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类别及特点(共12篇)
园林植物类别及特点 篇1
一、我国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现状及特点
从全国范围来看,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和方法,
一种是重园林建筑、假山、雕塑、喷泉、广场等,而轻视植物。当然,这是有其历史根源的。
1、我国的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常以建筑来划分园林空间,园中造景及赏景的标准常重意境,不求实际比例,着力画意;另一方面,植物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生长,短时间内难于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挖湖堆山、叠石筑路、营造亭、台、楼、阁则能一蹴而就,有的将不同材质的石料堆砌在一起,不伦不类;有的在植物景观比例较大的公园内大兴土木,筑台建亭;有的乱择地点,在原来景观较好的湖中设喷泉,破坏了湖中倒影美景。
2、在园林建设中,提倡以植物景观为主,大力弘扬自然园林。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营造森林公园,有的已开始尝试植物群落设计。相应的部门也纷纷成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另一方面,园林工作者与环保工作者相互协作,对植物抗污染及改善环境的功能作了大量的研究,为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的植物选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总的来看,我国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有如下特点:
1、师法自然,回归自然
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植物种类丰富多彩,它们不仅有幼壮苍老之体态差异,而且有春夏秋冬季节变化,它们在自己的空间内,按照自己的规律生长发育、演变更新,并同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植物群落。
自然群落植物群落自然形成。如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群落,东北红松林群落。
栽培群落人为栽培的植物群落。它是按人类需要,把同种或不同种的植物配植在一起形成的,如最常见的果园、苗圃等。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中栽培群落的设计,必须遵循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并从丰富多彩的自然群落组成、结构中借鉴,始能在科学性、艺术性上获得成功。
2、与“风水”密切相关
风水在我国被认为是迷信,是封建思想的瘤毒,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园林植物的配置与造景,有时也还讲究“风水”,
风水说的核心内容是强调整体环境模式,中国古人对周围环境的重视远重于房子本身,林语堂曾对此作过论述“因为人人知道择居之道,要点不在所见的内部什么样子,而在从这所屋子望出去的外景是什么样子……”。
风水说的环境吉凶观认为建筑周围山上林木茂盛为吉,并常通过在建筑环境中植“风水树”或“风水林”来聚气;风水理论最反对伐树。
风水说认为树木种植的总原则是为了舒适,而且树种选择也有讲究,如认为不可在大门前种大树,因为大树不但阻挡门前阳光,阻挠阳气生机入内,同时也不易驱出屋内的阴气;又认为“东种桃柳,西种栀榆,南种梅枣,北种李杏”,“中门有槐,富贵三世,宅后有槐百鬼不近”,“宅东有杏凶,宅北有李,宅西有桃皆为淫邪”以及“门前喜种双枣,四畔有竹木青翠则进财”等。
这些看似无稽之谈,其实是先人对生物链的环环相扣的感性认识,联系生活实际和植物的生长习性,会发觉其中奥妙无穷。
二、国外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现状及特点
西方古典园林以规则式园林为主,园内的山水树石,出于理性主义哲学的主导而表现一种“理性的自然”和“有秩序的自然”。
1960年后,英国很多中产阶级在私人住宅中,根据主人的不同爱好及年龄,创造了各种小花园,如微型岩石园、微型水景园、花境、小温室等,并相应地培育了与这些微型植物景观相适应的低矮植物材料,这些植物被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和鸟兽图案,体现着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进入18、19世纪,一些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开始到国外搜寻植物。就以英国为例,原产英国的植物种类仅1700种,可是经过几百年的引种,至今皇家植物园丘园中已拥有5万种来自世界各地的活植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渴望自然、回归自然、创造自然的植物景观已成为趋势和潮流。一些国家在植物造景时常喜欢大片栽植同一种类的植物,以体现“量大就是美”的原则;一些国家对园林的理解已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公园或风景点,而是从国土的规划开始就注重植物景观了。
园林植物类别及特点 篇2
1 病害危害情况
园林植物病害种类繁多, 几乎每种园林植物都会遭受叶部病害的危害, 叶片的病斑、花朵早落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观赏效果。叶部病害导致园林植物提早落叶, 减少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 削弱花木的生长势。非侵染性病原和侵染性病原都能引起园林植物的叶花果病害, 园林植物病害的症状的主要类型有灰霉病、白粉病、锈病、煤污病、叶斑病[1]。
2 侵染循环特点
病落叶是初侵染环境的主要来源, 大多数病原菌以菌丝体、子实体或休眠体在病落叶上越冬。一般情况下, 有多次再侵染。再侵染来源单纯, 均来自于初侵染所形成的病部。叶、花、果病害的潜育期一般较短, 大部分在7~15 d。风、雨、昆虫等是叶部病害病原物传播的动力和媒介, 多数通过气流传播。人类活动在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叶部病原物的侵染途径主要有直接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几种[2]。
3 几种常见的园林植物病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
在园林植物病害防治上, 应坚持以下原则:以减少侵染来源和喷药保护作为防治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的主要措施, 以改善园林植物生长环境作为控制病害发生的根本措施。
3.1 灰霉病类
灰霉病是危害多种园林观赏植物的一种病害, 尤其在温室郁闭的环境下, 更易发病, 危害多种温室花卉。其寄主范围广, 如天竺葵、蝴蝶兰、香石竹、仙客来、百合花、一品红、海棠类等。该病不仅能侵害植物的叶部, 还能危及根、茎、花等各个部位。
3.1.1 症状及病原。
灰霉病的病症很明显, 在潮湿情况下病部会形成显著的灰色霉层。半知菌亚门, 丛梗孢目, 灰葡萄孢霉 (Botrytis cinerea) 是最主要的病原菌, 该菌寄主范围很广, 几乎能侵染每一种草木观赏植物。
3.1.2 病害循环特点。
