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分析

2024-09-25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分析(精选11篇)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分析 篇1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使用的园林植物有很多, 有灌木、乔木, 还有各种花卉植物等等, 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特性, 加上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生态气候不同, 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和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一些城市在园林建设上没有认识到植物优化配置的重要性, 想当然地种植和使用植物, 不仅没有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 还浪费了大量的资源, 甚至对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影响。

1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必要性

园林绿化是提升城市环境水平的重要措施, 要想发挥园林绿化的美化环境作用, 必须实现各种植物之间的优化配置,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提高城市绿化面积和经济效益

在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当中, 需要根据植物的种类和生长习性, 结合周围的环境要求进行搭配和种植, 能够满足各种植物的经济、实用和美观等多方面的要求, 各种植物高低错落地搭配在一起, 能够提高各种植物的利用率, 从而提高城市园林绿化面积。不仅如此, 园林绿化建设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功能, 园林植物之间的优化配置, 能够为植物的成长提供一个更加适宜的环境条件, 发挥相互促进、减少病害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美丽的景观, 使更多的市民愿意到这些地方游玩、欣赏, 能够带动周边商业的快速发展。从这两个角度来讲, 做好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1.2 有利于解决当前园林植物栽种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 各地在园林植物的配置上主要考虑的是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对当地环境、气候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与园林建设之间的协调性, 植物的配置主要是孤植、群植、对植、篱植、列植等几种, 这种园林植物的配置方式在过去园林绿化工程建设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园林植物配置上也出现了种草多、树木少的问题, 园林植物的配置受到既成模式影响比较明显, 导致在植物的种类、花色、功能等方面显得比较单一, 没有考虑到不同植物之间的特性及相互之间的作用, 导致配置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 影响园林绿化的美观性。而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就是针对这些问题产生的, 充分考虑到植物之间的生长特性及相互之间的作用, 使植物搭配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这样以后能实现更好的生态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建议

园林植物配置中要想达到优化配置的要求, 必须严格按照植物配置的原则进行, 同时要详细了解植物的特性和生长要求, 尽量达到或者接近自然生长配置的要求。在具体的配置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 严格按照植物配置原则进行配置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 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等综合性的效益, 在园林植物配置上也要遵循这一方面的要求, 这就要求在植物配置上必须严格按照绿化植物的配置原则进行。第一, 遵循主题和整体性相结合的原则, 每一个园林绿化建设工程都有自己的主题, 有的将其定义为森林公园, 有的定义为城市园林小品等等, 在园林植物配置上要紧紧抓住这一主题, 在此基础上选择主题植物并与其它植物进行搭配种植, 在搭配的时候要注意整体性, 各个植物在配置上应不能影响其它植物的生长。这一点在很多园林绿化建设上已经得到了良好的应用, 如北京香山的红叶、紫竹院的竹子等等, 这些景观既突出了主题, 又与其它植物有效的协调起来, 形成了良好的整体性, 满足了城市建设文化、景观方面的要求。第二, 遵循适宜、经济和生态建设原则, 在选择园林植物的时候, 要考虑到植物的特性和生长要求, 尤其是对环境、气候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植物在相对比较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在此基础上要考虑所选植物的经济性, 尽量选择能够节水、节地便于进行管理、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植物, 如北方可以种植一些果树等等, 这样既能达到美化环境、提高生态环境水平, 又能实现一定的经济价值。

2.2 将艺术手法融入到园林植物配置当中

园林绿化建设既是城市规划建设的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是一种美的创造活动, 一些园林绿化工程在规划建设中会将规划设计者的美的观念、思想进行加工创造, 形成自己独特的景观。如城市的小花坛当中, 设计人员将花卉按照其颜色栽种成心型、卡通人物等图案, 这样能够给人带来艺术的享受、美的享受, 这就是将艺术手法融入到园林规划设计的结果。而在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上, 也要考虑到这一方面的要求, 按照一定的艺术手法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第一, 要保证各种植物配置的动态性和均衡性, 在配置的过程中要实现植物整体姿态的协调, 同时考虑到季节变化的影响, 使一年四季的植物都能在园林中得到运用, 保证植物群落在一年四季当中都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第二, 在植物的层次性、系统性的搭配中可以采用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 如让高低不同的植物进行搭配, 花色、叶色不同的植物进行对比搭配, 用颜色比较浅显的植物烘托叶色比较艳丽的植物, 达到以绿色衬红花的一种效果, 使园林绿化的主题更加突出, 使植物之间的配置呈现出一种起伏感及韵律感。同时可以将花色、花期不同的植物进行相间的搭配, 保障植物配置的层次性, 各种植物的组合形成的群落能够真正成为一个艺术性的景观, 错落有致、丰富多彩、主题突出的效果, 给人的视觉带来更具冲击力的美感。

2.3 要保持各种植物之间的生态性和发展性

不管是何种园林绿化工程, 其本身就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承担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功能, 在植物配置上要做好植物的生态融入问题。当然植物的生长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但是乔木、灌木的生长时间很长, 有的甚至能够达到几百年, 这就要求在植物配置上还要考虑到各种植物的发展性。第一, 园林绿化中栽种的植物形成的植物群落应该与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融合在一起, 禁止出现植物生长冲突和外来植物入侵的问题, 并保持人工植物群落的生长达到一种稳定和健康的生长状态, 满足植物搭配的生态学要求。第二, 在植物搭配的时候要利用好植物之间相互关系, 使各种植物能够达到互惠共生、共同生长的目的, 如在配置上可以将皂荚与白蜡一起种植, 这两种植物在养分的需求上有很大的区别, 彼此之间不会影响到对方的成长, 而且能够形成一种共生的环境, 促进对方的生长。此外, 在植物的选择上, 做好选择当地常见的植物, 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可以与当地的社会文化、人文特点结合起来, 提升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和整体品位, 形成富有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景观体系。

总之, 园林植物的配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要求园林工作者必须具备深厚的植物学、园林景观学知识, 并要详细掌握当地的生态环境、气候等方面的详细资料, 在植物配置中严格遵守配置原则, 并将艺术手法融入到搭配中, 保证人工植物群落的生态性、发展性,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

摘要:在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当中, 园林植物的配置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因为不同的城市受到地理位置、气候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对园林植物的要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即便是在同一个城市, 那么多的园林绿化植物, 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 以达到最佳使用效果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这需要深厚的植物学、生态学知识做支撑。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结合笔者在长期的园林绿化建设上的经验, 就园林植物优化配置的必要性展开探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以期能够对园林建设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史丽娜, 李璟璇.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 2011 (12)

[2]张俊红.现代园林绿化设计对植物配置的要求[J].中国园艺文摘, 2011 (4)

[3]毛美余, 蔡鲁祥.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0)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分析 篇2

