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与人生演讲稿

2024-10-14

书与人生演讲稿(通用11篇)

书与人生演讲稿 篇1

书与人生演讲稿

人生就是一本书。不是吗?我们所穿的衣服就是这本书的封面,我们的名字就是书名,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事情就是这本书的内容。

有人说:“那人生这本书肯定是世界上最精彩的书吧!”不,不是的。人生这本书不一定会精彩。有些人的一生非常平庸,小时候是千篇一律的学校、作业和考试,长大后,工作、企划和提升。但有些人的一生却非常惊险,非洲大森林、北极、狮子和鲨鱼,甚至是太空冒险和外星人。有些人的书,比一些三流小说还让人想睡觉。有些人的书,却比哈利·波特还惊险。但不管你的一生是平庸或者是惊险,更重要的是:你经历过,并且留下了这本书。

但是人生这本书比其他书更真实。有些人做了坏事后悔了,企图在人生这本书抹去他的那些坏事。但人生和其他书不一样,他无法打草稿,也没有橡皮擦可以擦掉上面的字,更没有人可以编写人生这本书。所以请你在做每一件事以前,请想清楚这件事是对还是错,会在人生这本书里留下什么,最重要的是,你会不会因此而后悔。

不需要每一页都精彩,只要那是你曾经经历过。不需要让这本书出名,只要有这本书就行了。这就是人生这本书的定义。但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生,所以请你好好编写这一本人生之书。

让人生的情愫,在书与友情间流动 篇2

我一直觉得,作为从事外宣工作的政府官员,吴伟女士是一位极为个性化的人物。现在,当我读到她的新著《有朋·有书》的时候,更加强化了我的感觉。

我说她“个性”,不单是指她的性格、风度和言谈举止,在这些方面,她当然称得上是一位“出类拔萃”的人;更多引起我关注的,却是她的学识与文章。在学识方面。她对于藏学的研究,绝对称得上是一位专家级的学者,因为早在上世纪80年代,她就已经有专著《格萨尔王全传》出版了。在文章方面,我们知道,身处繁忙的政府部门,大多数官员每天都被工作纠缠得筋疲力尽;但吴伟女士还能坚持写文章,在《出版广角》等刊物上开专栏。我问过她:“你这样做,时间从何而来呢?”她说:“十几年来,坚持每天早晨提前一个小时到办公室,这是最好的读书和写作时间。”而且,她的文章写得真好,我为她总结出三个特点:一是文笔好,这当然得益于她的天赋与学者背景;二是说真话,她谈中国图书“走出去”的现状,谈西方文化传播的经验,剖析一本本图书个案的情况,从不说假话、大话、空话。三是有原则,我说的是工作中的政治原则、国家原则。她坚持原则,不是被动的顺从,而是基于她的文化自觉,基于她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充满了真挚的热爱。

言归正传。《有朋·有书》是吴伟女士的一本工作文集,其中的内容,与她从事的外宣工作密切相关。通读全书,有纪实、有感言、有访谈、有演讲、有序跋等等。但是,它们大不同于一般官员的文集。其一,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你能够清楚地看到她行文的条理性,这大概与她本科毕业于化学专业有关。她本来是化学高材生,只是因为患鼻炎,无法嗅到化学物品的气味,才放弃心爱的专业,转而专攻文学硕士学位。这种“由理转文”的人,写起文章来,大多比较注重方法论,逻辑性强。其二,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你能够清楚地感受到她运用自如的学术笔力,她毕竟经历过严格的科班训练,做过藏学的专题研究,有多部学术专著出版。其三,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你还能够欣赏到一种文字奇观,那就是她能够把自己“为官”的种种体验写出来,化成一篇篇优美的散文随笔,使她的工作文集,更像是一部地道的文学作品。因为她写过小说《十三世达赖喇嘛》,所以文字水准的超群之处,既是天工巧成,也是一种才情并举的必然产物。

