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朗诵的技巧

2024-06-01

女性朗诵的技巧(共12篇)

女性朗诵的技巧 篇1

一.掌握作品内容, 确定感情基调。

诗歌朗诵, 首先必须掌握其内容, 根据思想内容, 确定情感基调。熟悉作品的内容, 就是要熟悉了解诗人的经历、写作背景、诗歌的意义。朗诵者对作者的时代背景、生平事略、思想以及写作动机、意图等, 都应该进行深入的了解、领会, 对文章的内容愈了解, 便愈能运用声音、表情、语调和动作去感染听众。作为一个朗诵者, 他要把文字作品变成有声语言, 亦即是把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态度感情转化为有声的态度感情, 这个转化过程可以说是朗诵者的一种再创造。如果没有深入体会, 把握作品基调, 朗诵者就不会有出色的表现。比如: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总体上体现了一种伤感的情绪, 在朗读时要保持一种哀婉凄凉的语调和感情, 充分表现出作者怀才不遇、慷慨悲歌的苦闷心情。全诗的朗读在语速上宜慢不宜快, 要有抑扬顿挫之感。朗诵古诗, 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还必须用普通话, 学会并注意发音、声调、音变等的读法。掌握运用古音表情达意的规律。文言诗文的读音, 一般也要以现代字典上的普通话标音为准, 不要读古音, 有特定要求的除外, 因为语言是社会现象,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会因时代的不同而变化, 不必泥古不化, 强求和谐。

二.正确划分音步, 节奏灵活变化。

古典诗词本身就是同音乐密不可分的产物。它的格律要求包含着一种特有的音乐美。这种格律要求主要表现为押韵和句子中的平仄安排。古典诗词的平仄安排主要是以两个字为一个音组, 或称音步, 交互轮换组联而成。音步是指一句诗中运用停顿等方法划分出来的段落。因为有了音步, 才使得古诗在朗诵的过程中产生了节奏, 使抑扬顿挫的效果更加明显。例如:“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这首五言绝句, 就是由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交互组联而成。每一句都有两个双音步和一个单音步。每一个双音步的第二个音, 其平仄声都交错使用, 俗称二、四、六分明。这样, 就构成了诗句的高下疾徐, 抑扬顿挫。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得较多的是五言或七言诗。下面就这两种格律诗的音步作简单的介绍:

1.五言诗的音步

从理论上说, 五言诗每句两顿, 分三个音步。一般有两种划分方法, 即“二二一”和“二一二”。比如:孟浩然的《春晓》可以作如下划分: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但根据朗诵的需要, 五言诗的音步常常处理成“二三”的形式, 即: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所以在朗诵时要根据具体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采取停顿或延长字音的方式灵活处理, 使朗诵自然流畅,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 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 音量不要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 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的明媚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 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 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 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2.七言诗的音步

同五言诗一样, 按理论七言诗可以分为两种形式, 即:“二二一二”和“二二二一”。以贺之章的《咏柳》为例: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在朗诵时却根据需要往往把后三个字划入一个音步, 于是就成了这个样子: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首诗在朗诵时要注意对形象的刻画。在朗诵“一树高”时“一”字变为阳平, 把一字顺势延长, 以更好地体现柳树的形象, “垂”字延长调值, 并加入一些虚声成分, 刻画出柳枝细长柔美婀娜的姿态。“不知细叶谁裁出”采用半起语势, 声音由低到高, 要有疑问的语气。“二月春风似剪刀”音高降低, 气息下沉, 生理状态和用声状态松弛下来, 给人以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朗诵时不能完全根据上面所划分的音步而停顿。停顿只是声音的休止, 而非表情神态的停息。好的停顿, 还会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在表达异常与复杂的思想感情时, 为了渲染气氛或使情绪转化, 也可以延长或缩短停顿的时间而进行感情停顿。在句子中, 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也得按需要而停顿, 以使语言表达更清晰明确, 使感情抒发更细致动人。如读“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为了表现批判继承的精神和今胜于昔的感情, 就要停顿得更长一些。

总之, 朗诵诗歌时, 要注意节奏鲜明, 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 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 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 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根据诗、文的内容, 有些词和词组必须重点强调。在诗歌中, 凡是内容上需要突出的词语或在表情达意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 一般要重读。不过, 重音的读法, 不是突然高声或尖叫, 而是用自然的声音通过适当增加音强的方法, 把重音同非重音区别开来。重音和轻音要解决诵材内容词语关系的主次。重音和轻音一般以句子为范围, 句子中关键性的字词, 表达情感的所在, 都是重音和轻音的地方。重音不是“加重声音”, 轻音更不是像普通话的“轻声”, 重音和轻音其实都是出于表情达意上的需要, 把句子中重要的字词或含有特殊意义的词组或短句用轻重音技巧加以处理, 用意在通过声音的强调来突出意义, 使听众对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词语加深印象。重音的表达方法, 有时是加强音量, 有时是拖长音节, 有时是一字一顿, 主要便是读大调值、增强音势;但也有一种重音轻读法, 它是有力地转读, 从音量上说, 它是轻弱的, 但却要求语气凝重、深沉感人。

韵脚:诗、词、曲、赋等韵文在句末或一联之末押韵的字, 称为“韵脚”。朗诵韵文, 要读出韵脚, 不要一律把它读成重音, 只要读得响亮、和谐、稍微拖长一些, 以便突出韵脚, 体现出音韵美, 增强节奏感, 从而更好地传达出诗歌的思想感情就可以了。以李白《望庐山瀑布》为例:“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每句都由四个音顿构成。读时除了特别注意它的节奏要鲜明、感情要充沛外, 还要将韵脚稍稍延长, 把声音适当加重, 保持韵律的和谐与统一。要用声音使人感受到全诗充满磅礴雄壮的气势和诗人奔放不拘的性格。

诗歌的朗诵技巧 篇2

【关键词】诗歌 朗诵 技巧

一、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础

朗诵者应以真挚的情感来深刻感受诗人的感情,再呈现出适当声情技巧。可由以下三个步骤来达到:

解诗:所谓「解诗」,就是正确分析和深入理解诗的思想感情,探索诗人的创作动机及诗篇的构思。可由以下步骤来达到:

1、熟读诗——掌握作者:把握作者对诗篇的创作理念及构思,是最好且最直接的方式。——

2、深刻解诗:「解诗」并不是照着字面上的意义分析一下就够了,除了掌握作者外,而是要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做基础,努力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动机。进而分析每段,每句,甚至每个字的内在意义。不仅这样,而且要把诗内所含的思想情感,逐渐变成自己思想情感的冲动,直到情不自禁不能不说的时候,再开始朗诵。

3、掌握基调:「基调」就是朗诵时整首诗的「主题意识」、「主题呈现」的整体方式。诗的基调可能是忧伤的、愉快的、励志的、哀恸的等等,

4、入诗

首先入诗的应是朗诵者。朗诵者因着深刻理解诗句而深受诗意感动,而后藉由丰富且适切的声情表达方式,感动了自己,最后感动了听者,双双进入诗境之中。

为了不使朗诵者误解诗人、诗意,因此,朗诵者在朗诵前有三项功课:一为字音正确,二为根据诗作的主旨,揣摹作者所要表达此字词的状态。譬如「冷」, 是「寒风刺骨」的冷?还是「冰天雪地」的冷?抑或是「春寒料峭」的冷?至于第三层次的抽象体会,朗诵者则需要更多练习,试着把握其中的精微之处。譬如「身冷但心不冷」的雪中送炭的「感激之情」,或是「身不冷心却冷」的世态炎凉的「绝望之情」,思索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该如何用声音来呈现。透过这三项功课,用心的朗诵者便可以适切地用声音来传达他所体会到的深层情感的部分。

深刻地体会诗作中的字词意义、状态、境界后,这时朗诵者必须将自己的情感触角导向作者或是作品,从感情的角度再来深刻地理解作者、理解作品,这时需要靠朗诵者平日的学习经验与生活经验累积。因此,若能在选择朗诵的题材时,配合朗诵者本身的年纪、历程等等的生命经验来挑选诗篇,相信必能有真挚的情感作后盾。反之,若相距过大,朗诵者在诠释上可能会十分吃力且容易矫情。

「完美的朗诵」是对朗诵者不间断的考验,要把握「诗情」、「声情」的轻重。重要的是,朗诵者以真挚的情感为基础,而听众是不是已经接收到朗诵者所传递出去的「诗情」。至于「声情」的技巧应该在不着痕迹之中,称职地扮演推手的角色。

二、以丰富的声情为方法

声音是很有「表情」的,不过一般人并没有特别注意它。仔细想想,我们经常能藉由别人的说话声调与语气中,探知他人的喜、怒、哀、乐。这也就是所谓的「声音的表情」。

用来表达诗情的一种方式。

1、字正:

2、腔圆:就是要求吟诵时声音饱满、圆润、优美和腔调婉转、圆活、动听。「腔圆」是对声音的再要求。若朗诵者只做到了「字正」而无「腔圆」,就算所发出的字音十分正确,但是听起来却缺乏了感情、不动听,就像是机器人说话般平述的口吻。因此,「腔圆」就是朗诵的第二重要的基本要求。

三、以适当的仪态为辅佐

任何需要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形式,如戏剧、舞蹈、相声等等,表演者整体的体态所传达出来的肢体语言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戏剧的舞台上,表情和动作是「主」;而在诗的朗诵舞台上,表情和动作是「宾」。表情和动作是不能喧宾夺主,损害了诗的「朗诵」,于是这期间的尺度就须是恰当的掌握。

在整体的仪态中,以眼神最为重要。眼神生动,是所有肢体动作的最基础的要求。若眼神恍惚、不专注,就算表情再逼真、仪态再自然,也让观众觉得缺乏真实感。但是,就团体朗诵而言,要所有人的眼神生动且专注,训练起来将十分不容易。

但是,经过严格训练后,眼神生动便可以有以下三种传达的效果:

(一)专注度

由朗诵者的眼神,我们可以立即地看出朗诵者的专注度如何?再藉由专注度所呈现出来的深浅,可以看到朗诵者的态度,是否恭敬地、全心全意地诠释诗意?若朗诵者自身十分专注地进入诗境当中,这也才能带领着观众进入诗境中。若朗诵者自身眼神恍惚、四处飘荡,又如何能说服观众呢?在方法上,可以藉由处理眼神视线停止处及眼神流转的方式来传达专注度。

(二)形象传达

在朗诵中,形象的传达当然绝大部分是由声音的感情表现来呈现。不过,眼神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譬如:当朗诵者正慷慨激昂时,眼神的传达却是柔弱无力的;当朗诵者正哀凄悲痛时,眼神却是炯炯有神的。这时,不论朗诵者的声音呈现如何丰富恰当,眼神一不对味,整体的感觉就走味了。对观众而言,更感觉到声情与诗情的格格不入。所以,朗诵时,眼神要配合诗意呈现,传达出诗中不可言喻的鲜明形象。

(三)增加意象

对朗诵而言,舞台上的道具布景呈现并不是重点。而在舞台上,也不太可能将所有的道具布景一一备齐。这时,便可善用眼神的暗示来让观众想象。藉由想象,不但可以使舞台的空间无限加大,更可容易地使观众进入他自己所想象的诗中世界。譬如:朗诵到「高山」时,朗诵者的眼神自然就会往上看。如果是很高、很高的山,还要将眼神的视线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延伸,以展现「很高」的意象。在方法上,朗诵者可善用眼球转动的方式或眼神停止处的方式来达到增加意象的效果。

朗诵技巧之朗诵小细节 篇3

朗诵是一种传情的艺术。朗诵者要很好地传情,引起听众共鸣,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选择。选择材料时,首先,要注意选择那些语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适于上口的文章。这样,也能方便孩子们记忆。

其次,要根据朗诵的场合和听众的需要,以及朗诵者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水平,在众多的作品中,选出合适的作品。

第二步:对朗诵作品的了解

了解作品的内容是朗诵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灵活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离开了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这个前提,那么,艺术技巧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便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也就无法做到传情,无法让听众动情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要尽量选择能让孩子们读懂的作品哟!

