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的散文

2024-10-05

悲惨世界的散文(精选12篇)

悲惨世界的散文 篇1

悲惨世界的散文

灰淡冰冷的太阳坠落在烧焦的山头,天空布满了迷雾并散发着酸臭腥臊的气味,忽冷忽热的风从四面八方吹来,大地一片干裂,一片沼泽,还不时地爆裂着坚硬的石头。

树木都低垂着枯枝枯叶无精打采,一只双头火鸟飞过,遍地落下的尽是骷髅;突然,电闪雷鸣,好多怒吼的老鼠都滑倒在厚厚的黑冰之上。

在城市和乡村的内部我找不到一个人的影子;然而,路上行走的.全是恐怖的怪兽;惊恐之时,我发现自己长出了一对翅膀,还多出了三只眼睛;我摸了摸自己的心脏,摸到的竟是滚烫的地雷。

天啊!谁能告诉我这到底是哪里?我大声喊叫着。一个乌黑巨大的影子哈哈大笑着说,这是你们的末日,这里将永远失去光明。

我发狂地向天空飞去,在一个不知名的星球发现了人类;金钱,武器,毒药扔的到处都是,唯一缺少的是没有太阳。

还没有等我过去招呼,好多饥饿的眼睛直盯着我干瘪的肌肉,我紧闭双眼又飞回了原来的地方,并引爆了身上的地雷。一声巨响烟消云散,混沌中好多宇宙战士飞来,我却在绿色平静的田野复活。

悲惨世界的散文 篇2

冉阿让,《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他曾因偷窃罪而被关入大牢,并因此痛恨社会。出狱后,他投宿在一位主教的家中,并经常偷窃主教的财物。这位主教很有钱,但他却把所有的钱财都捐了出去,自己住的房子很破,吃的饭食还不如一名车夫的质量高。他全家最珍贵的东西就是两只银烛台和一些银餐具。有一次,冉阿让在偷窃这些银器时,被主教发现了,然而主教并没有生气,反倒慷慨地将这些东西送给冉阿让。冉阿让被主教深深地感动了,从此改了姓名,重新做一个好人。

合上书,我陷入了沉思:那位主教明明可以控告冉阿让偷窃,把他再送回大牢里,然而主教却因为善良的品格,宽恕了冉阿让,或许他知道,如果把冉阿让再送回大牢,他便会永远痛恨这个社会。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我经历过的一件事:一天中午,妈妈刚把午饭做好,就听见有人在敲门。开门一看,是一名乞丐来索求食物,妈妈并没有赶走他,而是给了他5元钱和两个馒头,乞丐感激地离开了。一分钟后,又响起了敲门声——又是那名乞丐。他对我妈妈说:“我在外面墙角处看到了一张银行卡,是你们的吗?”这正是妈妈在前几天丢掉的银行卡,妈妈连忙向乞丐道谢。我问那名乞丐:“你没有钱,为什么不把它拿走?密码就贴在银行卡后面哪。”乞丐说:“我不能这样做,因为你们帮过我。”

是啊!谁又何尝不想做个好人呢?当你去包容一个坏人,对他好,宽恕他时,他就有可能变成好人;当你厌恶他们,对他们有偏见,那他们可能就会是永远的坏人。让我们做一个宽容的人,这样世界就容易变得美好。

一个人的散文世界 篇3

一、多幅笔墨

就《邻水而居》这个集子来看,刘明霞的作品涉猎到了多种不同的散文体式:既有传统意义上的以写景、抒情、叙事为主的“艺术散文”,以说理为主的杂文;也有以人物塑造为主的特写,以文化事件为表现对象的文化散文;甚至还有文艺评论。尽管作者本人在分类上并没有更多地意识到这一点,但在具体作品体式的把握上却是十分到位的,而且每一种样式中都有诸多佳作。

《邻水而居》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作品,写了一个城市与水的不解之缘。作品对西湖的描写细腻、真切,饱含作者的深情。文题富有诗意,结尾的抒情余音袅袅、言有尽而意无穷,强化了标题所蕴含的诗意。《另类报人》是一篇人物特写,篇幅不长,但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其脱俗的打扮和不与流俗相类的举止相得益彰,让人印象深刻。《读书如吃饭喝水》是以说理为主的杂文,其“读书如吃饭喝水”的比喻大俗而又大雅,其理甚明。文章没有犀利的言辞,却很有说服力。其对伪读书的批评与对读书方式的看法,相信亦为多数读者所认同。《带着墨香的白鸽》是一篇文艺评论,重点写“我”与香港儒商“李老师”的文学交往,以潇散的笔触集中突出了对方为人的“诚挚”和人文情怀。《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是一篇文化散文力作,其对水东街的描述大气深沉,历史与现实交融,文化景深与情感律动共振,获致了非同一般的审美效果。刘明霞五彩斑斓的散文世界即由上述多种笔墨、多种样式构筑而成。

刘明霞驾驭多幅散文笔墨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散文本身体制宽松、体式多样(除作者涉及到的几种体式外,甚至日记、报告文学、通讯等亦属散文文类),作者选择的空间较大而较少文体方面的担忧。二与作者的作家与报人两种身份、双重视野有关,《邻水而居》集子中的人物特写、文艺批评和一些出自采访视角的作品如《客家山村踏歌行》《龙门有两幅面孔》等,就与其报人的身份不无关系。三是作者感性与理性平衡的秉性使然,感性激发灵感,理性带来哲思,这就是作者一方面有写景、抒情、叙事之作,一方面又有文艺批评、杂文、文化散文的原因(这个特点在具体作品中也有体现:少纯粹抒情、写景或说理,而多有机兼容)。四是得益于作者个人的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素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艺术散文、人物特写与文艺评论的写作。

二、人文底蕴

刘明霞的多幅散文笔墨所传达的人文底蕴可以用几个词组来概括,那就是日常叙事、文化关怀与诗意栖居。

刘明霞散文中有诸多指涉日常叙事的篇章,触及的生活范围较广,如吃(《在土桥村拼贴味觉》)、玩(《与音乐和美酒相约》《在新葡京赢了350元港币》)、购物(《这周有没人去香港啊》《走在高雄的大街上》)、开车(《我开车的“威水”史》)、探病(《病房里的市井》)等等。散文集《邻水而居》整体上自然平实的特点在这类散文中有着更为突出的体现,作者以絮叨的笔触、平视的态度讲述了种种私密而又普遍的生活经历,引人共鸣。但作者绝不仅仅停留于对生活作表象的描摹,而善于发现隐藏在表象中的独特人文“意味”。《在土桥村拼贴味觉》将自然清新的土味与视觉时代的恶俗相比照,让人感悟什么才是最需要的和有价值的。《我开车的“威水”史》等几篇写独自驾车的忧与乐、险与趣,虽没有太高远的立意,但仍然具有普遍的人生意蕴。《这周有没人去香港啊》《走在高雄的大街上》则都由购物升华开去,或与港惠两地的文化交流相勾连,或由此去思考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问题。《与音乐和美酒相约》写的是酒吧及其音乐与美酒,但文化的思考却始终“在场”。而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出自居高临下的教训,而大都是自然流露、点到为止的。《病房里的市井》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佳作。该文写人们习以为常的探病经历,却别开生面地将笔墨转向对“病友”之间的“较劲”——“显摆”的描述上,其以小见大的立意(小病房是大社会的“浓缩”)与独特的构思让人刮目相看。此外,该文对人情世故的描写也有着很强的表现力,朴质逼真、真切传神。

