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

2024-07-18

慎独(精选11篇)

慎独 篇1

浅谈君子慎独

人生就应该活得风生水起,就应该有一种精神与信念让自己燃烧与沸腾。慎独是一种最好的体现方式。君子慎独一词最早出自【礼记中庸】,字典上是这样解释的:指人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慎独是一种品德,一种精神,一种坦荡,一种伟岸。

说起慎独,不仅是先哲们追求的目标,就是今天处在喧嚣复杂、物欲横流社会里的人们,慎独也是人人努力追求的思想境界。

慎独是一种智慧,一种谦虚,一种淡定。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慎独就是在默默无闻和无私奉献中,体会着生命的乐趣。而不是在张扬下吹嘘着自己,贬低着他人。慎独是心灵的井然有序,只有这样的生命才是美丽与永恒的。雷锋叔叔用平凡的善举诠释了慎独精神丰富的意蕴和内涵,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深山信使王顺友,心系山民,20年如一日,上高山,下深谷,冒严寒,顶酷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面对获奖他是这样说的:自己的头脑要清醒,绝不能轻飘飘的。作家最重要的还是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写作。家乡为其修造故居。遭到了他的拒绝。香港教育界的传奇——钟期荣和胡鸿烈夫妇,为创办树仁大学奉上毕生积蓄4至5亿元。真正的优秀者都是慎独和谦虚的。他们慎始敬终。不遗余力,默默无闻却又积极有为。让我们相信慎独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慎独做出楷模。我们敬畏的不仅仅是他们做人所坚守的诚实与善良。更有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与豪迈。他们已经站在了灵魂与智慧的高处,向世人昭示了生命的雄奇与伟岸。他们生命的质量对于世人总是充满着魅力与诱惑。犹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鼓舞着人们正心诚意、身体力行的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

慎独是一种境界,一种情操。感受慎独这份情怀,人生的苦恼都会被抛到九霄云外。我们都会在自我陶醉中得之坦然,失之泰然。并且感受生命的恬然。只有具有慎独精神,才有宽容与礼让。才有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正是由于缺乏对于生命价值的思考,有人用自己的灵魂和人格作抵押而求一劳永逸。却不愿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进行创造性的投资,获得属于自己的财富。也正是由于没有慎独的境界。于是有了贪官污吏,有了以下嚣张的几句话:我爸爸是李刚。我是县委书记。更有了那不知廉耻的一句: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于是乎人前是人,背后是鬼。人前不说,背后乱说。搅得局面一团糟的现象应有尽有。慎独就是挂在我们头上的一面镜子,时时为我们敲响警钟:不要因为别人看不见就放松对于自己的要求。要知道,张扬的日子永远不会有收获,让我们学会慎独。尽心尽力的实干,踏踏实实的奋斗。即便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也会感到充实与幸福。

慎独 篇2

一、“慎独”含义

“慎独”一直被认为是儒家修养功夫的一种, 就目前所知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儒家经典《大学》、《中庸》之中。

《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 毋自欺也。如恶恶臭, 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 无所不至, 见君子而后厌然, 拚其不善, 而著其善。人之视己, 如见其肝肺然, 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是由对“诚意”的解释而说到“慎独”的。联系上下文可知“独”的第一个含义是“独处”或“闲居”, 因此, 此处“慎独”可以理解为:“在自己独处或闲居时, 要做到不自欺”。独处之时, 正是修养功夫的一大关键所在。在众人面前, 由于有外在的监督, 要表现得很有涵养、遵纪守法或很循规蹈矩没有什么了不起, 但在独处之时, 如果还能时时警惕、省察、提醒自己, 使自己的一切都能保持道德要求, 合乎礼仪, 那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修养功夫, 才是发自内自内心的自觉, 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道德践履。因此, 此处“独”指的的“独居”, “慎独”指的就是“独居”“闲居”时的道德践履修养功夫。

除了这种理解之外, 朱熹对“慎独”还有另一见解。他说:“独者, 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换言之, 独不再只是指“独处”或“闲居”, 而更指“独知”, 它乃是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的自己的内心世界或意识活动。如此一来, 《大学》所说“慎独”的第二个合理的解释便是“谨慎于自己所独知的内心世界或意识活动, 做到不自欺”。

朱子的这种理解也广泛的被人们所接受。因为不仅人在独处时的内心世界是自己才知道的, 而且即使处于群体之中时, 内心世界也多半只有自己才知道。因此, 不管人处于何时何地, 是与人相处或自己独处, 都应该时时警醒、省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意识活动, 使自己的一切意念都能“毋自欺”, 都能保持真诚不妄。如此一来, “诚于中”则必“形于外”, 便能使生命展现道德的感染力与穿透力, 而使自己成为一价值的存在;但若于己所“独知”之地不保持警醒与谨慎, 则将心生邪思妄念, 甚至于流于罪恶而日趋沉沦了。因此, “谨慎于己所独知的内心世界或意识活动”, 对于修养功夫或道德实践来说, 实在是至为紧要的, 是以朱子才说:“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以上两种对于《大学》所说“慎独”一词的解释, 乃是蕺山之前的传统学者与宋明儒者所主张的。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道也者, 不可须臾离也, 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 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所说“慎独”的两种意义, 其实是与《大学》所说“慎独”的两种意义相通或相同的, 而这正凸显出儒家义理的一贯性。但除了上述的两种意义之外, 其实《中庸》所说的“慎独”, 还可以有第三种意义, 那就是刘蕺山对“慎独”的理解。

二、刘宗周对“慎独”的理解

在刘宗周的思想体系中, “独”被赋予了本体的含义, 成为宇宙人生终极的价值根源与依据。刘宗周将“独”视为宇宙人生之本体, 同时还名之曰“独体”。而这“独体”, 既是“心体”, 也是“性体”。