在设计生态型园林景观过程中,线条、色彩以及比例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变化与差异,并且一般都以多样性特点呈现。尽管如此,在设计中设计人员还需要确保彼此之间拥有一定的相似性,给人以相应的统一感,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和谐统一,同时也能够使得生态型园林建设更加活泼。如果在园林型生态设计中赋予过多的变化,那么园林的整体将会过于复杂,给人以凌乱感,导致园林失去了美感,同时也无法发挥出其美化城市的作用[1]。可是设计过程中,如果过于平淡便会导致园林景观过于呆板,同样无法满足人们对美的要求。为此,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中坚持统一性原则极为重要,在统一的基础上寻求变化,最终实现景观和其他方面相协调的目标。

1.2美观性原则

美观性原则主要指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能够与大众审美要求相符合,缓解人们视觉疲惫感,充分体现出植物群落美,同时艺术和科学的价值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来。这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植物群落配置工程中,充分体现出植物造景功能以及观赏特性。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将人们的观赏需求以及美学原理作为基础,并且要掌握植物群落的季节性与动态变化,使得植物的生长期被延长,达到丰富景观美感、提升其观赏价值的目标。

1.3因地制宜原则[2]

生态型园林景观设计期间,设计人员需要将城市自然条件、地域文化特点等作为基础进行设计。因此,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态型园林美的要求,这样打造出的园林景观才能够容易被大众接受。

1.4经济性原则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分析 篇3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在园林绿化的整体建设中,植物的配置是整个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决定园林绿化整体效果的关键性,可以说,一个园林绿化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园林内植物的配置安排。因此,正确合理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是保证园林绿化建设顺利实施的关键性因素。

1.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重要意义

园林绿化中,植物作为一种软件的景观建设,对园林中硬性的建筑设施来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时候,植物的合理配置甚至会影响到其硬件设施的使用效果。例如在我国最为著名的‘曲院风荷’园林建设中,因为有着荷花呼应使得原本棱角分明的园内硬用设施看起来柔和了许多,为园林的美观铺垫出一层绝美的韵味。又例如我国现存于世的牡丹亭、梅轩等园林绿化建设,都是以植物的完美配比,使原本生硬静态的设施充分地融入到动态柔美的植物中去,以此来实现其独有的特色,给人一种宁静、详和的感觉。

1.1植物配置的重要意义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适当地以植物进行配置,使园林内建筑物在植物的柔美与春意下遥相呼应,给人一种真正融入大自然生态中去的感觉。同时,植物所特有的弯曲的线条、丰实的外型及自然流畅的叶型与园林内直线型的建筑物形成了新明的对比,将建筑物原有的生硬感觉变淡,营造出柔和的视觉效果。

另外,植物的色彩丰富,一年四季都会有不同的颜色变化,与园林内建筑物形成了相互协调又相互烘托效果。另外,植物还可以做为园林内的建筑标识,例如:在娱乐性较强的建筑物墙面上就可以配以爬山虎,使整个建筑给人一种放松、年轻的感觉。又如在园林内厕所及垃圾点位置,可以配以低矮且美观的植物,会给人一种温馨、宁静的感觉。

1.2基于绿化植物中所存在的问题

对绿化植物自身而言,也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的。首先,在进行绿化植物选种时,许多城市的规划人员只重视园林绿化建设的美观性,而并没有按照城市的土质要求及气候要求进行适当的选种,使树种自身的成活率较低。另外,在选择绿化植物时,人们往往忽视了其生态性原则及有序性原则,使植物在绿化过程中常因各种原因而阻碍其生长,造成了后期维护时大量人力物力的支出与浪费。因此,在植物绿化过程中,选择适合的树种和配置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2.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

植物的合理配置对园林的绿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园林绿化建设的好坏关键在于植物的配比与建设,因此,在园林建设中选择合适的植物是十分有必要的。

2.1植物配置的类型

不同的园林绿化建设中,要配以不同的植物来渲染环境,例如,一般在学校附近的园林或是政府办公楼绿地植物配置中,就要选择林木类植物进行配置;而在大面积的园林或广场等公众场地进行植物配置时,就要选择大片的草地进行搭建,绿油油的大片草地会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而绿篱植物则是多数单位园林内不可缺少的植物类型,它不仅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并且可以做为隔离带使用,会给人一种很舒适的感觉。另外,在园林绿化建設中,盆景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大片空地上,将多种类型的盆景摆出具有艺术气息的景观,会使人身临在大自然中一样,有种宁静与美的感受。

2.2植物配置的原则

植物的配置虽然可以使园林更具动态性,但也要遵循配置的规范原则,首先,植物的配置要充分满足于园林内功能建设的要求,并与园林内建筑物及山水融为一体;其次,植物的栽种要以适合该城市生长环境的树种为佳,同时在植物配置时应注重园林内整体的建设效果,要做到层次分明,主谓分明,使植物与园林内其它建筑物即相呼应又相对独立;再次,园林内植物的配置要充分注意到景观建设的配置与独有的特色;最后,在园林建设中,各植物之间要保持一定的协调性。

2.3植物配置的生态习性

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生态习性的配比是十分重要的,每一类植物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及生态习性,因此,在园林建设中,对每一个景观都要充分注重其生态生的开发,使园林绿化景观具有很好的自持性、生态性及互补性等特征,使其真正成为城市绿化的亮点工程。

3.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所在的问题

绿化植物的配置对园林的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过程中还相对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整体建设的效果。首先,园林内植物的配置缺乏一定的统一性,虽然城市规划建设每天都在进行,但这其中并不包括城市园林的绿化建设,因此,许多城市在园林绿化过程中,对植物的配置随意性和盲目性较大,使城市内各园林都十分相似,缺少了一定的独创性;其次,有些园林绿化建设中,对植物的配置只讲求美观,而忽略了植物自身的生长气候及环境,这使得许多植物在被配置到园林建设中时,造成成活率十分低下的状况,严重违背了园林绿化的初衷;再次,许多园林绿化建设中只注重表面的植物搭配景观,并没有仔细地研究植物的生长特性及习性,因此无法正确选择每种植物栽种的最佳时间,造成了植物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因而造成园林植物配置的反效果;另外,在植物配置过程中,浪费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有些城市在园林建设中过份要求完美,将大量不适合的植物栽种其中,造成了投入与产出严重不平衡,后期园林维护时人力及物力大负荷支出;最后,在如今的园林建设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艺术性与文化性的园林景观,但就目前园林绿化建设来看,无论城市中还是城市间的园林绿化建设都如出一辙,并不是按照每个城市的不同文化与地理情况而建设,使园林绿化失去了其应有的特性,从而失去了所代表城市的内涵、文化性和艺术性。

4.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在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合理的搭配。首先,在植物配置中,要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例如高速路上用于隔离带的绿化植物,为了避免造成交通事故,常使用一些反光效果较差的植物做为绿化首选,而在一些儿童游乐园之类小孩子较多的场所内,则多选用一些无刺无毒的植物作为装点。因此,在不同的环境下要选用不同的植物进行配置,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其次,园林建设中要充分尊重其艺术性原则,在植物配置时选择有序的植物搭配方式,使整个园林看起来协调、美观,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完美享受。

5.结语

由上述可以看出,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对整体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及方法,从植物的选择到配置、从植物习性到生态要求,都做好充分的调度与安排,这样才会建造出真正的园林绿化景观。 [科]

【参考文献】

[1]卢秋琴.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思考与建议[J].种业导刊,2011,09.

