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空间

2024-10-09

园林植物空间(精选12篇)

园林植物空间 篇1

0前言

园林空间景观是通过对城市生态环境进行改造, 包括山、水、建筑、植物等, 将它们进行不同形式的空间组合。而在这个园林空间的建设中, 园林植物是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随着园林绿化的不断发展, 人们逐渐意识到园林建设的重要性, 因此, 园林植物在建设中被广泛的使用, 但是在营造园林景观时, 要注意植物本身的生态特性, 同时要考虑到城市特殊的生态条件, 合理地选择植物, 探究如何运用园林植物才能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为园林景观增加生命力。

1园林空间景观应用和规划的重要意义

自古以来, 我国在园林建设方面就颇有建树, 园林设计不只是环境设计, 还包括空间设计, 这一点可以从古典园林的空间组合搭配中发现, 营造出的古典园林层次感强, 让人叹为观止。在现代园林建设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对艺术和审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空间景观的营造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园林植物的应用对园林空间景观的营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 能够丰富园林空间景观

由于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很多, 形态多变, 而且会随着季节变化, 因此可以结合其他要素丰富和完善园林空间景观。例如:可以将植物与地形结合, 除由于地形变化导致的空间感;还可以将植物与建筑配合, 以此来消除建筑物过于硬直的轮廓结构;与水和岛屿结合, 可以丰富水面的层次和色彩。除此之外, 通过不同的配置方式, 形成不同的轮廓线就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例如:要想表现出自然山水的感觉, 就要采用一小丛的自然式种植方式;要想协调建筑环境, 就可以采用直线、矩形等比较规矩的种植方式;要想营造一种开阔的空间气氛, 就要采用草坪或花坛等形式。

(二) 能够协调空间环境

因为植物是绿色的, 所以在空间营造中可以使园林整体的色彩统一, 除了能够美化环境外, 还能给人以轻松舒适的感觉。而且可以根据空间的大小不同, 选择适合的植物, 在大的空间用高大的植物, 在小的空间则选用精致的物种, 能够很好地协调空间尺寸和比例。

2园林植物中空间景观营造的技术

园林植物能够根据不同空间景观营造技术, 结合各种空间形式, 产生不同的效果, 从而给人以不同的感受。植物造景可以形成多样的园林景观效果, 园林植物中空间景观营造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横纵空间的营造

横纵空间的营造包括单点式的景观空间营造、对称式的景观空间营造、群丛式景观空间营造、植坛式景观空间营造、块平台式景观空间营造。单点式景观空间营造是指在比较开阔的空间环境中, 用单独的一株树木造型, 主要是想表现树种的姿态, 以观赏功能为主;对称式景观空间营造是指用两组效果相同的植物, 配置成具有轴对称关系的结构, 形成半敞开的空间, 它主要是作为夹景, 增强整体的延伸感, 起到美化装饰的作用;群丛式景观空间营造是指用多株植物进行不规则的近距离种植, 形成一簇, 为整体造景, 常用在庭院、广场和河畔等, 主要体现出自然界的群体美;植坛式景观空间营造是将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在一定范围内以固定图案种植, 形成花坛, 主要是为了表现植物个体的美感和整体组合后的美感, 常常用在道路两侧和交叉口、建筑物前、广场等地;块平台式景观空间营造是指人工种植的草地, 也就是人工铺植草皮或是播种草籽, 它是一种十分开阔的园林景观, 与自然地形相结合, 主要起到烘托建筑的作用。

(二) 不同场景的空间景观营造

根据不同的场景, 要选择不同的营造方法, 不同场景可分为建筑、水体、道路等。围绕园林建筑, 应该使空间景观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 软化建筑的硬直, 使建筑空间融合于自然空间。对于体型较大并且风格庄严的建筑要选择枝干粗、树冠大的高大型植物;对于体型小巧、精致的建筑要选择枝态轻盈的小型植物;此外, 在庭院周围可以利用全封闭的植物空间来营造幽静的环境;对于一些如雕塑、花台、喷泉等建筑小品, 可以用篱笆点缀, 起到烘托的效果。围绕水体进行景观营造的时候, 要将植物和山水景观融为一体, 要以高大型的树木为主, 形成半敞开的空间, 树木的倒影与水景相呼应, 从而增加水体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引导观赏者对水景进行观赏。除此之外, 对于园林中堤岸的空间营造要以杨柳为主营造垂直的植物空间, 而对于岛屿的空间营造则要通过多种植物配置, 增加岛屿的层次, 形成覆盖型的植物空间。围绕道路进行空间景观营造, 要使道路两侧的植物与道路的变化相一致, 不但能够组织游览路线, 还能起到引导交通的作用。对于主路旁的植物, 主要选择较为高大的树木等间距的种植, 形成垂直的空间, 以达到林荫夹道的效果;对于次路和小路旁的植物, 主要要营造出自然的风格, 营造方式灵活多变, 可以根据视觉要求来选择树丛、花丛、草坪等, 形成美观的半敞开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剑, 张志国, 隋艳晖.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4.01.

[2]陈飞平, 李华, 刘纯青.浅探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5.07.

园林植物空间 篇2

关键词:综合性公园;植物配置;园林空间设计;要点

在综合性公园规划中,植物配置及园林空间设计是其中的重点和关键。在综合性公园的设计上,应使其涵盖植物、水体、建筑及地形等多方面的要素,通过各要素间在数量及空间上的交叉错落布置,使综合性公园充分展示出其在造景,用景方面的优势[1]。

1综合性公园植物配置与园林空间设计的重要性分析

1.1园林树木对环境的改善作用

首先,园林树木在空气质量改善上效果极为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①通过园林树木的光合作用,平衡公园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②借助于多种类型的园林树木品种,可以借助其杀菌素的分泌,达到对公园空气加以净化的效果;③园林树木可以通过对有害气体进行吸收,对城市粉尘加以阻滞,调节改善局部小气候。另外,在空气温湿度调节、光照及城市降噪环节等方面,园林树木也能发挥其作用。

1.2植物造景丰富园林空间景观

在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中,绿色植物既是调节优化局部区域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也是丰富园林空间景观的重要方式。而在综合性公园园林空间设计的过程中,园林空间设计的艺术水准是否优秀、鲜明,主要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及其造景表现。丰富有序的植物景观搭配,可以使园林空间的层次感及立体感更加丰富,在呈现植物景观美的同时,也体现出园林空间或严谨、或委婉、或多彩的设计效果。

2以植物为主构成的空间景观类型

2.1开敞空间

开敞空间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将植物的高度及密度拉低,突出观赏者及游览者的视线高度。借助于草坪、草本花卉、地被植物、低矮灌木等,也可以通过高大乔木与低矮植物的间杂式布局,营造植物园林的开敞空间。这种开敞空间形式的园林造景及空间设计手法,容易让人心胸开阔,感到心情舒畅,产生轻松自由的满足感。

2.2半开敞空间

半开敞空间是采用视线遮挡的方式,对植物景观进行布置,实现公园在开敞空间与封闭空间之间的流转和过渡。在植物园林半开敞空间的构成方式上,可以采用的园林元素有山石、地貌、植物景观小品等,通过对这些元素的交叉使用,勾起游览者的观赏兴趣,而恰到好处的“障景”手段,既可以丰富园林的审美层次,又能使游览者视线可以在变化及通透间转换,增加观赏乐趣及审美愉悦感受。2.3封闭空间植物配置及园林空间设计中的封闭空间指的是通过视线限制,采用植物景观着重突出局部空间范围内的景观魅力,使观赏者在相对封闭的景观空间内,集中感受园林近景所带来的审美意蕴。植物园林封闭空间设计较常见于私密庭院中,在综合性公园中可以作点缀式使用。

2.4覆盖空间

在覆盖空间的营造上,植物配置主要是通过植物浓密的树冠及植物的树干分枝点高低来完成,将两者的疏密度加以控制,可以发挥园林植物的庇荫功效,拓宽活动空间和遮阴休息的区域。在覆盖空间的实现方式上,可以优选常绿乔木,辅之以攀缘类植物,一方面借助乔木高大特性,形成遮阴避阳区,另一方面通过攀援植物,增加两者的互动感。

2.5垂直空间

垂直空间指的通过植物、乔木及树篱等,借助其紧凑有序的陈列及布局方式,通过封闭垂直面,开敞顶平面等方式分割出园林的垂直空间。垂直空间在景观效果上能够体现出一种局促美,产生夹景,引导游人游览路线,凸出轴线端景,并使景观的空间层次得以拓展,游览者可以在视线的前瞻后仰中获取更为别致的审美感受。

3结合实例,探究综合性公园植物配置与空间景观的营造设计

3.1实例概述

广州流花湖公园是兼具水调节、休憩、游览、娱乐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公园。在该公园的植物配置上,主要以南亚热带植物为主,其植物配置种类有榕属植物、棕榈植物、草坪、开花灌木等[2]。在园林空间布局上,主要是以富有通透性和多样性的岭南建筑加以贯穿,使植物、空间、建筑有序协调。

3.2公园植物配置及园林空间设计的理念

综合性公园在植物配置及园林空间设计上要将其设计思路及理念加以强调并突出,使之达到绿色植物与公园整体构造和谐统一的审美效果。在进行综合性公园空间设计时,应对植物配置的品种及其配置方式加以规划,避免形色各异的植物给园林空间带来杂乱无序的破坏感。例如,广州流花湖公园在植物配置上着重打造亚热带植物景观特色,优选棕榈植物等标志性亚热带植物,将其进行行列配置,并适当地点缀榕树等乔木,构成了虚实结合、多重空间协调的景观效果,彰显出公园富有南国风情、植物轻灵多姿的绿化设计特点。

3.3植物配置营造空间的常用方法

3.3.1空间分割

植物配置及空间设计的常见手法之一是空间分割。空间分割是指在公园及园林的景观空间内设置花草,游廊等景物,使空间得以被间隔切割成彼此独立又互相呼应的景观,带给游览者一种豁然开朗,回味无穷的空间设计效果。例如,广州流花湖公园中的浮丘景观,该景观在空间设计及造景上,主要选用茂密苍翠的热带植物,通过采用空间分割方法,将该区分隔成大小不同、各具形貌的若干空间,使空间层次深邃丰富,其趣无穷。