灰霉病的病原以菌核在土中越冬, 或以菌丝体在被害部越冬。第2年春, 当气温达20℃左右, 空气湿度大时, 产生分生孢子。孢子成熟, 随风雨飞散传播, 在叶缘、叶柄、花瓣等处发芽侵染寄主组织, 不久形成病斑, 并不断产生分生孢子, 飞散而反复侵染。一般在温室栽培的环境条件下, 空气湿度大, 湿度适宜, 通风不良时, 发病严重, 且能整年反复侵染危害。
3.1.3 发生条件。
一是温、湿度。日光温室内低温 (<15℃) 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 或温室内湿度大, 叶面结露时间长, 灰霉病发生重。湿度对此病流行影响较温度大, 15~20℃的温度, 90%以上湿度有利于发病。因此, 棚内低温高湿, 通风不良发病重[3]。二是寄主。寄主植物在生长衰弱或组织受冻、受伤时极易感染灰霉病。
3.1.4 防治措施。
一是灰霉病的盛发与环境的郁蔽有密切关系, 保持通风透光的栽培环境可减少发病。采用双重覆膜、膜下灌水的栽培措施。根据天气情况, 合理放风, 降低室内温度。二是提高植株的生长势, 可有效地增加植物的免疫力, 所以应加强养护管理, 及时清理温室和圃地。避免造成伤口, 可减少侵染和发病。三是应注意发病早期防治, 如发现少量发病时, 应及时去除发病的叶、花, 集中烧毁, 以制止病态的扩展蔓延。四是在春、夏季多雨季节和温室的环境下, 空气温湿度适宜于病菌的繁殖和蔓延, 应及时、定期喷药防治, 以制止该病的盛发。常用的药液有: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3.2 白粉病类
白粉病是园林植物上常见的重要病害, 除针叶树和球茎、鳞茎、兰花等花卉以及角质层、蜡质层厚的花卉 (如山楂、玉兰等) 以外, 许多观赏植物都可以发生白粉病。
3.2.1 症状及病原。
白粉病的病症非常明显, 在发病部位覆盖有1层白色粉层。引起园林植物白粉病的常见病原菌有白粉菌属 (Erysiphe) 、单囊壳属 (Sphaerotheca) 、内丝白粉菌属 (Leveillula) 等。
3.2.2 发生条件。
白粉病菌以菌丝体或闭囊壳在病残体、病芽上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回升时, 侵染叶片和新梢。生长季节可发生多次重复侵染, 在露地条件下, 该病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 以4—6月、9—10月发病较重, 尤其秋季发病严重。栽植于树荫下、栽植密度大、氮肥使用过多、通风条件差的园林植物发病严重。
3.2.3 防治措施。
一是早春加强修剪, 剪除染病枝叶并及时烧毁, 减少侵染源[4]。二是合理施用氮肥, 多施磷钾肥和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使植株生长健壮, 以增加抗病能力。三是绿地设计和栽植时密度要合理, 使其通风透光, 不要为了近期效果随意加大植物密度。四是休眠期均匀喷洒1遍3~5°Bé石硫合剂, 消灭越冬病源。五是喷药防治。常用药液:25%粉锈宁可湿性剂2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等, 定期喷雾。
3.3 锈病类
锈病是园林植物中的一类常见病害, 据统计全国有80余种园林植物锈病。
3.3.1 症状及病原。
园林植物锈病中常见的病原菌有柄锈属 (Puccinia) 、单胞锈属 (Uromyces) 、胶锈属 (Gymnosoporagium) 、柱锈属 (Cronartium) 等。
3.3.2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上越冬。翌年担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海棠的嫩叶、叶柄、嫩枝、果实上, 萌发产生芽管直接由表皮侵入;锈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桧柏上侵入新梢越冬, 没有再侵染。该病菌需要转主寄生才能完成其生活史, 因此海棠与桧柏类针叶树混栽会增加发病率[5]。
3.3.3 防治措施。
一是合理配置园林植物, 防止转主寄生发生锈病。5 km内不植桧柏。二是剪除菌源。冬季剪除桧柏上的菌瘿和重病枝, 集中烧毁。三是化学防治。果树在休眠期喷洒3°Bé的石硫合剂, 以杀死在芽内及病部越冬的菌丝体;生长季节果树喷药打断转主循环。锈菌传播范围一般在2.5~5.0 km, 对于离桧柏近的苹果树和梨园, 应在苹果树发芽后至幼果期, 梨树萌芽期至展叶后25 d内, 即在担孢子传播、侵染盛期喷药保护。常用药液有:石灰倍量式160~200倍波尔多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喷1~2次, 均有较好防效。另外, 在10月中旬至11月底, 对桧柏喷施0.3%五氯酚钠混合1°Bé石硫合剂以杀除传到桧柏上的锈孢子。3月上中旬, 在桧柏上喷施3~5°Bé石硫合剂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2次, 可有效抑制冬孢子萌芽产生担孢子。
3.4 叶斑类
叶斑类是叶片因组织受病菌的局部侵染而形成各种类型斑点的一类病害的总称。叶斑病又可分为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龙斑病等种类。这种病害的后期常在病斑上产生各种小颗粒或霉层。叶斑病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效果, 并导致叶片提早脱落, 影响植物的生长。
3.4.1发病条件。
本病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芽鳞、叶痕及枯枝落叶上越冬。早春展叶期, 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雨水、喷灌水或昆虫传播。潜育期7~10 d。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有多次再侵染。雨水是该病流行的主要条件。多雨、多雾、露水重则发病严重。老叶较抗病, 展开6~14 d的新叶最易感病。月季的不同品种之间其抗病性也有较大的差异, 一般浅黄色的品种易感病。
3.4.2 防治措施。
一是减少侵染来源。盆栽的植物应及时摘除病叶, 秋季彻底清扫病落叶, 集中烧毁, 以减少或消灭初侵染源;重病区的苗木出圃时用高锰酸钾1 000倍液浸泡消毒。二是加强栽培管理, 切忌土壤积水。增施腐殖质肥和钾肥, 合理密植, 保持通风透光, 以提高植株抗病力, 控制病害的发生。三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褐斑病可用1∶2200倍液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50%本来特1 000~1 500倍液喷雾防治;枯斑病可用65%代森锌500倍液或多菌灵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摘要:基于北方地区园林植物主要病害的危害情况和侵染循环特点, 介绍了12种常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以期为园林植物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害,发生特点,防治技术,北方地区
参考文献
[1]汪锋.园林植物病害的检查识别与园艺防除手段[J].现代农业科技, 2006 (2) :30-31.
[2]卢东升, 黄新华, 谢正萍, 等.信阳市园林植物真菌性病害调查与鉴定 (Ⅰ) [J].河南农业科学, 2009 (3) :66-69.
[3]卢东升, 王金平, 谢正萍, 等.信阳市园林植物真菌性病害调查与鉴定 (Ⅱ) [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19) :9030-9031.
[4]李传省.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及其防控策略探讨[J].河南林业科技, 2011 (2) :29-30, 38.
