适得其反。因此,我认为在命题上,不要限制过多,给学生“施展拳脚”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个性,那么他们就会去关注生活,有话可说,并且写得情真意切,不再是无病呻吟。
在批改作文时,我们也应该遵循“放手”的原则,如果用条条框框去限制学生,用自己的喜好去束缚他们,久而久之,他们将成为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一个个相同的“产品”,不会具有个性和创意。我们应该在细微处指导学生的语言表达,发掘学生的思想感受,允许学生标新立异,畅所欲言,让他们的思想更活跃,更解放,更有创造性。
二、课外练笔求发展
除了课堂作文训练外,我还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作为课外练笔,侧重于评分标准中的发展等级,尽量减少限制,立足于生活、读生活、写生活,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对于周记,我没有题材的限制,没有字数的限制,让他们想什么就写什么,有了什么好词好句就可以记在周记本上,也可以摘抄一篇美文,但一定要用一两句文字概括美的原因,学生有了写作对象的自由选择,热情很高,这也是学习积累的过程。这个方法触动了他们对生活的敏感性,激发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但大多数学生都会遇到语言表达这只“拦路虎”,往往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这时,学生都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我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活动课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把自己的每次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例如习作四要写《秋天的树叶》,我就提前让孩子们在秋游的时候采集落叶做成书签,挑出最喜欢的记录在周记上,到了写大作时,我请在周记上写得形象具体生动的孩子上讲台读,他们一下子了解了该观察什么,怎样描写。这样持之以恒,逐步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进而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新题材、新手法、新构思,大胆想象,不拘定论、不傍他人,敢于创一家之言,敢于述前人之所未述。倘若平时就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素材,有了生活感受,那么到了课堂作文,考场作文时就不会无素材可写了。
三、批改过程讲夸奖
学生平时作文,绞尽脑汁,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然而等作文本发下来,他们看到一些令人扫兴的套话,丝毫提不起精神来,这又怎能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呢?在设计评语时,应遵循指导作文与冶情育人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善于写溢美之词,让评语尽量具有语言传情方面的亲切感、幽默感,以及鼓舞性。我们应到他们的作文中去找“闪光点”,哪怕是“萤火虫的小屁股”也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从而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一次在评讲作文时,我对学生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太让我惊喜了,你们都有可能成为小作家。”并且挑了几篇非常好的文章在班上读了,在读的过程中我听到有个学生小声嘀咕:“有什么了不起,还不是抄的。”我知道,这五六篇作文中的确有两篇是抄来的。课后,我找来了抄袭作文的两位学生,我并没有对他们多加指责,只是对他们说:“你们费尽心力找的这篇文章太美妙了,老师也无法抗拒美!感谢你的好眼力,给大家推荐了一篇好文章。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也能读到你写的好文章。”果然,后面一篇作文他们用心去写了,并且有了一定的进步。我相信他们以后的作文会越写越好。我也找来了那个小声嘀咕的学生,首先我肯定了他爱看书、观察仔细的好习惯。其次,我问他:“你是在老师的夸奖中进步,还是在受批评中呢?”他想了想说:“我希望老师夸奖我!”我对他说:“因此,我们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对吗?”是啊,学生是多么希望通过老师的肯定来证实自己的能力,学生有了自信,就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以往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很少关注学生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很少关注学生的精神生活与表达个性,学生在作文中感受到的不是思想情感倾诉的愉悦,而是“踏铁鞋无处觅”的无奈。面对新课标,我们必须改变这种鼓励的局面。我们需要多放手,让他们多一点创新,给他们多一点夸奖,让他们多一点自信。新课标的精神,如灿烂的阳光,作文教学也应该是阳光。教师给点阳光,学生便能灿烂;教师洒些甘霖,学生就可滋润。不要束缚、限制,放开手,让学生自由放飞想象的翅膀,在生活的风雨中历练;不要吝啬,多给学生鼓励、夸奖,他们会还你春色满园,秋实遍地。
参考文献
[1]王丽红.浅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4) .
[2]明学圣.谈中学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特征[J].上海教育科研, 2009, (12) .
[3]程梅.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性初探[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4) .
[4]李宗平.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0, (36) .
