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

2024-09-16

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共10篇)

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 篇1

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

一本书即将付梓。这本书在计划中是献给父亲的,我不由想起已经逝去五年的父亲,想起父亲与我过去的种种。最为难忘的一个画面是,小学二年级,一次放学后,我没有及时回家写作业,而在半道上看玩伴们打纸牌,被担水回家的父亲抓个正着。父亲揪着我的耳朵把我拖回家,罚我跪在地上反省,他问我一句话:“你是想端国家的铁饭碗,还是想一辈子当牛板儿?”(“牛板儿”在我家乡是靠喂牛、出租牛来谋生活的人)。

每当我泪流满面地想到这个场景,我就会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我一个山里娃,上大学,读博士,当了大学老师,还成了中央媒体的时事观察员?

是父亲直白的“励志”吗?

不多是。小时候,这样的励志甚至让我有些反感,我理解父亲的苦口婆心,但并不赞成其中的逻辑,也不接受他描画给我的未来。

思来想去,答案应该是读书。

小时候,我的阅读经历应该算是很悲催的――家住不通汽车的小山村, 六个孩子,靠借粮度日,不可能有闲钱买书。除了从小伙伴那里蹭着看过一些连环画,多年后,我还记得自己的一次“窃书”行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做小学民办教师的二姐那里,“窃”到一本已经翻得卷毛的“书”(孔乙己说得好,窃书不能算偷,哈哈)。里边有一篇小说,叫《绿化树》:就此,我认识了马缨花,一个脸上长着细碎的雀斑、泼辣忠贞的女子;认识了章永磷,一个为了能填饱肚子,把学来的知识都用在怎么营造视觉误差让饭缸子里多出半勺面糊、怎么用交换原理把三斤土豆变成五斤黄萝卜的劳改释放人员。一本《资本论》是他得以活下去的精神支柱,高贵的灵魂与饥饿的身体痛苦纠结,让他在苦难中锤炼了自己的意志。从此,我知道了有一种人叫读书人;从此,我也喜欢上了读书。十余年后,我选择读中文系,这本书比“铁饭碗”的说服力可大多了。

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着很多人的命运。福楼拜的一句话道出了真谛:“阅读是为了活着”。

是啊,阅读无处不在。神农遍尝百草是在阅读世界,古人夜观天象也是在阅读世界,仓颉更是在阅读世界之后造出文字来对世界进行描摹和记录。我们每个人通过阅读自身和我们周遭的世界,来了解自身的处境。“阅读,几乎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通过阅读,人类获得了生存的可能,实现了生存的升级。

相对于时刻向外散布信息的自然与生活,书籍汇集了他人阅读的经验,成为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便捷且高效的通道。通过读书,苦难中的“章永磷们”顽强地活了下来,穷困的“张政法们”幸运地走出了大山。读书让人获得了生活的知识、生产的技能、工作的资格、创造的基础、提升的空间,也让自己成为别人阅读的对象或者阅读的通道,获得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有阅读就有表达,有读者就有作者。生活中,我们也往往会从阅读者变成“被阅读者”。

大学还没毕业,我就已确定将从中文专业转行教播音主持。面对厚厚的一本《中国播音学》,我对编写者们充满了仰慕之情,想象着这些在书籍中存活的“大人物”是何等的“英明神武”!等到我自己数年后也成为一名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者和研究者的时候,已经能够发现这些书中的不足,笼罩在书籍和作者身上的光环在新的视域中褪去了。再到后来,自己也一步一步地成为表达者、变成书本上打著名字印着照片的作者的时候,才切实感受到被人阅读很难,让人放心地阅读更难!

捷克诗人里尔克在他的《柏列格的随笔》里论诗的创作时有一段非常精妙的话,他说:“……单要写一句诗,我们得要观察过许多城许多人许多物,得要认识走兽,得要感到鸟儿怎样飞翔和知道小花清晨舒展的姿势。得要能够回忆许多远路和僻境,意外的邂逅……神秘还未启明的童年,和容易生气的父母……海滨的清晨和海的自身,和那与星斗齐飞的高声呼号的夜间的旅行――而单是这些犹未足,还要享受过许多夜不同的狂欢,听过妇人产时的呻吟,和坠地便暝目的婴儿轻微的哭声,还要曾经坐在临终人的床头和死者的身边……然后可以希望在极难得的顷刻,在它们当中伸出一句诗的`头一个字来。”喜欢这段话,不只是因为它关注生活中最细微的触碰和感动,更因它所表露出来的对于创作的认真和负责。里尔克对诗的态度也成了我对自己、对其他作品的一种理想要求。

“让人放心”是件很难让人放心的事。

我不写诗而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阅读经历决定了他的知识库,进而决定了他的思想框架、建构了他的想象空间。现代学术,一个好的研究不可能是由单一的经验构成的,而往往是多种研究的复合体。越是读书,越是发现自己的知识匮乏,越是发现书中存在着偏见和漏洞。而只有具备宽阔的视野、高远的格局、广博的阅读,才会让研究者少犯错误并更具创造力。

于是,我更加热衷于购书,曾经有几年,我至少一个月一次去到蓝旗营的万圣书园购书,站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来回就是一整天,但我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我的几位朋友成了出版社的编辑。

分属不同出版单位的他们,常常会向我抱怨稿件质量有多差。对于学术质量,我不是缺乏判断的“菜鸟”,但以往由己推人,对作者都怀着一种单纯自然的信任。在了解了出版过程和出版现状后,我突然坠入极大的恐慌之中。想到小学时,我的语文老师把富饶的“饶”读成了“náo”,以致到现在我还经常有口误。而这样的现象如果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更加严重的程度、在更大范围蔓延的话,我都忍不住汗涔涔而泪潸潸了!