第三步:搭配上配乐以及基本的表达手法

搭配上适合朗诵作品的音乐,可以为朗诵加分不少。

朗诵技巧 篇4

1,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形之于声及于听众是老一辈播音艺术家提出并遵循的创作之路。那么,朗诵同样也要遵循这条正确的道路。首先,对文章进行感受,确定重点、基调,把握句子和字词的语气,对其所特有的韵律进行认识,然后,确定一个初步的朗诵方案,待试着朗诵之后再对其方案作进一步调整;

2,有了具体感受之后,接下来的就是形之于声的工作了。每个人的情感阈限不同,对同一文字作品的感受不同,有的强烈,有的一般。但共同要做的是就是“形之于声”,要用恰当的形式表现出来,朗诵的难也就在于此。所以,朗诵的形式美更为重要。难以想象一位诗人的朗诵是个什么样子,也正是为什么当诗人完成一篇大作之后,总是盼望寻找一位艺术家做自己大作的代言人的缘故。因为,只有拥有了形式美,自己的东西才能

更好地为大家所接受所感动,才有了完美的“包装”。

3,有的高校的朗诵教材,对朗诵的形式技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设计出了语句、字词的表现方式,诸如:上山类、下山类、波峰类等等。这中技巧对于朗诵初学者有帮助,使之能够快速入门。但入门之后又遇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如何摆脱技巧的束缚和创新,在前人的基础上如何形成新的东西等等。文无定法,何况朗诵。因此,朗诵之技巧犹如青砖,抛砖才能引玉,技能的掌握运用和表现形式的推陈出新才是我们的真正课课题。

4,朗诵,特别是古诗词的朗诵比较难,难点之一,是否遵循汉语拼音方案?当然,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在有的时候,处理个别字、词的时候,如果遵循字调到位,势必无法表达出诗歌特有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比如:寒山:《杳杳寒山道》(yao)杳杳寒

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jiu)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诗的内容,写寒岩左近高山深壑中的景色,最后见出心情,通篇浸透了寒意。首联写山水。

“杳杳”言山路深暗幽远,“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诗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一个冷森森的境界,顿觉寒气逼人。

次联写山中幽静,用轻细的鸟鸣声反衬四周的冷寂。

三联写山中气候,用风雪的凛冽写出环境的冷峻。尾联结到感受:山幽林茂,不易见到阳光;心如古井,不关心春来秋去。前七句渲染环境的幽冷,后一句见出诗人超然物外的冷淡心情。

这首诗还由于使用迭字,增强了它的音乐美。借助于音节的复沓,使人读起来感到和谐贯串,一气盘旋,并借助于形式上的划一,把本来分散的山水、风、雪、境、情,组织成一个整体,回环往复,连绵不断。

使用迭字的效果,大抵象使用对偶排比一样,能获得整齐的形式美,增进感情的强度。寒山这首诗中的迭字,大都带有一种幽冷寂寥的感情色彩,接连使用,使诗笼罩着一层浓烈的气氛。再如,“朝”、“岁”,单个的名词,本来不带感情色彩,但一经迭用,出现在上述特定的气氛中,就显得时间的无限延长,心情的守

一、执着,也就加强了诗意,具有感情色彩了。

如果,在地热个“杳”字和第二个“啾”字处理上还是遵循“字调到位”的话,根本无法表

达出作者的当时感受和所描述的意境。这就需要在字尾处变化。

女性朗诵的技巧 篇5

利用图片动画感知女性一生各阶段生理特点

女性从胚胎形成到衰老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 体现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发育、成熟和衰退的变化过程, 同时伴随着生殖器官解剖结构的变化。教学过程中, 我们利用图片、动画使学生形象地了解这一过程, 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避免了死记知识的枯燥。如儿童早期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均位于腹腔内, 儿童晚期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抑制状态解除, 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开始逐渐下降至盆腔。宫颈与宫体的比例在不同时期也有明显变化, 可以用图片形式展现, 易于学生的记忆。对于重要的知识点, 可采用漫画形式展现, 如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及绝经综合征 (包括潮热、出汗、失眠、抑郁或烦躁等) 。

利用逻辑思维分析记忆雌孕激素的作用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分泌女性激素、调节产生卵子并排卵, 是妇产科学的重要基础, 需要学生认真理解并掌握。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繁多, 单纯靠背诵、记忆很难掌握, 教师可通过逻辑思维分析教学法使学生快速掌握并记忆。

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从词语表面意思来理解, 雌激素是促进和维持女性性征和生理的激素, 为孕育生命打下基础, 可采用由外生殖器到内生殖器的顺序来记忆。其作用包括: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促进阴道上皮细胞的增生、角化及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 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使宫颈口松弛, 增加宫颈黏液分泌, 性状变稀薄呈拉丝状, 有利于精子通过;促进子宫内膜增殖;促进子宫平滑肌增生肥大;促进输卵管发育, 增强肌层节律性收缩的振幅;协同促性腺激素促使卵泡发育[2]。孕激素是在雌激素的作用基础上发挥作用, 从词语表面意思来理解, 孕激素是怀孕必须的激素, 可采用由子宫向两端生殖器的顺序来记忆。其作用包括:使增殖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 为受精卵的着床做准备;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从而抑制子宫收缩, 有利于胚胎的生长发育;使宫颈口闭合, 黏液变黏稠, 阻止精子及微生物进入;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抑制输卵管的节律性收缩[2]。孕激素是在雌激素的基础上发挥作用, 但孕激素与雌激素存在作用相反的方面。在排卵前需要阴道上皮细胞的增生及细胞内糖原含量增加, 需要宫颈黏液变稀薄, 利于精子通过, 需要输卵管的蠕动输送卵子;需要子宫内膜及肌层增厚为着床准备, 这些是雌激素在发挥作用。排卵后会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宫颈黏液变黏稠阻止精子进入宫腔, 不需要输卵管的输送卵子, 使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并抑制子宫收缩, 利于胚胎着床。

融会贯通理解生殖内分泌的调节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是女性的性腺轴, 内分泌调节是该章节的重点及难点, 需要学生理解记忆才能牢固掌握。首先是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是该轴的启动中心, 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调节卵巢功能, 卵巢分泌雌孕激素调节生理功能。人体内分泌就像一台精密的仪器, 各种激素时刻保持着相互协调的运作方式, 保持这种协调的主要方式是负反馈, 该轴的调节也是主要靠负反馈, 但是雌激素存在正反馈与负反馈两种模式。当雌激素的分泌达到阈值 (≥200 pg/m L) 并维持48 h以上, 雌激素即可发挥正反馈作用, 刺激LH分泌高峰[2]。向学生讲授人体正反馈调节方式 (包括排尿、排卵、分娩及血液凝固) , 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医学知识。该章节的讲解结合教科书经典的“生殖及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图片, 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目的:妇产科学教学工作中,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内容较抽象, 难以掌握,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逻辑记忆等方式灵活讲授, 可以促使学生掌握知识。

关键词: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基础教学,逻辑记忆

参考文献

[1]邓姗, 李雷, 彭澎.妇科内分泌学研究进展[J].妇产科文献俱乐部, 2016, 7 (3) :212-215.

