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心得感想

2024-06-22

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心得感想(通用12篇)

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心得感想 篇1

●梦鸿

这几天,读了卡夫卡很著名的中篇小说《变形记》,于是尝试地用诗歌,写了些感受。

那个被巨大压力束缚着的

格里高尔变形了

变成一只遭人鄙视唾弃的大甲虫

他那副“虫相”吓的人仓皇而逃

母亲也惊得昏厥于地

父亲则是暴跳如雷

无情地将他驱赶

并嘲弄地发出嘘嘘声

只有他妹妹还留有一丝感情

但不久也对他置之不理

他被这个社会彻底地遗弃

格里高尔变形了

变成了巨大的甲虫

往日的亲亲热热,互相恭维

如今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一切不仅仅是人情淡薄

本质是内心里的空虚和孤独

表面的亲亲热热

仅仅因为有共同的利害关系维系着

一旦割舍

马上暴露出冷酷和冷漠的真相

这阴暗的人性

我在想

在现实生活中

格里高尔的悲剧是否会重演

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心得感想 篇2

在《变形记》中, 每个人都用自己的选择和行为决定了自己的本质, 完成了对自己的塑造。《变形记》讲述了一个人变成甲虫的荒谬故事:主人公格里高尔负担着沉重的家庭开销和父亲的债务, 为了还清父债、改善家庭生活, 他拼命工作。对父母来说, 他是个孝子;对妹妹来说, 他是个好哥哥;对公司来说, 他是个好职员。有一天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 身体越来越差, 他还在为还清父债担忧, 还眷恋着家人, 甚至努力讨家人的欢心。然而, 最终被亲人抛弃, 凄惨地死去了。卡夫卡以用这个荒谬的故事表现了人和人之间的金钱关系, 也揭示了社会残酷而现实的丑恶面目。“自由选择”是存在主义的精华所在, 也是分析卡夫卡《变形记》的重要依据。

一、变形与选择

在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中, 变形这个词有三重含义。首先是格里高尔·萨姆沙身体的变形, 他由一个人变成了一只大甲虫, 这是一种客观的、物理上的变化。第二种变形是生活状态的变形, 这里的生活状态包括格里高尔的生活和他的家人的生活, 是主观的变化。一方面, 格里高尔从人变成了大甲虫, 他的生活状态就会发生必然的变化, 他得按照甲虫的方式去生活, 例如用细细的小腿爬行、无法翻身和爱吃腐烂的食物等。另一方面, 格里高尔的收入原本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格里高尔的工作环境并不:“如果不是为了父母亲而总是谨小慎微, 我早就辞职不干了, 我早就会跑到老板面前, 把肚子里的气出个痛快。”但是格里高尔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 他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 是为了家人的生活、债务的偿还和供妹妹读书。当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虫以后, 他也就同时失去了工作、赚钱的能力, 格里高尔的家庭也就失去了主要的经济来源, 全家人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 因为和一只甲虫生活在一起, 格里高尔的家人不得不适应这种变化, 并且无法摆脱去承担照顾甲虫格里高尔的义务。第二种变形与第一种变形是因果关系, 正式因为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才导致了第二种变形的发生。第三种变形是一种主观心态的变化, 即亲人们对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在态度上发生的变化。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以后, 他的父母没有给他任何关爱, 连他的房间都不愿意踏进一步。格里高尔的妹妹开始还耐心地照顾他, 可是格里高尔的情况并没有好转, 一个月后, 妹妹对照顾一只甲虫也感到厌烦, 格里高尔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第三种变形与前两种变形并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 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甲虫, 但是他和父母、妹妹还是至亲骨肉, 还有剪不断的骨肉亲情。然而格里高尔的结局是在又饿又病、陷入绝望之境时孤独地死去。“他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 “接着他的头无力地颓然垂下, 他的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摇曳不定的气息”, 死了。

格里高尔的父母和妹妹面对格里高尔的变形, 也在进行这自己的选择。当格里高尔变成一只甲虫以后, 格里高尔的家人面临着选择:是爱自己的身体变形亲人还是抛弃他。格里高尔的家人的内心在卡夫卡设置的考验中被揭露了, 格里高尔的变形是在外部, 而格里高尔家人的变形是在他们自己的内心, 他们早已被物欲横流的社会打磨得麻木不仁, 只认金钱, 不认亲情。如果说变形后的格里高尔是兽形人心, 那么格里高尔的家人则是人形兽心。“一个人对一件事情承担责任时, 他完全意识不到不但为自己的将来作了抉择, 而且通过这一行动同时成了为全人类做出抉择的立法者。”格里高尔家人的选择不仅是为自己的选择, 这样的选择不仅使他们成为自私、没有人情味的人, 也影响了格里高尔的生活。如果人人都像格里高尔的家人一样做出选择, 那么这个世界将变得极其可怕。人和人之间不再有感情, 只有利益和金钱作为彼此连接的纽带。

二、不变与选择

虽然《变形记》中有那么多的变形, 但是在这种种变形之中依然有不变的东西存在, 那就是格里高尔自始至终一直关心家庭、怀恋亲人。格里高尔变形之前, 他的生命就不属于他自己, 每天疲于奔命的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改善家人的生活。当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之后, 他还是为母亲的身体担心, 想着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学习。可是他的父母和妹妹却没有念着格里高尔多年来辛苦工作带给他们的舒适生活, 除了妹妹仅有的一点儿关怀, 亲情似乎已经从这个家里消失了。随着家庭经济状况的一步步恶化, 格里高尔父母和妹妹的心态也在一步步地变形, 并且愈演愈烈, 他们对格里高尔的态度变得十分恶劣, 当一次母亲被格里高尔吓晕后, 格里高尔的父亲是这样惩罚他的:

紧跟着马上飞起来了另一只 (苹果) , 正好打中了他的背, 并且还现了进去。格里高尔挣扎着往前爬, 仿佛能把这种可惊的莫名其妙的痛苦留在身后似的;可是她觉得自己好像被钉在远处, 就六神无主地瘫在地上。这次的重创使格里高尔一个月不能行动, 他的行动能力被永久的损害了。但是他却觉得自己受的伤得到了充分的补偿——起居室的门天天都开着, 他可以怀着爱意看着自己的家人了。在家庭成员心态剧烈的变形中, 格里高尔对家人的爱始终保持不变, 对比之下, 格里高尔的不变显得尤为可贵。格里高尔并不是没有其他选择, 他的身体已经变形为一只甲虫了, 如果他的内心也可以变成甲虫, 抛下与父母和妹妹的亲情, 去田野里做一只逍遥自在的甲虫, 与格里高尔惨死的结局比, 这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是格里高尔没有选择让自己的内心变形, 并不是他不能选择, 而是他坚持自己的内心, 坚持对家人的爱。

不仅在《变形记》中, 卡夫卡的许多作品都受到了存在主义的影响, 作品中的人物也进行着各自的选择。例如在《审判》里, 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整个小说都没有私人领域可言。主人公K一早醒来时, 发现马路对面的老太太正在注视着他, 被法院派来看守K的人可以不经过房客的同意而使用其他房客的房间, 预审法官可以在法院的门房女人和她丈夫熟睡的时候出现在他们的床前, 等等。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私隐被侵犯这件事习以为常, 毫不在乎。隐私权的缺失是对人、对个体的不尊重, 荒谬社会中的个体失去了自己的尊严, 每个人都像案板上的肉一样, 任凭他人扫视。

与这些行为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主人公K非常尊重他人的私人空间, 他因曾经未经过允许就是用布尔斯特纳小姐的房间而道歉, 可是布尔斯特纳与周围的人们一样, 对此毫不介意。K和格里高尔一样, 也有着另一种选择, 那就是随波逐流, 融入社会的现实之中。如果K可以顺应这个盘根错节的庞大社会, 不去坚持选择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 也许他不会被黑暗的社会所吞噬。

三、荒诞中的真实

《变形记》中,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件事本身是一个荒诞的情节, 但是在这无比的荒诞中又有无比的真实。如果格里高尔没有变成甲虫, 而是因为某种意外而成为一个永远失去劳动能力的人, 需要家人的照料和关爱。在这样现实中可能存在的情况下, 格里高尔的家人对他关怀备至吗?依然不会。失去了劳动能力的格里高利依然需要亲人们耐心细致的照顾, 吃穿用度只能索取, 无法产出。唯一可以付出的, 就是对亲人的爱。在用金钱维系的现实社会中, 铸就人和人之间牢不可破关系的永远是利益, 而不是感情。格里高尔的家人把格里高尔当成一个支付款项的机器, 他们需要的是金钱。当这个付款的机器除了故障——无论是变成甲虫 (荒诞) 还是失去了劳动能力 (现实) ——格里高尔的家人都会因为经济上的拮据而抛弃格里高尔。

