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精选11篇)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 篇1
尖山农场始建于1949年, 经过65d的开发与建设, 改造成了世界著名的3大黑土带之一, 并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现农场辖区面积4万hm2, 其中耕地2.67万hm2, 总人口14000人。尖山农场山林建设, 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 坚持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 坚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已经建设成2667hm2绿色食品基地。从植物的特性单独来看, 一种种类的生物都是以群体的形态活下来, 植物的种植与生存使得每个个体稳定地存活下来, 这个道理在尖山农场园林绿化植物实际的配置上得到了验证。
1 尖山农场的地理特性
山农场位于E125°19′53″~125°47′15″, N 48°46′55″~49°1′18″之间, 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向前延伸的丘陵地带, 属嫩江县和讷河两县境内, 该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农场因境内有一座海拔419m高的休眠火山――吐莫葛山而得名, 该火山内含丰富的火山灰和地下优质矿泉水资源。
尖山农场目前的主要植被是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农场内部山林资源丰富, 并且在天然林的基础上自行建造了大规模的人工林。尖山农场主要实施“绿满尖山、共建家园”的生态工程, 保持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
2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要点
2.1 考虑各种植物生态生存的必要因子
绿化植物的配置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植物生态生存所需要的条件的不同, 其中涉及到植物生存的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等自然因子, 这些因子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进行绿化植物的设计的时候, 需要从园林植物的黑龙江省自身的特点以及习性出发, 掌握好因地制宜的底线, 分析每株植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习性, 考虑植物的造景以及综合应用, 充分发挥植物的绿化、美化的作用, 从而使植物配置达到美的角度。
2.2 把握好整体优先原则
在整体山地植物的绿化配置之时, 应该要把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放在首位, 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因为生态环境之中, 生态环境的整个生态效果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生态作用有着较高的关联性。在山地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设计过程之中, 应该满足并且遵循着山地园林本身设计的规则。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植物进行有效配置, 满足尖山农场自身的地理特点以及尖山农场对园林绿化的要求。发挥尖山农场自身所有的植物的生态特性, 遵循大自然本身的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 从而发挥植物的独特作用, 扩大以及优化尖山农场的山地园林的。只有遵循整体优先的原则, 才能将植物的绿化作用和园林的艺术景观淋淋尽致的表现出来, 充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3 园林空间造景选择与风格
2.3.1 动势和均衡
植物的种植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所表现的形态不一, 并且有着自身不同的动势, 有的比较规整, 如杜英;有的比较富含“动”, 如松树。所以在园林配置的时候, 需要对于植物相互之间的环境以及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并且需要考虑植物在自身不同的生命周期的过程之中, 表现出来的不平衡的状况。
2.3.2 对比和衬托
树丛组合时, 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 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 运用植物的高低、花形、叶色、姿态的对比烘托的方法, 衬托出植物景观的协调多层次美感, 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
2.3.3 层次和背景
在园林造景的过程之中, 植物的花期不同, 相间种植, 从而使得景观多层次感, 所以在具体的种植的过程之中适合以花卉、灌木、乔木、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配置。
2.4 科学合理进行配给
在尖山农场园林丰富多彩, 有植物园、专用绿地、草原绿地、防护林地等地。尖山农场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改造和更新所在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 从而达到整体的良性循环, 根据农场绿地和建筑物的性质、功能和造景要求的不同, 适当的选择树种, 要力求因地制宜, 使植物树木与科学的合理配和, 种植各种各类的稳定的植物家园, 形成多种多样的园林空间和园林种植景观, 更要以满足休息和观赏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需要。
3 总结
在根据不同的需要的基础, 大力提倡使用本土植物树木, 考虑到植物配置的创造, 每个地区的植被绿化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与风貌, 自然地体现出绿色景观的地域性特征, 从而进行植物配置的创造, 使整体反映出地方的风貌与特点。
参考文献
[1]喻文胜.浅谈园林绿化配置的艺术手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9) .
[2]孔怡.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 2013.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 篇2
1.1植物选择
园林景观内部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植物,园林设计中一项关键性的内容就是关于植物的选择和配置,不同的植物在外观和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相互选用和搭配过程中能够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另外,不同的植物由于生存环境和生长习性的不同,在园林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成活率也不同,选用、配置植物时,需要充分了解其生长特点以及对气候环境的基本要求,保证植物在园林环境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选择的植物类型应是本土植物,培养本土品种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更快地适应园林气候和环境。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不仅需要遵循适用性原则,同时要遵循多样性原则,因而在植物配置中适当选择外来品种丰富园林植物种类,不同的植物配置能够更好地提升园林设计效果。
1.2植物配置
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是为了更好地为植物造景奠定基础,园林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营造更加优美、自然和舒适的环境,因而在园林植物配置上,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积极遵循艺术性和科学性原则,保证植物配置和园林设计效果。科学性原则是指设计人员在配置不同种类的.植物时,要综合了解其生长习性,在详细了解不同植物生长能力的基础上实现植物科学配置,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的配置效果,使其更好地与园林景观和设计环境融为一体。设计人员通过了解不同种类植物生长对环境、气候的要求以及对土壤、土质的要求,能够在造景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培育和修剪手法。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原则是要求注重植物搭配的技巧,根据不同植物的颜色、形状特点,使配置过程中控制颜色的深浅度,通过层次性的明暗搭配,使园林植物景观色彩种类更加丰富。
2主要形式
2.1满足设计需求
园林设计是在城市化建设中通过人工干预手段,对园林中的植物景物进行重新配置和整理,使其呈现出更好的观赏效果,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艺术性和创造性。园林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了解人们的实际观赏需求,对园林设计、规划的风格予以充分体现,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中要着重体现园林的基本功能。园林内部不同的空间位置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例如,在街头绿化带和公园处属于绿色环境,人们在这一公共场所主要是进行娱乐和休息。对于此处的园林设计,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区域性的植物配置工作,为人们营造出相对轻松和舒适的休闲环境。在不同品种的植物搭配中,保证与周边环境整体状态相适应。园林设计中关于植物配置要考虑到人们的实际需求,体现园林设计的人文性。
2.2造景轮廓对比
园林设计过程中通过不同植物的配置实现植物造景,是为了使园林的内部景观植物呈现更好的观赏性。对于大规模的植物造景,园林设计的工作人员需要将不同植物进行基本轮廓对比,使林冠线与植物整体边廓相协调。尤其是树类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达到一定的高度后,枝繁叶茂,呈冠状发展,上部的轮廓线已经难以再人工控制。在此情况下,对于搭配的树木种类需要与整个园林风格相适应。植物造景过程中,不同的植物种类在不同的生长阶段,生长形态和生长速度均不同,要完成合理的造景设计,就要在了解其综合习性的基础上,预判其造景的最终效果,在视觉上打造出一种层次感,掌握不同的绿色效果,使其艺术审美性更加突出。
2.3创意性
园林设计属于建筑设计与艺术设计统一的工作,因而在实践中需要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通过人工干预的手段,将不同的植物种类合理搭配,使其在特定的生长区域形成一种景观状态。在植物配置和造景过程中要根据总体的园林设计风格,人们在不同的园林休息区均能发现其设计特点。在整体结构安排中,可以以树木为主、花草为辅,形成一种主次感,运用植物象征、隐喻和模仿等特征打造出一种独特的园林风格。另外,在花草点缀中进行整体形态设计,例如,利用花类植物点缀园林环境,将其拼成一定的图案或文字,可以是“自然”、“生态”、“和谐”等字样,也可以是动物图案等,这种艺术处理手法主要是为了增强园林设计的活泼感以及植物造景的设计感,同时,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和要求。
3结语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在实地操作中既要综合了解植物生长属性,又要在色彩、形态搭配中营造一种艺术审美效果。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对提升园林设计和使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何修俊.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J].科协论坛(下半月),(6)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 篇3
