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不朽的丰碑

2024-10-22

中国共产党—不朽的丰碑(通用14篇)

中国共产党—不朽的丰碑 篇1

中国共产党—不朽的丰碑

——读《光辉的岁月》有感

2011年7月1日,就将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纪念日。经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将一个落后的中国建设成了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取得了许多光辉的成就。

2008年,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后。在2010年,中国上海又举行了第41届世界博览会。虽然天气炎热,但是自从开园以来,平均每天都会有接近30万的中外游客来参观。游客们都对上海世博会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就是这90年的共产党的奋斗不息,才会有现在这样的新中国。

90年前的中国民不聊生,到处都是战火,国家命运岌岌可危。

就在这时,新生的中国共产党出现了,为人们燃起了新的希望。从此,无数的革命烈士的牺牲,以此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虽然先烈们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在此,我向他们致敬!

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长征。红军战士们为了解放全中国,爬雪山、过草地……在这段时间里,不知多少优秀的战士离我们而去。但其他人没有害怕,没有退缩。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结束战争,解放全中国!”终于,战争结束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共产党员们又活跃在建设最前线,仅仅在“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取得的成就就超过了旧中国100年!

90年来党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就是因为有了党,才会有现在的生活。中国共产党—永远不朽的丰碑!

中国共产党—不朽的丰碑 篇2

历史长河———解放前常州金融业发展缓慢而无序

常州作为一座历史古城, 货币流通的历史悠远, 621年 (唐朝武德四年) 铸造的“开元通宝”就曾在这里流通;常州的典当业起始于1842年 (清道光二十二年) , 银钱业起始于清光绪年间, 银行业起始于1906年 (清光绪三十二年) , 保险业起始于1923年 (民国2年) 。金融业的发展, 深刻影响着常州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与常州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清代咸丰以前, 常州流通的货币主要是白银;随着商品经济日趋发展, 出现了银元、铜元、银行兑换券的混合流通;1933年废两改元, 白银退出流通;1935年废除银本位制, 推行法币, 期间由于常州未设中央银行, 由伪中储券代替流通;1945年法币在常州全面流通;1948金圆券取代法币在常州流通。国民党时期一次次的币制改革, 给常州带来了通货急剧膨胀、币值惨跌、物价飞涨, 常州人民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

正本清源———解放后常州金融发展稳健而有力

1949年4月23日, 常州解放, 中国共产党接收了当时已奄奄一息的旧金融银行业, 常州金融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同年6月1日, 中国人民银行常州支行成立, 货币流通统一于人民币, 标志一个崭新的货币体系已经形成, 为建立统一的国民经济体系, 为新民主主义经济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经济创造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对常州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建国初期的常州一穷二白, 地方经济的建设需要巨额资金, 银行依靠国家的政策法令, 把吸收存款作为“生存之本、经营之本、效益之本”, 人民银行常州支行建立后, 既负责金融管理, 又承担金融业务,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常州金融呈现出20世纪以来首次良性的发展态势, 业务规模快速增长。通过广泛开展收存揽储、畅通汇兑、多方吸纳等方法, 最大程度的集聚资金, 支持了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一五时期完成的金融体制改造, 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人民银行垂直管理体制使得国家开始真正有效地掌握国家经济命脉, 社会主义改造得以彻底进行, 国家计划的实施成为可能。大一统的金融体系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和协调, 所以也明显地表现出其调控经济的优越性。

大跃进时期常州金融出现了动荡的局面, 1958年, 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国营企业流动资金改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的决定》, 企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放松了对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 银行执行“生产多少, 贷款多少;收购多少, 贷款多少;哪里生产、收购, 就在哪里贷款”, 经济盲目发展, 制度多变, 权力盲目下放, 信用控制失败, 出现许多失误。1962年3月, 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银行工作的集中统一, 严格控制货币发行的决定》 (即银行工作六条:收回原下方的一切权力, 银行业务实行严格的垂直领导;严格信贷管理, 严格信贷计划;划清银行资金和财政资金界限;加强现金管理, 严格结算制度;加强各级银行的工作制度, 加强各级银行同当地党委联系;严格财政管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银行加强了信贷管理, 停止了“全额贷款”, 促使国民经济转入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运行轨道, 1965年常州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了10691万元, 各项贷款余额达到了20336万元。

文化大革命时期金融业再次受到冲击, 银行鼓励无息存款, 认为利息是剥削阶级的产物, 使群众储蓄积极性受损;国外保险业务、侨汇业务受到冲击较大, 认为是为外国资本家服务, 异常冷清。1968年, 人民银行常州市支行实行军管、“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50%的员工“上山下乡”和到农村“安家落户”。1970年常州市财政、税务、银行大规模的合并, 银行难以自成体系, 金融政策贯彻执行障碍重重, 长达十年动乱对常州的金融业冲击较大。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即使在这风雨如晦的年代, 常州金融业没有出现动荡不堪的局面, 企业和储户的利益仍然得到了较好的保障, 资金的融通、结算、运行功能并没有丧失, 对保证当时国民经济的艰难运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改革开放———常州金融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1978年12月, 中国金融改革开放拉开大幕。1979年建设银行常州市支行、中国银行常州支行和人民保险公司常州市支公司设立, 1983年农业银行常州市支行设立, 1984年工商银行常州市支行设立, 1983年9月, 国务院颁布《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 1984年1月1日起, 中国人民银行不再办理针对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业务, 成为专门从事金融管理、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政府机构。至此, 中央银行制度框架基本确立, 主要国有商业银行基本成形, 中国人民银行领导下的商业银行的职能开始逐渐明晰, 业务范围开始扩大, 银行金融机构开始建立, 资本市场开始发展, 股票交易, 期货等陆续规范, 使金融体系更加适应市场经济需求, 并为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6年1月, 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 使中国银行业监管向法制化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月, 国家体改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决定, 常州市被列为全国首批5个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 至此, 常州市的金融业正式步入改革开放的快车道。1988年建立交通银行常州支行;1986年7月, 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城市信用合作社管理暂行规定》, 1991年成立常州市城市信用合作社联社, 常州市城市信用社的发展步入正轨;1993年12月, 国务院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 明确提出要把我国的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 常州市专业银行的发展正式定位于商业银行;1994年农业发展银行常州市分行成立, 标志着政策性银行体系基本框架建立。

1998年11月,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标志着我国保险监管机制和分业管理的体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2003年12月,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常州监管分局设立, 正式形成了中国金融监管“一行三会”的格局。定位于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常州市中心支行在几番变革后, 实现了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职能的分离, 同时, 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全方位地覆盖银行、证券、保险三大市场, 分工明确、相互协调的金融分工监管体制形成, 常州金融业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纪元。

