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测试(精选8篇)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测试 篇1
八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卷评价与分析
第二师塔什店中学 段海鹰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评:期末考试试卷紧扣新教材,涵盖了教材的内容设题,在坚持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能够兼顾不同层次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是一份结构相对合理、难度适中的试卷,但是也存在序号不清楚,所提问题不严密,答案模糊性的问题。
(二)试题特点:
1、试题相对结构合理,知识点考查全面。试题围绕初中语文课程的具体要求,从积累及运用、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三个方面,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的形式对八年级第一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考查,积累及运用考查内容涉及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修改,诗词默写,名著导读、综合性学习等,知识点覆盖率约达80%。同时,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所学课文古诗文背诵默写,考查内容与平时的课堂教学内容并轨,难易相对适中,切合教材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但是,在考察字形题时,出题者选用了脱离课后练的文本重点词语作为测试对象,这给同学们的辨识增加的难度,有一定误导性。例如“无以伦比”与“无与伦比”太过相近,“鸣钟击磬”属于《故宫博物院》一课非重点词语积累,“理屈词穷”超出八年级课本等。对于小题序号的排列,也出现问题,原本的8小题不见踪影,一下过渡到了阅读文中的9小题。
2.加强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查。加强语文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新教材和语文教学改革的突出特点,学为所用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和新课改的目标,因此,试卷着重加强了这方面的考查。现代文、文言文阅读重在检测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也是近年来水平测试的重点。可是现代文阅读文章《写下一份梦想清单》所出的问题与解答,明显和分值不符,过于简单的答案,无法解释所出问题。如9小题,学生可用“排山倒海……吞进肚子里”解答,可答案却是:绝望,想自杀。评卷老师死扣答案改卷,致使卷子得分率降低。11小题,对划线句的理解,个人有不同的想法,不一定局限于答案的一种解释,这种题开放性极大,以一种方式固定,无疑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所以说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答道和标准答案一致难度系数极大。第二篇说明文相对于第一篇而言,更接近学生的阅读感知,平时练习,所以解答还是不错的。至于文言文阅读,第17小题问题与答案出入极大,不知出题时老师是否核实过试卷,明明解释“晓雾将歇”的“歇”,却给出了“沉鳞竞跃”的“鳞”的答案。19小题的选择题出的不够严密,答案是B,但是D答案表述也对。解释三峡一课时,文中的确有描绘四季壮美景色呀。所以,对于阅读理解,希望尽量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试卷不严密会给学生错误的引导。
3.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在写作部分中就这样表述:“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次写作是以命题作文“那一幕,我难以忘怀”与半命题作文“带着_______上路”二选一的形式出现,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选择余地和思维空间,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表达和个性特长的发挥,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点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有利于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的能力。” 4.难度提升要符合八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建议不严密的试题要量学生力而为,不是为考倒学生而为。
5、对于作文评改,第一老师的要求过高,显然是以中考作文的要求衡量学生;第二,作文评改总会出现抒写真情实感,字迹清晰,文笔流畅,叙事清楚的文章给低分21-23分,反之,只写清了具体的事情,但不加修饰的文章却给出了24——25分间的分值,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平时习作水平好的学生身上,殊不知这样会对这一部分学生有所打击,所以建议评改作文的老师,不要轻易判定一篇文章的好坏。
三、对今后语文教学的建议
1、顺应课程改革,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教师注意学习,从整体思考语文教学,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2、更新观念,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立足实际,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能得法于课内。在注重双基的同时,让课堂充满活力,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高,上面得分率低的题目也就成了得分率高的题目。
3、加强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能让学生受益于课外。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语感就包含于其中。没有对语言文字的足够积累,学生就会读不懂文章,理解不了语言的含义,不能正确使用文字。学生在答题中的出现的错别字,古诗词默写错误,写作中名言名句引用少、事例都是老一套等等,都说明了我们平时在阅读教学中还不够重视多方面的积累。所以必须引导学生向课外要时间,扩大阅读面,拓展知识视野,多读书、读精品、多观察、多思考、勤动笔,增加语言积累,增强语感,提高表达能力。
4、强化作文教学
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留心身边的人和事,体会自己亲身做的事,积累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勤于动笔,这样作文就会左右逢源,言之有物了,才能使学生写出有活力的文章。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测试 篇2
本着这样的原则, 我认为试卷命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语言情境, 体现学以致用
语文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应注重积累, 语文积累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但积累是为了运用, 应让知识积累为能力转化服务。试卷命题的设计, 都应从利教、利学、利用的角度, 来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基础知识的命题要突出积累, 突出理解与运用, 对优秀作品、成语的理解与背诵等要求, 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具体语境理解中完成, 要由单纯的“识记型”向“应用型”转变, 尽量不出单一知识的纯概念题。如:
1.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你看, 冰心奶奶笔下的海棠花, 在春天的感召下, 舒展出美丽的四肢, 使出;鲁迅笔下的蜡梅花, 花瓣, 很有点的韵致;叶绍翁抬头眼见杏花, 满心惊喜:“, 一枝红杏出墙来”;杨万里眼中的夏天, “接天莲叶无穷碧, ”;月色也是那样美好, 孟浩然赞道:“, 江清月人。”……
2. 郑和长得 () , 平时举止 () 。他率领船队下西洋, 出发那天, 老百姓 () , 争相观看浩浩荡荡的船队。在下西洋途中, 面对 () 和凶恶的海盗, 他 () , 闯过了一个个险关…… (填成语)
该题考查的是本册书中要求学生积累背诵的名段名句和成语, 大多是需要学生终身记忆的文化常识, 设置语境, 不光可以考查学生对名篇名段和成语的积累情况, 还可以考查学生对这些成语、句段的理解与灵活运用情况。引导学生重视对课文语言材料的积累, 使答题成为一种有意义的行为, 激发学生的答题兴趣和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养成意义记忆, 而不是死记硬背的习惯。
二、题型多元开放, 体现综合考查