[2]王彩燕.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2011,06.

试析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策略 篇4

关键词:园林植物,优化配置,问题,策略

1 目前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植物种类单一, 植物配置结构简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居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居民生活需求也不断提升, 园林景观建设, 一方面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放松场所, 另一方面也能够有效改善我国城市生态现状, 为此, 园林景观建设也成为我国城市规划中的重要部分。但是, 受国际化园林景观思想的影响, 许多城市进行盲目的借鉴和应用, 引进大量名贵树种以及外来物种, 且没有对实际种植环境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估, 既无法有效保证物种的存活率, 也使得园林植物配置结构简单, 造成园林生态稳定性严重不足, 大大降低了园林景观的建设效果。

1.2 植物搭配混乱, 缺乏观赏性

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 必须要保证园林植物配置的层次分明, 以强调园林景观的空间感, 保证良好的视觉效果, 提高园林景观的整体观赏性。但是, 目前我国园林景观施工存在一定的混乱性, 从植物选择到植物配制之中, 都缺乏良好的统筹性和特色性, 植物色彩单一、植物搭配尤为不协调, 色觉亮点不明显, 给人以凌乱的感觉, 缺乏植物的多样性, 使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大大降低, 容易造成厌恶感或视觉疲劳, 严重影响到了园林景观的实际作用效果。

1.3 地方特色不明显

地方物种是地方生态的主要亮点, 也是地方特色的主要表现形式, 地方植物中不乏外观精美的优质物种, 地方植物的合理应用, 不但能够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存活率, 还能够提高园林景观的生态稳定性, 对于园林景观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 就目前我国园林景观建设来说, 往往过于重视外来物种和名贵物种的引进和应用, 不但增加了资金消耗, 也造成了管理上难度, 更难以体现本土区域特色。

2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策略

2.1 加强对环境的勘察和分析

在园林植物配置之前, 首先要对园林景观建设环境进行充分的勘察和分析, 根据结果选择合适的物种进行种植, 提高植物成活率, 增强植物环境适应能力, 进而提升园林景观建设的实际效果。环境勘察和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土壤酸碱度, 这些数据对于植物种植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温度对植物的生长具有较大影响, 不同植物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尤其是对于名贵物种, 如果不做好必要的温度调查工作而盲目进行植物的引进, 容易造成植物的死亡, 给园林建设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对于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较为落后的地区, 要做好对降水量的调查和分析, 并针对降水量的多少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种植, 避免雨水对植株的损伤, 以造成植物存活能力的下降。

在植物配置过程中, 也应该充分考虑地区环境质量对植被的影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环境污染现象也日趋严重, 园林植物配置时, 既要保证植物的有效存活和生长, 也应该注意植物的实际作用效果。比如, 对于靠近居民区的园林景观, 应该适当增加侧柏、龙柏等树木, 以提高植物对粉尘的吸收效率, 减少粉尘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对于工业污染气体较多的地区, 则应该选择广玉兰、棕榈等树木, 保证植物的存活率, 并提高植物对有害气体的吸收。

2.2 重视生物多样性原则

物种多样性, 能够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生态稳定性, 减少外界因素对园林景观的破坏和影响, 提高园林景观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修复能力。比如, 对于海边园林植物配置, 多采用椰子树、剑麻、水鬼蕉、草皮等多物种结合的方式, 既能够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空间利用率, 也能够有效避免植物之间的影响, 提高植物观赏性的同时, 也有效丰富了园林景观的物种数量, 提高了园林景观的生态稳定性, 发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2.3 加强地方物种的应用

地方物种的合理利用, 对于园林景观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目前, 我国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过程中, 往往注重对外来物种和名贵物种的引进, 以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性, 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度。但是, 在外来物种引进过程中, 采购费用和运输成本都大大增加, 且维护管理工作也较为繁琐, 增加了园林景观的建设难度。地方物种的合理应用, 能够有效提升物种的环境适应性, 保证物种的存活, 并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对于园林景观艺术性和观赏性也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植物配置过程中, 要注重对地方植物的应用, 挑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物种, 提高园林物种丰富度, 对于我国园林景观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总结

园林绿化过程中, 园林植物的配置工作是尤为重要的,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必须要综合考虑应用植物的相关特点和优势, 既要达到设计师的设计要求, 保证植物的存活率, 又不能使植物之间产生生长影响, 因此, 在实际建设过程中, 要加强园林植物的优化配置, 提升园林景观观赏性, 促进园林景观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华.浅谈园林植物优化配置方式[J].河北林业, 2011 (4)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分析 篇5

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掌握好每种植物的生活习惯及他们的生活特点,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植物种植的成活率,且能够达到预期的美化效果。为了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在选择植物品种时,要根据种植环境以及土壤的质量进行选取,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植物尽快适应种植地的生长条件,确保植物的成活率。此外,还需要做好日后植物的养护工作,这样才能使得植物更快、更好地成长,早日达成美观效果,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

3.2保证多样化的植物种类

园林植物的多样化设计可以使园林绿化更具有美感,能更好地突出城市园林的立体感。在植物配置种植过程中,应当选取多种不同的习性以及形态的植物进行交叉种植,并且要保证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色彩的协调性,这样才能突显出园林的多层次、多色彩的特征,才能勾画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生活环境,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够可以感受到原生态的美感。园林的多样性特点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吸引各种动物,使动物拥有自己的家园,可以促进动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实现生态平衡。

3.3乡土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搭配

植物配置过程中,应尽量采用乡土树种,便于日后养护管理,又可以减少由引种、迁移、运输而造成成活率低的问题。由于乡土植物的生活习性以及形态特征都已经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比外来的植物拥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所以选择乡土植物可以在保证园林设配置的稳定性的同时,开发本土园林植物资源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很多地区以及开始实行开发本土园林种植。例如,我国赣南地区种植的榕树、香樟等,都是采用选择当地的植物进行种植,这样不仅可以呈现出当地的植物特色,还实现了群落的生态特点。

3.4根据季节变化,合理选择植物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季或夏季是绝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季节,一到秋季时分,很多的植物都会渐渐枯萎了。所以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季节因素,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应该选择不同的绿化植物,使生态园林建设没有季节之分,使城市园林无论是秋季还是冬季都能满足绿化需求,使城市园林一年四季都能发挥着生态效益。

3.5观花与观叶植物结合

为了园林绿化具有立体感,让人们的眼球更具有美感,在生态园林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注意花朵与植物之间的搭配比例,交叉种植多种且颜色各异的植物,这样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绚丽多彩的花朵,还可以观赏到绿油油的树叶。为了突显园林的层次感,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可以配置一些形状各异,颜色深浅不一进行交叉配置。例如:在同一片园林中同时种植淡绿色的草木、暗绿色的油松及深绿色的樟树这3种植物结合种植,可以有效展现出了园林的层次感,同时在色彩上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既给让人有一种舒适的感觉,还可以给人们的眼球有着不同的美感。

3.6注意层次

在园林拼花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花卉的层次以及色彩的搭配,合理布局不同的叶色和花色,做好当木的层次与色彩的搭配工作,才能给人们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在植物配置过程中,还要注意很多细节。

4结语

园林绿化设计的快速发展与城市道路建设发展是成正比的,是城市环境改善效果的象征。园林设计者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合理的布局好植物的种植比例,要与生态学和美学进行有效结合,协调好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新安.北方中小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趋势浅析[J].现代园艺,(22):79-80.

