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汇报

2024-09-26

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汇报(精选7篇)

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汇报 篇1

在学校工作中,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不仅仅是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更主要的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就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它是教师成长的一只方舟。因此,做好校本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下面是我校在借鉴外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两项工作的汇报。

一、我校开展校本教研的几种做法

(一)、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为此我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学校的中心工作来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是坚持以辅差培优的方式,培养年轻教师;坚持“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思路,激活课堂。始终立足课堂、放眼课外、优化教法、渗透创新、深化教改,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每个老师自命课题,上“诱思探究”研究课,将诱思探究理论灵活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此课堂教学大赛中,涌现出了一批理念新、基本工扎实的骨干教师。二是结合课改,加强教研活动。利用高一课改的有利时机,教研室每月召开二次研讨会,加强了大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开展了学科周活动;同时又派出许多教师到外校听课学习;我们与山东淄博三中、佳木斯一中结对子,邀请了佳木斯一中校长到我校讲学,淄博三中为我校赠书,派部分教师到郑州四中、安徽、西安等地参加全国“诱思探究”研讨会,并在我校成立了“诱思探究”理论学习小组,有效的推动了我校教科研活动的开展。许多教师的论文已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受到好评。三是狠抓高

三、初三的教学工作,积极组织各类竞赛活动,为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夯实了基础。面对高中考,我校采取高三月考、联考,高考、中考直通车辅导;专题讲座、专题研讨,抓特征,找差距;请有经验的教师到我校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高考升学率逐年有所上升。

(二)、科研兴校,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准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教科研工作则堪称这条生命线上不可或缺的源头活水。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势地位,在老师中牢固树立科研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加快教育科研步伐,增加跟踪前沿知识的能力,整体提升教育教学水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以刚启动的高中课程改革为动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结合本校教学实践,深入探讨“诱思探究教学论”这一课题。校领导结合“课改”学习,组织教师努力探索,提倡精导巧练,优化教学过程。

高水平的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现实要求,也是时代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挑战。素质教育呼唤着高素质的教师,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领导更加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实施“师表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继续教育工程”。开学初,学校公布了《骨干教师评聘条例》,将一批事业心强、业务精、教学效果好的把关教师评为学校骨干教师,此举极大地鼓舞了全校教师的敬业奋进的士气和为教育事业拼搏的热情。“青蓝工程”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青年教师接上班,学校工作才有后劲,教育、教学才能持续发展。为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学校采取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方式,着重在组织教学能力、管理能力、课堂教学经验方面给予青年教师指导、帮助,给青年教师压担子,并定期组织全校公开课、观摩课、实验课等,尽可能多地提供学习机会,力求给青年教师以最广阔的提高素质及发挥才能的空间,有许多青年教师成为校、区级骨干教师,还有不少青年教师成为区科研课题组的成员。

教育科研工作既能提高教师群体素质,又能提高办学品位,丰富了办学内涵,通过教育教学的不断研讨,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的角色、教学方式、创新精神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为___中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分科教研,合作交流。

学校调整教科研体系,完善了以教科室、教导处为龙头、各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各教学班为教改基地的实验体系。实行分科教研,合作交流。

(1)分科教研的主要内容

一是针对课改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讨,二是通过听课交流、听课指导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三是根据学校提出的研究主题开展研究。

(2)合作交流的几种方式

一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的交流:一月一次的三级交流;校长、教导主任定期、不定期的参加教研组的活动。领导成为教研的参与者、合作者和研究者。二是教师之间的交流:集体备课、案例分析、不同学科的教师共上一堂课,学术沙龙。目的是对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学习借鉴别人经验,查找不足。三是校际之间的交流,校本教研是在“本校”展开的,是围绕“本校”的问题进行的,但它又不完全局限于本校的力量。应搞好校与校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合作教研。

(四)、任务驱动,保证质量。

(1)教研组定期活动(每周一次)与分散活动。以分组教研的内容为主,鼓励教研创新。

(2)教研组每月一次教研公开课,进行案例分析,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研究过程。案例分析有助于教师了解自身的缺失,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3)教师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

课前反思:新旧教材有哪些不同、新课改的思想如何渗、三维目标如何落实、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等等。

课中反思: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反思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上完课后,回过头来看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哪些是成功的等问题,帮助教师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