改革开放以来, 金融体系由改革开放前单纯银行体系发展成银行、证券、保险等多个体系, 金融集中财力, 极大服务了常州的经济建设,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显著增强。2010年, 常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77亿元;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86.2亿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3.6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4.7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22.8亿美元;新增高效农业14.1万亩, 建成高标准农田10.9万亩;三次产业结构为3.4︰56.0︰40.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269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37元;企业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继续保持在97%以上, 跨入全国地级市相对富裕城市前10名。2010年末, 常州市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4550.4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3011.67亿元, 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继往开来———常州金融业发展前景光明而美好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常州的金融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支持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认真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加大有效信贷投入, 积极调整信贷结构, 不断优化金融服务;加快金融改革创新, 突出“六个支持”, 着力加强金融支持中小企业、“三农”、科技创新、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对外贸易的力度;积极开展“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竞赛”活动, 以扩面为核心, 推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向县域推进、向基层推进、向小微企业倾斜。以“民生金融惠农”工程为平台, 加快构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服务体系和产品体系, 有效满足“三农”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金融需求;落实《关于金融支持“一核八园”工作的指导意见》, 加强协调管理, 加大科技创新政银企对接, 推动设立科技银行, 支持科技创新发展。以“民生金融创业惠民”工程为载体, 加大融资服务新模式的探索与推广, 促进金融支持就业创业和保障安居等民生工程;坚持“绿色金融”理念, 推动金融创新支持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积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 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确保全市信贷总量合理适度增长, 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和又好又快发展。

不朽的丰碑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家 篇3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讲述韬光隐晦的传奇

此画用笔细润圆劲,设色浓丽,人物形象清俊、娟秀, 栩栩如生而名闻中外。是今存五代时期人物画中最杰出的代表作。

此画卷据传系宫廷画家顾闳中奉后主李煜之命而画,此 画卷中的主要人物韩熙载文章书画,名震一时。其父亲因事被诛,韩熙载逃奔江南,投顺南唐。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一方面又对北方来的官员百般猜疑、陷害,整个南唐统治集团内斗争激化,朝不保夕。在这种环境之中,官居高职的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故意装扮成生活上腐败,醉生梦死的糊涂人,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以求自保。但李煜仍对他不放心,就派画院的“待诏”顾闳中和周文矩到他家里去,暗地窥探韩熙载的活动,命令他们把所看到的一切如实地画下来交给他看。大智若愚的韩熙载当然明白他们的来意,韩熙载故意将一种不问时事,沉湎歌舞,醉生梦死的形态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表演。顾闳中凭借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把韩熙载在家中的夜宴过程默记在心,回去后即刻挥笔作画,李煜看了此画后,暂时放过了韩熙载等人,一幅传世精品却因此而流传下来。

清·郎世宁《百骏图》中西合璧 清宫画别具一格

意大利人郎世宁1715年他以传教 清·郎世宁《百骏图》

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就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在绘画创作中,郎世宁融中西技法于一体,形成精细逼真的效果,创造出了新的画风,因而深受康熙、雍正、乾隆器重。《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清代是中国宫廷绘画的顶峰,来自意大利的传奇画家郎世宁,则是清代宫廷绘画领袖,正是在他中西合璧绘画技法的影响下,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清代宫廷画风。此图描绘了姿态各异的骏马百匹放牧游息的场面。全卷色彩浓丽,构图复杂,风格独特,别具意趣。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极勾描渲敷之能事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仇英在绘画上以“重彩仕女”著称于世,《汉宫春晓图》是仇英重彩仕女画的杰出代表。此图勾勒秀劲而设色妍雅,画家借皇家园林殿宇之盛,以极其华丽的笔墨表现出宫中嫔妃的日常生活,极勾描渲敷之能事。不仅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国重彩仕女画中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仇英重视对历史题材的刻画和描绘,吸收南宋马和之及 元人技法,笔力刚健,特擅临摹,粉图黄纸,落笔乱真。至于发翠豪金,综丹缕素,精丽绝逸,无愧古人,尤善于用粗细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或圆转流畅,或顿挫劲利,既长设色,又善白描。人物造型准确,概括力强,形象秀美,线条流畅,有别于时流的板刻习气。

唐·韩滉《五牛图》神态传神呼之欲出

1950年初,周恩来总理收到一位爱国人士的来信,信中说,唐代韩滉的《五牛图》近日在香港露面,画的主人要价10万港币,自己无力购买,希望中央政府出资尽快收回国宝。周总理立即给文化部下达指示,鉴定真伪,不惜一切代价购回,并指示派可靠人员专门护送,确保文物安全。文化部接到指示后,立即组织专家赴港,鉴定《五牛图》确系真迹,经过多次交涉,最终以6万港元成交。《五牛图》回到故宫时,画面洞孔累累,残破不堪。故官博物院组织专家,用了几年时间,才将它修复完好。 《五牛图》,其用笔之细,描写之传神,牛态之可掬,几可呼之欲出。它的珍贵还在于,中国古代留存今世的多为花鸟人物,以牛入画,且如此生动者,《五牛图》堪称孤品。

元·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山川浑厚草木华滋

黄公望是元代画坛宗师、“元四家”之首。此图为其晚年的杰作,也是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笔,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可谓空前绝后,历代莫及。 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

此图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 ,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北宋清平世界绝唱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不但艺术水平高超,而且围绕着它还流传下来许多有趣的故事。 这幅画描绘的是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通过这幅画,我们了解了北宋的城市面貌和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清明上河图》是具有现实主义的风俗画,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作品以长卷形式,全图分为三个段落,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中人物500多,衣着不同,神情各异,其间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传统山水巨制

王希孟18岁为北宋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得 宋徽宗赵佶亲自传授,半年后即创作了《千里江山图》。惜年寿不永,20余岁即去世,是一位天才而又不幸早亡的优秀青年画家。

画中描写岗峦起伏的群山和烟波浩淼的江湖。 依山临 水,布置以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并穿插捕鱼、驶船、行路、赶脚、游玩等人物活动。形像精细,刻画入微,人物虽细小如豆,而意态栩栩如生,飞鸟虽轻轻一点,却具翱翔之势。

光辉的旗帜 不朽的丰碑 篇4

——读《光辉的旗帜》有感

一叶飘摇的小船,传出那用无数英烈的鲜血谱写的壮歌。那歌声从那嘉兴南湖畔飘起。镌刻了无数不朽的传奇。

红军两万里铁血长征,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是踏着同胞的血肉之躯,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他们为了什么?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他们只有一个愿望,还我们一个安定的生活。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90年的风风雨雨,90年的艰苦奋斗,造就了90年后繁荣富强的今天。

我们凝望党旗,在心中筑起一道新的长城。是中国共产党编织了这面真理与光明的旗帜,是他们带领我们改革开放,抒写了这彪炳千古的革命里程碑,迎来灿烂的今天。

改革开放以来,就连我的家乡扬中,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听长辈们讲,以前,他们有很多年都是在不安中度过的。扬中四面环江,每年长江汛期来临时,除老人、孩子外,其他人都要带着工具上堤筑坝,防止洪水的侵袭,然后胆颤心惊地等待着潮水的回落,第二年,大家又费力地挑土、筑堤……就这样周而复

