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触摸春天》教学方案

2024-10-14

四年级上册语文《触摸春天》教学方案(精选12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触摸春天》教学方案 篇1

触摸春天,感谢生命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的第17课《触摸春天》。

一、教材与学情

1、教情分析:本课所在的第五组课文都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所选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通过一幅幅真实而感人的画面,展示着生命的优美,感悟着生命的真谛,教诲学生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其中,《触摸春天》是一篇短小而蕴涵着深刻道理的抒怀散文,它逼真地描写了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奇迹般地捉住了一只蝴蝶,并将蝴蝶放飞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2、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对盲人的内心世界没有深刻的体会,这对理解课文,感受人物内心活动有一定障碍。因此,我在课前安排了一次“假如我是一名盲人”的体验活动,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走路、读书、写字等行动,切身感受盲人生活的不便和困难,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同时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课件)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结合上下文体会语句的含义。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三、教学重、难点

但是,本课的话题凝重、深沉,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如何深入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味安静的内心世界,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就成为了教学重点,而怎样让学生理解这一意味深长的哲理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法、学法

1、教法:结合以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以及学生的情况,我采用激发兴趣——引出课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创设情境——走进文本、触发感悟——朗读课文、适当拓展——升华主题(课件)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2、学法:在此教学方法上,学生采用体验、勾画、交流、朗读、书写等方法来学习课文,画出含义深刻意义的句子,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通过品味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动笔写下自己的感受,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五、教学准备

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解决难点问题,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其中有视频、图片和音乐等,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欣赏视频感受春天的美好,图片和音乐为学生创设情境、烘托气氛,使学生能更好地走进文本,走进文中主人公——安静的内心世界,六、教学过程

(本节课中我共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课件)

一、激趣导新;

二、整体感知;

三、细读品味;

四、拓展升华;

五、布置作业。下面我来具体说说这一课时的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课

起初,我将播放一段《春景》视频,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眼中的春天。我顺势与学生这样交流:春天多美呀,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这美丽的春天,可是你知道盲童是怎样感受春天的吗?从而引入课题——《触摸春天》。(老师板书课题,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整体感知

整体把握既是阅读理解的起点,又是阅读理解的归宿。所以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安静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我将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是她热爱春天,就在她触摸春天时创造了奇迹,这样自然过渡到第三个环节。

(三)细读品味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从中找出安静在触摸春天时创造的奇迹,全班交流后,大屏幕出示这三个句子,师生共同来细细品味。(课件)

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2、“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3、“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首先,我要让学生充分朗读这三个句子。接着,我分别引导学生用联系生活实际、抓住重点词语、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来理解句子。然后,在理解句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由我配乐范读课文,引领学生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这部分的设计为学生和文本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充分体现“阅读是老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理念,学生在这一对话过程中,也了解了一些理解句子的方法。音乐的烘托为这一对话过程渲染了气氛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接下来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看文中还有哪些句子深深地打动了自己。学生在交流中感受文章语言的优美、感受安静的纯洁、善良,感受她充满阳光、充满欢乐的美好心境;感受她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

课文学到这里,学生对安静已经有了很深入的了解,再次回到整体,说说安静是个怎样的孩子。这时学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要予以肯定,并让学生把关键词语板书到黑板上。

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她对生活的爱、对生命的爱让作者明白了一个道理——出示:(课件)“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句话是课文的重点句也是中心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在总结时,我会尊重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在以上的环节设计中,着重让学生品味、感悟,老师只是根据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加以引导,所以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老师的主导地位,从而较好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学生深入地了解安静之后,我出示海伦凯勒的图片,进入第四个环节。(课件)

(四)拓展升华

这一环节首先向同学们简单介绍海伦凯勒,接着出示她曾经说过的一句话:(课件)“世上除了用眼睛看世界,还有一种内在的视觉,那可能是更真实的,那就是用心去看这个世界。”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文链接”,了解海伦凯勒用心看到的世界。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了解像海伦凯勒这样的一些残疾人,他们经历着生活的磨难,却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爱,从而感受到做为正常人的我们是多么幸运,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学会勇敢坚强。

(五)布置作业,(第五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我设计了这样两项作业)(课件)

1、把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抄写下来。

2、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第一个作业是让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第二个作业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活动中,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课件)

触摸春天 安静 „„

老师的板书仅仅是本课的课题和主人公的名字,其它的内容由学生板书,是学生在品读完课文以后,对安静的评价语,(它可能是:自信、快乐、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等等。)此板书重点突出,是教学内容与思想的高度凝结,意图是让学生清晰的感受到安静虽然身体残疾但却拥有着美好的心灵。

以上是我说课的内容,如有不当之处,希望在座的名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四年级上册语文《触摸春天》教学方案 篇2

一、设计一:观察图片1, 用自己的话描述长城,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学习一开始就让学生观察长城挂图, 并让学生看图说话, 既训练观察能力, 又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还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到长城的整体形象。

1.教师出示挂图一, 让学生观察, 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2.同桌相互讲讲。3.点名交流, 适时评价。4.图上的内容, 在课文的何处呢?自由读课文找一找。

二、设计二:反复朗读第一段, 体会长城的雄伟壮观

设计意图:本段学习, 可以再次结合挂图一学习, 更加形象直观。教师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 分析写作技巧, 反复朗读, 感受其气势。

1.请大家自由朗读第一段, 用横线画出你心中的关键词句。2.从本段朗读中, 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先自己说, 再同桌相互补充, 最后全班交流。3.找一找, 本段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举例说说。4.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用心体会长城的气势。5.全班齐读本段, 读出气势。