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从而找到改进的切入口。

(×)每学期一次课题汇报。总结阶段性成果、交流课题研究经验、调整课题研究方案。

(5)每学期举办一次“学术沙龙”。学校不限主题,教师自主发言,可以是本学期的经验总结,也可以是对某个教育问题的理解。

(6)每个月举办一次读书论坛活动。贵在交流学习,督促教师读书。

(7)每学期办一次专家讲座或教学指导活动。专业研究人员以其开阔的视野、前瞻的理念、渊博的学识,参与“校本教研”,能使“校本教研”在一定的理论高度上进行,必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及学校的深层次发展。学校适时的聘请专家来校进行教学指导(先后聘请了陕西师范大学张熊飞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傅东樱教授、宁夏大学谢保国教授、银川九中陆三柄老师、中卫中学有名数学老师蒋老师等),教师们可在与专家的互动中,在真实的课堂、参与、交流、研讨中,实现真正的提高。

二、我校开展校本培训的几种做法

1、内容讲究实效

校本培训工作应以学校整体发展和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本,注意培训的系统性,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实用、有效”上作文章。首先,要转变教师观念,发挥被培训者的主体作用,使参加校本培训变为教师自身的发展的需求。其次,针对教师现状,充分考虑教师已有的教育经验,不做重复的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提高教师素质是学校工作的长期任务,为适应教育的发展,学校应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培训内容,一方面着眼于课程、教材、教法、管理中的问题,紧密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以问题的提出为根本,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本着学校缺什么专业教师就培训什么教师,教师缺什么素质补什么的原则开展校本培训工作。

2、形式灵活多样

校本培训工作主要是以教师的在岗培训为主,因此要做到灵活多样。我校的培训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要求教师每年定一本教育杂志和学习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并把自己认为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摘录下来,每月写一篇学习心得。学校每学期举办一次集中培训或请专家来校作×次专题讲座,以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二是信息交流和人员交流相结合。学校除把其他学校的教改信息传送给教师以外,还选派教学骨干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本学期我校启动了教师全员培训计划,包括中层领导在内的全体教师到家外地名校参加一周的轮训,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自我钻研与集体研讨结合,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围绕学校的主导课题,确定好自己的教研小课题,采取分散研究,集体研讨的形式,以教促研,以研促教。

三、努力方向

建立教研组、教师个人开展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激励和保障措施,加强×+×.×的教师培训工作,强化教师培训的力度,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汇报 篇2

一、加强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作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形式, 以其自身所具有的优势, 越来越被广大教师认可并付诸行动。

我认为, 我校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 立足本校, 制订切合学校实际的培训计划。计划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促使其有效实施, 以促成新课程实验的有效推进。我校校本培训应做如下的改进。

1. 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

要对教育管理者进行培训, 切实转变管理者教育教学观念和学校管理观念。主要进行新课程下的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管理规范等专题的培训。

2. 建立“以老带新, 以新促老, 群体发展”的校本培训策略, 使年轻教师和中老年教师共同提高

3. 始终抓住备课、上课两个基本点

以新教材和新课程课堂教学校本研修为重点, 培养教师对新教材的分析、处理能力, 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新课程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强化校本教研

教学, 是学校的第一职能, 而教育研究, 则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支撑。教学是立校之本, 教育研究是强校之路。对于教师而言, 教学是天职,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唯教学而教学。有效教学的实施, 教学艺术的提高, 必须有自觉的教育研究来引领和提升。

强化校本教研, 促进本校发展应该做到:

1. 培养一支能研究、善反思、会交流、懂合作的具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团队

通过发挥学科优势、展示骨干风采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2. 积累新课程下的教育教学资源

积累教育教学资源, 形成教师教学的学科模式, 辅助、优化课堂教学。

3. 关注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教师解决学科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形成可循环、可发展使用的教学指南。

4. 汇编相关的案例、反思、论文等教学成果

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经验进行推广, 真正提高教研实效, 构建教研模式。

三、构建校本模式

当前农村英语教育现状与时代发展的要求尚存在不小的差距, 尤其是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还存在一些问题, 它已严重制约了农村英语教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师专业水平和自身素质有待提高;课堂教学条件有所限制, 缺乏语言环境;课堂设施落后, 师资力量薄弱;学生生源差、基础差, 教学班额大;教学时间不足;教材内容多;考试成绩不好等。不管问题有多少, 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归根到底我们要不断反思教师、学生的情况,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 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 创建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英语教学落后的现状。

当前, 许多学校学习“洋思”“杜郎口”经验, 我认为我们不应该学形式, 应在思考的基础上学习实质性的东西, 洋思中学的生源不再是以前的所谓“后进生”, 他们的方法肯定在变化, 而推广的还是以前的, 我们就应该思考, 立足本校实际,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水平和学习习惯, 我们如何想方设法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需要耐心, 但是更需要创新。