反过来说, 即使格里高尔变成了一只甲虫, 但是他依然可以通过某种能力赚钱, 继续供养自己的家人, 那么格里高尔的家人会抛弃格里高尔吗?这时, 即便是一只可怕的大甲虫, 他的家人也会乐于接受的。他们需要的并不是格里高尔, 他们的关注点也不是格里高尔的内心和本质, 而是格里高尔能否为这个家带来金钱和利益。金钱和物质已经操控了人们的内心, 感情被丢弃在一旁。在金钱和利益的驱使下, 在势利的眼中, 丑陋的甲虫也可以变得很可爱。

《变形记》的情节虽然是荒谬的, 但是它真实地展现了人们丑恶的虚伪的嘴脸, 揭露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利益和金钱关系。正如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说论述的:“人与人之间只能是‘地狱’式的关系, 我竭力要奴役他人, 他人也竭力要奴役我”、“冲突根于人类相互关系的基础之中”。

存在先于本质, 世界是荒谬的, 人生是痛苦的,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有各自选择的自由。《变形记》中的生活是荒诞的、痛苦的, 人与人之间是一种相互利用的利益关系。在内心的变形与不变形之间, 每个人都做出了各自的选择, 也完成了对自己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卡夫卡.变形记城堡[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2010.

[2]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3]卡夫卡.变形记·城堡[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译林出版社, 2010.

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心得感想 篇3

关键词:卡夫卡;变形记;荒诞;现实

一、“假定之中的现实”

作为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卡夫卡不同于传统文学,他对现实的关照不是客观地摹写、再现现实,而是借助象征、譬喻、变形等手段为我们创造出一个荒诞不经的情节故事和变形扭曲的人物,在这个看似荒诞不经的故事里,卡夫卡用写实的手法来描述违反客观规律的事件,在荒诞的情节构架里,遵循已经设定的那种逻辑前提,用写实的手法来描绘细节和环境,最终创造出一种“假定之中的现实”。

在《变形记》中,卡夫卡用写实的手法描写格里高尔变为甲虫这一违反客观规律的事件,全篇小说,除了人变甲虫这一情节具有荒诞性以外,作者几乎是用近似于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来描写主人公变形之后的各种遭遇和内心活动,这使得小说的细节呈现出一种真实可信的状态。这就是余匡复曾指出的卡夫卡小说创作的一大特点,即“总体情节构建上的荒诞和象征,具体细节上的极为现实主义的真实细腻”, 正是运用这样的方法,作者在《变形记》中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假定的现实。

首先,小说一开始就将主人公置于“人变甲虫”这样的无妄之灾的困境之中,相对整个故事而言,这一荒诞的情节只是一个逻辑前提和背景。格里高尔突然变成了甲虫,除了形体变异,他还是格里高尔,他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还是从前那样。遵循这样的逻辑前提,作者完全用写实的手法来描绘细节,这些真实的细节渗透到小说的始终。从一开始,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甲虫,作者便用极其精确的细节描绘了他的外形和状态:“他仰卧着,那坚硬得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这一细节非常真切地展现了格里高尔变形之后的状态,使人感觉那坚硬的甲壳仿佛就长在自己身上,动弹不得。到后来,格里高尔作为甲虫,他是怎样翻身挪动自己,挣扎着起床去开门,以及开门之后怎样被父亲驱赶等等,作者无不采用同样真实的细节来描写这些动作。除此之外,整个小说围绕着格里高尔怎样逐渐适应虫的身体和习性;家人以及其他人对格里高尔的鄙弃态度;格里高尔从变为甲虫的那一刻起到死时,他的内心感受这三个方面展开,在精确细致的描绘中,作者把人物的一言一行与心理变化都刻画得非常真实,读者会感到,格里高尔的所思所感和一举一动“都是身陷于如此境况中的任何一个人所作的必然反应”。 作者将这一切写得与一般现实主义并无异处,真实得足够引起读者的共鸣。由此,小说在一种整体荒诞的故事框架里,遵循了现实主义的细节描绘,在人变成虫这一假定的情境中,写出了格里高尔变为甲虫之后遭人鄙弃的境遇和孤独无助、恐惧绝望的真实内心体验,这就构成了一种“假定之中的现实”。卡夫卡这种“假定之中的现实”,从某种意义上讲,比一般的现实主义更为真实。连对西方现代主义持否定态度的评论家卢卡契都对卡夫卡赞不绝口:“恐怕很少有作家能像他那样,在把握和反映世界的时候,把原本的东西和基本的东西,把对前所未有的事物的惊异,表现得如此强烈……卡夫卡似乎可以列入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

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以《变形记》为代表的作品,很好地体现了卡夫卡小说寓荒诞于现实之中的特点。卡夫卡的许多小说,荒诞的故事情节是发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之中的,是一种荒诞事件与真实环境的有机结合。在《变形记》中,就格里高尔这个甲虫式的人而言,总的来说是荒诞的,但就他所生活的环境而言,就他周围的社会关系而言,则又都是现实的,是一定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尽管卡夫卡的小说,作者有意隐去了故事发生的确定时间、地点、背景以及前因后果,然而我们仍然能够在超越时空的故事情节之中看到某种同我们当下社会环境相同的本质的东西,那就是人与人之间那种真实的关系。

在《变形记》中,作者用真实的细节为我们展示了主人公所生活的环境,的确与我们现实社会并无二致。小说一共有十多处明确地写到了身边的人对变形之后的格里高尔的反应和态度。当人们第一次见到甲虫格里高尔时,秘书主人在惊恐之中飞快地逃走了;他的母亲随即晕倒在地上;他的父亲“紧握拳头,一副恶狠狠的样子,仿佛要把格里高尔打回到房间里去”。 后来,家人对他越来越冷漠甚至残酷,父亲把他往房间里赶,“从后面使劲地推了他一把……使他一直跌进了房间中央,汩汩地流着血”,最后用苹果狂轰滥炸地把他打伤;就连最善良的妹妹也开始厌恶他,“对他又是挥拳又是瞪眼”,甚至最后想要除掉他:“对着这个怪物,我没法开口叫他哥哥,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一定得把他弄走”。 最后,格里高尔在绝望中悄然死去,一家人终于感到了解脱,“仿佛卸掉了一个负担似的”,口里念叨着“让我们感谢上帝”,在欢乐的氛围中,一家人乘车去城外郊游。

从小说的描述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连最为亲近的家人,对待变形的格里高尔都是那样的冷漠、自私、残酷。曾经的格里高尔一个人努力地工作,支撑起整个家庭的生计,然而随着他变为甲虫,整个家顿时失去了经济支柱,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这时的格里高尔对整个家庭来讲,只不过是一只毫无用处、令人鄙弃的虫子,没人理会这个儿子和哥哥曾经为了支撑起整个家庭而付出了多少努力;没人去顾及格里高尔的心里到底怎么想;没人对他的悲惨遭遇表示真正的同情;身边的人不仅不给与帮助,甚至还对他踏上一脚,让他雪上加霜。在人变甲虫的特定情境里,卡夫卡赋予了主人公一双看清世界的眼睛,同时也让读者冷眼旁观了人类自身的悲哀: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冷漠的、自我中心的、纯粹利益的关系,“人一旦不能给他人带来利益,甚至不能自食其力,就犹如甲虫,遭人厌弃”,即便是最为亲近的家人也一样。《变形记》在真实的环境里,为我们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冷漠自私、纯粹利益的关系尽管在某些人看来太悲观消极,但它却揭示了人的本质和人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极具现实意义。

三、“内在的现实”

