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2024-07-22

含有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共13篇)

含有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篇1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含有比喻的是的四字成语,我们来看看。

含有比喻的是的四字成语

1傲骨嶙嶙: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的是高傲不屈。

白雪皑皑: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板上钉钉:比喻的是事情已经决定,不能改变。

波光粼粼: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波光明净。

不过尔尔: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

不甚了了:甚:很;了了:明白。不很明白,不很懂。

此恨绵绵;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大才槃槃:槃槃:形容大的样子。指有大才干的人。

大腹便便: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大名鼎鼎:鼎鼎:盛大的样子。形容名气很大。

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颠毛种种:指衰老。

风尘碌碌:碌碌:辛苦忙碌的样子。形容在旅途上辛苦忙碌的样子。

风尘仆仆: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风度翩翩:风度:风采气度,指美好的举止姿态;翩翩:文雅的样子。举止文雅优美。

风雨凄凄: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福寿绵绵:福多寿高。是祝颂之辞。

俯仰唯唯:唯唯:答应的声音。点头答应。比喻的是谦卑地应付。

顾虑重重:重重:一层又一层。一层又一层的顾虑。形容顾虑极多,难于放手行事。

瓜瓞绵绵:瓞:小瓜;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如同一根连绵不断的藤上结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瓜一样。引用为祝颂子孙昌盛。

含情脉脉: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鸿飞冥冥:冥冥:遥空。大雁飞向远空。比喻的是远走避祸。

虎视眈眈:眈眈:注视的样子。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形容心怀不善,伺机攫取。

饥肠辘辘: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含有比喻的是的四字成语2

把薪助火 白璧无瑕 白黑不分 白日绣衣 白雪阳春 白衣苍狗 白玉微瑕 白玉无瑕 百尺竿头 百二山河 百依百顺 百丈竿头

败材伤锦 半筹莫展 饱经霜雪 抱火卧薪 抱瓮灌园 逼良为娼 逼上梁山 比目连枝 比物连类 彼唱此和 冰炭不投 兵在其颈

百依百从 半斤八两 半路出家 半生不熟 北辰星拱 背暗投明 璧合珠连 边尘不惊 鞭不及腹 鞭长不及 别树一帜 炳烛夜游

波谲云诡 波属云委 剥肤椎髓 剥茧抽丝 伯仲之间 不耻最后 不打自招 不分畛域 不敢高攀 不顾死活 渤澥桑田 捕风捉影

不败之地 不胫而走 不能自拔 不伤脾胃 不舍昼夜 布鼓雷门 步调一致 财竭力尽 裁月镂云 裁云剪水 采葑采菲 彩笔生花

苍狗白衣 苍黄翻覆 唱筹量沙 巢倾卵破 扯旗放炮 不胜杯杓 不治之症 草薙禽狝 趁水和泥 乘风破浪 乘热打铁 齿牙馀论

赤子之心 抽梁换柱 处堂燕鹊 喘月吴牛 鹑衣百结 蠢蠢欲动 从善如登 吃里扒外 尺布斗粟 尺有所短 初露头角 初生之犊

东食西宿 冬扇夏炉 斗筲之器 毒蛇猛兽 达地知根 打鸡骂狗 打死老虎 大旱望云 倒凤颠鸾 倒悬之急 丁公凿井 登峰造极

跌宕不羁 叠床架屋 鼎足而立 独立王国 饿虎吞羊 房谋杜断 放龙入海 放马后炮 飞蛾扑火 匪石之心 风风雨雨 风谲云诡

风情月债 断线风筝 对症发药 对症下药 风云变幻 蜂虿有毒 锋芒毕露 逢人说项 釜中之鱼 辅车相依 付诸东流 妇姑勃谿

含有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篇2

关键词:四字成语,中日,词形,词义,比较差异

在现代日语中有许多由四个汉字组成的词,一般被称为“四字熟藉”。本文要讨论的日语中的“四字熟藉”限定在词形、词义比较稳定的四字成语上,将日语四字成语的词形、词义与中国的四字成语做一比较。

一、本文将日语中的四字成语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日语中完全按照汉语中的四字成语的原形来使用

例如:大器晚成、半信半疑、四面楚歌、千篇一律等。上述的四字成语是原封不动地从中国传到日本去的,后来,在中国和日本都基本没有改变其词形和词义。这类四字成语对中国人和日本人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理解和使用的。可以说,在中日同形的四字成语之中,大部分是按照原意使用的,但是由于某种原因,其中的一些同形成语在词义上出现了差别。

例[1]日语中的“落花流水”翻译于大辞林:落花有心随流水而去,流水有意载落花流淌之意,比喻男女之间相思相爱。翻译于大辞源:①凋落的花和流动的水。②花落在流水中的话,流水也会欣然接受并载花流淌之意。男人有心爱慕女人的话,女人也会产生感情接受男人。

汉语中的“落花流水”现代汉语词典:原来形容春景衰败,现在比喻惨败,大势已去。成语熟语词典:形容残春景象。亦比喻事物衰败或七零八落不成局面。亦作“流水落花”。

例[2]日语中的“朝三暮四”翻译于大辞林:①拘泥于表面上的差异、利害,却没注意到结果相同。②说好听的话骗人。③关系到生命的生活,生计。

汉语中的“朝三暮四”现代汉语词典: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成语熟语词典:①本指实质不变,用改换名目的手法,使人上当。后常用来指变化多端或反复无常。②也指数目之多。亦作“暮四朝三”。

例[3]日语中的“一刀両断”翻译于大辞林:①一刀斩成两截。②迅速做出决断,处理事物。

汉语中的“一刀两断”现代汉语词典:比喻坚决断绝关系。成语熟语词典:比喻彻底决裂。亦作“一刀两段”。

例[1]从日语辞典的解释可以推断,“落花流水”在日语和汉语中词义截然不同的原因有可能是日本人在引进我国的成语时,将其词义做了随意的解释,导致日语和中文的意思大相径庭。

例[2]“朝三暮四”在日语和汉语的词典中对原义的解释大体一致。但在日语中增添了“生活”、“生计”的意思。而在汉语中,虽然有原义的解释,但原义已经几乎不用,现在只使用“比喻反复无常”这一后来发生变化的词义。

例[3]“一刀両断”的原义日语和汉语都是“一刀斩成两截”。而中日两国各自使用的引申义却截然相悖。

第二类:由于某种原因,与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在词形上略有不同(只差一字或词序不同的),而在词义上有的基本相同②,有的截然不同。

1. 日语四字成语与汉语成语在词义上基本相同:

山紫水明—山清水秀四方八方—四面八方公明正大—光明正大等。

2. 日语四字成语与汉语中的成语相比,在词形上相似,而在词义上却有差异或截然不同。

例[1]日语中的“鉄心石腸”翻译于大辞林:不被任何困难压倒的、铁一般的坚强的信念。

汉语中的“铁石心肠”比喻心肠硬,不为感情所动。(《现代汉语词典》)

例[2]日语中“換骨奪胎”翻译于大辞林:换骨取胎,为己所用之意。借用前人的诗或文章的构思、形式等,加人新意,创作出独自的作品。

汉语中的“脱胎换骨”原为道教修炼用语,指修道者得道,就脱凡胎而成圣胎,换凡骨而为仙骨。现在用来比喻彻底改变立场观点。(《现代汉语词典》)

例[3]日语中的“大言壮語”翻译于大辞林:说与实力不相称的大话。也指说的大话

汉语中的“豪言壮语”气魄很大的话。(《现代汉语词典》)

日语的“鉄心石腸”是褒义词,汉语的“铁石心肠”是贬义词,而且词义有别日语的“換骨奪胎”和汉语的“脱胎换骨”都是出自道家的说法,但现在所使用的意思大相径庭。日语的“大言壮語”和汉语的“豪言壮语”在释义上大有区别。而且日语是贬义词,汉语倾向于褒义词。

二、中日四字成语出现差异的原因

中日四字成语出现差异,通常是由于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逐渐揉进一些极其微小的差异,而经过时间的洗涤,才发现其偏差之大。出现差异的原因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点:

1文化传播过程中出现的误差。文化的在传播利用的途中,难免会经过传播者的消化理解,进而使其他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使用,从而出现新的观点和结论,而导致误差的产生。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后来中国人的误用,以讹传讹,约定俗成,导致成语与其愿意出现了偏差。

2观察视角的差异。由于中日两国文化底蕴的差异,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对同一事物的评价标准和理解程度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同。所以,对同一事物的观察角度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即使同样的寓言故事,中日两国人民却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

3文化背景的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点。日本人在吸收汉语成语后,要对其加以利用,就必须进行消化理解,去掉成语中与本民族的特点不相符合的内容,使其符合本国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这也是中日四字成语出现一定的差异的原因之一。

三、中日四字成语演变的规律性

在内容方面出现演变的成语中,由日语方面意义发生变化的居多,由中国方面意义出现变化的相对较少,这是因为汉语的成语所表达的意义相对来说比较单纯,通常只是表达单一的意思。汉语成语所表达的意义若是发生改变时,一般是已经淘汰原有的含义,在意义上已经成为了新的成语。日语则不同,经常在该次原有的意义上作进一步的引申,而且当出现新的意思后,却依旧保留、适用原有的意义,一直许多成语都具有几个意义。在比较中日同源成语意义的异同时,这方面的规律性明显。

四、日本近年来创作的部分四字成语及由来

“苦労長寿”该四字熟语的创作参照了“不老長寿”。创作来源于日本新实施的医疗制度年2008年4月,日本开始实施了“后期高龄者医疗制度”,因为在日语中“後期”的意思是“晚期”、“末期”,所以在该制度实施的第一天便改名为“长寿医疗制度”,但这一制度并没有因为改了名字而得到国民的赞同,日本上下对此强烈反对。由于该制度的实施,国民对日本的医疗体制和养老金问题担优不已,致使许多人心目中的“不老长寿”之梦变成了“苦劳长寿”。

“四面魚歌”该四字熟语的创作参照“四面楚歌”。“四面魚歌”是用来形容宫崎骏的新动画片《悬崖上的金鱼姬》在日本的受欢迎程度。该片讲述的是5岁的小男孩宗介和想成为人类的金鱼Ponyo之间发生的故事。与宫崎骏之前的几部作品,如《千与千寻》和《哈尔的移动城堡》相比,《悬崖上的金鱼姬》的世界观和主题似乎都更加单纯一些,没有那么惊天动地,但是片中的亲情部分却十分令人感动。在主人公小男孩宗介的身上,可以看到宫崎骏儿子宫崎吾朗的影子,影片包含着宫崎骏作为一个父亲的心意。小时候吾朗缺乏父亲的陪伴,造成后来父子二人关系不佳。宫崎骏也有意用本片疏解父子之情。

结语

四字成语是汉字语言中的精华。日语与汉语中有许多同形的或词形相似的四字成语,这无疑给两国的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大便利。然而它的数量庞大,再加上两国文化方面的差异,这又给两国的文化交流带来了一定的不便或障碍。目前,这个问题尚没有得到深人的研究。因此,中日四字成语的比较仍需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冯峰.中日同源成语意义的异同[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1).

[2]松村明.大辞林第2版[M].东京:三省堂,1995.

[3]松村明.大辞源[M].东京:小学馆,1998.

[4]《朱祖延.汉语成语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2002.

含有通假字的成语 篇3

存在通假字的成语很多,常见的有:

1. 信口开河

信口:随口;开河:“河”通“合”,说话时嘴唇张合。用作贬义。多指不加思索地随口乱说;或是随口乱吹;或是随便议论;或是漫无边际地乱扯;有时又用于自我解嘲。

楚汉相争时期,刘邦与项羽在灵壁激战,刘邦败北,屯兵荥阳。项羽授英布为“当阳君”,率军40万进驻九江。刘邦派典谒官随何去劝说英布投降。英布说随何信口开河,然而还是投降刘邦。刘邦故意气他,后设宴款待,封“九江侯”。

2. 图穷匕见

图:地图;穷:尽;见:通“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这个成语出自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战国策·卷三十一燕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3. 博闻强识

博:广博。闻:见闻。识:通“志”,记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也可以写作“博闻强志”)

出自《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4. 拨乱反正

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这个成语出自《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在古代小说中有用拨乱反正的,如:今天运将转,不过数十年,真人当出,拨乱反正。(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三十二)

5. 披沙拣金

又作“排沙简金”。“简”通“拣”,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这个成语出自梁·钟嵘《诗品》卷上:“潘诗烂若舒锦,无处不佳,陆文如披沙简金,往往见宝。”

例:其间商榷源流,扬扢风雅,如披沙拣金,正须明眼者抉择之。(清·吴骞《〈拜经楼诗话〉自序》)

6. 厉兵秣马

厉:通“砺”,“磨”的意思;兵:兵器、刀枪;秣:饲料、草料。磨好兵器,喂好马。形容准备战斗。厉兵秣马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例:孙权克仗先烈,雄据江东,举贤任能,厉兵秣马,以伺中国之变。(宋·陈亮《酌古论·吕蒙》)