三、设计三:图文结合, 变抽象的语言为形象直观的画面

意图:利用挂图二, 先让学生观察, 再结合第二段, 图文相称, 引导学生理解第二段的内容, 变抽象为形象直观, 让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活泼,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远看长城, 像一条长龙, 其雄伟的气势图中清晰可见, 那么近看长城又是什么样儿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挂图二, 说说你又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2.再读读课文, 图上的内容在文中的哪儿呢? (第二段) 3.指名读第二段, 请同学们想想本段写了长城的什么特点?哪些语句能体现出来呢?4.同桌再次分读第二段, 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四、设计四:反复朗读, 读中想象, 读中悟情

意图:本段的学习采用抓重点词、句子, 教师范读、引读、学生反复诵读、想象等手段, 引导学生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及其聪明才智, 顿生敬佩之情。

1.了解到长城的高大坚固, 气势雄伟, 下面我们忍不住要登上长城了, 站在长城上, 你会有什么感想呢?先自由说说, 再交流。2.自读课文第三段, 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3.本段第一句是个什么句?起什么作用?该句中有哪几个动词, 并标出, 并说说这些动词用在这里起什么作用?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 重读动词, 读出语气。5.再读该段二三句, 说说自己的理解。6.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 为什么?学生自由朗读、划线、交流。7.闭上眼睛, 听老师范读, 想象一下古代劳动人民干活的情景, 把你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 体会一下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及智慧。8.带着无限的敬意齐读第三段, 读好关键词句, 读出感情。

五、设计五:以读代讲, 读出对长城的无限赞美之情

意图:本文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前文内容的回顾梳理, 反复引读, 帮助学生加深对该课的理解, 培养其民族自豪感。

1.请同学们仔细回忆一下, 近看长城, 它是什么样儿的?而后齐读最后一段。2.近看长城呢, 它又有什么特点?生回答后又齐读最后一段。3.想想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修筑长城的, 多么的不容易啊!生回答后要求再齐读最后一段。4.通过三次朗读, 谁来说说长城为什么算得上是世界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呢?5.学到这里, 你心中感受如何?6.再次齐读最后一段, 感受长城的雄伟气魄。

六、设计六:创新作业, 写导游词

意图: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读书、思考、想象的平台, 引导学生对长城有了深刻地了解, 并能将长城介绍给更多的人, 同时也是考查学生对本课的理解程度。

师总结:“不到长城非好汉”, 好多人都想亲自登上长城, 一睹其雄姿, 有机会的话, 老师也想去, 你们呢?请你写一篇导游词, 带领更多的人去登一次长城, 感受长城的雄伟气魄。

七、教学反思

我就结合预先设定的这些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课堂实际的效果, 学生的所得进行反思:

(一) 感受长城的气势雄伟

首先请学生自读第一自然段, 并结合挂图说说长城给自己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在读文后, 体会到长城很长。重点理解了“崇山峻岭”、“蜿蜒盘旋”的含义,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长城的气势雄伟。

(二) 感受长城的高大坚固

对于近看长城这一段的处理, 我采取先让学生默读, 要求学生边默读课文, 边对照小图, 在图上把长城各个部位的名称和位置标出来, 这样一来, 学生在读课文时, 图文对照, 边读边看, 让学生理解课文有了一个依托, 在这个依托上又加深了学生对长城的理解。再引导学生从长城条石的大, 长城的宽, 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雄伟壮观去感受长城雄伟气魄,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有些不理想, 自己的讲解太多, 学生比较被动。

(三) 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艰辛

四年级上册语文《触摸春天》教学方案 篇3

四年级语文下册《触摸春天》教学反思

《触摸春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讲一个叫“安静”的盲童小女孩在春天充满花香的早晨竟然捉住了一只蝴蝶又把它放飞的故事。

教学中我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上课伊始, “谁愿意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朗读水平?”为学生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然后揭示新课。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课文中描绘的哪些画面出现在你的脑海里?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花香间流连---花丛中穿梭---准确地把手伸向一朵月季花---拢住了一只蝴蝶---放飞蝴蝶。接着请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幅,认真地读一读描写这幅画面的文字,想一想从这些文字中你感受到什么,你能把自己感受到的读出来吗?在小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接触文本,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画面,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推敲,体会文本内涵。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又引导学生诵读、品读、想象读等等,带领学生以读悟情,以读生思,在读中品,品中读。经过学生自己的朗读体会,无声的文字转化为了有声的鲜活的语言。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

四年级上册语文《触摸春天》教学方案 篇4

稻田镇实验小学张俊彩

【教案背景】

《触摸春天》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意境隽美,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而我们的孩子对盲童的生活缺乏体验,对生活的思考也缺乏经历。所以最好用需要的课件来辅助教学,增加直观性,能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切实地落实本课的重难点。

【教材分析】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篇简短的抒情散文真切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文笔细腻,用词丰富、优美。选编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二是学习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1.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体会其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积累。

(2)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自主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进行反复研读、思考,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在交流中不断完善、升华自己的认识。

(3)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深入体会一些关键词句的含义,教学难点是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具准备】

幻灯片、《千手观音》的舞蹈片段、《触摸春天》朗读媒体文件.flv、《触摸春天》朗读.mp3

【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对语言的品读感悟中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又能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1.欣赏舞蹈《千手观音》片段

2.观后谈感受:知道这是什么节目吗?有什么感受?

(学生的感受可能只停留在对节目的赞美,教师要适时提醒学生这是一群残疾人表演的。)

3.引入课文:一群残疾人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真是一个奇迹。有个盲女孩也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跟随着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

板书课题17 触摸春天

二、朗读欣赏,体验春天。(播放《触摸春天》朗读媒体文件.flv)

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四、品读课文,探究体悟。

1.课件出示“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

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1)安静来到哪儿散步?我为什么要喊出声来?

(2)安静创造了一个什么奇迹?

(3)为什么你认为这是奇迹?有什么感受?读读,希望你读得流畅!

