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届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讲话(精选8篇)
四届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讲话 篇1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在县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公会上的讲话
(2011年3月25日)
同志们:
今天,县政府专门召开会议,集中交办今年“两会”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和政协委员提出的提案,部署办理工作,同时对办理工作先进单位进行表彰。这是县政府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具体体现。
刚才,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对去年县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情况作了总结,对今年的办理工作又作了具体部署,提出了办理要求,我十分赞同。
从去年的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来看,总的说,各承办单位普遍做到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措施有力。办理的质量和效果也比较好。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建立第三方介入解决医患纠纷、丰山镇自来水管网改造、城区道路维修设臵安全标识等建议,都得到较好的解决和落实,代表和人民群众比较满意,进一步密切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但我们也要看到,在代表建议办理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如有的单位对三个月办结的法定时效观念不强,须经多次督促催办;有的没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答复简单含糊;有的没有摆正位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书面答复、轻解决落实的现象,等。希望有关单位引起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认真做好今年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
今年,在县四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共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
1的议案12件,建议29件,共计41件。经大会主席团讨论决定,12件议案都转为重点建议处理。这些建议从农业农村、交通水利、城建旅游、社会事业等方面,反映了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愿望,对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办好这些建议,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县委四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做好“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起步工作,推进科学发展,全面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推进全县“四个文明”建设,实现“211”工程,早日把孝昌建设成为全省中等发达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就做好今年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办理工作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代表在人代会会议期间对全县各方面的工作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是依法执行代表职务、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工作,是参与管理我县政治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重要形式,是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的重要途径。尊重和支持代表依法行使职权,认真办理好代表建议,是各承办单位和部门的法定职责、发挥代表作用的内在要求。各承办单位一定要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办理好代表提出的每一件建议。
二、加强领导,努力提高办理质量
办理代表建议重在质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代表提出的可行性建议是否能得到落实,代表对办理结果是否满意。也就是说,衡量的标准主要看“落实率”和“满意率”。不断提高“落实率”和“满意率”,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是国家机关和组织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各承办单位“一把手”要高度重视、负总责,并确定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代表建议的办理工作;要安排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强的同志具体承办;要明确要求,落实责任,做到任务、人员和措施“三落实”,并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对事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的重点代表建议,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做到亲自抓、重点抓。特别要着重解决代表提出的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重大问题;对代表连续几年反复提出而又没有解决的建议,要认真分析原因,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对涉及面广、影响较大的问题,要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合理安排,加强部门之间的配合,花大力气解决,办出成效,给代表一个明确满意的答复。对涉及几个部门的问题,一定要确定主办单位,有关部门、单位要加强协作,不能推诿,贻误办理工作。同时,县政府办公室要重视做好牵头、组织、协调工作。
二是搞好调研,抓住重点。对代表建议不能仅仅满足于件件有答复,更重要的是件件有成效,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办理过程要抓住重点,抓住代表建议的主要方面。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与代表的面商率,与代表面对面地交流,虚心听取代表的意见,及时沟通办理情况,有针对性地解决和答复问题。对情况不明、比较复杂的问题要组织力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抓住建议所涉及问题的实质,有针对性地制定办理措施。
三是改进工作,狠抓落实。对代表提出的建议,凡是应该解决又有条件解决的,一定要及时解决;对应该解决但有一定难度,一时条件不具备或难以落实解决措施的问题,要先向代表如实说明情况,明确办理
时限,并要积极创造条件予以解决;因受各方面条件限制,确实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代表说明原因,以诚相见,取得代表的理解;各承办单位要变被动办理为积极主动办理,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法,实行开门办建议。在答复前,要听取代表的意见,在答复后,要做好代表建议征询意见工作,根据代表反馈的意见,做好再办理、再答复工作;答复意见要实事求是,切忌说大话、套话、空话、敷衍应付。
四是严格程序,依法办理。根据地方组织法、代表法和《县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的规定》的要求,各承办单位在接到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后,应在三个月内将办理结果书面答复代表。个别复杂的问题,经交办机关同意,可适当延长答复期限,但最长时间不能超过六个月。答复件要主送领衔代表和附议代表,并向领衔代表随寄《代表建议办理征询意见表》,抄送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和该领衔代表所在的乡镇人大,同时抄送县政府办公室。各承办单位要严格遵守这个规定时限及有关要求,在确保办理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在法定的期限内完成办理工作。要坚持“三见面”制度,与代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随时听取代表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办理代表意见建议3件以上的部门、单位,今年至少要组织一次现场办理会,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主持办理,确保办理质量和效果。
三、进一步加强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督促检查
加强对县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督促检查,是县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今年是本届人大任期的最后一年,也是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为本届划个圆满的句号,县人大将进一步加大对代表建议的督办力度。一是在适当时候组织县人大代表对办理工作情况开展视察、检查。二是听取和审议县政府办理代表建议、批评
和意见工作情况的报告。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作为联系代表的工作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同县政府办公室及各承办单位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了解办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探索提高建议办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7月份对办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通报。在检查中发现代表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承办单位要重新办理,重新答复,直到代表满意为止。县政府办公室要认真总结办理情况,11月份,向县人大常委会作出专题报告,专题报告要对办理落实结果逐条逐项列表反映,对代表反馈意见表进行汇总,并认真加以分析,提出具体的对策和意见,进一步规范办理工作,推进代表建议办理和落实。三是开展代表建议重点督办工作。对转为重点建议办理的12件议案,今年县人大将实行常委会领导、专委会主任牵头进行重点督办,以提高办理质量,带动整体办理工作开展和落实。四是加强办理工作的督促检查。为了提高办理质量,县政府办公室,县人大代工委要有计划、有重点的对办理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分别召开代表建议办理进展情况汇报会,及时总结经验,通报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提高办理质量,确保给代表一个满意的答复,让代表满意。
同志们,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法律性、政策性、时效性要求很高,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用科学的态度审视办理工作,用发展的眼光谋划办理工作。希望同志们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把今年的代表建议办好、办出特色,真正把代表建议落到实处,让代表满意,为促进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四届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讲话 篇2
某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期间及会后,代表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含议案转建议37件,以下统称建议)84件中,属市委有关部门办理的2件,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办理的2件,共计4件,均已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完毕并答复了代表。我们采取电话联系和上门联系的方法,征求了代表意见,书面回复代表后,代表表示满意的3件,基本满意的1件。