《邻水而居》体现了作者较为开阔的文化视野,审美文化、民俗文化、市井文化、城市文化,甚至是遗址文化,都得到了其深度关切。

在上述诸种文化类型中,审美文化得到了作者更多关注,给读者的印象也较为深刻。《小众电影》是对日渐式微的电影艺术的聚焦,文章饰之以“小众”,体现了作者对江河日下的电影艺术的叹惋和不甘。《一嗓子把人吼到山西》是对山西原生态民歌的感悟,作者陶醉于其质朴自然的艺术魅力,又情不自禁地思考着原生态艺术的未来。《客家山村踏歌行》《龙门有两幅面孔》则分别是对客家山歌、龙门农民画的考察。作者关注审美文化的关键词应该是“传承”二字:无论是对拥有1500年历史的原生态山西民歌艺术发展的思考,对客家山歌的收集整理与艺术提升的描述,还是对龙门农民画创作盛况的由衷赞叹,都说明了这一点。文化遗址散文篇章不多,但质量上乘,《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就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沉雄大气,富有艺术感染力和思想穿透力。其关于水东街“时尚与艺术新地标”的定位,寄托了作者的深厚的人文情怀,因而作为一家之言,理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如果仅仅是时尚与艺术的联袂,似还不足以打造城市文化的“特色与个性”。就水东街而言,如果能考虑到作者常说的怀旧元素,也许对达成这一目标有所增益。此外,《我与下角》所涉及的市井文化、《既然叫大王》中的民俗文化,都值得读者去感知。

文化的传承与葆有事关感情的慰藉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在作者眼中,“一条老街、一座老桥、一栋骑楼、一首老歌”,不仅“镌刻着先人走来的痕迹”,而且隐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源头”(《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很容易在客家歌曲中找到乡音乡情的共鸣”和“族性认同感”(《客家山村踏歌行》);而一场音乐会、一首经典圆舞曲则会使人“一瞬间远离了那纷繁喧嚣的现实”而经受灵魂的洗涤。这后一点已涉及到诗意栖居的问题了,因为诗意的栖居正是以跳脱功利的牵扯为前提的。

对诗意栖居的肯定、向往,是散文集《邻水而居》的一道重要人文亮色。这里的“诗意栖居”,即指跳脱功利欲望的束缚而获得精神自由的本真存在状态。我们看到,无论是对木棉花“摆脱世俗”“守住生命质量”的礼赞(《天幕上的舞蹈》),还是对拉琴者烂漫情怀的共鸣(《西湖边,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拉琴》),抑或是对自然纯真人性的期盼(《三人在芒果树下傻笑》),都体现了作者的这一有关生命存在的价值取向。

在作者那里,诗意栖居首先与亲近自然相关。在作者笔下,“乡土那种阳光、树林、河流及纯净空气荟萃的气味”乃是“美丽、安然、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最美好理想的归宿。”因而亲近自然,达成与自然的和谐,就成了实现诗意栖居的必然选择。作者在《石河》中说道:“客居山中的妙处就是,你可以将自己彻底地敞开,弃绝所有的装潢与伪饰……”所谓弃绝“装潢与伪饰”,其实就是本真自我的复归。作者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明确看法,我们可以在《邻水而居》中见到:“……水是人的衬景,人是水的释意,因了水的滋润,日子才生动,人与人才亲密。”这种和谐关系乃源于人与自然的“齐一”,作者游石河时的感悟很能体现这一形上思考:“石河果真是一个奇妙的背景,其实,人又何尝不是风景的背景呢?以生命的形式存在的人,不就是一棵树、一块石、或是一株行走着的草?”既然人是整体自然的一部分,那么人与万物的和谐原本就不是问题,只是由于文明的进步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离,才需要“重返自然”,以复归本真人性。刘明霞的意义也在于此。

其次与审美相连。《情调》篇这样写《蓝色的多瑙河》带来的感动:“那纯洁的蓝啊,使人自由如风,一瞬间远离了纷繁喧嚣的现实。陡然一阵感动,几乎要掉泪。”审美的特点就在于其超越性,既超越功利性,也超越逻辑性。当人们与美的艺术相遇或置身于美的氛围中时,往往会忘却现实关系中的诸多烦恼,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而当人们再次返回到现实关系中时,烦恼又将会蜂拥而至,而此前的自由亦随之消失于无形。那么如何持久地葆有这种精神的自由状态呢?那就是将艺术审美精神向日常生活迁移,实现日常生活方式的审美化。《我与下角》不止一次地对这种审美化的生活方式作过描述,其中一处云:“湖畔生活,有山有水、有歌有舞、有琴有画、有书有酒,还有老火靓汤、烧烤、咖啡,这让我想起了梭罗的《瓦尔登湖》,更让我有理由去完整的歌泣生活。”这段话提到了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梭罗远离尘嚣、亲近自然,同样关乎本真生存状态的寻找与精神自由的追求问题。《我与下角》所描述和体现的,确与《瓦尔登湖》相类。

三、艺术魅力

刘明霞散文的艺术魅力来自诸多方面,如语言,构思,写景(叙事) 、抒情、议论有机融合等。但若从第一印象所领受的审美冲击力来看,则意象的捕捉与运用,人物形象的把握与塑造,音乐元素的介入与渗透,似更值得讨论。

意象很长时间以来被视为诗的专利,这里用于散文的分析,是说其散文因了意象而有着诗的意味,平常所说散文的诗意即指此。“水”是《邻水而居》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意象(可见于近10篇散文),这既有作者所居城市水资源丰富的原因,也与作者本人的审美情趣有关。在作者笔下,“水”既创造自然美(《又不是绝代佳人》),又是“艺术的极致”(《石河》);既“滋润美人”和人们的“心田”(《惠州女人》《邻水而居》),又“藏着智者的哲思”(《我与下角》)。“水”创造美又滋润万物的特性与创作主体的情感投射取得了完美的契合。 “木棉花”的意象尽管只出现一次,但很能见出作者的艺术匠心。作者准确捕捉到了木棉花“肥厚丰腴”“红彤彤的艳丽”“开于高处”“违背花与叶的辩证关系”“有的是一树红叶”的特点,又赋予其“舞者”的人格和“摆脱世俗”“守住生命的质量”的高贵气质,贴切而又富有象征意味。“盐酸菜”的意象见于《在土桥村拼贴味觉》一文。盐咸菜是乡间常见的家常食物,经济实惠,十分普通,几乎人人享用过。但当它作为一个意象进入刘明霞的散文时,立刻就获得了崭新的意蕴。它“口感脆嫩”“味道鲜美”“色泽鲜亮”;既平朴,又高贵;让人怀念“平和”“缓慢”的“庸常日子”。——附着在这一意象中的人生意蕴,得到了准确而温暖的抉发,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乡土文明的深情眷恋。

值得注意的还有涉及文化遗址的系列意象,如“骑楼”“小巷”“石板路”等。“骑楼”意象主要见于《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作品的描述颇为祥尽,不妨引用其中两段:“独具特色的骑楼有中西合璧的女儿墙,配以细腻精雕的窗拱……临街窗户上都是砖砌的圆心拱,窗拱顶部用太阳纹等图案装饰。窗拱外沿有雕饰线,支持墙体的是方形的柱子,柱子的顶部也有雕饰线。这些雕饰线工艺精美,线条流畅。”“建筑是凝固的历史,骑楼,像一根根柱子,支起了水东街的繁华,装饰各异的骑楼表现出的是水东街的性格……残旧的骑楼柱子布满墨绿的苔藓,栏下石缝里,不时盘根曲虬长出一两棵细叶榕和蕨类植物,给骑楼增添了一种古朴、浑厚的美。”这里不仅对“骑楼”作了细腻真切的描写,突出了其“古朴”“浑厚”之美,而且在此基础上将“骑楼”和一条老街的“繁华”与“性格”相关联,强化了其历史文化意义。作品对“石板路”(《路上的浪漫》)、“小巷”(《我与下角》)意象的描述所花笔墨尽管不多,但同样达成了创作主体怀旧情怀与对象“历史感”的高度拥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刘明霞散文写人的感觉和功力俱佳,所塑造的几个人物如“风”、老穆、向东、“我爸”“女儿”、韩石山均鲜活丰满,能给读者以深刻印象。其中的奥秘在于作者在细节描写、抓取特征、把握性格的丰富性等方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和自觉。