在卡夫卡的小说里,荒诞、变异只是作者的一种表现手段,而不是目的;正是凭借这样一种手段,作者将我们推入一个非现实化的情境之中,这些荒诞离奇的故事构架从一开始就排除了人们想要弄清作者的写作动机、读懂作者所描绘的事件的那种可能性;它排除了人们已经习惯的文学出路,通过一种虚拟的荒诞世界,在极端的情形下,更好地探索人的心灵世界和精神现实。他所表现的那种社会的本质以及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是现实的、写实的,人在荒诞情境下的那种内心感受和精神状态正是现代社会中的人精神境遇的一种集中体现。卡夫卡的小说在荒诞的情境之中,突出表现的是一种“内在的现实”,即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尤其是表现小说主人公那种孤独、焦虑、恐惧、挣扎、无能为力的绝望感受和精神境遇,真实得足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变形记》中,作者通过扭曲人的外部形态将主人公变成一条大甲虫,这种扭曲变异使作者所要强调的那种人的主观思想和心灵世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小说围绕着格里高尔变形之后的遭遇,详细地描写了他的内心活动和孤独、绝望的精神体验。格里高尔虽然变成了虫,但他的一切思想、情感动机仍然与常人一样。变形之后,格里高尔还在努力地挣扎着起床,一心想着恢复工作能力、怎样保住自己的职位,供养自己的父母和妹妹 。然而,他的良好意图并无人知晓,身边的人并不把他当作人而当作虫来对待,他完全被孤立了,于是:孤独、无人理解、担忧、恐惧、绝望便接踵而至了。

一到深夜,在“一种不可言喻的恐惧”中,格里高尔一想到自己影响了家庭的平静幸福生活,他便“羞愧与焦虑得心中如焚”,他为一家人的生计和前途“沉浸在担忧和渺茫的希望中”,他想“用忍耐和极度的体谅来协助家庭克服他在目前的情况下必然会给他们造成的不方便”。然而他这一切的良好的意图不为任何人所理解,家人完全无法体会他那细腻的感情,他越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减轻家人的负担,越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就像陷入泥潭,越挣扎越绝望。于是,格里高尔一出房门,就会遭到父亲粗暴的驱赶和击打,对此他内心充满了恐惧,“他很害怕,心里算准这样极度紧张的局势随时都会导致对他发起总攻击”。 终于,格里高尔在绝望之中悄然地死去,在临死之前他还“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强烈”。 至此,作者何其真实地描绘了一个身陷困境中的人所遭遇的种种痛苦的精神境遇,格里高尔的孤独、恐惧、焦虑、绝望和挣扎正是现代社会中的人的痛苦精神境遇的真实写照;这些痛苦的体验从本质上反映了人在世界中的绝对孤独的处境。“卡夫卡站在哲学的高度用荒诞的形式对人的生存境遇作了哲学的关照和审视。这种审视的结论具有极大的现实性与普遍性”。总之,以《变形记》为代表的作品,体现了卡夫卡的小说荒诞背后所揭示的“内在的现实”。

注释:

卡夫卡:《卡夫卡荒诞小说》,李文俊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8页。

同①,第16页。

胡志明:《卡夫卡现象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295页。

叶廷芳:《论卡夫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9页。

卡夫卡:《卡夫卡荒诞小说》,李文俊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29页。

同①,第34页。

同①,第67页。

王璐等:《卡夫卡<变形记>——荒诞的故事与生活的真实》,载《名作欣赏》2014年第15期,第55页。

卡夫卡:《卡夫卡荒诞小说》,李文俊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同①,第67页。

卡夫卡:《卡夫卡荒诞小说》,李文俊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年版,第70页。

同①,第2页。

参考文献:

[1]叶廷芳.卡夫卡及其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2][奥]卡夫卡.卡夫卡精选集[M]. 高中甫,编选.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3][奥]卡夫卡.卡夫卡荒诞小说[M]. 余匡复,编选.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

[4]胡志明.卡夫卡现象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5]叶廷芳.论卡夫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 王璐,乔阳,张哲.卡夫卡《变形记》——荒诞的故事与生活的真实[J].名作欣赏,2014(15):55-56.

[7]汪汉年.试论卡夫卡小说中的表现主义特征[J].外国文学研究,1997(02):27-29.

[8]王惠娟.卡夫卡小说中蕴含的荒诞表现方式[J].语文建设,2014(12):36-37.

卡夫卡变形记论文 篇4

一、荒诞变形中透着真实

这是一篇典型的卡夫卡式小说。卡夫卡用简单通俗的语言给我们讲了一个荒诞、非逻辑性的故事情节。小说写了一个名叫格里高尔·萨姆沙的旅行推销员,一天早晨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这是一件让人感到多么可怕和难以置信的事情: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得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抬了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我出了什么事啦?”他想。这可不是梦„„[1]

接下来,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的行为也是让人匪夷所思:面对突如其来的这个厄运,格里高尔·萨姆沙没有像一般人有的恐惧、害怕,而是非常平静地琢磨他作为一名推销员的艰辛,惦记着他得赶紧上路工作,思考着如何替自己找一个迟到的理由。他实在觉得“身体挺不错,只除了有些困乏”!

这真是一件怪诞离奇、不可思议的事情,甚至连一点儿预兆都没有,更让人觉得荒诞的是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虽然从外形到生活习性都已经虫化,他的“语言”和声音已让人听不懂,但他仍然有人的思维和理性,有强烈的生存要求和人性本能,清醒地活在人间,依然能感受到他的母亲和妹妹葛蕾特对他的突然“虫化”后的焦急和同情。

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在一场恶梦之后,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这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发生和存在的事情,它完全是一个荒谬虚妄之说。但由于作者采用了现实主义的笔触,对格里高尔生活的社会环境做了极其逼真细致的描述,就使得荒谬虚妄之说落到了真实之处,产生了合乎真实的效果。在作品中,主人公生活、工作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他在一家衣料公司里当旅行推销员,这是一件“累人的差使”,“长年累月到处奔波,比坐办公室辛苦多了,再加上还有经常出门的烦恼,担心各次火车的倒换、不定时而且低劣的伙食„„”,“这家公司的老板,对待雇员们粗暴专横、冷酷多疑,职员们只要有小小的差错,马上就会招来最大的怀疑”,“格里高尔只是为了养活家庭,为父母还清债务,一直谨小慎微、忠于职守地工作着”。尽管如此,“旅行推销员在公司里不讨人喜欢,„„大家以为他们赚的是大钱,过的是逍遥自在的日子”,由于“旅行推销员几乎长年不在办公室,他们就很容易成为闲话,怪罪和飞短流长的目标,可他自己却几乎完全不知道,所以防不胜防,直待他精疲力竭地转完一个圈子回到家里,这才亲自体验到连原因都无法找寻的恶果落到了自己的身上。”作品中对格里高尔生活、工作环境真实细致的描述,使读者感觉到,格里高尔的异化和变形,并非是不可能的,而是完全可能的。这样一来,人变成甲虫这种荒诞离奇的故事,竟成为真实可信的事了。卡夫卡运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去表现违反现实的事件,变荒诞为真实。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他的内心世界同他的外界行为却是一对矛盾体。心里是想着逃避压力和责任的,但真有虫形,仍难以摆脱作为人的烦恼。他认为这“纯属心理作用”,这一切不过是个幻觉,竟忙着挪动自己的虫子身体要赶往公司,直到秘书主任亲自登门问罪,格里高尔的内心

愿望才得以真正实现——咄咄逼人的怪样把平常趾高气扬的主任吓得逃跑,而他不再是那个受气包推销员。自然他也真正地梦想成真,摆脱了与这份差事的瓜葛。这显然比起他只是生了一场重病要来得干脆利落——因为在他老板的医药顾问看来,世界上除了健康之至的假病号,再也没有第二种人了。格里高尔除了父亲挥动手杖赶他让他受点伤外,他竟发现他的食欲这时竟出奇的旺盛!