职场女性减压有技巧 篇6

学会倾诉

职场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顺人意的事情,工作遇到了瓶颈,同事之间有了小摩擦,挨了老板的批评,或者受了委屈,种种种种,如果全部堆积心中,那么我们的心灵总有一天会崩塌,严重了甚至会抑郁。职场女性面对种种无法抗拒的压力,必须学会倾诉,可以向自己的闺中密友,或者丈夫倾诉自己的不满情绪。这是一种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信任,将自己心中的苦闷倾诉出来,你会感觉快乐许多。

亲近自然

当我们压力山大,情绪低落的时候,请学会给自己放一个小假,改變自己平时努力工作,周末埋头补觉的生活习惯,用一天的时间远离喧嚣的城市,驱车去郊外的村庄,欣赏原生态的美丽风景,沿着潺潺的小溪顺流而下,看微风摇曳下的柳枝招展,听鸡鸣犬吠,呼吸大自然纯净的气息,让它洗涤自己疲惫的身心,然后回家,你会发现你的睡梦都会是一片宁静祥和。

锦衣夜行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职场女性的美丽却被严肃的职场装厚厚包裹。因为平时穿着的机会少,许多女性就不再选购时尚新衣,相信这样的人生一定会少了许多乐趣。何妨在自己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将自己心仪的美丽衣服收藏回家,即使挂在衣柜里,某个闲暇的午后,穿着它走上街头,你会觉得自己是最美的那一个,即使在黑夜,也要锦衣夜行,有时候,我们穿的不是一件衣服,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向上的激情。

诗书为枕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选择读书。诗书的力量是无穷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没有任何的目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页,或者几行,坐在床头,一盏台灯下,欣然读之,整个世界就在眼前呈现,将它烙印心上,生活的缺憾也会在这个世界得到弥补,书中动人的情节让心向往之,感动落泪,那是一种美的享受,一种精神的升华。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会读书,爱读书的女性,她的魅力是无穷的。

压力无处不在,释放压力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也许是去专门的减压机构砸东西,也许是给一个老板的模像让员工解气,无论什么方法,只要能缓解我们内心的凌乱,还以宁静,并不给人造成伤害,都是可以为之。但是,作为女性的我们,本来就是水做的,为什么不用最温柔的方式排解压力呢?学会倾诉,亲近自然,锦衣夜行,诗书为枕,将是职场女性减压的最好选择。

散文朗诵技巧 篇7

散文虽然不像诗歌那样有规整的节奏和严格的韵律,但是也讲究节奏和韵律美。散文的局部和某些句子也有对称结构。

例如:“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在朗读时,我们可以用相同的语调来读这对语句,使文中的韵律美表现出来。

散文也有不同的类型。有的散文以抒情为主,不写人和事。

例如朱自清先生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匆匆》,都是在抒发作者的感受。有的文章中虽然也会出现一些事物,但是这些事物都是虚写而不是实写的,是概括而不是具体的。

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著名的散文《春》中描写春天,赞美春天,发出:“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感想,从而激发了对生活的热爱。基调是热情,愉快的。我们应该用明朗,甜美的声音去读。在文章中虽然有山有水,有花有鸟,还有人,但是这些都不是具体的某一个人。我们在朗读这一类型的散文时,完全可以用作者的感受为线索。朗诵《春》时,一开始是一种殷切期盼的情感,在朗读“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时,要把三个层次读出来,把春天越来越近,人们越来越欣喜的心情读出来。中间的部分,从各个方面描写春天,也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我们可以用减低速度,降低音量的方法把描写和抒情区别开来。最后的三小节,用娃娃,姑娘,青年来比喻春天,体现了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希望,情绪也随之转向高昂。音量,语速也应随之步步提高。

古诗词朗诵技巧 篇8

学习诗歌,朗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有变化,使整个朗诵犹如一曲优美的乐章。

下面举三个例子谈谈诗歌朗诵的技巧。

例1《春晓》

这是一首格律诗,朗诵这首诗时,应该注意每个字都要吐音清晰,淌出诗的节奏。每行诗句都可处理为三处停顿: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念到“晓、鸟、少”时,字音要适当延长,略带吟诵的味道,使听众能感觉出诗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前两句是写诗人早上醒来后看到的景物,朗诵时要用柔和、舒缓的语调,音量不要过大。“鸟”字的尾音可稍向上扬,表现出诗人见到的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景象。后两句写诗人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不知园子里的花被打落了多少。在读“花落知多少”时,要想象出落花满园的景象。可重读“落”字,再逐渐减轻“知多少”三个字的音量,表现出诗人对落花的惋惜心情。

例2《我的“自白”书》

这是陈然同志被捕以后在特务们逼迫他写自白书时写的。这首诗既是一个共产党员崇高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又是对蒋家王朝必然灭亡的庄严宣判。全诗感情真挚,充满了激情,充分表现了先烈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我们在朗诵这首诗的时候,要表现出作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对敌人极端蔑视的口气,语调要高昂有力。

第一节,两个“任”字表现了革命先烈不怕敌人毒刑拷打的坚强意志,要读得重些:“不需要”三个字的语气是坚定的:“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这个反问句,表示强调肯定的语气,“血”字的尾音要稍微拖长,并且往下降,表现出对敌人残酷屠杀的轻蔑。

第二节,“人”和“怕死鬼”形成对比,要读得稍重:“自白”的尾音要拖长,表示出是所谓的自白的意思:“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一句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第三节,是全诗的高潮,朗诵时要感情奔放,语调昂扬,要表现出共产党人誓与敌人斗争到底的英雄气概和坚信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

如果我们能领会诗的意境,就能深刻感受作者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激起我们与诗的内容相应的感情,再恰当地掌握重音和停顿,朗诵时就会感情充沛,节奏鲜明,使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

