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配置

2024-10-11

绿化配置(精选11篇)

绿化配置 篇1

城市中的绿化景点主要以园林为主, 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发展。植物是绿化的主体,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陶冶人们的情操, 净化空气, 提升城市品位。实现这种作用以及效果需要科学的进行植物配置, 选择合适的植物实现多样化的组合, 发挥植物的绿化以及景观效果。

1根据景点特点科学配置植物

城市的园林绿化景点主要有公园、植物园、苗圃、街头绿地、防护林等, 不同的地区以及公园建筑、功能等, 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配置方式, 实现合理化搭配, 栽培种植各种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 从而形成多样化的景观。城市园林中的植物能够净化空气、防治噪音、保持水土, 在城市园林、居民区、绿地等进行植物配置时, 需要根据绿化景点的实际需要合理地配置植物。工厂因粉尘较多, 应多配置一些桧柏、槐树等能够吸收粉尘的树木[1];在排放工业废气等工业区附近配置一些能够吸收或抵抗有害气体的树木, 如棕榈等;住宅区既要选择无毒无害的树木, 又要管理简单、成活率高、美观, 比如连翘、石榴等。

2合理搭配植物色彩

要避免绿化景点景观的色彩单调, 就需要进行多层次的植物配置, 如乔木、灌木、花卉以及地被植物等, 不同季节植物的色彩是不同的, 能够给人们一种季节交替之感。植物的叶、枝干、花以及果实等有着十分丰富的色彩, 可以单色进行, 也可以实现多种颜色的搭配, 在进行颜色搭配时需要处理好色调、色度的过渡, 实现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 使景点形成不同的色彩构图。将植物的叶以及花的颜色进行分级, 体现出春、夏、秋、冬的植物季相。春季花竞相开放, 桃花、梨花等形成了繁花似锦的景象, 夏季绿树成荫, 秋季果实累累, 冬季松柏翠绿, 形成了四季明显变化的景观。

3充分利用乡土植物

在城市景点绿化中, 应充分合理地利用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也就是本地区天然分布的植物, 是一定的环境中形成比较稳定的植物群落。乡土植物的适应性比较强, 种类多样, 比较经济, 有一定的观赏性, 形成的稳定植物群落中, 能够生长出具有特色的植物。这些乡土植物长期繁衍, 已经与当地的环境、土壤等融为一体, 并且在自然灾害面前依旧能够健康、安全的生长。乡土植物配置取材便捷, 可以随取随种, 避免长时间运输对植物造成影响, 成活率高, 管理容易,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绿化功能以及生态性。

4多样化的植物配置, 形成稳定群落

为了使绿化景点的景观更加丰富多样, 形成四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景观,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就需要注意使用多样化的植物。春季开花的植物主要有丁香、玫瑰、樱花、蔷薇等[2], 夏季有木槿等, 秋季有木芙蓉、菊花, 冬季有腊梅等, 使绿化景点的各个季节都有花可看。同时, 多样化的植物物种也能够使植物的群落更加稳定, 可以将乔木、灌木以及地被植物进行结合, 提高其稳定性。城市园林景观中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为了保证绿化景点植物的生长, 需要使用大量的农药, 成本消耗比较多, 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 选择多样化的植物形成稳定的群落, 能够避免有害植物的侵害。

5注重植物配置的实用美观

城市中的绿化景点, 很多是为了给人们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 因此, 在植物配置时需要保证其观赏性以及美观性。为了给人们创造一个干净、清爽的环境, 可以在人行道的两侧种植女贞、白蜡等树种[3];划分空间时可以使用黄杨等形成绿篱, 可以种植一些果树, 通过群植或单个种植体现其实用性。在植物配置时也需要注意其美观性, 形成美的造景形式, 将姿态优美的乔木作为草坪中的主要景色, 小灌木按照高度、颜色等统一设计, 形成各种不同含义的平面图案, 构成美观的景色。

6结语

当前人们的审美意识等逐渐提升, 对城市中的植物配置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不仅注重其生态效益, 也要求其景观效果, 因此, 绿化景点植物配置需要遵循生态以及美学理论, 使配置的植物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造型艺术等。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等进行科学的配置, 保证其经济性、实用性以及美观性等, 合理的规划配置, 形成高质量的绿化景观。

摘要:绿化景点的植物配置是促进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通过植物造型对景点的植物进行科学配置, 促进植物生态作用的发挥, 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和发展。本文就绿化景点植物配置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绿化景点,植物配置

参考文献

[1]刘丽娜, 田福军.浅谈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防护林科技, 2011 (5)

[2] 王彩燕.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煤, 2011 (S1)

[3] 李西丽, 李秀娟, 马虎生, 李云娟.浅谈桂林市地被植物配置与绿化应用[J].南方园艺, 2014 (2)

绿化配置 篇2

关键词:园林绿化;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城市园林绿化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道路绿化,然而道路绿化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植物的配置是否合理,所以对于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工作是一项复杂而有难度的工作,所以本文二舅将对园林绿化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问题进行阐述,供参考。

1园林绿化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的原则

1.1功能性原则。要根据道路的功能进行植物配置,我们首先要明确道路的功能是什么,然后根据植物的习性和功能特点进行合理的选择配置,所选植物一定要能满足道路的功能;

1.2生态性原则。在进行道路绿化植物配置中应进行多层立体化配置,注意乔灌草相结合,控制好常绿树与落叶树比例,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进而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最好的绿化效果。

1.3艺术性原则。在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过程中,要注意植物配置的美观性,应遵循统一、调和、均衡、韵律等基本美学原则,我们首先要对各种植物材料的观赏特性和造景功能进行充分的了解,整体把握植物配置出来的效果,然后在人们的观赏要求进行合理配置,一定要注意美观.

1.4保护古树名木。古树名木是国内外稀有的树种,且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的科研价值,其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所以我们在道路绿化时一定要予以保护。

2城市干道的植物配置

城市干道分为很多类型,有一般城市干道、景观游憩型干道、防护型干道、居住区道路等,对于各种干道的植物配置,都应该在满足其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保持美观,进行各具特色的道路绿化。

2.1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景观游憩型干道的功能就是工人们休憩时观赏,所以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憩的功能,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来进行配置,在配置过程中可以应用香樟、雪松、水杉、女贞等高大的乔木,并在林下配置各种灌木和花草,同时绿地内号可以設置一条游憩步道出来,在其间再利用各种雕塑和园林小品进行点缀,进而更好的发挥其观赏和休闲功能。

2.2防护型干道的植物配置。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之间的道路往往是非常狭长的,在这条道路上,由于高层建筑的挡隔,汽车尾气很容易聚集,这直接危害着两侧的行人和建筑内的居民健康,所以防护型干道的绿化功能就是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和噪音,所以我们在进行植物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功能需求,还要兼顾审美观进行配置,尽量选一些具有吸附有毒有害气体功能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

2.3居住区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居民区道路是居民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也是居民休闲散步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要进行植物配置时,要综合考虑植物的可观赏性,要根据不同植物的不同习性和特性进行合理配置,最好是使乔木、灌木、绿篱、草地、花卉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其绿化效果显得更为活泼,我们要尽量保证在夏季时,可以绿树成荫,为人们遮阳,冬季时也应保持一定的绿色可观赏性,这就需要我们要适当配置一些四季常青的树木相间配置,但也一定要注意植物配置总体的美观性。

2.4高速公路的植物配置。高速公路绿化的功能就是为通过此条高速公路的车辆驾驶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缓解驾驶人的视觉疲劳,所以我们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充分考虑植物的考观赏性,高速公路的绿化一般包括中央隔离带绿化、边坡绿化和互通绿化,中央隔离带内的植物配置也能回影响到司机的视野,所以绿带中选择的植物品种也不宜过多,色彩搭配要简单,重复频率要低,节奏感要缓和,我们一般在中央隔离带都会种植一些修剪整齐、具有丰富视觉韵律感的大色块模纹绿带,中间可以间植多种形态的开花或常绿植物;而对于边坡绿化的功能则主要是固土护坡、防止冲刷,所以其植物配置应尽量选择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树种;而互通绿化则是位于高速公路的交叉口处的绿化,其功能就是工人们观赏,所以在植物配置时可以采用大型的模纹图案模式,花灌木根据不同的线条造型种植,形成大气简洁的植物景观;也可以采用苗圃景观模式,即按乔、灌、草的种植形式进行人工植物,种植的密度要足够高,进而形成更好的视觉冲击。3园林绿地内道路的植物配置

园林道路具有发挥组织游览路线、连接景观区等重要功能,其是园林绿化的重点所在,在园林道路的植物配置中,我们要充分保证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和搭配形式上的丰富性,园林道路绿化分为主路绿化,次路绿化和小路绿化三部分,对于园林的主路绿化的植物配置,应该能够引人入胜,凸显园林的气魄和特色,如在入口的主路上我们可以种植一些较大规格的高大乔木,如悬铃木、香樟、杜英、榉树等,再在其下种植杜鹃、红花木、龙柏等整形灌木,进而形成壮观醒目的主路景观;对于园林的次路,只要是指园中各区内的主要道路,小路则是供游人休息区中的道路,所以对于园林此路和小路绿化的植物配置只要以自然式为主,主要由草坪、花丛、灌丛、树丛等组成,对于小路,植物配置要相对低矮,以花灌木为主,并要能修剪,避免影响通行,植物配置要高低有错,疏密有错,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轻松的环境,让人们在进行游园和休息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享受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美感,缓解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生活的压力,充分发挥园林的功能 。