我庆幸并要感谢张贤亮,他的《绿化树》当年给我的是正能量。

这是一个表达的时代。然而,众声喧哗却“让人欢喜让人忧”。

知识的普及、技术的进步,让人们有了表达的能力和表达的渠道。而“计划式科研”的压力和经济利益的诱惑,则赋予表达以畸形的内在的驱动。出书的门槛儿低了,把关的力度弱了,一时间,好像什么人都能把所思所想变成铅字、摆在图书城的书架上。出书更多地演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而弱化了智力和学理的本质。

于是,从前俯拾皆是精品,每每“开卷有益”的景象,让位于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状。开窗通风可以有效杀灭病菌,但窗外若雾霾重重的话,开窗还一如既往地好么?如此状况之下,出版物不见得都是优秀的精神食粮,开卷不一定有益,反而可能有害。虽然,没有什么论著是完美的,作者在书中只是提供他个人的思路而已,但作为公开的出版物,还是要讲求真实与科学,至少要提供你的逻辑和道理。错讹与蒙骗,对于初涉阅读或初涉该领域的人来说,不是“荼毒”是什么?如果说,以往给学生开书单,是为了提供专业知识框架,现在则又多了几分甄别和“防伪”的意味!

希望,也能影响当下,塑造未来。

作为一名读者,我一度感到苦恼;作为一名作者,我也曾觉得痛苦;作为一名教育者,我甚至出离愤怒。

冷静下来,用历史的眼光看,表达的愿望与满足、出版的“井喷”与普及,在知识传播的历史中也是一种进步;而问题的存在与激化,有助于人们认识到文化环境的现状,一定会有能担当的出版人、有理想的作者、负责任的管理者,发现并利用新技术、新思维、新制度对其加以校正。毕竟,当知识不再神秘时,文明已然进步。当知识不被垄断时,文化必然普及。对芜杂的知识进行鉴别和筛选,与先贤们面对莽荒的万千世界从中发现规律和方法,实质相同,不过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罢了。

一念通达,豁然开朗。

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以行动之精神处理问题,未来也将趋好向善。没有这样的信念,书又读到哪里去了?

(张政法,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 篇2

商业模式本质转变

据了解, “华为商城”作为华为销售平台之一, 是华为电商渠道的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 自去年3月测试上线以来, 不断优化自身系统, 希望呈现给消费者完美舒适的购物体验, 使得vmal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 流量迅速跻身中国B2C电商前十名。同时, vmall还与京东商城、亚马逊等知名电商品牌的深度合作, 通过电商渠道销售的终端产品大幅增长。

除此之外, 华为还于去年6月份正式组建电子商务部门, 定位为企业的互联网化, 包括B2B、B2C、C2B、O2O等多种商业模式, 希望利用互联网工具, 帮助消费者BG实现从“拉” (消费者洞察) 到“推” (营了电商的魅力, 为更直接地贴近消费者、降低渠道成本, 开展B2C业务已经逐渐成为部分终端厂商的共同选择。但不同于小米的是, 华为、中兴等终端厂商都是老牌的B2B企业, 如何使电商的B2C模式与其传统的B2B模式共存且正向发展是现阶段必须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谭炎明认为, 在终端厂商进军电商领域的过程中, 最大的问题来自于渠道冲突和专业能力。通常来说, 终端厂商的传统运作模式是与国代商签署代理包销协议, 然后由国代商组织省代、三级、四级代理进行渠道铺货和销售, 厂商只需要面对少数几家代理商;如今进行电商化后, 这种国代分销模式并未停止, 而厂商自己又在开展B2C的直接销售, 这两类渠道之间的利益纷争将有可能直接伤害国代商的利益、影响国代商的积极性和热情, 并最终导致出货量的锐减。因此, 厂商必须在出货时机上、价格上甚至产品参数等方面进行区隔, 确保两类分销模式之间的冲突最小化。

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 篇3

每当我泪流满面地想到这个场景,我就会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力量让我一个山里娃,上大学,读博士,当了大学老师,还成了中央媒体的时事观察员?

是父亲直白的“励志”吗?

不多是。小时候,这样的励志甚至让我有些反感,我理解父亲的苦口婆心,但并不赞成其中的逻辑,也不接受他描画给我的未来。

思来想去,答案应该是读书。

小时候,我的阅读经历应该算是很悲催的——家住不通汽车的小山村, 六个孩子,靠借粮度日,不可能有闲钱买书。除了从小伙伴那里蹭着看过一些连环画,多年后,我还记得自己的一次“窃书”行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做小学民办教师的二姐那里,“窃”到一本已经翻得卷毛的“书”(孔乙己说得好,窃书不能算偷,哈哈)。里边有一篇小说,叫《绿化树》:就此,我认识了马缨花,一个脸上长着细碎的雀斑、泼辣忠贞的女子;认识了章永磷,一个为了能填饱肚子,把学来的知识都用在怎么营造视觉误差让饭缸子里多出半勺面糊、怎么用交换原理把三斤土豆变成五斤黄萝卜的劳改释放人员。一本《资本论》是他得以活下去的精神支柱,高贵的灵魂与饥饿的身体痛苦纠结,让他在苦难中锤炼了自己的意志。从此,我知道了有一种人叫读书人;从此,我也喜欢上了读书。十余年后,我选择读中文系,这本书比“铁饭碗”的说服力可大多了。

读书改变了我的命运,也改变着很多人的命运。福楼拜的一句话道出了真谛:“阅读是为了活着”。

是啊,阅读无处不在。神农遍尝百草是在阅读世界,古人夜观天象也是在阅读世界,仓颉更是在阅读世界之后造出文字来对世界进行描摹和记录。我们每个人通过阅读自身和我们周遭的世界,来了解自身的处境。“阅读,几乎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的基本功能”(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通过阅读,人类获得了生存的可能,实现了生存的升级。