[2]张慧芳.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现代园艺,2016(22):16.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分析 篇6

关键词 植物配置;生态园林;生态性能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2-07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促使生态园林成为现代化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方向。生态园林的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让城市得到更加合理的生态系统,使城市与环境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在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就是将植物和其他物质相结合,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创造各式园林景观,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要,从而改善城市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推动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

1 植物在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功能

植物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可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使人们在工作之余感受到美的享受,呼吸到新鲜空气,提高生活质量。展现城市的空间艺术;同时,园林景观中的植物,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功能。

1.1 降低城市温度,改善城市气候

近年来,城市热岛效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园林植物自身的蒸腾作用,具有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降低城市温度,改善城市气候,可以净化水体,保护水源的作用。

1.2 净化空气、增添城市生机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气污染引起了重视。园林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仅可以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达到平衡,而且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提升环境的质量。可以说,植物是城市最好的“空气净化器”。植物可以吸收城市的灰尘、杀灭细菌,消除噪音,有效减轻城市的污染,为城市增添一抹绿色的生机

1.3 美化环境、陶冶情操

不同的园林植物拥有不同的形态和颜色。万千植物增添了城市的大自然之美,降低城市的生活节奏,缓解紧张的生活压力,提高生活情趣,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操。所以,植物景观的配置设计的优劣,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2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中国古典园林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1]。在现代的园林绿地中,植物配置有着不同时代的独特风格。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科学性,讲究艺术性,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的效果。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2.1 遵循自然规律

园林植物配置应使植物遵循自身的生长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植物生存并生长得好。当下,许多城镇绿化都注重引进常绿树种,但是有些常绿树种引种进来后,不能适应当地的生存条件处于临死的边缘,这相当于做了无用功。每个城市都有最适合于本地生长的植物,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不仅能够发挥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而且还有降低配置成本的作用。

2.2 生物多样性

一个生态系统是多种植物和生物的组合,城市生态系统也不例外。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物种配置可以体现人工美,使空间结构更加完整。乔木、灌木、绿草相结合,使园林群落更加稳定,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单一的物种配置,在生态上和景观上都是单调的,显得城市更加的单调。隐藏了城市的独特风貌,削弱了城市特有的魅力,也弱化了城市园林绿化应发挥的生态效益。

2.3 遵循美学原理

植物配置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根据美学原理,进行融合创造。注重不同园林植物的合理搭配,布局合理。在追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时,要注重园林植物的季节变化的景观效果,定时进行人工修理,塑造植物主体形态,达到与周围环境相融合的目的,创造优美景观。

2.4 色彩协调

植物配置要注重色彩的变化和对比。随着四季的变化,植物色彩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同一地区配置适合四个季节的植物,使城市四季常青。在细节配置上,如常绿树下可配置耐阴性强、花色明亮、花期较长的植物,如玉瞽。

3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3.1 多层次

按着空间的顺序结构,在不同的空间层次配置植物,充实整个空间。将乔木、灌木、花卉和地被植物按从上到下的多层次配置,地表配置上不同花色花期的花卉,极大地丰富了植物景观,使城市充满色彩。

3.2 协调性

每一个植物都有其不同的姿态,有的比较规整,有的参差不齐,有的高,有的矮。配置时,要注重植物相互之间以及植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和谐协调,达到相互平衡的状况。

3.3 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对比植物间的高低、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相互配置,表现出一定的艺术构思,烘托出美的植物景观。树丛组合,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将形态和姿色相近的树种组合在一起[2]。

4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4.1 树木的修剪问题

及时进行正确的修剪、整形是重要的园林养护管理措施。及时修剪可以调解树势,保持树冠结构,有助于形成优美的树姿,促使植物的开花结果,提高树木质量。达到树与周围的园林建筑搭配相得益彰,美观协调的目的。进行合理的人工干扰,形成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植物群落系统。修剪时,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在其休眠期,生长期分别选择不同的修剪方式。

4.2 物种的选择问题

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也就是因地制宜。选择植物的物种时,要以当地的乡土植物为主,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此外,需注意的是,不要选择有飞絮、有异味、易过敏的植物。另外,防止恶性杂草入侵,避免物种入侵。

4.3 四季的变化问题

我国北方四季的变化非常明显。所以园林景观配置植物时,需要充分考虑四季的变化,确保园林景观在一年四季都有丰富艳丽的色彩。避免冬天过于萧条的景观。在合适的地区种植常青树,如冬青,松树等,加强落叶树与常青树之间的有效搭配,使园林植物能够在全年都保持鲜艳,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生态效益。

4.4 病虫害的问题

病虫害的问题一直缠绕着所有的植物。园林植物群落不可避免的会有病虫害的发生。在面对病虫害时,一般采用化学药剂的方法。但园林植物是供人们娱乐的场所,所以应尽量避免使用化学药剂,以免对环境带来化学物质的污染,防止污染土壤。因此,需要利用生物学方法来治理病虫害,运用生态的方法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4.5 园林绿地也是园林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

园林绿地一般是较为宽阔的场所,可以作为临时性的避难场地。当遇到重大地质灾害,如地震,可以将草地作为避难场所。因此,园林绿地要栽种比较耐践踏的草坪,这样还可以使人们与绿地的近距离接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5 结语

园林是一门系统综合的学科,包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园林建设在农业和林业的基础上,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生态学和美学都有紧密的联系,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生态园林设计中,绿色植物在配置上要科学、合理,讲究空间上的层次感,注重色彩的搭配。遵循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审美的基础上提升艺术感。园林艺术的发展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生态基础,是我国城市绿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加强对中国园林的研究力度,将生态学理论有效的运用到园林建设上,为人们创造一个协调、优美的景观环境,为子孙后代保护好环境和资源,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令培,杨姿新,吴刘萍,等.湛江市绿塘河湿地公园的建设探讨[C]//中国公园协会2010年论文集[A].中国会议,2010.

[2]潘桂菱.合肥城市公园生态型植物群落评价与配置优化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2.