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刘明霞善于择取繁富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风”(《老街阁楼上的少年》)的形象主要就是借助细节描写塑造而成的。如“风”挂在租住阁楼墙上的霓裳羽衣、青铜长剑,牛仔裤大腿部位的“割口”,穿尖头皮鞋、德国品牌男装HlERS,扎马尾发,手臂上纹京剧脸谱,养一只名叫“秦颂”的小狗等等,就都是来自生活中的细节,逼真传神地传达出了“风”时尚、另类、自由不羁、“诗意地活着”等性格特征。“我爸”(《我爸》)的形象塑造也离不开细节的运用。如“老爸”教育小孩时要求孩子们“按年龄大小排成一排”,并“像军人一样立正站好”;耄耋之年仍穿着价值昂贵的皮衣、笔挺的西裤、铮亮的皮鞋;晚年切土豆“细若粉丝”等细节,就凸出了“我爸”的正统、军人作风、威严、注重形象、细心的性格特点。

抓取特征类似美术中的速写或漫画,寥寥几笔就惟妙惟肖。《另类报人》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文中的“老穆”最大的特点如标题告诉我们的就是“另类”,不仅穿着另类——花衬衫、半截裤、带卷边的礼帽、“一身唐装”;而且行事撰文另类,如评报“一针见血”,唱歌喜好“加花”,专栏文章“热辣”“扎眼”“才思喷溅”,让人忍俊不禁而又肃然起敬。作品文笔简练,多用白描,人物性格呼之欲出,让人经久难忘。虽不知“老穆”具体相貌(文章似有意略去外貌描写),见到也会一眼认出的吧。

把握性格的丰富性基于作者对人性的深刻体认。人性的复杂性决定了人物性格的丰富性,而性格丰富性的把握不仅符合人性,而且反过来还会帮助人们深入认识人性。《一个山西男人的责任与担当》写的是文坛名家韩石山。文章不说他作为一个作家的责任与担当,而说他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和担当,因为其责任担当是“全方位”的:作为一个作家,有“文坛刀客”之称;作为一个批评家,敢于“指名道姓真刀真枪”地批评;作为一名学者,治学严谨;作为一个市民,敢于批评政府;作为一个男人,正大光明地宣称喜欢美女;作为一个家庭的丈夫和父亲,情愿“拼命写稿”;而作为姥爷,会为了外孙而从台湾的宾馆里偷一个芭乐。文章写出了韩石山的超常与平常,富有人情味,从而还原出真实的韩石山。此种性格的丰富性在其他人物形象“风”、向东、“我爸”身上也能见到,这都绝非偶然。

音乐元素的介入与渗透在刘明霞散文中有突出表现。这并非出于作者有意识地创新,而源于一种审美情趣的自然流露。因为很显然,刘明霞不仅喜爱音乐,而且深谙音乐。

音乐元素的介入在刘明霞的散文中有多种不同表现形式,首先是直接以音乐为表现对象,如《一嗓子把人吼到山西》写山西原生态民歌,《情调》写新年音乐会,《与音乐和美酒相约》写酒吧音乐,《客家山村踏歌行》写客家山歌等等。其中《一嗓子把人吼到山西》《客家山村踏歌行》两篇大量引入歌词,《情调》则不仅对一些乐曲旋律作了精细描绘,甚至记入了《贼鹊》一曲的节拍调式。于这类散文而言,若说“满眼(耳)是音乐”,是丝毫不过分的。

其次是作品所具有的音乐色彩。《天幕上的舞蹈》可以说是一首散文诗,段落文字少则一行,多则四行,抒情性强,节奏明快,充满音乐的张力。《邻水而居》则以歌谣做结:“桥对桥,里对坊,烂地对马房;湖对岭,山对江,公廨对府堂……草把沽清出城直去河南岸,薯藤卖尺过艇回归水北乡……”余音袅袅,情韵悠长。《东江红都》亦以歌谣做结,收到了同样的艺术效果。

最后是与音乐相关的比喻、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关于比喻有两种情况,一是比音乐为他物。《西湖边,一个男人为一个女人拉琴》把小提琴的琴音必做“小鸟”:“音符跌落在湖水中,再通过湖水传出来”,“微弱的、稍纵即逝的音乐,想西湖中的小鸟一样,唯恐一不小心,惊动了它。”十分贴切传神,写尽了琴音的清幽之美。二是比他物为音乐。《石河》将幽谷中的水声比做“音符”:“踏着石阶往下行,真的是'隔黄竹,闻水声'了,哗哗的流水调频般把声音诠释得清晰而响脆,如一颗颗音符在两岸的树枝间跳跃、在树叶上穿行,那天籁之音从脚底漫上来,将我那颗跌落尘埃的心沐浴在这深山幽谷中。”这里的比喻将所写之景衬托得更加优美引人。通感手法见于《徽州女人》《天幕上的舞蹈》《石河》。前者说站在古老豪宅屋檐下“想起某一首老歌”;后者在描写木棉花时则说“该有一首曲调轻柔舒缓、歌词婉约优美的歌来伴随她舞蹈的”,都将视觉转换成了听觉——音乐,韵味完足。《石河》写音符“在两岸的树枝间跳跃、在树叶上穿行”则是听觉转换成视觉的例子,可谓诗意盎然。

不能遗漏的还有刘明霞散文所体现的怀旧情结。《爱情图解》对“老派典雅男人”严重稀缺的慨叹,《小众电影》对昔日电影艺术难以割舍的情怀,《大上海的老派细节》对上海老派细节的痴迷与沉醉,《寻找徽州女人》对“美到极致”的徽州女人的由衷赞叹,说明了:“怀旧”不仅是《邻水而居》中频繁出现的一个词,而且也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在作者那里,怀旧总是与美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埋藏着对美的渴望和追求,不管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还是我们不未曾经历的,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陷入这种渴望和追求的执迷和疯狂。我们对美的体验,不是出自于理性的沉思,而是一种先天的反应。老派是一种古典的美,一种融入了文化和风情的美啊。”由于怀旧的对象已失却实用的功能,人们对它的怀想只关涉某种情感记忆而无理性的考量,因而某种程度上即可以说怀旧就是对美的沉醉。刘明霞的怀旧有一个不易让人觉察的特点,那就是常常与时尚如影相随、纠缠难分。《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一方面沉湎于对“一条老街”“一座骑楼”的“历史记忆”中,另一方面又期盼“让弃旧迎新的水东街披上时尚外衣”;《另类报人》从“老穆”时尚的打扮和“时尚画报上的潮流表情”中联想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好莱坞电影中的格里高里·派克那类的老男人”等,就是适切的例子。其实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所怀之“旧”就是曾经的时尚,因而怀旧某种范围内即可以说就是对曾经的时尚的眷恋。《大上海的老派细节》中所列举的诸多“老派细节”,无一不是上海三十年代的时尚;《小众电影》中《大众电影》杂志同样引发了人们许多“对美丽和时尚的幻想”;《另类报人》中“老穆”的时尚则可以与美国三四十年代的“资产阶级男人的味道”相提并论。刘明霞怀旧之与时尚如影相随的特点,似可由此找到原因。“重温旧物一定要有一种寂寞的心态,才能唤起内心里温柔的情愫”(《用时尚解开水东街的情结》)。所谓“寂寞的心态”,乃是一种不受外界打扰的澄明的心境与审美的态度,这正是进入甚至拥抱对象的必然前提。而当我们常常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时,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由“旧物”唤起的“温柔的情愫”了,那将是整体人格境界的提升与完善。

(作者单位:惠州学院中文系)

美丽的世界-散文 篇4

我看到一个极美丽的世界—没有一丝邪,没有半点恶,更没有一点虚假,有的只是那五彩缤纷的美、真诚的爱和天真无邪的差错。

男孩女孩可以拉着手一同上厕所,这世界可谓纯洁。

你吃我的`,我要你的,不是偷也不是占,完全是因为我想要;你穿了,我也想要;你要漂亮,我也要漂亮。

你会唱歌,我也一定要会,你会数数,我也一定能数,老师爱你,也要爱我。

捡到东西,发现问题,大家会异口同声的告诉老师“是我发现的”,一起争着要表扬。

如果有人做错了事,马上会有人争着报告老师,嘴里很有节奏地嚷着”我给**告老师”,真是坦诚的可爱。

上课了,眼睛似星星的闪烁。

下课了,院子里是跳动的音符。

整个幼儿园就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好美丽,好温馨,好真诚,好可爱。

世界上最美的散文 篇5

人生的真谛

【美国】亚历山大·辛德勒

人生的艺术,只在于进退适时、取舍得当。因为生活本身即是一种悖论:一方面,它让我们依恋生活的馈赠;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们对这些礼物的最终弃绝。正如先师们所说: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双手而去。