3.3.2空间渗透

空间渗透是我国在进行园林造景设计及空间设计时采用较为广泛,艺术审美效果尤佳的手法。空间渗透是将园林的景物通过窗,廊等加以延展,形成一种景物连续不断,层层递进的审美效果,从而给游览者带来无尽遐想。例如,广州流花湖公园中的葵堤景观,该景观主要通过使用高杆蒲葵,一方面使游览者的视线保持通透,另一方面又将湖景纳入游览者的视线中,借助湖堤和湖水半敞半合,半掩半映的空间关系,达到景观相互渗透,加深景观空间层次感及深度感的效果。

3.3.3空间对比

空间对比是通过园林空间大小、曲直、虚实、明暗等要素的对比,来调动游览者的审美情绪,使其在惊叹中感受园林的艺术魅力。空间对比从本质上看,体现出我国园林空间营造中倡导先抑后扬,含蓄委婉等艺术手法,获取园林空间小中见大的设计效果。例如,广州流花湖公园中的凌波径及南片花景景观,凌波径靠近临湖栈道,其在设计上沿湖岸延伸出去,曲折蜿蜒,窄宽相间,借助湖畔两岸的参天大树、夹岸植物,可以使栈道空间时收时放,审美效果极佳。而南片花景由林荫道和草地构成,在转过葱葱郁郁的林荫道后,游览者即进入广阔的草地,在此过程中,景观效果在空间开合、明暗、虚实对比中愈发凸显出其浓烈的艺术魅力。

3.3.4空间深度表现

园林空间设计中的空间深度表现在幽深含蓄的设计理念引导下,通过对空间层次的增加,空间深度的提升,达到一种深远无穷尽的审美韵味。例如,广州流花湖公园中的落羽松林景观,其设计特点可用“景贵于深,不曲不深”加以概括,通过将园路弯弯曲曲穿行于落羽松林中,使园路空间显得立体而又幽深。

3.4结合公园绿地对空间规划的需求来考虑植物种类的搭配

在综合性公园空间布局规划上,各空间的植物配置及空间设计上应突出差异性,使公园散发出突出的个性特征。例如,广州流花湖公园在自然景观区南片花景区域中,通过运用多品种的植物配置及色彩、群落、高低等布置手法,将乔木、灌木、花卉、乡土树种加以融合,突出了公园自然景观区的层次变化性和景观丰富性。而在农趣园的设计上,主要凸显农家建筑及农家蔬果,在植物配置及空间设计上应让位于农家蔬果及农家设施,通过将花灌木等主要树种穿插配置在园区中,达到以景促情的效果。此外,在农趣园中,设计者还设计配搭了蟛蜞菊及假花生等乡土地被,进一步凸显出农趣园淳朴自然的独特造景效果。3.5植物与其他造景元素的搭配综合性公园在设计规划中,植物配置是重要的造景要素之一,除此之外,要使公园的园林设计更趋合理丰富,还需使植物配置与其他景观要素加以充分结合,营造出植物等自然景观与建筑等人文景观互为映衬,互相促进的氛围[3]。在公园建筑物,公园地形的利用上,植物配置可以与之相结合,通过植物的掩映及突出等作用,使人们能够拓宽审美层次,将自然审美与人文构造物审美充分融合,激发其游览欲望,增强公园的内在审美张力。例如,广州流花湖公园中的芙蓉洲景观,其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起伏不断的微地形设计,并借景人工湖景色,巧妙地将临水休息廊、景墙、园路等园林建筑结合在一起,使该景观彰显独具匠心、巧夺天工之感。

4结语

基于综合性公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及作用,在进行公园植物配置及空间设计时,应注重把握相关原则和方法,科学处理植物与空间布局的关系,通过植物配置与空间设计上的主题凸显、有序搭配、要素融合等途径,促进综合性公园设计规划质量的提升,为人们生活休闲开辟独具魅力的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园林植物空间 篇3

【摘 要】园林建设不但可以美化周围的环境,还可以净化周围的空气,使人们生活的环境更加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园林中的植物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植物对土壤、水分的需求也不同,这些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中,会发生不同的季相变化,这种变化对园林空间有着一定影响。通过研究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影响,可以更好的优化季相景观的配置,促进园林行业的发展,对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也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分析了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特点、景观配置要点以及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的影响,以供相关人士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园林植物;迹象变化;园林空间;影响

园林的质量是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提高园林的质量可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大量种植植物不但具有环保的意义,而且绿色植物还具有缓解人们的视觉疲劳的作用。植物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植物有着不同的生长特性,这些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中会发生一定的季相变化,还会对园林空间造成一定的影响。下面笔者根据园林不同植物的季相变化,研究了这些变化对园林空间的影响情况,希望园林建设部门可以更好的优化景观配置,提高园林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1.园林植物季相变化的特点

1.1季相变化对植物外形以及美感的影响

植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植物的外形具有天然的美感,不同品种的植物有着不同的外形特点,有的植物笔直挺拔,例如青松这类品种;也有的植物枝干比较弯曲,比如柳树等等;还有的植物婀娜多姿,比如蔓藤以及水培类植物等等。这些不同类型的植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园林景观,美化了周围的环境,而且还能使观赏者的心情更加愉悦。有的观赏类植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增加了景观的美观度,这些不同品种的植物树形也具有差异性,有的呈尖塔状,也有的呈圆球状,其枝条长短也有很大区别,还有的植物树叶比较茂盛,展现了一种充实的美感,而那些蔓藤类植物则更多的展现了植物的柔美性。

1.2不同季节对植物季相变化景观的制约

我国的南北地域差别比较大,而且四季的温度也不同,在不同的季节中,植物的季相变化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的南方城市,其四季温度的变化比较小,所以一些南方城市的园林植物季相变化也比较小,几乎没有对园林空间造成影响。而一些北方城市的四季变化比较分明,大部分城市都是在开春时发芽,夏季开发,而且树木的枝叶在夏季非常茂盛,人们在艳阳天气中可以在茂密的树木下乘凉;到了秋季,很多树木的树叶都干枯掉落了,很多树木只剩下光秃的枝干;冬季中,植物在严寒中显得非常单一,也有的植物会在冬季开花,成为了冬季园林的一大亮点。这些就是不同季节对园林植物季节变化的影响与制约。

1.3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可以体现不同的意境

根据上文的介绍可以看出,植物在不同季节中的变化,可以使园林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意境。这种景象在四季分明的城市中比较常见,可以使园林在四季中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四季的变化中,很多植物都经历了发芽、开花、结果以及枯萎,这些生长的变化,反映了植物的不同特性,而且还展现了不同植物的形态美,这些形态美使得园林充满了诗情画意。这些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是园林景观的一大特色,还可以更好的传承当地的古典文化,充分的展现大自然的美感。

2.季相景观配置的要点

2.1树木与花草植物相结合

园林景观中的绿色植物的增加,可以扩大当地绿化的范围,而且绿色有助于缓解人们心中的压力,可以使人们的心情更加愉悦。除了绿色植物,还应该在园林中增加观赏花等植物的数量,如秋季变红的鸡爪槭,秋季变黄的银杏等。它们和观花植物组合搭配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进行孤植或丛植、群植等。

2.2要注意景观的层次感

分层配置、色调搭配是植物配置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的高度搭配,使色彩和层次丰富多样,由低到高,由纵到横,层次鲜明,构成多色彩、多形象、多层次的景观,满足人们的观赏要求。

2.3不同花期的组合配置

春夏秋冬,人们总是喜欢观赏到鲜花。不同花期植物的组合配置,各季节植物配置适当,可以延長花期,延续观赏时间,使四季花开不断。这就要求每一组合都需有主有次,使效果明显。合理的配置,不但延长了观赏期,而且又可改变景观效果。

3.园林植物季相变化对园林空间的影响

3.1优化园林植物的配置

春季开花植物较多,开花时间或早或晚,花期或长或短。按照其不同的开花特性进行合理搭配可使春季花景不断,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在早春开花的迎春、连翘、金钟花等都有浓密的黄花,既可以大片栽植形成独特的春季景观带,也可以和稍后开红色花的榆叶梅、贴梗海棠、紫荆搭配栽植,亦可与开花时间更迟些的棣棠搭配栽种。夏季大多树木叶已呈现出浓密的绿意,此时植物花朵不再繁密,应该注意绿色叶树种和异色叶树种的搭配,如紫叶李、紫叶桃、红叶鸡爪槭等与绿树间隔栽植。散置于草坪中或作为行道树,都能达到很好的观赏效果。

3.2增加园林空间的层次

合理配置园林中的植物,使之成为丰富的景观,和园林其他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不同的近景、中景、远景。不同的季相变化使植物花叶形状、枝条形状、轮廓形状、姿态形状、色彩形状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能够进行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封闭空间之间的转换。植物配置的不同形式以及不同的季相变化使园林空间得到重组,带动园林整体景色的变动,形成不同的观景效果以及不同的园林观赏空间,增加了园林空间的层次感。

3.3通过拟人景观来丰富园林空间

根据中国的古典文化,人们可以寄予花木一定的文化信息,园林可以借助于花木的形态特征承载人们的意志、思想品格、思想,例如对松柏、竹子、梅花、荷花的应用。松柏有“傲霜不凋零,千年不损害”的特性,竹子可以表达出诗人坚贞不屈的精神,体现出秀逸的神韵,梅可以象征着诗人的气节,和隐士的姿态相互契合。

4.结语

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影响着植物的外形,从春季到冬季,大多数植物都会经历从发芽到枯萎的生长过程,这一过程植物的外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夏季的植物树叶最为茂盛,道路冬季,植物的树叶大部分都枯萎脱落了,只剩下干枯的树干,这些季相变化说明不同的季节对园林景观有着一定的制约与影响。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是周期性的,这体现了植物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这些变化对园林空间也有着一定影响,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可以使园林植物的配置更加合理,从而提高园林建设的质量。 [科]

【参考文献】

[1]黄正洪,于宏梅,盛庆军.浅谈草坪与地被植物的空间配置[J].北方园艺,2012(2).

[2]徐红梅.植物季相景观与空间营造[J].新西部(下半月),2008(02).