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篇7

关键词:植物文化,现代园林,植物配置

在当前中国的园林景观之中, 植物作为重要的组成元素和表达内容, 不仅美化和绿化了园林, 还承担了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 在美学上和功能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1]。植物文化在园林景观之中主要以现代园林之中的植物配置来得以表达, 以植物本身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承载设计师的造园理念。

1 植物文化的主要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植物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达方式, 在古诗文之中常常出现以植物入诗或以植物作为意象的例子。古人对不同植物寄托了不同的情感和思想, 如认为竹子谦虚、坚韧, 认为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认为牡丹富贵华丽, 认为松柏沉默坚定, 这些美好的思想品质和吉祥象征赋予了中国的园林景观以更多地人文背景和思想深度[2]。通过栽种不同的植物, 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可以表现出主题和主旨, 以植物文化表达自身的美学追求和造园理念。

2 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

在现代园林的景观设计时, 为了亲近自然、贴合人民对于自然环境和绿色植物的现实需要, 植物的配置成为重要的景观设计内容。在实践之中可以发现, 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有以下几点方法和对策。

2.1 结合地形设计植物景观的主题

当园林中植物种类较多、园区占地面积较大时, 按照主题设计植物景观可以最好地做到多而不乱、繁而不乱, 也能较好地表达设计师的设计主旨。

在设计植物景观的主题时, 设计师可以结合地形进行主题的划分, 如池塘、小河附近以“水”为主题进行设置, 在池塘之中设置水生植物睡莲、荷花, 在池边种植芦苇、菖蒲, 在河岸上载重垂柳, 结合池塘、小河的景观和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将河流、池塘和水生植物、河边植物相互映衬, 再加上水中的游鱼和河岸上的行人, 有静有动、生动活泼。

除了“水”为主题, 结合地形以大量乔木间杂种植还能够塑造出山丘和林野, 以灌木和乔木制造出地形起伏的山峦丘壑。园区较小的园林, 设计师可以合理运用植物营造出景深, 并巧妙运用植被对各个景观之间进行天然地隔断, 使园林显得繁而不乱、层次分明。

在有着大片开阔地的园林之中, 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植被时可以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特色植物, 大范围种植某种花卉形成特色园区。等到花季, 鲜花盛开, 乍看好像漫山遍野、铺天盖地, 这种密集种植单一花卉带来的景色极富冲击力和感染力。

2.2 以四季为主题配置植物

除了地形, 占地面积较大的园区还可以设置各种富含人文底蕴的主题, 例如以四季为造园主题, 在各个分区之间以植物或是建筑隔断。在以“春”为主题的园区, 设计师可以遍植花木营造出春天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的气氛, 主要选择迎春花、桃花、杏花等春季开花的花卉, 使这一园区成为春季赏景的重点。在以“夏”为主题的园区, 结合池塘可以塑造出夏季庭院深深、小荷初绽的景象, 也可以以石榴花、紫藤等夏季花卉为炎炎夏日增添清爽绚丽。夏季植物生长繁茂, 许多落叶乔木都会在夏季枝繁叶茂, 像槐树、银杏和梧桐等树木都是营造夏季清凉绿阴的典范, 为城市增添绿阴和凉意, 也有助于城市夏季温度的降低[3]。

秋季的园区在造园理念上可以突出红叶的热烈和黄叶的绚烂, 在秋季为主题的园区, 园林设计师可以广泛种植枫树、槭树等秋季树叶变红的乔木及银杏、二球悬铃木之类秋季变黄乔木。对于园区较小、不适宜种植高大乔木的园林, 秋季主题的园区也可以以菊花等盆景为主要景观, 以菊花的凌冽风姿烘托秋季园林植物景观的英姿飒爽, 营造出秋高气爽的景色。

冬季的造园主题受限于地区环境和环境温度, 对于纬度较低、冬季温度较高的地区, 冬季的植物选择范围较大, 能够在野外越开花冬的花卉, 茶花就是不错的选择。在冬季平均气温更加低的地区, 造园时设计师可以选择腊梅和梅花, 傲雪寒梅可以成为冬季赏园的重点。在中国北部, 冬季的气候更为严酷, 极端性天气也跟多, 为了保证冬季的植物存活, 设计师应该更多地选择耐严寒的植物。松柏等常青乔木、灌木四季常青不惧严寒, 以此作为造园的主题能够营造出凛冽肃杀的气氛, 在冬季大雪纷飞时也非常应景。

2.3 高低错落配置植物

除了按照主题配置植物, 植物搭配时还要考虑植物之间的高度搭配。例如, 在设计园林时进行植物配置, 将灌木、乔木和草本植物混杂种植, 将垂柳、旱柳等垂坠感较强的植物种植在水域附近的池塘、小河边, 搭配水葱、芦苇、荷花和香蒲等生长在沼泽浅水中的水生植物, 再配合水中的浮萍、睡莲、水葫芦等浮水植物, 水波袅袅的景色搭配各种赏心悦目的植物, 高低错杂, 极富有画面感和层次感。

考虑到园林在四季的观赏效果, 设计师需要保证园林在四季都有景可看、有花可赏, 更多地将开花季节不同的植物搭配在一起。例如, 春天开花的樱花、桃花和杏花花期不同, 可以间杂种植, 夏天的石榴花、睡莲、栀子和米兰等花卉也可以搭配在一起, 再加上秋天包括丹桂、银桂和金桂在内的不同品种的桂花和深秋的菊花、冬季的腊梅水仙, 四季花卉参杂种植, 使园区时时鲜花盛开、四时之景各不相同, 极大地提升观赏性和趣味性。

对于园区较大、有条件对园林进行进一步划分的园林, 设计师在植物搭配时可以考虑到园区的色调统一和色彩和谐, 能够进行更多地搭配尝试。例如, 将枫树、槭树、鸡爪槭和红栎等树叶呈现红色的乔木搭配上石榴花、凌霄花等红色系的花朵, 再加上石蒜、红玫瑰和红蔷薇等色泽红艳的花卉, 园区的色泽将会非常统一和谐。除了红色系, 黄色系的花卉植物也很好搭配, 乔木中的银杏、梧桐、榆树和水杉秋季有着金黄的叶片, 花卉中腊梅、金缕梅、迎春花和金合欢绽放着金色的花朵, 将其搭配在一起, 园区将有着金色的主题色调。

3 结语

由于城市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和人民群众对于生活条件的要求逐步提高, 在当今中国园林景观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生活条件提高后对于绿色生活和减少废气噪音的实际需要, 城市居民对于城市绿化和城市中植物覆盖率有着更高的要求, 植物景观成为当前造园的重点。结合植物文化, 合理配置植物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成为现代园林设计的重中之重和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1]杨絮飞, 李国新.论中国古典园林中植物语素的多维审美意蕴[J].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 (2) .

[2]于冰沁, 王向荣.论园林植物配植形式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文化性[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 .