摘要:在园林绿化中,城镇的道路绿化也是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道路绿化的程度及水平对城市的内涵展示有直接的影响。城市街道绿化代表城市的形象,所以必须要认真做好这项工作。街道绿化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而是通过绿化、栽植园林植物,选择乔木、灌木及花卉,对城市的空气净化、噪音降低、阻挡风沙、吸附尘灰等都有很好的作用,街道绿化也是改变城市生态的一个手段,另外对保护路面、疏导交通也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主要对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及植物配置进行研究,希望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城镇道路;植物选择;配置;绿化形式
中图分类号:S731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6.10.074
1 城镇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城镇道路绿化植物主要有乔木、灌木、地被植物及草本花卉等,在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各种植物的功能,而且还要注意其艺术效果,并结合道路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绿化植物,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
1.1 乔木的选择
乔木主要作为行道树,用在街道绿化中,在夏季由于乔木高大,叶密成荫,可以为行人挡光遮荫,能够美化街景,所以在乔木选择上要注意其功能发挥及美化效果。首先,树型要整齐,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比如果实、花型、叶型、色彩、花期等方面,能够给人以艺术享受,最好具有应季而变的特色,夏可观叶,冬可赏形品干;其次,要考虑乔木的生命力,寿命要长,病虫害少,而且要便于养护,这样能降低园林管护费用;最后,选择乔木绿化时还要注意选择发芽早,落叶晚的树种,便于清扫,减轻保洁工作量,树木本身要花、果、枝、叶都无不良气味,避免影响城市居民的出行及生活。
1.2 灌木的选择
街道绿化中灌木多用在分车带及人行道绿化带,对于减弱噪声有一定的作用,另外也能与乔木相匹配,形成统一的景观带。在选择时,要尽可能选择易种植,易管理,对于路面灰尘及辐射有一定耐受性的品种,枝叶要丰满,株形完美,最好花期长一些,开花较多,而且都是显露开花,在选择时要注意植株最好是无剌,或者是少刺,叶色也应季而变,具有一定的耐修剪性能,这样可以人工控制树型和高低,按照意愿进行造型。常见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蘖、月季、丁香、紫荆、连翘、榆叶梅等。
1.3 地被植物的选择
地被植物多采用草坪,草坪有很多种类,在选择时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本着适地适种原则进行选择,相对来讲北方地区的城市宜选用冷季型草坪,该种草坪适宜北方地区湿度相对较小、高温时间较短的气候。另外一些低矮花的灌木也可以作地被植物,在选择时要酌情处理,本着适地适种原则,另外还要兼顾绿化成本。
1.4 草本花卉的选择
草本花卉在园林绿化中是常用的植物,但在街道绿化中,用的相对较少,一般都是选用一些宿根花卉,然后与乔灌木进行巧妙搭配,形成统一风格的街道绿化带,基本上所选草本花卉都是一、二年生植物,在一些重点部位起点缀作用,用量不宜过多。
2 道路绿化中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
2.1 树带式
这种布置方式主要应用在人流不大的交通路段,一般在人行道和车道中间,留出一道种植带,宽在1.5米以上,不加铺装,在种植带上可以栽植一行大乔木和树篱,根据道路设计情况,可以栽种两行或多行乔木,树下铺设草坪,同时在一些路口留出铺装过道,方便行人通过。
2.2 树池式
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正方形以边长1.5米较合适,长方形长、宽分别以2米、1.5米为宜,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1.5米为宜;行道树的栽植点位于几何形的中心,池边缘高出人行道8~10厘米,避免行人踩踏,如果树池略低于路面,应加与路面同高的池墙,这样可增加人行道的宽度,避免踩踏的同时还可使雨水渗入池内。3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
3.1 一板二带式
这种形式是十分常用的一种形式,行道树是种植在车行道与人行道分隔线上,在车行道主路的两侧分布,这是一种易操作,用地较少,管理方便,相对来讲比较经济的一种绿化布置。但如果车行道较宽时,则行道树的遮荫作用就难以充分发挥,对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道路,这种布置方式相对来讲不是十分有利。
3.2 二板三带式
这种方式相对来讲比较适用于一些路面较宽阔的道路,在两道对行车道中间设置绿化带,而车道两侧也都布置行道树,一般在高速公路及入城的道路多采用这种绿化布置,由于绿化带面积大,所以生态效益是十分明显的。
3.3 三板四带式
这种布置方式,绿化量较大,占有较大的地面,夏季时由于乔木能形成密集排布,所以具有良好的遮荫效果,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连同两侧的行道树共有四条绿带,有效的解决了车辆混合通行矛盾,可以大大减少不同车辆之间的干扰,利用交通,而且相对比较安全。
4 结语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 篇4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城市绿化
1 引言
园林植物的配置对于城市园林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的影响, 科学的园林绿化植物搭配能够使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更加和谐, 同时也能体现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艺术性。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 园林建设数量越来越多, 规模越来越大, 但是在绿化植物的搭配方面却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过于追求植物配置的美观而忽略了园林功能的体现, 因此, 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搭配方法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2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意义和作用
如今,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 城市园林的建设也随之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如何通过园林植物的科学配置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是当前城市园林建设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植物配置是园林建设中的关键环节, 只有对绿化植物进行科学的搭配, 才能充分体现优美的自然环境, 而且能够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园林植物搭配时, 需要通过植物的种植、栽培和园路的设置等等进行有效的配合, 促进园林土地和空间的充分利用, 也能通过科学的绿化植物搭配体现园林的生态效应, 达到消除噪音、调节城市气候的目标。因此, 园林绿化植物搭配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加强绿化植物的搭配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化。
3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的问题
3.1 配置植物的色彩单一
在当前的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 大多植物所展现的都是赏心悦目的绿色, 这也是城市园林建设的主流色彩。然而, 随着城市绿化建设的不断增强, 绿色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显得非常单调, 虽然绿色象征着鲜活的生命力, 但是如果植物配置中全部都使用绿色, 那么也就失去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美感, 久而久之, 人们也会产生视觉疲劳。
3.2 对植物功能的配置不科学
当前, 很多园林的植物配置方面都过多地关注植物外观的美感搭配, 将注意力集中在植物的观赏性, 却忽略了植物本身的生态功能, 如果能够将具有防尘、保持水土和净化空气等不同生态功能的植物进行科学的搭配, 便能够促进园林植物生态功能的更好发挥。
3.3 植物配置形态千篇一律
国际化植物配置思想对我国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产生了重要影响, 很多城市都模仿国外成功的园林植物配置方案, 这就使得大部分城市的园林绿化景观都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现象。大面积的草坪种植与雕塑花卉遥相呼应, 本是一个优秀的景观设计方案, 但是如果不能因地制宜, 体现城市特色, 那么就显得千篇一律, 毫无视觉效果可言。
4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
4.1 主题原则
主题原则是园林植物配置应当遵循的基本纲领原则, 园林植物景观的配置必须要明确其想要表达的主题, 围绕该主题确定景观配置所需要的乔木、灌木、花卉等, 也只有遵循一定的主题配置原则, 才能充分体现城市特色, 将园林景观设计成为城市精神与文化的标志。
4.2 整体优先原则
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生态环境, 也就是说要尊重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不能割裂自然生成的地形地貌以及历史文化景观, 同时也要保证植物群落的整体性和多样性, 只有尊重自然, 才能促进园林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4.3 适宜原则
适宜原则, 一方面是保证植物与水土的适应性, 在引进外地植物时, 要充分考虑到本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 才能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另一方面则是环境配置与周围环境的协调, 如果不能保证这种适应性, 植物景观就会显得突兀, 无法让人赏心悦目。
4.4 经济性原则
园林植物的配置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到其自身的经济性, 比如引进一些节水型植物, 对草坪的面积进行科学配置, 采用冷暖草搭配等方法, 在实现园林景观搭配科学性的同时, 坚持节能降耗的指导理念。
4.5 生态性原则
植物的生长要遵循一定的生长规律, 而且植物都是依附于大自然而存在的, 因此园林植物的成活和生长, 也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为了保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在引进新的树种、花木时, 必须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驯化和培养, 使其能够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 才能实现植物搭配的生态效益。
5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5.1 乔木的配置方法