语文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因此, 语文考试的命题应加强整合, 减少单个知识点的试题, 努力通过整合, 在有限的试题中考查学生全面的语文素养, 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试卷题型既要多元开放, 又要体现综合考查。
首先是基础与开放的整合。课程三维目标的确定, 促使考题内容必须体现基础性和开放性相结合, 必须以课程标准中本年级段的要求和教材为指针, 体现开放而不失课标的制约, 体现创新而不失教材基础知识的依托, 将教材的基础性和开放性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课内积累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其次是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对成语、名篇名句、典型句式、修辞手法等的考查都要充分体现积累与运用的整合。尽量不出单纯的识记型题型, 而是引导学生以积累为基础, 进行语言迁移运用, 重组仿造, 提高语言感悟、理解、表达能力。如:
1. 把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 意思不变
只拣儿童多处行, 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2. 仔细读下列句子, 仿写一句
如果我是一朵白云, 我会装扮蓝天;如果我是一束阳光, 我会照耀大地。,
3. 请以“天上的云变化万千”为内容,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第三是能力与方法的整合。在拟题时, 题目可以用“学会”为题引, 引出答题要求, 在答题要求中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如
(1) 学会书写。写一手好字, 别人会对你刮目相看, 答题时你可要书写端正喽!卷面分5分
(2) 学会使用生字新词。处处留心, 就可以学到不少新词儿。
(3) 学会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 下面的习作片段, 有五处毛病, 请你仔细读后用修改符号帮助他改正。
……
考查并引导学生, 培养其听、说、读、写、书的语文能力, 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最后是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试题呈现的内容主题应该是积极向上的。综观以上所举事例:成语运用题, 引导学生学习郑和不屈不挠的探险精神;句子运用题, 渗透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美、学会奉献等生活态度的引导。
社会实践题, 渗透基本礼仪修养的培养和要有宽广胸怀、博爱精神的引领……如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1) 会交际:“礼到人心暖, 无礼讨人嫌”。当你在下楼梯时, 不小心撞到了抱着本子上楼的老师, 老师的本子全撒在了楼梯上。你会怎么说?怎么做?把你说的和做的写下来。 (2) 关注社会热点:日本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核污染, 灾难深重。有的网友说,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中国应该尽力支援;也有人说, 日本一向对中国有侵略之心, 不可做好心的“农夫”, 你有什么看法, 请说明理由。
还有以下第三部分所举的课外阅读短文, 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等, 都是既考查学生对生活的基本态度, 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试卷中, 听、说、读、写、书几项语文的基本能力都应进入考查视野, 一般试卷中少有的考查书写能力、听力以及社会实践类的试题, 都应兼顾到。题型涉及面要广, 要关注到生活中的语文:日常交际和社会热点话题。这类试题的设置, 可以变革传统的考查观, 必定会逐步唤起语文课堂对倾听与书写等方面的关注, 从而落实相关能力培养。
三、把握分值权重, 体现年段提升
在中高年级语文试卷中, 往往会出现年段特点不清晰的问题, 即大量的基础知识充斥其中, 重在考查学生的积累, 这一方面会在客观上导致语文教学的“死记硬背”, 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另一方面, 忽略了学生中、高年级年段特点, 试题没有针对性, 没有随年段升高提升读写能力。
试卷对各题分值的设置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年级的要求, 随着年级的升高, 尤其要重视读写能力考查。
三至六年级阅读考查权重幅度:20%~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作文考查权重幅度:25%~35% (上下浮动5分) , 可以在此范围中调整。
阅读题要突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不要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上, 每个题目的设计都要结合语境, 都必须让学生在认真阅读本文的前提下完成, 不要出现脱离阅读材料就能完成的题目。如读《桥》完成练习:
1. 这篇文章是按顺序来写的。用“∥”可将短文分成四个部分, 依次可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请照样子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第二、第四部分的小标题。
突遇山洪→→桥塌殉职→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 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老汉表面不说话, 但心里会想些什么?从“他像一座山”可体会到什么?
3. 用“”在文中画出一个运用拟人手法的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把你的理由写在下面。
4. 读了这篇短文, 不禁让我联想到本学期学过的《大江保卫战》。我想这样赞美上文中的老汉:
5. 这篇短文主要是写“老汉”的, 应该以“老汉”作为题目, 可短文为什么要以“桥”作为题目呢?把你的看法写下来。
这几道阅读题中, 没有单独考查基础知识和单独写话的试题, 以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核心, 从“获取信息”“形成解释”“反思与评价”这三个角度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方面注意了朝向文本内容的概括、提炼、感知等理解能力的考查 (如第1、2题) , 另一方面注意了朝向表达方式的理解能力考查,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 学习文章的表达手法 (如第3题) , 同时也注意考查了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第5题) 。这些都是《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的阅读要求, 充分体现了年段提升, 能考查出学生真实的阅读水平。
作文题的设计也要体现年段提升。例如:学会表达:下面的作文题, 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请你按要求把它写出来。 (35分)
家里的长辈是我们最亲近、最熟悉的人, 你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等有什么不一样呢?你发现他们的独特特点了吗?试着写一写。给文章起个显眼的题目, 让人一看就知道他 (她) 的独特特点, 比如:《“爱唠叨”的奶奶》《“爱管闲事”的爷爷》《“购物狂”老妈》《我的“球迷”爸爸》等等。
要求:通过具体事例, 突出人物特点, 语句写通顺, 写出真情实感, 不少于350字。题目自己定。
小学生作文重在情感表达, 引导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 表达真情实感。因此, 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想象作文、看图作文, 材料作文、续写等应该作为作文试题的主要类型。该题设计的话题作文, 体现了高年级的特点, 贴近学生生活, 留给了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一方面为学生“拟题留白”, 另一方面也为学生“选材留白”。不仅有利于学生自由表达,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独我”表达, 写出真实独特的个性作文。
一般而言, 随着年级的升高, 基础考查分值应该逐步下降, 阅读和习作的分值应该递增。试卷中板块分值配置上应该有梯度。
四、活化命题语言, 体现人文关怀
传统的语文考题设计过于呆板、程式化, 不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应试的积极性。必须进行改革, 让每道考题都能具有一定的“磁力”, 吸引学生去做。因此, 试卷的拟题首先要从情境的创设入手, 注意活化命题语言。卷首可设计开考寄语, 如:“同学们, 你们好!时间过得真快, 又到了检阅收获的时候!你们准备好了吗?一起去语文竞技场去体验一番吧!相信只要你们开动脑筋……”目的在于打消学生应试的顾虑, 激起学生应试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卷中可设计鼓励语:“做了这几道题, 你一定觉得自己很成功吧, 不过以下的内容更要动脑筋喽。”激励学生战胜自我, 再树努力完成试卷的信心;卷尾设计小结提示语:“祝贺你, 你即将凯旋!请你有时间再仔细检查一遍自己的胜利果实。记住!细心+耐心+智慧=成功。”引导学生学会检查与反思, 体验成功与失败。
