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字成语集锦

2024-10-02

多字成语集锦(精选7篇)

多字成语集锦 篇1

多字成语 三字

1、安乐窝:泛称安逸的住处。

2、杯中物:杯子中的东西,指酒。杜甫有诗云:“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3、步后尘:后尘,走路时扬起的尘土,指跟在别人后面追随,模仿。

4、杵臼交:杵臼,舂东西的木棒与石臼。后称交友不嫌贫*。

5、掉书袋:掉弄书袋,指言谈中喜欢用书上的文字或成句。

6、东道主:原指东路上的主人,后称款待宾客的主人。

7、恶作剧:过分地戏耍捉弄人。

8、耳边风:从耳朵边吹过的风,比喻听过后不放在心上的话。

9、父母官:古时对州县官的称呼。

10、父母国:古时称自己出生的国家。

11、父子兵:上下关系亲如一家的军队。

12、风马牛:即风马牛不相及,喻指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13、黄粱梦:比喻虚幻不实的事和欲望的破灭犹如一梦。

14、紧箍咒:后来比喻束缚人的框框。

15、九回肠:形容胸间的愁闷、痛苦已到了极点。

16、口头禅:后泛指经常挂在嘴上而没有实际上意义的词语。

17、每事问:遇事多做调查研究。陶行知有诗《每事问》云:“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18、闷葫芦:难以猜破的哑谜,弄不清楚的事情。

19、门外汉:指对某项知识或技能还没有入门的外行。

20、绵里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也比喻小心珍护。

21、迷魂汤:迷信的人指地狱中使灵魂迷失本性的汤药。比喻迷惑人的话语或行为。

22、迷魂阵:比喻使人迷惑而上当的圈套、计谋。

23、莫须有:意思是“也许有”。后来指凭空捏造罪名。

24、马后炮:比喻事后才采取措施。

25、马前卒:旧时指在车马前供奔走使役的人,后多用以比喻为别人效力的人。

26、鸟兽散:人群象鸟兽般一哄而散。

27、牛马走:本意是指在皇帝前如牛马奔走的人。常用作自称的谦词。

28、破天荒:指从未有过的事。

29、敲边鼓:意思是从旁帮腔。

30、敲门砖:拣砖头敲门,门开后即弃砖。比喻猎取功名的工具,功名到手即可抛弃。

31、敲竹杠:借故欺诈或要挟,以骗取财物。

32、清君侧: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

33、绕指柔:原意自喻英雄失志,俯仰由人。后来亦借以形容柔软。

34、杀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35、狮子吼:佛教徒比喻佛祖讲经,如雷震天地。

36、忘年交:指忘记年龄的交友。即不拘年岁行辈的差异而结交的朋友。

37、无底洞:比喻永远不能满足的欲望。

38、想当然:据推想,应当是这样。现在大多指凭主观想象认为如此,与事实并不相合。

39、一溜烟:形容跑得很快。

40、一窝风:形容许多人乱哄哄地同时说话或行动。

41、一言堂:后用以反映领导作风不民主,一个人说了算。

42、眼中钉:比喻极其厌恶憎恨的人。

43、应声虫:随声而应的虫。比喻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

44、执牛耳: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领导地位。

45、直如弦:像弓弦一样的正直。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比喻外强中干的人------(纸老虎)比喻不劳而获的人------(寄生虫)比喻不要脸皮的人------(癞皮狗)比喻在当地仗势称霸的人-------(地头蛇)比喻外表和善而内心凶狠的人------(笑面虎)比喻见风使舵的人——变色龙

比喻恩将仇报的人—— 中山狼

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替罪羊 比喻吝啬小气的人—— 铁公鸡 比喻随声附和的人——应生虫 具有突出才干的人(千里马)

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人(长舌妇)

性格直爽、爱发议论的人(直筒子)

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中山狼)

团结中起领导作用的人(领头羊)

具有突出才干的人(擎天柱)(千里马)

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人(长舌妇)

性格直爽、爱发议论的人(直肠子)

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中山狼)(白眼狼)

团结中起领导作用的人(领头雁)(执牛耳)具有突出才干的人(千里马)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人(长舌妇)性格直爽、爱发议论的人(直筒子)恩将仇报、忘恩负义的人(中山狼)团结中起领导作用的人(领头羊)

五字:

一心挂两头 一去不复返 一百二十行 一字长蛇阵 一言以蔽之 一言抄百种 一沐三捉发 一举手之劳 一退六二五 一棒一条痕 久旱逢甘雨 千里送鹅毛习惯成自然 漏翁沃焦釜 一棍打一船 十万八千里 十年九不遇 十指有长短 八字没一撇 下笔如有神 三年不窥园 女大十八变 女大不中留 天下无难事 天子无戏言 天下第一号 天高皇帝远 不食烟火食 不能赞一词 不打不相识 日久见人心 功到自然成平地一声雷平原十日饭 篱牢犬不入 日近长安远 火上无冰凌 文齐武不齐 水火不相容 水底涝月亮 渴望不可及 世上无难事 东风射马耳 东西南北人 汉贼不两立 礼多人不怪 礼轻情义重 旧瓶装新酒 民以食为天 夹袋中人物 岁月不待人 先下手为强 步步生莲花 时势造英雄 私仇不及公 覆巢无完卵 后浪推前浪 行行出状元 众怒如水火 自以为得计 欢娱嫌夜短 更上一层楼 花无百日红 庐山正面目 快刀斩乱麻 苛政猛与虎 版版六十四 饱暖生淫欲 依样画葫芦 贫贱不能移 物不平则鸣 物依稀为贵 狗咬吕洞宾 恨铁不成钢 桃李满天下 捉将官里去惟有读书高 贪多嚼不烂 盲人骑瞎马 空口说白话 驽马恋栈豆 树倒猢狲散 贵人多忘事 独木不成林 恶事行千里 顾三不顾四 顾前不顾后 蚍蜉撼大树 读书破万卷 病急乱投医 疾风扫落叶 疾风知劲草 家丑不外扬 家书抵万金 猢狲入布袋 惺惺惜惺惺 富贵不能淫 替古人耽忧 眼不见为净 猕猴骑土牛 祭神如神在 象煞有介事 鹿死不择音 道三不道两 谩上不谩下 墙倒众人推 疑心生暗鬼 慷他人之慨 六字:

一个鼻孔出气 一不做二不休 一动不如一静 一而再再而三 一传十十传百 一步一个脚印 一床锦被遮盖 一虎难敌众犬 一客不烦二主 一蟹不如一蟹 丁是丁卯是卯 九牛二虎之力 士可杀不可辱 万变不离其中 三寸不烂之舌 三折肱为良医 大开方便之门 中惠而实不至 井水不犯河水 太岁头上动土 五十步笑百步 天无绝人之路 天不怕地不怕 天有不测风云 无所不用其极 不可同日而语 不当家花拉的 不足为外人道 不知天高地厚 不怕官只怕管 不废吹灰之力 不登大雅之堂 止谤莫如自修 勿谓言之不预 父母在不远游 务白头马生角 牛头不对马嘴 手无缚鸡之力 长安居大不易 风马牛不相及 从虎龙从云 心有余力不足 巧诈不如拙成 东风压倒西风 犯天下之大韪 生同裘死同穴 生米做成熟饭 礼之用和为贵 立与不败之地 发昏章第十一 毕其功于一役 过五关斩六将 过屠门而大嚼 耳闻不如目见 老死不相往来 死无葬身之地 死不死活不活 存十一于千百 有过之无不及 有志不在年高 有志者事竟成 有目不识泰山 吃一堑长一智 当面鼓对面锣 迅雷不及掩耳 如入无人之境 如坠五里雾中 远水不救近火 拒人千里之外 求人不如求己 求大同存小异 吹皱一池春水 男女授受不亲 言必信行必果 事实胜于雄辩 英雄所见略同 拉大旗做虎皮 明人不做暗事 彼一时此一时 卑之无甚高论 使功不如使过 经一事长一智 挂羊头卖狗肉 竖子不足与谋 胜不娇败不馁 狡兔死良狗烹 哀大莫如心死 闻名不如见面 活不活死不死 前怕狼后怕虎 神不知鬼不觉 几来之则安之 恭敬不如从命 赶着鸭子上架 起死人肉白骨 夏虫不可言冰 热锅上的蚂蚁 烈女不更二夫 顾左右而言他 借寇兵赍盗粮 冤有头债有主 疾雷不及掩耳 海水不可斗量 高不成低不就 掷地作金石声 眼不见心不烦 眼中疔肉中刺 悬羊头挂狗肉 敢怒而不敢言 貂不足狗尾续 割鸡焉用牛刀 强不强以为知 满招损谦受益 七字:

英雄无用武之地 一寸光阴一寸金 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生七十古来稀 人怕出名猪怕壮 千里姻缘一线牵 人逢喜事精神爽 初生之犊不惧虎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过其门而不入 身在曹营心在汉 宰相肚里能撑船 八字:

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一丝不线,单木不林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一佛出世,二佛涅盘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十目所视,十指所指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分象人,七分象鬼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山河易改,本性难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己不所欲,勿施于人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 匹夫无罪,怀碧其罪 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 见可而进,知难而推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从善而登,从恶如崩 月润而风,础润而雨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为臣死忠,为子死孝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 为渊驱鱼,为从驱雀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水来伸手,饭来张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生与忧患,死于安乐 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头痛灸头,脚痛灸脚 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机不可失,时不在来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成者为王,败者为虏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庆父不死,鲁难求已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尽信书,不如尽无书 如闻其人,如见其人 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走了和尚,走不了庙 运用之妙,在于一心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时光如箭,光阴如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兵来将挡,水来土堰 身在江湖,心驰魏阙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取之无禁,用之无竭 招之既来,挥之既去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知足不辱,知足不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城门失火,殃及鱼池 树犹如此,人和以堪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皇天不亲,惟德是辅 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香铒之下,必有死鱼 狮子捕兔,亦用全力 顺人者昌,逆人者亡 顺之者成,逆之者败 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顺天者逸,逆天者劳 顺德者吉,逆德者凶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悔而谆谆,听我藐藐 说一是一,说二是二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差若毫氂,缪之千里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神而明之,存孚其人 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饿死是小,失节是大 拿贼拿脏,拿奸拿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捉贼要脏,捉奸要双 积庆之家,必有余庆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盛明之下,其实难副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铜山西崩,洛神东应 欲人无闻,莫若勿为 得人其昌,失人者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禄无常家,福无定门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躲得和尚,躲不得庙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疑人不使,使人不疑 疑行无成,疑事无功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靡不有初,克鲜有终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九字:

巧夫做不得,无面馎饦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姜太公钓鱼,原者上钩 千镒之裘,非一孤之白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十字: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民不惧死,奈何以死惧之 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人在矮墙下,怎敢不低头 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十二字: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既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 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更二夫 十四字: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三国”成语集锦 篇2

一臂之力臂:胳膊。指一部分力量或不大的力量。表示从旁帮一点忙。语出《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七步成诗语出《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指人才思敏捷。

三顾茅庐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访聘的故事。后指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语出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章:文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语出《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事由变化,在预料之中。形容原先预料的准确。语出《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语出《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云:说。表示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语出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乘虚而入乘:趁。趁着虚弱疏漏的地方进入。语出《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五内:五脏;俱:都;焚:烧。五脏都像着了火一样。形容像火烧得一样。比喻非常焦急。语出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寄:寓居,暂住。指人的生命短促,就像暂时寄居在人世间一样。语出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仰:依赖;息:呼吸时进出的气。依赖别人的呼吸来生活。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主。语出《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伯仲:兄弟长幼的顺序,老大,老二。比喻人与事物不相上下,难分优劣高低。语出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君主时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语出《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奸:坏事;科:法律条文。为非作歹,触犯法令。语出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偃:放倒;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原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现指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语出《三国志·蜀志·赵云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逊:谦让,有礼貌。说话粗暴无礼。语出《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初出茅庐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语出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刮目相待刮目:擦眼睛,表示用新眼光看人。比喻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语出《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语出《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危急存亡之秋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语出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路人:路上的人,指所有的人。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语出《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虚:不真实。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语出陈寿《三国志·徐邈传》:“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语出《三国志·吴志孙传》:“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语出《三国志·江表传》:“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敝帚千金敝:破旧;敝帚:破旧的扫帚。也作弊帚千金。一把破扫帚,看成价值千金的宝贝。比喻东西虽不好,由于是自己的,却看得很宝贵。语出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手不释卷释:放开;卷: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语出《三国志·吴书·吕蒙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为期不远;待:期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语出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语出《三国演义》:“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旦夕之危旦夕:比喻短时间内。危:危险。形容危险逼近。语出《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语出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對自己很合适的环境。语出《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妄:过分地;菲薄:小看,轻视。过分看轻自己,形容自卑。语出诸葛亮《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屈指可数形容数量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语出《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常见多字成语典故 篇3

【成语故事】古代《乐府诗集》中有一首《长歌行》,作者借园中葵来揭示人生该如何度过青年这黄金时代,诗文如下:“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睎。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晖。常恐秋节至,睎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典故】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乐府诗集·长歌行》

【释义】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示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平日弗用功,自到临期悔。 明·张岱《课儿读》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成语故事】公元前5,晋国魏舒继任执政大臣,他派魏戊去当梗阳县令。魏戊把一桩不好了断的官司上报给魏舒。官司的一法方送一个漂亮的女乐人给魏舒。大臣阎没和女宽借吃饭之机,劝谏魏舒,说他们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典故】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释义】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

【用法】作谓语、宾语、分句;指看人

【近义词】以升量石、以己度人

【相反词】易地而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

【成语示列】他处处怀疑别人在跟他过不去,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成语故事】北齐时期,学识渊博的袁聿修做了博陵太守,他为官清廉,公私分明,不收取别人的钱物。有一次他去外地考察,路过兖州。老朋友兖州刺史邢邵拿出一匹当地生产的白色丝绸送他,他以考察地方官员注意瓜田李下之嫌婉拒朋友的好意。

【典故】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乐府诗集·君子行》

【释义】走过瓜田,不要弯下身子提鞋;经过李树下面,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用法】作宾语、分句;比喻避嫌

【相近词】瓜田李下

【成语举例】俗话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成语故事】古代卖油郎秦重爱上有名的妓女花魁娘子,他很痴情。花魁也很喜欢他,为了筹集一夜十两银子的宿费,他拼命节俭积聚,连银铺的伙计也发感慨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后来花魁跳出妓院火坑,嫁给秦重做老婆,两人恩爱一辈子。

【出处】别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

【解释】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相近词】人不可貌相

【反义词】以貌取人

【成语举例】说道:‘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成语故事】明成化年间,苏州倒运汉文若虚拿朋友送的一两银子买了几篓太湖橘子随商船航海,到了国外他一篓橘子卖了百两银子,朋友劝他买一些货物回去倒卖,他运气特别差惯了,就说:“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典故】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释义】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心有余悸

【相近词】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第四讲 成语集锦 篇4

导入:

1、看图说成语:展示典故图片让学生看图说成语,比比谁说的多?(一边说,一边记)

2、看图用成语描述:如展示一幅绿草图片、秋天的落叶、蓝色的大海、面部表情等让学生用成语来描述出来

3、游戏中学成语:先由老师说出一个成语,然后由学生来接,接的最多的学生有奖励。

一、归纳成语类型:

名著荟萃:缓兵之计 锦囊妙计 三顾茅庐 桃园结义 望梅止渴 单刀赴会 初出茅庐死心塌地 火眼金心 倒打一耙 半路出家 金玉良言 心神不定 逼上梁山义薄云天官逼民反

古诗成语:走马观花 春分得意 无可奈何 似曾相识 天长地久 粉身碎骨 怒发冲冠源头活水 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 万紫千红 潜移默化 人面桃花 千呼万唤 悲欢离合 结构式成语归纳:先让学生举例说说,一边说一边写下来。

AABB:吞吞吐吐 世世代代 干干净净 山山水水 沸沸扬扬 密密麻麻 日日夜夜 „„AABC:芸芸众生 咄咄逼人 亭亭玉立 心心相印 彬彬有礼 „„

ABCC:书声琅琅 文质彬彬 人才济济 兴致勃勃 千里迢迢„„

ABAC:不闻不问 无忧无虑 不折不扣 全心全意 自由自在„„

无—无-:无法无天 无拘无束 无穷无尽 无情无义 无牵无挂„„

如„„:如意算盘 如饥似渴 如花似玉 如释重负 如出一辙„„

含反义词的成语:

远近闻名、积少成多、左邻右舍、里应外合、黑白相间、头重脚轻

含近义词的成语——生龙活虎胡言乱语东奔西走千言万语

表示高兴的成语——兴高采烈眼开眼笑欣喜若狂喜出望外扬眉吐气

三字俗语:红眼病、摔跟斗、笑面虎、碰钉子、墙头草、顺风耳、千里目

表示性格特点的成语:

活泼可爱能说会道温柔体贴心灵手巧虚心好学精明能干

关于动物的成语:

望子成龙来龙去脉群龙无首龙飞凤舞如虎添翼

调虎离山骑虎难下照猫画虎天马行空汗马功劳

马到成功老马识途牛刀小试笨鸟先飞呆若木鸡

胆小如鼠

描写四季特点的成语:

春: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花香鸟语花红柳绿百花盛开

夏:骄阳似火暑气逼人 烈日当空 绿树成荫

秋:秋风送爽秋高气爽秋色宜人春种秋收

冬: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白雪皑皑鹅毛大雪

二、练习巩固

一、选出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成语,写在括号里。

引人注目 一筹莫展 相安无事 欢天喜地 垂头丧气 坚定不移 将信将疑 举世闻名 窃窃私语

胸有成竹 想法设法 神气活现 安然无恙 交头接耳 愁眉苦脸 千方百计 海底捞针 惊弓之鸟

近义成语()-()()-()()-()()-()

反义成语()-()()-()()-()()—()

三、成语填空。

至()至义悲()欲绝()留之际井然有()忠于()守心()神往()名思义

四、根据要求写成语

1、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几个含有叠词的成语

A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A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AB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C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几个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几个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出下面成语中的人物主角 四面楚歌()初出茅庐()煮豆燃萁

()纸上谈兵()背水一战()指鹿为马()草船借箭()完璧归赵()卧薪尝胆()负荆请罪()毛遂自荐()闻鸡起舞()三顾茅庐()望梅止渴()

六下诗句、成语集锦 篇5

1.与爱国有关的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李贺《马诗》 2.与思念家乡有关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 3.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除夕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清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中秋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秋、重阳

4.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思念的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可爱的月”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理解人的月”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和谐柔美的月” 5.与送别有关的成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6.与春天有关的诗句: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春色满园关不尽,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7.与夏天有关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8.与秋天有关的诗句: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9.与冬天有关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10.与长江有关的诗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词语训练

颇有节奏()

望而却步()

半途而返()...炯炯有神()

如梦初醒()

错失良机()....苍翠挺拔()

完好无损()

感激涕零()()....百感交集.(时光荏苒..(迷途知返.(含羞待.放(应有尽.有(叶影参差..(孜孜..不倦(全神贯.注(奔流不息.(情不自禁(..

博大精深..(见贤.思齐(川流不息.(化险为夷.(托.物言志..(若等闲...(乾坤..()))))))))))))))()(深.思熟.虑(白驹.过隙(迫不及.待(数世.同堂(五彩缤纷..(花影迷离..(直截了当.(功德无量.(司空见惯.(朝夕.相处(温.故知新(诲人不倦.(喻.之以理(乐此不疲.()()3)

匪夷..所思()

鉴.往知来()

莫衷.一是.()

玉琢.冰雕.()

美不胜.收()

微风乍.起()

滔滔..不绝()

意味深长..()

从容不迫.()

五彩斑斓..()

学而不厌.()

苦心孤诣..()

闻过..则喜()

褒贬两用的成语集锦 篇6

【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实际上“非非”是佛语,指“一般人认识达不到的境界”,因此也形容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迅速 比喻办事圆滑。

【秀色可餐】本是形容美好的容色使人忘掉饥饿,多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但也可指山林花木非常优美。

【粉墨登场】指化装上台演出;也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此义项用的较多)

【登峰造极】意思是到了极点,但它有褒贬双重感情色彩。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贬义。也指比

【短小精悍】①形容人个儿矮小却精明强悍;②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不省人事】①指人昏蹶过去;②不懂人情世故。