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点滴感受 篇8
【关键词】初中生 作文教学 兴趣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我们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的作文水平的高低。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以培养书面表达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因此,要把作文教学放到极其重要的位置,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学生极怕写作文,它当作一种苦差事,常常应付了事。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指出初中生要做到:“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做到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文字通顺,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格式正确,书写规范z、工整。初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呢?我认为:
一、转变认识,积极作文
作文时,很多学生认为,老师让我写的题目,我不喜欢,但不写又不行,不写老师会不高兴,甚至会大发雷霆,所以感到作文很没意思,无形之中就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积极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一种表达,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也是一种心理需要。告诉学生,采用写日记的形式,把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进行逐步积累、不断丰富的人生的阅历,这就是一种写作。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对作文有一种积极地认知。同时,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有所感,就会有所作。而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让学生带着情感,揣着自信去写每一篇文章,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二、分析心理,找出病因
作文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学生的作文心理尽心分析,抓住突破口,作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的培养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
1、有强烈的写作欲望,表现出对作文积极取向的态度
这样的学生盼望上作文课,在课堂上情绪振奋,看到作文题目后,迅速进入思考过程和写作过程;且认识活动、情感活动十分活跃,作文成功率也较高,但是,这样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太小。
2、没有写作欲望,但有来自某些方面的心理需要,对作文表现为消极被动的态度
这类学生虽谈不上有写作的欲望,但是为了一定的需要,如争取优异成绩、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希望在考试中拿个高分,或让同学们对自己刮目相看等,他还是会认真地完成作文的。如若作文题目合意则会迅速的进入写作过程,若不合意,仍会搜肠刮肚,努力完成。这类的学生在实际中所占比例最大。
三、改善教学,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留心观察事物,养成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自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针对学生的作文心理,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努力改善自己的写作教学。
1、感悟生活,获取素材
就目前来看,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文章缺少个性,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凑成一篇应付交差。怎样改变这种现象提高作文水平呢?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怎样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离不开生活。走近生活,感悟生活,从而让自己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2、模仿求新,培养文风
模仿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的。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不爱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自己的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模仿是创新的一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不单纯地模仿,以求变通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
3、先说后写,动笔成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难以成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叶圣陶先生的这段经典论述,生动地揭示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辨证关系,也就是书和写的关系。,我们通过写话、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说话词不达意,条理不清,不合语法等毛病,增强词汇的丰富性、表达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因此,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必定会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使“说”更为规范,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更强。
感受快乐初一作文 篇9
在小动物中,我最喜爱的是小鸟,总觉得他们有一种特别的灵性,让人喜欢得很。
一日放学回家,妈妈神秘兮兮的问我:“你猜,我给你买什么了?”我才了好几次,都未猜中。最后,妈妈从身后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只细竹丝编成的鸟笼,里面有一只羽毛丰盈、披着一身浅绿色华衣的鹦鹉。他拖着长长的尾巴,两只小眼睛骨碌碌地转,甚是可爱。那一天,我很快乐。
快乐是觅得最爱后的欢喜
自从有了这只鹦鹉,我一有空闲便侍弄它,为它换换水、喂喂食。可能由于鹦鹉幼小,还不会说话,我也从未教过它,但我还是很乐于听它偶尔发出的清亮的鸣叫,料理一些它的琐碎小事。我总是乐此不彼,觉得很快乐。
快乐需要真诚的付出
我的学习实在太忙,爸妈又都有自己的事要做,因此,我的小鹦鹉经常会饿肚子。我自责的想:这样下去,鹦鹉总有一天会饿死。我很悲哀,最后,还是决定放生。虽然心中刀绞般的`不愿意,但我知道把它留下来,它只有死路一条。这样,我就太自私了,我会为此而后悔一辈子的。这样想了,我心中便觉得坦然,再也没有什么舍不得了。毕竟,鹦鹉的家不是鸟笼,我给予它自由,它很快乐的,我也会快乐。因为,他是我的最爱。
快乐需要无私的给予
大概这只小鹦鹉从一出生起,便生活在笼子里吧!当我打开鸟笼的门时,他只能低低地在我的膝盖高的地方扑腾几下翅膀,比消极稍微强一点,根本就不会独立的生活。我若将他放了,那对他来说,同样是死路一条。不是吗?于是,我又决定把它放回了鸟笼里。我感到很快乐。
快乐是重新获得后的酐畅
“不行,这只鹦鹉无论如何都不能留在咱家。”之后,是一片沉寂,“要不,把它送给外公喂养?”妈妈提出了建议,以征求的目光看着我,现在也只能这样了。外公退休了,整天闲着没事,便去打牌,有只鸟儿给他养养,无论对外公还是对鹦鹉来说,都是极好的。不是吗?我感到快乐。因为鹦鹉——我的爱物,有了落脚之处。
快乐是解忧后的如释重负
鹦鹉走了,不再留在我身边了。闲下来,我便会想起我的这只鹦鹉,想到他那玲珑的眼睛,想到它那美丽的尾羽,想到他那清亮的鸣叫,想到……我很快乐。
快乐是美好的回忆
开学新感受作文初一 篇10
第二天,我按时来到学校,早上有班主任的课,今天似乎和昨天不太一样,班主任有点严肃,他(她)告诉我们整个初中的任务,是好好学习,我也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由于小学没很用功,所以我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学习才是我主要的事情.