一、陈淑珍等13名代表提出的“关于请求市人大制定《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实施办法的议案”(议案转建议第28号)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十分重视代表建议,专门召集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听取了意见;又在办理代表建议工作中征求了部分代表的意见。鉴于社会保险费征缴涉及方方面面,情况比较复杂,制定《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实施办法的时机还不成熟,加之该条例是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应由政府或其职能部门制定规范性文件实施更为妥当。市人大常委会将对《劳动法》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着重对全市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进行调查,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督促市政府早日出台我市的社会保险费征缴的.具体实施规定。对此办理情况,代表表示基本满意。
二、杨文代表提出的“建议《某日报》设立商会之窗栏目”(建议第70号)市委宣传部对此建议十分重视,专门召集某日报负责人进行了认真研究,决定暂不开辟此栏目,并向代表说明了原因。一是近几年,《某日报》在营造亲商、扶商、安商氛围,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上,做了许多让社会各界肯定的工作。一版专门开辟了“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栏目,20开辟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栏目,其中“创业故事”等典型报道,获得了社会各界好评,其声势和力度在日常宣传报道中是少有的。二是《某日报》一直在宣传商会工作,连续推出的两个典型人物都是商会会长。三是营造亲商、扶商、安商氛围的工作涉及社会各界,如果只开设“商会之窗”,不利于报社工作的全面开展。对此答复,代表表示满意。
三、唐邦雄代表提出的“关于把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工作纳入市工作目标考核内容的建议”(建议第77号)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办公室进行了认真办理。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已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列入了市级部门的年度目标进行考核,实行扣分制。明确由市委督查室和市政府督办室负责交办、督查、考评,年终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将承办单位办理人大代表建议的考核得分交市目标办,计入县(市、区)和市级部门年度目标总分。根据代表建议,市目标办表示要改进考核办法,更进一步做好代表建议办理目标考核工作。对此,代表表示满意。
四届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讲话 篇3
全县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情况的报告
三月十一日,县政府召开四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根据会议精神,我镇认真学习落实,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落实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学习统一思想。会议召开之后,我镇立即召开领导干部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会议精神,深入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意见。按照县政府要求,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县政府四届五次会议的要求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要求上来,努为“维护社会稳定、建设美丽花园”做出积极贡献。
二、结合实际制定目标,细化目标任务。我镇根据县政府会议要求,在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实际的工作理清工作思路,研究制定落实措施,并紧密部署2011年开年各项工作。围绕我镇今后五年和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结合我镇工作实际,确立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农业总产值5.2亿元,工业总产值达4.1亿元,财政收入3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600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招商引资总额达2.1亿元,规模工业新增5个以上。细化的责任目标及措施如下:
(一)、把壮大工业经济作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加大招商引进力度,全方位开展招商活动。做到大活动招商与小分队招商并重,突出小分队招商。做到部门招商与企业招商并重,突出企业的主体招商。坚持招商环境与招商并重,突出招商环境的建设。真正
1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扶商的大环境,达到以商招商、以商带商的目的。2011年要再加大园区建设,做好园区企业的落户工作,在2011增加投资800万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00万以上)20个以上,实现招商引资2.1亿元。
(二)、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点
加强项目引进。坚持引进、服务、协调并重的方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形成对上争取项目,对下督办项目,对外引进项目,对内策划项目的工作氛围,大中小项目一起上,内资外资项目一起上,工业农业社会发展项目一起上。(三)、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点
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做好基础设施的投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现代农业建设,优化农产品结构,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推进农业服务组织和机制创新,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的组织化和专业程度。大力发展蔬菜种植和畜禽养殖。
(四)、把文明卫生城镇创建作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树立抓环境促发展理念,着力推进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步伐。花园的环境建设关系花园的经济发展,影响着孝昌的社会进步,我们要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环境,抓好环境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奋力开创文明卫生城市创建的新局面。以创建省级文明卫生镇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文明卫生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加大硬件设施投入,提高城区管理水平,2为发展经济创造良好的条件。2011年将完成森林公园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引进力度,充分利用和集中民间资本,千方百计筹措城市建设资金,改造旧街老房,完善配套设施,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商住休闲小区。
(五)、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促进镇域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落实维稳责任,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下大力气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平安花园创建活动,深化政法“三项重点工作”,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把平安建设和综治维稳工作放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积极主动地服务发展。围绕改革发展搞好服务。妥善处理企业改制、产权转让等方面的问题。
(六)、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的落脚点
着力改善民生,继续做好民政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大病救助等社会救助机制,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寻求政策支持,继续做好镇办企业下岗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落实廉租住房和农村困难户的危房改造政策,确保低收入群体安居乐业。继续做好劳动就业工作。抓好城镇新增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保证城镇职工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认真落实城乡医保政策,力争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覆盖率达98%。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确保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115以内,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6%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重点三查率达95%以上。加大教育基础设施投入,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
(七)、进一步完善软硬件环境,按照县政府分解落实的要求,“拓展
3新城区,改造老城区”的思路,完善老城区道路、绿化、供排水、燃气等专业规划;抓好博士湾森林公园、“一河两岸”改造项目建设为重点,带动老城区商业发展,建设城区的新亮点。
三、明晰目标狠抓落实,强化督办检查。努力转变作风,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围绕工作目标责任状,将进度明晰到周,责任明晰到人,确保人人有压力,时时有动力,并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和督办。在当前工作中,一要对2010年定的重点工作、项目开展回头看,进行查漏补缺,攻坚破难,保证今年的各项工作的完成。二要抓好典型的培育和示范,在打精品、创亮点上下功夫。
县长在政协七届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篇4
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 杨中华
(2012年2月16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政协元谋县第七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今天隆重开幕了!这是全县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县在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的情况下,召开的一次继往开来、共商改革发展大计的重要会议。在此,受县委袁书记的委托,我代表中共元谋县委、元谋县人民政府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委员、各界人士和为我县政协事业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希望各位委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饱满的履职热情,积极参政议政,踊跃建言献策,把这次会议开成一次团结、民主、奋进的大会。