这个对于我们讲很荒谬不合情理的行为,恰恰是卡夫卡用反传统的思维方式给予我们一个“非理性”的真实———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骨子里头真是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虫,因为只有成为一个寄生动物,才能摆脱作为人应承担的责任和烦恼,他才能获得彻底的自由。我们在这充满着象征,寓意的梦魇世界里,荒诞的情节和非世俗常人的人物中找到了真实。

二、荒诞变形中的平淡叙述

初读《变形记》的人,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很不习惯的审美感受。人们往往把这种不习惯归咎于作品中“人变甲虫”的内容。如果硬要说我们审美时所感受到的“不习惯”确实与《变形记》的“变形”有关,那么这个“变形”的所指其实并不是格里高尔的变成甲虫,而是卡夫卡的美学,是他叙说格里高尔变形的话语方式。昆德拉说:“卡夫卡,首先是一场巨大的美学革命,一个艺术的奇迹。”[2]“这个人用它的晦暗不明的美学把我们置于一种难堪之中。”[3]哥伦比亚著名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说:“是卡夫卡使我懂得了可以用另外的方法写作。”[4]作为卡夫卡美学革命的主要方面之一,即马氏所言的“另外的方法”,其实就是他在《变形记》等小说中所采用的“变形”了的话语方式。如果说,卡夫卡的创作意味着一场“美学革命”,那么这场“革命”的起点当始于《变形记》开头的第一句话:“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个著名的开头用一个极为平淡无奇的语句,推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灾难性事件,也使我们“发现”了卡夫卡“变形”的美学的革命意义。卡夫卡用合乎情理的叙述去表现荒诞的事件,使不合理的事件顺理成章的合理化。作品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原是家庭中经济上的台柱子,他整日地为一家人的生活到处奔波,由于他的疲于奔命的工作,全家人的生活才得以维持。然而,当格里高尔变形(实为突然生病致残)后,不但未得到家人们的关怀照顾,反而受到了厌弃冷遇。母亲不敢也不愿意来看他。妹妹葛蕾特起初曾对他表示同情和怜悯,她每天给格里高尔送来一些食物,但后来也懒得来照顾他了。父亲更是两次打伤了他。家里将格里高尔的寝室当了贮藏室,他整天躺在房间里最阴暗的地方,谁也不来看他照顾他。他死后,不仅未引起亲人们的悲哀,恰好相反,他们好像除掉了一件沉重的包袱一样的轻快。次日,一家三口人特地到郊外旅游,“车厢里充满温暖的阳光,只有他们这几个乘客,他们舒服地靠在椅背上谈起了将来的前途。”亲属们的这种冷漠态度,实在令人愤慨。但作者并未写出任何谴责的语言。相反,他让作品给读者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亲人们对格里高尔的态度是合情合理,无可指责的。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 篇5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

人就像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到哪里,就生活成那里的样子-----幸福的概念是什么------就是一家人一起围在火塘边有说有笑的时候。我想许多家庭的孩子和我一样,我们虽然生活在城市里但是却没有几个人曾经享受过幸福的滋味一样,一家三口从打开电视机到睡觉一句话都没有,哪怕只有一句。

‘早点睡吧,明天还要上学’的话都没有。我想幸福在大人们眼里就是让自己孩子吃饱,穿暖,过上好日子,经常用钱来敷衍我们,但是你们真的知道我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吗,是一份爱,一份父母的关爱..---想和你们一起去公园玩.一起坐过山车.一起吃一顿你们给我做的饭菜,哪怕只有土豆,白菜,不是一个电话告诉我们;你自己去买点吃的吧,我今天要晚点回家,早点睡,别玩电脑多看点书,背背英语看看数学,读读语文’每天只有这几句话而已……我们是有童年的,我想和你们一起度过一个有许多美好回忆,幸福,快乐,开心,每次想起来都是把笑容挂在嘴边的童年......在我的眼里《变形记》这样的节目就是给那些渴望父母关爱却用错方式的孩子和那些不善言辞无法用言语表达说;妈妈爱你或爸爸爱你的这些父母一个让家长或孩子表达内心想法的平台……每个孩子的变化都是需要蜕变过程和理由的,我们的变化是因为渴望被爱,被关心,被安慰而变化的……这些变化其中必定有二分之一是父母造成的.而那些农村的小朋友可能是因为很小的时候就撑起了家庭的重担,顶梁柱.他们知道好好学习,孝顺父母.懂事.热情.淳朴.用它们善良,真诚的心打动着我们,和身边的每一个人……阳光背后那期的农村小主人公曾在日记中写道;我见到了我的新妈妈,她很漂亮,很温柔。

而我的妈妈却很矮,她经常腰疼,每天都要干很多农活,累的都不漂亮了,妈妈打电话问我新妈妈好不好,我说很好,她给我买了很多好吃的,和礼物送给我,然后妈妈就哭了,她说妈妈对不起你,没有钱给你买好东西,她很伤心,我们家现在很穷,但我很幸福,我很爱我的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赚很多钱,去孝敬他们---这是一篇没有任何修饰的直白的日记,却向我们表达了他对妈妈用语言无法形容的爱。而这种爱,正是我们所缺少的。我们要像山里的孩子们一样,对自己父母的感情是不需要掩饰的。我们的心中不应该有那一道别人永远迈不进去的门,要敞开自己的心扉,去爱自己的父母和身边每一个人。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

全家都因此惶恐。并且格里高尔也因为这一奇怪的遭遇,经历了家人从震惊、恐惧到冷漠、厌烦的现实,虽然他的母亲和妹妹都试图用剩余的一丝对他的爱来照顾他,但是还是被他那可怕的样子所疏远,而他父亲更是对他深恶痛绝,屡次攻击他,伤害他,并在最终直接导致了他的死亡。我想,也许格里高尔的离去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否则,生活在这个被异化了的世界,留给他的也只会是无尽的寂寞与孤独,被社会压的喘不过气的他,在这个恐怖的社会只会承受更多的折磨。

也许你会说这个故事实在是太过荒诞,但是荒诞的背后是社会的现实,现在,人们都被物质世界冲昏了头脑,为了追求利益,不择手段地破坏我们的世界,沙尘暴的侵袭,荒漠化的逐渐扩大,滥砍滥伐,毁林开荒,人类正用自己的行动一次又一次的将这种卡夫卡式的无奈、痛苦、忧郁延续,这种感觉并没有因为文明的日趋完善,反而愈加严重。

我们应该感谢卡夫卡,他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是这种对利益的追逐在这样扩张下去,或许故事真的有可能变成现实,这样,我们的家园会变成什么样子,醒悟吧,人们,让我们重新呼唤我们的精神世界,人与自然只有和谐相处,我们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希望卡夫卡的《变形记》可以呼唤起我们的心灵,唤起我们的良知……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

一开始你或许会觉得一篇述说着活生生的人变成一个甲虫的小说是如此的虚幻,甚至是不可思议的,这种不现实的事情也会为某些人所鄙视,就犹如有些人不喜欢看魔幻片,动漫片一样,但是诸如此类的作者又为为什么把这些不现实的作品创造出来呢?

笔可以让我们构造出无数的可能,完美的世界并不存在,生活中的缺陷,也就是我们的追求,只能靠我们的幻想,而我们所认为的不现实其实是现实的前奏,因此,我会热衷于不现实的事物,但是同时承认现实。

变形记,一个支撑着家庭生活的忙碌男人,突然一天早上醒来变成了人人唾弃的甲虫,而且还是像一张床般巨大,结果却出意料的简单,后来他的家人远离,甚至嫌弃他,还觉得他会破坏她们的生活,家人的生活比以前差了很多,但是她们永远不会想起以前主人公的辛苦以及他的付出,最终,她们选择抛弃他,寻找更美好的生活,甲虫死了……

你一定会觉得她们很无情,但是,我认为倘若生活中真有这么一件事,我们大众必定会抛弃他,甲虫就是甲虫,动物就是动物,就算我们知道它的灵魂是一个人,但是,我们就是本性的排斥,所以,任何人都不应该得到责怪,这就是现实,而卡夫卡只是用了不现实的事件来表现现实罢了。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

这个故事的资料是,一天早晨,格里高尔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巨大的甲虫。他对自己的形像感到十分的吃惊,嘴里还不停地说着一句话:这到底是怎样回事。过了一会他突然想到他五点钟要去赶火车,但是看着自己的身驱说到,我此刻变成这样是不可能了,他就发弃了上班。限难地从床上滚了下来,然后从门缝里钻了出去。来到客厅闻到了牛奶的味到,他就顺着桌子爬到了放奶用的碗沿上,留意翼翼地喝着牛奶,但是还是掉了进去,但到最后还是艰难地爬了出来。从那以后他吃饭都要靠妹妹来喂他。他的这种样貌使妹妹感到可怜,把他当小宠物养。他是家里的顶梁柱,全家人都要靠他来生活,他的工资是靠当旅行推销员得来的。但是他此刻却变成了甲虫,没有办法给家人挣钱。家人因为失去了顶梁柱生活变得很贫穷,家里人的情绪很糟糕,他的妹妹也没有情绪来喂养它,还拿苹果来砸它。最后家人对他失去了感觉,把它扔了出去。它成了一个流浪的甲虫,爬在房顶上。