不过,上述的令人惊奇之处,与本书的主旨比较,都显得次要的了。作为一位重要的文化官员,无论是吴伟女士独特的工作性质,还是她个性鲜明的工作风格,都使她的经历与体验,充满了值得借鉴的经验,也充满了人生的情趣。我觉得,对于许多读者说来,这样的文章不但好看,还有用。

通过阅读此书,我们可以看到,外国人对于我们的文化了解实在有限。比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说过,不用害怕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中国都不会给世界贡献思想。而我们的记者在对美国人的一次随机采访中发现,美国人对中国印象最深的东西:第一是熊猫,第二是长城,第三是春卷。显然,这些认识的偏颇程度极其严重。美国有一家“知识增补公司”,它把中华文明归结为“十大发明”与“九大工程”,他们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通过阅读此书,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翻译的排行榜上,翻译与被翻译的前10位中,都没有汉语。企鹅出版社的经典“黑皮书”系列,已经出版了1000多种,其中只有7本中国的。在2004年,阎连科先生的《受活》就签了日、法、意、英4种语言的版权,但由于难度大,直到现在还没翻译出来。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哈伯·珂林斯曾经签署过一个5年翻译出版50本中国小说的计划,结果只出了两三本,因为卖得不好,就停止了合作。目前版权卖得最好的中文小说是《狼图腾》(企鹅,10万美金)、《兄弟》(兰登,15万美金)、《于丹(论语>心得》(麦克米伦,10万英镑)。

通过阅读此书,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传播的三个重要途径是电影、报纸和图书,相对而言,图书是性价比最高的载体。西方很重视图书的传播作用,法国有“傅雷計划”,俄罗斯有“普希金计划”,西班牙有“塞万提斯计划”,印度有“泰戈尔计划”等等。我国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主要资助文化、文学、科技和国情等领域的产品;它还有一个子项目“中国之窗”,每年向100家知名图书馆赠书。

通过阅读此书,我们可以看到,吴伟女士在她的工作中,结交了一大批国外著名出版社老总、著名出版人和著名作家,与他们交朋友,请他们出任“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顾问,与他们共同谋划出版“向世界说明中国”的优秀作品。比如,龙安志与《中国的世纪》,奈斯比特与《中国大趋势》,库恩与《江泽民传》、《中国30年》,帕罗、赵启正与《江边对话》等等。这样的书,在西方影响越来越大。

书与人生作文 篇3

书是老师,是益友,是明灯,更是力量!一卷在握,未来可期。可以说,书籍是人类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本好书,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今中外多少成功人士,都是从书中汲取营养才走向了辉煌。

书好比酷暑里的缕缕清风,又好比寒冬里的丝丝暖阳,总能在困惑与无助时为饥渴的人们提供营养和力量。《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这四大名著,塑造了经典的人物形象,刻画了深刻的正义精神,让我享受了经典著作的博大精深。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诠释了人世间的坎坷与磨难以及如何应对的方法,如果心情愉悦时读这本书会让你变得快乐;如果心情郁闷时读这本书则会让你更加豁达;如果思想迷茫时读这本书更会让你找到前进的方向。沈石溪先生的动物著作如《狼王梦》、《斑羚飞渡》等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感受到动物之间的情谊是人类无法逾越甚至敬佩的。还有《秘密花园》《寄小读者》《少年儿童百科全书》等等,为我们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解疑释惑。

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通过阅读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有书的人生是美好的,美好的人生要有书。应该说读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法宝,也是我们走向成功的捷径。读着那满页的文字,我们会看到人生的沧桑,历史的变迁。书能让愚者变智,让我们的生活更充实,它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更是扬起我们生命之河的风帆。