过去的一年,在州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县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团结一致、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奋勇拼搏,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实现了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县生产总值达到2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2.3%;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分别完成14088万元、9970万元、83798万元,增长16.1%、15.6%、1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406元、5602元,增长13.4%、17.1%;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完成6.31亿元、增长22.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95‰;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为25.45亿元、9.79亿元,增长24.4%、17.9%。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州委、州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共同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果,也是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群策群力,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全体政协委员,向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委员、同志们,认真研究当前发展面临的形势,2012年是元谋抓机遇、求突破、缩小发展差距,实现赶超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如何在全州各县市竞相加快发展的态势下,实现元谋赶超跨越发展目标,全县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汇集到我县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围绕县委提出的“实现打造绿色经济强县、文化旅游强县和中国南方极其重要的蔬菜集散地三大目标,培强绿色产业、县域工业和文化旅游业三大产业,塑造东方人类故乡、冬早蔬菜之乡、冬旅休闲之乡三大形象,推进开放元谋、文化元谋、绿色元谋建设三大进程”“四个三”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推动全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下面,我代表县委,就开好此次
会议、进一步做好政协工作,讲四点意见。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共谋发展共促进步
实现今年全县经济社会赶超跨越发展,是全县的中心工作,也是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县政协和全体政协委员一定要按照县委的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推进科学决策。要围绕今年各项重点目标任务,抓住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课题,深入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积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的优势,立足我县的产业特点和发展实际,发挥专业优势,为培强壮大支柱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充分发挥联系面广的优势,推进对外开放,开展丰富有益的联谊工作,巩固老朋友、广交新朋友,积极宣传元谋、推介元谋,为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招商引资牵线搭桥。要始终把群策群力作为发展的保障措施,走进群众生活,倾听群众疾苦,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集民智、显民意、讲真话,努力为元谋的改革发展尽责尽力。
二、把握民主、协商两大主题,关注民生共建和谐
当前,我县正处在一个经济加快转轨、社会加速转型的矛盾凸显期,促进协调发展、保障经济社会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要拓宽视野、找准角度,把政协工作同建设和谐元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认真研究新情况、新变化;要发挥统一战线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多样性的优势,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努力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要积极探索加强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对党委、政府工
作人员的履职情况加以监督,客观公正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党政部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转变;要积极协助党委、政府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群众的安危冷暖、衣食住行、困难群体的社会救济等民生问题,开展视察、调研,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促进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要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做好统一思想、释疑解惑、协调关系的工作,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从而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
三、加强政协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职能力
坚持与时俱进,搞好自身建设是人民政协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广大政协委员要结合县情,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党委关于支持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履职能力建设。要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素质,着力推动工作创新,切实增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密切政协机关同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以及人民群众的联系,不断提高政协机关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要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联系,更好地组织政协委员,就我县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和视察,提出科学化意见和建议。要增强创新意识,用新的视角研究新情况,用新的思路解决新问题,推进政协工作不断创新。
四、切实加强党的领导,积极为政协工作创造条件
政协工作是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和省州党委关于支持人民政协工
作发挥新作用的有关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把政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支持政协依章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确保人民政协政治有地位、建言有机会、出力有舞台、工作有作为,确保政协与党委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行动上同步。各级各部门要把政治协商作为重大决策的必要程序,主动向政协通报情况,支持政协开展调研视察,对政协意见建议,要虚心采纳,认真办理,抓好落实,及时反馈,自觉接受政协的监督,积极为政协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提供保障,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关心、重视和支持政协工作的良好氛围。
四届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讲话 篇5
汇
报
政府督查室:
根据政协七届五次会议提出的建议案,我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专人负责,现就我单位承办的建议案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关于加快上翟庄科技产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建议(第1号)
1、园区规划和建设情况
黄陵县上翟庄科技产业园位于黄陵县桥山镇上翟庄行政村,占地约1300亩。功能初步定位为加工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开发,细分为光电基础材料加工及下游产品开发、旅游产品加工、小型石化机械配套服务加工、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业等五个区块。要求入住企业必须满足无污染、低能耗、高技术含量、符合产业政策、发展潜力持久的条件。上翟庄科技产业园区尚处于起步阶段,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已通过评审。县政府将根据园区整体规划,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配套建设公用设施,逐步达到“七通一平”(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信、通暖、通闭路电视、场地平整),增强园区吸引力和承载力。
目前,首家入驻该园区的延安西物瑞星光电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主要生产高折射率玻璃微珠。占地约58亩,总投资6000万元。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200万元(今年1-10月完成3000万元)。该项目6月21日已进入了投料试生产阶段。
2、建议案落实情况
针对整个园区建设工作,我局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明确职责,夯实责任。由县中小企业局具体负责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针对园区实际,科学定位园区功能,细化园区总体规划;能源化工协调办具体负责协调园区在建项目建设工作,待县工业园区管委会成立后交其全面协调、管理。二是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们始终紧紧围绕区位和资源优势,扩大开放力度,更新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法,丰富招商内容,提高招商引资的效果和水平,积极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利用西洽会、报刊媒体等各种招商平台大力宣传推介园区及项目,且成效显著。
二、关于尽快成立我县煤化工业园区管委会,促进园区规范运行的建议(第3号)
1、园区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 “煤炭主导、园区承载、化工提升、石油增效”的工业经济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店头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建设,全力搞好协调服务工作,高起点推进煤化工产业发展。经过不懈努力,我县店头煤化工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目前,园区已入驻企业54个,从业人员达30000余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8个,产值过亿元的大中型企业10个。2010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23亿元,上缴税金6亿元。4×100万吨焦化项目和2×300MW煤矸石电厂等重点项目已相继开工建设,1亿块免烧砖厂一期工程已建成投产,20万吨合成氨项目的选址工作有序进行,力争年底全面开工建设。园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7.605亿元(今年1-10月份完成29.39亿元)。
2、建议案落实情况
为了进一步加快我县店头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又好又快健康发展,县政府向市政府申请成立黄陵县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及其办事机构,科学统筹管理、协调、推进园区及项目建设。经市编委会研究,于今年4月批复批准成立黄陵县工业园区管理委会,副处级建制,下设4个功能科室,编制20人。目前,县政府正在加快管委会组建和人员配备工作。
总之,今后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优化投资和建设化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力推进店头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和上翟庄科技工业园区及项目建设步伐,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应有的贡献。