这个故事我们,因为此刻的社会带给人严重性的压力,最后把人的外表给异化了,不用说内心也会被异化。就会变得外表丑陋丧失人性。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也是因为社会带给他的严重压力,老天爷把他变成了甲虫。但是没有减轻他的痛苦,连班都上不成,也挣不到工资来养活这个家,最后成了一个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

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Franz·Kafka,1833~1924)是20世纪德语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之一,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后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美国剧作家W·H·奥登以前说:“就作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而论,当代能与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相提并论的第一人是卡夫卡卡夫卡对于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创作于1912年发表于1915年的短篇小说《变形记》是卡夫卡最经典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小职员一觉醒来变成甲虫的故事,卡夫卡用冷冷的笔调将一个骇人听闻的事件描述得如同再平常但是的发生,“现实”与“荒诞”的界限在《变形记》中奇异地隐去了痕迹。

追随着荒诞大师令人心悸的笔触,我真切地感受着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后的焦灼与恐惧,体味着被人情荒漠重重包围的窒息与孤独。与此同时,反刍《变形记》又叫我在字里行间嗅出作者对于真善美的热切期盼和对于自由自尊的不舍呼唤。这一切迫使我在震撼之余,不得不正视荒诞,求索荒诞背后的人性真相。是什么让生性本善追求完美的自然人变成甲虫是什么让和谐有序的世界变得扭曲和不可理喻是什么让这一切阴郁怪诞的情节变得如此真实先从人性观的定义说起——

1.浅谈“人性观”

不言而喻,人与动物的区别问题是探讨人性观的关键问题,是定位和阐释“人性”一词务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伊斯兰教等有神论思想认为:人性是神特殊造化的人类本性。人性最突出的特征是对神的信仰和坚持稳定的社会规则。简言之,人性就是人类所特殊具有的不同于其它一切生物的道德和职责。

近代无神论者的研究理论则说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最近的亲缘是灵长类动物。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更是明确地指出,“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是人类的根本属性。全面的需求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最终目的和根本动力。人性的表现形态是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性观”就是人们对于人性的认识,对于社会和整个外部世界的理解与立场,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动机和行为决策。

从社会学角度看,《变形记》揭示的是异化的社会现实。人变为甲虫自然是异化,但更可怕更深层的异化是由此而发生的家庭关系以及其它各种社会关系的畸变。

卡夫卡《变形记》英语读后感 篇6

The Metamorphosis, written in 1912, is one of Kafka’s masterpieces. It talks about Gregor Samsa. One morning, when he woke up, he found himself transformed into a gigantic insect. At first, his parents and sister were filled with compassion and they cared for him. But at last, they regarded him as a burden, leaving him alone. In the end, he died in loneliness quietly. From my point of view, The Metamorphosis is the immortal classic in th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First of all, the tragedy of Gregor Samsa is just the epitome of Kafka himself. In his whole life, he lived just like an insect. He can’t realize his dream because of the poor situation, and he didn’t have possession of love. So he thought he was small and had no confidence. While in his work, The Metamorphosis, Gregor Samsa might be a kind of distorted hopelessness. He was a giant created by a lifelong loneliness. So we can see a picture of Kafka.

Besides, Kafka expressed his accusation the distorted values of people and questioned the human nature. Gregor Samsa once supported his family, but when he transformed into an insert, his family started to disgust him with the time going, and even detest him in the end, hoping that he could die earlier with a disdainful eyes. How selfish、indifferent and cruel they are!

Lastly, Kafka criticized the capitalist society. In the early 21 century, the World War 1 happened. The inhumanity and slaughter can be seen everywhere. Money worship as well as the labor press is the source of distorted humanity and values of people. So The Metamorphosis can reflect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心得感想 篇7

关键词:《变形记》,审美意蕴,叙事体态,叙述语式

一、进入——特异的审美之境

在阅读《变形记》时, 若是我们并不情愿把那种“不适应”的审美感受简单的归因于这部作品“人变甲虫”的内容, 首先要从《变形记》当中的第一句话“一天早晨, 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 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进行其美学意义的分析, 进而领悟它有着怎样独特的审美意蕴。

一个平淡无奇的语句, 呈现出一场奇异、荒谬的灾难。传统的叙事悲剧往往将这“荒谬的灾难”作为能够带来强烈审美效果的“看点”放在作品中故事的尾声部分, 而卡夫卡却将它作为整个故事的第一句话, 就像魔术中“乾坤大挪移”后的瞬间出现, “人变虫”这一结局凭空跳到了读者面前, 读者在困惑之余, 只能继续听作者用平静冷漠的语气“轻描淡写”这场严重的灾难, “不适应性”在读者的审美心理上所产生的美学意蕴便初现端倪。“一个难以置信的前提就像顺便说起一样很自然地被提了出来。”这个典型的卡夫卡式的开头让故事在一种规定性的前提中铺展开来, “格里高尔变成甲壳虫后的遭遇”则成为作品叙事的主要内容。罗杰·加洛蒂所说:“这种卡夫卡式的变化决非随心所欲, 所以我们在感到不自在的同时却又觉得与我们有关。于是我们从习惯、义务和俗套的昏沉中被唤醒, 被要求弄清是怎么回事了。”所以说这样能够产生“陌生化”审美效果的开头可以通过读者心理感受的“不适应”而拉开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 使读者具备了“隔岸观火”的清醒状态, 从而能够更好的领悟作品的意义。除此之外, 《变形记》开头的这一句没有任何说明的将读者“绑架”进入“人变虫”这样的境遇中, 使读者因困惑而试图在卡夫卡所营造的这个话语环境中进行推断。

《变形记》除了在开头部分有着这样独特的审美效果, 整部作品在叙事体态和叙述语式方面也有着相应的独特性。

二、复合式双重视角的叙事体态

叙事体态指的是叙事者与人物的关系, 二者之间大致有叙事者或大于、或等于、或小于人物这三种情况。开头的这句话“一天早晨, 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 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当中, “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壳虫”属于主人公的视角, 而“格里高利从睡梦中醒来”却是一个与主人公视角保持着一定距离的另一个叙事者的视角, 所以说, 作品中实际上存在着两个叙事人, 这便让作品叙述具备了双重视角。若抛开明显的主人公视角来关注叙事者视角, 不难发现这样的视角存在于作品中的各个角落。比如格里高尔死后他家人活动情况的描写, 还有“他重新被关入黑暗 (房间) 中, 而隔壁的两个女人就涕泗交流起来, 或眼眶干枯地瞪着桌子”, 再如作品中父亲在扔苹果砸他之前追赶他的描写。除了这种比较容易区分出主人公视角和叙事者视角的部分, 还有类似“要掀掉被子很容易, 他只需把身子稍稍一抬, 被子就自己滑下来了”这样的地方, 既可以被看做主人公视角, 也可以被看做是叙事者的视角。所以说这是一种复合式的双重视角。“他一面始终不安地侧过头瞅着父亲, 一面开始掉转身子, 他想尽量快些, 事实上却非常迂缓。”在这句当中, 读者既可以通过主人公格里高尔的视角感受到格里高尔内心的不安, 又能够通过叙事者的视角看到他迂缓的动作。这种双重视角使读者能够获得“旁观者”与“当事人”的双重感受。

由于作品中这两种不同的视角所“看到”的东西并不一致, 所以必然会产生由此带来的两种对于同一事件的不同的判断和态度, 这在作品当中就产生了一种张力。比如读者从叙事者的视角感受到“人变虫”对格里高尔是一种灾难, 而从主人公格里高尔的视角却觉得这只是“小毛病”;叙事者视角下的格里高尔作为一只甲壳虫, 其存在已成为家人的负担和他们生活中的威胁, 而主人公视角中的格里高尔却仍盼着“重新进入人类的圈子”, 盼着“下一次门再打开时他就要像过去那样重新挑起一家的担子”。这种迥然不同的“旁观者”与“当局者”的双重视角将背道而驰的双重感受加载于读者心里, 使读者获得了一种充满张力的特殊的审美体验。