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分析 篇8

1 古今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与象征

从原始人类把树木当成“神木”的原始崇拜开始, 植物就已经渗透着文化内涵。儒家文化的“比德”思想、古代诗人对世间万物的赋诗感怀, 影响造园文化的同时极大的丰富了植物的文化象征意义, 例如牡丹花预示着富贵, 杏花表达幸福, 木棉树代表英雄, 柳树意寓依依惜别以及桃李象征门徒众多等等, 不同植物的特性被古人赋予了良好的寄托和不同的情感含义。与此同时, 植物景观的不同配置方式及其栽种的不同地点也被赋予了各种不同的人文内涵, 比如学校常常栽种碧桃、绿叶以表达“桃李满天下”;绿篱修剪成方圆形状以隐喻“无规矩不成方圆”来赞扬严谨的教学风气;书香世家多种植竹、梅、松这“岁寒三友”以表示坚贞节操的人品等等。

除了植物本身的象征和时代赋予的人文内涵之外, 植物的文化内容有时还会融入诗文、碑刻、对联、匾额等“点景”, 起到点石成金、锦上添花或者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欣赏者通过这些文字产生联想, 产生弦外之音、景外之景, 升华精神境界, 产生别样的游园情趣和想象。

2 现代园林植物设计的问题与特点

园林艺术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充当了最好的装饰品, 也成为了展现“城市新形象”表达新主题的最佳配饰。然而, 园林发展的迅猛势头在成为潮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城市在进行园林配置的时候急于表达自身的进步, 没有做到真正的文化契合。设计师们为了展现城市的现代化, 往往在设计手法上崇尚所谓的后现代, 盲目跟风和抄袭西方的各种设计形式, 甚至东拼西凑, 不仅丧失了文化自尊和自信, 也没有表达出清晰的文化主题和民族或者地域风格。

再者城市园林的设计者在市场化的大潮中逐渐商业化, 为了所谓的建设城市“新形象”不断更换植物, 塑造不同的主题, 急于见效却没有做到精益求精, 成为经典。设计师缺乏创新精神和设计理念, 在复古和后现代的幌子下进行所谓设计, 把抄袭当成继承传统、效仿当成时代表达, 造成园林艺术鱼龙混杂, 没有实质内容。

除此之外, 现代园林植物设计在摆脱传统束缚, 创造新意的过程中也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古典园林讲究统一和规律, 用单一的植物烘托出独特的主题, 用规律的设计来创造别具一格的文化氛围。现代园林在融入现代文化潮流时努力做到植物运用的多元化, 创造各种不同的搭配效果, 但也因此常常造成植物景观的配置不科学, 植物之间互相影响, 效果不能持久, 反而造成园林景观的杂乱无章, 没有遵循植物的生态规律。而且, 园林设计也因为混搭而造成没有主题和文化氛围, 形成的只是石头与植物的胡乱堆砌。

3 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与应用

首先, 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主要是配合城市建设,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城市的文化和民族以及地域特色。市花市树是每个城市居民投票选出并通过审议, 受到大众广泛喜爱同时适应当地气候地理条件的植物品种, 它的选择必须紧扣城市历史人文内涵, 并且是具有契合城市主题的象征意义和极具地域特色的常见植物。城市园林的植物配置和应用过程中应当参考城市的人文内涵, 将市花市树融入城市园林的建设中。

其次, 植物的文化底蕴是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 传统的古典园林往往是私人和贵族所有, 具有贵族的特性, 艺术性较强, 并讲究统一和规律。现代园林配置应当在参考古典园林的同时结合时代特色和文化要求改变配置的理念。城市或社区公园、开放性绿地逐渐进入居民的日常生活, 园林植物不能再一味的讲究高贵、艺术、统一, 而必须变得更加大众、科学而多元多样, 既满足普通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营造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也尊重植物的生长规律、引进多元的植物品种从而创造出大量新奇有趣味的植物景观。

另外,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参考公众的意见, 鼓励公众参与。园林是为公众建设的休闲场所, 设计不适宜太复杂、太艺术, 给人遥不可及的感觉。在进行园林设计和植物造景时, 必须以人为中心, 从人的感受出发, 考虑观赏使用的人的需要, 追求舒适自然、简单方便, 增加园林的亲和力。

4 现代园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现代园林的植物造景是力图通过各种园林植物的艺术搭配, 综合考虑其生态规律的前提下, 充分展现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美感, 创造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交相辉映的景观, 表达特定主题或意境并具有特定功能的艺术空间。

园林设计是以植物景观为主要元素, 而植物是一种具有生命发展空间的群体, 必须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 实现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避免搭配不当或者选择失误而导致的后期重栽或者浪费问题。可持续发展是针对植物本身的生态规律而言, 首先就必须运用生态原理, 遵循自然规律, 比如绿地设计就要求在平面上有系统性、空间上有层次性、时间上有相关性。与此同时, 植物造景还应当遵循自然界植物的群落发展规律并利用植物环境的资源价值, 最大程度的模拟自然界的群落搭配、实现生态的最佳平衡并力图构建生态保健型的植物群落、发挥植物的环保和养身功效。

5 总结

中国的园林艺术有着3 000多年的历史, 它独特的艺术风格承载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明, 也赋予了内涵丰富的植物文化。园林设计中的植物景观不仅是中华宝库丰富文化信息的载体, 也是文化符号和吉祥如意的象征。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所体现的时代文化和设计理念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借鉴宝库和珍贵文化资源。因而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一定要继续传承和弘扬传统的植物文化。在此基础上, 现代园林的植物景观配置还必须与时俱进, 融入现代元素, 在保持文化魅力的基础上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将文化与大众融合、内涵与流行交错、意蕴与特色贯通, 继续发扬中华园林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并且严格遵循植物的生态生长规律和自然搭配效果, 让植物造景实用美观又环保健康, 实现园林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植物作为现代园林文化的符号在不断的传达创作者的理念或者作为一种文化象征出现。作为园林的主要构成元素, 植物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独特意境应当作为弘扬文化的最佳代表, 在现代园林配置中得到更为广泛而恰当的应用, 并适应时代的潮流,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 实现配置的科学合理、多元大众, 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植物文化

参考文献

[1]张鸣灿, 林萍, 潘耕耘等.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8)

[2]刘芳, 姚锦.园林植物文化景观特点及园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J].法制与社会, 2008 (9)

[3]黎伯钢, 李德祥.中国植物文化与现代园林景观[J].安徽农业科学, 2008 (10)

[4]车生泉, 郑丽蓉.植物配置系列——古典园林与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比较[J].园林, 2004 (1)

[5]胡湛, 李斌斌.园林植物文化漫谈[J].花木盆景 (花卉园艺) , 2009 (8)

园林植物优化配置分析 篇9

关键词:园林建筑,园林植物配置,协调关系,分析与探究

1 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的内在联系

在园林中,园林建筑给与之相应的植物提供了固定基址,把影响植物的一些小气候给有效改善。园林景观中的一些建筑房顶以及外环境既能够给植物提供一些固定基址,还可以对植物进行必要的保护,为植物的良好健康生长提供了一个适当环境。同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在植物造景时,园林建筑可以做夹景以及背景使用,江南一些地区的私家园林都会用植物在墙壁上进行绘画,以墙做纸,一行翠竹、几块岩石、翠绿的小草,都可以用白色的粉墙当做绘画的背景,勾勒出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色。另外,各种不同形式的门窗以及洞口也可以起到一个框景的效果,从而形成一幅形态各异的“无心画”,与周围的植物一并形成优美的景观。通常情况下,所指的景色是说园林中植物的景观,而筑显而易见就是指园林中的建筑景观。园林之所以能够呈现出优美的景色就是景和筑的完美交融,它们之间有着和谐的内在联系。首先,园林植物的物种之间有着内在联系,物种与物种之间相互衬托。因此,在对园林物种进行选择时务必要把物种之间的这种互相映衬的美予以重视,比如,在选择花类以及树木树种时,必须要考虑这两者的协调性,一般情况下,一些季节性花类可以与常青树的树种互相映衬,从而产生出一种对比和反衬的效果。其次,园林中的建筑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内在联系。不同的建筑物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在搭配建筑物时一定要恰当处理。