四届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讲话 篇6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XX市XX区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全体委员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已经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议程,今天就要胜利闭幕了。会议期间,各位委员牢记使命,忠实履职,围绕建设“XX城市”的战略目标,积极建言献策,共商发展大计。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对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
会精神,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我谨代表中共XX区委,对大会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过去的一年,区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在服务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发挥自身优势、履行政协职能上积累了许多经验,在促进各界团结、构建和谐XX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推进全区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体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2006年是我区实施“十一五”规划,建设XXX城市的第一年,也是跨越提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在去年底召开的区委六届十次全会上,区委提出要“准确把握定位,科学谋划发展,为XX作贡献”,科学地编制“十一五”发展规划,努力把XX建设成为XX城市。预期到2010年,全区GDP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突破200亿元,人均GDP达5600美元,比全国提前七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形势、新的目标,需要我们坚持“难中求快、快中求好、发挥优势、多作贡献”,需要我们继续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发有为。希望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坚持把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把握政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凝聚各方面的力量,为XX加快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此,我讲四点意见:
一、坚持把善谋发展之策作为政协工作的第一要务,在建设XXX城市中创下新业绩
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围绕建设XXX城市的奋斗目标,找准服务大局与发挥优势的结合点,通过有为的协商、有力的监督、有效的参与,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履行好政协职能。要不断增强政治协商的主动性,服从服务于区委中心工作,主动沟通,主动联系,多方收集意见,深入开展协商,充分汲取群众的真知灼见,以利于党和政府集思广益、科学决策,以利于促进社会各界增进理解、扩大共识。要不断探索民主监督的路子,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包括建议案、提案、视察等在内的有效监督形式,提高政协民主监督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党委、政府各项决策落到实处。要不断增强参政议政的实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焦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特别要注意选择“十一五”规划实施中一些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组织开展调研,提出有见解、有份量的建议和意见,为推动全局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希望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视XX发展为己任,主动参政,积极议政,在推进我区“四位一体”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作用。
二、坚持把多办利民之事作为政协工作的本质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作出新贡献
政协是由各界别阶层中的代表性人士组成的,具有联系社会广、接触范围宽的特点和优势。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一定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持情为民系,利为民谋,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要发挥渠道畅通的优势,经常深入群众,收集民情,倾听民意,把基层的情况汇聚起来,把民间的真知灼见集中起来,通过政协的特殊渠道,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使各项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要弘扬为民谋利的优良传统,广泛参与,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要发挥人才荟萃的优势,运用多种形式,发挥各界作用,为困难群众、落后地区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要发挥联系广泛的优势,加强同海内外乡亲和广大民营企业主的联系,在外引内联、招商引资、纳贤聚才等方面多做工作。要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营造创新环境,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和新的机制,不断增强发展活力,释放发展潜力,促进发展跨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
三、坚持把集聚人和之力作为政协工作的主要基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展示新作为
四届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讲话 篇7
——在团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万闻华
(2012年2月15日)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书记处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团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的部署要求,总结2011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明确2012年全省共青团工作的任务、导向、重点和方法,努力实现创新发展。
2011年度团省委常委会的工作已经书面向大会报告,请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2012年是党的十八大召开的喜庆之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90周年,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市县两级团委的换届之年。大事要事多,工作任务重,各界关注度高,承前启后的压力大。2012年全省共青团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弘扬“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以创新发展为主题,围绕“整体性工作全团领先,建功„两个率先‟全省争先”的总目标,普遍性工作求深入,开创性工作求突破,以“两个率先·青春行动”为统揽,实施“青春建功计划”、“青春服务计划”、“青春燎原计划”,全面提高共青团对党政中心的贡献度、青年对共青团的满意度、基层团组织的活跃度,为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贡献青春力量。下面,我代表团省委常委会讲几点意见。
一、把握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的形势任务
共青团工作从来都与党的工作大局紧密相联,与世情、党情、省情、团情的深刻变化紧密相联。做好团的工作,首先必须科学分析形势,清醒认识现状,把握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
1、全力推进“两个率先”为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两个率先”是新时期江苏发展的总目标、总定位,“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是全省上下团结奋进的精神火炬,“八项工程”是今年工作的主抓手,是各地各部门工作的指挥棒。党团的特殊关系和共青团的组织属性决定了团组织要在实施“八项工程”中首先发声,勇挑重担。从“八项工程”的工作布局看,在转型升级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中共青团大有可为,在文化建设工程、民生幸福工程中共青团责无旁贷,在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农业现代化工程中共青团理应争先,在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党建工作创新工程中共青团基础扎实。我们不仅要当好配角,而且要敢当主角,不仅要站在台前,而且要走在前列,使团的各项工作与“八项工程”深度对接,在推进“两个率先”中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要通过青年来传承,文化是时代的反映,要青年共同来创造。引导青年是共青团的根本任务,共青团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思想文化上的先进,共青团历来重视运用思想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决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必将为共青团打造鲜明组织文化培育丰厚土壤,为做好团的各项工作提供更加系统的理论指导、更加丰富的工作载体、更加专业的力量支持、更加有力的舆论支撑。我们要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开风气之先,建设青年文化高地。
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畅通了融入途径。社会问题青年化、青年问题社会化是当前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共青团的双重职责得到了强化。一方面,为青年创造和谐稳定、充满活力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针对青年需求提供公共服务,使青年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受益者;另一方面,作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纽带和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载体,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发挥整合青年和青年社团的枢纽型组织作用,使青年成为社会管理创新的参与者。我们要充分利用和融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大格局,使共青团真正融在青年当中。