最近的一件事又启发了我。一天早上,我住在医院,得去对面病区接受几个辅助检查,于是我坐轮椅穿过一个院落。一出病房,迎面的阳光震撼了我的整个身心,我所有的感受只有太阳的光辉。多么美好的阳光啊——那样温煦,那样明亮,那样辉煌!我留神看了看,是否还有人欣然沉醉于这金光灿烂之中?没有,人人都来去匆匆。我想到了自己平时也是如此,总是沉湎于日常事务之中,而对大自然出现的胜景则全然无动于衷。

这一经历所导致的顿悟,其实与这经历本身一样,是极普通的:生活的馈赠是珍贵的,只是我们对此留心甚少。由此可知,人生真谛的要旨之一,乃是告诫我们不要只是忙忙碌碌,以致忽视了生活的可叹可敬之处。虔诚地等待每一个黎明吧!拥抱每一个小时,抓住宝贵的每一分钟。

执著地对待生活,紧紧地把握生活,但又不能抓得过死,松不开手。人生这枚硬币,其反面正是那悖论的另一要旨:我们必须接受“失去”,学会怎样松开手。

这种教诲确实不易接受。尤其当我们正年轻的时候,满以为这个世界会听从我们的使唤,满以为我们用全身心的投入所追求的事业一定会成功。而生活的现实仍是按部就班地走到我们面前——于是,这第二条真理虽是缓慢的,但也是确凿无疑地显现出来。

我们在经受“失去”中逐渐成长,经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们只是在失去娘胎的保护才来到这个世界上,开始独立地生活;而后又要进入一系列的学校中学习,离开父母和充满童年回忆的家庭;结了婚,有了孩子,等孩子长大了,又只能看着他们远走高飞。我们要面临双亲的.谢世和配偶的亡故;面对自己经历的逐渐衰退;最后,我们要面对不可避免的自身死亡——我们过去的一切生活、生活中的一切梦都将化为乌有!

但是,我们为何要臣服于生活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要求呢?

明明知道不能将美永久保持,可我们为何要造就美好的事物?我们知道自己所爱的人早已不可企及,可为何要让自己的心充满爱恋?要解开这种悖论,必须寻求一种更为宽阔的视野,透过通往永恒的窗口来审度我们的人生。一旦如此,我们即可醒悟:尽管生命有限,而我们在世上的“作为”却为之织就了永恒的图景。我们建造的东西将会留存久远,我们自身也将通过它们得以久远地生存。我们所造就的美,不会随我们的湮没而泯灭。我们的双手会枯萎,我们的肉体会消亡,然而我们所创造的真、善、美则将与时间同在、永存而不朽。这是创造的永恒,也是人生的真谛。

心路花语:

人生的真谛即“随”:随不是随便,而是顺其自然,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随不是随便,而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慌乱、不忘形;随不是随便,而是一种自在的把握,在若有若无之间,把握住万物的根本。

生命的召唤

【美国】惠特曼

人生和爱情一样,不会自己滋长,必须先给予而后才有发展。给予越多,生命便越丰富。

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人奋发向上,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影响,就像阳光与寒霜对田野的影响一样。每个人都随时发出一种呼唤,促使别人荣辱毁誉、生死成败。

一位作家曾把人生比做蜘蛛网。他说:“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对他人的热爱、憎恨或冷漠,就像抖动一个大蜘蛛网。我影响他人,他人又影响他人。巨网振动,辗转波及,不知何处止、何时休。”

有些人专会鼓吹人生没有意义、没有希望。他们的言行使人放弃、退缩或屈服。这些人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自己受了委屈或遇到不幸;但不论原因如何,他们孤僻冷淡,使梦想幻灭、希望成灰、欢乐失色。他们尖酸刻薄,使礼物失值、成绩无光、信心瓦解,留下来的只是恐惧。

这种人使人觉得没有办法应付人生,从而灰心丧气、自惭形秽、惊慌失措。而我们可能又会将这种情绪传染给别人。因为我们受了委屈,一定要向人诉苦。

但是那些生性爽朗,鼓励别人奋发,令人难以忘怀的人又怎样呢?和这些人在一起,会感到朝气蓬勃、充满信心,他们使我们表现才能、发挥潜力、有所作为。

我们谁不愿像他们,使别人的生命之火燃烧?最重要的是先要弄清自己是否热爱生命,是否具有活力。热爱生命的人才能与他人分享。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

我们珍惜自己的生命,但也应该同样尊重别人的意志。我们应当了解别人的生活和理想与我们不同,应当倾听别人的诉说,找出他们的长处,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让它继续生长。任何生物都要生长。生长是生命的过程——生命是棵生长着的树,不是毫无生机的雕像。

是的,人的一生非常曲折,甚至艰辛。但前途无穷,富有生机,充满机会。那些有希望的人都不是怨天尤人的人。

童年的世界记叙散文 篇6

我怀念春天,是因为春天到处花红柳绿。我们可以挎着竹篮在小麦地里割猪草。小河边芦苇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在清澈的小河边抓蝌蚪、或是折几片刚长出来的芦苇叶一层层裹在一起做成一个大哨子,吹一下响遍全村。还可以在风起的日子,扬起一捧沙土,让它吹到远处地里干活的人。更怀念在那细如牛毛的绵绵春雨中,踏着二六式,少铃、缺闸、无泥瓦的自行车去上学。

我怀念夏天,是因为夏天到处郁郁葱葱。池塘边、小河里什么狗刨,潜泳一泡就是一天。饿了,河滩上的棉花地里有西瓜,有香瓜。光着身子猫着腰钻进地里。一旦被人发现,赶紧跳到河里。或是享受一下弄一根Y型树枝做一个弹弓,打一只小鸭鸭放在塘里,大家一起抓的乐趣。还可以找一根竹竿,用铁丝围一个圆圈,套上一个塑料袋做成一个小网。在长满白杨树的河堤上抓蝴螂,然后再来分辨它的公母。终于弄明白叫得是母的,不叫得是公的。童年就这么天真好奇。

我怀念秋天,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金灿灿的水稻一眼望不到边。雪白的棉花绽放在地里如同天上的星星撒落在银河里一般。秋风起百草枯,沟渠边点一把火,火势会顺着风向蔓延,到第二年春天你就会知道什么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可以在碾完水稻的场地上捉迷藏,或是从这个草垛跳到那个草垛。还可以慰劳一下自己,捡一抱枯枝,地里扒几个红薯放在火里一烧,那个香至今难忘。

我怀念冬天,一夜北风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对于那个物资相对比较紧张的年代,过年是我们这帮孩子最大的乐趣。放寒假了,我们可以早起在没有人走过的雪地里,你会发现任何东西运动留下的痕迹。顺着自认为是野兔留下的脚印一直追,追到跟前才发现是一只冻得瑟瑟发抖的大老鼠。还可以掰下屋檐下的冰榴来打架,或是用压岁钱买几盒炮竹,插到雪窟里放.或是在野外雪地里燃起篝火,我们围在边上,看着火苗窜动,我们沉浸在快乐中。

随着社会所谓的进步,麦地里的小草早已被农药除尽。前几年白杨树价格的飙升,河边的芦苇也被连根拔起。种上了不抗水的白杨树。夏季河水上涨,被淹死了一茬又一茬。再也没放起来树。乡间的小路由于开车的需要,也被铺上了煤渣和石子。上学的孩子都是有校车和家人接送着。一切都变了。只有花还是那么红、柳还是那么绿、春雨还是那么细。