相对于时刻向外散布信息的自然与生活,书籍汇集了他人阅读的经验,成为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便捷且高效的通道。通过读书,苦难中的“章永磷们”顽强地活了下来,穷困的“张政法们”幸运地走出了大山。读书让人获得了生活的知识、生产的技能、工作的资格、创造的基础、提升的空间,也让自己成为别人阅读的对象或者阅读的通道,获得社会价值和生存价值。有阅读就有表达,有读者就有作者。生活中,我们也往往会从阅读者变成“被阅读者”。

大学还没毕业,我就已确定将从中文专业转行教播音主持。面对厚厚的一本《中国播音学》,我对编写者们充满了仰慕之情,想象着这些在书籍中存活的“大人物”是何等的“英明神武”!等到我自己数年后也成为一名播音主持专业的教育者和研究者的时候,已经能够发现这些书中的不足,笼罩在书籍和作者身上的光环在新的视域中褪去了。再到后来,自己也一步一步地成为表达者、变成书本上打着名字印着照片的作者的时候,才切实感受到被人阅读很难,让人放心地阅读更难!

捷克诗人里尔克在他的《柏列格的随笔》里论诗的创作时有一段非常精妙的话,他说:“……单要写一句诗,我们得要观察过许多城许多人许多物,得要认识走兽,得要感到鸟儿怎样飞翔和知道小花清晨舒展的姿势。得要能够回忆许多远路和僻境,意外的邂逅……神秘还未启明的童年,和容易生气的父母……海滨的清晨和海的自身,和那与星斗齐飞的高声呼号的夜间的旅行——而单是这些犹未足,还要享受过许多夜不同的狂欢,听过妇人产时的呻吟,和坠地便暝目的婴儿轻微的哭声,还要曾经坐在临终人的床头和死者的身边……然后可以希望在极难得的顷刻,在它们当中伸出一句诗的头一个字来。”喜欢这段话,不只是因为它关注生活中最细微的触碰和感动,更因它所表露出来的对于创作的认真和负责。里尔克对诗的态度也成了我对自己、对其他作品的一种理想要求。

“让人放心”是件很难让人放心的事。

我不写诗而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知道,一个人的阅读经历决定了他的知识库,进而决定了他的思想框架、建构了他的想象空间。现代学术,一个好的研究不可能是由单一的经验构成的,而往往是多种研究的复合体。越是读书,越是发现自己的知识匮乏,越是发现书中存在着偏见和漏洞。而只有具备宽阔的视野、高远的格局、广博的阅读,才会让研究者少犯错误并更具创造力。

于是,我更加热衷于购书,曾经有几年,我至少一个月一次去到蓝旗营的万圣书园购书,站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来回就是一整天,但我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我的几位朋友成了出版社的编辑。

分属不同出版单位的他们,常常会向我抱怨稿件质量有多差。对于学术质量,我不是缺乏判断的“菜鸟”,但以往由己推人,对作者都怀着一种单纯自然的信任。在了解了出版过程和出版现状后,我突然坠入极大的恐慌之中。想到小学时,我的语文老师把富饶的“饶”读成了“náo”,以致到现在我还经常有口误。而这样的现象如果以更加隐蔽的方式、更加严重的程度、在更大范围蔓延的话,我都忍不住汗涔涔而泪潸潸了!

我庆幸并要感谢张贤亮,他的《绿化树》当年给我的是正能量。

这是一个表达的时代。然而,众声喧哗却“让人欢喜让人忧”。

知识的普及、技术的进步,让人们有了表达的能力和表达的渠道。而“计划式科研”的压力和经济利益的诱惑,则赋予表达以畸形的内在的驱动。出书的门槛儿低了,把关的力度弱了,一时间,好像什么人都能把所思所想变成铅字、摆在图书城的书架上。出书更多地演变成了一种商业行为,而弱化了智力和学理的本质。

于是,从前俯拾皆是精品,每每“开卷有益”的景象,让位于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现状。开窗通风可以有效杀灭病菌,但窗外若雾霾重重的话,开窗还一如既往地好么?如此状况之下,出版物不见得都是优秀的精神食粮,开卷不一定有益,反而可能有害。虽然,没有什么论著是完美的,作者在书中只是提供他个人的思路而已,但作为公开的出版物,还是要讲求真实与科学,至少要提供你的逻辑和道理。错讹与蒙骗,对于初涉阅读或初涉该领域的人来说,不是“荼毒”是什么?如果说,以往给学生开书单,是为了提供专业知识框架,现在则又多了几分甄别和“防伪”的意味!

希望,也能影响当下,塑造未来。

作为一名读者,我一度感到苦恼;作为一名作者,我也曾觉得痛苦;作为一名教育者,我甚至出离愤怒。

冷静下来,用历史的眼光看,表达的愿望与满足、出版的“井喷”与普及,在知识传播的历史中也是一种进步;而问题的存在与激化,有助于人们认识到文化环境的现状,一定会有能担当的出版人、有理想的作者、负责任的管理者,发现并利用新技术、新思维、新制度对其加以校正。毕竟,当知识不再神秘时,文明已然进步。当知识不被垄断时,文化必然普及。对芜杂的知识进行鉴别和筛选,与先贤们面对莽荒的万千世界从中发现规律和方法,实质相同,不过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罢了。

一念通达,豁然开朗。

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以行动之精神处理问题,未来也将趋好向善。没有这样的信念,书又读到哪里去了?