1、独体

《中庸》中的“慎独”是从“天命之谓性”, “率性之谓道”, “修道之谓教”一路说到“不睹”、“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与“君子慎其独”也, 因此, “不睹”、“不闻”依其原文来说, 应该指的是“天命之性”。又由于蕺山认为“天命之性”即“义理之性”即“气质之性”, 也就是他所说的“独体”, 因此, 那为君子所“戒慎恐惧”的“不睹”与“不闻”, 依蕺山之意, 其实就是独体。而“慎独”, 在他这样的解释下, 便成了谨慎或戒慎恐惧地体认、存养与扩充, 我们生命中那作为宇宙人生终极的价值根源与依据的“独体”之意了。蕺山的这一说法, 不仅将“独”从“独处”与“独知”的意义解放出来, 而赋予它本体的意义与地位;同时更将“慎独”提升为道德实践的本质功夫了。

刘宗周说的“独体”即独的本然之体, 就是指“意”。刘宗周反对把“意”看作“心之所发”, 而强调意是“心之所存”, 认为身之主宰是心, 而心之主宰是意。因此, 在刘宗周的学说中, 意是一个比心更重要、更基本的范畴, 也是他的心性论中的一个根本范畴, 把意看成“已发”的或作用层次的概念, 是刘宗周所反对的。他认为意不等于已发的意念, 而是决定意念的、内心深层的一种本质的倾向。所以他说“意”不是心之所发, 而是心之所存。刘宗周强调意与念的区别, 意不是心的德行, 而是心的本体。朱子、阳明讲的已发之心对于他来说只是意之用。由于“意”不是已发, 所以说意无存发;意不是念, 故说念有起灭而意无起灭。他把意看作最根本的范畴。

刘宗周所说的“独体”即独的本然之体, 就是指“意”。刘宗周认为“意”是心之主宰, 这个心之主宰之意即指“独”, 这样, 独就具有了本体的意义, 而不再仅仅指独处或者独知。

2、慎独的重要

刘宗周依据《大学》的宗旨来阐述慎独的重要。他说:“大学之道, 一言以蔽之, 曰慎独而已矣。《大学》言慎独, 《中庸》亦言慎独, 慎独之外别无学也。在虞廷为允执厥中, 在禹为克艰, 在汤为圣敬日跻, 在文王为小心翼翼, 至孔门始单提直指, 以为学的, 其见于《论》、《孟》, 则曰非礼勿视听言动, 曰见宾承祭, 曰求放心, 皆此意也。”

蕺山在这里以慎独功夫统领圣门一切功夫, 并说“慎独之外别无学”, 足见功夫的重要。在蕺山看来, 《大学》明德至善的本体要凭借慎独的功夫来落实。独体即在执中、克艰、诚敬、四勿、求放心等慎独功夫中呈现。《刘宗周全集》中讲慎独的地方非常多, 且对慎独之学的意义和地位极为重视。他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慎独是学问第一义。”[2]“慎独之外, 别无学也。”[3]“君子之学慎独而已矣。[4]”“独之外, 别无本体;慎独之外, 别无功夫。”[5]“独即天命之性所藏精处, 而慎独即尽性之学。”“千古之学, 只慎独二字要诀。”“慎独之学, 即中和, 即位育, 此千圣学脉也。”因此, “学问吃紧功夫, 全在慎独。人能慎独, 便为天地间完人。”通过以上种种说法, 我们足可以看到蕺山对慎独的重视。

蕺山言慎独功夫论有两条线索, 一条是本《中庸》性、道、教一体贯通的路数讲慎独, 一条是本《大学》诚意之道言慎独功夫。蕺山云:“《中庸》之慎独, 与《大学》之慎独不同。《中庸》从不睹不闻说来, 《大学》从意根说来。”[10]又说:“独是虚位, 从性体看来, 则曰莫见莫显, 是思虑未起, 鬼神莫知时也。从心体看来, 则曰十目十手, 是思虑既起, 吾心独知时也。”从性体上言慎独, 旨在强调独体的客观超越性, 以此揭示道德本体的必然性, 从而以本体提领功夫。从心体上言慎独, 旨在强调独体的主观能动性, 以此揭示道德主体的意志专一性, 从而以功夫落实本体。心体性体两路合在一起, 便是“可与知人, 可与知天, 即人即天, 即本体即功夫。”总之, 蕺山以《中庸》言慎独, 宗旨在“明性”;以《大学》言慎独, 宗旨在“诚意”。前者是将心体向上提升, 后者是将心体由显归隐。合而言之, 则“明性”与“诚意”又可归于一。诚意是为了尽性, 尽性也离不开诚意。所以“慎独是学问第一义, 言慎独而身心意知家国天下一齐俱到。故在《大学》为格物下手处;在《中庸》为上达天德统宗, 彻上彻下之道。”

刘宗周把慎独作为为学的根本功夫, 他说:“而端倪在好恶之地, 性光呈露, 善必好、恶必恶, 彼此两关, 乃呈至善, 故谓之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此时浑然天体用事, 不着人力丝毫, 于此寻个下手功夫, 惟有慎之一法, 乃得还他本位, 曰独。[14]”可见, 独是用功夫下手处, 但功夫又不能用力, 只有“慎独”的方法才能保有这个原初的意向。慎独的方法就是“诚意”, 意是好善恶恶的原初意向, 诚意即保持这个意向不受影响。由于在刘宗周的思想中意是最根本的范畴, 因此诚意是最根本的功夫。诚意是统帅, 致知是辅助诚意的方法, 只有诚意作为主导才能保证致知在至善的方向上发挥作用。

在格物穷理的问题上, 刘宗周从他以慎独诚意为宗旨的立场进行解释。由于慎独是惟一之法, 慎独之外别无功夫, 那么格物与慎独就不能是两种不同的功夫, 格物就应该纳入到慎独中来理解。刘宗周主张本体为一、功夫为一, 这个功夫的一就是一于慎独。

议“慎独” 篇3

“慎独”者,“甚毒”也。其毒主要有三:

第一,“慎独”有利于帝王专制。儒家热心倡导“慎独”,就是要把人们培养成规规矩矩、谨小慎微、不敢想不敢做的、服服帖帖的奴隶。这样的国民自然容易统治,帝王们是很高兴的。如果卢俊“慎独”,他就不会提出“人民主权”思想。而孙中山不讲什么“慎独”,他才大胆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