园林植物的空间营造分析 篇4

关键词:园林,植物,空间,营造

园林空间是经久不衰的一门艺术, 是将植物, 山水, 不同的建筑等诸多元素进行组合, 以形成极具美感的艺术景观。园林的空间结构随着不同的时间变化形成奇妙的空间组合, 利用时间、空间、植物等形成为四维空间, 以体现季节的变化所带来的美感。园林植物造型的出现使得典雅细致的风格逐渐成为了大众中的流行, 作为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植物在整个空间的构造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园林景观搭建的过程中, 通过将植物的季节性以及外形进行完美结合, 可以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样式。目前大部分的园林景观主要是以古典的园林为主要表现点, 而对于相关的空间营造理论研究不足, 这使得理论引导实际在园林植物上出现不足。在这种大背景下, 只有将我国现有造景方法与先进的园林理念进行完美的结合, 才能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以及民族特色的景观特点。

1 园林植物的空间构成

园林植物的空间构成在理论上分为4个部分, 分别是虚实对比, 多功能性, 动态变化以及实用性。

虚实对比是整个园林空间中存在的一个重点, 是将整个植物的形象分为“虚”与“实”两大部分。“虚”是指所有的植物在空间上的构造所达到的具体意象, 而“实”是指真实存在的植物的实体。专业人士在进行园林空间的构造时, 以一定的美学意象为主体, 通过对不同植物的形体进行美化, 以达到美学的意境效果。例如, 在进行植物园林构造方面, 其主要的实体是整个树冠的完整部分, 而虚体则是树木的枝干合成部分, 这两者加起来可营造出实中有虚, 虚中有实的美妙场面, 给人带来无尽的美好感觉, 以营造丰富的成长空间。

多功能性是园林植物发展的主旨, 利用其绿化作用以及不同的生态功能, 进行植物的观赏, 可以起到改善土质, 水土环境以及涵养水源的良好功效。同时, 通过对植物的不同形态进行完美组合, 把握植物的形态, 大小, 以及色彩等多方面的因素, 对植物的整个生长的空间以及环境进行完美的结合, 以改变植物的生长特点。

动态变化是园林景观的一个特点, 是指园林的植物通过构建不同的空间的形态, 大小, 色彩组成特别的色彩。同时, 这些构成的空间并不会一成不变, 而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展现出不同的四季美景, 丰富了景观的单一色彩。

经济实用性是园林景观一个独特的地方, 通过构建简单的园林群落以形成丰富的自然特色, 地方植物的选择可以增强地方的特别性, 使得整个植物的生长更具有特色。当地植物的选材也大大降低了植物运用的成本。乡土植物的选择可以实现整个园林的复杂化, 加大了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完美匹配和运用。

2 植物的空间营造方法

“园林空间”是由园林各要素通过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加工, 所营造的不同尺度、不同效果的空间围合形式;从园林植物本身而言, 主要是利用顶平面、地平面和垂直面营造空间。人们对空间的体验或感知依靠的是感官, 滨水景观要素主要由软质景观 (如植物$水体) 和硬质景观 (如建筑物$构筑物) 构成。因此, 把握不同的材质对园林的美观影响, 可以极大程度地完善整个园林结构。

2.1 植物空间结构关系

园林植物的实体结构与空间形态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3个主要的部分:相生关系, 图底关系, 积极与消极的关系。这3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的组合可以烘托出园林植物的不同特点, 从而给人们带来更大的美感。相生关系是指园林中不同的植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相生相克的关系, 可以相互依存, 相互补充。图底关系是一种较为难以理解的关系, 是指将园林空间看作底, 而将植物看作是图, 在整个空间上进行植物的构造以及描绘, 以察觉整个植物的形态。积极与消极的关系是指外部空间不同的塑造感给人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觉, 当人能够察觉到整个外部边界时, 具有一定的围合感, 使得在这种空间生活的人感到愉悦, 这称为积极空间。而在一定的空间下让人感觉到这个空间无法判断, 虚无缥缈, 给人带来不安的感觉, 这称为消极空间。

2.2 乔灌草藤相结合

乔灌草藤是园林空间营造中常见的方法, 是利用乔木, 灌木, 草本植物以及藤本植物4种不同的植物种类进行园林空间的整体组合, 以形成与自然亲近的植物群落的景观。这种设计方法能调和不同植物之间的属性, 使得植物的空间结构与四季的景观完美结合。同时, 由于植物在进行搭配过程中多样性, 决定了城市的景观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十分丰富的特点, 这些特点可增强植物景观的生态性结构以及生态群落的稳定, 使四季的景观与空间的结构完美结合。这种塑造方法不仅提升城市景观的美观, 也加强地方经济的生态效应, 将城市的稳定性大大地进行提高, 减小了病虫灾难。科学地搭配不同植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科学地引进外来物种, 进行不同冠状的植物剪裁, 形成出色的群落类型, 增加当地的生态安全性。

2.3 艺术化打造

艺术化的打造对于园林植物来说必不可少, 可以通过空间的开合收放以及进行一系列的明暗对比, 打造具有层次感的艺术效果和感觉, 使得整个空间极富有吸引力。专业人士通过打造极富曲折蜿蜒的道路, 不断变化的乔木植物以及整个河道空间进行丰富的变化。而植物之间由于气候日照等外界因素使得自身的花草树木更加鲜明, 提高了自身的空间特征以及结构。同时, 可以运用时下最流行的空间栽植技术进行艺术化的打造, 这种技术的相对尺度较大, 对于层次的配置要求也相对较高, 通过对不同的灌木数量进行搭配, 从而找到主次分明的感觉。例如, 在园林中间区域线性或成片种植统一形态的树种, 从而营造出开敞或是覆盖空间, 在空间的边界处相对错落有致地种植乔灌木, 形成整体空间形态上的繁简对比。除此之外, 还可通过空间对比加强各植物之间的艺术搭配, 拓宽植物表现的空间, 使得植物本身的形态与配置能够符合丰富的空间意象, 加强整个艺术的感染力。同时, 在植物的选择上, 应选择当地常见的物种, 以乡土植物以及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为主题, 去呼唤当地的人们对家乡的那一份感情, 也能突出当地的地方文化, 营造出一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空间, 充满高尚的艺术气息。

2.4 人对空间的影响

营造好的园林景观不仅需要高超的艺术能力, 也需要与人的活动空间进行结合。综合来说, 城市的不同生活环境决定了不同的配置方式。对于有水资源的区域, 对于人们的流动性以及停留时间更为关注, 因此, 这类地理特点需要更好的遮荫空间, 以充分满足人们休憩的需要。譬如, 在有水的地方丰富城市的绿地效应, 通过建立不同的凤凰花以及羊蹄甲等观赏性植物, 使得整个空间更加亲切。积极地掌握人工打造的三种主要的空间类型, 协调人与空间的关系。下图显示了垂直、覆盖以及半开敞空间3种类型, 不同的类型对于园林空间的构造起着互补的作用。垂直空间地平面是草坪, 垂直面由乔木构成 (如水杉、银杏等) , 这种空间重点凸显在竖向与上部的围合感。半开敞空间主要是三面 (如乌桕、垂柳) 围合成竖向分割面, 基面最好是草坪或矮小灌木 (如贴梗海棠、月季) , 尽量不要影响视线, 覆盖植物空间是利用植物的树冠或形成绿色走廊式。 (如图1) 是由行道树形成的“隧道式” (绿色走廊) 空间, 导向性及运动感较为强烈。

3 结论

通过对植物空间的合理化打造, 使得植物自身具有更强的多变性以及可塑性, 使得植物能与空间结构进行完整地整合, 产生多样化的效果, 加强园林植物空间的更进一步发展。同时, 应根据不同的地域特点进行植物的选择, 考虑不同季节的植物落叶情况, 使得园林植物的空间营造符合观赏的要求。因此, 在进行园林植物的空间构造时, 不仅要考虑植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 也要考虑植物与人物活动之间的关系, 使植物之间的构造符合人类的美学要求, 从而营造更科学, 更美丽的植物景观。

参考文献

[1] 吴妍, 孟祥庄, 赵培培, 戚澍.寒地植物景观的营造——红旗岭南湖公园植物种植设计解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21)

[2] 吴仁武, 包志毅.园林植物空间调查和分析以杭州太子湾公园为例[J].风景园林, 2011 (2)

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常用水生植物 篇5

湿生植物:旱柳、垂柳、棉花柳、沙柳、蒿柳、皂柳、小叶杨、辽杨、沙地柏、圆柏、侧柏、水杉、楝、枫杨、白蜡树、连翘、榆、裂叶榆、榔榆、乌桕、樱花、杜仲、栾树、木芙蓉、木槿、夹竹桃、爬山虎、葡萄、紫藤、紫穗槐、柽柳、毛茛、水葫芦苗、长叶碱毛、沼生柳叶、柳叶莱、毛水苏、华水苏、薄荷、陌上菜、婆婆纳、豆瓣菜、草、水毛花、扁杆草、水莎草、花穗水莎草、球穗扁莎草、红磷扁莎草、竹节灯心草、小花灯心草、小灯心草、细灯心草、扁蓄、习见蓼、红蓼、丛生蓼、酸模叶蓼、柳叶刺蓼、小箭叶蓼、杠板归、刺蓼、戟叶蓼、大戟叶蓼、虎杖、白茅、拂子茅、大叶章、草、长芒棒头、野古草、荻、薏苡、牛鞭草、湿生匾蕾、

挺水植物:水葱、芦苇、藕、慈菇、宽叶泽苔草、泽泻、荷花、千屈菜、香蒲、鸭舌草、雨久花、菖蒲、梭鱼草、稻、水笔仔、水仙、水芹菜、茭白笋、芋、田字草、芦苇、荸荠、荆三棱、针蔺、水烛、伞莎草、宽叶香蒲

浮水植物:浮萍、水葫芦、睡莲、芡实、王莲、萍蓬草、凤眼莲、菜、莼菜、黄花狸藻、浮水蕨、龙骨瓣菜、

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篇6

关键词 植物文化;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06--02

在当前中国的园林景观之中,植物作为重要的组成元素和表达内容,不仅美化和绿化了园林,还承担了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在美学上和功能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植物文化在园林景观之中主要以现代园林之中的植物配置来得以表达,以植物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承载设计师的造园理念。