每道考题题目的语言表达要力求注意重心下移, 体现启发性与鼓励性, 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 表述要亲切, 体现人文关怀, 让学生乐意去做。
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 篇3
1.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家庭电路需要修理时,必须断开总开关
B.控制电灯的开关装在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
C.电源插座上有灰尘,可以不切断电源直接用湿抹布擦掉
D.在电线上晾衣服
2.看电视节目换台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A.电视台的发射频率B.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C.电视机的接收频率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3.小明利用电能表测量某一家用电器的电功率。当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连续工作时,测得在0.5 h内,消耗的电能为0.6 kW·h,那么这一个用电器是()。
A.电冰箱 B.普通白炽灯 C.彩色电视机 D.壁挂式空调机
4.在如图1甲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6Ω,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和V1的示数如图1乙、图1丙所示,则该电路中的电流为 ()。
A.1AB.0.4AC. 0.2AD.0.6A
5.将标有“6伏 3瓦”的灯泡L1和标有“9伏 3瓦”的灯泡L2串联到电源上,闭合开关S后,只有一个灯泡正常发光,另一个灯泡发光较暗,则正常发光的灯泡和电源电压分别是()。
A.L1 ,15伏B.L2 ,15伏C.L1,13伏D.L2 ,13伏
6.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l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b向a移动的过程()。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小
B.电流表A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变大
C.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D.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7.某同学观察两只额定电压相同、但额定功率字样模糊不清的白炽灯,发现甲灯丝较粗较短,乙灯丝较细较长,这两只灯泡的额定功率( )。
A.甲灯大B.乙灯大
C.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8.在如图3所示的四个演示实验中,能够说明电磁感应现象的是()。
9.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
B.光纤通信具有传输信息量大、高抗干扰及光能损耗小等优点
C.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大
10.两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其中一只亮,一只不亮,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
A.不亮灯泡的电阻太小B.不亮灯泡中通过的电流太小
C.不亮灯泡两端的电压太小 D.不亮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太小
二、填空题
11.现有两个灯泡L1、L2,分别标有“10V 10W”和“9V 5.4W”的字样。当将它们串联使用时,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______V;当将它们并联使用时,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______A,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是_______W。
12.我国实施彩电能效新标准规定,待机功率高于9W的彩电不能进入市场销售。小明想了解家中彩电是否符合新能效标准,便将100W的灯泡单独接入电路中,观察电能表l min转了5转;再让这台彩电单独接入电路并处于待机状态,电能表5 min转了2转,由此判断该彩电的待机功率为____W。若每天待机按20 h计算,小明家每月(按30天计)因彩电待机消耗的电能约为__________kW·h。
13. 如图4所示,电源电压为9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小灯泡标有“6V 4W”,则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Ω。为了不让电路中的电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值是_______Ω。
14.两定值电阻甲、乙中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图5所示,甲的电阻为_______Ω;将甲和乙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0 V的电源两端,总线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
15.许多人习惯于将手机挂在胸前,其实这样是不科学的,因为手机发射出的________会对人的心脏造成不良影响。MP3随身听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年轻人的时尚,若MP3正常工作时的功率为0.01W,则连续播放100 s,消耗的电能为________ J。它允许使用充电电池,则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
16.如图6是探究感应电流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比较其中的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跟________方向有关的结论;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跟_______方向有关的结论。在这个实验中能量的转化过程是机械能转化成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在“测定小灯泡的功率”的实验中:
(1)图7(1)中的实物连接有一处错误,请在错误连线上打“×”,并用笔画线替代导线画上正确的连线。
(2)在纠正电路连接错误的操作过程中,应使开关处于________状态。
(3)实验中,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5V, 此时电流表示数如图7(2)所示。请将读数填入下表,并把表格补充完整。
(4)从上表实验记录中,可以发现灯泡亮暗不同时其实际功率大小______,还可以计算的另一个物理量是________。
18.阅读下列短文,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缠绕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图8所示的a,b,c,d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
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的多少,来判断它_____________的不同。
(2)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4)通过比较d中甲、乙两个电磁铁,发现猜想C不全面,应补充______。
19.某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索一项技术,即让一种名贵的花生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正常生长,决定搭建一个微型温室,温室内需要安装一个电发热体。根据设计,该发热体用36 V电压供电,发热功率为200 W(假设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1)电发热体不采用220 V电压而用36 V电压供电的考虑是________。
(2)采用36 V电压供电,电发热体需要自制,现决定用镍铬合金丝绕制,绕制成的电发热体,正常工作时的电阻应为____________。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篇4
考试时间:100分钟闭卷出卷人:王雪婷
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00分(其中2分为卷面分)!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嘈.杂(cáo)呻.吟(shēng)毋.宁(wú)潜滋.暗长(qián)B.忌.妒(jí)沉淀.(diàn)皓.齿(hào)盘虬.卧龙(qiú)C.热忱.(chén)铰链.(niàn)骈.进(pián)迥.
然不同(jiǒng)D.吊唁.(yàn)尴尬..(.gān gà)伫.立(zhù)俨.