第二,“慎独”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试想,如果哥白尼没有大胆的怀疑精神和思想解放,而一味“慎独”,他还能发明“日心说”吗?假若达尔文不敢怀疑“上帝造人”之说,他也不可能发明“进化论”。可悲的是,据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载,清初有一戴氏,曾创造一种鸟铳,形若琵琶,机轮开合,能连发二十八枚铅丸。这分明是一挺机关枪。可惜他一“慎独”,害怕机枪流布人间杀生,遂将其毁绝。后来中国在西人的洋枪洋炮面前一筹莫展,戴氏之流的“慎独”,当是一因。

第三,“慎独”维护了封建主义的道德伦理和风俗习惯。例如,地方志记载了那么多节妇烈女,都是“慎独”使她们不敢冲破封建礼教所致,因而断送了自己的青春。缠足的陋习延续一千多年,妇女们受尽折磨,但她们都在“慎独”中,谁也不敢提出挑战。

当然,“慎独”或许对减少刑事犯罪有所帮助,但是,降低刑事犯罪率,是一个综合工程,决不是单靠“慎独”所能够解决的。

慎独作文 篇4

所谓“君子慎独处”是指人们在独处时,也要使自己的行为与在人前一般无二。而面对无人售货机时,慎独则让无人、有人在你的眼中不再有区别。磊落君子,不贪不义之财,慎独应成为我们心中邪念的封锁线,慎独使自律不再局限在人前。于无人处易生贪念,因而,在无人处需自律,更需慎独。

君子慎独是儒士正其心、诚其意的要求,更应成为我们现代人修养身心的准则。因为人们总是容易在无人处卸下心中的规矩,想偶尔放松自己一下,就连圣人有时亦难豁免。但“圣人之所以为圣”,而出常人远矣,只因他们能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德。孔子的弟子颜回于无人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如此慎独,故世代为人传颂。无人之处,没有了他人的监督,懒散易侵入你的心田,因而于无人处,需慎独,才能如颜回一般,走出自己的道路。

康德有言:“这世上最能让人保持敬畏的东西,一是我头顶的天空,一是我内心的道德律。”自然,敬畏道德也不能因为在人前和人后时有所差别。当你走进无人银行柜员机旁,搭上无人售票公交车时,自觉遵守道德和规则,你亦做到了于无人处的慎独。故慎独这种个人修养方法不仅有益于自身,更是维系道德准则的利器。于无人处,需慎独,才能更好遵守道德,为和谐社会构建尽一份力。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乌托邦、理想国的美好蓝图指引着无数探索者前进。其中,共和与共产的思想需要的品质——慎独,闪烁着独有的光芒。慎独提高着人们的自觉性,慎独促进道德网的编织。于无人处慎独,也可成为社会大车进步下的滚滚车轮。

慎独作文800字 篇5

我想,是慎独之人。

何为慎独?《礼记·大学》言:“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即对原则的一种坚守。一人内心存在坚定的原则与思想,为了追求全无邪念,他必会自觉自愿的遵循自己的原则,使自己的思想,信念与行为举止纯然一体。比如,一个内心想要一个文明世界的人,那么他一定不会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闯红灯……甚至不会有这种想法,相反,看见这种行为他会制止,影响身边的人和他一起抵制这种不文明行为。此类人为君子,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并不是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白天是人,晚上为鬼,这是违背了慎独的初衷的。慎独是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时时刻刻践行自己的原则和思想,能克制欲望,不会为所欲为也不会因为外物而动摇。

古时有一位高僧饥渴难耐,见梨而不食,同行者甚是疑惑,高僧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坚定本心;又有一官员王密欲献十金与杨震,道:“暮夜无人知”,杨震道“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不为所动。;今有一普通乡村邮递员,一人坚持走过20xx年的寂寞公路,尽管生存条件和工作环境恶劣,但从未误过一个班期,丢过一封邮件。王顺友的慎独精神陪伴了他20xx年。此三人,皆为慎独之君。他们坚定内心的原则,始终不为外物所动摇。

如果社会多一些慎独之君,那么社会上就多了一些自觉的人。他们在坚定原则与思想的同时,也在时刻发挥着净化社会,影响他人的功能。他们自觉自愿地发扬我国泱泱五千年文明,会带动很大一部分和他们一起行动,随之,这些被带动的人也会自觉自愿地感染更多的人,这样就会有中国蒸蒸日上、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图景。

慎独就像是一面盾牌,保护你的内心不被诱惑;慎独就像是一团火光,照亮你的内心给你希望;慎独就像是一盏明灯,指引你的内心走向前方的康庄大道。

慎独为话题初中作文 篇6

慎独是一种境界。在一个大的集体中,大家互相约束,互相监督,那么你可能行为无过,然而这不是慎独的境界。真正的慎独是你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你能否做到:桂花迎面吐香而不去折,小草汲水高长却不去踩,垃圾满地你欣然清扫,朋友的冒犯你毫不放在心上……慎独的境界就是人生中可望且可及的境界,是你我应该追求的境界。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如何才能做到慎独呢?《三字经》云:“人之初,性本善。”既然我们的本性都是善良的,那么,我们从理论上讲都能做到慎独。既然我们都可以做到慎独,而孔子70岁之前还不能随心所欲做到慎独,所以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不能什么事都随心所欲。“随心”本没有错,但心随所有的欲望(无论好坏)就不好了。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将有作,则思谦冲以自牧。”“诚能见可欲,则思知止以安人。”我们要把握的就是“自牧”与“知止”。“自牧”就是用道德来约束自己,用正确的行为来洗涤自己的良心;“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没有人约束自己,自己却知道该停止时停止——这样才能做到慎独。

《笑傲江湖》中的君子剑岳不群是出了名的伪君子,在人前他总是一副正义的面孔,好似他就是圣人一般;而私下里,他干的却是丑恶的勾当:偷林家的辟邪剑谱,暗杀定逸师太,嫁祸自己的弟子……当然他最后也没有得到好下场。现实中也有岳不群一样的人,但是他们一开始未必都是伪君子吧,只是很多人没有做到慎独,以为没有人知道就可以谋得非分利益,放弃了慎独,以致从本质上放弃了良知,也放弃了成为一名君子的最后可能。可见,慎独虽不能随心所欲地做到,却是一刻都不能丢弃的。