乔木是现代园林绿化设计中使用得最多的物种, 也是园林植物配置的首要选择。乔木的配置应借助其他植被的烘托和陪衬, 通过不同树种之间的排序、组合, 结合各个树种的生长习性最大化地呈现自然环境的多彩多姿。在乔木的配置方面, 应当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实际需要, 按照对植、孤植、丛植或者群植几种常见的种植模式进行科学的选择, 从而实现科学的配置。一般情况下, 在分隔较大的空间内应用丛植与群植的模式较多, 因为这两种模式能够体现出大空间内的层次感, 减少空间的空旷感, 而且也能够形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象。从景观的观赏性方面考虑, 一般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等因素, 配置与气候环境相适应的乔木景观, 这样能够体现出当地的气候特色, 也能在不同的季节体现不同的景观色彩。在配置乔木的时候, 需要考虑到乔木的生长习性, 通过不同的排列次序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多姿多彩的景观。另外, 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前提下, 也可以适当引入外地树种, 以增加树种的多样性。
5.2 灌木的配置方法
灌木枝叶繁茂、色彩丰富。在构建园林层次感的过程中, 灌木成为乔木与草坪之间的过渡带, 通过与乔木的搭配增强了树冠的层次感。在实际园林布置中, 灌木的配置必须强调虚实结合的原理, 充分考虑植被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性, 如线条、季相、色彩各因素。灌木、乔木、草坪以及其他植被之间的高低搭配、合理配置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植被的侵害和传播, 同时可将植物群落所特有的自然落差层次感烘托殆尽。此外, 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绿篱配置有人工形式和自然形式之分, 为保持和衬托园林的自然美感, 增强其可观赏性, 建议选择自然形式的绿篱, 将其自然的原汁原味展现给人们。
5.3 花卉的配置方法
花卉也是园林植物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花卉的品种众多, 五颜六色, 而且体态多样, 将其应用到园林景观配置中, 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充分展现其自身的观赏价值和艺术美感。红花绿叶的搭配形成巨大的色彩反差, 而且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定的模式, 因此可以利用多彩多姿的花卉来映衬单一的绿色植物群落, 增强景观的美感。在花卉的配置方面, 一般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规划方式, 规则式指的是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配置需要, 利用花台、花带等方式对花卉进行集中展示, 能够根据景观设计需要营造出一种人造的美感;自然式则是遵循回归自然的理念, 利用丛栽疏落的方式, 使花卉自然生长, 带给人们回归自然的美感。对于花卉的配置, 通常需要根据园林景观的配置需求和人们的观赏需求进行设计, 以此保证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5.4 地被植物和草坪的配置方法
草坪在城市园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也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通过草坪的应用, 可以对灌木、花卉的层次变幻起到一定的陪衬作用, 形成更具艺术感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可以作为连接不同景区和建筑的纽带, 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性。另外, 大面积的草坪也是人们闲暇休息的重要场地, 针对草坪自身的特点, 可以将草坪与高矮不同、颜色不同的花卉进行科学搭配, 能够展现出花卉的色彩斑斓, 也能体现出不同高度植物群落的层次变化。如果能够将地被植物和草坪进行充分利用, 便能够增强园林的立体感, 将地被植物与草坪作为一个缓冲, 与其他景观和设施进行连接, 能够达到更好的配置效果。
6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园林植物设计也随之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并不是简单地将植物搭配, 而要在体现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和谐的同时, 也要融入一定的艺术观念, 才能使园林绿化植物的搭配尽显艺术气息。对园林绿化植物搭配方法的深入研究, 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 并且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和谐的生存环境, 促进我国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传江.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北京农业, 2014 (5) :11.
[2]乐冬莲.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论述[J.]现代园艺, 2014 (4) :25.
[3]梁晨晴.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思考[J].现代园艺, 2014 (2) :36.
[4]王洋.城市园林绿化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 2014 (1) :52.
[5]郝大伟.当前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中的问题与有效措施[J].现代园艺, 2013 (12) :45.
[6]孙玉静.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研究[J].吉林农业, 2013 (12) :26.
[7]张坚敏.浅谈园林绿化植物配置[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12) :18.
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研究 篇5
关键词: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70-1
我国古代的园林造景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对植物配置的方法和手段也积累了较多经验。根据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越来越受到园林设计者和城市建设者的关注和思考。
传统的园林造景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而生态园林既具有传统园林的一般性,也具有其特殊性,是对传统园林的继承和发展。评判一个园林的好坏,很大部分取决于该园林的植物配置的优劣,这也是影响园林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植物的配置需符合艺术美学性、功能性、经济性和社会性等。城市生态园林可以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改善日益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 生态园林的定义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总结,我国的生态园林概念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是园林设计首先应具备的条件。园林造景最原始的目的就是为满足人对美好环境的追求,营造怡人的自然景色供人们观赏和游玩。第二,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调节小气候环境的功能。第三,为人们提供一个赖以生存的良性生态的循环系统。
2 植物配置的艺术手法
2.1 对称性手法
将各种形态和大小的植物按照一定有规则的均衡(对称)形式布置,能给人一种稳定的心理感觉,使人感觉踏实。相反,对于某些杂乱无章没有均衡感布置的园林,则达不到这种心理感觉。有规则的均衡式布景常运用在诸如皇家园林或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公共建筑中。
2.2 韵律调和手法
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中应该注意植物间的相互配合和联系,还要注意不同植物的差异,在布局中注意调和的原则,会给人一种变化、灵动、活泼的感觉,能使人心情得到放松和愉悦。
2.3 统一协调手法
在园林布景中,我们需要注意植物的高低错落和颜色的深浅变化等差异性的存在,但是在显示植物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时,还必须使植物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以使其在整体上具有统一协调性,这样才能在生动活泼中保持和谐统一。过于统一的色调会给人千篇一律、毫无生气的呆板感觉,但是过于繁杂的色彩和过于多变的造型却难免使人心烦杂乱、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在进行园林的植物配置时一定要掌握变化和统一的原则,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寻变化。
3 生态园林中植物配置的方式
3.1 植物配置以绿地自然状况为基础
绿地能给人以亲近感和舒适感,是最理想和最简单的绿化布置。在绿地的自然状况基础之上,根据植物的生长和生态习性,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形成具有各种植物层的植物群落,并遵循植物群落的生长习性,经过后天的人工培育和优化,形成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植物景观。
3.2 观花和观叶植物相配合
对于园林主景的布置,我们可以选用一些叶色漂亮、多变的观叶植物作为布置主体。这些植物再配合以美丽的观花植物,可以延长其观赏时限。一些常绿的树种也可以对道路两侧的观赏带进行布置。这些植物常年都能保持青春活力,可以为观赏一些主要景观提供时效性的保证。同时,观花和观叶植物的配合搭配能突出园林造景的活泼感,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丰富,使之不乏味,不单调。
3.3 注重季节变化的差异性
对于园林造景的植物配置,要达到使园林呈现多样性特点,能满足各个季节的不同观赏要求。对于春天,可以选用桃花、迎春之类的花卉,夏天可以让人们观赏满目的荷塘景色等。总体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
3.4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在进行园林造景时,我们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根据该地的生态环境、土壤条件、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合理进行植物的配置。根据这个原则,应尽可能选择本土植物进行园林的植物配置,因为本土植物相对能更好的适应当地的自然条件,能保证其存活率。
4 遵循节约性原则
目前,现代园林已经向节约型园林景观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园林的植物配置上应尽量用简单的植物配置出更好的效果。
5 结语
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与生态学和艺术美学息息相关,园林设计本身就是多学科的综合产物,所以对于生态园林的设计,不能仅是随意的植物布置,植物不是越多越名贵就越好,既符合美学,又符合生态学,还能适应当地社会和经济状况的园林设计才是适宜的园林设计。因此,我们要注重在各生态群落中审美的艺术配置,不断学习和总结中外优秀园林植物配置的典型案例,创建生态协调稳定、景观优美,符合社会文化的生态园林系统。
参考文献
[1] 罗培,朱亚娟.生态园林的植物配置,2010.
[2] 论城市生态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2011.