随着工业的发展,夏天小河里、池塘边漆黑的污水。再也看不到孩子洗澡的身影。河边芦苇消失了,做弹弓,抓野鸭也只能是:“飞鸟尽,良弓藏了”。电脑边,钢琴旁的孩子再也不会关心蝴螂的`公母了。

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土地不得不机械化。为了收种方便每年两季除了水稻就是小麦。田里再也不见了黄豆、芝麻、红薯,农村好多几岁的孩子不认识这些农作物了,不知这算不算城市化体现。收完庄稼,地里的秸秆成了留守老人又一大难题,草在地里根本无法用拖拉机翻地。经常是冒着被罚款和拘留的危险放火烧掉。抓住了也就成了城市雾霾的制造者了,哎!可悲呀。

随着气候的不断变暖,已经很难再见到几尺厚的大雪了。更别提用冰榴打架和抓野兔了。物质条件相对富裕的今天,过年对于现代人相对淡多了。谁家也不缺一口吃的。想吃什么平时就可以买。大家聚在一起无非是打打麻将,打打扑克。非要争个输赢,在金钱领域寻找一些刺激。

我怀念童年并不是向往童年,而是真心的希望我们现代人在社会进步的同时能够爱护我们的环境少一些污染,少一些排放。在外面奔波打拼的人能更关心留守老人和孩子。政府给他们更多实际的关怀和帮助。孩子也不用一天到晚坐在钢琴旁和作业中了。北大,清华并不是你唯一的出路。农村多一些健康的娱乐活动,少一些,现一片和谐的新农村。

同一个世界?不同的世界! 篇7

三色视者:大多数人都是

关于色彩的原理,我们在美术课上都学过三原色,利用“红、黄、蓝”三种基本颜料,就可以调配出各种不同的颜色来。不过,除了颜料的三原色,还有一种光的三原色,即“红、绿、蓝”,利用这三种颜色的光也能调配出各种色光来。电视机的显示屏就是利用这三种颜色,呈现出色彩缤纷的画面。

在我们的眼睛里面,有两种感光细胞,一种叫视杆细胞,另外一种叫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会在暗光情况下发挥作用,没有色彩识别功能,因此人们在昏暗的时候可以看到物体,但是无法分辨颜色。而在亮光环境下,发挥作用的是视锥细胞。我们之所以能看到色彩,就归功于视锥细胞。它们能吸收不同长度的光波,然后将信息发送给大脑,经过大脑的处理,产生了我们所说的色感。大多数人的眼中拥有三种类型的视锥细胞,每种类型的视锥细胞能够识别出一种颜色——绿色、红色或蓝色。因此,大多数人也被称为“三色视者,”。

二色视者:无法看到完美的世界

说“大多数人的眼中拥有三种类型的视锥细胞”,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人的眼睛里的视锥细胞都是三种。当三种视锥细胞的部分或全部出现问题时,就会出现色觉障碍。色觉障碍,可以分为完全色盲和不完全色盲。完全色盲的人感色功能全部丧失,只能区分黑、白、灰三色;不完全色盲的人可以识别一些颜色,只是对某些颜色无法识别,最为常见的就是红绿色盲。因此,也被称为“二色视者”。

由于每个细胞可以区分同一颜色100种左右的色度,那么每少一种视锥细胞,我们能够分辨出的颜色数量就会成倍减少。因此,如果常人可以看到大约1 00万种颜色,那么二色视者只能看到大约10 000种不同的颜色。

四色视者:辨色超人

既然有的人眼睛中的视锥细胞不足三种,那么会不会有的人眼里的视锥细胞多于三种呢?早在1948年,就有学者猜测,人类中有四色视者。所以,几十年来,科学家们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找,但是一直以来并没有重大突破。不过,前不久科学家有重大发现。英国的神经系统科学家声称,他们找到了一位女性四色视者。

四色视者能看到多少种颜色呢?三色视者能看到大约100万种颜色,而四色视者则多一种视锥细胞,所以他们能感受到更广的色觉范围,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0.99亿种颜色,这些颜色是普通人想都没有想过的。不过,就好比红绿色盲症患者分辨不出混在一起的红绿色一样,我们永远分辨不出那些只有四色视者才能分辨的颜色。

泰国失业大象的悲惨世界 篇8

泰国大象庞大得让人无法忽视,又驯化得无法放生——但已失去了原本受训从事的伐木工作。一只失业的大象,能怎么办呢?

大象被逼得走投无路了

在泰国北部山丘上的森林里,有间高脚屋住着两位意志坚强的女性。一位叫乔基雅,42岁,体重3吨;另一位叫桑都安,也是40多岁,体重39公斤。一个是大象,一个是女人,她们的生活彼此相关。

做饭的时候,乔基雅会伸出它大大的鼻子,像条肥嘟嘟的蟒蛇般在地板上扭动,直到桑都安给它一些蔬果才停下来。在她俩相遇之前,乔基雅在一处非法伐木厂工作,怀孕时还要拖运木材;在陡峭的斜坡上费力地拖拉沉重的木材时,它流产了。乔基雅开始罢工,管理它的象夫就用弹弓射它,想要让它站起来继续工作,象夫们把这种做法叫做“使用遥控器”。有一天象夫射偏了,打瞎了它的左眼,乔基雅的恐惧因而加深。当它的主人过来处理状况时,它鼻子一甩,弄断了他的手臂。为了报复,主人用弓箭朝它另一只眼睛射去,然后给它戴上镣铐继续工作,在一片黑暗中搬运刚砍下来的柚木。

桑都安在一次参观伐木场时,看到这只大象因为撞到树而被打。当她听了乔基雅的故事后,她就知道除非自己筹到足够的钱将它买下来,否则它无法心安。如今,她共救了17只成年象,乔基雅是其中之一,它们现在在清迈以北55公里一处385公顷的森林保护区过日子;那块地部分是她拥有的,部分是她向政府租来的。她称这个地方为“大象避难所”。

虽然世界各地的大象都因野地缩减、盗猎和跟农夫之间的冲突而大受影响,但亚洲大象的处境特别危险,甚至比非洲濒危大象还糟。亚洲大象曾广泛分布于中国至伊拉克之间,如今总数已不到5万只,其中1.5万只被人圈养。据估计,一个世纪前,光是泰国境内就有10万只大象,其中有一半受到驯化,用来犁田、运货或是将柚木等有价值的硬木拖出森林。今日,驯化的大象只剩大约3000只,野生大象的数量也不相上下。大象图腾是泰国国饰的一部分,从广告招牌啤酒瓶到镀金皇宫,各色各样的东西上都有大象装饰。16世纪的一场战役中,泰国利用大象骑兵来对抗死敌缅甸,泰国人说,他们国家的自由是在象背上赢得的。

然而这种崇敬大象的态度,跟目前泰国劳动大象的现况很不一致。伐木和农业破坏了全国3/4的林地,不仅夺去野生大象的栖身地,也让受驯养的大象失业,因为它们大多在伐木业工作。受驯养大象不像野生大象那样,受到泰国1992年的保育法所保护;它们被归类为家畜,就像牛一般。这意味着当大象已经无法赚取收入,每天却仍需高达230公斤的粮秣和230公斤的水时,主人可以任意将它卖掉,让人宰杀来吃;若是公象的话,就可以取下它的象牙。

象夫和他们的大象间的关系,是智人和其他哺乳动物之间所产生过最强烈、最复杂的结合,也是唯一能持续人类一生的关系,因为大象也可以活到70岁以上。不过从瞎眼乔基雅的例子看来,这个关系亟需好好修补一番。许多泰国象夫并非大象的主人,他们只是受雇于观光营区,或是承租大象到街上乞讨的人,因为这种钱看起来很好赚。在曼谷和芭堤雅等观光区,利用大象乞讨变得很赚钱,那些将大象租出去的承包人因此被称为“象老大”。这些饲养者对大象没有感情,也没什么照顾或管理大象的经验,这有可能让双方都以悲剧收场。根据一项估计,泰国每年约有100个象夫被大象杀死。