僖公三十二年冬天,杞子从郑国派人来告诉秦穆公说:“郑国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如果偷偷派军队来,保管成功。”大臣蹇叔对秦穆公说:“调动大军偷袭这么远的国家,我们赶得精疲力乏,对方早就有了准备,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而且行军路线上千里,谁会不知道呢?”穆公不听,派大军东行。秦军到了郑国的边境滑地,遇到郑国人弦高赶着十二头牛要到周朝集市去卖。弦高赶快让人回国报信,自己将牛献给秦军作犒劳,说:“我们大王听说你们要从这里路过,派我来犒劳你们,请不要嫌弃礼物轻薄。”

郑穆公得到弦高的消息,派人去查看,见杞子一伙正在整顿盔甲、磨兵器、喂马,便对他们说:“你们留在我们郑国时间也长了,我们国小物乏,听说你们就要离开,就请便吧!”杞子就逃了。秦军只好退了。

7. 自怨自艾

“艾”通“乂”,本意为割草,引申为治理、安定的意思。“自怨自艾”这个词出自《孟子·万章上》,其本意有改过自新的意思,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只剩下自我悔过的意思。

8. 一暴十寒

暴(pù):同“曝”,晒。孟轲《孟子·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意为“即使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做事不坚持、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地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放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再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哪里还活得成呢!我跟大王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大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

9. 疾恶如仇

“疾”通“嫉”,憎恨坏人坏事就像憎恨仇人一样。汉·孔融《荐祢衡表》:“见善若惊,疾恶若仇。”西晋时期,御史中丞司录校尉傅咸为人正直无私,为官也是疾恶如仇。有一年因发生自然灾害而闹饥荒,百姓流落失所,饿死冻死无数,晋惠帝竟责怪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傅咸说明道理,力谏处理朝中奢侈浪费,救济灾民。

10. 受益匪浅

受益:得到好处,受到利益;匪通“非”,匪浅:不浅。“受益匪浅”指得到的好处很多(意即收获不小)。现在人们为方便有时也写成“受益非浅”。

11. 厝火积薪

厝:通“措”,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出自《汉书·贾谊传》:“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汉书·汲黯传》:“黯褊心,不能无少望,见上,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后以“积薪”喻选用人才后来居上。

12. 被坚执锐

“被”通“披”;“坚”和“锐”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指“坚硬的甲胄”和“锐利的兵器”。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谓上阵战斗或做好战斗准备。

出自汉·班固《汉书·高帝纪》:“前日天下大乱,兵革并起,万民苦殃,朕亲被坚执锐,自帅士卒,犯危难,平暴乱,立诸侯,偃兵息民,天下大安,此皆太公之教训也。”

13. 捉襟见肘

襟:衣襟;肘:胳膊肘;见:通“现”,露出。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也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语出先秦·庄周《庄子·让王》:“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14. 秀外惠中

“惠”通“慧”,聪明。容貌秀美,资质聪明。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丽人杂记》:“ 广汉营妓,小名僧儿,秀外惠中,善填词。”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香玉》:“卿秀外惠中,令人爱而忘死。”亦作“秀外慧中”。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六回:“是时洪女年方十九,秀外慧中。”

15. 高屋建瓴

“建”是“瀽”的通假字,是倒水、泼水的意思。“瓴”有装水的瓶子和瓦沟两种说法。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高屋建瓴这个成语来自一个经典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刘邦和他的大夫田肯。

在刘邦当上皇帝的第二年,有人向他报告楚王韩信正暗地里准备造反。他赶快召集文武近臣商议对策。这时,谋士陈平对刘邦说:“陛下假说到云梦泽去巡视,并在陈地会见各个诸侯。陈是楚的西界,韩信得到陛下巡视的消息,一定会去陈地迎接的。当韩信拜见陛下的时候,只要有一位武士就可以把韩信捉住。”刘邦按照陈平的计策,果然轻易就捉住了韩信。刘邦非常高兴,于是在当天颁布了大赦令。大夫田肯乘着道贺的机会,对刘邦说:“您捉住了韩信,又在关中建都,这是我们应当庆贺的大事。(秦中)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成语高屋建瓴的意思即由此演变而来。这句话意思是说关中地形险要,易守难攻,胜于他国;土地广阔,有千里之远;兵员众多,占天下百分之二十。由于地势优越,如果派兵去攻打诸侯,真好比是站在高屋顶上往下倾倒瓶里的水,由上而下,势不可挡。

这个成语除了形容气势外,还可以形容人的观点或者论点十分透彻,着眼点高,论证得全面。比如“刘书记的报告高屋建瓴,对我厂的现状分析得非常透彻”。

16. 不过尔尔

含有比喻词的四字成语 篇4

七拱八翘 心潮澎湃 痛定思痛

赏心悦目 以日为年 吐气扬眉

唾壶击缺 黯然神伤 望云之情

夺眶而出 低回不已 悲喜交集

柳泣花啼 槁木死灰 鹤怨猿惊

悠然自得 痛快淋漓 坐而待旦

惘然若失 惊魂未定 心平气和

面若死灰 悦目赏心 陶情适性

人琴俱亡 近乡情怯 挖耳当招

安心乐意 心神不宁 迁延观望

语重心沉 碧海青天 灭此朝食

笑傲风月 孜孜汲汲 不紧不慢

饮冰茹檗 抑郁寡欢 朽木死灰

莼鲈之思 面如死灰 澹泊寡欲

挂肚牵心 春风得意 心焦如火

满脸春风 平心静气 谢天谢地

茶饭无心 满腹牢骚 百感交集

心焦如焚 人莫予毒 闷闷不乐

若释重负 肃然起敬 神清气爽

体贴入微 悲欢离合 泣血稽颡

感激不尽 怡情悦性 巴巴劫劫

凤狂龙躁 襟怀洒落 开怀畅饮

屏气敛息 寒毛卓竖 欣然自得

平心而论 徒乱人意 倚闾望切

迫不及待 黯然魂销 掀拳裸袖

熏风解愠 意懒心慵 满面红光

如释重负 搔首踟蹰 归心如箭

求贤如渴 观望不前 愁多夜长

新亭对泣 爽心悦目 屏气慑息

万念俱灰 坐立不安 平心定气

闲情逸致 喜上眉梢 急杵捣心

含有长和远字的四字成语 篇5

[长往远引] cháng wǎng yuǎn yǐn

指引身远行,一去不返。

[长算远略] cháng suàn yuǎn lüè

犹言深谋远虑。

[长辔远御] cháng pèi yuǎn yù

①放长缰绳,驾马远行。比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②比喻驾驭创作手段从容达到写作的理想境界。