1 植物文化的主要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植物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达方式,在古诗文之中常常出现以植物入诗或以植物作为意象的例子。古人对不同植物寄托了不同的情感和思想,如认为竹子谦虚、坚韧,认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认为牡丹富贵华丽,认为松柏沉默坚定,这些美好的思想品质和吉祥象征赋予了中国的園林景观以更多地人文背景和思想深度[2]。通过栽种不同的植物,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可以表现出主题和主旨,以植物文化表达自身的美学追求和造园理念。

2 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

在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时,为了亲近自然、贴合人民对于自然环境和绿色植物的现实需要,植物的配置成为重要的景观设计内容。在实践之中可以发现,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有以下几点方法和对策。

2.1 结合地形设计植物景观的主题

当园林中植物种类较多、园区占地面积较大时,按照主题设计植物景观可以最好地做到多而不乱、繁而不乱,也能较好地表达设计师的设计主旨。

在设计植物景观的主题时,设计师可以结合地形进行主题的划分,如池塘、小河附近以“水”为主题进行设置,在池塘之中设置水生植物睡莲、荷花,在池边种植芦苇、菖蒲,在河岸上载重垂柳,结合池塘、小河的景观和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将河流、池塘和水生植物、河边植物相互映衬,再加上水中的游鱼和河岸上的行人,有静有动、生动活泼。

除了“水”为主题,结合地形以大量乔木间杂种植还能够塑造出山丘和林野,以灌木和乔木制造出地形起伏的山峦丘壑。园区较小的园林,设计师可以合理运用植物营造出景深,并巧妙运用植被对各个景观之间进行天然地隔断,使园林显得繁而不乱、层次分明。

在有着大片开阔地的园林之中,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植被时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特色植物,大范围种植某种花卉形成特色园区。等到花季,鲜花盛开,乍看好像漫山遍野、铺天盖地,这种密集种植单一花卉带来的景色极富冲击力和感染力。

2.2 以四季为主题配置植物

除了地形,占地面积较大的园区还可以设置各种富含人文底蕴的主题,例如以四季为造园主题,在各个分区之间以植物或是建筑隔断。在以“春”为主题的园区,设计师可以遍植花木营造出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气氛,主要选择迎春花、桃花、杏花等春季开花的花卉,使这一园区成为春季赏景的重点。在以“夏”为主题的园区,结合池塘可以塑造出夏季庭院深深、小荷初绽的景象,也可以以石榴花、紫藤等夏季花卉为炎炎夏日增添清爽绚丽。夏季植物生长繁茂,许多落叶乔木都会在夏季枝繁叶茂,像槐树、银杏和梧桐等树木都是营造夏季清凉绿阴的典范,为城市增添绿阴和凉意,也有助于城市夏季温度的降低[3]。

秋季的园区在造园理念上可以突出红叶的热烈和黄叶的绚烂,在秋季为主题的园区,园林设计师可以广泛种植枫树、槭树等秋季树叶变红的乔木及银杏、二球悬铃木之类秋季变黄乔木。对于园区较小、不适宜种植高大乔木的园林,秋季主题的园区也可以以菊花等盆景为主要景观,以菊花的凌冽风姿烘托秋季园林植物景观的英姿飒爽,营造出秋高气爽的景色。

冬季的造园主题受限于地区环境和环境温度,对于纬度较低、冬季温度较高的地区,冬季的植物选择范围较大,能够在野外越开花冬的花卉,茶花就是不错的选择。在冬季平均气温更加低的地区,造园时设计师可以选择腊梅和梅花,傲雪寒梅可以成为冬季赏园的重点。在中国北部,冬季的气候更为严酷,极端性天气也跟多,为了保证冬季的植物存活,设计师应该更多地选择耐严寒的植物。松柏等常青乔木、灌木四季常青不惧严寒,以此作为造园的主题能够营造出凛冽肃杀的气氛,在冬季大雪纷飞时也非常应景。

2.3 高低错落配置植物

除了按照主题配置植物,植物搭配时还要考虑植物之间的高度搭配。例如,在设计园林时进行植物配置,将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混杂种植,将垂柳、旱柳等垂坠感较强的植物种植在水域附近的池塘、小河边,搭配水葱、芦苇、荷花和香蒲等生长在沼泽浅水中的水生植物,再配合水中的浮萍、睡莲、水葫芦等浮水植物,水波袅袅的景色搭配各种赏心悦目的植物,高低错杂,极富有画面感和层次感。

考虑到园林在四季的观赏效果,设计师需要保证园林在四季都有景可看、有花可赏,更多地将开花季节不同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例如,春天开花的樱花、桃花和杏花花期不同,可以间杂种植,夏天的石榴花、睡莲、栀子和米兰等花卉也可以搭配在一起,再加上秋天包括丹桂、银桂和金桂在内的不同品种的桂花和深秋的菊花、冬季的腊梅水仙,四季花卉参杂种植,使园区时时鲜花盛开、四时之景各不相同,极大地提升观赏性和趣味性。

对于园区较大、有条件对园林进行进一步划分的园林,设计师在植物搭配时可以考虑到园区的色调统一和色彩和谐,能够进行更多地搭配尝试。例如,将枫树、槭树、鸡爪槭和红栎等树叶呈现红色的乔木搭配上石榴花、凌霄花等红色系的花朵,再加上石蒜、红玫瑰和红蔷薇等色泽红艳的花卉,园区的色泽将会非常统一和谐。除了红色系,黄色系的花卉植物也很好搭配,乔木中的银杏、梧桐、榆树和水杉秋季有着金黄的叶片,花卉中腊梅、金缕梅、迎春花和金合欢绽放着金色的花朵,将其搭配在一起,园区将有着金色的主题色调。

3 结语

由于城市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和人民群众对于生活条件的要求逐步提高,在当今中国园林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生活条件提高后对于绿色生活和减少废气噪音的实际需要,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绿化和城市中植物覆盖率有着更高的要求,植物景观成为当前造园的重点。结合植物文化,合理配置植物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重中之重和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杨絮飞,李国新.论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语素的多维审美意蕴[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2).

[2]于冰沁,王向荣.论园林植物配植形式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化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李乃昕,杨茂川.因借用地人文属性 彰显植物文化内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5).

浅谈园林植物在园林中的空间设计 篇7

1.1 协调园林空间

园林植物可以充当园林空间的协调者, 因为植物的基本色彩是绿色, 它使园林形成统一的空间环境色调, 在变化多样中求得统一感, 也使人们在绿色的优美环境中感受到轻松与舒适。另外, 园林空间无论是大是小, 适当的运用植物材料往往能够使空间环境显得更为协调, 如大空间选用体形高大的树种或以植物群体造景, 小空间则选择体形相应较小的树种, 便可满足空间比例、尺度协调的要求。

1.2 丰富园林空间

植物多种多样的配置方式可满足园林不同空间风景构图的要求。采用三五成丛的自然式种植形式, 有利于表现自然山水的风貌;采用成行成排的规则式种植形式, 则宜于协调规整的建筑环境;宽阔的草坪, 大色块、对比色处理的花丛、花坛可以烘托明快、开朗的空间气氛;而林木夹径, 小色块、类似色处理的花境则更容易表现幽深、宁静的山林野趣。

1.3 创造园林空间

园林绿地不同植物配置形式, 能构成多样化的园林观赏空间, 造成不同的景观效果。如果没有花草树木, 园林中的山水、建筑以空阔的蓝天作为背景, 会显得过分开敞、暴露, 毫无园林情趣。用植物作为背景, 限定某一个景区, 则使其在建筑与山水周围产生尺度宜人, 气氛幽静的空间环境。在园林设计中, 可根据设计目的和空间性质 (开阔、封闭、隐蔽等) , 相应地选取各类植物来组合不同的空间。高大树木不仅创造了幽静凉爽的空间环境, 还创造了富有变化的光影效果;浓郁的树木, 可以形成建筑与山水的背景, 而树冠的起伏层叠, 又构成园林空间四周的丰富变化;层次深远的林冠线, 打破或遮蔽了由建筑物顶部与园林界墙所形成的单调的天际线, 使园林空间更富于自然情调。

2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2.1 多样

过于单纯的构图会令观赏者感到平淡单调, 利用多样性原则可以控制过多的重复, 引发人们的兴趣。植物景观空间形式的多样性同样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变化来体现。但应注意, 多样性的体现并不是将所有无关紧要的东西进行排列组合, 过多的变化只会导致混乱, 而应在具有一种控制性的贯穿整个构图的植物种类之后进行变化。这种作为构图基础的植物称为基调植物, 用于调整构图的植物称为重点植物, 实际上无论植物空间中哪种视觉要素发生了变化, 多样性都产生了。

通过基调植物统一构图, 利用强有力的重点植物形成焦点, 具有多样统一性。在表现多样性同时, 也要考虑统一的形成, 在3~7种不同种植物组成的植物组群中, 主要表现形态、色彩、质感中某两种植物特征, 大多数植物的这两种特征均相似, 或者在8~15种植物组成的植物组群中, 大多数植物有一种特征相似, 则整个植物景观可形成多样统一。多样性形成的方式有对比、相似两种。对比将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形成跳跃感, 而相似的多样是平缓的, 给人带来宁静、平和的感觉。

2.2 简洁

简洁是表现美的条件之一, 简洁的线形、形状总是比复杂的更具有吸引力。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创造简洁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重复。重复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来体现。具有相同的形态或质感或色彩的不同植物可以通过这一特征的重复统一整个植物空间, 既单纯同时又不乏变化。植物形态的重复将带给观赏者视觉上的舒适、宁静感, 并形成似曾相识的亲切感。一个空间中可以有各种特征完全一致的植物的重复, 一般在形成覆盖式植物空间和竖向植物空间中运用较多, 这种景观十分单纯, 没有变化, 过长会令人感到单调。另外, 在设计中更多可以采取植物组群重复的手法, 或者使每一组植物组群的1/3与相邻的组相同, 这种重复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化。或确定重复植物的大小、形态、色彩、质感等特征至少有一种是具有变化的, 这样使得组群、空间之间都有了联系, 形成了统一。