书与自己的故事 演讲稿 篇4

——记《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与自己的故事

三小 司

俗话说“别人的好庄稼,自己的好孩子”。的确,作为母亲看到自己活泼好动的儿子曾一度引以为豪。可等上了幼儿园,听着老师们的反映:这天下位;那天乱动,今天上课说话,明天又在队伍里找不着人影……心入低谷!是的,身为老师的我知道一个坐不住的孩子在课堂上会是什么情景!于是,不停的说教,大声的苛责;让学电子琴,希望能在音乐的熏陶下安静一些;给报绘画班,希望能在描图写画中少动一些。可是,事与愿违,孩子越来越任性,我越来越无奈。此时,《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犹如一声惊雷,唤醒了我。初次拜读,影响最深刻的是书中以成功教育著称的刘京海校长与女儿的一段对话,使我震撼,让我深思:是呀,一个不合标准的孩子,在幼儿园里就成了“傻瓜”,即使老师不说他们,小伙伴也会自动把他们看成“傻瓜”。久而久之,这些孩子便可能认定自己真的是傻瓜是笨蛋,并且在生活中会表现得又傻又差。不是吗?

读到这里,我的心房在颤抖,血液在燃烧——我幼小的儿子是不是也正在经历着同样的境遇呢?我不敢想象!

孙老师说“成功的教育是唤醒的教育,唤醒孩子的自信与自尊;成功的教育是选择,尊重孩子的自愿和选择。”

于是,我试着改变自己好为人师的指指点点,尽量的放平心态,不再苛责孩子;于是,我试着放低姿态改变语气,尽量的和儿子商量,不再命令孩子。慢慢的,我越来越客气,孩子也变得越来越听话懂事。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一定事先垂范——比如回家后不乱扔鞋子,尽量摆齐;比如,吃饭时决不开电视;比如,睡觉时给老公和儿子道一声晚安……就从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做起,而且每次做的时候我都故意大张旗鼓以引起儿子的注意。渐渐地,儿子不再逆反。现在听到的多是“好嘞!”而不是“不”!对于关于孩子负面的反馈,我也绝不雪上加霜,而是多问问为什么,正如孙老师说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寻求解决。”

真的,我发现儿子依然是原来那个活泼开朗的儿子,只是我们用所谓的好孩子的标准给他贴了标签。他喜欢老师对他的关注,要不然他不会为抢着去提点而被撞着;他有自己的思维,要不然不会问“妈妈,为什么老师想动就动,而要我们手背在后面端坐着?”而且还难过地说“妈妈,老师不听我的话,她告诉我们听音乐时不许讲话,可是她们还在那里说话,我跑过去让她们别吵,她让我闭嘴!”

瞧瞧,俯下身来听到的孩子的心声了吗?想想看我的不究其里的说教和规范显得多么苍白和可笑?于是,我正面引导孩子,教会他怎样去规范自己的行为,教他如何去接纳一些人和事。再加上我们三小育子社团的助力——每天要找孩子和老公一个优点。渐渐地,发现我孩子竟然有那么多可人的方面。

孙老师说“成功教育就是唤醒的教育,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变反复失败为反复成功。因为反复失败的孩子会越来越差,反复成功的孩子会越来越好。”

斯言是也!

我的孩子被别人教,我又教着别人的孩子。古语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于是,带着谦恭,带着责任,我再次拜读本书——为从7分进步到37分的杨爱华同学喝彩;为分数排行榜下死去的少女秋儿伤悲;为楼荣禧这样的老师而敬佩!面对生命的拷问,面对一双双不会转动的眼睛,我们为人师为人母的该何去何从?

“教育是和谐,教育是选择,教育就是要让孩子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就是那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

掩卷沉思,我深深地感到:教育,不在于空洞地说教,不在于考分的高低;教育在于唤醒,唤醒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在于唤醒孩子心中的那份热情!

书与人生演讲稿 篇5

附书与钟郎中因寄京妓越宾

作者:徐铉  朝代:唐  体裁:七绝   暮春桥下手封书,寄向江南问越姑。

不道诸郎少欢笑,经年相别忆侬无?