园林植物类别及特点 篇3
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关于植物的记载最早见于宋代,在明代的《群芳谱》、《园冶》、《长物志》中都有所论及,清代的《广群芳谱》、《花镜》中开始有了更为详细的说明。根据文字的记载和对中国古代园林植物配置的研究,分析其主要有以下特点:
1.文化内涵
中国古人造园时喜欢选用有吉祥寓意的植物造景,例如榉树有中举的含义、石榴多子、牡丹富贵等。植物被造园者赋予了诸多情感,通过植物造景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使园林景观进入了艺术美与理想美相结合的境界。他们也喜欢取植物名称的谐音或解字栽种,如“前榉后朴”:前门栽植榉树,后门植朴树,用意是祝愿子孙们读书中举,后门有仆人伺候。反之,苏州人常将银杏称为白果,白果有白白无成果之谐音,所以家中不愿种植。
2.具有诗情画意
中国古代山水画对中国园林的发展有巨大影响,不仅山水形态有所借鉴,同时也十分注重诗情画意。造景时,构图遵循国画原理,注重姿态、疏密有致、高下有序,融入造园家的个人喜好和审美品味。
在宋代文献中,海棠被认为足以与牡丹媲美。在此小院的空隙中栽植了西府、垂丝、贴梗三株海棠和一丛绿竹,开花时娇艳妩媚占尽春光,使小院充满了春坞的氛围,就应了“海棠点点要诗开”的意境。
看松读画轩是网师园中部主景区中一座南向的小厅,名为看松读画,四周却没有一幅画,原来站在窗口向南看则是一副天然图画。庭院南边是自然式的湖石树坛,坛内栽植了苍劲的白皮松、圆柏等,又将曲折的小桥、湖池以及水边的花草、亭廊、山丘作为背景,远处有山,近处有水,古木鲜花,好一副美丽的江南山水图画。
3.遵循的形式美法则
我们常谈论的美包含内容美、形式美和意境美。中国古典园林中蕴含着许多形式美,形式美是是各种美形式的概括和归纳,这些规律是人们在创造美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的。
(1)多样与统一
多样与统一是古典园林植物造景中最基本的艺术法则。变化过多会失去整体感,显得杂乱无章,过于单一又会显得单调没有心意。处理好多样与统一关键是把握好两者间的“度”。苏州怡园画舫斋堂前栽种名贵花卉牡丹,前院配有含笑、山茶,高大乔木有桂树、紫薇、白皮松等,营造了绿树成荫,花开四季的美景,真正做到了“统一中富有变化,变化中追求统一”。
(2)调和与对比
调和与对比也是古典园林植物配置常用的艺术手法。对比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色彩、体量、线条等在构图上形成反差,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题,但是在对比的同时也要注意相互间的调和,不能太过突兀,最好能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过分的调和会显得平淡无趣,过分的对比会让人感到不安。网师园以“小山丛桂轩”前后小院与山石、山石与水体、建筑与植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又采用近似的色调和相似的风格进行调和,使人身心愉悦。
(3)均衡与稳定
均衡是指在园林种植设计中各要素之间取得视觉上的平衡,稳定则是在立面上表示轻重关系的重量感,两者截然不同却不可分割。例如网师园的池山,山体周围选择了与山体体量、质感、色彩相均衡的植物,整个布局稳定自然。在苏州园林中一些道路两旁,如一边种植体量较大的乔木,另一边则会种植数量较多体量较小的花、灌木,给人以均衡感和稳定感。
(4)节奏与韵律
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离不开节奏与韵律。在植物配置时,主要是利用一种或几种植物,按一定形式组合在一起,当这个形式有条理的反复出现时,就产生了韵律。韵律是不同节奏的巧妙结合,节奏与韵律相互依存。如拙政园绿漪亭河边列植的柳树与碧桃,搭配翠绿的竹子,美感油然而生,形成了很强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以“个园”为例,分析植物配置的特点在古典园林中的运用
从文化内涵上看,个园以竹文化为主题进行植物配置,园主认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的枝干有节,译为“气节”,隐喻士人的坚贞不屈;竹干空心,象征虚心、谦逊的美德。个园宜雨轩前的花坛上栽植了大量的桂花,桂花译为“贵”,欢迎贵宾来园,表达了主人好客之情,中秋佳节贵宾前来赏月,丹桂飘香,对月饮酒赏桂,别有一番情趣。
个园园主受文人雅士“诗中吟竹,笔下画竹”的影响。个园“四季假山”各具特色,分峰用石结合不同的植物配置:春景为石笋与竹子,夏景为太湖石山与松树,秋景为黄石山与柏树,冬景的雪石山不用植物以象征荒漠疏寒,这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实为独一无二的例子。植物配置的恰当与否也是园林布局成败的关键。
总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的审与时俱进,形式美法则也必然会变。这就要求在美化环境的大前提下能够适应人类社会发展,同时赋予其新的生机与活力。中国园林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分不开,特别是绘画、诗词,给造园者提供了极好的借鉴,作为景观设计人员的我们应加以吸收和发扬,结合植物配置的特点运用各种形式美法则创造出不同的园林美。
园林植物类别及特点 篇4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提高,城市化受到了人们的重点关注,植物开始成为城市人口追求的焦点。园林设计是一种能有效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是风景和艺术的结合体。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在园林设计中占有极高的地位,它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园林的设计是否成功,本文就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展开论述。
1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
1.1基础性视觉元素
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对视觉元素是有一定依赖性的。如果在具体方法和手段上表现的过于超前,很难被社会接受。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现在的工作标准,认为基础性视觉元素的应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点”的应用是基础性视觉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画龙点睛”的方法进行应用。如在园林内的众多树木当中,可以适当增加一点人文建筑或是通过假山的塑造,促使整体园林更具自然气息,对于园林的长久运营也起到积极作用。第二,“线”的应用,是从“点”的角度延伸而来。线的元素应用是在园林的内部打造出主题化的线路,让游人在参观和欣赏的过程中更好的去感受园林,让身心运动保持在匀速状态。现阶段,很多园林景观设计都会在内部设定“徒步运动线路”,目的在于指导游人运动的方向,晨练的时候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三,“面”的应用,是从“点、线”的共同融合角度延伸得到的。在园林景观设计中,主要体现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划分,有老年人活动区域、青年活动区域和小孩活动区域,通过这些方法,对游人群体更好的分门别类,减少互相“抢地盘”的现象。
1.2色彩性视觉元素
园林景观设计中视觉元素的应用,色彩搭配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必须贴近大众来搭配,不能按照艺术化标准来完成。由此可见,色彩性视觉元素的应用,能够得到非常自然的效果,减少了刻意勾勒、描绘产生的矛盾现象。
1.3形体性视觉元素
经过上述内容的应用,视觉元素基本上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但是,园林景观设计的范畴较多,我们应该更好的实施形体性视觉元素。第一,形体性视觉元素的应用重点体现在各种雕塑的创造和实施。以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单纯应用水泥或是木质进行雕塑,并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可以借助一些框架结构,用花草树木进行雕塑,形成鲜明的形状,同时不影响花草树木的正常生长,由此取得的效果较为突出。第二,在形体设计实施上,应该充分考虑国家的一些传统文化图案、祥瑞动物,这样比较符合国内的文化氛围。
2植物配置和造景原则
2.1植物的选择
在进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时,第一项工作就是园林植物的选择。园林植物选择对植物造景的影响巨大,选择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是乡土性原则,在进行植物景观配置工作时,首先要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水文地质的条件,为了尊重当地的环境和气候条件,大多数植物都应该选择当地的乡土植物。这些乡土植物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已经适应当地的环境,在植物造景时不容易出现因不适应当地环境而死亡的状况。第二,多样性原则对植物造景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植物景观设计工作中,要扩大植物的选择范围,尽量使配置的植物在造景时丰富多彩。
