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培训工作坊总结(通用12篇)
网络培训工作坊总结 篇1
通过此次网络培训活动,我在各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获益匪浅。我从专家学者那里学到了很多,从身边优秀教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学习的过程是短暂的,但学习的效果是良好的。通过培训,对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一、要彻底摒弃旧的教学观念,树立新的科学的教育理念。我们要树立现代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只有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是新课程为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与表现。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活动与过程,学生是这一活动与,因此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如果学生没有学会学习方法,只被动的听老师的讲授,其主体作用就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二、教师要明确教学应从教法和学法两个方面进行。毛主席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教学亦是如此,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更要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当然,我们强调学习方法很重要,并不是忽略教法,实际上好的教法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示范,好的教法有助于学生掌握我的学法。教法和学法是有机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在教学实践中教法与学法应同步进行,这才符合现代教育规律。
三、提高自身素质,学会终身学习。要不断学习,完善和提高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并紧跟时代,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适应信息化社会,注重精神世界的锤炼,总之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并用渊博的学识和有魅力的人格去影响学生。教师还要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的融为一体,把自己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从而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总之,这次教师网络培训,让我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也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会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努力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网络培训工作坊总结 篇2
应该说, 上网不仅仅是城市青年的“专利”, 农民由于特定的因素, 越来越需要网络服务。首先, 农业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产业, 网络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 都可起到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其次, 农村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 交通不便, 信息闭塞, 而快捷的网上服务可以改变一切。因此, 在农村推广电脑及开展网络培训工作前景广阔。
1 加强电脑知识的普及教育
为了提高农民群众对网络的认识, 可以请计算机专业人员下乡开展有关电脑知识技术培训, 向人们展示网络的各种功能, 让农民边学边用。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 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机, 开展计算机的教育工作。从娃娃抓起, 使下一代逐渐全面掌握有关计算机及网络的知识, 为迎接农村网络时代的到来打下坚实基础。
2 由乡政府出面组建网络小组
网络如能在农村得到普及, 将会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可估量影响, 如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信息交流及农副产品销售等, 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解决。要做好这件工作, 笔者认为最好是由一些爱好电脑的农民组建一个组织, 由乡政府或村委会给予指导, 使之做好各项上网的工作, 与国内及国际接轨, 通过网络讨论农家大事, 搜集农业信息, 指导农业生产。
3 电信和电视台要密切协作
由电信部门购买相应硬件设施, 并组织一批熟悉电脑专业的技术人员帮助普通老百姓学习上网查询、发送电子邮件。有能力购买电脑的人成立私人网吧, 举办电脑知识讲座, 让大家慢慢学会使用电脑。
每个家庭几乎都拥有电视机, 最近几年有线电视在农村大多数地方已经开通, 可以利用这些现有的设备, 建立一个信息总平台, 每个电视用户只需要添置价格便宜、简单易用的电子产品 (如“机预盒”) 就可进行信息查询或发送电子信件进行网上交易等。
4 干部带头学电脑
乡镇村组干部要带头学习和掌握电脑知识和技术。同时, 利用广播、墙报、黑板报、图书室等媒体, 广泛宣传和普及电脑网络知识。农闲时, 要开办电脑培训班, 分批组织农民学习。
5 先让农民偿到网络的甜头
县乡村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要“送网下乡”, 帮助农民在网上推销农产品, 进行网上交易, 引导农民致富, 使农民不出门就能把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农民尝到了甜头后, “网农”队伍才能得发展壮大。
摘要:介绍了网络在农村的作用, 提出在农村发展普及网络的对策。
网络培训工作坊总结 篇3
【关键词】网络 图书馆 新生培训
尽管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一直是图书馆读者教育工作的重点,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现今高校图书馆引进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对于新生培训工作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模式探析
目前,高校图书馆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新生设计了不同的培训模式。而按照培训的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可归纳为两种,即传统培训模式与新型培训模式。传统培训模式指的是在长期实践工作经验的总结之下,按照班级授课的形式为新生开展培训工作,其中参观、专题讲座比较常见。新兴培训模式则是在新生培训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之下,引进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培训模式。这种形式更加新颖,内容也更加丰富,课堂开放性更强。新生可以通过视频、网站以及多媒体课件接受培训。
二、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模式的对比
由于图书馆信息环境具有多变性,因此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工作改革势在必行。相比于传统的培训模式,主要通过培训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培训内容的多媒化以及培训媒介的多元化得到体现。随着新生的需求不断增加,培训馆员需要在信息环境、文献信息组织形式这些方面进行不断改进。这就使这些内容具有更强的多变性与复杂性,进而促使组织培训形式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引入诸如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来增强新生培训的实际效果。除了要求培训馆员参与其中进行讲解,同时还需要图书馆所具有的信息环境得到改进,并与图书馆产生直接接触,如此一来新生对图书馆的了解与利用就更加直接有效。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与传统培训模式相比,高校图书馆培训媒介不断趋于多元化。此外,为了适应新模式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工作的要求,培训馆员的信息素养也需要进行加强,需要不断增加馆藏数字化资源的比率,如此新生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才能够获取更多多媒体信息,而不是依赖于纸质的培训资料,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工作的实际效果才能够达到理想状态。可见相比于传统高校图书館培训模式,新型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在培训内容上也不断趋于多媒化。
三、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工作现状分析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中绝大部分读者属于在校大学生。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之下,每年入校的新生比例达到了1/3左右。1985年国家教委发布的文件,对大学提出了“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图书馆利用方法的教育”的要求。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尽管各高校也针对这一要求开设了相关课程,但实际上对该课程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高校针对图书馆新生培训仅仅开展了入馆教育讲座,却没有其他形式以提高新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率。显然,对于传统图书馆新生培训工作而言,这一形式起到的作用与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新生通过讲座就可以对图书馆的基本功能有快速的了解。然而,在数字化与网络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如此简单的培训显然与现阶段不断发展的现代图书馆教育需求并不相适应。