(张政法,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考研人数创新高让人欢喜让人忧 篇4

今年考研特别热。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01万人报名参加了今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比去年增加24万,增幅超过13%。创下新高的数字固然与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相关,但考研热及其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仍然值得我们思考。

人数创新高,让人欢喜让人忧。念一所好学校、获得更高的学历、学习更多的知识、培养自身的能力……考研既承载着许多人的梦想,也在客观上提升着国人的整体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该为考研热点赞。但另一方面,考研热也需要适度“降降温”,因为事实上,有不少人只是把读研作为延缓就业的“权宜之计”、找工作的“敲门砖”、甚至仅仅为了获取一个好学校的“名头”……

而此类心态的出现,其实正反映出我们在人才培养、就业招聘、价值认识等方面的偏差。高校院系设置的“千校一面”、育人模式的“千人一面”,让“大学培养的人”与“社会需要的人”有所脱节。能力欠缺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遭遇“闭门羹”,加之眼高手低,又不愿到基层、农村、偏远地方工作,很自然就把目光转向了考研,并试图以此延缓就业、增加筹码。另外,社会招聘中,许多明明不需要研究型人才的岗位也偏偏要加上一条“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的标准,“不看能力看学历”的招聘倾向,让很多人不得不加入“考研大军”。

让人快乐让人忧的压岁钱作文 篇5

有的`人说红包是“红色炸弹”的象征,有的人说红包是“红色幸运包”的象征。我却觉得红包既会让人快乐又会让人忧。

“过年啦!过年啦!”我一边吃着菜一边大叫道。奶奶和蔼可亲地说:“辰囡!你知道红色炸弹和红色幸运包都在说什么呢?”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想“红色炸弹”和“红色幸运包”有什么关系……“哦,就是红包”!我直截了当地说道。“对呀”!奶奶摸摸我的头说道。过了一会儿,奶奶笑眯眯地拿出了一个红包对我笑容满面地说道:“辰!把这收下了!来年会更加快乐!”一听到这句话,我的脑子里立刻闪出两个精灵,一个说收,一个说不收,说收的那个精灵说了“好歹你奶奶也是一片好心,你就收下吧!”另一个精灵理直气壮地说道:“你拿了钱,也就是欠了人家一个人情!”这时我控制不住自己的脑子,还是把红包给收下了!

阅读:让人欢喜让人忧 篇6

或许幼稚的我还未成年,因为我不想成年,或许我无法衣锦还乡,或许我无法涉及爱情。回家,口袋空空,回家,没佳人作伴。回家变成了我们弱冠之年的通病。

时常在故事里看到浪漫的爱情,我也曾经对爱情那么的向往。可是,心中的那份美好永远会被现实的残酷所击碎。谈及结婚,谈及爱情,女方总是会很苛刻的问及,你有车吗?你有房子吗?房子是属于你的吗?我承认,对于那些处境优越的官二代或者富二代来说,房子,车子,自然不在话下,房子,车子是他们成长道路上必须会拥有的东西。可是对我们穷二代来说,谁可以在二十三岁左右,在繁华的闹市拥有一套70年产权的商品房?房子,车子的要求显然辱没的神圣的爱情。尤其对我们这些从大山里走的的贫穷少年,口袋空空如也,我们输在了人生地位和关系上,房子车子更是遥遥无期,我们能拿什么谈感情?不是我们不想谈,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是我们不想谈,而是蜗居与繁华都市的穷二代,仅仅迫于生计,都不可而语,何况其他?

只因我们是农民的儿子,只因我们没有富裕的爸爸,只因我们没有极大权利的老妈,只因我们的父母是面对着大山,种地为生的人,只因我们是打工仔,只因我们是被有钱人认作耻辱的穷二代。

难道身为穷二代的我们,连一份真挚的情感也不允许被得到麽?我不禁愕然,也许这就是生活,也许这就是现实的残酷。我们从大学毕业就奔波在工作之上,我们处处面试,却处处碰壁。终究辗转,我们却失去了前行的路。父母的坚信,换来我们的学业有成,可是学业有成的我们始终无法比拟拥有显赫身世的那些人。所以我们失去了一切本应得到的。穷二代,我们拿什么谈及感情?

身为穷二代的我们,无法像富二代那样一狼Ы稹N颐俏薹ㄏ窀欢代那样有豪华名车接送。我们无法拥有富二代的英姿翩翩,我们无法像富二代那样风流倜傥。比起他们,我们本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我们拿什么区跟他们争?励志文章 故事情

身为穷二代的我们,无法像官二代那样一诺千金,我们无法像官二代那样有人巴结,我们无法像官二代那样让人人惧怕,我们无法像官二代那样给心爱的你,拍案下一份好的工作。比起他们,我们本身就输在了家庭背景上,所以,我们拿什么跟他们夺爱?

难道没有钱,没有车,没有房,身为穷二代的我们真的无法演绎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我懵然,我更对这种把爱情输给物质可悲。难道,身为穷二代的我们,连谈及爱情的资格也被社会的现实泯灭了吗?

但是作为身为穷二代的我们,在家庭背景和显赫身世之上我们确实输给了那些自以为是的官二代,富二代。可是我们依旧拥有他们无可比拟的生存方式。

身为富二代的他们,无法像穷二代一样懂得生活的艰辛,身为富二代的他们,无法像穷二代那样珍惜一个爱的人,身为富二代的他们,无法像穷二代一样对一份爱视死如归,身为富二代的他们,无法像穷二代一样拥有生存的本事。所以,他们输在了从小被熏冶的环境之下,离开父母,他们将一无是处。

身为官二代的他们,无法像穷二代一样了解人情的可悲,身为官二代的他们,无法像穷二代那样拥有铁一样的挚友,身为穷二代的他们,无法像穷二代一样懂得照顾一个自己爱的人。所以,他们输在了父母的权利之下,失去父母,他们面临的将是无穷的灾难。

富二代,官二代,这些拥有带有身份标示的人总是会受到来自各方女孩的搭讪,或许感情在她们眼里,真的不如一套房子,一辆车子给力。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用感情换来房子?假如房子的产权到了,你将面临的是什么?被父母养大的孩子会在风雨中奔波?用感情换取车子?假如车子变的一文不值,你指望他们背着你浪迹天涯么?