然(yǎ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阻遏 创疤 鸿蠕 穷愁撩倒B.烦躁 狼籍 蹒栅 缭绕不绝 C.琐屑 皇急 杀戮 臭名昭著D.簌簌 颓唐 案牍 黄发垂髫
3、下列的字或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分)
A.业已:已经震悚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B.阡陌:田间小路。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C.丝竹:丝线和竹子。烽火:柴火
D.逾:越过。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同学们以敬佩的眼光倾听着这位老红军作的报告。B.考试能否取得好成绩,取决于平时是否努力。C、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D、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③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A ①对偶 ②排比 ③ 拟人B 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人 C ①排比 ②对偶 ③ 反问D ①夸张 ②对偶 ③反问
6、下列有关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杜甫的诗“三吏”“三别”,真实地反映了唐朝安史之乱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以及对社会造成的极大破坏,《石壕吏》便是其中一首。
B、《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本文选自小说集《呐喊》。
C、《爱莲说》与《陋室铭》在写作方法上都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托物言志。
D、《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7、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衔接最紧密的一句是()(2分)
学习知识要一点一滴,善于积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高峰。
A、能铺出千里路的是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B、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千里路。C、不显眼的细小石子,却能铺出千里路。D、千里路的铺成,是有了细小的不显眼的石子。
8、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万里送行舟(李白 《渡荆门送别》)(2),长河落日圆。(王维 《使至塞上》)
(3)《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相反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陋室铭》中,作者以前贤自况的对偶句是:。
(5)从“,”两句诗中,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杜甫《望岳》)(6)古代诗文中告诫人们珍惜时间,奋发有为的句子很多,《汉乐府•长歌行》中表达此意的一句是:,9、美句仿写(4分)
模仿给出的句子,以“我喜欢”开头,再造两个句子,使整个句式形成排比。例句:我喜欢婉约中英气的李清照,虽是“人比黄花瘦”,也高歌“不肯过江东”的项羽;
仿句:我喜欢仿句:我喜欢
10、名著阅读(4分)
(1)《红楼梦》中有“金陵十二钗”,你能写出其中的2个吗?(2分)
(2)有人说,青春期的男孩子要读《水浒传》,青春期的女孩子要读《简爱》,你认为其理由分别是什么?(2分)
。
11、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
你所在的班级开展了一次以“好店名”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下面是你和班上同学搜集来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好店名”及其简要说明:“载人舟”[鞋店名。把鞋子比喻为载人之舟。]
“玉壶缘”[茶叶店名。“玉壶”出自名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光合作用书房”[书店名。把读书、吸收知识的活动比喻为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家和”[家具店名。令人联想到家和万事兴,联想到“家”最重要的是亲情。]“稻香村”[饭店名。借用辛弃疾名句“稻花香里说丰年”。]
“百草”[中药店名。让人联想到神农尝百草,联想到该店的中草药种类繁多。](1)你认为好店名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什么?请以上述“好店名”为例加以说明。(4分)(2)班上王虹同学的舅舅待人热情,理发技术不错,他在小巷深处开了一家个体小理发店,店名叫“环球高等发院”。大家都觉得这个店名不好,想帮他换个好店名。请你也帮忙拟出一个合适的店名来。(2分)
二、文言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春望》回答12~13小题。(5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国都到山河,令人怵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令人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到显,由弱到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国破”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在”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写春景明媚,“草木深”叙荒芜之状,前后不同。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13、体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抒情方式及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三峡》回答14~18小题。(11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倾斜的词的意思。(4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④常有高猿长啸,属引.
凄异()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6、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 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2分)
17、文章最后一句引用“渔者歌”,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
三、现代文阅读:(14分)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
①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由一国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目的是展现人类追求进步的手段,在社会、经济、文化、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展望人类社会的发展前景和寻求面临的重大问题的解决途径。它鼓励人类把科学和情感结合起来,将种种有助于人类发展的新概念、新观念、新技术展现在世人面前。人们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处,展示各自的产品与技艺。世博会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因而具备了无与伦比的感染力,使人心情激荡。世博会的会场不单是展示技术和商品,而且伴以异彩纷呈的表演、富有魅力的壮观景象、详细准确的解说。设置成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的、充满节日气氛的空间。成为人们娱乐和消费的理想场所。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文化、科技的“奥林匹克”盛会。
②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至今,世博会已经先后举办过40多届。③2010年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中国上海举行,这也是首次由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总投资达450亿元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已成为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主办机构希望吸引7000万人次的参观者前往主题公园或各国家展馆。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一次探讨新世纪人类城市生活的伟大盛会,一次人类文明的精彩对话,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上海世博会组委会以全球的视野筹备和举办上海世博会,使上海世博会承载人们对全球未来合作与人类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和广泛共识,真正成为“世界人民的大团圆”。
④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是上海世博会最耀眼的一颗明珠,是中国的第一展品。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它位
于世博园区浦东世博轴东侧,世博演艺中心南侧,亚洲国家展馆西侧,处于世博会园区浦东区域主入口的突出位置。中国国家馆以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造型“东方之冠”为构思主题,取自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中的元素—斗拱。其“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l6字设计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积淀。主色调运用传统、沉稳的“中国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气质。设计者们一系列殚精竭虑的设想,最终在建设者手中得以实现。
18、“世界博览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9、第③段中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第④段“作为中国馆区的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 一句中,加点的“大约”一词能不能删掉?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文意,谈谈人类举办世界博览会有哪些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30分)请从以下两个作文命题中任选一个进行写作。
1、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大自然的风景每天都是新的;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却渐渐老去;煤油灯成为古董,管道天然气进入厨房,电脑也挤进我们的生活,真诚和友谊被人们重新拾了起来,时尚的春风吹遍城市和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变化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在你的生活中,你都看到、感受到了哪些变化?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请以“变化”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半命题作文:《这一次___________,我成功了》