目前,一般院校的新生入馆培训时间普遍较短,通常不到一小时,其中还需要参观图书馆布局。这么短的时间内对图书馆总体概况、借阅方法、相关规章制度以及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进行全方位了解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一般情况下,主要介绍的是书刊的借阅规则,而关于其他介绍往往不够详细,完全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网上书目检索、如何使用数据库以及电子文献介绍等等都不能深入介绍。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图书馆开展数据库使用方法的培训会越来越频繁,但受限于讲座的形式,并没有强制措施去督促新生参与,因此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
目前新生培训大部分比较自由,缺乏管理。对于刚入校的新生而言,在长期受到应试教育束缚的背景下,其对图书馆的了解少之又少,仅仅将图书馆当作借还图书的场所,不需要特别指引就可以完成一系列操作,进而使得他们在思想上对入馆教育不够重视,降低了接受培训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最终无法达到入馆培训应起到的作用与效果。
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新生培训工作的策略
(一)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体系的新特点
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新生培训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首先就要认真细致地分析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体系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法。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体系大体可分为培训馆员、新生、图书馆馆藏资源以及图书馆信息环境四部分。其中为了提高新生培训质量,就必须要从培训馆员专业素质与业务技能的提升入手。培训馆员应充分结合新生的实际情况,对培训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为了顺利实施培训计划,就需要调动新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去开展相关活动来对图书馆进行探究。此外,图书馆馆藏资源是否具有对新生的吸引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对此展开研究,不断丰富其类型与内容,可以引进信息化技术,提供数字化信息环境,在技术层面为整个培训体系提供可靠的支持。
(二)不断完善新生培训模式
通过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新生培训工作特点的分析,针对新生培训模式进行设计与完善。对于设计出的新生培训模式,应把握好中心点,明确培训方向。根据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实际情况,培训馆员可以围绕课堂讲授的形式为新生展开培训,而具体培训方向则需要以新生实践体验为中心,加强新生对图书馆的用户体验,为新生提供具有较强自主探究性的个性化培训,并且还要加强新生与培训馆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即开展协作式培训。
首先是课堂教授培训。在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中,这一模式最为常见,在培训中培训馆员起到主导作用,开展的课堂讲授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课堂讲授式培训也在实践体验、自主探究以及协作交流等三个方面发生重大变化。读者的自主与参与意识的强化成为了重点,需要通过设备、服务、环境等各方面的支持才能够达到培训效果。在培训中,应对新生的实践体验予以重视,并促使新生在使用图书馆的实际过程中逐渐对图书馆培训的具体内容有所理解。自主探究这一形式对新生提出的要求为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中不断获取相关知识。图书馆应创造一个能够开展自主探究的信息化环境,并促使新生在培训活动中完成相关活动,进而达到培训效果。协作式培训这一培训模式指的是学生建立在通过网络进行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促使学生针对同一问题能够快速获取更加深入的认识。在整个新生培训模式下,不同的培训形式的方向都不是固定的,具体培训中将不同方向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加以综合运用才能够达到理想效果。这就需要培训人员根据新生以及本校图书馆的实际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仍然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
五、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发展,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新生培训工作在很多方面仍有待完善。针对高校图书馆新生培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展开深入的研究,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法,不断完善图书馆培训工作体系,为新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与培训,如此才能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使高校学生能够更加有效便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赵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新生培训工作[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7,27(2):82-83,140.
[2] 郭利伟,陈泉.近十年我国高校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研究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5):99-102.
[3] 章增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新生培训模式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2(5):71-72.
班主任网络培训工作总结 篇4
班主任的工作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工作。一直以来,我们把班主任称为德育工作者,它主要是反映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纪律教育等。为了切实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提高我校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和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的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充分发挥在学校整体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我校一直坚持按照上级要求,组织班主任进行网络学习培训。现就班主任网络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真组织
班主任培训由李颜江主任统一管理、组织和安排。所有班主任参加培训。培训地点在我五楼会议室,培训通过经验交流,专题辅导、活动观摩等形式开展。培训活动在校领导指挥下,在辅导教师、参训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二、制定方案,及时培训
按照我校班主任培训计划,对班主任培训对象、目的、内容、组织管理、考核做了明确要求。
本次班主任培训围绕班级德育、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后进生转化、家访工作做了详细安排,安排了一线班主任老师做了交流,让大家分享优秀班主任的班务工作经验。
三、精心准备,统筹安排
领导高度重视班主任培训工作,李颜江主任多次指导工作,强调要建立班主任岗位制度,提高班主任整体素质,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
精心组织,加强培训过程的管理。一是培训前与校办公室、教务处、后勤等部门取得联系,对培训的会场布置、宣传;多媒体是否能够正常使用;后勤保障供应进行了协调安排,保证培训过程的正常进行。二是派出专人负责事宜,严格考勤,既有纪律要求,又讲人性关怀,并将参训情况列入培训考核范围,保证培训的有序进行。
四、今后努力方向
1.加强对班级工作的长远思考,内容和措施还待创新,要结合现在班级工作的特点,对解决班级成长和发展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网络培训工作坊总结 篇5
“2017年部编历史教材网络培训会”工作总结
2017年9月20日,江城区教育局教研室组织了江城区12所中学共X名教师参与了部编历史教材网络培训会。培训会上,专家讲解了部编教材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思路,注重用法和学法指导,让大家明确了教材改革的方向。在强调基本史实的同时,更注重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历史学科的文化内涵。通过这次培训,历史教师们受益匪浅,加深了对新教材的理解与体会。区领导要求参与培训的教师从现在做起,不断熟悉课本内容,对照课标要求,整体把握教科书的框架脉络,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用好教科书!