2.比较句子:

(1)她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2)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读一读,体会这两句有什么不同,哪句更好,为什么?谁能读出这两句不同的感觉?

3.出示“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指名学生读后,问:“我”喊出声来了吗?为什么不喊出声?请怀着作者同样的心情读一读。

4.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1)自由读读这个句子。

(2)“竟然”什么意思,安静本想拢住什么?“竟然”可以换成什么词?可以用“竟然”说一句话吗?

(3)现在大家都是安静,请闭上眼睛,伸出双手,跟着老师的声音来做动作,想象。“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没有体验过的地方。”(停顿片刻)你体会到了什么?“神奇的灵性”指什么?

再来一次,这一次要边做边想边跟老师一起说。

5.出示“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安静的心灵来到了一个她完全没有体验过的地方。”让学生齐读。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提醒学生联系课题进行想象。)

6.出示“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学生自由读这句话,读后谈感受。

五、总结收获,升华情感。

1.播放《触摸春天》课文朗读

让我们随着课文朗读轻声读一读课文,再次享受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想一想,安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幻灯片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千手观音》剧照、海伦·凯勒相片,教师随机旁白: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一群残疾人用她们美妙绝伦的舞姿征服了观众,做出了许多正常人也做不到的事;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幽闭在盲聋哑世界里的人,竟然毕业于哈佛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处处奔走,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或感悟?请随着轻松的音乐,打开心灵之窗,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悟。

3.出示语句:“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齐读。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从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或段落,抄写和背诵下来。

2.按照课后学习伙伴的提示,搜集热爱生命的感人故事,小组合作办一份以“热爱生命”为主题的板报。

【板书设计】触摸春天

盲童安静放飞蝴蝶

拢住惊讶

创造奇迹热爱生活权利

【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着力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画面。在课堂上能随着孩子一起品味美文,体味哲理,是一件快乐的事。我在讲授中,紧紧抓住课文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吟咏,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人文意韵,使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要珍惜生命。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的简要反思:

优点:

1.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播放大家熟悉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生动、鲜活的情境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2.围绕话题,选择重点,读中感悟,以读见悟。

围绕“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这个话题,抓住课文中最为关键的词句或段落,引领学生调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与课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匹配、重组,从而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创造,再用融入了自己理解和情感的语言去再现课文所描述的情境,呈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认知。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时,引导学生诵读,带领学生以读悟情,以读生思,在读中感受,让学生走进了安静的内心世界,平面的文字变成了立体的画面。

3.总结收获,升华情感。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这是作者对眼前这动人的一幕所抒发的人生感悟,也是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在理解这句话时,由于学生阅历浅,对那些身残志坚,创造生命奇迹的人不太了解。这时,适时补充海伦·凯勒的事迹,她生活在黑暗中,幽闭于盲聋哑世界里,却建起了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播放《千手观音》,观看一群聋哑人优美的舞姿,伴随着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读一读,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不足:

语文教学应该“以读为本”,在充分地有感情地朗读基础上体会文本中蕴

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篇5

1、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学生能够正确读出“畅、磕、弧、翔”等7 个生字,会正确写出“径、畅、磕、绊”等9个生字。 小径、流畅、磕磕绊绊”等12个词语,并理解其意思。

2、通过自读课文,学生能够抓住要点,用自己的话比较完整地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联系上文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能够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懂得热爱生活,珍惜生活。

4、通过反复朗读,学生能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佳句。

【学习重点】

体会一些关键语句的含义。

【学习难点】

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媒体运用】

1、硬件媒体:计算机 投影仪

2、软件媒体:文字 画面

【教学时间】

30分钟

【教学过程预设】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有关语句,教师配乐诵读。

2、谈话导入

有一个八岁的盲女孩,和海伦·凯勒一样,也心怀希望,用独特的方式触摸着属于她自己的春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思考走进课文———《触摸春天》。

(二)巩固字词,检查读书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词,指导书写生字“瞬”。

(三)走进文本,用心感悟

1、认真听读,小组交流

听老师来读一遍课文,边听边想,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没有哪些不懂得地方!

2、全班交流感受 推荐读书方法

(1)交流阅读后的收获。

(2)推荐“有文字想画面”的读书方法。

3、提出读书问题 感受全新体验

(1)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竟然”体会当时的神奇。

创设情景,体会人物内心。

师生同读,走进人物内心。

(2)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认真听读,用心体会。

展开想象,交流听后感受。

通过词语“扑闪”与“扑腾”的对比,体会用词的准确与巧妙。

4、读写结合 写话训练

此时安静仿佛还在对蝴蝶说着什么,仿佛还对自己说着什么?请同学们把自己想到的话写下来!

5、相机总结 引读重点语句

一个生活在黑暗世界里的孩子,就是因为她心中有这种浓浓的爱,所以从她这简单的一拢一放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到了她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她也在创造着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所以,作者也不由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四)总结提升,拓展升华

同学们,同在一片蓝天下,谁都有生活的权利,只要我们心中有爱,爱自己,爱他人,爱我们身边所有美好的一切,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用心触摸到属于自己的春天,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课后练习】

请同学们从下面的题目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去实践。

1、搜集海伦凯勒的故事。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 篇6

《触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热爱生命”主题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是一篇简短的抒情散文, 它真切地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 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 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文章用词细腻、丰富、优美。通过课文学习, 使学生认识到: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 生活阅历有限, 对探讨“生命”这种抽象问题的抒情散文, 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课难点之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复习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感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爱;通过学习, 使学生懂得珍惜生命, 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很深的词句。

难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精神, 感悟作者所揭示的深刻道理, 渗透生命教育。

●教学准备及环境

教师设计并制作相关知识的专题学习网站;应用电子白板和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学过程