以后两天和同学们玩的都比较熟拉,新生活也快适应了,和同学们玩的时候,得以好好观察我们的新学校,比小学大了很多,也有许多实验室,图书馆,我像踏进了知识殿堂.让我感觉初中的任务比小学要重.
几天过去了,老师说考试摸底(月考什么考都可以)发现同学们都好认真,我不能在玩我的qq游戏了.
这就是我一个星期的感受:我长大啦!我要用我的努力迎接新的初中生活!
更多的优秀作文推荐:
如何做好一名初中生
我是中学生了
在多媒体中感受作文的希望之风 篇11
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环节,同样也是教师最为头疼的一个环节。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推动下感受作文的魅力,多媒体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多媒体是学生萌发创新思维、创新精神,走向世界的窗口,思维被课件大大激活的学生会给教师以启发,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相长。
一、在兴趣中感受暖暖春风,播种希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就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而有了兴趣,也就有了作文的动力,有了作文的潜力。
信息技术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也担任着激发兴趣的职务。面对作文,中年级学生会更加的头疼,常常感觉无话可说。利用多媒体,往往能从中寻找并发现能与自己的感知形成共鸣的相关内容。通过回忆、链接、联想等多种心智活动,将之诉诸于笔端,形成文字,从而再现或表现生活,如习作《记一次大扫除》,教师可以之前将学生大扫除的场景进行拍录,在作文课上播放,勾起学生的回忆,进行场景再现。教师根据画面进行指导,详略得当,抓住细节、任务的表情、动作、语言等等。所有的这些,学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到写起来的时候就不会斗大的馒头无从下口了!这就为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在练习中享受习习夏风,看到希望
(一)再现场景、共同感受
由于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观察的时间比较充裕,学生有充分的感知过程,还可以在再现的场景中自选画面,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描述事物,这样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又培养了思维的多向性。
有些事情是大家都经历过的,但由于时间的推移,或多或少记忆都有些模糊,还有在当时的环境下学生的注意力可能更多地在如何做好这件事上而不是去观察别人是如何做的上面。多媒体可以进行情景再现。例如《记一次大扫除》,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让学生去感受,去揣摩学生的心理,去观察学生的表情,去研究大扫除的同学们的分工。反复的播放就是为了能把这篇文章写得有血有肉。经过教师对每个具体习作过程的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描述事物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二)模拟场景,现场感受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生活中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想让他们记一次自己的劳动,可能也是件较困难的事,但为了我们的作文更生活,怎么办?多媒体来帮忙。
比如我们写一篇关于煎蛋的作文,教师可以事先将煎蛋的过程进行拍录,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学生看了,啧啧感叹,好像就是自己做的,教师不时的提示:如果是你,你会在此时发生什么事情?学生深有感触,在教师的指点下、在录像的播放下进行描写。本班也进行过一次这样的训练,效果不错。
三、在想象中沐浴凉凉秋风,收获希望
多姿多彩的音响作文教学就是典型范例之一。声音常会引起人们的各种联想:城市的喧嚣,乡村的静谧,机器的轰鸣,山谷的回音……各种音响只需轻轻触动播放按扭,就可以随意调出。多媒体的介入,进一步刺激了感官,增强了听觉效果,将生活的大舞台搬进课堂,让学生借助提示想象画面,构筑意境,进而作文。比如写春天的变化,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去聆听各种代表春天气息的声音:鸟儿清脆的鸣叫、溪水哗哗的流淌、孩子们自由的歌唱等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描写春天来了的作文想象应该很丰富,不同的声音把孩子带进了不同的地方,在不同的地点感受不同的春天。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利用多媒体教学提供的大量信息与视听双效,还可进行图文两结合的大胆创新。对低年级学生可进行简单的看图写话训练,高年级学生则可利用成语故事进行创编。以原文为基础,将之配合图片在大屏幕上展示出来,再通过每个学生独特的个性思维,重新安排风格迥异的情节和结局,只要合情合理即可,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堂教学的不断开放,学生的个性也随之张扬,真实是其不变的本质。