2.2植物的配置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为了尽可能的利用植物配置给人们以美的享受,必须严格依照科学性和艺术性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在进行园林设计时,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尤为重要。要本着生态和谐的原则,尽最大努力使配置的植物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相互协调。一方面,要根据每种植物所进行栽植地域的环境条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下进行植物造景工作;另一方面,要注重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其生长特性是不同的,有些植物在一起可以更好的生长,但有的植物就会出现相生相克的作用,对园林设计的景观工作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二,艺术性原则。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实现观赏性、艺术性和生态性三个要素的和谐统一是景观设计人员的最高追求。为了尽最大程度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最重要的就是遵循植物配置中植物的艺术性原则。植物的艺术性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在植物配置工作中,尽可能多的选择植物的种类,利用其色彩和形态,形成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其次是努力做好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的搭配工作。仅仅注重花和叶之间的搭配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注意花的观赏期。在植物配置时,在同一片地域,还应依据不同花的花期做好合理分配,保证不同观赏期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尽可能做到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美的花朵和绿叶。最后是利用不同种花的颜色和明暗程度对植物进行搭配,有效形成多种色度的对比。
3植物造景的形式
3.1根据需求开展景观创作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造景工作是创造出一个舒适且优美的自然环境,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和环境需求。我国园林设计近些年飞速发展,衍生出不同的园林和其具备的不同功能和作用。例如,城市街头的小游园就是供人们工作之后休息、娱乐和锻炼身体的场所,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创造出阴凉舒适的自然环境。我国的皇家园林和苏州私家园林,就注重其自身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遵循其主要功能,并且具有当地的特色。园林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努力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2依据美学原理开展植物造景工作
我国景观园林中包含很多种不同的景观类型,植物造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不是一个个体,而应该与周围的环境和景观搭配起来,达到交相辉映的效果。
3.3注重植物造景的效果
在进行植物造景工作时,要充分了解不同植物的生长特性,从整体把握植物造景的观赏效果。
3.4创造出生动的意境
植物是自然界唯一具有生命和动态的组成元素,在实际设计工作时,也可以运用一些抽象和象征的手法,将植物造景和自然意境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植物和周围环境相互衬托的效果。
4植物配置和造景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4.1植物造景和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景观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轻视了植物自身的生态特性;二是植物造景只注重观赏性,忽略了艺术性和生态性;三是只注重观赏性和带来的经济效益,忽略了生态环境。
4.2植物造景和配置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进行植物配置和造景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科学合理性的问题,要求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师要具备统筹兼顾的设计思维,在开展具体的设计工作前对不同的植物类型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在设计时还要特别考虑植物景观所达到的建造功能、环境功能和观赏功能。重点不仅仅只停留在观赏性上,也应该注重其艺术性和生态性。坚持依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造景工作,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和植物。在生态效益方面,要尊重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积极追求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
参考文献:
鸡尾酒的类别划分-鸡尾酒的特点 篇5
使用单一材料,经过加工,以原味呈现。
2、混合饮料:
混合多种材料调制,口味繁多,风格千变万化。
其次,鸡尾酒尚可依其酒精成分、饮用时间、冷热口味,分成如下数类:
1、短饮料:
需要在短时间内饮尽,酒量约60ml,3-4口喝完,不加冰,10-20分钟内不变味。其酒精浓度较高,适合餐前饮用。
2、长饮料:
放30分钟也不会影响风味的鸡尾酒,加冰,用高脚杯,适合餐时或餐后饮用。
3、硬性饮料:
含酒精成分较高的鸡尾酒属之。
鸡尾酒的特点
1、鸡尾酒是混合饮品
中国调香白酒等便不属于鸡尾酒。
2、花样繁多,调法各异
用于调酒的原料有很多类型,各酒所用的配料种数也不相同,如两种、三种甚至五种以上。就算以流行的配料种类确定的鸡尾酒,各配料在份量上也会因地域不同、人的口味各异而有较大变化,从而冠用新的名称。不仅因原料的不同而有差别,调制手法的运用也会使鸡尾酒产生不一样的口味。一名好的调酒师,对其身体协调性有极高要求。
3、具有刺激性中味
鸡尾酒具有明显的刺激性,能使饮用者兴奋,因此具有一定的酒精浓度。适当的酒浓度使饮用者紧张的神经和缓,肌肉放松,等等。
4、能够增进食欲
鸡尾酒巴应是增进食欲的滋润剂。饮用后,由于酒中含有的微量调味饮料如酸味、苦味等饮料的作用,饮用者的口味应有所改善,绝不能因此而倒胃口、厌食。
5、口味优于单体组分
园林植物类别及特点 篇6
3.1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生态意义
植物的配置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园林绿地的植物多样性配置有利于形成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局部小生态环境。多样性的植物群落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欣赏需求,同时,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将多种多样的植物栽培在一起,可以很好地改善种植绿地的土壤条件,也可以使园林植物在合理搭配之后减少病虫害的产生,具有抑制病虫害对绿化成果威胁的显著作用。
3.2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景观意义
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应该重视植物配置多样性的景观意义。植物多样化是园林景观多元化的基础,不同种类的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地、季相各不相同。有些种类的.植物生命力比较顽强,比如万年青,可以把它和月季、玫瑰等色彩比较明艳的景观植物搭配起来,符合的植物群落在不同的视角和搭配方式下,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比如园艺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颜色的植被丛,修剪出“爱国宣传”或者“倡导保护环境”类型的艺术字,不同颜色的艺术字搭配起来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 3.3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社会意义
绿化工作人员在植物配置多样性上还要考虑到植被绿化的社会意义。园林绿化植物的多样化不仅可以在加强树种选育引种科研方面有所脾益,在提高园林设计和施工管理水平方面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园林绿化配置可以通过大面积、大数量的植被种植,进行农科所树种选育培养,可以有效地加强园林植物的优选优育工作的推进。通过园林植物多方配置,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日常园林作物管理水平,季节变换过程中,园艺配置需要涉及到多个种类的植物培养,春天、夏天、冬天、秋天,每一个季节的应季植物都不一样。不能简简单单的让工作人员日常照料简单的几种植物,更应该提高自身的园艺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行“市花”、“市树”等有代表性植物的栽培,推动绿化植被产业的发展。
3 结束语
提高园林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可以提高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本文首先以适地适树为总原则,从充分考虑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入手,而后分析了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重要意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文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2] 毛美余,蔡鲁祥.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10).