大象在街上的乞讨工作,也因竞争激烈而越来越不好做了

在孔敬市,我拜访了一只40岁、叫做波姆的街头大象,以及它那又大又爱出风头的3岁小公象,叫做小麦克斯。它们的主人把它们租给两个象夫和3个助手。虽然这对母子看来状况尚可,但我还是注意到小麦克斯额头上有新的疤痕,耳朵上也有洞,那种伤口显然是驱象刺棒造成的,这是一种顶端有金属尖钩的短棒,用来强迫它们听话。

在街上工作是门简单的生意:象夫领着大象一路走,一面让大象将象鼻朝路人伸出去,偶尔来点屈膝或摇头摆脑的动作;助手们则分散到人群里,向人们兜售定价过高的香蕉或甘蔗来喂食大象。旁观者会出自好心和趣味而掏腰包,也因为古老传统将大象和风调雨顺拉上关系。泰国人仍然会在大象肚子底下走三次来祈求好运,或是确保生产顺利。

午间气温热得令人难受,还不适合上街工作。象夫和助手在空地上用野草搭起了防水布,我们就待在那里。树枝上挂着盛装米、辣椒和水果的塑料袋;防水布棚、火炉以及一个小圣坛,这就是他们接下来这个月的家。波姆和小麦克斯被长长的链子拴着,以免它们在象夫等人打瞌睡时乱走;这些人为了看着大象觅食、确保它们没把附近院子里可口的树也扯来吃,已经通宵没睡。一阵电话铃声惊醒睡梦中的人,我听到一个象夫睡眼惺忪地接起手机,说:“好,没问题。我可以带波姆去婚礼上表演,不过你前一晚要把货车开过来。”

象夫和助手替大象沐浴过后,我们就出发到邻近地区去讨点钱。“请买香蕉给大象吃!”象夫叫道,“就买一小串给小象吧!”他们闪身进入商店和餐厅里,或隔着铁栅门朝院子里的人挥舞香蕉。小麦克斯也把鼻子伸进去,上下摆动着它的头,依照它被教导的方式,发出吱吱声鼓励潜在的买主掏腰包。但附近人很少,过了2小时和走了8公里后,这些人只卖了三串香蕉,总共赚了60铢。

当黄昏降临时,这两只大象就会在柏油路上踏着沉重迟缓的步子,对于超速行驶的摩托车、狂吠的狗和跟在后面叫嚷的小孩子不以为意。有一位居民付钱要波姆吸一鼻子的水、喷洒在他家门口以示对这间屋子的祝福。其中一个象夫在波姆的尾巴上绑了个红色闪灯,在小麦克斯尾巴上绑了反光条,好让在黑暗中经过的车辆看得到它们。小贩开始了路边摊的生意,有几个小贩给了小麦克斯它们所贩卖甜瓜和南瓜;家长们买下香蕉,让还在蹒跚学步的小孩拿着,巨大的波姆从他们手中小心地摘下香蕉时,小孩子们全都瞪大了眼。

虽然生意渐有起色,但看来这一天净赚恐怕只有160多元人民币,其中有1/3到1/2要付给大象主人,剩下来的要分成5份,还要再留一点隔天拿来买香蕉。这里的竞争相当激烈:在孔敬这座15万人口的城市里,还有十多个这样的大象团用同样的方式在勉强维持生计。

住在山坡上桑都安·柴勒特保护区里的大象,不会再去伐木、乞讨或为观众表演。它们会在森林里觅食、在邻近的小溪里玩水,还会跟动物或人类朋友一起玩。

在折磨中驯化

在泰国众多马戏团花招和骑象观光的背后,是一种称为“罚殃”的训练仪式;新闻工作者珍妮佛·海尔在她的得奖影片《消失的巨人》里记录了这个仪式。影片记述村民将一只4岁小象拖离它母亲身边,关到小笼子里;在笼子里,它会挨打,好几天不给吃喝、不准睡觉。随着训练的进展,那些人对着它吼叫,要它抬起脚;每当它犯错时,他们就用装了铁钉的竹矛戳它的脚。这种刺激式训练会一直持续到它学会听话、并愿意让人骑在它背上为止。

“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会付很多钱到森林里骑象,或是看它们表演节目。”海尔说,“但是驯化这些动物的过程,是外界很少能够看得到的。”

一个人的世界散文 篇9

近几年来,每年春节我都会回去陪陪父母过年,每年与母亲闲聊的话语中,总少不了伯娘的陈年往事。一些是对母亲的非议,一些是年经时对别人的中伤,一些是信了耶稣后的变化……总之,母亲是说也说不完的`。但于我来讲,能记得的仅是每天晨出夜归的身影。以前伯娘家与我家共同住在老人留下的老宅里,在农村基本如此过日子,老人们在修房子时都要根据家中男丁的数量修个几出几进的,这样可以保证男孩长大后能有两间屋子结婚用,我们中国人基本都这样传承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有生之年多为子女赚一点。那时伯娘家就住在堂屋的另一头,所以我有幸得见一位勤劳的伯娘,以前农村没有电,每家过的都是日出而作,是落而休的日子,天才灰朦朦的,她却早早起来,草草的洗个冷水脸,瞬间消失在晨昏中,当我醒来时,她已经在喂猪了;晚上,别人家都吃完了饭,她才到家做饭吃,大伯整天都在跑他的拖拉机,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外面吆五喝六,没功夫管伯娘的事。

现在她似乎更忙了, 孩子们都不是身边,大伯没开车了,但还是那个管吃不管做的老样子,因此家中除了吃酒这样的事之外,其它的伯娘一篮子收了。别人家任何大屋小事中你是不会见到伯娘的身影的,因为她还有好多地里的活没有做完,别人家任何大屋小事中你是不会见到伯娘的身影的,因为别人家里的那些事情伯娘都不会做,因此也就不会有人请她去了。在她的苦心经营中,她家现在可是有了新房子,遗憾的是她的新房子也快要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她家与我们分住已有三十多年,而她家的土地却依旧在我们老房子的西面,她的身影早晚都会从我家房前蜗行的。

总听母亲提起:“你大伯娘这辈子除了她出生的地方,第二个家就是我们村子了。去得再远一点地方应该是离我们村三公里的集市--因为生活需要。一年下来她还是要去两、三次的。这两、三次主要是背东西去卖。卖完了又赶紧回家做她那些做不完的活,关于所得的钱财,自然不用说,她是会主动交给我大伯的。因为她不管家,也管不了家,别说是这个辛苦钱了,就是我们回家看望她的一点心意,她也会主动上交的。她说钱不知道怎么用。身上的衣物等都是孩子们买的,好在她没什么讲究。她说只是孩子送的就是好的,又不和谁比,有吃有穿就行了,现在这日子比过去好得多,出远门累得很,还不如在家干活,这样要好过得多。”在我看来,全天下在她的眼中也比不上我们的村子,因为只有那里有她的所爱,你给她全世界还真成了她的负担。