要求:(1)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2)体裁:记叙文(3)字数600字左右。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期末八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出卷人:王雪婷
1、D2、D3、C4、B5、A6、B7、B8、(1)仍怜故乡水(2)大漠孤烟直(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每句1分,共8分。错漏添颠一字本句不得分。)
10、(1)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李纨、秦可卿、巧姐、妙玉。(2)、《水浒传》可以给男孩子以英雄精神,正义感。《简爱》可以给女孩子以自尊、自爱、独立,追求平等。
11、(1)答题要点: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所归纳的特点须有代表性,举例恰当,要有自己的一点分析。特点2分,举例说明2分。
例一:内涵深刻,引人联想。如“光合作用书房”巧借比喻,突出了读书、吸收知识的活动对人的重要性,耐人寻味„„
例二:突出商品的特点。如“百草”突出了中草药的特点,行业特色鲜明,店名与其经营的商品相吻合,且“百”字点出种类很多„„
例三:用语精巧、富有创意(或巧借古诗词、或巧用比喻、或联想想像)„„⑵ 答题要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好店名的特点,能克服原有店名的毛病,符合该店客观条件。酌情给分。
例如:舒心发屋、回头发屋、丝情理发店„„
12、D13、采用比拟的手法,说花也因感伤时事而溅泪,鸟也因痛恨离别而惊啼。这是诗人以含情之眼视物,故物亦生情。以物之情写人之情,既委婉曲折,又深沉真挚。(意近即可)
14、①通“缺”②逆流而上③ 飞奔的马④延长
15、略
16、素湍
绿潭,回清倒影(答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即可)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17、引渔歌为证。写渔歌也是一言“峡长”,一言声哀。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18、“世界博览会”指的是由一国政府主办、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参加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3分)
19、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上海世博会规模之大。(说明方法各1分,作用2分,共4分)
20、运用“大约”一词,更加切合实际地说明了中国国家馆的总建筑面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评分:共3分。结合所给句子回答,意思对即可。)
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综合试卷 篇5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9分)
1.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淳(chún)朴 招徕(lái)馈(kuì)赠 炽(chì)热 藏污纳垢(gòu)B.蜿(wān)蜒 禁锢(gù)吞噬(shì)稽(jī)首 众目睽睽(kúi)C.缄(jiān)默 狩(shǒu)猎 发怵(chù)黝(yóu)黑 龙吟凤哕(hùi)D.媲(pǐ)美 笃(dú)信 干涸(gù)执拗(niù)相形见绌(zhuó)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
A.矫健 葱笼 园满成功 难以置信 B.憔悴 藉贯 重峦叠嶂 谈笑风声 C.晒笑 殉职 杳无消息 莫忠一是 D.门楣 执拗 痛心疾首 顾名思义 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1分)
A.《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B.“曾经沧海难为水”是唐代诗人元稹《离思》中的诗句,意思是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C.列夫•托尔斯泰和高尔基都是俄国著名文学家,茨威格.纪伯伦.星新一.利奥波德分别是奥地利、美国、日本、黎巴嫩作家。
D.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2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A.本段开头以“古仁人之心”与“二者之为”相比较,引出了下文的议论。B.“退亦忧”与“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相呼应。
C.“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意思是: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D.这段文字,抒发了作者的旷达胸怀和政治抱负。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1分)
A 小时候常听老太婆口头语,“十年难逢金满斗”,意思是盛会难逢,参加后才知道原来如此。
B “是一只老鼠。”我说,接着补充了一句:“也许是一只田鼠。”
C 在这个星球上,一切生物都在为了生存而竞争,而那些可怜的旅鼠怎么会想方设法去自杀呢!
D 据《西域水道记》记载,20世纪20年代前,塔里木河下游河水丰盈.碧波荡漾,岸边胡杨丛生.林木茁壮。
6.下面古诗句描写的景色不同的一项是()(1分)
A.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B.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C.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D.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7.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语意最连贯的是()(1分)①我对一只空中的蝴蝶说,啊,好大的浪呀。
②透明的空气在蝴蝶看来,象海浪一样,是浩浩荡荡的。③蝴蝶象遇到知音一样,频频扇翼。
④于是你看到蝴蝶小姐在飞翔中起伏,躲闪。⑤没有什么生物比蝴蝶了解空气。
A.(5)(2)(4)(1)(3)B.(5)(2)(1)(3)(4)C.(4)(5)(2)(1)(3)D.(2)(4)(1)(3)(5)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1分)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2003年10月16日,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
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9.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1分)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中秋 B.重阳 C.端午 D.除夕 10.下列与课题对应的作者或朝代有误的一项是()(1分)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东晋 B.《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宋代
C.《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代 D.《送东阳马生序》——宋濂——明初
11.下列句中加黑部分句子成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偏正短语作主语)
B.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无法遮遮掩掩。(介宾短语作主语)C.我知道死了的星球是不会发出热力的。(主谓短语作宾语)D.那天下午,我默默地站在走廊上。(介宾短语作补语)
12.下列加黑词语在句中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1分)A.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
模糊:不分明.不清楚。
B.小时候不曾养成活泼游戏的习惯,无论在什么地方,我总是文绉绉的。文绉绉:形容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C.在众目睽睽之下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笑。哂笑: 讥笑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高傲:形容海燕意气风发.身形矫健。
13.填入下列句中划线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1分)(1)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________着乌云。(2)倘使有一双翅膀,我________做人间的飞蛾。(3)我母亲________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A.卷积 愿意 管制
B.卷集 甘愿 管束 C.卷积 甘愿 管束
D.卷集 愿意 管制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1分)A.《列夫•托尔斯泰》一文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写出了自己心中伟人的平庸粗陋的一面。
B.《雷电颂》想象瑰丽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运用象征手法,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含蓄.深沉.凝练。
C.《马说》中作者先从反面提出问题,“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再从正面展开议论,由千里马和伯乐的依赖关系归结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在于食马者“其真不知马也!”。
D.《小石潭记》先写所见景物,然后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再写潭上景物和自己的感受,写出了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二、积累与运用(34分)
(一)填写古诗词的上半句或下半句。(5分)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16.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17.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会当凌绝顶。月下飞天镜。
(二)理解性默写文言古诗词。(15分)
20.《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
21.《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
22.劝他人要老当益壮,珍惜时间,引用苏轼《浣溪纱》中诗句:。
23.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应该是:。
二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分析 篇6
二年级 徐永娟
二年级总人数为301人,除去病假一人,插班生一人,旁听两人,本次考试实际有效人数为297人,优秀人数为235人,优秀率为79%,不及格人数11人,及格率为96%,不及格率为4%。