[3] 魏淑霞.生态园林建设中的植物配置及其效益探究.魅力中国,2010.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 篇6
关键词:植物品种,园林景观,科学配置,美化环境
1引言
在城市建设中, 园林绿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极其重要。要提升园林绿化的质量, 提高园林植物的存活概率以及提升植物绿化的成效, 园林绿化的植物搭配人员就要加深自身对植物的了解程度, 顺应植物的生长特点, 提升园林绿化植物搭配的质量。
2园林绿化植物搭配突显的问题
(1) 植物搭配方式单调。近年很多城市在园林绿化时都采用了大量种植草坪来点缀, 使得城市园林建设没有任何新意。城市在植物品种选用上也是色彩不够多样化, 大面积种植绿色植物, 不具备色彩的交错性, 不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2) 地方特点不明显, 各个城市大小、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及经济状况都有差异性, 在具体的园林绿化里面往往不注重这些地域文化背景, 单方面考虑园林建筑以及绿化给人的直观感受, 形成大同小异园林景色。随着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 在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 也更加重视外感形态与内在文化背景的结合。由此, 在园林植物搭配中表现地方特色, 表现城市独到的地域文化背景显得非常必要。由于植物可以表达一个城市的历史, 向全世界乃至子孙传播城市文化, 植物还可以等同建筑物作为城市文明的标志象征。
3现代园林植物搭配的方向
植物搭配需要以生态学理论知识论作其指导。园林种植是一项重造环境、改善环境的工作。即便生态学观念在较多的园林设计上被应用, 但是经常只做表面工作, 并未深入引用其内涵, 要真正重整当代植物搭配的生态观念就是要建立科学的生态意识来指导植物搭配。 在园林绿化的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生态原则, 以园林绿化的整体有序性、植物品种多种多样作为发展为准则, 结合物种挑选, 色彩搭配等一系列园林意境问题, 构成以乔木作为主导, 乔灌藤和花草为辅的复层搭配绿化形式。
4园林绿化植物搭配的原则
4.1坚持美学原理
植物形态美是展现园林整体美的关键, 在园林绿化里面要加强植物色彩的丰富多样、注重色调上应存在明暗偏色之别。要深入了解植物本身的生态学特征, 运用其最优的色彩稳定规律, 完成科学搭配。要灵活运用对比色与邻补色之间的微妙调色关系, 形成色彩过度完美或色彩鲜明对比的美好画面。
4.2适宜原则
该原则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在适合的环境中种植适宜的植物, 第二要与周边种植环境相互搭配协调。植物的生长特性要与栽种条件相符合。栽种条件是指植物栽种地的气候环境、土壤理化情况、光照环境以及湿度环境等条件因素。园林植物的自身特性包含植株高度、 花色、适应性等诸多特性。目前较多城市的绿化植被品种比较单调。
4.3合理规划
园林植物搭配要遵照自然规则, 要依据园林所在的环境、地理环境特征进行配置。要多加考虑其对保护城市的自然景致的作用, 要注重历史文化景致的多元化, 充分理清它们与城市园林之间的关联, 使城市建设与环境相互协调, 在城市建设里面能够感受历史的底蕴, 确保城市历史文明的传承。
4.4遵照生态学原理
符合自然生长规律与风貌的园林种植, 必须尊重物种多样性原则。因此, 园林植被的配置要注重植物群落具有层次丰富的特征, 实现各种植物相结合, 植物的层次较多, 群落分明的结构模式。同时也要考虑植物叶子与花朵的颜色, 将高低植物搭配种植, 使园林具有色彩丰满, 层次分明的美好特征。
4.5依据绿化要求和作用进行配置
明确园林绿化即将展现的主题效果, 根据这个主题配备相应的植物品种。首先选定符合主体的乔木、灌木与花卉, 选定之后, 整体风格就有了框架结构, 然后对框架结构进行相应的填充, 那么, 具有特色的主体式园林就构建完成了, 最终体现出一种文化与精神并存的样貌。如樱花园、薰衣草园、郁金香园等, 都是以某种植物作为主题, 形成特有的韵味。此外, 还应根据具体需要, 选用合适的各种地被植物。比如在规则式规划布局里面, 应挑选植株整齐有序、耐修剪的植物。而在自然开放的环境中, 则应该选择植株高低不一, 花色丰富的品种, 从而展现各自不同的风格及配合具体需要。
4.6经济适用原则
经济适用的原则指创建节水型园林, 由于许多植物都不耐干, 因此, 园林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定时定量浇水, 这项任务非常艰巨, 因此在植物搭配中要将节水的问题考虑进来。例如不要大面积种植草皮, 尤其是在冬季生长的草坪, 而要多选用耐旱的草皮种类, 可选用耐旱的地面覆盖植物, 如扶芳藤等。或将冷暖季草混合种植, 混合种植不仅能够节水, 而且还能实现一年四季草木长青的效果。在搭配中优先挑选较耐干旱的园林树木, 如银杏、国槐等树木都是不错的选择。
5园林绿化植物搭配的功效
园林植物具有改善环境的作用。按照人们的理解方式, 园林不仅作为游憩地段, 而且更具有优化和提高环境质量的功效。园林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工作及生活中的压力, 况且植物释放的负离子与抗生素, 可有效提高人类及动物抗御疾病的能力;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一些特殊园林植物还会分泌杀菌素, 净化环境;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和空气中浮游颗粒, 优化空气;可以防止全球气候变暖;可降低噪声, 抵挡风沙。植物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园林绿化可称之为美化环境的有效手段, 而园林植物必定是园林绿化的最关键的部分。
6科学合理配置园林绿化植被的策略
6.1基于植物种类的合理搭配
根据植物学的类别将植物作划分。可分为:花卉植物、乔木植物、灌木植物、草皮等。乔木可以分为常青乔木与落叶乔木。植物搭配的具体方法就要依据这类划分进行合理搭配, 乔木作为园林绿化方面的首要绿化植物, 所以乔木的科学配置及其关键, 乔木配置要依据植物的树木形态等进行搭配, 从而确保乔木同园林整体景致协调一致。乔木配置完之后, 后面需要进行配置的是灌木、花卉、草坪这些具有大面积种植意义的植物。灌木具备丰富的颜色和繁茂的叶脉, 合理地将灌木与乔木结合配置, 可以增强植物的观赏价值。花卉不仅品类繁多, 颜色艳丽多彩, 同时花卉还具有花香, 花卉与灌木比较, 更能引起大家美感方面的共鸣, 花卉是园林绿化里面绝对不可或缺的装饰品种。以草坪作为代表的地被园林植物是园林中供人们休息和娱乐活动的良好载体, 因此, 草坪的搭配需要与花卉等植物进行区域的划分, 可以更好的保护花卉等植物免遭破坏。
6.2基于植物搭配的效果及目的合理搭配
在进行植物的搭配时, 要确保园林绿化植物被合理科学的搭配。科学合理的配置可从以下几点入手:1遵照植物的配置原则与植物的生态特性等因素, 结合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进行植物搭配;2在园林景观绿化最终目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改良园林的生态环境, 因此, 在进行园林行植物的搭配时可以参照植物绿化中生态园林最终目标进行植物的搭配。3要将园林景观的绿化看作是一种当地艺术景观的绿化, 相关操作人员可以运用园林艺术景观的布置手法进行园林景观的配置。
7结语
生态园林建设并不是简单地绿色植物栽种, 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返璞归真, 而应是多个生态群落在具有审美意义的基础上的艺术性配置, 是园林艺术发展和提高的表现。现代园林绿化的植物搭配代表城市的形象, 地域文化特征是当地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因此, 成功的园林植物配置形成的景观可作为一个地区的标志。通过对绿化植物配置的现状进行分析, 找出存在的问题, 提出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实施方法, 使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更好的向着生态保护、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敏.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探讨[J].城市建筑, 2013 (20) :179~180.
[2]孙树杰.加强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5, 5 (13) :3193~3194.
[3]郑敏芝.浅谈园林绿化植物配置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3 (12) .
[4]龙苗苗.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农家科技 (下旬刊) , 2015 (9) :208~208.