4、“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中央把2012年确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以“创先争优迎十八大”为主题,以“抓落实、全覆盖、求实效、受欢迎”为总要求,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党建带团建”是团工作的重要法宝,团建是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关于集中力量抓支部,为基层解难题、办实事,建立创先争优长效制度,加大基层组织建设人力、物力、财力投入,领导干部下基层、抓基层、直接联系基层等重点要求,对于破解当前基层团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又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条件。我们要抢抓“基层组织建设年”的重大机遇,认真落实省委“三解三促”活动的要求,走进基层,服务基层,完善加强基层团建的体制机制,着力增强基层团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5、“青春燎原计划”的阶段性成果为共青团工作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青春燎原计划”实施以来,坚持统筹推进的科学方法,以组织建设带动全面工作,以点上的先行先试指导面上的普及推广,注重将工作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注重形成制度安排固化工作成果,注重提炼具有江苏特色的可复制的团建模式和方法,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进一步健全,工作力量进一步充实,工作活力进一步增强。我们要充分利用“青春燎原计划”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积累,把组织优势、干部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继往开来,接力奋斗。
二、强化当前共青团工作的鲜明导向
上级组织的工作导向是下级组织工作的风向标,导向鲜明才能上下同心、形成合力。
1、组织青年更加注重组织覆盖与工作影响并重。“团的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是我们的政治目标。“两个全体青年”之间不是承接关系,而是并列关系。我们在延伸和健全组织网络,大力提高建团率的同时,要迅速配置资源、加强指导,激发组织活力,用符合青年特点、贴近青年需求的工作和活动影响青年。
2、引导青年更加注重路径探索与载体建设并重。对青年实现有效的思想引导,既要门前有路,又要路上有车,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送到青年的心坎上。我们在全面拓展“青春导航行动”七条路径,开辟合作渠道的同时,要注重载体建设,丰富工作内容,设计文化产品,提供文化公共服务,尤其要发挥好微博等新媒体的重要作用。
3、服务青年更加注重生存型服务与发展型服务并重。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青年需求层次的提升,相对于生存型需求,青年更关注发展型需求。我们在着力满足青年入学、就业、微创业等基本需求的同时,要努力为青年争取更多的发展空间、上升通道,提供个人价值实现的平台。
4、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更加注重普遍性维权与重点群体维权并重。青年的利益诉求既有鲜明的整体特征,又有很强的个体差异。我们在通过“面对面”等制度安排,反映青少年普遍利益诉求的同时,要集中力量,聚焦新生代农民工、低收入大学生、闲散不良青少年等重点群体,优先反映他们的突出问题,回应他们的核心诉求。
5、工作评价标准更加注重执行力与满意度并重。共青团工作定位于两个维度,一是党与共青团的关系,二是共青团与青年的关系。我们在强调“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团内共同意志、统一步调,强化执行力考核的同时,要注重对青年满意度的监测,既问耕耘,又问收获,建立起工作的“全息图像”。
三、构建“两个率先·青春行动”的工作布局
“两个率先·青春行动”是全省共青团工作的总抓手,是创新发展的工作体系。其中,“青春建功计划”着重解决思想凝聚和人才凝聚问题,“青春服务计划”着重解决成长助力和需求服务问题,“青春燎原计划”着重解决组织活力和干部能力问题。
1、实施“青春建功计划”,提高对党政中心的贡献度。一是抓好引导青年工作,为“两个率先”提供思想保证。生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抓住党的十八大召开和纪念建团90周年的重大契机,以“三创三先”新江苏精神和新时期雷锋精神为主要内容,在坚持正面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分类引导的科学方法,在全省广大青少年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青春励志教育,深化“青春导航行动”。广泛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主题教育、“纪念建团9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学雷锋、展青春、建新功”行动、“劳动·创造·奋斗”励志教育活动、“我们身边的好青年”大型网络推选、“我的青春故事”大学生成长故事会、“百万少年争戴四好少年奖章”活动,引导青少年把坚持爱国主义与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党的领导统一起来,努力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大力加强青少年文化和新媒体建设。积极运用文化途径开展团的工作,合理适度地把团的组织存在和工作影响融入文化和艺术载体之中。加强与文化领域各种专业力量和市场力量的合作,联合文化企业和公益性文化机构创作、开发、推荐、发布一批能满足青少年健康成长需求的优秀图书、影视、歌曲、动漫、游戏等文化产品。更加注重运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工具开展引导青年工作,突出重视微博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努力把微博打造成共青团联系、服务、引导青少年的新途径、新载体。广泛开设团组织的官方微博、团的重点工作项目和品牌活动微博、团干部和青年工作者实名微博等,努力实现全省各级团组织年内“团团开博”。继续开展“江苏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引导青年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推荐一批成功案例和工作成果参加全团新媒体和文化展览交流会。推动第二批和第三批基层团组织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大纲》的转化工作。建设团学队实践育人体系。把面向大学生的成长服务与思想引领有机结合起来,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机制建设,明确大学生骨干、专职团干部、高校青年教师三大群体的培育方式,实施“先锋计划——团学骨干作风和能力培养工程”,广泛组织“与信仰对话”系列活动,深入开展励志体验、创新创业和志愿服务,引导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社会实践和正确的社会观察。高度重视中学共青团工作在全团的源头性地位,规范入团程序,突出载体创新,按照碎片化、分散化原则,开发和设计有益中学生身心健康和提高社会化技能的活动,促进团的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继续抓好中职共青团工作,力争将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纳入教育部门星级中学评估体系和学校绩效考核标准。深化“红领巾心向党”活动,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持续开展“手拉手”活动。推进少先队学科建设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进程,全面加强少先队组织建设,增强组织活力。召开省学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省少先队第六次代表大会。二是做好青年人才工作,为“两个率先”凝聚智慧和力量。推进青年人才工作体系建设。发挥青年人才工作牵头部门作用,以重点项目推进青苗工程、青智工程、青创工程建设,建立健全省、市两级青年人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继续开展“一万三百计划”,在开发区(园区)等青年人才集中的地方建立团委、青年人才工作服务站、青年人才联谊会(俱乐部)“三合一”工作格局,提升青年人才载体覆盖面、服务力和凝聚力。协助做好引才荐才工作。开展华人社团江苏科技行活动和苏港澳青年服务江苏科技金融活动,以省青科协换届为契机,发现、凝聚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建立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教练计划,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市级团委结对共建,助推青年人才流动。进一步完善省少年科学院建设,联合开展全省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评聘展示活动,从小培养科学意识、创新意识、人才意识。重视对青年社团的服务和凝聚。发挥青联的枢纽作用,尊重委员主体地位,组织青联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才智,提升青联组织的影响力。广泛建立青年社团之家和青年自组织培育服务中心,密切与青年自组织的联系,发现和团结更多的青年人才。
2、实施“青春服务计划”,提高青年对共青团的满意度。一是深化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努力形成青年就业创业服务链。突出大学生、进城务工青年、青年职业农民、“两后生”等重点青年群体,把促进青年就业创业作为服务青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为广大青年提供服务。继续抓好“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同城结对”模式,完善见习基地遴选、评估、退出机制,开展星级基地创建活动,全年稳定建设1000家以上“运转有序、管理规范”的高质量见习基地,落实上岗见习人员8000名以上。实行“万名总经理助理见习计划”,提升见习的层次和水平。创新突破城乡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加强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着重创新担保方式,探索建立风险代偿机制,力争省级层面年内成立担保基金,市县层面积极联动,切实解决青年就业创业贷款担保难、成本高的问题,不断扩大小额贷款的工作覆盖面和青年受益面。密切与人社、农委、教育等职能部门的合作,大力开展创业意识教育、“订单式”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能培训、青年职业农民培训和以“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为统揽的青年技能培养工作,积极参与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继续完善“两后生”组织动员、培训见习、就业介绍服务体系。开展系列全省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举办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建设一批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围绕商务楼宇、商业市场、连锁经营、创业园区、农超对接、农企对接等领域,开发适宜青年创业的项目,有力助推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大力推动青年投身科技创业。务实推进产学研合作和招才引智工作,与国内顶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科技园区、创新型企业联合,共同搭建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通过定期组织前沿科技报告会、举办科技成果转化对接会、共建产学研合作联合体、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形式,深入开展全方位的科技战略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围绕科技创新和转型发展,在各种类型的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青工创新创效活动,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领域努力形成一批创新成果,建设青年岗位创新、科技创业的有形载体。二是打造青少年公益服务品牌。以困难家庭青少年为服务对象,进一步深化“希望工程圆梦行动”和共青团“暖冬行动”。突出关爱农民工及其子女,以“希望来吧”、“共青团周末剧场”、“共青团圆梦课堂”为载体,牵动各类资源,形成“关爱行动”机制、队伍、内容、阵地“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大力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开展首届江苏省“母亲河奖”评选活动,联系凝聚培育一批青少年环保社团。进一步扩大“百优志愿服务项目”规模,发现培养一批具有普遍性、示范性、创新性的微志愿服务项目。继续推进西部计划、苏北计划、海外计划等系列志愿品牌项目。三是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总体部署要求,以闲散青少年、不良行为青少年等为重点对象,以源头预防、重点预防、临界预防、教育服务型预防为工作导向,以“知道人、有联系、给帮助”为基本要求,结合推进“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活动,强化基层基础,着力抓好壮大基层工作力量、丰富基层工作内容及载体设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等关键环节,扎实有序地推进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为进一步提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水平探索新路径、新载体,积累有益经验。要注重发挥公检法司等专业力量作用,不断壮大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有效提升12355青少年服务台、“青少年维权岗”等服务能力和水平,积极推动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建设。要以中职中专在校生为重点,创新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自护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升活动的覆盖面和实效性。要进一步深化“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加强机制建设,探索建立反映和维护青少年普遍性利益诉求的制度性安排。