始地重复劳作着。同时,人们要想走出扬中读书、求医、做生意,只能坐船,遇到大风、雨雾的天气,任你有多大多急的事情都只能望江兴叹。尽管小心又小心,江面上还是经常发生船翻人亡的悲剧。

而如今再来扬中,你会发现,整个小岛四周建起了坚不可摧的 “万里长城”,紧挨“长城”内侧的是环抱着扬中人民的沿江公路,在那宽阔平坦的大道上,人们可以舒适地漫步、远眺,还能举行环岛自行车比赛、马拉松比赛、沿江一日游……十多年前,扬中人民自筹资金建造了轰动全国的扬中大桥,从此,扬中人民将外面的精彩迎进了小岛,也将扬中自己的独特之处展示给了岛外的人们:芦、柳、竹三“宝”、肥美的江鲜、精致的手工……全国闻名的农民小康住宅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回眸历史丰碑不朽 篇5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

高军彦

有一页历史诞生于一叶南湖扁舟,却照亮了黑暗的岁月,格外耀眼

有一面旗帜扬起于撑起未来的臂膀,汇聚着红色的希望,春意盎然

有一个信念从井冈山、延安,到星星之火燃遍祖国大地……

有一段记忆从奥运礼花的大脚印,到太空漫步的中国心……

中国共产党,这支铁斧银镰的先锋队,穿越时空、超越生命,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

中国共产党,这支心系万众的排头兵,挽狂澜,定国运,率领中华儿女勇往直前缔造不朽。

90年的风风雨雨,这个“马背上的共和国”,爬过雪山、走过草地,阔步迈进了充满希望的二十一世纪……

90年的非凡历程,这个由一到八千万党员的党,一路披荆斩棘,社会主义中国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巨变……

推翻三座大山,打倒军阀割据,消除内战、联合抗日、1

抗美援朝等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GDP快速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科学技术、国防军事、文教体育等重大领域硕果累累……

三峡大坝建成,青藏铁路通车,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捷报频传……

百年奥运梦圆,载人航天凯旋,智能电网、绿色发展、全面小康等事业续写新的壮举……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超然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执着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祖国富强的伟大梦想。

90年来,中国共产党以超常的智慧和坚定的信仰,演绎着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壮志豪情。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特色社会主义新中国,写下了彪炳千古的光辉诗篇。

9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走上了改革开放的宏图伟业,谱写着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

90年后,南湖烟雨依旧。回首党的历程,我们还有太多不能忘记。

忘不了,3000多万为根植自由与理想而献出宝贵生命的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

忘不了,天安门上毛主席那庄严的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忘不了,阻击非典、抗冰抢险、抗震救灾,那用党性演

绎的光华,用生命铸就的奇迹。

忘不了,北平街头猎猎飘舞的那条鲜红横幅——“春天来了”。

忘不了,“小平,您好!”。

忘不了,江姐、刘胡兰,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段段温暖湿润的故事。

忘不了,身边无数用忘我工作、默默付出托起世界光明,筑起能源长城的电力人。

也许,寒凌会冰封江河,但有一种事业永远不会停止。那就是民主、民权、民生。

也许,岁月会消退容颜,但有一种向往永远不会褪色。那就是世界和谐、人民幸福。

也许,沧海会变成桑田,但有一种精神永远不会失落。那就是崇高、忠诚和无私。

也许,时间会冲淡记忆,但有一个名字永远不会忘记。那就是中国共产党。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丹心碧血为人民。我们的党啊,以坚定的信仰,用鲜血和真情诠释着人民政权的本质。

无数的党员们啊,以无比的坚韧,用一往无前、鞠躬尽

瘁的生死奉献追寻着人生真谛。

绵延不绝的长江之水见证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 历久弥新的尧天舜日诉说着祖国人民勤劳智慧的传说 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90年的扬弃和继承,30余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的胸怀更加宽广、步伐更加坚定……

焦裕禄精神心得——不朽的丰碑 篇6

李智刚

“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禄同志不顾病痛折磨,呕心沥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2岁。他的感人事迹和高大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他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求真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舍己奉公、鞠躬尽瘁的高尚人格,如同一座不朽丰碑,指引我们在工作中、在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指明了我们开展工作的最终目的。焦裕禄同志把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作为人生的最高目标,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最大追求,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终目的。他时刻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爱戴。焦裕禄精神包含了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这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所在。焦裕禄同志在革命战争时期,经历了艰苦的斗争历程;在兰考工作期间,面对自然灾害的肆虐和贫困落后的实际,他不畏艰难,毅然决然的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力拼搏、自强不息。为根治风沙、水涝、盐碱等“三害”他亲自上山种泡桐,下乡搞 1

调研,田间做实验,桌旁写文章。他这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也当是我们应具备的工作态度和作风。

焦裕禄精神体现了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

际出发的求实精神,这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他笃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他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基本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作出和实施了治理“三害”的正确决策。他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访了当时149 个生产大队中的120 多个进行调研。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拜群众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开座谈会,全面了解灾情,寻找救灾办法。经过一年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兰考治理“三害”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焦裕禄同志英年早逝,却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

不朽的精神雕像 篇7

《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

作者:李洪涛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作品以纪实的笔调向我们叙述了大半个世纪前西南联大的故事。本书共分16章,时间经线和人物纬线纵横交错。从时间脉络看:抗日战争爆发后,清华、北大、南开三校师生从北平南下,先在长沙成立临时大学,再西迁至昆明,最终成立西南联大,抗战结束复员北上;从人物线索看:活跃在联大的精神领袖有校长梅贻琦、民主斗士闻一多、牛圈数学家华罗庚、建筑大师梁思成、散文大家朱自清等,还有从联大走出的一批科学巨人邓稼先、杨振宁、李政道等。这本书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新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举起了民主、科学的大旗,走到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列,推进了整个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推荐人语

去年,学校发给每个行政人员一本《精神的雕像:西南联大纪实》,作为必读书目。捧读完厚厚的作品后,掩卷思索,我觉得这本书中的很多智慧可以照进我们现实的教育生活。

建筑大师梁思成为联大设计的只是茅草屋,但这并不影响联大的教育和人才培养规格。现今,我们的教育现代化程度可谓高矣,然而有些校园却失却了文化和精神,见分不见人,学生成了做题机器,教育成了“考试加工厂”,师生成了分数的奴隶。走进一些校园,你会觉得有一种压抑感,校园里只有“埋头死学的身影”和行色匆匆的脚步,而没有欢笑的面容和完整的精神人格。雨果说:“多建一所学校,就少建一座监狱。”教育者责任重大,切不能“多建一所学校,就多建一所监狱,一所屠宰学生心灵的监狱”,如果那样,该是何等的悲哀!