穷二代的我们虽然没有拥有显赫的身世与无可比拟的财富,但是我们有自己的双手。我们会去用自己的双手努力的换回自己想要得到的,同富二代官二代相比,我们更多的明白什么事责任,什么是快乐,面临困难,我们会考虑着自己去解决。面对感情,我们会始终如一,因为自幼的条件限制着我们不能同官二代与富二代一样,情人或者其他的。从小我们接受的是接近封建的教育,我们懂得再苦再累也要坚强。虽然我们蜗居,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只有自己努力换取来的,才值得珍惜。不怕没有房子,怕就怕我们不能坚持那份苦那份累。不怕没有车子,就怕我们不能走过那段车子无法行走的小道。穷二代的我们,穷是穷生活给我们最大的动力,努力是穷父母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当我们拥有了一切是时候,我们更会自豪的喊出,穷二代,我们也可以拥有想要的。

身为穷二代的我们,不是我们不想谈及感情,只是现实的残酷,让神圣的感情抹上了一丝污渍,只是不甘命运。所以身为穷二代的我们,更应去加倍努力。只要我们去努力,定能实现感情的早日回归。我们不能拥有有钱有权人的子孙,但是,相信我们可以做有钱人的祖先。

穷二代的我们,只有用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能换回那份流失的感情。

核能:让人欢喜让人忧 篇7

从能源说开去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能源。能源又分为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两类,我们经常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等都是非可再生能源,而且在不断减少。风能、水能和太阳能则属于可再生能源,它们虽然可以持续利用,但还是会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限制,于是人类便发明了核能,让核能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

什么是核能

核能可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非常伟大的发明!它又叫原子能,简单地说,就是原子核内部结构发生变化而产生的能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原子弹,就是利用了核能的威力。

核能优点真不少

在和平年代,核能主要用来发电。核能发电非常清洁,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像烧煤、石油那样特别污染环境。核能的储蓄量也大得惊人,就拿烧铀发电来说吧,1公斤铀放出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700吨煤呢!你看,多节约资源和环保啊。于是,人们开始着力研究和建设核电站。1957年,前苏联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让人欢喜让人忧

当然,核能使用时也要特别小心,它的废料具有放射性,必须慎重处理,一旦发生泄漏,就会危害到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日本福岛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可是,受地震的影响,还是发生了部分放射性物质泄漏,被国际原子能机构评定为重大事故。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发生在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泄漏,至今仍影响着生活在周边的人们。

冷静面对核泄漏

福岛核电站的废料池因为水位降低而导致温度过高,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继续扩散,日本组织了“敢死队”,甚至出动了直升机和高压水车进行注水降温。现在,世界各个核电站都迅速加强了自身的安全防范措施,以防万一。可是,如果核泄漏的危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该怎么办呢?千万别慌,一定要先把自己隐蔽起来,关紧门窗,注意听广播和看电视,然后撤离到比较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现在,你是不是对核能源的利用有了初步了解呢?你知道人类还使用了哪些能源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风能—是空气流动而产生的能量。在古代,人们设计风车来帮助劳动,现在,风能一般用来发电,转换成电能供人们使用。

水能—是水的流动而产生的能量,主要被用于水力发电。它有很多的优点,比如成本低、可再生,而且无污染。

太阳能—是太阳光产生的辐射能量,人们主要用它来发电。它的优点更多,既资源丰富,又免费使用,还不需要运输、没有污染。我们最熟悉的就是太阳能电池,可以安装在卫星和宇宙飞船上。

小链接:

咖啡,让人欢喜让人忧 篇8

郭红卫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长,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理事,上海市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副会长,上海市微量元素学会理事。

“咖啡”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力量与热情。如今,咖啡以其浓郁的芳香,成为世界上消耗量最大的饮料之一。众所周知,咖啡因是咖啡的主要成分,可以兴奋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除了传统的提神醒脑作用外,适量喝咖啡还可以保护心血管和大脑,促进脂肪分解,预防2型糖尿病等。然而,喝咖啡有时也会遇困扰……

困扰1:喝咖啡后手抖心悸

生活实例:

小玲是一名外企职员。最近,她接到个大项目,不仅白天工作得人仰马翻,还天天熬夜赶工,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为了让自己打起精神,小玲一天喝好几杯咖啡来提神。以前喝几杯咖啡,小玲并无不适,但近几日,她喝几杯咖啡后,就会感到心脏跳动得又快又强,双手也开始微微发抖。是因为加班太累了,还是咖啡喝得太多?小玲很困惑。

专家评析:

由于长期熬夜加班,小玲疲劳过度,身体虚弱,易引起焦虑、内分泌失调等,此时对咖啡因作用的耐受性就会降低,从而出现以往不曾出现的手抖、心悸等不良反应。

咖啡因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正性作用,但当咖啡因的摄入量超过1克,人体就会出现一些与其正性作用机制相关的不良反应,如兴奋、焦虑、烦躁不安、失眠、头痛、多尿、胃肠功能失调,甚至还会引起肌肉抽搐(手抖)、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心悸)等。当然,这些不良反应的轻重取决于个人的耐受性和摄入量的多少。耐受性较差的人,即使摄入较少量的咖啡因,也会出现上述症状。

长期喝咖啡产生的耐受性,就是即使喝了与以往同样多的咖啡,也不再产生提神的效果。有人会不自觉地增加摄入量,久而久之易成瘾。而且长期用咖啡提神的人还容易引起神经衰弱和骨质疏松。如果感到疲劳,建议以休息为主,咖啡为辅,加强锻炼。每天摄入的咖啡因量控制在250毫克以内(焙制咖啡2杯,速溶咖啡4杯)。