[长辔远驭] cháng pèi yuǎn yù

用长缰绳远远地驾驭拉车的.马。比喻远距离操纵,控制另外的人或物。

[长驾远驭] cháng jià yuǎn yù

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

[长计远虑] cháng jì yuǎn lǜ

指长远打算。

[山长水远] 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鞭长驾远] biān cháng jià yuǎn

指路途遥远。

[日近长安远] rì jìn cháng ān yuǎn

长安:西安,古都城名,后为国都的统称。旧指向往帝都而不能达到。

[源远流长]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水远山长] shuǐ yuǎn shān cháng

含有历史故事的成语 篇6

春秋时期,有一次,晋国国君晋文公派大夫胥臣出使鲁国。胥臣事情办完了,回来时路过一个叫冀的地方。他的马车路过一块田地,天气十分好,晴朗无云。田里有一个农民正在锄草。

碰巧,那农民的妻子送饭来了,她将饭碗高举过头顶,十分恭敬地送给丈夫吃。丈夫也以同样的礼节回敬妻子。胥臣很有感触地说:“夫妻之间如此敬重恩爱,说明这个青年是个有德之人,假如有这样的人帮助国君治理晋国,国家肯定会兴旺不衰。”

于是,胥臣走下车,与那年轻人交谈,询问他的身世。

含有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篇7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了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理论——“功能对等”理论, 和众多翻译理论不同的是它关注的焦点不再是原文和译文, 而是译文读者。它的核心是“译语接受者对译语信息的反应和原语接受者对原文信息的反应基本相同”。

这一翻译理论强调了翻译应从读者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出发, 为读者服务。这就意味着在进行语言转换的时候, 我们可以从目的语中寻找一个能让译文读者产生和源语言读者一样感受的词, 使译文贴近译文读者, 便于译文读者理解。

比如“挥金如土”, 如果我们翻译成“spend money like soil”就不是功能对等, 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农业为本, 离不开土地, 所以有很多与土地有关的成语;而英国是一个岛国, 四面环海, 很多习语与海洋和航海有关, 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翻译成“spend money like water”。我们在英译汉语的四字格成语时, 不能一味地拘泥于语言形式, 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译文晦涩难懂, 使英文读者觉得莫名其妙。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我们应注重读者的反应程度, 灵活采用英文中已有的、习用的成语, 甚至俚语、谚语、俗语作译文, 使译文富有英文情趣, 使英文读者易于和乐于接受, 从而在情感上和汉语读者产生共鸣, 并领略到汉英文化之间不谋而合的妙趣。

汉英两个民族在逻辑思维、认知能力、生活习惯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一些相似之处, 这就使汉英两个地区人们对自身以及所处的世界达成了种种共识, 并通过语言, 特别是成语表现出来。于是汉英两种语言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在字面意义、喻体形象和比喻意义等方面具有一致性的成语。

笔者根据其对应情况将其分为以下三类。

一、汉英相同的成语

所谓相同, 指汉英成语在字面意义、喻体形象和比喻意义等诸方面都基本相同。如汉语四字格成语“树大招风”和英语成语“tall tree catches much wind”就在字面意义、喻体和喻意上惊人地相似, 翻译时可以直接采用。再如, “浑水摸鱼”和英语成语“fish in troubled water”意思相同, 其简练程度不亚于中文。

由此看来成语无论中外都是简练的, 经过千百万人使用、千锤百炼、精挑细选, 不断提炼而成。但是从韵律的角度来看, 英语成语远不及汉语四字格成语。

二、汉英相应的成语

所谓相应, 指汉英成语的字面意义、喻体形象会根据各自的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 但经过理解分析仍能发现比喻意义基本一致。

例如, “从头到尾”可对应“from A to Z”, 英文用第一个字母和末一个字母设喻, 中文用“头”和“尾”做比。又如, “绣花枕头”可对应“many a fine dish has nothing in it”, 字面含义为盘子碟子很精美, 但里面没装什么东西, 空有好盘碟, 外表好看, 进而引申为光有好看外表没用, 靠不住的。这和“绣花枕头”外表绣得五色灿烂, 里面却是一包稻草的涵义有异曲同工的表达效果, 只不过一个是“盘子”, 一个是“枕头”。

又如, “亡羊补牢”可对应译为“lock (or shut) the stable door after (or when) the horse (or the steed) is stolen”, 贼走了, 把门锁上, 等同于亡羊补牢。中文说的“亡羊”, 英文说“偷走马”, 都是事后补救, 只是一个说补修羊圈, 一个说上门锁。汉语“亡羊补牢”, 用这一英文成语对译, 很贴切。英语读者一读就知其义, 又因带有各自的民族色彩, 容易使英语读者产生和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 只不过从字面上看没有汉语四字格成语那么干脆简练。

三、汉英相通的成语

所谓相通, 指汉英成语的字面意义和喻体形象相差甚远, 单纯由字面分析不易联系相对应的汉语成语, 但深究其寓意后可发现同汉语四字格成语的比喻意义基本一致, 即字面不同, 但是意义相通。英文中有大量的成语只是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与中文成语相同或相近。

如英语成语“spoil the sheep for a half penny worth of tar”意思是不愿意花半便士买焦油医治羊伤而导致羊死亡, 和汉语四字格成语“因小失大”就是形相远意相近。

再如, 英语成语“David and Janathan”中的David和Janathan都是《圣经·旧约》中的人物, 一位是王的女婿, 一位是王的长子, 两人情同手足, 非但没有因为继承王位而反目成仇, 反而书写了如同《圣经》般平凡而又伟大的友谊, 可谓是古今友谊的典范。因此“David and Janathan”用来形容同生共死、肝胆相照的朋友, 和汉语的四字格成语“莫逆之交”意思一致。

从以上对应情况可以看出, 绝大多数译文在形象上会有所缺失, 可是却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比喻意义。汉语四字格成语的使用不在于其形象而在于其喻意。

在英译时, 为了帮助英文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信息, 我们要在准确理解成语的基础上, 注意表达得体。既要提倡以上这三种和汉语四字格成语相同、相应和相通的英语习语, 又要防止生搬硬套, 一味追求字面意义和喻体形象上的机械对应, 以免造成表意模糊, 失去其交际功能。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的角度而言, 译文虽然没有保留原文的具体形象, 但却通俗易懂、简洁精辟、地道自然地传达出了成语的内涵意义, 增加英文读者的亲切感又能丝毫不留下翻译的痕迹, 真正实现英文读者在读译文时的心理反应与原文读者读原文时的心理反应一致或相似。

综上所述, 英译汉语四字格成语的过程本质上是两种民族文化的交流, 两种民族心理的沟通, 两种思维定式的接轨。这就要求译者既要具备良好的汉语功底, 又要有很强的英语语言能力, 同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以读者的反应程度相似作为翻译的标准, 认真比较两种文化的异同, 根据英语的语言习惯及语法规则对原文的文化特色和形象进行取舍, 让译文为读者喜闻乐见, 能产生兴趣及阅读美感, 最终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摘要:成语是中国语言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汉语四字格成语是成语的主体, 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民族特色, 最能代表汉语言文化。所以学习汉语、翻译成语, 当以四字格成语为重点。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在对汉语四字格成语进行英译时, 可以灵活采用与原文相同、相应和相通的英语成语, 使英文读者易于和乐于接受, 从而和汉语读者产生共鸣。

关键词:功能对等,汉语四字格成语,英译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汉成语对比与翻译[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5.