今天,当我们的学校教育还在应试的思维模式下折腾时,我们应当严肃地审视和叩问自己:我们应该办什么样的教育?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其实,大半个世纪前,联大就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教育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尊重个性,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今天,我们也应当打破“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束缚,鼓励和践行多元化的、开放型的办学思路,努力创设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平台。社会实践、学科整合、勤工俭学、学分制度、社团活动等都是联大人的智慧,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可以拿来为自己所用。

闻一多和与自己观点不同的学生进行辩论;几个教授同开一门课,但角度和方式互不重复;学生有选择课程和教师的自由;教师在课堂上重在启发……依托严谨的学术态度、民主的氛围、启发式教育等,联大人成功地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而时下的教育却或多或少地打上了功利主义的烙印:不按规律从事教育,不从长远去规划人的发展,设计教育活动时不尊重人的个性……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进入校园,走进课堂,你也许会有一种无奈和失望之感:照本宣科者不在少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自以为“昭昭”是也,殊不知学生在下面听得却是“昏昏”如也。对照联大教师,他们所处的环境那样恶劣,尚有那等神圣的教育情怀,我们是不是该感到脸红和愧疚呢?

联大的教育传奇已经凝固成不朽的精神雕像,让一代又一代后来者去仰望和尊崇,从中获得营养和力量。20世纪40年代初,林语堂路过昆明,在联大演讲时感慨道:“联大师生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今天,读一读关于联大的文字,我们会受到一种精神的洗礼和感染。

联大人牢记“刚毅坚卓”的校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位卑未敢忘忧国,在危亡中创办一流的教育,在苦难中培养一流的学生,以学术救国,用文化唤醒,用精神凝聚。今天,读一读联大的文字,我们会自觉地肩负起教育者的责任,从中明白教育之于一个人成长的价值,明白教育之于一个民族发展的深远意义。

一位外国学者认为,“西南联大的历史将为举世学术界追忆与推崇……联大的传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如此高的评价,值得我们深思。

在线试读

其实,在西南联大,像刘文典这样性格“古怪”的教授非常多。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不仅性格鲜明,讲课的方式也不相同。

历史系教授雷海宗是一个斯潘格勒的历史循环论者,因此,他讲通史是按编年一个朝代一个朝代地讲。雷海宗先生博闻强记,上课仅凭一支粉笔,从不使用教科书和讲稿,每次上课总是两手空空地进教室,而一旦开讲,就眉飞色舞,历史朝代的年号,人物姓名,事件的来龙去脉、发生发展,说得一字不差,让听课的学生叹服不已。

国学大师陈寅恪开学第一节课的时候,则对学生们宣布:“别人讲过的东西我不讲, 我自己讲过的东西我也不讲; 古人讲过的东西我不讲,现代人讲过的东西我也不讲,外国人讲过的东西我不讲,中国人讲过的东西我也不讲。我只讲以前没有讲过的东西。”国学大师以其鲜明的特点,开门见山地提醒他的学生,他的授课、他的学术思维是独特的, 而重复在学术上是没有意义的。他在讲课当中如此,在学术当中如此,而他所培养出来的学生, 思维方式历来也是十分独到的,个性鲜明。学生一定程度上接受的不仅是教授的知识, 更重要的是接受其独到的思维方式, 这也是西南联大的学生成才率如此之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中国动画史的丰碑 篇8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见证和回味《大闹天宫》的年代。在《大闹天宫》创作过程中,主要的人物形象由张光宇负责设计人物造型,弟弟张正宇负责背景设计。万籁鸣用了八个字称赞张光宇设计的美猴王形象:“神采奕奕,勇猛矫健。”

人物形象设计请外来“和尚”

张光宇被誉为中国漫画装饰派的开山大师,1945年出版的大型连环漫画《西游漫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大闹天宫》的创作班子,导演、编剧、动画设计、摄影等均为上海美影厂的原班人马,唯有美术设计请的是外来的“和尚”——当时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执教的张光宇和张正宇兄弟二人。

孙悟空的桃心脸,以及玉皇大帝、哪吒、东海龙王等主要人物的形象,均出自年过六旬的张光宇之手,他为片中角色定下了线条流畅、色彩鲜明的浪漫基调。

以此为基础,严定宪对孙悟空的人设作了进一步的修改润饰,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熟悉的美猴王的形象——身穿鹅黄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大红的裤子,足踩一双黑靴,脖子上围着一条翠绿的围巾。

《大闹天宫》《铁扇公主》均来自于中国古典文化西游题材,特别是《大闹天宫》这部半个世纪之前的作品至今仍被视为国产动画的巅峰之作,它的成功告诉我们:古典名著的价值,不应该仅仅是被娱乐、被消费或是被利用。

《大闹天宫》拍摄

险些夭折

1939年,《白雪公主》的走红触动了时任新华联合影业公司卡通部主管的万古蟾与万籁鸣,经过商量,决定也尝试拍一部动画长片,以万籁鸣最喜爱的《西游记》为题材。经过不断努力,造就了《铁扇公主》这一经典作品。

《铁扇公主》大获成功后,万氏兄弟又计划将“大闹天宫”的故事也搬上银幕,并得到了新华联合影业公司的投资。然而就在开拍之际,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驻上海公共租界,新华卡通部被迫撤销。

他们找到一笔新投资,雄心勃勃地招集人手,购买器材,开始创作画稿。可没想到投资方突然毁约,原来电影胶片和洗印药水的市场价格一涨再涨,对方认为与其把这些材料拿来拍片,不如囤积起来,以牟取暴利。

《大闹天宫》的拍摄计划随之夭折,万籁鸣仰天长叹:“此生再没有可能把‘大闹天宫’绘成动画了?”

1959年,由年近60岁的万籁鸣担纲,《大闹天宫》的创作正式启动。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部国产动画片能够达到与之相近的艺术高度和影响力。

体现的集体智慧

万籁鸣与美影厂编剧李克弱一起,对《西游记》前七回的情节作了改编。随后,动画设计严定宪等十几位主创人员背着创作工具,在1959年年底的寒冷冬天北上进京,走遍故宫、颐和园、西山碧云寺,以及大慧寺等一些不知名的庙宇,收集古代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的素材。

在进行画稿创作时,主创人员对着镜子模仿角色的举手投足,有的效法孙悟空与二郎神开打,有的学着仙女翩翩起舞,仔细端详后再画下来。导演万籁鸣虽已年过花甲,仍亲自为众人示范孙悟空的神情和动作,有时手上还拿一根棍子,边说边舞。

《大闹天宫》的配音演员来自上海译制片厂,为孙悟空配音的是已故著名配音演员邱岳峰。他在传统戏剧念白的基础上作了处理,时而尾音拉长,时而抑扬顿挫,时而文白相间,一句“孩儿们,操练起来!”的开场,令美猴王的形象呼之欲出。遗憾的是,按照当时的惯例,影片的创作人员名单中并未署上配音演员的名字。