困扰2:一喝咖啡就跑厕所,有时还伴胃痛

生活实例:

小吴很喜欢喝咖啡,一闻到咖啡的香味就忍不住想喝一杯。但是,每次只要喝一杯咖啡,有时甚至还未喝完一杯,小吴就会产生便意。通常咖啡越浓,便意来得越快。有时喝得多了,他还会感到胃部隐隐作痛。凡是喝咖啡,必跑厕所,这让他很是烦恼。

专家评析:

咖啡因通过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迷走中枢,刺激迷走神经胃支,从而使胃酸分泌增加。此外,咖啡因还有利尿作用。像小吴这样一喝咖啡就感到胃肠不适的人,可能属于对以上作用比较敏感的体质,但也不排除本身有一些胃肠道疾患,例如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等,应前往医院检查确诊。

这类对咖啡因作用敏感的人,最好不要喝咖啡。如果确实想喝,刚开始一定要少量饮用,以不出现不良反应为宜,等饮用次数渐渐增多了,机体适应了以后,就不会再表现得那么敏感了。另外,有胃肠道疾患的人,不适合喝咖啡等刺激性饮品。

困扰3:喝咖啡后头晕恶心

生活实例:

李先生爱喝咖啡,可是对于他而言,并非每次喝咖啡都是享受,因为他有时会感到头晕,甚至出现恶心感。李先生不明白,喝咖啡为什么会导致头晕、恶心呢?

专家评析:

咖啡中的咖啡因会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有的人因对咖啡比较敏感,或者摄入量较大时,就会出现头晕、恶心的表现。咖啡因刺激交感神经后,对食欲有负作用,会降低食欲,而且空腹时的胃比较脆弱,如果是在晚上熬夜时空腹喝咖啡,很容易出现头晕、恶心的症状。此外,咖啡中的咖啡碱等成分还会迅速降低血糖浓度,也可能会引起头晕。

像李先生这样的情况,应该控制咖啡的摄入量,以不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为适。餐后胃液分泌增加,此时喝咖啡对消化有帮助。因此,正确的喝咖啡方法应是在餐后饮用。对于晚上经常熬夜,需靠咖啡来提神的人,应先进食一些小点心后再喝咖啡,还可以试着和牛奶一起喝,因为牛奶可起到缓和的作用。此外,正常人一日饮用的咖啡量以1~2杯焙制咖啡为宜(详见tips),如果日饮焙制咖啡4杯以上,大部分人都会感觉头晕、恶心,甚至增加死亡风险。

困扰4:喝咖啡不但不能提神,反而想睡觉

生活实例:

小顾是名大三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的学习中,她常为了考试“临时抱佛脚”,熬夜看书,每次熬夜复习都令她感到痛苦,昏昏欲睡却又不能睡。她的室友用一杯接着一杯的咖啡来提神,但小顾喝咖啡,不但提不了神,反而更想睡觉。为什么在同一时间喝咖啡,有人精神百倍,有人却只想睡觉?

专家评析:

首先有一点要明确,当人体处于极度困倦疲劳的状态时,特别是脑力劳动者,即使喝再多咖啡,也起不到提神的效果。还有些人经常大量饮用咖啡,导致对咖啡的耐受性提高,所以咖啡对他们的提神作用很有限。有些人体内与咖啡因作用相关的受体比常人少,或受体与咖啡因的结合有障碍,例如利阿诺定受体、γ氨基丁酸受体、中枢腺苷A2A受体等,对咖啡因作用不敏感。此外,一些劣质的速溶咖啡,往往使用不合格的咖啡豆萃取还原,再加上香精等添加剂制成,虽然闻起来香,但并一定能起到提神的作用。

如果是极度困倦和长期疲劳的人,应彻底休息,平时注意劳逸结合,调整好生活和工作的节奏,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营养均衡,多参加体育锻炼。如果是少数对咖啡因不敏感的人,可以换其他的方式来提神醒脑,最好的方法是站起来运动。另外,尽可能选用品牌值得信赖的现磨咖啡煮着喝。

咖啡因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睡意,兴奋提神,但它只是将大脑发出“需要休息”的信号暂时阻断了,并不代表咖啡因可以真正消除机体的疲劳。因此,长期通过喝咖啡提振精神,从而强行工作或学习,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结合自身状况,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下适量喝咖啡,才能真正享受咖啡带来的愉悦和功效。

代孕婴儿,让人欢喜让人忧 篇9

代孕生出双胞胎 孕母索赔上法院

李明是长沙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1995年他和妻子结婚,夫妻关系很好,妻子也很贤惠。可是结婚好几年一直没有孩子,最后到医院检查出是妻子没有生育能力。“我和妻子都是非常爱孩子的人,也许是思子心切吧,妻子竟然主动提出了‘借腹生子’的主意。”

刘芳是李明家的小保姆,来自农村,虽然多少有点土气,可是干活伶俐,身体也很结实。李明夫妇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就跟刘芳“借腹”生子。当时李明给刘芳提了3个条件:我不会离婚,只要孩子,生下孩子后你就走,以后不能来见孩子。李明夫妇说,“我们就是拿钱买孩子,只要你生一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你拿5万元走人。”刘芳同意了,把李明夫妇的受精卵植入体内,最后孩子生下来了,但没想到是对双胞胎!