我们应当着力做好如下工作:

1. 提高课堂教学的策划者———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 为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必须有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在掌握课堂教学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能有效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 还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 从科学研究者的角度去观察和研究发现最佳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了解学生, 研究学生, 随时反思自己的每一个教学环节, 适时调整, 使教师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统一, 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的目标。

2. 了解研究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

农村中学的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晚, 基础不好, 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首先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英语学科的衔接与过渡教学, 了解学生学过什么, 现在要学什么, 怎么学习等问题。衔接过渡的工作做好了, 才能顺利地进行以后的教学工作。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为学习是学生个体内化的一个过程, 如果教师讲授的知识学生已经掌握了, 或是学生根本不感兴趣, 或者教师讲授的知识对学生来说太难了, 这就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 这时教师就必须调整自己的教法去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果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 教师我行我素,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消失。最后在不懂的基础上不断地重复, 就会发生厌学、弃学现象。所以, 教师在课前、课后要研究学生, 课堂上更要关注学生, 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开展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鼓励学生表达、交流体验, 让学生学有动力, 学有方法, 学有创造, 学有个性。

3. 积极改变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辅导者和人生的领路者, 而不是学习的替代人或知识的讲解员。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改变学生“听讲—接受—记忆—做习题”的学习模式, 充分信任和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 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强调人人参与, 改变困难生作为陪读者或局外人的角色。同时也要承认差异, 因材施教, 分层要求, 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4. 课堂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求实效, 创建有特色的课堂教学

(1) 要有新理念, 新教法。

(2) 执教者在课堂上要有亲和力。

(3) 要对教材进行整合。

(4) 分层次进行目标教学。

(5) 分课型培养自主能力。

(6) 精挑细选做练习。

基于我校实际, 我认为可以构建两种宏观的教学模式:实验班“15+25”, 即讲授15分钟, 学生练习25分钟;普通班“25+15”, 即讲授25分钟, 学生练习15分钟。

总之, 大多数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学形势是严峻的, 问题也是多方面的, 但只要我们抓好课堂教学, 善于思考研究, 大胆实践探索, 就会找到适合的方法, 使教师授之轻松, 学生获之愉快, 师生同乐, 到那时相信我校英语教学的前景将会一片光明。

摘要:新课程倡导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基于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成长在农村中学处于较低层次。加强校本培训、强化校本教研、构建校本模式是农村中学提高教学质量, 从根本上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模式

参考文献

[1]应海双.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创建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07 (10) .

[2]李庭芗.英语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05.

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汇报 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校本研究;新课改

一、校本教研的意义和价值

1.各环节的连接纽带

结合实践我们可以看出,校本的落实主要体现在校本研究、校

本培训、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这四个方面,其中校本研究是其中的重点,也是直接针对学校课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就研究的轨迹来看,只有将校本研究的工作全面落实好,才能为其他三项工作的展开打下坚实可行的基础。因此,我们说校本研究是校本工作中各个环节的连接纽带。

2.学校特色教学的支撑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学校虽不属于盈利单位,但其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此外,有特色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其存在是客观的。此外,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是,学校在进行校本研究时,可以适当与当地的政府科研部门联系,增强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使得校本研究“大众化”,学校则以此提升办学理念,增强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3.校本研究是为了适应新时期学校发展所走的必然道路

在当前提倡办学个性和主体性的社会背景下,传统的集中式教研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学校为了培养出更加全面的人才,校本研究自然而然就是必经之路。

4.教育研究回归实践的体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校本研究的最大意义就是改变了传统教程研究的“纸上谈兵”,而将研究更多地付诸行动上,这不仅增强了教程研究的实用性,还为我们其他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

二、体育校本教育的具体方法

1.确立主体

校本教研活动的主体来源于教师在日常实际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教师应当根据体育实际课程教学中最优针对性的问题来进行相应的研究,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校本研究才是最科学,最有实用性的。

2.流程的安排

(1)备课环节:将教学内容进行有序布置之后,课余时间可与大家实地探讨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具体情况有哪些。

(2)加工式备课:在课堂上,上课的教师完成备课方案以后,可与诸位教师对此方案进行相应的研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并针对在教学方法、组织形式以及教材选择和练习次数等方面提出各自的看法,最后总结出一套对学生最有针对性的方案,這样也就能进一步提高课堂质量。