世界那么的冰凉散文 篇10

我想,我似乎已经习惯了冷漠。

世界那么的冰凉,从指尖到心扉一直在蔓延那份冷的气息。

一个人,漫步在细细的雨中,看着世界中行人匆匆而过,唯独自己享受着那份自然的纯净,拥抱着冰冷的雨儿。

那么的不同,却还是融入在世界中的一个小小的空间中,那么的微小,那么的微不足道。静到听不到泪落的.疼痛,小到找不到那个伤口。

冷漠,原来我适合这个字眼。我对自己自嘲道。

曾经信誓旦旦的说着自己要做一个向日葵般的男人,永远向着天空,仰望着阳光。现在却发现我已经习惯了冷漠,已经握不住那阳光温暖的味道了。

究竟是因为什么?让自己习惯了冷漠,我想也许是生活的现实,也许是自己的改变

那温暖的味道,好远好远……

我想,是我的冷漠把那些温暖慢慢的推开,慢慢的冰封,只剩下那些冰冷的触感,从指尖传递到心扉。

我想,是我始终不够坚强,我以为我可以一直那么的倔强,却还只是倔强,而不是坚强。面对生活的纷纷扰扰,我累了,倦了,只能选择用冷漠来坚强。

冷漠,已经习惯,只是心还在疼痛……

我以为冰冻的心可以没有疼痛,原来只是一种错觉

错觉过后,便是比疼痛更痛的疼痛,只是已经冰凉到失去了温度

《悲惨世界》视与听的心灵盛宴 篇11

电影看点

no.1由《国王的演讲》导演霍珀执导,休·杰克曼、安妮·海瑟薇等倾情加盟。

no.2用现场同期录音的方式拍摄,要求所有演员都能完成一气呵成的“真唱”。

no.3演一开始就放弃3D制作,但画面效果却远远胜过3D。

no.4部2D歌舞片内地将以原声格式引进,不再进行配音。

如果你不曾接触过伦敦西区或百老汇的音乐剧,那么这部电影版或许是不错的选择。毕竟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肤浅的“视觉动物”——明星卡司、华丽布景、深远开阔的空间,加上特效的处理,如果不那么纠结非专业歌手出生的演员们略有瑕疵的现场收音,那么这版《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一定会带给你惊喜。

→ 海瑟薇的天籁

或许,《悲慘世界》在很多人记忆中的形象是雨果(Victor Hugo)的大部头经典,而当你看见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顶着一头短发,哀婉淒涼地唱着“I dreamed a dream in time gone by”时,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哪怕她只有20分钟的戏份。之前,海瑟薇曾与休·杰克曼(Hugh Jackman)在第81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合作短剧,那时的她只能说是个“还蛮会唱的”演员。但在这部剧中,她的歌声宛如一片厉风中破碎颤抖的残瓣,如泣如诉。如果要问,电影中有没有一首歌曲能够胜过音乐剧,那么必然是要把掌声送给海瑟薇的。据国外媒体报道,为了角色更贴近原著,小妮子毅然减去长发,并减重10公斤,好让声音、形象和芳汀的命运更为融合。

→ 克劳的遗憾

有掌声,当然也少不了遗憾,这份“荣耀”编者想归给沙威。且不论歌声如何,罗素·克劳(Russell Crowe)从角斗士到纳什,塑造的善良形象实在太深入人心,于是怎么演怎么努力改变都能察觉到他的不坚定,就好像每个镜头他都要脱去上衣超人附身似的。没有极端矛盾、没有固执鹰隼、角色显得平淡无奇。在克劳身上有太多的包袱,比起音乐剧中菲利普.奎斯特(Philip Quast)饰演的沙威,罗素·克劳绝对是失败的。

→ 深沉的霍伯

另一方面,之前因为导演决定将电影放弃3D制作以2D格式呈现,导致不少媒体不解。对此,汤姆·霍伯(Tom Hooper)表示:“我之前已经测试过拍摄3D电影的可能性。我觉得3D的体验确实是无与伦比的,但问题是,对很多观众来说,这样的一部剧情片是否有必要采用这项技术?电影长达将近两个小时,并不是所有观众都能承受视觉上的疲劳。此外,这部电影的剧本非常精彩,故事已经足够打动人,因此3D会显得比较多余。”

《国王的演讲》的成功早已证明了汤姆·霍伯驾驭历史正剧的能力,这次重新解读《悲惨世界》,无疑又是一份惊喜。

汤姆·霍伯深知无论是原剧还是原著,故事上的完备已经无需自己去修改或补充了,他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对歌舞片类型的探索与创新上。《悲惨世界》在表演与背景上尽力做到了舞台化,除了几处大场面的室外戏,其余场景皆给人一种强烈的手工打造的精致感,这种感觉自打《理发师陶德》之后已经好久没有体验到了,《悲惨世界》像黄金年代的好莱坞歌舞片那样重新让歌舞回归到了舞台。汤姆·霍伯希望将《悲惨世界》做成胶片上的歌剧,强调电影中的一切皆按照舞台剧的创作方式和创作标准来运行,虽然过于浓厚的歌剧色彩使得电影的节奏显得有些缓慢和拖拉,但这正是霍伯想要达到的效果——银幕舞台剧。无论霍伯的这次歌舞片实验能否改变当今歌舞片的创作格局和方式,它本身的存在就已经能够引起足够的话题与思考了。

悲惨世界的散文 篇12

当人们在江河流域定居时,在那些土壤并不肥沃并且更容易受季节变化影响的地方,如欧洲森林地带、阿拉伯沙漠和中亚细亚地区,这些地区“雨水较少,但是草原辽阔,冬季白雪覆盖了山峦,到了夏季,山坡上却牧草丛生”[1],居住着生活方式与农耕世界截然相反的民族,即游牧民族。他们骁勇强悍,长期过着简朴的生活,顽固地保持着氏族公社制度的传统;经常性的迁徙使得他们不耐耕作之苦,喜好以劫掠为生。著名的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在描述日耳曼游牧者的生活习性时说:“要想劝他们像向敌人挑战和赢得创伤那样地去耕种土地和等待一年的收成,那是很困难的。而且他们还觉得,可以用流血的方式获取的东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无能了。”[2]P62-63

相比较而言,定居的农耕生产方式比游牧生产方式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生活资料,从而解放一部分劳动力去从事农耕以外的活动,如金属冶炼、建筑、商业贸易和社会管理等。人类历史最初的几种文明,都是从定居的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而来的。

两个世界由于生产方式的差异,两者的产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是这些产品并不能满足各自全部生活的需要。两个世界因此便产生了相互之间的交流,主要是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农耕世界的文明通过商业往来及与游牧文明之间的碰撞向游牧世界传播,如金属冶炼技术。金属冶炼技术改进了游牧世界的武器,游牧民族也随着武器的改进更加好战。

游牧者与定居者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定居者将游牧者视为野蛮人,而游牧者认为定居者软弱、怯懦,是很好的掠夺对象。吴于廑先生认为,从古代一直到13、14世纪的历史,可以概括为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冲击

一、印欧语系游牧者的入侵

印欧语系(雅利安语系)的游牧者最初生活在里海和黑海周围,于公元前20世纪初叶开始向欧亚大陆南部的农耕地区入侵。在公元前20世纪到公元前10世纪左右,欧亚大陆的印欧语系游牧民族开始向东、西、南三个方向进行大规模的迁徙行动。

在西面,色雷斯人、希腊人进入了巴尔干半岛,斯拉夫人和波罗的海人到了欧洲东部和波罗的海南岸,日耳曼人和凯尔特人则分别进入了多瑙河、莱茵河流域和高卢、西班牙腹地。在南面,米地人和波斯人入侵西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建立了米地王国和波斯帝国;而另一支印欧语系的游牧者则冲入印度河流域,与当地的土著人长期混杂,成为今天印度人的祖先。在东部,印欧人越过天山屏障,到达帕米尔高原,所建立的国家被中国人称为吐火罗。

“公元前2000纪,欧亚大陆正处于一个骚动时期,即游牧民入侵、古老的帝国被推翻、旧的社会制度瓦解的时期。骚动是猛烈的,整个欧亚大陆都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因此,公元前2000纪是古代文明从历史舞台上消失,由古典文明取而代之的过渡时期”。[3]P149这种大骚动便是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发起第一次大冲击的结果。这次民族大冲突和大融合导致了新旧文明的更迭和文明地域的扩展。米诺斯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的哈拉巴文明等文明灭亡了,埃及文明不断衰落,在旧文明的基础上产生了古典文明,它包括希腊罗马、波斯帝国、古印度和中国的秦汉帝国。

二、匈奴人的西进运动和欧亚大陆的民族大迁徙

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匈奴人便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当时匈奴人被称为戎狄。他们散布地域很广,陕西的西部和北部,山西和河北的极大部分都是戎狄族居住地。戎狄曾多次骚扰周朝疆域,对农耕社会的定居生活形成了严重的威胁,带来了破坏性的灾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命蒙恬北御匈奴,并且修筑长城,构成了阻止匈奴南下的坚固屏障。汉高祖平定宇内之后,对匈奴采取防御政策;到了西汉武帝和东汉的和帝时,对匈奴采取主动出击的态势。部分匈奴人不得不向西迁移,从而拉开了游牧世界第二次冲击农耕世界的序幕。