1.游戏闯关, 复习字词

师:我把这课的生字词, 变成了两次闯关游戏, 看哪位同学能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任务 (如图1) 。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教师网上监控, 巡视指导;学生上台演示;教师评价后, 学生齐读这些词语, 巩固记忆。

师 (写字指导) :本课有很多要写的字, 请同学们仔细看“写一写”里的生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怎么写的 (如图2) 。再拿出田字格本, 写一写你认为最难写的字。

学生写字, 教师巡视。展示个别学生作品并点评。

设计意图:用游戏闯关的方式对本课的生字词进行了复习, 让学生在此情境中自觉学习, 以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生字词, 避免复习的枯燥无味。

2.播放视频,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 我们学习了《触摸春天》, 今天, 我们再次欣赏春天的美景 (学生观看视频) 。

我们都喜爱春天, 每天都用眼睛感受着美好的事物, 可就有一些特殊的人, 他们看不见蓝天、白云、鲜花, 他们眼前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可是, 他们的内心是否也是一片黑暗呢?他们是如何感受这美丽多姿的世界?现在, 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盲女孩的心灵, 看看她是怎样感受春天的。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色彩绚丽的春天景色的视频播放, 让学生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然后通过突然的联想、对比, 引出课题, 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3.走进课文, 品读感悟

教师对本课学习网站内容及功能作简要介绍。学生戴上耳机, 操作计算机, 自学课文。

师:好, 安静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奇迹?

生:“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划出相关句子。让学生自由读句子, 然后指名阅读该句子。

师:老师听到你把“竟然”这个词读的特别重, (在“竟然”下加点) 你是怎么理解的?能把它换成另外一个词吗?

生:可以换成出乎意料、居然、没想到。

师:再请你读一读 (师指导生阅读出出乎意料的感觉, 并指名读、齐读) 。

一个正常人想捉住一只蝴蝶也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作者却亲眼看见盲女孩将蝴蝶拢住了。你们体会到作者是什么样的感受?

生:惊讶、奇怪。正常人都抓不到蝴蝶, 而盲人却抓住了, 这真是一个“奇迹” (师板书“奇迹”) , 真是“不可思议”。

生齐读句子。

师:是啊。安静怎样能拢住睁着眼睛的蝴蝶呢?她靠什么呢?

生:神奇的灵性。 (师板书)

师:你们从哪些语句里体会到安静有“神奇的灵性”?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相机划出相关句子, 并给重点词语加点 (如图3) 。

生1:“安静在花丛中穿梭, 她走得很流畅, 没有一点儿磕磕绊绊的。”

生2:“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生3:“这个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师:是什么, 让一个盲女孩流连忘返呢?

生:是春天。安静很热爱春天。

师:是呀, 安静是个盲人, 她看不见, 但她热爱春天, 整天在花香中流连, 想象一下, 安静一定也…… (生:摔过跤) , 遇到过…… (生:各种困难) , 但她毫不…… (生:害怕) , 毫不…… (生:气馁) 。所以才拥有了“神奇的灵性”啊!她是用自己的手指和…… (生:心灵) 在触摸春天。

设计意图:词语是文本的窗口, 让学生通过“文字-联想-语言-文本”的过程, 增加对课文的了解与对安静的认识。

师:此时此刻, 我们突然明白, 盲女孩安静是在用双手触摸着春天, 在用“心”感受春天, 可当她拢住蝴蝶后, 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自学5~6自然段。

生:“许久, 她张开手指, 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 安静仰起头来张望。”

教师在电子白板上划出这句话, 指导学生反复读并引导思考:安静为什么将蝴蝶放飞?

生:安静强烈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在安静心灵里, 蝴蝶也有生存的权利。所以, 安静将蝴蝶放飞了。

师:老师仿佛看见了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安静仰起头面带笑容的张望。同学们, 一个盲女孩, 她怎么会张望?安静能看见吗?

生:能, 她能用心感受到。

师播放放飞蝴蝶动画, 让学生体验安静的感受。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 伸出手随着老师的朗读一起做动作、一起去触摸, 感受……

师 (配乐朗诵)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 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 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许久, 她张开手指, 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 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 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 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学生起立, 闭着眼睛随着教师的朗读用动作感受安静的内心。

师:假如你是安静, 刚刚你闭眼仰望时, 看见了什么?

生:安静多么热爱春天啊。她在用心张望这个美好的世界。她张望到温暖的太阳, 绿茵茵的草地, 芬芳的花朵, 叽叽喳喳的小鸟, 亲爱的妈妈……

师:安静的心中是黑暗的吗?

生:不是。

师:她心中是一片怎样的世界?

生1:五彩缤纷的世界。

生2:充满光明的世界。

生3:神奇美好的世界。

生4:多姿多彩的世界。

师:是啊, 安静用她特有的方式, 用双手在触摸春天, 用心感受春天, 她的内心拥有一片多姿多彩的世界。此时此刻, 你心中涌动的是什么?

生:深深的感动。

教师让学生通过拼图游戏, 进一步体会安静的内心拥有怎样一个世界。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示并给予适当评价 (如图4) 。

教师再次出示文段, 让学生齐读并感悟 (如图5) 。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读懂文字背后含义的同时, 让学生感悟到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

师:在这个清香袅袅的早晨, 安静不仅使作者深深地感动, 而且让作者领悟这样一个道理。 (出示句子)

生 (齐读)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这句话, 你怎么理解?“谁”指的是谁?

生:安静。

师:除了安静你还会想到哪些人?

生:我想到了海伦·凯勒, 她为自己创造了缤纷的世界。

生:我想到了残奥会上的运动员们, 他们为自己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世界。

……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请大家来观看一段残疾人舞蹈视频《牵手》。

看了舞蹈, 结合身边发生的残疾人的故事, 你有什么感受?