NICU护士“慎独”素质的培养 篇7

1 NICU护士的要求

1.1 NICU护士专业技能要求

1.1.1 勤于观察病情, 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新生儿及早产儿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 如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NEC) 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胃肠道的一种严重需要急救治疗的疾病, 临床早期表现仅有轻度腹胀及胃潴留等, 后期出现明显腹胀、呕吐、腹泻、便血等临床症状, 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若护士严密观察病人病情,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并及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置抢救, 就能保障患儿的生命。

1.1.2 护理技术娴熟, 具有应急抢救能力

NICU病人病情重、变化快, 随时需要抢救。如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差, 喂养不耐受, 易发生胃食道返流 (GER) , 胎龄越小, 体重越轻, 发生胃食管反流机率越高, 常有不明原因的呼吸暂停和反复胃潴留[2]。护士不仅熟练掌握新生儿常见护理操作技术如新生儿呼吸道清理、氧疗、胃肠减压术等, 还须熟悉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机械辅助通气等急救技能。如对心肺复苏、心电监护、呼吸机的应用等急救操作能灵活应用和掌握;对危重患者病情能准确观察与评估;对急救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掌握全面, 急救时能熟练地应用各类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等。

1.2 NICU护士职业道德要求

1.2.1 NICU护士应具有“四心”即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

NICU病人实施陪护管理, 护士不仅配合医师圆满完成每日的治疗任务, 如输液、吸痰、动静脉穿刺、光疗等等, 还要接替母亲的角色, 负责做好生活护理即每日的喂奶、更换尿裤、更换床单、被服、沐浴等, 工作量大, 操作项目之多, 护士若不具备一定的细心、耐心就不能胜任护理工作;此外, 由于治疗性操作多为有创性操作, 如动静脉穿刺、气管内吸痰等, 需要护士在操作时动作轻柔、操作规范、无菌观念强才能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创伤。这一切来源于护士的爱心、责任心。

1.2.2 NICU护士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服务理念, 提供人性化服务

目前, 随着医学的进步, 早产儿和高危新生儿的死亡率大大降低。由于早产儿重要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 吸吮吞咽功能差, 进奶量少, 且常因合并其它因素, 更容易出现喂养困难营养缺乏和生长发育迟缓。目前, 儿科专业人员面临的挑战从保证早产儿的存活发展到使其发育过程和预后最优化[3]。因此, 护理人员在做好患儿生命支持的同时, 减少不良刺, 尽力构造支持性物理及社会环境, 如给未成熟的早产儿实施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新生儿抚触、鸟巢式护理等发育支持护理, 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4]。

2“慎独”在NICU护理工作中的意义

2.1“慎独”是护理工作性质的需要

护理工作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 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 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NICU护士单独操作的机会多, 有些工作是在患者无法感知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的, 护理工作规范与否, 很难进行有效的监督和了解。护士能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谨慎处理, 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其道德修养, 靠慎独精神。

2.2 NICU护士“慎独”素养是调整医患关系, 避免医患纠纷的关键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 医患冲突愈演愈烈, 医疗纠纷已成为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导致医患冲突的原因很多, 其中诚信缺失是导致医患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诚信缺失正是慎独素养的缺失。因其违背病人意愿, 做了不规范的行为, 失去病人的信任。NICU病房患儿无家属陪护, 护士的行为病人家属未能目睹。护士不仅负责患儿的治疗、检查、病情监测还要照顾好患儿的生活护理, 尽管护士尽心尽责, 有些患儿治疗无效, 出现病情加重或死亡。在这里, 如果护士不注意“慎独”素养的修炼, 在语言、行为、仪表等方面出现不规范行为使患儿家属产生不信任或疑虑, 当患儿病情恶化时就会怀疑一切, 引发纠纷。

2.3 护士“慎独”素养是提高护理质量, 确保病人安全的有力保障

据有关部门统计, 护理差错、事故绝大部分是责任性差错事故, 并非技术性原因。NICU病人早产儿多, 生命脆弱, 病情多变, 使用仪器高端而复杂, 如各种型号呼吸机、多参数监护仪、多功能婴儿培养箱、多种输液泵等, 护士每天面临护理治疗任务繁重、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责任风险大的工作挑战, 一名有“慎独”素养的NICU护士为了保证病人的治疗质量和安全, 就必然会自觉自愿、孜孜不卷的学习, 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技术水平,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保障病人安全。良好的慎独精神既使患者受益, 又是一种自我保护, 能减少护理差错, 弥补护理缺陷, 提高护理质量、使护理工作向纵深方向发展。

3 NICU护士“慎独”素养的培养

3.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人生观

NICU护士面临的护理对象是幼小的脆弱的生命,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经过护士精心、细心、耐心的呵护及专业护理照顾转危为安、恢复健康就是NICU护士的价值体现, 也是护士最佳的人生选择。教导NICU护士热爱本职工作, 加强道德修养, 在工作中体现“四心”是高质量完成护理过程、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3.2 加强业务学习, 强化技能训练

坚定为病人服务的信念, 在服务上倡导“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 播撒健康”的理念, 把服务做细、做深、做透, 把提高技术, 细化服务患者满意作为护士永无止境的追求, 让患儿在每一个时刻都能得到服务和关爱是对护士慎独工作的检验标准。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练兵, 掌握危急重病人的急救知识, 提高观察分析病情的能力和急救护理操作技能, 这是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前提和手段, 是优良道德产生的基础, 也是培养护士慎独修养的基础。

3.3 加强护士自律

加强自律即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规范, 不做违背病人利益、健康的事。操作规程是规范护理行为, 是减少护理风险, 确保病人安全的法宝, 如查对制度的认真执行可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消毒隔离制度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抢救工作制度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NICU护士面对的多是危重病人, 护理工作虽无家属在场, 但护士的一切操作治疗须有章可循, 并认真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这样才能信服病人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唯有如此, 才能对病人负责, 也是对自己负责。此外, NICU护士应有一颗善良仁爱的心, 时刻审视自己的灵魂, 去掉阴暗瑕疵, 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视患儿为亲人, 用自己的爱心, 去呵护那些无亲人陪护的小生命, 以人性化工作来服务于患儿, 满足患儿病情需求及其家属愿望。