结束语:园林绿化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一项有技术含量的工作,如果我们想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在进行园林绿化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时,一定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充分了解道路绿化的功能,再根据植物的功能特性合理的进行配置,同时还要兼顾美感,进而使道路绿化的作用能够发挥的淋漓尽致。

参考文献

[1] 徐公天等.园林绿色植保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王艳梅,崔宝武,吕兵.关于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配置的若干思考[J].科学之友,2010(22)

园林植物绿化配置 篇3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是:形态与空间组合、季相色彩配置、光照与耐荫植物配置、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与植物配置。 (1) 种植设计程序是以总体构思到具体配植, 要同时改善植物的组织空间和观赏功能。 (3) 多种植物配植时, 相互之间应有重叠交错, 以增加布局的整体性和群体性。 (4) 乔木与灌木、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的配合要考虑植物生长习性和观赏价值木本植物和草本花卉配置主要考虑景观效果和四季的变化。 (5) 植物配植中的色彩组合应考虑季节特征和人的观赏心理。植物的色彩能起到突出植物审美特征的作用。色彩设计应重视大面积成片的色彩构图与变化。

2 植物配植的视觉效果

植物配植的视觉效果与植物的外形有密切关系。植物外形的类型有纺锤形、圆柱形、水平展开形、圆球形、尖塔形、垂枝形和特殊形。纺锤形与圆柱形植物可以引导视线向上, 突出了空间垂直方向和高度感, 该类植物群体和空间会给人以超过实际高度的感觉, 如果与低矮圆球形植物和展开形植物种在一起, 会形成强烈对比。水平展开形植物具有水平方向生长的习性, 宽度和高度几乎相等, 展开形植物的形态使植物构图产生宽阔感和外延感, 并会引导视线向水平方向移动。展开形植物与纺锤形植物和圆柱形植物配植形成对比效果。

3 植物群落配置

自然式园林造景是对自然景观的提炼和艺术再现, 其中植物配置的形式也应是自然群落的提炼与再现, 并与其它自然环境结成整体。然而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其生态习性方面的客观规律。由于具体园林的地理气候、地形、土壤等环境条件大多与所要再现的原型的这些条件不尽相同, 因而适于在其中生存的植物群落形式也不可能与其自然原型完全相同, 而且从艺术的角度要求,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也不应该是对自然群落的简单模仿, 而应该在掌握各种植物的生态习性和了解当地具体环境特点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

4 植物造景

4.1 孤植

在园林绿地中配置单株的树木, 以其姿态、色彩构成独有的景色。孤植树往往位于构图中心成为视线焦点, 形成优美的形态, 而且在植物学上还有一定的科普意义。孤植树应该选择寿命长、体形壮观和枝叶姿态或色彩上有特点的树种, 并要有别于附近其它树木。孤立树一般种于草坪中、林缘外、水边或建筑物的一旁, 最好能有背景衬托。种植地点要有相当的空间, 在几个方向保留适于欣赏的距离。

4.2 对植

在规则式庭园中, 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把两株或两丛同种树对称栽植起来便形成对植。在构图上对植能起到烘托轴线上主景的作用, 特别是在大门口的两边, 进行对植具有庄严、宏伟之感, 还能起到夹景的作用, 增强景物透视的纵深感。

4.3 丛植

用一定的构图方式, 把几株观赏价值高的乔、灌木配植在一起称为丛植。丛植起来的树叫树丛, 它外缘弯曲, 内无行列之分, 是一个造型优美的综合体。树丛布置在庭园中心, 它不仅有遮荫的作用, 也可作为主景或配景使用。

4.4 行列植

行列植是按照一定的株行距, 以直线或曲线的形式成行栽植乔、灌木。行列植主要配置在规则式的庭园中或道路的两旁, 作为绿柱、绿墙、绿篱等专用, 是庭园中比较整齐、单纯、有气魄的景观。在较大的住宅庭园中或小块绿地四周常用行列植的绿篱来分隔空间, 防止噪音;行列植可以保护内部绿地、草坪、花卉, 并可与花台、座凳结合创造适用的庭园景观。

4.5 树群

也称树丛, 在植物配置中选择几株至十几株同一种树木或种类不同的乔木、灌木种植成相对紧密的结构, 以表现出树木的群体美, 其中由单一树种组成的称为孤立树群;以一种为主, 配以适量的其他乔木、灌木、常绿树称为混合树群。

4.6 林缘

公路线型与沿线绿化植物的配置 篇4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福建 南平353000)

【摘要】:对公路的线型与沿线的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进行探讨,针对不同的线型选择不同形态的绿化植物,保证公路的沿线绿化植物能起到绿化美化、防护、视线引导等作用,使公路能与周围环境充分协调,达到和谐美观。

【关键词】:线型;植物形态;绿化美化;防护;行车视距

在公路的设计和施工中,绿化工程只做为一个小项进行。在设计和施工中只考虑能够在验收的过程中保证公路沿线具备绿色,而没有把公路的线型和绿化植物的配置相结合。因此,现今大多数公路的绿化工程只是表面形式,多数出现严重的人工痕迹,无法与公路的线型和周围构造物相协调,达不到绿化美化的效果。如何保证公路的绿化系统能与公路路域系统相互协调是当前公路设计和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公路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中,应把建立新的公路绿化美化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主要部分就是公路沿线的绿化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工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公路环境美化、绿化和景观设计,如1965年美国制订了《公路美化规定》;1976年日本制订了《公路绿化技术基准》;1975年原苏联制订了《公路建筑和景观设计规范》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设计和施工规范中,都有关于公路绿化设计方面的技术规定。公路沿线绿化植物选择的原则

运用美学原理,结合公路的平、纵、横面线型,通过绿化手段,使公路自然线型与周围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为公路营运提供绿化、净化、美化的良好环境,达到常绿、防眩、吸尘、降噪、巩固路基、增加景观亮点的综合效果。1.1 行车视距的原则

公路的行车安全主要考虑行车视距的需要。行车视距指的是司机在行车的过程中能看见前方一定的距离的障碍物,便于采取停车、错车、会车、超车或避让障碍,这段时间内汽车所能行驶的最大距离。公路两侧的绿化植物形态可能会影响到司机的视线,造成视线障碍,无法保障行车视距的要求。特别是在曲线段上,弯道内侧绿化植物的生长形态对行车的视线影响更大。因此,公路沿线绿化植物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的是该植物的形态是否会影响到行车。1.2 引导视线的原则

公路两侧的绿化植物必须能够起到引导司机的视线的作用。在公路的暗弯处,即纵断面上的凸曲线和平曲线结合的路段,特别是南方地区沿溪线的线型上,该路段的外侧通常是高边坡,内侧是岩石地段。汽车行驶到这种线型的路段通常无法看见前方公路走向,此时必须靠种植在弯道外侧的绿化植物的走向做视线引导,保证行车安全。

-1- 1.3 相互协调的原则

公路系统包含了公路路线、附属构造物和周边的生态环境。绿化植物形态的选择必须与沿线的生态系统相互协调,必须与公路的线型、公路的附属构造物相互协调,协调才能产生美。绿化植物种类的变化带来形态的变化,结合不同的线型、不同的周边土壤、地质环境配置不同形态的绿化植物。1.4 尊重自然的原则

在设计、施工中,将对自然的扰动、破坏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如在施工前先将树木或树桩移走,建成后搬回原地栽植;在动物出没的地段建设动物通道,避免对动物栖息地的分割;尽量避绕森林、湿地、草原等重要生态区域等。1.5 美化绿化的原则

公路两侧的绿化植物的配置要掌握能起到绿化、美化的作用,能与线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点、线、面兼顾,衬托线形、回归自然、改善环境,做到“春花、夏果、秋色、冬姿”。2.6 适地适树的原则

选择乡土素材,体现地方特色和地方风貌。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理特点,以乡土植物为主,借鉴自然植被类型的特征,合理进行植物配置。根据立地条件和公路的线型建造不同的模式,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草、灌、木等各种组合。乡土素材适应自然条件,成活率高,可减少养护费用,降低绿化成本,力求以较小的投资,取得较高的环境评价效果。绿化植物的形态结构