【斑驳陆离】陆离,指色彩繁杂;斑驳,颜色杂乱。①形容色彩杂乱不齐;②指建筑、器物等的古老陈旧。

【标新立异】①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中性词。②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贬义。【异曲同工】①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②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

【咄咄逼人】①原形容说话伤害人,令人难受。②现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受。③也形容后辈超过前人,令人赞叹。④也指形势发展很快,促使人赶上。

【天马行空】①比喻思想行为无拘无束;②形容文笔超逸流畅。

【纵横捭阖】①形容在政治上运用各种手段分化争取;②形容文章大开大合,不受拘束。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另眼相看】褒义指看重和优待,贬义指用另外的眼光来看待,含有歧视的意思,【异想天开】用来形容思想解放,想法独特时,含有褒义;用来形容想法很不切实际,非常奇怪,带讽刺意味时,含贬义。

【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事是非,只关心自己,不关心公众事情。

【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可圈可点】原指文章精彩,值得加以圈点,现形容表现好,值得肯定或赞扬。

【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评头论足】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贬义词。

【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鸾飘凤泊】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离散或飘泊不定。

【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开交,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穷形极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如虎添翼】既比喻凶恶的得到帮助后更加凶恶,也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后更加强大。

【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志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应接不暇】 暇:空闲; 不暇:没有空闲,来不及。指美景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形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台杜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比喻用行动迷惑对方,实际上另有所图。后来用“暗度陈仓”比喻暗中进行某种活动(多指男女私通)。【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例句补充:

1、左右逢源: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二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现在以贬义用法较常见。例: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错。

2、灯红酒绿:既可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可形容都市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例: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灯红酒绿,热闹非常。正确。

3、指手画脚:多用来指轻率地指点、批评,也可指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示意。例:每天早晨,他都要人

跑到花园里,指手画脚地练动作,抑扬顿挫地背台词。错。

4、秀色可餐: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秀色可餐地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正确。例:苏杭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之为“人间天堂”实不为过。正确。

5、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例: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正确。

6、空穴来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例:事件发生之前,政府并没有一个运行有效地预警系统,老百姓只能在假想中自我分析,因此,这次“非典型肺炎”所引起的恐慌,并非空穴来风。正确。

7、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的很彻底。例:“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正确。

8、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实际上“非非”是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达不到的境界”,因此也形容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例:TVB编剧可谓想入非非,将《水浒传》和《无间道》凑成一个现代警匪故事,只是想象力太丰富就流于胡编乱造。正确。

9、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例:老校长性情极温和,却是一个绵里藏针的人,在原则问题上,他向来是非分明,一丝不苟,对师生要求严格。(《世纪金榜》 正确

10、按图索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例:他们根据受害者提出的线索,先找王某,再按图索骥,最终找到了制造假酒的黑窝。正确。

11、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例:汉奸李某,抗战开始不久就向日寇暗送秋波,后来干脆卖身投降,公开作了日寇的走狗。正确。

12、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例:我们做事情有时候要瞻前顾后,考虑周全。正确。

【国色天香】①女子容貌超群;②牡丹花色香倶佳。【齐大非偶】①比喻婚姻不是门当户对;②双方势位悬殊,难于建立对等关系。【移宫换羽】①指乐曲换调;②指事情内容有所变更。

13、长袖善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例:今年春晚除了彭丽媛的独唱无伴舞外,其他的歌舞节目都是群体的,服装尽显华丽,演员个个长袖善舞,台下看得眼花缭乱。错误。例: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舞台上,深圳市代表团全体成员通力合作,长袖善舞,终于使深圳市获得乐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办权。错误。

14、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例: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正确。

15、不三不四:一般是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例:本来不错的一篇文章,让你们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正确。

16、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例:交易会展览大厅里陈列得一件件色泽莹润,玲珑剔透的玉雕工艺品,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客商的青睐。正确。

17、惨淡经营:本是形容画家在下笔之前用心考虑画面布局的辛苦。后来比喻艰苦创立、困难地经营某一事业。例:王全书同志的著作集《感悟中原》即将出版,这是他多年含辛茹苦的经验结集,也是他长期惨淡经营的成果。正确。

18、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例:他们两个眉来眼去,早就好上了。正确。例句:吴三桂与多尔衮之间,早已眉来眼去,暗中交通。正确。

19、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也指技艺继承人稀少。例:春节期间,王府井大街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不绝如缕,热闹极了。错误。

20、捉襟见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例:盗挖天山雪莲日益猖獗的主要原因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又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正确。

21、金玉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例:医学博士王祥学识渊博,他不仅在免疫学领域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在营养学等方面也有诸多独到的见解,真可谓金玉满堂。正确。

22、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例:想不到祖父变化这么大,满头白发,老气横秋,连走路者很困难了。错误。

23、登峰造极: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可以说已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美妙无比。例:于右任先生的草书写得非常好,真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正确。

24、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例:蹇叔的老谋深算,弦高的勇敢机智,先轸的忠直刚烈,都只寥寥几笔,便刻画得栩栩如生。正确。

25、粗枝大叶:形容简略或概括;也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该义项使用较多)。例:还有十分钟就要上车了.你只粗枝大叶地告诉我就行了。正确。