(3)理想化设计:将所有教师的意见进行科学的综合,然后对既定备课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改,这样集大家之所见的备课方案,无疑更加全面,更具有针对性。

三、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主体确立一定要准确

确立一个好的主体,是展开校本研究后续工作的基础,因此,在这个环节教师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具体例子,不难发现很多学校存在着对体育课程的先天不重视,这种看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其次,在目标的制定上,不能够脱离主体的选择,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2.不能闭门造车

很多教师在遇到实际的教学困难,或者针对性相对比较强的问题时,往往会自己独立研究,找出办法。这种做法并不是完全错误,但是为了确保校本研究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也是很有必要的。

校本研究对于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以及课程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它具体改变了小学体育教学那种单一、实效性缺乏的教研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参与度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符合我国当下新课改的具体要求的。

参考文献:

何通.小学体育“同课异构”校本教研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下,2012(10):35-36.

校本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篇4

依据合教研发(2011)09号文件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基础教育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学校教育和教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目标,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在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进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促进我校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质量、高水平的师资保障。自本学期开学以来,我校针对本校实际,制定了校本研修方案、实施计划,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学校各教研组、备课组积极响应学校号召,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实施相关活动,使我校校本研修工作有序开展,且初见成效。

二 我校校本教研的一些具体做法

(1)加强引导,规范机制,使校本研修有章可循

我校把重视和加强校本研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大事来抓。由郭顺全校长牵头,副校长秦海江同志具体负责,各级主任密切配合,抓教学研究,制定教研制度,实施方案,指导各教研组制定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督促和评价学校教研工作。学校各教研组具体负责校本教研工作,组织教研课题的实施,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形成研究意识,自觉参与,提高素质。

通过一段时间的开展,我校校本教研工作以形成规范化机制。首先是理论学习,引导教师学会理性地思考教学问题,更加指向实践中发生的真实问题。其次是建立对话交流,进行信息的交换、经验的共享、深度会谈、专题研讨。三是建立课题研究制度,形成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例如,确定每星期二晚为教研学习时间,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讨活动,总结、交流、反思每周教学情况,思考、研讨下周教学内容。通过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教师与骨干教师对话、专题研讨等,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校本教研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其关键在教师,教师的观念、思想、行动等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校本研修领导小组制定了多种方式保证校本研修的可持续进行。

1、师德修养与队伍建设相结合

我校的校本教研把本次“转观念,抓落实,促发展”师德师纪集中教育活动和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每一位教师都德才兼备,爱岗敬业。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指导实际,用实际证明理论,尤其是在信息技术教育培训中体现尤为突出。为此,我们切实组织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根据我校学科特点、师资素质的实际情况,结合校本研修实施方案,有计划有目的的帮助教师搞好理论学习和业务进修,开展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活动。如新教师上岗、班主任工作、教师职业道德、依法治校、依法执教、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培训活动;学科业务学习研讨活动;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专题讲座活动;走出去请进来参观学习、案例分析反思、展示课、观摩课切磋、经验总结、论文展览、热点话题论坛等交流活动。

3、听课评课

我校广泛开展教师之间听课活动。我校明确要求,同一科目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要达到一定节次,鼓励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听课之后一定要指出不足和今后改进的建议;还要求教师将本人在教学中所遇到的疑难、困惑问题,随时记录下来,定期集体研究,摆出问题来,在教研组共同找出解决的办法。

4、自我反思、同伴互助

我校要求反思应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的“行动后反思”;反思的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反思的目的在于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养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性见解,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自我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条件,而同伴互助则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校本教研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经验、相互切磋心得的研究团队。在同伴的互动中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通过互动交流,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欲望增强,专业水平和专业意识得到提高,初步具备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会了反思,在教研活动中学会了交流,在交流学习中学会了接纳感悟,在接纳感悟中学会了调整充实和提高,在同伴互助中学会了成长。

5、“一帮一”引领

为了使校本研修有一个长效的发展机制,我校推行“拜师制”,即对刚参加工作教龄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由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结对同志相互听课,能够相互学习研讨,青年同志原则上相同内容先听后教,做到心中有数。指导老师经常性地指导青年同志教学,尽快提高其组织课堂能力和艺术。学期结束,要求青年同志写出听课收获,指导教师给青年同志写出评语,教导处考察其成长过程,并建立相应的成长档案。