2.1 卵圆型

球形结构的绿化植物进入成年期后冠幅普遍较大,垂直投影面积大。球型乔木普遍较高,枝条横向生长幅度较大,立面占地宽,但绿化美化效果较好。如:楝树(Melia azedarah L):花紫色,有香味,树皮暗褐色,浅纵裂,树型优美,叶形秀丽;加杨(Populus canadensis):叶三角状卵形,树皮灰绿色;悬铃木(Platanus hispanica):树冠雄伟,叶大荫浓,叶广卵形至三角状广卵形;南酸枣:树干通直,幼树皮光滑,老树皮呈剥落,树冠庞大,枝叶茂密,树姿美观等。球型灌木低矮,占地面积小,外型柔和,适应在路肩栽植。如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花紫色,早春叶前开放,可栽植在草丛中;海桐(Pittosporum tobira):常绿,夏季白花细小,树冠球形。2.2 尖塔型

尖塔型结构的绿化植物冠幅较小,树型幽雅,婷婷玉立,幼树的形态更美,能为视线引导的绿化树种,此尖塔型植物多为直根系乔木,可用于平面线型暗弯、高填方的地段和凸曲线的过渡段,能起引导行车视线、美化视线的作用。如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小枝对生,下垂,叶交互对生,羽状,条形扁平;侧柏(Biota orientalis):常绿乔木,幼树树冠尖塔形,老树广圆形,树皮淡褐色,呈薄片状剥离;龙柏(Sabina chinesis Ant.cv.`Kaizuca`):树冠尖塔形或圆锥形,小枝扭曲上升,势如“龙”形,枝密生。

-2- 2.3 分叉型

适应在公路两侧栽植的分叉型高大植物莫过于绿竹(Phyllotachys glaucamcClure):绿竹形态优美,生长浓密,纤细、飘逸结合,绿株下部的郁郁葱葱与从中伸出的竹干相得益彰,左右的绿竹相互呼应。能美化视线又能起到防尘、隔声的效果,可用于直线段和行车视距能得到保证的大半径曲线上;其次,分叉型的绿化植物还有灌木紫薇:花紫、红,7~9月开花;月季(Rosa chinensis):花较大,枝株较矮,枝纤弱,花梗细常垂下,花色多,品种多。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分枝多,枝细而直,花2~6朵,簇生枝端,花茂色艳。2.4 垂吊型

垂吊型的绿化植物多出现在路堑的边坡或人工构造物上,主要的作用是起到美化边坡的作用,避免土质边坡“露黄”;其次,能起到防护边坡的作用,减少地表径流量,避免边坡受到雨水冲刷。如: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卷须短而多分枝,喜荫,耐寒,在向阳处也能迅速生长。枝叶茂密,寿命较长,对土壤及气候适应性很强,能借吸盘爬上墙壁或山石;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茎枝常有许多细根,可以攀附在它物上,对土壤要求不高,耐干旱,耐寒冷。秋天红叶,五彩斑斓;紫藤(Wisteria sinensis(sime)sweet):喜阳略耐荫,耐寒耐旱,对土壤酸碱性适应较强,在微碱性土地上也能生长良好,攀缘能力强,紫花,花叶同放或先叶开放,有芳香气。公路线型与植物配置

3.1 在公路平面上

3.1.1 直线段

直线段的地域应栽植卵圆型植物为主,此类植物高大,冠幅宽,成年后树荫浓密,在视线通畅、非行车道较宽的直线段上布置,具有良好的绿化防护的效果。如楝树(Melia azedarah L)等。为能起到协调和结构上的层次感,也可在直线路段上配置绿竹等分叉型植物,起到刚柔相济以及避免视线干燥的作用。

3.1.2 直线曲线衔接段

直线与曲线连接而成的路段。此类线型绿化树种的配置主要解决的问题就在于曲线—直线—曲线过程中,直线上的行道树和曲线上的行道树能否相互协调。若曲线上依然采用卵圆型的高大乔木,其庞大的冠幅必然会影响到弯道的行车视距。因此,在直线和曲线的衔接部分应采用外型上能起到过渡性的树种,如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等尖塔型、冠幅较小的树种,在树种的外型形态上产生变化。在曲线的内部可采用低矮的灌木作为衔接,这样可以避免“断绿”,也可以避免行车视距受到影响。3.2 在公路纵断面上

3.2.1 平坡段

平坡的路段配置的绿化植物可与平面直线段上的大致相同,但若是高填方的平坡段应注意采用尖塔型的直根系的树种,如:龙柏(Sabina chinesis Ant.cv.`Kaizuca`)等。间距为2 m,栽植在路肩上的水泥防撞墙之间。作为行车视线引导,保障行车安全。

3.2.2 凹曲线段

纵断面上选择绿化植物主要考虑的是灌木生长高度,凹曲线底部绿化植物宜高,保证行车在进入凹曲线前能够看见绿化植物的走向。曲线路段植物高度2 m以上。下上坡路段作为过渡段高度1.3~2 m,遮光角度控制在8~15°。为保证植物的形态清晰,宜选用尖塔型的树种较为合适。

-3- 3.3.3 凸曲线段

凸曲线顶部绿化植物高度宜低,曲线顶部植物的高度在1 m以内,上下坡路段也作为过渡段高度1.3~2 m,遮光角度也应控制在8~15°。为避免行车视线受干扰,宜选用球型低矮灌木。3.3 在公路横断面上

3.3.1 路堑段

路堑段考虑的是边沟内侧和挖方边坡绿化,可栽植有色矮小球型灌木和垂吊型藤本植物,绿化的效果以边坡不“露黄”并能稳定边坡土质,防止边坡遭受雨水的冲刷为度。

边沟内侧栽植有色矮小球型灌木为主,如:海桐(Pittosporum tobira)等。以期保护坡脚,衔接行车道与边坡的作用。路堑土质边坡栽植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紫藤(Wisteria sinensis(sime)sweet)等垂吊型攀缘植物,以期快速覆盖坡面,减少水土流失。挖方路堑段的石质边坡选用抗阳性强的攀援植物垂直绿化以增加美观。路堑的绿化植物一般从上往下种植,让攀缘植物从上往下生长,各级护坡道上栽植不同颜色的攀缘植物,可以丰富视觉,增强景观效果。

3.3.2 路堤段

路堤边坡的绿化以保护路基边坡,恢复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丰富公路景观为主要功能。路堤土质边坡栽植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的低矮球型、分叉型灌木,如:黄杨(Buxus sinica)、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含笑(Michelia maudiae)、月季(Rosa chinensis)等。为了在道路上行车时能观赏到绿体,坡脚主要种植高大卵型或尖塔型树种,如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楝树(Melia azedarah L)、女贞(Ligustrum lucidum)、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银杏(Ginko biloba)、火力楠(Mytilaria laosensis)。树种形态的选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低填方路段坡脚则主要以低矮分叉型花灌木为主,如:月季(Rosa chinensis)、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等。

3.3.3 半挖半填段

边沟内侧绿地的绿化以生态防护为主兼顾美化,类似路堑边沟内侧的选择。可栽浅根性的分叉型花灌木。以灌木和草坪为主,高度以不遮挡视线为限,特别是在弯道的地方,应注意满足平面行车视距的要求,满足交通安全需要。选用风尾兰(Yucca gloriosa)、大叶黄杨(Euonymus jopoaicus)等。此外,可选用一些有花矮乔木、以使绿带在色彩和空间高度上有变化,如选用紫薇(Wistaria sinensis)、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等。行车道外侧以卵型或尖塔型植物为主,如侧柏(Biota orientalis)、龙柏(Sabina chinesis Ant.cv.`Kaizuca`)等,类似于路堤部分路肩上绿化植物的选择。选择时注意问题

在选择绿化植物的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硬质的岩石地段宜配置型态柔质的植物;灰质地段宜配置颜色丰富多彩的植物;选择时宜尽量选择乡土树种;应选择养护方便的树种;在配置上应注意生物多样性。总之,在选择公路沿线的绿化植物的时,应做到构建和谐公路路域系统,注重以人为本的原则。参 考 文 献:

[1] 孙仁娟.高速公路路域生态环境保护探讨[J].华东公路,2003(12):78-79 [2] 魏彤云.揭普高速公路景观绿化工程设计[J].华东公路,2003(12):75-77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J].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1104-1157 [4] 杨海玲.公路绿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公路,2002(8):72-73

浅谈园林绿化植物配置 篇5

【摘 要】园林绿化效果的好坏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基本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配置和选择。如果不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随便栽上几株,就会显得杂乱无章,观赏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园林花卉植物花色丰富,有的花卉品种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观赏价值,或者开花期,或者结果期。因此,要从多方面考虑,采用最适宜的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植物风景。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花卉种类;配置原则

1.配置原则

1.1科学性原则

适地适树和选用乡土植物是科学性的基础。植物个体的生态习性各不相同,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空气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群体生态中还涉及各种植物的相互关系,合理布局、科学搭配,使各植物种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在发挥植物美化街景、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减尘、改善小气候、防风、防火,保护路面、组织城市交通、维护交通等作用的同时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达到调节自然环境与城市环境关系,在城市中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1.2艺术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使其产生协调感。

用差异和变化产生对比的效果,形成强烈的刺激感,给人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用此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将体量、质地各异的植物种类均衡的配植,景观就显得稳定、比较顺眼一点,色彩素淡、体量小巧、数量减少、质地细柔、枝叶疏朗的植物种类,则给人以轻盈的感觉。