本次试卷共十二道大题,两个第四题重复了,就是有两个第四题,所以其实是十三道大题,题比较碎,题型较为全面,各个知识点都涉及到了,试题紧扣教材,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重视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也注意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整体上来看,除了阅读题较难理解,有一定难度外,其它题难度不是太大,但要考好也并不容易,需要学生足够的细心、认真和较为全面的知识和能力。每道题的分值也不高,分布也比较均匀,除了第五题(12分)、第十题(12分)、第十一题(14分)和第十二题(15分)分值比较高以外,其它题一般在3到6分之间,本次学生的考试成绩较好,三分之二的孩子都考出了自己的水平,三分之一的孩子成绩不太理想。
第一题读拼音,写词语共8分,应得分2396分,实际得分2226分,得分率为92.9%.大部分词语孩子都能写对,个别孩子由于拼音掌握得不牢固而拼错如“zhenzhu”学生易拼成蜘蛛,还有个别孩子对所学字词掌握不牢固而出错,如“骄傲、解冻、雄伟”这几个词错误率比较高。
第二题:我会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共6分,应得分1782分,实际得1654分,得分率为92.8%,这道题大部分孩子都能作对,个别孩子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拼音学的不扎实,对于声调掌握不准;二是这道题要求不明确,没有注明给正确的读音打“√”,个别孩子就把错误的读音化掉,而改卷老师就全部按错,这样个别会的孩子也因此全部失分。
第三题:照例子,写一写共6分,应得分1782分,实际得分1580分,得分率为88.6%,例1的加偏旁(才 材 木材)和例3的换偏旁(抖 蚪 蝌蚪)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对,例2(抓 爪 爪子)是减掉偏旁再组词,个别孩子不认真看例子,受换偏旁的影响,不看例子,直接换了偏旁组词,结果出错。
第四题:我会给下列多音字组词共3分,应得分891分,实际得分852分,得分率为95.6%。本题有3个多音字“空、盛、数”,这些字孩子平时比较熟悉,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对,极个别孩子由于掌握不好而出错。
第四题:按查字典的要求填表共4分,应得分1188分,实际得分为927.5分,得分率为78%,本题考察的是学生对音序和部首的掌握情况,“晃”的音序为大写“H”,“欺”的音序为大写“Q”,音序是重点也是难点,所以错误较多,部分学生写成了小写“h”和“q”,还有一部分学生写成了拼音而导致出错。
第五题:把词语补充完整共12分,应得分3564分,实际得分2983.5分,得分率为83.7%,本题是填一些成语,并让写出自己的发现,有的成语是反义词方面的,有的是寓言故事。“我的发现”是学生出错最多的,也是失分最多的,以后要多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还有个别孩子没有把这些词语记下来而出错,还有的写错字而失分。
第六题:我会连线共6分,应得分1782分,实际得分1767分,得分率为99.2%,本题为“的”字短语和“地”字短语,较为简单,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对,极个别孩子把“轻轻地走过”连成了“轻轻地点头”,把“满意地点头”连成了“满意地走过”而出错。
第七题:选词填空共4分,应得分应得分1188分,实际得分为1172分,得分率为98.7%,这道选词填空题非常简单,大部分孩子都能做对,极个别对“往常、常常”区分不清而出错,还有极个别的孩子抄写不认真,把“往”写成了“住”而出错。
第八题: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共6分,应得分应得分1782分,实际得分1450分,得分率为 81.4%。这道题学生失分最多的原因是没有认真读题,只补充了句子,没有给句子加标点。
第九题:我会把每组不是同一类的去掉共4分,应得分1188分,实际得分为1018分,得分率为85.7%。错误最多的是第3小题,学生对于“火炉、、菜碟 勺子 饭碗”中“火炉”是做饭的工具,其它三个是盛饭的工具分辨不清,而导致出错。
第十题:我会背,也会写共12分,应得分3564分,实际得分3220.5分,得分率90.4%为。本题都是课本里的一些名言警句和诗句,以及童话作家安徒生和他的作品,学生大都背会,由于个别字不会写而出错。第十一题:阅读短文回答共14分,应得分4185分,实际得分为2362分,得分率为56.4%。这道题是失分最多的一道题,因为这篇短文篇幅较长,字数比较多,内容比较难以理解,题目是《一次有趣的观察》,是一个小朋友观察扁豆的蔓儿生长的情况,故事性不是很强,很多句子由于是跟每天的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有关,所以读起来晦涩难懂,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孩子对这样的短文不感兴趣,故也沉不下去心去认真读,因为读不懂所以更不愿意读,例如写出“特意”和“究竟”的近义词,学生几乎全军覆没,平时的“究竟”一般是“到底”的意思,而在本文中“我决心看个究竟”是“看个明白、看个清楚”的意思,全年级只有几个孩子写出了“明白”,其余全都错了。以后除了让学生多读书以外,还要渗透一些读书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
第十二题:你喜欢哪一种小动物,请选一种写下来共15分,应得分4455分,实际得分为4058分,得分率为91%,这道题是让学生写一写小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惯和小动物之间发生的趣事,孩子们很有兴趣,大部分都写出了自己喜欢的动物,失分的原因是部分孩子不会分段,描写不生动,有点干巴巴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趣事写得不具体,太简单,以后要在写生动、写具体这方面多下功夫。
这次期末考试让我们找到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也给我们指明了教学的方向,今后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
1.夯实识字教学。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虽然孩子开学后进入了三年级,但仍然要把识字写字当做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孩子原有的识字基础上,教师尝试运用字理教学法引导孩子在了解演变过程中的变化,这样汉字在学生眼里不仅仅是一个汉字,而是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画,从而让孩子爱上汉字,喜欢上汉字,并且把汉字写正确,写工整。
平时的字词教学中还要多训练学生查字典的方法和能力,加强学生对音序这一知识点的掌握。
2.提高阅读能力。在二年级读书的基础上,引导鼓励孩子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一定要做好读书指导,整本书的指导读,并抓住书中某些情节启迪学生思维,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辩论会等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继续坚持写读书笔记,从小积累优美词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课堂上尝试单元整合,让小学生在课堂上每个单元学到更多相同主题的文章,并在课内课外尝试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实践。
3.加强习作训练。《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学生写作方面的要求是从“习作”的角度提出的,三年级的习作要求比低年级的写话要高出一个层次,是作文起步的起始阶段,作文的要求从二年级的写话训练一下子过渡到三年级的段、篇训练,如何让学生走好写作的第一步,如何让学生爱上写作,如何让学生走上写作之路,这对我们每一个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测试 篇7
一、“数学活动经验”积累存在的问题分析
仔细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 并辅之于学生访谈、教师研讨, 笔者发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 数学思考的方法缺失
(二) 意义建构的过程模糊
(三) 图形观察的空间观念薄弱
针对图表式开放题, 很多学生题意理解不到位。如这样一道题目:在下面正方形中各画一个学过的图形, 使它的面积正好等于正方形的一半 (见图2) 。学生画出的图形类型相同, 也有部分学生画出的是一个组合图形, 原因是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之间关系不够熟悉, 缺少转化经验。例如平行四边形。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 很多经验是不可传递的, 只能靠亲身经历, 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才能建构起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活动经验。回顾、反思日常的课堂教学, 教师是“眼中有物而无人”, 知识强于活动, 结果优于过程, 更多地关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忽视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围绕“双基”开展的数学课堂教学是扎实的, 但往往会让解题经验替代了学生的学习经验, 表现在测试中,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 但对于图表式、对话式的试题及开放性问题失分率较高。
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策略
教师要想从“眼中有物”转化为“眼中有人”, 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 就要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一线教师, 首先要明晰教材的内涵, 用好教材, 才能积极探索“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实践策略。
(一) 对接生活——在经历生活数学中积累实践性经验
对小学生来说, 数学是现实的、有趣的、有用的。在上小学之前, 他们已经遇到过许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例如, 跟父母去超市购买物品, 在生活中看到过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知道什么时候播放自己喜欢的动画片, 每天可以玩多长时间的电脑等, 这些活动为他们建立数量和几何形体等初步观念提供了经验, 尽管这些经验是不系统的、非纯数学的, 甚至是模棱两可的。对此, 教师就要把握学生认知的起点, 对接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对学生头脑中的日常数学经验进行数学化提升, 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 使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 才能帮助学生生成新的数学经验。