网络培训总结 篇6
——秦淮实验小学暑期网络培训活动总结
“十二五”期间,南京市教育局提出教育发展“新三基”,其中之一就是“基于脑的科学教育”。2013年暑假,秦淮实验小学积极组织开展《学习脑科学,锻造学习力》网培培训,旨在通过普及脑科学知识,更新理念,拓展视野,促进教师学习内化,不断提升。
通过学习,广大教师纷纷表示受益非浅,反响热烈,现将活动经验与实施体会,总结如下:
一、组织严谨,准备充分。本次培训,市小教中心负责协调管理,选派辅导人员,建立监督机制,确保培训高效、有序进行。
秦淮实验小学校领导带头,教科室潘智主任作为管理员,全员参与。6月中旬,学校教师会议上,介绍培训活动,号召大家认真准备,积极参与;临近放假,举行培训活动,教科室潘智主任结合ppt,详细介绍账号登陆、课程进度、作业提交等方面内容。教师们悉心聆听,详尽记录,不时发问,潘主任耐心答疑解惑。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严谨的组织,高效的管理,充分的准备,确保培训活动顺利开始。带着对脑科学的向往,对网络培训的好奇,秦淮实验小学教师们踏上了培训之旅。
二、克服困难,和谐共进。
电脑,因为搬家而不在身边;网络,伴随地区差异不够稳定;视频,无法正常播放;作业,不会上传提交„„
面临新型培训方式,各种问题接憧而至。对于中青年教师,电脑网络较为熟悉,但老年教师则困难重重。为此,学校组织教师建立QQ群,相互提问,解答;共同的问题,需要的资料,放于“群共享”,方便大家交流学习。
实小是一家,互助你我他。网络中交流,交流中成长,教师们在高效互动的平台上,分享智慧,互助你我,既提升对于脑科学知识的了解,更促进彼此间深厚友谊。
三、分享交流,内化提升。
暑期的交流分享,主要分为三种形式:1.群内交流。主要集中解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惑,简洁方便。2.撰写小结。撰写思考的过程,也是回顾内容,也在同步反思内化。3.召开交流会。面对面交流,在书面小结基础上,更自由主动表达观点,易于他人提问,获得反馈,及时调整,优化课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在理论与实践的交流探索中,因为各抒己见而获得的信息差,促使教师们获得诸多经验体会:面向全体与个体差异的平衡,认知习惯的变化规律,体育锻炼对促进脑发育的作用,阅读教学与口头表达的衔接„„过往教学中经历的困惑不解,在接触新的理论体系后,有了全新解读,从而促进教学模式调整,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四、汲取思路,拓展模式
访谈沙龙,问卷调查,这些都是日常培训中,不多见的环节。在工作节奏日益加快,追求时间效益的当下,足不出户知天下事,轻指飞扬话万语千言,让网络走向工作、生活方方面面。
在学校工作中,需要展示的校本研究,需要搜集的数据资料,需要整理的课例实录,往往以文字、图片形式为主,如果加入网络培训中的视频形式,将更加直观形象。今年,秦淮实验小学全新网站上线,其中“视频展播”栏目,将汲取本次网络培训中出现的视频,从内容安排、人员组织、字幕排版等各方面,进行学习优化,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反应师生发展,学校动态。
网络培训工作坊总结 篇7
一、总结经验, 充分发挥“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
当前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历史新时期。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保障措施, 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做了重要讲话。今年2月21日,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6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 要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在全社会倡导和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国培计划”是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启动的第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 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一项重大举措。2010年, 中央财政投入5.5亿元, 支持实施“国培计划”。7月, 教育部、财政部在北京召开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暨“国培计划”启动实施工作会议, 袁贵仁部长指出, 加强教师培训, 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 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需求和愿望。要统筹规划, 创新模式, 完善机制, 确保质量, 精心实施, 充分发挥“国培计划”的示范作用。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2010年“国培计划”开局良好。中央财政支持力度之强, 培训覆盖范围之广, 培训模式机制之新, 培训效果影响之好, 可谓前所未有。“国培计划”自启动实施以来, 各地、各校高度重视, 精心组织, 精心实施, 培训成效显著, 达到了预期目的。主要体现在:
一是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首先, 培训了一大批“种子”教师。2010年, “国培计划”共计培训115万名骨干教师。通过网络匿名评价统计, 参训学员对“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的总体满意率达90%以上, 对“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的总体满意率达到85%以上。一大批“种子”教师必将在今后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其次, 形成了一大批国家级优质培训资源。“计划”的实施, 锻炼了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水平专家队伍, 开发、生成了一批优质培训课程资源。经过严格的遴选评审, 教育部已公布500人的首批“国培计划”专家库, 一批“国培计划”生成加工的优秀课程资源将纳入“国培计划”资源库。第三, 探索和创新了有效教师培训的模式和机制, 推动了全员培训的开展。“国培计划”在培训理念、内容、模式、方法、管理和考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有效的创新探索。国培的“种子”播撒大江南北, 国培的模式机制融入各地教师培训工作, 国培的资源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在“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和推动下, 各地进一步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 启动本省培训计划, 推动了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据初步统计, 2011年省级财政性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达到近10亿元, 比2010年增加3.3个亿。其中, 北京、山东、浙江、重庆、天津、广东、河南、江苏、新疆、广西、湖北、贵州、陕西等省省级财政性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增加超过1 000万元。其中, 北京、山东、浙江、重庆、天津、广东、河南、江苏八省市经费增加超过2 000万元。
二是做到了雪中送炭。首先, 突出农村教师。2010年, “国培计划”重心下移, 以农村教师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教师为重点, 共计培训县及县以下农村教师100万名, 占参训教师总数的95%以上。其中, “中西部项目”覆盖23个省份的82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骨干教师, 县以下农村教师超过70%。其次, 关注紧缺薄弱学科教师。重点加强了对农村体育、音乐、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科教师的培训。“国培计划”的实施为广大农村教师和紧缺薄弱学科教师接受更多高水平培训提供了机会, 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作出了贡献。