1.3文化性原则

植物景观和园林中其他的景观一样都需要有文化涵义。在植物配置中坚持文化性原则,可以使园林向充满人文内涵的高品位方向发展,使不断演变起伏的历史文化脉络在园林中得到体现。在园林中把反应某种人文内涵、象征某种精神品格、代表着某个历史时期的植物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形成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1.4宜人性原则

在现代社会里,植物景观仅仅只局限于经济实用功能还是不够的,它还必须是美的、动人的、令人愉悦的,必须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以及人们对美好事物热爱的心理需求。单株植物有它的形体美、色彩美、质地美、季相变化美等等;丛植、群植的植物通过形状、线条、色彩、质地等要素的组合以及合理的尺度,加上不同绿地的背景元素(铺地、地形、建筑物、小品等)的搭配,既可美化环境,为景观设计增色,又能让人在审美感觉中调节情绪,陶冶情操。同样也应满足人们对空间的需求。一些布局合理的绿色屏障或是分散排列的树就可以提供私密空间,在植物营造的静谧空间中,人们可以读书、静坐、交谈、私语.面积较大的绿地可以提供开阔的公共空间,人们会相对聚集于此,促进人与人相互交往,进而去寻求更丰富的信息。

2.艺术手法

2.1对比与衬托

运用物体间同一性质的差异,如体量的大小,空间的开放与敞开,线条的曲直,颜色的冷暖、明暗,材料质感的光滑与粗糙等,彼此对照,相互衬托,使景观既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又突出主题,风格协调。常采用欲扬先抑,欲高先低,欲大先小,以暗求明,以素求艳等手法。

2.2韵律与节奏

重复是获得韵律的必要条件,但也要有交替、曲折变化的节奏,这样才能产生韵律感。但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尽量避免布局呆板。常采用交替、渐变、起伏曲折、拟态、交错等形式。

2.3层次和背景

为避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的配置。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加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

2.4动势和均衡

由于各种植物姿态间存在差异,有的比较规整,如杜英;有的有一种动势,如松树。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2.5主景与次景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3.园林花卉

花卉种类多、花色艳丽丰富,在园林绿化中常与地被植物结合,形成独特的地面构图。运用花境、花丛等自然式布置各种花卉,既可表现植物个体生长的自然美,又可展示植物自然组合的群体美,还可运用各式花坛为景观增添色彩;也可点缀在草坪中,使草坪绿中有艳别具情趣。

4.结语

各类绿化景观中,小至庭院绿化,大到风景名胜区,均有园林植物、园建小品、山石水体等物质要素所构成。园林植物在维系生态平衡和美化城市环境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绿化景观中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园林植物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园林绿化的观赏效果的好坏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因此,要搞好园林植物造景,必须合理的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这是建设好园林绿地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彭振华.城市林业.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严玲璋.努力创造有利于城市生态质量的绿色空间环境.中国园林,1999,(1):17.

[3]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4]辛华泉.形态构成学[M].浙江: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与绿化形式 篇6

城市干道具有实现交通、组织街景、改善小气候的三大功能, 并以丰富的景观效果、多样的绿地形式和多变的季相色彩影响着城市景观空间和景观视线。城市干道分为一般城市干道、景观游憩型干道、防护型干道、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等类型。各种类型城市干道的绿化设计都应该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 根据美学特征和人的行为游憩学原理来进行植物配置, 体现各自的特色。植物配置应视地点的不同而有各自的特点。

(1) 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憩功能, 从人的需求出发, 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来设计可供游人参与游赏的道路。有“城市林阴道”之称的肇嘉浜路中间有宽21米的绿化带, 种植了大量的香樟、雪松、水杉、女贞等高大的乔木, 林下配置了各种灌木和花草, 同时绿地内设置了游憩步道, 其间点缀各种雕塑和园林小品, 发挥其观赏和休闲功能。

(2) 防护型干道的植物配置。道路与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形成了城市大气下垫面内的狭长低谷, 不利于汽车尾气的排放, 直接危害两侧的行人和建筑内的居民, 对人的危害相当严重。基于隔离防护主导功能的道路绿化主要发挥其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噪音的功能, 兼顾观赏功能。绿化设计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音的植物, 如雪松、圆柏、桂花、珊瑚树、夹竹桃等, 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 形成立体层次感, 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

(3) 高速公路的植物配置。良好的高速公路植物配置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 丰富的植物景观也为旅客带来了轻松愉快的旅途。高速公路的绿化由中央隔离带绿化、边坡绿化和互通绿化组成。中央隔离带内一般不成行种植乔木, 避免投影到车道上的树影干扰司机的视线, 树冠太大的树种也不宜选用。隔离带内可种植修剪整齐、具有丰富视觉韵律感的大色块模纹绿带, 绿带中选择的植物品种不宜过多, 色彩搭配不宜过艳, 重复频率不宜太高, 节奏感也不宜太强烈, 一般可以根据分隔带宽度每隔30~70米距离重复一段, 色块灌木品种选用3~6种, 中间可以间植多种形态的开花或常绿植物使景观富于变化。

边坡绿化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冲刷, 其植物配置应尽量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 选择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树种。

互通绿化位于高速公路的交叉口, 最容易成为人们视觉上的焦点, 其绿化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模纹图案, 花灌木根据不同的线条造型种植, 形成大气简洁的植物景观。另一种是苗圃景观模式, 人工植物群落按乔、灌、草的种植形式种植, 密度相对较高, 在发挥其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同时, 还兼顾了经济功能, 为城市绿化发展所需的苗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 园林绿地内道路的植物配置。园林道路分为主路、次路和小路。主路绿化常常代表绿地的形象和风格, 植物配置应该引人入胜, 形成与其定位一致的气势和氛围。如在入口的主路上定距种植较大规格的高大乔木如悬铃木、香樟、杜英、榉树等, 其下种植杜鹃、红花木、龙柏等整形灌木, 节奏明快富有韵律, 形成壮美的主路景观。次路是园中各区内的主要道路, 一般宽2~3米;小路则是供游人在宁静的休息区中漫步, 一般宽仅1~1.5米。绿地的次干道常常蜿蜒曲折, 植物配置也应以自然式为宜。沿路在视觉上应有疏有密, 有高有低, 有遮有敞。形式上有草坪、花丛、灌丛、树丛、孤植树等, 游人沿路散步可经过大草坪, 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丛中赏花。竹径通幽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经常应用的造景手法, 竹生长迅速, 适应性强, 常绿, 清秀挺拔, 具有文化内涵, 至今仍可在现代绿地见到。

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 常用的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 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 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

(2) 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 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 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 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绿化。

(3) 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 中间为机动车道, 两侧为非机动车道, 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 但其绿化量大, 夏季蔽荫效果好, 组织交通方便, 安全可靠, 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4) 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 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 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 则可用栏杆分隔, 以节约用地。

(5) 其他形式。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 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 如山坡、水道的绿化设计。

绿化配置 篇7

1基本情况及绿化现状

1.1基本情况

卓尼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 隶属甘南藏族自治州, 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 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0′-104°04′, 北纬34°13′-35°14′。海拔2100~4920m。县城海拔2490m;气候属高寒半湿润气候, 夏季凉爽湿润, 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4.5℃, 极端最高气温29.4℃, 极端最低气温-23.4℃, 平均日照时数2169.9h, 多年平均降水量578mm, 降水年际变化大, 且年内分布不均, 冬春雨雪较少, 秋季频雨, 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 蒸发量1189~1416mm, 平均大气相对湿度65%, 无霜期80~100d;林区内植物种内丰富而繁杂, 据调查, 高等植物122科, 443属, 1300种。其中:有高等种子植物96科, 98属, 1244种;有苔藓类19科, 31属, 39种;有蕨类7科, 14属, 17种。其中:观赏植物198种, 观赏、开发价值高的有68种。

主要乔木有冷杉、云杉、油松、华山松、高山柏、香柏和杨、桦、柳等;灌木繁多, 主要有沙棘、杜鹃类、黄柏、酸梅和楸类等。

1.2绿化现状

卓尼县是一个林业大县, 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8%以上。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 海拔较高, 气候寒冷, 城镇绿化中多采用杨、柳、云杉等乡土树种。近10年来,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 在县城绿化和小区绿化中也试验引进了雪松、国槐、香花槐、红叶李、樱花、红叶小檗、小叶黄杨、大月季、迎春、常春藤等十多种乔、灌木树种。通过加强种植及养护的技术措施管理, 大部分乔、灌木树种已逐步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长势较好。

卓尼县有15个乡镇, 随着小城镇建设的不断加快, 凭借洮河沿线的区位优势, 已有3个乡撤乡建镇, 城镇绿化还在起步阶段。绿化中最常选用的树种有:圆柏、云杉、油松、馒头柳等树种。