26、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例:他才思敏捷,一眨眼就洋洋洒洒写下了近千字的文章。例:这个贫困县的三个领导分坐三辆轿车去基层检查工作,一路上洋洋洒洒,好不气派。

27、分庭抗礼: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例:这位拳击手得了冠军后洋洋自得,以为今后再也没人能与他分庭抗礼了。例:法国当时正处于**之中,国内诸侯飞扬跋扈,竭力扩张自己的实力,无视国王的特权,与国王分庭抗礼。

28、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例:李景把门面装潢得金碧辉煌,别出心裁地把那些光怪陆离的货物陈列在霓虹灯下,真叫人目迷五色,爱不释手。例: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29、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例:面对剑拔弩张的阵势,他处之泰然,没有显露出任何惊慌之色。例:对这么严重的问题,有的同志还处之泰然,不以为意,我

们有提醒这些同志引起注意的必要。

30、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例:就在那次交谈中,他亲身感受到了诗人那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态度。例:高士其是一位可敬的儿童文学作家,他的作品大都写得平易近人。

31、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也形容因饥寒冻馁而战抖的样子。例:我又在北平看见摩登小姐们骑车游春,看他们那种战战兢兢的样子,实在令人不好受。例:有那等贫寒之家,身无遮体之衣,口无应饥之食,战战兢兢,冻剥剥的袖手低头。

32、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例:刘黑七朝秦暮楚,有奶即娘。例:烽烟满郡州,南北从军走,叹朝秦暮楚,颠沛流离。

33、两袖清风:比喻做官清廉,也比喻贫穷或手头没有积蓄。例:王县长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例:解放前,他在村上当个穷教师,落得个两袖清风,依然住着祖上留下的三间草屋。

34、平铺直叙:常指写文章平淡无味,重点不突出;也指即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接地叙述。例:驻科索沃地区的几位青年记者发回的新闻背景材料信息丰富,平铺直叙,得到新闻部主任的赞扬。

35、肝脑涂地:引用义是竭尽忠诚,甘愿牺牲。它的本义是形容惨死。例:他在攀登峭壁时跌了下来,肝脑涂地,惨不忍睹。

36、一针见血: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本义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例:我很胖,可是这位老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我很佩服。

楚汉战争前后成语典故集锦 篇7

1、破釜沉舟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与秦将章邯战于巨鹿时)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后以此表示下定决心,义无反顾。

2、明修栈道 暗渡陈仓

——出自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明显的假象迷惑对方,而暗中却采取出人意料的行动打击对方。

3、拔旗易帜

——出自《史记·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韩信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4、约法三章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原是刘邦入咸阳后的亲民举动,后指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5、背水一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背,背向;水,江河;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6、沐猴而冠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7、十面埋伏

——出自《前汉书平话》中卷:“会天下诸侯,困羽九重山前,信定十面埋伏。”意思是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军,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8、运筹帷幄

——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刘邦)不如子房。”意思是说,张良坐在军帐中运用计谋,就能决定千里之外战斗的胜利。后来人们就用“运筹帷幄”表示善于策划用兵,指挥战争。

9、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鸿门宴上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10、四面楚歌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11、霸王别姬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霸王项羽在和汉高祖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诀别。“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12、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出自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绐韩信》:“韩信为人告反,吕后欲召,恐其不就,乃与萧相国谋,诈令人称陈豨已破,绐信曰:‘虽病强入贺。’信入,即被诛。信之为大将军,实萧何所荐,今其死也,又出其谋,故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之语。”后比喻事情的成败都出于同一个人。

13、胯下之辱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后比喻极大的侮辱。

14、一饭千金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意思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15、韩信将兵 多多益善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越多越好。”后以此比喻越多越好。

16、羞与哙伍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韩信鄙视樊哙,不屑与他同为列侯。后泛指以跟某人在一起为可耻。

二、揭竿而起——秦末农民起义(板书)

师(设问):那么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又是什么?领导人是谁?他们是怎样号召大家起来推翻秦朝统治的?(展示《大泽乡起义》图片)下面我们来看几位同学的表演。掌声有请!

(学生表演陈胜吴广起义)(通过表演加深印象,同时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教师点拨:刚才同学表演的就是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展示《秦末农民战争形势图》,并指图分析。课件闪烁起义地点“大泽乡”和 “张楚政权”)教师点拨,并板出:起义——政权——发展

(问)陈胜吴广起义得到各地农民的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分析):秦因其残暴的统治失去了民心,而陈胜吴广起义符合农民反抗暴秦统治的迫切愿望,他们发动的起义是一场“伐无道,诛暴秦“的正义斗争。因此他们的起义得到了各地农民的响应。师:很好!(问)陈胜吴广起义结果如何?

生:由于秦军的强大,不到半年,起义军就被镇压下去,吴广、陈胜相继被害。师:(设问)陈胜吴广起义虽失败了,但它的爆发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呢?