[5]宋纯彦, 张海军, 张淑兰, 等.牡丹江市东宁县城镇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现状调查[J].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5 (5) :105~107.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研究 篇7
关键词:园林植物,植物配置,配置原则,功能作用,园林绿化
0 引言
园林植物配置是景观设计与绿地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园林植物配置只强调植物景观的视觉效果,把艺术原则放在了第一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已经意识到生态原则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人们知道,如果所选择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生态环境相适应,就会生长不良甚至不能存活,也就不能达到景观上的要求;如果配置的植物群落不符合自然植物群落的发展规律,也就难以成长发育,达不到预期的艺术效果。
1 生态原则
1.1 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是园林植物配置应坚持的首要原则。植物的生长受土壤、大气、水分、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影响,有的喜疏松肥沃的土壤,有的耐脊薄;有的喜湿润,有的耐干旱;有的喜光,有的喜阴;有的抗污染,有的为某些气体的指示植物[1]。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根据植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及土壤和气候等立地条件进行植物选择,使植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
由于城市环境大大恶劣于自然条件下植物生长的环境条件,所以必须针对具体的环境特点选择适应性强的植物,这样选择出来的植物具有成活率高、生长强壮等特点,有助于提高绿化效果,改善城市小气候,提高绿化质量和绿化指标。俞孔坚教授曾指出“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2]。乡土植物是在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它们在长期的生长进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对城市环境的高度适应性,而且生长和管理也比较容易[3],应该成为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来源。当然,也可以适当引进一些外来植物,但引种应确保其原产地与本地区的气候相似,切不可片面追求植物观赏效果,盲目大量引种不适合本地区生长条件的植物。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1.2 群落多样性
城市园林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包括群落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类型的多样性,它决定着城市景观的丰富度和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大小。所以,在适地适树原则的基础上,应该尊重自然所具有的生物多样性[4],尽量不要出现单个物种的植物群落形式,还要尽可能配置多种群落类型,在各群落内尽可能多配置一些植物种类,以增加群落的多样性,增强其功能性。
在城市中,不同的地段,其自然条件各不相同,配置时应利用这种差异,形成各具特色的人工群落类型,丰富城市景观。同时,尽可能配置成乔———灌——草复层结构,这样不但能够增强绿地的稳定性,而且可以利用不同层次中植物的季相来丰富群落景观。在复层结构中,配置时要注意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的搭配,以保证绿地的终年生态效益。
1.3 群落稳定性
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稳定性的前提。在群落内尽可能多配置不同的植物,可以提高植物对环境空间的利用程度,同时大大增强群落的抗干扰性,保持其稳定性。同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种间关系,避免群落内出现激烈的竞争。在自然界中,各种植物并不是单独生长,而总是以与其它许多个体相互影响的方式生存、生长。在恶劣的城市环境中,由于生存空间和营养元素的缺乏,植物间的竞争是必然的,其结果往往导致某些个体和某些植物种的生长衰退甚至死亡,从而使群落丧失稳定性[5]。选种时不要同时选用生态习性相近的植物种,尽可能将习性不同的种类组合在一起,并通过松土、施肥等改良土壤条件,增加养分供应,并合理稀植,减少对生存空间和营养的争夺,增强群落的稳定性。
此外,我们可以模拟当地的顶级群落或近顶级群落。因为自然状态下顶极群落具有最大的稳定性,近顶极群落也有较强的稳定性。所以,在进行城市园林植物配置时,可在场地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模拟当地的顶级群落或近顶级群落进行植物选择与配置,以此获得较稳定的植物群落。
2 功能原则
2.1 生态功能
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包括维持碳氧平衡、净化空气、调节和改善小气候、减弱噪声、净化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6]。通常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忽略了这方面的考虑,而强调绿地的社会功能。其实,生态功能是绿地的最根本、也是最基础的功能要求,尤其是在环境条件日益恶化的今天,植物配置必须首先满足生态功能要求,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对于不同的绿地,其生态功能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首先明确绿地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它功能要求。例如,对于街道绿地,其功能要求是以净化空气、减弱噪声为主,在进行植物选择时,必须首先考虑选择具有这种功能的植物,并根据这种功能要求确定合理的配置形式,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满足其他的功能要求。
2.2 社会功能
城市绿地的社会功能包括美化功能、游憩功能、文化功能、心理功能、教育功能、城市防护和减灾功能等。在传统的植物配置中,美化功能放在了首位,如今,人们已经意识到了其他的社会功能,但并没有深入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功能。所以,在园林植物配置时,应根据绿地性质的不同,功能要求的主次不同,合理确定植物的种类及配置的形式,充分满足其社会功能要求。
3 经济原则
3.1 经济条件
城市园林绿化是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同时也要注重经济效益。任何一个城市可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有限的[7],经济条件是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依据。经济是基础。在同样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的植物材料应根据经济状况来决定,因为具有同样功能的植物材料并不是唯一的,对于生态功能来说,具有同一种生态功能的植物材料通常有很多种,虽然它们在定量方面是各不相同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配置方式起到相同的功能作用,而对于社会功能来说,植物材料的选择就有更大的机动性,并不是名贵树种创造的社会效益就大。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要充分考虑经济条件,尽可能利用最少的资金,创造最大的功能效益。
3.2 管理方便
后期的养护管理费用是影响开支的一个重要因素。通常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只考虑到如何降低其前期投入,而忽略了后期的养护管理费用,这样做很可能不但没有节约,反而增加了投资,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所以,在进行植物选择与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后期养护管理方面的问题,有效的降低资金投入。例如,在植物选择时,应多选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中等,耐粗放管理,耐修剪的植物;在行道树种植时,可以将穴式种植改为带状种植,这样可以为植物提供更大的生存空间和较好的土壤条件,并可使落叶留在种植带内,还有效的改良土壤,同时对减尘减噪有更好的效果;在栽植密度上,不应为了营造短期内的景观效果,将植物栽植得过密,这样几年后就会因为植株过于拥挤出现畸形现象,影响景观效果,还会因疏伐带来不必要的开支;在配置形式上,应保证植物选择的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因为这种配置形式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方便管理,可以有效的降低后期养护管理费用。
4 艺术原则
4.1 形式美
植物配置必须具有美的形式,不但表现在植物个体美,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植物的群体美。园林植物各有其特具的体态、色彩与风韵之美,且这些特色能随季节与年龄的变化,有所丰富与发展。如何利用其各自的特色特点来进行配置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在配置时必须遵循多样统一规律。
多样与统一:植物配置时,树形、色彩、线条、叶干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也是一种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调和与对比:调和与对比都是使构图得到统一的手法,尽管各种植物在体量、形态及色泽上千差万别,但它们之间共性多于差异性,在绿色这个基调上得到了统一。不过植物之间也可以有体量、色彩、质感、疏密上的对比,而且植物与水体、建筑等其他园林要素间也可以适当考虑使用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使对立的双方达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均衡与稳定:在园林植物配置时,要求赏心悦目,使人心旷神怡,给游人以安定感,所以配置的形式必须在艺术构图上达到均衡与稳定。均衡包括对称均衡与不对称均衡,前者在人们的心理上产生理性的严谨,条理性和稳定感,后者充满着动势,予人以轻松活泼的美感[8]。植物配置时应根据具体的场地状况来进行选择。