特级教师黄定富在学生中进行了美术作文的教学。即先由教师大体框定写作方向,再指导学生构图,最后写出作文,这也不失为作文训练的好办法。如《五十年后的我》,首先画出自己所要描述的对象,五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在干什么,有些什么成就……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愿望去畅想未来,再通过作文这一形式表达出来。这也是从正面激励学生去规划蓝图,进行理想教育,真正实现图文并茂。
四、在反思中回味阵阵北风,重新燃起希望
传统的作文评改,教师在台上读,学生在台下听,耳听为虚,学生的注意力得不到高度集中,往往是听了前言忘了后语,效果很不明显。有了现代信息技术,我们的评改有了质的变化。
我们采用了这样一些集体评改作文的方法:1.利用实物投影将有代表性的习作投影到大屏幕上,集体阅读,用红笔直接在原稿上逐句修改,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2.制作多媒体课件,开设“语言门诊”,让学生争当“啄木鸟医生”。3.利用专题网或班级BLOG日志,让学生自由评论,发表中肯的意见或建议。
感受初一作文 篇12
昆明市2015年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作文部分共有两道题目:命题作文《语文课上》与材料作文。
题一:请以“语文课上”为题, 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三则材料, 从中选择一个角度构思立意,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可叙述经历, 可抒发情感, 可发表议论。 (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 不得对材料进行改写、扩写、续写)
【材料一】有人在评价热播的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时说, 生活就是这样, 大家要齐心协力, 一起向前奔跑, 才是兄弟。
【材料二】杨澜说, 我们虽然再努力也成不了刘翔, 但不能不享受奔跑。可能会有人妨碍你的成功, 但没有人能阻止你的成长。这一辈子你可以不成功, 但不能不成长。
【材料三】在适合奔跑的时间和空间放弃奔跑, 是一种遗憾。
三则材料引发我们这样一些思考:奔跑的路上, 团结协作很重要;奔跑是另一种成长, 成功和失败都是成长的印记;在最好的时光里尽情奔跑, 切莫虚度……
这两个作文命题有着浓浓的语文味,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正面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充满正能量, 面对青少年时期遇到的各类困难, 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本次命题两种题型的难度、开放度都较均衡, 选择命题作文的学生稍微多一些。题目一是一道命题作文, 题目是《语文课上》, 题目比较符合中学生的生活实际, 紧密联系生活, 考查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能力, 难易程度也适中, 适合绝大部分考生的发挥, 也为写作水平高的同学提供了自由挥洒的舞台。
题目二是材料作文, 既有当前热播的电视节目, 也有名人名言, 材料后面给同学们附了一些提示性的角度供同学们选择。这道题目对于同学们来说写作的范围较为宽泛, 容易出新, 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可以挖掘到新颖的角度来进行作文。
总之, 这两篇作文题目都能充分体现《课标》中对于学生写作所要达到的要求:“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表达力求有创意。”
感谢命题专家们出了既接地气又新颖活泼的作文, 让批改作文成了昆明市师生交流的一个最好的方式, 成了一次反思自己教学的机会, 作文阅卷组的老师们共同的感受是:“痛并快乐着!”
二、具体分析
(一) 审题与拟题
1.优点
能抓住题目中“语文课”“奔跑”“齐心协力”“成长”“遗憾”等关键词, 在题目的要求下快速入题, 多数同学避免了偏题。材料作文方面, 本次命题可选的主题非常多, 如“奔跑”“成长”“奋斗”“战胜挫折与成败”等, 如《逆境中成长》《失败也是一种成长》《在奔跑中学会合作》。
2.缺点