[2]尹邦彦.汉语熟语英译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3]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续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4]周黎平.奈达翻译理论对中国翻译研究影响概述[J].社科纵横, 2007, 22 (2) .

[5]王华.析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标准对翻译实践的指导[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教学) , 2010, (7) :70-71

[6]汪涛.实用英汉互译技巧 (修订版)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7]杨丰宁.英汉语言比较与翻译[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寓言故事成语 四字成语 篇8

一次赵简子带尹绰、赦厥及其他随从外出打猎,一只灰色的大野兔窜出来,赵简子命随从全部出动,策马追捕野兔子,谁抓到野兔谁受上奖。众随从奋力追捕野兔,结果踩坏了一大片庄稼。野兔子抓到了,赵简子十分高兴,对抓到野兔的随从大加奖励。尹绰表示反对,批评赵简子的做法不妥。赵简子不高兴地说:“这个随从听从命令,动作敏捷,能按我的旨意办事,我为什么不能奖励他呢?”尹绰说:“他只知道讨好您而不顾老百姓种的庄稼,这种人不值得奖励。当然,错误的根源应该是在您的身上,您不提出那样的要求,他也不会那样去做。”赵简子心里闷闷不乐。

又一次,赵简子因头天晚上饮酒过多,醉卧不起,直到第二天已近晌午,仍在醉梦中。这时,楚国一位贤人应赵简子3月前的邀请前来求见,赦厥接待了那位贤人。为了不打扰赵简子睡觉,赦厥婉言推辞了那位楚国人的求见,结果使那位贤人扫兴而去。赵简子直睡到黄昏才醒来,赦厥除了关心赵简子是否睡得香甜外,对来人求见的事只是轻描淡写地敷衍了几句。

赵简子常对手下人说:“赦厥真是我的好助手,他真心爱护我,从不肯在别人面前批评我的过错,深怕伤害了我。可是尹绰就不是这样,他对我的一点缺点都毫不放过,哪怕是当着许多人的面也对我吹毛求疵,一点也不顾及我的面子。”

尹绰听到这些话后,依然不放过赵简子。他又跑去找赵简子,他对赵简子说:“您的话错了!作为臣下,就应帮助完善您的谋略和您的为人。赦厥从不批评您,他从不留心您的过错,更不会教您改错。我呢,总是注意您的处世为人及一举一动,凡有不检点或不妥之处,我都要给您指出来,好让您及时纠正,这样我才算尽到了臣子的职责。如果我连您的丑恶的一面也加以爱护,那对您有什么益处呢?丑恶有什么可爱的呢?如果您的丑恶越来越多,那又如何能保持您美好的形象和尊严呢?”

赵简子听了,似有所悟。

可见,真正的爱护并不是一味讨好,而是在发现对方的缺点错误后,能真心指出并帮助其改正,使之不断完美起来。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2.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

3.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刻舟求剑

4.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

5.寓言故事的成语的意思

6.出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7.出自寓言故事成语大全

8.出自寓言故事的四字成语

9.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四字成语寓言故事 篇9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由于赵孝成王还年轻,国家大事由他的母亲赵威后处理,赵威后是一个很能干的妇女。

有一次,齐王派使者带着信到赵国问候赵威后。赵威后还没有拆信就问使者:“齐国的收成不坏吧?老百姓平安吗?齐王身体健康吗?”齐国使者听了很不高兴地说:“我受齐王派遣来问候您,现在你不先问齐王,却先问收成和百姓,难道可以把低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赵威后笑着说:“不是,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怎么会有君主?难道问候时可以舍弃根本而只问枝节吗?”

齐国使者听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赵威后和使者对话原文是: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使者不悦,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这也就是后来演化出的“安然无恙”这个成语。

解释:平安无事,没有遭受损害或发生意外。恙,疾病,借指灾祸。

【抛砖引玉】

唐朝有一位诗人,名叫赵嘏(gu),诗才很高,他的“长笛一声人倚楼”的诗句,曾得到诗人杜牧的赞赏,因此人们称他为“赵倚楼”。当时还有一位诗人,名叫常建,他的诗写得也不错,但是他自己并不满意,而对于赵嘏的诗,却非常佩服。

有一次,赵嘏到苏州去游览。常建正好在苏州,他高兴地说:“这是个好机会,一定要设法让赵嘏留下几句好诗来!”但是用什么方法呢?他想:灵岩寺是苏州的一大名胜,赵嘏既到苏州,必然要去灵岩寺,如果预先在寺中写下一句半首,说不定会引起赵嘏的诗兴。

于是,常建就在灵岩寺的墙上写了两句诗。赵嘏果然来到灵岩寺游览,看到墙上的诗只有两句,便提笔在后面添了两句,成了完整的一首。常建的计策成功了,他用自己不太高明的两句诗,换来了赵嘏续成的精彩的整首诗!

有人说,常建的这个方法,真可谓“抛砖引玉”了。

后来,人们就用“抛砖引玉”这个成语,比喻自己先发表粗浅的见解或简陋的文字,目的在于引出别人的高论或佳作,是一种表示自谦的说法。

【沉鱼落雁】

春秋战国时期,小国家多,成天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形势很混乱。有段时间,吴国和越国打起来了,兵强马壮的吴国没怎么费力就打赢了,成为一方霸主。都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越国的国王勾践就成了阶下囚,连同宰相范蠡一起,都被掠去吴国当起了奴隶。

勾践虽然身为阶下囚,但复国的心不死,没有一天不想着报国恨家仇。范蠡是个聪明人,他自然知道勾践的心思。但他再清楚不过,想搞垮兵强马壮的吴国没那么容易,更何况眼下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主仆俩如何能先从吴国逃出去。就这样,勾践在范蠡的指点下过起了卧薪尝胆的日子,每天都睡在柴草上,吃饭之前还得舔一舔苦胆。

而夫差这边呢?他刚刚打败越国,正处在一种骄傲的情绪中,觉得自己简直就是战无不胜的了,自然就对阶下囚勾践放松了警惕。

有一次,他吃东西吃坏了肚子,找医生来医治也不见起色。勾践得知后竟当着他的面亲自尝了尝他的粪便,恭敬地说:“大王,您没得什么大病,就是着凉了,喝点温酒暖暖就好了。”勾践的此番举动让夫差大为感动,心说这么个忠心的人肯定不会背叛我啊!就这样,放勾践和范蠡回了越国。

回国之后,范蠡给勾践定了三条复仇计划,其中一条就是选送越国的美女敬献给夫差,表面上是臣服于彼,实际上是派个内线过去,达到里应外合搞垮吴国的目的。可是,计策好定,但美女要去哪里选呢?