不久刘芳找李明要钱,她说现在生的是两个,就应该拿10万元。李明说,按协议我只答应给5万元,要么你带走一个孩子,刘芳却不干,居然起诉到了法院。

然而,法官向刘芳表示,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双方关于“借腹生子”的协议不受法律保护,刘芳索要欠款也可能得不到法庭的支持。

经过法院做工作,刘芳撤诉,李明同意再付给刘芳2.5万元作为补偿。

点评:伦理学专家认为,“代孕生子”,使凝聚了众人心血的小生命诞生后将面临一系列争议。如遗传母亲、代孕母亲、抚养母亲等,亲属关系将出现混乱,婴儿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将难以确定。国外已有母亲为女儿代孕产下婴儿的事例。这个孩子该如何称呼这二位“母亲”?伦理上,三者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颇难解决的问题,除非孩子不知道自己是怎样出生的。亲生骨肉正是父母之乐的源头。但如今借腹生子面临的问题是——父母最本性的子女之爱,是源于遗传基因的维护呢,还是在生育培养中产生的感情?科技和经济的介入,切割了人伦的完整性。女性怀孕的人伦意义退化,从而带来伦理意义上的堕落。

代孕母想要孩子抚养权

据报道,35岁的张女士出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村,幼时父母亲双双去世,由哥哥把她抚养成人。直到她出嫁后,哥哥才结婚成家。张女士结婚生子后于1996年离婚,孩子留给丈夫,自己孤身回到哥嫂家。这时,张女士才知道哥嫂结婚多年,一直没有生育孩子。经医院检查,确认嫂子患子宫疾病,无法生育。

嫂子情急之下想出了一个办法:进行体外授精,借用张女士的子宫为他们生一个孩子,哥哥无奈之下同意了这个方案。为了报答哥哥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张女士犹豫之后也点了头。

2000年年初,张女士与哥嫂一道来到哈尔滨一家医院。医生为她的哥嫂做了试管婴儿手术,然后将试管婴儿移植到张女士的体内。年末,张女士顺利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孩。此后,她的哥嫂带着孩子从齐齐哈尔搬迁到了大庆市。一家人约定,谁也不能向孩子透露这个秘密。

转眼几年过去了,张女士愈加思念从自己身上生下来的孩子。受不了内心的煎熬,张女士来到了大庆的哥哥家,只希望能每天见到孩子。每当听到孩子叫自己“姑姑”时,张女士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嫂子渐渐看出了端倪,对她的态度开始变得冷淡。

一次闲聊中,张女士透露出想把孩子带回到齐齐哈尔市住一段时间的想法,遭到了哥嫂的强烈反对,哥哥第一次对张女士发了火。一家人闹得不欢而散。

“我能不能通过法律渠道要回这个孩子?”张女士暗自来到一家律师事务所咨询。

点评:在这个新闻事件当中,焦点是张女士作为一个“代孕母亲”的法律地位问题。

有关律师认为,对于有偿代孕现象应该予以禁止,而对于无偿代孕的行为可以区别不同的情况来认定。按照“意思自治”基本原则,强制地对自治的、善意的民事行为进行约束是不恰当的。但是在现阶段,“代孕母亲”的法律地位很尴尬,探视、抚养、继承等民事权利都是无法得到保障的。换言之,还不能确认她们拥有哪些权利。

医学界人士认为,这个孩子到底是谁的?从基因角度说,孩子是遗传母亲的,但是从生育角度讲,孩子是代孕母亲的,可我国的《婚姻法》并未有明确规定。

张女士的孩子以后如何面对代孕母亲?她们是亲戚,她能否保证对孩子不会产生母爱,她们还能够泰然处之一如往昔吗?她会告诉孩子真相吗?孩子能够接受这样的身世吗?而如果两份母爱同时存在,难免会产生纠纷,孩子的成长能没有麻烦吗?

孩子来自她人腹 母亲无法爱起来

25岁的辛桦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她面容姣好,身材苗条,也拥有令人羡慕的职业——模特。她和丈夫的感情很好,可是她不想在这么年轻美丽的时候就生孩子,因为这个年龄是她事业的高峰期。她害怕自己的身材因生育变形,害怕怀孕及生产时的痛苦。

辛桦听说国外不少模特都是“代孕生子”,她想,用金钱换来“轻松”并“生下”孩子,实在是一件两全其美的舒心事。在辛桦的强烈要求下,丈夫只好答应“借”她人之“腹”生一个自己的孩子。

最终,代孕母亲把辛桦和丈夫的结晶生了下来。孩子很健康也很漂亮。可是,辛桦对孩子并没有太多感情,她还是整天飞来飞去在全国各地忙着T台走秀,很少呆在家照顾孩子。辛桦说,不是她不想爱孩子、关心孩子,而是她实在爱不起来,她无法像妈妈对自己一样,来关爱这个并非出自于她腹中的孩子。

点评:在辛桦这类人眼中,代孕母亲就像一台生产机器。却不谙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来自血统,来自怀孕、分娩和日后的养育。多少夫妻在孕育孩子的过程中憧憬着美好的家庭未来,因而,忍受分娩之痛的母亲对孩子倍加珍惜。然而,在“借腹生子”后,这些都没有了,孩子来得太容易,就像从商店里买回来一个洋娃娃,这不可能不影响到父母对子女的亲情,父母的责任感亦会弱化。

相关链接:

卫生部要求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监督管理

卫生部于2005年1月27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行政和监督部门加强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技术应用的监督管理。

卫生部日前组织专家组对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0多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技术评审,并对其中10个省份的15家医疗机构进行了整改后的复审。截至2004年12月底,共批准37家医疗机构开展或试运行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批准5家医疗机构设置人类精子库,其中重庆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附属医院精子库因未按规范操作已被暂停。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已初步进入规范有序的阶段,但是仍有一些未经批准的单位长期违规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技术,已被批准的单位,有的未严格执行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伦理原则的规定,有的超出批准范围开展业务。

合作学习 让人欢喜让人忧 篇10

一、合作学习成就数学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子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的过程,更是一个交往与成长的过程。因此,有效的合作学习成就了数学课堂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