2.3 比例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 比例适度是设计中的重要因素。人们总是习惯于在所看到的物体上寻找与自己有关的形象联系来加以比较。合宜的尺度, 使人亲切, 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对于比例的研究自古就有, 其中比较典型的美的比例包括黄金比、平方根矩形, 它对于形成形式优美的构图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对植物景观平面、立面的比例研究中, 发现其中也蕴涵着典型的比例关系。因此在植物空间设计中要注重植物与植物、植物与群落之间的比例关系, 使植物空间景观尺度得体合宜。

2.4 强调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 强调打破了植物材料的秩序和模式, 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以控制空间构图。植物景观中强调作用通常由主景植物来实现。主景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形态、色彩或质感在该植物群体中是否足够突出。对于形态来说, 在一个群体中若有一种植物具有对比形态或具有显著的形态特征, 将会在群落中凸显出来。质感亦是如此, 如果在植物景观中的控制性植物模式的质感为细质, 则利用粗质或中性质感的植物即可创造强调效果, 反之亦然。同样, 利用色彩冲突很容易在植物秩序中获得突出的色彩变化从而牢牢吸引游人的视线。在植物空间构图中, 植物间距的差异亦可形成强调。植物按一定间距种植形成秩序, 直到间距发生变化, 这时变化的植物将很容易被看到, 而形成强调。另外, 利用线形植物引导视线, 视线的终点亦可形成一个焦点。

2.5 均衡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 均衡是指植物之间的各种要素的平衡状态。均衡可以分为对称的均衡和不对称均衡两种形式。植物景观的对称均衡是非常明显的。在它的构图中心设置焦点, 左右两边形成植物重复, 构图稳重。利用中心两旁的垂直形象可以起到强调均衡中心的作用, 通常具有引导作用。不对称的均衡中心不放置在中央, 形成在形式上具有变化的均衡。这种视觉上的不规则均衡, 是各组成要素的比重的感觉问题。这里的比重是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

在植物景观构图中, 首先要确定均衡中心。作为均衡中心的植物景观在形态、色彩、质感上应该是强有力的, 中心的明确标定可以避免构图的散漫和混乱。均衡也体现在景深方面。必须保持视线中前景、中景和背景植物的均衡。如果缺少了前景或背景, 空间就没有了层次, 画面的均衡就无从谈起。另外, 前景与背景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处理应相对平淡一些, 从而突出中景植物, 形成均衡感。

3 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类型

3.1 开敞空间

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的空间, 称为开敞空间, 它外向、无私密性。园林中由低矮植物营造的开敞空间气氛明快、开朗, 常成为人们良好的游憩活动场所。由如茵的草坪, 斑斓的花卉, 矮小的灌木等植物材料营造的空间均能达到此种效果。

3.2 半开敞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材料为主营造的半开敞空间有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指人的视线被四周植物的枝干等部分遮挡, 人的视线透过稀疏的树干可到达远处的空间。另一种则是指空间开敞程度小, 单方向, 常用于一面需隐密性, 而另—面需景观的环境中, 在大型水体旁也很常用。这两种空间在形式上虽不完全相同, 但有着共同的特点, 即二者都不是完全开敞, 也没有完全闭合, 身处其中, 人的视线时而通透, 时而受阻, 富于变化。

3.3 封闭空间

由基面、竖向分隔面和覆盖面共同构成的林下空间, 利用乔木树冠形成的覆盖面隔离向上的视线, 同时林下灌木对视线的流动产生阻挡, 人的视线四周均被植物所围合, 形成视线的封闭, 称为封闭空间, 它无方向性, 具有私密性、隔离性。

3.4 竖向空间

空间由基面和竖向分隔面构成, 植物冠幅较窄, 主要利用椭圆形、圆椎形、圆柱形的植物自身或与灌木结合, 在竖向分隔面上封闭视线, 形成竖向上的方向感, 将人的视线导向空中。

3.5 覆盖空间

指由树冠浓密的遮荫乔木构成的顶面被覆盖, 而立面为空透的空间, 能带给人较强的归属感。同时由于树冠的厚度和质感不同, 能产生不同的遮荫效果, 为人们创造舒适的游憩环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由植物营造的覆盖空间与许多由园林建筑营造的顶面覆盖, 四周开敞的空间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如果抛开具体的形象、质感等方面的区别不谈, 那么它们带给人的空间感受则是较为类似的。

4 小结

园林艺术是时间与空间的造型艺术, 园林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 不仅具有丰富的时序变化, 而且也是构造园林空间的要素。以植物造景为主的现代园林中, 在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 只有重视植物材料在园林空间景观营造中的应用, 合理配置, 才能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园林空间。 [ID:4071]

摘要:园林的设计既是一处环境设计, 也是一种空间设计。本文针对园林植物在园林中的重要性、空间设计类型和一些构景手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设计,空间类型,构景手法

参考文献

[1]刘华, 漆淑芬.现代园景设计创意详解[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0.

[2]王宇欣.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设计初探[D].华中农业大学, 2000.

小区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解析 篇8

1空间与园林植物空间

1.1空间的概念

“空间” (space) 来源于拉丁文“spatium”, 它不仅是人们描述方位、场所和感受虚空的体验, 还是一个传统的哲学话题[1]。《辞海》中把“空间”解释为:“在哲学上, 与‘时间’一起构成运动着的物质存在的2种基本形式。空间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 其具有客观性, 同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割…[2]”自古以来空间是哲学家探索的主题, 其在建筑中受到重视始于19世纪, 但在园林设计中, 由于植物限定的空间不如建筑材料明显而常常被忽略。

1.2园林植物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 经过艺术布局组成各种适应园林功能要求的空间环境, 称为园林植物空间[3]。园林中, 植物空间的营建要依据不同的地形、地貌因地制宜, 利用不同植物划分各类园林空间, 从而营造出不同景观, 创造出特定环境气氛。园林植物空间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等功能, 有利于身心健康, 是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园林植物空间的类型

所谓空间感是指由地平面、垂直面以及顶平面单独或共同围合成的具有实在的或暗示性的范围围合, 是指人意识到自身与周围事物的相对位置的过程[4]。诺曼, K·布思在《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针对植物营造的外部空间进行了研究, 其根据植物对空间的不同限定作用及程度, 将外部空间分为开敞空间、半开敞空间、覆盖空间、完全封闭空间和垂直空间5种空间类型[5]。但由于植物材料的生命性, 这5类空间的围合性及观赏性会随季节变化而出现动态变化。

3小区植物空间意象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 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可以方便地归纳为5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6]。笔者认为小区园林植物空间的意象过程中同样可以归纳为5种元素:路径、边界、区域、节点和焦点。

空间是客观存在的, 但其也需要被人感知。据统计, 人认识外部环境的信息主要来自视觉, 占有87%的比例, 因此空间感知最重要的途径是视觉[1]。有学者提出, 人们记住空间是因为它拥有特殊的形态, 亦或是在连续的空间序列中其与众不同。为了应对复杂的外部环境, 人的大脑建立了一个极为简化的关系模式———在实际环境的基础上, 抽象出特定的关系图。因此, 人们对植物空间的体验主要是通过路径, 大脑将路径上看到的一系列景象串联在一起, 形成对植物空间的整体意象。

本文调查了14个以园林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为主的案例, 其中龙湖7例, 绿城2例, 宏宇1例, 山水文园1例, 万通1例、融创1例、泰禾1例。通过分析其共性与个性, 最后以图形表达的方式形象地把各个空间意象典型的配植方法介绍出来, 以便实际操作中对苗木的配植规律有所感受。

3.1路径的配置

小区路径将各个景观空间串联起来, 形成人们对小区的整体映像, 因此, 路径的配植极其重要, 其意象的容易与否关系到整个小区整体形象的好差。小区中路径可选择高低错落的层次搭配, 与道路相接处留出草坪, 同植物群落形成开合对比, 形成由低到高, 层次分明的典型种植群落, 地被植物之间通过色彩、形态的对比, 形成精彩纷呈的景观变化, 从而使人们在游览或是回家的路途中不显单调而充满趣味性, 如图1, 在实际的设计中亦可以相对简化其层次。

路径也可以是由草花同乔木构成的简洁林下空间, 比如大片的鼠尾草或美女樱, 亦或是简洁的草坪配上株型饱满的大乔木元宝枫、蒙古栎、国槐等, 形成覆盖空间, 营造城市森林的感觉 (如图2) 。路径亦可以由鹅掌楸等高大乔木配植北海道黄杨等, 修剪成型的树墙组成垂直空间, 将人的视线引入中央花带 (如图3) 。此外, 在小区中还可以结合廊架等园林小品, 利用攀援植物如紫藤、凌霄等, 形成相对封闭的覆盖型路径 (如图4) 。

3.2边界的配置

边界识别是人们对物体认识的第一层次, 因此, 小区边界植物空间营造的好差, 对小区的整体印象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建筑物旁、地下车库周围、小区围墙旁、绿地中, 不同空间边界等处宜配植品种多、层次多、形态组合变化多样的植物群落, 这样有利于区别不同的空间, 同时增加观者的空间感受。由于边界是人们观赏的主要面域, 因此林冠线、林缘线的丰富变化最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简化人们对植物空间的意象过程。在进行边界植物配置时, 应考虑季节性的变化, 采用合适的常绿与落叶比例。图5为边界的典型配置, 在实际的配置中可视情况而相对简化。

3.3区域的配置

区域栽植的相对尺度较大, 也讲究层次配置, 其基调灌木数量大, 同其他搭配植物形成主从分明的对比。区域中较少搭配地被与绿篱球, 在中间区域线性或成片种植统一形态的树种, 从而营造出开敞或是覆盖空间, 在空间的边界处相对错落有致地种植乔灌木, 形成整体空间形态上的繁简对比 (如图6、图7) 。此外, 植物大空间的形成, 可以通过不同的小空间组合而成, 比如在树阵形成的覆盖空间中留出的一片开敞的草坪空间, 既形成了景观上的多样性, 也满足了功能上的多样性。

3.4节点的配置

此空间意象的种植基本有2种形式:

(1) 位于各个住宅前, 种植风格为自然式, 植物形态上高低错落, 乔灌木及草花地被相互贯穿, 错落有致。地被花卉为点缀的作用, 分布在灌木之间或前面, 形成第1景观层次;修剪成球形的灌木高低错落布置成组团状, 形成种植群落的骨架, 此类植物用量较大, 花灌木的配植较少, 多为绿色灌木, 其形态高低错落, 形成群落的第2层次。低矮塔形常绿小乔木与花灌木形成过度层, 丰富视觉效果。第3层次为阔叶小乔木或大乔木, 其在每组里只有1~2株或没有, 常绿乔木1~3株 (如图8) 。

(2) 位于路径之中, 串联各个空间序列, 增加游览兴致。该配置方式主要有2种:一种是草花与乔木的结合。上层选择树形优美, 观赏性强的大乔木, 如国槐、元宝枫、丛生蒙古栎等, 在体量上给人以冲击力;下层配置色彩艳丽的草花, 在色彩上吸引人的注意力。从而给人以深刻印象 (如图9) 。另一种是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层次丰富的景观, 该配植方式同前两者路径的配植, 多应用于重要的节点位置。

3.5焦点的配置

小区的焦点植物配置多与铭牌墙搭配, 既起到烘托园林小品的作用, 也是空间的点睛之笔, 通常使用修剪的色带或是普通花卉型地被, 来从色彩上吸引人们的关注。球、灌木、草花等多用于铭牌墙两头, 形成疏密有致的变化节奏 (如图10) 。在实际的配置当中, 可能会根据情况层次有所简化。除此之外, 小区焦点植物的配置还可能出现在景观序列的高潮, 利用体型高大的热带植物统领空间。

图注:1、大乔木, 如:馒头柳、元宝枫、钻天杨、新疆杨、白皮松等2、圆锥形常绿乔木, 如:杜松、桧柏、大云杉等3、开花小乔木, 如:山桃、紫叶李、西府海棠、白玉兰等4、圆锥形常绿小乔木, 如:白芊、小云杉 (2~3m) 、青芊等5、圆球形灌木, 如:碧桃、紫荆、紫薇、金银木等6、竖型灌木, 如:木槿、北海道黄杨等7、球类灌木, 如:金叶女贞球、红花继木球、紫叶小檗球等8、片植灌木, 如:连翘、迎春、棣棠等9、修剪色带, 如:修剪小叶黄杨、紫叶小檗、金叶女贞等;10、长叶型地被, 如:萱草、鸢尾、沿阶草、芒类、狼尾草等11、普通花卉型地被, 如:福禄考类、菊类、鼠尾草、三色堇等12、爬藤植物, 如:凌霄、紫藤等

以上分析的为小区植物空间意象5元素的配植手法, 由于其给人最直观、最强烈的映像, 因此, 其配植宜多样、层次宜丰富, 但在其它区域宜采用简单的配植手法, 这样才不至于处处是视觉焦点, 才能使人们不至于出现审美疲劳。

4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 作为贯穿各空间序列的路径的配置主要分为2种模式:一种为林下空间的营造, 大乔木与草花地被的配置, 创造城市森林的感觉;另一种为花径装饰路径点缀修剪成球的灌木, 打破路径的单调, 增加游览情趣。而边界的配置不管是规则式还是自然式的, 多采用的是乔灌草多层混交的模式, 林冠线与林缘线都尽量曲折多变。在小区中普遍存在开敞空间的布置, 其可以是草坪营造简洁干净的氛围, 亦可以是宿根花卉创造山花烂漫的景观。作为空间序列重要组成部分的节点的配置也主要分为2种形式:一种是乔灌草的多层配置, 形成丰富的植物空间;另一种为简洁的草花与景观树的结合。而作为小区中最重要的焦点的配置多与铭牌墙相结合, 用色彩鲜艳的花卉烘托气氛, 旁边陪衬以球形灌木及小乔木等, 在其背景常以常绿树种衬托前景。

参考文献

[1]李雄.园林植物景观的空间意象与结构解析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6.

[2]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3]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I.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6.

[4]李端杰.植物的构成空间功能.[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 (15) :54-58.

[5]诺曼K·布思.风景园林设计要素[M].曹礼昆, 曹德鳗, 译.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9.

园林植物空间 篇9

1 园林树木季相特征体现景观特色

植物季相景观可以充分的反应地方季节特色, 比如杭州西湖名满天下的“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和秋季北京西山的“香山红叶”, 还有苏州拙政园的“海棠春坞”等等。这些都是通过植物季相景观显现出的美景, 一些地区, 还将季节性景观发展为节日, 比如北京的“桃花节”, 湖北武汉的“樱花节”, 江苏无锡等地的“梅花节”, 洛阳的“牡丹花会”, 以及上海杭州等地的“桂花节”, 这些都是全国性的专类花卉节日, 不仅环境优美, 而且意义重大。

2 季相景观配置要点

植物景观布置在考虑变化、节奏与韵律的同时, 也要注重统一性, 平淡无奇的植物景观是景观布置的大忌, 景观布置要求空间上有疏有密, 体量上有大有小, 竖向上有高有低, 层次上有上有下, 而且各方面相互配合, 共同创造出“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而且植物景观还应具备在观赏者不断前进的过程中, 使其视觉舒适移动, 达到步移景异, 时移景异的效果, 并且能够引发其想象, 增加游览的趣味性。目前, 植物景观给人的美感仍然有很大的可塑性, 在园林景观中, 植物作为景观变化的主体, 其变化过程会给人带来动态的美感, 而且, 在植物空间的游览正, 不会有任何的约束感, 不同的空间层次和光线变化, 都会在给人美感的同时, 引发人们的联想以及情感变化。

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中, 所营造出的景观石不同的, 这样就使植物空间具有了无规则的变化性, 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境与人同”, 正是对此处的恰当描述。就像院子里的风吹动树叶, 雨无规则的打在芭蕉上, 河边柳树迎风飘扬, 露珠在池塘的荷叶上滚动;南方有绿地, 有如珠帘垂挂般的大榕树, 而北方冬季“霜雪花串”开满枝头;更有那“小红桥外小红亭, 小红亭畔高柳万蝉声”的植物构景, 这就从各方面生动形象的体现了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声感、色感、以及空向感。

2.1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秋季变红的鸡爪槭、黄栌、变黄的银杏、白蜡、五角枫等。它们和观花植物组合搭配可延长观赏期, 同时, 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进行孤植或丛植、群植等。

2.2 要注意景观的层次感

分层配置、色调搭配是植物配置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的高度搭配, 使色彩和层次丰富多样, 由低到高, 由纵到横, 层次鲜明, 构成多色彩、多形象、多层次的景观, 满足人们的观赏要求。

2.3 不同花期的组合配置

春夏秋冬, 人们总是喜欢观赏到鲜花。不同花期植物的组合配置, 各季节植物配置适当, 可以延长花期, 延续观赏时间, 使四季花开不断。

3 季相特征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3.1 春季季相特征及其配置

春季发叶早的杨柳、开花早的梅花和玉兰、春季叶色变化显著的臭椿等, 本身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品种如牡丹、荷花、菊花、兰花等, 秋季落叶早的梧桐或落叶非常晚而叶色变化极为明显的槭树科、大戟科、漆树科植物等, 经过漫长的色彩单调的冬季后, 人们向往红色、粉色、金黄色等明亮的色彩, 因此, 桃花节、郁金香花展常常使人们趋之若姿。进人炎热的夏季, 骄阳酷暑, 清凉是人们的愿望, 所以往往喜欢蓝色和淡色调,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 人们把谷物的金色和树木叶色的转换与对一年劳动的成果的满足联系起来, 这里面既有自然的美, 也有文化的美。北京的香山红叶 (黄栌、火炬漆) , 长沙的岳麓山枫叶等。丁香和绣线菊或珍珠梅的组合;绣线菊和珍珠梅环绕较高的丁香灌木形成第2层花, 丁香的白花可作为一个背景, 突出丁香花色的观赏性, 花期近1个月, 该组合长期保持稳定, 可在开阔的地上构成独立的群落, 这样使春季的花景能一直延续到初夏, 元宝枫与油松为背景, 体现四季不同的观赏效果, 更加体现了园林景观的变化美。

3.2 夏季季相特征及其配置

夏季大多树木叶已呈现出浓密的绿意, 此时植物花朵不再繁密, 应该注意绿色叶树种和异色叶树种的搭配, 如紫叶李、紫叶桃、红叶鸡爪槭等与绿树间隔栽植, 而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南天竹等低矮灌木可组成丰富的色块和图案, 使单调的绿色草坪富于变化。夏季开花的木本花虽然较少, 但是仍有一些观花的树木, 如苦楝、合欢、广玉兰等。散置于草坪中或作为行道树, 都能达到很好的观赏效果。

3.3 秋冬季相特征及其配置

北方春、夏、初秋的植物季节景观都较容易表现, 因为有相应的树木和花卉, 相比之下深秋到冬季的植物景观则显得单调乏味、缺乏生机, 在秋冬景观设计中, 应充分利用植物各个观赏器官的部位特色, 将形、姿和质感、线条等因素巧妙结合, 如秋色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的配置, 突出色彩对比效果;将秋花、秋叶、秋果的色彩及落叶树的优美冬姿与建筑或园林小品的色彩、线条等合理搭配, 充分展现植物的局部美、个体美和群体美。秋冬观赏植物的配置多采用自然式, 疏密相间、色彩交替、错落有致, 无一定的株距和排列顺序, 师法于自然。秋冬季植物景观配置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 在园林中配置较多的常绿针叶树容易造成冬季光照不足, 令人产生抑郁阴冷之感, 因此, 在北方, 行道树最好采用落叶树种或常绿树与落叶树间隔栽植, 如七叶树和女贞, 不仅解决了光照不足的问题, 而且使冬季依然有绿意, 也可以造就秋季独特的景色, 但要适当控制常绿树的比例;其次, 利用常绿针叶树造景易形成庄重气氛, 令人有压抑之感。

结束语

植物的季相变化就是指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中所变现出的不同外貌, 一年四季中, 植物在每个季节中的状态都不同, 花开花谢, 发芽结果, 植物的形态和色彩一直会随着季节而变化。比如柳树发芽, 说明春天来了;梧桐早凋, 一叶知秋。所以, 园林景观可以通过对植物季相特征的充分利用来达到良好的配置。一般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会增强人的季节感, 并且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园林景观的艺术效果, 是园林景观配置的优先选择。

参考文献

[1]黄正洪, 于宏梅, 盛庆军.浅谈草坪与地被植物的空间配置[J].北方园艺, 2012 (2) .[1]黄正洪, 于宏梅, 盛庆军.浅谈草坪与地被植物的空间配置[J].北方园艺, 2012 (2) .