生:无论你是否有健全的体魄, 都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师:说得真好, 让我们再次有感情的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这里的“谁”包括你自己吗?

生:包括。

师:是的,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生活的主人, 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千言万语, 汇成一句话。

生 (齐读)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读中悟, 悟中读, 启发学生质疑, 并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解疑, 通过对课文最后一句的理解, 使学生对生命的体悟得到提升。

4.拓展延伸

师:读完这个故事, 我们同作者一起感动, 感动着安静创造的奇迹, 感动着安静内心那片多姿多彩的世界。其实, 不只是安静, 还有更多的残疾人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在我们的专题网站中, 拓展延伸的内容有名人名言、名人故事、视频园地、缤纷世界, 感悟生命5个板块,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浏览。

学生自由浏览。

师:你们心中一定有很多话想说。对安静、对残疾人、对自己、家人、朋友说点什么, 现在就可以说出来, 也可在课后发电子邮件或进入学校论坛发表自己的感想。

学生谈感想。

师:像安静这样的残疾人让我们明白了:无论健康还是残疾, 只要心中有爱, 热爱生活, 就一定能够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遇到困难, 要相信, 阳光总在风雨后。让我们再次铭记这个道理——

生: (大声齐读) “谁都有生活的权利, 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设计意图:“我会说什么”其实已内化成学生想说什么了。在感悟了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之后, 在体会了“我”的情感历程之后, 学生的说话水到渠成, 把语言实践活动有效地进行下去。

●教学反思

1.亮点

(1) 教学设计精心。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 使其体现出针对性、层次性和任务驱动性, 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计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 使每一个学生经过认真读课文后都能回答, 如学习课文时, 教师启发学生质疑:盲女孩为什么能在花园中很流畅地走路?为什么她能很准确地抓住蝴蝶?而后为什么又放了?从而慢慢过渡到学习课文的重难点, 理解对生命的感悟。

(2) 体现语文阅读。教师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 理解课文、化解难点, 最后理解作者的感悟。同时, 让学生想象在自己手中放飞蝴蝶的动作, 激发其探索欲和求知欲。

(3) 学习方式突破。本课综合互联网及计算机教室环境下的有效教学, 自制专题学习网站, 通过动画播放为学生创设情境, 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课文, 在应用互联网资源拓展延伸课文知识中开拓学生视野, 渗透人文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

(4) 学习手段拓展。本课应用电子白板调度教学资源, 对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和词语, 根据需要划线、批注、解释、截屏、拉幕, 以突出显示课文, 帮助学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5) 反馈手段扩展。本课应用社会交互软件, 如利用博客开展探究式学习, 反馈学生对社会残疾人生活现象的调查结果, 交流学生的学习感受。

2.不足

依据学情随机调整教师的预设做得还不够。例如, 要学生列举残疾人奋斗不息的事例时, 教师设计此环节的本意是引导学生感受残疾人顽强不屈的精神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精神。但是, 学生举例中多是体现了同情, 这如何过渡到对生命的赞美?由此引发思索:课堂教学, 教师一定要预设可能出现的“节外生枝”。

点评

《触摸春天》, 其实就是教师带着一群明眸皓齿的天真孩童去感受与体会一个盲童心灵深处有声有色、有形有味的美妙世界——一个安静心目中“春”的世界, 这个体验历程应该是很奇妙的, 同时需要教师和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这篇教学设计从整体上看, 整合的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执教者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营造了一个双向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 在教与学的设计和构想中, 也有了变革传统教学结构的趋向。其中, 我尤其欣赏教师在电子白板上随着学生的朗朗书声勾勾点点的自然状态, 同时也欣赏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仍然重视基于文本的设问和追问, 且很好地把握了“读”和“悟”的关系, 也很赞赏通过专题学习网站组织学生展开的拓展学习, 这些都体现了执教者的一种智慧和用心。当然, 学生也许更喜欢视频、闯关游戏和自由拼图等环节设计, 然而这也恰恰是令我最感困惑的问题, 亟待与同行商榷的问题:盲童的世界需要眼睛以外的感官去触摸和感受, 当安静的心灵之窗被迫关闭时, 她便打开全身心去与自然交融, 构想一个她心目中的春的世界, 而视频与拼图环节的设计, 则把一种空灵的幻想还原成具象的真实世界, 也削弱了教师所精心设计的“让孩子们闭上眼睛, 伸出手随着老师朗读一起做动作、一起去触摸、感受……”这一环节的唯美。

近年来, 信息技术与学科间的有效整合, 我们探索得很多, 但突破却很少, 基本未脱离学科辅助型教学模式之窠臼, 因此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探索, NOC活动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研究和争鸣的平台, 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来学习和探究。

四年级上册语文《触摸春天》教学方案 篇7

学习目标:

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75%的学生能正确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7个生字,95%的学生会写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 学生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80%的学生能针对课题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3、 学生会说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10%的学生能在课堂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4、 学生会说出学完本课的想法,并能结合课文实际,说出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依据:课标要求(中年级段):

识字与写字 :

1、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个左右会写。

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

2、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学习重点:

30%的学生会发现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反复研读,小组交流,说出这些词句的精巧。

依据:课标指出要注意在诵读中使学生体验情感,领悟内容。

学习难点:

创设情境,学生结合亲身经历,说出对“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看法。

依据:课标指出,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75%的学生能正确读出本课要求会认的7个生字,95%的学生会写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 学生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80%的学生能针对课题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教学流程:

一、 导入课文

1、谈话:闭上眼睛,谈失去光明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对热爱生活的人来说,身上的残疾不能阻挡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2、板书:触摸春天。

3、读题目,你有那些疑问?

二、 初读课文。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朗读:一人一段,开火车读

3、学生评价:谁读得好?谁还需要改进?