这时候,范蠡听说苎萝村有位美人,姿色十分动人。于是,范蠡便动身前往苎萝村。

说来也巧,苎萝村边有条小溪,溪水清澈透明,村里的女子经常在此洗衣服。范蠡走到这里的时候,正好有几个姑娘在溪边洗衣服,女孩子之间嘻嘻哈哈打打闹闹也是正常。但只听其中有个姑娘大惊小怪地说:“哎呀,西施,你瞧,水里的鱼看见你都沉到水底去了!”

另一个姑娘附和说:“就是,谁让西施长得这么漂亮!”范蠡一听,赶紧躲在一边放眼瞧去。

果然,只见那一群女子之中有一位姑娘身段婀娜,黑发粉面,柳眉杏眼,姿态之中别有一番味道。

范蠡当时心里就感叹一句:“好一位绝色佳人!”只是不知道她们所说的“沉鱼”是什么意思,便走近一点,想看个究竟。

只见那位西施姑娘站在水边,轻轻洗着衣服,她美丽的身影倒影在水中,水中的鱼儿见了她,都似乎忘了游动,慢慢沉入了水底。范蠡是多聪明的人,见了此奇景也忍不住轻轻“呀”了一声。就这一声,惊动了那几位姑娘,姑娘们见有陌生男子,羞涩万分,赶紧都跑开了。

就这样,范蠡把苎萝村有美人的消息回禀了勾践。等把美人找来一看,连勾践也为之动容,没想到自己小小的越国也有这样的绝代佳人。自此,西施就被选中了,被送去吴国。夫差果然也惊讶于西施的美色,宠爱有加。就这样,一个强大的吴国,在范蠡周密的计划下、在勾践坚定的决心下、在西施的美色诱惑下瓦解了。

“沉鱼落雁”,“沉鱼”所说的就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那么“落雁”呢?这其中藏着另一个典故。

汉朝元帝的时候,这一年,皇帝下诏要招美女入宫。皇帝选美女,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全天下的女子就得皇帝先选,皇帝选剩下了才能轮得着旁人。就这样,十七岁的王嫱就被选入了皇宫。

要说这个王嫱,那也是一个绝色美人,不仅样子美丽,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是标准的才貌双全。跟她一起选进宫的漂亮姑娘不少,但大家见了王嫱之后都立马觉得自己没希望了。就算大家都是美女,也总会有个人鹤立鸡群,有盖不住的风采,王嫱就是这样的美女。

可谁知道,皇帝选来选去,就是不招王嫱伺寝,跟她一起进宫的姐妹们都纷纷得了皇帝的宠爱,只有她,仿若无人问津的宝物一般蒙上了灰尘。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时皇帝选谁伺寝,是依据画像而来的,就是说,宫廷画师会给每个人画像,然后将这些画像呈献给皇帝。皇帝觉得哪一幅画像上的女人好看,就招她来伺寝。可是按理说,王嫱这么漂亮,怎么轮也轮到她了。要知道,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人物,那就是宫廷画师毛延寿!

这个毛延寿,书画一流,可就是个贪财的小人。每个找他画像的美女都得给他“上贡”才行,上过贡的,他就在画像的时候给人家修饰修饰,尽量画得漂亮点;而对于那些没上过贡的,他就故意给人家画丑了。

吃过这个大亏的美女们自然学乖了,任谁都给他好处。偏偏这个王嫱,性格耿直,不愿意讨好这个小人,从不给他好处,任他把自己画得丑丑的。果然,汉元帝一见王嫱的画像这么丑,就干脆把她打入冷宫了,永不召见。

但天底下的事就是这么神奇,没过几年,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前来和亲。这个汉元帝,是个性格懦弱的人,他不敢跟骁勇善战的匈奴人面对面地来场恶战。见匈奴人前来和亲,他自然是赶紧应承下来。

可是,选谁去和亲呢?自己宫里的美女,他是一个都舍不得。这时候,他突然想起来被打入冷宫的丑女王嫱了。这不正好嘛,王嫱既是宫里的女人,又长得丑,送给匈奴人那是再好不过了!就这样,汉元帝下令让王嫱远嫁匈奴。

送呼韩邪单于走的那天,汉元帝是大摆筵席,忙得不亦可乎,心想可算是把这位不敢得罪的给送走了。

这时候,王嫱盛装打扮出来了。汉元帝坐在龙椅上,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只见,这一位美人行动如弱风扶柳,姿态容貌美得不可方物。整个大殿上的文武百官都为之倾倒,连大气都不敢出。这怎么能是画像上那个丑得不能再丑的女人呢?

汉元帝这时候心里叫悔不迭。可是,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啊!更何况君无戏言,这两国邦交,不能因为舍不得一个女人就大开杀戒啊!悔得肠子都青了的汉元帝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含着眼泪将王嫱和呼韩邪单于送出了十里地。

披着红色披风的王嫱坐在马上,这一路,马声悲鸣,寒风渐起,自此离家,不知何时才能回。她的心都要碎了,便拿出随身所带的琵琶,弹奏起悲伤之音。潼关就在眼前,塞外的大雁一行一行飞过,悲伤之音渐起,大雁似乎都感染了这悲伤,扇动的翅膀慢了下来。再一看这位骑在马上的美丽女子,连大雁都忘了扇动翅膀,从半空中跌落下来。