1.激发了主动参与的热情。合作学习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生生关系,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运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让在传统课堂上由教师完成的工作转为由小组成员来共同完成,教师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由能力不同、个性各异的同学组成的学习小组中,人数明显减少,他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每一名成员都最大程度地感受到自尊和被其他成员所接纳,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有意识地多安排后进生汇报小组的学习情况,突破了只能让少数人“成功”的教学现状,使厌学者感受到自我的价值,体验到做人的尊严;对于疑难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讲解,让学习的成功激励学生,使他们对学习充满信心。久而久之,他们便没有包袱,没有压力,消除了紧张、自卑等心理,敢问敢说,特别是一些性格比较内向、胆子较小、腼腆的“默默无闻”学生也变得大胆开朗起来,自然产生积极的求知和探究欲望,把学习当成乐事,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主动参与的热情得到激发。

2.强化了合作竞争的意识。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给每个小组设置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中的成员是“利益共同体”。学生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获得成功,小组成员之间是“荣辱与共”的关系。他们克服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为解决问题而通力协作、相互激励、共商对策,不允许任何人落伍。当他们集体达标、进步、成功时,便进一步认识体会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了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促进了小组成员集体精神和协作意识的形成。同时,合作学习也强化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数学合作学习过程中,除了小组之间的竞争,还存在着小组成员之间的竞争,竞争的内容包括谁能发现新问题,谁的观点更新,谁的操作更准确,谁阐述的更贴切,更符合实际等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竞争意识,为在今后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拼搏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设了深入探究的时空。在合作学习的数学活动中,比较注重学生的感受与参与,增加了学生多边参与学习探究的机会,避免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参与机会而处于“旁听”的被动地位。学生每解决一个问题,便会得到一次鼓励,就会产生新的学习动力,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竭力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气氛,提供充裕的时空环境和热情的帮助环境,并选择时机进行恰当地激励,采取多种方式给予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的鼓舞,把学生当作朋友和知己,增加了理解、鼓励和宽容。这样,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深入探究的热情更高涨,合作欲望更强,更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经验。

4.促进了求异思维的发展。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创造了活跃思维的条件,使每一节课在每一位学生的心目中都成为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合作交流中,由于合作者对活动的想法、观点难免不一,常会导致相互间的讨论、协商或争论,为了向同伴解释、阐明自己的观点,获得同伴的接纳,学生必须认真思考,进行分析总结,由此他们的理解能力获得了提高,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数学问题往往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通过合作学习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法,在讨论不同方法优缺点的争辩过程中,学生的思路就会越来越明晰,从而诱发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求异思维的发展。

5.搭建了张扬个性的舞台。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搭建了展示自我、 张扬个性的舞台。在合作交流中,由于教师不包办代替,而是给予权力,让他们有选择的自由;给予机会,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给予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予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予条件,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去锻炼,于是,学生就更有机会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充分展示自我风采。同时,在学生之间相互提供不同的观点和思路的碰撞中,不断地学习别人的优点,反省自己的缺点,从而促进个性思维和品质进一步得到发展。

二、合作学习被演化成逢课必贴的灵丹妙药

一些教师为了迎合“潮流”和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合作学习被演化成了“灵丹妙药”,逢课必用,成了“课改标签”,开课必贴,出现了形式化、表演化、低效、无效等让人担忧的现象。

1.合作目的不明确,造成流于形式。不少教师为了突显合作学习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讨论这一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只要有疑问,无论什么课型,不顾教学目标和内容,也不管问题难易、是否有讨论价值,都要通过小组讨论这一方式来完成。由于合作目的不明确,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具体表现为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但听不清楚他们各自在说什么;有的小组是个别学生在唱独角戏,复制着教师的权威;有的小组个别学生只当听众,而不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小组个别学生没有倾听,甚至趁机捉弄他人或做其他事;有的小组优秀的学生对同伴的学习困难视而不见,甚至对同伴在学习中的失误暗自庆幸,而学习困难的学生,更是对合作学习毫无兴趣。

2.教師主导不到位,导致放任自流。上课伊始,教师便布置合作学习任务,然后按自己预设的程序和答案把学生引进框架内,让学生自己看书找答案交流,教师往往是“冷眼旁观”,不作具体指导。有的退至教室一侧,等待着评判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有的站在讲台,充当监工;有的在抓紧时间看教案或思考下一环节的内容,把自己置身于合作学习之外,成为合作学习的“局外人”;有的则如蜻蜓点水般地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逍遥自在;还有的独自欣赏学生讨论的“热闹”场面或干脆无所事事。当学生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依次听取各学习小组汇报。待各小组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在整个数学活动中,教师更像是一名看客,全程放手,缺乏相关调控,没有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对于搭便车走捷径的后进生而言,还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成为合作交流的“多余人”。

3.内容时机不恰当,产生低效无效。一是选择的内容不合适。有的内容过于简单,不具有挑战性,学生一看就懂,一读就会,或者通过独立思考就能很快解决,更适合于自主学习。有的内容太难太偏,靠集体的力量仍无法解决,出现“吃不下”的现象。有的内容适合于集体教学或教师引导,却组织小组探究;有的问题不是教学的重难点,缺乏讨论、研究、交流的价值;有的问题学生意见基本一致,根本无需共同探讨;二是安排的时间不合理。有的教师呈现问题后,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未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有的教师不管学生的交流讨论进行到什么程度,一些学生非常有新意的想法还没机会说出来,就让小组展示,只留给学生片刻共同探究的时间。有的教师不重视汇报展示环节,各小组缺少汇报展示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有的老师则为了解决很简单的问题,却让学生讨论很长时间,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三是把握的时机不恰当。有的一上课便让学生参与“合作学习”,学生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议论开了。有的在课的结尾才来个无关紧要的“合作学习”,离下课的时间长则合作长一些,时间短则合作短些。还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多次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次数过于频繁。

上一篇:画圆初中优秀作文下一篇:莫言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