3.4 重视细节服务即慎微

从小事、小节一点一滴加强素质修养, 良好的素质是在漫长的生活和工作实践中, 细致入微地陶冶磨练的结果。在实践中磨练意志, 把握好自己, 培养良好习惯。如在抢救患者的过程中, 护士应迅速果断地处置患者, 在工作中做到不忽略患者任何一点症状, 不放松任何一个抢救环节, 不错过任何一个有利时机, 审慎安全地做好各项救护工作, 并要持之以恒, 防微杜渐。

3.5 改善护理人员有关条件, 满足其合理要求

管理者应充分考虑护理人员各方面的困难、条件和要求, 落实人性化管理, 实施人文关怀。合理编制, 科学安排班次, 提高临床护士待遇, 改善工作条件, 协调护士工作与生活矛盾, 使护士尊严得以满足, 从而有良好工作心境, 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 慎独精神得以升华。

3.6 建立护士考核机制, 加强考核监督, 自我监督

采取同行评价、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考核方法, 并制定科室护士考核制度, 进一步约束护士的不规范行为, 倡导护士慎独精神。

3.7 重视激励作用

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本管理, 在护士之间倡导竞争意识, 要求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时刻自我评价、自我考核、不断提高慎独精神。在实际工作中, 鼓励人人参与管理, 善于发现不足之处, 及时总结。吸取教训, 不断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完善自我真正达到慎独的高尚境界。

4 小结

慎独修养是护理道德中一项特殊的职业道德和社会意识, 在护理实践中, 护理人员养成良好的慎独修养, 不断提高、完善自我, 使自己的道德和技术水平达到更高境界, 对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NICU是高风险的护理单元, 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护理人员素质要求, 除加强基本素质的培养外, 更重要的要加强慎独素质的培养, 提高护士的慎独素质。

参考文献

[1]陈秀萍, 程晓英.极低出生体重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09, 12, 8 (12) :1020.

[2]谢怡.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 (专科版) , 2009 (3) :49.

[3]余桂英, 邓云珍, 林火仙.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睡眠和体质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23) :35.

“慎独”的境界 篇8

我有时也反省一下自己,我能不能在“独处”的时候,也做到“慎独”呢?不能,没人看见的时候我随地吐痰过,没人看管的瓜园我偷过瓜,没人注目的时候我丢过垃圾,没有监考的课堂我打过小抄……我不敢往下想了。可以断定,我是个做不到“慎独”的人。做不到“慎独”,就是一个缺德、修养极差的人吗?当然不是,我们单位卫生间的水龙头没关,我发现后总是拧紧,楼道里的灯没熄,我从不视而不见,没有警察把守的路口,我也不闯红灯……但我不是一个自觉“慎独”的人。

曾在报上读过一篇文章,说一位英国老人在中国旅游,她因找不到回收废电池的地方,竟然把它带回了英国,交给专门回收废电池的部门。像英国老太太那样的“慎独”我是做不到。但伤天害理、损人利己、贪赃枉法的事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做,无论是独处一隅,还是“群居共处”,因为那样做了我会厌恶我自己,灵魂肮脏就像身上沾上了臭狗屎,让我会坐立不安。

人活着可以有小坏,但不可以有大坏;可以接受无德,但不能生活在无德之中。我喜欢“慎独”,不是非要把自己修成神仙,“慎独”的成果不是打造“公众的形象”,而是自己灵魂干净了才舒服,保持心意上的愉快状态就容不得卑鄙,当一个人觉得灵魂也需要沐浴时候,他也就找到了“慎独”的境界。

东汉名臣杨震,有人曾以十斤金子向他行贿,说“暮夜无知者”,杨震讽刺地回答:“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结果行贿者灰溜溜地离去。“慎独”是杨震灵魂干净的需要。“慎独”是很高的道德境界,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觉悟和思想品质的试金石,只有经过个人的艰苦努力和修持磨炼才能逐步做到“慎独”。(摘自《学习月刊》)

古代名言资料讲稿关于慎独 篇9

-《中庸》

字面意思:没有什么东西比隐匿(时候)更易见,(也)没有什么东西比微小(时候)更显著的,所以君子在他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意义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

这句话蕴含了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慎独。

慎独的释义是在独处中谨慎不苟。讲究个人道德水平的修养,看重个人品行的操守,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习主席还在他的《之江新语》一书中引用了这句话,谈论要追求慎独的高境界。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

慎独,包括 “慎心”,是指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慎独,也包括 “慎始”,意思是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

还有就是 “慎终”,老子曾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意思是说,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

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不会离经叛道,要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历史上还有一些关于慎独的事例,杨震四次调任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到郡上任的时候,路过昌邑时,过去他曾推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正在做昌邑的县令.晚上,王密去拜见杨震,怀中揣了十斤金子,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这是怎么回事呢?”王密说:“这么晚了,没有人能知道这件事.”杨震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羞愧地退出去了。杨震的行为就是一种慎独精神的体现。

慎独 篇10

命题人:高(***)

【话题设计】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即使没有人监督,也能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道德准则,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慎独,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的试金石。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不做坏事比较容易,而在独处时也能一样不做违反道德准则的事,则需要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据《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一次,昌邑官员王密带十金黄金,深夜去拜访杨震,并说:“暮夜无人知。”杨震严词拒绝了这份厚礼,回答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王密惭愧而归。这个历史故事体现了“慎独”的真实含义,为我们树立了“慎独”的典范。可以说,杨震的道德修养已经达到了“慎独”的境界。

这则材料中所谈的“慎独”能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慎独”为话题,自定立意,自定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慎独”的范围之内。

【写作指导】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慎独,其实就是“慎心”,要诚其意,在各种物欲的诱惑面前,靠“心”把持住自己——不管是酒色财气,总归“吾心有主”,不为所动。

慎独,其实就是“慎始”,做任何事从开头就要十分谨慎,如果开始时就不谨慎,还怎么能保证有好的结局呢?