翻阅小学数学教材, 一年级上册安排了数一数、比一比、认识物体和图形、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等数学内容。教学时, 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认知起点, 借助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将日常生活经验逐渐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以“认识物体和图形”的教学为例, 这一内容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 是几何图形学习的起始课。有教师在教学时, 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喜羊羊”带来的百宝箱, 并出示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看哪个组的小朋友放得又快又好。第一个环节, 通过小组活动分一分, 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揭示概念。第二个环节, 教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模型, 让学生认一认, 并与相应的实物归为一类。让学生亲自去摸一摸, 加深对几种立体图形特征的体验。第三个环节, 教师通过播放幻灯片, 从实物图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一般模型图。通过三个环节的活动, 从观察实物图揭示概念模型图到形成表象, 促使学生形成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 初步建立了空间观念。
(二) 自主探索——在经历体悟数学中积累探究性经验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经历数学体悟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 创设自主探索的活动情境,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亲历探究性活动, 在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并在进一步体验、感悟中分析和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 强调对学生获得经验的回顾梳理, 通过归纳、概括和总结等方式, 让新经验自主建构于原有经验体系中, 使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不断得到丰富。如像鸡兔同笼问题、植树问题、运算定律等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以“活动·思考”为主线展开课程内容, 注重让学生在情境中体悟到数学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 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例如, 笔者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植树问题 (两端都种) 这一课时, 首先出示这样一个情境: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等距离植树, 两端都栽, 可以怎样植?并让学生把想法用线段图和表格以板书的形式表示出来。
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得出规律:“两端都栽”的时候, 间隔数和棵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并用一个式子表示两端都栽的棵数和间隔数的关系。
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放手让学生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 既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这样, 也有利于学生从植树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 及时地将线段图上点数与间隔数的关系加以总结, 为解决多样化的类似数学问题奠定基础。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 有利于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拓宽思路, 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
(三) 动手操作——在经历综合数学中积累活动性经验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 每一册都设置了“综合与实践”内容,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 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随机摸球、统计、地面拼图等综合性较强的内容, 都要求学生以多种经验参与其中,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 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 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例如, 四年级“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的教学, 笔者做了以下改编:
1. 创编例题, 选择趣味内容作为统计教学的材料。
教学时, 笔者选择中国在2008年和2012年奥运会上的奖牌数作为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 通过两届奖牌数的讨论, 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分析统计结果, 从中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2. 动手实践, 探究统计图的制作方法。
在初步认识、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 让学生尝试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展示学生的作品, 比较学生绘制的统计图的优缺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制图分析能力。
3. 展望前景, 感受统计知识的趣味性。
学生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及绘制好复式条形统计图之后, 笔者提出问题:根据中国队在前两届奥运会的表现情况, 你们认为2016年奥运会中国队的表现会怎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他们感受到统计的趣味性。
上述统计教学中, 教师设计有效的统计活动, 使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 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提取信息、解释问题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并在经验积累中掌握统计的知识与技能, 思维获得了较好的训练。
(四) 交流反思——在经历思维数学中积累方法性经验
在数学教学中, 很多教学内容需要学生预测结果、探究成因, 而学生思考的活动经验是通过分析、归纳等获得的。因此, 教学中, 教师要设计适切的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画图等活动发现数学规律, 猜测数学结论, 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积累和提升策略性与方法性经验。
例如, 四年级“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的教学, 教师可以分两步新授教学。
第一步,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 探究解决“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和“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找出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 并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 归纳总结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测试 篇8
1.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2分)
2.下列各组词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亵黩 头晕目眩 沉湎 以儆效尤
B.戌边 别无长物 殉情 摩肩接踵
C.缉私 功亏一匮 萦怀 黄梁一梦
D.矫健 冥顽不灵 璀璨 不循私情
3.按要求默写。(4分)
(1)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意蕴丰富:《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 “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李白期望有所作为的心声;《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文天祥舍生取义的民族气节。
(2)写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艺术手法相同,以景写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人的科学,不该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而应具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气度;生命的意义,不该是沽名钓誉、追财逐利,而该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胸怀。(填写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语句)
(4)请写出古代诗歌中表达关心民生疾苦之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端午的鸭蛋》一文,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从小小的咸鸭蛋里尝出了生活的滋味。
B.《与朱元思书》一文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流露出否定仕宦生活的心迹。
C.《满井游记》一文,文笔清新而有生气,比喻新颖贴切,字里行间洋溢着游览时的轻松喜悦之情。
D.《藤野先生》一文用了大半篇幅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是为了表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5.下面是2007年3月26日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礼堂举行的俄罗斯“中国年”开幕式上推出的徽标图,请展开联想说说此徽标的含义。(2分)
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关注藏羚羊的迁徙,曾经是青藏铁路建设者们遇到的一大难题。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们懂得了许多,丰富了自己的素养。
C.如果不是两名警察奋不顾身地抢险,数百名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将受到重大损失。
D.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7.名著阅读与仿写。(2分)
进入初中两年以来,我的脑海中常常活跃着中外名著中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我常常想:假如我是吴承恩《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我一定会去铲除社会生活中一个个的“毒瘤”,如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黑网吧、制假售假的黑窝点等,还社会一块明净的乐土。假如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能力考查。(4分)
母爱是最无私的,它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滋润着我们生命的幼苗。请你用实际行动来感谢母亲的爱吧!