韵律与节奏:韵律是一种有规律的变化,重复是产生韵律的前提,简单有力,刚柔并济,而节奏变化复杂,通过强烈的节奏,能使人产生高山流水的意境[8]。在植物配置中,植物配置的形式必须具有韵律与节奏,这样才能达到好的视觉效果,满足景观要求。
4.2 形象美
形象美是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它应该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园林植物及景观没有社会属性,更不具备心灵,必须通过人们对它的想象以后才可能有形象美。
应用植物的涵义进行配置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征。由于中国文人对植物的喜爱和赞美,并赋予其人格化特征,即自然的人格化[9]。如松树是不畏严寒、坚贞不渝的象征;柳树是纤弱、轻盈、飘逸的象征;再如竹代表清高、虚心、有气节,兰花高雅不俗,荷花出污不染,牡丹豪放富贵,莲花健康吉祥,梅花坚强高洁,柿子事事如意,石榴多子多福,红豆相思,紫薇和睦等都是具有代表意义的植物。在现代园林植物的配置中,很多人忽视了这一方面,简单得把艺术性看作是形式美,忽略了形象美在城市绿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其实,在现代城市绿地中,进行植物配置更应多运用植物的涵义,要在全新的场所中诠释植物的意境[10],追求植物形象美,使人们在充分享受植物外在美的同时,加深对植物的艺术认识和精神上美的享受,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
5 文化原则
5.1 民族文化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观念。这种文化观念的不同,对园林植物配置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所以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首先要充分了解该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及风俗习惯等,配置中所选用的植物种类应与之相符,不能发生冲突,与之矛盾。因为有些地区、有些民族可能对某种植物有着特殊的感情,或是喜欢,或是忌讳等,这是他们的思想意识问题,是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已经很难改变。作为设计者,在园林植物配置时不能违背这些原则,在此基础上,还要根据地区及民族文化特点,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植物景观。
如墨西哥的印第安人有“世界生命树”的崇拜,欧洲雅利安人的各氏族都崇拜神树,古罗马城中的一株山茱萸被视为最神圣的东西,西非所有部族视高大的木棉树为神灵。在我国,苗族的枫树崇拜,白族的滇朴、黄连木、合欢、栗树崇拜,基诺族的大青树崇拜,贵州彝族的竹子崇拜,云南南华县彝族的葫芦崇拜,楚雄彝族的马缨花崇拜等,都是植物崇拜文化的生动表现[11]。我们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的影响。
5.2 宗教信仰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民族文化相同,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对植物配置起到了限定作用,是配置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宗教信仰对植物配置的限定作用可能比民族文化的影响更大,如果进行配置的地区的大多数人民都有宗教信仰,就不能不作为考虑的一个因素,要了解这个宗教的特点及他们所信奉的一些理念,这样才能在配置时游刃有余,否则很可能会因为违背了他们的信仰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例如,佛教对菩提树十分敬重、虔诚,西双版纳傣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几乎每个村寨和寺庙的附近都栽种了许多菩提树。如果谁家人口不安宁,猪瘟鸡死,五谷欠收,也要在村寨和寺庙附近栽种一些菩提树,乞求佛祖的保佑。每到佛节,信男信女们就在大菩提树干上拴线,献贡品,顶礼膜拜。他们什么树都可以砍伐,但菩提树却是千万千万不能砍伐的,即使是菩提树的枯枝落叶也不能当柴烧,砍伐菩提树就是对佛的不敬,就是罪过。如果我们在此地区进行种植设计时,就千万不能因为哪棵菩提树影响了景观,而随意替换。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已经从只遵循艺术原则发展到注重五种植物配置原则相结合,根据绿化地点的生态条件和不同植物本身对环境的要求来选择植物,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同时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美及群体美,及人们在欣赏时的意境美。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 篇8
关键词:地被植物,北方,园林绿化,配置
地被植物是覆盖于地表的低矮植物的总称。当前在我国北方园林的绿化过程中, 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景观组成部分。地被植物具有其自身特殊的生态特点和习性, 可以容易地形成复杂的园林季相变化。在美化园林风景的同时, 地被植物还给城市带来生态环境上的巨大收益。
1 地被植物特点及分类
地被植物主要分为1、2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蕨类植物、蔓藤类植物、亚灌木类以及竹类等。地被植物具有其他植物难以比拟的优良特点。地被植物的个体小、品种繁多、枝叶和花卉以及果实等富于变化, 季相纷繁多样;地被植物的适应性很强、生长快, 在短时间内可以显示出很好的观赏效果。另外, 木本地被植物能实现高度和层次等的变化, 易造型和修饰。除以上特点外, 其繁殖简单, 无需多次种植, 后期的养护、管理也十分简单。
2 当前地被植物在我国北方园林绿化中配置现状
2.1 地被植物在北方园林绿化的配置
在我国北方地区, 由于受到气候条件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 所有的园林景观的季节性变化十分的明显。但由于地被植物具有很多的特点, 这给了北方园林在地被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方面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北方园林在配置地被植物的时候, 首要的原则是要根据园林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性地配置与本园林的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地被植物。在北方园林中, 地被植物的配置地点大多属栽培条件较差的地方, 如土壤贫瘠、干旱、沙石多、阳光或光照不足以及风力强劲等场所, 以消除园林绿化的死角。此外, 北方园林受气候影响易干旱, 因此园林中常将斜坡地等干旱、贫瘠的地方配置地被植物以达到改善环境的效果。但是在配置上仍然存在问题, 例如盲目配置、引种不合理以及地被植物生态收益低等最为突出。
2.2 当前地被植物在北方园林中配置时面临的问题
2.2.1 地被植物建设脱离园林绿化规划
一些北方城市的地被植物布局通常只是小片的零星分布, 没能与城市中主要园林的规划相结合, 也没有联系城市现代化的建设规划。地被植物建设不应只追求审美, 更应该挑起绿化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担。因此要从认识上纠正, 即城市建设是有机统一的一个整体过程, 而现代化园林地被植物的建设既要凸显美, 还要真正能够为北方的城市化发展做出贡献。
2.2.2 物种单一、机械配置、无层次
当代园林建设追求整体效果, 多种地被植物的立体组合是园林建设的主要内容。但在大多数北方城市园林的植物配置中, 地被植物种类常常凸显单一、配置机械、生搬硬套, 植物配植没有做到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 自然生态性尤为不足。部分地被植物建设只是成片的单调景观, 缺乏配置其他的植物, 苍白而无活力。然而地被植物配置时应该选取多样化的物种才能够凸显整个园林风景和生态功能。
3 地被植物在北方园林绿化中的配置建议
3.1 因地制宜配置植物
地被植物是活的生命体, 不同生长条件和需求下, 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植物品种对北方园林进行配置非常重要。因此必须要全面了解所用地被植物, 对其生长习性、特点等要熟悉, 如花期、对环境的要求等, 以因地制宜的原则选种配置。切忌盲目配置植物品种, 因为北方园林受诸如气候等条件的限制性因子的控制力度较大, 一旦植物品种配置不合理, 就很难实现北方园林绿化的美化目标和生态目标。因此, 对于北方城市, 因地制宜地配置地被植物是园林绿化工作的重中之重。
3.2 乡土植物为主, 合理引进外地品种
乡土植物在本地的适应性远高于外地品种, 最能体现地域特色, 具有很大优越性。在选用地被植物对北方的园林进行配置时, 应以乡土地被植物为主而引种地被植物为辅。引种不应单纯地引, 还要选择性地对品种进行选育, 培育出能适应北方生长条件的优良品种以适应北方园林的需求。外来地被植物是边缘物种, 难于护理, 可在条件好的区域进行小面积的引种点缀。此外, 还应注重挖掘和利用本地和外地适生地被植物的环境适应潜能, 这样既可开发、保护种质资源, 又可丰富可应用地被植物品种的数量, 使北方园林的地被植物的种类更丰富。
3.3 以北方园林生态功能和绿地性质配置地被植物
园林中的绿地类型不同, 其性质和功能不同, 对植物的要求也不同。如北方园林中, 入口处主要是美化作用, 配置植物时美观性占主导, 可用小灌木、时令花草等靓丽的色彩吸引游人;对于一些山林绿地则主要是以植被覆盖裸露地表而达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因此可用耐阴类的地被植物配置。此外, 还应该注意到, 园林的生态功能应有所体现, 即结合城市的现代化建设, 在配置地被植物时, 对地被植物甚至整个园林进行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发展规划, 并围绕园林地被植物在调节城市生态环境上的深层次功能来展开。例如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地被植物以及园林发展规划等;在改善生态上, 配置可以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的地被植物以及配置四季常青的、光合作用能力强的地被植物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等。
参考文献
[1]张宝鑫, 白淑媛.地被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多立安, 赵树兰, 高玉葆.草坪建植体系构建中的生态问题[J].生态学报, 2007 (3) :1065-1069.