三是促进了教师教育改革。“国培计划”注重调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积极性, 有效整合了全国高等院校和中小学的优质资源, 建立教育行政部门、高水平大学与中小学的紧密联系, 形成了一批教师培训重点基地, 加强了培训机构的能力建设, 推动了开放灵活的教师培训体系的建设。据统计, 2010年, 全国共计有165所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承担了培训任务, 数百所优质中小学参与了培训。参与专家数千人, 一大批高水平、有影响的专家如韦钰院士、史宁中教授、温儒敏教授等纷纷担任“国培计划”项目首席专家。通过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多种形式, 促进高校特别是高师院校面向基础教育, 服务基础教育, 研究基础教育, 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010年, 各地各院校采取有力措施, 改革创新, 狠抓质量, 圆满完成了“国培计划”培训任务, 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概括起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统筹规划, 科学设计是做好“国培计划”的基础。各地各校普遍重视了调查研究, 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根据地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和参训教师的需求, 认真做好项目规划, 科学研制培训实施方案。如, 重庆市建立健全了“国培作示范、市培抓重点、区县保全员、片区重教研”的四级教师培训体系, 以成长规律为着眼点, 规划“三类”培训项目, 探寻“苗子—弟子—影子—种子—路子”的培训路径。安徽省遵循“面向农村、倾斜皖北、突出骨干、促进均衡”原则, 整体规划项目, 分类分层分项设计实施方案。
第二, 公开遴选, 竞争择优是做好“国培计划”的关键。“国培计划”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采用招标或者邀标机制, 严格项目申报和审批程序, 面向全国, 遴选符合条件的高校、具有资质的教师培训机构及中小学承担培训任务, 组建高水平专家团队, 确保培训质量。示范性项目从申报的68所院校和机构中遴选出38所院校和机构承担培训任务, 中标率为56%。中西部项目各省按照两部招标指南和有关标准, 规范招标、邀标程序, 遴选培训院校和机构, 制定实施方案, 由两部组织专家对各省上报实施方案进行严格答辩评审, 最终确定158所院校和机构承担培训任务。河南、新疆等省 (区) 承担培训的省域外院校和机构超过50%, 充分体现了国培“国”字号的要求。
第三, 创新模式, 改进方法是做好“国培计划”的核心。各地各校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 结合实际探索了不少好的培训模式和方法。置换脱产研修是国培计划的一项重大模式创新, 将农村教师与师范生实习支教和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紧密结合, 是一举多得的创新举措。各地结合自身实际, 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 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成果。如, 河南、山西、青海、宁夏、内蒙古、黑龙江、贵州、云南、陕西等省 (自治区) 认真落实集中研修和“影子教师”相结合的模式, 安排被置换出来的教师在院校进行集中研修, 同时扎扎实实地做好农村教师到优质中小学跟岗研修工作。安徽、重庆等省 (直辖市) 细化“影子教师”跟班研修要求, 提出了“带课、带研、带学、带资”研修模式, 取得了很好的研修效果。广西采取“先扶后放, 从模仿到创新”的四段式置换培训模式, 建立被置换教师和实习支教师范生的紧密联系, 相互促进提高。湖南采取“两次置换”模式, 在农村骨干教师和师范生之间进行第一次置换, 在城乡教师之间进行第二次置换, 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有效的探索。远程培训是实现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益培训教师的重要手段创新, 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重要举措。各承担机构普遍注重采取混合学习的方式, 将培训者集中培训与大规模远程培训相结合, 将教师线上学习、线下集中研讨和在职学习相结合, 并充分发挥远程培训资源的辐射作用, 让更多一线教师受益。短期集中培训承办院校进一步突出需求调研、互动参与、问题解决、案例分析、观摩研讨等方式, 并通过建立网络学习平台、专家下校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后续跟踪支持, 强化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四, 加强管理, 强化考评是实施“国培计划”的保障。各省各校按照国培计划总体要求, 采取多种方式, 加强管理和考核。中西部项目省份均成立由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组成的领导小组, 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本地区项目具体组织协调工作, 并针对项目特点制定出台一系列的管理办法和配套措施。项目承办院校主管领导亲自负责, 充分调配和整合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为“国培计划”服务。四川、河南、吉林、山西、陕西、重庆、湖南、贵州等省 (直辖市) 建立了本省 (直辖市) 国培计划网页, 加强项目管理, 交流培训经验。宁夏建立了“三挂钩”考核机制, 即培训考核与年终考核挂钩, 学员参训与绩效工资挂钩, 学员引领示范作用的发挥与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推荐培养挂钩。安徽将项目绩效评估和专项督导相结合, 开展对项目院校和机构考评的同时将项目的组织管理情况, 纳入对市县教育局年度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新疆、山西、重庆、海南、河南等省 (自治区、直辖市) 建立“中央、地方”合理分担的经费保障机制, 通过省级财政解决了实习支教、参训教师交通、表彰奖励、课题研究等必要的费用, 为“国培计划”有效运转提供了坚实保障。
总之, 各地在实施“国培计划”中创造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 明天研讨时还可以继续交流。我们要边实践边总结, 充分发挥“国培计划”的示范引领作用, 不断完善教师培训模式, 创新培训机制, 提高培训质量, 努力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
二、明确任务, 大力推进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开展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完善培训体系, 做好培训规划, 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加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2011年1月, 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 在培训模式、培训制度、培训体系、组织保障等方面都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各地要立即行动起来, 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 认真总结“国培计划”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 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新一轮教师培训工作, 全面推进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一要统筹规划, 做好全员培训。要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标, 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 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 以农村教师为重点, 以实施“国培计划”为抓手,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 保证教师每五年接受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同时, 要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 鼓励和支持在职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历水平。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各地要根据上述总体目标认真研究制定教师培训规划, 做到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 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 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 境内培训和境外研修相结合, 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 建立健全层次清晰、定位明确的培训体系, 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二要创新模式, 提高培训质量。质量是培训的生命, 培训质量和效果关键要看是否紧密结合教师的需求, 是否将培训落到实处。要积极大胆创新, 采取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团和海外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要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 将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 远程培训与校本研修相结合, 采取混合学习模式, 力求“大规模、广覆盖、高效益”地开展教师培训。要注重培训需求调研, 丰富优化培训内容, 改进培训方式方法, 注重教师参与, 要在培训课程、时间、途径、机构等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选择性,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满足广大教师对更多培训需求、更多培训选择、更高培训质量的需求和愿望。