[3] 徐芳,孙启良,李萌萌. 浅谈园林植物的配置原则及形式[J]. 现代农村科技, (16).
[5] 常立恒. 生态视野下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探索[J]. 科技风, (17).
[8] 陈汉月. 浅析园林绿化植物的栽植与养护[J]. 广东科技, 2009(12).
[9] 姜海波.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方法探析[J]. 科技传播, (04).
园林植物类别及特点 篇7
1 园林植物虫害发生为害特点
城镇园林绿地专业管护机构和专业人员, 大部分都比较熟悉园林害虫的形态特征, 了解其发生规律, 能及时地进行管护治理。一般情况下, 城市园林虫害发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发生量与为害程度低于自然状态的郊区;二是形体较小, 如各类蚜虫, 蓟马类, 刺蛾类, 介壳虫类, 叶甲类以及钻蛀性害虫天牛类, 吉丁虫类等, 发生的较多, 危害较重, 而体型比较大的天蛾、大蚕蛾等发生较少, 危害较轻;三是重药物预防和治理, 少综合治理, 用药次数多, 天敌种类少, 害虫自控能力较弱, 而郊区害虫的天敌较多, 寄生, 病死率高;四是园林植物物种多样化, 配置结构复杂, 藤本植物 (野生) 增多, 随着新树种的引进, 害虫种类繁多, 新害虫有增多的趋势;五是有些单位, 没有专业的人员管理和保护植物, 园林植物害虫发生多, 危害重;六是常见的杨树、柳树、香樟、黄杨木等林木病虫害发生和危害更大, 危害较重的害虫有丝棉木金早尺蛾, 黄刺蛾, 杨扇舟蛾, 杨小舟蛾, 颈天牛;红蜡蚧, 日本蜡蚧, 棉蚜, 月季长管蚜等。
2 林植物虫害发生为害的种类
2.1 食叶性害虫。
食叶害虫主要取食植物叶片, 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光合作用, 削弱了树势, 降低绿化效果和观赏价值。在这种类型的食叶害虫中, 危害大的有:蓑蛾类, 卷叶蛾类, 叶甲类, 舟蛾类, 刺蛾类, 尺蛾, 天蛾和蚕蛾等, 大多是属于暴露性或夜里出来活动性危害类群。被害状明显, 咀嚼叶片成缺口或孔洞, 甚至全叶殆尽;卷叶或缀苞, 筑巢。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有消长规律, 繁殖量大, 迁移迅速, 扩散力强。特别是茶蓑蛾, 樟橄绿瘤丛螟, 重阳木锦斑蛾, 柳圆叶甲, 黄杨绢野螟, 杨扇舟蛾, 杨小舟蛾等较为常见, 且危害较重。
2.2 钻蛀性害虫。
主要蛀食茎杆, 嫩枝, 树皮, 花果等部位, 使被害部位蛀空成隧道, 切断养分, 水分的输送, 早期叶片萎蔫, 估黄, 最后死亡, 新的梢坏死, 落花落果。如天牛类为害, 造成枝杆断裂, 使植株营养不良, 变黄枯萎或畸形生长。有的在吸汁的过程中还传播毒素, 导致病毒疾病发生或形成虫瘿。刺吸性害虫还会分泌蜜露, 诱发煤污病, 造成新的危害。这类虫害有蚜虫类, 介壳虫类, 飞虱, 叶蝉类。刺吸性害虫个体小, 群体数量大, 世代发生多, 世代重叠现象严重, 繁殖力极强, 控制难度大, 效果不理想, 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降低观赏质量效果。
此外, 还有生活在土壤中的地下害虫, 破坏植物的根或地下茎, 损害幼苗、根系, 影响吸肥吸水, 轻则造成长势衰弱, 重则死亡。如桂花, 广玉兰, 柳树等被白蚁蛀空, 金龟子幼虫蛴螬, 蝼蛄等咬断植物的根等等, 特别是幼苗, 为害损失较大。
3 园林植物害虫综合防治措施
3.1 严格植物检疫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 品种丰富, 配置合理, 环境更优美, 色泽更鲜艳。不断更新, 替换, 需要从不同的地区来选择相适应本地区的植物时, 应该严格执行在不同的地方植物的检疫工作, 防止害虫进入, 危及该地区的植物的安全性。
3.2 加强绿化植物养护
尽量选择适应性强, 抗性强, 少有害虫的植物品种;在区域配置上要合理, 做到不同植物的混栽, 灌木和乔木结合, 草木兼有, 创造生物多样性, 提高自我控制害虫;肥、水促控, 改善植物的营养, 促进生长健壮, 长势优良, 提高抗性和补偿力;合理修剪, 恶化害虫的生存环境;剪除或重栽有害虫枝条 (干) , 树干涂上白色, 阻挡入侵的害虫:消除枯枝落叶, 清理周边环境, 集中处理。千方百计抑制虫害和虫源基数。
3.3 保护发挥有益生物的控害作用
从多种害虫的采集调查结果显示, 在害虫的幼虫, 蛹体中, 发现多种奇生蜂, 寄生蝇, 其寄生率可高达30%, 个别可高达60%。这种现象多见于郊区林园, 尤其是蚕蛾类, 天蛾类、舟蛾类的幼虫, 寄生蝇的寄生率、被白 (绿) 僵菌感染死亡率高, 不必药剂防治。林间的蜘蛛、螳螂、瓢虫、蚂蚁、食蚜蝇、猎蝽等密度高, 最为常见的害虫, 抑制害虫的效果是非常显著。那么, 如何保护, 充分发挥生物的控害作用值得关注, 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药品, 特别是剧毒的, 杀伤力强的生物制剂。选择适当的时间, 方法, 以生物农药来控制更好。在森林中, 可设置性诱剂进行诱杀。
3.4 采用物理人为的灭杀措施
在园林植物害虫中, 大多数成虫有趋光习性, 可用灯光诱杀, 但我们必须首先确定不是有害的。在天敌的比例较高时, 不能用灯光诱杀。因为目前照明吸引昆虫是全频段的, 不分敌我, 对害虫和天敌都能诱杀, 为了维护园林生态系统天敌的控制作用, 必须注意。对蚜虫类, 可以用黄板诱杀。对糖醋液有趋性的成虫可用糖醋液诱杀。还有性诱剂诱杀。
目前, 有些林木被市民管理和保护, 有些害虫数量不多, 可以人为的灭杀:如蚕蛾类的蛹茧, 樟橄绿瘤丛螟的“鸟巢”等去除;有些土壤在地下化蛹, 可以翻土灭杀;灭卵、灭杀初孵群集幼虫 (毒毛虫需要防护) ;叶甲、天牛、金龟子等成虫有假死性, 可以在成虫羽化期的早晨、晚间捕杀;蚜虫密集为害时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喷杀。
3.5 选择生物农药、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防治
生物、化学药剂防治, 特别是药剂防治具有杀虫速度快, 效果好, 使用方便, 受季节性限制少, 适用于大面积防治猖獗成灾的害虫, 能起到急救作用等优点。但使用不当造成环境污染、杀伤害虫天敌、引起人畜中毒等, 特别是一些药物的毒性高, 应予以关注。使用本药剂应选择低毒, 高效果, 经济、安全的品种。如生物杀虫剂, 常用1.8%阿维菌素乳油, 2.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2%苦烟乳油、0.23%印楝素乳油、各种苏云金杆菌制剂、白 (绿) 僵菌, 青虫菌制剂等品种。为了保护环境,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选择防治药剂要对口, 不同的害虫要有针对性, 用药时间要适当, 要适时, 在低龄期进行, 避开天敌盛发期, 应早、晚喷洒。要根据不同害虫类型选择方法, 用浇灌法, 灌注法, 涂茎法, 喷雾法等。总之, 用药应注意安全、环境、保护天敌, 尽可能少。当确实需要化学药剂防治时, 可选用敌百虫、敌敌畏、灭幼脲、除虫脲、高渗苯氧威、氯胺磷, 吡虫啉, 氯氰菊酯, 氯氟氰菊酯, 马拉硫磷等毒性低, 安全, 持久性长, 环保高效的药剂。
参考文献
[1]吴跃开, 余志彪, 余永富.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现状及治理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13.
园林植物类别及特点 篇8
4结束语
基于地域性的园林设计在园林历史价值、人文价值、观赏价值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并且当前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中,要遵循植物配置原则,结合园林植物配置艺术手法,使园林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郭永久.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化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
[2]张晓光.地域特征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园林植物类别及特点 篇9
一、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及其特点:
(一)花卉种质资源的概念:
花卉种质资源:是指携带一定可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表现为一定的优良性状,通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能将其遗传给后代的观赏植物的总称。
(二)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花卉种质资源外延包含三个层次:
1、种与品种:野生种、变种、变型及人工选育或杂交的品种。
2、器官与组织:种子、块根、块茎、鳞茎、叶、花、果实、鳞片、珠芽、愈伤组织、分生组织、花粉、合子等。
3、细胞和分子:原生质体、染色体和核酸片段等。
二、研究植物种质资源的意义:
1、花卉种质资源是丰富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基础;
2、花卉种质资源是育种、科研、创造有价值栽培作物新类型的重要源泉。
三、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一)物种多样性丰富:
中国是一个花卉种质资源多样性十分丰富的国家。
中国被子植物总数为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巴西和马来西亚。
中国有3万多种高等植物。
中国特有的属、种极多,有243个特有属,527个特有种。
(二)花卉栽培品种及类型丰富: 中国花卉栽培的历史有3000多年。
中国原产和栽培历史悠久的花卉,常具有变异广泛、类型丰富、品种多样的特点。
中国名花数量大,世界少有品种丰富。
(三)花卉优良遗传品质突出:
1、多季开花的种和品种多;
一年中三季、四季、二季开花的植物资源多。
2、早花种类和品种较多;
早花类的植物多在冬季或早春较低温度条件下开花。
3、珍稀黄色的种类与品种多;
黄色种类或品种是培育黄色花系列品种的重要基因来源。
4、奇异类型与品种多; 奇异品种多主要表现在: 1)变色类的品种; 花色变化过程。2)台阁类型的品种;
该类品种是花芽分化时产生的特殊变异类型,形成一花之中又完全包含一朵花的特征,形似亭台在花的中央。
3)天然龙游品种; 4)枝条天然下垂的品种; 5)微型与巨型的种类和品种; 6)抗性强的种类和品种多。
四、中国花卉种质资源对世界园林的贡献:
1、中国观赏植物资源对丰富世界各国、特别是北温带地区的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园林建设具有巨大影响。
园林植物类别及特点 篇10
关键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进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的融入社会和生活, 我国城市绿色园林建设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绩, 园林植物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赏析效益和环境效益都得到很大的提升, 而随之而来的是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种类也更加复杂、危害性也更高, 对于城市绿色园林建设和植物的影响都比较大。
1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1.1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难, 措施多样
园林植物所处的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加大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系数, 因为病虫害类型开始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所以对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也一定要推陈出新, 随时准备分析病虫害的变种趋势和方向, 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同时, 要根据受病虫害影响的植物种类不同、有针对性的对防治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发明灵活性较强的防治办法, 确保病虫害问题及时得到处理和解决。对于人口密集的城市或者人口集中度较高的旅游风景区, 在使用必要的化学药品消灭病虫害时一定要考虑药品的安全性和污染性, 不能选用毒性较强和残留时间过长的农药, 避免对周围的人、植物和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影响和伤害。通常情况下, 在园林景观植物发生病虫害时应当尽量避免化学药品的使用或者尽可能的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次数和用量, 使用现代化的栽培技术, 强化对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 进而提高园林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对于有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名树、古树在进行病虫害防治时不能只做到允许少量病虫残留而要坚持彻底消除所有病虫害,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的是, 近几年我国通过“外科手术”的治疗植物病虫害的情况比较多, 病虫害处理效果也比较理想。
1.2 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多, 结构复杂
园林植物的品种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其植物布局和景观设计也多种多样, 有很多乔木、灌木等复合式种植方式, 也有各种植物共同组合而成的精美图案, 尤其是在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 各种外国园林景观设计和布局方案源源不断的流入我国园林景观建设市场, 植物的种类和布局设计更加丰富多样, 突破了我国以往的传统园林景观设计模式和布局安排方式, 园林植物类型、数量、绿化面积和绿化程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但同时也为病虫害提供了优渥的生存条件和丰富的食物来源, 使原有病虫害种类和结构都发生变化, 加剧了病虫害给植物带来的危害性, 并逐渐演变成多种病虫害共存的危害现状, 这几年蛀干害虫成为害虫的主体就是最有利的证明。另外, 世界各国之间植物交流比较频繁, 因此增加了危害性较强病虫侵入的机会, 加剧了病虫害园林景观植物的影响。
2 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建议
2.1 科学配置、合理搭配、进行生态控制
自然情况下的绿色植物、病虫、天敌之间遵循生物循坏和竞争的生存法则, 通过某种自然控制措施使病虫害的密度始终保持在一个低水平的范围波动。科学合理的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是预防病虫害产生、控制病虫害危害范围的重要前提, 所以在考虑城市环境美化的基础上科学的进行植物配置。针对某城市园林植物破坏程度最大的害虫种类, 减少其喜爱植物的种植, 尽量多种植一些能够有助于该种害虫天敌生存的植物, 为其创建良好的生存条件和环境, 同时多规划一些抗病性和耐虫性比较好的植物, 降低有害生物的生存环境质量。在进行植物配置过程中, 要以混栽的方式为主, 将乔木视为种植主体, 并采用乔木、灌木、花草以及藤本植物相结合的方式创建一个品种多样、层次分明、互相共存的稳定人工植物系统, 创建最能抵御病虫害发生和发展且有利于植物生长的自然环境, 适当的加剧物种间的限制能力, 以便于形成一个稳定且长久的人工生态环境。
2.2 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 加强养护管理