慎独,其实就是“慎终”,“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意思是说,当事情结束时,要像开头一样慎重对待。

慎独还需用礼来约束自己,就不会离经叛道,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慎独还需克服源自动物性的“利己”性。

写作时可能会出现的不足:

审题时可能会因为对“慎独”理解错误而导致跑题,例如将“慎独”理解为“独处”、“独自反省”等等。“独处”只是一种背景,而“慎独”重点是要谈处于这种背景之下要“谨慎不苟”;“独自反省”是“慎独”的一个方面,但重心是言行要“谨慎不苟”,而不仅仅是“反省”。、【思路点拨】

写议论文:

纵向结构

1.可以“小议慎独”为题:引论:由常有一些社会现象引出本文的论点: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本论:为什么要慎独?从4点分析:①慎独让人得以自我完善。②慎独让社会公德得以净化。③慎独让人与人之间多一些信任少一些猜疑,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④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诚信。假如没有了慎独,人和人之间少了关爱。结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①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②“慎独”慎独离不开自重自律。③“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④慎独离不开坦荡为人。⑤慎独离不开诚实守信。(选择其中的两三个内容为分论点)⑥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

2.可以“什么是慎独”为题:可按层进式展开:什么是慎独?《辞海》称:“儒家用语。谓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也就是说,不论何时何地,或明或暗,用心 爱心 专心

或在人群,或单身独处,都要小心谨慎,不可在思想和言行上稍微离“道”。为什么要“慎独”:①慎独是一种情操;②慎独是一种修养;③慎独是一种自律;④慎独是一种坦荡。怎样才能“慎独”。那么,该怎样慎独呢?①要让所有的角色身份都保持一致,不自欺,亦不欺人。②对自己要严格要求,不能原谅自己。③要“慎一”,否则会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

横向结构:

3.可以“慎独之美”为题:文章应围绕慎独之“美”从三个方面“横向”展开论述:慎独成就了大自然的有序与和谐;慎独闪耀着崇高修养与人性的光辉;慎独为充满智慧的人们另辟蹊径。以此结构谋篇,文章层次清晰,做到了议论文论述应有的宽度。

写记叙文:

4.可以“书记的后悔”为题,编写故事,以小见大,通过现实生活中某些领导台上君子、台后小人,因不能“慎独”,在权钱交易、权物交易、权色交易之类的泥坑中难以自拔,最终锒铛入狱,成为阶下囚的故事,表现防微杜渐、拒腐防变的主旨。

5.可以“在无人的时候”为题,构想一个“无人”的场景,设置与“慎独”相关的情节,描写人物与“慎独”相关的言行。无论是歌颂正面典型,还是鞭挞反面人物,都要围绕“慎独”做文章,并通过逼真的细节来表现。但情节一定要有波澜。

写短剧:

6.可以“‘慎独永驻’三幕剧”为题,把古今常见的材料组织到一块,选取三个具有典型性的“慎独”片段,从“守住慎独”的角度谋篇,组成三幕短剧,表现人应该“慎独”,不然会遗憾终生,抓住历史与现实中的典型的人和事,按时间顺序紧扣话题来写。

【拟题参考】

1.慎独,人生的至境;2.千金难买是慎独;3.梨虽无主,我心有主;4.在无人的时候;5.也说“慎独”;6.慎独•慎始•慎终;7.为官要“四慎”;8.做“真实的自己”,你能吗?9.慎独是检验一个人修身养性的试金石;10.人在做,天在看;11.人生第一要义;12.慎独伴随你成功;13.人前人后我们都能是君子;14.为“以不贪宝”叫好;15.作一棵在孤寂夜空下看守心灵月亮的树;16.慎独是人生的必修课;17.拒绝第一回;18.难得“慎独”19.书记的后悔20.满城尽是电子眼。

【素材连接】

1.柳下惠的节操鲁国人柳下惠,姓展名禽。相传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

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妇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于是柳下惠就被誉为“坐怀(槐)不乱”的正人君子。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壁,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所。(《左传·襄公十五年》)

3.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4.道光年间的刑部官员冯志圻有收藏碑帖字画之好。一个下属寻得一帧宋拓名碑,用古锦包好送冯志。冯连看也没看就当即退还。有人劝冯志看看无妨。冯志说:“一看恐怕就不想退了,而接受它就难免为送礼者所利用”。此乃慎始之举,守住第一次,就没有第二次了。(《清朝野史大观》)

5.据一则“轿夫湿鞋”的民间故事说:一个轿夫雨后穿新鞋抬轿。开始抬腿迈步十分小心,专拣干处走,生怕湿了鞋。后来一不小心脚踏泥水,弄脏了鞋,就再也不管了,干处湿处随便落脚。这说明轿夫虽“慎始”,但坚持时间不长,自然就没有“慎终”之说了。

6.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也对慎独做了通俗的解释: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这就叫慎独。

【针刺文】

小议“慎独”

佚名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

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杨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分明了。

“慎独”更是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人一旦缺少了“慎独”精神,就会降低自己的道德水准,只顾个人利益而无视他人利益。可怕的是这种思想一旦“传染”开去,别人也会以他为“榜样”,如果人人效仿,久而久之,世风日下就成必然。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即无人在场和有人在场都是一个样,不让任何微小邪恶的念头萌发,这样才能使自己的道德品质日臻完善。“慎独”离不开严格要求自己。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就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就是当代恪守“慎独”的典范。他一个人20年走了26万多公里的寂寞邮路。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在漫漫“孤独之旅”上他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在“一个人的长征”中,他服务无数山里人的执著,为人类创造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慎独”也离不开自我反省。一个人要进步,就要经常地、认真地反省自己。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份量来报偿我所领受的、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蜚声中外的医学院士吴阶平在年老时这样反思自己:“我自己认为,在1950—1960这十年里是取得了可喜成绩的,那时自己也的确十分勤奋,但这并不代表一生中都在坚持不懈地努力。自己在科学研究中锲而不舍的精神还远远不够,自己也有偷懒、靠小聪明过关甚至是一知半解的地方。”科学家们这种勤于反思、严于自律的精神为我们做出了表率。