后来,王嫱在匈奴生活得很幸福。她“落雁”之美貌也被中原和匈奴两地的人们所称道。

成语故事四字成语 篇10

魏国的国相子顺责问他们有什么根据?他们说:如果秦国打败了赵国,我们就同秦国表示和好;如果秦兵被赵国打败了,我们就乘它危急之时出兵袭击,可以轻而易举取得大胜。

子顺不同意这种看法,摇着头,笑道:不见得!秦国从秦孝公上台以来,从没有打过败仗,他们的将军都是富有作战经验的优秀人才;此次秦兵肯定胜赵,你们必定无机可乘!大夫们又说:就算赵国必定要被打败吧,那对我们魏国又有什么损失?邻国倒霉,强不起来,不是正好对我国有利吗?子顺反驳说:强秦是侵略成性的贪暴之国,它灭亡了赵国,决不会就此满足,必定要继续东进,那时魏国就要遭殃了。为了教育开导这些糊涂的大夫们,子顺讲了一个故事:燕雀处屋堂,子母相哺,聚居一起,快乐逍遥,它们认为住在人家屋檐上最太平、最可靠了。不料,有一天,人家灶上的烟囱坏了,火焰突往上直冒,一会儿便烧着了屋梁,一场灾难已无法避免,而燕雀们却脸不变色,依然无忧无虑,一点儿也不想到大祸快要临头了。

四字成语故事-东壁余辉成语故事 篇11

【出处】:汉·刘歆《列女传》。

传说齐国东海地方有一个女子,名叫徐吾,她的家境非常贫寒。每天夜里,她与邻女们聚在一间大屋子里纺线绩麻,而照明的蜡烛则由每个女子由家里带来。

徐吾因为穷,所以她带来的蜡烛最少。有一个姓李的女子很不高兴,便对其他人说:“徐吾带的蜡烛不够,以后不要她来和我们一起干活了。”

徐吾听了此话,颇感不平,她分辩道:“你怎么能这样说呢?大家都看得到,我每天来得最早,休息得最迟。天天打扫好房间铺好席子等你们来。坐的时候也自觉地坐在下面。这都是因为我穷,自知带的蜡烛太少。何况,同一间屋子内,多我一个人,烛光不会暗淡一点;少我一个人,烛光也不会明亮一些,而我只需借着照在东墙上的余光,就可以每天干自己的活。请你们不要吝惜那一点余光,让我蒙受大家的同情与恩惠吧。”

见徐吾说得很有道理,而且她也的确让人同情,其他女子都不再有异议,李女也无话可说了。从此,徐吾仍天天与邻女们在一起纺线绩麻,也不再有人因为她带的蜡烛少而说三道四了。

石牛粪金成语故事

【出处】《刘子·贪爱》:昔蜀侯性贪,秦惠王闻而欲伐之。山涧峻险,兵路不通。乃琢石为牛,多与金帛,置牛后,号牛粪之金。以遗蜀侯。蜀侯贪之,乃堑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帅师随后,而至灭国亡身,为天下笑。以贪小利失其大利也。

从前,四川西部有个蜀国,它的君主生性贪婪,秦国国君惠王了解了蜀侯的为人,就想利用蜀侯的弱点去讨伐它。蜀国的道路险峻,山岩陡峭,涧水深急,进兵的路线不通。惠王于是请人雕琢一只石牛,把很多的金银绸缎放在牛屁股后面,宣称这是石牛屙的。派人告诉蜀侯,要把这举世罕见的宝贝送给他。蜀侯贪得无厌,于是挖开悬岩,填平山谷,派遣五个壮健的勇士去迎接石牛。哪里知道,秦国人早已率军队暗暗地跟在石牛后面,一到山路打通,秦军就一涌而进。蜀侯因此国灭身亡,被天下所取笑。因为一心想占小便宜,结果反而吃了大亏。

故事劝诫人们:切莫贪小失大,因利忘害。

乐不可支成语故事

【出处】《后汉书·张堪列传》:捕击奸滑,赏罚必信,吏民皆乐用。匈奴皆乐为用。匈奴尝以万骑入渔阳,堪率数千骑奔击,大破之,郡界以静。乃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曰:“桑无附枝,麦穗两岐。张君为政,乐不可支。”视事八年,匈奴不敢犯塞。

刘秀称帝,建立了东汉,当时公孙述也在西蜀自称皇帝,刘秀派大司马吴汉率军前去讨伐,张堪被任命为蜀郡太守,跟吴汉一同出征。

吴汉的军队走了许多天,军粮补充不够及时,赶到蜀郡时,军粮只够吃七天了。吴汉担心断粮,不能打败公孙述,便想逃跑。于是派军士暗中准备船只,想从江上逃走。张堪听到风声,急忙去见吴汉,对他说:“将军万万不可以走,胜利就在眼前。公孙述目前已是瓮中之鳖,只要我们坚持住,一定能打败他!”吴汉被他说服了,听从了他的计谋,使用少数兵马向公孙述挑战。公孙述亲自出城应战,战不到几个回合,就被汉军刺死在城下。吴汉和张堪顺利地攻入成都。

张堪是一个品行高尚、办事公正的人,自幼熟读经史,德行出众,曾有“圣童”的美称。他进入成都后,查点府库,封存珍宝,一件件地登记造册。然后报告给光武皇帝刘秀。他自已和部下对官府和百姓的财产秋毫无犯,成都的百姓对他的清廉十分称赞。

张堪做了两天太守后,被任命为骑都尉,领兵击退匈奴的进犯。不久他又做了渔阳太守。他认真管理郡内的官吏,打击贪官污吏,奖赏有官兵,又在狐奴地区开垦稻田八千顷,鼓励百姓耕种。不长时间内,百姓富足,郡内安定,军民都很快活。他在渔阳做了八年太守,郡内没有发生一次**,匈奴也不敢再来侵扰。渔阳的百姓对太守非常敬仰,编了一首民谣颂扬他。

桑无附枝,

麦穗两岐。

张君为政,

乐不可支。

四字成语故事-无能为力成语故事 篇12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

春秋时,齐国的齐顷公曾派兵进攻鲁国,包围了鲁国北部的小城龙地。齐顷公有一位宠信的将领卢蒲就魁,他想争夺战功,就首先去攻击龙地的城门,但龙地的守兵很英勇,经过一番厮杀,反而把他抓住了。齐顷公非常着急,赶忙派人送信说:“你们别杀死卢蒲就魁,我答应不进入龙地,愿意与你们讲和。”可是龙地的将士们不听,将卢蒲就魁杀死,并且将尸首放在城墙上,让城外的齐军观看。为此齐顷公十分气愤,他亲自击鼓督战,齐军拼死作战,爬上城墙,只用三天时间就攻入龙地,接着又占领了巢丘。

卫国和鲁国比较友好,卫侯眼见鲁国受到侵犯,便派孙良夫、石稷等领兵前去援救。

卫军在路上与齐军相遇。石稷看到齐军很强大,心里害怕,打算撤兵回去,但孙良夫不同意,说:“出兵救鲁,还没有打一仗,遇到敌人就回国,怎么向国君交待呢?现在既然已经遇上敌人,就该攻击他们。”卫军与齐军交战不久,便败下阵来。石稷说:“再打下去恐怕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如果损失了军队,回去无法向国君交待。请孙先生先带军队撤退,我先抵抗一阵。”

孙良夫撤退了,齐军却咬住不放,幸而新筑人仲叔于奚阻止了齐军,救出了孙良夫,使他免于遭难。

孙良夫回去,不肯罢休。他跑到晋国去请求援兵。正巧鲁国也派大夫臧孙件来求救晋侯。当时晋国的中军统帅是克,他掌握着晋的朝政。克本来就与齐顷公有怨仇,他向晋景公请求率兵去援救鲁国和卫国。

晋景公同意,说:“就用700辆战车的兵力吧!”