3、实施“青春燎原计划”,提高基层团组织的活跃度。一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落实党建带团建机制。以基层党建带团建“三结对一创争”活动为主要抓手,狠抓党建带团建各项工作要求的贯彻落实,探索创新基层党建带团建的路径方法。把落实党建带团建制度性安排向市、县一级推进,年内力争所有市、县出台党建带团建工作文件,在制度保证、经费支持、干部配备方面实现突破。团省委将筹集100万元奖励基层创先争优。不断巩固乡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为重点的层级化团组织建设。出台《全省乡镇(街道)编制外团干部管理办法》,推动市、县制定乡镇(街道)团组织工作意见,促进乡镇(街道)团的工作规范化。严格乡镇(街道)团组织工作经费保障,督促推动按辖区内35周岁以下青少年人数每人每年不低于1元的标准划拨团的工作经费,全年经费不足2万元的,按2万元下拨。认真落实“四个一”工作要求,强化团县委第一责任,实现一团干一项目、一镇街一品牌、一县区一批典型,带动乡镇(街道)团工作的全面活跃,坚定不移地把共青团工作桥头堡向乡镇(街道)一级推进。继续推动各领域非层级化团建创新。大力推广团建工作十法,不断扩大对外来务工青年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探索创新跨地域流动团员青年管理的有效模式,加大江苏驻外团工委建设力度,加强外省驻苏团工委和省内跨市团工委的管理和服务。继续加强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团组织建设,探索大型非公企业团组织双重管理制度,年内实现团省委对30家大型非公企业团组织直接联系管理。统筹推进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团员人数较少的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借助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力量,创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推广县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团建模式,不断加大专业合作社团建工作力度。加强青年自组织团建工作,将青年自组织纳入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体系。加强互联网团建工作,逐步扩大共青团在互联网上的组织存在。进一步拓宽年度“创新创优成果奖”评选范围,推动各级团组织大胆开展团建创新。全省新建非公企业和新社会组织团组织1000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团组织3000家、青年自组织团组织1000家、互联网团组织1000家,掌握选树一大批好的基层团建工作经验和工作典型。二是加强团干部能力建设。建好四支万名团干部队伍。以万名大学生村官团干部、万名乡镇(街道)专兼职团干部、万名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团组织负责人、万名小型分散新兴领域团组织负责人为主要工作对象,通过培训、开展争创“百千万”优秀基层共青团工作典型活动、实施“一团干一项目”、开展“结对帮扶”等措施,在全省打造一支来源渠道多样、专兼职相结合、高效坚强有力的基层共青团和青年工作人才队伍。到年底,全省共争创100个优秀乡镇(街道)团(工)委、100个优秀“结对共建”团组织、1000个优秀基层团建项目、10000名优秀基层团干部。创新团干部教育培训。创新省、市、县(市、区)三级团的领导机关专职团干部教育管理方式,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晨会等制度,定期组织专职干部开展集中学习。加大各类团干部教育培训,启动全省高级中学团委书记轮训工作,各团市委同时启动初级中学团委书记轮训工作。对全省街道团(工)委书记进行轮训,编辑下发基层团务工作口袋书。实行新任团干部初任培训制度,指导市、县两级团委对大学生村官、社区青年工作者等进行轮训。深入开展团干部基层大走访活动,专职团干部每个月记1000字的民情日记,一年形成1万字的走访报告。认真做好团干部驻点、挂职锻炼和挂钩联系。分两批选派省市团委机关干部到县级团委开展为期6个月的驻点工作。认真做好2012年度高校团干部到县级团委开展为期1年的挂职工作。继续做好全省团干部“结对共建”、挂钩联系工作。进一步强化团干部协管。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团干部协管工作的意见》,着力抓好各级团委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和执行力建设。团省委建立与地市党委主要领导定期沟通、与党委组织部门经常联系制度,定期对市级团委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协管考察,推行市级团委主要领导年中述职,每两个月对市、县(市、区)团委领导机关干部和领导班子成员配备在岗情况进行通报。
四、掌握推进工作的科学方法
做好团工作要遵循方法论,既要延续过去的有效做法,又要运用新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使工作体现规律性、富有实效性。
1、突出项目推进,过程管理。坚持系统设计,项目驱动,各级团组织都要排定全年的重点工作项目,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序时进度、推进措施、量化目标、奖惩责任,以项目突破带动工作整体推进。加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精细化指导和全过程监测,细化“任务分解表”,制定“落实路线图”,一月一份综合简报,双月一次进展汇报,每季度一次排名通报,半年中期评估,年底综合考核。
2、突出见人落地,形成功能。天下事必作于细,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见效,一具体就有突破。团组织面向青年做工作,是一个供需对接、相互作用的过程,要克服工作中泛化、虚化的不良倾向,将工作对象具体化,联系得到人,对得上号,拿得出详实的工作资料。要拉长工作链条,长抓、狠抓、深抓,不做“半拉子”工程,让更多的工作产生社会功能。
3、突出小处着手,持续改进。“日行一善,功满三千”。要善于把握青年的细微需求、社会的细微苗头,开展微活动,实施微项目,不怕事情小,只要做得实,追求“活动微小化,价值最大化”。要降低准入门槛,便捷活动方式,让人人可参与、人人可享有、人人可实现价值,通过微小持续的改进积累工作成效。
4、突出达标创优,整体提升。要将各级各类团组织纳入“达标创优”工作体系,科学设计“达标创优”的指标体系和评选机制,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建,在“达标创优”中完善制度、总结经验、提炼模式,让基层团组织“心中有标准,身边有榜样”,营造创先争优的氛围。
5、突出支持基层,活跃基层。基层团组织处在共青团与青年的边界上,直接决定了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要以更大的力度支持基层,下更多的功夫指导基层,尽心尽力为基层办实事、解难事,让基层团干部待遇有充分保障,团工作经费投入不断加大,活动场所建设得到加强,努力改变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的局面。
6、突出考核约束,实绩评估。团省委根据全年工作安排,制定了《市级团委工作考核纲要》和《实施细则》。各级团组织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考核,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要建立系统顺畅的沟通联络渠道,加强信息互动,密集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存在问题,补充完善工作决策。要创新考评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强化考核结果的运用和反馈,以实绩论英雄,让能者有舞台。
五、提振共青团干部的精气神
做好今年工作,需要大力弘扬“三创三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焕发干事创业的激情。
1、要有勇争一流的状态。江苏共青团的不少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但一时领先不等于永远领先,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力克困难的意志,敢想敢干,会干实干。要争当急先锋。各级各类团组织都要确立工作的参照系和追赶目标,与强的比,同快的赛,向高的攀,确保江苏始终走在全团的第一方阵。要创造江苏经验。当前,很多工作的探索和推进面临“深水区”,进入了攻坚时期,同时我省作为经济社会发达省份,不少青少年问题先于其他地区显现出来。我们要加大力度,寻求突破,先行先试,在一些关键性问题和开创性工作上作出区域性探索和创造性实践。
2、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认识高度决定工作深度。团工作面广战线长,具有极强的思想性、政治性、群众性,要想“不说外行话”,必须常思能力不足,常怀本领恐慌。要加强学习。要广泛涉猎历史、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做到一专多能,培养战略思维和国际眼光。要找准工作中遇到的关键性、紧迫性、前瞻性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理性认识和科学判断。要转化学习成果,在实践中寻求并验证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要潜心思考。不仅要想好“干什么、怎么干”,还要想通“为了谁、我是谁”,处理好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关系,正确行使工作选择权,敢碰难题,不回避矛盾。
3、要有守土有责的担当。今年是市、县两级团委的集中换届年,团干部队伍会有大幅变动。共青团岗位的短期性和共青团事业的长期性是客观存在的矛盾。每一位团干部都要有为团的事业添砖加瓦的责任意识,力戒浮躁情绪,克服短期行为,按照事业化发展的思路,多做共青团必须做、能够做、做得好的事,多做党政关心、社会关注、青年需要的事,多做打基础、管长远、求实效的事,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青年检验的实绩。
4、要有狠抓落实的韧劲。落实程度是衡量工作态度、方法、作风和成效的重要标志。要真抓。在推进重点工作的过程中,要舍得下真功夫、苦功夫,求深入,求扎实。要善抓。做到前瞻谋划想在先,主动作为抓在前,既要夯实工作基础,又要培育特色工作,既要抓典型、抓关键,又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要常抓。抓落实难在经常、贵在经常,要反复抓、抓反复、促提升、见实效。
四届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讲话 篇8
要讲话
建设什么样的成都
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打造“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从经济建设的层面回答了我们将“建设什么样的成都”这个重大课题。
怎样建设成都
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五大兴市战略”,指明了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重点任务,回答了我们将“怎样建设成都”这个重大问题。
本报讯(成都传媒集团两会特别报道组记者 张魁勇 裴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成都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于昨日下午在金牛宾馆胜利闭幕。
大会执行主席唐川平、何绍华、侯一平、张宁生、金嘉祥、杨兴平、李铀、戴晓雁、黄平、沈有春在主席台前排就座。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黄新初,市委副书记、市长葛红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洲等应邀出席闭幕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会议应到委员628名,实到593名,符合法定人数。闭幕大会由唐川平主持。会议通报了政协第十三届成都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常委的调整情况;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成都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成都市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关于十三届五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
黄新初发表重要讲话。他说,这是一次充满民主氛围、高扬奋进基调的大会,是一次凝聚发展共识、共绘美好蓝图的大会,对于更好地发动社会各界构建“同心同向同力、共济共建共荣”的发展格局,具有重大意义。