关于作为一部直叙体作品《变形记》的叙事体态, 法国结构主义文论家兹韦坦·托多罗夫注意到直叙体话语的主客观体态的精确界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他说:“任何话语, 既是陈述的产物, 又是陈述的行为。它作为陈述物时, 与陈述物的主体有关, 因此是客观的。它作为陈述的行为时, 同这一行为的主体有关, 因此保持着主观的体态。”在《变形记中》, 作为主观体态的主人公的视角呈现出非常态的“冷漠的旁观者”的状态, 而作为客观体态的叙事者的视角话语却充满了同情与焦虑。作品中格里高尔的话语里双重体态的错位安置, 不动声色的就把读者带入了“隔岸观火”的境地, 而正是这种距离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思考, 不失为一种“客观化”审美。

三、特殊的叙述语式

《变形记》这种“客观化”的审美效果, 在话语语气和话语词汇方面, 正是虚拟语气和推测性词汇带来的。作品当中大量的使用虚拟语气和推测性词汇, 使作品在审美方面形成一种不确定性, 暗示读者不要仅仅只是简单的套用于现实生活, 而要对人的存在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索。

卡夫卡的《变形记》以开头的一句“一天早晨, 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 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为开端, 用其中叙述视角、叙事体态和叙述语式的独特性将我们带入“变形”的世界, 让我们进行了一次有关“特异美感体验和深沉理性思考”的环游。

参考文献

[1][法]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

[2][法]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

[3][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 吴岳添译

[4]路梅林《美学文艺学方法论》

[5][美]乔伊斯·欧茨《卡夫卡的天堂》

[6]叶廷芳《论卡夫卡》

卡夫卡变形记读后感800字 篇8

对于真正的作家来说,写作如果不是名利的需求,那肯定就是命运那只看不见的手推着他不得不走上这条路。他们在有意识的写作中,无意识地挣扎于自己的精神黑洞,想在过去与现实的交织中找到自己。但是这些并不妨碍他们作品的伟大,他们不能自拔的真诚态度犹如圣徒虔诚的祷告,说出了被大多数常人忽略与遗忘的真相。他们是孤独的,伟大的发现和创造往往都联系着伟大的孤独,似乎谁都无法改变。卡夫卡曾经说过“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其实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对于自己的了解其实比他人还要困难和陌生,否则就不会有卡夫卡这样的大师了,而或这个所谓大师只是一只他自诩的,不断呻吟自己内心痛苦的可怜虫。

这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性的压迫,使人们无法生存下去,最终只能在社会的压力下变形,其实与其说是社会让他“变形”,不如说是他自己选择了“变形”。摆脱自己的人形,逃离人的世界,这对于主人公而言完全是为了不再继续昨天的噩梦,可是这种方式并没有使得主人公的命运走向期待的幸福、光明,反而使其加速灭亡,而他也只能无奈地面对这悲惨的结局。他们讲述着痛苦,阐释着痛苦,逃避着痛苦,然后陷入到更深的痛苦中。越是生存得痛苦,就越是不知道反抗,只想躲避,隐藏自己。在这样不能满意的环境里,选择了最弱的方式――逃避,来求得暂时的心理安宁。

当我们在为书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而感到难过时,可曾想过,当今社会的压力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们。但只要我们在接受当今社会形态的同时,学着适应而不屈服,守住自己心里的那个底线,相信在变形的过程中,亦不会被社会打败。

变形记卡夫卡读后感1000字 篇9

昨天,晚饭前,在房间,我看完卡夫卡的《变形记》。看完后,翻开日记本,打算写点读后感,但却感觉不知要写些什么。我不想去理解卡夫卡为什么要把格雷高尔异化为甲虫,也不想去理解卡夫卡为什么最后要让甲虫死去,变为甲虫就变为甲虫,死去就死去,我不想研究太多,世界很简单,因为,我发现,我的头脑越来越复杂。可笑的是,我的行为越来越幼稚,正是因为如此,我在我的幼稚和混乱中常能感受到一种变幻不定的、奇妙的快乐。

《变形记》这本书,我每个字都很详细阅读,读到最后,说真的,内心有点失望,或者说,卡夫卡没有如我预期的那样强烈地吸引住我。仅凭《变形记》,我感受不到卡夫卡的伟大。但我相信卡夫卡身后所得到的的盛大美誉绝非浪得虚名,相信归相信,我不想盲从世人的评论,所以我要亲自考察和发现他的成就。发现伟大或感受伟大,都是一种很大的快乐,这种快乐的感觉难以言传,这种快乐能够让一个人的精神得到震撼性的升华,对于某些特殊人物来说,或许还可以从中变得伟大起来。当一个人突然间发现了自己的伟大,那么,他的成长或变化速度便会快得连自己都会感到难以置信。天才总是为自己的脚印感到惊讶。惊讶自己,这也是一种能力,或者说,是一种艺术。

如果可以的话,不,不论可以不可以,我都要走下去,不停地走下去,走到无路可走……我不是非常明白前一句话我的内心所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就让一切的结局成为一道谜或一个疑问吧……

读朝花夕拾的感想心得 篇10

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1

《朝花夕拾》是鲁迅晚年时写的一部回忆性散文,但记叙的却是他少年和青年时期的事,让我感受到脉脉温情,也透露出年少轻狂的童真。

阿长是鲁迅家的保姆,她和鲁迅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因为旧社会的习俗,阿长留下了许多看似迂腐的规矩:总喜欢切切察察,竖起第二个手指上下摇动,过年的时候要说“恭喜!恭喜!”,据说这和一年的运气有关,还要吃福橘……现在,我们过年的时候也要互相说:“新年好”,也要吃饺子,这是我们的传统,只是和一年的运气无关。

虽然鲁迅在为阿长踩死他心爱的隐鼠而怨恨她,但不久后阿长买来了他渴望的“三哼经”(《山海经》),这让鲁迅大吃一惊,他相信阿长有神力,长妈妈去世后,鲁迅还在为她祈祷: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三味书屋里的先生是极方正、质朴、博学、和蔼、严而不厉的人;鲁迅的父亲倒显得有些封建了,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鲁迅很期待这个赛会,可他父亲却让他背完书再去看。父亲并不理解他急切的心情,批判了旧社会的思想扼杀了儿童好玩的天性。可是,我羡慕鲁迅,他还能去看五猖会,我们是学习学习再学习。

藤野先生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他不像另一些日本人对中国人轻蔑、讽刺,而是给了鲁迅更多关怀和鼓励,藤野先生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鲁迅把一根血管移了一下位置他都能看得见。

最后一个人物是范爱农,起先鲁迅很看不起他,他的老师徐锡麟被杀害了,他竟然连一个电报都不敢发,这让鲁迅很恼怒。但随着与范爱农熟识了,到他英勇就义,鲁迅对他的看法渐渐改变了。范爱农也许是自杀,他无法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中立足,所以就去了阴间,希望在那里得到光明。

我们的童年也在渐渐逝去,不一样的年代,却有同样的欢乐,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朝花夕拾》吧!

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2

寒假,我看了《朝花夕拾》这本书,这是一本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记述了鲁迅的童年生活和青年是求学的历程。

在《狗猫鼠》中,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嚎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恨;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之情,充满了尊敬和感激。

在《二十四孝图》中,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书塾教育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在《父亲的病》中,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作玄虚、勒索钱财、革菅人命的实质。

《朝花夕拾》是鲁迅对往事的回忆,有趣的童年往事、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件一件往事,同时也抨击了囚禁人的旧社会,表现了鲁迅对艰苦劳动人民的惋惜、同情,也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厌恶,告诉我们不要再回去那让人受苦的社会,更表现了对阻遏人民前进、折腾人民、损害孩子、保留封建思想的人的痛恨。让我们了解历史,感谢美好生活的由来。

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3

鲁迅的名字,是家喻户晓的,今年的寒假里我读的书中就有鲁迅的《朝花夕拾》。鲁迅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来都是高不可攀的偶像,加上他是“家喻户晓”的世界上都有名气的大作家,更是有点恐惧,不敢轻易读他的书。怕读不懂,自己太俗了。但自从读过鲁迅那《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下子,似乎把我和偶像的距离拉近了。朴实的文笔,细腻的情感,使我感到像在一位和蔼慈祥,平易近人的爷爷交谈。

这是我从新华书店买回来的书,捧起鲁迅的这本《朝花夕拾》,从目录,细细品读下去…… 鲁迅的文笔绵密细腻、真挚感人,犹如小桥流水,沁人心脾,它真实地纪录了鲁迅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风俗画面。