三要健全培训体系, 加强培训能力建设。教师支持服务体系是开展培训工作的重要支撑和载体, 直接关系着我们向教师提供培训服务的水平。要按照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原则, 构建“天网”“地网”“人网”相结合的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高等师范院校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主体作用, 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综合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培训中小学教师。要积极推进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建设, 促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教研、电教等相关机构的整合和联合, 加强县级教师培训基础能力建设, 形成上联高等院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 发挥在集中培训、远程培训、校本研修和教师队伍管理等方面的组织协调、服务支持和管理等方面的重要支撑作用。下一步, 教育部将继续开展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 并组织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培训者的专项研修。要大力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和培训课程资源建设, 建设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和优质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库。
四要完善制度, 促进持续发展。要完善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 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学时学分管理制度和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完善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机制, 强化质量监管, 加强教师培训评估与考核, 将教师培训纳入教育督导, 促进教师培训持续发展, 确保培训质量。要将教师培训情况与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晋升等相挂钩, 形成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保障体系和激励机制, 促进教师终身学习。
五要落实经费, 提供有力保障。要建立教师培训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的要求, 不断加大教师培训经费支持力度。要落实财政部、教育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管理暂行办法》, 根据“教师培训经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的规定, 确保教师培训计划的实施。要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专项经费管理制度, 提高教师培训经费使用效益。
三、务求实效, 进一步做好2011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 是《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落实之年, 是“国培计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整体部署, 2011年, 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继续组织实施“国培计划”, 包括“中小学教师示范性培训项目”和“中西部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两项内容。各地要高度重视, 精心筹划, 为做好2011年“国培计划”提早做全面充分的准备和安排。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要将“国培计划”纳入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培训总体规划。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切实加强对项目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管理, 并指定专门机构负责本地区培训项目实施具体协调管理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国培计划”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宗旨, 结合本地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 认真做好项目规划, 统筹安排各级各类培训子项目, 科学研制项目方案, 充分整合和调动省域内外资源, 相互协作, 密切配合, 形成一盘棋, 拧成一股绳, 齐心协力做好“国培计划”。
二要坚持改革创新。要将改革创新作为促进教师培训发展, 满足教师对大规模高质量多样化培训需求的不竭动力。要坚持开放性, 充分调动和整合一切优质教育资源用于教师培训。要完善竞争择优机制, 以竞争择优盘活教师培训资源, 以竞争择优促培训质量的提升。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项目招投标机制, 规范流程, 采取公开招标或邀标方式, 面向全国择优遴选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承担培训任务。要充分发挥高水平师范大学和有条件的综合大学在教师培训中的重要性和主体作用。
要积极探索创新培训模式方法。衡量和检验有效教师培训的唯一标准, 就是参训教师的满意度。好的培训要能够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要总结有益经验, 结合本地本校实际, 不断创新和完善置换脱产研修、短期集中培训、远程培训等培训模式。要加强前期调研, 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 以问题为中心, 以案例为载体, 精心设计, 不断丰富和优化培训课程, 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要努力改进培训教学组织方式, 通过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方式开展培训。要不断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让教师带着问题而来, 带着满意而归。
三要确保取得实效。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 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和政策保障, 确保培训项目顺利实施, 培训效果落到实处。要针对参训教师的实际需求设计培训方案, 优化培训内容。要注重遴选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专家和中小学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培训教学, 注重教师参与, 互动交流, 注重优质培训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加工利用。要充分利用并继续建设好“国培计划”专家库和资源库, 促进优质培训资源的共建共享。
要完善项目管理措施。管理出效益, 要根据有关规定, 针对不同项目特点出台有效的管理措施, 明确不同单位的职责, 细化机构遴选、培训实施、考评考核、经费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要求, 做到有章可循, 实现精细化管理。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加强信息沟通, 规范优化项目管理, 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关于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的思考 篇8