最先引起匈奴人西进浪潮的是大月氏人,他们越过兴都库什山脉与天山山脉而进入中亚,征服了巴克特里亚王国,并与当地居民杂居。公元1世纪中叶,大月氏五部落之一的贵霜部落兼并其他四部,建立了贵霜帝国。还有一支大月氏人与匈奴人相混合,形成了白匈奴人。公元5世纪初,白匈奴人侵入伊朗东部和印度西部地区,摧毁了笈多王朝。

公元2世纪以后,匈奴人由中亚向西进入伏尔加河流域、顿河流域和北高加索一带。公元374年,匈奴人跨过顿河,进入日耳曼游牧部族的活动地域,迫使日耳曼游牧民族在征得罗马帝国统治者的许可后进入罗马帝国境内。罗马帝国之所以同意日耳曼人进入境内,是为了缓解兵源匮乏问题,然而,骁勇善战的日耳曼人野性未泯,开始侵犯罗马帝国,揭开了西罗马帝国毁灭的序幕。随后,日耳曼各部落及阿兰人、阿瓦尔人(即柔然人)、马扎尔人等欧亚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纷纷涌入罗马帝国,最终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古典文明的终结。

在中国,南匈奴内迁,乌桓、鲜卑及拓跋等部也随之而来,先后建立了十几个政权,形成“五胡乱华”的局面,导致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代的来临。

总的来说,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第二次冲击,促进了人类文明历史从古典时代向宗教时代的过渡,即它导致了秦汉帝国、笈多王朝、西罗马帝国及古代埃及文明的灭亡和衰落,并且再次在原来的基础上促生了一批新的文明形态,如唐宋帝国、西方基督教文明和拜占庭帝国。并且,这次大冲击使得游牧于欧亚大陆上的一部分匈奴人、日耳曼诸部族进入农耕时代,文明地域在南北两个方向得到了扩展。

三、蒙古人和突厥人的侵袭

突厥人是一个混杂的民族,不属于同一种族集团,是因为操同一种语系的语言而联结在一起。到6世纪中叶,突厥人已经统治了从蒙古到阿姆河的广大平原地区。随着哈里发王朝的衰弱,突厥雇佣军像日耳曼雇佣军一样,反宾为主,在巴格达废立统治者。大约970年左右,突厥人的一支塞尔柱人,顺利度过边境,进入穆斯林地区。1055年,哈里发宣布塞尔柱酋长托格卢尔·贝伊为“苏丹”,帝国世纪的统治者变为突厥人苏丹。突厥人便带领这个伊斯兰教帝国向两个地区进一步扩张。一个地区是小亚细亚,1071年,塞尔柱人在曼齐刻尔特战役中大获全胜,俘虏了拜占庭皇帝罗曼努斯四世。随后,突厥人未受任何抵抗便进入了小亚细亚。11至13世纪,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希腊和基督教地区变成了突厥和穆斯林地区。另一个便是印度地区,当塞尔柱人向西挺进的同时,另一支突厥人正在向东部扩张,最著名的便是马哈茂德。他以阿富汗的加慈尼为基地,几乎每年都向印度地区进攻,最终吞并了旁遮普。12世纪,另一个以廓尔为基地的突厥王朝代替了马哈茂德的继承者。在穆罕默德的领导下,廓尔突厥人向南进至古吉拉特,向东进入恒河流域。1192年,他们占领德里,并将其作为印度突厥王国的首都。

12世纪末叶,欧亚大陆呈现的是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在东方,宋王朝积贫积弱,在对辽、西夏、契丹的战争中节节败退,迁都江南,偏安一隅。在中亚和西亚,曾经不可一世的阿拉伯帝国已经分裂为许许多多的穆斯林王朝,拜占庭帝国则面临着穆斯林和西欧十字军侵犯的双重困扰。蒙古便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用强大的武力征服了欧亚大陆,给其带来了剧烈的变化。

蒙古族在唐朝被称为“蒙兀室韦”,早期生活在额尔古纳河流域,7世纪时西迁至斡难河上游的肯特山一带。到了11至12世纪,蒙古各部之间战争频繁,陷入了“天下扰乱,互相攻击,人不安生”的状态。1206年,蒙古孛儿只斤部首领铁木真通过数次艰苦的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并在斡难河畔召开首领大会,被拥戴为“成吉思汗”。其后,成吉思汗便向四周的国家和地区发动了一系列征服战争。至1218年,蒙古先后征服西夏、金、辽,整个东亚地区除了日本和南宋大部分地区,都已被蒙古军队侵占。1219年,成吉思汗开始第一次西征,占领花剌子模国,俘虏基辅罗斯国大公。

1226年,成吉思汗去世之后,他的后继者窝阔台、拔都、贵由、蒙哥继续执行他的扩张政策,先后征服了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波斯、巴格达。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迁都北京;1276年,忽必烈攻灭南宋,建立元朝。元朝建立后,忽必烈于1274年和1278年先后向日本进军,遭到抵抗;1285—1303年对印度、缅甸等国的进攻也无功而返。蒙古人的扩张自此终止。与此同时,西域的蒙古各部分裂为四个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金帐汗国、伊利汗国),名义上四个汗国的国王都要接受大汗的册封,而实际上他们是完全独立的,各行其政,互不干涉。自此,蒙古帝国便开始分崩离析,其实,这一过程早在1260年蒙古军队被埃及马木克鲁军队打败时便已开始。到了14世纪,蒙古帝国的衰弱更是不可遏止,各个汗国相继覆灭。虽说帖木儿汗国的崛起曾给予蒙古人中兴的希望,但也只是强弩之末。帖木儿死后,帝国便四分五裂,蒙古人的角色便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来扮演了,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也因此走向了尾声。蒙古帝国的衰弱,起因在于过分的扩张。相对于被他们征服的国家,蒙古部族人数较少,且处于半开化的状态,所以在统治的过程中“采用了比他们更先进的属国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其帝国创立后不久即崩溃的根本原因”。[3]P436

蒙古的铁骑给农耕世界带来了猛烈的冲击,时间虽短,但是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正如多桑所说:“蒙古人足迹之所经过,仅见尸骨遍地,城市为墟,其残猛较之最野蛮之民族为更深,于所略之地杀男妇婴孺,焚城市村庄,毁禾稼,变繁华之地为荒原……待遇残余之民如同奴隶;其幸而免于锋镝者,则不免呻吟于一种暴政之下。”[5]P3虽说蒙古帝国并没能创造出一种新的具有特色的文明,但是它用强有力的手结束了黑暗时代,使欧亚大陆从沉睡状态中苏醒过来,欧亚各民族之间的接触加深,有利于近代文明的产生。而继蒙古之后开始了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征服行动,准确地说,应当是伊斯兰教世界与基督教世界之间的争战。到了14、15世纪,全世界呈三分天下的局面———大明帝国、穆斯林世界和基督教世界,而游牧世界已经支离破碎,无法再与农耕世界抗争。不久以后,西方工业文明逐渐发展起来,工业文明征服农业文明代替了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之间的冲突,世界也由分散逐渐走向统一。

在近代工业世界崛起之前,农耕世界孕育了最高级的文明,并且通过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将自己先进的文明传向其他地区,并且也适当地吸收了游牧世界的文明,如赵武灵王学胡服骑射。历史具有连续性,是不断进步的,历史的过去、现在、将来之间没有绝对的断裂,是其自身漫长发展的结果。3000年来,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交往只是世界历史的一个序幕,只是为工业世界对农耕世界的征服进行了铺垫。

参考文献

[1]吴于廑.世界历史上的游牧世界和农耕世界.

[2][古罗马]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

[3][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 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9年新一版.

上一篇:米脂逛庙会散文下一篇:一年级教学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