在具体的写作上, 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审题不明确, 很多选择了《语文课上》这个题目的考生, 并没有紧扣“语文课”来展开写作, 而是转向了描写“语文老师”或者“语文教材的内容”。材料作文中仍旧有部分考生立意偏离材料。另外还有文不符题, 如题目一, 一些考生写作中变成了《我的语文老师》, 甚至直接把题目改为《在英语课上》《语文课的数学老师》等;再有就是过分纠结材料字面意思, 如题目二, 很多考生过多纠结“奔跑”这一自然行为等。
(二) 主题
1.优点
主题鲜明, 对自己的成长有反思, 积极向上;对老师、对学校有感恩之心。
2.缺点
感情色彩倾向性似乎有些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如题目一, 很多考生写作中通篇揭老师的“短”, 流露对老师的强烈不满, 或者表现自己在课堂上睡觉、讲话、吃东西却不觉得羞愧等;部分作文没有抒发真情实感, 情感空洞;还有的文章没有主题, 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到底要表达什么并没有写清楚。
(三) 选材
1.优点
有的文章选材独特。题目一多写初见、最后一节语文课, 不一样的语文老师, 写语文课西游神游, 诗词曲入文, 很是精彩。语文课上发生的趣事, 潜移默化引导自己成长的老师, 语文课上与名家心灵对话, 选择最后一堂语文课的同学稍微多一点。题目二叙述自身成长经历, 感悟奔跑, 正确面对失败, 自我成长, 以小见大, 借物喻人。
2.缺点
有的文章选材平庸, 内容较为空洞, 题目一平淡地描写一节毫无特点的课, 结尾生硬地表达对语文老师的感谢之类, 情感的抒发太牵强。题目二选择中考体育、拔河比赛、篮球赛来写, 但是没有新意和深意。选材不精, 泛泛而谈。
3.现象
考生的笔下有不少赞美语文老师形象的句子:她的声音婉转动听, 就像一只百灵鸟;我的老师个子不高, 乌黑的头发, 弯弯的眉毛下一双水莹莹的大眼睛, 上课的时候她总是站得笔直, 经常面带微笑, 是一个很和蔼的老师;我想起了那温柔善解人意的语文老师, 她让我懂得了许多的知识和人生道理;我有一位美丽的语文老师, 她有一双会写字的漂亮的手, 有一张会唱歌的嘴, 有两只大眼睛, 当然还有魔鬼般的身材, 我们都很喜欢她, 最后一节课她让学生默写全班同学的名字;她细腻而又美好, 像是康桥的柔波, 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回想过去三年的语文课, 我认识了单纯可爱的王小亮, 重情重意机智聪明的少年闰土, 看到了车站父亲为我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 体会了海燕在大海上不畏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 领略了晋代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时光犹如白驹过隙, 在那堂语文课上, 我记得“万恶不赦”的夏洛克, 讲着四川方言的陈毅市长, 撕掉“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的化学大师……那堂语文课上, 剧本从书本里破土而出, 美丽的花朵全都撒上了我和小伙伴们的开心时光, 成为我语文学习生涯中一朵开不败的青春之花;老徐是我的语文老师, 长得不高, 却把语文精华汇聚一身。老徐总是打扮得颇有古风, 一袭绿色及膝旗袍, 一件薄如蝉翼的蚕丝外套, 一双婉约淡雅的绣花布鞋, 恰似在烟雨连绵的江南水乡中生长的女子, 柔美可人, 像那雨后的芭蕉青得能滴出水一般。
也有不少的作文批评了老师或者说是无心地实录了老师的形象:不负责任、贪污一点生活补贴、乱骂人甚至打人、水平低。比如:语文老师上课像唱催眠曲一样说话, 想不睡觉都难;语文老师就像个冷血动物那样, 一点笑容都没有;每当语文老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 好几个同学就像吃了安眠药一样, 立刻爬在桌子上进入了梦乡;只要老师抓住同学吃东西、睡觉、做其他事, 就是一顿臭骂, 而且骂得挺难听的, 很多次她都自称“老奶”, 我觉得正合适;我感觉不全是我们学生的错误, 你们敢说你们老师就一点错误都没有吗?一个巴掌拍不响, 你们这些老师记好了, 这是你们这些老师教我们的;老师经常说:“你们就是这样的人, 上课时是死狗, 下课时是疯狗, 交作业时是癞皮狗。”上公开课时弄虚作假的老师让我十分厌恶;我觉得这种不负责任的老师, 还是少出来害人了;有一个下午, 半个班的人都睡着了, 她也不着急:“听说只有死人才穿着鞋睡, 难道我进的是停尸房吗?”语文是全班的噩梦课, 是雷公的讲座, 是电母的平台;她嘴一张就能说一两个小时, 能把你说得死去活来;哪知道语文老师真的生气了, 进来就是一台骂, 叫出去就是一顿打。
思考:学生的选材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区别?我倒觉得今年的命题作文, 不但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也像一面镜子, 照出了我们昆明市初中语文老师的众生态。我们完全可以对号入座, 反思一下自己是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我常常觉得, 学生没有素材可以写, 不全是学生的责任, 我们可以反躬自省:我们的语文课给学生留下了哪些可以入文的美好素材?三年来, 我说了什么, 做了什么, 能让学生写出于漪老师《往事依依》中那样的语文课?