6、新秀交流、专家讲座

每个教研组每学期要推选两名优秀教师在全校展课交流,并邀请县教研室校本研修工作专家小组进行听评课,选出优秀教师作为本学期的教学新星,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请专家组根据本校研修实际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的给予指导或举办讲座。同时,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专题研讨,加强教师对理论的理解。通过专业引领、信息指导,使教师能在新观念、新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校本教研,理论素养得到很大提高。

7、课题申报

做好课题申报工作。选题切入口宜小不宜大,要瞄准教科研中的亮点、热点、难点,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提炼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找准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课题研究以校为本,将课题与学校的发展结合起来,将课题研究统一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和科学教学法探索打造中来。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的生命力,在于给实践以指导,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因此,我校鼓励广大教师把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在教学实践中,反复尝试,摸索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还有,学校制定了《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励办法》,其中规定: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或在各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学校根据不同的档次,给以一定的奖励;鼓励教师参加优质课、理化实验操作等各级各类比赛,对获奖教师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每学年都进行教研论文评比,对教师教研活动、教研业绩进行考核,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评聘职称、评先进的重要依据之一。

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校的校本教研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很多教师不善于从实践中发掘提炼问题,不熟悉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不知道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升华和科学的总结,仍然停留在凭经验教书,按传统办事阶段,这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影响校本教研广泛开展和深入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改变这一现状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真正有成果的研究往往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而校本研究的成果又往往表现在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上,而不是以某种论文、论著等可见形式呈现,如何衡量研究所付出的劳动及取得成果,并且在升级、评优等方面体现出来,形成有效激励机制,也是今后校本教研制度建立中应探索一个重点。

上述问题的存在说明,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大量更加艰巨的工作尚待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完成,因此,我们将继续保持开拓创新之锐气,务实求真之作风,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创新实践为动力,努力探求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在课程改革及教育发展中巨大作用。我们相信,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

第二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汇报材料 篇5

﹙2008—2009学﹚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活动。在学校的支持、鞭策和教导处组织指导下,教科室本学期以教研组为核心开展了丰富多彩校本教研活动。我们坚持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以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教师为研究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的形式,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保证了校本教研向纵深发展,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教科室做了以下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以课题研究为主旨、宏扬传统文化为目标。保证国家级课题的顺利实施和不断完善,努力发展教研组、教师个人的课题研究。自我校于2006年11月份被批准为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科研课题《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子课题实验研究学校以来,我们建立健全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实施方案等,并在旗教研室的指导下组织了“传统文化知识测试”、“民俗风情”调查等活动,并将结果及时上报课题组,受到了课题组的好评。旗教研室和校领导十分重视此项工作,在经费及其困难的情况下,组织教研员、实验教师赴重庆参加了课题组首届年会,订阅了课题相关的资料,使得课题在去年10月底顺利的完成了阶段自查。在保证国家级课题的顺利实施的大环境下,我校以语文、数学教研组为基础建立了各自的实验课题,同时,教师个人根据各自不同的教学岗位,及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不同的问题,建立切合实际的课题,并在不断的工作中积累经验,总结方法。

二、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工作方案。

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及所处形式,进行有效地校本培训活动。今年九月份我校开展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活动,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其中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上发挥的比较出色,特别在电化教学方面运用自如,但是在粉笔字以及教学基本功方面还存在不足,要适应教师这一职业必须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但是现有条件又不允许这些教师外出培训,这项工作只能由学校来完成,于是,我校教导主任胡连萍老师,就自身的优势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这些老师进行了基本功指导,青年教师的书写基本功得以有效的补充,老师们戏称这次培训,是他们教师生涯的“及时雨”。

为了进一步提高所有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能力,我校自开学就制定45岁以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自己学习、拓展知识领域,不断提升自己执教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学习,大部分教师能够制作与教学相关的课件来辅助教学。其中部分接受比较快的教师,课件制作技术又有了新的提高。除此而外,我校每学期都派出部分教师,参加自治区、盟级以上的各种形式的培训,老师们也克服种种困难,总是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三、加强集体备课,听、评课工作,搭建教学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校本教研深入开展的良好环境下,我校的集体备课制度在不断完善,随着教研组织的不断健全,集体备课这一打开教师教学工作封闭式大门的有力武器,充分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我校在本学期内主要以语文、数学两大教研组为主,各自进行了四次有效地集体备课,由校长、教导主任亲自参加。主讲教师真正能通过所有备课教师的信息,总结出切合实际教学的方法,使得喊了多年的向四十分钟课堂教学要效益的口号,真正得以实现。