2园林绿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绿化树种单一, 植物配置缺乏景观效果。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在高寒地区植物材料相对稀少的条件下更应重视这一过程, 并合理规划, 使之与环境相协调。乔、灌、草植物材料之间亦有层次、有节奏感, 使之呈现出最佳的观赏效果及生态效果。

2) 在绿化工作认识上还存在一定的误区, 只注重引进低海拔地区的树种而忽视培育本地的许多乡土树种。如:华山松、白桦、红桦、槭类、花楸、绣线菊、杜鹃、瑞香、丁香、香荚蒾、珍珠梅、金露梅, 银露梅等就是很好的适应高海拔地区生长的本地野生乔、灌木品种。

3) 没有建立起引进外来树种和培育驯化本地野生树种的绿化苗木培育基地。

4) 栽植、管护措施不到位。许多树种既便成活也长势不良。如:在北滨河路河堤绿化中, 引种国槐树进行试验种植, 但栽植过程中施工方没有挖大坑清除石块, 表土层只有40cm左右, 下面全是鹅卵石, 致使许多树长势不良。而在土层深厚处长势良好。

3绿化植物的合理选择与配置

3.1加强驯化及引种工作

园林苗圃建设是园林发展的根本, 因为绿化优良树种的引种驯化, 苗圃是生息之母, 应加大野生优良树种的引种驯化规模, 野生花木的引种驯化, 仍是一种培育新种的又快又好的办法。野生花木具有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成本低、见效快的优点, 应立足当地资源优势, 合理开发当地野生花木资源, 丰富绿化植物品种。洮河林区是典型的高寒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生长着多种耐寒、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如草本花卉有: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 (S. G. How et L. A. Lauener) T. Hong et J. J. Li、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白花马蔺 Iris lactea Pall、马蔺Iris ensata、细叶百合Lilium tenuifolium Fisch、大叶杓兰 Cypripedium fasciolatum Franch、石竹Dianthus chinensis L、洮河红景天 (Rhodiola tachoensis) 、山丹 Lilium pumilum DC等;其他植物无法比拟的具有耐阴性的蕨类植物有:蕨Pteridium aquilinum (Linn.) Kuhn var. latiusculum (Desv.) Underw、中华蹄盖蕨Gymnocarpium disjunctum (Rupr.) Ching、羽节蕨Gymnocarpium disjunctum (Rupr.) Ching、掌叶铁线蕨Apedatum Linn、华北鳞毛蕨Dryopteris goeringiana (Kunze) Koidz;灌木树种有: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银露梅 Potentilla davurica Nestl、黄刺玫Rosa xanthina Lindl、水栒子 Cotoneaster multiflorus Bge、平枝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Decne、陕甘花楸Sorbus koehneana Schneid、桦叶荚蒾 Viburnum betulifalium Batal、香荚蒾 Viburnum farreri W. T. Stearn、球花荚醚Viburnum glomeratum Maxim、高山绣线菊 Spiraea alpine Pall、甘青瑞香 Daphne tangutica Maxim、卓尼杜鹃 Rhododendron joniense Ching et H. P. Yang、头花杜鹃 Rhododendron capitatum Maxim、华北紫丁香 Syringa oblata Lindl、暴马丁香 Syringa amurensis Rupr、珍珠梅 Sorbaria sorbifolia (L) A. Br、甘肃小檗 Berberis kansuensis Schneid等;乔木树种有:华山松Pinus armandi Franch、圆柏Sabina chinensis (Linn) Ant、白桦 Betula platyphylla Suk、红桦 Betula albo-sinensis Burk、茶条槭 Acer ginaala Maxim、青榨槭 Acer davidii Franch、五尖槭 Acer maximowiczii Pax、桦叶四蕊槭 Acer tetramerum var. betulifolium (Maxim.) Rehd、辽东栎 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等。适当引种较适宜于高寒地区生长的雪松Cedrns deodara (Roxb) G.Don、香花槐Robinia pseudoacacia cv.idaho、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樱花Prunus serrulata、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等树种, 增加植物多样性, 提高观赏性。

3.2适地适树原则

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当的生态环境, 不同的植物在不同地域, 有不同的生态习性。种植与施工时, 必须因地制宜, 适地适树, 并充分考虑人为活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高寒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 特殊的气候特征, 更应体现乡土树种优势, 达到预期的投资效益和绿化效果。

在植物材料的配置过程中, 针对特定的土壤、小气候条件安排相适应的植物种类, 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花。如:喜阳树种华山松、圆柏、旱柳、珍珠梅、榆叶梅等宜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较耐阴种类如青榨槭、白毛山梅花等宜种植在楼或墙的北面;在其他植物无法立足的阴暗角落或乔木下较暗的地点, 假山配置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蕨类, 如蕨、中华蹄盖蕨、掌叶铁线蕨、华北鳞毛蕨等, 可形成不同于其他植物的奇特景观。在小气候温和的居民区或楼的南侧, 可种植一些观赏性强的雪松、樱花等比较名贵的树种, 以提升观赏效果和绿化档次, 还可配置一些小灌木, 如绣线菊、金露梅、银露梅等。

3.3充分利用植物季相的色彩变化, 多使用观果和彩叶树种, 使色彩富于变化

在高寒地带城市, 虽然做到“三季有花, 四季常青”有困难, 但可以根据树种的枝条色采、叶色及果实的季相变化, 使植物材料合理搭配, 适当加大常绿青树种的比例, 同样可以做到“二季有花, 三季有景, 四季有绿”。例如:野芍药在最高温度达到5℃, 最低温度-8℃时出土, 花朵被雪覆盖亦不凋谢。马蔺花分布在海拔2200~2800m的高原地带, 花白色、蓝紫色或天蓝色, 喇叭状, 位于长花梗顶端, 花色淡雅美丽, 鲜艳夺目。花期4-6月, 开花7~10d, 颇耐观赏性, 可用于边坡绿化, 花坛景观及街道和公园绿地成片绿化。目前栽培的花卉花期比较, 虽然达不到三季有花, 但可提早观花期1个月, 大大增加了该地区的观花期和绿色期的时间。另外, 这些早春野生花卉具有形姿优美、花朵艳丽、适应性强、分布广等特点, 是补充早春木本花卉不足行之有效的办法。在草坪中或地被配置中可以布置一些早春野生宿根花卉, 如:山芍药、马蔺花等色块, 可以使花期提前到4月份。球花荚醚在卓尼4月中旬开花, 花期常遇大雪, 粉红花在白雪映衬下显得更加艳丽, 别具特色, 毫无冻害。将春季开花的连翘、榆叶梅、黄刺玫、丁香等与夏季开花的桦叶荚蒾、金露梅、银露梅、珍珠梅、大月季等混栽或分别布置于同一个环境中, 可以使观赏期延续夏秋季。

植物配置时, 为了弥补高寒地带城市花色的不足, 应注意使用不同色彩的植物材料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搭配, 尤其是观果和彩叶树种。红叶李、红叶小檗、小叶黄杨适应性强, 春季展叶后色彩艳丽;秋季茶条槭、青榨槭、五尖槭、桦叶四蕊槭及辽东栎的红叶与白桦、红桦树的黄叶以及云杉、华山松及圆柏的浓绿产生强烈的对比, 形成色彩各异的景色;寒冷的秋、冬季, 在白雪映衬下, 水荀子、桦叶荚蒾的褐红色枝条、红色果实, 花楸的白色果实格外醒目诱人, 形成鲜明对比、衬托。这些色彩的变化与对比, 使高寒地带城市的四季增添了不少的生机与魅力。

3.4使用造型植物, 尽量使景观配置富于变化

在城市绿化中, 植物材料的整型配置方式常被用于景观设计中。这一点在相对缺少植物材料的高寒地带城市显得尤为重要。它一方面可以弥补西北高寒城市植物材料的相对不足, 另一方面可以使景观配置更富于变化。多培育秋冬季枝干形态优美的树种, 提高秋冬季树木姿态的观赏性。将常绿针叶树培育成风致优雅、婀娜多姿的常绿树树形, 如偃卧形、悬崖形、临水形、迎客形、奔月形等。这些树种枝形飘逸, 给人以优美的审美享受。耐修剪、易成型的茶条槭可以作为彩叶篱, 夏季叶色浓绿, 秋季叶色变红。另外, 适于这方面的树种还有红叶小檗、小叶黄杨等。

4结语

总之, 西北高寒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要注重乡土树种的驯化运用, 再适当引种较适应高寒地区生长的外来物种, 使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特征, 体现植物个体与群体的形态美、色彩美和意境美, 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合理搭配, 乔、灌、藤、草等乡土树种的立体结合, 形成适合当地的生态植物群落, 再适当点缀小品, 同样能构成艺术美、自然美、生态美, 体现多单元、多层次、多景观的生态型植物配置, 从而实现绿色、低碳、和谐的城市园林景观。

参考文献

[1]李奇石.高寒地带城市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M].园林, 2002, 13 (9) :22-24.

[2]武桂香.浅谈北方城市园林建设中的植物配置[J].现代农业, 2009, 20 (12) :15-17.

[3]战威.浅谈寒地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的应用原则[M].现代园林, 2007, 19 (2) :13-15.