(四) 结构
1.优点
大部分文章结构较完整, 能以时间、空间为序, 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首尾呼应, 扣紧主题。部分文章使用了题记、后记、小标题和排比段, 使得文章结构清晰, 脉络清楚。
2.缺点
缺乏设计感, 部分考生不会分段缺结尾;部分小标题拟题较为生涩, 题记、后记不够凝练;少部分学生的作文结构过于烦琐, 又是题记, 又是小标题, 又是后记;分段太碎, 一句一段, 有凑字数之嫌疑;段落太乱, 想在哪儿分就在哪儿分, 太随意。
(五) 表达与书写
1.优点
大部分考生卷面整洁、表达通顺流畅, 其中不乏语言、卷面、字迹皆美的佳作流畅。《语文课上》的一些佳作语言凝练文雅, 充满诗情画意;题目二紧扣奔跑整散结合, 语言汪洋恣肆, 酣畅淋漓。题一:以记叙和抒情为主, 字里行间真情流露。描写细致, 感情细腻。题目二写议论文的学生, 有自己的认知, 思辨性强, 文采飞扬。
2.缺点
书写差、乱涂抹、错别字太多, 口水话满篇, 表达或者随意或者不符合情感。
比如:
有时候上课, 老班还会在窗子外面用她那双小眼睛来偷偷看我们有没有认真听课;我真想把天下的语文老师全部都消灭掉;她总是穿着时尚的衣服, 头发烫得卷卷的, 活像一只泰迪犬;语文老师是一个短胖的人, 肚子大得像一只大乌龟抓着, 已经接近50岁;啊!听写与提问, 是每节语文课开始之前必备的开胃小菜, 女生们看起来都跃跃欲试, 男生们看上去则更像一只只被拔了牙的老虎, 一脸消极;我们叫语文老师为“花瓶”, 因为她生气时, 两只手会叉在腰上, 像极了花瓶;看卷的老师, 感谢你的劳累, 给我们带来的成绩, 每次眨眼的瞬间, 都是美丽而真挚的;每次批阅的刹那, 都是中肯而温柔的;每次默念的一霎, 都是敬畏而可贵的。我相信你批完自己的题份时, 都是像我现在一样的自豪, 感谢你的不放弃;张伟被老师喊到了教室外面, 全班同学都为他默哀。
三、教学建议
1.在教学中应注意加强材料作文的审题训练, 加强对“题眼”和关键词的分析, 特别是对隐含意的把握和分析;命题作文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 适当缩小写作范围, 比如可以思考:在语文课上我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启发, 领略了什么样的美好, 发生了一件让我难以忘怀的事情等。命题作文的范围一旦缩小, 就容易选材和构思, 文章就可能避免泛泛而谈。
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能力, 从阅读教学中获取突出主题的经验, 平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告诉学生虽让“我手写我心”, 但注意主题的提炼与升华。
3.在日常训练中指导学生积累有价值、有新意的材料, 建立自己的素材本;要引导学生发掘并抒写身边打动人心的人和事;做美好的语文老师, 说美好的中国话, 组织美好的语文活动, 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和可以写的素材。
4.阅读教学中, 紧抓教材, 研读语文课本上好的文章, 学习作家们好的结构。俗话说:所有的文章都在说着怎样写。注重引导学生理清课文层次, 注重文章基本结构的讲解及训练。语文课的本质之一是思维训练课, 文章的结构其实就是学生思维的反映。作文教学中, 加强结构专题的训练, 注重训练学生分段标准和文章段落的布局。平时作文训练时应指导学生在写作前拟好提纲, 打好腹稿, 有意识地注意合理安排结构。教会学生合理分段, 前后呼应, 并学会正确使用标点。强调在情节发生转折时应分段, 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应有5~7段;进行过渡段、句的训练, 加强段落之间的情感衔接。培养整体思维, 加强谋篇布局能力。
5.常写片段作文;巧用课文, 指引示范;明确表达交流的重要;认真练字。
作文春游的感受初一 篇13
上了车,2小时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大观山。
我们从辅导员处领来了米、豆、肉、笋、盐。我很纳闷,这些东西干什么用呀?一会儿大家明白了-----野炊-------做饭!我们还没自己做过饭,所以都好奇地、认认真真地听辅导员讲怎样在野外做饭:
1、 要捡够多的柴禾,先放一捆点着,然后看火势一点点加;
2、 等看到锅边结了锅巴,可以慢慢退火,再闷15分钟;
3、 用火要小心,要控制好火势;
哦,野外做饭不是那么容易的。
开始烧饭了!先在堆好的柴禾上浇上一些油,然后点火,火着起来了,辅导员往火上又浇了点油,真是火上浇油呀,火一下窜起来了。对着旺火,我们小队里8个人神情专注地密切观察火势,时不时扔几根柴禾进去。奇怪的是火势不但没见长,还越来越小了,这可把大家急坏了。白老师来了,她用粗树枝挑开一些柴禾,中间留了一个洞,我们很奇怪。老师告诉我们,火是需要空气的,柴禾放太密了,火无法获得空气,自然就灭了。我们按照白老师的嘱咐给火“留”了个洞,让它呼吸,这样果然火又旺了。
锅子里有锅巴结出来了,于是我们把火退了,又闷了15分钟,打开锅盖,一阵香气扑鼻而来,一团烟雾散去后,白白的糯米,红红的咸肉,黄嫩嫩的春笋,绿绿的豆子,还有粉粉的午餐肉呈现在眼前。大家欢呼雀跃,拿起饭盒争先恐后地盛饭。饭真是好吃,自己的劳动果实就是好!