关键词:高校 教师培训 网络培训 专业化建设
《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教师队伍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重要环节和途径,也是高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内在需求和愿望。为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部于2007年批准成立了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构建起高校教师网络培训新体系,实现了教师教育培训的网络化,一方面提高了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又提升了高校的网络建设管理水平,为高校的稳定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便捷的网络环境。
1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优势与特点
1.1 降低培训成本,有效缓解工学矛盾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积极增强其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来自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这种工学矛盾长期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工作效率,成为制约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瓶颈,使得教师培训工作长期处于高校建设的边缘化地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阻碍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健康稳定发展。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体系是一个覆盖全国的高校教师培训系统。参训教师通过计算机终端完成报名和选课,并通过视频、文字等参与互动学习,甚至在网上提交作业。参加“同步课堂”的教师能够集中就近培训,不仅大大降低了培训费用和时间成本,还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工学之间的矛盾。
1.2 扩大培训规模,有利于提高培训效率 据统计,目前在高校教师队伍居于主体地位的是中青年教师,他们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都亟需提高。而当前,随着高校专业设置的不断细化,以及专业课程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现有的教师队伍已无法满足其教学课程发展的需要,承担具体教学任务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因此,高校在组织教师培训上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其培训质量难以保证。而网络培训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高校现有基础资源与培训需要的矛盾,实现了各高校相同专业教师的同步培训学习,有利于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主讲教师与参训教师可以在异地进行即时交流,大大扩大了受众面,提高了培训效率。
1.3 主讲教师水平高,有利于优质培训资源共享 主讲高校网络课程的教师主要为国家精品课程的主持者,国家骨干级教师团队的组成人员,专业阵容强大,教学经验丰富。他们以广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和对教育的炙热情怀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参训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方法及理念,并使参训教师享受到了主讲教师对知识的智慧解读,有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2 进一步搞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的策略
高校网络培训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效率,解决了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培养的难题。但总体来看,目前的网络培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无法满足教师个性化的培训需求、难以保障资源的开放性、缺少后续服务支撑等,网络培训依然任重而道远。
2.1 以人为本,实施个性化培训 高校要重视培训前的培训需求调研工作,将培训对象的需求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解决他们在教学科研活动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困惑,增强教师培训的吸引力;又要研究他们的潜在需求,并据此设计科学的网培发展规划,进一步拓展网培发展内涵。要彻底转变传统培训自上而下的灌输式培训方式,在充分调研不同地域、不同类别高校及其教师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培训,以教定培,按需施训。
2.2 协同创新,提升培训综合效益 积极进行教师培训机制创新,是高校教师培训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因此,高校要组建一支专业精干的培训设计团队,加大资源库开发力度,建设与高校课程数量相当的、能够满足教师不同成长阶段进修学习的培训课程体系,邀请更多名师大家担任主讲教师。同时,高校还要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保障团队,建设全国性网络支撑平台和体系,确保网络畅通稳定,为培训保驾护航,支持和辅助高校开展大规模教师培训。网培中心应适时探索与各省市分中心更加广泛的合作,根据各省市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同需求和培训实力,为其制定更加符合各自特点的培训项目,指导其充分利用现有网培平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分中心师资培训综合效益。
2.3 转变观念,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转变培训理念,是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教师培训数量与质量的统一。高校培训是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的,要积极关注教师的全面发展,积极利用网络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手段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和考评制度,引导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不断扩大培训范围和覆盖面。网络培训交互性强,形式灵活,能够满足教师个体发展需求。因此,高校教师要主动追求发展,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
3 小结
教师培训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而网络培训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教师培训的质量,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持续稳定的动力。因此,各高校要切实加强教师网络培训建设,积极进行制度创新,提高管理水平,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朝着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利民.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高校教师培训与发展研讨会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成立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J].教师与教学,2012(2):10-1.
[2]程敬恭.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刍议[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3(01).