1961年,《大闹天宫》上集正式上映,好评如潮。1964年,下集拍摄完成,却由于文艺政策的变化,未能上映。“文革”期间,影片拍摄时绘制的原画、动画和赛璐珞版或损毁或散失。直至1978年,“文革”结束后,全本《大闹天宫》才得以重见天日,并影响了随后的几代人。

谈及中西方动画创作的差异,万籁鸣曾说:“动画片一在中国出现,从题材上就与西方分道扬镳了。在苦难的中国,为了让同胞迅速觉醒起来,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开玩笑……我们为了明确的教化作用而强调鲜明的创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应有的含蓄、幽默与娱乐性。”

创作中的无奈和艰辛

由于当时没有电脑制作,全凭手中的一支画笔。一般说,10分钟的动画要画7000到1万张原动画,可以想见一部《大闹天宫》工程的浩繁。整个绘制阶段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工作,41分钟的上集和72分钟的下集,仅绘制的时间就投入了近两年。

筹备工作结束后开始投入到“大生产”的绘制阶段。参加创作的原画、动画人员共有二三十人,被分为五个组,每组由一个原画、助理和几个动画人员组成。原画创作主要的关键动作,把主要情节按导演的要求画出来,动作从初始到结束的中间过程要画3到7张,由动画人员协助完成。

《大闹天宫》投拍的1960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对于建厂不久的美影厂来说,不仅创作是艰辛的,投资也是巨大的。一部工程浩大的《大闹天宫》在当时到底投入了多少制作费,就连当时的很多主创人员也说不清楚。

据介绍,当时国内电影的制作发行流程是,片子完成后,经国家电影局审查通过,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收购。当时由国家统购包销,不存在商业运作问题,先期投进去多少,公司按照收购价格给予结算。

结 语

《大闹天宫》在把握了原著精髓的同时,又能够根据儿童的欣赏心理来进行情节的编排和形象的刻画。因此,整部影片色彩浓重,造型奇异,场面雄伟壮丽,形象特征鲜明,情节跌宕有致,具有独特的艺术色彩,这也是《大闹天宫》堪称中国动画片不朽之作的主要原由。

中国共产党—不朽的丰碑 篇9

永远的丰碑 ——热河抗战英烈永垂不朽

编后——

《热河抗战图志》系列文章,自7月23日至9月17日在《承德晚报》非常记忆版面连续刊发10期,自刊发之日起,就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该系列文章以图为主,配以文字,再现了当年的抗战情况。目前相关内容已编入《图说热河革命史》及《抗日战争篇》等书。

□高思文

县团职以上英烈

据不完全统计,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在热河地域内共牺牲抗日军政干部500余人、战士6000余名。

陈镜湖

陈镜湖(1901~1933)化名李铁然,热河建平人。1919年在天津读书时参加“五·四”运动,1923年初,经李大钊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初,被中共北京区委任命为中共热河工委负责人。1930年在热河地区党组织遭到破坏时,徒步到苏联通过共产国际找到中共中央组织机构,此后曾任中共内蒙古特别区委临时书记、内蒙特委书记、热河民军司令等职。1933年5月12日,在去张北点验抗日武装时遭反动民团袭击,不幸牺牲。

“民族英雄”孙永勤

孙永勤(1893~1935)又名允庆,热河兴隆黄花川人,早年在家务农、打猎,后被推举为自卫团总。1933年日军侵占兴隆后组建民众军,任军长。1935年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下,将民众军改组为抗日救国军,仍任军长。救国军高峰时多达5000余人。1935年5月在遵化茅山被日伪军包围,24日在茅山战斗中壮烈殉国。

1935年8月1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即《八一宣言》)中颂扬了他及其他几位“民族英雄”的救亡图存精神。《宣言》中写道:“……罗登贤、徐名鸿、吉鸿昌、邓铁梅、伯阳、童长荣、潘洪生、史灿堂、瞿秋白、孙永勤、方志敏等民族英雄为国捐躯……表现我民族救亡图存的伟大精神,证明民族抗日救国的必然胜利。”

八路军挺进军十团团长白乙化

白乙化(1911~1941)字野鹤,满族,辽宁辽阳人,1929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辽西组建抗日救国军,开展抗日斗争,人称“小白龙”。此后历任抗日先锋总队长、华北抗日联军副司令员、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挺进军第十团团长。1941年2月4日,率部与日军激战在密云马云西山上,指挥战斗时被敌冷枪击中,不幸牺牲。战友们在白乙化烈士墓祭奠时于墓碑前留影

第十三(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包森

包森(1911~1942)原名赵宝森,陕西浦城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到抗日前线工作。1938年夏任八路军宋时轮部36大队总支书记,10月参加冀热边人民武装抗日大暴动,后留在冀东坚持抗战。1940年任十三(冀东)军分区副司令员。1942年2月27日牺牲。

英烈群体

在热河军民与日本侵略者的英勇抗争中,涌现出许多英雄群体。长城抗战古北口七勇士威震敌胆,曾使敌人敬畏;丰滦密“七烈士”不屈不挠,名垂千古;三区队舒殿友副连长率队集体跳悬崖,续写了狼牙山壮歌……

长城抗战古北口七勇士

1933年3月4日,侵华日军日本关东军西羲一第八师团进攻古北口。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七军一零七师在滦平县青石梁予以截击。3月8日,日军所部又向我古北口大关、炮筒子沟口进攻,第六军团一一二师浴血抗击;3月10日晨,第十七军二十五师急赴古北口城,师指挥部设于北门坡小老爷庙;一四五团占龙王峪口,即与敌展开激战。七十三旅旅长杜聿明命一四五团在指挥部与龙王峪口之间的“帽山”山上派驻由七名战士组成的观察哨,以随时向师指挥部报告战况。3月12日下午2时许,师指挥部被敌机炸毁,前线失去指挥和支援,全线后撤。撤至“帽山”山下,被占领“将军楼”的日军发现。日军即用重炮轰击,并调来飞机反复轰炸、扫射,我伤亡惨重。此时,大批日军从北山涌来。我七名战士即奋勇阻击,掩护部队撤退。“帽山”前后,硝烟滚滚,遮天蔽日。硝烟散尽,日军发现山顶仍有人抵抗,即调重兵围攻数次均被打退;遂以五架飞机助战,再调重炮轰击,终未果,无奈,又用空、炮、步兵联合进攻,致我三名战士阵亡。弹尽,四勇士用石块、刺刀、枪管与敌拼杀,直至壮烈殉国。日军原以为山上至少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到山顶一看,十分惊诧,遂将英雄遗骸背下山安葬,并在墓前立一高约一百八十厘米、宽约十八厘米的木质墓碑,上书:“支那七勇士の墓”,在场日军列队鞠躬致敬。

此役,七勇士共毙敌一百六十余、伤敌二百余,计一个整编营,创抗战史上罕见战例。

七勇士虽未留下姓名,然其体现的“长城精神”和民族气概将万古长存!