[4]王了得.甘肃省舟曲县花卉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J].甘肃林业科技, 2012, 22 (1) :15-16.

[5]陵军成, 孙小娟.马莲花栽培关键技术及高原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M].林业实用科技, 2013, 22 (1) :15-17.

[6]薄乖民, 何录德.甘肃洮河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G].甘肃洮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

绿化配置 篇8

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是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 居住区是城市社会组织和居民生活的基本。面对日渐成熟的住宅市场和购房者,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随着经济的发展, 住宅商品化、市场多元化的刺激以及人们居住消费意识的提高, 开发商与居民对居住的要求日益增加, 所关注的层面已由单纯的户型平面扩展到住宅区的整体环境特色和外部空间设计。此时居住区的绿化水平也应相应的提高, 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

2 居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2.1 居住区的绿化设计要强调生态性

必须以城市生态系统为基础, 注重生态效益, 以提高居民小区的环境质量, 维护和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10年前我市居住区环境设计可概括为“绿地+场地”的小区绿化模式, 之后虽有提高, 也只是强调绿化覆盖率。小区的生态园林不是有空地种草, 有空间栽树的简单绿化过程, 而是真正从食物链以及物质循环的角度来进行植物品种之间以及与建筑物之间的选择与搭配, 以确保各种植物品种与所处地域共生、共享、相生。

2.2 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这个理念在设计的许多方面都是重点和前提。它也是园林设计的前提。居住区绿地是人们劳累一天后的休闲运动交流的重要场所。“以人为本”的设计要从人体工学、行为学以及人的要求出发, 分析居住区居民的年龄结构, 合理设置健身场所和运动器械尤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和小孩子的活动需要。

2.3 居住区的绿化设计应考虑到经济的原则

经济原则就是要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及地方经济状况, 注重节能、节材, 注重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倡朴实简约, 反对浮华铺张, 并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达到优良的性价比。

3 居住区的植物配置

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配置是构成居住区绿化景观的主题, 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 满足居住功能等要求, 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 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居住区植物配置还应该以生态园林的理论为依据, 模拟自然生态环境, 利用植物生理、生态指标及园林美学原理, 进行植物配置, 创造复层结构, 保持植物群落在空间、时间上的稳定与持久。

(1) 适应绿地功能的要求, 获得较好的生态效益。

居住区的各类绿地有各自的功能要求, 但主要功能是发挥生态效益, 改善和保护居住区的生态环境。因此, 绿地的植物配置应以绿为主, 利用各种植物材料构成绿地结构, 以达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

(2) 植物配置应遵循多样性配置原则。

植物配置应向生态化、乡土化、景观化、功能化方向发展。植物材料既是生态造园的素材, 也是观赏的要素, 要科学地配置各种植物才有利于发挥植物的特性, 构成生态美景。植物多样性对植物保护有重要意义, 植物多样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植物、动物、昆虫、微生物能够形成一个生态链, 使物种之间相互制约, 协调发展, 不易受到危害, 在树种选择上应尽量选择生长健壮、管理粗放、少病虫害的乡土树种。

植物多样性是景观多样性的需要, 景观多样性依赖于植物多样性。乔灌木结合, 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 乔灌与地被、草皮相结合, 适当点缀些草花, 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 做到“四季有景, 三季有花”, 既满足生态效益的要求, 又能达到观赏的景观效果。

(3) 植物配置要考虑种植的位置。

植物配置要考虑种植的位置与建筑、地下管线等设施的距离, 避免有碍植物的生长和管线的使用与维修。一般乔木需距建筑物5至8米。灌木距建筑和地下管网1.5米。树丛的组合, 从平面与立面构图, 色彩, 季相等方面要有变化, 在高层建筑四周气流较强, 不宜种植高大乔木。

4 配置方式

居住区的绿地结构比较复杂, 在植物配置上也应灵活多变, 不可单调、呆板。

4.1 点、线、面相结合

这里的点是指居住小区的公共绿地, 面积较大, 是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 利用率高, 要求位置适中, 方便居民前往, 一个小区一般有2至3个。平面布置形式以规则为主的混合式为好。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 选用垂柳、玉兰、海棠、樱花、碧桃、百日红、腊梅、桂花、牡丹、月季、美人蕉、小菊等, 植物多丛植, 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等。线是指居住区的道路、围墙绿化, 可栽植树冠宽阔、枝叶繁茂、遮荫效果好的小乔木、开花灌木或藤本, 如银杏、香椿、樱花、石楠、爬墙虎等。面是指宅旁绿化, 包括住宅前后及两栋住宅之间的用地, 约占小区绿地的50%以上, 是住宅区绿化的最基本单元。

4.2 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

居住区由于建筑密度大, 一方面地面绿地相对少, 限制

了绿量的扩大。但另一方面, 多建筑又创造了更多的再生空间 (建筑表面积) , 为主体绿化开辟了广阔前景。利用居住区外高中低的结构特点, 低层建筑可实行屋顶绿化, 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 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 阳台可以摆放花木等, 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质量。

4.3 疏密有致, 注重空间层次感

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休息, 种植设计应做到疏密有致, 即宅旁活动区多为稀疏结构, 使人轻松、愉快, 获得充足的自然光, 在垃圾场、锅炉旁和一些环境死角外围密植常绿树木, 道路上用遮荫小乔木。空间上, 居住区除了中心绿地外, 其他大部分都分布在住宅前后, 其布局大都以行列式为主, 形成平行、等大的绿地, 狭长空间的感觉非常强烈, 因此, 可以充分利用植物的不同组合, 打破原有的僵化空间, 形成活泼、和谐的空间。

5 华北地区常用的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地被植物、水生植物

5.1 乔木

行道树:悬铃木、广玉兰、杨树、樟树、栾树、银杏、独干女贞、槐树、柳树;

庭荫树:梧桐、银杏、槐树、朴树、白玉兰、枫香、马褂木、石楠;

园景树:雪松、龙柏、紫叶李、龙爪槐、桂花、梅花、樱花、丁香、龙柏、笔柏、石榴、白玉兰;

抗污染树种:臭椿、榆树、朴树、刺槐、桑树、合欢、女贞、石楠。

5.2 灌木及藤木植物

十大功劳、南天竹、火棘、石楠、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构骨、海桐、凤尾竹、丝兰、紫叶小檗、腊梅、海棠、棣棠、月季、紫茉莉、紫薇、木槿、红继木、石榴、红枫、青枫、侧柏、笔柏、云南黄馨、爬山虎、连翘。

5.3 地被植物

草皮:高羊茅、早熟禾、狗牙根;

地被:爬地柏、枸杞、酢浆草、三叶草、美女樱、沿阶草、葱兰、地被菊。

5.4 水生植物

荷花、香蒲、千屈菜、芦苇、水生鸢尾、睡莲、芡实。

6 结语

绿化配置 篇9

1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

1.1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

我国早在《汉书》中就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锥,树以青松”,说明二千多年前我国已有用松树作行道树的做法。随着城市建设飞跃发展,城市道路也逐渐增多,便形成了各种与道路相关的绿带。也有将行道树、林荫道与防护林带共同联成绿色走廊。

行道树是道路绿化的最基本的组成部分。首先选择合适的树种,树种选择的一般标准为:树冠冠幅大、枝叶密;抗性强(耐贫瘠土壤、耐寒、耐旱);寿命长;深根性;病虫害少;耐修剪;落果少或者没有飞絮;发芽早,落叶晚。同时,树种选择要能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道路特征。

(1)以乡土树种为主,实行适地适树和引入外来树种相结合。

(2)以主要树种为主,主要树种和一般树种相结合。

(3)以抗逆性强的树种为主,树木的功能性和观赏性相结合。

(4)以落叶乔木为主,实行落叶乔木与常绿乔木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

(5)以速生树种为主,实行速生树种和长寿树种相结合。

1.2 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方法

1.2.1 乔木的选择

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因此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

(1)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

(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

(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

(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叶片紧密,有浓荫;

(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

(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

目前在辽宁省沈阳市应用较多的有油松、国槐、垂柳、馒头柳、白蜡、银杏、银中杨等。

1.2.2 灌木的选择

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

应用较多的有紫叶小蘖、小叶黄杨、水腊、珍珠绣线菊、连翘、桧柏球等。

1.2.3 地被植物的选择

目前,北方大多数城市主要选择冷季型草坪作为地被植物,根据气候、温度、湿度、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草坪草种是至关重要的;另外多种低矮花灌木均可作地被应用,如金山绣线菊、金焰绣线菊等。

1.2.4 草本花卉的选择

一般露地花卉以宿根花卉为主,与乔灌草巧妙搭配,合理配置:一、二年生草本花卉只在重点部位点缀,不宜多用,如地被菊、玉簪等。

2 城市道路绿化中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

(1)树带式。

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一般宽不小于1.5m,植一行大乔木和绿篱,如宽度适宜,则可分别植两行或多行乔木与绿篱;树下铺设草皮,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或汽车停站。