4、谈体会,学生说出读懂了什么?

三、 扫清字词障碍

1、 检查读字情况

2、 说出生字中你掌握了哪些?

3、 巧记难写的字,说出识字方法  瞬  缤  磕

4、 检测:看拼音书写生字

(完成第一个目标)

四、 再读课文,体验情感

1、谁(用什么方式)触摸了(怎样的)春天?

2、你认识到一个(    )的小女孩?

(完成第二个目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生会说出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10%的学生能在课堂上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生会说出学完本课的想法,并能结合课文实际,说出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触发情感

本文介绍了什么事?安静是个怎样的女孩?

二、默读课文,画出喜欢的句子。

1、这些句中可以看出安静是个什么样的女孩?

(乐观  坚强  热爱生活)

2、指导朗读,读出感情

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我几乎要喊出声来了,因为那朵月季花上,正停着一只花蝴蝶。

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

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此刻安静的心上,一定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蝴蝶在她八岁的人生划过一道极其优美的曲线,述说着飞翔的概念。

3、神奇的灵性指什么?

4、背诵以上好句

(完成第三个目标)

一、潜心会文,交流体会

1、再次读安静“拢蝴蝶”的描写。

2、为什么在常人看来极为普通的蝴蝶会给安静带来想象?

3、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安静相比,你有什么要说的?

4、练习:谁都可以        ,只要你       。

谁都可以        ,只要你       。

假如,安静在你面前,你会对她说什么?

(完成第四个目标)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方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积累好词句。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道理。

4.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感受作者对生命的关注,懂得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怎样引导学生从盲童的角度,体会小女孩安静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因为学生缺少体验。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所表达的情感,可以结合“思考练习题”重点来体会。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叩解课题,引入情境。

二、自读课文,识写生字。

三、再读课文,自读自悟。

四、布置作业,积累词句。

第二课时

一、设置情境,导入课文。

四年级语文上册四班教学总结 篇9

语文教学总结

胡向婷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本学期,我承担四年级四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回首这一学期的工作,感触颇深。本学期,我除了认真备课、认真批阅作业、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外,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1、讲读课文教学,重在训练。

讲读课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是进行语文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凭借,在讲读课文教学中我做到了(1)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词句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加大词、句、段的训练有肋于篇训练的顺利进行。(2)加强篇的训练。篇是小学高年级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要帮助学生了解篇的一些基本知识,掌握一些篇结构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篇的整体印象。为了使训练有效的进行,课堂上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在交流讨论中感悟知识;要么让他们自由朗读,让他们在读中领悟知识;要么集中学习,让他们在讲解中理解知识等。并运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结合课文,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

2、读写例话的教学,重在指导。

“读写例话”是本册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读读例话,提醒他们例话在读写的哪方面做了提示,并让他们

联系本组的讲读课文对例话进行讨论、分析、总结。这样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知识来获取新知,不但培养了他们学以致用的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积累运用的教学,重在引导。

积累运用是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它包括了汉语拼音、字、词、句、篇、标点、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内容。训练内容与本组课文有很大的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根据题目的特点和时间的需要进行妥善安排,力争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引导学生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我还引导他们明确训练的原因、意图、知识点等,以便让学生举一反三。这样,不但巩固了知识,而且培养了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注重教材、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教学方法的学习和总结、注重新理念的学习和运用等。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学生了解不全面、缺少教学经验、教法单一等。我将本着“勤学、好问、善思、实干”的准则,把今后的工作要做得更好。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篇10

这篇课文是以写景为主的散文,文章语言优美,词语丰富,句子变化错落有致,特别是“潮来时”一段,把钱塘江潮描绘的有声有色,读来令人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与文本融为一体,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奇特的景观,我在教学设计中主要注重了以下两点:

一、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发展多种能力。

学生的语文能力主要通过学生实践活动“习得”,不是老师教会的,在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让作者一起去钱塘江大堤上去观潮,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的兴趣,然后图文并茂,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文中优美词语,重点句子学生在“激情、互动、思辩、表达”中得到理解,如:学生看完“潮来时”课件后,很快能抓住文中重点词语理解句子,领悟文美的蕴意。使其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印象最深的是部分学生总不敢举起小手,这一细微处老师不能忽视,我用风趣“摸瞎”游戏指名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在惊奇中自主的举起了小手,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以课文为本,教会学生写作方法。

教完作者的观察顺序及从哪些方面去描述潮水在学生理解课文后相当明了。因此,我让学生小组讨论写作方法,继承传统的“引用贯通”的教学方法,并用动作演义“人生鼎沸”的场面。再结合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知道如何描述场面,这一环节在整节课堂上看上去是“重复”的导教,但间接的让学生加深了记忆,落实积累到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这节课整个教学流程是“感受——理解——运用——延伸”。我是从以上几个方面去努力达到自己设想。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遗憾很多:如果课堂上把学生已经激发的情感通过不同方式的诵读训练表达出来,课文思想情感将更深化;如果老师提出问题更精确化,课堂效率会更高一些;如果让学生学会在读思中去自发的发现问题,不始终围绕老师一问一答的形式套教材,老师将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愉快;如果教学环节中细微处弘扬学生个性,教师大胆放开,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将会真正落到实处。今后教学中我会从这些不足之处进一步摸索求进,找到与孩子们共创造的愉快课堂。