①[献给母亲的歌]请写出一首你最熟悉的歌颂母亲的歌曲的名称和歌中的一两句歌词,并加以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送给母亲的话] 请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为母亲提一条建议]为了让天下母亲的辛勤付出都能得到回报,请你针对母亲该如何对待子女的教育问题提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阅读芳草地(5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9—12题。(8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9.这首诗是诗人在边塞送别友人时所作。送别的时间是______,地点是______,环境是__________,作者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
10.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奇特的比喻描绘出风卷飞雪骤然而至的壮观景象,使人忘记了边塞的苦寒,沉浸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之中。(2分)
11.找出诗中的对偶句,并加以赏析。(任选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的最后四句写分别时的情景,诗人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印,想到了什么?请结合诗中的意境简要谈谈你的猜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段古文,完成13—16题。(14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吴玠①素服飞②,愿与交欢③,饰名姝④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⑤,岂大将安乐时?”却⑥不受。玠益敬服。……帝初⑦为飞营第⑧,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⑨?”或⑩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吴玠(jiè):南宋名将。②飞:岳飞。③交欢:结为友好。④姝:美女。⑤方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⑥却推辞。⑦初:当初。⑧第:府第;住宅。⑨何以家为:凭什么来安家呢?⑩或:有人。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或异二者之为()
(2)吴玠素服飞()
(3)饰名姝遗之()
(4)玠益敬服()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比较上面两个文段,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哪些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怀?这句话在今天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3题。(14分)
密码中的真情
霍忠义
①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女大学生身上。
②初入大学时,父亲为她办了一张银行借记卡,并存入一学期所需要的全部费用。远行的前夜,父亲特意告诉她卡的密码,并告诫这个密码要铭刻在心,万勿随处乱记,否则,密码被人知道就不安全了。
③女孩当时意气风发,对未来满怀憧憬,对父亲的话并未在意。到了学校,要缴6000元的学费,把卡插入自动提款机,可怎么也想不起密码。无奈,她只好打电话问父亲,父亲耐心地将密码重复了几遍。为了便于记忆,父亲又提示说:“这密码是你妈妈的生日,你可要记住哦!”过了一段时间,女孩又要取钱,却又想不起密码了。知道这组数字是妈妈的生日,女孩不好意思再问爸爸,更不好意思问妈妈,钱自然无法取出,她只能向同学借些钱花。
④暑假回家,父亲问她钱花得如何,女孩哭了。知道原委,父亲没有责怪,反而安慰她说没有关系。女孩却有点生气,问父亲为什么不把密码设成她的生日。父亲说:“不设置成你的,是为了保护你。”他解释说:“通常,人们会将银行卡和身份证装在一起,这样,如果两样东西同时被盗,后果不堪设想。”暑假结束,女孩回学校,从此记住了母亲的生日。在母亲生日的时候,女孩还专门给母亲寄了一张漂亮的贺卡。收到卡后,父母很是感到安慰。
⑤不久,家乡传来噩耗: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同时遇难。晴天霹雳!女孩疯一样赶回家,昏倒在父母的遗体前。在众多亲友的帮助下,女孩安葬了父母。整理父母遗物时,她发现了一张储蓄卡。女孩潸然泪下,父母曾经告诉过她,家里还有一张卡,存着她4年大学生活的全部费用。女孩知道,这是父母多年来的血汗钱。
⑥拿着卡回到学校,女孩日日以泪洗面。虽然很思念很悲伤,可是日子还要天天过。在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帮助下,她渐渐恢复了过来。女孩自己卡上的钱已经用完,她拿出了父母遗留下的卡去取钱。
⑦在自动取款机上,她先输入母亲的生日,屏幕显示:错!再输入父亲的生日,还是显示错。她急忙将卡抽出,心中焦虑:卡上会用什么数字做密码呢?离家之前女孩曾经找遍父母的遗物,却没有发现任何关于密码的信息。
⑧她再度把卡插入,下意识地输入自己的生日数字。屏幕立即显示:请输入取款金额。
⑨女孩的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父母使用的储蓄卡用的密码肯定是他们最容易记忆的数字,也是他们最疼爱珍惜的数字,这点做女儿的怎么没有想到呢?
取完钱,女孩修改了密码,她输入的数字是父母的忌日。
这是一个最不应该忘记的数字。
17.整体感知全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本文第③段中“父亲耐心地将密码重复了几遍”,后“又提示说:‘这密码是你妈妈的生日,你可要记住哦!’”可女孩一到取钱时就忘记了密码,这一现象反映出什么问题?女孩想打电话问爸妈,又觉得不好意思,这是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概括密码中所包含的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初入大学时,女孩的父亲为她办了一张银行借记卡,卡的密码是她妈妈的生日;父母遇难后遗留下来的储蓄卡的密码却是女孩自己的生日,这样的情节设置有何用意?体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说说结尾句“这是一个最不应该忘记的数字”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果你给自己的储蓄卡设置密码,会选用什么数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怀着感恩之心牢牢记住。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什么东西是你最需要牢牢记住的?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4—28题。(14分)
秋颂
罗兰
①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②有人的眸子像秋,有人的风韵像秋。
③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④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它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⑤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酡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⑥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树,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⑦最耐寻味的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⑧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轻轻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与,不必流连。
⑨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明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著。“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澹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的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字。“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这样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那是由极深的认知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澹澹的秋光外,而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即的秋。
24.请推测选文中加点的“酡红”一词的意思,并说明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这篇散文和我们学过的课文《春》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二者略作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选文结尾说秋是“成熟”“收获”“充实” 的季节,后又说秋是“淡泊”的季节,这是不是前后矛盾?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选文中用了不少比喻,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比喻句并分析其在文章中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请简要分析第⑨自然段所引诗词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创作大舞台(50分)
29.温家宝总理在法国巴黎大学演讲时说:“我是中国的总理,又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说,我的祖国是一棵巨大的常青树,我就是这棵树上的一片叶子。”请你以“常青树”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文题,自选文体,自定立意;
(2)挖掘比喻的含义,分析其底蕴。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测试】推荐阅读: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试卷10-16
八年级下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06-09
八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期末评估试卷09-02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10-27
一年级语文期末复习测试试卷及答案09-01
2022期末自主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06-06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分析08-22
八年级语文试卷10-15
四年级期末测试语文06-11
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