园林景观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都是在其自然环境的限制中完成的, 而对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和方法必须要一直贯穿在植物种植、管理和养护的各个环节当中, 所以, 园林绿化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就决定了园林景观治理和预防效果的优劣, 由此看来, 对于负责园林景观植物管理和养护的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一定要十分严格, 使其在充分了解和掌握病虫害预防和治理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强化自身的技术素养, 提高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进而确保景观植物的经济效果和观赏价值。
总而言之, 城市绿化建设是城市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建设的组成成分之一, 在维持城市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城市绿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基于生态理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采用现代化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对病虫进行有效控制, 控制病虫害的发展和影响范围, 尽量将病虫害的危害性和破坏性将至最低, 确保城市园林景观植物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杨思训, 袁昌经.江西园林植物主要害虫[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2, 17 (1)
年终总结的类别及作用 篇11
一、总结的概念、作用
(一)总结的概念
总结是反映和评述前一阶段的工作、生产、学习或思想情况,归纳出经验和教训,用以指导今后实践活动的一种应用文书。
(二)总结的作用
1.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指导工作通过总结,可以看到成绩,找出问题缺点,为今后发扬优点、改进工作提供依据。
2.积累经验,探求规律,提高认识通过总结,可以归纳出成功的做法和失败的因素,提高人们对实践工作规律性的认识。
3.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带动全局通过总结,可以树立先进典型,介绍成功经验,让人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总结的特点、种类
(一)总结的特点
1.自身实践性总结是对本部门、本单位或本人自身实践活动的回顾与评价,总结的对象是本单位或本人的实践活动,总结的观点是从自身实践活动中归纳出来的,总结的材料是自身经历过的事实,所以总结有自身实践性。写作总结用第一人称。
2.分析证明性总结是以分析证明为主要表述手段的。在总结写作中,不但要陈述做了什么,还要阐明为什么要这样做,归纳出经验与教训,找出规律性的认识。无论是证明取得的成绩,还是取得的经验,都需要进行分析归纳。因此写作中常用到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
(二)总结的种类
总结的应用范围很广,种类也很多,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内容分有生产、下作、科研、学习、思想总结等;按时间分有月份、季度、年度、阶段总结等;按范围分有个人、班组、单位、部门、地区、国家总结等;按性质分有专题总结和综合总结等。一般来说,常见的`主要类型有四类:
1.工作总结这种总结着重对一定时期内的丁作进行比较全面的综合汇报。内容侧重于对工作情况和成绩的概括,使用的材料多是任务完成情况、数据和做法。在结构上一般按照“成绩一经验缺点”的次序进行安排,重点在于“成绩”。例文3-2一1就是一篇典型的工作总结。
2.经验总结这种总结主要用于宣传先进经验、归纳成功做法,从工作中找出规律用以指导今后的实践。内容上把经验作为写作的重点。在写法上一般是先在前言中概括取得的主要成绩,然后在主体中一一陈述和证明之所以取得成绩的经验。材料多用典型的具体事例,表达方式往往用夹叙夹议。
3.科学实验总结这是某项科学实验或生产结束后,将实验、生产中所积累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从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的总结。这种总结具有学术性,有时也可以作为学术论文发表。它着重总结实验或生产成败的技术因素,探讨某一实验或生产项目成功的技术规律,用于指导生产。
考研专业类别及选择策略论文 篇12
【摘要】
考研专业的选择是考生报考的头等大事,那么考研专业有哪些类别及选择策略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考研专业类别及选择策略,以供考生参考。
在考研择校择专业这个问题上肯定有不少同学也是一直头疼着,暖心的小编也心疼大家的烦恼,其实在人生的路上一直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对于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选项里,大家一定要镇定,根据自身的条件,结合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注意事项,选择最正确的。
专业的确定
专业的选择至关重要,它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方向,很多考生重视的往往只是基础课的复习,认为考研仍为应试,是高考的延续。小编提醒各位考生,最初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也已经决定了这场战斗的最终结果。
每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有为数不少的考生由于最初专业选择的不当,致使中途转换专业或是感到能力有限,不堪压力,半途放弃。怎样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并具有长远发展前景的专业,是考生日后复习的目标与方向,也是关系到结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下面小编将对大部分考生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做深度解析:
(一)专业分类
在报考阶段,首先应该按照社会上的一些评价以及招考人数、录取难度等标准,理性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近年来各高校改革热火朝天,院系调整频繁,专业名称和目录也有不小的变化。按照社会上的一些评价以及报考人数、录取难度等标准,可以将这些专业大致分为以下四类:
1、热门专业
主要指那些切合时代热点,社会需求性大,未来就业前景看好的专业。这些专业因为其在社会的需求量很大、求职的机会多、未来的发展也比较光明,为大多数考生所看好。例如建筑、土木工程、计算机、金融经济类学科、法学学科、新闻类学科等等。这类热门专业最大特点就是报考人数爆满、竞争激烈、录取比例较低。报考此类专业的学生最好评估一下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广泛听取意见,量力而行。
2、传统专业
主要是指那些社会总体需求量有限的基础学科类专业。这类专业常见的有文史类、哲学类、冶金类、地质类、数理化基础学科等等。与热门专业相比,这类专业就显得比较冷落。但是由于其多年积累的严谨的治学体系,传统类学科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是其他专业所无法替代的。这类专业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名额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且竞争也不太激烈。
3、特殊专业
主要指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JM)和软件工程硕士(MSE)以及公共管理硕士(MPA)等等。同多倾向于研究的传统意义上的硕士研究生相比,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方面更注重的是实践与应用,培养的时间也较短(一般为2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考试相对独立,因为培养方向主要是在应用方面,因此,特殊专业硕士的专业课水平要求较浅,更多的是考一些主要课程的基础知识。虽然特殊专业硕士招生学校数目少,但一般招生量较大,对于一些跨专业考试的考生来说,似乎报考特殊专业硕士更合适一些--至少可以在专业课上不被科班出身的考生拉得太远。