网络研修培训总结 篇9
对于这次网络研修活动,我作为一名学员,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参与了培训,勤于总结反思,在学习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时,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促进了自己的专业化发展,得到了一定的收获
一、感受压力,增强信心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因为时代在进步,教育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要想不被落后淘汰,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更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业务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而这就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并勇于到课堂上去实践,及时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调控,我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有所收获的。
二、观念转变、提高认识
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需新思想、新理念的输入,新课程倡导“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理念,同时我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研究,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远程研修让我转变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在这次远程研修中,只要投如足够的精力和热情,就一定能够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开阔视野,扩展见识
远程研修平台上的老师都在努力地学习,在和这些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到自身的浅薄,感到加强学习的重要性。远程研修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向其他老师学习的态度参与的,多学习他们的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来思考,反思自己的教学。那些经验和教训,对我来说真是弥足珍贵。专家们的课程深入浅出,大量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让我感到就在自己身边。案例背后的思考与解读,更是让我们深受启发、大开眼界,引起深层次的反思。专家们高深的理论见解,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各具特色的授课风格,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三、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转变观念似乎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也就是说,转变观念在认识上容易做到,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仍然会重复走老路子。通
过观摩和在线交流,使我深刻感到转变观念不能只停留在认识上,更应该落到课堂教学中去取得实效;通过观摩和在线交流,我还知道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树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丰富有趣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媒体,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真正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得到较好的发展。观摩学习,使我学到了一些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专业技能,同时,也增强了自己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能力。这些课程资源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教学和新方法理念运用上的不足,为我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网络培训总结 篇10
近段时间的学习,我看了各位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与各位老师们网上的交流,让我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下面我简单总结我在本次培训中的几点收获:
1、我确实认识到新课标的优越性以及整体把握教材的重要性。
2、认识上和学习的自觉性上发生了改变,这也是本次网络培训的优越性,专家设计的程序,还有视频和全过各地的老师交流互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网络培训的魅力所在,这种形式从参与的程度上可以看出受到广大老师的认可。
3、培训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案例很多,易于接受,从而也认同了培训内容,我从内心愿意接受这样的培训。
4、在本次培训给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不断的交流互动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文章,评论,特别是每天老师的文章和评论得到老师和专家的点评指导,及时的反馈信息。我在阅读中也得到了学习,及时的写出反思。
5、本次培训学习了专家的讲座内容,专家的讲座可谓: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学了之后确实获益匪浅。
这次的学习让我如沐春雨,使我明白了许多:学生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有动力的、有效的学习,应该是会学、会用的学习,总体来讲应该是真正能够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素养,人格的魅力,离不开广博的知识,离不开把握、驾驭课堂的能力,离不开民主、开放的管理能力,离不开探索、研究的精神;教师要促进学生学习、自身成长就要始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
怎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在从有效性走向优质教学呢?我认真学习着专家在讲座中的每一句话,思考着每一个观点。从学习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在教学中应不断探索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处理好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网络培训工作坊总结 篇11
摘要: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网站培训平台建设、远程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网上管理体系等方面介绍了我县远程培训平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关键词:网络平台远程培训师训活动专业成长
我县现有人口91.4万,义务教育阶段教师8千余人,东西跨度百余公里,西部多山区,交通不便利。由此为我县教师培训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严重的阻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交流活动。多年来,我们一直采取送教下乡,由我们的教师每周六、日到乡镇上课,21个乡镇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培训一轮。这样就存在教学资源浪费、学校开支较大、教师特别辛苦等弊端。2007年,我县有幸成为教育部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项目县,一个多月的培训结束后,受到基层参培教师的极大欢迎。在2009继续教育调研中,采用远程培训的学习模式,也得到我县中小学教师的认可。这使我们认识到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网络的远程培训功能,对提高培训质量。解决培训中出现的难题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1.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减少集中培训时间,缓解工学矛盾,解决交通不便利等困难。
2.远程培训教师就在本单位参与培训,所有应培教师含专职教师和跨学科兼职教师,甚至包括非本学科但有兴趣的教师都有可能参加。既可以有效保证全员培训的落实。也为基层学校节约了经费支出。
3.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比较强调统一、集中。既常常被工学矛盾所困扰,又不能关注教师的个性需要和促进教师教学特长的发展,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师培训能较好地解决以上不足。并顺应了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保证教师全员参训的机制;构建师德与师能、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相结合的培训内容;实施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需求的培训方式是当代教师继续教育全面性的最重要的三个要素。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师培训无疑对实现这种全面性有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由此,我们确定实施网络培训平台的建设,促进教师全员培训的落实,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为基层学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服务,让教师的专业发展能进入信息高速公路。