例3《向日葵》

不知太阳上白天仰着脸——有啥秘密,瞧呀,瞅呀,引逗得你哟夜晚低着头——那么好奇?思来想去……

这是一首歌谣诗,这首诗的想象很新颖、奇特,能充分展现少年儿童聪慧敏捷的思维特点,因而充满纯真稚嫩的儿童情趣。

这首诗开始就把向日葵拟人化了。由“我”向它提出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既是“我”的疑问,也会引起小听众认真地思索。朗诵这两句时,速度不能太快,要注意自然停顿,以引起小听众的思考。

“不知/太阳上/有啥/秘密”,这一句重音应落在“不知”、“秘密”上,“知”和“啥”两个字的尾音可以适当拖长。

第二句要强调“好奇”,需加重语气,“奇”字的尾音要渐弱。

第三句可以结合儿童的天真、顽皮表现出来,语调轻快,头部、眼神可适当转动。

最后一句要和第三句形成鲜明对比,速度放慢,语调轻缓,注意停顿,给小听众留下联想和回味的余地。

总之,朗诵诗歌时,要注意节奏鲜明,并根据作品的基本节奏采取相应的速度。该轻快的要朗诵得轻快些,该沉重的要朗诵得沉稳、稍慢些。就一首诗来说,朗诵速度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表现作品内容的需要来决定,并具有一定的变化。

朗诵

1、朗诵的概况

朗诵艺术有一个基本的概况。它是一门新兴的艺术,虽然历史悠久,但是中间中断了很长时间。它源于口头传诵,认真算起来,也就只有几十年的历史。

2、朗诵和朗读的区别和联系

有相同之处,有不同之处。因使用的范围各不相同,而要求也有不同。朗诵,要求声音清晰、响亮,需要洪亮的嗓音来表达。朗诵比朗读的要求更高一些。朗诵要对作品的中心思想有理解,要和作者有强烈的共鸣,这是语言再创造的前提。而女性受生理条件制约,要求柔美一些。

3、朗诵的要求

朗诵是一门绘声绘色的语言艺术

朗诵要有规范的语言的基本功。要求口齿清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朗诵要能够再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内心的事项要与作品和作者相同,必须要求内心所想到和看到的内心视像,能够有原始情景的再现和再有。

朗诵应该都是接近生活的艺术语言,而不要盲目地模仿腔调。朗诵还要求有美感。

举例说明:

用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来讲解。此作品的思想是要热情赞扬祖国的壮丽河山,说明人民才是真正的主人。作品比较大气,也相对比较好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首先要理解了作品,然后再加上感觉和处理,就可以表现出大气和气势来。注意嗓音、用气、语言的理解、轻重缓急、停顿等朗诵的表达技巧的充分运用。

理解了以后就可以自己任意的选用各种技巧。比如:有的朋友喜欢在韵脚“飘”“滔滔”“高”等字上用古韵,前面用现代的朗诵手法,而尾音加上古韵的拖音处理,显得更有意韵。自“江山”句以后可以节奏快点。而“弓”字要鼻音重些。最后一句对“往”字梢加强调。当然,每个人的理解和处理不同,朗诵方法不同。

再举例:《周总理 你在哪里》。

这篇作品属于著名的抒情诗,和刚才的主席诗词风格不同,那么朗诵时的表现方式也就不同。这篇作品的感情把握要深情一些。

“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可知道/你的人民想念你/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重音强调)处理可以虚拟一点,太实了反而不好。“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处理较轻)。

所以说,各种诗的朗诵方法也有不同。需要分别对待,分别做细致地分析。首先要看体裁和内容,这些抓住了,然后才决定声调和方式怎样来表达。

再比方说:《猴子吃西瓜的故事》

听故事的对象是孩子,那么朗诵的方式又有不同了。(示范)

“今天,我找到了一个大西瓜,我们怎么吃呢?我想,你们是全知道的。”

比方:《艳阳天》的处理就不能跟巴金的《日出》一样。而要用评书的方式,用舞台演出的方式,用夸张的手法来演绎。“话说:这天,只见太阳啊——小王庄的人都来听村长说事”这还带有北方说相声的方式。

另外还要看每个人不同的体会来定朗诵基本的调子。所以说:抓住题材和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脑子要清晰,不要拿来就读。

第三部分:朗诵中的常见问题

1、先讲重音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

重音又分词的重音、语法的重音、感情的重音。要强调的词或者词组,我们称为重音。

重音又有双音节重音。比如:嘟囔、萝卜,这是重轻格式。还有一些联合词:如受用、困难、名字,还有:老鼠,都是重轻格式。再比如打听、打算、益处、妙处,都是重轻格式

还有一种中重格式: 黄花、绿叶、大学、皮鞋

还有三音节词:华尔兹、麦克风、冰激淋,是中轻重格式。人名和地名也是这种格式,比如:邓小平江泽民 黑龙江 四川省 营口市 而不要念成重轻中。而应是中轻重。

2、停顿:这又有逻辑的停顿、感情的停顿、语法的停顿和结构的停顿。

停顿就是说话的间隙 是说话和朗诵生理的需要 是根据人的心脏和呼吸来决定的,有时也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

举例:“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的例子。不停顿就不行,不同的标点符号,不同的停顿,意思就会有很大的区别。

朗诵的时候可以经常做一下记号,遇到标点符号的时候要停顿。另外,显示词组间关系(没有标点符号的情况下),也要停顿。举例:“我代表中国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来上海旅行”。

3、接下来说说语调的问题

语调,指全句抑扬变换,特别是语句末尾。

举例:“这样做,行吗? ”“行!” “他聪明?”“聪明!”