七烈士任宗玉、任宗芳、任宗学、任宗山、任永刚、孙长瑞、韩二炮

1942年3月,丰滦密联合县政府组织张家坟村“无人区”群众回乡搞春耕,日军发觉后,将该村任宗玉、任宗芳、任宗学、任宗山、任永刚、孙长瑞、韩二炮7人逮捕,进行严刑拷打,7人英勇不屈,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7天后日伪军将他们残忍地杀害。人民政府为纪念他们,于1944年5月修建了“七烈士纪念碑”。

▲古北口离休教师 白天 撰文

河北承德实验中学长城科考队指导教师李焕强 镌刻

古北口村村民委员会暨长城科考队六名队员 出资敬立

三区队副连长舒殿友率队集体跳悬崖

1944年3月初,晋察冀军区第十三军分区第三地区队(简称“三区队”)队领导军事会议研究决定队伍分成五路开展游击活动,由二连副连长舒殿友和区队干事刘相廷带二排和三排的部分战士,共50余人向宁城东部挺进。3月11日傍晚,舒殿友、刘相廷率部来到宁城东部的朝宝沟西南沟。夜10时许,一支伪讨伐队从朝宝沟马营子方向结队开来。舒殿友、刘相廷立即率部转移、抢上西山。

尾追的敌人发现转移队伍的行踪后,队伍往西突奔四五里,来到李营子前山。队伍被敌重兵包围,舒、刘二人分头率战士向北继续突围,队伍上了四五十米高的悬崖。舒、刘二人迅速交换一下意见,进行简短动员后率先跳下悬崖,30余名战士跟着也毅然跳下去了……

英雄们纵身跳下悬崖后,刘相廷等8人壮烈牺牲;舒殿友被摔成重伤后昏迷不醒;其余人员有的被摔伤,有的被摔昏……轻伤员和摔昏苏醒过来的战士们用石块、乱柴杂草掩埋了牺牲战友的遗体,抬起重伤昏迷的舒殿友,搀扶着继续向北突围,拂晓前来到李营子北沟。在这里,舒殿友停止了呼吸。

典型英烈

在与日本侵略者英勇抗争的热河英烈名谱中,有许多典型的代表人物,抗日小英雄丙丁火,以15岁年龄凛然对敌,英勇不屈;巾帼英雄白玉春,赤手空拳与敌搏斗,英勇就义,气壮山河……

丙丁火(1929~1944)原名巩树安,热河平泉长胜沟隔山营村人。父亲巩治山、二哥巩树元(丙丁雷)都是乡村医生。1943年2月,巩树元参加了游击队,丙丁火从此成了“八路军小战士”,时常与哥哥一道出入平泉街,为部队购买药品、转送情报。同年5月,丙丁火参加游击队。在6月的一场激战中,丙丁火被日伪“讨伐队”抓到了平泉街,押入日本宪兵队。在宪兵队里,面对敌人的百般利诱,他佯装什么也不知道,敌人信以为真,把他留下来给协合会事务长、日本人仁科当“博役”。在仁科那里,丙丁火忍辱负重,假作殷勤,“忠实”服务。7月中旬的一天,他乘夜幕降临,拿走一支“马三八”大盖枪逃离宪兵队,辗转找到赵洪武游击队。

1944年6月的一天,游击队转移到宁城八里罕。不久,游击队被敌重兵包围。几经突击,部分队员突围出去,队长赵洪武、丙丁火等18人在弹尽无援与敌人肉搏中,不幸被捕。

敌人用汽车把被俘的游击队指战员运到八里罕河南,相继杀害了赵洪武和15名战士,妄图以此来威吓丙丁火,使他投降。丙丁火大义凛然、誓死不屈,最终被敌人用刺刀刺杀。

建国初,热河省政府副主席、原三区队政委杨雨民曾在热河省委机关报——《群众日报》上发表专文《马三八及其它》,记述丙丁火的事迹,颂扬他的精神,并以之缅怀他、祭奠他。作为勇于为国捐躯的小英雄,丙丁火的抗日斗争事迹可歌可泣,勇敢精神可钦可鉴。正如杨雨民在其撰文中所说:“丙丁火小同志与其他很多热河人民,为解放人民牺牲奋斗的英雄事迹总是常新的。”

▲苏连存烈士的毛衣(国家二级文物)

中国共产党—不朽的丰碑 篇10

我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我肤浅的体会。

一、信念是师德之首要。

我认为,教师的信念是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只有在这个大前提下,教师才会有巨大的动力,才会有力量的源泉,教师才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求真务实,才能努力使自己逐步成为一名合格的好教师。

二、爱心是师德之灵魂。

爱是阳光,可以把坚冰融化,爱是春雨,可以让枯萎的小草发芽,爱是神奇,可以点石成金。师爱是只讲付出不讲回报的爱,只要我们用执着的心去关爱孩子,就会发现所有的孩子都很可爱。于世良老师护送学生看病,嘘寒问暖,不是亲人胜似亲人,胡老师几天如一日为学生煎药,日复一日转化问题学生,这比山还高的情谊,学生又怎能忘怀?两位老师将师爱演绎到了极致。

三、责任是师德之核心。

师者,之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认为教师最大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只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责任心的教师,才能教好书,育好人。我认为教师应当义不容辞地替学校负责,替工作负责,替学生和家长负责,替国家和社会负责。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已任。

四、反思是师德之延伸。

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面对日新月异的新课标及教育问题,面对繁杂琐碎的班主任工作等各种现实,我们要不断反思自我,不断超越自我,让反思使我们的教育逐渐完美。这方便于世良老师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中国中铁:纵横驰骋筑丰碑 篇11

2006年7月1日,以中国中铁为骨干的铁路建设者,成功攻克了高原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难题,建成了全球海拔最高、里程最长的高原天路----青藏铁路格拉段,并培育出“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铁路建设精神。

2008年8月1日,中国中铁参建的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建成通车,推动了中国铁路交通进入高速铁路的新时代。

中国中铁,纵横驰骋筑丰碑!