1.铺设百兆光纤,满足宽带要求
为能达到网站视频点播、视频互动交流的要求,学校特申请了一条静态百兆光纤,为学校网站增设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而基层学校基本实现了ADSL宽带上网,能够满足远程培训需求。
2.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培训质量
没有好的教学资源。再好的培训形式也是空谈。为此,我们将通过静态主题网站、动态在线交互两种形式开展培训,在主题网站开设专门的教师培训栏目,汇集中小学11个学科的专题资源,同时还将开设班主任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校长培训等栏目,每个培训栏目都有丰富的培训资源,其中包括:视频资源(专家讲座,示范优质课及优质课评析等)、文字资源(优秀教育理念文章、专题或备课讲座、研训活动信息和研究动态、优秀教学案例、教学经验及反思等)、论坛交流(供学员交流学习、工作中的问题、经验、教训)。每个培训活动都有规定互动交流时间。由我校中高级教师组成的辅导团队与学员互动交流、答疑解惑,以弥补非集中式培训的不足。
3.完善考核系统,严格培训管理
为保障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学习交流,我们将借鉴继教网(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远程培训考核系统,采取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学员参加培训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远程培训的考核与评价力求贯彻以下原则:
(1)网上自学与班级研讨相结合:既注重引导学员网上自学,也要求学员积极参与班级和各种研讨交流活动;
(2)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既要考查学员网上学习过程的情况,也要考查每个专题学完之后,作业完成的情况;
(3)合格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既要依据制订的考核标准进行评价。也要依据制订的评优标准进行评价。
为保证网站资源库建设优势发展,我校将建构资源评价奖励机制、资源审核管理机制、资源使用反馈机制和资源动态优化机制,监管本地资源库建设,实现完善的网络管理体系。
国内企业网络培训现状研究 篇12
(一) 国内企业网络培训市场空前发展。
2007年, 全球互联网网民突破11.5亿, 中国网民数则达到1.262亿, 2007年一2008年中国网络教育产业报告指出, 市场规模从2004年的230亿美元, 增长到2007年的600亿美元左右。2007年中国网络教育市场总体规模接近300亿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发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称:截至2008年6月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 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网络教育的使用率为18.5%, 用户量达到4669万人, 近几年来持续增长。
目前中国网络教育市场处在一个从卖方到买方市场的过渡阶段, 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和社会非学历教育需求的进一步扩大, 加之中国网络应用环境的完善, 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培训市场将空前繁荣。
(二) 主流企业网络培训平台各具特色。
在国内, 企业网络培训起步较晚, 目前国内推行的主流企业级网络培训平台约有十几家 (不包括各类网校、普通教育领域中的教学平台产品) , 其中一些常见网络培训平台有:学习系统上海易而学在线教育公司的Socrates1.0、北京傲姿时代教育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紫晶学习管理系统企业版、企业版汇思软件 (上海) 公司的Wiz Bank, IBM公司的Learning Space5.0、美国Oracle公司的i-Learning平台等等。
在我国推行的主流企业级网络培训平台其研发模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模式是指国内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产品, 自主知识产权, 市场占有率约为70%, 如校际通、网梯、北大在线、安博、傲姿时代、拓林思、汇思等, 这类产品通常针对中国企业的管理和运作模式, 能够定制开发。功能基本涵盖网络课程开发和管理、培训资源管理、学习和教学过程、教务管理、考核和反馈、在线学习和离线跟踪等主要功能, 技术路线以J2EE体系为主。
第二种模式是以国外公司为核心技术的产品, 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国外公司在中国创办的独立分支机构:另一种是国内外企业合作但以国外产品为软件技术核心, 这部分平台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0%。据最新统计, 目前国外在中国大陆推广的厂商品牌主要有5家:即Motorola中国公司的课程、IBM公司的Learning Space和Knowledge Producer, Oracle公司的i Learning, Sun公司的Learn Tone、三星SIDSedu Port, Intra Learn公司的Intra Learn等。
(三) 网络课程购买为主。
国内实施网络培训的企业由于缺少资源和素材积累, 以及教学设计理论、课程制作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基本上都是采用购买网络课程的方式。目前, 在企业网络培训领域中流通的课程主要有符合相关标准 (计算机管理教学标准) 的课程、基于WEB的网页课程、流媒体课程三种类型, 其中以符合相关标准的课程为主流, 代表未来发展的方向。
(四) 标准符合但缺认证。
目前, 在企业网络培训领域中, 主流标准为AICC标准, 它是美国航空工业计算机辅助训练委员会 (简称AICC) 最早提出的计算机管理教学标准, 通常版本号是1.30。
仅就平台类和课程类产品而言, 目前, 国内企业E-learning领域内, 现行的平台类和课程类产品绝大多数均符合AICC1.3标准, 但是几乎都没有经过国际标准的官方相关认证, 目前尚没有出现能够大规模推广的符合SCORM标准的相应产品;国内自主产权的产品得到国际认证的更是微乎其微, 而国外的同类产品得到认证的比例明显高于国内, 有些企业直接参与了标准制定工作
二、国内企业网络培训面临的问题
企业实施网络培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企业管理和企业人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网学”改变了传统的教育培训模式, 具有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定位, 在学员的学习风格、认知建构等许多方面都需要重新定义。这决不是一套单纯的软件系统所能够解决的问题, 而必须以系统思维来通盘考虑, 定位于应用和实施层面而不是简单的软件采购。
(一) 企业网络培训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国内企业网络培训在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员工认知和接受度低、网络覆盖面窄、网络速度慢、投入成本高费用大、缺乏针对性的培训课程、网络培训平台不成熟、公司领导对网络培训有看法、员工语言水平参差不齐。
(二) 国内企业网络培训在实施上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企业在网络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通常都存在着一些典型问题, 主要有:企业投入不足、人才缺乏、企业IT技术应用能力落后、在线学习的标准化方面存在限制、学习习惯和文化的需改变、资源缺乏且重复建设以及如何提供有效学习的环境。
三、提高企业网络培训效果对策
企业网络培训打破了时空界限, 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选择网络培训, 但是企业网络培训的效果却不尽人意, 为了提高企业网络培训的效果, 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一) 利用网络能够实现对员工多种技能的培训。
(二) 企业在实施网络培训之前, 需要和培训涉及到的各成员 (培训项目干系人) 充分沟通。事先向员工阐明通过网络培训的意义、价值, 让他们接受网络培训非常关键。
(三) 企业在实施网络培训之前, 需要对企业的网络学习环境进行分析, 对员工现有的知识水平进行分析, 为网络培训的开发和实施做好准备工作。
(四) 培训内容必须精心设计。没有人会对组织混乱的学习内容感兴趣。而且即使内容是符合学习者的需要, 也必须以一种恰当的方式来表现 (交互性、生动性) , 组织混乱的知识只会让学习者望而生畏, 对企业的网络培训失去信心。
(五) 及时对员工的学习进行跟踪。企业在进行网络培训时需要及时跟踪学习者的学习, 对他们的知识迁移进行评判。
(六) 企业网络培训是一个系统化的循环的过程, 也是一个和经验密切相关的过程, 企业在实施网络培训的过程中, 根据得到的反馈不断修改培训过程, 并且随着技术和知识的发展, 修改培训内容, 使之符合企业的需求, 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摘要:网络技术飞速发展, 互联网 (Internet) 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对企业网络培训基本理论进行分析研究, 着重分析了中国国内企业网络培训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企业网络培训现状存在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l丁新, 聂瑞华, 卢和淡.远程学习方法与技术.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幻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7;
[3]互联网实验室.2007年一2008年中国网络教育产业报告http://wivw.chinacem.com2007.12;
[4]张小明.网络培训一职业培训新革命.成人教育.2000.1;
【网络培训工作坊总结】推荐阅读:
新课程网络学习培训总结05-13
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总结05-18
教师网络培训个人学习总结09-05
教师继续教育网络培训总结06-16
英语网络培训工作计划05-26
2022年骨干教师网络远程培训总结07-25
优选全国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培训总结11-04
吉林省网络创业培训工作实施办法(试行)10-13
网络培训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