再举例:《赵丹朗诵菜单》的故事。赵丹用急缓顿挫、高低抑扬的语调读了个菜单,好多人都以为是发表过的作品。

4、再给大家说说速度:就是朗诵的节奏是快还是慢。

吐字的速度,是由作品的特点和思想内容所决定的。比如韩乔生和宋世雄的播音速度比较快,这是体育竞争的要求所决定的。

总之,速度、重音、停顿的掌握都是朗诵所必须的。

今天主要说了作为一个非常好的朗诵者,首先要把普通话说的非常好,要苦练。标准音要以北方方言为基础。还讲了普通话的基本常识比如韵母声母、声调等等。以及朗诵方面的基本要求、怎样把握主题、激情是必要条件、注意呼吸等等。还有一个要特别说说的是:一个人的声音是天生的,好的嗓音是朗诵好的前提条件,朋友们都要注意嗓音保护。要少吸烟、少喝酒、不要大声吵。

而如果声音条件不是太好的话,通过刻苦的训练,能够找好声音的共鸣点。也是可以很好的朗诵的。

再别康桥朗诵技巧教学 篇9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再别康桥》徐志摩

——“经典阅读与朗诵”朗诵教学指导

【教学目标】

1、通过以读出韵律、情境、感情为步骤的递进式美读,理解全词大意,提升诗词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创作韵律图,依照韵律图反复朗读过程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获得审美感受。

3、通过想象和联想,把握作者创设的情境,体会其中的情思和意味,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趣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读出韵律、情境、感情的三步美读,进行审美体验,进而理解全诗,获得一种审美感受。

2、在美读中把握意象的内涵,体会诗人在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学生通过想象进入情境,通过情境描绘与渲染,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朗读法(以读代讲):按照美读的`步骤,层层递进,以学生自己的阅读实践代替教师的理解分析。

想象、联想法:通过想象、联想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获得审美感受。

情感渗透法:通过美读,将文本和学生自己的实践、情感体验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学生合唱李叔同的《送别》

离别是个永恒的主题,从古至今,在“长亭外,古道边”流传着多少离别的凄美故事。这节课我们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来感受徐志摩对康桥的别样离情。(板书 课题)

二、展示目标

1、掌握诗歌的诵读技巧。

2、揣摩诗中的意象,体会诗的意境。

3、诵读诗歌,体会诗人蕴含在诗歌中的情感。

引出“美读”:从朗读效果上,引导学生至“美读”,即美美地读,把诗歌读美。(板书:美读)

三、听读诗歌,确定基调

1、先请同学们听读诗歌,听完后说说这首诗歌给大家的第一感受是什么,怎么读?

明确:唯美——景美、诗美、情美

感情:惆怅、惜别 语调:舒缓、低沉 节奏:轻柔、和谐

四、诵读体味,指导朗读

(一)一轮诵读,因声求气

1.全班齐读,师作评价,指导朗读方法。

2、学生视绘制的节奏韵律图,放声自由读。

3、请一名学生生试读一小节,学生评价。

(板书:韵律)

(二)二轮诵读,吟咏诗韵

1、分析诗的音韵、节奏和结构,体会“音乐美”。

明确:

本诗的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从韵脚看,每节音韵统一,全诗逐节换韵,取韵又有开有合(开口、半开口和闭口音),有轻有重。

本诗的节奏: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句为三到四个音步,韵式上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女性朗诵的技巧 篇10

作品的选择对朗读的成功非常重要。

第一,作品必须是自己喜欢的、很感兴趣的,别人认为好的、推荐的作品,如果自己不喜欢、不感兴趣,即使再好,也不能作为自己朗读的作品;

第二,选择的作品最好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情节,而且最好是感人的情节,比如表现母爱、父爱、兄弟情、师生情,纯洁的友谊、高尚的品行、难忘的一段往事等等。这样的内容既容易调动朗诵者的感情,也容易感动人、感染人;

第三,如果平时缺少朗读的基础和一定的把握,不一定非要选择名篇或名家的作品。因为这些作品虽堪称经典,但也博大精深,朗读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这样的作品主考老师一般也会很熟悉,考生朗读这样的作品,可能会诱使主考在无意之间心理期待值增高,同时,也容易暴露朗读者的不足和问题;

第四,选择的作品其内容感情起伏变化的幅度不宜太大,因为如果内容感情起伏变化幅度太大,朗读难度自然就会增大,这对朗读者的要求自然就会提高,而这对考生自然就不利了。

2、脱稿朗读

脱稿意味着熟练,熟练意味着用心。如果事先可以充分准备熟练的一个五六百字的作品,应考者到考试时还手不离稿,照本宣科,这就可能给主考留下一个不用心、不重视、能力素质不强的印象。另外,熟练地脱稿朗读会使应考者更加自如的发挥,更好的地与主考交流。

3、注意语言形象性和动作感

文学作品是靠形象取胜的,这是它与一般新闻叙述性的、议论性的稿件很大的不同之处。朗读时就不能平铺直叙,语言干巴板滞,而要善于绘声绘色和抒发感情,要做到这一点,朗读者自己首先要心中有形象,心中起波澜,真正”入戏“,升腾想像联想之翼,并且敢于强调、敢于表现。

4、把握高潮

高潮即作品感情的至高点和凝聚点。文学作品的朗读是要讲究高潮的。高潮也是全篇的重点,是感情最为浓重之处,表达得最为激动、震撼人心之处。

比如,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的高潮就是父亲翻越栅栏为儿子买橘子的背影的这段描写。朗读者在预先准备时,应注意挖掘设计感受感情的至高点,才能使朗读产生撼人心魄的魅力。

5、控制感情和声音

文学作品朗读感情表达的幅度有时会很大,色彩也较为丰富,表达时要注意留有余地,避免达到极限,感情的酝酿可以充分些,但声音运用要收一些,特别是一些高亢、激越的句、段,更应注意以情带声,防止用声过高、过强。这样的句、段的表达要作好铺垫、调整好气息,一定要防止出现毫无感情依托的高声喊叫,这种矫情和无病呻吟在一些诗歌的朗读中是经常可以见到的。

为了使感情的表达、声音的运用更有弹性,在朗读开始时起调不宜太高,并用朗读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好节奏:欲扬先抑、欲慢先快、欲重先轻、欲强先弱、欲放先收、欲高先低,反之亦然。

6、适当运用体态语言

现代自由体诗朗诵技巧 篇11


1.选好作品深理解

诗歌。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格律诗和自由式。格律诗,也叫旧体诗,广义上还包括词,统称古诗词。自由诗又叫新诗,在我国,新诗主要是从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白话文的兴起和西方诗歌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不管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作为专业考试朗诵之用,首先就要选好作品和深入理解作品。

因为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朗诵。选好作品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感情挚烈,具有一定的变化幅度和对比。