国家基建主力军

中国中铁旗下拥有从中铁一局到十局等综合型建筑企业集团,先后修建了占全国铁路总里程2/3以上的铁路、占全国电气化铁路90%以上的电气化铁路、占全国总里程1/10以上的高速公路、占全国3/5的城市轨道工程,以及总长达5 675公里的9 000多座大桥和总长4 707公里的长大隧道。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中铁先后建成了青藏铁路、京津城际、武广客专、郑西客专、武汉长江隧道、杭州湾跨海大桥、武汉天兴洲大桥、南京大胜关大桥、北京南站等一大批举世瞩目的重点工程,为国家基本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中铁自承建举世闻名的坦赞铁路以来,还先后为非洲、亚洲、中东、欧洲、北美、南美等地6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高水平的铁路、公路、机场、市政等建筑服务和高质量的工业产品,完成了阿联酋棕榈岛、新加坡轻轨、马里议会大厦、阿尔及利亚机场等4 000多项国际工程。在建的委内瑞拉北部平原铁路,全长470多公里,总金额75亿美元,开创了国际建筑企业对外工程承包的新纪录。

高铁建设领军者

以中国中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建设企业在引进吸收的基础上,创新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建造技术体系及较为完整的技术标准,成为引领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中铁通过所承担的“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企业三级科技创新体系,加大高速铁路建设技术的科研攻关,成功攻克和系统掌握了高速铁路路基设计和施工技术、无砟轨道设计制造和施工技术、大跨度特长隧道和特大桥梁设计施工技术、高速铁路接触网悬挂技术、大型铁路客站建造技术、高速道岔自主研发和制造技术,以及牵引供电技术、环境保护和节能技术等高速铁路建设的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制造了900吨运梁车、900吨架桥机、500米长轨条铺轨机组、轨道几何状态检测设备等大型高速铁路建造设备,为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8月16日至2003年10月12日,中国中铁以总承包方式承担了我国第一条客運专线——秦沈客运专线全线65%以上的工程量。秦沈客运专线设计时速200公里,运营时速160公里,比当时中国传统新线60公里至80公里的开通时速有大幅提高,在技术、设备和人才等方面为后来的高速铁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2008年8月1日,中国中铁参建的我国第一条自主设计建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最高运营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城际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建成通车,实现了北京、天津两大国际都市的“同城化”,推动了中国铁路交通正式进入高速铁路新时代。

2009年12月,中国中铁参建的武广客运专线,全长1 06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试车最高时速394公里、总投资1 166亿元,其开通运营成为世界高速铁路新的里程碑。

目前,中国中铁参建的京沪高速铁路,设计时速350公里,双线全长1 318公里,是世界上在建线路最长、标准最高、投资最大的高速铁路,将在今年建成通车。

绿色发展践行者

中国中铁将“坚持绿色发展、促进低碳经济”作为企业的核心发展理念,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坚持走低碳发展之路,推行绿色发展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2009年,中国中铁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了24.4%,提前一年完成国务院国资委下达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建设绿色工程。中国中铁把节能减排作为企业转变生产方式的重要手段,全面建设绿色精品工程,先后制定了《节能减排标准化工地建设实施意见》和《节能减排标准化工地评选办法》,指导所属单位积极推行以“节材、节能、节水、节地和环保”为主要内容的节能减排标准化工地建设。公司各项目部坚持“建优质工程,创文明生态”原则,努力实现优质工程与优美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青藏铁路、京津城际、武广客专等一大批举世瞩目的绿色精品工程受到全球环境保护专家的高度肯定。

创新绿色科技。公司把节能减排纳入公司科技开发指南,设立节能减排专项,列为十大开发技术之一,勇于担当绿色科技的创新者和实践者。2009年,全公司节能减排科研立项100余项,经费投入21 691万元,用于对重点项目、重点工序和关键设备的节能减排技术攻关,不但实现了节能减排,而且还降低了成本,大大提高了工效。

打造绿色品牌。中国中铁承担国家科技部“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在河南建立的盾构制造产业基地,已经成功自主研发生产出我国首台混合型泥水盾构机,其能效高、排放低的特点,获得业界高度认可,填补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空白。中国中铁自主研发的900吨架桥机环境保护各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既解决了高速铁路32米箱梁的架设难题,也创造了高速铁路建设环保领域的绿色品牌。

与此同时,中国中铁还积极参与建设污水处理厂工程、大气治理工程、防风固沙工程、水土保护工程、河海治理工程等,已经发展成为国家环境保护工程领域的主力军。

和谐建设推动者

中国中铁公司高度重视员工权益维护,通过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科学的薪酬管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通过广泛开展“三工”建设,认真落实“三不让承诺”,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作为中国最大的农民工用工企业之一,中国中铁每年为超过180万的农民工提供着就业岗位。自2005年开始,中国中铁探索推行“农民工与职工同学习、同劳动、同管理、同生活、同报酬”的“五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9年,中国中铁将农民工管理工作明确写入《集体合同》,要求所属单位进一步抓好“五同管理”工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五同管理”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先后被多家媒体深入报道,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办公室作为先进典型进行宣传。

中国中铁还充分履行社会责任,在汶川地震、南方冰雪灾害、西南旱灾、玉树地震等多次抢险救灾中贡献突出;公司积极开展定点扶贫和社会公益活动,仅2009年公司及广大员工投入社会公益资金、物资、劳务价值就超过2亿元。中国中铁被国务院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优秀社会责任实践”荣誉称号。

基奥卡克:一座不朽的水力发电站 篇12

早在1848 年,人们就希望利用得梅因河来发电,但真正意义上的首次尝试还是从1899 年开始的。当时,得梅因河通航能力很差,是当时密西西比河航运的最大自然障碍。船舶必须在得梅因河附近卸下货物后转到陆路运输,或者先经陆路运输到基奥卡克后开始水路运输。

美国政府早期想在得梅因河上爆破一条航道,提升通行能力。1837 年,由当时还是美国陆军工程兵团中尉的罗伯特(Robert E.Lee)负责。虽然结果收效甚微,但是罗伯特却凭借着在项目中的努力表现晋升为上尉。1877 年,美国政府在得梅因河上开凿了一条运河,这条运河只增加了较小船只的航行能力。

为了永久解决得梅因河带来的航行障碍,1910 年开始修建基奥卡克发电站与闸坝。1913 年,基奥卡克(Keokuk, Iowa)水电站建成,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基奥卡克是爱荷华州最南端的城市,坐落在得梅因河汇入密西西比河的交汇处。得梅因河从基奥卡克向北延伸,总长12 英里,平均水深仅2.4 英尺,河流落差24 英尺。

基奥卡克水电站位于得梅因河(Des Moines Rapids)的东岸,起于基奥卡克,止于伊利诺伊州哈密尔顿市(Hamilton, Illinois)。那时,得梅因河的水流量高出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50%,可平均水头却只有32 英尺。这意味着水电站达到预定功率,大坝需要有足够的长度。大坝自身高50 英尺,发电站长900 英尺,船闸长400 英尺、宽110 英尺(这个尺寸堪比巴拿马运河的船闸)。按照设计值,大坝、发电厂和船闸加在一起总长超过2 英里,整座水电站横跨密西西比河东西两岸。有趣的是,船闸大门不是电动的,而是利用单独的水力涡轮机来操作的。船闸附近还修建了一座干船坞。基奥卡克也因此被称为“闸门之城”。

这座发电站原本设计有30 台发电机组,但最后只安装了15台机组,这15 台发电机均为通用电气公司(GE)生产制造,每台发电机的额定值均为11 千伏、7.5 兆瓦(9 兆伏安)、三相、25赫兹。每台发电机均采用双母线制为各自的升压变压器供电。最初架设了两条110 千伏的输电线路,为南边的圣路易斯市输送25赫兹的电力。