2、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紧紧抓住“神奇”这条主线教学,我始终坚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的读文、谈感受。由于本篇文章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整体印象比较明确,并且在我的引导下,从文中找到重点词语来概括自己的感受。在细品课文体会时,我让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在读文中感受,在感受中读文,就像在品一杯香茶,反复的体会、回味,从中真正感受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神奇壮丽,使学生心中达到真正的惊叹。了解作者用具体、准确的数字,用比较的方法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这节课能以学生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充分自学、交流,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这与课标的精神是相符合的。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归纳语言,积累语言,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能力。拓展实践学生补充介绍各自了解的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其他情况。这节课教完了,我觉得有遗憾的地方,如:本节课在联系上下文推想文中重点词语的内涵上体现的较弱,如果能进一步加强词语的理解,对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主旨有更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基础语言;在补充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资料上比较有限,课堂上对文章内容的相应扩展和延伸,会更好的帮助学生体会其神奇与壮丽,并且使得课文的知识量也有一定的扩充,更能激发学生课下对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进一步探索和学习,将课堂进行无限的延伸。

3、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较难的课文,在讲解榕树时,抓住远看和近看,远看像许多株,近看只有一株。“好像把它的生命力全部展示给我们看„„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让学生感受到大榕树的枝叶茂盛。让学生明白两种写作方法。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4、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篇课文中,我觉得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几点,值得我以后在教学上要注意的。第一,重点段落读的时间还不够。本课重点是形状的变化,但是学生对云的形状变化是怎样的还不够。主要是让学生自由读的时间不够,导致学生掌握不够好。第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整节课,我感觉总是自己牵着学生来走。缺少了让学生来讨论、质疑的时间。第三,在扩展阅读的部分文章可以让学生提前来读。例如《火烧云的形成》《云体的各种体态》都可以在预习的时候先读,对于学生对火烧云有进一步的认识。第四,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这篇课文有排比的句式出现,可以在课堂上点明一下在写作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做。

园地

一、教学反思: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特别是学生的作文,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教师做及时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学生的对本单元的习作结构明显掌握,大部分学生的作文有了明显的进步!

5、教学反思: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一个学生扮演苏轼,其他的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可以互相采访,内容是大家学习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习,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6、教学反思:

本课有几个难点不好理解,如“爬山虎的叶尖儿为什么一顺朝下?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采用自主研读,交流收获。如: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这样既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又打破了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效果很好。

7、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始终围绕“蟋蟀的住宅为什么说是伟大的工程”?让学生结合内部结构,外部结构,建造过程来谈。让学生了解本课拟人的写作手法。

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在指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从而领悟作者对这种精神的敬佩赞扬的思想感情。本课要求学生学会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但有个别学生对搜索的搜和隐蔽的蔽写错的较多,今后多加强对这几个字的指导。

8、教学反思:

本课是略读课文,但此文对于启发学生平时做事要仔细观察、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两个重点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1、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

2、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又做了什么?我在课前准备了大陆漂移的有关资料、图片和动画,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大陆漂移的现象,让学生从视觉上直接体会魏格纳的发现。学生在读中感悟,在看中体会,同时领悟出观察仔细的重要性。语文园地二: 教学反思:

在写作文时要让学生抓住观察事物的特点,观察它的发展变化,运用好修辞手

法,按一定顺序进行描写。让学生初步练习同桌互改、互评的习惯。教师还可针对不

同学生的习作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评。

9、教学反思:

这堂课有一个最大的问题也是我这堂课最大的收获就是——和学生的眼光交流。我这堂课和学生眼光交流不多,特别是在某个学生回答问题时,我没有用眼光看其他学生,因此,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听别人的回答,学生听课注意力也不集中。我当时也没有想到什么好的方法去调控。课后想想,当听某个学生的回答时,眼睛余光可以扫视其他同学,确定他们有没有在听。当发现有的同学没有在听时,老师可以请发言的同学先停下来,然后,可以用“口令”或“表扬认真听的学生”等办法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10、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在设计时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理解能力为主,但上完这一课,发觉与设计时的意图相差较远。我对学生如何学习这一课显然准备不足。备课时自己总认为经过多年的教育,学生对“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是福”的道理不用过多的引导,就能接受。然而,在上这一课时,却很不顺畅,学生兴趣不高,发言的很少。即使有个别同学能讲一点自己的感受,但与同学们实际生活中的行为相去甚远。我们的教学不能只是说一套,做一套,而一定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切的认识这个道理,从而变为实际行动。这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11、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童话故事,用朴实的语言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的真挚情谊。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我用生动感人的动画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分别是鸟儿和树平和生活的场景,鸟儿千辛万苦寻找大树的场景和鸟儿对着灯火给树唱去年唱过的歌的情景。初衷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来感悟文本。

为了更好地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是非常必要的。我知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就是在教师,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中展开的。而要想读好课文,首先就要让学生走进课文中的种种角色,体会每一个角色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教学初始,我就逐步引导课文中小鸟的三次问话的语气,让学生们体会鸟儿和大树分别时的难分难舍,小鸟寻找时的焦急与艰辛,越来越明朗。这样,渐渐的,孩子们走近了这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之中,把握了读的感情基调。

然而,由于在我引出课题的阶段浪费了太多课堂时间,我删去了原本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朗读训练的方法,如:分角色读,小组读,男女生比读,师生合作读。

课堂教学的高潮我设计在小鸟面对着灯火,唱起了去年唱的歌。这里三个自然段文字很简单,却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这里既是情感的暴发点,更是情动辞发指导学生练笔的训练点。我让学生读,让学生变成小鸟读,学生提问:“①鸟儿为什么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②鸟儿看到灯火为什么还要唱去年唱过的歌?③鸟儿为什么飞走之前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学生提问,学生解答,教师适当引导。这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最后我还在这里安排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环节,语文课堂应是听说读相结合的。学生交流后,感慨很多,很出乎我的意外。

12、教学反思:

本课安排学生实践活动时间多、形式多,功能多,训练密度大,每项活动目的明确,都注意了有效性和大面积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在教学中,也感到因学生举手较多,没有使每一位同学都有表现的机会。课文读的少一些。在指导读中还有所不够。整节课感到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的。