(2)树池式。

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正方形以边长1.5m较合适,长方形长、宽分别以2m、1.5m为宜,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1.5m为好;行道树的栽植点位于几何形的中心,池边缘高出人行道8~10cm,避免行人践踏,如果树池略低于路面,应加与路面同高的池墙,这样可增加人行道的宽度,又避免践踏,同时还可使雨水渗入池内;池墙可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做成,设计时应当简单大方。

行道树种植时,应充分考虑株距与定干高度。一般株行距要根据树冠大小决定,有4m、5m、6m、8m不等,若种植干径为5cm以上的树苗,株距应定为6~8m为宜;从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地段,统称为人行道绿化带,为了保证车辆在车行道上行驶时,车中人能够看到人行道上的行人和建筑,在人行道绿化带上种植树木,必须保持一定的株距,一般来说,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的2倍。

3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

城市道路的植物配置首先应考虑交通安全,有效地协助组织人流的集散,同时发挥道路绿化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丰富城市景观中的作用。现代化城市中除必备的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立交桥、高速公路外,有时还有滨河路、滨海路、林荫道等。通过道路绿化,不仅美化环境,同时也避免了司机的驾车疲劳,提高安全。

3.1 城市环城快速路的植物配置

通过绿地连续性种植或树木高度位置的变化来预示或预告道路线性的变化,引导司机安全操作;根据树木的间距、高度与司机视线高度、前大灯照射角度的关系种植,使道路亮度逐渐变化,并防止眩光。种植宽、厚的低矮树丛作缓冲种植,以免车体和驾驶员受到大的损伤,并且防止行人穿越。

快速公路以及一般公路的立体交叉绿地要服从交通功能,保证司机有足够的安全视距。出入口有作为指示性的种植,转弯处种植成行的乔木,以指引行车方向,使司机有安全感。在匝道和主次干道汇合的顺行交叉处,不易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立体交叉中的大片绿地即绿岛,不允许种植过高的绿篱和大量的乔木,应以草坪为主,点缀常绿树和花灌木,适当种植宿根花卉。

(1)分车绿化隔离带

指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分车绿带宽度由道路的不同而各有差异,窄者仅lm,宽可10m余,在隔离绿带上的植物配植除考虑到增添街景外,首先要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碍司机及行人的视线为原则,一般窄的分隔绿带上仅种高度不超过70cm低矮的灌木及草皮。如低矮、修剪整齐的紫叶小檗,衬在嫩绿的草坪上,既不防碍视线,又增添景色。随着宽度的增加,分隔绿带上的植物配植形式多样,可规则,也可自然。利用植物不同的姿态、线条、色彩,将常绿、落叶的乔、灌木、花卉及草坪配植成高低错落、层次参差的树丛、观花或观叶孤立树、花径、岩石小品等各种景观,以达到四季有景。北方宿根花卉丰富,如菊花类、鸢尾类等;孔雀草、波斯菊等可点缀草地。还有些秋色叶树种如银杏、五角枫等都可配植在分隔绿带上。这里需要提到的是我们无论以何种方式配置植物,都需处理好交通与植物景观的关系。比如说在道路尽头或者车辆拐弯处不宜配植妨碍视线的乔灌木,只能种植草坪、花卉及一些低矮灌木。

(2)行道树绿带

指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的绿带。其功能主要为行人蔽荫,同时能起到美化街道、降尘、降噪减少污染的作用。目前行道树的配植已逐渐注意乔灌草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草皮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形成当地有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大大提高环境效益。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城市道路红线较窄没有车行道隔离带的人行道绿带中,不宜配置树冠较大高空容易郁闭的树种,一旦高空树冠郁闭,不利于汽车尾气的扩散。

由于城市中的各种架空电线、地下各种电缆、热力、煤气、有线电视电缆、雨污水管道等造成行道树绿带的立地条件在城市中是最差的,绿带宽度往往也很窄,一般在1~2m,又加上土质差、人为因素等导致了行道树根系不深,容易造成风倒,所以行道树应选择耐修剪、抗贫瘠、根系较浅的树种。“三分种植,七分管理”,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可在树池上盖上树坑篦子,以减少人为的践踏。

(3)路侧绿化

路侧绿带是指在道路的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从广义上讲路侧绿带也包括建筑物基础绿带。由于绿带宽度不一,因此,植物配植各异。路侧绿带国内常见用地锦等藤本植物作墙面垂直绿化,用直立的桧柏、水腊或女贞等植于墙前作为分隔,如绿带宽些,则以此绿色屏障作为背景,前面配植花灌木、宿根花卉及草坪,但在外缘常用绿篱分隔,以防行人践踏破坏。绿带宽度超过10m者,也可用规则的林带式配植或培植成花园林荫道。这样只有把路侧绿带和建筑物的基础绿带统一起来才能形成和谐的道路两侧绿化景观。

3.2 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

景观游憩型干道的植物配置应兼顾其观赏和游憩功能,从人的需求出发,兼顾植物群落的自然性和系统性来设计可供游人参与游赏的道路。

3.3 防护型干道的植物配置

道路与街道两侧的高层建筑形成了城市大气下垫面内的狭长低谷,不利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直接危害两侧的行人和建筑内的居民,对人的危害相当严重。基于隔离防护主导功能的道路绿化主要发挥其隔离有害有毒气体、噪音的功能,兼顾观赏功能。绿化设计选择具有耐污染、抗污染、滞尘、吸收噪音的植物,如油松、圆柏、杨树等,采用由乔木群落向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草坪过渡的形式,形成立体层次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和景观效果。

3.4 高速公路的植物配置

良好的高速公路植物配置可以减轻驾驶员的疲劳,丰富的植物景观也为旅客带来了轻松愉快的旅途。高速公路的绿化由中央隔离带绿化、边坡绿化和互通绿化组成。中央隔离带内一般不成行种植乔木,避免投影到车道上的树影干扰司机的视线,树冠太大的树种也不宜选用。隔离带内可种植修剪整齐、具有丰富视觉韵律感的大色块模纹绿带,绿带中选择的植物品种不宜过多,色彩搭配不宜过艳,重复频率不宜太高,节奏感也不宜太强烈,一般可以根据分隔带宽度每隔30~70m距离重复一段,色块灌木品种选用3~6种,中间可以间植多种形态的开花或常绿植物使景观富于变化。

边坡绿化的主要目的是固土护坡、防止冲刷,其植物配置应尽量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和植被,选择根系发达、易于成活、便于管理、兼顾景观效果的树种。

互通绿化位于高速公路的交叉口,最容易成为人们视觉上的焦点,其绿化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型的模纹图案,花灌木根据不同的线条造型种植,形成大气简洁的植物景观。另一种是苗圃景观模式,人工植物群落按乔、灌、草的种植形式种植,密度相对较高,在发挥其生态和景观功能的同时,还兼顾了经济功能,为城市绿化发展所需的苗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5 园林绿地内道路的植物配置

园林道路是全园的骨架,具有发挥组织游览路线、连接景观区等重要功能。道路植物配置无论从植物品种的选择上还是搭配形式(包括色彩、层次高低、大小面积比例等)都要比城市道路配置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自由生动。

园林道路分为主路、次路和小路。主路绿化常常代表绿地的形象和风格,植物配置应该引人入胜,形成与其定位一致的气势和氛围。如在入口的主路上定距种植较大规格的高大乔木如国槐、拧叶槭、山槐、云杉、油松等,其下种植锦带、连翘、大花水亚木、水腊、桧柏球等整形灌木,节奏明快富有韵律,形成壮美的主路景观。次路是园中各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m;小路则是供游人在宁静的休息区中漫步,一般宽仅1~1.5m。绿地的次干道常常蜿蜒曲折,植物配置也应以自然式为宜。沿路在视觉上应有疏有密,有高有低,有遮有敞。形式上有草坪、花丛、灌丛、树丛、孤植树等,游人沿路散步可经过大草坪,也可在林下小憩或穿行在花丛中赏花。

4 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

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一板二带式。

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

(2)二板三带式。

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大城市道路绿化。

(3)三板四带式。

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4)四板五带式。

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5)其它形式。

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水道的绿化设计。

5 结语

总之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道路绿化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精神内涵,不仅给人以愉快的美感,同时也能提升一个城市的文化品味。因此,城市的道路绿化应作为城市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相信只要我们能在这个问题上多努力,我国的城市道路建设将出现新的面貌,城市景观得以发展,城市内涵也会得到提升。

摘要:对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及植物配置作了详细介绍,同时阐述了城市道路绿化中行道树种植形式及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

关键词:道路绿化,植物配置,绿化形式

参考文献

[1]赵德龙,刘万共,赵凤良.道路绿化[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赵宏生.怎样绿化公路[M].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

[3]李志尚.城市环境绿化景观[M].广东科技出版社.

[4]傅伯杰,陈利顶.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J].地理学报,1996,51(5).

[5]汪殿蓓,暨淑仪,陈飞鹏.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综述[J].生态学杂志,2001,20(4).