第二,语言要琅琅上口,诗作本身韵律感强,有较鲜明的节奏起伏变化,形象生动,容易产生一定的冲击力。

第三,作品内容便于理解,不能深奥难懂。看着都费解的,朗诵出来效果也不会好。

第四,作品一定是自己喜欢的,别人推荐的作品即使再好,但是朗诵者本人没感觉,调动不起朗诵的愿望,那也不适合来朗诵。

第五,篇幅适中,不宜太短或太长,要有完整性。

一般不要选择节选片段的作品。

选好了作品,还要在深入理解上下功夫。深入理解包括既要吃透作品的原意,还要了解作品产生的年代和写作背景,还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和他其他相关的作品,而不能简单地理解了大概的意思就上场朗诵。诗的语言是非常凝练的,往往表面浅显易懂的句子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意义,这是表面化的理解所体会不到的。深入理解有一点就是准确把握诗所反映的特定时代的情绪并加以准确表达,如果不对以上那些背景的东西加深了解认识,表达出来就可能是一种当下时代的情绪,这就不准确了。

2.感受意境有真情

意境是指诗歌等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不管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如果没有意境就很难说是好诗,朗诵者表达不出意境,也就不算是上乘的朗诵。无意境的朗诵,情浮意浅,声音形式怎样变化多端,也弥补不了这根本上的缺欠。感受意境,要求思索、想象、回味、憧憬,紧紧抓住具体而微妙的构思与变化。同时,要在此基础上,引发浓烈的感情,并做到“因境抒情”.第一,诗歌往往充满了比喻和象征,如果不从意境感受着眼就往往使人眼花缭乱,如堕入云里雾中,不得要领。

第二,诗的语言较为凝练的特性,在诗作中显现出万千气象,不感受意境,只是局限于文字,诗昧就无从表现。

第三,诗的语言又具有跳跃性,更增加了诗歌的容量。朗诵者如果表达不出诗的跳跃中的内在程序,把一个个句子平摆浮搁地读出,意境也就无从表达了。

第四,因境抒情,从全诗的整体出发,在意境需要的前提下引发,避免片段感。

以《囚歌》为例。作者身陷囹圄而不屈,面对利诱而不惑,豪情壮志、气贯长虹。

人的身躯与狗洞,“自由”与永生,简洁鲜明的对比,造成了恢宏高远的意境。在朗诵时,必须提挈全篇,以具体的、形象的比喻和象征传达出意境的可感性,发挥意境的感染力。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朗诵最忌讳脱离整体意境感受去图解比喻和象征,致使诗歌的朗诵有貌无神。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在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知,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期待着,地下的烈火升腾,让我和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将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比如,“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是诗人转述自己的所听所感,而并不是由一个说客出面,所以,在表达中充满了憎恶、否定的态度感情,从而也更增添了诗人赤诚的内心。如果朗诵者忽然以敌人的语气,甚至某种怪腔怪调表达,那意境便顿然消失。还比如,“我将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本是表达诗人的热烈期望,深沉内在,自励自勉,如果朗诵者为加重语气分量,采用上扬语势,像是在发出号召,就会破坏应有之意境。

因此,意境,必须从整体把握,避免落人图解式的歧途。

3.把握基调重节律

基调是指全篇总体的思想感情运动显露出来的色彩和分量,是总的态度、感情的倾向,节律就是指诗歌及其朗诵的节奏和韵律。基调是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既要注意总体的色彩,即基本的态度、基本的感情,基调总的色彩制约着每个具体的句、段、行的表达色彩;同时,还要注意总体的分量,即态度的轻重程度,感情的浓淡程度。把握准了基调,也就把准了朗诵的总的色彩和分量,即总的倾向、方向和意向。

基调的确定,特别强调对文字作品的整体感受,然后细化为群体和个体的具体感受。最终形成整体对个体的统摄关照,个体对整体的呼应。

基调的声音表现,虽然离不开音高、音长、音强,但更强调音色的变化,如明暗、松紧、抑扬、顿挫的自如弹动,鲜活铺陈。

把握准了基调,朗诵就有了基本的方向,就不会偏离基本的方向。

节律是诗的生命,也是诗歌朗诵成功的关键。

格律诗由于字数一定,在朗诵时应体现出这一特点,使听者感觉出这一点,这很重要。停连不能打破她的格式,不能打乱重新安排,也就是说,文字语言中的标点符号同朗诵时停顿的位置是一致的,不能显出字数似乎不一定的样子来。

另外,格律诗还应体现出语节一定。语节含有音步、节奏的意思。语节一定,在诗的格律上表现为句中词的疏密度大体相近。不同的格律,有不同的语节安排,也不能乱来。

如五言绝句分为两个语节: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如七言绝句,分为三个语节: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除了字数一定,语节一定之外,格律诗的朗诵还要注意韵脚呼应和平仄相合。在字数、语节、韵脚一定的情况下,平仄相对应,于是就可以变得更为错落有致,节奏的抑扬回环更加鲜明,这就使人感到音韵铿锵,倍觉动听。

自由诗因为它字数不定,语节不定、平仄不定,甚至韵脚不定。把握节奏、重视诗味就更显重要。朗诵时,如果不把握节奏,只剩了“自由”而丢掉了“诗”,而诗味,恰恰从节奏中来。自由诗朗诵的节奏,既体现着意境美,也显示着音韵美,善于把握节奏,诗味便彰显出来。这里一是要注意呼应对称,二是要善于起伏跌宕、灵动停连。当然,要避免主观随意的忽高忽低,忽快忽慢,使得语节、诗行、诗节杂乱无章,听似起伏跌宕,大停大连,实则破坏了诗的形式,打乱了诗的步伐。因为朗诵者的主观随意性处理,有可能会破坏诗人严谨的构思和布局。

4.抓住重点见高潮

专业考试中的诗歌朗诵,虽然面对的只是几位主考老师,但也是属于“当众朗诵”,当众朗诵最忌讳的就是平平淡淡,不起波澜。当众朗诵诗要讲究“高潮”,即在最为关键之处,经过极有冲击力的强化表达,给人以震撼,使听者产生强烈的“巅峰体验”.而这种效果的出现是就要抓住重点,着力表达重点和高潮要注意:

第一,重点,如画龙点睛,他解释诗歌的精神的实质、感情的高点、意义的趋向、艺术的分寸。

第二,重点不是单纯的加重声音,但那声音一定与众不同,那效果一定不同凡响。重点是轴心,是路牌。

第三,重点不是单纯的理智产物,必须同时是感情产物,不仅是“语意的解读”,还应是语趣(理趣、情趣)的表露。

第四,重点要少而精,不宜散乱,不宜杂多。只有少而精干,能突出也才会深刻。

第五,非重点相辅相成,在比较中仍存在,在对比中显现。

职场女性着装礼仪的规范和技巧 篇12

颜色的选择方面:职业套裙的最佳颜色就是黑色、灰色,另外还有藏青色、暗红色、灰褐色等选择,花纹上可以选择方格的、印花的、条纹的等等,如果你要购买红色、黄色、淡紫色的职业套裙就要小心一些了,显得很抢眼。

衬衫方面的选择:衬衫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只要与我们的套装搭配起来就可以了,一般通常会选择白色、米黄色、米色、奶白色的那个灯,丝绸是职业套装衬衫最好的面料,但是清洗不容易,其次就是纯棉的,但是要经常熨烫平整才好。

内衣:内衣要合身,能够展现女性的完美曲线线条的,还要注意内衣的颜色不要外露了。

围巾:选择围巾的时候应该跟套装的颜色一致,最好选择丝绸质地的最好。

袜子:女士穿裙子自然是需要选择连裤袜、长筒袜,颜色主要是肉色、黑色比较常见,OL们的袜子大小要适合千万不要往下掉了,或者是显得高低不同的。袜子不能露出底部,要注意避免防袜子拉丝或跳丝。

鞋:作为职业女性传统的鞋子都是皮鞋,跟不要太高了,要穿着舒适、美观大方,建议选择鞋子的高度是3-4cm的,正式的场合不能穿凉鞋或者是露脚趾的鞋。鞋子颜色要跟衣服颜色一致或者深一些,比如选择黑色、藏青色、灰色、灰褐色等等,不要穿红色的、粉色的、黄色的鞋子,在夏季白色鞋子具有社交意义但是不具有商务意义,要避免穿着。

手提包和手提箱:手提包和手提箱最好选择皮革的,不要带有任何的标签,最好是选择黑色的、棕色的、暗红色的。

职场女性仪容的礼仪知识

1)表情

① 目光。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户,是人体传递信息最有效的器官,它能如实地反映出人的喜怒哀乐。在社交场合交谈时,一定要注意眼神的礼仪,目光要坦然、温和、大方、亲切,正视对方的两眼与嘴部的三角区,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但凝视的时间不可太长,因为长时间凝视对方,会让对方感到紧张、难堪。如果面对熟人、朋友、同事,可以用从容的眼光来表达问候,征求意见,这时目光可以多停留一些时间。与人对视时,切忌迅速移开,不要给人留下冷漠、傲慢的印象。对方缄默或失语时,不应再看对方。

注意目光的注视范围。目光注视区分为:公务注视区(额中至双眼部)、社交注视区(双眼至下颌)、亲密注视区(双眼至前胸)、侧扫式(亲密关系或非常厌恶关系)。注视区的选择视场合而定。

② 微笑。人际交往时,表情应以喜、乐为主调,微笑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微笑是自信的象征,是礼貌的表示建议改成: 礼貌地表示 错别字系统标注,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在各种场合恰当地运用微笑,可以起到传递情感、沟通心灵、征服对方的积极心理效应。

在与人交流时,可以在开口之前先以微笑示好;在与人交流时,如果对方向自己投以微笑,自己一定要以微笑予以回应。

2)安全空间

从心理学上讲,在每个人的人体周围存在着一个看不见的个人空间,每个人对这个个人空间都会非常敏感。一旦被冲破,我们会不自在或有不安全的感觉。这就是安全空间。

①亲密空间:指交际双方保持约半米的距离,一般限于夫妻、情侣、家人。

②个人空间:指交际双方保持半米至一米的距离,一般是朋友、熟人相处的得体距离。

③社交空间:指平时社交、谈判场合中,交际双方之间一米至三米的距离,一般是泛泛之交或工作关系。

一般来说,欧美人的安全距离要比亚洲人的适当大一些。到底需要保持多远的安全距离,还要在实际交往过程中灵活掌握。

3)首语

首语包括点头和摇头。在中国和其他大部分国家都是点头表示同意、赞赏,摇头表示否定和遗憾。而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点头是否定,摇头是肯定。

4)手势语

人们双手各五个手指的屈伸,都能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而在各个国家或地区含义往往不同,用错了会出笑话,甚至可能引起误会和麻烦、反感,因此,了解国际通行的一般的手势尤为必要。

大拇指伸出,在中国表示胜利、佩服,第一、首领等;在日本表示男人、父亲;在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表示幸运;在印度、德国则表示想搭车。拇指向下一般都表示品德不好、坏或不成功,而在英国美国,拇指向下表示不同意;在法国表示死了;在印尼、缅甸等地区则表示失败。

伸出中指,菲律宾表示愤怒、轻蔑;美国、法国、新加坡表示下流;沙特则表示恶劣行为或极度不快。

向上伸食指,中国表示数字一或请注意;美国表示请稍等片刻;法国是学生请求发言的表示;缅甸表示最重要;日本表示最优秀。

小指伸出,中国表示渺小,看不起;日本表示女人,小孩儿;韩国表示女朋友;而缅甸、印度一带则用来表示厕所;菲律宾表示小人物。

食指弯曲,中国表示数字九;日本表示小偷;泰国、朝鲜表示钥匙;印尼表示心肠坏;墨西哥则用来表示金钱。

伸出中指压在食指上,在中国表示数字十;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法国、墨西哥等表示祈祷;荷兰表示发誓;斯里兰卡表示邪恶;而在香港则表示关系密切。

用拇指和食指搭成圆圈,在日本、韩国缅甸等均表示金钱;美国表示同意或成功;印尼则相反,表示不成功; 表示傻瓜,无用;而在巴西则表示肛门。

注意:切忌伸一根手指头指人指路,这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另外要注意,适当地运用手势,可以增强感情的表达。但与人谈话时,手势不宜过多,动作不宜过大,要给人一种优雅,含蓄而彬彬有礼的感觉。

上一篇:四届五次会议代表建议交办会讲话下一篇:观先进教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