2 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的外在联系

2.1 建筑与植物颜色搭配要协调

春嫩夏绿、秋黄冬白,在园林中一年四季的景色各不相同,要想让园林中的四季景色都能充满绿意和生机,就必须对植物的不同颜色进行协调和搭配,从而形成不一样的韵味和精致之美。在春天,树木的新蕊要和园林中亭子上的蓝色琉璃瓦相互衬托,欣欣向荣之意就会油然而生;在夏天,茂密的树叶要和园林中假山上流动缓急的白色瀑布相得益彰,就会让人有一种自然清凉的感觉;在秋天,要让平静透明的湖水与金黄的落叶、静止的鹅卵石衬托的惟妙惟肖,让它们之间能够迸发出落叶临秋以及水落石出的自然情感;在冬天,要把一些常青树、落叶树与银装素裹的世界相对照,使它们之间形成一个鲜明对比,让人从中可以体验到生命的延续以及生命的轮回。

2.2 建筑与植物物种之间的比例要合理

园林中都有大景色和小景色之分,在搭配这些景色的时候要注重它们之间要相得益彰,能够体现出映衬美以及合理的比例,可以做到大景色衬托小景色,大景色中能够突显出小景色,从而产生出一种比较自然的审美视觉效果。为了能够把园林中的主题给有效体现出来,在进行植物物种配置的时候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在对园林的某一个景点进行命名时,可以根据植物来进行,让这个景点在园林中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建筑,我国园林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杭州西湖中著名的“柳浪闻莺”景点,它的命名就是依照植物来进行,让人们看到名字就能够知道这个景点的意思,原来在景点的重要位置中设有许多柳树,这些柳树一起形成了一个“柳浪”的自然景色。当然,在园林中一定要协调好景观之间的大小比例。在选择设置园林建筑以及园林物种中务必要注重它们之间的比例美,尽可能做到框景、远景和近景搭配的相得益彰,使之能够完美融合在一起。

2.3 景观与建筑物之间的联系要紧密

通常来说,建筑与植物物种之间在园林中有着必然联系。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各个植物物种和建筑之间保持映衬和协调,在对植物物种进行选择时,既要把物种之间的联系予以重视,还要掌握植物物种和园林建筑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园林中的亭台轩榭搭配花草树木就能够把一种曲径通幽的视觉感受给充分体现出来。同时,园林中的各个植物能够增加建筑的丰富性,形成一个界面。当前,许多建筑都注重运用植物来分界,以此来界定空间,植物如果能够做到疏密相间,既虚又实,相互衬托,能够和建筑物结合成一个整体,就能够呈现出和谐与健康之美。

3 结语

要想从根本上创建一个自然优美的园林景观,广大设计师务必要把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配置的协调关系进行一个充分理解与认识,依照它们之间的内在和外在联系,科学进行因地制宜,最大化实现园林建筑和园林植物配置的互相衬托和协调,做到植物和山水的完美融合,形成自然和建筑的统一性,为人们打造一个独具特色的景观。

参考文献

[1]成万里.对于园林植物配置的探讨[J].建筑界,2013(1)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 篇10

1 生态园林的含义和设计原则

(1) 生态园林的含义。生态园林是基于传统的园林设计而产生的, 目的是发挥园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而更加有利于人们的生活健康。生态园林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以及对粉尘的吸收作用来达到净化小区空气, 避免环境污染的效果, 合理的搭配植物, 美化环境, 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和优美的生活场所。 (2) 生态园林的设计原则。主要有3个:第一就是景观性原则, 也就是生态园林的设计一定要达到让人赏心悦目的效果, 突出植物群落间的和谐。第二就是生态位原则, 无可厚非, 在生态园林中, 要考虑到不同物种的特点和作用, 体现周围环境和物种间的关系, 科学的搭配植物, 以避免彼此之间的竞争。第三就是统一原则, 也就是说在配置植物时应该注意植物本身的优势, 保证植物景观的整体美观, 进行错落有致的布置。

2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方式及种类的选择

2.1 植物配置应该注意层次, 符合地域的土壤条件

进行植物的配置时首先就要对地域的土壤条件进行测试, p H值在7.5~8.5之间时, 适合栽种木槿、丁香、连翘和黄杨等植物, 而p H值在5.5~6.5时, 就需要栽种喜欢弱酸性环境的植物, 例如海棠类、樱花、以及绝大部分观叶类植物。另外, 地域的矿物质不同, 适合栽种的植物也有所差别。植物的配置应该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叶色、花色的配置, 以使色彩和层次更为丰富。

2.2 观花和观叶植物的搭配, 注意环保要求

在进行植物种类的选择时, 也要考虑环保的要求, 有些植物的栽种不仅仅能够起到美化的效果, 而且对环境还能起到维护和改善的作用, 对于有毒害气体排放的地区在植物栽培时应该考虑对这些毒气有较强吸收的植物, 白皮松、银杏和华北卫矛会是不错的选择。观花和观叶植物的结合也会让观赏期延长并且能够突出观叶树的主景作用, 例如, 红枫、银杏和云杉等就可以和观花植物相配置。

2.3 配置植物需要讲究季节, 讲究阳光的强度和气候条件

为了使人们可以感受到自然和四季的更替变化, 在植物的配置上还应该考虑到季节的变化, 总的配置效果应该遵从三季有花, 四季有绿的原则。当地气候环境的改变在植物配置过程中也是必需要考虑的, 阳光照射的强度会随着季节而改变, 北方和南方的差异, 需要配置的植物也有所不同。在配置时, 常绿植物的比例应该在1/3左右, 在搭配的过程中, 阔叶树、草坪、乔木和灌木应该互相搭配, 以避免单调。

3 适当补充草本花卉

在植物的配置上, 应该讲究统一和谐, 互相协调, 可以将金娃娃萱草搭配在樱花树下, 这样就可以实现色彩上的丰富, 达到良好的观赏效果。在木本花卉配置的基础上, 增添草本花卉不但会增强植物配置的层次感, 还能突出主题植物, 让整个画面更加赏心悦目。