他们大无畏的革命首创精神却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陈胜吴广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为后来的 起义军 推翻秦朝统治打下重要基础。

师:陈胜吴广牺牲之后,农民起义的烈火并没有中断,各地起义军还在继续进行斗争,其中项羽、刘邦两支起义军逐渐壮大起来并领导秦末农民战争,最终推翻秦的统治。

三、秦亡汉兴(板书)

师:大家知道秦朝灭亡的关键战役是哪一场吗? 1、巨鹿之战(板书)

(显示:巨鹿之战图片)(让学生看图讲故事)

师点拨:根据刚才同学所讲,大家知道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项羽是怎样做的吗? 生:砸破锅,凿沉船,烧掉军营。

师:这就是我国著名的成语故事——破釜沉舟。师(问):你认为项羽这么做高明吗?

(有人认为项羽是不懂兵法;也有人认为项羽这么做实在是高。)

生(最终分析):当时项羽在兵力上处于绝对劣势,按常规战法,很难取得胜利。项羽采取这种做法,破釜沉舟,激发了将士们的斗志,要么胜利前进,要么战死疆场,没有任何退路。破釜沉舟并不违背兵法,兵书上就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说法。项羽在特殊情况下,运用这种特殊做法,应该说是高明的。师(问):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生:最终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奠定了反秦斗争胜利的基础。巨鹿之战成为决定秦朝灭亡的关键。师:与此同时,刘邦率兵直逼咸阳。秦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显赫一时的秦朝只存在了短短的 15年,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师:下面,根据我们对秦朝兴亡的了解,请同学们对秦始皇做一番是非功过的评价。人物评价: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你认为呢?(学生辩论)

生 A:秦始皇是暴君!他滥施民力、欺压百姓,贪图权贵; 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也正是因为他的暴政才导致了他的灭亡。

生 B:不对!他是千古一帝。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还修长城抵御匈奴,开凿灵渠开发南疆。这些功业都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所以他不愧千古一帝的称号。生 C:但是他的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生 D:所以我觉得他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一位暴君,总体来讲是功大于过。

师总结: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但要注意,评价历史人物要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方法,当然,更主要的是看他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所以秦始皇的功绩是主要的。

师:秦朝灭亡后,战争并没有平息,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并没有实现。项羽、刘邦为了争夺帝位,又把中国社会推入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之争”。2、楚汉战争(板书)

(问)这时的楚汉之争,性质还是不是农民起义呢?

生:不是,因为项羽、刘邦已不是农民起义的领袖,他们的身份分别是“西楚霸王”和“汉王”,这是一场统治者争夺帝位的战争了。师:说得很对。

师:(展示《鸿门宴》图片)战争开始时,楚强汉弱,项 羽常胜,刘邦常败。图中说的是哪个故事? 生:鸿门宴

师:这里有个成语叫什么? 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师:后来形势发生变化,刘邦反败为胜,其关键战役是“垓下之围”。公元前 202 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西汉 建立时间:公元前 202 年

建 立 者:刘邦(汉高祖)(板书)

都 城:长安

(问)楚汉之争中,开始 时,楚强汉弱,项 羽常胜,刘邦常败; 后来刘邦却能反败为胜,为什么? 生(分析):在战争过程中,项 羽刚愎自用,不尊重人才,最终失败;而刘邦注意招贤纳士,取信于民,入关之后,即颁布“约法三章”,赢得了百姓的支持,为了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

教学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课件PPT 电影片段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电影《大风起兮 楚汉相争》片头,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揭示本课学习内容

二、初读歌诀,识记字词

1、出示歌诀(课件)

楚汉相争刘邦赢

霸王别姬谈伶仃

2、借助拼音,自读歌诀

3、同桌检查,订正字音

4、多种方法,熟读歌诀(小老师领读、小组赛读)

5、指名朗读,师生评读

6、自学交流,巧记汉字

7、学习词组,强化识字 楚国 汉朝 相互 争夺 刘邦 赢取 霸王 告别 虞姬 感叹 伶俐(1)

自由读词

(2)

说出不明白的词,师生交流(3)

点读(25)霸王别姬(课件)(谈谈读后感受)

三、巩固练习,强化应用

1、背诵歌诀

2、用自己喜欢的生字宝宝组词、练习说话

四、拓展延伸,升华提高

观看电影《大风起兮 楚汉相争》电影片段,了解楚汉相争的历史。

如讲古文《鸿门宴》时,可先挂出刘邦项羽进军路线图,再介绍刘邦与项羽相争时的军事形势:“在秦末农民起义军中,有两只声势浩荡的队伍,一支是刘邦的队伍,一支是项羽的队伍。楚怀王曾与他们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大怒,欲击刘邦。当时,项羽兵四万,刘邦兵仅十万在霸上。项羽欲击刘邦易如反掌。刘、项两军相距四十里,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鸿门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举行的一次宴会,它揭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这次宴会包藏杀机,是一场明争暗斗,扣人心弦的政治斗争。请看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笔下是如何描写的吧。” 《鸿门宴》教案

上传: 赖华健

更新时间:2012-5-17 16:14:36

《鸿门宴》(语文版高一必修)

第一课时

课型——自主研讨课

(一)问题导入

猜一历史事件(多媒体展示提示语:项庄

舞剑

沛公)

学生根据阅读积累猜出“鸿门宴”(调动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板书课题:鸿门宴

(二)学生展示

①为了更好学习文本,学生以“大家”为栏目,配合自制幻灯片介绍司马迁和《史记》。

衔接语: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位作家,他“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这便是司马迁。(多媒体)《大家》:司马迁生平和有关《史记》的介绍(多媒体)(配乐)