“慎独”是一面盾牌,可助你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防范各色各类的“糖弹”;“慎独”是一盏明灯,可帮你照亮前行之路,明辨是非曲直;“慎独”是一剂良药,可使你内心清朗,精神昂然。那么,就让我们用“慎独”警示自己,鞭策自己,坦荡为人,踏实做事,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摘自《高中议论文阅读训练》)

【简评】

这是一篇说理透彻的议论文。

从身边的种种“摆平”现象入手,很自然的引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接着,用三个自然段阐述了“慎独”的内涵,即“慎独是什么?”每段开头都以一个形象的比喻句作为本段的论点,三句构成排比,结构严谨、思路清晰。把“慎独”比作“自我完善的必修课”、“道德品质的试金石,”、“社会生活的净化器”。从个人上升到社会,三个比喻句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这是本文的一大亮色,作者在这里可谓“颇具匠心”!接下来,提出了一个观点:怎样才能做到慎独呢?关键要在“隐”和“微”上下功夫。这个观点把“慎独”这个观点诠释得“入木三分”!紧接着,又提出慎独的方法:①严格要求自己;②自我反省:举了2005年感动人物:王顺友的事例,贴进社会生活,紧跟着时代的步伐,给文章注以“新鲜的血液”,使论据充分,有说服力。结尾更是本文的“一道风景”,一组排比句中又含有耐人寻味的比喻,清新自然、文采飞扬!(高星云)

【例文1】

人生不能没有慎独

湖南新化一中高星云

第一幕

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地点:鲁国郭门里

内容概要:在一个天寒地冻的夜晚,柳下惠宿于郭门。有一个没有住处的美貌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她冻死,叫她坐在怀里,解开外衣把她裹紧,同坐了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天亮并没发生非礼行为。

画外音:柳下惠之所以被誉为“坐怀不乱”的正人君子,是因他能够坚守慎独。深更半

夜,面对楚楚动人的美女毫不动心,能挑战自我,战胜色欲,表现出读书人的高尚人生修养。

第二幕

时间:宋朝

地点:子罕家中

内容概要:宋国有个人给大夫子罕送来了一块好玉,子罕却不肯收。送玉者误以为他嫌

玉的质地不好,急忙解释它是块经玉匠断定的宝玉。岂料子罕却说:“我把不贪图别人的财物当作‘宝’,而你把这块宝玉当作‘宝’,如果你把它给了我,那么我们都丧失了自己的‘宝’。还是让我们各自守住自己的‘宝’吧!”

画外音:子罕“以不贪宝”,被誉为千古美谈。他身居高位,却能两袖清风,面对价值

连城的美玉,能挑战自我,战胜物欲,坚持操守,毫不动心,表现出为官者的高尚道德情操。

第三幕

时间:元代战乱的某个夏日

地点:大梨树旁边

内容概要: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为天气炎热,口渴难耐。正好路边有一棵梨树,行人们纷纷去摘梨解渴,只有许衡一个人不为所动。这时候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你不摘梨呢?”许衡就说了:“不是自己的梨,怎么可以随便乱摘呢?”那人就笑他迂腐:“世道这么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说:“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画外音:“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言约意丰!它充分显示了许衡的高尚情操,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咬定做人的崇高准则,不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要时时牢记心中有主,不随波逐流,挑战自我,战胜口欲,恪守慎独。

第四幕

时间: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

地点:云南马班邮路

内容概要:一个普通的乡村邮递员,20年来一个人、一匹马,走在一条路的艰苦而寂

寞的邮路上。他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摔倒了,爬起来;口渴了,喝口泉水;肚饿了,吃点干粮;天雨了,躲进帐篷。马驮人送,走村串户。深山独行53万里。尽管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十分恶劣,但他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达100%。他说:“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画外音:“保证邮件送到,是我的责任。” “深山信使”王顺友心系山民,20年如一日,上高山,下深谷,冒严寒,顶酷暑,行行重行行,严格要求自己,恪守慎独,堪称典范。结束语:柳下惠坐怀不乱,宋子罕以不贪宝,许衡不食无主梨,王顺友认真送信:同样的慎独,不一样的表达。人间慎独,时时处处闪光。

【简评】

构思新颖,层次清晰地以四幕剧形式,概述了人生中时时处处应坚守慎独,绝不可错过,不然会遗憾终生,抓住历史与现实中的人与事,按照时间顺序紧紧扣住话题,意义深远。文章总体上是分——总的结构,而中间部分,采用内容“概要+评价”的方式,十分新奇,足见作者对文章的把握。文章通体明亮,夺人眼球;古今结合,辐射性强。(高星云)

【例文2】

君子慎独

湖南师大附中张 乔

毛主席曾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那么同样的,一个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做一个君子不难,难的是独处时也做君子。

“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我国古代的贤者很早就明白:君子处世,所慎在独。早在《礼记》中就有记载:“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历览前贤,历史上道德彰显之人莫不慎独。圣人孔子,不仅在朝堂之上严遵“君君臣臣”之仪,在颠沛流离之途也坚守君子之礼,席不正不坐,语非礼不言。诗人屈原,虽身处浊世,惨遭罢黜流放,仍能“沐后弹冠,浴后更衣”。四知堂上那一声断喝:“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令污者抱头鼠窜,令美德彪炳千古,从而成为“君子慎独”的最好注脚。

“君子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一个人只有对自己诚实,方能对他人守信。《五元灯会》上曾载有这样一则故事:由于战乱,普陀寺的众禅者决定迁移庙址。在迁徙途中,只有豫通大师一人坚持早课,从不荒废。有人劝曰:“此处无佛,大师可不必如此。”豫通大师答一偈子曰:“此处无佛,我心有佛。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好一个“既诚我心,是诚我佛”!其实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佛——自己的良心。大庭广众之下的君子是众人的君子,只有独处一室之时的君子,才是自我的君子。君子慎独,对自己诚实,就像是空谷中的幽兰,即使无人知晓,也始终散发清香;而那些不懂得“慎独”之人,徒然地欺骗着自己的良心,内心最终会成为一间臭不可闻的鲍鱼之肆!