★ 寄江州萧给事,寄江州萧给事徐铉,寄江州萧给事的意思,寄江州萧给事赏析

★ 步蟾宫,步蟾宫钟过,步蟾宫的意思,步蟾宫赏析

★ 寄友,寄友王冕,寄友的意思,寄友赏析

★ 寄卢端公,寄卢端公徐夤,寄卢端公的意思,寄卢端公赏析

★ 钟陵秋夜,钟陵秋夜陈陶,钟陵秋夜的意思,钟陵秋夜赏析

★ 钟陵故人,钟陵故人黄滔,钟陵故人的意思,钟陵故人赏析

★ 寄李道人,寄李道人王安石,寄李道人的意思,寄李道人赏析

★ 寄卢生,寄卢生温庭筠,寄卢生的意思,寄卢生赏析

★ 寄沈鄱阳,寄沈鄱阳王安石,寄沈鄱阳的意思,寄沈鄱阳赏析

书与知识作文 篇6

同学们,从你们会说话,认识字考试直到大学,这正是我们培养热爱书,爱读书的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每天都在知识的海洋里沐浴。同学们,让我们手拉手,一起跳进知识的海洋里吧!

都德曾经说过:“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他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说的棒极了。不错,书籍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只要你愿意主动和他交往,它永远都不会躲避你,它很温柔。同时。它也很善解人意,当你遇到困难时,只要你主动找它,虚心地向它请教,无论你的苦难有多大,他都会不惜任何代价帮你解决。所以,我说都德说的很棒。

生活中,我们处处会用到知识,知识就是一切。如果没有知识,你在这个社会将寸步难行:如果没有知识,你将永远不能体会到书中的道理:如果没有知识,你将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如果没有知识,你的人生将会失去意义。因此,知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有人问我知识何来?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那自然是从书中来。”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我读过英国哲学家培根的文章《谈读书》,读完后,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他告诉了我读书的`好处,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培养读书兴趣的方法。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没错,书确实是我们人生的伴侣。在你不开心时,打开书,会使你忘记烦恼,使你的心胸开阔;在你疲惫时,打开书,会使你忘记疲惫,让你觉得轻松;在你情感受到伤害时,打开书,会使你重新振作起来,让你坚强的面对每一天。

书与我作文 篇7

在初到学校时,我“奉命”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信心十足的我踏上舞台,看见了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的为我加油,鲜花和掌声霎时冲向心头,欣喜若狂的我信心满满。谁知,随着比赛的进程渐进在一些如:夋亍烎《yin》等生僻词语前我不得不一次一次低下了头,看着同学们的笑脸慢慢化为僵化,不经生出了厌恶之情。心里满满的自信瞬间化为乌有。最终,带着遗憾走下了舞台,不禁流下了两行泪水,看着被丢弃的鼓励奖状,我以为一切就已经结束。默默地走回寝室,无意中看见放在枕边的一本书,随手便翻到熟悉的那篇老人与海,如今读来不经另一番感受,想到老人的不畏艰险与命运拼搏时的顽强与坚定意志,在与命运和自己作斗争时,无需理会旁人眼光。一抬头不知什么时候老师已经坐在我的旁边,微笑的看着我并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一切才开始,不应该轻言放弃,跟我讲起了那段熟悉的老人与海,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如何做失败后的彩虹。不再因失败而流泪,不再因悄然而无息的变化而抱怨。

如今每当遇到困难,我就会捧起并大声朗诵老人与海,书中的老人为何与鲨鱼拼搏,最后只带回一副骨骼,那是因为老人同命运作斗争时,不屈服,为了不输给命运,告示世人人生就应该同命运斗争,顽强拼搏的人生就是成功的人生。

书与生活作文 篇8

瞧,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里充满了无奈、期望与渴望,那种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

再看,一个个高智商的野蛮人正用无知的眼神看着我们,他们对文学一无所知,对高科技更是望尘莫及。

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假如生活中没有了书,我们的灵魂将会变得多么的空虚、苍白啊!