4 生态园林配置时应注意事项及产生的效益

(1) 生态园林植物配置的注意内容。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上要考虑地域和文化的差异, 遵循因地制宜的植物, 在效果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应该选择乡土树种, 这样既能达到目的又可以保证植物栽种的成活率。植物的群落和造型设计需要根据栽种的规模和面积来确定, 既要考虑到群落的正常生长, 又要符合设计原则和观赏需求。另外, 植物配置应该要互惠共生, 也就是某种植物的分泌物应该有利于其它植物而不能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 例如, 核桃和云杉就能有很好的相互促进作用, 而苹果树和云杉则不宜种在一起。 (2) 生态园林产生的效益。生态园林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收到多种效益, 从类型上可以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是指生态园林进行的植物配置具有较好的促进生长和防御病虫害的作用, 稳定的植物群落减少了日常的养护工作, 无疑为园林的后期养护节约了成本。社会效益是指生态园林不仅仅有利于人们娱乐休闲, 创造和谐的环境, 还能教育人们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 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效益是通过园林的设计和建设使得城市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变, 噪音和毒害气体也减轻了不少, 对于环境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 生态园林的设计是以生态学为基本原理, 设计多个学科的研究工作, 对于人们的生活场所和周围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 在进行生态园林设计时, 需要将生态学和景观艺术进行完美的结合, 才能创造出利于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健康的园林。

参考文献

[1]潘德良.浅谈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J].价值工程, 2012 (60)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 篇11

1 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在生态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1.1 景观多样性

园林的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多样性需要借助物种的多样性才能得以实现,景观的多样性使用恰当会增加园林的美感,但是也要注意不可过多的应用景观的多样性,因为应用过度会造成生态位的重叠,使物种之间的竞争加剧,影响植物生长。

景观要素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廊道、基质、斑块。斑块是指外形和其四周的地区不相同的非线性区域;基质要素的功能、结构和其它变化直接影响着景观的整体性;廊道是区别于基质的一道带状区域。斑块尺度大,则物种丰富,尺度小则可以保护某些物种,斑块的尺度、形状、树木和位置直接影响着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受保护的程度会随着斑块数量的增多而增大,所以,为了达到保护物种的目的在园林设计时必须设计至少2个大型的斑块。由于边缘不规则的斑块相比边缘规则的斑块具有更优良的生态功能,所以,园林在设计时会适度的将边缘设计的不规则,一般在园林的关键位置会设置对整个生态园林具有重要意义或是起决定作用的植物群落,因为当一个斑块里的物种绝迹以后,就很有可能被相邻斑块中的相同个体代替,这样从整体上物种就得以延续。

1.2 物种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反映了群落的稳定性及动态结构,体现了群落以及环境中物种的均匀度、丰富度等,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的环境条件和群落之间的某种关系,在园林设计中应该按照生物多样性的原理,对园林中植物的配置进行自然群落的模拟,通过研究生物的多样性可以知道,群落结构和系统的稳定性直接相关,系统的稳定性会随着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加大而更加稳定,所以,在设计生态园林时要注意设计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会比单物种,更加能够稳定整个环境系统,也更能够有效的、合理的利用资源。

2 生态学的原理在生态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2.1 植物的配置

植物配置要充分考虑生态位的因素,植物群落不是简单的植物个体的拼凑,而是科学合理的组合。植物群落中植物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植物之间既是相互竞争的,又是相互依存的,生态位指一种种群在群落中与其它的种群存在的在空间上及时间上产生的关系和相对位置。植物之间对阳光、水分、土壤、矿物质等外部的环境和植物的分泌有着相互的影响,在一个群落中如果有2个种群占据同一个生态位,最终其中一个会退出这个植物群落,所以,在园林设计时要遵循生态位的原理选择在同一群落中的优势树种和伴生树种。植物配置时根据生态位的原则选择植物种类,使种群之间相互补充,既能够使种群稳定、结构合理、环境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又可以达到应有的视觉效果,尽量减少不同物种之间对空间、营养的争夺,在植物的选择上应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发挥不同种族的优势,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在园林设计时要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植物,利用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生态位的差异来配置植物,使各物种能够协调共生。

2.2 合理利用当地的景观场地的自然资源

2.2.1 对自然的改造要适度。

在园林设计时,应根据现在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生活需要进行设计,不必过于拘泥于传统的建筑形式,而且园林的设计者要尊重和认识自然原有的存在形式和内在价值,设计的依据仍然是景观场所的阳光、地势、土壤、风、水、植被等条件,要熟悉场所自然的过程。风景园林的设计不是简单的为了按照人类的要求进行设计,应当尽量利用原有的自然特征,将场所中原有的自然特征融入设计中,比如,造型树、溪流、泉水、地被、古木等,这样既能节约成本,又减少了由于追求形式的美感而形成的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2.2.2 土壤的设计。

土壤是植物生存的依托,在园林设计中要注意选择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应该对土壤进行测试,如果土壤受到污染,应采取措施补救。一般是将污染的土壤移走,换上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或是对原有的土壤进行改造。

2.2.3 利用乡土植物造景。

在风景园林的场地具有其当地的自然特征,应当尽量利用乡土植物造景。乡土植物是在当地经过了自然选择和物种的演替,在某一特定地区能够高度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植物区系成分的统称,是在当地具有高度适应性的植物群落。在选择植物造景时最好选择乡土植物,因为乡土植物的成活率高,能够有效的促使场地的环境系统自我养护、自我更新,减少了管理以及维护的成本。而且考虑到物种的消失问题,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地带性物种也是风景园林设计师的责任。

2.2.4 水资源的设计。

生态园林的设计要注意保证水质的清洁、雨水的收集、地表水的循环、水动态的流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等处理得当,利用湿地中的植物和基质的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增加园林的绿化面积,促进植物的生长。

3 生物学的原理在生态园林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植物的配置必须对植物的生物学特征进行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包括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特征及相关的性状,比如,花果种子的生育期、受精特点、开花习性、分枝特性;种子的发芽;根、茎和叶的生长等对周围环境条件的要求等,只有了解了这些植物生长的规律才能正确的做出配置,比如,树木周围地面选择铺装材料时,必须保证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这样才能保证植物的根系能够得到充足的氧气来满足呼吸。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征才能创造出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系统,维系和发展现有的植物景观,比如,加强植物的巩固工作,避免植物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动摇;创造优良的中耕断根、土壤条件、蹲苗等条件,尽量不使用透水性和透气性差的铺装材料。

4 结语

园林设计是一门空间和时间的艺术,植物是园林设计的主体,在进行生态园林植物配置时要注意对场地的具体位置和环境展开分析,充分利用生态学、生物学、生物多样性等原理,进行园林的设计,达到美化环境、使其更加适合人类生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尹明光,汪四旺,刘德斌.绵竹市“5.12”地震灾后城市绿化系统的修复建设[J].现代农业科技,2010(6)

[2]马绍元.植物配置在城市道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分析与应用[J].广东建材, 2011(7)

[3]陈键.华南地区滨水城市岸坡消涨带的植物选用探讨[J].广西城镇建设, 2012(4)

[4]董昆.浅谈园林植物种植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

上一篇:个体实践知识下一篇:优化SQL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