黄新初指出,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以来,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围绕中心谋划工作定位,紧贴大局加强自身建设,高水平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有力推动了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夺取成都“十二五”发展开门红提供了有力支持。特别是在新形势下成都市情再认识中,市政协机关和广大政协委员发挥智力资政的积极作用,提出了许多符合发展规律、富有真知灼见的建议。在去年工作中,市政协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优良作风得到了充分展示,和衷共济、肝胆相照的可贵精神得到了有力体现,一个内和外顺、富有活力、运转规范、成果明显的政协工作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他代表中共成都市委,对各位委员一年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
“借今天的机会,我想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怎样建设成都’、‘建设什么样的成都’这两个重大问题,谈一谈市委的初步考虑,也与同志们做一个交流沟通。”黄新初表示,将从成都发展定位、战略任务,以及形成共识合力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个城市确立什么样的发展定位,体现了这座城市的发展抱负,最终影响着这座城市的发展前景。”黄新初说,当前,成都新一轮发展“怎么干”,是全市人民极其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回答的现实课题。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站在成都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确立了“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取向,明确了打造“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这一引领成都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从经济建设的层面回答了我们将“建设什么样的成都”这个重大课题。黄新初说,要深入理解这一发展定位的战略考量。当前,全国和全球城市化进程呈现出一个重大趋势,就是人口和生产力越来越向特大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中。“这个发展大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谁抓住了,就能形成领先发展的强势;抓不住,就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当前,成都已集中了全省1/6的人口和1/3的经济总量,占到了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8%,作为西部经济的增长极已具有一定现实基础,但增长极的地位还不够核心、功能还不够强大。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应当是抓住和用好人口和生产力向区域中心城市进一步集中的大势,升级成为具有更高集中度、更强带动力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发展定位,既体现了对城市化趋势的科学把握,又体现了对区域竞争挑战的积极应对;既是顺势而为的务实定位,更是乘势而上的奋进定位。”
黄新初说,成都要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关键在塑造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在未来西部地区多极核的发展格局中,成都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应当体现为“交通主枢纽、产业主支撑、城市主引擎、开放主阵地”四大功能。“交通主枢纽”,就是成都既要成为贯通西部交通、通信网络的中枢节点,又要成为联通外部交通、通信网络的关键节点,构建起西部地区融入全国、全球交通和信息大循环的战略通道。“产业主支撑”,就是成都在西部地区产业体系中,既要成为支柱产业和骨干企业的高密聚集区,又要成为新兴业态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孵化地,牢牢把握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制高点,成为西部地区产业升级的引领力量和西部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集中标志。“城市主引擎”,就是成都要提升城市形态,拓展量能体积,打造中西部地区最具竞争力和人口承载能力、宜业宜商宜居的现代化特大中心城市,并带动成都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的联动发展,成为西部地区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动力。“开放主阵地”,就是成都要成为西部地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成为世界了解西部的“第一窗口”,成为全国和全球产业、资本、人才汇聚西部地区的首选之地。
黄新初说,最近,省委对成都发展提出了“加快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的重大要求。我们提出的打造具有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定位,与这一要求是高度契合的。“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实质就是要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而“全球比较优势、全国速度优势、西部高端优势”,又体现了成都的发展定位是一个立足西部、放眼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定位。省委对成都的发展定位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是“把准了方向和重点,体现了勇挑重担、服务全局的责任和气魄,与中央和省委的要求是一致的”。同时,这个发展定位也支撑和服务于“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的全市工作总体目标。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既需要良好的生态基础,也需要坚实的经济基础。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就是要为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提供增长动能和产业支撑。
“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是关系成都发展全局的战略定位,也是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载体。”黄新初说,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围绕实现这个发展定位,提出了“交通先行”、“产业倍增”、“立城优城”、“三圈一体”、“全域开放”五大兴市战略。这五大战略,指明了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重点任务,回答了我们将“怎样建设成都”这个重大问题。
“实施‘交通先行’战略,构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传输系统。”黄新初说,成都地处西部内陆,既不沿海也不沿边,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面临着地理区位上的劣势,也就越发需要塑造交通区位上的优势来弥补。因此,我们把“交通先行”摆在五大兴市战略的首位,下决心首攻交通、大兴交通,打一场交通建设的大会战。一是大抓外部交通,高效融入全国、全球交通外循环。要围绕建强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西部高速公路枢纽等“三大交通枢纽”,统筹抓好航空、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构建起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二是大抓内部交通,着力畅通市域交通内循环。要按照“半小时通达”的理念来进行规划和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无缝衔接、高度通达的全域交通体系,力争在交通设施上具备“中心城区各组团之间半小时到达、市域内相邻县城间半小时贯通、乡镇与快速路网半小时接头、各建制村与乡镇半小时联接”的硬件条件,重点将建好三张交通网:规划建设“市域半小时快速路网”、打造“市区半小时快速路网”、打造全面覆盖的“公共交通网”。三是大抓通信畅通,紧密联接世界信息大循环。我们将大力实施宽带成都战略,加快“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建设,基本建成汇聚西部、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
“实施‘产业倍增’战略,夯实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产业支撑。”黄新初说,成都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产业。当前,成都总体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转型的过渡期,在经济形态上还具有“商贸流通型城市”的特征,产业基础特别是工业基础不够坚实,核心竞争力不够突出。为此,我们决心用几年时间打一场产业发展的翻身仗,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当前成都产业经济的“源”和“纲”,抓源引流、抓纲带目,抓先进制造业联动发展都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力争实现工业率先倍增、服务业尽快倍增,为全市经济提早翻番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一是坚持先导地位,推动工业经济超常规发展。成都补工业充分发育这一课,不会走传统工业化的老路,而是瞄准先进制造业走新型工业化的高端路线,着力抓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以及“园区挖潜”工作。二是紧扣提速升级,推动服务业尽快倍增。服务业,是当前成都市域经济的主体,也是实施“产业倍增”战略的重点。要用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坚持以体制创新和平台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服务业结构调整和业态优化,突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继续做大支柱服务业,注重扶持新兴服务业,积极抓好楼宇经济。三是突出产业转型,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生态化、有机化、特色化、品牌化和加工化,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
“实施‘立城优城’战略,做强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动力引擎。”黄新初说,我们深感幸运的是,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成都的城市建设恰恰处在“改旧启新”这样一个极其特殊、极其关键的历史时刻,既要完成成都旧城改造的攻坚决战,也要开启天府新区“千年立城”的宏伟事业。我们将实施好“立城优城”战略,“立”好以天府新区为代表的新城,“优”化以中心城区为代表的老城,书写成都城市建设新的历史。一是要树立“四态合一”理念,科学谋划未来城市布局。现代化的城市形态、高端化的城市业态、特色化的城市文态、优美化的城市生态,是一座宜人城市的基本元素。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城改造,都要用“四态合一”理念统揽城市规划和建设,强调“文化是城市活的灵魂”,强调“生态是绿色的基础设施”,特别注重产城融合发展,特别注重城市生态和文态的塑造。考虑到成都未来发展成为“巨型城市”的可能,我们将采取“走廊+组团”式的城市布局方式,构建起“一轴双核六走廊”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镇发展格局。近期,我们正在抓两件大事:其一,打造“百里城市中轴”。为了给未来更大规模的城市化预留足够空间,我们将以天府广场为中心,将原来局限于主城区的城市中轴线沿人民南路、人民北路南北延伸、贯穿全域,准备打通一条北接德阳、南连眉山(微博),全长80公里、路幅宽达80米、两侧各配置50米绿带的城市中轴线。中轴线的打造,将坚持分步推进、分段实施,全面完成需要一个较长时期。我们将沿中轴线规划建设一批地标性建筑,集聚一批高端服务业项目,使这条中轴线既是景观轴,也是经济轴、文化轴和生态轴。其二,打造“八十公里环城绿廊”。“198”区域是中心城区最重要的生态绿地,要结合绿化建设,依靠“城市中水回用”来解决“198”区域的水源补给问题,争取连通绿地水系、构建一批大型水面,打造一个全长85公里、面积约130平方公里的环城湿地公园,更好地发挥“198”区域的生态、景观和休闲功能。二是要把握“千年立城”机遇,全面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天府新区建设,是成都落实省委省政府兴川大计的一号工程,也是成都立好新兴城市极核的龙头项目。抓好这项工作,将推动成都的建城格局由延续千年的“单中心”向“双中心”转变,打开成都通向建成区超千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超千万的“巨型城市”的大门。今年的主要任务,是先行启动支撑新区骨架的重大基建项目,突出抓好“三纵一横两轨”等一批交通干线工程,尽快让天府新区内部贯通起来、外部联通起来。同时,按照“小规模、密布局、快起步”的建设原则推进起步区建设,尽快把现代化新城组团的骨架搭起来、产业立起来、人气造起来,形成示范效应,早日实现“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目标。三是要办好最大规模民生工程,加紧“北改(微博)”工程实施步伐。我们把“北改”工程作为优化中心城区极核的龙头项目来抓,将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时安排、分块实施”原则,区分“建新”、“更新”、“改旧”三种模式来有力有效推进。“北改”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将有一个排序,要坚持以交通建设为先导、以客运场站和市场搬迁为重点、以风貌打造和立面整治为补充,特别是要突出抓好人民北路打通、火车北站周边区域改造等北改工程的标志性项目。至于老旧居民片区改造,既要积极推进,又要贯彻“改不改,由群众自己定”的精神,做到宜改则改、愿改则改。“北改”将坚持“政策尺度统一、政策红利递减”的原则,树立愿改受益、先改受益的鲜明导向。欢迎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北改”,形成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争取用几年时间改造出一个畅通城北、安居城北、宜人城北。