可是,克嫌战车数量太少,请求晋侯再多派一些。他对晋景公说:“700辆战车,这是从前晋文公时候‘城摧之战’的战车数目。那是因为有晋文公那样的英明国君,还有像先殓、狐偃那样机智的大夫,所以才取得胜利。可我呢?与他们相比能力远不如他们,我就是做他们的仆役恐怕还不够格呢,所以我要求派800辆战车!”

晋景公答应了克的要求,派了800辆战车给他,让克率领中军,土燮辅佐上军,栾书指挥下军,韩厥为司马,浩浩荡荡地向齐国开去。

齐顷公与克在靡弃山下摆开战场,你来我往,20多个回合不分胜负。晋帅克腿部受了重伤,想要退却,他的战车的御者解张说:“我背部中箭,折断箭杆,未取箭头,继续驾车,哪敢说受伤。全军都在注视着我们,努力吧!”说完提缀击鼓,飞一般冲向齐阵,三军备受鼓舞,一拥而上,大败齐军。

晋国打败齐国后,齐国献出许多宝物,并割让大片土地,晋齐双方并在爱姜结下盟约。

五尺之童成语故事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上》。

战国时,滕文公以仁政待民,国风清明。楚国的学者许行带领弟子来到滕国,希望成为滕国百姓,他宁愿和弟子穿着粗布衣服,织席贩履为生。滕文公宽厚地给了他们一处宅院。

过了一阵子,许行对滕文公开始不满意了。他说:“滕文公还不算贤明,贤明的君主应该和百姓一道耕田种地……”另一位学者陈相,很赞成许行的话,便去对孟子说了。

孟子却反问陈相说:“许行的饭锅是自己造的吗?他的农具是自己做的吗?他的衣帽是自己缝的吗?”

陈相说:“都不是自己做的,是用粮食换的!”

孟子说:“百姓有百姓的事,国君有国君的事,如果一件件东西都要是自己制造出来的才能使用,国君就得率领天下人疲于奔命,所以我看许行讲的是邪说,不应该相信他……”

陈相辩解说:“不过依照许行的话去做,市场上就不会有欺假的行为,价钱公平一致,即使是打发五尺之童去买东西,也没有卖主欺他;布匹、丝绸长短一样,价钱便一样;麻线、丝绵轻重一样,价钱也一样;鞋子大小一样,价钱也一样。”

孟子开导陈相说:“你说的不对呀,价钱一样并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各种物品的质地不同,有好有次,所以价钱就应该有高有低,假若不分优劣一律划为同样价钱,那样会使天下发生混乱的。你想一想,好鞋和坏鞋卖同样价钱,谁能高兴呢?许行的话是虚伪的,照他的办法是治理不好国家的!”

木石人心成语故事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夏统传》。

夏统是晋朝一位多才多艺的隐士,才学渊博,能言善辩,名扬四方。许多人都想请他做官,但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一次他到京城洛阳,太尉贾充想利用他的才学和名望来扩大自己的势力,于是就劝他到自己身边来任职,不想也被他婉言谢绝了。贾充不甘心,他调来整齐的军队,装饰上华丽的车马,吹着响亮的号角,从夏统面前走过。贾充对夏统说:“如果你同意到我身边来做官,就可以指挥这些军队,乘坐这样华美的车子,那该多么让人羡慕啊!”

夏统对眼前豪华显赫的场面就像没有看见似的,一点也不动心。

四字成语故事-劳苦功高成语故事 篇13

秦末起义军中,刘邦所率军队率先攻入秦都咸阳。按照当初约定,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项羽军后至,他恐刘邦先入为王,便欲兴兵讨伐。项羽到了函谷关,把军队驻扎在鸿门,准备与刘邦一决胜负。当时,刘邦与项羽的军队实力悬殊太大,形势对刘邦非常不利。项羽的叔父项伯是刘邦军中重要谋士张良的朋友,于是答应为刘邦从中调停。第二天,刘邦带了一百多名随从,到鸿门向项羽谢罪。酒席间,项羽的谋士范增擅自让项庄以舞剑助兴的名义刺杀刘邦。项伯见状也拔剑起舞,以身体掩护刘邦,使项庄无从下手。张良见形势不妙,便去营外找到与刘邦同来的将领樊哙。樊哙得知情况后立刻一手握剑,一手持盾,冲进营门。项羽了解樊哙的身份后,赏给他一杯酒和一只生猪肘。樊哙说:“我有几句话奉劝大王,楚怀王曾跟起义将领约定:‘先入咸阳者为王。’现在沛公攻破秦军进入咸阳,秋毫无犯,等待大王到来。沛公这样劳苦立下功劳,不但没有封侯的赏赐,大王反而听信谗言想杀他,这是在继续走秦亡的道路,不应该啊!”项羽无言以对,刘邦则以上厕所为由不辞而别。

声名狼藉成语故事

秦始皇在位时,蒙恬、蒙毅兄弟俩很受信任,朝中大臣也都不敢招惹他们。秦始皇死后,中车府令赵高和宰相李斯图谋立皇帝幼子胡亥为太子,捏造罪名要害死皇帝长子扶苏和大将蒙恬。最终扶苏自杀,蒙恬被软禁起来。胡亥即位后,赵高不断地在胡亥面前说蒙恬、蒙毅的坏话。胡亥听信了谗言,便诬陷蒙毅曾经劝阻秦始皇立自己为太子,对君不忠,要把他处死。蒙毅觉得很委屈,于是为自己辩驳说道:“从前秦穆公杀死三位忠臣殉葬,又枉杀了奚;秦昭王杀死武安君白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了伍子胥。这四个国君都因杀害良臣,遭到天下人的指责,因此他们的名声都很不好。用正道治理国家,是不能枉杀无辜的!我劝你不要滥杀无罪之人!”胡亥对蒙毅的话置之不理,最后还是把他杀死。蒙恬最终也被迫自杀。

兵贵神速成语故事

上一篇:冯井中心校七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检测试卷下一篇:毛泽东思想概论期末考试重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