[3]李霞, 杨柳青.观花地被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J].南方园艺, 2009, 20 (1) :41-42.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 篇9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燃煤电厂作为工业中的重污染企业, 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各种排放物, 严重影响环境质量。这些排放物包括燃料燃烧过程排出的尘粒、灰渣、烟气;电厂各类设备运行中排出的废水、废液, 以及电厂运行时发出的噪声。这些污染对人体和动、植物均非常有害, 使大气质量明显下降,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 东北火电厂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与应用
2.1 绿化设计原则
2.1.1 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纳入总体设计之中
电厂绿化设计应根据电厂规划容量、生产特点、总平面、及管线布置、环境保护美化厂区的要求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绿化状况, 因地制宜地统筹规划, 合理布局, 分期实施, 形成点线面结合, 使厂区绿化既与周围城市或乡镇绿化系统相协调, 又能自成体系的绿化格局。
2.1.2 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绿化布局时, 应充分了解电厂生产的特点, 以改善厂区环境为目的, 使得绿化规划设计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更加突出。绿化布置应在不增加建设用地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厂前区、生产区、生产管理区的场地和道路进行绿化。
2.1.3 植物选择应有针对性和选择性
电厂厂区的空气、水质、土壤等条件比较差, 甚至有着不同程度的污染。绿化规划设计时应选择有着多种防护功能且能适应局部不良环境条件的植物。同时兼顾绿化植物选择多样性, 有利于较稳定的植物群落的形成, 丰富了环境绿化景观。 (表1)
2.2 分区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应用
2.2.1 厂前区的绿化植物设计
厂前区位于电厂主入口附近, 一般常与办公楼等行 (转下页) 政、技术和后勤部门相结合, 属于装饰性和文化表现性较强的地方, 是厂区绿化的重点区域之一。如果厂前区相对较宽敞, 可采用对称式设计手法, 通过配置模纹花带、草坪、雕塑和水景等, 孤植、对植或行植高大乔木, 栽植银杏、五角枫、枫杨等优质观赏树种。凸显整齐、高效的绿化景观氛围。
厂前区主入口 (大门) 至办公楼的主道路两侧宜选植冠大荫浓、生长快、耐修剪的乔木作遮荫树, 栽植白腊、山皂角、国槐等, 再配以修剪整齐的灌木绿篱、色彩丰富鲜艳的宿根花卉, 既起到引导视线、组织人流和车流的作用, 又给人以整齐美观、明快开朗的印象, 形成开敞的集中绿化的重要空间。办公楼与大门之间应留有足够空间, 作为小广场, 实现人流车流相对集中的入口 (动态景观) 到办公区域 (静态景观) 的过渡。植物配置上, 应强调低矮植物的色彩搭配, 可布置模纹绿带, 塑造形体, 配合自然式布置花灌木, 如丁香、八仙花、锦带、木槿等。
2.2.2 办公区的绿化植物设计
办公区建设应以营造出优美、舒适、和谐、健康的生活办公环境为目的, 应注重意境创造、植物配置、空间的合理利用以及景观小品的设计等方面, 充分发挥植物的景观功能、游憩功能、保健功能、防护功能和文化功能。
设计要因地制宜, 考虑本单位特色。植物配置时要注意色彩搭配, 季相变化, 乔、灌、花、草的种植比例, 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临近建筑不宜栽植高大乔木, 避免遮光与通风, 建筑基底可采用低矮花灌木结合草坪配置。植物选择往往以常绿植物为主调的基础上, 适当栽植油松、云杉、桧柏, 增加冬季色彩感。考虑观叶、观花植物的点缀来烘托整个办公区的活跃气氛, 可选用紫叶李、金叶复叶槭、银杏等彩叶树种来烘托气氛。采用低矮、观色、观花植物如金叶女贞、玉簪、紫叶小檗、连翘、丁香、榆叶梅、黄刺玫、八仙花、木槿等构置成不同图案与色彩变化的绿化景观。
2.2.3 生产区的绿化植物设计
生产车间是电厂的主体建筑物, 高温车间周围的绿化, 宜充分利用其周围空地, 广泛栽植高大的落叶乔木和灌木, 以构成浓荫蔽日、色彩淡雅、环境幽静、便于消除疲劳的环境空间;而对产生污染物和噪音等有害物质的生产车间, 宜选择生长迅速、树冠浓密、抗污染能力强的树种多行密植, 形成多层次的混植绿化带, 如新疆杨、刺槐、榆树等;在有防火要求的区域, 应不种或少种针叶类及含油脂的树种。对于污染较重的车间应针对性选择树种结合防护带的配置原理进行设计, 车间墙基可采用2-3种低矮花灌木分层种植成自然流畅的波浪状, 以灌木带的曲线打破建筑墙体的简单直线;离车间建筑适当距离的位置种植乔木, 考虑车间良好的采光性和通风性。 (表2)
主厂房绿化宜与主要出入口大门附近的绿化相协调配合;汽机房外侧管廓应结合地下设施布置情况进行绿化, 并满足带电安全间距的要求, 宜选择低矮、根系浅的灌木和花草进行绿化, 如金山绣线菊、紫叶小檗、玉簪等;炉后及烟囱外侧的绿化应结合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布置。煤场盛行风向上风侧, 应设置半通透的防风防尘隔离林带, 防风防尘隔离林带宜与盛行风向垂直;煤场与主厂房之间宜设置风障林;储煤场、干灰作业场、碎煤机室等有散发粉尘的场所, 宜选择抗二氧化硫性强、具有滞尘效果的高大乔木, 如毛白杨、国槐、梓树等。
结束语
目前东北地区火电厂绿化所应用的植物材料还远远不能满足创创建现代化火电厂优美景观的要求, 一些可应用于火电厂绿化的乡土土树种及经引栽生长良好的树种亟待开发、利用。适宜的绿化景观配配置有利于厂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绿化设计过程中应掌握握原则, 明确作用, 分区绿化, 突出重点, 采用点线面结合手法, 避免误误区。
参考文献
[1]李振海, 陈凯麒, 杜霞.滨海电厂的景观美化与生态环境建设[J].电力环境保护, 2003, 3.
[2]王一洁.浅谈电厂总图设计对环境的影响及绿化改造[J].建筑科技与管理, 2010, 8.
[3]程先斌.火力发电厂厂区植物景观配置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 (工学版) , 2007, 10.
现代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篇10
关键词 现代风景园林;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03-053-3
1 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绿化的高速发展,对园林中植物的绿化配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现代风景园林中得绿化起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现代风景园林绿化通过种树、 栽花、 种灌、 培草、 布置园路、营造建筑等过程,使得风景园林的绿化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以前那些没有空闲的地方也得到了更加合理的配置,园林中得立体多元素绿色植被的原生态效应,可以起到降音除尘、调节温度、 湿度及大气中得含沙量等,是得城市污染和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更好地为城市居民创造出一个安全、健康的美丽环境。所以,现代园林绿化植物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提高人们的对生活质量起着有重要意义和影响,而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的观赏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是设计者对风景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1]。
2 现状
2.1 绿化植物配置生态习性的情况
在进行绿化植物配置时,设计者首先应考虑到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在满足其正常生长所需的条件下,植物景观是否可以以达到良好生长。
2.2 绿化植物配置在类型方面的情况
我国绿化植物配置的类型主要分为树木配置和花草配置等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的配置主要体现在为:列植、 孤植、篱植 、群植等。
2.3 绿化植物配置原则的现状
随着绿化植物配置的地位及其作用的不断完善和提高中,许多设计者他们在对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相互结合上提出相应的规范和原则。如: 根据绿地的性质和功能来选择植物;根据每种植物的不同生长习性,因地种树。因此现代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应结合其地形和建筑物组成有韵律和节奏的空间。
3 原则
我国的现代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设计者们在设计时,应根据风景园林需要植入的植物的生长习性在结已城市的特点,对园林绿化的植物进行整体的、科学的、合理的配置,让植物的生态价值和欣赏价值在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之后可以得到充分展现,已达到更好的观赏价值。在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中还涉及了其他几方面的内容:一是植物的颜色和种类的组合和搭配。二是植物与园林之间其他方面的搭配,如假山、喷泉、道路及建筑物等。
现代风景园林配置因遵循整体优先原则和适宜原则,这两种原则应该结合自然规律作为前提来实施和确立。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施工环境和周围的自然景观及建筑物来进行合理配置,注重其自然景观的保护。同时,在绿化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还应当应确保所选择的植物能够适应当地的坏境和气候。
季节的不同也会使植物所呈现出的形态展现出不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过程,会根据四季的变化使其自身的叶子、花及果实等在色彩上随之产生变化,从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设计者可通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不同色彩,将花和树木进行混搭。使其观赏期得以
延长。
4 存在的问题
4.1 草多树少,空间利用单一
近几年来我大多数的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主要是以种植草地为主,这样做虽然可以使绿化的面积和绿化效应得到了扩大和提高,但是绿化的生态效果却并不明显。街道两侧的行道树和大面积的草地,都是单一的空间利用,在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应注重层次的凸显,注意花草灌木的的综合利用。