园地三: 教学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综合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体验了童话的魅力,感受到了童话给我们

带来的快乐,通过让学生讲童话演童话和写童话,了解了童话的特点,同时让学生

在讲童话的演童话的过程中,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语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篇1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其中男生19人,女生27人。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高,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在期初,我着重培养学生语文课堂上的行为习惯,有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小动作会影响到他不去倾听别人的发言,便不能很好地分析别人的问题,从而不能很好地提高表达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提高语文能力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连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

“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

三、教学策略:

1、要熟悉本册教材的学期教学目标,把握单元教学和课文教学目标,并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好课时教学目标。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朗读、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基本的训练,本册教材有两个单元着重进行默读和背诵的训练,课堂教学中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能力的协调发展。本册教材的单元训练点编排,考虑到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联系。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注意表达的方法,从读中学写。听说训练除了教好4次听说训练外,阅读教学中要练习听话说话。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本册教材的一

个特点是各单元有明确的阅读、习作、听说训练点,教学中要把这些训练点的要求落到实处。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转移到训练目标导向上来。一篇课文教学2-3课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要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训练时,要发挥“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提示”的教学,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前;有的可以放在学习课文中进行;还有的可以在学完课文后再巩固、加深认识。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5、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以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抓课堂教学为重点,以干事创业、放开手脚抓质量为突破口,以新课程标准为指针,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为目的,真抓实干,扎实工作,为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成绩而努力奋斗。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篇12

我班共有学生56人,男生30人,女生26人。全班成绩稳定的尖子生不多,只有张小晴、冯祺、朱安琪等少数同学成绩较稳定。学生的学习习惯比较差,平时虽然不会大吵大闹,但上课时特别会开小差,如:宋世杰、杨龙、邓加威、豆德健、魏文龙、魏兵、宋祖磊、李传兵、李鹏、邓芳等,其中杨龙、魏文龙、宋世杰、宋祖磊、邓芳、邓加威等学习基础比较差,杨龙、魏文龙、宋世杰、宋祖磊因为特别贪玩,懒记知识、怕背书,家长管教不善,总是拖欠作业,成绩很不理想。

二、语文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三、教材的主要特点

四年级上册教材的主要特点,与一、二、三年级教材是一脉相承的。

(一)加强目标意识,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二)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分组编写,确定专题的思路比前几册有所拓宽,除了思想内容方面的专题外,“中外童话”是从文体角度定的专题,“作家笔下的动物”则是侧重体会文章的表达形式。

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的思想,在按专题编写教材时,注意了加强整合,每组的课文都围绕专题编选,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各项内容也都围绕专题来安排。而且,围绕专题安排的各项学习内容与学习活动,前后有联系,有照应,做到环环相扣。这样,就使整组教材以至整册教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本册教材,在编写时既考虑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考虑有利于学生的学,努力使教科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又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学本”。这一特点在教材里有多种呈现方式:一是在课文的文前、文中或文后,以吐泡泡的形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自读自悟;二是在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安排了引导自主、合作、探究的题目;三是在每组课文后面安排了学生对本组所学字词进行自查自测的“词语盘点”;四是“语文园地”中设置了“我的发现”“展示台”“宽带网”等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栏目。

四年级上册的“我的发现”,在“发现”的范围上有所扩展,安排了4个关于读写方法和习惯方面的发现,分别是:读文章时要想象画面,边读边想提出问题,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表达清楚。“我的发现”栏目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吐泡泡形式改为小林、小东两个孩子的对话。这两个孩子,可以理解为学生自己和他的一个学习伙伴。教材中,他们的对话一般只是提起某个话题,开了个头,为同学们交流某一方面的发现留有较大的余地。

(四)加强开放性,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语文学习是母语的学习,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局限于课堂,应该把语文学习引向生活,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本着这样的思想,教材的编写加强了开放性,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主要表现:一是注意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二是从生活的实际需要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练习写作;三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了《格林童话》和《爱的教育》,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四是通过综合性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这样的编排,充分体现了听说读写各项语文学习活动的综合,课内外语文学习的紧密联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教学措施及建议

上述四个方面的特点,是教材各个部分的共同特点。由于每个部分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在编排上还有些不同的特点。

(一)识字、写字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识字都是随课文安排。无论是精读课文还是略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认识的字。学生通过前三年的学习,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而且课文中的生字都有注音,所以完成认字的任务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教师可在学生自学自查的基础上作适当检查,并对少数不容易读准或容易混淆的字作适当指导。所附选读课文中的生字均未注音,为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独立识字能力,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查字典解决。

要求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进行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把写字的任务妥善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内学生要有比较从容的写字时间,不要把写字的作业都留到课外。教师要对不容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容易写错的笔顺作具体指导,使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已经会写的字构成的新词,也可让学生找一找,抄一抄,不断丰富词语的积累,还可采用听写词语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字词掌握的情况。

四年级上册,仍然单独编写钢笔字和毛笔字教材,要凭借这些教材,加强对学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指导。

(二)阅读教材与教学

四年级上册的阅读教材,除安排识字和写字任务外,还注重以下五个方面的引导: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1.练习朗读和默读。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常用的方法。教材中许多课文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进行阅读教学,一定要多读少讲,把比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读书,让学生主要通过自主的入境入情地朗读,读懂课文,有所感悟;并通过朗读的实践,逐步提高朗读的水平。

默读的练习也是四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的重点。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教材中有多篇略读课文明确要求通过默读了解课文内容。精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虽然没有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但是许多练习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完成。默读能力的提高有个训练的过程,要求学生默读应留有比较充裕的时间,使学生能切实地默读课文,并按要求认真思考,默读以后要注意检查效果,决不能匆匆忙忙,使默读的环节流于形式。

2.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上一篇:心理活动的词语下一篇:我写了自己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