“君子慎独”还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每当夜深人静、独处一室之时,当颜面亿代未易的星图高悬头顶,你能够因为无须顾及旁人而放纵身心吗?不,灿烂的星空遥望着你,皎洁的月亮守望着你。隐隐地,有一种声音,仿佛是灵魂对自己的拷问,在这独处的静谧里。君子慎独,他的灵魂始终谨慎不苟。

当一轮新月升起,照在空寂的幽谷里,有一株独生的兰花,冰清玉洁,直立在自己的芬

芳中。就在这独处的正直中,他赢得了满天星光。

【简评】

中学生对“慎独”一般不大容易写好。本文能准确理解题意,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谋篇。主体部分从 “慎独是一种高境界的道德修养”,“慎独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诚实”,“慎独是一种对自己的审视”展开论述,论述中事实论据的运用和对所用材料的理解准确到位。作文结构、材料虽不新颖,但显示了作者的文化和思想的积淀。(高星云)

【满分作文】

“慎独”与“莲”

湖北一考生

我一个人坐在花园中,静静看着塘中饱满欲爆的莲花,清风带来夏日夕阳的暗香。花苞盈盈颤动,粉色嫩尖好似少女的粉腮,惹人怜爱„„站起身来,走至塘边,轻抚如纱诱人的瓣边,我多想折下一枝,插在书房中,让这香气伴我左右!四下无人,仅有我与满池莲花,相对默默无言。

纤长指尖终还是滑下花脉,收于身侧。慎独啊,慎独!我默念着这重似千钧的至理之言,离开了花园,夕阳从身后进来,送我一条暗色影,伴我踏上归途。

星空闪烁,月华流转,书桌前缺了一枝清莲,却并不让人遗憾,我甚至任性地想,一池莲花,是否会在深夜窃窃私语,悄悄回味着暮色四合之时,手指与瓣脉离开一瞬的韵味?

想着想着竟有几分痴了,忽然又冒出几分涩味:若换成别人,莲的境遇又会是何般?这也许就是自己才解得开的谜题罢。”慎独”二字,在我咿呀学语之间,满腹诗书的祖父便一遍又一遍地让我记得,小时不明所以,却是在此时此刻,暮色四合,才恍然大悟。确是至理名言,不枉人一生铭记。

独处时,人心有些不似平常。似乎一切都可以松弛下来。平日里的善行善举,行端言慎,又是几分真心,几分假意?这都市光怪陆离,世界变数无穷,又有谁能有通天彻地之晓,掐指一算,告诉你什么是该,什么不该?不知不觉中,生活也许已经不由人反抗,在你脸上牵上一幅面纱,喜怒不由人!一副伪装,让人变成另一人,人生如戏,丐子将相,又有谁知那

面纱下真面目?独处时,一切都可以卸下,周身散发一切,只留下自己和自己,抚心低语。

或许你在人前满腹经纶,可自己却明白,全是虚伪的装饰;或许在人前善行屡屡,可自

己却明白,这样非自私的本意„„独自一人,你如何对待自己?是无赖撒泼,还是喜怒无常,全然不似平日?

举手投足间,泄露一个人如何与自己对话。对自己诚恳的人,是为人的最高褒赏,人独

自来这繁华世间,又独自静静离去,修身自养比乞巧于人更值得去躬行,无人之时,一个眼神都能泄露最真实的自己,独自走过断柳,躬身而行透出你的温良;独自面对病狗,怜悯避开透出你的和善;独自面向困难,安之若素地经过,透出你的不卑不亢„„

是所渴望“慎独”!独处时,用良善温俭之心面对一颗赤子之心,这不经意的举动,泄露了你的真实与诚恳。

我面窗临月,仿佛嗅到不远处的莲香,独处时,如此清新美好的时光,绝不只有自己在体味,还有的,是自己的举手投足之间,不经意留下的气质与芬芳。

【简评】全文充满了一种文化气息,“慎独”是一种境界,显现在举手投足之间,与儒家

有一种修身叫慎独 篇11

“慎独”是中国儒家创造出来的修身术,最早载于《礼记·中庸》中:“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所谓“慎独”或“慎其独”,可通俗地解释为:小心翼翼地固守本性,无怨无悔地遵循道德,矢志不移地追求理想。其实说到底就是“慎心”,在各种利诱面前靠强大的“精神防线”来抵挡形形色色的诱惑。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个故事:王密在昌邑做县令,为了官运亨通步步高升,他始终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恰巧朝廷派来的新任太守杨震和王密多少有些交情,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岂能错过?王密立刻跑去拉拢关系,他不惜血本,竟拎着十斤黄金公然行贿,杨震愤愤地质问:“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毫不脸红地答道:“暮夜,无知得。”杨震既是正人君子,又是清官廉吏,他哪里受得了这番侮辱?立刻寸步不让地挖苦说:“天知、神知、子知、我知,何谓无知?” “湛湛青天不可欺”,做了枉法的丑事,不但法纪难容,连上天都要报复你!杨震由此获得“四知太守”的雅号,他铿锵有力的声音在历史的天空久久回荡。

众目睽睽下,道德准则释放一种抑制力。国法当头时,制度条律又强加一种约束力。大多数人可以“慎众”,在众人前中规中矩,一丝不苟。“慎独”最能考验人的意志和品行,倘若修身能渡过这道难关,就不失为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

资料记载,德国的民众始终保持着惊人的“慎独”精神,这从保护森林的细小举动就能看出来。按照德国法规,刨一棵成材的林木必须在树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尤其禁止成片采伐。此外还规定,每采伐一棵大树,必须在原地种植一株树苗,从而确保森林良性循环,永远郁郁葱葱。就是在战争期间那兵荒马乱的日子里,令人称奇的是,尽管没人守卫森林,德国民众仍一如既往地遵循原来的做法,按部就班地伐老树种幼苗……这种人文素质,与“四知太守”的情操异曲同工,足见“慎独”于公于私的独特魅力。

上一篇:英语口语一对一下一篇:在责任中学会放弃作文550字六年级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