浅析公路立交桥绿化植物配置 篇10

关键词:公路立交桥;绿化植物;配置

引言

公路立交桥绿化不仅是简单的平面绿化,而是随着立交桥的立体结构不同而形成的一个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绿化。通过调查研究,主要分析当前公路立交桥绿化植物配置的现状,借鉴城市立交桥的绿化模式,提出公路立交桥的绿化形式,为公路绿化提供理论依据。

一、当前公路立交桥绿化植物配置现状

一是植物配置形式单一。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公路立交桥绿化配置形式比较简单,一般在立交桥匝道内种植宜管护的乔木,在周围再配置一些容易管护的低矮花灌木,形成中间高、四周低的绿化格局,绿化特点不突出,景观特色不鲜明。

二是植物季相变化不丰富。植物靠季相色彩变化来体现不同季节,形成不同绿化景观。有些国家,每当季节更替的时候,植物叶色随季节气候变换,呈现出各种绚丽多姿的色彩。而烟台地区选用的植物色彩十分简单,几乎清一色是绿色,季相变化不丰富,绿化景观十分乏味。并且,大部分公路立交桥冬天更是缺少景观,乔木无叶,基本以常绿的龙柏、蜀桧、黑松等景观为主。

三是植物功能单一。在立交桥匝道绿化中,我们仅仅是利用了绿化植物的观赏、保持水土的功能,而植物的遮阳、防尘、隔音、净化空气等诸多功能利用甚少。只是一味地追求简单、养护费用低廉,能覆盖黄土就行了,但是没有真正把植物应当发挥的作用充分利用起来,造成植物资源的浪费。

四是植物生态效益较差。在立交桥中,栽植大量的同一树种,为当地的生态平衡带来很大的影响。若发生病虫害,则不能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生物功能进行防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给当地自然生态平衡造成很大的破坏。

二、当前城市立交桥绿化植物配置情况

在现代城市立交桥绿化中,植物搭配合理,造型多变,高、中、低错落组合,景观层次分明,色彩、季相变化丰富。其植物配置主要特点有:

一是乔、灌、花、草搭配合理,比例适当。城市立交桥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绿化投资大,乔、灌、花、草相互搭配,比例适当,形成内高、外低、四周更低的绿化层次,使人欣赏到错落有致的优美景观。

二是绿化植物组景形式多变。结合周围建筑环境,在匝道内,可以采取孤植、群植等各种模式,也可采取树木花卉与山石、雕塑搭配进行组景,还可以采取亭廊、花架等模式进行绿化。

三、公路立交桥绿化植物配置应注意的问题

为更好地对公路立交桥内绿化植物进行合理配置,充分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主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不同种类植物之间的配置,要考虑不同的植物种类,花灌木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搭配、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

二是绿化植物与其他园林小品,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搭配。在立交桥绿化配置中,可以采取自然山石点缀于树丛、花丛、草丛之中,组成彰显自然的优美景观。

绿化植物配置还要遵循植物生长规律,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因地制宜、因路制宜、适地适树、科学设计。根据立交桥不同的土质条件,结合绿化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对环境的要求来设计。目前,我市大部分立交桥内土层较薄,肥力差,而且部分排涝能力差,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因此,针对此种情况,建议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名贵、珍稀、管养难度大的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树种,充分发挥乡土树种的优势,提高植物成活率和绿化效果。植物配置要充分利用植物季相变化,烟台地区的春季比长江以南来得迟,而秋季出现得比较早,植物类型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充分利用烟台本地季相变化色彩鲜明、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来展现季节时令的变化。

2.合理搭配,重视生物多样性,形成局地自然群落。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体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在立交桥绿化中,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在有限的地域条件下,模拟和创建局地自然生态系统。如果植物种类单一,生态功能是贫乏的,视觉景观也是单调的。所以,应注意乔、灌、花、草的有机结合,形成高低搭配、错落有致的绿化生态景观,创造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局部植物生态群落。

3.注意植物的配置形式。自然界的植物并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植的。在公路立交桥绿化中,根据景观需要,绿化植物可以采用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等多种方式。这样既能体现出孤植树的高大风姿,也可以展现出群植树的层叠繁荣。绿化植物可采取分层配置、不同色彩搭配来展现绿化景观,采用叶片和花颜色不同,高度、树型不同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

4.注意不同树型和色彩的合理搭配。绿化植物的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树型和色彩的植物,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觉冲突。观花和观树型的植物应相结合,观赏花木中有很多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柿树,变黄叶的银杏、栾树等,和其他观花植物组合既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树型优美的可以采用孤植,如柿树、雪松、开心型银杏,适当点缀山石,组成景观优美的孤植景观。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与其他彩色树种搭配,景观效果更为优美。

5.注意绿化植物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在靠近城区的立交桥中,绿化方式要与城市绿化模式相结合,形成城市与郊区之间的合理过渡,彩色植物与常绿植物的配比基本相同,保证绿化植物四季都有景观可赏。

结语

总之,公路立交桥绿化逐步走向城市化、生态化,绿化植物配置方式也在逐步转变,借鉴城市绿化模式,逐步显现出植物色彩化、造景多样化。为了塑造优美的公路立交桥绿化景观,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梁竞.城市立交桥地段景观设计与改造原则[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

[2]郭松,方翠莲,李在留.南宁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调查及应用研究[J].中国园林,2011(2)

[3]师卫华,申亚男.园林植物生态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7)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 篇11

1 尖山农场的地理特性

山农场位于E125°19′53″~125°47′15″, N 48°46′55″~49°1′18″之间, 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南麓向前延伸的丘陵地带, 属嫩江县和讷河两县境内, 该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性气候。农场因境内有一座海拔419m高的休眠火山――吐莫葛山而得名, 该火山内含丰富的火山灰和地下优质矿泉水资源。

尖山农场目前的主要植被是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农场内部山林资源丰富, 并且在天然林的基础上自行建造了大规模的人工林。尖山农场主要实施“绿满尖山、共建家园”的生态工程, 保持了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

2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要点

2.1 考虑各种植物生态生存的必要因子

绿化植物的配置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各种植物生态生存所需要的条件的不同, 其中涉及到植物生存的温度、水分、光照空气、土壤等自然因子, 这些因子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的影响和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进行绿化植物的设计的时候, 需要从园林植物的黑龙江省自身的特点以及习性出发, 掌握好因地制宜的底线, 分析每株植物的生态学和生物学习性, 考虑植物的造景以及综合应用, 充分发挥植物的绿化、美化的作用, 从而使植物配置达到美的角度。

2.2 把握好整体优先原则

在整体山地植物的绿化配置之时, 应该要把园林绿化的整体效果放在首位, 从而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因为生态环境之中, 生态环境的整个生态效果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生态作用有着较高的关联性。在山地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设计过程之中, 应该满足并且遵循着山地园林本身设计的规则。在不违背自然规律的情况下植物进行有效配置, 满足尖山农场自身的地理特点以及尖山农场对园林绿化的要求。发挥尖山农场自身所有的植物的生态特性, 遵循大自然本身的生态环境的发展规律, 从而发挥植物的独特作用, 扩大以及优化尖山农场的山地园林的。只有遵循整体优先的原则, 才能将植物的绿化作用和园林的艺术景观淋淋尽致的表现出来, 充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2.3 园林空间造景选择与风格

2.3.1 动势和均衡

植物的种植在成长的过程之中所表现的形态不一, 并且有着自身不同的动势, 有的比较规整, 如杜英;有的比较富含“动”, 如松树。所以在园林配置的时候, 需要对于植物相互之间的环境以及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并且需要考虑植物在自身不同的生命周期的过程之中, 表现出来的不平衡的状况。

2.3.2 对比和衬托

树丛组合时, 要注意相互间的协调, 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 运用植物的高低、花形、叶色、姿态的对比烘托的方法, 衬托出植物景观的协调多层次美感, 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

2.3.3 层次和背景

在园林造景的过程之中, 植物的花期不同, 相间种植, 从而使得景观多层次感, 所以在具体的种植的过程之中适合以花卉、灌木、乔木、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配置。

2.4 科学合理进行配给

在尖山农场园林丰富多彩, 有植物园、专用绿地、草原绿地、防护林地等地。尖山农场利用植物的生态功能改造和更新所在地区整体的生态环境, 从而达到整体的良性循环, 根据农场绿地和建筑物的性质、功能和造景要求的不同, 适当的选择树种, 要力求因地制宜, 使植物树木与科学的合理配和, 种植各种各类的稳定的植物家园, 形成多种多样的园林空间和园林种植景观, 更要以满足休息和观赏等多种活动于一体的需要。

3 总结

在根据不同的需要的基础, 大力提倡使用本土植物树木, 考虑到植物配置的创造, 每个地区的植被绿化有着自身独特的魅力与风貌, 自然地体现出绿色景观的地域性特征, 从而进行植物配置的创造, 使整体反映出地方的风貌与特点。

参考文献

[1]喻文胜.浅谈园林绿化配置的艺术手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 (9) .

上一篇:外汇投资下一篇:水稻“3414”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