“实施‘三圈一体’战略,凝聚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合力。”黄新初说,成都市域三大圈层的划分,既是一个地理分区,也是一个经济分区。我们要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升对外辐射力,前提是要把市域经济的“三圈”融成完整的“一极”,形成对内聚合力。一是要区分发展要求,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中心城区6个区作为第一圈层,肩负的发展要求是“头雁高飞”,“高”要高在发展水平上;紧邻中心城区的6个区县作为第二圈层,肩负的发展要求是“中雁竞飞”,“竞”要竞在发展贡献上;第三圈层的8个市县,肩负的发展要求是“尾雁快飞”,“快”要快在发展速度上。二是要突出政策导向,健全“联动发展”机制。今年,我市深化改革的一项中心工作,就是围绕落实“三圈一体”战略,将从财税体制、考评机制、产业政策和区域规划等方面,健全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鲜明树立三大圈层联动发展的政策导向。
“实施‘全域开放’战略,提升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开放程度。”黄新初说,最近,省委在深刻把握区域经济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明确了成都新一轮发展的紧迫任务是“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建设以经济功能为主的综合型国际化城市”。我们将按照这个既定的国际化方向,以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加主动的姿态实施“全域开放”战略。一是突出外生型增长,加快构建国际化产业体系。当前,成都国际化的一个最大机遇,就是我们正在经历全球最深刻、最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浪潮。我们要坚持“双需驱动”、“两型增长”,抓住眼前的有利时机,争取大规模、成建制、全链条地把省外、国外的成套产业更多地转移到成都来,采取“拿来”和“移植”的办法快速做大我市的经济规模,大力发展“把企业引进来、把产品卖出去”的外向型经济,力争最大限度地吸收这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红利,力争成为这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最大受益城市之一。二是坚持便利化取向,加快打造国际化合作环境。当前,要着力打造具有国际优势的生产服务环境,重点是构建长运距、大容量、低成本、高速度的国际国内物流链条;着力打造体现国际品质的生活服务环境,重点是抓紧启动“筑巢工程”,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的教育机构、医疗机构、餐饮机构、健身机构,加快建设国际社区,做好城市标识标牌多语种的规范翻译,特别是要在天府新区、高新区这些外企集中区着力营造国际化的生活环境;着力打造遵循国际惯例的政务服务环境,重点是继续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审批流程,抓好投资软环境整治,形成人性化、高效化的营商制度环境。三是注重软实力建设,加快推进国际化城市营销。我们要提高成都在中西部地区吸引国际投资的首位度,就必须提高成都在国际社会的关注度和美誉度。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根据国际受众的接受偏好,精心选择成都的城市形象定位,并通过多种方式、多种媒体尽可能扩大传播效应,展示成都、宣传成都、营销成都,加快充分国际化进程。
黄新初说,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承载着全市各族人民的共同福祉和共同愿景,也需要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共同行动。今后几年,是我们推动成都新一轮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起步阶段,也是政协工作大有可为的重要时期。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肩负光荣使命,担负特殊职责,对构建“同心同向同力、共济共建共荣”的发展格局发挥着重大作用。希望广大政协委员发挥界别广泛、联系深入的优势,当好凝聚发展共识的“纽带”,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大力鼓呼;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当好服务中心工作的“智库”,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言献策;发挥位置超脱、影响重大的优势,当好落实兴市战略的“推手”,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提供助力;发挥渠道多元、包容性强的优势,当好增进社会和谐的“桥梁”,为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营造环境。
黄新初说,加强自身建设,是政协组织履行职能、做好工作的基础。希望市政协领导班子高举旗帜、服务大局,紧扣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认真践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更好地组织和领导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希望广大政协委员牢记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增强使命感和荣誉感,提高科学履职水平,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希望全市各级政协机关进一步抓好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机关建设,为各位委员履职尽责提供优质服务。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推进政协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不断开创我市政协工作新局面。黄新初强调,全市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支持政协按照章程开展工作,在政治上关心政协工作,在思想上重视政协工作,在机制上促进政协工作,在投入上保障政协工作,为政协委员履行职责创造良好条件。黄新初最后说,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集中各方智慧、团结一切力量,共同驾驭这艘满载成都人民幸福愿景的发展航船,沿着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崭新航程,奋力驶向成都更加美好的未来!
唐川平在讲话中说,黄新初书记的讲话立足成都新一轮发展,对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和重大决策作了系统阐述,指向明确,集中体现了市委对成都的发展目标、发展取向、发展定位、发展思路和发展措施,对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市政协组织、参加单位和政协委员要认真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找准履职重点,增强大局意识,始终与市委同心同向同力、共济共建共荣。
唐川平要求,要深刻领会讲话精神实质,不断增进发展共识。准确把握市委对成都发展的科学定位,以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使命感,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广集民智、广聚民心,努力使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和积极参与,不断增进发展共识。要充分发挥政协优势作用,有效服务中心工作。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扎实有效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主动服务我市加快建设开放型区域中心和国际化城市、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大局,不断增强履职实效。要切实加强政协自身建设,着力提升履职水平。进一步深化党派合作、突出界别特色、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加强政协专委会和机关建设,深入推进政协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完善履职制度机制,不断提升政协工作科学化水平。
唐川平表示,站在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新起点,面对光荣而艰巨的新任务,人民政协责任重大,政协委员使命崇高。我们要在中共成都市委领导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务实进取、主动作为,不断开创我市政协事业新局面,全力助推成都发展新跨越!
邓修明、李昆学、徐季桢、朱志宏、孙平、何华章、赵小维、包惠、敬刚、文登来、刘超、黄建发、秦焰、叶学东、童若春、敖锡贵、孙传敏、杨伟、李小新、傅勇林、白刚、刘仆、王忠林、谢瑞武、苟正礼、牛敏、李建、刘继承等中共成都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成都警备区、市法院、市检察院领导应邀出席闭幕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市老领导高未龙、黄忠莹,市十二届政协领导、全国政协委员和省政协委员代表,市级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等应邀出席闭幕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
不是市政协委员的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副秘书长,市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区(市)县委、政府、政协、统战部主要负责同志;市政府驻外办事处负责人,部分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和市政府参事,市政协机关有关人员列席会议。
应邀参加闭幕大会的还有台商代表、公民旁听代表。
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胜利闭幕。
【四届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讲话】推荐阅读:
关于做好市人大第十四届五次会议代表建议05-25
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式上讲话11-20
在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现场督办会议上的讲话08-14
在集团一届五次职代会暨2005年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08-29
栗战书在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10-12
林树森在中共广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www07-08
沈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报告09-23
在人大会议党员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