书,是打开文学之门的金钥匙;书是知识的源泉;书是造就灵魂的工具;书是使人进步的阶梯……

如果生活中没有了书,就好比猎豹失去了猎食的本领。鱼失去了水,大雁失去了翅膀,无法飞翔。人去了思想……

阅读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受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只要你愿意花时间、花工夫、对门类世界有探索与了解的欲望,文学的大门一定会为你而打开。而打开文学这篇门的金钥匙正是书。

书,是不可少的。

每个人都会处在新旧感情互相交错的茅盾中,而书呢?在这个时候,不仅能帮你明辨事理,而且还能促进人们的感情上的变化。

著名的散文家高尔基曾说过:“书如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是啊!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书的确犹如药,医治愚的药,只要你肯去读它,肯花时间去钻研它,你肯定会有所收获的。

书与我作文 篇9

小时候,妈妈说每一本出色的书都拥有智慧的魔力。我带着好奇的心,去探索书里的世界。我倒要看看一本就由几十张纸重叠起来的“书”真的有那么的神奇吗?先是易懂的《法布尔昆虫记》,后是深奥点的《西游记》、《水浒传》。

诗人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这句话让我的心头一震,我低头仔细想想,为何我们不在这有限的生命里,找到那把钥匙,找到智慧钥匙呢!

书真的是读得越多,就越发现文字原来不是死板的,却雷同一个舞者,那么的曼妙、那么的灵巧,久久沉醉于书的音乐里。所以说,有书陪伴的日子是充实的,是丰盈的。生命就因为有了书香的弥漫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书,是我小时候那个陪我一起茁壮成长,陪我一起喜怒哀乐的老朋友。在这漫长的道路上,在这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我确乎是渐渐地走远了,也渐渐地长大了。没有书的知识,我又怎能从一个幼稚的小女孩成长为独立自主、能说会道的小大人呢?

让书为你铺设一条道路,让书照亮你人生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缝隙吧!

书与梦作文 篇10

读着一篇篇优美的文章,在脑海中浮现出真实的情景,从如同行云流水般的词句,令人掌心悦目。我阅读着一本本书籍,体验着各个场景中的人物。我的理想种子就在这个时候萌发了——作家。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理想。

现代作家把自己的情感流于笔尖,融入自己的文章中。鲁迅一生用笔做斗争,充满童心的杨红樱,充满时代气息的郭敬明......这些作家令我十分敬佩,也十分爱戴他们。从三年级开始,我就对作家这个理想更加坚定了。我阅读了更多的文学作品,好词好句都映在了我的脑海中,并灵活运用。

写作,有时可以激励人们坚强,振奋起来,像朱自清的《匆匆》,在人们快要放弃的时候,是他呼吁人们珍惜时间,努力奋斗。鲁迅也用文学激励人们与反动派做斗争。我也要用自己的笔尖,流过人们的心田,使那样半途而废,在生活中受到坎坷的人重新拥有对生活的希望与信心。文学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或许现在,我还不足以做到这些,但是我坚信:有志者,事竟成。但是一个人有志向还不够,要有一颗坚定,坚决的心,坚定的信念,一旦理想的灯火在远处闪烁,就要努力跑向它,不管这样的道路上,是否有荆棘或是一路畅通,都要坚持不懈。宋代文学家苏轼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才能与毅力缺一不可,作家更是要这样。

或许每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受到别人的批评指导,也会受到别人的鼓励与赞扬,人的一生不是畅通的,也离不开别人指导与借鉴,批评是肯定的,我们要感激给予我们指导的人,也要感激给予我们批评的人,这会使得我们有超越自己的信心与毅力。

作家的人生是浸没于文笔之中的,而我只是一名小学生,学习与阅读量不多,但是我要在努力中不断追求和升华。“与书行”是我的现实目标,增大见识,有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成为一名“小作家”!