四、合理开发校本教材,大力宏扬祖国文化精粹。自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施以来,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并选取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校本教材,一、二年级使用《三字经》,三、四年级使用《论语》。并从课时上给予保证,每周一节国文课,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学任务,教学力争做到有计划,有进度,有总结。学校语文低年级组于十二月五日开展了“经典诗文诵读”比赛活动,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小选手们充分展示了个人能力,达到了情感交流,使他们对“国文学习”有了进一步的深化。语文高年级组还组织了“好孩子的基本标准是听话”为主题的辩论会,无论是正、反双方的小辩手在双方的立场上各执一词、滔滔不绝、针锋相对,充分显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充盈的知识水平。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促使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五、积极组织德、智、体、美、劳、科技、卫生、环境、安全、法制教育,为创建和谐校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搭建平台。

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开学初,学校组织各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要求全体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宣传。9月10日由正蓝旗交警大队主办,第二小学承办的“交通安全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深入我校,为全体学生上了生动有效的一课。10月6日至18日我校英、社、科教研组和教导处联合组织了全校“秋之韵”叶贴画活动,60幅最有创意的作品榜上有名。通过此次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在最大程度上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他们动手能力提升了审美观。11月5日至20日体育组举行了四、五六年级篮、足球比赛,经过紧张激烈的比赛,锻炼了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身体素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技能。

六、合理利用优势资源,以点带面抓教学。“模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技术、手段都是值得所有教师学习研究的,我校现有的六名盟级骨干教师,旗级学科带头人三名,自治区教学能手一名,盟级教学能手两名,这些老师的课堂教学都各具特色,所以,我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优势,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他们与青年教师一同备课,一同上课,一同研讨,使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更好地培养青年教师的成长,我们还在中青年教师之间试开展了“拜师结对”活动,使得中年教师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如:李亚杰老师与青年教师布仁图结成对子,布仁图老师在体育教学上很快能独当一面。任春燕老师从蔺淑莲老师那里学习了许多关于教研组的工作经验,成为了我校教研组的新秀;李双红老师不但在课堂教学方面学习了胡连萍老师的先进理念,关于课题的开展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专家。12月1日教导主任胡连萍向全校教师汇报了赴北师大学习心得并介绍了北京名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让教师们耳目一新;教育理念、教师的礼仪、教师的阳光心理让教师的修养得到升华;教育专家对教育经典的分析让许多教师的内心找回了弃之以久的欲动;创造型、智慧型教师的观念,让年轻教师跃跃欲试。这些最新的教学理念是对全体教师一个心理的诠释和激励。

七、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虽然我校被批准盟级校本教研示范校,教师的理论水平以及利用多媒体进行现代化教学水平较高,但是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教师对新课程理解不够到位,大家看不透课改的实质,以至于许多教师走上讲台无所适从。在听、评课活动老师们也能在各自的劳动中去总结经验,但是反思不足。,这与实际教学目标脱轨。人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运用新的理念,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和统一。要向第一课时要效率,必须强化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充分发挥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作用,促使教师间相互学习、相互探究中共同提高。

总之,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思路是“重在抓规范,重在抓落实,重在抓效果”,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校际之间、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研究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质量之目的。校本教研工作是建立在平等、和谐专业引领、同伴合作、自我反思的氛围中的,我校的教育教研环境不断优化,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校的教学条件和现实情况以及青年教师基本功良莠不齐,还需要一定时间的改进。只要有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学校的信任和鼓励,我校的校本教研工作的实施会更加顺利。

中学校本培训工作汇报 篇6

——探寻校本培训新途径 打造澄中教学新模式

习生元

我校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课堂高效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2009年以来进行了教学大改革,推出了我校特色的“1+1”教学模式。现就构建“1+1”教学模式所进行的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要教好,先“洗脑”

首先我校要求教师敢于打破封闭界限和门户观念,以开放的心态,广远的视角,虚心的态度,学习先进思想理念。

自09年以来,我校对全体教师校本培训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具体安排,利用大会观看河南永威、山东杜郎口、陕北宜川、山西新绛等名校课堂实录,并将优质课件上传到校园网上,要求教师在校园网上观看,将优秀论文引发给每位教师要求自学。同时邀请北京大学、省教科所的教授、专家及陕师大附中、西安中学、高新一中、西北大学附中、西交大附中等名校名师来校讲座(如北大的姚琪、陕师大基础教育研发中心主任刘天才、我县教育专家雷树仁等省内外专家),引导我校广大教师提升理论水平,转变观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有效地激发和增强了全体教师的培训欲望、改革意识和工作热情。