②学生介绍“鸿门宴”的故事梗概。(走近作家、了解文本内容,为深入探究文言文本做准备)

(三)初读文本

1学生分段朗读。(检查预习情况,熟悉文本,激发阅读兴趣。)2教师引导

教师将文本划分为三部分:

一、鸿门宴的由来。

二、鸿门宴上的较量。

三、鸿门宴后的斗争。

每部分限定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有目的逐层阅读,提高单位时间的阅读速度)3学生自主阅读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积累重点字词,划出文中难以理解的语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够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潜力。)4分组研读

让学生分小组交流、解决疑难知识点,疏通文意。(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5教师引导归纳重点词

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知识点,由全班讨论交流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让课堂既体现民主又做到有序)

(四)布置作业

试理清文本的情节,找出对垒双方的人物,加以品味。第二课时

课型——对话交流课

(一)情境创设

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这节课我们就来用我们的想象再现那场危险之约,用我们的心品味对垒双方的人物,用我们的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

教师板画象棋盘,课前做好写有对垒双方名字的棋子,项羽一方为黑色棋子,刘邦一方为红色棋子。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分别代表项羽、刘邦两大阵营。两组分派代表领走自己一方的棋子。(检查作业情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品读作品)

(二)理清情节

两组学生依据文本内容把各自阵营中的人物贴到棋盘上,并介绍相关情节。从而品味文本情节的跌宕曲折。

1鸿门宴前项羽、刘邦两大阵营的力量对比情况如何? 提示:刘邦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项羽兵四十万,刘邦兵十万。2文本中首先出场的人物是谁?——曹无伤

学生把写有“曹无伤”的棋子贴到项羽阵营中,并由此位学生介绍相关情节。

例如: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这也是故事的“开端”。“曹无伤告密”对于本来就处于劣势的刘邦阵营,可谓“雪上加霜”。

(棋盘上红色棋子贴在项羽阵营中,以时两方的对垒形式更为直观)3接下来出场的人物是谁?——范增

学生把写有“范增”的棋子贴到项羽阵营中,并由此位学生介绍相关情节。

例如: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4如果事件到此停止,显然就不会有“鸿门宴”了,此刻项羽阵营出现了一位“吃里爬外”的人物。——项伯

学生把写有“项伯”的棋子贴到刘邦阵营中,并由此位学生介绍相关情节。

例如: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棋盘上黑色棋子贴在刘邦阵营中,可以看出此时形式开始转变)5项羽的谋士是范增,看来刘邦的谋士该出场了。——张良

学生把写有“张良”的棋子贴到刘邦阵营中,并由此位学生介绍相关情节。

例如:张良出谋划策让刘邦拉拢项伯,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劝说项羽不发兵打刘邦。这才有了“鸿门宴”。6小结

从棋盘上看来经过一番波折,项羽、刘邦两大阵营矛盾似乎缓和下来,孰不知更大的风暴隐藏在“鸿门宴”上。

7刘邦在军事上还是处于劣势的,他必须抓住“鸿门宴”这一契机,才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因此做了精心的准备,刘邦先出场了。

学生把写有“刘邦”的棋子贴到刘邦阵营中,并由此位学生介绍相关情节。

例如:①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

另一方的学生把写有“项羽”的棋子贴到项羽阵营中,并由此位学生与刘邦阵营对话。

①项羽头脑简单、胸无城府,供出曹无伤。——第一回合项羽失败 ②项羽“留沛公与饮”,刘邦小心谨慎、从容应对。

②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第二回合项羽失败 ③范增策划项庄舞剑,意杀沛公,刘邦性命危矣!学生把写有“项庄”的棋子贴到项羽阵营中。

③项伯以身“翼蔽沛公”,项羽态度暧昧,不去制止。— 第三回合打平

8到此为止,刘邦已经成功地变被动为主动,一个关键性人物又向上推了他一把。——樊哙

学生把写有“樊哙” 的棋子贴到刘邦阵营中

例如:“樊哙闯帐”,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肩、赐座,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用对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具体地体味文本情节的跌宕曲折)

(三)品读主要人物

1从描述刘、项言行的词汇看其人格 2从描述刘、项态度的词汇看其人格 ①先说对人的态度。②再说对事的态度。③又说对物的态度。

3从描述领导班子成员的词汇看刘、项的不同人格(培养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分析人物性格)

(四)辩论拓展

虚拟历史,训练想象。用一个“项王怎样才会一怒杀了刘邦”的设想,让学生尽情想象和推断。

提示:①项羽性格②刘邦性格③范增的计谋④张良的策划等等方面推想。

(逆向思考文本情节和人物性格,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性,从文本中汲取民族的智慧。)

(五)布置作业

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 ②从哪些方面描写?

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无必要,为什么?

六、说教学反思

1文言文教学中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赏析文本能力的培养两者要兼顾,缺一不可。针对《鸿门宴》一文较长,但相对易懂的特点,我把这一课大胆的设计成了自主研讨课型和对话交流课型两课时。

2用对弈的方式体味文本情节的跌宕曲折,教学效果很好,直观、生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来感知文本。

上一篇:我的大学,我的大学四年生活下一篇:记我的童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