园林植物空间 篇10

植物季相景观也可以反映某个地方的季节特色。如享誉天下的杭州西湖“苏堤春晓”、“平湖秋月”、北京西山的“香山红叶”以及苏州拙政园的“海棠春坞”等等。也有些地方的将季节性的景观开发为传统的节日, 如北京植物园的“桃花节”, 湖北武汉及江苏无锡等地的“梅花节”, 洛阳的“牡丹花会”, 上海和杭州等地的“桂花节”, 还有全国性的专类花卉节日, 如“菊花节”, “郁金香节”等。

2 季相景观配置要点

2.1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秋季变红的鸡爪槭、黄栌、变黄的银杏、白蜡、五角枫等。它们和观花植物组合搭配可延长观赏期, 同时, 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进行孤植或丛植、群植等。

2.2 要注意景观的层次感

分层配置、色调搭配是植物配置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的高度搭配, 使色彩和层次丰富多样, 由低到高, 由纵到横, 层次鲜明, 构成多色彩、多形象、多层次的景观, 满足人们的观赏要求。

2.3 不同花期的组合配置

春夏秋冬, 人们总是喜欢观赏到鲜花。不同花期植物的组合配置, 各季节植物配置适当, 可以延长花期, 延续观赏时间, 使四季花开不断。这就要求每一组合都需有主有次, 使效果明显。合理的配置, 不但延长了观赏期, 而且又可改变景观效果。

3 季相特征在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3.1 春季季相特征及其配置

春季开花植物较多, 开花时间或早或晚, 花期或长或短。按照其不同的开花特性进行合理搭配可使春季花景不断, 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在早春开花的迎春、连翘、金钟花等都有浓密的黄花, 既可以大片栽植形成独特的春季景观带, 也可以和稍后开红色花的榆叶梅、贴梗海棠、紫荆搭配栽植, 亦可与开花时间更迟些的棣棠搭配栽种。丁香和绣线菊或珍珠梅的组合;绣线菊和珍珠梅环绕较高的丁香灌木形成第2层花, 丁香的白花可作为一个背景, 突出丁香花色的观赏性, 花期近1个月, 该组合长期保持稳定, 可在开阔的地上构成独立的群落, 这样使春季的花景能一直延续到初夏, 元宝枫与油松为背景, 体现四季不同的观赏效果, 更加体现了园林景观的变化美。

3.2 夏季季相特征及其配置

夏季大多树木叶已呈现出浓密的绿意, 此时植物花朵不再繁密, 应该注意绿色叶树种和异色叶树种的搭配, 如紫叶李、紫叶桃、红叶鸡爪槭等与绿树间隔栽植, 而金叶女贞、紫叶小檗、南天竹等低矮灌木可组成丰富的色块和图案, 使单调的绿色草坪富于变化。夏季开花的木本花虽然较少, 但是仍有一些观花的树木, 如苦楝、合欢、广玉兰等。散置于草坪中或作为行道树, 都能达到很好的观赏效果。

3.3 秋冬季相特征及其配置

北方春、夏、初秋的植物季节景观都较容易表现, 因为有相应的树木和花卉, 相比之下深秋到冬季的植物景观则显得单调乏味、缺乏生机, 在秋冬景观设计中, 应充分利用植物各个观赏器官的部位特色, 将形、姿和质感、线条等因素巧妙结合, 如秋色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的配置, 突出色彩对比效果;将秋花、秋叶、秋果的色彩及落叶树的优美冬姿与建筑或园林小品的色彩、线条等合理搭配, 充分展现植物的局部美、个体美和群体美。秋冬观赏植物的配置多采用自然式, 疏密相间、色彩交替、错落有致, 无一定的株距和排列顺序, 师法于自然。秋冬季植物景观配置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 在园林中配置较多的常绿针叶树容易造成冬季光照不足, 令人产生抑郁阴冷之感, 因此, 在北方, 行道树最好采用落叶树种或常绿树与落叶树间隔栽植, 如七叶树和女贞, 不仅解决了光照不足的问题, 而且使冬季依然有绿意, 也可以造就秋季独特的景色, 但要适当控制常绿树的比例;其次, 利用常绿针叶树造景易形成庄重气氛, 令人有压抑之感。

4 结语

植物在不同季节表现不同的外貌。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 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而变化。开花、结果或叶色转变时, 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杨柳会早于其它的植物发芽, 预示春天的到来;梧桐早凋, 一叶知秋。因此, 园林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特征。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 给人以时令的启示, 增强季节感, 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如春季山花烂熳, 夏季荷花映日, 秋季硕果满园, 冬季腊梅飘香等。

参考文献

[1]黄正洪, 于宏梅, 盛庆军.浅谈草坪与地被植物的空间配置[J].北方园艺, 2012 (2)

园林植物空间 篇11

关键词:保健植物应用

1 银川地区保健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1.1 调查地点 调查地点主要选择在银川市城市苗圃、银川市西干渠苗圃、中山公园、宁夏老干部疗养院、宁夏传染病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

1.2 调查内容 银川地区保健植物资源调查,包括与人类的五觉:视、嗅、触、听、味有关的保健植物,对其长势、胸径、抗性(包括越冬性、越夏性、抗病虫害、干热、土壤板结、贫瘠、盐碱化等不良因素的逆境适应性)等。

1.3 调查方法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植物标本,拍摄照片,对其枝叶特征、植物生境、观赏特性及应用评价作详细的调查记录,根据其保健特性统计银川地区的保健植物资源并分析其应用价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保健植物的种类 调查统计,能够在银川市区露地栽植的树木品种(包括变种)可达到236种,其中生长良好的品种就有132种,分属28科,45属。在银川地区共发现保健植物18科29属38种,有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

2.2 保健植物的分类 所谓保健植物,是指对人们身心健康的保持、保护有着明显功效的植物[1]。根据目前的研究,对保健植物的分类是根据人类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触觉器官、味觉器官对保健植物所产生的不同心理、生理感受,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2.2.1 视觉型 主要是指花、果、叶、枝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保健植物。人们长时间注视绿色植物,可以达到心旷神怡、神情目爽、增强体质的效果。蓝色能缓解紧张,调节体温;红色能振奋精神;黄色会增强食欲;绿色促进思维,减缓脉搏速度;白色镇静催眠[2]。(表1)

2.2.2 听觉型 植物的叶片或枝干在风雨作用下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有的萧瑟,有的优美,有的汹涌澎湃,这些声音能消除人烦躁不安、心悸不宁的情绪。人们熟悉的河清蝉鸣、雨打芭蕉、万顷松涛就是指人们心理获得了美感和满足,从而达到了保健效果。听觉型的保健植物要发挥保健作用,要选择安静的、没有噪声干扰的场所,在配置时要选择叶片经大自然风雨撞击后能发出优美声响的树种,而且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具有声响效果。如核桃、梓树、睡莲、荷花、美人蕉等。

2.2.3 嗅觉型 “芳香疗法”(aroma therapy):指的的是用植物香精治疗或预防疾病,是既年轻又古老的自然疗法。嗅觉型保健植物主要通过散发出来的各种香气或其他挥发性物质如芳香油、萜烯类物质来起作用。如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虫功效;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抗菌灭菌作用。对于人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些植物的气味可以改善人的食欲、调节情绪。

2.2.4 触摸型触觉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发展空间的、有益身心的接触自然的感觉方式[5]。而触摸型保健植物正好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需要,植物的花、茎、叶的质感(粗糙、光滑、毛茸茸)对触觉都有应激作用。植物经触摸后,挥发出来的物质经过皮肤毛孔直接吸收,可以起到健身治病的目的。如触摸型保健植物萱草能消炎退肿,跌伤、扭伤可用接骨木涂擦。

2.2.5 味觉型 中医保健讲医食同源,植物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这类保健植物在园林绿地中应用较少,主要适合在宅前和阳台绿化栽种。如号称“果中之王”的中华猕猴桃,能增强体质,抗衰老、降血脂;一年生地被植物马齿苋,含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3 保健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在园林绿地建设中,保健植物是构建养生保健型生态群落的基础,它能为人们提供一个生态健全、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健身、医疗空间和“森林浴”旅游场地[6]。随着环境心理学和医学渗透到园林绿地景观中,园林绿地植物材料的选择也偏向于具有防病、强身、祛病、延长寿命等保健作用的植物,从而营造出便于人们追求健康的场所。

3.1 营造高质量的健身活动空间 在园林绿地中进行建设活动也已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最佳方式。园林植物有调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作用[7],许多人都喜欢在树林环境中健身,因为松柏类等植物能会发出有益物质,具有提神、醒脑、舒筋、活血的功效。建设活动空间的植物配置,应以嗅觉型保健植物为主,再配以适量的水体[8],水边配置菖蒲、芦竹、香蒲等湿生植物,营造保健与观赏兼有的景观。

3.2 开展“森林浴”旅游“森林浴”就是到森林中沐浴那里特有的气息。森林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利的良性物质,能清肺强身,使人心旷神怡。因此,“森林浴”收到众多旅游者的欢迎,而“森林浴”疗养院、“森林医院”也帮助许多疾病患者恢复了健康。

3.3 开辟植物保健专类园 保健植物专类园是保健植物引种、栽培的试验基地。

3.4 室内盆栽观赏 提倡在居室的厅堂、阳台或办公室放上几盆食药用型或芳香的保健植物,起到调节生理、心理机能,增强免疫力的的作用[9]。

3.5 与其他园林要素进行搭配 保健植物与其他的园林植物一样,能为山石、水体、建筑以及道路增添美感,使之产生出一种生动活泼而具有季节变化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殷利华等.居住区绿化保健植物的合理运用[J].江苏林业科技,2005.32(4):50-53.

[2]程绪珂,胡运骅.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95-104.

[3]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4]蔡麗敏等.浅议植物保健园的营建[J].现代园林.2008.75(2).