通过理论学习,名家引领,名校激发,极大地调动了教师走出去学他之长的欲望。学校先后组织师生分批远赴河南永威、山东杜郎口、陕北宜川、山西新绛等地考察交流学习,学习名校先进的教学经验,教师亲自感受到了永威的浓烈人文气氛,宜川震撼人心的出操,新绛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培训学习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提高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打造了一批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一部分教师成为了课改明星,有些成为了专家型、学者型人才。

经过教师的外出学习,我校分学科组交流心得,全干会上交流优秀心得,以《澄中教改论坛》为平台进行交流,让思维火花进行碰撞。实践三载,改进数次,逐步形成了我校“1+1”特色的教学模式。

二、集全校之智,举全校之力,推出“1+1”教学模式

2009年我校在参观学习河南永威中学之后,借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经验,吸收“以学定教”的教育理念,颠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让学生学,学生为教师学的低效教学模式。在三个年级确定了六个课改实验班,拉开了课堂改革的序幕;2010年在学习延安宜川中学之后,在高三年级推行“1+1”教学模式;2011年全校整体推动“1+1”教学模式,实行《教(学)案》,两案合一。全体师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提高。2011年借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的良好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构思,终于催生了符合我校特色的“三三制”策略下的“1+1”课堂教学模式(简称:3311教学模式)。

“三三制”策略:包含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包含三个要素。第一层面是在教学目标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均要达成 ;第二层面是在教学对象上,关注优、中、差三类学生,不能只关注尖子生;第三层面是在教学流程上突出自学反馈、多法导引、检测达标三个环节。

“1+1”模式:是指“1节自主课”+“1节互动课”的连排模式。一般“自主课”在前,“互动课”在后”;学生在《教(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充分暴露问题,然后教师在汇总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动解决问题。两节课合为一个教学过程,共同解决一个或一组教学问题。互动课一般分:小组展示、导学质疑、检测小结基本过程。以学生之间的互动为主,师生之间互动为辅。教师要起到引导、点拨、评价的作用。但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受顺序限制,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科、不同班级、不同课型的特点,根据实际,突出重点,灵活运用,努力打造快乐高效课堂。

现在学校上下的课改学习氛围浓厚,教师、学生热情高涨,有效的促进了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使我校的课堂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

三、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深入开展教学研究。由教科研室负责,召开课题研究专题会议,成立以叶校长为组长的课题研究领导小组,以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并制定严格可行的课题研究计划,使课题研究目的明确,方法得当,成效显著。< ~ 课 件 >本学期,学校教科研室拟围绕承担的国家级科研课题:《班级文化与艺术管理》,省级科研课题:《在“以学定教、先研后教”策略下“1+1”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开展系列性工作,并加强过程管理与成果推广,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真实性。强化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管理,并及时做好课题过程性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取得阶段性成果。使之在我校形成一个课题研究的网络,从而提升学校的校本研修品位。

另外,各学科、各教师围绕“1+1”教学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的微小课题研究。从课堂教学到课外阅读,从教学管理到思想教育等等,涉及面广,研究角度各异。这种微型课题布局的网络层次,有利于增强学校科研工作的向心力和战斗力,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上学年我校已申报省级微型课题29个,且每个课题研究有专人负责。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校本培训管理

制度建设是确保学校工作顺利有序开展的前提,是校本研修工作取得实效的基础。为了确保我校“1+1”教学模式正常规范顺利有效进行,深入开展,我校制定了《xx中学校本研修实施方案》、《xx中学教学反思制度》、《xx中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xx中学听课评课制度》等校本研修制度,为我校校本研修与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学校推行每科每周一天(半天 +半天)集体教研活动,并由学校领导下组参加,深入一线,围绕核心知识、核心考点、核心能力,研课标、研考纲、研教材、研考题、研学生、研问题等,各同志各抒己见,广泛讨论,力争为编写《教(学)案》质量不断优化。

学校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理念,推行常年赛课制度。由年级组负责,教务处、教科研室协助,主管副校长和相关领导全程参与,在基础年级开展赛课活动。学校要求赛课活动必须做到坚持“1+1”课堂教学模式,所有听课人员参加评课,且对优质课和优秀教师进行表彰鼓励。目前,学校上下的赛课氛围浓厚,教师、学生热情高涨,有效的促进了教学研究和课堂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