4、新兴专业
新兴专业就是那些过去默默无闻或者没有设立,现在由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而迅速窜红的专业。例如保险精算、行政管理、社会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宝石学等等。这些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广阔,同时兴起不久,报考人数一般也还不太多,从而竞争程度要小一些。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仅仅是一种粗线条的分类,主要依据的特定时间内社会需求和学校人才供给之间的对比关系,因此往往处于快速的变动之中。有些专业今天是热门,但由于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填补空缺,几年后人才饱和,于是就不再那么热了;有些专业是因为社会经济某一方面突然畸形增长,导致泡沫需求,几年过去,泡沫破灭,重归冷静,例如前几年房地产人才需求;还有些专业现在很冷,是因为社会需求受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限,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可能将来某个时候就会热起来,比如心理学,一旦国内心理咨询业务广泛开展,无疑将会十分火爆。
(二)专业选择四原则
1、兴趣为导
首先,我们要看兴趣所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考研的始终,都有着很重的分量。它是领引考生走向成功的基本动力。对所报考专业是否有基础也是考虑因素之一。有些考生所报考的专业是本科阶段所学专业,而有些实力不俗的考生凭着自己对某些学科的兴趣选择跨学科报考,这些都值得提倡的。
总之,兴趣是内在驱动力,是内因,最能调动起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使最后失败了,也算是为自己的追求努力过,从过程中也会得到宝贵的经验。
2、专业为主
在选择专业和院校时,一般来讲,一些基础和本科阶段成绩不错的考生,会选择较好的学校甚至是名校,而一些基础一般的同学,会选择报考一般院校较好的专业。小编建议考研的同学,应该将专业选择作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即先选定专业,再选择院校。研究生阶段的教育主要从专业角度,进行学术科研,培养的最终目标也是造就一批具备学术研究或专业领域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以兴趣为导向,以专业为选择的主因。
3、高瞻远瞩
很多考研学生,由于对社会了解的缺乏,在选择考研专业的时候,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但想要考研的学生,在报考专业的时候,要切忌鼠目寸光,要把眼光放长远。尽管有些专业一直处于高温不下的热门趋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热门专业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需求量就会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考生毕业后的就业可能会比较困难。所以,考生在选择社会评价较高的专业时,也要考虑社会需求,了解所选专业的社会评价与社会需求是否平衡。
4、难易衡量
前面提到了,有些考生选择继续深造本科阶段所学专业,而有些考生则依据自己的兴趣,勇敢的迈出了跨专业这一步。难易程度自然明了。但是,难易程度与结果没有直接联系。
(1)两本一考。即本专业本校报考。这是考研志愿选择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也是成功概率最高的。一般来说,只要专业不错,学校也还可以,多数考生都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报考本校本专业。
(2)本专业跨校报考。本专业跨校报考备考的难度要较前者的考录难度大一点,因为虽然专业相同,但不同的招生单位的专业设置和学术科研重点可能差很大,并且由于招考单位不同,在院校招考政策、信息发布等方面都会难以获取。
(3)跨专业本校报考。这种情况,多是学校较好,但专业不理想等因素促成的选择。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这种难度和专业之间关联度成反比,因此,跨专业报考有较大的难度。
(4)双跨。即跨专业跨校报考。这种模式备考的工作量和难度最大,不仅面临着大量陌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在复习资源、信息渠道等方面均处于不利地位。另外,选择这种途径完成考研梦想的考生,还要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关于专业选择的建议
1、个人兴趣
如果你对某个专业特别感兴趣,那就应该去学,这个专业就是你的首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兴趣和爱好是世界上最好的老师,也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它往往是获取知识,成就事业的源头。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也指出: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反之,如果在饥饿的情况下,把食物吃到胃里去那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从这个论述中,可以看出,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它可以使大家学习时得心应手。再则,研究生毕业后要继续自己的专业,如果没有兴趣会感到枯燥、无聊和乏味,这样浪费的不仅仅是我们三年宝贵的`学习时间,更是一生的生活情趣和生活质量。所以我们在选择专业时要对自己的兴趣作清晰的认识和判断。
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并没有热情,甚至极其不喜欢,那么虽然考上本专业的机率大得多。但是还是建议不要再报考本专业的研究生。因为,读研是和你讲来的职业生涯有密切联系的,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读研究生而考研。如果你读本专业的研究生不能使你离你的职业理想更近一步,那么,研究生三年的时间就几乎是浪费了。如果你以后要转到你觉得比较有前景或比较喜欢的职业和在本科毕业时的难度几乎一样大,那么节省时间和精力,早点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早点准备考研,考到自己想读的、觉得比较理想的专业去,即使降低学校的档次也是合算的。
2、招生人数与历年推荐免试生所占比例
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一般不应选报。推荐面试生比例过高的学校,由于可供考取的名额过少,无形中提高了考取难度,一般不应选报。
3、历年复试分数线和录取比例
复试分数线的高低、录取比例的大小意味着竞争力的强弱。考生在选定某些专业时可根据往年的这些实录来定夺专业的取向。尽量选择录取比例比较大的学校报考,考取率较高。
4、学校的研究生培养年限
目前,大多数学校研究生培养年限为3年或2.5年,少数学校学制为2年,并且考生要掌握准确信息,结合切身实际再做选择。
5、个人实际情况
目前国内有两种研究生培养方式:一种是学术取向的,一种是职业取向的。这样可以大致将考生的学业发展取向分成两大块。一般情况下,读职业取向的研究生学位比读学术性取向的学位花费要多,但未来的职业回报预期要大。由于各学科和专业之间就业率的差距很大,考生在选择时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兴趣,还要考虑家庭和个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如果负担很重,要求你要尽快取得一份薪水可观的工作,那么即使考生对天文学达到痴迷的程度,恐怕也不得不暂时委屈一下自己的兴趣。毕竟人生除了自由发展外,还有许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