基奥卡克发电站及其配套输电线路最初由密西西比河电力公司运营,Stone & Webster管理协会负责监管。发电站一多半的电力(大约60 兆瓦)都向圣路易斯市输出。通往圣路易斯市的110千伏输电线路跨越密西西比河、密苏里河,经过哈密尔顿市,最后到达圣路易斯市。两条输电线路最终都在圣路易斯市与一座变电站相连,这座变电站由当时的密西西比河配电公司(后来称为密苏里州电力公司)运营。主要供电给联盟电灯电力公司(Union Electric Light and Power Co.) 和联合铁路公司(United Railways Co.)。

基奥卡克水力发电站建成后不久,对60 赫兹电力频率的需求开始增加。1918 年便在基奥卡克发电站的主发电机房中安装了1台2.5 兆瓦的同步变频器。这套装置为伊利诺斯州提供11 千伏、60 赫兹的电力,电缆导管首先穿过大坝,然后到达哈密尔顿的一座变电站,将电压升到33 千伏后向外输送。

到1930 年,圣路易斯市的用电负荷有所增加。由于基奥卡克发电站是一座径流式水电站,其发电能力会随密西西比河水流量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发电量已经不能满足用电负荷的增加,于是在距离圣路易斯西南大约130 英里的奥塞奇河(Osage River)上又新建了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

这两座水利发电站相互补给,当基奥卡克发电站的发电能力低于正常水平时,就可以利用奥塞奇60 赫兹的电力协助为25 赫兹系统供电。同样地,基奥卡克的部分25 赫兹电力也可以用于为圣路易斯快速增长的60 赫兹用电负荷供电。解决办法就是在佩吉大道变电站中安装两台20 兆瓦的谢尔比斯(Scherbius)可逆变频器装置。该变频器的发明者阿瑟·谢尔比斯(Arthur Scherbius)是一位德国电气工程师,他曾经负责二战前及二战期间都广泛使用的“恩尼格玛”(Enigma)密码机的研发。他研发的谢尔比斯大型交流电机速度控制系统还授予给了通用电气公司。这两台变频器运行长达70 年之久,直到2002 年才退役。

如今,基奥卡克水电站依然屹立在得梅因河畔上,依旧源源不断的输送出强大的电能。

中国共产党—不朽的丰碑 篇13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演讲稿 红色的记忆,不朽的丰碑

漫漫征程,红军跨越11个省,所到之处,哪里没有浸透红军的热血?长征路上的第一战――血战湘江。红军战士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拼死渡江,牢牢锁住渡口,誓死保卫中央,红军战士死伤过半,8.6万人仅存3万人。生死攸关,痛定思痛,关键时刻,遵义会议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从此,红军心存信念,充满了希望,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成了红军从一个胜利迈向另一个胜利的制胜法宝。四渡赤水演绎了战争史上的千古绝唱,红军跳出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包围圈,从此长征路上捷报频频: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攻占腊子口,红军出奇制胜,冲破了蒋介石百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终于迎来了“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欢腾。

每当五星红旗随太阳一同升起,耳边又响起雄壮昂扬的《义勇军进行曲》,总会令我激动不已,每当这时候,我就会想起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小时候,看长征的连环画,看后我曾天真地问爸爸:“红军爷爷长征时为什么不喝健力宝,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呢?”爸爸摸摸我的头,只是叹了一口气,说声:“傻孩子!”对于幼小的我来说,长征是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上了小学。一次小伙伴们在一起又争论起这个话题,一位同学说:“如果我生在那时候,我一定在雪山和草地开许多许多的商店,专门卖健力宝和巧克力给红军爷爷。”当时连老师都忍不住笑了。于是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长征路上发生的感人故事。就在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30万红军经过长征,只剩下了3万,而他们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这用无数生命写下的英雄史诗,已成为中国革命和人类历史上一座高耸入云的丰碑,一段永不磨灭的铁骨精魂的回忆。

老师讲过在长征中发生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就这样,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闻的神话。而远涉中国的西方记者斯诺,则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令他们不解的是,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创造了这一惊心动魄的奇迹?其它很简单,就是头顶上那颗鲜红鲜红的红五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辉的希望之光。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从孟子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仓”;从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鸿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玩乐,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动画片,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零食,喝着饮料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7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使我们的祖国阔步迈入世界经济强国的行列。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国际地位,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工流产,我们应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也是一次充满艰辛的长征,这是时代赋予我们青少年的新的长征!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不朽的丰碑 篇14

五四运动是一座丰碑,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向当时的那些知识分子学习,学习他们的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精神。是他们一反古代知识分子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白面书生形象,积极投身于工农群众之中,用自己的生产劳动来维持自己的生活所需,在改造中国社会的实践中百折不挠,同时又能与时俱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样,五四青年把自己的个人价值熔入中国社会的进步、中华民族振兴的事业之中。

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中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青年英模。有舍身炸雕堡的董存瑞,坦然卧镰刀的刘胡兰,坚强的学生运动领袖于子三,挺身堵枪眼的黄继光,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邱少云,奋不顾身抢救国家财产的向秀丽,乐于助人的雷锋,为扑灭山林大火奋不顾身的赖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李素丽,救死扶伤、扶贫济困的谭学智,英勇的“海岸卫士”王伟等等,不胜枚举。他们或投身革命事业,苦练技艺,以便更好地报效国家;或在危险关头挺身而出,以顾全大局,保护同志;或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以优秀的服务回报大众。难道他们不畏惧死,不渴求生吗?不,我想他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如果可以,他们也希望能美好地生活下去。可是,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他们舍生而取义。难道他们不嫌累,不向往轻松自在的生活吗?不,人毕竟不是铁打的,如果可以,他们也希望停下来歇口气,偷会儿懒,可是为了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有序和谐,他们宁愿牺牲个人的利益。

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有些人的良知却在滚滚红尘中被玷污了,甚至泯灭了。究其原因,都是金钱惹的祸。被称为“审计风暴第一金融大案”的南海亿元骗贷案中,骗子冯明昌被判无期徒刑的同时,为何南海区财政局长,工商银行南海支行行长、副行长,工商银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等5人也分别被判无期徒刑,死缓及有期徒刑?无非是没有抵挡住钱财的诱惑,国家信任他们,对他们委以重任,然而他们却以权谋私,中饱私囊。像他们这样的例子在改革开放之后出现了不少,甚至于有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晚节不保。为什么会这样呢?归根结底是这些人自我要求不严,心中没有装着国家,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张张嘴,动动手,就可以得到几千、几万、几十万、几百万乃至几千万的经济利益,而自己又毫不损失什么,对他们来说这可是无本万利的好事。然而他们却忘了维护国家的利益,在他们大把大把捞进的同时,国家的资产却在大量地流失。当初为了创建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一批批烈士倒下了。如今,国家正待腾飞,却有人在折断她的双翼,掏空她的内腑,而且全不费吹灰之力。

上一篇:陕师大地图与测量学实习报告分解下一篇:《自我实现的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