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工作汇报 篇7

一、放低着眼点,立足教学实际,解决具体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新课程标准,灵活驾驭新教材,采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的教学实际问题。诸如:新课程三维目标如何凸显;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大班额下如何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新课程与现代技术如何整合;面对层层选拔考试如何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等,这些教学问题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教学过程中,犹如新课程推进的绊脚石,困扰着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

这些问题又因各校、各班以及各任课教师之间的差异而不同。切合实际的校本教研则是最佳的解决途径。因此,校本教研应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教学过程为依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研究,去实践。如担任低年级语文教学,可选择如何让学生巧妙识字;担任高段数学教学可探究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担任科学教学可探究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等等。选择的问题要从小处着眼,有什么問题就选什么问题,不能面面俱到。脱离了教学实际的校本教研无异于纸上谈兵、隔靴搔痒。教师要树立“问题即研究课题,教学即研究”的意识,努力做到教师人人有研究课题,个个有研究目标,形成“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的良好研究氛围。校本教研的开展,改变了以往教师所认为的教学研究是教研室的事情、是专家学者的专利,改变了教师隔岸观火、袖手旁观的被动局面。教师成了研究的主体,自己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目标,规划研究思路,总结研究结果,推广研究成效。

二、聚焦课堂教学,注重观摩研讨,做到示范引领

课堂是教学基本功,基本理念、教学方法手段集中展现的场所,是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培养的切入点,是实施校本教研的主阵地。课堂是教师活动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渠道,也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培养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去上好每节课是校本教研的又一重任。一是立好样板课。如在每学期初,我就组织全校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围绕各自教学目标,研究确定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方向,选出一位教师执教“样板课”,全教研组教师跟班听课。随后,组织教师评课、座谈,认真分析课堂教学的收获得失,让教师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方向,认识到新课改的课应该怎样上,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二是抓好家常课。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借鉴“样板课”的教学模式,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以“样板课”的标准上好每节课,不能是听课新模样,不听课又回到老样子。三是上好汇报课。学期末,我都要安排全校每位教师在教研组内上汇报课,展示交流一学期来课堂教学成果,全组教师进行听课,并依据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打出分值,纳入教师业务考核。四是抓好观摩课。教无定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尤为重要。每学期我都组织观摩研讨课,既安排校内教师互相观摩,又注意请进来、走出去。从外校聘请优秀教师上示范课,供教师学习借鉴,也把校内优秀教师推出去,将取得的教学成果推广普及。

三、紧扣课题研究,提升理论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要求教师从一个“教书匠”转变为学者、研究者。教师不仅要能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承担起国家、省市级重点课题的研究,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这也是校本教研的又一目标。课题研究要与课改相结合,与日常教学相结合,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相结合,与提高质量务求实效相结合。课题研究的选题要结合实际,符合学校的校情、教情、学情。如在新课程实施的初始阶段,我们选择了省级十一五重点课题“新课程课堂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总结梳理自己在实施新课程中遇到的问题,摸索探究有效地解决策略,促使了新课程在我校的推进。在新课程推进阶段,我们又确立了市级重点课题“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快乐教育创新能力”,使教师对新课程的驾驭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去创新。在新课程推进几年之后,新的理念与教学方法已深入人心,评价体系的改革成了当务之急。我们又选择省级重点课题“小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多元化研究”,该项课题的研究,改变了教师以往的单纯分数评价的终结性评价,而是更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形式也由原来的教师一人评价变为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方参与的综合性评价。各项课题的研究,使教师从平时教学中零散问题点的研究,上升到系统性的普遍问题面的研究,历经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成效推广的实践过程,亲身体验了“学——做——思——评——写”这样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研究历程,深层次的提升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大幅度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四、坚持教学反思,搭建互动平台,推进校本教研纵深发展

《论语》中有论述“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其过而自讼者也”等,这些格言都强调了反思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不断的进步完善提高。有专家认为:经验+反思=成长。教师上完一堂课或搞完一次活动都要进行反思,反思其中的成功之处、失误之笔、创新之点、点滴体会或者心灵感悟,只有通过对自己所做出的教育教学行为、决策及结果进行不断审视分析,才能发现问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弥补不足,才能把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所以说,教学反思的过程是教师发展与进步的过程,是教师蜕变与超越的过程。在校本教研活动中,经常安排教学反思论坛会,教学反思交流会、教学随笔展示会等等,促使教师的教学反思能持之以恒。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扬长避短、去粗取精,才能为我们的今后教学积累经验,为教学研究奠定基础,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上一篇:她真令我难忘300字作文下一篇:早教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