4.2 千篇一律,缺少地方特色
受西方思潮的影响,国内外较为成功的风景园林设计被许多城市竞相模仿、复制、抄袭,导致我国的很多城市的在景园林绿化方面过于统一化,毫无创新。大面积草坪点缀雕塑或喷泉的运用,使得千城一面,毫无特色可言。
4.3 色彩单一,缺少奇花异草
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颜色的层次和多样性,可以使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起到对视觉直面冲击的同时还可以开阔观赏着的心境,。国内外一些风景园林绿化较好的城市,换季时植物叶色的变换呈现出的色彩,令人陶醉的同时也愉悦了观赏者的心情。而现代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设计师对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时常会忽略了绿化植物的颜色和层次,从而导致其色彩单一,几乎为清一色的绿色且植物种类也缺乏多样性,使人在观赏时会产生一种视觉疲劳。
5 注意事项
5.1 设计者尽量避免随意性
从整体出发,利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结合考虑当地的发展需求和人文历史进行整合设计。只有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发展要求与周围建筑物的合理协调,才能真正达到科学合理的目的。同时,风景园林绿化植物在配置的同时还应充分考虑园林自身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及时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生长形态,及气象环境条件对其的影响,从而对植物做到的配置做到科学合理的同时,避免植物在配置中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更加可以凸显出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及独特的风格艺术形态,使其更进一步的提升风景园林的整体绿化品位。
5.2 将绿地作为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基础
从植物自身生长习性和四季交替对其产生的变化,进行合理的植物搭配。设计者在对风景园林绿化植物该如何进行有效地保护问题的考虑上,设计者可以在风景园林的绿地建设中植入开放性和具有观赏性且可践踏草坪及绿化设施,以满足人们对绿地及设施等各方面的需求。此外,风景园林的管理人员应提高对植物管理,尤其是在植物病害时,尽量做到少用杀虫剂、化肥和除草剂等做植物危害性较大的化学药剂对其喷洒,从而能更好的保护风景园林土壤的生态环境和植物的健康度。
5.3 加强风景园林乡土树种优势的发挥
在我国现代风景园林绿化中,乡土植物对风景园林的绿化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风景园林的观赏也能达到很好的视觉效果,乡土树种是指在本地区域环境下自然生长的树种。这些乡土树种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经济性、观赏性以及抗逆性等优良特点,而且相对于其他外来树种而言,乡土树种更能适应园林建设施工地的气候环境和土壤环境。确保植物在生理、生化 、生态方面的功能均可正常且健康运转,继而进一步的使风景园林绿化植物的观赏性和娱乐性得到充分展现出来。
6 效益
6.1 景观效益
风景园林植物绿化配置中层次分明的植物群落,在扩大了绿化面积,提高观赏的透视率的同时还可以创造更加优美自然的林缘线和林冠线,而这些优美自然的林缘线和林冠线比起那些零星散落的植物个体更具有观赏价值。在应对不同的气候环境及不同的地理位置时,营造形态各异、色彩分明的植物群落,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对绿色植物的需求。
6.2 社会效益
现代风景园林的社会效益,不仅仅是开展各种社会的文体活动,以达到吸引游客,把风景园林的绿化植物配置成为人们走进自然的牵引,使游客在观澜的同时启发人们保护自然、尊重自然。
6.3 生态效益
城市生态坏境的改善的和调高主要是通过风景园林植物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来起到生态效益的实现。而生态效益的实现主要是取决于植物群落绿化的面积、植物的种类、色彩的层次等以达到对生态系统的改善。从而起到防风、防沙、降音、净化空气的作用。
6.4 经济效益
我国很多地方的风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对植物在养护和管理时,经常会大量的浪费了人力、物力及财力。风景园林绿化植物在配置时可以建立阳性、中性、阴性、深根、浅根、落叶、阔叶、针叶等混合的植物群组,以达到自我维护和调节的作用。
7 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现代风景园林在绿化植物的配置时候,除了扩大绿化面积外,还应该注重和考虑到配置的限制及存在的问题。绿化植物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文化涵养及陶冶情操的同时,还可以起到绿化环境、净化空气、提供观赏等作用。而这些作用的实现很多的原因来自于,风景园林绿化植物如何配置。
参考文献
[1] 马凯丽.浅谈园林在城市中的应用与影响[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6).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 篇11
1 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与人居环境关系
1.1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特点
师法自然, 回归自然—建立相对较完整的植物群落, 不是简单的植物堆砌, 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对自然情有独钟。以少胜多, 咫尺山林—营造意境, 艺术的表达, 在有限的空间创造出层次丰富的园林景观, 小中见大。蕴含特殊意义, 情感表达—寄情于植物, 与文化、精神紧密相联。与“风水”密切相关—建立舒适的人居环境背山靠水的地方常常作为风水宝地。
1.2古典园林植物配置与人居关系
中国古典园林闻名世界, 是世界3 大园林体系之一, 从古代起, 造园者就十分注意植物配置来美化人居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配置就与人居关系密切相关。秦朝时期, 植物配置模式主要以自然为主, 人为种植甚少。唐朝时期, 街道两侧槐树成行排列, 街景单调, 相对发展的经济环境下, 人们开始做简单的植物配置, 以满足生活需要。宋朝时期, 道路绿化出现色彩, 有意识的在河里种植荷花, 道路两侧在种植桃李梨杏, 并配以草花, 出现简单的搭配。元朝时, 此时的城市引入并栽培了奇花异草, 宫廷内定的花园也会着重植物配置, “师法自然”的植物配置模式开始出现雏形。明朝时, 主要种植梅花、柳树等。私人园林和寺庙园林多栽植槐、榆、松、柏等树木, 自然式植物群落的配置得以发展, 并开始结合人文因素。清朝时, 保留了明朝的都市特色, 风景园林体系走向成熟, 大规模皇家园林营建, 结合水系整治, 形成著名的“三山五园”。民国时, 城市发展较快, 此时的园林植物配置开始尝试引进国外植物, 著名的有法国梧桐, 加拿大白杨等树种。并出现先造林活动, 但就全国而言, 风景园林资源利用较少, 植物配置模式上更多得受西方文化影响, 开始出现不同形成的配置模式。而到如今, 许多城市都在大兴土木, 国外树种被大量引用, 植物配置模式多样化。
2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与人居环境关系
2.1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模式
孤景树配置模式:以1 株植物为主要景, 配以辅助的树种或灌木、草花, 烘托主景。这类配置模式主要体现主景树的形态美或色彩美。地被配置模式:以大面积地被植物种植为特色, 营造开阔的视野。乔木、地被型配置模式:几株植物根据几何原则搭配, 并配以一定面积地被植物, 主要利用草坪或鲜花的色泽为背景, 既体现了景色之美, 也打造供人休息的场所。乔木、灌木型配置模式:搭配几株乔木, 并种植灌木, 可表现高低层次不同树木的层次美韵律美。乔木、灌木、地被型配置模式:3 种不同高度和形态的植物类型搭配在一起, 更能体现丰富的层次, 并能形成良好的植物群落, 生态效益明显。
2.2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形式多样, 能顺应潮流及时代的发展, 大量引种和驯化对植物的运用更加多样, 使植物能实现跨地区生长, 丰富地方景观。当然现代园林植物配置也存在诸多问题:像配置植物时只重植物的观赏性, 忽略植物的生态效益, 如大面积种植草花, 如模纹花坛。景观同质化严重, 缺乏人文元素。只注重绿化率指标, 大面积种植物草坪, 导致植物达不到量的要求, 不能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植物多样性缺乏, 地带性植物没有得到充分的运用。大量盲目地大树移栽, 或盲目外引树种, 只有短期效应, 且不能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严重影响着园林植物的生长。并没有居民要求的绿色, 生态, 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要求。
3 对策及展望
3.1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为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设计者应充分认识我国观赏植物的特点, 充分利用植物多样性特点, 营造最佳的本土人居环境, 在引入植物时慎重筛选, 避免植物入侵, 要因地制宜, 以群落生态学理论基础为指导, 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 人工构建稳定的生态群落, 使园林植物能充分发挥改善人居环境的作用。
3.2注重艺术性
园林植物配置中也不能忽视艺术性, 注意花木搭配、分层搭配以及植物的季节性变化, 美化人居环境。
3.3注重文化的表达
植物配置要支持文化、表达文化, 体现当地浓厚的风土人情, 历史文化, 植物不仅能赋予园林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构建的意境也能感染游人, 使人居环境更具历史意义。
3.4注重环境问题
各部门相互配合,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人为调控, 如减少废气排放、减少硬质水泥地面对植物根系的伤害、减少光污染等措施。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推荐阅读: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论述09-04
园林植物配置模式研究论文05-19
校园绿化植物配置论文06-10
城市园林绿化配置分析08-13
园林绿化植物08-09
园林植物配置方式10-14
园林植物配置方法06-16
现代园林植物配置07-24
配置城市园林植物10-07
园林植物配置原则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