中午休息后,我们还去挖春笋,并不是大个的就好,因为太粗的是毛笋,长高了就是竹子了,我们可不是熊猫。我挖了不少春笋,回到家让妈妈煮给我们吃,大家都说这笋嫩、鲜,我心里美滋滋的。
小学最后的春游,我学了新东西,感受了新体验,更增添了一段童年美好的回忆。
新学期新感受初一作文 篇14
看着这暑假还有几天就过完了,还真是有点留恋,自从进入中学以后,获得一个轻松的假期是多么的不容易。以后随着年级的变化,我们的时间将会越来越紧张,这才开学初二,以后的路还有很长。
所以,我的第一个计划就是更合理的利用时间,这一点我深知,合理利用时间才能系统的去学习。我从去年初一开学,经过这一年的学习我发现,我的学习时间在不断的缩短,但是效率还是没有变化。但这仅仅是一步,以后随着学习量的增加,时间还要更合理的安排。
在学习方面,我从进入初中开始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很高,在这一年中也找到了自己比较擅长和薄弱的地方,所以我在初二这学期着重在语文、政治、生物上,数学也是要提高,其余的则花费时间较少一点。而且,初二又新加了一门物理,我虽然在这个假期没有学,但我相信我是绝对不会在这方面落伍的。因为听别人说这与数学差不多,也都是一些让人感兴趣的知识。
这些书,也许可以帮助我提高语文成绩。妈妈还给我买了一种《小学毕业,冲刺初中重点班》。妈妈告诉我:“语文的学习不像数学。学数学,你只要学会了一个例题,弄懂了它,其它类似的题目你就都会做了。而语文是靠日积月累,要一点一滴的积累,不是一下子就能学好的.。
我对我的分数和成绩要求并不高,我的宗旨是,尽我最大的能力考试,发挥出最好的水平是最重要的。我如果发挥正常的话,我想应该不会考的太差。而且在考试与学习的方法上也要努力的去发现才能用“科技”的方法来获取更好的成绩。而且,在上两个学期,我遇到了一个的问题,就是有时给自己的压力太大,我相信我应该不会在下学期让这个自己给自己的小毛病发挥作用。
从5月7日接任我们这个班的班长以来,我的任务也就增加了,不光要努力学习,还要一部分管理我们班级的事务。虽然占用了我的一些精力,但这只是凤毛麟角。我实在管的不多,也比我想象中的要轻松的多。但是,有几件办的事,都没有太成功或者作用不大,这一点使我很失望。而且几个轮值班长都很少听我的,在投票中总是获得不了多数,又使我很郁闷。所有都对我很不利。
班里同学年龄逐渐增长,我们班里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多。作为班长,我管理的也得更多了。怎样管理我们班这82个同学是我现在所要锻炼和学会的。这不光可以维持我们班里的纪律,更可以锻炼我的能力。我管理我们班的目标是可以与我原来小学是的班一样优秀。我发现,最重要的是要提升我们这个班级的集体风貌,才能让我们今后的办事效率可以有人配合,才能有成效。其余的不管是纪律还是卫生都很好办了。
感受初一作文 篇15
关键词:坚持练笔,循序渐进,课外阅读,读中提炼,教学理念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是综合性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须的语文能力,也是一个人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小学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方面基础打得如何,将影响学生一生。
1 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理念
随机抽取120名三年级学生,就作文的方方面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作文表示不喜欢的占65.3%。其中54.6%不大喜欢作文的学生表示,对某次作文愿不愿意写,取决于要求写什么,会写、能写的尚可,反之则不喜欢。在120名学生中,问及作文存在哪些困难,没东西可写和不爱写的共占60.1%。在作文指导方面,希望老师启发和让学生讨论的共占67.5%。 上述调查表明,不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占多数,找不到合适的内容是不爱作文的主要原因。学生喜欢写自己想写的,希望采用教师启发和同学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作文指导。
如果说上述调查结果有一定代表性的话,就要大力改进作文教学,改革的前提,是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观念。
1.1 进一步明确小学生作文的性质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是习作,不是创作。作文一点也不神秘,只要会说话,会写字,就能写文章。“作文就是看见什么说是什么” “作文就是用笔写话” 养成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嘴巴、鼻子、手写文章的习惯。作文是生活的需要,它不是一种点缀,一种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它能够使生活更加丰富,更加充实。明确了小学生作文的性质,就不会要求过高、急于求成,就不会让所有学生的习作向“优秀作文”看齐,揠苗助长。
1.2 解决学生不会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的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