鲁迅与闰土的童年,可以说是人间比地狱,因为是当时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腐朽,使得平民老百姓的孩子从小就要受苦受难。而鲁迅家境不错,所以过上了相对比较幸福的生活,但却不及闰土的生活有乡土乐趣。而今,我们的生活再与鲁迅的生活相比,可谓是天上人间啊!能在百草园烂漫多年,也许是好事,但是突然有一天,一天的大多时只能呆在书院里读书,会觉得多少的失落呢?其实,相对于以前的孩子,我们已经是站在金字塔的较上方了,无论是生活质量,还是思想品质。有朦胧的思想,看着实事的动荡,体味着生活给予我们的甘甜,我们的生命里也有无数的活力。又相对于那个封建的年代,现在生活是多么的宽松。可是,也不得不说,以孩子们当事人的眼光来看,中国的教育,仍然让人快乐不起来。

《朝花夕拾》的原名是叫做《旧事重提》,是对逝去岁月的回忆,有真挚的情怀,有无奈的感伤。欢快的时候,我感到有沁人心脾的馨香袭来;郁闷不乐的时候,我感到无名的寂寞前来吞噬。这一切,确实是能真切的感受得到的。

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4

在来去如飞的世界里,在流云中,可曾有过这么四个字——“朝花夕拾”,在过去的时间里,踏着记忆的风尘,日暮中,拾着一枚枚闪烁的光芒,但在鲁迅眼中,那光芒总是在叹息中闪过。

鲁迅在散文集《琐记》中写到了衍太太,大家一定也有听过这名字,就以衍太太为例子,她是庇护鲁迅的,对小孩是温和的,但是,衍太太也是不关心小孩的,正因为这样,她才随意对待小鲁迅,看到鲁迅和其它小伙伴在一起吃冰时,她从未关心关照过他们,还对鲁迅说:“我记着,看谁吃的多。”衍太太说话也是有技巧的,从这么小小的三个字——“我记着”,就可以将自己整个好人的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衬托出衍太太的温柔以及对小孩子的态度。还有一次鲁迅到她家中谈需要的钱时,衍太太就演戏说:“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还不就是你的么?”衍太太还讲可以到大厨的屋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打住!总可以寻出珠子是什么意思?说明了衍太太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当我按衍太太的话去行事后,竟流言出鲁迅偷家中之物,衍太太就是一个搬弄是非的人,鲁迅骂人还真不带脏字话!《琐记》这文中就能明白鲁迅的讽刺,这是一个沉重的大石。

拾到的贝壳总是纯亮的,鲁迅的童年梦幻而又悠长。我小时候也有摘过桑麻,我喂蚕时,总得拿出几片桑叶的,那时我是开心的,如鲁迅一样,我的童年也是充满乐趣的,在《从三味书屋到百草园》我总能寻出自己的一些影绰绰的回映。

踩这卵石的路上,杂乱的碎花漫天飞舞,弯下腰,放慢脚步,总能寻到一股香,那便是杂琐中一点一点的碎花。

关于朝花夕拾的读书心得5

在这一次的阅读之中,鲁迅先生通过众多的侧笔之中,反应出了他那一个时候的封建社会时,中国的万分黑暗。

在《父亲的病》之中,幼小的鲁迅因为他的父亲病了,也迫不得已的根据医生的那十分稀奇的药单,去寻找这那些稀奇古怪的药品。鲁迅先生怕找错了药,受尽了人们的白眼。而世人们的那一份迷信,更是让小鲁迅感到十分的不解,也让那些庸医有了医失败了之后而脱逃的理由了。这里面也写出了封建社会时,人们草菅人命,只认钱,不认人的缺点。那些人命如同草芥一般的庸医,却也利用着那封建社会人们迷信的特点来解释自己的无能的医术,让人们信以为真,随意糊弄人。

在最后的那一个部分,人们都废尽了财产,去买人参给自己那只剩下几口气的父母亲,还天真的认为自己给父母几两人参,就是尽了最大的孝了。可他们却不知道,父母在死亡之前最想做的事情,却是想要再看他们几眼呀!从这里可以得知道,那些只有封建思想的人们将会是多么的无知迷信啊!

在我的父亲临死之前,那位“精通礼节”的衍太太,过来把当时迷信宗教的一切礼仪用在了我的父亲身上。还让“我”在父亲只剩下几口气的时候大声叫父亲,让父亲走的不安心。鲁迅先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提醒了那时的世人,唤起了他们的精神觉醒。多年之后,鲁迅先生仍是十分后悔自己在当初这么的做,因为自己做了那件事情之后,却已经无法补回去了。

在这那片黑暗的封建社会之中,人们的迷信已成灾难,鲁迅先生希望能够让人们觉醒,写出了他对父亲的爱,更加的讽刺了这黑暗的社会。

读《夏洛的网》有感想心得体会 篇11

早餐前,8岁的小姑娘弗恩看见爸爸阿拉布先生手拿一把斧头匆匆离去。她得知父亲准备杀掉那头又瘦又小的瘸腿小猪。她立即拦了下来。对父亲说:“你不能杀掉它。”但父亲却说:“它活不长了,不能要了。”弗恩又说:“如果我生下来又瘦又小,你会把我杀了吗?”阿拉布先生说不过弗恩只好放下斧头,把小猪给了弗恩。

那头小猪叫威尔伯,在农场里,他有许许多多的好朋友。蜘蛛夏洛、老鼠坦普尔顿还有许多动物。它刚到农产时,它逃跑过一次。老鹅告诉它,“一小时自由等于一桶泔水”就这样,威尔伯渐渐长胖了。后来,夏洛告诉它一个坏消息,说人们养胖它是为了把它做成熏肉火腿。威尔伯十分害怕。但夏洛告诉它,她能行。

一只小小的蜘蛛怎么能改变一只猪的命运呢?夏洛开始沉思着,忙碌着,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行动了。后来正如计划中的一样在网上绣出了“王牌猪”、“了不起”、“光彩照人”、“谦卑”改变了它的命运,最终获得了奖。坏消息传来了,在夏洛织完了“谦卑”之后,体力耗尽,最后产完了蛋,离开了爱她的威尔伯和美丽的世界。威尔伯的性命无忧,一直守护到夏洛的儿女出世,远走高飞。

读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心得感想 篇12

篇1

半个多世纪以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无比巨大的理论威力、思想锋芒和战斗精神令西方统治阶级发抖时,中国正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

167年后的今天,社会主义中国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以三个代表的先进思想,迎接着世界变局的挑战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浓缩了157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更显示着中国共产党94年奋斗发展的辉煌。

1848年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19号一家不大的印刷所,印出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共产党宣言》。这本小册.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威力,是因为它的发表标志着一个伟大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一切社会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考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论述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未来社会创造者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成为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一个光辉起点。

在黑暗的旧中国,这个光辉起点的到来,浸透着无数仁人志士的智慧、勇敢和鲜血。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义和团反帝.国运动,这些斗争的最终失败揭示,农民、资产阶级改良派都不可能承担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这次革命由于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未能改变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路在何方?这依然是中国志士仁人和先进知识分.苦苦求索的问题。

1921年7月,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从此,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引,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的时间,共产主义的幽灵在古老的东方大国化作喷薄而出的红日,光芒四射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关系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和进步的终极原因。《共产党宣言》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就是强调: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综合国力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面向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是对国际共运史和中共党史经验的深刻总结,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

历史雄辩地说明,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必将指引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丰功伟绩,有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和面貌,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并向世人昭示:马克思主义只有同时代前进的步伐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经久不息的活力。从《共产党宣言》到三个代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真理之火,之所以能穿越150多年的时空依然光芒四射、璀璨夺目,其原因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一以贯之的理论品格,就是与时俱进。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过许多传世名著,但没有哪一篇能够像《共产党宣言》这样牵动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心魄。因为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而是不断发展的理论。正如马克思在为《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写的序言中强调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生产力的发展本身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落后了就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被先进的生产力所代替。就工人阶级的某一部分而言,也可能由于新的生产力不断出现,原先所联系的生产力变得落后了。为了从整体上始终保持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工人阶级的内部结构也应该随时相应地加以变动,不断地向更加先进的生产力转移。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也应该有不断前进的意识。