[5]孔宪琨.感觉原理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C].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1:46-49.

[6]陈立军.保健型园林营造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108-114.

[7]吴克宁.探索城市园林绿地的新功能——植物保健园规划设想[J].中国园林,2003(10):31-33.

[8]庄树渊.城市园林绿地设计误区初探[J].中国园林.2002(4):89-90.

园林植物空间 篇12

㈠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概念其实构筑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主体就是各种植物材料, 而它们与人的相互关系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植物景观空间。

㈡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特点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主要构成材料是“植物”。它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运动性。植物环境是活的生灵, 每时每刻都在发展变化, 植物空间随时间变化的程度是其它任何人为环境不能比拟的。植物材料本身规定了其空间具有强烈的运动性, 它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延续性和复杂性, 与人为的硬质环境有着明显的差别。二是色彩季相性。植物色彩的丰富宽广、季相的分明度远大于人工色彩, 同时植物的色彩明暗对比和不同色相有机配合, 必然引起人们的审美感受。三是可塑性。园林植物空间具有较大的可塑性, 对它的限定作用不象建筑和其它设施那么僵硬, 而且园林植物空间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和光影变化, 构图巧妙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构成多种变化的植物空间。

㈢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发展特点一是整体性。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更多的是从整体的空间入手, 进而深入到各个局部的植物景观空间的环境设计。其整体性除了要求合理的群落结构之外, 其中组群的内部和外部必须有机结合, 形成组群之间的联系和过渡。二是时代艺术性。植物景观空间有它自身的组织结构, 表现为一定的色彩、质地、具有一定的形状, 同时也容纳一定的地域性。人们除了对它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自然美的欣赏之外, 还会在审美观念中加入时代要求, 植物景观空间是按照人们头脑中的创作意向在实际中形成的, 它的空间气氛所表达的意义、空间的使用特点等都必须与这个时代的使用者之间产生信息交流。只有当植物景观空间与该时代的审美情趣相适宜, 它才会与人们之间产生巨大的亲和性, 反之则令人避而远之了。三是评价的多主体性。评价现代园林中植物景观的主体, 公众在自身素质层次上有着极大的差别, 评价的原则与出发点亦有显著不同。针对如何调节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融合雅与俗方面则应有全面的分析。四是持续发展性。城市化的不断加剧, 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 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使得植物景观设计从空间的组成, 植物材料的运用, 以及植物的季相、时相、位相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灵活处理, 这正是解决城市及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本条件之一, 而这恰恰又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 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认识这一特点。

二、园林植物景观空间的构景手法

㈠植物材料的视觉特征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是由植物材料构成的, 其形态特征对创造构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探讨。

第一, 植物的形态。植物材料的形态、色彩、质感、季相等视觉特征对园林植物景观空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它在植物的构图和布局上影响着统一性和多样性。由于它们各种各样的着生方式, 使得每一种植物都有着独特的形态, 通常可分为圆球形、椭圆形、锥形、圆柱形、垂枝形、水平展开形, 还有不规则形。

第二, 植物的色彩。它是通过叶、花、果、枝、干等表现出来的, 极易被人感知, 具有一定的情绪效应, 因为色彩能引起人们生理和心理感应, 从而获得美感。

第三, 植物的质感。其是指植物材料能看到感觉到的表面特性, 而这种特性常常是设计者容易忽视的。植物材料的质感通常由叶片、枝条的大小、数量、排列方式以及树皮的外形决定。在冬季落叶植物的质感则主要由枝条的大小、数量、着生方式来决定。植物质感通常分为粗糙、中等、细腻三种。粗质感植物是指叶片大、枝干粗壮、树皮粗糙的植物。粗糙植物容易吸引人们的视线, 常作为视觉焦点来处理;细质感植物是小叶片和微小脆弱的小枝生长整齐密集的植物, 由于细质植物纤维柔软因而不太醒目, 但其清晰的轮廓, 文雅密实的外观, 使其在设计中常作为背景出现, 具有远离观赏者的倾向;中质感植物是具有中等大小叶片、枝干以及具有适度密度的植物。由于中质植物占绝对数, 因此它也是植物空间的基本结构, 统一整个布局。质感的这三种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 一般是依据植物之间的比较来确定。一种植物与质感较它粗糙的植物相比是细质植物, 而同质感较它细腻的植物相比较, 则它又成了粗质植物。

第四, 季相。植物景观空间的季相变化体现了时空的连续性, 对空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季相变化中的色彩变化十分引人注目。当植物空间由落叶植物围合时, 空间围合的程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夏季具有浓密的树叶、树丛能形成一个闭合的空间, 视线被阻隔, 而随着植物的落叶, 视线逐渐能延伸到限定空间以外, 空间产生流动显得更大、更空旷, 而空间范围主要是依靠枝条来限定的。

㈡构景手法植物景观空间是为了人们所使用的, 这种人造的空间环境一方面要满足人们的切能使用要求, 另一方面还要满足人们精神感受的要求。即在具有实用属性的同时还要赋予它美的属性。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植物景观空间原则, 多样统一是指有适当变化的同时作为整体又具有牢固的结合状态, 在植物景观空间中多样统一是通过简洁、多样、均衡、强调、秩序和比例六个因素对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合理选择、组织而得以体现。

第一, 多样性。过于单纯的构图会令观赏者感到平淡单调, 而利用多样性则可以控制过多的重复, 从而引发人们的兴趣。植物景观空间形式的多样性应该在具有一种控制性的贯穿整个构图的植物种类之后进行变化。这种“作为构图基础”的植物称为基调植物, 用于“调整构图”的植物称为重点植物。同样多样性也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变化来体现。

运用植物形态特征进行设计。将具有相似形态的植物组合在一起, 在构图中重复出现形成整个植物空间构图中的控制性因素, 使构图更易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例如圆球形植物没有方向性, 对构图不会产生破坏性, 因此它可以衬托形态特征明显的植物形成视线中心而不会破坏构图的协调。椭圆形、锥形、圆柱形植物具有垂直方向性, 可以用来通过加强高度创造构图的焦点;垂枝形植物具有明显的下垂枝条, 易于将人的视线引向地面, 因此这种植物常被用于创造柔和的线条, 成为与地面的视线纽带;水平展开形植物使人产生宽阔感和外延感, 能引导视线向水平方向移动, 既可以与垂直方向形产生对比, 又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联系其它形态;不规则形植物具有奇特的造型, 这就使得它极易吸引人的视线, 在突出的设计位置上作为孤植树将会产生不同凡响的吸引力。

根据植物的色彩进行设计。在园林植物空间色彩的处理中, 从整体出发, 把握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以绿色为基调色, 以其它色为点缀色, 形成“大调和, 小对比”。将类似色组合, 适当使用一系列具有变化的绿色植物, 使构图具有丰富的层次效果。深绿色沉稳凝重, 浅绿色令空间明亮、轻快, 并令人有漂浮感。将具有对比色彩的植物配置在一起, 其色彩的反差会造成强烈鲜明的视觉效果, 对该种植物组合在景观中可以适当点缀形成点睛之笔。例如用花卉造景者有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的表现手法, 但在设计中应注意不宜过多的运用, 否则会造成跳跃和不统一感。对于色彩鲜的花卉和小灌木应在特定的区域内大面积布置, 形成成片的效果, 或者在某一重点部位作为强调色吸引观赏者的视线。

第二, 秩序。形态的秩序是利用水平展开形、圆球形、圆锥形、圆柱形之间的相似形的顺序而形成低、中、高、低的秩序变化。对于质感来说, 秩序就是细质、中质、粗质或反之亦可, 这种秩序可以由形态、质感、色彩分别形成, 也可以由三者相互结合形成。在植物景观空间中, 按照一定的节奏运用形态、色彩和质感可以使植物配置协调。秩序是植物景观的节奏, 它将视线从一个焦点自然地逐步引向下一个焦点, 植物按一定间距种植, 形成秩序, 直到间距发生变化, 这时变化的植物将很容易被看到从而形成秩序, 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视野中焦点的数量只能是一个, 仔细安排主景植物在植物景观中的位置十分重要, 因此合理地运用秩序规律使植物景观中的各种形式和空间共存于一个有秩序的、统一的整体之中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第三, 强调。在植物空间中打破了植物材料的秩序和模式, 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以控制空间构图。植物景观中强调作用, 通常由主景植物来实现。主景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其形态、色彩或质感在该植物群体中是否足够突出。在一个群体中若有一种植物具有显著的形态特征, 则它将会在群体中凸显出来。质感就是如此, 如果在植物景观中的控制性植物模式的质感为细质, 则利用粗质或中性质感的植物就可以创造强调效果。但要保持植物之间各种要素的平衡状态, 即均衡的设计与处理给景物外观以魅力和统一, 均衡的美学价值就表现出来了。均衡可分为对称均衡和不对称均衡。对称均衡是用来衬托主题的, 在形态、色彩、质感上应该是强有力的, 中心的明确标定可以避免散漫和混乱;不对称均衡是利用景物多维空间来创作的, 在构图时要综合衡量构成园林绿地物质要素的虚实、色彩、质感、疏密、线条、体型、数量等给人产生的体量感觉来设计, 不对称均衡布置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偏感性的自由灵活, 可以起到移步换景的效果。

以上探讨的体现植物景观形式美的几个方面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而是有机组合于每一个植物景观单元之中。在运用时并不要求每一个要素都明确的体现出来, 更重要的是将它们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园林植物空间是由许多单纯性的植物空间单元构成, 每一个植物空间单元都具有其特定的功能, 因此它也会有特定的形态、色彩、质感的处理。在一个空间单元中应该考虑简洁、多样、强调、均衡、秩序、比例等植物空间构景规律的运用, 但这并不是说在一个空间单元中必须容纳所有的规律。比如对一个由绿篱所形成的竖向植物空间来说、所有的植物均相同不会表现出多样性, 也不存在秩序变化和强调点。但该空间表现出了规则的均衡, 通过重复表现出了简洁, 体现了该空间所要表达的性格。

(见习编辑王丽芬)

摘要:根据植物材料本身的特点, 植物景观空间形态的构成, 园林植物景观艺术的要求, 对植物景观空间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

上一篇:创新创业课程群下一篇:营养吸收兼容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