书与人随想散文 篇11

在所有关于书的格言中,我最喜欢赫尔岑的这句话: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

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们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其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是交班的嘱托。由于有了这根接力魔棒,所以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有的成果,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书籍是我们视接千载,心通四海的桥梁,是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首先要拿到的通行证。历史愈久,文明积累愈多,人和书的关系就愈紧密相连。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新世界,比如海洋、太空、微生物等等。凡新世界都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但真正大的世界是书籍,它是平行于物质世界的另一个精神世界。有位养生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健康是幸福,无病最自由。这是讲作为物质的人。正常人刚生下来没有任何疾病,一张白纸,生机盎然,傲对来世。以后风寒相侵,细菌感染,七情六欲,就灾病渐起,有一种病就减少一分活动的自由。作为精神的人正好与此相反。他刚一降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迷蒙蒙,怯生生,茫然对来世。于是就识字读书,读一本书就获得一份自由,读的书越多,获得的自由度就越大。所以一个学者到了晚年,哪怕他是疾病缠身,身体的自由度已极小极小,精神的自由度却可达到最大最大,甚至在去世之后他所创造的精神世界仍然存在。哥白尼一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到晚年困顿于城堡中,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终于完成了划时代巨著《天体运行》。到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入世。这时他在天文世界里已获得了最大自由,而且还使后人也不断分享他的自由。

中国古代有人之初性恶性善之争。我却说,人之初性本愚,只是后来靠读书才解疑释惑,慢慢开启智慧。凡书籍所记录、所研究的范围,所涉及的东西,他都可以到达,都可以拥有。不读书的人无法理解读书人的幸福,就像足不出户者无法理解环球旅行者或者登月人的心情。既然书总结了人类的一切财富,总结了做人的经验,那么读书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知识、才能、气质。当然读书之后还要实践,但这里又用到了高尔基的.那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你脚下不踏一梯,你的实践又能走出多远呢?那就只像一只不停刨洞的土拨鼠,终其一生也不过是吃穿二字。你可以自得其乐,但实际上已比别人少享受了半个世界。一个人只有当他借助书籍进入精神世界,洞察万物时,他才算跳出现实的局限,才有了时代和历史的意义。

古语言:读书知理。谁掌握了真理谁就掌握了世界。所以读书人最勇敢,常一介书生敢当天下。像毛泽东当年不就是以一青年知识分子而独上井冈,面对腥风血雨坚信能再造一个新中国,他懂得阶级分析、阶级斗争这个理。像马寅初那样,敢以一朽老翁面对汹汹批判,而坚持到胜利。他懂得人口科学这个理。他知道即使身不在而理亦存,其身早已置之度外。读书又给人最大的智慧。爱因斯坦在伽利略、牛顿之书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物理世界一下子进入一个新纪元。马克思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一下子开辟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他们掌握了事物之理,看世界就如庖丁观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是常人之所难及。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读书造人。你要成为某方面有用的人,就得攻读某方面的书,你要有发现和创造就得先读过前人积累的书。毛泽东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要给以总结,历史也就真的产生了毛泽东、邓小平这样的巨人。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民族的甚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一个读书最多的人。

我们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上船时既得到过前人以书的赠礼,就该想到也要为下班乘客留一点东西。如果说读书是一个人有没有求知心的标志,那么写作就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标志。读书是吸收,是继承;写作是创造,是超越。当一个人读懂了世界,吸足了知识,并经过了实践的发展之后才可能写出属于他自己而又对世界有用的东西,这就叫贡献。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

写作是检验一个人的学识才智的最简单方法,写书不是抄书,你得把前人之书揉进自己的实践,得出新的思想,如鲁迅之谓吃进草,挤出牛奶。这是一种创造,如同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要智慧和勇气。小智勇小文章、大智勇大文章。唐太宗称以铜为镜、以史为镜、以人为镜,其实文章也是一面大镜子,验之于作者可知驽骏。古往今来,凡其人庸庸,其言云云,其政平平者,必无文章。古人云立德立言,人必得有新言汇入历史长河而后才得历史的承认。无论马、恩、毛、邓,还是李、杜、韩、柳,功在当世之德,更在传世之文,他们有思想的大发现大发明。我们不妨把每个人留给这个世界的文章或著作算作他搭乘历史之舟的船票,既然顶了读书人的名,最好就不要做逃票人。这船票自然也轻重不同,含金量不等,像《资本论》或者《红楼梦》,那是怎样一张沉甸甸的票据啊。书的分量,其实也是人的分量。

上一篇: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总结下一篇:金龙鱼“妹妹”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