开拓,才有出路;创新,才能发展。一个执政党只有不断地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努力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三个代表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处处体现出创新精神,其实质是要求全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进行新的理论概括。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正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篇2

电影《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信仰》讴歌了几代共产党人肩负使命,将中国从积贫积弱带向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坚定的旗帜。

穿越那血与火的烟云,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抗争;走过那苦与汗的大道,我们目睹了一个民族的崛起;跨过那光与爱的江河,我们迎来了一个民族的复兴。

九十年前,**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六十二年前,在自己信仰力量的支持下,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呼声终结了曾经被奴役的历史,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东方巨狮再次挺起她那巍峨的身躯,发出她那震撼世界的咆哮。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留下我们壮丽无悔的步伐。

三十三年前,时代有孕育着新的希望、新的活力、新的生命。在自己信仰的支持下,中国人经过艰苦创业和改革开放,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那春天的故事也写下我们对时代无尽的探索,写下我们对祖国无尽的祝福,写下我们对明天的美好向往。

从鸦片战火到抗战的胜利,我们历经近一百年的抗争。从辛亥之火到如今的日新月异,我们走过一百年的奋斗,从共产党诞生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需要近一百年的探索,再从伟人的呐喊到现代化宏伟蓝图的实现,我们同样将用近百年的岁月实现民族的复兴,这更需要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信仰。

时移境迁,沧海桑田。从积贫积弱到繁荣昌盛,从山河破碎到强大统一,从受人欺凌到备受尊重,中华民族创造了无愧于历史的不朽功业。今朝给予我们光荣梦想,更给予我们责任使命,我们从历史的坐标中,寻找着属于今天的方向,在新时期让信仰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我们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时俱进、科学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理想信念,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政党生命的动力,在无影无形间集聚着强大的力量。历史虽然远去,但人爱自己的历史应该像鸟爱自己的翅膀,是不可轻易折断的。继往开来,我们继续迎着曙光将春晖洒向长江黄河,洒向昆仑雪域,洒向复兴之路。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在观看《信仰》中我体会到,作为一个社会人,是追求理想还是追求名利,结果会大不相同。追求理想的是奋发向上的过程,也是升华人生的过程。如果追逐个人名利,那么追到了也不会满足,追不到则会失望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开始时工作很不错并且很有成绩的干部,后来却堕落成人民的罪人,究其原因根子就是在信仰上出了问题。没有信仰,就不能保持我们党的纯洁性,就经不起失败的考验,就不会有矢志不渝的追求,人活得就欠高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坚定自己的信仰,如何保持自己入党动机的纯洁性呢?

我认为应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科学,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重要的是行动和实干,要充分发挥预备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人活着要有目标,有了目标,才会有奋斗的激情。目标也就是信仰,是我们人生的指明灯,只有明确自己信仰,端正自己的态度,把党的纯洁性时刻牢记于心,才能配做一名党员,才能做好一名党员。

我会把保持党的纯洁性这一大目标当作是我预备期间的信仰,秉着这一信仰,在自己的生活中、岗位上保持自己对党的纯洁性。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篇3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1848年,30岁的卡尔•马克思和28岁的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的开端,以这句神秘而又如磁石般地话语,向世界传播了一个信息: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现在,163年过去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历了巴黎公社、十月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苏联解体、东欧异帜,共产主义已经不再是一个幽灵,它曾经红遍了大半个世界,又经受了严重的挫折。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一名共产主义的信仰者,在中央强调加强理论学习的大背景下,重温这一划时代的纲领性文献,令人感慨,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宣言》是颠扑不破的革命真理

我们学习《共产党宣言》,根本的问题就是为了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要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就必须用共产主义的理论来武装我们自己的头脑。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会有实践中的清醒,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会有实践中的坚定。

《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它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一部魅力永恒的经典名著,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奠基之作。宣言的观点和框架经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讨论,由马克思执笔写成。至今已用200多种文字多次印刷发行,成为全球公认的传播最广、最具国际性的著作。很多革命战士走上革命道路,接触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就是《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浓缩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原理。马克思主义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他是前人全部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9世纪自然科学三项重大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能量转换定律,使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社会科学领域内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批判性的吸收,创造性的发展,提出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框架。

马克思捍卫了费尔巴哈的哲学唯物主义,扬弃了他的形而上学观点,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来观察解剖人类社会,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为共产党人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论证并发展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性。

马克思通过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将空想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任何社会形态都只是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的过程,资产阶级社会也概莫能外。从原始社会解体以来人类社会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个历史包括一系列发展阶段,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资产阶级的剥削统治下解放出来。

《共产党宣言》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对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进行精辟分析后庄严宣告: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163年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宣言》的这些基本论断。有谁能够提出一些新的理论来推翻这些基本结论吗?没有!就连马恩的不少敌人也不得不多次承认这一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百多年的社会发展史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事物发展有它不可抗拒的规律,尽管它永远是走着迂回曲折的道路,但是根本方向不可逆转,人类历史也是如此。

《宣言》是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

共产党人是无产阶级中的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如果失去了这一先进的阶级特性,共产党人就不成其为共产党人。从革命党到执政党,从封闭到开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共产党人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种变化面前,能不能继续保持先进性,是对每位共产党员的一场严峻的考验。

胡锦涛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党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共产党宣言》对资产者和无产者,无产者和共产党人做了全面分析,对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做了精辟的阐述。《宣言》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就是要实行这两个决裂,不但要和旧社会彻底决裂,还要和旧思想彻底决裂,从根本上解决好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

《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苏联解体,东欧易帜发人深省,令人警醒。社会发展总的进程虽然不可逆转,但并不是不会出现曲折与反复。苏共在拥有20万党员时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在拥有200万党员时打败了法西斯,却在拥有2014万党员时丧失了政权。

罗马尼亚1989年在东欧第一个发生剧变。剧变前,党员人数占全国人数的1/6,是共产党执政中比例最高的。这两个政党的迅速解体,共同的重要的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党员已不具备党员的先进性,甚至成为反党分子,在党生死存亡之际,自然不会站出来为真理作斗争,维护党的生命。

《宣言》强调共产党人要坚持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的基本立场。就是说,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世界观和立场的转变是马恩两个转变的关键,马恩创作《宣言》时,都是不满30岁的年轻人。在那个时代,马恩凭着他们的家庭地位、社会关系和本人才学,完全有可能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可是,他们抛弃了社会世俗的功利观念,选择了一条无私奉献的风雨人生之路。

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要彻底消灭私有制,就要改变由私有制衍生出来的私有观念。但是这个改变是痛苦的、漫长的、充满斗争和博弈。《共产党宣言》指出: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千百年来的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绝不会随着剥削制度的灭亡而很快灭亡。它们总是要顽强的表现自己,甚至企图卷土重来,把复辟的想法变为复辟的行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证明,无产阶级革命成功后,共产党人将面临着长期执政的考验。腐败导致党衰国亡是重要的原因。我们要在把握两个必然的复杂性、曲折性中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想是灯塔,是人生航标;信念是动力,是精神支撑。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就要做到宗旨不忘、忠诚不减,增强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宣言》是指引继续革命的灯塔

胡锦涛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共产党宣言》是真理,但任何真理都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纯粹的绝对真理是没有的,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必须与各国发展了的实际相结合才能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遇到严重挫折的时候,在中国革命处于紧急关头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世界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重申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时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使马克思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当前,我们学习《共产党宣言》,要进一步把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认真领会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做到坚持马克思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马思主义随实践发展而发展不动摇。一方面要坚决反对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也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死抱住一些具体结论不放的本本主义倾向。

岁月的云烟,遮不住真理的光辉;科学的思想,指引着历史的航向。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灯塔指引着中华民族的伟大探索。几经曲折坎坷,几经飞跃发展。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跌宕起伏中走过了160年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巨大的理论和实践勇气直面挑战、破解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0多年的伟大实践,则是这段历程中激荡人心的雄浑乐章――它不仅让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也让一个五千年文明古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向着民族复兴的目标奋进。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兴旺,让人们重新看到了科学社会主义真理的力量。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创新探索,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新鲜的时代和民族的特色。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这一科学真理历久弥新、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所在。没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的发展和繁荣。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继续解放思想,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成功实践。这一实践有力地证明:《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理是科学的、管用的;同时,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在坚持基本原理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上一篇:水行政执法难点下一篇:黄埔军校历史教育意义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