1.3 明确求真、立诚是最重要的作文习惯
求真,就是习作要“有真意”,说自己的话,不说假话、空话、成人话;立诚,就是“诚实地说自己的话”,老老实实,实事求是。为人真诚,才能说真话,吐真情。这既是作文的问题,又是做人的问题。我们要通过作文教学,既教作文,又教做人。对小学生来说,作文要做到求真、立诚,就要有作文内容。作文的源头活水是充实的、鲜活的生活。要想习作不胡编乱造,就得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有所发现。
1.4 解决写作方法(不会写)
一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二要掌握一定的作文知识。作文是一种技能,技能的形成靠训练。一定要勤动笔,要放手让学生写,要把练笔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日常生活之中。作文还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靠历练。当种种好的习作习惯一旦养成,必然具有很强的作文能力。因此,教师要把习惯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贯穿于习作教学的全过程。各个年级的教师根据年段要求,注重落实以下习惯的养成:勤于观察体验的习惯,积累生活材料和语言材料的习惯,想清楚再写的习惯,勤于读书、乐于动笔的习惯,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规范、工整书写的习惯。
1.5 语文是天使,阅读和写作是作文的两翼
写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加强课外阅读,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加文化和语言积累。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2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训练从写句子、写话到写片段,再到写成篇的作文,循序渐进。低年级主要练习写句子、写话。包括:用学过的词语写句子;观察简单事物或图画以后写几句话;用句子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感受或祝福;能写条据,能写简单的日记。低年级最重要的是“对写话有兴趣”,乐于通过写话,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写片段的练习以外,素描、童话、书信的习作,应当引起重视。素描是写记实作文的基本功,可以培养观察事物和用语言文字描摹事物的能力。在培养想象作文能力方面,低年级可以练习编童话、讲童话,中年级可以进一步练习写童话。在应用文方面,中年级适宜学写书信,并鼓励学生以书信交友,用书信和他人沟通与交流。高年级要求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此外,结合阅读教学,不失时机地练习仿写、续写、改写、扩写、缩写,以及适当练习给材料作文,均有助于提高作文能力。
作文修改。修改一般的程序是:总改,指出共性的问题;交流、欣赏少量佳作,交流写得好的句、段,点评写法,学生谈出习作体会——指导如何修改;最后互改、自改。
指导修改,要循序渐进,具有可操作性。低年级着重修改句子,中年级修改一段话,高年级修改整篇习作。无论是改句、改段、改文,都要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两方面修改,且在很多时候改内容和改语言是不可分的。要结合修改,陆续教给学生使用修改符号。要由句到段到篇,指导学生学会修改,最终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3 加强课外阅读和平时练笔的指导
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继续、发展、升华。读中学写,虽然落脚点是在“写”上,但它的实际意义是写与读的相互促进与共同提高。
读中学写, 巧妙练笔。开展课外阅读,要做到时间有保证,读物有保证。教师要做的工作是推荐读物,指导读书方法。
加强平时练笔,一方面把练笔辐射到阅读课上,经常写写感受、启示,仿写句、段,续写结尾……自自然然地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另一方面,把练笔延伸到日常生活中,针对生活需要练笔,为了实际需要习作。如,低年级学生“每日一句”,练习写观察日记、成长日记。中年级写日记,给远方的熟识的或不熟识的人写信。高年级写表扬稿、建议书;写读书笔记;为了某件事写启示、写公告;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读书、搜集资料,再写成文章或简单的研究报告。
【感受初一作文】推荐阅读:
春节的感想感受初一作文600字08-23
初一军训感受关于教官的作文500字08-12
初一军训感受作文500字作文5则范文06-29
初一新生军训感受07-05
我的初一感受07-28
初一开学周记感受600字09-21
初一年级暑假日记:感受下棋400字08-09
黑夜感受作文06-20
感受生命作文09-09
感受尴尬作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